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范文

时间:2023-03-15 08:2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货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货币

篇1

1、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2、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基础货币被称为Reserve Money,包括央行的货币发行(M)与央行担保的银行债务(存款准备金,R)。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外汇占款 基础货币 货币调控

1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猛

1994年,我国实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并轨,从此我国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极大地促进了外贸的出口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使得我国国际收支很快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局面。持续的外贸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等等,为市场提供了外汇供给。同时,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我国货币当局不得不大量地从市场上吸纳美元,使得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被动地增加。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呈持续增加态势。从附图可以看出,1994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小,增速缓慢。从1994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加大。1994~1997年间,我国外汇储备每年增加约300亿美元。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减少,吸收外资速度减缓,外汇储备增加趋势较为不明显。但是到2001年,我国经济形势好转,吸收外商投资规模加大,外汇储备规模再次高速增长。到2002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达2 864.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40亿美元。截止到2003年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已达4 032.51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40.8%。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仅次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维护汇率稳定以及进行国际结算的准备金,保持充裕的数量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能力,增强国际国内对我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吸引外国投资的进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对外资产,其获得是以占用人民币为代价,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势必导致大量的基础货币被占用,一方面使我国经济的货币投入对资金的需求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持续大量地流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降低了国内经济的安全系数。一旦国际资本由大规模流入转为流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将会受到强烈冲击,同时对我国货币当局控制基础货币也带来较大的影响。

2 我国外汇占款增长对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

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又称货币基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是现代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分析中央银行各政策措施与最终经济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的媒介因素。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项目,相应增加或减少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可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或缩小。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即扣除应缴准备金后)进行放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收缩过程。因此在货币供应量目标确定以后,对基础货币的调控通常就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

在我国,基础货币理论上等同于“储蓄货币”,主要包括了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邮政储蓄在中央银行的转存款以及机关团体存款。我国的基础货币的发行主要有三个基本渠道:财政渠道、银行信贷渠道和外汇贷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经历了一些变化。1993年以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主要投放于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中央银行对国有银行再贷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约占基础货币增量的80%以上。1993年曾达到84%。但是近年来中央银行提供再贷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下降,到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下降为24%和-9%。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外汇储备数量的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发生了改变。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上升,它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1994年,外汇占款增加额在基础货币增加额中的比重高达78%。自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总量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截止到2003年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占款数额高达34 846.9亿元,占基础货币总量的65.9%。不难看出,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外汇渠道的货币发行剧增,这不仅反映我国货币政策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加大,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基础受到破坏。

3 外汇占款增长对基础货币调控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连年大幅度增长,使得由其他途径投放基础货币的空间减小。2001年外汇储备比2000年增加约466亿美元,占用基础货币为3 856亿美元,占当年基础货币新增额达91%。为减轻基础货币面临的压力,我国货币当局采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办法来实施间接调控,其基本目标是,利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的对冲操作,调节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状况,既保证金融机构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贷款资金需求,又适度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对冲操作主要包括:①收回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②对部分金融机构办理特种存款;③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④在外资方面,开始有选择地确定投资项目,加强了资本项目下管制,减少低效益的资本流入;⑤在外债方面,1995年开始不再增加境外中长期商业贷款,并提前偿还部分利息较高的国外贷款。中央银行对冲能力的大小是由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以及货币乘数的现金/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外汇占款挤占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将使我国货币调控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3.1 基础货币调控的空间减小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冲销外汇占款的主要措施是收回中央银行的再贷款,这种方式难免受到再贷款余额不断减少的限制,导致我国的外汇冲销能力十分有限。虽然短期内采取对冲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国基础货币面临的压力,但是由于对冲可能会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加之外汇储备上升速度巨大,收回再贷款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另外我国货币金融机制发育不够健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冲销的条件不够成熟,我国货币当局通过本币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因此长期来看对冲外汇的措施不会有很大的作用。

3.2 基础货币调控的被动性加大

在我国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吞吐外汇储备的方式来干预外汇市场的活动,从而使得基础货币的投放受到国际收支影响的程度加大。由于外汇储备主要取决于国际收支状况,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进出口状况以及资本流动情况,中央银行难以直接对其进行适度调控,只能通过调节利率、汇率影响进出口和资本流向的手段间接地控制国际收支的变动。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储备减少,中央银行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增强使得中央银行无法对基础货币实施即时有效地控制。我国货币体制改革,导致存款准备率逐步减小,货币乘数放大,货币乘数增大将放大基础货币的误差,降低货币调控的精度,不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4 结论及建议

