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货币政策范文
时间:2023-03-18 10:2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紧缩货币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发出强烈的政策信号。相比前几年,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已有较大不同,这一政策的出台也是基于政府对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彭兴韵分析。
事实上,这一表述凸显中国明年发展任务的新变化。中国社科院4日的200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减少贸易顺差、抑制投资以及控制流动性过剩等成为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
平抑物价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物价问题是重点:“目前价格上涨的压力正在加大。”
事实上,今年8、9、10月中国CPI上涨率分别是6.5%、6.2%、6.5%,已经达到连续3个月超过6%。近几个月来,猪肉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物价飞升。
此外,中国自今年8月15日起将利息税税率从20%下调至5%,此举相当于加息近72个基点。然而,10月份CPI增速与中国目前3.68%的税后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水平仍高达300个基点,且连续11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显示未来加息的空间依然很大。
同时,央行频繁动用货币政策工具,以期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并抑制引发物价上涨的过剩流动性。自2006年初以来中国已经6次上调基准利率,7次上调贷款利率,并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对于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指出:“目标在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还要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
“也就是从物价这个着眼点出发,考量的是宏观调控的全局性与协调性。”专家认为,在这个前提下,资源性价格改革还将继续推进,只有还原资源性产品价格才能促使投资回落、进而形成经济良性增长,也许短期内会给物价造成压力,但长期对经济发展和物价平稳有利。
此外,国际游资因预期人民币升值将会继续大量涌入中国,造成中国国内流动性过剩,进而冲击中国物价水平,这也将增加中国政府未来的调控难度。
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中国当前流动性形势依然严峻,央行有必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
抑制投资
国家统计局11月16日公布,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8.9万亿元,同比增长26.9%,为今年最高增幅,同时也略高于去年1-10月的26.8%,由此推算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约31.7%;累计和当月的投资增速均创出今年年内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钢铁和建筑材料等过热领域投资的一项关键的宏观经济指标,同时也是此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法国巴黎银行的分析师们指出,市场担忧地产开发领域及制造业的投资增长,认为这些行业已持续过热;一系列最新数据说明中国央行采取紧缩措施是必须的,有关年底前将再次加息的预期也因此获得支撑。在专家们看来,政府准备且采取更加积极的紧缩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是必须的,以此来避免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初出现硬着陆。
并且,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1月16日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仍居首位,同时,中国正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
严控贷款
会议指出,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此,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部经理李慧勇解读说,“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提法是新的提法,这表明明年的货币政策会在价格和数量两方面进行调控。
业内人士预计,明年人民币加息会在100个基点,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或提升至15%水平,央行将继续扩大特别国债的发行,并提高向市场直接发行的规模。根据其预测,明年人民币将实现更快的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超过8%。
由于今年各商业银行贷款发放额度“超标”太多,李慧勇认为,明年央行可能会严格按季度考核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情况,不会等问题出现,再采取措施。
国金证券指出,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8%。在此背景下,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年内已上调9次,但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依然处在较高水平,金融机构的放贷能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国金证券认为,央行未来仍有可能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篇2
由表1中的分析数据可知,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具有很高的自有资金负债率,而其他行业则基本在100%上下浮动。除了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综合类这两个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小,其他行业自有资金负债率很明显在货币紧缩阶段明显增大,均值也由1.62增加到2.02。同时,各个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指标也有明显的增加,均值由35%增加到39%。这说明在由积极转向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中小板上市公司通过债务融资来取得发展资金,这一做法可能存在牺牲对投资者负债的偿还保障,增大自有资金负债率,但总体上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资产负债率并不高,风险还处于可控的范围内。短期负债比例和长期负债比例,分别反映了企业短期和长期负债的风险水平,任何公司不论是长期或短期债务均不能过重,否则除了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外,还会因不能还债而错失更好投资机会,导致业务萎缩。由表格中数据知,除个别行业外,与2008~2009年的货币宽松环境相比,在2010~2011年的货币紧缩环境下,中小板上市公司普遍增大了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数额,其中长期负债比例的均值增加2%,短期负债比例的均值增加3%。这一现象反映出虽然在央行收紧货币供应的情况下,中小板上市公司还是能够得到银行和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这一点和国内中小企业在近两年内资金短缺严重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已经上市的中小企业质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对负债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小板的各行业流动负债比例普遍较高,不同阶段中小板企业的流动负债比例均值达25%和28%,而批发零售行业、房地产行业的流动负债比例则达到了40%以上。通过和资产负债率的均值比较可以得到无论货币政策如何变化,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主要负债来源还是短期负债。而长期负债比例除比较特殊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外,其他行业的长期负债比例在不同货币政策阶段均值在5%~6%。由此分析可以看出,中小板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的构成并没有受到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负债经营率是企业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比,反映企业经营资本中长期负债所占的比重。在货币紧缩阶段,除了传播与文化产业、采掘业的负债经营率减小,其他行业都产生了更大的负债经营率,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增多,企业自有资金利用外部资金水平提高,自有资金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在中小板上市的244家公司在2008~2011年金融危机期间,债务结构变化如表2所示。由表2知,各指标在2008年、2009年与2010年、2011年差别明显。自有资金负债率和负债经营率平均水平明显升高,长期负债比例增速明显大于短期负债比例,且两者都有显著提高。说明企业提高负债,牺牲风险获取收益,在不一样的宏观环境下采取不一样的政策:与积极的宏观环境相比,稳健环境下,负债风险减小,而长期负债风险更小,增大负债成为企业的一致选择。由相关公司资产负债表计算得出,2008年6月30日中小板块板块255家公司中有194家资产负债率低于30%,有241家低于50%,占企业总数的94.1%,只有14家高于50%;而2011年6月30日有169家资产负债率低于30%,有239家低于50%,占企业总数的93.4%,另外有16家高于50%。自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后,3年来资产负债率差距比较明显: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数量增多,资产负债率低的公司数量减少。说明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上市公司在稳定的经济大环境下普遍采用增大负债维持企业的经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宏观政策持续稳定,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渐增大,债务结构逐渐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也逐渐成熟化。