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范文
时间:2023-04-11 20:2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货币乘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货币乘数取决于货币存量,基础货币,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通货比率。
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消费者把现金持有视作自己消费的成分,所以在消费中会随时提出该部分,所以银行方面不敢将该部分用于投资,进入货币的流通环节,所以其性质与准备金一样,都是银行不会投入货币流通的存款部分。所以说居民手中现金和存款的比例也与货币乘数有关可将影响代入准备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字:现金漏损率 货币供给 货币乘数 相关因素分析
引言
货币乘数是分析和计算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变量,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变动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改变。一般认为,货币乘数同三个因素相关,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现在多数国家使用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或者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式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改变货币供应量的接着影响社会整体经济。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没有有效得影响乘数,原因是一个国家整体的现金漏损率是非常不稳定的。很多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怀疑货币乘数操作下的有效性。
美国学者Seth Carpenter和Selva Demiralp(2012)认为美联储使用准备金余额通过货币乘数决定美国的货币供应是不可行的。他通过实证发现如果用M2表货币供应量,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比例同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下的准备金余额相关,并且指出美联储已经从1980以来调节货币供给真正有效的是控制联邦基准利率。并由此总结美国银行系统已经无法仅仅从货币乘数的角度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德国学者Oliver Holtem?ller(2009)考察了德国央行1975年到2005年的数据,以央行主要的政策变量是货币市场利率为假设条件,发展了一个描述货币创造过程的工业组织形式模型,建立了关于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名义收入,长短期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变量的VEC模型,用实证的方法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证明了货币供应量除了同基础货币相关外,与经济体中的很多变量也相关,从侧面说明了货币乘数不稳定性。
这些研究注意到货币乘数在现今社会经济环境表现出不稳定,并指出商业银行准备金的自是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原因。但却忽视了组成货币乘数的另一个部分即现金漏损率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现金漏损率的变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货币运行中货币乘数的有效性。
一.货币乘数理论中货币乘数的三个影响因素
在货币乘数理论中,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现金漏损率Rc等于现金除以存款,本文把现金漏损率记为Y。
二.我国现金漏损率的变动趋势
基于年度数据的统计,1985年到2012年我国的现金漏损率的统计描述如下:
图1 1985-2012年 我国现金漏损率的年度变化图
三.现金漏损率的相关因素的VAR模型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择的样本范围是1985 2012年,各变量的数据都来自《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1.选择电子货币发展的变量
本文选择的变量是银行的借记卡里的资金量对银行整个的存款的比值,来衡量电子货币的发展和流行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记为DZ。
2.选择城镇化程度的变量
本文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把比重作为城镇化水平的变量,记为CZ。
3.选择老龄化率的变量
本文采用老年人口系数即是60岁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老龄化程度的变量,记为LL。
4.选择利率的变量
本文采用央行基准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变量,记为R。
(二)ADF检验
表1 ADF各变量检验结果
根据以上的表格,我们可以选择的滞后项有1和3,为了使得后面建立的方程简单,我们选择使用的滞后项为1.
(四)模型建立
完成模型定阶以后,开始建立VAR模型。选取现金漏损率对数,GDP对数,老龄化率对数,电子化率对数,城镇化率对数,利率对数作为内生变量,C为外生变量,建立VAR(1)模型。
可以得出现金漏损率的方程
(五)平稳性检验
图2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结果
四.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改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基础货币是可控的,我们可以预测。但是,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表明货币乘数同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负相关。法定准备金率可控,但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银行和公众行为,是不可控,很难预测的。通过上文的实证,我们也发现我国货币运行中的现金漏损率是不可控的,受很多因素影响。这就直接影响了货币乘数的可测性,并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足,那么货币供应量就不满足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所需要的三个条件之一。并且除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降低外,我国这些年的金融创新,金融资产不断增加也使得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降低。有人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也降低。由于这些原因,货币供应量已经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是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Oliver Holtem?ller, 2009. "Money Stock, Monetary Base and Bank Behavior in Germany, Geldmenge, Geldbasis und Bankenverhalten in Deutschland,"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lsevier , vol. 63(1), pages 7-36, July.
[2] Alexander Pierre Faure, 2013." Money Creation: Death of the Money Multiplier,"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Elsevier, vol. 33(2-3), pages 294-301, March.
[3] Seth Carpentera , Selva Demiralp, 2012."Money, reserve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Does the money multiplier exist?"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Vol.34( 1) , Pages 59-75 ,March
[4] Ed Dolan,2013." Whatever Became of the Money Multiplier?"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Elsevier, vol. 10(1), pages 99-114, March.
[5]雷震,李黎力, "我国货币运行中的现金漏损率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
[6]王 亮,刘瑞娜"电子货币使用、货币乘数变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 金融发展研究. 2012(7)
[7] 周光友." 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M].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7(5)
[8] 周鹏博. "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J].华南金融电脑.2010(7).
