饮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7 22:1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茶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饮茶文化

篇1

英国的茶文化,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在世界茶文化中享有盛誉。以茶文化见长的英国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本文就针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展现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

英国人;文学作品;茶文化

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众多形式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领略到茶文化的精彩,看到有关茶文化的描述。从精美的茶具,到精致的茶点,再到盛大的茶会,这些描写无不体现着英国人对美好、精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己所钟爱的一切的坚持。研究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对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

1英国茶文化概述

英国最初接触茶叶,要得益于葡萄牙这个国家。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加入英国皇室,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茶叶带入了英国,从这个时期开始英国宫廷以及达官贵族中开始流行饮茶,这个时期茶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普通居民是没有机会获得茶叶并饮用。在18世纪之后,英国人比较钟爱喜欢丰富的早餐,而中午食用十分简单,晚餐则需要在八点以后进行丰富的晚餐。由于早餐与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很长,一些贵妇就会在这个阶段找好友聊天,并喝茶,这个行为被更多的贵妇所模仿,进而推广普及出去,之后午后饮茶便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接着又在礼仪逐渐盛行,并且也开始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英国人与中国人的饮茶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饮清茶,他们饮茶喜欢加入各种喜欢的佐料,比如牛奶、糖等,并且英国人每天都要饮茶。饮茶还具有固定的时间,饮茶的时候会配合松饼、零食等一同食用。饮茶是英国人雷打不动的习惯。他们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英国人定时饮茶是英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英国人与中国人饮茶差异十分显著,中国人饮茶茶汤略带苦味,讲究体悟和品尝。而英国人则习惯于喝红茶,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最初原因是由于红茶适于保存,英国四面环海,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气候常年潮湿,而红茶性暖,非常适合英国人饮用。

2英国茶文化形式

在英国,有多种茶文化形式。这些茶文化形式丰富了茶文化内涵,也提升了英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当然如此丰富的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对这些丰富的茶文化形式进行几点分析:

2.1英国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是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有“床头茶”,即清晨睁眼就可以喝的茶,具补充水分、暖身醒胃之效;还有一种早餐时喝的茶即breakfasttea,英国人把早餐看的尤为最重要,把在早餐时喝上一口清新浓郁的早餐茶看做是一种享受。早餐茶主要是红茶为主,正统早餐茶要精选阿萨姆、斯里兰卡和盛产红茶的肯尼亚等地的优质红茶,加入牛奶精心烹制后会有一种特有的浓郁可口和清香;当然也有一些以中国茶为主茶的伯爵茶类。

2.2英式上午茶

英国人很会享受生活,工作再忙也会在中午抽出时间喝一杯上午茶小憩一会,称“公休茶”morningtea。但是因为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英国人把饮茶程序简单化了,因此上午茶的饮用也变的简单化。正因为这样的化繁为简,也把英国的上午茶习惯显得更为神秘而不为外人所知。而英国人调节工作与休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来一杯上午茶。

2.3英式下午茶

所谓的英式下午茶,不仅仅是英国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更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英式下午茶起源于18世纪,而到19世纪末才真正流行起来,那时一般来说喝茶都是英国贵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晚上八点左右进餐。开始只是配甜点用来下午充饥,到最后随着时间演变为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社交文化。正统的英式下午茶又分为Hightea和Lowtea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意义却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上流阶级贵族下午茶,而前者则适合广大普通群众。英式下午茶在英国承载着英国的文化,象征着英国典型的生活方式。

2.4英式晚茶

晚茶包含晚餐前的餐前茶即hightea、临睡前的睡前茶即afterdinnertea;下午六点以后的饮茶时间统称为晚茶,因为用茶时间较晚,还会在甜点之外搭配肉类。晚餐茶是为了增加交流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多为不加牛奶的红茶,如格雷伯爵茶。开始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演变为同朋友相聚的社交茶会。

3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

英国的茶文化历史已有几百年,可以说时间不短,但其对英国的影响程度也远远超于茶文化悠久的中国。在英国茶的文化早就与英国文学相结合,并最终融合成为一种英国文化中具有标识性的文化。茶在许多英国文学作品里其实早已缺一不可,不仅丰富了英国文学作品的内容,还增强文学家对作品的表达方式,让作品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如果你想真正读懂英国的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茶文化,文学作品和茶文化两者在英国是密不可分的。

3.1茶“赞”诗

自茶走进英国就使其与诗歌结了不解之缘。英国诗人把茶当做是最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之源,茶不仅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激情、还赋予他们的无数的创作主体的灵感。英国传记家包斯威尔曾把黑里孔山上的甘泉用茶水来比喻,最早期古希腊神话中黑里孔山便是可以激发诗人灵感来源的象征,在英国人还在以咖啡等饮品为主的时候,就有以咖啡和茶进行对比的诗句。以茶为写作素材的诗人有很多,也写出了很多以茶赞诗为主的著名作品。《论茶》是英国的第一首赞茶诗,由诗人埃德蒙•沃勒著于1663年。《论茶》中不仅赞美了茶,因茶曾在王后的嫁妆中出现,因此对当时的王后表达了祝福。既能用茶寄乡情,茶叶又因是绿色带有祥瑞的美好寓意,因那时的茶极为稀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一首首以茶为主体影响英国诗歌创作的赞茶诗也随着诗人泰勒、文学家邓肯•坎贝尔和亚历山大•波蒲等纷纷流传于世,反过来诗歌也使茶的文化历史得到了记载。沃勒在《论茶》的内容就已表现出茶在当时的英国还是极为少见的,《茶诗》的作者也在文中表达了当时茶在戒酒运动中的作用。

3.2散文与茶

作家观察与精心描述使茶与散文相结合,借以茶拟出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用细致的描写来抒发对茶的赞美;通过叙述表达人们对茶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用积累的制茶、品茶的经验来描述茶的调制过程。1946年英国著名作品《泡一杯好茶》中作者详述了他自己泡茶的步骤及心得。如泡茶前茶壶的预热,泡茶后的搅拌方式,甚至对于茶具的形状都有记述。文章中所描述的泡茶时茶和牛奶哪个先放的问题,在当时还引起过小的争论潮。作者用文章表达钟情于茶的同时也描绘出人们在当时社会中对茶的讲究与喜爱。