从负债结构比例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来看,2010年、2011年与2008年、2009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看待风险的态度,因而经营模式也产生了不同。在我国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下,中小板上市公司均能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相应的财务结构调整。在国民经济整体增速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资产负债率等措施提高资金的筹措能力,中小企业整体债务风险依然处于可控范围,反映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良好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企业会从自身风险和收益出发,采用不同的财务风险控制模式,筹集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虽然在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货币紧缩环境下依然能够通过长短期债务融资来筹集发展资金,并得到市场的认可,这和近年各地出现的中小企业倒闭潮相比较已是天壤之别,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有着健康的融资结构和健全通畅的融资渠道,紧缩的信贷规模并没有对这类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具体原因应该与中小板上市公司健全的内部控制和良好的融资结构以及较强的获利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作者:夏士东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篇3
[关键词]紧缩政策 双顺差 扩大内需 监管
一、经济背景分析
本年度下半年,央行提高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三年以来的央行首次加息,同时也预示着货币政策可能走向紧缩的趋势。不断走高的通胀压力和通胀水平对于央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此时出台加息政策的一个显著目标就是管理通胀预期。从统计数据看,当前我国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内物价上涨的同时人民币对外连续升值,通胀的预期不断上升;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双顺差,国际收支失衡。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见表1),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收入和内部调节作用较为有效,财政政策趋于无效。所以这种背景下的紧缩性政策主观上是为了抑制通胀,但在客观上对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对国际收支的负面影响分析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际收支在会计核算最后总是平衡的,但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的失衡,并且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失衡主要是结构性和收入性的。
根据一般性原理,在实行支出增减型货币政策进行国际收支需求调节时,存贷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重要方面(本次政策属于此)。这种上调利率趋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般意义上会造成资本和金融账户中资本流入,逆差减少或顺差增加;而对于经常账户短期则会导致成本增加,收入下降需求减少物价下降,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逆差减少。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的涌入又会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出口减少,贸易收支逆差增加。个人认为出现了一种顺差逆差悖论的有趣现象,这种互抵机制取决于国内出口商品的总需求平均弹性,如果弹性系数E变化较小,则逆差较多;如果E较大,则顺差成分大,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E比较大,顺差居多。
于是紧缩性的政策在贸易顺差和国内通货膨胀并存的环境下,一般会导致顺差的进一步强化也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加剧;这也符合米德冲突关于内外均衡冲突矛盾的论断,虽然有利于稳定物价,同时也造成顺差扩大;斯旺模型(见表1)中支出增减性政策有利于解决内部均衡而对外部均衡不利的论断也验证了这种效果。国际收支顺差程度的增加必然导致本国货币国内供给量的增加,这会使国内过热的经济更加深化,价格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强化,内贬外升造成国民福利水平的下降。
贸易顺差的扩大化一是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可能造成未来国际收支逆差的急剧增加,不利于未来出口;二是加剧了国际贸易间的摩擦和汇率战,贸易条件恶化增加了未来国际间经济交流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以出口需求为主而不是内需拉动GDP的贸易大国更是加剧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波动;三是我们付出高亢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福利损失,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对于未来的国际收支稳定同样不利。
三、合理化的建议对策
1. 扩大内需是实现国内均衡发展,促进外部均衡的有效途径。促进国内收入分配的均衡,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过度依赖于出口;利用税收手段,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变顺差在国内,利润在国外的不利局面。
2. 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性战略性投资,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逐步推动境内机构开展境外证券投资。
3. 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汇率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行的措施是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增强汇率弹性,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供求, 使汇率有序地向均衡方向调整, 减弱汇率稳定要求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约束,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 发挥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4. 有效监管投机资本的流入
现阶段由于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资本,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要尽快完善对投资资本的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及时掌控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源头、动机、途径、结构和规模,及时监督管理不良资本的流入。
四、总结
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货币当局更要注重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充分考虑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有针对的对经济宏观方面进行有效的调节与监管。调节的重点要充分考虑国民福利的得失,站在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引导经济走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正常化,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系统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抗打击能力,克服短视的行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监管,密切关注其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冲击,打击不健康资本。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对策
正论:
一、我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及其情况
从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运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央行果断采取行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时隔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再次消息,决定从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宣布,从2011年5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今年以来,央行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如“窗口指导”、发行央行票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旨在抑制信贷增长过快。
1.“窗口指导”对银行的影响:
今年以来的三次“窗口指导”会议都是严控贷款投放,银行的贷款过快增长将受到控制,但对银行的盈利不会产生直接影响。发行定向央票对银行的影响:今年以来央行发行定向央票共计2500 亿元,发行对象主要是贷款发放较多的银行,以抑止贷款增长过快。发行定向央票属惩罚性手段,其收益率要低于一年期央票,但对银行盈利影响不大。
2.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影响:
一般而言,银行首先会用超额准备金来补充法定存款准备金,由于法定存款金利率高于超额存款金利率,反而会增加银行净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估计增加净利1%左右,其中深发展净利增幅最大。
3.加息有助于扩大银行利差,增加利息收入
