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平衡范文
时间:2023-04-10 20:5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贸易平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29%是在我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一般的进口货物,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来判定原产地,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而不考虑是否实际上由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加值,因而某些被美国记录成自中国的进口很有可能是应该记录为自其他中间方进口的。
2.2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同
2004年我国GDP普查数据显示三大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l3.1%、46.2%、40.7%。显然我国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率分别为2.8%、23.4%和73.8%,到2005年则分别为23%,22%和75.7%。显然美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本地化生产的特征,内需倾向突出,制成品的进口对本国生产、消费结构形成补充,因而进口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由于是过度消费国家,储蓄率极低,从而导致国内投资和产出或者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中国又因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由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淘汰转移的制造业,并且质量又明显优于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家庭最终消费结构难以与之匹配,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相对不旺盛。所以由此两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3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2.3.1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中国与欧美发生贸易顺差,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发生逆差的贸易格局。
2.3.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国界日渐模糊,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模式,以往的原产地统计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问的贸易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仍采用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家贸易统计制度,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中美贸易结构扭曲,加剧中美贸易失衡
1949年,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逐步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恶意地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诸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颁布出口管制目录(如商业管制目录CCL、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执行许可证审议程序、强化执行机制与惩处力度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军民两用物品和技术的出口.
高技术本是美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但这一优势并未在中美贸易中体现出来。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以及航空技术贸易上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航空技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然而在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高新材料、武器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特别是在信息与通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了521亿美元,这些举措不仅未消除美中两国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3应对策略建议
3.1加快开放我国服务业,扩大美国对华服务贸易
由于美国在服务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中国的服务业市场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中国服务业根据WTO要求也应逐步开放,因此中国逐步开放服务业,不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减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3.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亚洲、北美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中东地区、非洲在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这使得我国外贸与北美、亚洲市场的依赖度过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由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
3.3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如上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很大部分是由于加工、转口贸易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或跨国公司。外资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重复投资,不仅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局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4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以及以转口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导致实际获利小而两国顺差大的不平衡局面。我国应当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应用,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企业;加快对相对滞后的医疗、教育、交通、环保、住房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并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
篇2
【关键词】加工贸易 贸易不平衡 FDI 经常性项目 资本项目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保持了高额的顺差,随着高额的贸易顺差我国也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是,由贸易不平衡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贸易摩擦加剧、外汇储备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我国经济受国际变化冲击巨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口遭受重创,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力也不从心。
加工贸易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大部分由外商投资(FID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企业进行。而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不平衡的影响也主要有经常性项目与资本项目两个方面。
一、加工贸易对经常性项目的影响
“大进大出”是商品加工贸易的一大特点,因为其需要大宗的进口原材料,然后大宗地出口加工好的成品。由于加工贸易处于众所周知的国际贸易“微笑曲线”的底端,是附加值最低的地方,由于加工环节并不会产生多少附加值,其加工后的成品比起原材料来说并未增值多少,当外国经销商采购后经过包装、市场营销附加值大增,并且许多加工企业属于FDI,结果,看着源源不断的中国商品流向外国,其实,这些产品真正的老板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使得“顺差留在了中国,利润带到了外国”。
我们可以以一个芭比娃娃为例:一个最基本的芭比娃娃在洛杉矶零售价为$9.95,但在香港的出口价是$4,其中$2.5为港人所得,$0.65是进口的材料成本,所剩下的$0.85则为国内所得,包括工资、管理和折旧、税费等,以及老板的利润。换句话说,每出口一个芭比娃娃就会产生3.5(4 - 0.65)美元左右的贸易顺差。如果加工企业是FDI企业,外资出于避税考虑会将利润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到国外,因而会压低加工企业出厂价(外商控制的加工企业注册地在中国是我国居民企业),提高出口价格(国家会实行出口退税),使得一个“芭比娃娃”带来的贸易逆差在4到5美元左右,但加工企业仅仅只得到了0.65美元。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我国的加工企业来说加工贸易是“大进大出”,而对于外资老板来说是“低进高出”,这一低一高之差乘以每年我国巨大的加工贸易总量变为了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一部分,概括起来就是在由我国加工贸易产生的贸易顺差中,外资的巨额利润隐藏在了其中,他们拿走了利润,把巨额的顺差数据留给了中国。只要加工贸易有利可图,其势必形成出口国大额贸易顺差。
二、加工贸易对资本项目的影响
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加之我国劳动力在价格、质量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低廉的环境成本、资源成本、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优惠,使得我国的FDI总量连连攀升,2009年为918.04亿美元,2010年为1,088.21亿美元,2011年为1,176.98亿美元。加之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高,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总量较少。
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增加了资本项目下的顺差额,另一方面由于很多FDI投资于加工贸易领域,又成为增加贸易顺差的主力,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双顺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构成双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在以往的高额顺差中有一部分是伪装成贸易的热钱流入,通过进出口的低报高报或跨国公司内部转移定价等方式,很多国外的游资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人民币升值对渗透进加工贸易的外资影响不大也对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解决帮助有限。
归纳起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具有独特的成本优势,使得出于整合产业链降低成本、避税等考虑的外商资本参与其中;同时,我国的加工贸易也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的重要渠道。因此,加工贸易是构成我国国际贸易“双差”的关键一环。
三、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在贸易不平衡情况下的隐忧及建议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我国加工贸易给我国贸易带来的依赖性以及所造成的贸易不平衡的不可持续性。首先,加工贸易很大程度上是“上没有研发技术,下没有品牌市场”的代工,对外商订单依赖度极高,但是其可替代性极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保资源政策更加严格,只要有比我国更好的新兴市场出现,外资就会随时抛弃我国的加工业。由于依附于外商,加工贸易造成的经常性项目巨额顺差中有很多是“我们的数据,外商的利润”,带来的外汇储备中也有不少是外商以美元表示的利润。这样,在消耗了我国大量资源后我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润,反而造成了大量的外汇占款形成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风险增加。同时,国际市场上的供求矛盾必然表现为各国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的加剧,致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让我国在国际上成为贸易保护的众矢之的。
因此,我们应当提前对此作出反应,关键是优化我国贸易结构,将我国目前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变为服务型第三产业(如软件、信息咨询服务、物流、影视文化产业出口)为主的结构并对原加工贸易由成品加工贸易向关键零部件加工贸易转型。同时,致力于扩大我国内需消费解决内需这里主要是讲居民消费需求,就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还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2005年中国的最终消费是58000多亿元,而资本形成为62000亿元,投资大于消费,说明消费应该增加。扩大内需的一个办法是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发达国家工资占GDP比例约为50%至60%,而我国只有16%。
参考文献
[1]周晓唯,张璐.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与政策建议――兼论中美贸易逆差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06).
篇3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29%是在我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一般的进口货物,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来判定原产地,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而不考虑是否实际上由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加值,因而某些被美国记录成自中国的进口很有可能是应该记录为自其他中间方进口的。
2.2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同
2004年我国GDP普查数据显示三大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l3.1%、46.2%、40.7%。显然我国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率分别为2.8%、23.4%和73.8%,到2005年则分别为23%,22%和75.7%。显然美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本地化生产的特征,内需倾向突出,制成品的进口对本国生产、消费结构形成补充,因而进口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由于是过度消费国家,储蓄率极低,从而导致国内投资和产出或者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中国又因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由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淘汰转移的制造业,并且质量又明显优于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家庭最终消费结构难以与之匹配,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相对不旺盛。所以由此两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3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2.3.1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中国与欧美发生贸易顺差,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发生逆差的贸易格局。
2.3.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国界日渐模糊,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模式,以往的原产地统计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问的贸易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仍采用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家贸易统计制度,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中美贸易结构扭曲,加剧中美贸易失衡
1949年,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逐步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恶意地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诸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颁布出口管制目录(如商业管制目录CCL、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执行许可证审议程序、强化执行机制与惩处力度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军民两用物品和技术的出口.