3.3茶同小说

在英国茶不止受诗人、散文家的喜爱,也受到了小说作家们的荣宠。《维莱特》为英国女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著,在文中详细的描写了下午茶对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说同很多文学作品一样其创作的部分来源都以茶为主。以女作家凯瑟琳短篇小说《一杯茶》为代表的作品,还对以英国王室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如何举办下午茶作了详细的描写。以简•奥斯丁为例,她从来不会吝啬在作品中描绘自己对茶的热爱。当然她的作品中也不乏很多典型的英国女性形象。在《理智与情感》中,范妮•达什伍德炫耀婆婆送给自己的茶具,并说这套茶具是房价的两倍。这里的范妮•达什伍德与婆婆都是女性,她们舍得花费如此高的价格购买茶具,恰恰说明了英国女性对茶的喜爱,以及对茶具的重视。在英国文学作品中,除了展现英国女性对茶具的重视,还有很多对茶具美轮美奂外形的描写。在英国,饮茶不单单是英国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民生活中也必不可少。在《诺桑觉寺》中,主角凯瑟琳旅行回来之后,看着墨兰太太为自己沏茶,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将英国女性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豪华茶具、茶勺的描写非常细致。比如茶具上绘制花卉团、杯子镶嵌金边等等,从简•奥斯丁文学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茶具多幻化的审美特征。也展现了英国女性对在茶文化以及文化美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借由茶文学作品中女性与茶的描绘,展现了英国女性独立、清高、严肃以及保守的性格。这些也是英国人一直遵循的文化传统,成为他们生活的规律以及文化的基础。英国人应为爱茶,进而十分看重茶具。在下午茶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品茶,更多的是为了享受那种自由、轻松、舒适的氛围,所使用的茶具都是美轮美奂、协调细腻的,从中也体现了英国女性不媚俗的高贵特征。以英国作家萧伯纳所创作的《卖花女》中,对伊莉莎与下午茶会之间的对比进行了鲜明的描绘,虽然伊莉莎的外形被精心包装和打扮,并且也在茶会中展现出了高贵的气质,但是她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变。她与人们交流的时候,在语句上并没有出现错误,但是她的行为和话语过于做作,却让她的本性暴露出来,伊莉莎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到了上层社会的茶会中,其本身的喜好与上层社会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式样的创作安排,虽然是为了展现贵族阶级的虚伪,但是也从侧面表现了英茶文化中对女性教养、利益的看重。另外,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贵妇人的画像》这部作品,通过饮茶,或者是茶的描写,精心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作品的主人公帕茜小姐十分钟爱饮茶,对饮茶仪式要十分重视。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对主人公是上层社会淑女的这个客观事实进行了完美展现。

结束语

在英国,茶文化早已渗透至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有关英国人饮茶文化的描述,通过对日常饮茶的描写,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讲究品味的价值观,同时,在英国的文学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英国人的茶具也十分精致、考究,这又体现了英国人严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陈志新 张云岗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铁道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2-15.

[2]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8):35-36.

[3]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2):78-80.

篇2

关键词:宋代;饮茶方式;点茶法;茶文化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唯有宋代茶文化堪称精绝,达到了无所不臻的至高境界,且为当时乃至今日的优雅生活注入了情趣。饮茶文化的发展是从茶的形态变化而演进的。研究宋代的饮茶方式之点茶法,可以看到将固形茶碾成碎末煮汤点饮的背后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它揭示出宋代茶道在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渊源。

一、点茶道形成与流行

点茶道形成于五代宋初,流行于两宋时期,鼎盛于北宋徽宗时期。宋改煎茶为点茶,其独特的点茶击拂方式,包括斗茶的流行,都使宋朝的饮茶方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

(一)宋代用茶---蒸青茶

北宋初年,茶事与文化表现出较为繁荣的态势。刚登基不久的宋太宗颁下诏令,派专使到建州北苑制造帝王专属的龙凤团茶,用刻有龙、凤图案的模专门制造贡茶。贡茶精益求精,又造出小龙凤茶、密云龙、端云翔龙、三色细芽,最后郑可简创制银线水芽,即茶芽蒸熟以后,将外面一层剥去,取其心部一缕细嫩茶芽制成上面有小龙蜿蜓的“龙园胜雪”茶。至此蒸青团饼茶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 。

(二)点茶法之器具---建盏

宋人茶色尚白,点茶最爱黑釉盏,甚至认为非此不能表现点茶效果。这在宋人茶诗里常见吟诵,如苏轼(1037-1101)《水调歌头・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中“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诗中提到的兔毫盏是福建建窑(位于福建建阳县水吉镇)烧造的绀黑色茶盏。蔡襄(1012-1067)在《茶录・器论・茶盏》中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恢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除兔毫盏之外,油滴盏、变天目等也是建盏中的名品。建窑黑釉盏为点茶而设计。

(三)点茶法之流程---心灵的修行

宋代文人崇尚团茶,其独特的点茶击拂方式达到了喝茶前所未有的极致,宋代的点茶文化上升到了艺术体系中。宋代的饮茶方式自成系统,根据饮茶过程的记载,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风尚。宋人点茶法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均匀,再注入开水,用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汤花。范仲淹(989-1052年)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就是对当时盛行的斗茶活动精彩生动的描述,读之令人赏心悦目 。

二、宋代茶文学的繁荣

茶文学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创作的大量茶诗文方面,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澈、梅尧臣、黄庭坚、秦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佳作迭起。陆游就有茶诗三百篇,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可以和卢仝“七碗茶歌”媲美,苏轼茶诗更是意境深远。茶文方面,有梅尧臣《南有佳茗赋》、吴淑《茶赋》、黄庭坚《煎茶赋》,而苏轼《叶嘉传》更是写茶的奇文。茶词是宋人的独创,苏轼、黄庭坚、秦观均有传世名篇。

(一)茶书的撰著

现存宋代茶书有陶b《F茗录》、周绛《补茶经》、叶清臣《述煮茶小品》、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沈括《本朝茶法》、赵佶《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桑茹芝《续茶谱》、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共十二种。其中十一种撰于北宋,唯《茶具图赞》撰于南宋末年。周绛《补茶经》、桑茹芝《续茶谱》属于辑佚。

此外,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均有茶事书法传世,赵佶《文会图》、刘松年《撵茶图》、辽墓茶道壁画反映点茶道的风行。都城汴梁、临安的茶馆盛极一时,建窑黑釉盏风行天下,并流传日本。在北宋中后期,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二)宋代茶诗

宋代茶诗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堪与唐代争雄。宋辽金元茶诗对当时流行的点茶、斗茶、分茶作了全面的反映,但在表现茶的境界方面,除苏轼等少数人外,其他人很难达到唐人的高度。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对茶叶生产和茶事活动非常熟悉,精通茶道,具有广博的茶叶历史文化知识。他的茶诗不仅数量多,佳作名篇也多。

