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贷范文

时间:2023-03-17 09: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信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信贷

篇1

1、人人贷贷款平台,归属于人人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

2、马上消费金融平台,归属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3、捷信贷款平台,归属于捷信集团。

4、玖富普惠贷款平台,归属于玖富互金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平安普惠贷款平台,归属于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

6、宜信贷款平台,归属于宜信公司。

篇2

关键词:小额信贷公司 绩效评价 指标设计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目前我国对小额信贷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尚不多。根据整理的资料可知,主要研究成果有:聂勇(2009)基于层次分析法,并以农户为中心,分别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出发点设计出了农户小额信贷综合绩效评价。徐文学(2010)以CAMEL模型为基础,引入了社会影响力这一指标,并表示社会影响力是小额信贷服务穷人使命的体现。周梦亮(2011)认为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不仅反映了小额信贷组织的财务状况,还反映提供服务的具体过程,并从目标定位和内部政策行为、客户满意程度、社会目标实现情况和财务可持续发展状况四方面综合设计了社会绩效指标体系。综合以上资料,我国对小额信贷绩效评价探讨较少,而且都是浅层的描述,是根据我国现存的一般商业银行评价指标体系上的修改。这不符合小额信贷的真实情况。

(二)国外研究综述。世界小额信贷发展较早,所以小额信贷绩效评价结构也发展的较成熟。全球主要的小额信贷评级机构包括ACCION、CRISIL、M-CRIL、MicroRate、PlaNet Rating等,所有评级机构都通过定性和定量指标,对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继而得到MFls的等级。其中,M-CRIL和MicroRate两家公司合作创立了MicroRatings International,是世界上小额信贷评级体系的领导者。M-CRIL评级指标体系在财务评级方面完成了600多个指标,涵盖了非洲、亚洲和东欧的300多家小额信贷机构,而它在社会绩效评级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以下方面:社会责任、服务责任、扩展责任。MicroRate评级指标体系建立了500多种指标,是各小额信贷机构社会绩效评级的定价人。社会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战略、信息交流管理、监控、客户保护制度、售后服务、招聘和培训、激励制度等。

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综述并基于小额信贷公司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五大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对传统的绩效评价进行了突破,有所改进,评价指标多元化,适合小额信贷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也将为小额贷款公司的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二、小额信贷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一)绩效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为实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意义,在建立小额信贷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时应遵照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全面反映小额信贷公司的整体发展情况,要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入手评价小额信贷公司的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实现状况。

2.数据可得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所需的数据能从公司的历年数据资料库和实际调查中获得。

3.可比性原则。设计的绩效评价指标具有通用性,以便保证不同时间同一地区和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可比性。

(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通过对国内外小额信贷公司评价指标的全面梳理,遵照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小额信贷公司实际运营情况,从贷款规模、管理效率、财务持续、逾期还款率、社会影响五个方面全面衡量小额信贷公司绩效。

1.贷款规模。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贷款余额是一个资产指标,贷款余额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家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大小。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自出现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信贷服务,通过提供信贷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其就业机会,相对来说小额信贷公司的贷款总额也较小,此时要用一个相对更客观的指标来反映贷款规模的大小。相对贷款余额比率是指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率。在注册资本差不多的情况下,该指标越大,相对来说小额信贷公司的贷款规模也越大,总资产的使用效率也越高。

2.管理效率。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员工薪金、报销、出差、办公费用等管理费用,与银行融资所支付的利息支出,存款利息收入等财务费用,以及营业税、所得税和各项附加费。近年来,小贷公司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其融资风险大幅度增加。随着经济下滑,银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越收越紧甚至停止,小额贷款公司的缺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小额信贷公司运营成本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用平均每笔贷款的运营费用来衡量小额信贷公司的管理效率,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的支出。平均每笔贷款的运营费用越高,则小额信贷公司的管理效率越低。

3.财务持续。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等,现金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企业资金能够周转,才能够有效地发展下去。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决定企业兴衰存亡、最能反映企业本质的是现金流,在众多价值评价指标中基于现金流的评价是最具权威性的。现金流量比传统的利润指标更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以现金净流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小额信贷公司的营运情况,能更好地评价公司的经济效益。对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应控制好贷款数量与利率间的平衡,增加公司的净现金流入,做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

4.逾期还款率。小额信贷公司的资产是贷款,逾期未还贷款严重影响小额信贷公司的资金周转。常用衡量贷款质量的指标是贷款逾期率、贷款呆滞率和贷款呆账率。经调查,浙江省小额信贷公司的贷款多数是少于一年的短期贷款,以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方式,选择年平均逾期率这个指标来衡量逾期还款率,即逾期还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越小,说明小额信贷公司的风险管理越好,贷款质量越高。

5.社会影响。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选择财务性指标外,还应考虑到非财务性指标,全面衡量小额信贷公司绩效。因为设立小额信贷公司的目的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小额信贷绩效评价指标中需涉及社会影响指标。衡量社会影响,可以用涉农贷款比率,即涉农贷款额占贷款余额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说明小额信贷公司越能满足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的贷款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很好的履行了社会责任。

三、小额信贷公司绩效评价辅助指标

在研究小额信贷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中以五大指标作为主体指标,以增加户均贷款规模、客户满意度、资金周转率作为辅助指标,对其进一步的改善,使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

(一)户均贷款余额。该指标是用总贷款余额除以总贷款客户数量得到的指标,可以反映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状况。小额信贷公司,本身是为低收入者及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而存在的,小额信贷应区别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而户均贷款余额的大小在某一程度上正好可以反映其与商业银行贷款的不同。较高的户均贷款余额,会造成小额贷款公司有限的贷款资源向大户集中,挤占了用于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这样小额信贷会逐渐向商业银行贷款发展,偏离小额信贷弥补银行机构业务盲点的政策初衷,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的风险。所以控制户均贷款余额的大小对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二)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反映的是客户对小额贷款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主要表现在客户对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的接受情况,客户对小贷公司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客户对新的服务和产品的需求等。客户满意度可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询问等形式进行数据统计。当客户满意度比较高时,可以反映小额信贷公司被客户接受的程度相对较高,对小额信贷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客户满意度作为一个非绝对性指标,只能对小额信贷公司的绩效评价提供相对的参考价值。

(三)资金周转率。用融资总额除以贷款总额来表现资金周转率这一指标,该指标可以反映小额信贷公司的融资情况。小额信贷公司以只贷不存而存在,公司的融资能力决定了小额信贷公司的生存能力,没有足够的资金,小贷公司就无法提供贷款。理论上来说,当资金周转率大于1时,公司的融资能力才是可观的,但在实际运营中,融资总额的增加意味着营运成本的增加,所以该指标并非越大越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小额信贷公司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绩效评价指标未解决问题

