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范文
时间:2023-04-04 07:3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央行货币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原因分析:1基于货币银行学分析——货币政策效果
美元泛滥下的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供应量循环增大
人民币升值预期无悬念
汇率政策不合适新环境
2基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经济环境
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元的持续走软
中国与世界经济:国际热钱进来了
结论:央行政策要更神秘——格林斯潘的语言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余论:四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论文主题: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分析
一直以来,一连串的经济数据令人沮丧。(叶檀,2008)以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为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屡次集体亮剑搭桥也难抑经济高烧之火。中国经济非但没找到下行的梯子,相反,在那片增长速度足以登峰造极、“独孤求败”的高原上如《指环王》中人族法师甘道夫一样被囚禁在高塔,苦苦等待解救他下来的秃鹰……
中国经济怎么了?央行金融调控政策本身又怎么了?为什么两者作用下本应协同的效果从未得以实现?而我们看到的一连串的现实是:居高不下的CPI与GDP增幅,以及日益扩大的外汇储备和一步一个脚印稳稳下降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什么中央银行三令五申的——被西方世界认为是宏观调控的重型武器——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在人民银行的实施下哑了火?“猛药”变了“纸老虎”吓不走蠢蠢欲动的汹涌“热钱”,个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央行货币政策本身开始反思?
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近4年来,见诸报端谈论最多的重大举措包括5大方面:ⅰ6次加息,每次上调;利率0.27%(存款)——0.52%(贷款);ⅱ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25个百分点;ⅲ创造和恢复央行票据与特种存款等金融创新工具;ⅳ汇率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ⅴ多次召集商业银行主持“窗口指导会议”。
公开市场操作是利率和基础货币变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基础货币又是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西方金融学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米什金,198?)。所以,首先我们将要分析的货币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
ⅰ、ⅱ两方面均属能动公开市场操作。仅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说,当今西方成熟国家均鲜有使用,而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然而,从可看到的事实中可知相关政策并未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否则,央行也就不必三番五次地倒腾这项政策。)自98年以来,中国每月新增外汇约为300亿美元,以现行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7计算,仅此因素下,2008年每月中国新增的外汇储备是2100亿元,这些外汇占款经央行购买再经银行体系倍数原理放大后,增加的存款数额将是惊人而巨大的。这种存款的激增并不是我国居民创造积累的财富,而是国际游资追逐人民币所带来货币的膨胀效果(于学军,2006)。那么,中国出口及外贸顺差剧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跨国外包、全球化(外电评论: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全球的中国化)、独立经济生产链重组在IT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处于加速阶段,并且,不能外包的生产服务也能实现,FID在中国的投资大幅增加随时也替代了中国进口(周小川,2006)。原来需要进口的可以不出国门即可得,进口放缓,于是进出口差额拉大。从这个角度也可得出与前文相同的观点:巨额贸易顺差并非是中国居民创造的真实财富,而是有相当水分。由此,我们可以质疑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现行中国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
值得提一下的是商业银行在此政策下是受害者。无论是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都是收回商业银行剩余流动性。居民储蓄的存款被存款准备金率牢牢拴住,——只能回归无用不能创造应有价值,而此过程所造成的损失及成本都只能商业银行默默埋单。据在《金融时报》披露的各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净收益明显下滑,收益额最大的却是中国农业银行,而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年前购买了央行的巨量票据,使其坏帐资产比率不想其他商业银行那么触目惊心。尽管这结果一部分是由于大地震使银行坏帐呆帐迅速增加,但商业银行本身受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引发的久伤却是根本。
人民币升值。即使在货币约乘数为4.4的情况下,2008年每月央行要增加的货币供应为477亿元。央行增发的基础货币冲击这并不缺少流动性的流通货币市场。同样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市场的货币供给增加,给人民币升值压力蒙上了一层难以再揭开的沉重黑幕。自2006年以来,人民币因与美元汇率有紧密联系而一直没能按照市场变化要求的那样及时升值。资金成本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本可降温的经济没有实现。时机的错过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空前。不得已,人民币到了必须升值的时候。从微小频繁调整变为近期升值幅度加大(尽管累计以达10%以上),总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被认为是更加理性与准确的,国际热钱则纷纷如磁针一样紧紧依附人民币套利转出如蚊子饱足才狠狠拔出:那是人民币价值和国民财富在流血。
接下来要清算的大头是汇率政策。中国汇率体系“管进不管出”已成为心照不宣的惯例从汇率改革之初延续至今。这是外汇激增的时代了,我们却还没有把陈腐过时的理论当作金科玉律奉行不二。进来的资本很容易,却为热钱的兴风作浪打开道路。却也能进一步加大央行管理资金货币的难度。不明来路的热钱!它们浩浩荡荡地涌向高收益却没预期风险的股市、楼市抬高房价,引起股市泡沫。游资来去自如,加速脆弱不健全的中国金融体系。另一方面,两个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扩大了交易货币的需求量(注:根据人民银行网站/diaochatongji/tongjishuju/公布数据绘制而成),使居民储蓄从流动性较弱的M2转向流动性较强的企业活期存款M1,M1增长加快,超过了M2的速度。剪刀口式的增长差距加大也进一步反映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反过来继续作用于两个市场。所以货币供应保持高增长,M1和M2又不断增强货币流动性,如此循环往复,流动性过剩将一直存在下去。可按照经济学理论,人民币对外升值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商品价格上涨将对进口产生抑制,从而导制国内总产出减少失业率增加,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降低,流通市场的货币会自然降低。但事实物价在持续上涨,流动性过剩问题依旧突出,经济学理论错了吗,还是经济学理论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其背后有怎样的深层次原因?