(三)宋代茶画

茶画是中华茶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在一定时代社会上的人们饮茶的风尚,而且茶画本身在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艺术宝库中还占有着光辉的一席之地。从历代茶画这一历史的长卷中,可以感受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中的许多方面。

宋徽宗1101年即位,在位29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著茶书、作茶画,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喜欢收藏历代书画,擅长书法、人物花鸟画。

文会图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之热烈,其人物神态之逼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

宋代,在中国茶业和书法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同时也是书法名家。如此都极尽的展现出宋代与饮茶文化相辅相成的历史画卷,为今人领略丰富的宋代茶文化打下了辉煌的印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茶元素音乐;中国茶文化;文化传播与推广

1茶元素音乐的概念界定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伴随着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从古至今产生了大量与茶相关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或是由茶农和茶工创作的民歌,或是由历代文人编创、整理的茶谣、茶曲,抑或是由专业作曲家汲取茶文化元素创作而成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总之,笔者将所有与茶有关的音乐都称之为茶元素音乐。

2茶元素音乐分类

茶元素音乐与中国茶文化相伴相生,不同的作品产生于不同的地域和时代,这些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同源而体裁多样。按照传统音乐作品的体裁分类,所有的音乐可分为声乐体裁和器乐体裁,但是为了便于明晰各类型茶元素音乐的时代背景,笔者暂时摆脱了传统音乐分类法,将所有茶元素音乐归为五类。

2.1传统茶歌

根据2017年5月的《世界茶业蓝皮书:世界茶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是世界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当前,全国分为四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1000多个县市产茶。茶区面积广阔,事茶者众多且茶叶生产千年不断,这是产生大量民歌的前提条件。历代茶农、茶工在生产劳动中产生了大量颂茶、咏茶、赞茶及与茶有关的民歌,称之为茶歌。这些茶歌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远在唐代,杜牧在《题茶山》诗中就写道:“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描写了采茶姑娘在茶山采茶时歌声飘荡山谷的热闹情景。千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传统茶歌数量众多,目前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茶歌有江西婺源民歌《十二月采茶》、江西永新民歌《茶山三月好风光》、安徽舒城民歌《茶山对唱》、湖南湘西民歌《采茶调》、贵州印江民歌《上茶山》、福建民歌《茶叶青》等。各地区茶歌一开始并未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才发展成专门的“采茶调”,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并列,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

2.2原创茶歌

除了由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传统茶歌以外,由专业的词曲作家精心创作的原创茶歌也不少,如江西民歌韵律的《请茶歌》、富有浓厚湖南乡土气息的《挑担茶叶上北京》、江南水乡风味的《采茶舞曲》以及甘藏地区风格的《请喝一杯酥油茶》等,并且这些原创茶歌也广为流传。20世纪末21世纪初,原创茶歌的创作不断推进,佳作频出,如《前门情思大碗茶》《龙井茶,虎跑水》《茶山情歌》《三月茶歌》《古丈茶歌》《爷爷泡的茶》《古茶》等茶歌也已传唱大江南北。近年来,随着相关茶产区的政府、茶企对茶品牌、茶文化宣传推广工作的日益重视,一些优秀音乐MV作品频频亮相央视和各网络多媒体平台。比如2014年,由王平久作词,常石磊作曲,谭晶演唱,首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飘香》MV正式,将茶乡安溪的乡土民情、秀美风光以音乐结合故事情节的方式呈现在亿万国民眼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安溪特有的茶文化。

2.3采茶

采茶是广泛流行在南方各省、与茶相关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广西叫“唱采茶”和“采茶歌”,江西叫“三脚班”“茶蓝灯”或“灯子”,湖南、湖北称为“采茶”或“茶歌”。各地采茶名称虽不尽相同,而内容和表演形式大体一样。采茶通常用三人表演,一男二女,边歌边舞,内容以表现茶农的劳动生活为多,如桂南的采茶有《恭贺》《十二月采茶》《开荒点茶》《烧茶山》《执茶》《摘茶》《炒茶》《卖茶》等过程。其中,《十二月采茶》是叙述茶农在一年12个月中的劳动情况。采茶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笛子、唢呐、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2.4茶元素歌剧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中外歌剧剧目题材众多,但是以中国茶文化为核心元素的歌剧只有一部,那就是由徐瑛编剧,谭盾作曲的歌剧《茶——心灵的明镜》。这部歌剧以中国最古老的茶文化为创作线索和素材,通过追述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中国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从而引出中国唐朝公主与来唐学习茶道的日本王子之间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这部歌剧秉承多元文化融合的思想以及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容的创作理念,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的强烈反响。

2.5器乐作品

与茶相关的器乐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古曲,比如《苦雪烹茶》;第二类是直接用各种器乐来表现的茶歌或是把原来的茶歌曲调经过改编而成的各类器乐曲,比如中国钢琴曲《采茶扑蝶》、古筝曲《采茶扑蝶》等;第三类是专业作曲家以茶元素为核心创作素材创作而成,比如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张千一根据吴远之原创故事《凤凰求茶传奇》为蓝本而创作的大型管弦乐作品《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值得一提的是,《春莱虹瀚•云南随想》是全球首部以茶作为音乐创作题材的多乐章大型管弦乐作品,于2015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乐曲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域自然、风俗和文化为切入点,描绘了上古先民世代生活的澜沧江边的春莱虹瀚——一座吉祥与幸福的世外茶园里发生的故事。春莱虹瀚在千年老茶树的护佑下,一直以茶为生,与茶为伴,人民安居乐业。部落英雄召诺罕与部落长的女儿娜西娜两情相悦并结为夫妻之际,家园却不幸遭遇澜沧江对岸的另一支部落毒龙族的入侵。为了拯救家园和族人,召诺罕经历九死一生,浴火涅槃变成“凤形”,打败了毒龙族,并衔来一束新生的茶枝,却无法再恢复人身。

