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政策范文

时间:2023-03-28 09:0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宽松货币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宽松货币政策

篇1

“稳健中性”,这是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货币政策的定调,而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货币政策的表述则是“稳健”,从“稳健”到“稳健中性”,应该如何理解,具体如何落实,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2016年)货币信用的膨胀已相当厉害,以至于年中又改弦更张,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2016年年底,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6中国网财富管理论坛上直言不讳。

于学军分析认为,自2015年以来,我国信贷投放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衡量货币信贷的投放情况主要看两项指标,即年度新增贷款或贷款增速,货币供应量尤其是广义货币M2增长情况。但2015年推出两项重大政策,即“债务置换”和“重点建设基金”。“前者是将地方政府原有的贷款负债置换为债券负债,两年合计约为8.2万亿元,再加上新增债券发行,数额自然更大;‘重点建设基金’名为股权基金投放,实际上也是一种地方性债务,即‘名股实债’,两年合计应在1.8万亿元以上。银行的这两项直接投放,都未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贷款科目中,若统计进来,实际上至少应多增加10万亿元。”

鉴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于学军对中国货币管理中的“处置”难题表示担忧,“一方面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这两年货币信贷又形成过度膨胀的局面,如何在顾及或满足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使货币信贷得以平稳有效控制,即如何实现‘软着陆’是个很大的难题。”

对此,于学军的建议是,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由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款)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进行合理有效的切换。他的理由是:首先,中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很高,现为17.5%,有很多的下调空间;其次,将调低存准率释放出去的基础货币仍主要投放在收购外汇储备上,可以起到所谓货币锚的作用;最后,MLF和PSL这些新型政策工具更宜在存准率降到低位之后使用,而不宜在此之前大量使用。

“2017年,央行可能还会有一次降准,没有降息。”无独有偶,对2017年中国货币政策具体操作方式的判断,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同样将焦点集中到了降准,“央行会把M2的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由于目前整体上资本还处在外流的态势下,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是有限的,如果要把M2维持在10%,甚至更高的水平,央行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提高货币乘数,所以降准的可能性比较大。”

篇2

货币政策将较2004年宽松。200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预期增长目标为15%,一些市场人士以这一目标低于2004年的17%认为货币政策趋于紧缩,这种解读是错误的。2004年5月后,货币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12月M2平均增幅只有13.8%,而央行对2004年底M2增幅的初步估计是14.5%,因此,今年的货币政策与去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比略为宽松。

上半年加息可能性很小。假设2004年12月到2005年12月通货膨胀的月增幅为0.3%,今年前5个月的消费物价指数将比去年同期上涨2.2%。在当前利率结构下,商业银行实际利率为正,意味今年上半年加息的压力不大。受2004年基数的影响,通胀率将从今年6月开始攀升,6-12月的平均通胀率将为3.3%。由于最受政府关注的是核心CPI年增幅这一指标,这种月度增长预示着下半年可能有一两次微幅加息,总幅度在50或54个基点左右。

商品需求的决定因素。中国对世界市场七大商品生产增长的贡献将由2004年的49%下降到2005年的43%,但仍然是世界上惟一最重要的增长来源,因此,研究中国经济如何影响世界商品需求非常重要。附表按照重要次序列出了中国主要商品需求的决定因素。如果赞成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005年将下降4.5%)远不及工业生产增幅(下降2%)、GDP增幅(下降0.9%)和零售额增幅(下降0.2%),那么,中国对水泥、钢铁、铝的需求增长将下滑,而对石油、煤、电力、铜、黄金和镍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

供给短缺使房价继续攀升。2004年的房地产政策多偏重于控制投资,抑制需求的惟一政策是央行加息,且只有象征性的27个基点,对整个市场需求的扼制作用只有2%。这样,2004年的地产市场供给(已完工商品房面积)增幅降到了11%,而需求增幅(已售商品房面积)为18%,这使得2004年前11个月的房价指数同比上涨了12%。因为投资紧缩政策对供给的影响有一定时滞性,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05年。另一方面,即使央行加息1%(这种可能性极小),也只能刺激市场需求增长5个百分点。在这种供给增长不及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预计2005年中国商品房价格将继续上涨5-7%。

货币政策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要打问号

篇3

关键词:货币供应联动性、E—G协整、通货膨胀

一、引言

进入2008年一场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美联储为刺激和促进美国经济奉行了宽松货币政策,到2009年3月又在零利率下限约束下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外国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国际传导愈加明显,特别是其对一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因此,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国家造成了冲击。

辰英(2011)认为,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使其难以寻觅到更好的增值获利渠道,就通过抬高国际市场以粮食和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成为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重要推手。然而,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未使本国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发展中国家则几乎都处于高通胀状况,金晓平(2011)认为虽然美联储向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但这些新增的货币并没有及时转化为贷款,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拉动实体经济,而是由于金融机构惜贷,被大量滞留在各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中,出现“基础货币供给显著增加,但货币供应量未同步增加”的困境。因而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李永刚(2011)则通过分析美国宽松货币传导机制,认为该政策将会降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促进其货币升值,加大发展中经济体流动性过剩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

美国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在向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到底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对其通货膨胀产生怎样的作用?如果美国宽松政策具有溢出效应,那么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发展中国家发生通胀的原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因此,本文将首先选取“金砖国家”以及G6(六大工业国)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将美国与它们的货币供应量进行协整检验,来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差异的原因。