由于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在维持价格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这就使得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总量受到了基本的限定。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为乘数关系,即MS=B·K,其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K为货币乘数。通过乘数效应,基础货币的增加使货币供应量以更大的幅度增长。当货币的供给超过国民经济需要时,就会导致人民币的超经济发行,从而引起经济的通货膨胀。好在近几年我国经济处于通货紧缩之中,使得通货膨胀的势头暂时得到了遏制。但是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转换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由这部分M0转化M1、M2的时滞效应很低,远低于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的转换时滞,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会迅速导致货币的大量扩张,推动价格水平的上升,再加上其他的经济因素,可以看到我国经济中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存在。

4.1 改革外汇储备制度,开拓金融工具市场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下,我国中央银行还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可以使用,且缺乏足够的有效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使得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越来越显得乏力,因此中央银行还应进一步开拓新的有力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为我国货币调控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促进货币调控的有效性。另外,改革我国现有的强制结售汇政策,放宽外汇管制,尽快实现企业意愿结售汇,对于提高我国的货币调控的有效性也是有利的。

4.2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控制外汇储备规模

篇3

[关键词] 东亚 货币一体化 可行性

在欧元得以成功实施后,世界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东亚,东亚货币合作问题一时间成为学术界竞相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回顾

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国外学者多从货币合作的经济条件进行论证。Junichi Goto(1994,2001)研究了东亚地区一体化和货币合作的经济先决条件。Hazel Yuen(2000)采用动态方法,对东亚地区是否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进行研究。戴金平、熊性美(2001)通过对与欧盟的对比,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阶段确定与形态选择。杨胜刚、黄文青(2002)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层次进行了研究。张蕴岭(2001)对东亚合作的驱动力、进程、前景、长远目标和可能障碍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阐述。余永定等(2002)则根据最新资料对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二、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

最优货币区理论指出,一个经济区域是否能形成货币一体化可以依照经济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要素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似性五个标准来判断。

1.要素自由流动

Mundell(1961)提出应该把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形成最优货币区的首要标准。他认为要素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区域更适于建立最优货币区。我们以劳动力要素流动限制为例对东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发现东亚地区各国和地区所遵循的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公约各有不同,并且各国和地区劳工标准存在明显差异。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自由之家”指数明显过低,这导致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存在很大障碍。

2.经济高度开放性

Mckinnon(1963)则主张把高度开放性作为最优货币区的重要判据。东亚国家和地区中,经济开放度差异过大,必然加大建立统一货币区的难度。同时,东亚地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并不发达,很多还处于讨论和研究阶段,可见区内贸易与投资合作程度依然较低。

3.金融一体化程度

这一标准是1973年由詹姆斯・伊格拉姆(James Ingram)提出的。除香港和新加坡以外,东亚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非常低。同时,东亚各国对资本流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资本项目还远未开放,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加强了。

4.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爱德华・托尔(Edward Tower)和托马斯・威莱特(Thomas Willett)在1970年提出应以政策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的确定标准。东亚各国中,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国内净储蓄率差异都较大,这反应了各国政府政策目标的较大差异,可见,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建立还存在政策协调的难题,这也加大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难度。

5.经济发展水平

有些学者认为,相对较为接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货币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而东亚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却很大。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是日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均在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大陆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均收入还不足1000美元,可见差距之大。这显然对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建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东亚各国和地区在各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就目前来说,短期内建立货币联盟还有较大困难。结合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大致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东亚货币基金EAMF(East Asia Monetary Fund);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MR的东亚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Rate Mechanism);三是最终过渡到东亚单一货币区EACA(East Asia Currency Area)。总之,虽然现阶段建立起完善的单一货币区的条件还不具备,但是可以循序渐进的构建区域货币体系,通过区域层次的货币合作,确保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最终实现货币合作的目标。

在东亚货币合作中,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大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应对积极参加东亚货币合作并发挥领头作用。中国具备了参加并领导东亚货币合作的能力。中国参与领导东亚货币合作将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的开放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参与领导东亚货币合作,使人民币成为东亚支付货币,是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一极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蕴岭:东亚合作及其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3.(11)

篇4

>>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根源及后果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退出展望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文献综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美联储加速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联储再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透视与评判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及影响 “赌”气冲天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扩大在即 卷土重来 油价率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再迎春天 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应对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国的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其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

[19]Bernanke,B.S. “Global Imbalances: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The Bundesbank Lecture,Berlin,Germany,September 11. http://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speech/bernanke20070911a.htm,2007.