篇3
关键词:狭义货币乘数 广义货币乘数 误差修正模型
模型概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最早提出了货币乘数的概念;米德研究在金本位制还未完全崩溃时三种不同类型的银行制度下货币乘数的决定模型;以弗里德曼和卡甘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提出货币总量乘数等于货币总量与基础货币之比。无论是以后的乔顿乘数模型、伯尔格乘数模型,还是西方广为流传的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教科书,各国对货币乘数的定义无不采用“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模型。
通常情况下我们考虑货币定义M1和M2下的货币乘数K1和K2:
设Z(所有存款)=D+T+S+0;按照基础货币(MB)的定义:
鉴于199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合并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账户,实行统一利率,本文整体分析总准备金率(TR)对货币乘数K1、K2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公式推导如下:
货币乘数K1为:
货币乘数K2为:
货币乘数的趋势分析
根据近年来我国货币乘数的实际数据图(见图1),K1、K2分别代表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由图1可看出,我国货币乘数从直观上存在着以下的变动特征:第一, K1和K2从2000年至2012年先升后降。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 K1、K2稳中有升,其中K2在2006年5月达到了5.35的顶峰,而K1在2006年10月达到了1.87的顶峰;从2007年至2012年, K1、K2 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K2在2012年1月达到了3.73的谷底,而K1在2012年1月达到了1.18的谷底。第二,从2000年到2012年十三年间,K1、K2变动的幅度不相同,可明显看出K1的变动幅度要比K2幅度大些,K1在区间1.18-1.87变动幅度达58.5%,而K2在区间3.73-5.35变动幅度达43.4%。从2000年1月到2012年12月K1的平均值是1.58,而K2的平均值是4.39。
货币乘数影响机理的分析
(一)变量说明和数据选取
由前面货币乘数K1和K2的公式推导可得出,决定货币乘数K1的因素有四个:通货比率(M0/Z)、活期存款率(D/Z)、总准备金率(TR)、非金融机构存款率(DNFI/Z);而决定货币乘数K2的因素有七个:通货比率(M0/Z)、活期存款率(D/Z)、定期存款率(T/Z)、储蓄比率(S/Z)、其他存款比率(O/Z)、总准备金率(TR)、非金融机构存款率(DNFI/Z)。对于货币乘数决定因素的多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不宜采用EG两步法,而采用Johansen & Juselius极大似然法会更有效。
对K1、K2、通货比率、活期存款率、总准备金率、非金融机构存款率、定期存款率、储蓄比率、其他存款比率分别取自然对数,产生序列LNK1、LNK2、LNM0Z、LNDZ、LNTR、LNDNFIZ、LNTZ、LNSZ和LNOZ,先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这是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
(二)变量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
运用Pillips & Perron(1988)提出的PP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经过检验序列LNK1、LNK2、LNM0Z、LNDZ、LNTR、LNDNFIZ、LNTZ、LNSZ和LNOZ均拒绝原假设,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新序列LNK1、LNK2、LNM0Z、LNDZ、LNTR、LNDNFIZ、LNTZ、LNSZ和LNOZ都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以新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可以认为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新序列是平稳的,可以判定序列LNK1、LNK2、LNM0Z、LNDZ、LNTR、LNDNFIZ、LNTZ、LNSZ和LNOZ是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三)狭义货币M1的货币乘数K1的协整分析
因为本文选取的是月度数据,根据AIC、SC最小值准则,建立关于LNK1、LNM0Z、LNDZ、LTR、LNDNFIZ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1),在模型VAR1的基础上进行Johansen 协整似然比(LR)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JJ检验揭示出LNK1、LNM0Z、LNDZ、LNTR、LNDNFIZ在5%的水平下存在1个协整方程,这一组序列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根据协整向量间的关系标准化LNK1得到的模型如下:
对数似然比为1346.696。
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从序列LNK1、LNM0Z、LNDZ、LNTR、LNDNFIZ的协整关系来看,LNK1与LNM0Z、LNDZ、LNTR、LNDNFIZ存在长期均衡关系;LNK1与LNM0Z、LNDZ成反比,与LNTR、LNDNFIZ成正比。从弹性系数来分析,LNDZ对LNK1的影响最大,LNDZ每变动1个单位LNK1就会变动1.29757个单位;LNM0Z对LNK1的影响次之,LNM0Z每变动1个单位LNK1就会变动1.274803个单位,LNTR和LNDNFIZ对LNK1的影响较小。
从货币乘数K1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看,货币乘数K1的变化与其本身2期滞后以及通货比率(M0/Z)、活期存款率(D/Z)、准备金率(TR)、非金融机构存款率(DNFI/Z)的2期滞后相关。关于货币乘数K1变化的调整系数(ECM1)为0.286较小,说明货币乘数K1的短期波动较小
(四)广义货币M2的货币乘数K2的协整分析
建立关于LNK2、LNM0Z、LNDZ、LNTR、LNDNFIZ、LNTZ、LNSZ、LNOZ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2),在模型VAR2的基础上进行Johansen 协整似然比(LR)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JJ检验揭示出LNK2、LNM0Z、LNDZ、LNR、LNER、LNDNFIZ、LNTZ、LNSZ、LNOZ在5%水平下存在1个协整方程,根据协整向量间的关系整理后得到的关于LNK2模型如下:
对数似然比为2300.029。
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从序列LNK2、LNM0Z、LNDZ、LNTR、LNDNFIZ、LNTZ、LNSZ、LNOZ的协整关系来看,LNK2与LNM0Z、LNDZ、LNTR、LNDNFIZ、LNTZ、LNSZ、LNOZ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LNK2与LNM0Z、LNDZ、LNTZ、LNSZ和LNOZ成反比,与LNTR和LNDNFIZ成正比。从弹性系数来分析,LNMOZ对LNK2的影响最大,LNSZ每变动1个单位LNK2就会变动2.91686个单位;LNDZ对LNK2的影响次之,LNDZ每变动1个单位LNK2就会变动1.960937个单位;LNSZ对LNK2的影响又次之,LNM0Z每变动1个单位LNK2就会变动1.778815个单位;LNTR对LNK2的影响再次之,LNR每变动1个单位LNK2就会变动0.714297个单位;LNTZ、LNOZ、LNDNFIZ对LNK2的影响较小。
从货币乘数K2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看,货币乘数K2的变化与其本身2期滞后以及通货比率(M0/Z)、活期存款率(D/Z)、定期存款率(T/Z)、储蓄比率(S/Z)、其他存款比率(O/Z)、法定准备金率(R)、超额准备金率(ER)、非金融机构存款率(DNFI/Z)的2期滞后相关。关于货币乘数K2变化的调整系数(ECM2)为0.139较小,说明货币乘数K2的短期波动较小。
货币乘数各因子变动原因分析
通货比率。从实证结果看通货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通货比率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活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利率、其它金融资产(主要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预期收益率、财富水平、通货膨胀率、经济周期、金融危机、非法活动、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