二、货币供应国际联动的实证检验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可能紧紧追随他国货币政策,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对其他国家货币供应的直接影响而间接作用于通货膨胀。其造成的美元贬值可能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当局通过向本国系统注入流动性以应对本国产出的减少,来回应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了得出美国次贷危机后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联动性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本文首先选取的发展中经济体代表为“金砖国家”(BRICS)即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以及将G6(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对它们之间的货币供应量数据进行E—G两步法协整检验,看看他们与美国货币供应量之间是否具有联动性即长期均衡关系。

协整研究发现,“金砖国家”都受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且拥有长期均衡关系。美国以货币供应量表示的货币政策执行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确定的联动关系,即当美国采用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其经济增长时,必然引起发展中国家货币供应量的相应调整。而发达国家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除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的货币供给量水平值平稳外,英国、日本和加拿大与美国的M2一阶平稳,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可以对这三国的广义货币量做协整分析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E—G两步法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他们与美国货币供应量之间都不具有联动性。

三、次贷危机期间世界通货膨胀的表现和原因

2008年,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为14.1%,南非和印度的通胀率也在10%以上远远高于主要的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胀率(见图1)。因此,如果说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那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货膨胀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别呢?而由以上实证结果显示,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是否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就是受到美国巨大洪流的影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发展中国家通胀的重要推手。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September 2011

最具说服力的理论就是用“货币数量论”解释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原因,其强调了流动性过剩对于通胀的重要性。认为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过多流动性的积累必然会成为未来通胀的隐患。换句话说,货币增长在决定通货膨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市场价格总水平下美国宽松政策创造出的货币量也将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检验这个结论,本文选择了20个发展中国家计算这些国家2000—2010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两者的均值来进行计量分析。

使用EViews6.0软件分别对CPI和M2增长率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CPI和M2增长率的水平变量序列不平稳,而一阶差分序列DCPI、DM2为平稳序列,使用E—G两步法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建立回归方程:

模型估计的残差为:

通过EViews6.0对残差序列 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残差序列 是平稳序列,这说明原时间序列CPI、M存在协整关系。对二者进行相关性检验,CPI与M2具有负相关性。而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验也对流动性与通胀总是正向显著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因此,“货币数量论”不能为发展中国家发生的通货膨胀原因提供有益指导。

为了观察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我们需要看下2008年以前他们通货膨胀的表现情况。为此,本文分别选取了2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的通胀数据(见图2)。

上图显示,2008年世界的通货膨胀率普遍偏高,而且2008年世界各国遭受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冲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通胀差距达到最大。但从中也可以看出,2000年开始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就早已遥遥领先于发达国家。

因此,2008年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高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发展中国家本身普遍偏高的通胀率。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存在很高的通货膨胀。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扩大了原来的通货膨胀,而不是制造了通货膨胀。而发达国家原来的通货膨胀率较低,因此受到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后的通胀率仍可能较低。

参考文献:

1、王彬. 中美货币政策协调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4)

2、辰英. 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J]. 当代世界,2011.6

3、金晓平、应政.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1(9)

篇4

ECB降息显示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强烈姿态。本次欧洲央行降息符合我们的预期。在11月海外月报中,我们已经指出欧洲央行将继续降息。本次降息以后,欧洲央行基准利率降到了1,从对应的欧洲银行在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看,已经降到了0.25的水平,已经等同于美联储0―0.25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除非欧洲央行在降低利率的传统货币政策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包括改变再融资利率和隔夜存款利率的利差,否则未来降低基准利率的空间很小了。

由于欧洲的通胀仍然较高,高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的水平。市场也在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会不会导致流动性的泛滥。我们认为这样的担忧有合理性,考虑到尽管传统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对于欧洲经济复苏是一个重要前提,但在促进经济和流动性增长方面,传统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的边际实际上接近于0,单单欧洲央行连续两次降息并不足于导致流动性的泛滥。

与降息同时同步的欧洲央行在12月8日的货币政策报告中除了再次降息以外,欧洲央行还提出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从2%降到1%;两项长期再融资操作;以及降低一些资产支持证券(ABS)担保评级要求,以扩大担保资产范围。特别是降低ABC的担保评级要求包含了较多的政策涵义。首先,由于担保品评级要求的降低,使得担保品范围扩大,进一步使得欧洲的银行从央行获得贷款的金额能够扩大,这样使得欧洲的银行在必要时能够得到欧洲央行更多的流动性支持。第二,确保欧洲银行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保证银行到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动不会因为资本市场的紧张而受到干扰。第三,担保品评级要求的下降,也可能暗示了欧洲央行对于违约风险的容忍度在增强,似乎在为未来更大程度上介入债务进行制度安排或者进行政策上的投石问路,当然这只是一个合理的猜测。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央行连续两次降息所展现出的继续保持货币政策宽松方面的姿态。这样激进的姿态显示出,欧洲央行在更大程度上介入南欧国家债务问题的可能性在增大而不是减少。

首先,欧洲央行对于南欧有关国家的债并不是天然排斥的。在8月和9月欧洲债务危机对欧洲国债市场冲击非常严重的时候,也曾买入过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债。