美元持续走软
分析美国经济走向将有助于判断当下国内经济。
美国经济刚从次贷危机的哀鸿中苏醒过来,伯南克不顾一切的救市让美联储为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巨额资金缺口埋单。可以想见,美联储大量基础货币将在未来陆续流通在市面上,这样做的最终后果将可能进一步导致不断走软的美元继续滑下并最终跌倒。这会给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当然,这样以来中国——这个不断庞大的世界制造中心——受到的影响尤为首当其冲。在美元对人民币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对英镑亦贬值,美元自身对欧元、英镑也持续下挫。作为最广泛交易的支付货币就使得国际大宗货物价格开始上涨。于是,全球背景下,美元的泛滥,在世界遭受美元贬值之害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面临以美元结算的巨额外汇占款只能结而又收、收而又结一直忙碌下去,这是造成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减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际热钱进来了
国际油价已经突破130美元一桶。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大地震重建工作陆续展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远不止这个数目,甚至有可能涨至200美元一桶。而其他大宗货物如粮价也大幅度飙升。缅甸风灾造成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优质粮食产区将在未来几年连续减产、近期则颗粒无收的局面,而缅甸本国呢,通过膨胀率将可能达到18.2%。这将使遭受重创的缅甸经济雪上加霜,循环影响,难以振兴。因此,同理粮食价格预期也将上涨。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崛起与国际制造基地的再次搬迁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外资的膨胀注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如果外资一旦撤离呢,中国经济可能会严重受挫。但重振也并非不可,同样,再用优惠政策套来那些游走的外资。
终归,中国经济与世界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愈来愈大。原油及金属等初级产品的外依存度:2007年1季度,进口铁矿石依存度为54.84%,石油2008年前十月为49%(2020年预计近60%),硫资源已超过50%。粮油等原料的上涨使得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在所难免。粮油等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会使经济增长放缓吗?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7年的统计是:2006年,世界贸易比上一年增长15.4%,达到118,742亿美元。世界贸易已经连续四年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在扩大,输入型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刺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连续三年以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是80年以来最快的增长,中国和印度的GDP实现了10%左右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7%,约占四成。(2007年版JETRO贸易投资白皮书)在国际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下,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呢?答案是肯定的。与世界脚步一起共鸣:中国经济将继续一路奔跑。
在经济持续过、热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受到考验。特别是作为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第一年,新领导集体关于控制经济增长与CPI的目标的实现显得格外重要。央行的政策调控如何在此背景下做好本职工作将是又一硬难题。央行会不会兼顾政府意志于不顾?强行为目标而作为,让央行本来就很小心的“上调”政策更加细碎畏葸,仅货币还是松货币,这是一个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是银行信贷减少,经济增长势头将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可外资,确切的说国际游资却不这么想,他们只知道:预期不会下调的人民币一直在升,此时不入,更待何时?利率工具要求的神秘性变得毫无根据,它如何发挥有效性呢。
如此,中央银行源源不断地创造巨大流动性,紧缩预期的减少流动性还不足以弥补由此增加的流动性。中央银行一面加紧的货币政策却成为巨大热钱涌动的风向标指导着国际热钱滔滔涌入。货币来源的复杂性增大给管理带来困难,并大大地削弱调控政策的效果。央行在现行中国经济下政策形成矛盾严重制约了政策所能发挥效果的空间,这是央行金融调控政策失效的重要原因。
于是,尽管央行很明确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很忙碌,结果却很直接很无情:调控政策收效就像远去的恋人的背影那样决绝,且走且远,最终杳不可见。
结论:央行政策要更神秘
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居民消费物价指数;GDP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4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87-03
一、货币政策一般理论回顾
可供货币政策当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3大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某些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控制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两类。前者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后者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大体包括: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指导性信贷计划和信贷政策等。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但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存在的诸种障碍却影响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一般情况是和财政政策共同使用,它们的共同目标是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和反经济周期调节的特征,其中,时滞性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而反经济周期调节指的是货币政策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过热时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准备金率等,反之则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与信贷等。
二、从指标看2008-2011年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CPI指数是用来反映一个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虽然CPI在反映通胀水平上有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并不影响我们观察近年来我国通胀水平的大体走势。
■图1 我国2008年至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走势
分析图1不难发现我国近年来通胀水平变化程度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还是处在一个较高通胀水平上,到了2008年末至2009年上半年却又达到一个负的通胀水平,即通货紧缩,进入2010年明显可以看到通胀水平在不断的攀升,截止2011年4月份我国CPI指数达到153。一般说来CPI大于5%就是处在一个严重通货膨胀的水平。
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GDP增长率反映的是总体经济发展速度的指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虽然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是依然能够保持很高的增速。
■
图2 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
主要依据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简单的概括如下:2008年前3个季度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同时也面临着高的通胀水平,从第四季度开始至2009年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没有面临通胀甚至产生紧缩的压力,2009年后两个季度至今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基本维持了10%左右的增速,但是也必须看到通胀压力也在不断的攀升。所以,自然而然的把2008年至今的经济基本面分为3个阶段:前期面临的是快增长高通胀,中期面临的是增长下滑同时伴随通货紧缩,后期至今增速回升同时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所以,根据货币政策的“逆经济风向行事”规则,前期应当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中期应当是宽松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期应当是适度从紧到从紧的货币政策。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今年来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一个高的增长速度,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高通胀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包括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福利水平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至少最近10-20年里,我国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只有努力“把蛋糕做大”,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据此笔者认为总体上的货币或者财政政策都应当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
三、2008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一)2008年的货币政策——前紧后松,适时而变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1月25日至2008年6月25日连续5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幅度为0.5个百分点。然而,2008年9月25日央行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同时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2008年10月15日起又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再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5日起又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25日起,继续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以看到,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断上调然后又下调的过程,从1月份至6月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断上调到9月份至年末的不断下调,同时9月份开始还伴随着存贷利率水平的不断下调。另外,央行在2008年总共公开市场业务交易98次,同样的是前期多发行央票而后期多回购央票。
不难看出,我国2008年的货币政策经历了前期收紧到后期宽松的过程,这与2008年一开始防止物价水平增长过快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无关系。然而,我们从GDP增长率的走势图可以看到,2008年后期的政策转向效果并不是很好,虽然降低了通胀的水平,但是明显的使本来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速变慢。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针对形势变化,我国宏观政策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是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二是于9月和10月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三是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五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业稳健运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灾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加大。
(二)2009年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增加流动性,保增长
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自年初起逐月加快,到11月末,两者增速分别达到34.6%和29.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高峰。从信贷增长情况看,全年贷款余额达到40万亿元,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的历史高位,比上年多增4.69万亿元,是2007年新增贷款3.64万亿元的2.63倍。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从上年10月起,中央银行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稳步回收市场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操作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停滞的双重作用下,2009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回落,M1和M2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了2.25和2.02个百分点,降至32.35%和27.68%。尽管如此,仍然比上年末分别高出23.29和9.86个百分点。另外,2009年央行没有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水平进行调整。
(三)2010年的货币政策——应对预期通胀,政策取向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1月18日起连续7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于2010年底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央行之所一开始就采取这样的货币政策,笔者认为主要在于2009年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过多的流动性以及带来的高通胀预期、资产泡沫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奠定了货币政策的基调。同上年相比,该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所以,从应对预期通胀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从宽松变为适度宽松。2009年为保增长而侧重于保证充足的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而2010年为防通胀,同时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应更加注意政策的精细化操作,确保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
(四)2011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继续应对通胀水平的走高
从2011年1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来,至5月18日再次上调已经合计年内5次上调准备金率,此阶段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21.0%的历史高位。并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从过往的几个月来看,GDP的增长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但是CPI指数有居高不下的态势,而且国内负利率的时代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还有很大的加息空间,甚至有学者指出今年加息至少100个基点以上。
篇3
关于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发行、管理和流通是国家赋予央行的一项独特的基本职责。随着央行金融货币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基层央行要想做好货币政策的全面系统工作,就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强化货币政策在调拨、供应和流通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建立和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切实保证央行信誉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二、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制定缺乏区域经济差异的针对性