活期存款率。活期存款率是指活期存款占所有存款的比重。活期存款率主要受定期存款利率、其他金融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和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定期存款率。定期存款率决定于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定期存款利率、其他金融资产的预期报酬率、财富水平、以及投资渠道的拓展。
储蓄比率。储蓄比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储蓄存款的利率、投资理财工具的开发、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公众的消费习惯和习俗。
其他存款比率。其他存款主要受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影响。影响其他存款比率因素主要包括其他金融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达完善程度。
准备金率。199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合并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账户,实行统一利率。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控制,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通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紧缩银根;当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放松银根。
非金融机构存款率。非金融机构存款率是指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非金融机构存款与全部存款之比。随着中央银行凋控体制的不断完善,政策性业务逐渐剥离,这一比例将会呈下降趋势。
综上,货币乘数可以使基础货币成倍放大或缩小。决定狭义货币乘数K1的因素有四个:通货比率、活期存款率、总准备金率、非金融机构存款率,决定广义货币乘数K2的因素有七个:通货比率、活期存款率、定期存款率、储蓄比率、其他存款比率、总准备金率、非金融机构存款率,这些因子又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变化。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著.李扬等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宁咏.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假说与经验事实[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陆前进,朱丽娜.货币政策工具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2003-2011年的数据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10)
4.叶翔,梁珊珊.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扩展分析[J].上海金融,2011(8)
5.黄中文,朱芳芳,张晓义.影响我国货币乘数因素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0)
6.马明,白雅娟.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货币乘数及预测公式分析[J].武汉金融,2010(7)
7.王海民.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3)
篇4
仅限本市流通
一些布里斯托当地的金融从业组织组织了一家名为“布里斯托镑”的机构,准备推出与目前英镑等值的地区性钞票,仅限于布里斯托地区流通。新货币创始人夏兰·芒迪说,新货币能够保护本地商业,以防英镑贬值让布里斯托人的荷包缩水。据布里斯托市政府的James Easey介绍,到目前为止,已有1000名市民和250家商铺签名使用这种货币。
承诺将使用布里斯托镑的本地商业机构包括家庭经营的扒房,一家电影院,一家船务公司,各种小吃店和咖啡馆,甚至还有著名的“撒切尔”甜酒厂。但布里斯托镑只能在布里斯托本地使用,本地居民可以在该市主要的商业街帕克街的一家西餐厅掏出一张10镑的布里斯托纸币买一份炸鱼薯条,然后该餐厅用这张钱来支付侍者和厨师的薪水或者付给原材料供直商。
布里斯托镑的信用将会由一家本地的信用合作社做担保。这家信用合作社会受到英国金融监管局(FSA)的保护。政府对以布里斯托镑形式的存款额度的保护将高达每个人85万英镑。以英国的标准来说,这是一笔巨款。这样,基本上对—般的平民老百姓来说,布里斯托镑的信用就受到政府保护了。
不过布里斯托镑毕竟不是由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使用其的商户需要缴纳3%的手续费,才能在当地信用合作社把这种货币兑换成英镑。
在英国,布里斯托不是唯一的地方货币。苏格兰就使用苏格兰镑,以区分于英镑。苏格兰镑由皇家苏格兰银行发行,和英镑面值相等,不过基本只在苏格兰地区流通。2005年,德文郡的托特尼斯镇(Tolnes)发行了自己的托特尼斯镑(TclnesPound),开了这种事情的先河,不过总共只有70户人使用。两年前在格罗斯特郡的斯特劳德镇(Stoud),也发行了自己的斯特劳德镑(StmudPared),也只有30家商铺使用。
布里斯托镑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可以用来支付地方商业税。布里斯托人则认为,他们的货币有两大不同,—是可以在线使用,二是有政府支持。布里斯托市政府表示布里斯托镑
完全合理合法,他们不会干预,而且还要对其进行支援,让市民更方便地使用这种本地货币。
James Easey就表示:“使用布里斯托镑可以鼓励本地人在本地消费和经营,也可以保护本地的就业和减少旅行的需求。政府将允许本地的商业税以及合同税在在线支付时自动换算成布里斯托镑使用。另外,市政府职员的一部分薪水和福利也会以布里斯托镑的形式支付。”
布里斯托镑长什么样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布里斯托镑不但将印刷纸币,也会发行电子货币,以虚拟的形式流通。纸币包括有1镑、5镑、10镑和20镑的面值。和原来的英镑相比,只是增加了1镑的纸币,同时取消了50镑的纸币。
篇5
关键词:煤层自燃;火源;红外成像;探测
中图分类号:TD75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Coalbed Hidden Source of Fire Ignition Infrared Imag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hen Xiang1,Chen Fei2,Yue Xiangwen1
(1.Xinglong Coal Mine Yanzhou Mining Group,Yanzhou272102,China;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The use of infrared imaging technology for high-temperature region to detect hidde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s a new and challenging task.Subject to coal heat conduction theory,combined with infrared radiation thermometry theory,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ory to observation as a means of infrared thermography,the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aster the loose coal when the coal exist within the heat source heat transfer process,loose coa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rared radiation,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loose coal power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tud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radiation,infrared radiation rate on coal energy impact.
