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范文
时间:2023-04-06 12:3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贸易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高职实践教学无法摆脱高等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发展速度,也降低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目标,探索建立创新型的综合实训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真正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成功的应用型人才的催化剂,使得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成为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基地,成为新时代下高职院校进行实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高职院校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结合本专业特点开设了很多实务课程,在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情景模拟和模拟软件实操等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专业实训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实训课程的实效性。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贸易经济专业中,传统的实训教学大部分与理论课程配套设置,即在同一门课程的总学时里划拨部分学时进行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内容被分割成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单独演练,知识技能呈点状分布而非实践能力中要求的连续的线状分布。在这样的实训中,学生被教师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按照设定好的条件、既定的方法、相同的步骤,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实训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实训过程变成了教师更直观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这更像是传统的板书教学向多媒体课件的转变。实训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均未实现。
1.2课程实训时间分散
在贸易经济专业中,传统的实训课程教学多是在课堂上对既定的项目或案例进行讲解,时间较为分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践工作中知识的连贯性、持续性和综合性无法体现。即使有专门的实训性课程,课时也较少,且学生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才被允许进入实训室,其他时间则无法在实训窒进行实训。而实践中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如国际贸易中一个合同的签订需要“业务开发一发盘一还盘一再还盘一多次还盘一接受一确认书签订”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完成,而1.5h的上课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工作,等到下次上课时,我们又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才能重新开始,这样就使原本不多的实训课时被浪费掉一部分。
1.3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
在貿易经济专业中,传统的实训教学课程往往以课本案例为基础,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些案例已经不再具有典型性,可是却在教材与课堂上仍然使用。如国际贸易价格术语的改变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是《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10种贸易术语,而在案例中多数使用的仍是《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13种贸易术语。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如何能在实践中应用?国际贸易专业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实际工作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时间、场地、经费等的限制无法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或流于形式,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如报关、报检环节单凭教师上课教授,学生是无法真正接受其操作流程的。这就很难使学生通过训练达到锻炼综合能力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训教育改革措施
结合贸易经济专业实训课的基本特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实施方案:
2.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
对于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而言,采取案例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优秀的实训教材及实训手段。在当前的教材市场上,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都配备有相应的实训教材,但对于贸易经济专业而言,除了一些邻近专业的实训教材外,还没有一本专门为本专业编写的、完整的、实战型的实训教材,这对实训教学的效果极其不利。
2.2实践观摩
贸易经济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一般学生又缺乏生产的背景知识。为此,应增强教学实践,去现场观摩贸易活动,在现场观摩中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还可依托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学院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促成和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这样能较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那些需要相关实践背景的知识和方法。一般来说,贸易经济专业的实践观摩教学是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组织学生走出去,带着问题走访并了解政府或企业进行贸易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过程。
2.3实验仿真
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的实验仿真主要是依托专业的实验软件系统,在现场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分组讨论和动手实践。模拟仿真实践了学生与老师、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不同小组之间的全方位人际互动,在知识共享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表达、沟通和合作的技能、技巧。
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结合的上机及教学辅导方式,力图实现对基础知识、理论与应用方法的融会贯通。
由于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对实践活动进行回忆、反思、总结、调整,不断思索、尝试新方案。这一流程,使学生能及时将实践环节中所经历的具体感受总结升华为知识,建构知识体系。不断调整方案的实践,也是学生提升相关技能的过程。
2.4市场调研
贸易经济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中,市场调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市场调研自身不仅展示了研究方法所蕴含的科学性及其应用价值,同时也使研究方法在广泛的应用中进一步得到检验、推进与发展。其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市场调研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个具体有用的方法和工具,同时,也使实践教学变得鲜活、生动、充实并富有成效,更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包括市场问题)并进而具备研究意识,提高理论敏锐度的有效方法。因此,市场调研对实训教学目的的最终达成具有独特的意义,理应成为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环节。
在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会提供一些项目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白行选定市场调研主题。这种调研活动一般会持续二个月左右,在整个实训课程体系安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市场调研并不是贸易经济一个专业的实训要求,学校也要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跨专业协作。
3结束语
总之,在实训教学上,我们可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科目、教材、时间、教室等传统教学体系,建立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尽可能地使学生拥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实践技能,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在就业时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兵.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综述[J].现代技能开发,2003,(7):29.
[2]郭树荣,翟慎秋,张国祥.实训课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与实施[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23.24.