加息将有助于提高贷款平均利率水平。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贷款需求不会因加息而受到影响,贷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会因为加息而缩小。加息对于存款平均利率上调影响弱于贷款。由于加息使商业银行平均存款利率有所提高,但要明显低于贷款平均利率的提高,将使银行利差收入得到扩大。加息对宏观经济紧缩作用有限,并不足以降低信贷的增长,因此加息后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会有所提高。
4.央票发行对银行贷款存在挤出效应,对银行盈利造成负面影响
2003-2006年央票当年增加值占当年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总量分别为4.6%、22.8%和16%,央票对贷款的挤出效应趋于明显。
由于一年期央票到期收益率在2.9%左右,远低于一年期贷款6.39%的收益率,央票对银行贷款挤出将对银行盈利产生负面影响。而定向发行央票属惩罚性手段,发行对象主要是贷款发放较多的银行,在于抑止贷款的过快增长,其收益率要低于一年期央票,对银行盈利负面影响更大。
5.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将加大,但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仍将执行紧缩为主的货币政策,带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尽管会影响现有票据和债券的市值,但由于银行债券投资的久期只有2年左右,现有债券市值所受影响较小。但是,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升会提高银行未来的债券投资收益。因此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提高,对银行资金业务收入的影响正面为主。
三、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整体影响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利弊共存,有利之处在于:一是银行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不会改变;二是增加银行利差和资金业务收益率;三是有利于银行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产质量。弊端在于贷款快速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对利息收入总额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央行实施的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会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产生严重的冲击,不会改变银行资金面持续宽松的局面,对银行经营环境的负面影响有限。商业银行不应过分担心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应抓住经济快速发展、金融环境较为宽松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庆云.基于紧缩货币政策条件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重庆大学,2009
【2】:科技信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 年 第 8 期《从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罗伟波(苏州大学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篇5
今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虽然异常复杂,但所幸的是,中国经济行至年尾,尚未出什么大的波折。如今时间已跨入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明年经济政策的基调需要在会上确立。为此,中央现在正进行着一系列的调研讨论。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走向尤其引人关注。一些相关人士也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1日称,我国货币政策已基本明确转向稳健,目前站在加息通道的第一个台阶上。他认为,下一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妨考虑“一松一紧”的搭配。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在经济确定稳定增长时,可以考虑转向稳健的甚至谨慎的货币政策。由于流动性规模巨大,中国经济有形成资产泡沫的风险,央行可考虑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抵御这种风险。他指出,货币政策应重点关注资产价格,在必要时控制资产价格波动。
在上述的言论中,无论是贾康还是李稻葵,都建议在未来收紧货币政策。当然,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走向,还是要依据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并参考国际经济环境才能得出。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央行目前都保持极低的利率水平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受困于日元升值和通货紧缩的日本率先开始第二轮量化宽松,公布了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接下来,万众瞩目的美联储议息会议3日结束,现在市场人士几乎都认为美联储宣布数额的资产购买计划。高达6000亿美元。在英国,削减财赤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让英国央行也准备实行量化宽松。而欧洲央行虽然声称暂未考虑量化宽松,却并未停止在公开市场上买人欧元区国债。
尽管主要经济体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上取得了高度的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能够采取简单的跟随策略。目前在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通货紧缩的威胁。其二,沉重的公共债务。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通胀压力日渐沉重,CPI节节走高,楼价居高不下,而政府的财政状况良好,债务占GDP的比例较低。此外,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也确实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具备一定的财政刺激空间。于是,欧美等国采取的“紧财政、宽货币”的组合,到中国完全可以掉过头来,实行“宽财政、紧货币”,如此才有对症下药之意。
收紧货币政策固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但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是否可以承受这一冲击呢?1日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0月份PMI为54.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三个月回升,经济回稳的态势进一步明显。再加上“十二五”规划已确立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基调,经济增速的适度下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对于通胀何时见顶,各方还争议不断。退一步讲,即使CPI涨幅真能在近两个月达到峰值,短期内也难以回到3%以下。于是,在促增长和抑通胀的权衡中,抑通胀将考虑得更多一些。
至于收紧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央行应该会价格型和数量型工具并举。数量型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在高位,再上调的空间不大,因此还是以加大公开市场的净回笼为主。价格型方面。10月份央行已初试加息。虽然加息可能会吸引市场的国际热钱的涌入,但考虑到目前资本账户仍处于严格管制之下,套利资金进出不便,热钱的主要目的是追逐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加息恰可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如此,能降低热钱流入的规模,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兼顾到央行的外部目标。
篇6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效应是非对称的,经济过热时的紧缩作用大于经济萧条阶段的刺激作用,因此货币政策的操作也是非对称的。本文认为在世界经济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基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我国当前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应保持谨慎。
关键词:非对称效应 宽松货币政策 退出
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陷入了近年来少见的低迷状态。在困难形势下,我国政府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幅达到近年来高峰,各商业银行2009年一年新增加的本外币信贷规模达到10万亿元左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保持平稳增长作出了贡献,但也带来了两大隐忧: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过快上涨。进入2010年后,国内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应尽快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内我国是否还应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基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及其行为经济学解释
(一)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效应是相对稳定的,实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是对称的,即货币供应量与产出是线性关系。直到大萧条时期,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几乎没有产生影响,才使学者们开始感到,只有紧缩性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同时流动性陷阱隐含着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利率之低使央行不可能再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回升。弗里德曼将货币政策比喻为:“货币政策是一根绳子,你可以拉紧它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你不能够推动它来恢复经济。正如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去喝水一样”。他所指的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验证了凯恩斯的观点。在其后的数十年,关于“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过热,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治理经济衰退时却显得无能为力”这一观点逐渐为经济学家们所认同。因此一般认为,在经济紧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减速作用。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这种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及其机制被称为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