第二,欧洲央行现在也有类似于美国QE2的政策安排,只不过购买的债券种类不是国债,同时数量也相对美国要低。欧洲央行在今年10月提出了从11月开始到明年10月总共一年的时间里,买入400亿欧元的担保债券。这类非传统货币政策本质上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一样的,当然已经有的措施的力度和美国的QE2相比,相对偏弱。

篇5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自2008年年底以来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这一历史最低水平,并于2009年3月实施了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主要内容有:一是购买总额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二是购入7500亿美元联邦机构以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劵,使此类证劵购入总规模达到1.25万亿美元。三是购入“两房”发行或担保的债券,总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截至2010年3月,美联储购买了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债,最终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极度膨胀。2009年末,美联储资产规模高达22371亿美元,是次贷危机发生前2007年1月8785亿美元的2.5倍多。由于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2010年11月美联储再次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QE2),即在2011年6月前购买价值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约合每月购买750亿美元,并表示将把到期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所得用于国债再投资,以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美联储希望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大量释放流动性,提高资产价格,压低实际利率,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如果说QE1主要是基于对金融市场一次性的救助,那么QE2更重要的目的则是为了应对通货紧缩及高失业率。QE2到期后,虽然美联储并没有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但美国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得到延续。2011年底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超低水平上,至少到2013年中期不变。欧洲央行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方面相对谨慎。为应对债务危机,2010年欧洲央行等先后与希腊、爱尔兰政府达成1100亿欧元和85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并通过再融资操作、证券市场计划等措施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英格兰银行也继续将短期利率维持在0.5%,并维持200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不变。2010年10月,日本央行时隔四年多重启零利率政策,宣布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现行的0.1%降至0~0.1%,并推出了总额为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差异

(一)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从实施效果看,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支持经济复苏和消除通缩风险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提高了信贷的可得性,对缓解信贷萎缩、提振市场信心、促进金融市场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初以来,美元和欧元的LIBOR-OIS利差大幅缩小,表明货币市场的信用风险明显降低,流动性状况明显改善。另外,发达国家通过建立一系列资产购买机制,改善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通过对所购买和用于抵押的金融资产定价的规定,促进金融市场定价功能的恢复,特别是帮助MBS、ABS等资产证劵化产品的定价;通过对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减少了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进而稳定了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方面,发达经济体由2009年的负增长3.4%跃升到2010年增长3.1%,同期,>!

(二)对美元汇率和全球大宗商品的影响从美元指数的变动来看,2002年至今美元指数呈现出波动中贬值的趋势。期间出现两次大幅反弹,一是出现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集中爆发时期。二是出现在2010年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集中爆发时期。这两次反弹都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国债市场避险。另外,美国政府也面临着财政赤字持续高居不下的困境,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为1.294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为8.9%;2011年11月,美国的国债余额突破1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2010年GDP总额14.6万亿美元。长期看,美元汇率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的重要政策工具,出于转嫁危机成本和减少债务负担的考虑,拥有庞大负债的美国希望通过美元持续贬值刺激出口,促进经济复苏和调整经常帐户赤字。因此,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预示着美元的中长期仍然将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由于美元是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交易最主要的计价货币。2010年以来,随着美元的贬值,国际贵金属黄金、石油等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特别是黄金价格目前高达1700美元/盎司,国际原油价格上升至100美元/桶以上。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小麦、棉花、有色金属、煤炭、矿石等的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IMF统计,2010年国际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6.1%。其中,非能源类商品上涨26.3%,能源类商品上涨25.9%,非能源类商品中的工业原材料上涨43%,食品饮料类上涨11.8%。(三)各国通货膨胀的差异表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没有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通胀水平明显上升,日本甚至出现了通缩迹象,但许多新兴经济体却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世界各国的物价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10年美国所有商品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为1.6%,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升仅为0.8%。由于欧盟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特别是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各国开始实施紧缩性财政计划,这些措施消除了欧元区通胀的压力。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欧元区消费者调和物价指数(HICP)同比上升2.2%,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HICP,同比上升只有1.0%。IMF预计,2011~2012年,美国的通胀率将上升至3%和1.2%,欧元区通胀率为2.5%和1.5%,这表明美国和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维持在较低水平。通货紧缩一直成为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的严重问题,2010年以来,日本物价指数持续下跌,2010和2011年日本物价指数分别为-0.7%和-0.4% 。[2]许多新兴经济体却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格局出现分化。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过剩,套利资本大量流入经济增长相对强劲、利差较大的新兴经济体,加剧了新兴市场的输入性通胀压力。2010年,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通胀率分别为3.5%、12%、5%和6.8%。2011年以来,中国CPI指数连续数月高达6%以上;IMF预计,2011~2012年新兴经济体的平均通胀率为7%和5.1%(表2)。

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差异的原因

(一)货币乘数下降导致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效果明显减弱以美国为例,虽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但M1货币乘数却持续收缩。金融危机前该乘数长期维持在1.6~1.8倍的水平,2010年2月一路下探至0.79,后来有所回升,但截至2011年4月,美国M1货币乘数为0.752,且仅为危机前水平的一半左右(图1)。其原因是面对美联储注入的庞大资金,保守的银行宁愿将这部分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在美联储,也不愿把资金贷给企业,结果是美联储投放的美元只有一小部分形成了美国国内的流动性。