高技术本是美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但这一优势并未在中美贸易中体现出来。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以及航空技术贸易上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航空技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然而在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高新材料、武器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特别是在信息与通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了521亿美元,这些举措不仅未消除美中两国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3应对策略建议
3.1加快开放我国服务业,扩大美国对华服务贸易
由于美国在服务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中国的服务业市场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中国服务业根据WTO要求也应逐步开放,因此中国逐步开放服务业,不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减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3.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亚洲、北美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中东地区、非洲在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这使得我国外贸与北美、亚洲市场的依赖度过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由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
3.3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如上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很大部分是由于加工、转口贸易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或跨国公司。外资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重复投资,不仅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局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4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以及以转口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导致实际获利小而两国顺差大的不平衡局面。我国应当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应用,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企业;加快对相对滞后的医疗、教育、交通、环保、住房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并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
3.5完善人民币汇率体制
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性进;实施“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适当放大浮动区间;同时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这样不仅淡化给予美方在其国内定价过低的不良印象,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购买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燕.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分析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5).
[2]张璐,刘增涛.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篇4
由于成员国行业标准的差异,无法得到更为精确的行业数据,在研究过程中选取“H指数”来测量“中国-东盟”各国的产业集聚水平,H指数的应用从图1中各产业数据的具体大小和变化趋势来看,在各类产业中初始水平最高且较为稳定的是农业H指数,说明“中国-东盟”各国农业生产集中度较高,已经形成了自由贸易区内较为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由于资源禀赋度的差异和历史的原因,农业生产保持相对稳定,而且有着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而图1中也显示出在各类产业中变化最大的是服务业的H指数,从1985年的0.286164上升到2009年的0.658876,产业集聚发展最快,集聚效应最为明显。说明服务业在“中国-东盟”各国起步阶段的水平基本一致②,但是,在那些有着市场规模和人力资本优势的国家,服务业的集聚速度最快、效应最强,尤其在中国、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新加坡等国集中度最高。H指数在工业及制造业的初始水平较高,增加速度较快,其中制造业H指数上升最快。在1997年前后的各类H指数变化是显著,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中国-东盟”各国的各类行业带来了新的分工体系,区内产业布局出现了新变化,产业集聚速度加快,进而导致了区域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迫切需要国际协调,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均衡发展。H指数准确地反应了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和各成员国产业集聚的双重效应;CAFTA的深化对各成员国产业集聚和平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模型分析
1.基本分析模型模型假设世界是由R(R>2)个规模不同的国家构成,把这些国家分为自由贸易区(FTA)的内部成员国和自由贸易区的外部国家两类。各个国家分别拥有生产农产品A和工业产品M两个部门;使用资本K和劳动力L两种生产要素。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具有瓦尔拉斯均衡特征的完全竞争市场;工业产品市场则是具备D-S模型替代弹性特征的垄断竞争市场。要素K在国家间可以自由流动,而要素L则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各个国家间在初始状态下贸易开放度Φ相同,完全符合WTO非歧视原则;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大幅提高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开放度。如果在上述研究中把自由贸易区成立的中间过程考虑进去,各成员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同,各国生产转移的过程特征也有差异。各国加入自由贸易区次序将使后入者融入自由贸易区的时间加长,开始阶段几乎无法完全享受到自由贸易区给它带来的利益。如果各国加入自由贸易区顺序既定,可以概括出3种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模式:(1)开始阶段自由贸易区由两个水平相似的国家组成,而随后其他国家相继加入;(2)开始阶段自由贸易区由一个强国和一个弱国组成,随后其他国家相继加入;(3)开始阶段自由贸易区由两个强国组成,而后其他国家相继加入。从三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第一种是各国最容易支持的小国模式,“CAFTA”的组建正是这种模式。弱国在开始阶段可以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大市场,以对抗后来者(主要指强国)所带来的生产转移方面的冲击,当然,在自由贸易区开始阶段的强国还会因为自身市场不足以应对业已形成的统一市场的弱国,进而将生产转移到弱小国,产业集聚于弱国。当强国完全融入自由贸易区之后,会因为大市场效应使生产转回到强国,不过将推后不平衡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时间。如果弱国生产无规模效应,则可能使弱国在初期阶段快速扩张生产规模,进而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以抗衡后来者,最终使自由贸易区内部产业达到平衡。然而,按照第二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建立自由贸易区,必然会成为不平衡的“核心-边缘”格局,第二种模式必将出现“单极”格局,第三种模式必将形成“双核”局面。
分析与结论
篇5
【摘要】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不断的增加。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成为每个国家进出口的追求目标,过度的贸易顺差或逆差不利于国际间各国的长远利益发展。追求贸易的平衡就需要研究影响贸易平衡的机制和因素,以便于有针对地进行改进。在所有影响国际贸易平衡的因素中,货币政策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本文通过研究国际贸易收支调节机制,进而分析货币政策对于贸易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 国际贸易 贸易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出口和进口额连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速度水平上。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被高速的贸易增长形势所掩盖而没有被凸显出来而已。贸易不平衡以及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等都是我国对外贸易中比较紧迫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者主管货币业务的政府机构依据经济发展调节目标位依据,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速率、货币供给数量以及存贷款利率等来影响国内经济走向与国际贸易进出口平衡的措施。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贸易政策调整紧迫性
近年来,由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使得国际政治和经济不断的向我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达到遏制中国国际贸易出口增加,实现进口增长的压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施压的行列,以及我国贸易不平衡现实的持续存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紧迫性。具体来讲,贸易不平衡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发展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其增速遥遥领先全球其他国家,伴随着高速的经济以及贸易的增长而来的是全球关注度的提高。从官方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海外直接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两个部分,主要表现形式为跨国公司。
(二)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指一个国家的法人或者个人以获取企业控制权和高额利润以及国内稀缺资源与战略资源为目的的跨国境投资。随着经济和外贸的发展,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近十年来一直排在世界的前列,这相比较于其他国家而言,形成的反差十分明显。
(三)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
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贸易摩擦在所难免,贸易摩擦的增多是伴随着贸易额增加而增加的,与我国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几个贸易额较大的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等。相比较于这些发达国家完善的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因为我国庞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机遇,使得外商为了开辟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对华投资,这就使得我国外贸有了持续增长的可能。国际社会期望通过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重新配置资金流向,遏制中国过快的增长态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背景,鉴于货币问题是由于贸易引起的,因此,加快贸易政策调整变得十分迫切。