3茶元素音乐对中国茶文化传播与推广的作用

茶,以及由此繁衍而生的茶文化源于中国,兴于亚洲,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茶文化的传播经历了由原产地向全国扩展,再向外传播,走向世界的过程。世界各国的茶种以及饮茶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出自中国。中国的饮茶习俗传至国外后,受各国地理、历史、气候、民族、风俗、文化等的影响,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对西方而言,中国是茶叶原产地,但并不认同中国是茶文化大国。提到茶道,很多国家都知道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而中国古老的茶经与茶道中蕴含的无数哲学和由此而生的种种生活智慧却并未获得进一步的彰显与更广泛的传播,这种状况与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中国茶文化需要在全世界持续传播与推广。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离不开茶元素音乐为媒介。以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为例,这首创作于1960年的歌曲,从著名歌唱家何纪光首唱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几乎所有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都曾翻唱过或收录在不同的专辑中,并进入大中专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材。每当人们唱起、听起这首经典茶歌时,都会想起家乡这种按传统工艺制造的烟香茶,这种独具主席家乡传统民俗特色的茶文化通过一首歌就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作为茶文化物质载体的茶叶产品,如果其本身都无法获得大众的认知和较高的品牌识别度,那么它所承载的茶文化是不会被广泛认可的。以贵州茶为例,贵州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品质非常好,但是困于之前落后的交通状况和较弱的品牌营销能力,贵州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认知度不高。好在现在贵州省从政府到企业充分认识到了茶品牌、茶文化推广的重要性,运用各种手段推动茶文化建设,其中一项就是推动贵州茶文化音乐的创作和传播。比如2015年亮相央视的《贵州茶香》,这部音乐MV由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的李军执笔作词,我国著名作曲家孟庆云作曲,著名军旅歌唱家刘和刚演唱。《贵州茶香》MV以穿越的方式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前世茶乡邂逅,今生再续前缘,并以此为主线,在MV拍摄中串起了贵州苗寨、茶区、孔学堂、青岩古镇、贵州大学等具有贵州符号的景点和建筑,把多彩贵州的茶文化和民族文化用现代的元素表现出来,充分展示了贵州茶叶生长优良的生态环境。类似这样的音乐作品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广泛、持续推广后,全国人民逐渐认识了贵州茶,认识到贵州茶绿色、健康的品质和贵州多彩的茶文化。优秀的茶元素音乐作品可以使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获得更深远的时空持久性。以歌剧茶为例,谭盾先生在谈到歌剧《茶》的创作初衷时说:“我就说是不是我可以写一部音乐作品,让别人觉得日本的茶道其实是从中国这边传过去的?我讲一个歌剧,我讲一个故事,而事实上这个歌剧在全世界在流行、在演出,讲了一个茶经从中国传到日本,日本又以禅宗和佛学的角度去发展。”这部歌剧于2002年12月22日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做世界首演后,又相继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剧院、法国里昂歌剧院、新西兰及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演,演出效果达到了谭盾先生的目标,那就是以西方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使西方社会重新认知中国茶文化。茶元素音乐的体裁是多样的,不管是茶歌、歌剧还是交响乐,在不断的演绎过程中,中国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也在不同音乐的展示过程中日益深邃。

4结语

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着经济的强盛,而且伴随着文化的兴盛。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茶产业本身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还需要借助与茶文化相伴相生却又不断创新发展的茶元素音乐的力量,使中华茶文化获得进一步的传播与推广,以此来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最终走向文化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2]…徐灵.茶、茶歌、采茶戏[J].农业考古,2009(02).

[3]…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2(12).

[4]…丁以寿,章传政,尚善源.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吴维真.世界茶文化[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

[6]…姜芷若.茶乐人情——管弦乐组曲《春莱虹瀚•云南随想》评析[J].人民音乐,2016(04).

篇4

藏族酥油茶 大多数人讲究“一日三餐饭”,但藏族牧民却习惯于“一日三餐茶。”藏族同胞常年以奶、肉为主食,而茶就是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藏族牧民喝酥油茶就如同吃饭一样,甚至比吃饭还重要,有“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之说。酥油茶是以茶为主料、配合多种食材混合而成的液体。具体制作方法是:先将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加入酥油和盐,再倒入酥油茶桶,用一根搅棒用力将茶桶上下来回搅打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藏族人民在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蒙古族咸奶茶 蒙古族牧区有一句俗语:“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确,蒙古族牧民的一天就是从喝奶茶开始的。在蒙古高原吃早点时,大家一起拥壶而坐,一边细细品尝令人怡情沁心的咸奶茶和富有蒙古族特点的炒米,一边谈心、论世事,直到喝得鼻尖冒出了汗,正是“有茶之家何其美”的景象。蒙古族的咸奶茶以砖茶(青砖茶或黑砖茶)、羊奶(或马奶)和酥油用铁锅煮成,并加盐调味即可。要熬出一壶醇香诱人的咸奶茶,除茶叶本身的质量好外,水质、火候和茶乳也很重要。一般说来,可口的奶茶并不是奶越多越好,应该是茶乳比例适当,既要有茶的清香,又要有奶的甘醇,二者中的任何一项偏多或偏少味道都不会很好。还有,咸奶茶煮好后,应立即饮用或盛于热水壶中以备饮用,因为其在锅内一旦存放的时间过长,锅锈易影响奶茶的色、香、味。

回族罐罐茶 回族罐罐茶通常以中下等炒青绿茶为原料,经加水熬煮而成,所以煮罐罐茶又称熬罐罐茶。熬煮罐罐茶的茶具,是用土陶烧制而成的,当地人认为用土陶罐煮茶,不走茶味。熬煮罐罐茶的方法比较简单,与煎中药大致相仿。煮茶时,先在罐子中盛上半罐水,然后将罐子放在点燃的小火炉上,罐内水沸腾时,放入茶叶,边煮边拌,使茶、水相融,茶汁充分浸出,几分钟后,再向罐内加水至八成满,直到茶水再次沸腾时,罐罐茶才算熬好。这时,即可倾汤入杯。由于罐罐茶的用茶量大,又经熬煮而成,所以,茶汁甚浓,一般不惯于喝罐罐茶的人,会感到又苦又涩。回族人认为喝罐罐茶有四大好处: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康健。其实,这种喝罐罐茶习惯的形成,与当地的人文地理、生活环境是相联系的。

傈僳族油盐茶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的怒江以及丽江、大理、迪庆、楚雄、德宏和四川的西昌等地,是个质朴而又十分好客的民族,喝油盐茶是傈僳人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饮茶方法。傈僳族喝的油盐茶,制作方法奇特,首先将小陶罐在火塘(坑)上烘热,然后在罐内放入适量茶叶在火塘上不断翻滚,使茶叶烘烤均匀。待茶叶变黄,并发出焦糖香时,加上少量食油和盐。稍时,再加水适量,煮沸几分钟,就可将罐中茶汤倾入碗中喝。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油和油盐茶,所以,喝起来香喷喷,油滋滋,咸兮兮,既有茶的浓醇,又有糖的回味。佤族同胞常用油盐茶来招待客人,喝油盐茶也是傈僳族与家人团聚的一种生活方式。