(二)货币政策的漏损和溢出效应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日本2001~2006年宏观调控的经验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不必然导致通胀产生,日本的CPI直到2004年10月才恢复正值。其主要原因是日元套利交易对日本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漏损效应,即日本的金融机构和居民通过日元套利交易将持有的日元资产兑换为外汇资产,降低了日元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导致境内流动性向境外市场漏出。据此,当前美国的超低利率也将使美元取代日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套利货币,资本大量流出美国将抵消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由于当前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比较低,美国投资者会大量增加海外资产的购买,特别是购买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从历史经验看,由于美联储实际上是“准世界中央银行”,也是国际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其投放的美元历来都有较大部分溢出美国,变成国际游资,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美元溢出越多,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弱。另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对新兴经济体产生较大冲击,加剧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和货币竞争性贬值的风险,并通过汇率和资本跨境流动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产生负面影响。

(三)从贸易和生产全球化视角看,当前已经形成了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导、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产业链体系,减轻了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低附加值的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也加快了发达国家的进口步伐。发展中国家对美欧发达国家的出口大幅提高了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减轻了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提高了其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以中美贸易为例,由于中国商品物美价廉,价格明显低于其他进口国,2003~2010年,中美贸易使美国通货膨胀率降低了0.2~0.8个百分点。根据摩根斯坦利的报告,1996-2005年,美国进口中国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开支大约6000亿美元。

(四)从国际货币体系视角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仍然是美元本位制依靠美元的核心地位,美国可以只将国内经济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针,而无须考虑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而各国不得不屈从于美元的霸权压力,在协调中承担更多的负担。此外,美国经济“双赤字”的可持续性也根源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也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量积累贸易盈余和美元储备的重要动因。美国其实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大受益者而非受害者,一方面美国通过贸易逆差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实物利益;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将贸易顺差得到的美元再购买美国国债等金融产品,美国又获得金融上的利益,并形成了一个以贸易(实物)—金融(资本)为链条的全球大循环。实际上,多数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中央银行为了防止本国货币升值,都通过印刷足够的本币来吸纳流入本国的美元。以中国为例,由于中国经常和资本项目长期处于“双顺差”,再加上长期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被迫大量买入外汇,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外汇占款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并逐渐成为中国主导性的基础货币供应渠道,2006年以后甚至超过了基础货币投放量,2009年中国M2/GDP的比率高达1.81,该数据远远高于其他大国,这就是造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主因。

四、新兴经济体的应对措施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出现强劲的复苏态势,需要控制通货膨胀和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其要驱动经济复苏,必须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新兴经济体普遍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积极干预外汇市场和限制资本流动在外汇市场上,自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出以来,美元对几乎所有货币的双边汇率都出现了显着贬值,尤其是对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例如,2010年1~11月,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分别达到10.4%、8.2%、4%。为阻止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和汇率持续过快升值,部分新兴经济体加强了资本流入管制和外汇市场干预。巴西、泰国等采取了严格的资本管制,2010年10月,巴西两次提高针对外资的金融操作税税率,2010年底已增加到6%;泰国于2010年10月宣布将向外资购买该国债券征收15%的税款;印尼央行宣布加强银行业短期外债限额管理,并逐步提高银行外汇资产准备金率;韩国在2010年11月宣布重新向投资当地债券的外国投资者征收14%的利息税和20%的资本利得税。另外,出于保护出口增长的考虑,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并不愿意本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巴西、韩国等国家的央行都积极干预外汇市场,通过买入美元卖出本币来稳定本币对美元的汇率,进而使全球汇率之争更加白热化。

(二)紧缩货币政策应对通胀为了应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印度、巴西、韩国、越南、智利等国家分别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和收紧信贷阀门。印度央行2010年内连续6次加息,将基准利率提高至6.25%,接近危机发生前的利率水平;巴西2010年内三次加息,将雷亚尔基准利率提高至10.75%,将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到12%;中国央行2010年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并连续3次加息,2011年以来,中国又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至21%的历史最高位,2次加息。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部分通胀压力较大的新兴经济体都进入加息周期,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波兰、匈牙利、秘鲁、以色列等经济体相继加息,如韩国央行3次加息,累计幅度为0.75%;泰国央行累计上调利率1.25%等。随着紧缩货币政策的相继实施,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率有望在2012年出现回落。但是,在国际热钱涌入和通胀预期上升的情况下,目前新兴经济体正面临着继续保持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三元悖论”的选择困境。如果加息以应对通胀,则会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利差,从而助长套利性质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提高本币升值预期;如果采取干预汇市的措施,则会扩大外汇占款所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从而提高通胀预期。

五、中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策略

(一)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给中国带来了输入型通胀、热钱涌入引发资产价格泡沫、人民币升值抑制出口等一系列影响。据统计,2010年,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口价格平均上涨13.7%,出口价格平均上涨2.4%。中国国内货币存量也增长较快,在劳动力成本趋升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等因素的推动下,当前潜在的通胀风险仍然较大。因此,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困境:基于控制通胀的目的,货币当局有必要加息,但升息会引起资本流入增加,不仅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升值压力,而且还会使平稳复苏的中国经济承受压力。如果不对外部流动性有所控制,不升息则通胀将继续发展,资产 泡沫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资本项目管制的某些领域有所放松,无形中加大了对资本监管的难度。