(二)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的原因,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和异质性的假设构成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假设前提。中央银行通过向市场发出信号、引导公众预期来调控宏观经济活动,这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之一。因为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受到边际报酬率、通货膨胀趋势和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预期和情绪调整是不对称和异质性的,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了不确定性,并最终导致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济主体的信心会发生改变。在萧条时期,即使利率水平非常低,对经济回升的悲观思想也会使企业减少投资、消费者缩减支出。这就是大萧条期间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事情。这里所说的非对称性是指相对于萧条期间的悲观情绪要远大于繁荣时期的乐观情绪,而不是指相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有效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不发挥效应的。第二种解释是正向的通货膨胀预期。正向的通货膨胀趋势是有限理性的社会人做出不对称调整的根源。经济环境是预期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市场气氛中,由于从众的心理规律的存在,有限理性的社会人行为具有趋同的趋势。当经济运行在正向的通货膨胀趋势区间内(经济扩张期),人们预期价格水平还将持续上涨,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将得到加强,而负向冲击将受到削弱;当经济运行在负向的通货膨胀趋势区间内(经济萧条期),人们的预期普遍低沉,从而使货币政策负向冲击增强,而正向冲击受到削弱。因此,由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的价格和产量调整的不对称就自然出现了。
国外的许多实证研究证明了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的存在。Cover(1992)的研究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之一。Cover用M1来代表货币供应量,使用两步OLS法,考察了美国1951-1987年的季度数据,检验货币政策对产出非对称影响的存在性。结果发现,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比同等程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大。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刘金全(2002)使用货币供给增长和利率变量两种指标对货币政策状态(扩张性和紧缩性)进行了度量。他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货币政策指标,如使用二项离散选择模型(刘金全、张艾莲,2003)和VAR方法(刘金全、云航,2004),都支持了刘金全(2002)的结论。刘明(2006)运用LM检验和t检验,对中国1999年1季度到2005年2季度数据进行了检验,得出中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处于-0.09至 0.05之间,并认为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阀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造成的。
(一)数据选取
判断和检验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必然要涉及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描述或者度量货币政策的形式,即说明什么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什么是扩展性货币政策。本文使用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表示货币政策的强度,具体而言,使用月度的M1增长率与趋势水平的偏离作为货币政策紧缩或者松动的标志;二是如何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即判断经济是收缩的还是扩张的,常用的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指标主要是实际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本文使用月度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变动反映经济周期。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样本期间为1996年1月到2008年6月。
(二)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对M1的月度增长率GM1t进行H-P滤波,将H-P滤波作为序列中的趋势水平, M1的序列减去H-P滤波便是货币增长率中的偏离成分,表示为GM1t,当GM1t大于零时,对应数值表示为GM1t+,由于此时货币增速与趋势水平相比具有扩张趋势,因此表示货币政策是松动的;当GM1t小于零时,对应数值表示为GM1t-,由于此时货币增速与趋势水平相比具有收缩趋势,因此表示货币政策是紧缩的。
获得货币冲击序列,并分解为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后,将月度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GYt基于常数、线性趋势项T、货币扩张程度GM1t+、货币紧缩程度GM1t-的当期及各期滞后值进行回归,具体回归方程分别表示为:
在上述模型中,正向货币冲击的系数和表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作用,当它不等于零时,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实际效果;负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表示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作用,当它不等于零时,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实际效果。这时可以通过回归系数之间的约束检验,判断货币政策是否存在非对称作用。货币政策作用对称性的原假设和备选假设分别为:
如果检验拒绝原假设H0,则认为存在货币政策的非对称作用,进一步比较正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与负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如果前者较大,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反之,则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更为显著的实际作用。
对检验货币政策非对称作用的线性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通过比较各阶模型的值和信息准则,本文选取n=2,p=4。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的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说明:一是无论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并且两者作用的方向相反,这与理论是相一致的。同时负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的绝对值大于正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的绝对值,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二是对于对称性假设的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在统计上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
相关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意味着在经济扩张阶段,利用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是有效的,但经济萧条阶段利用货币政策扩张经济是低效的,因此应更多地采取财政政策,若同时采取货币政策,其力度应该比扩张时期更大,因此在货币政策操作上也应该采取非对称性原则。从1996-2006年我国利率调整的实际来看,确实存在着非对称现象。在1996-1999年间,央行连续7次调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从10.98%降低到5.85%,每次下调的幅度都较大,1997年10月23日的这一次调整更是下调了144个基点;在2004年至2006年间,央行3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5.31上调到6.12,每次上调都是27个基点。
在复杂局势下,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非常重要。由欧盟债务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的紧缩作用大于经济萧条时的刺激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在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上应保持谨慎态度。 当前可能并不是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有利时机,应在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适度、节奏和结构等问题。当世界经济出现明显回暖时,应考虑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退出时,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也要保持适度,防止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