篇5

1 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渊源

音乐与茶道同属于文化领域,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茶道所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它结合儒家、道家、佛家的核心思想,讲究理、敬、清、融,提倡中和之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内涵丰富深渊。茶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茶道文化属于狭义的茶文化。首先茶道表演中融合了茶文化的各个要素,属于茶文化的浓缩版,也是茶文化的核心。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茶文化直接作为茶道文化来解释,茶道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茶人通过制茶、品茶、饮茶实现自我修养与人格的完善,体悟人生道理,这就是所谓的茶道。如果简明扼要的概括,茶道就是饮茶人对茶的觉悟。茶道源于中国,至今经历了4700 多年历史,是东方文化与东方人文精神的精粹,也是我国最为精髓的精神文化遗产。那么茶道文化与民族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从何说起呢?首先,茶道在我国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是通过茶道表演以及文艺创作等形式存在的,很多地域文化的核心都是以茶文化为主,并且以种茶、卖茶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茶道文化在这些地区根深蒂固,并且多半是由当地居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固定、完善的文化体系,负责组织茶道表演的队伍也不是专业人士,他们基本都是出于对茶道文化的热爱,在当地重要的节假日里,这些茶道表演的爱好者就会组织表演,这样的庆祝形式一直延续和发展下来,就慢慢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茶道表演也逐渐规范,并且开始将当地的民歌、舞蹈融进茶道表演中,将茶与民族文化有机整合了起来,茶道表演开始衍生出茶艺、茶礼等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同时也积淀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音乐资源。这是因为有了民族文化的衬托和渲染,人们对于茶道表演中的传统文化体悟也更加深刻。

2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表现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艺术中的介入,推动了茶道文化的普及,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极具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不仅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建设发展,也逐渐渗透到我国整体文化体系中,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巨大反响。西方很多国家十分崇尚茶道文化,在我国茶道文化传入这些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中生根发芽之后,我国民族音乐也随之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茶道文化作为媒介,将我国形式丰富的传统文化带入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思想在世界上更多渗透,这无疑是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地位提升的有效举措。可以说茶道与民族民间音乐是不可分割的,音乐的无国界性,极大地促进了茶道文化传播的速率,下面针对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表演以及重要性进行几点分析:

2.1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地位

在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发挥了丰富文化内涵、烘托表演气氛的作用。它有效突出了茶道表演的形式,这些民间音乐继承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无时无刻不彰显着极具东方色彩文化体系的魅力。现阶段我国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艺术主要以佤族、彝族为主,在这些地区,居民通过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对于茶道表演中的文化内涵体会更加深刻,民间茶道以舞蹈和乐器作为媒介,将茶道本身所蕴藏的文化精髓传递群众,也就是说,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是茶道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 突显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

以佤族音乐为例,它具有非常突出的民族特征,与民族特色鲜明的茶道表演一起配合,佤族人民对于音乐非常热爱,在它们的生活劳作中处处都有音乐,在音乐与茶道表演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凸显民族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就是在某一个阶段,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在音乐领域的体现,从而使音乐烙印上了某种特有的色彩,音乐不仅能够烘托茶道表演,反过来茶道表演也将这些音乐更好的带入了社会,向更多的人展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通过茶道表演,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勤劳、简朴、简单的精神品德以及纯朴的民风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 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针对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3.1 对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吸收及其作用

民族音乐是在当地居民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面貌,在茶道表演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不断凸显,并且更加有效的凸显了民族情感,使人们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民族文化与情感,并与表演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茶道与民族民间音乐在这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发展和传承,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性决定了它具有民族服务的特殊价值。依旧以佤族、彝族以及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为例,早期茶道在这些地区普及的时候,当地居民将当地的民族音乐进行改编、舞台化,当地居民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音乐,通过茶道文化将当地民族音乐更好的展现出来,这就是一个宣传和发扬民族特色文化的过程,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音乐不仅展现了茶道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民间艺术的生存方式也必然发生转变。在当代社会,民族民间音乐介入茶道的方式,实现了更加广泛的普及,同时也对茶道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主推的作用。茶道的内涵丰富,中国民族茶道通过民族音乐的渲染,会使观赏者进入到一个情境中,在这个情境中茶道精神中的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明伦之礼被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展现出来。所以说,茶道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它对茶道文化以民族民间表演形式进行下去的依托,在茶道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应该更加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应用和发扬。

3.2 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社会价值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还具有非常鲜明的时间性,而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在于它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两个原本属于不同领域的个体融合在一起,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列宁曾这样说过,不管他深处何处,语言是否相同,只要一首《国际歌》就能够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这充分证明了音乐的价值所在,人类社会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斗争,最终才缔造了今天的文明,形成了民族、国家和各种宗教团体。国家也好、团体也好,其基本构成单位都是作为个体的人,人与人之间需要一定的纽带才能够被结合在一起。以学校、企业这样的小团体为例,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歌,企业也会有自己的创业歌,这些团体就是利用音乐艺术达到团结人心、宣传团体文化的目的,最终必然会提升这个团体的凝聚力,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样的道理,在茶道表演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具有增加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强,艺术感染力就会提高,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表演以及社会生活中都能够对人产生特殊的激励和凝聚效果。

篇6

1.饮食习惯的不同

德国主要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较中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要优越一些。其北部平原地区与中国江南一样适宜耕作,但工业革命前,人口密度远远低于中国。在黑死病爆发前的十四世纪初,德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只及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德国的人口密度大幅增加,是工业革命后的事。目前德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4人,与中国东南沿海人口密度相当。

人口密度的区别,这为两国人民选择食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这对于两国人民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在饮食习惯上,德国人采用分餐制,中国人则喜欢聚餐。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蕴藏着一种极大的饮食情趣,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十几位家人,围着同一个圆桌,吃得其乐融融,共叙家常的场景,就是中国人对于吃饭的传统印象。德国实行分餐制,而且习惯喝啤酒,一人一个杯子,自斟自饮,自喝自取,而中国人在敬酒的时候,习惯敬酒与祝酒,客人喝的酒越多,表示客人越开心。这一点与习惯自饮的德国人不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多为南米北面,而在味觉选择上多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区别。在喝汤的习惯上,中国北方人喜欢饭后喝汤,北方人讲究“原汤化原食”,而在我国南方,习惯在饭前喝汤,南方人讲究“饭前一碗汤,越喝越健康”。中国饮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对比德国人的饮食习惯,德国人的一日三餐中以冷食居多,四季变化不大。德国的养猪业与酿酒业较为发达,德国人喜欢在早餐上花费较多的精力,一些德国家庭的早餐都能吃到十多种的食品。而中国人喜欢在午餐与晚餐上花费较多精力,准备较多种类的食物。