上述五个评价指标是对小额信贷公司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其中,贷款规模、管理效率、财务持续等指标为正向指标,指标越大,说明公司运行的越好;逾期还款率为反向指标,指标越小越好。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公司横向比较的情况,例如同一会计期间,对两家或者多家小额信贷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比较,此时,就是比较公司的综合绩效情况。而根据上述五个指标,存在着如何判定综合情况的问题,包括如何确定每个指标的占有比重,如何有效地评价小额信贷公司营运的综合情况。举个例子,当甲公司的贷款规模大于乙公司,而乙公司的逾期还款率却小于甲公司,在其余指标都相同的情况下,该如何判定两家公司的绩效孰优孰劣是尚待解决的问题。S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信贷早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企业与银行联系的日益密切,使得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客户信用评价则成了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重要措施。它对使得商业银行规避信贷风险,以及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乃至用以维持金融市场的有序进行和健康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信贷 信用评价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一种特殊的企业,同时也作为最大的债权债务人,其经营管理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规避能力以及管理水平都比较低,这就使得我国的信贷资产的质量还处于普遍比较差的状态,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完善信贷客户信用评价机制,以此来作为信贷风险以及资产风险的参考依据和管理基础。

一、目前我国客户信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客户信用评价尚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贷业务逐渐多了起来,伴随着企业和银行之间信贷业务的增多,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都对信贷企业所处的信用状况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并且对信贷企业信贷归还能力的变化情况不甚了解,以至于不能够及时的调整对信贷公司的的信贷政策。

另一方面,我国的各个商业银行之间各自经营,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完备的信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使得各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之间的可比性不足。并且各个银行之间的信用评价公开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企业钻空子,多开户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信贷客户信用评价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并且,各个银行独立使用的信用评价系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漏洞,导致评价结果失灵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一步增加。

(二)商业银行在客户信用评价中过于侧重历史数据以及盈利能力,而忽视了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

在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评价都过于偏重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过去财务数据的过分重视,使得历史数据在评价系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历史数据只能代表过去的业绩,企业的历史业绩与盈利能力并不能说明其偿债能力的大小。而恰恰是信用评价中尝尝忽略的公司发展能力,才真正能够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回收和利润的回笼。

二、完善我国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完善我国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是我国银行改革以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银行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围绕客户所展开的高效且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的信贷经管机制。通过对客户进行客户信用评价,以此来了解和判断客户的资金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乃至继续为该客户提供资金上的服务。由此可知,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可以选择优质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怎样才能得知一个企业的优劣?判断一个企业的能力以及发展好坏,那就必须要掌握客户的资金、信用等信息,需要用完善的程序以及科学的手段来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而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则是有效选择优质客户,发展好信贷事业的基础。

(二)完善客户信用评价能够使得银行有效地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

商业银行要想防范风险,挑选优质客户,就必须对客户资金、信用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将贷款后的信用风险处理为贷款前的信用防范。而要想使得此类风险防范的有效进行,就必须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只有通过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商业银行才能对客户信用进行有效把握,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客户信用评价有利于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加强

目前在我国,公司企业信用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贷款过程中多开户头进行贷款,以及逃债、重复抵押、骗贷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银行的不良资产与日俱增,呆账、坏账等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对客户信用评价进行完善,商业银行对公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必要时还有可能对外宣布公司的信誉度。这就促使企业不得不加强信用意识,改善自身的信用缺失,不断提高自身的信誉度。也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占有优势,更有利于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信贷客户评价体系的完善及对其美好前景的期望

现阶段,我国的外部评级机构还不够成熟,尚且需要长时间的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要先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指标对于客户的信用变化要比较敏感,能够有相对超前的预测能力。其次,客户评价系统要能够对公司的单项业务和总体经营都有一个好的把握和评价。最后,可以将对公司信贷客户信用评价的结果在银行之间进行公开,以便其他银行对该客户的资料进行了解,也可避免多开户头现象的发生。另外,也可以将评价结果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公布,以此来促使企业改善自身信用,认清自身不足,也可以通过该评价向其它公司学习。公司之间,选择信誉度高的公司进行合作,也有利于信用良好的公司事业的发展

四、结论

虽然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公司信贷客户信用评价还有很多问题,评价系统还不够完善,但是商业银行评定系统在中国的发展潜能和美好前景是不能够忽视的。相信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改革的深入,公司信贷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一定会越发完善,对维持我国市场秩序,促使公司提高信用度,使得公司之间优胜劣汰,乃至进军国际市场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武民.某商业银行金融部的架构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运作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0.

[2]汤志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国石油大学.2008.

篇4

【关键词】小额信贷公司 温州 融资模式

一、引言

时值2013年3月31日,温州金融改革一周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论坛召开,各位专家学者皆对温州金融改革当下的情况与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作为新型金融组织之一的小额信贷公司在一年的改革中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温州已设立35家小额信贷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高达180亿元。然而,在温州多家小额信贷公司享受风光的背后,显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等,已经严重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温州商业化小额信贷公司融资渠道分析,提出解决小额信贷公司融资困难的建议,促进温州金融改革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穆罕姆得·尤努斯于1976年在孟加拉首先推行小额信贷以来,小额信贷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进程,国内外对小额信贷的相关研究日益多样化,主要涉及其定义以及资金来源的研究等方面。

(一)关于小额信贷起源与定义的研究

小额信贷于1976年由尤努斯发起并在孟加拉广泛推行的业务,解决了孟加拉的经济危机和贫困者的处境。由于小额信贷在服务对象、运营模式和运行目的等方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较大的区别,故对于小额信贷的定义研究还没有统一的定论。Morduch(1997)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提供给贫困农户,不需要资产担保的高利率小额贷款,主张这种贷款可以维持高偿还率①。雷格伍德(2000)认为小额贷款是一种改变低收入者和处于贫困地位的人的状况,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②。此外,CGAP认为小额信贷是指向贫困者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从而满足其资金需求,使其在生产和消费等过程得以顺利进行③。

小额信贷在被引入到中国的初期,主要集中在“福利主义小额信贷”,杜晓山(1998)对于小额信贷的定义为: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以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④。随着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和不断实践,对小额信贷的定义也有所改变:为贫困、低收入者和为企业提供较小额度贷款的信贷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课题组,2006)⑤。

(二)关于小额信贷融资渠道研究

在历经一段时间的发展,小额信贷业务从“福利主义”转向“制度主义”,且伴随小额信贷发展规模的逐步加大,国内外学者对于小额信贷公司的融资的研究也提上日程。

Jacob Yaron(1994)提出:“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其财务状况有极大的关联,通过分析小额信贷机构的各项成本,可以得出其是否实现了财务的可持续,并且能够找到实现小额信贷机构财务可持续的方法”⑥。尤努斯(2006)获得若贝尔和平奖时,提出小额信贷机构应有吸储能力。

我国学者对于小额信贷融资渠道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章方(2010)提出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有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两方面,其中市场化渠道主要包括批发贷款、引入商业资本、资本市场融资等渠道⑦。郭田勇(2011)主张小额信贷公司应注重资金来源,提高其资本收益率,是的小额信贷获得可持续发展⑧。徐睿(2012)提出通过逐步放开存款限制和增加银行融资比例等方式,扩宽小额信贷公司的融资渠道。

(三)简单述评

综上所述,关于小额信贷界定和融资渠道的研究,相较于国外学者,国内学者对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的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研究的商业化小额信贷,即向贫困者、低收入人群或向小微企业提供借贷、储蓄、保险、汇款等业务的民营企业。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必然依赖于资金流动性好、融资渠道宽,国内外学者对此有较为一致的观点,通过增加储蓄能力、增加银行融资比例等途径扩宽小额信贷融资渠道。