参考文献:
1.曹永琴,李泽样.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形成机理的理论述评.经济学家,2007.4
2.肖本华.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
3.赵进文.中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货币政策 扩张 紧缩
西方经济学的中国悖论
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并行,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采用了被称之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且成功地于1996年实现了“软着陆”:即不必以经济的大幅度下滑来纠正经济连年超高速增长的结构失衡和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适度增长,同时还降低了通货膨胀率,被称为“中国的奇迹”。而在西方经济学中,无论是IS-LM模型,还是AD-AS模型,缺少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的。我国1993年至1998年间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具有浓郁的紧缩意味,有学者得出西方经济学不适合中国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我国货币政策的深层次分析
表1列出了从1992年至2002年我国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从中不难看出,我国从来没有实行过真正意义上的紧缩政策。所谓“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来都是“适度从松”,即使从年增长率上来讲,也有1/4的年份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较上年递增的。
为什么我国政府会把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称之为紧缩的呢?笔者认为:这是人们把政策的方向与力度混淆在一起造成的结果。绝大多数国家在绝大多数时期的货币政策在方向上都是扩张性的,所不同的只是扩张的力度问题。正由于这样,我国已经在其货币政策中默认了扩张这个大前提,在此前提下,才有扩张力度的“适度从紧”。具体说来,1992年以后,全国经济出现过热,因此,中央政府有意适当降低经济的增长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现实经济增长率还低于潜在增长率(对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有学者估算大致在8%~10%之间),因此我国事实上没有必要实施严格的紧缩政策。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概念,但实际上实施的却是“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简言之,单纯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决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增长。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扩张与紧缩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绝对量意义上的扩张与紧缩,是方向性的。另一种划分方式则是相对量意义上的扩张与紧缩,也就是比较各年增长率的变化,如果当年的增长率较去年的增长率低,就称之为紧缩,反之则称为扩张,这也是我国所采用的说法。但就习惯上,西方经济学所说的紧缩与扩张都是指绝对量意义上的,而且这种提法也很符合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和货币总量上都呈现一个增长的走势。还有,我们在提到GDP或是其它经济指标的时候,通常都是将当年的数值与上年度的数值进行比较,而不是将增长率的变化值当作是增长或是下降的标准。由此,我国的货币政策给人的印象是:始终缺乏方向感,明明一直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被冠以“适度从紧”,而近些年更是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何谓积极,其含义很不明朗。笔者认为,可以模仿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划分模式,将货币政策首先划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区间,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划分为温和的(一位数的年增长率)、高速的(二位数的年增长率)和超级的(三位数的年增长率)。
结合我国国情的模型说明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在基本达到或接近达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运行,因此,经济增长率较低。而对我国而言,经济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当中,这一转轨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是相当巨大的,此外,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失业人口,现实经济增长率还明显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下面结合图1进行分析,使用AD-AS模型,针对我国“软着陆”期间的发展实际情况,以M1的增长率变化为例,对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做一说明。
假设最初我国经济在A点处于均衡,总产出为Y0,低于潜在总产出Y*,价格水平为p0。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M1的增长率从1994年26.84%下降到1995年的22%,减少了约5个百分点,而同期经济增长率从1994年的12.7%下降到1995年的10.5%,零售物价上涨率也从21.7%下降到14.8%,在图1中则表现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AD和AS曲线发生移动,由AS0和AD0分别移动到AS1和AD1位置,从而总产出从Y0增加到Y1,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1,在B点取得新的均衡。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推行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M1的增长率进一步降低到18.9%,而同期中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从1995年的10.5%下降到1996年的9.6%,零售价上涨率从14.8%下降到6.1%。在图中表现为AS和AD曲线虽然继续向右移动,但明显移动距离减少,仅移动到AS2和AD2位置,从而在C点达到新的均衡。此时,总产出由Y1增加到Y2,价格水平从P1上升P2。总体而言,我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轨迹(在图中用Lt来表示)。
从上述结合我国经济实际的分析可得结论:在“软着陆”后,我国所执行的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推动经济每年保持适度的增长,同时使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走势,执行“适度偏紧”(即“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小安.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魏永芬,王志强.货币总量度量方法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研究,2003
3.安休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必要性、条件与对策.当代财经,2003
4.余永定.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探讨.新金融,2004
篇8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前紧后松;交叉有效;数量工具
作者简介:邱强(1969-),汉族,江西临川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防经贸。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3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83-02
一、 稳健货币政策的正确解读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将改变2008年11月以来一直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多专家解读为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改变,甚至根本改变。这就可能给读者造成一个误解,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因此,有必要对2011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进行正确的解读。
稳健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政策,它可以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也可以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质就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胀,需要控制通胀,就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果出现经济萧条,需要防止通货紧缩,采取的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提出的新概念。我国最早是从1998年开始提出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当时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克服国内的通货紧缩趋势,从之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转而实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延用到2007年,但从1998-2007年这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形势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其中1998-2002年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所以这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防止通货紧缩;而2003-2007年间则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所以,这阶段主要任务是防止通货膨胀。