2.膳食烹调方式不同

中国菜系的食材选择较为广泛,其中烹调的方式也有许多不同的花样。有时候中国人能够利用同一种食材结合十几种烹调方式来进行制作,如水煮、清蒸、红烧、烧烤、煎炸、油爆等等。

因为中国地域较为辽阔,因此各地也形成了不同菜系的制作方法。德国人认为食物的营养能够被人体吸收,进而为人体提供热量,因此有时针对一些不好吃却有营养的食物,为了获取营养,德国人也会吃下去,而中国人较多关注食物的药用价值以及食材与食材之间的药用搭配问题。中国菜较为精致,且有主有次。对比来看德国菜的烹饪方式,一般都是使用大块的肉类进行煎炸或者水煮,进而沾上酱料来使用,辅助一些土豆泥或酸菜来使用,口味上较为单调,因此相对于中国人而言,德国菜较为乏味。中国人认为吃饭是一种情趣,而德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便利的饮食习惯。以两国人民对于猪肉的烹调方式为例,不少人认为在对肉类食材的利用这一方面,西方人远不及中国,比如不吃内脏、不吃血等,而中国人对食物的利用程度是最高的。不过,相比德国人对猪身上可食部分的利用,中国人认为只有自己才会吃的部分,比如猪血、猪内脏、猪脑髓等等,德国人同样绝不浪费,只是,他们将之统统打碎,做成各种香肠——德国的香肠种类之多,就是这么来的。因此中国人在此方面很难说做得更彻底。德国人对猪肉的利用,显然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利用方式,猪的不同部分全部被加工成标准化的香肠,你想吃什么,就去切什么样的香肠。而中国人对猪肉的利用,则完全相反,猪的每一个部分背后都对应着无数不同加工和烹饪方式。近年来,居住在乡村的德国人,依然有养猪传统,不但家庭备有全套杀猪工具,还备有全套香肠加工设备。即便自家没有,附近也有专门加工香肠的小作坊,几个小时内,一头猪就变成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香肠。

3.结语

篇7

【关键词】 婚礼习俗 历史背景 文化交融

1 课题背景

婚礼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时刻,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从古到今不论哪个国家,在什么地区,即使人们语言不同,但不无例外的都对婚礼非常重视,一场正规的成功的婚礼仪式对即将开展新生活的一家人有很重要的影响。婚礼习俗又是一种非语言文化,它对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强,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

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如婚礼的程序、嘉宾的邀请、喜服的颜色及样式和婚礼上播放的音乐等。然而究其原因,以宗教原因为主。很多中国人所知道的关于西方的礼仪知识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本人选择此课题来开展对中西方国家婚礼文化差异方面的研究。

2 中西不同的婚礼礼仪形式

2.1 中国婚礼形式

传统婚礼习俗有“三书六礼”,“三跪九拜”的礼节。所谓的六礼:(1)纳采:提亲后求亲。(2)向名:求婚后准备仪式。(3)纳吉:通知女方。古代的风俗要用大雁作为订婚的信物。后来就发展成首饰,绸缎,甚至是羊猪。(4)纳征:纳吉后,送聘礼,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聘礼数目取双忌单。(5)请期:选择结婚日期。(6)亲迎。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象征繁荣)、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在传统婚礼上,唢呐喇叭所演奏的婚礼调子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一对新人所穿必须以红色为主,宾客所穿也尽量鲜艳,对宾客的招待也要以丰盛为主,样式要多,菜式要好。

现代的婚礼形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般是在教堂或酒店里,男女双方在结婚公证处领取结婚证后就是喜宴,在喜宴上新娘要轮流向客人进酒,每位客人都要喝一口新娘进的酒。喜宴结束后,大多数情侣会去度蜜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体现了中国婚礼的特点:隆重,热闹,喜庆。

2.2 西方的婚礼形式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一般有以下步骤:(1)来宾入席。(2)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婚礼开始。伴郎伴娘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3)女方家长入席。全体来宾起立,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全体来宾就坐。(4)牧师证婚,新人宣誓。(5)互戴婚戒,宣誓。(6)献诗。来宾唱祝福歌。(7)礼成。奏乐后退场。(8)茶会或晚宴。

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象征好运。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上就出现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3 中西方婚礼的差距产生的原因

3.1 宗教原因

中国大部分人信仰的是佛教。而西方大多数人信仰的是基督教,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而主婚人是神父。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天地,拜完天地就算是礼成了。

3.2 历史及文化原因

在中国长久的历史中,传统文化已占领极重要的位置。儒学深深的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生活,而按部就班的婚礼正是宗法家族系统的一部分。而西方国家历史相对较短,他们的婚姻习俗则被宗教深深影响。它强调,不论男人女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和女儿。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美国豁达和独立,而中国保守老式。中国人喜欢喧闹的和兴奋感,这点充分体现在中国的婚礼习俗,西方人的婚礼则比较简单。

3.3 价值取向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特有的价值观,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所以中国婚姻习俗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普遍都很热闹。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成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所以西方婚姻习俗都趋于简单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和美国之间有不同的婚礼习俗。显然,婚礼习俗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婚礼仪式,婚礼基调和婚宴。所有这些差异都归因于两国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爱情和婚姻观念,价值观和。在信息和通信时代,婚礼习俗的多样性的碰撞与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中国和西方的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正是人类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强,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交际日益增多,这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与外国人交流和接触。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西方人无论是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或者是在行为规范模式方面和我们中国人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差异下掩盖的利益差别,以免出现在交流过程产生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2]曹明逸.体验西方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篇8

一、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与西方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因而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一家围在一大桌饭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会时,领导与下级员工也会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说有笑,边说边聊;在吃饭时人们都会很活跃,相互敬酒、劝菜等等,整体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这样的饮食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特别是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里,全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到一块儿过节,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长烹饪的人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其乐融融的一起吃饭,并祝福、拜年等等,讲究的是一种和睦、团圆的气氛。通常中国人在进行聚会时,不会给每个人定食定量,而是会准备很多的饭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没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用餐方式就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没有中国人团圆与热闹的吃饭习惯,他们喜欢在安静、优雅的环境里就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盘,而每个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没有中国式的一大桌子人围着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拿着自己的餐盘随意走动。西方人的这种用餐方式体现了他们注重个体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人空间,讲究个体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人们在吃饭时不能进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共乐的情调。