三、温州商业化小额信贷融资问题

自从2005年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温州贷款公司数量剧增,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截至2012年底,温州已开业35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有6家小额信贷公司支持204个项目发展,累计资金达7.18亿元⑨。尽管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狭隘,严重阻碍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规定的小额信贷公司融资来源

根据《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⑩。在我国,自有资金是小额贷款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包括股东决定合伙成立公司时所缴纳的初始注册资金以及在经营过程中股东所追加的资本金。而我国小额信贷机构接受的捐赠资金很少,目前本文还未掌握相关材料。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获取融入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11}”。所以,小额贷款公司纷纷向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融资解决小额信贷公司的资金不足问题。例如,2009年3月,温州市的永嘉瑞丰以及平阳恒信两家(注册资金各1亿元)分别从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市分行获得5000万元的贷款;鹿城捷信小额贷款公司也从上海发展银行温州分行获得5000万元的融资。

此外,小额信贷公司可通过股东增资扩股、票据贴现、资金转让、向银行拆借资金、上市融资等方式获得后续发展资金,但目前小额信贷公司仍无法完全充分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融资。

(二)温州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现状

目前,温州小额信贷公司已有35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高达180亿元,上交税收4亿多元,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促进温州金融改革的良好发展。

总的来说,温州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温州小额信贷公司数量增长较快。2009年,温州小额信贷公司新增5家,2010年新增8家,2011年新增15家,2012年全市小额信贷公司新增26家。从新增数据可知,温州市小额信贷公司呈增速较快的势头。第二,温州的小额信贷规模增速迅猛。据统计,温州小额信贷公司的可贷资金由2011年的111.96亿元增至2012年的125亿元;贷款余额由107.02亿元增至121.7亿元。

(三)温州小额信贷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狭窄。根据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我国小额贷款实行“只存不贷”的运行机制,小额信贷公司不能吸收存款,融资渠道只有自有资金、接受捐赠、从银行业接受贷款三种方式。小额信贷公司的贷款到达一定规模后,就会出现“无钱可贷”的困境。截至2011年末,温州市26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合计注册资本69.2亿元,可放贷资金111.96亿元,贷款余额为107.02亿元,贷款余额占资本金的154.65%,可放贷资金占资本金的161.79%,融资严重阻碍着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的步伐。

2.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在我国,一直没有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模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造成无法长足发展的问题。由温州模式走向破产,导致大量私企老板跑路,温州的信用体系也随之瞬间破产。尽管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温州金融改革,但小额贷款公司仍然无法接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实时查询借款人信用记录{12},还有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银行风险{13}对小额信贷公司的融资也造成了不明确的影响。

3.组织制度不健全,无法获得长足发展。根据CGAP和花旗资助完成的Microfinance Banana Skins 2008调查显示,糟糕的管理和企业治理结构的缺乏是世界各国微型金融最大的威胁{14}。温州的小额贷款公司还处在试点的阶段,相应的组织制度和专业人才都处在匮乏阶段,公司的内部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为公司的管理和治理带来难度{15}。此外,实际流转资金和公司规模的限制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有效收集风险等操作。

4.身份定位模糊。银监会虽然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一般金融机构,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小额信贷公司获得银监局的金融许可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额信贷公司融资带来困难。温州小额信贷公司面临同样的困境,由于无法取得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在法律层面仍然无法成为金融机构,在社会上的承认度低,影响其业务运行。

四、思考与建议

针对温州商业化小额信贷公司运营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从政府、公司两个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第一,加强政府支持。首先,透明全国贷款者的信用状况,出台政策明确小额信贷的身份,为小额信贷公司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鼓励、引导小额信贷公司拓展更多业务,比如设立区域型保险公司、完善借贷业务调查业务等,缓解小额信贷公司融资难的困境。最后,加快市场利率化的改革进程,促进资本的合理配置。目前温州正致力于构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这将大大加快市场利率化的进程。

第二,提升小额信贷公司的内部治理。首先,对商业化小额信贷公司做准确的市场定位。温州小额信贷将市场定位为第一、第二层次的农户16和中小企业,为其提供资金以及保险等业务,促进温州金融体系的持续发展。其次,加强小额信贷内部管理。温州小额信贷公司可以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为小额信贷融资做好服务支撑和准备。最后,加强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建立贷款者的信用评级系统,贷款发放时严格规范执行手续,把贷款审批和发放分开,贷款后做好跟踪和使用记录,对于信用级别不高的客户,派遣专业人员给予指导。

注释

①Jonathan,Morduch.The microfinance schism[J].World Develop ment,2000,28(4):617-629.

②Jonathan,Morduch.The microfinance schism[J].World Develop ment,2000,28(4):617-629.

③Elizabeth Littlefield,Jonathan Morduch,Syed Hashemi.Innova tion in Finance and Movement to Client-centered Credi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3:339.

④杜晓山,孙若梅.小额信贷基本内涵的界定[J].小额信贷扶贫(内部刊物).1997(1).

⑤杨海平,李秀丽.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综述[J].武汉金融,2010(4):29.

⑥Jacob Yaron.What makes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 successful?[J].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1994,9(01):49-58.

⑦章方,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56-57.

⑧郭田勇.小额信贷如何实现发展可持续[J].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02).

⑨周晓玲,“金改”中不可或缺的力量[J].金改周年特刊,2013(1):29.

⑩摘自《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银监发(2008)23号发.2008.5.4.

{11}摘自《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银监发(2008)23号发.2008.5.4.

{12}李学邦,江昌桥.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难题[J].中国金融,2010(2)

{13}景小娟.汇通村镇银行风险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4.6-7

{14}赵小晶.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6.56

{15}赵小晶.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6.56

{16}汪涣涣.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08.10.46-47

参考文献

[1]Jonathan,Morduch.The microfinance schism[J].World Develop ment,2000.28(4):617-629.

[2]Elizabeth Littlefield,Jonathan Morduch,Syed Hashemi.Innova tion in Finance and Movement to Client-centered Credi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3:339.

[3]Jacob Yaron.What makes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 successful[J].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1994, 9(01):49-58.

[4]杜晓山,孙若梅.小额信贷基本内涵的界定[J].小额信贷扶贫(内部刊物).1997(1).

[5]杨海平,李秀丽.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综述[J].武汉金融.2010(4).29

[6]章方,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56-57.

[7]郭田勇.小额信贷如何实现发展可持续[J].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02).

[8]杨海平,李秀丽.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综述[J].武汉金融.2010(4).29-30.