三、贸易政策调整现存问题
贸易政策调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焦点在于中国是以什么为导向进行贸易政策调整。这里有两个最主要的贸易政策调整方向:一是有自主有选择地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二是以世贸组织相关原则为调整的思想指导。
其实,无论有多少种贸易政策调整的导向,归根揭底,一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出发点都应当以本国利益为主,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其次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在制定贸易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影响贸易调整的因素很多,而且随着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实现对外贸易向着理想的方向调整,已经不是某一个因素单独作用所能够完成的了。我国对外贸易调整应当更多地在体现本国经济发展意志的基础上去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对外经济交往与联系势必随着这种力量的不断壮大而变得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改变,我国的对外贸易调整应当体现国际经济环境的要求。
四、针对问题的对策
(一)成立综合贸易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不平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发展失控而引起的。随着国际贸易经济形势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采取壁垒的方式限制外商对外国传统贸易的冲击所能收到的成效已经十分微弱。单一的外贸管理手段和体系已经不能跟上环境变化的步伐,综合性且能有效对国内外经济进行调控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鼓励我国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我国企业经济实力,促进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就需要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在不断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吸收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吸引国际庞大的优良资金注入,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自身。因此,鼓励我国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促进国际贸易系统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市场监控体系
篇6
【摘要】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一大经济体和货物贸易国,中美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不平衡也日渐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和对比,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巨额中美贸易顺差做出了解释,同时也指出,比较优势的不同仅仅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一个原因,中美贸易往来并不完全符合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结果。
关键词 中美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作者简介】董佳丽,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一、中美贸易概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12 年,中国总贸易额3867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国;货物出口额2049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货物进口额1818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时,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目前依然是世界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货物出口国。
美中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发展迅速。根据商务部2013年4月的中美贸易简况,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二、中美贸易逆差文献综述
由表1可见,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额不断扩大,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日渐凸显。虽然双方在统计结果上存在较大分歧,但无可争议的是中美贸易存在大额贸易顺差。针对中美贸易不平衡,众多的学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1.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顺差。如王胜、陈继勇、吴宏(2007),黄基伟、于中鑫(2011) 等通过实证分析均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影响中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2. 储蓄差异与中美贸易顺差。亢梅玲
(2006), 李稻葵、李丹宁(2006), 王启云(2007) 认为中美贸易顺差主要受两国储蓄率差异——即美国的低储蓄率高消费率和中国的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影响。
3.政策与中美贸易顺差。于铁流、李秉祥
(2004),黄基伟、于中鑫(2011) 认为美国限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是产生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4.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顺差。沈国兵(2005) 认为,中美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产生的贸易逆差转移和贸易替代效应造成的。
虽然有学者在分析中美贸易顺差时提到了中美比较优势的差异,但没有对两国比较优势和贸易不平衡进行具体分析,本文将通过测算中美两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美贸易不平衡进行分析,并检验中美贸易往来是否符合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结果。
三、中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比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某类商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之间的比率,表达式如下:
其中, RCAXi 表示X国i类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Xi表示X国i类产品的出口额;X表示X国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Wi 表示世界i类产品的出口额;W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标准,将RCA指数的值分为四个区间:RCA<0.8,表示该国的该产业具有较弱比较优势;0.8<RCA<1.25, 表示该国的该产业具有中等比较优势;1.25<RCA<2.5,表示该国在该产业具有次强比较优势;RCA>2.5,表示该国的该产业具有极强比较优势。
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国际贸易商品可分为以下10大类:0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①饮料及烟类;②非食用原料;③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④动植物油脂及蜡;⑤化学品及有关产品;⑥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⑦机械及运输设备;⑧杂项制品;⑨未分类的其他制品。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6类为工业制成品。在工业制成品内部又可分为两类,其中,6、8类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5、7类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制成品。
根据中国历年统计年鉴、美国统计局(U.S.Census Bureau) 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 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0年至2013年中美两国的RCA指数。见表2、表3。
由表2可见,中国在初级产品方面的RCA指数不断下降,从2002年开始下降到较弱比较优势区间;SITC5类产品的RCA指数起伏不定,但历年均处于较弱比较优势区间;SITC6类、SITC7类产品的RCA指数呈上升趋势,到2013年时达到次强比较优势区间;SITC8类产品的RCA指数起伏波动,总体基本处于次强比较优势区间。
由表3 可见, 美国的SITC0 类、SITC7 类、SITC8类产品的RCA指数起伏不定,但近年来均处于中等比较优势区间;SITC1类产品的RCA指数呈下降趋势,自2002 年起均处于较弱比较优势区间;SITC2类、SITC5类产品RCA指数起伏波动,徘徊于中等比较优势和次强比较优势之间;SITC3类、SITC6类产品RCA指数呈上升趋势,但至今仍然处于较弱比较优势区间。
比较来看,美国历年的SITC0 类、SITC1 类、SITC2类、SITC4类、SITC5类产品的RCA指数均高于中国的同类产品,表明美国相对于中国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拥有比较优势。
对于SITC3类产品的RCA指数,美国在2000年至2004年间低于中国,在2005年至2013年间高于中国,表明美国相对于中国在该产品生产中由之前的比较劣势上升为比较优势。
中国历年的SITC6类、SITC8类产品的RCA指数均高于美国的同类产品,表明中国相对于美国在此类产品生产中拥有比较优势。
对于SITC7类产品的RCA指数,中国在2000年至2007年间低于美国,在2007年至2013年间高于美国,表明中国相对于美国在该产品生产中由之前的比较劣势上升为比较优势。
由表4可见,美中贸易中,美国SITC0类产品净出口在2012年以前小于0,2012、2013年两年大于0;SITC1 类产品净出口在2006 年以前小于0,自2006年起大于0;SITC2类、SITC4类产品净出口历年均大于0;SITC3类产品净出口在2009年以前均小于0,自2009年起大于0;SITC5类产品的净出口起伏波动,在2006、2008、2012年和2013年为负, 其余年份为正; SITC6 类、SITC7 类、SITC8类产品净出口历年均小于0。
由表3、表4 可知, SITC0 类、SITC1 类、SITC3类、SITC5类、SITC7产品的美方净出口额在一些年份不符合RCA指数的测算结果,而SITC2类、SITC4类、SITC6类、SITC8类产品的美方净出口额在所有年份均符合RCA指数的测算结果。
四、结论
由表4 可知, 美中贸易逆差大部分来源于SITC6类、SITC7类和SITC8类产品,而根据表3的测算,美国相对于中国在此三类产品贸易中具有比较劣势,产生贸易逆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在美中贸易中并非所有产品的净出口额都与RCA指数的测算结果一致,这说明比较优势差异仅仅能够部分解释美中贸易不平衡,其余如两国政策、储蓄等方面的因素对两国贸易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重力,胡昭玲.21 世纪的中国外贸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张鸿.中国对外贸易的动态优势变化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于铁流,李秉祥.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2004,(9).
[4]沈国兵.外商在华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J].财经研究,2005,(9).
[5]李稻葵,李丹宁.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J].国际经济评论,2006,(5).
[6]亢梅玲.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4).
[7]王启云.中美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J].社会科学,2007,(2).