篇6

鹰派委员转变立场

为了克服通缩并让经济重返增长轨道,日本央行自2001年3月份开始实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不断向经济注入巨额现金,同时将贷款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低水平。

但是,今年以来的各项数据都显示,受内需持续增强和出口回升等因素推动,日本经济形势已出现根本性好转。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8%,同比增幅更达到3.3%,远远超过了先前预期,并实现了连续3个季度保持增长。

而物价下降也出现了放缓迹象。根据彭博通讯社对34位经济学家调查的预期中间值,日本的核心物价指数在8月份的同比降幅有望由7月份的0.2%降至0.1%。而包括多位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在内的人都预计,这一指标有望在10月份开始上扬。

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一直被外界视为支持宽松货币政策强硬派的须田才会一反常态,转而呼吁结束定量宽松政策。

金融市场应声而动

由于日本经济前景看好,国内外投资者对于日本企业的投资兴趣渐浓,推动日本股市今年5月份以来一路上扬。截至9月28日收盘,日经225指数已升至13435点,为自2001年5月30日以来的收盘新高。

与此同时,须田的表态也增强了市场对日本央行上调利率的预期,日本各类债券收益率普遍走高,与之相对应的价格则纷纷下挫。9月28日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43%。而在此之前,由于投资者预计当局可能很快改变货币政策,日本5年期债券价格已连续三周下跌。

过分乐观并不可取

尽管各种数据都偏向利好,但分析人士指出,对当前日本的物价形势仍不可过分乐观。毕竟,要彻底消除已笼罩了日本7年多的通缩阴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在其半年经济报告中警告说,在通缩彻底消除之前,日本央行仍应该坚持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篇7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Easing)一词是日本央行2001年提出的,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刻意向银行体系注人超额资金,包括大量印钞或者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让基准利率维持在零的途径,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以鼓励开支和借贷的货币政策。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推出了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1),通过这项政策美联储购买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到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的时候,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已经购买了12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政府证券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累计投放了17250亿美元左右的基础货币。2010年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继续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2),在2011年中期以前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投放6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平均每月投放75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并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上。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额大增、国际热钱数量急剧增加。2009—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情况表美国实行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后,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从2009年1月份的19134.5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1974.91亿美元,增加了12840.35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了67%,季度增长量达1280多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国际贸易中的的贸易顺差,另一个就是境外资金净流入,包括:直接投资净流人、境外投资收益、境外上市融资和所谓的“热钱”,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分析,国际“热钱”在经过2009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短暂调整后,在2010年开始大举进入率先经济复苏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仅2010年一年经过测算就有755亿美元热钱流人中国境内,比2009年增加464亿美元,增长率达到约160%。

2.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美元供给数量增加,造成美元贬值,其他货币相应的被动增值。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从去年4月份开始人民币经历了约3个月的汇率稳定后,终于经受不住美元泛滥的冲击开始了持续贬值的过程,到2011年7月30日,已经变成了6.4371。仅仅1年多的时间:就升值了约0.4,升值幅度和速度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如果美联储继续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升值趋势,如果政府不加干预还会继续下去。

3.造成国际油价攀升传导到国内石油市场,油价高位运行。2008年底,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到低点40.26美元/桶。在各国实施政策救助经济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持续攀升,到2010年4月份达到了85.84美元/桶,到2011年上半年,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影响,石油价格重新回到100美元/桶,并且有持续上涨趋势。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我国汽油价格也在持续上升,截至2011年7月份,我国93#汽油价格达到历史高位7.49元/升,大大增加了我国交通运输业及相关行业的成本。

4.造成中国CPI、PPI持续上涨。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09年11月份,我国CPI、PPI超过零点以后,持续攀升,到2011年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年内新高,PPI也上涨6.8%,专家预计这种上涨趋势还将在下半年持续下去。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国际上大宗商品如石油、农产品、有色金属等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供给的增加将从两个方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一方面美元供给增加导致美元汇率的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会上升。另一方面美元供给增加将带动对大宗商品的投机,从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对于我国来讲价格传导主要是通过国际原油和资源类产品来实现的,我国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对交通运输都有很大的依赖,国际原油价格飙升首先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2008年底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4O.26美元飙升到2010年的接近90美元,直至2Ol1年突破113o美元,并有持续上升趋势。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构成中,运输成本、动力成本和化肥农药的成本最大,因此,对国际燃油价格的变化最敏感。这就使得中国农副产品的价格随着运输成本和农产品的价格一起飙升,直接导致生活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透过工资影响其他产业,特别是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成本,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给中国带来输入型的通货膨胀。

2.利率传导。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衰退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并在2OlO年出现通货膨胀风险,这使得它们不得不收缩货币供给量以压抑通货膨胀。例如,进入2OlO年以后,中国已经多次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和基准利率,这一措施使得中国不仅利率高于美国,而且投机和投资机会多于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充足的美元供给和很低的美元利率使国际投机资本泛滥,它们大规模流进中国投机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催化资产泡沫,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3.汇率传导。在当今这种国际货币体制之下,美元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将导致美元汇率贬值,相应地其他国家货币就会面l缶升值压力。对于中国来说,除了受到这个原因导致的本币货升值压力以外,还受到国际投机资本流进导致的本币升值压力。这是因为,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元继续保持极低的利率和贬值的趋势,迫使美元持有者采取行动规避汇率风险,经济增长显著而且具有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中国首当其冲,最容易成为热钱冲击的对象。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将带来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或这些国家货币需求的增加,使得中国货币汇率升值。为平衡汇率,中国政府不得不卖出本币买进美元,从而导致本币供给增加。这样,美元供给的增加通过外汇交易传递着通货膨胀。