央行在任何时期所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都需要基层央行从根本上以此目标为出发点加以贯彻、执行,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势必要求达到全国范围的高度统一,然而在具有地区经济差异性的市场环境中,高度统一自然就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地方经济的指导和协调作用。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目前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大环境,资源配置的合理有效性并未在广度上得以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最终解释权集中于央行,政策指导和货币价格基本达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一致,基层央行在实际执行货币政策时也都是生搬硬套,很难做到依据地方经济结构特点而进行及时和合理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指导、协调作用。
(二)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工具弱化,削弱了金融宏观调控职能
当前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多集中于央行总行,对于基层央行能进行有效运用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相对较少,不能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进行合理的伸缩调控,缺乏再贷款的权限范围,并且再贷款也从限额、期限和用途等加以严格框定,因此基层央行进行支农再贷款的应用较多,货币政策工具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对于准备金的管理也仅限于央行总行,利率的上下浮动权也由央行总行所控制,手段过于刚性化,基层央行很难进行调控的选择。由于基层央行不具有完备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仅限于通过“信贷政策指导性意见”此种窗口指导来对资金流向进行指导,对于正确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缺乏任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三)外部环境欠佳,社会信用环境相对薄弱
由于商业银行严格信贷奖惩机制,垄断信贷管理权限,使其他银行系统对于信贷行为的掌控缺乏一定的能动性,直接弱化了基层央行对于信贷业务行为的拓展动力,从而引起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中断。金融市场部分金融机构出现违规经营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对央行形成了资金倒控机制,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很大影响。一些金融机构进行违规放贷、违规拆借和高息揽存行为屡禁不止,结果形成了巨大数额的不良资产,使资金运作出现严重的周转困难,进而对央行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性,使有限的再贷款成了保证这些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有力武器,无疑削弱了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作用。
三、基层央行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工作的建议
(一)基层央行要提高执行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国家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得以有效落实,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基层央行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货币信贷政策,准确掌握基层央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重点,把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大目标和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针对于实际情况变动适时地调整和改进,灵活进行调控,合理把握调控的力度、方式,做到有抑有扶,有保有压。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对优势型行业项目,尤其是西部开发中的物资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相关产业以及地方骨干企业等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增强经济发展和确保货币政策大目标的实现。
(二)逐步拓展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权限,强化窗口指导职能
合理有效地放宽基层央行关于利率调控、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权限,来严格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力度,以充分发挥基层央行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实效性。一是要合理确定基层央行的利率浮动权限,使基层央行实现依据地方资金供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利率的职能,正确引导资金流向,逐步完善货币资金价格体系,以解决利率调整不当而导致的货币传导不畅问题。二是要适当放宽基层央行再贷款政策的职能和权限,并适度增加再贷款额度,由基层央行依据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变化进行灵活的掌控和管理。三是规范和管理基层央行的再贴现窗口,合理构架再贴现的业务流程,增强票据的市场化发展程度,使再贴现延伸成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方式。四是建立存款准备金管理监测机制,将局限性的管理考核转化为由基层央行对应层次进行管理、监测及考核,使基层央行及时掌握商业银行的资金供求能力和经营情况,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控和扶持。
(三)提升信用环境建设,改善外部环境
在银企之间相互缺乏信任度和金融市场总体信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金融系统全面制裁的作用,并有效建立严格执法、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不仅要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还要从根本上治理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等有失诚信的行为,以严格架构社会信用的良好秩序。首先,基层央行要加大征信投入力度,积极借助强势媒体的力量,不断加强对货币政策和诚信经营的宣传,以提升企业和民众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认知度;其次,地方政府要涉足于长远利益,加大对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基层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优化信用环境,以达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确保货币政策传导和执行的实效性。
(四)逐步提升和加强货币政策的执行水平
第一,不断拓展地方经济金融分析视野。基层央行要以银行问卷调查系统、信贷咨询登记系统及金融统计系统等金融信息系统为主要依托,从宏观经济的广泛视野和深度出发,认真深入分析地方经济金融系统货币的波动变化和发展态势。第二,建立和完善地方经济金融指标体系。基层央行要建立以信贷、现金、投资、消费和居民收入为主的金融分析体系,及时准确掌握金融货币的变动及政策执行情况,逐步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深度。第三,逐渐改进分析方法和流程。在进行货币政策分析时,要改进事后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提前预测和分析,由注重存量分析转化为存量与流量并重,并且由孤立分析达到向纵、横向综合对比分析的转变。四是强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才问题是关系到货币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因素,要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逐步加大对专业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结语
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基层央行要想发挥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有效地传导国家宏观调控金融的货币政策,就必须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制,不断强化金融货币政策的调控职能,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伟.对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分析[J].黑龙江金融, 2007(10).
[2]张国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弱化的对策[J].青海金融,2008(01).
[3]张琦.基层央行货币金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华南金融电脑,2009(03).
[4]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惟煌.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若干思考[J].武汉金融,2009(02).
篇4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对策
当今世界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在给我们带来较多方便的同时,也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应有效果受到影响,所以中央银行有必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一、电子货币概述
电子货币种类较多,定义也各说纷纭,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定义,通俗来说就是指在电子设备和网络上进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储值’,顾名思义即储存的价值,就像我们将现金放在钱包里一样,电子货币是被保存在各种卡里,当储存在其中的价值被使用之后,可以继续向其中追储价值。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网络之中的一种虚拟的数字现金。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第一,电子货币对法定准备金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该工具的作用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中央银行并不对其征收准备金,于是必须缴纳准备金的存款的比例就会减少,这样必然会使得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所以存款准备金的比重越多,商业银行就只能以越少的资金来发放贷款和投资,从而带来的收入也就越少,而由于电子货币可以不用缴纳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就找到了不缴纳法定准备金的机会,这就使得法定准备金作用有所减弱。
第二,电子货币对再贴现率的影响。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如果它只能依赖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来补充流动性,那么再贴现率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其贴现数量,但是如果商业银行补充流动性的途径不只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这一条,那么再贴现率的作用便减弱了。而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比较多,于是就成为商业银行补充流动性的一条重要途径。简言之就是发行电子货币来补充流动性这一新的途径使得再贴现对商业银行来说不再那么重要,因此电子货币的出现也就使得再贴现政策的效用有所降低。
第三,电子货币对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一方面,中央银行只有在对社会上的货币供给量准确把握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是要买进还是卖出政府债券来扩大或收缩货币供给量,而电子货币的发行则增加了中央银行计量社会上货币供给量的难度,于是中央银行要想准确的计量难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即使中央银行准确的计量了社会上现有的货币流量并相应的买卖了有价证券,这一政策影响也不会再如中央银行所期待的那样,因为当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带来影响时,它们又可以通过调整电子货币发行来抵消其影响。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和最终目标的影响
第一,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影响。首先,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多元化,从而使货币供给量的可测性降低。其次,要想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来影响经济活动的话,须在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的条件之下。但是电子货币的存在使得交易更加快捷,所以必然会加快货币的流转,这就使得货币供给量变得不再好控制。
第二,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作为中介目标的影响。一方面是对现金的影响,由于电子货币对现金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从而公众减少了对现金的需求,中央银行难以对现金准确操控,必然降低了基础货币的可测性;其次,电子货币使得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存款准备金影响经济的作用减弱,从而使得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的控制力减弱,降低了可控性。
第三,电子货币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影响。利率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决定,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供给和需求都产生了影响,所以必定对利率产生影响。如上面的分析,电子货币使得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难度加大,进而对利率的控制受到影响。
第四,电子货币对最终目标的影响。由于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所以必定会对各个最终目标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首先,各个金融或者商业机构在发行成本较低情况下,必定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加大电子货币的发行量,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社会上的流动性,造成物价波动。其次,电子货币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流通速度的加快也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增加,于是进一步影响到了物价稳定,使得发生通货膨胀可能性增加。
三、中央银行的应对措施
第一,规范电子货币发行。严格控制电子货币发行,对发行机构进行审查,严格限制信誉不好、经营状况不佳的金融或非金融机构发行,同时对发行的电子货币也要设定一个大概的标准,如其种类、流通范围等,从而使得电子货币能够在流通中更加规范,以保障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二,健全电子货币的风险防范系统。要建立统一的电子货币支付转账系统,加强对电子货币在流通周转过程中的监管,加快网络加密技术创新保证电子货币系统安全性以及客户私人信息的保密性。
第三,调整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造成了冲击,但相对来说,利率受到的影响较小一些,重要性也相对加强,因此中央银行应积极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调整传导机制,使货币政策起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电子货币加强了资本的流动性,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的影响也加深,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与国际金融组织增进合作与协调,加强对电子货币跨国界流通的监管。
参考文献:
[1]黎东.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冲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
[2]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
[3]庞然.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J].问题探讨,2003
篇5
关键词: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62-04
各种货币流通形式是现代经济社会的神经,不可或缺,一动百动。中央银行正是控制这些神经的大脑,举足轻重。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不以营利为目的,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运用手中的工具,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影响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央行究竟用那些工具来执行它的货币政策呢?