[8]王胜,陈继勇,吴宏.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
[9]黄基伟,于中鑫.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
篇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当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相互开放市场,才能推动全球贸易的持续平稳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积极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发展,既重视出口,也重视进口,为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开放的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重视利用外部市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自身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国改革开放31年来,外贸年均增长17.5%,比经济增长平均快7~8个百分点,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与此同时,开放市场,扩大进口,对一国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进口,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本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进口对中国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约达46%。即使是进口消费品,也可以产生相应的示范效应,进而传导到生产环节,促进一国生产的发展。
在评价外贸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时,大家常常用支出法来测算,即以净出口来计算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但这种方法更多是统计意义上的计算尺度,不能全面反映外贸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更不能据此就认为进口对GDP增长是负贡献。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通过调整后的模型进行测算,认为从1987~2007年的20年间,外贸出口和进口对GDP增长率的年均贡献分别达到2.7和1.5个百分点。
因此,中国政府积极鼓励扩大进口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是根据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做出的决策,有利于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中国扩大进口开启“双赢”局面
中国扩大进口不仅推动了自身经济发展,更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进口规模急剧扩大。中国货物进口贸易从1978年的10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万亿美元,增长了92倍。加入世贸组织9年来,中国每年新增进口规模均接近或超过千亿美元,这么大的进口增量是举世罕有的。中国进口贸易在世界进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也由过去的1%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8%,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二是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市场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9.8%,远远低予发展中国家46.6%的平均关税水平。今年,中国又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同时,从7月1日起,分步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零关税待遇。在非关税措施方面,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目前已全部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商品。
三是市场潜力巨大。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为充裕的资金要素,有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条件。2009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人民币,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创1986年以来的最高实际增速,对GDP贡献率达52.5%。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中国的出口总额。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危机肆虐的2009年,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不少国家对华出口增幅仍在20%以上,中国一举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呈现快速增长,据中方统计,1~7月,中国进口7665.6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增速高于出口11.6个百分点,顺差减少21.2%。根据有关国家统计,1-6月,美国对华出口增长35.7%,高于其同期总体出口增速13个百分点;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增长45%,高于其同期总体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日本对华出口增长47.9%,高于其同期总体出口增速3.5个百分点;韩国对华出口增长48.7%,高于其同期总体出口增速14个百分点。
采取措施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将为经济增长释放出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内需市场,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扩大对华出口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中国将一如既往,稳步推动市场开放,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首先,继续调整和优化进口结构。积极鼓励进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技术,特别是国内短缺的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和争端,努力扩大自主要贸易顺差国进口,尽可能促进贸易平衡;不断优化进口关税结构,目前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已降至9.8%,低于发展中国家整体水平,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推动相关工作,引导企业扩大进口。
其次,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将进一步清理非关税措施,并对当前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进行修改和完善,继续简化和放宽部分进口管理措施,减少进口环节和手续,降低进口费用和成本。近5年来,中国已分批取消了约800多个税目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改善进口检验检疫程序和海关通关环境,提高货物进口通关的便利化程度。
第三,不断完善进口促进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进口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宣传介绍中国有关进口法律法规。提高政策透明度,设立进口商品供求信息平台,为国内外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贸易环境。二是举办各类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会,积极为扩大进口搭建更多的平台。其中,商务部将于今年11月在浙江义乌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向非洲国家的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帮助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三是积极研究运用各种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扩大进口,包括为企业提供进口融资便利等等。四是支持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促进团,积极赴有关国家开展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有效减少贸易顺差。
篇8
摘 要: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呈现出巨额出口顺差,在结构上加工贸易、商品种类、服务贸易、企业属性、区域分布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笔者认为,适当增加进口贸易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贸易失衡;进口;出口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4-0003-08
一、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分析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来,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 096.5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17 607亿美元,增长了2.45倍,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5亿美元剧增至2006年的1 775亿美元。应当说,入世5年对外贸易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这对于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寻求发展的机遇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过大蕴涵了国内经济运行风险,也面临贸易摩擦等越来越多的矛盾,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1.贸易失衡的总体特征:出口大于进口导致巨额外汇顺差
“十五”前4年,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增长较快,增幅大体相当,贸易顺差规模增加较小。但是2005年以来,外贸运行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增长,顺差增幅巨大。由于美欧等国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促使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额7 6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4%。而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抑制,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进口总额6 599.5亿美元,增长17.59%,比出口低10.8个百分点,增幅较2004年回落18.4个百分点,从而使贸易顺差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 020亿美元,较2004年净增699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前4年盈余之和。2006年虽然进出口增速差距缩小为7.2个百分点,但由于出口基数太大,全年顺差仍增加了755.9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 774.7亿美元。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对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增强调节国际收支能力、保证人民币的信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引致一些问题如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外汇供大于求引发人民币升值预期等。
2.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一:加工贸易比重高于一般贸易
无可否认,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1)5年来,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超过了一般贸易,从2001年的2 302亿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8 319亿美元,增幅达2.6倍,而一般贸易占比却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44.21%下降到2006年的42.57%。
(2)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在由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整个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价值链上,我国企业从事的大多是对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处于价值链低端,增值率不高,其贡献主要在就业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其他贡献拉动作用较小。有专家根据 1995 年的数据计算得出,一般贸易出口1元得到的增加值是0.57元,而加工贸易出口1元得到的增加值是0.22元(注:中国1995年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表及其应用,参见陈锡康.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90.)。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着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由于过于注重其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的功能,而对其对资源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重视不够,以及我国环保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环节和产业转移到我国,既严重消耗和污染自然环境资源,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二:商品结构失衡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进口产品分成10类(注:SITC0: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1:饮料及烟类;SITC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3:矿物燃料、油;SITC4:动植物油脂;SITC5: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6: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7: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考察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分析122个国家的10类产品进口结构,并与中国当年的进口结构进行比较。
(1)SITC0―SITC9类产品进口比重的全球比较分析
首先,我国在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产品上,进口所占比重太小,位列最末几位,前一类为122个国家平均值的1/6,后一类仅为1/15。其次,我国进口产品比重中,处于世界前列的是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类,前者比例位居世界第二位,所占比重约为122个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后者列第13位,比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再次,动植物油脂(SITC4)、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杂项制品(SITC8)三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最后,矿物燃料、油(SITC3)、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两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低于平均水平。
(2)SITC0―SITC9类产品贸易不平衡
从商品构成看,整个“十五”期间,三个变化最为明显: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顺差激增(SITC6);机械与运输设备由逆转顺(SITC7);杂项制品(SITC8)顺差进一步扩大。2005年,三类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 429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4倍。