[20]Godley,W.,and M. Lavoie. Monetary Economics: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redit,Money,Income,Production and Wealth.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7.

[21]Fullwiler,S.T. Interest Rates and Fiscal Sustainabi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07,41(4):1003-1042.

[22]Bell,S. Do Taxes and Bonds Finance Government Spend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00,34(3):603-620.

[23]Moore,B. Horizontalists and Verticalists:The Macroeconomics of Credit Money[M].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4]Wray,L.R. Money and Credit in Capitalist Economies:the Endogenous Money Approach[M]. 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1990.

篇5

关键词:非货币易会计;补价;会计处理;完善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述及判断标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参考原则为:补价占整个交易金额的比例低于25%,其中: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或者,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支付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应判断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会计处理应遵循该项新准则的有关规定。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

商业实质的判断对于企业判断交换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账价值的确认和损益的确认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实质的判断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换入资产与换出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则表明该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四条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着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三、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1、换出或换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交易性证券、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2、换出或换入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对于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调整后的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3、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四、对我国非货币易会计处理完善的思考

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更加的活跃,会计政策的选择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在实施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活跃的市场是一个前提条件。但是我国的相应的法律政策和监督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所以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非货币易方面已经完善了,公允价值充分实施的大环境并没有根本实现。从发展的角度看,非货币易会计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与推广势在必行,为了有力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我们必须不断关注这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以求更好的为我们国家的经济服务。

(一)对非货币易准则层次上的完善可以说是完善“非货币易”准则的关键,要明确非货币易的基础,改进增值税的处理,明确补价原因是处理补价的关键,增加非货币易的披露内容,划清与债务重组的界限。由专家组成监督机构对准则实施中出现的不足和效率问题进行监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出,最大程度上抑制损失。

(二)对满足我们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而与国际上不完全相同的要积极予以对外公开,加大宣传力度。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国家,考虑国情和实际就非常重要。比如说,从理论上讲,非货币易换入的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是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但鉴于我国的商品市场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完善,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为避免某些公司利用非货币易谋取利益,我国新准则规定对于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应再加上支付的补价和相关税费。这可以看出我国会计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在非货币易上决不能生硬的运用理论,避免政策上出现漏洞,给国家造成损失。

(三)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会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赋予企业会计选择权,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会计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四)进行会计制度的创新。在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上,公允价值理解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解决资产减值事务中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我国目前公允价值发展还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公允价值特别是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本身在技术操作上就有很大的主观性,考虑到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要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做出的正确选择。虽然新准则在闲置利润操作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限制,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杜绝粉饰报表利润操作的行为发生。随着证券市场、金融系统、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会计职业队伍的壮大,应在适时进行会计制度的创新,可以说在这方面还需要我国会计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建勇,王莉霞。非货币性自称交换中商业实质判断标准的具体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0-41.

[2]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

篇6

一、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 换出) 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若换入资产和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计量,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跟据此规定, 一般情况下可按以下模式进行会计处理。如果不存在补价, 应借记换入资产(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支付的相关税费) , 贷记换出非存货资产(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 倒挤数) ”。若为损失则借记“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如果存在补价, 则收到补价方借记换入资产(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相关税费) 、“ 银行存款等( 收到的补价) ”, 贷记换出非存货资产(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 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 倒挤数) ”, 若为损失则借记“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支付补价方借记换入资产(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相关税费) , 贷记换出非存货资产(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支付的补价+ 支付的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 倒挤数) ”, 若为损失则借记“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若只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的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模式同上。若只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的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方法同上, 但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在此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 换入资产是多项时, 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则应当按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即以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为分配对象, 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分配标准, 分配计算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 则应当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第二, 换入资产为存货的, 允许抵扣的进项税应单独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第三, 换出资产为存货的, 应当作为销售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第四,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 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第五,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 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在资本公积中确认的前期公允价值变动, 也应当一并转入投资收益。

二、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者换入( 换出) 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无补价时,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应借记换入资产(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支付的相关税费) , 贷记换出资产( 换出资产账面价) 、“ 银行存款(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此时,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算的, 不确认损益。有补价时, 则收到补价方借记换入资产( 倒挤数) 、“银行存款等( 收到的补价) ”, 贷记换出资产( 换出资产账面价) 、“银行存款(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方借记换入资产( 倒挤数) , 贷记换出资产( 换出资产账面价) 、“银行存款( 支付的补价及相关税费) ”。此时,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如果换入资产是多项, 则应当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即以倒推计算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为分配对象, 以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分配标准, 分别计算各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由于此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或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 因此换出资产即使属于存货, 也不确认收入。