一、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各国关于金融的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吸纳的存款中的一部分存入中央银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只要提高准备金率,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减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最强有力的工具就属存款准备金政策。今年的股市从4 500~5 500的疯狂,到近期的4 900~5 100的回落,都可以见到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威力。从一个国家来看,各个商业银行银行吸收的存款数额庞大,总额都是以万亿计,在这样的基数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就会引起法定存款准备金成百上千亿的变动。通过这个工具,中央银行就能将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进行最直接的控制。中央银行只要小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会对全社会货币流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2.公开市场操作
它指的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如国债)的活动。央行在市场购买的有价证券,就会向卖出者支付货币,这样就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公开市场操作最早出现在美国,自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后,它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形式分为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因为公开市场操作对经济的震动较小,所以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公开市场操作是最方便灵活、得心应手的工具,通过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来控制市场上的货币流通。
3.再贴现政策
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央行调整再贴现率,相当于调整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对其信用扩张积极性进行影响,那么货币供应量也就同时受影响进行调整。再贴现工具的力度比较温和,不会猛烈冲击市场经济行为。同时,它也有不足之处,毕竟现在商业银行有众多的融资渠道,不一定非得向中央银行求助。
(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1.利率政策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它的升降变化反映了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利率水平也不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资金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了合理的利率水平。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逐步推进,作为过渡措施,央行目前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商业银行可以在此情况下自主决定利率水平。当央行调整基准利率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也会随之调整,老百姓就能切身感受到利率的变化了。2007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多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下降已明显放缓,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比第一、二、三季度降幅分别为5.6、4.0和0.9个百分点,幅度明显减小。第三季度,储蓄存款余额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控制机制日趋完善。随着我国的利率正在逐步向市场化迈进,作为货币政策重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国家政府通过金融法令的颁布、政策的规定或措施的推行,把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确定或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手段。现在我国的汇率改革正在朝着汇率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政府为什么要干预汇率呢?这是因为汇率政策的目的是保证国际收支平衡,在物价稳定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和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2007年5月21日,中央银行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日波动区间上限扩大至0.5%,这对于我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将对促进和稳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
3.央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这种环境下,经济、金融形势往往容易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央行也会审时度势采取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这些货币政策包括现金收支计划,特别存款账户,窗口指导以及货币发行等。
[HS(3]二、货币工具在我国货币政策调节市场中的运用[HS)]
我国央行在不同时期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它的货币政策,以保证经济在一切稳定的情况下飞速发展。我国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在关键时候,不同时期,我国央行利用了不同的货币工具来调节市场。
2003年,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在反通货紧缩的同时,2003年我国经济出现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为此央行为了紧缩银根,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为应对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调高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对房地产信贷风险进行了风险提示等。同时为了使货币政策更趋于独立,成立了银监会,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分离。此外,通过央行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极大地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影响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如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能源交通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瓶颈制约,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2004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效益不断提高。由于宏观调控得当,初步遏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各方面入手,加强金融调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抓紧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制度性建设,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04年4月25日再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是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四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五是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六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七是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八是积极推动金融企业改革;九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04年从总体看,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基本建设等固定资产贷款继续得到控制,流动资金贷款逐步增多。
2005年,我国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将保持在15%左右(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均为15%)。整个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增长,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总体和年初预定目标相差不大。2005年物价上涨仍保持4%左右的水平,央行在2004年对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点后,存款利率仍为“负”。“负利率”的长期持续将导致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的趋势更为明显。所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已步入较为稳定时期,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防止资产泡沫,理顺资金供求关系,央行逐步、小幅提高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其根本目的在于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争取恢复对货币市场的控制权,削弱因汇改等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国内利率结构扭曲,以降低未来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保持对货币市场利率的适度控制是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06年,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落实利率市场改革的相关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协调各利率的关系,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定价能力;三是发挥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在优化信贷政策中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既要增加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的贷款,继续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就学的信贷,又要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改进金融服务,引导商业银行增强对周期变化的风险控制能力;四是按照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五是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市场创新。六是研究扩大消费的金融支持措施,推广信用卡等个人消费业务。
2007―2008年,由于十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后,中国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2007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2007年3月份的3.3%上扬到2007年10月份的6.5%,通胀压力加大。2007年前10月新增贷款是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1倍,2007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比2006年末高1.53个百分点。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新变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被确定为200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2007年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坚持稳健的前提下,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已释放出了适当控制货币投放的信号。对于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在2007年的“一个防止”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中央将如何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大家观望的焦点。明年货币政策“从紧”,事实上用“更紧”比较准确。因为2007年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从紧的。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升利率,全额对冲外汇流入,定向发行票据,特别国债的发行等等,组合的货币政策是前所未有的从紧态势。鉴于在连续多次加息后,继续加息势必进一步刺激外资涌入,从而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由于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中国的利率政策所受到的牵制越来越大。近期央行并没有因为有些数据依然偏高而立即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体现了央行在经济形势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加大的环境下货币政策决策的谨慎性,因此加息决策将日趋谨慎。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报告认为,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将面临传导机制不够畅通、独立性受制于国际资本流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冲击调控目标基础等四大挑战。以更多综合措施回收流动性将成为今后从紧货币政策的一大特征。明年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应该会进一步加大,预计汇率工具将在2008年货币政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货币工具为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作用。但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密切。因此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奏效。
参考文献:
[1]刘锡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中央经济会议.明年实施从紧货币政策[EB/OL].来源:新华网,2007-12-06.
[3]廖文,张祥龙.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EB/OL].来源省略 ,2007-03-22.
[4]中国人民银行[EB/OL].pbc.省略/.