二、饮食礼仪的差异

很多人说,中国的餐桌,可以谈成合作、可以求婚、还可以联络感情,总之中国人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餐桌上解决。因而,餐桌不再是单纯的吃饭的地方,更是一种交际方式,在用餐这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中,礼仪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来讲,中国人在进餐时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内部的吃饭,其余场合里人们进餐时都十分重视尊卑、长幼。在集体进餐时,人们一般都会等客来齐了才会入席,而座位则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对着门口的位置为最高,其次以东为尊,而请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门口的位置。宣布开始入席时,会先叫一些位高权重、重要的人先开始,随后主人才会开始。但在西方,饮食礼仪则与中国存在着很多不同。西方进餐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绅士风度,男性要对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与女性一起参加宴会时,面对门口的最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则座在女主人的对面,即门口的位置,显示出对女性的尊敬。而在具体的进餐时,男士要起身先为女士拉开椅子,让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时,男性并不能先进餐,必须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开始进餐后,男士才开始进餐。在进餐结束时,女主人离席之后,男性才能离席,而男士仍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绅士风度。

三、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饮食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为主,其次中国的蔬菜种类很多,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国家的七倍,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种。中国人之所以将植物作为主菜,这与佛教对国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认为,动物是仅次于人的一种生灵,人们不可以将其杀死,也不能把他们的肉用来烹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中国就形成了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内容。因此,有人将中国人的性格称之为植物性格。中国人在进食时喜欢将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热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菜如果凉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热吃,菜的味道才真正发挥出来。西方人则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食物中动物居多,这与他们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原始西方社会,很多人以打渔、捕猎与养殖为生,而种植业在西方社会并不发达,因而人们习惯在动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国家,食物中动物类居多,如牛肉、羊肉与猪肉等,在烹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营养的均衡,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考虑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动物类居多,因而他们也被称为是有动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欢热食,他们喜欢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盘等,一直是西方大从所爱;他们在吃蔬菜时,也喜欢生食,如生菜、黄瓜等,并不将它们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饪方法上的差异

篇9

一、上古时期:

婚姻礼仪的起源在传说时代,伏羲氏创造了最早的中国婚姻礼仪。在伏羲氏时代,人们重视渔猎,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两张鹿皮作为“俪皮为礼”,完成仪式。进入血缘氏族社会后,逐渐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婚姻关系,甚至产生不牢固的个体婚姻。随后,两性婚姻禁忌也开始被提出来。从群婚到族外婚,婚姻禁忌体现了婚姻礼仪的进步。在“俪皮之礼”之后,婚姻礼仪的形式也不断发展,伦理性特点更加明显。到了周朝,“六礼”出现。自此,中国传统的婚姻仪式形成,流传后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婚姻文化。

二、周制婚礼:

礼之本,敦人伦完整的婚姻嫁娶之礼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部分。在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由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组成的婚前礼——“六礼”,是历代婚姻礼仪的主导,甚至影响到当代。“六礼”形成于周代,完备于汉代。纳采是整个婚姻仪式的开始,通俗而言,就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问名是第二步。纳采相看之后,如果双方有意,媒人再次带着礼物到女方家,询问女子的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有时候三代的情况和官职都要包括在内。问名之后,男方会请人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判断婚姻吉凶。如果得到吉兆,男方媒人要带上礼物到女方家报告结果,称为纳吉。接下来是纳征,即下聘礼。

经过了纳征,婚姻正式进入准备阶段。第五步是请期,男方定好结婚日子,到女方家征得同意。由于结婚日子素来为人们所看重,男方会请人占卜,求得吉祥的迎娶日子,派人告知女方并求得统一。前面“五礼”的参与人员是十分有限的,只在男女双方家长和媒人之间进行,而在“亲迎”的环节,缔结婚约的双方和家族中的其他成员都会到场,一起参与盛大隆重的仪式。亲迎正式向社会宣布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成立。亲迎礼结束后,就是正婚礼,包括沃盥、酒筵、合卺、闹房。新妇到男方家后,先净手,保持洁身,即沃盥。接下来入酒筵,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喝喜酒。新人在婚筵上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礼规食用饭菜酒食。合卺可以说是其中最有象征意义的仪式。

新妇新婿将葫芦一分为二,表示新人以体相连,婚姻将二人连在一起。新人各持一半葫芦,相对饮酒。同时,亲人表达对新人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祝福。最后一步是闹洞房。婚后礼,就是在新婚后,为了表明新妇已经正式成为夫家的一员,要进行妇见舅姑(新妇见公婆),妇馈舅姑(新妇为公婆准备孝敬酒宴),舅姑飨妇(公婆正式招待媳妇),舅飨送者、姑飨送者(公公婆婆分别招待新妇家送妇、送亲的人),回门(新妇与丈夫第一次回娘家探亲)的礼仪。经历了这些,一场婚礼才完整结束。

三、婚礼的发展:

传承与流变随着社会习俗的发展,婚礼仪式经历了从繁到简的过程。清末,西风渐进,新婚俗开始出现。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现象也开始被接受。民国时期,新式婚姻和婚礼渐兴,从自由恋爱的风尚开始,影响到结婚仪式。新式婚礼中,新郎新娘在结婚典礼上互换戒指,举办仪式的地点,也由传统婚礼中在家设宴,转移到教堂、饭店或者礼堂。从新人的相识到婚礼仪式,文明婚礼更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带上了现代色彩。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变快,各种思想在人们心中碰撞,中国的传统也发生很大变化。西式婚俗影响全国,西式婚礼、中西合璧婚礼以及改良后的中式传统婚礼以各种面貌出现。到后来,现代中式婚礼形成。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新人拜堂;晚上摆喜宴,宴请客人并敬酒。喜宴结束,新人立于门口送客;整场婚礼在闹洞房后结束。

四、婚姻礼仪对社会文化的反映和呈现

婚姻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结婚从民俗上升为仪式,在不同时期的规范和呈现跟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息息相关。在原始社会,两性结合是因为生理需求,是人类作为生物发生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蒙昧时代的特点。在强调伦理和等级的封建社会,礼法束缚着人的言行和思想,未婚青年男女没有恋爱的自由和条件。即使产生了爱慕之情,若不能得到家族成员的支持和认可,也往往会造成悲剧的结局。古代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产生并非建立在男女之爱的基础上,充分说明婚姻是服从于家族功能需要的。在传统婚姻礼俗中可以看到,对新人的祝福是祈愿两人早生贵子、为家族繁衍和发展做贡献,而不是基于夫妇相爱。