Keywords: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Fire;Infrared imaging;Detection
一、煤层自燃隐蔽火源红外探测模拟实验系统
红外探测模拟实验系统包括隐蔽火源模拟装置,监测系统、加热系统和测温系统(如图6所示)。煤样反应器尺寸为:60cm×60cm×80cm,可旋转,六个面板用螺钉固定牢固,并可拆卸,便于煤的装卸,以及实验模型的尺寸的变化,并可实现从多个面进行拍摄。监测系统由ThermoProTMTP8红外热像仪观测煤层表面红外辐射温度场及其变化过程,其探测器为锑化锌(InSb)。
实验的目的是观测有内热源的松散煤体表面红外辐射特征的变化,基本原理是:在松散煤体内部人为添加热源,给内热源输入恒定的电流,使其产生持续的热量,该热量传导到与内热源接触的松散煤体上,这部分煤又不断向周围的煤层传递热量,煤体内部温度场发生变化,表面温度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根据红外成像仪的红外成像功能,能直观地显示出煤层表面的红外辐射及变化过程。
图1:煤层自燃隐蔽火源红外探测模拟实验系统
二、松散煤体升温过程中红外热像特征
利用实验系统,松散煤体升温实验得到的分别是内部热源温度为400℃线性加热、点加热、面加热和面加热温度为300℃、400℃、500℃,热源深度均为10cm的表面红外热像图变化情况,每个实验升温过程都用时72小时,通过对热像图的分析:
(一)内部热源为线性时,松散煤体表面温度场呈椭圆形分布,高温区域形状为椭圆形,椭圆的面积逐渐扩大,热量传递稳定后,椭圆的形状和面积基本不变;内部热源为点状时,松散煤体表面温度场呈圆形分布,高温区域形状为圆形,圆的面积逐渐扩大,热量传递稳定后,圆的形状和面积基本不变;内部热源为面状时,松散煤体表面温度场呈正方形分布,高温区域形状为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逐渐扩大,热量传递稳定后,正方形的形状和面积基本不变。
(二)相同加热温度下面热源高温区域强度最大,其次是线性热源,最后是点热源;
(三)采用面状热源加热,煤体表面温度基本平衡时的红外热像图中高温区域红外辐射强度不同,热源温度高的辐射强度大于热源温度低的辐射强度;
(四)内部温度场与表面温度场存在温度关联性,内部温度场越均匀,表面红外图像颜色差异越小,反之,对应的颜色差异越大。
三、数值模拟松散煤体隐蔽火源位置
我们分别建立了线性热源、点热源、面热源松的散煤体三维传热模型,将模型简化为只考虑煤的热传导,煤体内部热量以导热形式向周围煤体进行传递,边界条件具有一、二、三类边界条件,运用CFD软件FLUENT对传热过程进行模拟,模拟了模型随时间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自然对流面的温度场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过程,以及自然对流面局部的温度变化,并与实验结果比较,所建立模型能较好地与实验模型吻合,说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松散煤有源发热问题中重要特征是煤体内部温度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考虑到如上假设,固体三维非稳态导热控制方程描述为:
其中:x,y,z为几何坐标参数,为热扩散率,qv为内热源发热强度,为煤体的密度,c为比热容。
通过不同导热系数模型模拟结果的比较,得出导热系数对温度场的影响:1)导热系数对热源发展成为火源时间影响较大,导热系数越小,发展速度越快。2)其他条件相同时,导热系数对松散煤体内部温度分布影响不大,但是对表面温度分布影响较大,导热系数越大,反映出来的煤体表面温度越高,表面温差越大,有利于实际探测。3)煤体内部温度分布基本相同时,导热系数较大的松散煤体表面温度较高,也就是说,同样的表面温度,反映内部温度场分布实际上是不同的,导热系数越大的内部温度实际上越低。
当巷道表面上出现温度或红外辐射量异常,确定火源的位置并确定它的几何形状。观测面的数值取最后的观测数据,此时假定热源函数不取决于时间,热源函数可用下式写成:
在巷道壁面上,z=0,其温度分布可表示为T(x,y,0)。用观测数据T(x,y,0)求解热源函数分布就是一个反问题。在求解该反问题时,假定z值是固定的。这一反问题为第一类Fredholma积分方程的反问题,其解是不适定的。对于不适定问题,不求它的精确解,而是在某一准则下计算其近似解。设带有误差的温度数据为或红外辐射量为: 以最小能量准则和有限失拟能量为准则:用线形最小二乘问题的QR分解法求热源函数的分布,以确定自燃隐患的范围。
四、小结
篇6
一、 焚烧飞灰基本物理性质
焚烧飞灰是含水率极低的微细粉末状尘粒,呈浅灰或土黄色,一般含水率在10%以下,在潮湿气氛下飞灰由于吸水含水率会有所升高,热灼减率为3.0~10%。
1、密度
焚烧飞灰的堆积密度一般在0.5~1.0g/cm范围内,特别易受含水率的影响,含水较高时密度增高,流化床飞灰密度较高。振实密度为0.8~1.2g/cm,真密
度一般大于2.8~3.2g/cm。
2、表面积和空隙度 焚烧飞灰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实验测定的焚烧飞灰比表面积为4.8~13.7cm2/g。焚烧飞灰的空隙度较大,一般在30~50%范围内。
3、径分布
粒径
4、飞灰成份
飞灰成份分析是确定飞灰处理技术路线的必备数据之一。根据分析结果,可对飞灰的基本特性(重金属浸出特性、热处理特性、凝硬特性等)进行预测,为确定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表1焚烧飞灰成份分析表
从表1 可以看出,焚烧飞灰的主要元素有Ca、Cl、Si、S、Al、K、Na、Fe、P等。另外,焚烧飞灰中Pb、Zn、Cu、Cr等重金属含量也较高。
圾焚烧飞灰中的氯含量较高,这主要和垃圾中的厨余和塑料有关,而氯含量较高对飞灰的热处理不利,氯的挥发会加速对设备的腐蚀。氯含量较高也会导致飞灰中的重金属更易浸出。
焚烧飞灰中SiO2、Al2O3和Fe2O3含量之和是表征飞灰凝硬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焚烧飞灰中含有较多量的CaO和Cl,使得飞灰中SiO2、Al2O3和Fe2O3总量较低,凝硬特性较差。另外,Cl的大量存在也使得飞灰用作建材较难实现。
5、酸中和容量
从飞灰的元素分析可以看出,飞灰中的Ca、Na、K、Al等碱性物质含量较高,使得飞灰具有很大的酸中和容量(ANC)。飞灰的ANC 含量可以抵抗环境中的酸性物质,只有当酸性物质将ANC 逐渐破坏后,飞灰中的重金属才会浸出。
二、工程特性
1、粉体工程特性
飞灰的平均粒径主要集中在20~125µm,比表面积在4.8~13.7cm/g,属于流动性较差的中细粒度散料粉体。休止角为31~42°,抹刀角为49.5~58.5°。同时,飞灰的吸湿性可以达到40%,其物料表现为易于吸潮结块、团聚和架桥。因此,在飞灰干料的贮藏和加料送料系统中应当通过措施加以避免。飞灰的分散性可达到16~36%,表明飞灰干料易于扬尘,操作时应尽量采取密闭操作。飞灰的滑动角为29~37°,且此参数会随含水量的变化而改变。
2、热处理特性
焚烧飞灰的熔融特征温度是选择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在氧化性气氛下焚烧飞灰熔融点的三个特征温度(即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见表2。
表2 焚烧飞灰熔点的特征温度点
(2)二恶英类 垃圾焚烧飞灰除存在重金属类污染物外,还含有相当多的二恶英类污染物,见表3。
表3焚烧飞灰中的二恶英类污染物水平(ng-TEQ/g)
三、技术方案
1、处理技术现状
(1)国外
欧美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碱金属氯化物含量较低,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水泥窑煅烧将飞灰固化作为建筑材料,而韩国等亚洲国家由于生活垃圾中塑料类物质含量较高,焚烧飞灰中氯化物,尤其是碱金属氯化物含量高,水泥固化法得到的固化体强度与浸持久性较差,重金属的长期固定效果差,因此,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处理,尤其是熔融玻璃化方面。日本在法律上规定,焚烧厂必须对焚烧飞灰采取水泥固化法、溶剂萃取法、熔融固化法、化学药剂处理等4种处理方法之一进行焚烧飞灰降毒性处理,满足填埋标准之后,才可将飞灰进行再利用或填埋处置。
(2)国内目前,我国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采用的处理技术可分三大类,具体见表4。
表4 焚烧飞灰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评述
本工程采用螯合剂处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方案为属稳定化/固化中的药剂稳定法,由于稳定化/固化是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最现实的处理技术,因而选择与稳定化/固化技术中其它方案进行比较。
2、技术方案比较
稳定化/固化技术中不同的方案,各有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最佳适用对象。由于稳定化/固化技术方案实际上属于浓度控制技术,因此,选择的技术方案应促使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等以尽可能小的速率溶出。本工程技术方案与应用最多的水泥固化、熔融固化比较见表5。
表5技术方案比较
由表5可见,采用熔融固化处理焚烧飞灰效果最好,但要求的设备和费用高,使用范围有限。采用水泥固化主要缺陷是处理增容大,重金属难被稳定,固化体强度难于恒久保证。因而,采用螯合剂处理技术方案则相对较好。另外,虽然螯合剂对二恶英的稳定作用较小,但由于二恶英具有水溶性极低、脂溶性高的特点,通过水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风险较低,人体直接从环境中(水、大气和土壤)摄取二恶英的可能性也较小。二恶英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在生物体内聚积后经过食物链被摄入人体。因此,将螯合剂处理后的焚烧飞灰置于单独填埋单元(含渗滤液收集系统和底衬)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时(禁止附近居民食入填埋场附近食物),二恶英对四周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可控制的。
四、螯合剂选择
按螯合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分为两大类,具体详见表6。
表6螯合剂类别及其特点
篇7
关键词:成都地区;比亚迪G3;营销活动;综述。
1.汽车市场分析
1.1企业自身分析
比亚迪公司创立于1995年,创立至今拥有汽车和IT两大产业。2003年正式加入汽车行业,进行汽车生产与销售,在生产过程中始终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发展思路,先后建成了深圳、西安、北京、上海、惠州、长沙、韶关七大汽车工业园,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模具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同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产品生产方面继续秉承着品牌战略,首次提出“袋鼠跳模式”―通过踏踏实实的做事,充分完善自我,才能跳得更高更远;比亚迪汽车产品设计在学习国际先进理念的同时,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在消费者的终端服务上,注重寻求客户真正需求,做到客户需求什么给什么,秉承服务到位、服务对位、服务追求理性、注重长远。比亚迪生产的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轿车,代表车型有比亚迪秦、S6、G6、F3DM、L3、F0、F3、F3-R、F6、F8、G3、M6、G3R等。
1.2国内汽车营销环境分析
近年来,国家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其中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增加尤为明显,汽车尤其轿车快速进入居民消费领域,个体家庭的私人消费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导因素,并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和推进的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国家政策对“节能、低污染、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引导、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使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再加上这两年,我国陆续推出的优惠购置税、补贴,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让消费者构成成本降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也给节能、低污染、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了契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与认可。此时的比亚迪G3借助这难得的机会,顺势登场。