针对以上会计处理,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中的“25%”问题。《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中明确指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 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由此可知, 若甲乙两种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 必须存在一个等价交换的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其各自的公允价值。二者相等时不存在补价即可实现等价交换,若不相等, 就存在低价资产持有者向高价资产持有者补付差价问题, 该差价占较高公允价值( 即等价交换额) 的比例低于25%的, 可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高于25%( 含25%) 的, 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 按其他相关准则处理。但公允价值的弹性可能使此比例计算存在非唯一性, 进而影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二是公允价值的界定问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离不开公允价值, 它是指理智的交易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 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就目前而言, 公允价值指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现行市价是可变的, 同一事物的效用对不同人是不一样的, 甚至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其效用大小认可的差异也很大, 因此无法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需要测算, 测算的基础是准确推算未来现金流量和选择折现率, 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 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 即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公允价值的这种确定方法, 很有可能使其难达“公允”, 让企图舞弊者将该准则当作操纵利润的工具, 借以实现用会计“制造”利润的目的。为解决这一问题, 新准则强调了公允价值的适度引入, 即公允价值能够获得, 公允价值能够计量, 有确凿的证据。只有做到以上三点, 才能合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真实反映企业收益, 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见, 公允价值刚性不足、弹性有余的特性, 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形成机制, 防止其成为企图舞弊者用作操纵利润的工具。

篇7

关键词:非货币易;补价;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99-02

非货币易会计准则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将非货币易改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更加明确了交易对象是非货币性资产而不包括非货币性负债。本文就新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中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一、非货币易的含义及判断原则

1.含义

非货币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它的主要特征在于交易的对象是非货币性资产,是一种物物交换,可以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同类非货币换也可以是非同类非货币易。要深刻了解非货币易的含义,还需要明确区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范畴。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2.判断原则

理解了非货币易的含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易,会计制度给出了基本的判断标准,其参考比例是25%。即对于收到补价的企业,其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不高于25%;对于支付补价的企业,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不高于25%,则可视为非货币交易,根据非货币易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二、非货币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

何谓补价?补价是如何产生的?从以上所述的非货币易的定义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补价是在非货币易中涉及到的少量的货币性资产,是为使非货币易公平的一种补充;而从补价的来源来看,则是由于双方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相等。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这一规定遵循了会计上谨慎性的原则。在资产交换过程中,由于一方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另一方资产的公允价值,根据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较高一方必然要求得到一定的补偿,其补偿的差额就是补价。由于补价的存在,使得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相对不存在补价的会计处理更为复杂,可见,补价的准确确定对于交易的会计处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支付补价的会计处理

支付补价时,公允价值较低的一方需要向较高的一方支付补价,以使双方的交易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旧准则中认为,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它不同,新准则规定:符合商业性质(所谓商业性质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差额大)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易,应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具体表现为:若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营业外损益――非货币易损益”科目下进行核算(旧准则中设置“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易收益”和“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易损失”分别核算补价方补价中所含的收益和损失,这种账务处理虽说简单,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有不合理成分);若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此时不涉及损益。

2.收到补价的会计处理

旧准则中认为,对于收到补价的企业,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应先根据公式确认损益,然后根据“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从旧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出,收到补价的企业确认了一定的收益。但是,根据新准则中规定,不管以何种基础计价均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收益或损失的确认,而是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损益。具体表现为:若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也是在“营业外损益”科目下进行核算;若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就应该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此时也不计算当期损益,较旧准则的处理更加简便。

3.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会计处理

如果在非货币易中,同时换入的是多项资产,就应该对各项资产分项计价。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也应该按照是否具有商业性质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表现为:若非货币易具有商业性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资产的成本;若非货币易不具有商业性质,或者虽具有商业性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确定。其中比例的分配原则新旧准则基本相同。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新准则中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也能很清楚地看出公允价值在确定补价金额时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公允价值的实施需要一个活跃的市场,而我国目前的现有情况离公允价值适用范围还有一大截距离,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督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也就是说,我国在非货币易中确定公允价值的大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非货币易中的会计处理做进一步的思考。

三、对完善非货币易会计处理的思考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非货币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非货币易会计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与推广也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使我们做出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可靠性与国际相比较,我国分别在1999年、2001年和2006年修订了非货币易会计准则。尤其是这次修订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加快了与国际准则的协调。因此,我们应该吸取国际上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以求它更加合理,能更好地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1.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不足,资本市场刚刚开始培育,利润操纵现象严重,取得公允价值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它的判断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易于成为关联方操作利润的工具。因此,短时间内在我国大范围的推行公允价值是不合理的。但是,公允价值的执行和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积极营造公允价值适用的氛围,不断向国际惯例靠拢。