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赋予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特性,所以现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不再是某一年度只采取单一的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同一年度前半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后半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2008年。也可能总体从紧,但局部领域则采取宽松政策,今年就可能这样。
二、2011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2011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是稳健,为了保证稳健,在具体货币工具选择上主要体现以下3个主要特征:工具选择方面数量工具会成为优先选择,价格工具会相对谨慎采用;货币供给方面采取总体趋紧的前提下,局部会适度放松,对冲操作频繁,富有弹性;对于外部输入的流动性采取疏堵结合,强化交叉有效。
(一)数量工具为主,价格工具为辅
稳健货币政策主要以数量工具为主,价格工具为辅。数量工具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优点。尤其是公开市场业务,对于收缩和放松流动性,时点可以精准把握,大小和规模也相对容易控制,效果也可以事先估计和预测到。这是国际上采用较多的货币调控措施,我国近年来也经常采用。2010年公开市场业务也主要是净回笼货币,2011年初这种趋势会继续保留甚至扩大,仅1月就净回笼货币650亿。
另一数量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在国外倒是使用不多,但我国央行却使用较多。2010年以来,至2011年3月25日已经连续实施9次,每次都是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到20%的历史最高水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是有利息的;二是各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较多。所以,实施起来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不会太大,推行的阻力不会太大。
价格工具主要有两种,即利率和汇率。加息和人民币升值都容易带来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冲抵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由于当前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依然实行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如果我国加息势必加大美元和人民币的利差,导致套利的热钱流入,这样又会进一步激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热钱流入速度更会加快,大量的外汇占款又将加大人民币的供给,从而抵消了货币紧缩数量工具所带来的效果。
但价格工具又具有数量工具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就是加大资本的使用成本,打击投机行为,并改变投资者对于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预期。目前倘若不采取加息等货币手段,通胀势头将难以打压。为此,2010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3次调高了基准利率,但与9次调高准备金率相比,频率缓和得多,不过2011年随着欧美的经济逐步复苏,欧美加息的可能性加大,这样我国加息的空间就会逐步加大。总之,价格工具容易受制于人,使用应特别慎重。
(二)紧中有松,富有弹性
稳健货币政策除了坚持货币供给总体偏紧的原则之外,还要紧中有松,供给富有弹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及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银行信贷作为社会融资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非常态应对,转向适度的增长。
二是要优化信贷结构,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采取从紧政策,收缩信贷,而对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行业和产业,以及需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则要放松信贷,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可以做到宽紧相济,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
(三)疏堵结合,交叉有效
为了使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受外部流动性的冲击,或者为了让国内货币政策效果更显著,央行对外部流动性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方式,达到交叉有效。其中对待热钱流入采取堵的方式,通过专项行动打击热钱流入。2010年2月起,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组织开展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共查实197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4亿美元。2011年随着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美元贬值预期更加明显,热钱流入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此类措施和行动的力度将会加强。
对于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采取两手措施将流动性向境外疏导。一是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2010年将境内试点地区由上海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境外地域范围由港澳和东盟扩大到所有国家和地区,明确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2011年将会由试点地区逐步向全国推广,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使用本外币对外直接投资。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其中21家QDII机构投资额度83.2亿美元。2010年末,各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386笔,金额701.7亿元。2010年10月,新疆率先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本外币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都将扩大。
三、2011年全年货币政策走势展望
2011年货币政策总体走势是前紧后松,上半年主要采取偏紧的政策,下半年则采取偏松政策。由于受到农产品、资源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外流动性充裕以及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物价总体上将维持持续上涨态势。尤其是2011年上半年,正翘尾因素平均将达到2.77%,并在6月份达到年内峰值。
面对日益膨胀的物价,不断上涨的CPI,居民感觉到难以承受。据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第4季度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为1999年4季度以来最低,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3.8%。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15.6个百分点;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81.7%,较上季提高8.5个百分点。
由于居民对通胀的预期较强,通胀压力较大,因此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政府为了表示治理通胀的决心,2011年前期总体上必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控制好货币供给总量,即M2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只有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
2011年下半年,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将逐渐减弱和消失。一是正翘尾因素逐渐减弱;二是由投资需求和货币投放推动的产出缺口在2010年第二季度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后逐渐收窄,预计在2011年年中,产出缺口收缩将会影响到物价,使物价出现下行;三是价格运行周期接近尾声,导致物价将在年中回落。从1999年至今4轮周期,每轮大致25个月左右。本轮周期从2009年7月开始上行,到现在已经运行了21个月,如果前三次周期规律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在2011年7月前后物价很可能会见顶回落;四是2010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为应对物价上涨压力,管理通货膨胀预期,2010年内央行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011年仅过去2个月就1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频繁强力度的货币政策已经初步见效。从M1与M2同比增速的“倒剪刀差”来看,这一倒剪刀差最高的时候是2010年1季度,随后就出现持续回落,目前已经收缩到2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可以预计在未来半年左右物价回落的可能性较大;五是两次汇改之后人民币弹性增强,人民币未来稳步升值可期,这将有助于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六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维持弱势复苏对我国出口不利,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物价的持续上行;七是资产价格稳步调整也有助于物价将平缓回落。
依交行研究所的测算,全年CPI平均水平将达到4.5%左右,年内物价高点月份可能将超过6%,而2011年PPI平均水平则有可能上探至5.2%。因此,随着物价的回落,下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将逐步放松。(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1] 易宪容.货币政策走势分析[N].京华时报,2010-12-20.