篇5

[关键词] 农村金融小额信贷银行

一、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服务的对象是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制之外的群体,在客户无力提供担保、抵押品的情况下,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额度较少的金融服务。但是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信贷资金的来源问题尤为严重,从而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并没有足够的动力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没有以积极创新的态度从事小额信贷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小额信贷,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显得更为必要。

二、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作为“草根”金融组织,由于与借款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利用其掌握的地缘、人缘关系进行贷款,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小额信贷公司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贴近,对农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小额信贷初始营运资本规模一般不大,加上政策规定小额信贷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机构无法通过吸收存款来提供贷款的所需资金,因此要突破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就必须探索出一条小额信贷公司融资的新的道路。

商业银行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资金雄厚、运行规范、监管严格、制度健全,但是商业银行贷款通常需要有形抵押品、质押品,而作为低收入的贫困群体,自然没有诸如土地、房产这样的抵押品以及商业票据和有价证券等质押品;另外,在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大举从农村金融市场撤离,且大部分在县级,在客观上也不利于小额信贷的开展,对农村金融特别是小额信贷产生了排斥效应。

三、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商业银行两者合作的可能性分析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或者说,两者在发展农村金融的不同方面存在着比较优势,这就为两者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使得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 信贷成本两者合作的可能性。银行贷款必须要考虑成本的大小,由于农村金融具有零散性、成本高的特点,商业银行直接从事农村信贷自然会加大其经营成本。而小额信贷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运营规范,财务制度健全,且在经营过程中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因此,商业银行在向小额信贷公司发放贷款时,由于获得信息较为容易,且贷款额度较大,有效降低了其信贷成本;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作为专门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草根”金融机构,在发放小额信贷的过程中比商业银行从事这项业务的成本更低,获得盈利的空间更大。两者在都实现正常利润的前提下,却付出了1+1

2. 从解决农村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两者合作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有着严格的审批流程,对这些规范化信息的要求决定了其无法直接从事小额信贷业务。而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的财务制度健全、运营规范,恰恰可以满足向商业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条件。同时小额信贷公司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金融组织,对借款人的信用、经营项目的风险都会有着较为充分可靠的认识,随时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且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保证贷款按时足额收回,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为两者的合作提供了基础。

四、 促进商业银行与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合作应具备的条件

1. 政府应该建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信用档案。通过建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的信用档案,有利于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接受市场的监督,规范其日常经营活动和风险的控制,接受市场的选择和淘汰。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可以更为便捷的获得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的信用信息,合理评估小额信贷公司的资信水平,有效控制批发的贷款的风险。

2. 政府应该引导和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意义。但是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由于小额信贷公司自身的特点,在目前条件下取得商业银行的批发贷款并非易事。政府应该也应该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给予商业银行批发贷款一定的风险补偿或者为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批发的贷款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有效降低商业银行批发贷款的风险水平。

3.政府应该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合作有法可依。政府应该尽快出台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法律法规,明确两者的权力和义务;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法规,避免农村金融机构的恶性竞争,促进其健康发展;《抵押法》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扩大抵押品的范围:凡是农民具有长期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固定资产都可用来抵押。

五、结语

伴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量金融机构开始撤离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类似于二元经济结构的二元金融结构,农村金融的发展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改善二元金融结构发挥了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到相关法律以及“只贷不存”的经营特点的限制,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的约束。农村小额信贷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商业化探索,在两者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以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姜柏林: 把合作金融还给农民――重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J]. 农村金融研究, 2007 (01) .

[2]焦瑾璞 杨骏: 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

篇6

目前商业银行对放款环节越来越重视,并建立了专门负责放款环节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专门设立了放款中心,负责防范在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1建立放款中心的意义

放款中心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公司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操作风险,作为一个专职防范操作风险的部门,它能够更专业更有效的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操作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1.1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该部门作为源头上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可以堵截和避免担保等授信条件不落实、手续不规范、资料不全或不规范即放款的授信行为,有效防范了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并可以随时监察现行使用的各式资料文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改业务操作规章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公司授信业务的操作风险。

1.2充分实现审贷分离。放款中心的成立,是推进授信业务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四分离”,实现贷审的充分分离,从而达到有效的相互制约效果。而审贷的分离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权责的分离,更有利于责任的认定和划分。

1.3有利于落实贷前审批条件。审核信贷资料签署的有效性,审核支行自行审批的授信审批权限是否适当,确认总行及支行审批意见中的有关贷前要求是否落实,当所有贷前先决条件完全符合后,放款中心才发放贷款。由于此类工作有方框中心这一非审批单位负责监督,更突出制约效果,有利于贷前审批条件的落实。

1.4放款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的防范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放款中心在审查相关资料过程中较一般人员更注重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担保条件、合同文本等的审核更专业更到位,能够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在放款中心可设置法律审查人员,加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潜在法律风险。

1.5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贷款原始档案由中心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对档案资料定期检查,及时更新,专人专库保管便于随时查阅,这些措施都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1.6放款中心的尽职履职能够减少银行不必要的授信损失。在授信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变化往往不能够准确预期,但是只要放款过程中相应的担保手续、资料等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可能并不会给银行造成实际损失。可见放款操作对公司信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放款中心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

放款中心作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风险的重要部门主要从落实必要的担保授信条件,使用适合、正确的法律文本,保管重要的文件档案及防范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出发,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2.1防范担保条件落实存在的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授信过程中采用抵、质押或保证等担保方式为授信提供有效担保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办理担保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未严格审查资料、办理相关手续等而使办理的担保无效,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放款中心则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部门。

2.1.1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导致担保无效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不得作为保证人;另外,我国《公司法》第六十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在银行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保证人的选择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大多数情况下能确保保证担保的合法有效,但是仍有不少贷款的保证人是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的分支机构,该类担保一旦被认定无效就可能会造成担保债权失去三分之二或一半的清偿保证。

2.1.2重复抵押致使抵押形同虚设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在办理抵押过程中允许对房地产等固定资产进行重复抵押。实践中,由于抵押前不对抵押物现有抵押情况进行调查,而实际该抵押物已抵押给多方致使抵押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

2.1.3担保资料无效或不完善致使担保无效新的《公司法》出台后,公司章程的效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担保过程中由于担保的范围、担保的内容或担保事项未按照公司要求经有效的审批机构审批而造成担保无效。如: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提供的担保是否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

2.1.4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造成脱保在实际放款前未对抵质押物状况进行核实,而抵押物已出现查封、冻结等状况,致使在之后发生的借贷行为失去有效担保,而造成脱保。

2.1.5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过程中担保条件的落实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是否符合担保的条件,保证人前后是否一致等情况进行审核。

2.2防范由于合同文本错误出现的风险

2.2.1合同文本使用错误或使用的合同文本中存在对银行不利的条款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合同文本不正确或没有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效审查,合同文本中存在不利于银行提条款致使银行遭受授信损失。

2.2.2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随意涂改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对要素进行涂改,尤其是诸如利率、金额、期限、借款人、担保人等主要要素,致使在诉诸法律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料致使银行权利得不到落实。

2.2.3保证合同与借款合同无编号、不衔接保证类贷款的主从合同必须一一对应,合同编号衔接。现实贷款档案中有大量的保证合同没有编号,有的保证合同保证金额与借款合同不一致(不含最高额担保),更有甚者,用已经还清的保证合同继续为新的借款合同担保。

2.3防范授信档案资料不完善或遗失导致的风险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企业提供的贷款资料不完善或授信档案遗失,造成贷款出现问题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明文件而使得银行权利无法落实。