2.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高

由于我国会计政策和准则的制定上很好地考虑了我国的实际国情,使得与国际惯例有稍微的差别(例如,我国认为在确定入账价值时应考虑上补价和相关税费),因此,我们要积极对外公开,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当企业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发生变更时,应披露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而我们的新准则中仅对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类别,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确认的损益进行披露,披露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总之,我们在应用新准则中关于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时,应对补价金额的确定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公允价值的判断和选择谨慎处理,对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会计才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毅勤.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J].商业会计,2006,(6).

[2] 顾久炜.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06,(4).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

[4] 和淑绵.谈非货币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7).

[5] 马妍.非货币易会计处理的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4).

篇8

关键词:非货币易会计;补价;会计处理;完善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述及判断标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参考原则为:补价占整个交易金额的比例低于25%,其中: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或者,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支付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应判断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会计处理应遵循该项新准则的有关规定。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

商业实质的判断对于企业判断交换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账价值的确认和损益的确认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实质的判断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换入资产与换出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则表明该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四条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着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三、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1、换出或换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交易性证券、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2、换出或换入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对于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调整后的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3、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四、对我国非货币易会计处理完善的思考

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更加的活跃,会计政策的选择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在实施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活跃的市场是一个前提条件。但是我国的相应的法律政策和监督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所以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非货币易方面已经完善了,公允价值充分实施的大环境并没有根本实现。从发展的角度看,非货币易会计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与推广势在必行,为了有力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我们必须不断关注这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以求更好的为我们国家的经济服务。

(一)对非货币易准则层次上的完善可以说是完善“非货币易”准则的关键,要明确非货币易的基础,改进增值税的处理,明确补价原因是处理补价的关键,增加非货币易的披露内容,划清与债务重组的界限。由专家组成监督机构对准则实施中出现的不足和效率问题进行监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出,最大程度上抑制损失。

(二)对满足我们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而与国际上不完全相同的要积极予以对外公开,加大宣传力度。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国家,考虑国情和实际就非常重要。比如说,从理论上讲,非货币易换入的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是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但鉴于我国的商品市场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完善,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为避免某些公司利用非货币易谋取利益,我国新准则规定对于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应再加上支付的补价和相关税费。这可以看出我国会计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在非货币易上决不能生硬的运用理论,避免政策上出现漏洞,给国家造成损失。

(三)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会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赋予企业会计选择权,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会计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四)进行会计制度的创新。在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上,公允价值理解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解决资产减值事务中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我国目前公允价值发展还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公允价值特别是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本身在技术操作上就有很大的主观性,考虑到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要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做出的正确选择。虽然新准则在闲置利润操作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限制,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杜绝粉饰报表利润操作的行为发生。随着证券市场、金融系统、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会计职业队伍的壮大,应在适时进行会计制度的创新,可以说在这方面还需要我国会计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建勇,王莉霞。非货币性自称交换中商业实质判断标准的具体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0-41.

[2]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

[3]贾博颖,付玉来。非货币易会计处理的最新进展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5(8)。

篇9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这3种功能全部或部分从中国国内扩展到国外。中国自2008年底拉开人民币国际化的序幕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正一步步向前迈进。人民币正在国际范围内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使用。

1.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现状

我国于2009年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目前有206个国家与地区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资。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为5063亿元,2013年达到4.63万亿元,3年间增长了81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70%左右是跨境货物贸易,30%是跨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交易。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同期对外货物贸易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6.60%,上升到2013年的11.69%。香港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大约80%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通过香港进行。有专家预计,到2015年之前,中国和新兴经济体贸易总额的50%,或者是中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30%将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此外,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2013年12月3日的报告显示,从2013年10月份开始,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国际贸易融资货币。根据SWIFT的数据,在传统贸易融资工具———信用证和托收的使用中,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及结算货币的比率,已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2013年10月的8.66%,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二。美元排第一位,占81.08%的绝对多数,而欧元的市场占有率则从2012年1月的7.87%降至2014年10月的6.64%,排名第三位。