[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2011年上半年CPI或突破6%[EB/OL].网易财经,2011-1-20.
篇9
1979年-1982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ker)改变了当局的货币政策方针。他的预期是,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美联储可以在更大幅度降低通胀的同时,使闲置产能和失业率的增幅小于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预测的幅度。
不幸的是,对于美联储和美国经济来说,凯恩斯主义模型才是对的,它们对通缩的代价的预言完全正确。此外,这一货币紧缩期带来了预料外的后果。花旗集团等金融机构发现,使它们免于破产的完全是监管宽容,许多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五年以上的萧条。
接着,1988年-1990年,时任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进行了新一轮货币紧缩,这轮紧缩摧毁了过度负债、资本不足,以及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为了防止随之而来的衰退恶化,联邦政府被迫救助了资不抵债的机构。州政府也被拖下了水:得克萨斯州(Texas)将相当于全州三个月总收入的资金,用于援助该州的储贷银行及其储户。
1993年-1994年,格林斯潘再一次勒紧货币政策,结果惊讶地发现,小规模紧缩可以给长期资产价格和企业借贷成本带来重大影响。幸运的是,格林斯潘愿意自己的决定,立刻中止紧缩周期,虽然负责制定政策的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多位委员对此表示抗议,但事实证明这一举动防止了美国重新陷入衰退。
最近的一次紧缩是2004年-2007年,也是四次紧缩中破坏力最强的一次。格林斯潘和他的继任者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都不明白,在经历了长期监管不足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体系已经变得多么脆弱。这一双重错误――在放松监管后错误地收紧货币政策――至今仍在折磨着美国经济。
如今,美联储似乎马上又要开启紧缩周期了。眼下经济正处于非常时期。美国失业率也许暗示存在通胀抬头的风险,但就业人口比仍表明美国经济举步维艰。事实上,工资形势表明,较之失业率,就业人口比是反映经济萧条程度的更好指标。而在十年前,没人会将今天的就业人口比作为货币紧缩的依据。
事实上,就连美联储也不相信美国经济面临着过热的紧迫威胁。美国通胀不但低于美联储的长期目标,并且至少三年内都将如此。而美联储要在它自己的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财政政策过于拘束的时候才会改变政策。
与此同时,考虑到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和关联性,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在海外产生负面效应(并给美国国内带来反作用力),特别是考虑到目前中国的市场波动以及欧洲的经济萎靡。
你很有可能会认为,美联储不顾历史教训和当前的经济不确定性,急于收紧货币政策,是由于对官方决策影响力过大的商业银行在背后推波助澜。毕竟,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是基于它们每年(通过消极和相对安全的长期投资)所赚的收益,至少比它们向储户支付的利率高3%。而这只有在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于当前水平时才可能实现。
篇10
一、货币政策对保险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货币政策对保险政策的影响是通过其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反映出来的。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中性货币政策。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不同。
(一)不当的货币政策会影响保险市场的正常发展
1.在市场货币供求均衡或货币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如果运用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打破市场供求的平衡,加剧市场的不平衡,导致货币供应紧张,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物价跌落,经济停滞,即通货紧缩现象。这对保险市场非常不利表现为:首先,影响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从个人投保需求来看,通货紧缩、失业增加、收入减少、个人对保险的有效需求相应减少。从企业投保需求来看,通货紧缩、市场需求不足,使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被淘汰出局,生产经营规模缩小;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利润下滑,许多企业因此发生不同程度的支付困难和偿付困难。为了节约费用开支、降低成本,企业一般会选择自保或其他转移风险的方式,尽可能扩大自担风险的限额,减少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因此通货紧缩使保险投保人的投保愿望、投保能力、投保需求降低。其次,紧缩性货币政策使保险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降低。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有效需求减少,市场规模的偏小,保险市场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为了拓展市场,开拓新业务,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降低费率,加大业务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将是许多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这将影响他们的承保利润;另一方面,通货紧缩,资本市场萎缩,减少了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机会,增大投资风险,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二者的减少必然降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而削弱其偿付能力。
2.在市场货币供求平衡或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如果运用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应超过市场对其需要的量,过多的货币投入将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这对保险市场发展仍然不利。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保单保值和增值能力下降,保险的预期保障程度降低,使人们投保的积极性大受影响,表现为退保的大量增加,保单继续率下降和新业务发展困难。同时,在费率缺乏弹性的条件下,由于保单实际赔付率(或给付率)小于名义赔付率(或给付率),而投保人所交的费率却是按名义赔付率(或给付率)来确定的。这样实际上是减轻了保险人的实际经济责任,损害了投保人的经济权益,保险人处于有利地位。这种状态会使保险公司获利丰厚,并诱使更多的资本、机构和其它稀缺资源挤进保险供给行列,导致保险市场供过于求,引起市场的失衡。
(二)恰当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险政策作用的发挥