2.4防范骗贷、骗保等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骗贷、骗保的案件时有发生,放款中心在放款前对客户及资料的审核过程中,对印章、有权人等的资料审核;前往担保人、借款人实际办公地点的实地核保;前往抵质押登记部门实地办理相关抵质押手续等,能够有效防范骗贷、骗保情况的发生。

2.5其他放款中心还通过对整个授信资料的审核,审核该笔公司授信业务期限、利率、金额、IT系统等是否符合信贷管理要求。

3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和岗位设置

3.1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是主要负责对审批机构授信条件落实情况以及授信材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审核,档案管理,法律审查,利用审核岗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复核和监督作用,以进一步防范授信业务操作风险。

3.2放款中心基本岗位设置及职责放款中心下设:①放款审核岗;②放款复核岗;③核保岗;④法律审查;⑤档案管理岗;⑥负责人。

3.2.1负责人职责。负责放款中心的全面工作。放款中心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放款审批工作;定期检查放款中心各岗位的履职情况,督促指导各岗位工作,并对各岗位履职情况做出评价;努力提升信贷业务规范化操作水平,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3.2.2放款审核岗。审核授信条件的落实情况,审核上报材料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合规性;对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进行控制和管理;审验业务相关合同填制的要素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授信要求;完成审核、实施放款操作并归档;对一级档案的验收、封存、入库手续;审核担保的解除和释放手续等工作。

3.2.3复审岗审查职责。负责对放款审核岗的工作进行复核。重点对每笔业务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对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相关协议的衔接情况进行复核。对合同的其他特殊约定进行重点复核;对每笔业务的其它资料进行复核;明确签属意见并提交到放款中心负责人等工作。

3.2.4法律审查岗。法律审查岗人员一般为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负责对在落实授信条件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把关;负责对合同文本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制定符合条件的法律文本;其他的一些法律咨询等工作。该岗位可由法律部门的人员兼任。

3.2.5档案管理岗职责。负责职责内档案交接工作;对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装订和入库;定期整理并核对授信档案;负责档案的调、借阅手续,严防信贷资料遗失等工作。

3.2.6核保岗职责。参与核保任务,负责授信业务担保条件落实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负责收集、核实核保过程中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授权书、签字样本等等工作。

4加强对放款中心的内控管理

4.1建立和完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放款中心要有一套完善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明确的放款操作流程,对不同类型的公司业务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风险防范。

4.2加强信息与沟通,真正发挥放款中心的风险防范作用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并进行信息分类。此外,还要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改变瞒报或不愿暴露的思想,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达到良好的监督、警示作用,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4.3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确保检查的制度性和独立性的实现,提高放款中心的职能执行力度。

4.3.1建立定期的排查机制,要定期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排查。

4.3.2建立应急排查机制。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新的、突发性、特殊的问题立即进行登记备案,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通过信息沟通机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3建立完善的排查登记制度。做到排查过的内容要求保留工作底稿,排查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备案。

4.3.4建立较为完善的整改检查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定期进行复查。

4.4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操作管理执行力度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中心的审计力度,使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明确合规审计的目的。合规审计应做到并不是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的简单环节,还要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起到引导作用,并通过审计工作,对现行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

4.5加强放款中心人员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对公司薪酬制度的完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放款中心工作考评办法,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员工绩效管理中,提高风险操作管理的自发性。

4.6建立健全操作风险后续处理机制

4.6.1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对可能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种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便能够及时有效的减少或补偿因此带来的实际损失。应急预案库的更新应考虑业务发展重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及市场环境导向等诸多因素。

4.6.2切实强化风险责任追究机制一是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加大对管理层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于失职造成风险损失的管理层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二是通过强化内控、规范管理以及细化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追究的重点和要求。三是加大对责任认定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认定工作得到落实;四是通过对处理程序的调整、完善,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责任认定部门、责任认定的监察部门、责任认定程序与处理程序的对接等。

4.6.3建立完备的操作风险整改措施机制通过建立完备的操作风险整改措施机制,对已发现并造成损失的或已发现未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及时归纳整改,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并将出现的操作风险归纳总结,转贴于()

篇7

【关键词】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汽车信贷风险管理Credit Metrics模型

一、引言

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正式批准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我国的汽车信贷规模发展迅速。2001年的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亿元,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增长了2.63倍。

汽车消费信贷的出现,实现了消费者支付方式由全款支付向分期付款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健全的汽车消费法律法规、完善的信用体系、多元化的信贷模式、一站式人性化的信贷服务,为汽车消费信贷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法制环境,为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顺应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步伐。

卖者有货而买者无钱,这是汽车金融业务出现并发展的需求因素;汽车金融公司作为附属于汽车制造企业、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可以通过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市场营销网络,与客户进行接触和沟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作为发达国家第二大个人金融服务项目的汽车消费信贷,在全世界近1.4万亿美元的汽车销售总额中,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汽车金融公司的汽车消费信贷成为了汽车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二、汽车金融公司的地位与业务优势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领域内的优势和挑战不尽相同,因此,风险防范体系的构成要素也各有侧重。

1、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的优势

汽车金融公司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以提高由经销商销售的新车和二手车在中国的销售为目的,在银监会审批的经营范围内,为经销商提供有竞争力的车辆贷款,为大客户或个人客户提供零售汽车消费信贷,以及从事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其他辅助业务。通常,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为生产或销售汽车整车的企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此,汽车金融公司与其品牌建立了紧密的、专属式的伙伴关系;一般只为本品牌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专门针对本品牌用户量身设计金融产品。其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母公司利益关联度强。汽车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性,其产量的形成,取决于产能的发挥和需求的规模。因此,作为汽车制造商附属财务公司的汽车金融公司,与母公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其首要任务是促进母公司汽车的销售,以保证对汽车业连续稳定的支持,既追逐利润,也配合母公司进行灵活的资金运作,支持母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同时,把经销商当作合作伙伴,以降低贷款利率与薄利多销组合模式扩大企业收益;而银行则不然,也很难做到。

(2)经营管理专业化程度高。在服务过程中,汽车的售前、售中、售后都需要专业的服务,这要求融资机构在进行融资评估时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能对产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了解;在流程管理中,专业汽车金融公司能够针对汽车消费的特点,开发出专门的风险评估模型、抵押登记管理系统、催收系统、不良债权处理系统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业务营运中,专业汽车金融公司有一套标准化的业务操作系统,对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进行管理,不但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而且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赢得了规模经济优势。

(3)汽车消费综合服务优势。汽车金融公司不仅能帮助终端客户轻松实现购车梦想,还能让客户放心用车。除了为客户提供购车贷款,还为客户提供汽车消费过程金融服务,如保险、燃油、维修、驾车旅行、租赁等服务。汽车金融公司的综合服务将延伸到汽车消费领域,既增强了对客户的吸引力与还款意愿,还增加了金融服务的收益,也有利于监控和防范客户风险。

(4)汽车消费零售贷款优势。汽车金融公司能为终端用户和商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结构性和多样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贷款门槛低、手续简便:无需贷款购车者提供任何担保,没有户口限制要求,只要有固定职业和居所、稳定的收入和还款能力、个人信用良好等即可。首付比例低、贷款时间长:首付最低为车价的20%,甚至更低;贷款年限最长可达5年;无需缴纳抵押费,贷款成本低。贷款速度快:审批流程短,提交资料1―7日后客户就可以提车。