1.3成都地区汽车市场分析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成都市还是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地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超前消费意识强。成都人自古就有一种安逸闲适的生活情调。正是这种闲逸、现实的生活状态,使成都人对车情有独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武汉5大城市的成都的私车购买倾向最高,是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第三城,也是中国车市营销第一城。
成都消费者在对购车价位的选择上,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选择购车价位在8-15万元居多,差不多占需求总人数的一半左右。成都汽车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其中26-45岁的消费者占据了很大比例,年青人渴望并愿意接受新事物,G3的智能化、高科技化、低廉化、时尚化正能满足消费者此方面的需求。
2.成都地区比亚迪G3“回馈老客户、展望新客户”营销活动筹备阶段
2.1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宣传方式
从前期宣传到活动结束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选择成都地区各大比亚迪经销商店作为活动地点,确定活动项目主题为“回馈老客户、展望新客户”,具体前期宣传分为:选择当地电视台进行为期20天活动前期宣传报道;选择成都商报进行为期1周的活动前期宣传;到人员较集中地区进行单宣传发传;对老师客户电话通知。
2.2活动前期的物料准备,人员准备
活动前期准备相关的的物料:带比亚迪商标,放置鲜花的迎宾台、上边注明活动主题、活动流程与规则的X展架、打出此次促销活动信息横幅、有xxx比亚迪4S店欢迎您的拱门、干净的红地毯、音响系统、准备一定数量的桌椅、大型电视、相机、礼品台、签到簿、盆栽植物、包装精美、数量充足、体积大礼品、饮料、新鲜水果、温馨提示牌、雨天用品等;相关人员准备:负责登记到店客户人员、活动礼品的发放人员、试乘试驾专员、应急事件处理人员、试乘试驾车辆维护人员等。
在活动开展所需的物料准备,人员准备充分的基础上,比亚迪“回馈老客户、展望新客户”,活动如期举行。
3.活动展开阶段
3.1G3专项车展(含试乘试驾)
活动期间,到店客户可以参观专项车展,和比亚迪G3进行近距离接触,去领略G3的Keyless无钥匙进入系统和CAN-BUS电子智能管家系统、发动机一键启动系统等高科技智能化的配置,同时有意向的客户可通过试乘试驾,亲身体验G3具备的以上智能型高科技特点。在G3专项车展活动期间,现场有专门的主持人对G3进行介绍、同时还有对应的视屏播放介绍,试乘试驾客户活动结束后,可以到指定处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3.2G3专题座谈会
邀请比亚迪G3老客户进行座谈,通过此次的座谈,客户对G3的用车心得发表自己的各自感受,根据客户的发表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3.3G3免费维护
为了回馈老客户,开展为期一个周的免费维护保养,项目分别有:三滤免费更换服务;车辆免费检测;凡进店老客户可享指定项目工时费全免服务,指定配件享大幅度折扣。
4.后期延续
活动结束后,进行电话或短信询问检测过爱车的消费者用车情况及服务满意度;地方电视台的追踪报道。客户满意度问卷调查。
5.活动意义
为了感谢广大汽车爱好者对成都地区比亚迪G3的支持,展示G3的智能化、科技化成果,特举行“回馈老客户、展望新客户”活动。通过此次活动,让客户能感觉到比亚迪给他带去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也能够维护好公司的社会形象扩大公司知名度,提高其美誉度,提高G3的社会认可度,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从而提升终端销量。(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同斌等编著.现代企业营销策划[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市场策划丛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3]常滨毓.比亚迪:“袋鼠”的制胜秘笈[J].东方企业文化.2006(12)
篇8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下,国际金融市场各种金融工具得到了不断创新,金融电子化迅速发展起来。金融的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中的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金融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生事物当属电子货币,在近二三十年的时间内,电子货币在各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对传统交易方式、金融业、人们消费习惯、国家经济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信息科学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电子货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预计到2018年,交易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如下图所示。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需的影响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中央银行货币制度中货币供应量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再经过银行体系货币乘数的作用,创造出派生货币最后构成了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供给。按照目前我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可以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来讨论电子货币对货币供需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以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它由流通中的现金C和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两部分构成,即B=C+R。电子货币的使用必然使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呈下降趋势。据统计,我国的现金比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年的38%下降到了2012年的18%而电子货币使用率却从1990年的5%上升到2011年的687%。这说明,电子货币对现金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从而使现金使用量不断下降。同时又因为大多数国家对电子货币余额无准备金要求,所以电子货币有减少法定准备的趋势。因此这将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在决定货币供给的两个因素中,除基础货币之外,货币乘数是影响货币供给的另一个、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对中央银行来说,基础货币是一个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以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而货币乘数对中央银行来说是一个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很难对其进行控制。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支付行为,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它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主要是电子货币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并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因此,正确认识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带来的影响,准确把握电子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对中央银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货币乘数是指当基础货币增加时,货币存量成倍数增加的扩张系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货币供给量M=C+D,货币乘数为:
m1=MB=D+CR+C=D+k.Dr1.D+r2.t.D+e.D+k.D=
1+kr1+r2.t+e+k
k表示通货比率,t表示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e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1表示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2表示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由上面的公式推导出货币乘数的构成因素来看,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1)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k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出现,一方面加强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满足人们对各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另一方面,金融资产间的界定逐渐放宽,人们可以考虑持有其他预期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两方面都会使人们减持通货。所以,现金漏损率k是减小的。当现金漏损率k下降时,一方面,会使商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多;另一方面,也会使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多。超额准备金增多后,商业银行可以将更多的资金进行贷款或直接投资,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就会提升;原始存款增多,会增强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货币乘数的公式上来看,现金漏损率k下降使通货C下降,活期存款D上升,超额准备金也上升。但是活期存款增加量大于超额准备金增加量,所以货币乘数变大。而直接用公式计算也可得,dm/dk
(2)电子货币对超额准备金率e的影响。当电子货币流通后,由于电子货币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人们无需再考虑往返与银行的成本,电子货币的流动性也满足了人们对流动性的要求,而不再需要大量的现金。同时,刷卡消费更是成为了大多数人消费的新方式;网络上电子商务的开展,加上电子货币支付的便利,都使人们对现金的偏好大大减弱,这样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则大量减少。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成负相关,即超额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乘数变大。所以,电子货币出现,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变大。