在市场货币供大于求时,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抑制总需求,减少通货膨胀;反之,在市场货币供给小于需求时,则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正确运用可使社会经济走向健康之道,并消除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对保险市场的不利影响,为保险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保险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保险政策的正确与否将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正确的保险政策可促进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增强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而不合理的保险政策则会抑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国家一般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消费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可:(1)通过开办各种财产保险业务,为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降低产品成本,生产价廉物美,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产品提供风险保障,鼓励新兴产业发展。(2)通过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保险业务,为商业银行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解除后顾之忧,以增大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3)通过开办各种个人保险业务,为社会公众个人的财产安全和人身风险提供经济保障,解除顾虑,激发其消费欲望。(4)扩大保险资金直接运用规模,调整资金运用方向借以影响公开市场业务,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又如在通货膨胀时期,国家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过度膨胀的消费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可:(1)通过开办各种财产保险业务,为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经济保障,促进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社会商品供给能力,实现社会商品总量与货币总量的均衡。(2)增加保险商品供应,提高服务质量,刺激保险需求,推迟居民对社会产品的消费,改变储蓄和消费的比例。(3)缩小保险资金直接运用的比例,增加国债或银行存款规模,以控制信贷规模。
可见,通过保险活动一方面可鼓励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或控制社会产品总量;另一方面又影响货币供应量,刺激或抑制社会需求,双管齐下,有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从而稳定货币。当然,如果保险政策运用不适,则会抑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三、近几年我国的利率政策及其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中,利率政策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1998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使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为了抑制通货紧缩,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在这一轮经济周期的调控过程中,国家将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手段,自1996年5月第一次降息之后,在短短的几年中已连续8次降息,扩张性利率政策的频繁出台,利率的连续下调对我国保险市场(特别是寿险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动摇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使投保人的投保意愿下降
连续下调利率,迫使以银行利率作为保费计算基础的我国寿险公司不得不随之频繁调整寿险保费的预定利率(如下表),不断上调保险费率,这有违费率应相对稳定的原则,社会公众对此感到无所是从,难以接受,从而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同时,由于我国的寿险产品储蓄性过强,保险宣传不当,公众保险意识尚欠成熟,使许多人买保险时总是将目光紧盯住资金回报率,单纯地将费率与银行利率相对比,因此,费率的不断上调必然会影响到投保人的投保意愿,近一两年储蓄性险种销售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二)对保险公司的给付能力造成极大的冲击,影响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利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着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另一方面每一次利率的调整也形成了高利率保单热销的景况,使我国保险业步入严重的“利差倒挂”境地。
1.利率调整对保险资金收益率的影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受《保险法》规定的限制,只能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和国务院批准的其它方式。1998年10月保险资金允许进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1999年10月保险资金获准通过买卖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由于国债市场、债券市场容量有限,进入证券市场方式以及其它资金运用渠道的限制,目前我国保险资金仍然有相当的比例(大约为30%~50%)存放于银行。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主要由银行存款利息、债券收益和证券投资收益构成。前二者收益直接与银行利息挂钩,后者的收益也间接地与银行利息发生联系,这是因为股市的波动与经济的增长率和利率的变化息息相关。由于银行利率的连续下调,使我国寿险公司的损失达280亿人民币。因此,银行利率的下调,对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的影响极大。保险资金运用收益难以弥补前些年较高预定利率险种所带来的巨额利差损。
2.利率的调整使我国寿险步入严重的“利差倒挂”的境地。由于我国保险业在经营管理体制上长期存在不注重效率,盲目追求保费收入的问题,使得各保险分支机构将其保费收入最大化作为其利益的唯一硬约束。此外,由于银行利率下调与保险预定利率下调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每一次银行利率的下调都大大地刺激了寿险需求,形成了公众购买保险的热潮,各保险公司以此为契机,大量销售高利率保单拓展业务,带来保险公司业务的高峰,其结果是寿险公司积累大量的利差损失,形成严重的“利差倒挂”,极大地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给付能力,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
扩张性利率政策对我国保险市场的不利影响是显著的,但它对我国保险市场也有着促进的一面,主要表现在:(1)利率不断下调,保单预定利率也随之下调,促使保险公司从以往的以高预定利率保单为主的价格竞争中摆脱出来,而转向产品服务质量方面的竞争,进而促使保险市场竞争更加有序规范。(2)利率的下调迫使保险公司转变经营战略,放弃过去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转向通过调整险种结构、控制经营成本、提高资产质量等来缓解利率下调对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近几年我国利率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保险市场建设,保险业的稳健经营有着直接的制约、促进和破坏作用。如何制定相应的保险政策,消除利率政策变动对我国保险市场的不利影响,是我国保险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韦生琼。人身保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郑立平。利息率波动对寿险市场的影响[J].黑龙江金融,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