具体来讲,2005年我国在SITC0和SITC1两类产品上,保持了135亿美元的顺差,占总顺差的13.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成为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产品类别,机械与运输设备是贸易顺差第二大的产品类别;动植物油脂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较小,化学品及其制品贸易逆差规模较大,超过400亿美元,也是工业制成品中惟一保持贸易逆差的产品类别;矿物燃料、油产品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逆差,为463亿美元;在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上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为480亿美元;杂项制品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产品类别,“十五”期间,其顺差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3倍。
4.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三: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不断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和缺乏雄厚的产业支撑,在总量和结构上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1)服务贸易总体实力弱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工业,除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等少数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外,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2005年服务贸易总额提高到1 682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1.55倍,但其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及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分别只有9.2%和11.76%,而198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9.6%和8.8%,世界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则为20%―25%,显然这既说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速度不快;也表明服务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十五”期间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且逐步扩大,其中峰值的2004年比2000年增长41亿美元,增幅73.21%。具体来看,逆差的主要项目是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以及特许费和咨询费,顺差主要来自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
(2)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指数不高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介于±1之间。-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1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它越接近于+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分析,我国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呈现出负数状态,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行业上看,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零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项目;建筑业指数从2002年开始由负数转向正数,说明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国际竞争力逐年改善。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基本呈正数,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余下的所有其他项目服务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多为负数,着实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当低下,尤其是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
5.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四:外商投资企业占据贸易主体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468.7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增长48.19%。与此相对应,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其贸易额由2001年的2 590.9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0 364亿美元,占总贸易的比重由2001年的50.84%上升到2005年的58.86%,增加8个百分点,而且外商独资方式更为普遍。
这充分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目前主导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这种外资推动型对外贸易,虽然短期内出口和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外资加工企业在经济结构上属于“嵌入性的”,而不是内生演化而来的,既容易导致一系列的产业失衡和产业边缘化现象,同时由于关键技术和相关人员主要依靠国外母公司的输入,不利于技术溢出和企业的本土化,严重影响了我国通过引进外资促进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
6.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五:区域分布不均衡
(1)国内地区分布不平衡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2005年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福建、辽宁七省市贸易额占全国比重的87.11%,而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贸易额占比不到6%。这种发展上的区域不平衡致使国内配套资金及相关经济资源大批东移,地区间原有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成本远低于东部,但由于加工贸易集中于东南沿海,使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竞争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2)其他国家或地区市场呈现出高集中度态势
2006年,欧盟以2 723亿美元继续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再加上美国、日本、东盟、香港、台湾、韩国、俄罗斯共八个国家或地区对华贸易额高达13 4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6.38%,对这8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全国出口额的80.98%和进口额的70.74%,市场集中度很高。
我国贸易这种相对集中且进出口市场不对称的分布格局,一方面造成了我国同一些国家和地区虚假的贸易顺差,尽管我国只是从中获得一小部分利益,但这种虚假的顺差导致我国同这些国家或地区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另一方面也会蒙受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不景气,就会减少进口需求,降低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波动和异常。
7.贸易失衡的外在表现: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据WTO统计,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近年来我国也成为全球被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从数量上看,2005年反倾销调查高达91起,占比升至29.8%,连续第11年位居全球之首。1998年我国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案件数仅占14.1%,2005年升至30.5%。从涉案产品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纺织品、轻工业品和化工产品,占涉案产品的83%;从涉案金额来看,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涉案已达89亿美元,约400―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从发起国来看,美国、欧盟等规则制定主导国向其他国家扩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占我国此类调查总数的60%。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进口贸易增速不高的影响因子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速回落,使我国进口增速明显放缓。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压缩了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抑制了国内进口需求的增长。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力度,预期的效果逐步显现,对资源性商品的进口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较快但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煤、电、油、运等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企业设备投资减少,占进口比重较大的机电产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2006年我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 870亿元,增长24%,增幅回落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资本类商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例如2006年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22.1%,虽高于2005年,但比2004年增幅回落12.1个百分点。
2.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剧烈,但上扬趋势未改
部分商品国际价格上扬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减缓了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2005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扬, 国内外价差不断增大,既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也减缓了一般贸易进口的增长。特别是国际石油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内部分原油需求从进口转向国内生产。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05年前7个月商务部重点监控的42种原材料进口综合价格上涨55.6%。据海关统计,2005年前8月,我国原油,成品油和钢材进口涨幅均超过3成,塑料原料、铜及铜材和铝及铝材平均价格上涨均超过17%。以上6种商品进口数量除铜及铜材略增3.9%外,其他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3.汇率升值预期
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的扩大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促使一些出口订单提前成交,进口订单滞后成交,贸易顺差的扩大又强化了这种预期,从而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外汇的流入。贸易项为外汇流入提供了两个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进口;二是构造一些不真实的出口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尽管我们很难分辨到底哪些贸易顺差是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2005年1―7月份真实的贸易顺差并不会有500亿美元。
4.国产品代替进口进程加快
近年来,由于投资增长和制造业产能快速扩张,国产品替代进口品的进程明显加快。以钢材为例,200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2.97亿吨,增长23%,增加的产量中有45%是用于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2005年我国出口钢材2 052万吨,大幅增长44.2%,进口2 582万吨,下降13.48%,钢材净进口数量进一步由2004年同期的1 507万吨减为530万吨。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其他产品也都存在着类似情况。
5.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美国尤为明显。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两面性:即在出口上要求各国开放市场,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在进口上则坚持保护主义,以维持本国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 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由于中国的入世效应,出口快速增加,加上美国自2001年出现经济衰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为了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布什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 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中,中国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入的,这一条款将持续15年(至2016年12月10日)。这使得中国极易遭受他国的反倾销调查,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进口效率不高
我国进口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但从进口结构分析,目前的进口效率不高,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外商直接投资项下进口了大量的设备、零配件、辅料。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进口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与“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相距甚远。况且,在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引进外资的规模,而不是它的进口效率,这有可能使上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2)加工贸易的情况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加工贸易项下进口了大量的原辅料,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产品一般都是具有稳定市场的成熟产品,引进的设备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三、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目标与内容
1.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指导思想