2.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现状

自2010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该业务发展迅速。2012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为2840.2亿元人民币,是2011年的2.56倍,2013年达5337.4亿元人民币,是2012年的1.88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占80%以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人民币结算的比重不足20%。FDI人民币结算额占FDI总额的比重从2011年12%升至2012年的36%,增长速度很快;ODI人民币结算额占ODI总额的比重从2011年的5%升至2012年的6%,份额较小。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业务发展迅速。香港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包括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股权类产品和人民币基金类产品。2009年之后,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快速,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认可机构数目也快速增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金融机构从2011年6月的900多家增加至2012年8月的1万多家。自2007年7月香港发行第一支人民币债券以来,其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速度较快。从2010年到2013年,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增长了224%。香港债券市场的发行币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港币债券比重迅速下降,人民币债券比重直线上升。2009年10月前,香港债券市场98%为港币债券,到了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港币债券比重降至35%,人民币债券比重高达52%。除了香港地区作为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之外,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还包括伦敦、新加坡、中国澳门和台湾地区等市场。2011年9月,英国财政大臣GeorgeOsborne和中国副总理共同宣布,伦敦将和北京共同协力发展人民币业务。是年年底,伦敦市场上的人民币交易量已经占到除中国内地和香港之外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交易量的46%。中国以外的第一支人民币债券是汇丰银行于2012年4月在伦敦发行的,目前已有10余支人民币债券在纽交所上市。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取决于中国货币当局人民币流动性的提供。通过和其他国家(地区)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除了维护金融稳定之外,中国货币当局还可以为境外人民币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署了第一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期限是3年。截止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共和24个国家(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30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25932亿元人民币。

3.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现状

当前,人民币的储备职能尚处于萌芽时期。尽管如此,基于中国经济几十年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及人民币的良好声誉,一些国家如菲律宾、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蒙古、智利、委内瑞拉、柬埔寨、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选择将人民币资产作为该国的储备资产。外国央行主要通过如下3个路径来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一是外国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投资协议;二是外国央行通过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投资人民币资产;三是通过QFII渠道进行人民币储备投资。另一方面,中国也正在努力让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IMF最近一次修订SDR比重是在2010年,在2010~2015年间,SDR定价篮子货币由美元(41.9%)、欧元(37.4%)、英镑(11.3%)和日元(9.4%)组成。该货币篮子并没有真实反映当前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主席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改革SDR货币篮子组成,使之更加公平公正。IMF的前总裁卡恩和现任总裁拉加德都欢迎人民币加入SDR。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在2010年就指出,人民币在SDR一篮子货币中应占10%的比重。除此之外,美国政府、俄罗斯、巴西和法国都支持人民币加入SDR。鉴于此,为了减轻人民币加入SDR的负担,IMF专门制定了一套相对较易满足的“储备资产标准”,希望可以在下一次修订时将人民币纳入SDR。尽管人民币尚不是SDR篮子货币,人民币外汇储备量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人民币已经是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资产了。有实证研究显示,一国经济总量(按实际汇率衡量)占全球的比重每上升1%,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将上升0.55%。假设在10年之内,中国GDP全球份额上升10%(将人民币可能的升值因素也考虑进去),那么人民币在全球央行所持外汇储备的比重将至少提高5.5%。所以,只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球水平,其他国家央行势必会增加人民币资产的比重,最终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

当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仍是美元主导的体系,也被称为“美元本位制”,该体系具有显著的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亟待改革。其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美国等储备货币发行国凭借储备货币的地位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作为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担负着该体系的巨大成本。其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储备货币彻底信用化之后,全球货币供应量失去了任何约束,美联储成为世界主流经济体系物价水平的决定者,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通货膨胀机器。对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意味着美元的“过分的特权”有了一定的外部约束,意味着当人们对于美元作为价值储存失去信心时,可以有其他外汇货币的选择。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1.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缓解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不公平性