四、应对之策

1.严密监控国际投机资本,多措并举,化解风险,引导投向实体经济。为防范和化解“热钱”流动的冲击,外汇管理部门要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一是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对“热钱”可能违规流人的重点渠道、重点主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保持对违规资金流人的高压打击态势。二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合规性监管。结合检查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及时研究加以完善。同时督促市场主体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三是综合运用宏观审慎和资本管制等调控政策,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套利资金流人成本。四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并完善应急预案,研究对过度流入的领域予以适当控制或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应急措施。五是加强政策协调,发挥部门监管合力,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有效性。六是继续大力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不断丰富人民币外币避险产品。七是采用税收、资本控制等政策引导其投向实体经济。

2.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消化掉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热钱大量涌进之后,人民币升值压力超过以往,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利润薄的出口企业破产。为了保护出口,需要采取人民币贬值或者至少不能升值的选择。但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中国现在对进口原油和进口农产品已经有了很大的依赖,为了降低进口成本和克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需要加快人民币的对外升值。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变。一是调整出口结构,要主动转移或淘汰低附加值出口加工产品,鼓励发展高端出口产品,使中国的出口商品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并为美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后,能够在新一轮的出口高涨中顺利实现出口升级做好准备。二是加快能源战略调整,节约能源消耗,增加自给供应,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低碳新能源的发展,鼓励节能环保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一方面新兴产业代表了经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这种调整也能消化掉大宗能源产品带来的输人性通货膨胀。

3.将物价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加大菜篮子建设,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并对资本类产品加大行政调节力度。一是改变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状,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压力。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分配差距过大,与当地经济消费水平严重脱节,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生活幸福指数,防止因通货膨胀,财富流失、生活质量下降现象的发生。二是抓好居民菜篮子建设,加大日用品生产供给。物价上升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供给不足。为此,必须加大人民生活用品的生产供给,在税收、物流等方面加大对日用品生产供给企业的政策优惠措施,及时进行补贴,消化掉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多为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三是多种措施并举,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及其他经济政策,防止资本类产品的经济泡沫。例如在住房建设方面:一方面利用经济手段调节资金的流向,同时也要利用行政手段加对国家限购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加大保障房和公租房建设力度,保障低收入者和刚就业者有房住、有房租。

4.加快人民币走出去步伐,消化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随着我国外汇储备数额不断膨胀,外汇资产的货币风险和汇率风险,以及外汇管理的道德风险都会随之加大。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美元贬值,带动其他国家储备货币相继贬值,中国外汇储备的折价损失也在不断增大。

一是控制美国国债规模,外汇储备要多元化。中国要更关注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鉴于美元的相对贬值,应严格控制美元资产的存量规模,适时调整。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可以加大对海外资产,如石油、煤炭等资源以及高科技产品的购买,并扩大直接投资及增持美国优质跨国大企业和国际组织的股票。

二是人民币汇率要更加有灵活性。尽管人民币具有长期升值趋势,但是短期内我国应该防止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单向大幅升值。必须完善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增加市场敏感度以及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频率,不给国际热钱无风险套利机会,通过运用市场手段来遏制国际热钱的流入。

三是倡导国际货币制度安排,创造一种与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以解决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系列问题。倡议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发展为超储备货币,并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即美元。

篇8

气候影响价格但加息影响不了气候

8月份物价上涨,从结构上看,主因是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所致。数据显示,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42个百分点。也即是说,8月份物价同比上涨的69.1%是由粮食价格上涨所导致的。

而这种粮食价格的上涨,又主要是由于7、8月份恶劣的气候所引起。据民政部统计,截至8月31日,洪涝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16508万公顷,其中2663万公顷绝收。

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也有流动性过剩的影子。2009年以来各地此起彼伏的农产品炒作即为明证。过剩的流动性必然通过高的物价水平表现出来。所不同的是,这种高物价或表现为高企的CPI,或表现为资产价格的膨胀。在房地产受到严厉调控而股市低迷的时候,部分过剩的流动性便集中在农产品上,引起部分品种农产品价格变动远远高出由基本供需因素所决定的价格水平。

但过剩的流动性炒作农产品,必须基于市场预期的改变。气候因素可谓这一“导火索”。而气候因素本身不是可控的,有时连预测都很困难。所以有笑话讲,科学家都无法完全预测明天的气候变化,凭什么要求经济学家准确预测!