在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以及与“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指导思想是:认真研究我国进口贸易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进口贸易向主动调控转变,着眼于全面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坚持渐进性、可控性的基本原则,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进一步健全进口机制,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即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务必确保我国急需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装备的稳定供应,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还要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发挥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从时间安排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一五”前期(2006年和2007年)是贸易政策结构转向的“拐点”,要逐步建立有效促进进口的配套政策措施。第二阶段:“十一五”中期(2008年和2009年)逐步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大体平衡以及对主要大国的贸易平衡问题。第三阶段:“十一五”后期(2010年左右)充分发挥进口在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促使贸易经济发展步入科学协调健康的轨道。
“十一五”期间,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进口什么?”和“从哪里进口?”。前者涉及进口商品结构,后者涉及进口地理分布,而判断进口商品结构和地理分布是否适度的标准是:进口合理度指数和进口综合影响率指标。
2.适度调整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
(1) 产业感应度系数、进口结构合理度指数
进口贸易结构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是:如果在进口产品中对国民经济拉动或推动作用大的产品的比例大,这样的进口结构就是合理的,可以构建产业感应度系数和进口合理度指数进行研究。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根据投入产出表,可以测算一个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要测算每类产品进口结构是否与感应度系数排序一致,可以定义进口合理度指数,用于比较外贸结构的合理性问题。进口产品的结构直接影响到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当进口产品结构的排序接近感应度系数的排序时,进口产品的结构越是合理,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就越大。或者,在相同的排序时,感应度系数大的进口产品在总进口中占的比例越大,进口的合理度指数越大。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当前进口产品的推动力排序与感应度系数排序基本一致,说明进口产品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例外的是,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5位,感应度系数排序第9位,商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排序第6位,而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12位,说明这两个产业进口产品结构还存在着向更合理的方向改进的余地。
(2)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
SITC0和SITC1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很低,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表明我国在这两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扩大进口的难度较大。SITC2、SITC6、SITC8类产品上,我国具有较大的贸易顺差,且进口所占比重较大,进口增量中所占比重同样较大,再结合感应度系数分析结论,应该控制三类产品的进口规模。从感应度系数排序来看,应该发挥SITC3、SITC5、SITC7三类产品的带动作用,但是SITC3、SITC5类产品保持着贸易逆差,扩大进口有可能使得贸易逆差更大,进一步扩大SITC7进口,有利于缩小贸易顺差规模,因此,扩大这三类产品进口规模,具有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和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双重效果。
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进一步扩大矿物燃料、油(SITC3)、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产品进口,发挥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适当提高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进口产品比重,缩小贸易顺差规模。控制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杂项制品(SITC8)产品进口比例和进口规模。
3.适度扩大进口规模的地理分布
(1)各类产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将进口来源国家(地区)划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成熟市场,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第二类是在中国外贸中地位凸显的新兴市场,如韩国、印度、东盟国家等。第三类是资源型国家,包括中东、拉美及非洲国家。
第一,从总量来看,“十五”期间,亚洲地区仍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进口来源地。2005年中国6 600亿美元的进口中,有4 400多亿来自亚洲。过去5年,中国进口了2.2万亿美元的外国商品,进口年均增幅21%,其中64%来自亚洲;中国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累计达到2 350亿美元。
第二,矿物燃料、油(SITC3)明显来自全球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包括中东国家、非洲安哥拉以及俄罗斯等。中国在SITC3类产品上,从最大的10个贸易伙伴进口总额占68.6%,多元化的进口市场格局有利于我国的资源供应和经济安全。
第三,美国是我国SITC0和SITC2两类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法国是SITC1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马来西亚则是我国SITC4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第四,日本、韩国是中国SITC5―SITC9产品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两者占到我国进口份额的30%―40%。
(2)各类产品的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
判断目标国对我国外贸到底产生了多大程度上的影响,可以借鉴使用杨丽、金柏松“综合影响率”指标。[5]将“综合影响率”分解成“出口影响率”和“进口影响率”两个概念,按照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经验判断,Y值在30%以内市场竞争尚处于良性状态,多数竞争对手还可以忍耐,在30%―50%区间,则恶性竞争,贸易摩擦会明显增加,超过50%则可能引起全面摩擦。
分析对我国进口有重要影响的19个国家,可以发现:各国对中国进口贸易市场的影响力并不是按比例均衡分布和发挥效用的,而是少数大国在特定产品类别上左右着我国进口贸易全局。阿根廷、印尼、马来西亚在SITC4上,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已经超过50%;日本和韩国在四类工业制成品上(SITC5―SITC8)影响率也已经超过50%;法国和英国在SITC1产品上,影响率甚至超过100%;澳大利亚在SITC0和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30%;加拿大在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上影响率达到53%,泰国为35%,美国为41%;另外美国在饮料及烟类(SITC1)和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50%,分别达到102%和52%。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制定主要贸易伙伴优先进口行动计划的原则应适当减少自日、韩两国进口规模,扩大自欧盟、其他新兴国家、资源型国家进口规模,根据目标市场的资源富裕程度、获得资源的成本、高新技术富裕程度及易得性等因素,作为选定重点进口经济体的原则,树立全球战略意识,以全球战略眼光谋划对外开放,合理配置资源。
四、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动力机制
进口贸易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要适度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十一五”期间,应积极建立和完善扩大进口贸易的动力机制。
1.扩大政府采购,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一些战略性资源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将持续提高,我们应该抓住当前资源产品价格回落的机会,与相关出口国之间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到适当价位时,努力增加一些战略物资的进口,用于战略储备。完善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就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海外长期的能源生产基地。二是争取国际能源价格定价权。三是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
2.关注资本品进口低度化倾向,健全先进技术的稳定进口机制
国外大量实证分析表明,任何贸易政策,如果使一个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的进口从高知识储备国转向低储备国,就会损害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可以利用的知识存量可以用资本品的进口情况来考察。1995年欧盟12国占我国资本品进口的比例为29.06%,2004年欧盟15国占比却下降为17.3%。日本一直是中国资本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比重也从1995年的28.87%降至2002年的22.68%。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比重1995年为3.47%,2004年东盟10国提高为13.7%。韩国的增长较为突出,1991时仅占1.1%,2004年提高到10.7%。美国的比重十分稳定,一直为12%左右。如果以R&D投资规模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知识储备水平,我们发现,欧盟整体水平约为美国投资规模的2/3,日本、韩国合起来约占美国的1/3,东盟的整体投资水平较低。
显然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品进口结构有低度化倾向,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有政策引导措施,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品进口结构的改善,加大引进先进技术的力度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3.着力降低进口贸易成本,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要降低进口贸易成本,需要从总量、价格两方面考虑。本币币值升高,进口成本降低,购买力提高。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对减缓出口、促进进口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中国最大的成本项目是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升值,使得大宗商品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扩大大型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下一步,我国要加快培育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4.培育进口市场主体,建立促进民营企业扩大进口的动力机制
“十五”以来,国有企业进出口占比均出现大幅下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而民营企业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5%提高到2005年的14.7%,增幅较快,进口比重仅由5%提高到8.2%,增幅寥寥。按照2005年顺差大小排序,私营企业(582.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567亿美元)>集体企业(159.9亿美元)>国有企业(逆差283.9亿美元)。因此,进口过低是导致民营企业保持巨额顺差的主要原因。“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进口规模,同时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从事一般贸易,具有产业链长、经济拉动作用大的显著特点,这是近年以来外贸增长的一个质的变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研究。
5.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自由化机制
中国快速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既有利于扩大进口贸易,也有利于转变进口来源,特别是进口转移到巨额贸易顺差国,有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一般来说,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一个或者几个净进口方,凭借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能力,支撑其他成员方的出口和增长。
截至目前,中国已向北与俄罗斯等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向西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向东与东盟、向南与亚太贸易协定(前身为曼谷协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从总量来看,已签署或者在谈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为31%。东盟10国占11.5%,亚太贸易协定5国占11.5%,CEPA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仅为2.7%,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足2%。
6.给予金融信贷支持,设立进口贸易发展专项基金
建议设立进口贸易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鼓励进口贸易企业的进口和进口贸易重点领域的发展。扩大进口贸易规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的参与,特别是重点进口领域,需要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统筹安排。设立专项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扩大进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引导。这种鼓励做法在WTO协定的范围内也是允许的。中国进出口专业银行等应通过设立进口信贷,对国家鼓励进口的产品,提供中长期的贷款或者担保。
7.加强税收调节,有保有压,分类指导
“十一五”期间,为适度扩大进口贸易,一方面,需要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以降低进口成本,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及商品,尤其是要出台支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三类产品进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化待遇不应以产品类别,即机电产品、轻纺产品或信息技术产品的类别来划分,而应以体现资源耗费的水平,如土地、水、能源、矿产的粗放程度和集约程度来划分,资源集约利用的出口企业,必然应用新技术和相应投资,应多给予激励,资源粗放利用的出口企业应少激励或不激励。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
参考文献:
[1] 裴长洪.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J].经济研究,2005,(9).
[2] 裴长洪.当代国际贸易新现象研究[J].财贸经济,2005,(9).
[3] 尹翔硕.贸易结构更为重要――中国外贸依存度及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与不对称[J].国际贸易,2004,(3).
[4] 裴长洪.寻求新的突破――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J].国际贸易,2005,(4).
[5] 杨丽,金柏松.适当调整发展战略――探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超常增长与调控[J].国际贸易,2005,(11).