(3)电子货币对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t的影响。从历年我国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t变化比较复杂,但是整体上看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也就是说电子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以后,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t在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的货币使用者将资产的一部分转为了定期存款。t上升的同时,货币乘数成同方向变化。
(4)电子货币对存款准备金率r1、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2的影响
因为电子货币模糊了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转变成本更低甚至为零,所以两者在电子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几乎是没太大差别的。所以两个准备金率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为了保持商行的流动性,存款期越短,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当电子货币在大量发行和流通的时候,人们在满足流动性后使银行负债部分的存款期相对增长;商行在满足流动性以后,就不再不需要这些大量的、没有盈利作用的准备金,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转为更高收益率的其他业务,如定期存款或融资类业务,这些都是相对稳定的业务,这些因素都会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同时,央行对存款的准备金率的把握程度也就更加困难了。
综上分析,可得电子货币对货币供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电子货币与影响货币乘数的几个因子都有一定的关联性。电子货币增加会导致现金漏损率的变小,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小,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大,存款准备金率、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小,这些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再次,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我国货币电子化程度和金融电子化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强,使得电子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的替代程度逐渐加强,从而进一步影响货币的供需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鲁滨.电子货币与金融风险防范[J].金融研究,l999(10)
[2]杨路明,陈鸿燕.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改革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2(8)
[3]周光友.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
[4]周光友.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3)
[5]韩留卿.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上海金融,2005(7)
篇9
关键词:金融工具 存款准备金 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6-019-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已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其央行甚至完全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水平降低到了只与其日常清算需要相应的水平,而我国现阶段法定准备金率已成为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一、背景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帖现、公开市场业务等。央行根据货币中介指标和经济运行状况,相机选择、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再贷款在1994年之前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和回笼的主要渠道以及调节贷款流向的重要手段,后来由于基础贷币投放及回笼主渠道的改变和商业银行再贷款的“倒逼”机制,缩小和限制了再贷款的力度。1994年开始,央行通过公开外汇购买投放基础货币。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加剧,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货币随之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出现了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外汇储备的激增。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是外汇的公开购买,1994年汇率并轨当年,我国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货币占当年基础货币净投放量的55.5%。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加剧,导致了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和外汇占款进而基础货币投放的快速增长,2004年,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占当年基础货币净投放量的240.3%,2005年末,这一数字上升到326%。巨额的外汇储备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还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流动性极端过剩就是流动性陷阱,即货币供给持续增加,利率低到不能再低,人们持有货币,不再有存款发生,货币政策失灵。为了避免出现流动性陷阱,消除流动性过剩,就要降低货币供给量。从货币政策这个角度,降低货币供给量有两个途径,一是对冲过多的基础货币发行,二是缩小货币乘数,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二、原因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所以成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主要原因有三:
(一)在我国,货币供给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法定准备金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1.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利率也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还不具备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只能将货币供给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存款准备制度是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效工具。
货币供给Ms=MB×m (公式1)
式中,货币供给-Ms,基础货币-MB,货币乘数-m。货币供给量取(Ms)决于基础货币(MB)和货币乘数(m)。
基础货币,指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它在经济生活中具体包括流通中的现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以及它们在央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上的存款三大块,后两项合并起来就是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总的存款准备金(即法定准备金加超额准备金)。如公式2。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部分,央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来向社会供应货币。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功能,放大数倍(货币乘数)后形成货币供应量。
MB=流通现金+银行库存现金+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公式2)
MB=M0+银行总存款准备金
在我国,基础货币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公开市场购买外汇数额的增长。
2003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相应地,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增长也非常突出,从2003年的1145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9300亿元,是基础货币净投放量的几倍。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基础货币的大幅度增长。我国外汇储备巨额增长的现象适时间内不会消失,因此,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货币乘数m,反映了给定的基础货币MB的变动所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变动。这个乘数是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给的倍数。货币乘数是大于1的。货币乘数公式如下:
公式中,货币乘数(m)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货存款比均呈现负相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通货存款比越大,则货币乘数越小;反之,则货币乘数越大。其中,通货存款比受公众行为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由金融机构行为决定,只有法定准备金率是央行能够有效控制的金融指标,它不仅决定了货币乘数的大小,还从数量上反映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倍增关系。
综上,在我国现行的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下,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它通过对货币乘数的作用多倍地作用于基础货币,进而改变货币供给量。
2.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消除流动性过剩的一种有效且成本低的货币政策工具。
为了对冲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过多基础货币,维持汇率稳定,央行最初采取了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把货币买回来,以减少市场流通货币。央行从2003年开始启动央行票据发行,2003-2006年,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净对冲流动性约3万亿元。
2003年以来,央行票据余额增长幅度很大,2003年底到2006年底,央行票据余额从3376.8亿元飙升到30300亿元,平均年增幅62.8%。巨额的公开市场出售导致了央行票据的高成本。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呈总体上升趋势。2006年,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1.90%上升到下半年的2.80%,三个月的央票发行利率也上升到2.50%。据此做不完全计算,2005年央行票据的利息成本是392.58亿元,2006年央行票据的利息成本就上升到848.4亿元,约占我国2006年财政收入的4.40%。此外,利用发行央行票据回笼基础还有两个明显的缺点:其一,中央银行支付票据利息实际上也是一种基础货币的发行过程,如果利息支付规模很大,将会增加基础货币发行的压力。其二,当央票到期后,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央票还要把回笼的货币连本带息投放到市场上。