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短板就是贷款利率偏高:比银行的同类业务的利率高,比商业银行高10%~30%。

2、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的局限性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汽车金融服务是其贷款业务的拓展,而非主营业务。因此,其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非专属性。商业银行与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关系较为松散,属于合同关系,而非利益共同体。

(2)专业性差。从业务的角度看,汽车消费信贷仅为其种类繁多的业务之一;从专业人才的角度看,汽车行业的专业性很强,银行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

(3)利润率低。汽车信贷业务的授信操作和控制成本高,审核期长,风险较大。

(4)业务单一。商业银行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相对刻板单一,缺乏相关的拓展服务。

三、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风险分析

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8种。

由图1可知,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主要有源自授信者(汽车金融公司)的操作风险、源自受信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因外部宏观环境变化而导致的其他风险,本文主要分析前两种。

1、受信者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方未能履行合同中的义务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受信者因家庭、工作、收入、健康等因素的变化不能按期还款而造成授信者损失的可能性。受信者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会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发生在贷款前,是指信贷交易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贷款成本上升,优质受信者(低信用风险)被驱逐出信贷市场。

道德风险是发生贷款合同签订以后,文中是指虽然授信者与受信者在合同签订时是信息对称的,但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授信者(拥有较少信息的人)只能观测到受信者(有信息较多的人)的行为结果而无法观测到受信者行动本身或者无法预测受信者的行动,从而使受信者有机会利用信息方面的优势给授信者带来利益损失。如在贷款合同签订生效以后,因汽车价格变化导致受信者蓄意拖欠还款。

2、授信者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系统不完善、内部工作人员以及外部偶发事件所导致的资金损失的可能性。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7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工作场所安全性、产品及业务做法、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以及实物资产损坏等。

3、消费类信贷风险的成因

(1)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一方面是缺失完整有效的个人征信系统。真实、全面、系统的个人信用信息是一个有效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的最基本条件。虽然近年来中国已开始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但整个征信系统仍有待改进,如央行所建立的征信网只包括了上海和广东地区的个人信用信息。总体而言,个人征信系统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个人信用信息的不完整上,而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还太过于分散,并没有一个全面概括个人信用信息的系统。并且,贷款申请者能够提供的个人信用资料仅有身份证明、所在单位人事档案、个人事务资产证明和存单证明,虽然这些证明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自然以及经济状况,但无法客观评价个人的道德品质。

另一方面是缺乏信用评估与资信调查机构。虽然在实际中每个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还是汽车金融公司,都会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信用分级,但是不同金融机构会有不同的信用分级标准,业内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去评估贷款申请者的信用状况。由于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的缺失,自然就没有专业和权威的资信调查机构。

(2)汽车金融公司操作风险的成因。一方面是源于贷款审批人的主观判断。由于目前中国仍没有一个较全面有效的个人征信系统,汽车金融公司对于贷款申请者信用风险的判断主要是建立在国家现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和有合作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信息系统基础上的。但当这两个信息来源无法提供确切的信用信息时,对于贷款申请者信用风险的判断是建立在贷款审批人员的主观判断之上的,由此就产生了操作风险。

另一方面是风险预警机制尚不完善。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是2004年刚刚兴起的,汽车金融风险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使用量化模型来度量风险和预警风险方面仍旧十分不成熟。如经济环境对于汽车金融风险的影响的研究仍旧十分欠缺,所以有关数理模型参数的设置仍旧存在障碍。

(3)相关法律条款不健全。虽然有关部门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等条规,但这些法律层次依旧不高,且缺乏可操作的保障措施。现行的法律条规主要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于个人消费贷款的专项条款,对失信、违约等行为的处理办法不具体、不全面,使汽车金融公司在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上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系统性约束和保护,对所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法适从。

四、汽车个人信贷风险的定量分析

目前国际上运用较多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主要有:KMV公司的KMV模型、JP摩根的信用度量术模型(Cedit Metrics Model)、麦肯锡公司的宏观模拟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瑞士信贷银行的信用风险附加法模型(Credit Risk+)、死亡率模型(Mortality Rate)等。本文则运用Credit Metrics模型对汽车金融公司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

1、Credit Metrics模型

Credit Metrics模型是J.P.摩根1997年推出的用于度量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产品,是一种基于风险机制VaR(Value-at-Risk)方法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用简单的期望和标准差来表征资产信用风险的变化,通过计算在确定的置信水平下信用资产的最大损失额,将Var方法引入到信用风险管理中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组合价值的变化不仅受到债务人违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债务人信用等级转移的影响。

2、模型参数的选取

根据年龄、婚姻等个人自然状况、单位经济状况和行业发展前景等职业情况,以及家庭收入、存款余额等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评分,并根据得分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评级,得到各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级(见表1)。

3、信用评级转移矩阵

债务人的信用评级会因信用事件而发生转移:有利的信用事件会使下一期的信用评级上升;相反,不利的信用事件则会使下一期的信用评级下降,最极端的一种状态就是违约。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发生转移的概率可以用信用评级转移矩阵来表示(见表2)。

4、合同金贴现矩阵

根据各种信用等级的公司债券的第一年远期零息票利率可以得出合同现金流的贴现率表(见表3)。

5、贷款回收率

若债务人违约,贷款就不会再产生已承诺的还贷现金流,贷款的残值能收回的价值就取决于贷款的回收率和资产的优先权等级。优先权等级不同,贷款在违约时的回收率也不同;优先权等级越高,贷款违约时按贷款面值计算的回收率也越高(见表4)。

额;再对上述现金流使用远期利率进行贴现,假设贷款申请人处于AAA级,则使用AAA级的合同金贴现率,且贷款期限为3年(36个月);AAA级的贷款申请者在以后仍旧为AAA级时的贷款价值:A1。对于一年末发生违约情况下的贷款价值按照“本金×贷款回收率”来计算。而对于实际中一个贷款案例(本金35,000,年利率6.2%)而言,可以得出关于各个评级的申请者在一年末各个评级的贷款价值表格(见表5),进而得出贷款年末的均值μ=16036以及其标准差σ=356.2。在正态分布下,未来一年X%的VaR为σa为标准正态分布95%所对应的值,如5%对应于1.65),得到95%的概率下的VAR。

五、结论

汽车金融公司开展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需求呈上升趋势,其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值得汽车金融公司着力开发个人汽车消费业务。

针对授信者的操作风险,则需要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汽车金融公司自身管理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思考,研究集成完善的方法和手段,达到风险受控的目的。

针对因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便捷性所伴随的受信者信用风险的上升,应采取组合型风险防范体系,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客户静态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信用等级评价要素,不同的要素赋予不同的信用权重。根据静态信用评价和信用等级转移矩阵的信息提示,细分客户群,从而有效降低信用风险所带来的资金损失,即对于信用等级呈上升趋势的客户,即使静态分析的信用等级并非最佳,也要重点关注和改善客户关系管理;对于信用等级呈下降趋势的客户,即使是静态分析的信用等级最佳,也应考虑附加风险系数。

【参考文献】

[1] 苏磊: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32).