The Means Used in Monetary Police of China’s Central Bank and its Actual Use in China
GUOQiang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455000,China)
篇6
一、电子货币及其职能分析
(一)电子货币内涵分析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网络以及电子货币的出现之后,对市场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快,对全球经济的联系也有了进一步加强。电子货币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也愈来愈突出,电子货币也是数据货币,主要就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储存以及处理的电子存款以及信用支付的重要工具。从其主要的特征上来看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只是货币的暂时替代品,是通过特定电子数据进行实现的。
(二)电子货币主要职能分析电子货币自身的职能是多样的,主要体现在电子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以及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等方面。其中在支付手段职能方面主要就是因为电子货币要比纸币以及黄金更具有中介优势,可以把商业信用以及银行信用得以有效结合,在信用基础上进行实施交易,这也是对支付工具的进步体现。而电子货币的流通职能则更为重要,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电子货币自身是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只要有网络覆盖就能够促进交易的完成,电子货币有着超越时空地域限制以及便携的功能。除此之外,电子货币还有着储存手段职能以及世界货币职能。
二、电子货币流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一,电子货币流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在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方面有着体现,中央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核心以及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电子货币的竞争型发行机制对铸币税有着影响,在受到的影响程度上和中央银行在竞争发行当中的地位以及通货使用的范围有着重要关联。电子货币作为是小额交易的支付工具,央行的通货就会被取代,这样在铸币税的收入方面就会有着大幅度的减少,并且会在资产的负债规模层面也会逐渐的缩减,这样对中央银行所一贯具有的预算独立性就会造成破坏。
第二,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能够产生影响,从当前的银行体制下来看,首先在通货比率层面的影响上来看,电子货币使得通货比率逐渐的减小,主要就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以及高速流通的电子货币使得现金所占比重随之下降。还有就是我国在经济上的发展使得财富以及收入的增长,边际储蓄倾向上升以及消费倾向的下降,在公众储蓄的主要方式还是银行存款,这样就会使得人均收入的水平提升现金占有的比例就会下降。
第三,电子货币的流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有着重要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央行通过对货币的调节以及信用等措施的实施的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依赖适宜的中介目标以及有效政策工具,从可测性上来说电子货币所引起的货币乘数变化和划分的层次相对比较模糊,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某一层货币总量有着很大困难。从可控层面来看,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时随机游走的,使得短期货币流通的速度很难预测。从相关性层面来看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以及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得到了减弱。
三、中央银行应对电子货币发展的建议
处在这一发展下,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要能够通过多方面的措施进行规制。
第一,要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监管,从法律层面进行规范化处理,首先就是要能够构建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准入制度,要设立最低的资本要求,要求电子货币机构要具备不低于一定金额的初始资本金。资本金的内容就包含着电子货币机构要持有自有资金,在资金量上要能够等于或高于机构当期没有兑现的电子货币相关财务负债金额。再有就是要能够制定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投资活动限制,主要有机构的持股限制以及设立投资的资产项目限制,建立投资所引发之市场风险的限制与管理等。
第二,对国际间货币政策协调沟通也要能够进一步加强,从而来积极的应对国际资金的流动风险,同时在网络的虚拟货币监管方面也要能够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要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对网络虚拟货币使用以及流通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并加强管理,明确消费者以及商家和银行等之间的权利义务。除此之外就是在国际间的协作合作要能进一步加强,及时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其他的金融机构制定相匹配的法律制度以及市场标准,进而来正确引导网络虚拟货币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货币政策
Abstract:Central bank is regarded as the bank of issue,the bank of bank and the government’s bank as well.With all the deposit reserve form commercial banks, it plays the role of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making and carrying out monetary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As important parts of the process, its branch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By analyzing all the involving factors , the paper aims to come up with possitive suggestiong for the furtur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bank and its branches.
Keywords:central bank;branch;monetary policy
1.绪论
1.1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采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多角度着眼,发现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本文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与职能介绍开始,先明确基本概念。然后详细剖析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1.2 基本情况介绍
作为货币政策执行的重要一环,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调控宏观经济,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大都设立了各种分支机构。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具有以下三个职能:
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这是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最核心的职能。
维护地区金融稳定,提供区域金融服务。金融稳定指的是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不会出现较大的震荡,金融作为资金融通的媒介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且金融行业本身也能稳定健康发展。
另外,在加强中央银行透明度方面,中央银行分支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中的问题
2.1 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有提高的空间
首先,社会资金的实际流向与货币政策的意图之间存在差异。以我国的钢铁行业为例,钢铁行业属于高耗能产业,它的过快发展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各种问题。它属于宏观经济应当调控,限制其发展的行业。但从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来看,近期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虽与以前相比有较大回落,但投资在建规模依然很大,存在反弹的基础。当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意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不一定能流到央行希望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那里去,当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意图需紧货币时,也不一定能从央行希望限制发展的行业和企业那里收回货币。
其次,货币政策没有协调好中小企业融资难与信贷过度集中同时并存的问题。信贷的现实结构必须与经济结构大致吻合,并对结构上的缺陷进行增量上的弥补。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灵活为宏观经济贡献了大量的GDP,也解决了大量居民的就业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中小企业只获得了很少的一部分信贷支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投向明显向少数优势行业、垄断企业、大项目等集中,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2.2 分支机构设置不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吃大锅饭的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整体经济的同质性逐渐被地区间的差异性所代替。区域金融运行状况的二元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多的还是以金融运行的一体化为假设前提。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和经济制度转轨速度有快有慢,这造成了不同地区对同一个金融政策的反应并不一样。同一宏观调控的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和效果有着较大的差异。一刀切的金融政策较大的影响了我国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效果。
我们可以用最优货币区理论来检验我国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生产要素流动性标准。从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衡量标准来看,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固定资产和投资)等。首先,从资本要素来看,现在我国银行的信贷资金实际上仍处于纵向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状态,我国的信贷资金无法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自由流动。另外,就劳动力要素来看,劳动力的投入既表现为数量,也表现为质量。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对落后,且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经济开放度标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可以由对外贸易额来体现。其中东部地区的出口总值、进口总值以及进出口贸易差额都大大超过了中西部地区之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远远高于我国中西部。
产品多样化标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品多样性程度远远大于中西部。东部地区产业非常丰富,包括了中西部地区没有的大量高科技产业。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农业为主,产品相对单一。
通货膨胀相似性标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通货膨胀水平也相差较多。仅以房价为例,北京上海的房价比西部三线城市高出了许多,说明通货膨胀水平高出了许多。
从最优货币区的上述检验标准来看,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人民银行应该通过探索实施有差别的货币信贷政策,缩小地区间差异,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
2.3 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现在,我国金融市场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直接融资滞后于间接融资,而且这个之后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大中。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于股票市场,形不成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相互割裂,资金不畅通、价格不统一。这正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
其次,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阻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一种金融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些行为主体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经济失信行为的出现和泛滥,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到居民和企业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社会信用总量的扩大,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再次,社会上各经济主体并没有较强的政策敏感性。我国各经济主体对利率的调整并不敏感,利率的调整对于各经济主体的投资决策影响并不大如果地方政府想支持一个项目项目,贷款利息的上升和下降都不足以成为影响该项目是否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低,民间借贷比较活跃。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条件下,银行很难通过自主定价来覆盖贷款风险。民间信用基本处于自发和隐蔽状态,难于管理,使人民银行对流通中货币量的估计和测算产生误差,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3.增强央行分支机构执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3.1 增强央行分支机构自主性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应当适当下放货币政策权限给分支机构。以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如在规定基准利率一般水平及其浮动幅度的前提下,将各区域具体利率水平的确定等权限则下放给各分支机构。在相对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下,实行有差别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可以使宏观调控政策具有一定的弹性,适合各区域不同的实际情况,引导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可以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另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充分运用好信贷政策,严格执行总行制定的货币信贷政策,并在充分了解当地实际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总行规定的大方向下做小的调整,以切合当地的实际。
3.2 加强货币政策前瞻性分析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积极开展对货币信贷政策的前瞻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建议,供总行和地方政府决策参考。重点把握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重点,研究当地的龙头产业,在广泛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
3.3 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环境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政府应当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完善它们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信贷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政府的职能应该着重落在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违背市场价值规律。应将有形手和无形手相结合,并以市场为主导。
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接受者,企业自身的效益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质量和效益,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是极为重要的。
加快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信用征信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系统,意识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征信系统,二是与公民个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信用征信系统。高效快捷的社会征信系统是防止同一主题多次出现失信行为的利器。根据征信系统数据库的形成。使用过程,征信系统分为以下五个子系统: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调查系统,信用评估系统,信用查询系统,失信公示系统。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培育公众的金融理性和货币政策意识。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大众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货币政策的认知度和相关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程度。
参考文献:
[1]郑建军 高倩倩. 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绩效评价:1999~2005[J].国际金融研究.2006,(10):42-48.