在家族维系和生育职责面前,夫妻双方是否相互爱慕、志趣相投都不重要。男女双方的结合是为了满足家族发展的需要,这是封建宗法婚姻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意识和礼法特点。在周制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都需要媒人出面,说明了媒人的重要性。在纳吉中,男方需要通过占卜双方生辰八字来判断婚姻凶吉,可以看出浓厚的封建文化色彩。婚礼发展到后来,聘礼越重,女方身价越高,婚礼体现出经济性。在思想层面,传统婚礼体现出浓厚的家文化特点。结婚对象的选定、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通过一系列繁琐的仪式来完成,父母之命起主导作用,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婚姻仪式的重视。在婚姻礼仪中,不乏教导新妇孝顺公婆、勤俭持家的仪式,体现了对新人的教化和培育功能。

相比之下,现代婚礼体现出更多“以人为本”的思想特点。男女双方大多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父母的态度较之前人开明。其次,缔结婚约更注重当事人的意向和自由,服务于个体生活质量,家族责任不再是束缚世人的铁律。“不婚主义者”、“丁克家庭”屡见不鲜,人们有更多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三,封建思想的影响开始淡化。传统婚礼中,如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不合,是不可能结为夫妇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化,现代婚礼中,占卜已经不是主导习俗。第四,现代婚礼删减了传统婚礼很多繁琐的仪式。婚礼仪式可以根据情况简省和变通,一张结婚证就可以证明夫妻关系成立。

现如今,“闪婚”和“闪离”的例子屡见不鲜,人们对待婚姻的严肃和谨慎态度普遍不及从前。最后,现代婚礼弱化了仪式的教育作用。古代的礼仪,如诞生礼、成人礼、婚礼等,都具有教化和个体品德培育的功能。现代婚礼的意义更多是向社会宣告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教化环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被简化或者省略。中国古代婚礼文明中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思想已经没有传承下来,这是在礼仪发展过程中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礼仪的内容和仪式是对社会文化的反应,婚姻礼仪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到今天,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

篇10

河西镇全方位开展以农村为题材的农村文化活动,按照“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原则,依托各村自身优势和全镇音乐文化气息,建立体裁新颖,地方特色鲜明,内容积极,百姓喜爱的音乐文化形式和群众文化活动。2011年,河西镇综合文化站开创了“过把瘾周末小剧场”大型室外文化项目,每逢周五,群众们踊跃报名参加,在舞台上带给人们阵阵欢歌。2012年,河西镇借助“过把瘾周末小剧场”的平台,举办了“上党梆子戏迷票友大赛”,全镇乃至周边村庄的戏迷群众,踊跃参与。从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两节(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为全镇人民献上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戏曲片段。

各村结合本村的特色,陆续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鼓乐队、戏曲队等农民文艺团体。他们利用农闲、节庆等时间,编排小品、舞蹈、快板、歌舞、小戏等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形式通俗生动的农村文艺节目。2014年6月,继“上党梆子戏迷票友大赛”后,河西镇综合文化站启动了以“争创和谐家庭村好声音”为主题的歌唱大赛,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些活动为广大农民歌手和音乐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一大批爱演爱跳,能唱会奏的村民走上舞台,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小活动不断,大活动常办,河西镇近年来举办了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学活动。如今,全镇45个村,不仅经济发展井井有条,而且村貌整洁漂亮,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活动不仅渲染了农民生活,又极大地加强了社会的稳定因素,促使了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笔者通过广泛的走访调查,对河西镇的音乐文化活动的发展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

一、音乐文化活动方式统计分析

注释:表1河西镇近三年音乐文化活动,数据统计地点是河西镇综合文化站档案管理室;数据统计结果来源于“文体活动(三)”资料柜,“2012年河西镇文体活动工作总结报告”、“2013年河西镇文体活动工作总结报告”、“2014年河西镇文体活动工作总结报告”等资料;数据统计时间为2015年1月12日至14日。

可以看出,河西镇的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地丰富起来。“周末小剧场”是河西镇综合文化站主打的文化品牌;村级的文化活动也是热火朝天。官庄、巩村、牛庄、丁壁、宰李、河西六个大村带头举办了专场晚会;下乡演出是“周末小剧场”的进一步创新,为长期居住在村里的老人带去了问候和快乐;2012年河西镇“上党梆子戏迷票友大赛”为河西镇人民送上了将近20场的戏曲大赛,2013年主打“家庭才艺大赛”,戏曲演出场次有所下降。2014年推出“乡村好声音”,这是首届以声乐为主的比赛演出;在舞蹈这一方面进展不太明显,仅2014年进行了以小学生为主的舞蹈比赛,产生的社会反响也不大;“爱河西”主题消夏晚会是河西镇长期以来打造的文化名片,演出场次平均每年18场左右,为炎炎夏日带去了清爽和愉悦。[3]

二、音乐文化活动主要人群统计分析

笔者深入河西镇45个行政村中的10个村进行了走访,做了大量的居民访谈和调查,如表2所示:

表2调查地点包括郭家庄村、牛庄村、丁壁村、桥南村、西李家庄村、东李家庄村、朵则村、双井村、西李门村、河西村10个行政村;调查对象为各村35岁至60岁的村民,男性48人,女性102人,合计150人;调查方法为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20日至2月10日。

可以看出,河西镇音乐文化活动的主要人群为35―60岁的中老年人,女性居多。从城市到农村,从社区到街道,中老年人的音乐活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

河西镇的音乐文化活动映射出河西镇人民阳光的精神面貌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映射出河西镇领导班子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此次调查也让笔者发现了几点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河西镇文化设施建设仍需继续加强。河西镇是高平市的文化建设重点镇,拥有将近5万人口,辖有45个行政村,文化活动频繁,专场演出场次多,参与活动的人数也很庞大,因此,目前文化设施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设施建设仍然需要完善。比如,演出场地、排练室、服装道具等。

其次,河西镇各村的音乐文化现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由于每个村落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以及文化底蕴存在差异,导致部分村落的文化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村民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思想也比较守旧。针对这种现象,河西镇与村两级领导应该做出具体的调整,比如加强文化下乡政策的力度和质量,进行偏远村落搭台慰问演出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认知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将骨干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农村,开展乡村音乐文化项目。

另外,河西镇的音乐文化活动骨干人群的专业技能仍显薄弱。这个问题关乎着河西镇音乐文化活动开展的持久性以及活动的专业性。作为一个文化项目,领导核心的力量发挥着主导作用,综合文化站的专业性要不断加强。可以通过招募人才来提高自身的能力,或开展文化交流座谈会来商讨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方向,制定实施方针路线。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来加强骨干人群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