[2] 黄荣、何有世、王步祥:失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5).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行业思维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涵

面临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越来越突出,而出现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是由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的。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是指银行所做的贷款业务没有在规定日期内收回,对信贷资金以及其收益造成一定损失的可能性,这种表现我们称之为不良贷款,即客户或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日期偿还贷款。从其内涵上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信贷风险实际上是一种概率事件,而其所发生的损失只是一种概率事件,不是现实事件,这就不难看出,银行信贷风险也是一种动态的经济行为。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借款人能否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合约对其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第二,由于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其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运营收入、贷款结构以及贷款规模等因素。对于银行信贷风险我们只能将降低和化解,但不能消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现代管理体系,制定出正确科学的贷款政策,加强贷款政策,提高贷款质量。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快速识别贷款每个环节出现的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同时为银行获取更多的利润,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行业分析体现降低商业银行公司信贷风险的重要性

1.了解行业的投资规律。通过行业分析能够充分了解到各行业内的投资规律。任何企业的生存发展都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大环境,通过对企业进行行业分析,可以充分掌握行业的内部结构、相对价格以及分工链条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获利机会和生死存亡,从而指导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成长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这些阶段在行业内非常重要。比如在初创阶段,消费者还都不太了解,市场需求还不是很明确,市场面相对很窄,消费者都很怀疑,如果在这时,抓住时机,大胆扩展需求,通过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支持进步来进行扩张,然而在成熟阶段,这时应该主要将供需总量作为重点,进行落实。通过行业分析,尽量减少盲目的信贷支持,避免行业的潜在进入者进行重新建设,降低公司信贷风险。

2.促进行业信贷政策。通过行业分析可以促进行业制定出科学的信贷政策。通过对战略群体进行科学客观分析,相应地对客户群体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类,针对这些客户群体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和信贷条件,并对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期限、高低利率配置等进行确定,充分了解行业属性和内部发展规律。还可以通过对比行业差异,实施不同信贷分析重点,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尽量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3.促进资源整合。通过行业分析可以促进资金的整合,进行充分集合使用。现代资金的集合使用要求信息和人才技术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合理配置,即人才专业知识的集合、信贷分析技术的集合和信息分析利用利用的集合。通过信息和技术充分利用,按照行业划分四位一体的信贷分析,四位一体指项目评估、队伍建设、客户评级以及授业与行业分析。这样不但能够克服现代管理中的信用风险,还能够充分了解行业、客户和现代分析技术一条龙服务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控制外部信用风险比其内部道德风险偏弱的局面,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找出其控制的难点和切入点,对信贷工作进行调整,从而减少投入,对贷款业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实现信贷业务扁平化管理。

4.促进内部评级和风险量化。通过行业分析促进内部评级和风险量化,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但能够促进行业风险进行量化,还能够对内外的潜在风险进行具体的量化。利用行业分析的方法可以将微观经济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逆行统筹考虑,从而确定行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以客观的识别出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关联风险等等,进行行业风险量化工作,支持内部评级法的实施。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对策

1.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水平的高低与贷款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贷款决策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对内部进行严格的控制。我们要想将银行信贷业务做好,就必须实现风险控制和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时机,这样就必须不但要有纵向总行和分行的管理还要有横向管理,横向管理主要是对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制约。而风险管理部门不但要在信贷业务的整个过程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完善,还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严格信贷管理,要对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商业银行现在的经营思想进行转变,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第二,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定期进行培训,主要对市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关掌握;第三,不断与同行业进行沟通,充分了解现在的市场,对信贷风险进行防范;第四,对现有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程序进行严格管理,认真对待每一笔贷款;第五,对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技术进行提高,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

2.外部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要想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我们还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外部监管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和完善。第一,建立现代化的监管系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同行的电子建设方面是相对落后的,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现代化系统。银监会主要是对商业银行机构进行监管,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保证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第二,不断对商业银行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我们只有大力加强商业银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和执法力度,才能保证我国商业银行在监管过程中实现有法可依,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和效率,实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进行;第三,同步对会计原则和监管标准进行审慎。审慎监管标准和审慎会计原则不但在金融防范风险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在促进金融体系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经验教训,同步对会计原则和监管标准进行审慎。

3.注重对信贷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银行应加紧人才的引进,充实风险管理的各个阶层,不能因为种种原因降低信贷岗位专业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将绩效管理与教育培训结合,使他们在培训中不仅可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提高信贷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及自我管理,建立以信贷员为核心的风险早期发现机制,一个信贷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发挥与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是紧密相连的,信贷人员与银行应该结成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风险的早期发现和控制。

4.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处机制。一方面,要构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绩效考评、专项业务业绩考评等绩效奖励体系,适当调整有关资产的质量指标,加大以测算利润贡献和风险利润的方式评价资产风险管理的工作绩效,鼓励化解历史存量信贷风险资产;另一方面,要建立恰当的处罚体系,体现公正准确的原则,统一处罚尺度,将风险程度划分不同等级的责任,明确相关责任人,确定罚款数额标准,统一行政处分和其他处理措施的适用范围。

总之,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在经办各种业务的同时,也在经营风险,风险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控制、降低和化解。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仍是主要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尽快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构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志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经济视野,2013(20).

篇9

关键词:小额信贷公司信贷风险风险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自试点以来,发展迅猛,截止2011年底,全国已成立近4000多千家初具规模的公司,然而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本身存在的特殊性,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信贷风险的控制问题。小额信贷是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业务,贷款资产是其资产的主要部分,贷款收益是其主要收入,而信贷风险又将导致小额信贷机构产生大量无法收回的贷款呆账,将严重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因此,信贷风险密切关系着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如何能有效的控制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额信贷公司信贷业务的特点

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发放贷款,然而与商业银行又不完全相同,相比之下,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

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5月共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由此可以看出小额贷款公司定位是企业法人制度,只能进行资产业务运作。

2、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小额贷款利率较高

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业务由于规模小,时间短,速度快,而且承受的风险比较大,主要是根据客户的信誉度来发放贷款,因此它的贷款利率较高。《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上限可以放开,但不能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情况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情况、财务状况等条件来综合确定。

3、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针对的是农户和中小企业者等一些弱势群体

小额贷款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为解决农村融资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其对象已扩大到了微小企业以及个人小。由于针对的都是一些弱势群体,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必须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以降低风险。

4、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信贷方式的是信用贷款,其他贷款方式较少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对象都是一些弱势群体,基本上很少有担保、抵押,主要的贷款方式只能是信用贷款,这就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必须要有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和严格的授信流程。

5、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手续简便,速度快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金额小,时间短,并且大部分都是信用贷款,因此手续比较简单,只要审核了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还款能力以及其项目的可行性就可以进行。一般来说,从申请到发放只需两三天的时间。

二、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风险成因

小额贷款是新兴行业,除了其自身局限性存在的风险外,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的经营管理,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自身局限性造成的风险

(1)信贷业务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不能接受存款,其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而且导致公司失去了主动性,一旦资金出现问题,那么公司将难以持续。