[2]周先平. 中央银行地区分行辖区划分的合理性——基于结构性VAR的中美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7,(02):37-48.
[3]杜斌. 论中央银行的纵向一体化与基层央行的职能[J].金融研究. 2006,(09):166-170.
[4]李云峰. 中央银行沟通、实际干预与通货膨胀稳定[J].国际金融研究.2012,(04):15-23.
[5]李云峰,李仲飞. 中央银行沟通、宏观经济信息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 财贸经济. 2011,(01):56-63.
篇8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央行 经济增长
一、引言
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量化宽松”为代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越来越多频繁地出现在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中,其中以美联储(FED)、日本银行(BOJ)、英格兰银行(BOE)和欧洲央行(ECB)等尤为典型。从实践效果来看,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这些国家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Bernanke,Reinhart和Sack,2004;Chung等,2011;Bernake,2012)。随着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效果的显现,其他国家也采取类似于上述几个国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如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澳洲联储、韩国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印度储备银行、台湾中央银行等。由于世界整体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2012年9月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相继推出了新的一轮非常规货币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表明全球将进入新的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环境。截止目前,以量化宽松为代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自危机以来四大央行的此类政策效果如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发达国家经济体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综述,为丰富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二、四大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对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理论和实践综述前,本文将非常规货币政策定义如下:在常规货币政策失效的前提下,财政政策达不到调控效果时,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进而来调整经济流动性或金融结构的调控政策。
可将非常规货币政策划分为直接量化宽松(购买长期政府债券)、直接信贷宽松(购买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和资产抵押债券等)和间接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银行以抵押品向央行借入资金,然后用该资金购买债券或借款给特定对象)。前两类是直接将债券所有权转给央行;而间接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在借款到期后央行将债券或抵押品返还给银行,银行以约定的利率将资金本息还给央行。因此,对于央行来说,前者风险较大,因为央行直接持有债券直至到期或者转售,而后者借款到期后银行必须将资金还给央行。
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展开的。而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模型研究较少,一是以新凯恩斯主义为阵营的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纳入到DSGE模型中展开的(Goodfriend和McCallum,2007;Curdia and Woodford,2010;Gertler和Karadi,2011),其主要观点是:在金融危机中,即使名义利率没有达到零边界,采取信贷措施也可获得净收益,而在名义利率零边界时这种收益更大;二是从新货币主义经济学(用货币流动粘性取代了价格粘性,放弃了主流宏观经济学中采用的信息不完善、不完全竞争、菜单成本等假设,使得货币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具有一致的分析框架)视角来展开(Williamson,S.,2012(a),(b)),其认为:当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时,央行以非常规方式运用常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缓解金融危机,但是当央行购买私有资产是不会改变价格或数量,因此是不恰当的,尽管此类购买能够再分配信贷和财富。
另外,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最早源自日本央行,对其实证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主要运用以下方法针对三类不同的非常规政策进行有效性评价:一是事件研究;二是泰勒模型;三是以VAR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模型(Honda et al.,2007;Oda and Ueda,2007;Chen et al.,2012)。Morgan(2010)分别分析了承诺效应、量化宽松和承诺效应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承诺效应只对短期利率有效,而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效应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信贷宽松(其他资产购买)则似乎对缓解市场压力较为有效。
Cecioni等(2012)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所实施的具体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翔实的总结,整体结果表明非常规政策工具是有效的,并且对经济的效应较大;Curdia and Woodford(2011)认为央行直接借贷给私有企业的信贷宽松(CE)才会影响需求和产出。而QE(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则无效,原因在于某时期政府购买债券作为应付款项支付的保险利率相当于对央行对银行储备支付的利率,因此储备和政府债券变成完全替代品,QE只是用政府债券交换了储备(货币),相当于什么也没做。Christensen and Rudebusch (2012)得出美联储的QE通过信号传导渠道起作用,而英国的QE则主要通过资产组合再平衡起作用。Chenetal.(2012)运用DSGE模型分析得出美联储的QE2使GDP增加0.4%,并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小;D’Amicoetal.(2012)得出美国QE1影响要大于QE2;Hamilton and Wu(2012)认为美联储的QE1显著地降低了中长期利率;Kapetanioset al.(2012)运用反事研究结果表明英格兰银行购买金边债券对实际GDP的最大影响为1.5%,而对年通胀率的最大影响是1.25个百分点;Bridges and Thomas(2012)对英国QE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Lenzaet al.(2010)运用Bayesian VAR分析了欧洲央行的固定利率全额分配政策的影响,其降低了息差,并且对利率和贷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对提振经济增长和通胀有滞后效应;Giannone et al.(2012)对欧洲央行的非常规措施研究表明:对银行借贷产生的效果高于预期,并且得出其提高了工业生产总值2%,降低失业率0.6个百分点。
Lam(2011)对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明其对降低债券收益率和提高股票价格有显著影响,但对通胀预期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UEDA(2012)对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表明其并没有使日元贬值和阻止通货紧缩,但对资产市场产生了预期的影响。1999—2010年期间日本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825%,QE并没有提振其经济,原因在于日本在实施QE期间受到了诸多的负面冲击:如日本经济泡沫、美国的IT泡沫和2008的金融危机以及日本大地震和欧债危机,此外还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不得当。
三、结论及展望
从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各国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确维护了本国的金融稳定,但对宏观经济特别是对通胀的影响未达成一致的观点。
由于理论和实践障碍,因此对不同中央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复杂。不同工具的主要目标差异较大:信贷工具(直接信贷宽松和间接信贷宽松)目标通常是恢复某一个特定失灵的市场,而大规模资产购买工具(直接量化宽松)目标则是降低利率,提高资产价格并进而促进实体经济。衡量不同工具的有效性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是同时采取了不同的工具。鉴于危机的性质,许多国家央行和财政部门同时宣布和采取了各种工具。比如,很难估计出资产购买对利率的影响,因为利率可能会同时受到其他国家央行利率、宏观经济发展(包括政府赤字和债务的激增、最近经济体的发展和对增长的前景预期)、通货膨胀预期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影响。因此,检验资产购买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时,同期性问题很复杂,经济活动指标的会滞后并且通常会调整也增加了其复杂性。