加息能改变气候,能使气候因素朝有利于农产品生长的方向变化吗?显然不能。

利率对信贷规模约束小

从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来看,控制流动性规模的最好手段是信贷,而非将利息捋上捋下。这一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十分不同的。

说白了,改革开放虽已30多年了,但政企不分、政银不分的格局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国企特别是大型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往往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家财政拨款和金融部门信贷的支持。且由于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担当着协助执行国家政策的任务,因而所面临的市场约束也并不强。自然,利率作为一种价格机制,对于信贷和投资规模的控制并不十分有效。

CPI已成“强弩之末”

既然加息无法决定气候因素,也无法有效收缩流动性之规模,那么为什么要根据8月份的情形就嚷嚷着要加息呢?从未来几个月来看,物价水平继续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并不大,CPI持续攀升的态势已成“强弩之末”。

一是未来4个月货币信贷增长总体将呈回落态势。按照预定目标,未来4个月新增信贷应会控制在1.8万亿元以内,M2增速会保持在17%左右。

二是伴随经济增速适当回调,总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

三是生产环节价格在回落,向消费环节传导的压力不断减弱。5月份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已连续3个月回落。

四是翘尾因素影响的减弱。

加息两大成本

还要考虑到,当前加息至少有两大成本:对经济的负面作用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回升向好转向稳定增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加患有可能打击到民间消费和投资。导致经济增速的进一步回落。

而由于美联储继续维持接近于零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中国加息(预期)必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尤其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也日益增强。事实上,9月13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即再次批评人民币汇率政策。

虽然加息并非一无是处,通过改变资金使用的成本,加息能够引导资金流向那些有着更高潜在收益的项目等,但显然,当前并非全面加息的有利时机。

无法判断经济已企稳

虽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运用等皆不相同,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不外乎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保增长也好,防通胀、调结构也好,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因此,根本上决定货币政策走向惟一重要的因素,乃是经济形势之变化,而非其他。鉴于此,为判断今年后几个月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必须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做出判断。

总体上看,今年全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回落的态势。这其中既有上年基数的因素,也有今年以来包括房地产调控和节能减排在内的主动调控的影响。从已经过去的大半年来看,无论是GDP、工业生产,还是消费和投资,其增速均经历了一定幅度的回落。虽然可以预计GDP增遽在三、四季度将继续小幅回落,但自7、8月份以来经济运行却呈现出新的特征――有企稳的迹象。

例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卜2月的207%回落到6月份的137%后,增速逐渐趋稳。7、8两个月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3.9%,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叉如,8月份投资和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48%和184%,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1和加快0.5个百分点,也延续了一季度以来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市场预期也有所好转。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回落态势。

但也要看到,虽然有上述这些新变化和新迹象,要确立经济“从回升向好转向稳定增长”的趋势,仍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二季度,美日等主要经济体GDP增速回落,全球工业生产增长持续放缓,三大经济体个人消费支出仅有微幅上升,而世界整体失业率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道阻且长。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人民币升值,今后几个月中国面临的外部需求环境存有较大不确定性。从内部环境来看,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房地产调控,对经济增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尚无法断言当前经济已经开始企稳,更无法仅根据8月份工业生产和PMI的小幅上升就断言经济开始回升。在当前经济从回升向好转向稳定增长的关键期,仍应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不变应万变。

加息可能性不大

在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上,笔者认为,今后几个月央行不太可能动用加息这一价格型政策工具。在数量型政策工具上,按照全年投放7.5万亿人民币信贷的目标,今后4个月还剩不到1.8万亿元的额度,央行会在任何必要的时候实施直接的信贷规模控制,如窗口指导,以确保信贷保持均衡合理的投放。

篇9

摘 要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所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出发,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影响 对策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连续启动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源于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后,美联储推出了第一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三个月中创造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储备,主要将储备贷给它们的附属机构,方便金融机构购买衍生商品。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基于以下两个因素。从政治背景看,奥巴马政府经济持续低迷没能好转、失业率居高不下,民意支持率低,迫使美国推行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经济情况来看,美国经济虽然有反弹,但复苏动力不足,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在2010年4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美国能够拿出的挽救危机的应对政策已经不多,特别是利率已经接近于零,失去了操作空间,迫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于2010年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 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降低失业。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1.热钱的涌入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受到干扰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国际资本涌入像中国这样的一些新兴国家。新兴国家的高利率吸引美国热钱投入股市、楼市,进行无风险套汇套利并获得丰厚利润,同时还使资产价格上升、通胀压力加剧。可见,热钱的流入对中国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等宏观调控政策有重大的影响。

2.通货膨胀压力加剧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导致价格弹性较大的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在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中,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类商品占据的比例较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使国内生产成本提高,引发通货膨胀。此外,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使中国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

3.外汇储备风险加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3.1975万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0.3%。位居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位置。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估计约占70%左右,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为主要形式。美国实行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元贬值,意味着我国近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会面临急剧缩水。此外,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如果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必将大规模抛售国债,使美国国债价格下滑,中国外汇储备将遭受更大损失。

三、为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减少其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中国有必要实施相应的对策。

1.吸收对冲,加强监管

首先,我国要高度关注国际资金流动的状况以及美国经济的发展动态,重点关注我国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等受到的影响并及时进行分析以做出相应调整。其次,央行可以采用相对应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例如,针对涌入的“热钱”,国家可以采用总量对冲的措施。即当有短期投机性的资金涌入时将之放入“池子”中,不让其渗透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实体当中去。而当需要撤出时,再将其从“池子”里放出来,以有效的减缓“热钱”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而这里提到的这个池子,可以包括: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吸收对冲、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通过利率或者是汇率的衍生产品等。

2.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逐步发展为国际结算和计价货币,以有效避免因美元泛滥和贬值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外,要发展完备的金融市场,力争将上海建设成为另一个世界性金融中心,这将不仅有助于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争夺国际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降低国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减小输入型通胀压力。

3.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推进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中国未来外汇储备资产保值的难度进一步提高,风险进一步加大。为此,中国应加强对现有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在保证外汇储备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性。此外,在保持我国持有美国国债存量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以防范利率波动的风险,要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增量的使用范围,推进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同时逐步调低美元资产比重,增加新增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的比重,在外汇与黄金之间寻求储备平衡,化解以美元和美元国债为首要选择的外汇储备单一化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静娜.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现代商业.2010(5).