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可以直接冻结银行一定数量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具有乘数效应,产生多倍收缩货币的作用。据统计,每提高0.5%的法定准备金率,大约可以冻结流动性1600亿元左右。自2006年以来的7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就大约冻结了11200亿元的流动性;第三,法定准备金没有“到期”期限,就不存在回笼货币重新投放回市场的问题;第四,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利率一直保持在1.89%,比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约低0.91%,如果仅仅考虑央行回收流动性的成本收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的成本更低。
可见,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来收紧流动性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见效快。在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前提下,仍然有上调法定准备金率的空间。06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2007年初4次上调后收缩了2%,不考虑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继续增加,以回笼货币为目标的法定准备金率还有2-3个百分点的上调空间。这也是法定准备金率成为现阶段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原因之一。
3.在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还存在结构性缺陷,从而降低了其有效性。
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增加而被动式地操作,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公开市场操作,且以外汇为对象的公开市场操作就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还未完全市场化,利率工具的效用不明显。中央银行基准备利率(如法定准备金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再帖现利率、再贷款利率、央行票据利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汇率均属管制利率,其作为价格工具还未完成市场化转变,不能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映也不灵敏,从而制约了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经济效力的发挥。
三、效果
2003-2006年,我国货币供给年均增长率为16.10%,基础货币年均增长率为14.24%,货币乘数年均增长率为0.03%,可以得出,货币供给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基础货币的增长。基础货币的增长导致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的增长,其中存款准备金的增长源自于存款余额的增长。这一时期,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7.23%,M0的年均增长率为10.52%。法定准备金率对基础货币作用较小,而主要是对货币乘数发生影响。数据表明,这一时期货币乘数变化相对较小,而基础货币在持续增长,进而货币供给持续增长,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还没有产生明显的作用。为什么?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究竟有没有效用?
2003年末至2006年末,我国通货存款比(M0/D)年平均下降了0.0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总共提升了3%,而货币乘数(m)相对较稳定,年平均仅上升了0.03%。原因在于,尽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了3个百分点,但是,总存款准备金率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动。
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普遍偏高(长期维持在5%-8%的水平),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只是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的0.5%,增加到法定准备金率上,对总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什么影响;对商业银行来说,超额准备金是其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闲置资金,减少0.5个百分点,不会使银行有流动性收紧的感觉。只有当法定准备金率持续提高,将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中的闲置资金全部紧缩或紧缩大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才会对货币乘数有影响,进而缩减货币供给量。
从这个角度讲,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果,体现为收缩了银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闲置资金,也就是说,收缩了银行过剩的流动性。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是合理的,只要过剩的流动性还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有频繁提升的必要性。
四、趋势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利率与汇率等价格工具也不会在短期内完全实现市场化,因此近期法定存款准备金仍将成为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但从长远看,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仍将是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首先,2006年央行已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建设,并于2007年初建立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对社会公布的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共八个品种。Shibor的某些品种(如隔夜Shibor利率)已成为能够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相对应的中介目标工具。可以预见,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完全可利用Shibor作为中介目标工具实现市场利率机制。其次,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就是外汇占款,货币政策自主化的关键是实现汇率市场化。
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 效应 分析
开放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国际资本在国际间流动,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制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外部因素,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张而逐渐成为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并逐步形成“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状况。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利用IS-LM-BP曲线全面阐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在经济内外均衡调控中的运用,已逐渐成为分析经济政策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其重要结论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高度流动时,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政策无效;而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安排,则货币有效。我国长期实行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对国际资本流动实行较为严格控制和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内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弱化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上运营成本和金融风险递增的约束,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本文拟从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效应分析出发,探讨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优化货币政策的建议。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近期使用较多和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从2011年10月份首次加息以来,目前已经连续5次加息、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再创新高。通常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上缴的准备金增多,减少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达到抑制过度放贷和控制过剩流动性的目的。另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缩小货币乘数,调控货币供应量。从实际运作效果看,2011年前三季度M2增速为13%,余额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创下近7年来的新低,调控效果有所显现,但通胀膨胀率短期仍处在高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缩减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直接作用弱化,而主要是通过对货币乘数产生的影响来控制货币流动性,但央行完全控制货币乘数还受到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近年来大幅增长(见表1),截止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1974.91亿美元,同比增长30%。相应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也同步增长扩大,截至2011年8月末,我国外汇占款总额达252645.6亿元(见表2)。依据货币供应量公式MS=Mb+m,货币供应量同时取决于基础货币Mb和货币乘数m,理论上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货币乘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但实际上我国货币乘数几年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见表3)。