二是政策时滞问题。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变量时滞(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宏观数据都要滞后)会使评价变得复杂,以危机期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为例,就会变得更加复杂,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和增加信心,此类政策工具可能会通过预期传导渠道产生立即的影响,此外也受常规的传导渠道影响。
三是溢出问题。尽管此类政策工具涉及主要是缓解特定的威胁,但是通过国际市场会产生更为广泛的溢出效应。比如,美联储大规模购买MBS不仅能改善抵押市场的状况,而且也能通过风险变化来影响其他债券的价格,这会引起私有部门资产组合再分配,从而增加对其他资产的需求。同样,一国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也有溢出效应(CHENG等,2011)。
四是宏观金融和宏观经济环境。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宏观金融和经济环境影响。比如,在危机时期特别有效的政策(由于其降低了不确定性和增加了信心)不一定在正常时期有效,类似地通过降低借代成本来刺激需求和生产的非常规政策可能在信贷非常紧缩时期是无效的。这种非线性特征也增加了评价此类政策的难度。
由于上述因素使得评价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变得更为复杂,本文的数据分析和众多学者的实证分析也显示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并未达成一致的认识。此外,Williamson(2012(a))以新货币主义经济学理论视角(用货币流动粘性取代了价格粘性,放弃了主流宏观经济学中采用的信息不完善、不完全竞争、菜单成本等假设,使得货币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具有一致的分析框架)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当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时,央行以非常规方式运用常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缓解金融危机,但是当央行购买私有资产(即直接信贷宽松,美国的QE3是典型的代表)是不会改变价格或数量,因此是不恰当的,尽管此类购买能够再分配信贷和财富。
迄今为止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效果还未形成共识,因此其要在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尽管如此,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于央行来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控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将其添加到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持续稳定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 Cecioni,M.,Ferreo,G and Secchi,A.: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in Theory and in Pratice[R].Bank of Italy Occassional Paper No.102,2012.
[2] Chen,H.,Crurdia,V.and Ferrero,A.: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 programs[J].Economic Journal,2012,122(564).
[3] Christensen,J.H.E. and Rudebusch,G.D.:The response of government yields to central bank purchases of long-term bonds”[J].Economic Journal,2012,122(564).
[4] Curdia,V.and Woodford,M.:The central bank balance sheet as an instrument of policy[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1(58).
[5] D’Amico,S.,English,W.,Lopez-Salido,J.D. and Nelson, E.:The Federal Reserve’s 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 programs:rationale and effects[J].Economic Journal ,2012,122(564).
[6] Gertler,M and P Karadi:A Model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1,vol58(1).
[7] Kapetanios,G.,Mumtaz,H.,Stevens,I. and Theodoridis,K.:Assessing the economy-wide effects of quantitative easing[J].E conomic Journal,2012,122(564).
篇9
央行的货币政策到底关注什么?一般官方的口径是说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但也有很多不同意见,比如经济增长和就业实际是关联度比较高的两个变量。此外,央行会不会关注资产价格和汇率?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实证回归来考察央行利率R与货币增速M2决策的驱动因素。
我们一般采用经典的泰勒规则来刻画央行调整利率的动态演进过程。这个规则十分简单:利率根据目标增长率(GDP)和通胀变化率(CPI)的变化情况来进行逆向调整,如果考虑到利率的平滑性,我们一般还会加入一个利率或者M2的滞后项。我们将汇率(实际有效汇率REEX)和房地产价格(HP)、股票价格(SP)也纳入其中,得到了扩展的泰勒规则形势。
回归分析过程在此不展开,结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货币政策基本都是逆经济周期的,实证回归结果与经典理论有所差别。数量型的M2回归更显著地表现出逆经济周期调控的特征,这与中国历史上数量型货币政策占据主导地位有关。利率、M2对产出、通胀的反应系数最大,其次是房价和汇率,最后是股价。
房价、股价和汇率后三者总体要远低于产出、通胀系数,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实际上更多关注的是产出与通胀,其中产出最为重要。与此同时,对于中美利率联动、中国跟随美国加息这样的流行解读,则未必合理。
不宜高估中美利率联动机制
中国利率政策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人民币汇率和外部货币条件变化。
近年来资本项目变化对国际收支的贡献的已经超过经常项目,而资本项目下非直接投资,也就是短期资本流动(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科目为主)已经成为国际收支中最为活跃、波动性最大的部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正在加大,因此利率-汇率的联动机制正在加强,中美利差对汇率的影响也在强化。从中美利差的历史变迁来看,在人民币处于升值周期的2008年之前,基本处于国内低利率和国外高利率的状态,但这并没有阻止外部热钱持续流入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
金融危机以后,各国利率均出现系统性下降,联动性也在加强,美联储持续量化宽松导致中美利差反转,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4年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后开始下行,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之前200BP的利差高点逐步回落到目前的70BP左右。这期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15%,人民币对CFETS篮子指数贬值近10%。汇率贬值幅度与中美利差大致符合利率平价机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美保持一个稳定的利差以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使得未来国内利率调整面临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我们认为,这一逻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制约着国内利率调整,但是资本项目管理政策风向的变化使得利率-汇率联动机制是脆弱的,中美利差对国内利率的制约作用不宜过分高估,因为国内利率政策只要关注国内经济形势变化。
在当前货币政策转向防风险、去金融杠杆,整体宏观政策风向趋向反思金融创新和金融管制放松的大背景下,未来利差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作用机制可能随时被改变。
中国在短期跨境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总体仍然较低,特别是当前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出的宏观审慎管理正在加强,这将弱化利率平价机制对汇率的影响,从而实现国内利率政策独立性增强与汇率的相对稳定。此外,如果未来决策层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度继续增加,对中美利差的约束也会降低。
需要指出的是,在3月美联储加息之后央行于次日提高MLF和逆回购利率,不宜解释为一种跟进式加息。虽然金融危机后,全球利率走势联动性提高,但美国加息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没有那么紧迫,因为中国在短期跨境资本开放程度还很低,近期又恰逢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的加强,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和作用历来不如资本项目管制和美元指数走势来的大。
此次加息实质是金融去杠杆驱动。即便没有3月的美国加息,央行也会不断抬升利率。赶在美联储加息次日提高利率不过是一种有意的顺势而为,给市场制造稳定中美利差的政策预期,这有助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
从近几次美国加息进程来看,美联储总体来看是鸽派的。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数据表现持续改善,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是政府高债务和股票市场可能存在较大的调险。