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其具有显著的不公平性。表现之一是,对于外汇储备的需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积累巨额外汇储备,这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以极低的利率(现在几乎为零)向发达国家提供巨额贷款(2007年为2.7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积累外汇储备,是基于3个因素的考量。第一,出口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的对外汇储备的预防性需求。第二,一国面临国际收支危机时,缺乏有效的“集体保险”机制(collectiveinsurance)。虽然IMF的紧急融资(emergencyfinancing)是唯一可用的“集体保险”,但是它的较高条件限制了很多国家申请使用该项贷款比例。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积累外汇储备以求自我保险。第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强烈的顺周期资本流动的压力,在面临着国际收支危机时,国内资本加速外流,加剧危机,所以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积累外汇储备来对付危机。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达11.86万亿美元,在已公开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占比分别为60.9%、24.5%、3.9%、4.0%。截止201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额达3.82万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7300%。从横向比较来看,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额是日本同期(全球第二)的3倍。2013年底,俄罗斯、韩国、中国香港、印度持有的外汇储备额排名分别是第六、第八、第九和第十。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大部分投资于低收益的美国国债,并且深深地陷入了“美元陷阱”(dollartrap)。即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如果继续持有美国国债,则有价值缩水之虞;如果抛售美国国债,美国国债价格将大幅下跌,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将大幅缩水。而与此同时,美国投资者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利率较高。也就是说,中国以很低的利率把资金借给美国,同时又以很高的利率从美国借款,两者之间的利率差其实就相当于将资源向美国转让。可见,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补贴着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这体现了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巨大的不公平性。这种不公平性和美元本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分不开的。当前,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而美元是主导性的国际储备货币,所以中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和金融活动不得不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同时,除了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之外,中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多年来保持金额巨大的双顺差,致使中国积累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导致中国补贴美国的不公平的现状。而一旦人民币国际化,情况就会有所改观。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就有一部分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例如在进出口贸易中,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当贸易盈余时,中国贸易商手中持有人民币,而非美元,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在国际投资中,一部分中国对外投资和外国来华投资以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同样的,当外国来华投资大于中国对外投资时,进入中国的是人民币,而非美元,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美元储备积累的减缓将有助于减轻中国补贴美国这个不公平的现实状况。此外,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并且中国为本地区提供最终商品消费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中国与本地区较多国家间的贸易收支关系中,中国属于逆差国。随着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中国进口商将越来越多地用人民币从本地区各国进口商品和劳务,从而本地区各国通过与中国的贸易盈余,将积累越来越多的人民币储备,相应地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这些东亚、东南亚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和地区,例如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将在一定程度上用人民币储备来替代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也可减缓这些国家或地区补贴美国的不公平的现状。

2.人民币国际化将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从历史上来看,国际交易是以占主导地位的债权国家货币的使用为基础的。由债务国,特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来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当前美国这个最大债务国的货币———美元,却恰恰就主导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这样的体系是不可持续的,国际储备体系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多元化时代。当前这个体系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自1980年起就成为常态,而且金额持续扩大。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连续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些导致了美元在中长期内趋于贬值。在美元贬值的预期之下,私人机构开始抛售美元资产,但是由于害怕美元贬值导致其所持的美元资产即刻缩水,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买入了私人抛售的美元资产。即使是这样,越来越多的观察家担心,美国净债务的积累会使得甚至连中央银行也不愿意继续积累美元资产,原因是担心遭致美元贬值的损失。另一方面,在面临着资本的顺周期流动压力、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缺乏“集团保险”机制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又不得不持有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以加强自我保险。由于持有较多外汇储备的国家在危机中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少,2008年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强化了各国持有更多外汇储备的行为。如果要满足发展中国家对外汇储备的巨额需求,美国不得不靠保持巨额的贸易收支逆差来应对。但是,正如上一段所述,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美国长期巨额的贸易收支逆差已经致使美元贬值,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投资者将不再愿意继续持有美元,从而,这个美元本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基础是不牢固的,也是极其不稳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对于外汇储备的巨大预防性需求与外汇储备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从而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第一,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就可以用本币进行各种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尤其是,中国可以用本币进行国际借贷,摆脱了“原罪”(theOriginalSin)问题。那么,中国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将大为减少,中国就从最大的储备货币需求方转变成了供给方,有利于协调储备货币的供求矛盾,从而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第二,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其他和中国经济、贸易、金融联系密切的国家在选择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时,就可以将人民币作为其选项之一。而且,随着中国更深地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中,人民币作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从而,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美元储备供求之间的矛盾,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第三,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将打破当前美元和欧元的双寡头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作为全球的主导货币,享有垄断地位,既不受国际制度的约束,也不受其他国际货币的制衡,美元享有“超级特权”得以对其他国家进行财富“掠夺”和政治“胁迫”。欧元启动后,欧元成为第二大货币,对美元构成了竞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美元霸权,而日元和英镑不论是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还是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都很小,所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事实上是一个“双元寡头”的体系。但是,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又是不对称的,美元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可以从两种货币在全球已公开的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反映出来。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美元和欧元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0.9%和24.5%,可见,欧元对美元的制衡作用仍不足够约束美元的过分特权。而一旦人民币国际化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就有可能进入了对称的三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时代。这种体系的优点包括:其一,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3种可供选择的清偿工具,缓解了用一种货币充当国际货币而导致的“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还避免了两极货币格局容易产生的“跷跷板效应”;其二,对称的三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为各国的外汇储备提供了分散汇率风险的机制,使第三种货币成为另外两种货币波动的平衡力量;其三,对称的三元寡头垄断的国际储备货币之间相互制衡,既竞争、又合作,有利于降低相互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成本,也有利于维持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正如本杰明•科恩(BenjaminJ.Cohen)所说的,在多元的储备货币体系下,美国将不能再滥用其“过分的特权”。一旦美元的主导地位被其他货币挑战了,美国将不得不减少其对外国储蓄的需求,从而减少将来发生危机的风险。