篇9
关键词:国际经济 ;国际贸易; 改革
我国出口规模在增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贸易纠纷也愈演愈烈,我国出口面临国外的保障和反倾销,当前我国贸易制裁的进口产品,如服装、家电等越来越多。08我国在贸易进口产品中受21个地区和国家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金额达61.4亿美元。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积累,摩擦愈演愈烈,对外贸易摩擦从贸易业延伸到多个领域,如汇率、金融和投资等。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强的一个国家,两个国家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受日美等贸易伙伴的强大压力。我国外贸依赖高,因为长期推行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强劲发展趋势,然而,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这说明,我国对国际经济存有很大依赖性。尤其是玩具、服装等主要进口产品。此外,贸易条件恶化是一国参与到国际贸易竞争中表现出的经济福利变化。尽管我国已是贸易大国,然而,产品结构主要是一般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具有较小的需求弹性,我国出口贸易在迅速扩展的同时,一定会使得出口价格降低,然而,进口的主要是能源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呈刚性,我国进口贸易的结构使得贸易条件差。总之,在国际经济不平衡的角度下,我国贸易顺差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
一、深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为了完善贸易收支情况,我国要继续开展人民币汇率改革,确保人民币汇率改革符合市场变化需求,更具有弹性。然而,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要结合自身经济和经融的平稳发展,协调国内产业调整和就业压力,一个趋于完善的过程。我国一定要从金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遵循渐进性、可控性和主动性原则,促使人民币汇率改革。1.适当拓宽汇率波动区间,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目前,应利用浮动区间,为市场传递央行干预少的信号,有益规避市场汇率风险。市场适应市场波动后,根据经济金融形式变化与外汇市场供求情况,不断扩展浮动区间。设置有效浮动区间,促使短期汇率波动产生灵活性,可消除因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为无法准确把控的均衡汇率水平创设了一定缓冲空间。不断扩展大汇率浮动区间前提是健全外汇市场,然而,处在当前外汇市场形势下,只依靠实盘交易的掉期业务与远期结售汇,企业与居民仍然要承担较高的规避汇率风险成本,引入幅度过大的汇率波动不可接受,此外外,市场中的交易主体有权限,阻碍了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此外,如果条件尚未成熟,拓宽汇率区间,商业银行会便在汇率两端进行定价,导致中央银行在汇率中间进行干预。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仍是中央银行控制汇率,不是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因此,适当地拓宽大浮动区间是人民币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合理把握人民币升值速度。07年后半年,人民币呈现了较快升值趋势,严重冲击了进口企业,出现了诸多问题,如银行不良资产和失业率上升等,升值过快在很大程度山将重走韩国等经济市场的道路,引发金融动荡。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理解,关键要有效把握人民币升值步调。汇率改革不是为了升值,需要构建基础市场供求、有效管理的汇率制度。当前,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要正视人民币升值路径,把握时机,提高汇率弹性,转变代阶段性单向、大幅升值,为阶段性双向波动、缓慢升值,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同时,有效把控人民币升值速率,保持出口企业经营的有序性和经济的平稳性。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1.构建技贸相长机制,以技术促外贸发展。当前,尽管我国制造业发展强劲,因为受限于滞后的技术,明显缺失核心竞争,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尤其是高技术领域,因为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如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优势显著,在经贸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知识产权占与转让等,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跨国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利润增长动力。中国外贸要转变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地位,就要改变传统粗放型进口模式,形成以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为主的新型模式,认识科学技术在外贸战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依托技术进步,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同时基于外贸易发展,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和贸易的互动结合,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2.提升国有和民营企业于加工贸易主体所占比重。基于国家经济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在有效利用外资同时,贸易发展中要提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主导权。转变加工贸易过于依赖外资的状况,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在贸易主体结构占有较低比例,要想转变这种状况,就要为这些企业提供平等的竞争空间,形成企业发展机遇,创设体制环境,着力提升人员培训、市场开发等,提升自有品牌和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权。2.1合理调整外资政策,变“数量型”为“质量效益型”。当今,我国引用和使用数量在世界排名中靠前,然而,总水平低,一些地方政府为抢夺招商引资项目,不惜花费高昂资本,引进的外资项目种类繁杂,一些外资企业抓住机会,将“夕阳产业”带到我国。此外,随意竞争已成为了一种盲目性,导致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假外资”猖獗及外资享受较好的国民待遇,产生的结果是,压缩了本国企业生存空间。为此,适当调整现行外资政策,改变“数量型”外资,形成“质量效益型”外资,是开展开放型、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基于兑现统一的内外资税制,可采取重点优惠,相应融入外资,抓变“事前优惠”,为“事后优惠”,此外,还应强化外资监管,构建外资绩效评价体系。2.2实施“走出去”战略,放宽对外投资渠道。谋求多种外汇应用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对外投资。提倡开展我国优势明显的对外投资,强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和领域,不断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为具有竞争潜力的企业,提供加工贸易协助,促使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国门;鼓励企业到国外开发稀缺资源,尽快实现国内资源置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对外投资上,健全贸易体系,为“走出去”战略实施做准备。3.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产业链地位。在国内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把控信息变化,合理分类加工贸易商品,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指导,以高附加值和高技为发展方向,提升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利用产业政策指导资金融入中上游产业,为这些企业发展提供支撑,推进加工贸易原材料与中间投入品的国内自行生产,推动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关联度。支撑企业开发和试制新产品,保障国产原材料于中间投入品在规格和质量等符合加工贸易出口标准。此外,围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指引跨国公司提高技术水平,把含金量高的研发机构和加工制造环节带到我国;着力促使国内加工贸易应用新兴制造业领域和科学制造技术,注重开发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不断完善工贸产业结构,改变传统贸易加工产品地位,形成高档次和高附加值的格局,拓宽市场渠道,加大技术创新,形成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加快高复产值产品出口步伐,于出口竞争中具备较大竞争实力。
三、结语
我国经济外部平衡特征表现为国际收支“双顺差”,受全球经济影响的今天,国际经济政策争论一直是谈论的要点。基于国际经济不平衡角度下,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出现的问题还远不止上述一些,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为此,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至关重要。激烈的国际经济大环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在国际竞争中走的更远。
作者:殷可嘉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美贸易 不平衡 汇率中美建交至今,两国的经贸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快速起步时期(1979年至1981年),徘徊不前时期(1982年至1988年),起伏动荡时期(1989年至2001年),稳定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至今)。期间,双方贸易不平衡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一直是两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产生
据中方统计,中美建交之初的197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5.9亿美元,自美国进口18.6亿美元,中国逆差12.7亿美元。此后,中方逆差一直持续到1992年。期间,1981年的逆差规模最大,达到28.7亿美元;1992年逆差规模最小,为3.1亿美元。从1993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现顺差(62.7亿美元),顺差规模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之势,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1 141.7亿美元,是1993年的18倍多。2008年后受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开始下降,2009年出现了10%以上的降幅。2010年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10年的3853.4亿美元,增长150多倍。美国从中国的主要逆差来源国变成了主要顺差来源国。
据美方统计,1979年美国对华出口17.2亿美元,自华进口6.5亿美元,美国顺差10.7亿美元。美国的对华贸易顺差持续到1982年,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了3亿美元的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持续逆差。1988年,中国首次成为美国的前10大逆差来源地之一,位居第九位;1989年跃升到第六位,1990年升到第三位:1991年,超过台湾省,位列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从2000年开始,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2005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规模达到2015亿美元,比2004年的1619亿美元上升24.5%,为美国有史以来对一国的最大贸易逆差。2007年中国对美国顺差高达2563.7亿美元,年平均增速达到24.3%。2010年中美货物贸易456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86%。美对华贸易逆差27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6%。2011年1月~4月,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133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其中,中国对美出口916.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自美进口4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0.5%。依然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尽管双方公布的数据差异很大,但两国间贸易越来越不平衡的事实却毋庸置疑。
二、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1.中美双方贸易统计数据的差异
目前,中美双方对外贸易统计都是按照原产地规则进行的。原产地统计是指进口货物的国别要按其原产地,即商品的生产地、制造地或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加工地进行统计。原产地规则在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和各国贸易政策措施中被广泛应用,但对如何判定货物是否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至今没有统一的实施细则。各国在制订自己的原产地规则时,往往从本国需要出发,标准不一,宽严各异,在判定进口货物原产地时存在较大随意性。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数额不大,各国之间商品交换关系比较简单,按原产地统计大致可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分工、贸易关系以及相应的利益格局。现在由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跨国投资日趋增加,国际贸易所交换的已经远不是单个国家生产的产品,而是跨越国界的“世界性产品”。
按现行原产地统计进出口贸易的办法,显然难以准确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势,甚至会扭曲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平衡状况。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目前国际通行的这种统计原则,存在着不合理性,特别是对于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统计,往往存在较大误差。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原产地原则的局限性愈来愈清楚地暴露出来。按照原产地规则统计的中美贸易不平衡,既没有充分反映中美贸易的客观实际,又无法全面揭示中美双方在相互贸易中的实际利益所得。