美国经济虽然在金融危机后经历了比较彻底的家庭和金融部门去杠杆,但是政府债务积极攀升,已经达到20万亿美元。美国股市从2009年开始持续上涨,7年间指数达到3倍。低利率下的估值因素推升了美股长期持续上涨,企业通过股票回购和并购操作来增厚自身收益,推高企业估值,企业盈利的作用只是其次,企业实际投资增加有限。
未来基准利率抬升将系统性降低美股估值效应,企业盈利驱动作用凸显但盈利数据连续多个季度下滑。市场也提前预支了对“特朗普交易”的乐观,未来美股继续上涨动力正在减弱。如果加息过快很可能导致美股出现超预期回调和政府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此外,从美国均衡利率和泰勒规则下的美国利率走势来看,未来美联储加息长期将在2%左右,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加至1%,按照每次0.25%的加息幅度,未来总的加息次数在4-5次。因此,美联储加息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一轮都不会太激进。
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便是处于加息周期,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反而出现不升或者降低的倾向,美国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期限利差出现倒挂,这实际是加息引导外部资本流入压低了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这即所谓的“格林斯潘之谜”。从这一角度看,美国加息对中美长期利差走势未必会系统性缩小,由此减小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就给了中国利率政策更多的自由度。
利率走廊区间短期内仍有上移空间
中国目前利率走廊机制基本以MLF和逆回购利率作为上下限,PSL可以作为长期利率走廊指引。
央行的目标利率可以使货币市场的SHIBOR或者是银行间存款性质押回购利率DR。近来债券市场持续调整,包括非银机构的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和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波幅巨大,很多时候超出了MLF的上限。但SHIBOR和DR基本在利率走廊之内,显示央行有意将其作为目标利率。考虑到金融去杠杆的当前政策重点,未来MLF和逆回购利率将会继续上调,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处于合意目标范围。
2016年8月,央行时隔数月推出28天逆回购拉长流动性期限,标志着以治理金融领域过度杠杆的货币紧缩周期的开始。而后央行不断抬升政策利率,在公开市场资金量的投放上也日渐收紧,M2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的缺口在收窄。
上一轮货币紧缩对应的是当时“四万亿”刺激后实体经济一度过热,2013年“钱荒”时的背景是实体经济需求扩张导致的非标融资快速增长。当前,实体经济没有出现过热的局面,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只是处于企稳状态,本轮货币紧缩主要针对的是金融领域过度杠杆化。对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进行MPA考核、一行三会协调监管资产管理业务等近期连续出台的监管措施都是以金融领域杠杆为治理目标。
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下行趋势没有改变,中性立场届时会反应为政策利率下降以逐步趋近长期均衡利率,但这在2017年不太可能出现。当前货币政策重点是金融去杠杆,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已经基本结束,未来一段时期内货币条件将保持紧平衡的格局。
自2016年四季度以后,随着货币条件收紧、特朗普意外当选,监管层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进行MPA考核,债券市场利空因素频出,导致债券市场基准利率持续抬升,信用债利率也整体随之上升。债市转差导致很多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延后或者取消,2016年12月以来,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3600亿元,降幅规模惊人;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也不如上年。此外,理财投向非标融资开始受限、信贷规模管控以及企业定增新规出台使得当前企业多个融资渠道几乎都受到了影响和限制。
篇10
2009 年4 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巨额正回购行为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担忧,这种行为向市场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是否意味着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是否将引发2009 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
央行回购与流动性对冲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其政策目的是通过资金的投放和回笼,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4 月份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明显加大回笼力度。据统计显示,央行在第一周净回笼220 亿元;第二周净回笼600 亿元;第三周净回笼180 亿元;本周到期资金1940 亿元,周二已回笼1650 亿元,加上23 日发行的550 亿元三个月央票,本周回笼资金260 亿元(见图1)。
从政策效果而言,由于央行票据到期和正回购到期,央行在通过公开市场发行票据和正回购操作,实现货币市场上到期货币资金的平滑效果。例如,从2006 年1 月到2009 年4 月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看,央行通过回购和央票发行回收到期的市场流动性,呈现以下几个鲜明特点(见图2):
(1)每年的一季度到期(投放)货币量和回笼资金量在当年所占比重最高(占全年30%~40%);
(2)自2000~2008 年,央行每年第一季度在货币市场公开操作中是以净回笼为主(只有2009 年除外),而第2~4 季度则是资金净回笼与净投放互现;
(3)央行资金的净投放和净回笼与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取向密切相关。与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对应,2005~2007年开始央行公开市场的净回笼资金分别为13379亿元、7710 亿元、9028 亿元,2008 年前三季度净回笼8509 亿元;2008 年10 月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正式由净回笼转向净投放,此后除2009 年2 月份外(春节因素),央行始终保持了净投放的货币政策。
根据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特点,央行通过合理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思路正在从平滑到期资金向流动性控制转变。
2009 年4 月份以来,央行回购与公开市场操作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信贷爆发性增长带来的资金流动性宽裕。2009 年1~3 月份各月的新增信贷额度分别达到1.62 万亿元、1.07 万亿元和1.89 万亿元;一季度累计达到4.58 万亿元,逼近2008 年全年4.93 万亿元的水平,与央行制定的5 万亿元以上的年度目标相差不远。新增贷款4.58 亿元,已经接近同期GDP 的70%(见图3)。信贷的爆发性增长,使得流动性持续保持充裕格局。央行在连续三个月的信贷持续高增长后,正在通过正回购手段或者三个月央票来回收目前市场过剩的流动性,以平滑2009 年月度资金供应。据统计,2009 年全年的到期资金量仍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到期资金量大幅缩减,分别只有11825 亿元和2050 亿元,与前两个季度17045 亿元和18060 亿元的到期量存在巨大差别(见图4和图5)。尤其是2009 年8 月份之后,货币市场并无正回购到期(2009 年3~5 月份月均到期资金为4000亿元~4500 亿元之间),因此进行91 天的正回购和三个月央票发行成为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必然选择。通过上述货币政策操作,在短期小幅回收流动性有助于平滑资金供应的同时,可以相应地降低目前信贷扩张速度。
未来货币政策的判断
央行从年初货币市场资金净投放转变为净回笼,是否意味着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行转向?从2009 年中期开始央行是否进行信贷收缩?针对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这一重要问题,我们在判断未来货币政策选择上,观点如下:
(1)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变,全年信贷预计在7亿元~8 万亿元之间。
尽管2009年一季度4.58万亿元巨额信贷引起金融当局的高度重视,对流动性和通胀压力表示担忧,但从短期看中国经济仍存在不稳定状态,对中央政府而言稳定经济的重要性仍明显超过对通胀的担忧。因此短期来看,金融监管当局控制货币信贷的意图可能会遇到政治的压力。在这一大背景下,央行态度与国务院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即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尽管一季度信贷额度已经接近全年5万亿元指标,但没有必要担心金融当局在突破信贷目标额度后进行信贷“急刹车”风险。未来银行信贷减速将成为必然,但银行信贷整体保持适度速度,预计全年信贷将达到7亿元~8亿元。
(2)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我国货币当局的信贷政策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即将从年初的鼓励信贷投放转变为审慎态度。下一阶段,中央决策部门继续通过银行信贷的“经济加速器效应”启动实体经济,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不可能采取行政手段要求金融机构收缩信贷,实体经济部门信贷资金供给相对宽松。但在这一基本前提下政策取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即信贷扩张和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适度收缩并举,短期内央行将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并会延续资金小幅净回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