篇10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外贸易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这个词最先由日本央行于2001年提出,为有效应对日本经济低迷的状况,日本央行通过买入政府、企业债券及大量印钞等方式让日本银行的基准利率维持在零水平。这种非常规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的方式,为日本的经济体系创造了新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企业开支和借贷的作用。为应对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2008年美联储也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通过向银行体系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货币来促进国内投资,进而增加就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据汇通网经济数据统计:2008年美国四季度GDP环比分别为-0.7%、0.6%、-4%和-6.8%,说明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开始,金融危机已经明显影响到美国实体经济,特别是美国的工业和服务业。2009年美国四季度GDP环比依次为-4.9%、-0.7%、1.6%和5%,说明从2008年底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美国GDP明显成回升趋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2010年第一季度又开始有所下降。而在失业率方面,自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在10%上下浮动。只有到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失业率才下降了约1%,但远低于政府预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推动美国经济走出危机上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与预期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催生企业大量从事生产、雇佣劳动力,金融企业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资金主要在金融机构之间流转,“惜贷”成风,严重影响到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和扩大就业的效果;二是在通胀压力加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美国制造业更加艰难,银行更愿意把手头的资金投资于国债,而不愿意把钱贷给企业,使得相关市场再度失去流动性;三是随着美元供给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美元利率的下降和贬值,为保值财富,美元资本外逃现象严重。这种泛滥的流动性严重影响到了全球其他国家,使得以黄金、原油、农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强劲上涨,出现全球范围内的通胀。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使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扩大了从美国市场的进口。当然这种影响也是利弊皆存,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对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我国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外贸顺差持续了近二十年。持续多年的外贸顺差造成经济增长对国外经济体的过分依赖,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人民币相对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进口总额,外贸顺差也开始逐年递减,2011年下滑至1551.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以下,符合国际公认的贸易基本平衡标准。贸易顺差数值的降低,弱化了欧美等贸易国对我国有针对性的贸易攻击。

二是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使美元贬值的同时,抬高了人民币的兑换价值。而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会使国内企业以同幅度下降的价格进口商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进口商品的成本及费用;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出口同等数量的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出口商品的利润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三是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属于粗放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模式,利润率极低,对资源的依赖性强,高速的外贸出口依靠的是资源的极度破坏和劳动力的低成本,这种模式无疑是美国等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诱因之一。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的出口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将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依靠技术进步来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是有利于优化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外部环境,扩大市场份额,整合全球资源。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本相比以前有所下降,因此我国企业可利用此契机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建立跨国公司或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速度,也可促进企业以较低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整合全球资源,从而培养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我国外贸的消极影响。一是削弱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当前,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在于低劳动力成本,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价格低。美元的贬值,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使得国内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降低,外贸企业的出口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并会引发制造业向国外低成本地区转移,进一步冲击我国的外贸出口。

二是降低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和速度。美元贬值增大了外商的投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和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全年FDI约为1150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9%,远低于往年,而12月份单月FDI的投资较2010年同期下降幅度更是高达约21%。其中美国对华投资降幅明显,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本身的疲弱使得企业对外投资乏力;另一方面是人民币的升值使得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资企业出口成本增加,降低了外商投资加工贸易型企业的意愿。

三是加大国内就业压力。首先,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人民币的国外需求急剧上升,为维持供需平衡,央行不得不加大人民币的市场投放,致使通货膨胀显现。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投资锐减,很多企业为压缩成本不得不采取减员措施,国内劳动力就业压力加大。其次,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国大批生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向型企业,因失去价格优势,缩减了商品的出口量,陷入经营困境,导致了大批工人失业或放长假。再次,很多外商由于资金链的断裂,急剧收缩投资战线和规模,延长了很多在建项目工期和取消了很多拟建投资项目,这也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和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是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取胜的出口行业。我国的主要出口行业大多外贸依存度过大、科技含量较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促使美元贬值的同时,也必然会抑制我国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对那些外贸依存度大、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出口行业,有些甚至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我国外贸企业的应对策略

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胀,抑制了我国国内产品的出口和国内企业的投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着眼于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内需,以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国内消费市场巨大,有很大的潜力和充足的发展空间。要启动这一巨大市场,一方面要尽快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对外贸出口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及企业,积极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出口行业多是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工人所从事的劳动多是简单的、重复熟练劳动。这样的行业、产品和劳动,利润空间极低,并很难抵御全球性经济风险。尤其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元的相对贬值加大了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价格优势难以为继,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变得更为狭窄。鉴于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必须要积极调整出口战略,转变经营理念,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培养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对外贸易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