货币乘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中央银行存款率都是负相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动,对狭义货币乘数的效应大,但对广义货币乘数的效应较小;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由此可见,货币乘数不仅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还受超额准备率和现金漏损率等非央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影响。
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普遍偏高,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需要支付利息,增加央行调控的财务成本,扭曲对商业银行的调控功能,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对总的存款准备金率影响不大,只有连续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至紧缩银行超额准备金中的大部分闲置资金,存款准备金率才能对货币乘数产生明显影响。
(二)利率调整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是我国“顺经济周期”所频繁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货币市场的传导效应是利率传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理论上分析加息可以抑制通货膨胀,调控货币供应量变化,然而在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的状况下,加息幅度偏小产生的实际效应并不大。由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效应缺失,通过金融市场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难以有效引导存贷款利率。另外银行放贷、企业投资行为的调整受到加息影响而存在时滞效应,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加息也更易吸引国际游资流入国内资本市场,加剧国内流动性的波动,汇率调控越加趋于困难。
此外,目前居民存在着较强的储蓄偏好和银行存贷差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但不断加息必然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同时中央银行已经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持续从紧货币供给量,资金融通紧张的情况已经凸显,如果中央银行再提高基准利率,将进一步提高资金融通的成本,使企业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
(三)发行央行票据
2011年1-10月已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173万亿元。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央行票据,在面对基础货币持续刚性增长,其对冲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央行票据发行短期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但到期兑付却会使货币供应量短期反弹,而且央行对央行票据支付一定的利息其实也是一种基础货币的发行过程,在规模很小的情形下,发行央行票据回笼的货币量多于到期兑付的货币量时,才会显现一定效应,如央行发行票据累计至一定规模,出现到期兑付央行票据利息的货币量多于发行回笼的货币量,发行央行票据短期调控失效。
目前央行发行票据的时间周期多为3个月、1年,具有短期回转、灵活性强的特点,政策效应持久性较弱。另外当商业银行资金短缺,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出售央行票据以增加流动性,以及央行要吸引商业银行购买必须提高央行票据收益率,将加大央行回笼货币的成本,同时利率的上升会使央行票据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增加发行困难,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央行票据的调控效应。
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弱化的原因
(一)货币政策目标多样化难以兼顾内外均衡
通常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根据政策配合的“丁伯根”原则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等理论,不同的政策目标应由不同的政策调控手段来实现。另外货币量增加是由经济社会内部因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所决定,本身就具有内生性,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就难以兼顾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充分就业。在克鲁格曼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资金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的“三元悖论”中,优化选择目标,重点看中央银行政策取向。我国货币政策实际运行过程中,注重经济增长的重大政治和社会意义,在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的同时,更偏重于经济增长,而外汇储备增幅较快时,无论偏重于经济增长,还是稳定国内物价和汇率,都会削弱货币政策效应。
(二)货币传导机制的运行障碍
货币政策不能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需要通过一定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凯恩斯主义认为,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但实际上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程度很低,同时利率与投资、物价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与消费相关性微弱,货币需求和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虽然利率对投资和货币需求的诱导作用始终客观存在,但现存利率机制下用凯恩斯学派观点来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当货币供应量供过于求时,可通过公众的多余现金余额支出变动来影响支出和收入,但货币供应量难测难控,若社会居民新增货币只增加居民储蓄,就不可能增加需求,自然短期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用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三)国际货币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协调失衡
现行国际货币结构格局下的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为应对债务危机,刺激经济发展,实施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其货币政策的制定越来越呈现轴心国利益趋向,结果使国际货币流动性伴随主要储备货币供应国家的货币供应量松紧周期而波动。人民币汇率虽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具有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特性,自然形成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周期性影响货币流动性的虹吸机制,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供给量扩大而带来的通胀压力,中央银行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冲销操作以阻止货币供给量扩大,但同时会形成信贷收缩,增加利率上调的压力,迫使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影响央行货币调控政策的效应。
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策略
(一)实施汇率浮动制和推进利率市场化
采取渐进式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实施人民币适度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可实现货币政策的紧缩,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减轻固定汇率目标下外汇储备规模扩张的压力,降低外汇占款的比率和外汇储备风险,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在外汇管理制度上实行严进宽出,抑制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同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传导效应,央行适时将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推出利率衍生产品以及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提高货币政策市场化的调控能力。
(二)加快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
建立面向所有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个人开放的全国统一债券市场, 加快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规范化促进证券市场的现代化发展,推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基金市场同步均衡跨越式发展,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市场投资主体,推进利率互换,加快建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允许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打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通道,为利率风险的转化与分解提供操作手段和技术支持,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功能。
(三)建立财政政策为主导与货币政策相配合的调控机制
基于中国偏固定的汇率制度导致财政政策更为有效,财政政策应成为主导政策,主要采取加大政府在各领域投资的直接干预手段,不仅政策乘数大,生效周期也更短,而货币政策改变投资的效果小,它只能在刺激经济过程中发挥稳定物价、防止物价大幅上涨的作用。我国货币供给量变化很大程度受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引导,而政府是唯一的土地供给者和调控者,政府的投资扩张活动实际上成为货币派生的主体。基础货币增加也许并不是我国货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以房地产繁荣为支柱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根本的动因还是财政问题,它实际上构成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机制。因此,建立财政政策为主导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 ,曲艺.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
2.范曦月.我国货币乘数分析—基于2000年~2009年数据的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4)
3.陈彦华.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