三、总结

篇10

一、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各项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该情况属于准则规定的第一种情况。

[例1]甲公司2007年11月20日经协商,将生产使用的厂房、设备与乙公司的办公楼、汽车进行交换。甲公司厂房的账面原价为60万元,累计折旧30万元,公允价值40万元;设备账面原价为80万元,累计折1日20万元,公允价值40万元。乙公司办公楼账面原价为200万元,累计折旧140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汽车账面原价为5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另外,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5万元。假定甲公司、乙公司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人资产仍然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不考虑税费等相关因素影响。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收到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之比=5÷(40+40)=6.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换入资产总成本=40+40-5=75(万元)

办公楼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比45÷(45+30)=60%

汽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比=30÷(45+30):40%

办公楼入账价值=75×60%=45(万元)

汽车入账价值=75×40%=30(万元)

营业外支出

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厂房

300000

―设备

600000

二、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各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虽然换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属于准则规定的第一种情况,换人资产总入账成本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但由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因此分配各项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时,应根据各项换人资产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总账面价值比例进行分配。

[例2]甲公司2007年11月25日以一批库存商品与丙公司的厂房、设备进行交换。甲公司该批库存商品成本8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公允价值70万元。丙公司厂房账面原价60万元,累计折1151 30万元;设备账面原价90万元,累计折旧20万元。另外,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万元。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其增值税率均为17%,甲公司换入资产仍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丙公司换入资产作为原材料使用,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影响。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支付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之比=10÷(70+10)=1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换入资产总成本=70+10+70x17%=91.9(万元)

换入厂房原账面价值=60-30=30(万元)

换入设备原账面价值=90-20=70(万元)

换人厂房原账面价值占换人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比例=30÷(30+70)=30%

换入设备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比例=70÷(30+70)=70%

换入厂房入账价值=91.9*30%=27.57(万元)

换入设备入账价值=91.9*70%=64.33(万元)

借:固定资产――厂房

275700

――设备

643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00

银行存款

10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000

存货跌价准备

50000

贷:库存商品800000

三、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各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虽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属于准则规定的第一种情况。换入资产总入账成本应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再按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比例,分配各项换人资产成本。

[例3]甲公司2007年11月27日以一套自己研发并已投入使用的设备与丁公司库存商品A、库存商品B进行交换。甲公司该套设备账面原价200万元,累计折旧70万元,由于市场上不存在同类设备,无法确定其公允价值。丁公司库存商品A成本30万元,公允价值40万元;库存商品B成本6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假定甲公司、丁公司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增值税率均为17%,甲公司换入资产作为原材料使用,丁公司换人资产仍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影响。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换入资产总成本=40+80=120(万元)

原材料A公允价值占换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比例=40÷(40+80)=33.33%

原材料B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比例=80÷(40+80)=66.67%

原材料A入账价值=120x33.33%=40(万元)

原材料B入账价值=120×66.67%=8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设备

1300000

累计折旧――设备

700000

贷:固定资产――设备

2000000

借:原材

A 400000

B 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300000

营业外收入

104000

四、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各项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此种情况属于准则规定的第二种情况,换入资产总成本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人资产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成本。

[例4]案例1,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其他条件不变。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甲公司换出资产厂房账面价值=60-30=30(万元)

甲公司换出资产设备账面价值=80-20=60(万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办公楼账面价值=200-140=60(万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设备账面价值=50-10=40(万元)

收到补价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比例=5÷(30+60)=5.56%,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换人资产总成本=30+60-5=85(万元)

办公楼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比=60÷(60+40)=60%

汽车账面价值占换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比:40÷(60+40)=40%

办公楼入账价值=85×60%=51(万元)

汽车入账价值=85×40%=34(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厂房

300000

――设备

600000

累计折旧――厂房

300000

――设备

200000

贷:固定资产――厂房

600000

――设备800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510000

――汽车

340000

银行存款

5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