2.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国际贸易产业转移的一般表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周边国家及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和境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中国建立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工序的同时,把对美出口顺差较大的商品加工组装工序也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进行加工组装后出口到美国的加工贸易格局。这种进口来源地和出口市场的分离,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美国相当部分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中国、东亚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平衡存在三角关系:美国对东亚逆差下降,对中国逆差上升;中国对东亚逆差上升,对美国顺差上升;东亚对美国顺差下降,对中国顺差上升。2005年~2010年间,中国累计一般贸易顺差2729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46万亿美元。特别是,中国主要承接了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最终加工组装环节,出口体现为全部商品价值,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美国以外国家的进口,而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中取得收益为少量的加工费用。
美国从中美自由贸易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摩根斯坦利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对美出口,使美国消费者每年节省了1000亿美元,美国企业获利6000亿美元,占标准普尔指数涵盖公司利润总额的10%以上。据亚洲开发银行估算,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零售价为178.96美元,其中中国赚取的加工费仅占3.6%,大部分价值被美国的设计、运销和零售企业获得。2011年8月上旬,旧金山联储两位经济学家研究认为,2010年来自中国的商品和服务仅占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的2.7%,其中从中国进口的真实成本不到一半,其余都来自美国本土企业和工人的运输、销售和营销成本。
3.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美国国内经济的失衡
美国产生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结构失衡,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储蓄和投资的差就等于外贸的差额。如果一个国家的储蓄低于这个国家的投资,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有外贸的逆差。对中美贸易顺逆差有影响的,最重要不是汇率问题,而是美国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美国人消费太多,投资也比较多,但储蓄率太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有逆差,而不管汇率到底是多少。纠正这种不平衡,就美国的情况来讲,应该提高储蓄率。中国之所以不断积累贸易顺差,则是因为中国国内的总储蓄超过了总投资。
4.美国比较优势发挥的政策管制
美国对华政策是影响中美贸易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来,为了防止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美国一直坚持对华出口管制,而管制的商品主要是中国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美国对中国的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极大地限制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对美国在华进行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成为双边贸易平衡的主要障碍。对此,中国《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白皮书》进行了详细阐述。如果美方取消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可以为美国带来更可观的贸易机会。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1月~6月美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325.2亿美元,增长15.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495.5亿美元,增长20.2%;自中国进口1829.7亿美元,增长13.9%。美方贸易逆差1334.1亿美元,增长11.7%。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和植物产品,2011年1月~6月出口113.5亿美元、55.5亿美元、53.0亿美元和52.0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2.9%、11.2%、10.7%和10.5%,增长4.2%、13.0%、24.8%和40.5%。对中国出口木及制品增长迅速,出口额10.7亿美元,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2%,增幅为122.9%。美国作为全球技术领先国家,在高科技产品方面较中国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本可以充分发挥这种比较优势。但美国始终奉行冷战思维,以所谓的安全为由,对中国高科技出口贸易采取各种限制措施。事实上,美国前商务部部长骆家辉也曾表示,扩大对中国出口,而非限制从中国进口,是美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的最好办法。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靠劳动密集型产品换来的。中国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向美国出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同时,美国同时,美国对高技术产品、高尖端武器实施严格的出口限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美国适度放开对中国高技术产品、高尖端武器的出口限制,则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便可有效缩小。当然,这涉及到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国家安全问题。但是根据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见下图。美国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高技术产品,反而能刺激其国内的产业创新,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领跑全球科技革命。
图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战略高度,美国要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领跑全球高科技产业,使自身尽可能处于T1-T4的阶段,而将落后产业抛给欧、加、日等后进发达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样,在美中贸易中,美国自然可以减少贸易逆差,实现其国际收支的平衡。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失衡实证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和人民币汇率机制问题是近年来美国对华经济施压的主要领域。美方指责中方操纵汇率,进行不公平贸易,以低劳工成本、低商品价格、低货币汇率等政府补贴措施向美国大量倾销商品,另一方面又严格限制美国产品的市场准入,导致中美贸易中美国的逆差越来越大。据此,要求中国进一步对美国开放市场、逼迫人民币升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平衡双边贸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汇率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以下的研究来论证。
1.美国贸易逆差由来已久
早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对外贸易就持续逆差。美元指数从1971年1月至2011年9月累计贬值36.1%,但美国的贸易逆差状况未见改善。美国本轮对外失衡问题是以往失衡的延续,美国实际面临不是从中国进口,就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问题。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美元已经贬值23%,但美国仍然承受着失业率居高不下、工资停滞不前的困局,并且现在对世界上90个国家都维持着贸易逆差。2005年中国开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30%,而同期美国的失业率则从7%升到了9%以上。此外,在2007年至2009年间,美国国际贸易收缩了12%,贸易逆差从2007年的6550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3630亿美元,同期美国却增加了600多万失业人员。
2.贸易结构决定了人民币升值不解决根本问题
回到中美贸易现状,美国不断在推动美元贬值,同时不断怂恿人民币升值,这种汇率政策,相当于两个合力在推动美元贬值。但是,中国对美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即使价格再贵,中国对美国的战略技术之类的产品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因此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所引起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加幅度要远小于美元的贬值幅度;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美国国内不可能现在放弃资本、技术导向型产业从而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所引起的美国的进口的减少幅度很少。综上,我得出的结论是:在现在的中美贸易中,站在美国的立场,Edx+Edi
结论:首先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人民币汇率绝对不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根本性因素。其次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可能会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但是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贸易不平衡,高失业率等问题。其实中美之间的贸易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是美国贸易不平衡的缩影,美国要想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自身出发,调整国内的贸易结构及一些政策才是最好的选择。美国这样一味地把贸易不平衡归结到人民币汇率上,逼迫人民币升值,不仅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还会影响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中美双方都不利。
四、政策建议
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贸易的现状是全球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的结果,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转移,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也是重要原因。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有顺差,但服务贸易长期逆差。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发展,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中方已采取积极措施,扩大自美国进口。在过去10年里,中国一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据美方统计,美对华货物出口由2001年的192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919亿美元,增长379%,同期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出口仅增长67%。近年来,美对华出口增幅远高于自华进口增幅。虽然美国对中国存在严重的逆差,但是在中美自由贸易中美国是实实在在的得了好处的。
中美经贸关系是互补和互利的,从整体利益讲,美方获利更多。双边贸易不平衡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根本危害,反而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考虑到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保持顺差,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获得了高额利润等因素,情况更是如此。中国的对美出口使美国消费者受益匪浅。中国出口美国的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缓解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使美国的广大消费者得到好处。
1.调整竞争策略,减少贸易摩擦
今后很长时间,美国依然是我们重要的贸易伙伴,为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我们在对美出口时,应积极调整出口产业和商品结构,改变片面依靠低价竞销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努力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品牌制造”的跨越。
2.继续深化市场多元化战略
市场多元化是分散风险的有效途径,我们应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贸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努力挖掘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巨大潜力。目前,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而且进出口贸易总体上基本保持平衡。因此,通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在多边、区域和双边合作层面加强政策协调,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对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用对外直接投资来替代商品的直接出口
对外开放从来都是双向的,有“引进来”就有“走出去”,这是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结合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用对外直接投资来替代商品的直接出口,将较好地绕过对方的贸易壁垒,有效的化解与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