(2)贷款品种的单一、额度小。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只能贷款,不能接受存款,另一方面,小额信贷的品种的单一、额度小,从而也决定了小额信贷的规模也较小,表面上看会降低信贷风险,从长远来发展来看,不利于其抗风险能力的发挥,小额度的贷款一般满足不了贷款者的要求,经常出现相互担保、相约不还得现象扰乱金融秩序,反而增加了信贷风险系数。

2、从外部环境来看,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发生风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自然及市场风险。小额贷款的对象是农民、微小企业及个人创业者,农民贷款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的投入,而种养业又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业减产,或是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还贷能力减弱。微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贷款主要是用于企业资金周转和个人创业,而他们也属于弱势群体,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家庭、社会以及政策变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加大其还贷的能力的风险。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上贷款对象点多面广,一旦遇上,这些自然及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2)法律地位缺失。小额贷款公司自成立以来,其法律地位问题一直困扰其发展。从《指导意见》上来看,小额贷款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但由于其经营信贷业务,经营的对象是资金,因此,在业务领域和经营管理模式上又区别于一般的工商企业。而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又被严格限定为“只贷不存”,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不具备货币中介的职能,因此小额贷款公司也不能与商业银行归为一类。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明确,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的条件是不良贷款率低于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0%,这些指标很多商业银行都难以达到,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就更难了。总的来说,小额贷款公司就是一个没有亲娘,又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的流浪儿。

3、从内部经营环境分析,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发生风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贷款调查不到位,信用评估不严格。信贷业务的风险主要就是违约风险,小额贷款公司能否有效地控制违约风险,关键在于能否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程度,目前,我国社会的诚信评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也没有配套的法律,而小额贷款公司内部信用评估制度又不完善,信贷人员在信贷过程中只能通过借款人提供的一些资信材料来评估,没有标准的评估体系,加之信贷人员在信贷过程中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以及再掺杂一些人情关系等成分,使资信评估工作难以取得深入的调查,在目前不允许吸收存款的条件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渠道较少,资金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经营。

(2)办理贷款手续时审查失误,造成责任落空的风险。贷款主体在办理贷款时往往未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在办理贷款时,贷款者往往仅凭身份证则取得款项,而造成签字人与身份证登记人本身不统一,造成最后责任承担落空的风险。更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3)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管理滞后。贷款检查是贷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贷款额度小、对象广、分布散,行业杂,而信贷工作人员力量不定,削弱了对小额贷款的到期清收。另一方面,有的信贷员认为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千元或万余元,因此造成贷款逾期不闻不问,借款人下落不明,导致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加之贷款者多为农户等,法律素质较低,对贷款用途问题认识不清,很容易出现转为他用,或代他人贷款等现象。由此还款风险大大提升。

(4)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形成道德风险。首先,在业务知识和技能上有所欠缺,很多信贷人员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一旦遇到问题,往往难以对其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更无法从容应对信贷风险。其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很多信贷人员在利益驱使下,刻意隐瞒贷款潜在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小额贷款风险。

三、关于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1、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在贷款申请审核,授信评估,贷款发放过程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流程,严防系统风险。建立一套科学化得信贷风险评价体系,把各个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都加以量化,并且要及时进行跟踪,测量与分析。

2、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任何公司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对于承受很大风险的小额贷款公司也不例外,而且更加重要。

3、加强对政策和金融市场的研究,及时把握政策动向和市场脉搏,以便能够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外部风险及影响程度。

4、构建严密的授信体系。小额贷款公司除了要充分利用于商业银行共有的客户信用体系资源以外,还需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公司现状的信用的等级评估体系。要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比如对不同的客户要建立不同的授信标准,对同一个客户不同时期也要建立不同的授信标准。

5、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首先在招聘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应聘者的品性;其次要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培育,使员工有归宿感,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员工的各项培训,比如信贷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法律意识;最后还要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贾峤,杨恒,兰庆高.我国商业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7(11)93-95

篇10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在新的一年里,从“以内控防范优先,加强制度落实”的角度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XX年,着重抓好一线信贷人员的培训,银行工作计划在第一季度以金融法规、各项制度、经营理念和信贷业务规范化操作程序及要求等内容为重点进行普及培训,在较短时间内培养造就一批政治过硬、品质优良、业务素质高、能适应改革步伐的员工队伍。定期组织学习金融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同时对贷款五级分类等新业务进行专项培训。

二是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业务操作,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在确保新增贷款质量上,一是加强对各社及信贷员贷款权限的管理,严禁各社及信贷人员发放超权限贷款。二是加大对跨区贷款、人情贷款、垒大户贷款等违章贷款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处罚一起。三是认真开展贷前调查,准确预测贷户收益,确保贷款按期收回。四是严格执行大额贷款管理制度。五是严把贷款审批关,严格审查贷款投向是否合法、期限是否合理、利率是否正确、第一责任人是否明确、抵押物是否真实、合法,担保人是否具备担保实力、贷款档案是否齐全等,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信贷资产质量逐年提高。六是全面进行信贷档案统一模式、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行专柜归档、专人保管,并建立调用登记制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人员调离或换片,贷款档案应办理移交手续,由交出人、接交人及监交人共同在移交清单上签字,促进全辖信用社的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三是加大金融新产品的营销力度

近年来,我社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贷款品种不断增加,信贷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但在贷款还款方式和贷款期限的确定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省联社于XX年11月14日印发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分期还款暂行办法》。为满足贷款客户的不同需求,缓解集中还贷压力,进一步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防范信贷风险,公司业务部将于XX年在信贷管理中引入贷款分期还款,以完善信贷服务功能的需要,杜绝部分客户对信贷资金长期占用,风险持续积累、暴露滞后,加大信贷风险的后果。

四是加大信贷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首先要落实“三查”制度,对银行员工素质加以培训,使每个银行员工工作计划详细的基础上并按正确的思路做事。坚持做到防范贷款风险在先,发放贷款在后,每笔贷款都坚持按“三查”的内容、要求、程序认真进行调查、审查和检查,并填写“三查”记录簿,严格考核。报联社审批的贷款都必须有信贷人员的调查报告和信用社的会办记录,都必须换人审查。其次要落实审贷分离制度,贷款发放实行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的管理制度,各基层信用社贷款必须经审贷小组集体会办审批,大额贷款报联社审贷委员会会办审批,并且规定基层信用社发放贷款不论金额大小,每笔贷款都必须经主持工作的主任审查、登记、签字后才能发放,坚决杜绝信贷员“一手清”放贷。第三要加大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规人员,对因违纪违规等原因造成不良贷款的责任人实行在岗清收、下岗清收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由责任人承担贷款赔偿责任。

五是明确信贷投放重点,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XX年我部将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明确信贷投向。一是提高抵押和质押贷款比重,降低风险资产。城区社在发放贷款时,应多办理抵押、质押贷款,少发放保证担保贷款,以优化信贷结构,降低风险资产,要大力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提高抵押贷款占比。要合理调整贷款担保方式,对新增城区居民、个体户贷款,要最大限度地办理门市房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城区社原则上不办理联户联保贷款,坚决杜绝垒大户贷款和顶冒名贷款。二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基地、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对产权明晰、信誉度高、行业和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