篇2
【关键词】进口贸易/结构效率/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正文】
长期以来,进口始终被认为是国民收入一个漏出的量,是经济增长的减量因子。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和扩大进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低通胀、低失业、高逆差、高增长”的新经济。美国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灵活的经济制度下,进口也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
一、进口贸易、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分析(注:本文将国民收入增加或国民收入溢出等同经济增长。)
在动态的国民收入公式中,国民收入Y的增加既取决于消费C、政府支出G、投资I和净出口NX的贡献,也取决于增量因子C、I、G、NX的结构变化。如果其中一个因子的减少可以使另一因子贡献增加,即使EX<IM或EX=IM,国民收入Y同样增加。
国民经济是一个动态的体系,生产要素处于经常性的流动之中。“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最有利的用途”。(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5页。)生产效率(注:生产效率指投入1单位生产要素与创造的国民收入的数量或比例。)(要素报酬)低的生产要素必然要流向生产效率高的产业。由于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不同,创造的国民收入也不相同。表1中,假设美国有100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按各20%比例分别投向计算机、制药、飞机、汽车、鞋类五个产业,每个产业投入均等的20个单位要素,合计创造国民收入111个单位。如果将鞋类产业原有20个单位生产要素转移到生产效率最高(1.4)的计算机业,平均单位要素生产效率由1.11提高到1.23,国民收入比以前溢出12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对国民收入贡献率是10.81%。(注:净进口和产业升级的国民收入贡献率以新增国民收入占原国民收入的比重计算,即(123-111)÷111×%=10.81%。)进口是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由于放弃鞋类生产,必须从国外进口鞋。如果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生产效率1∶1的比率,会出现相当于16个单位国民收入的贸易逆差。见表2。不过美国的贸易逆差一般低于16个单位,原因在于相同产品的进口价格往往比国内便宜,如果高于国内价格,便没有人进口。假定进口鞋价格只相当美国国产鞋价格的1/2,(注:1996年美国非橡胶鞋类平均价格20.05美元,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平均价格只有7.09美元。引自《国际经贸消息》1998年6月25日。)用8个单位的国民收入就足以支付鞋的进口,可以节省8个单位的国民收入,贸易逆差只相当8个单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溢出从原来的12个单位增加到20个单位。进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净进口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效率对国民收入贡献率增加到18.01%。(注:(131-111)÷111×%=18.01%。)其中产业升级的贡献率10.81%,廉价进口的贡献率7.2%。
表1投入均等生产要素所形成的国民收入
生产领域投入要素生产效率国民收入贸易差额
计算机201.40280
制药201.20240
飞机201.10220
汽车201.05210
鞋类200.80160
合计100平均1.111110
表2制鞋产业生产要素转移到计算机软件业的国民收入和贸易差额
生产领域投入要素生产效率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增减贸易差额
计算机401.4056+280
制药201.202400
飞机201.102200
汽车201.052100
鞋类00.800-16-16
合计100平均1.23123+12-16
国民收入溢出Y来自产业升级(Y[,1])和廉价进口(Y[,2])的两个方面,即Y=Y[,1]+Y[,2]。国民收入溢出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转移的数量和低效率产业与高效率产业之间的效率差,即Y[,1]=q(m-n)。其中,Y[,1]代表产业升级增加的国民收入,q代表转移的生产要素量,m、n分别代表两种不同产业的效率水平。两种产业的效率差(势能)较大,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的动能也越大,国民收入溢出也越多。图1中,鞋类比汽车业生产要素转移创造的国民收入溢出多5个单位。换句话说,转移相同数量的生产要素,效率差大的产业之间生产要素转移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大于效率差小的产业。表3中,鞋类产业与计算机业的效率差(1.40-0.8),大于制药产业和计算机业的效率差(1.40-1.20),鞋类进口带来的新增国民收入(12个单位,20个单位生产要素×效率差0.6)高于药品进口带来的新增国民收入(4个单位,20个单位生产要素×效率差0.2)。与此同时,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效率1∶1的比率,鞋类进口带来的贸易逆差(16个单位国民收入)也比药品进口形成的贸易逆差(24个单位国民收入)小的多。另一方面,净进口对国民收入的贡献还取决于进口数量的多少及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的价格差(P[,N]-P[,I]),即Y[,2]=Q(P[,N]-P[,I]),Q代表进口数量,P[,I]代表进口产品价格,P[,N]代表国内产品价格。进口的产品越便宜,净进口带来的国民收入溢出也越多,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也越小。
附图
图1单一生产要素转移和国民收入溢出
表3其他产业生产要素全部转移到计算机业的国民收入和贸易差额
生产领域投入要素生产效率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增减贸易差额
计算机1001.40140+1120
制药01.200-24-24
飞机01.100-22-22
汽车01.050-21-21
鞋类00.800-16-16
合计100平均1.40140+29-83
低效率产业生产要素向高效率产业转移过程中,会出现转移效率递减(鞋类、汽车、飞机、制药与计算机业的效率差分别是0.60、0.35、0.30、0.20)和贸易逆差递增(16、21、22、24个单位的国民收入)的趋势。如果美国计算机业以外其他产业的80个单位生产要素全部转移到计算机业,国民收入总量将达到140个单位,国民收入比转移前净增29个(140-111)单位。同时,按着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生产效率1∶1的比率,出现相当于83个单位国民收入的贸易逆差,这是结构效率的成本和代价。同时,低效率产业的生产要素转移在相当程度上受高效率产业吸收转移要素空间大小的制约,如果不能完全转移到效率最高的产业上,它将向次高产业转移,直到不能吸纳为止。
二、自由竞争下贸易与增长的动态分析
经济学中,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增长恒等式是YC+I+G+NX。(注:[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三个增量因子。在世界经济范畴,一国的出口必然是另一国家的进口,即NX=EX-IM=0。这似乎意味着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零,与人们看到的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现实相悖。在传统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注:[美]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0页。)不存在竞争。出口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在本国国内价格和进口国内价格之间。低于国内价格,出口商不愿出口;高于进口国国内价格,进口国将自己生产,不再进口。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虽然出口国的出口量与进口国的进口量相等,即EX-IM=0,贸易带来生产和消费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零。
假定在进行国际贸易前,A、C两国均生产鞋类。图2中,A国国内鞋类生产和需求在E[,a0]达到均衡,均衡价格P[,a0]。C国国内生产和需求在E[,c0]达到均衡,均衡价格P[,c0]。A、C两国国内的供给和需求数量分别是Q[,a0]和Q[,c0]。C国的均衡价格P[,c0]低于A国的均衡价格P[,a0],即P[,c0]<P[,a0]。C国鞋类价格比A国自己生产更具竞争力,A国从C国进口鞋类。在只有两个国家而没有竞争的情况下,C国的出口价格应当等于或高于P[,c0]。但由于其他国家的竞争,C国只能以P[,c0]价格(高于这个价格,就会被竞争者替代)出口Q[,c0]-Q[,c2],A国进口Q[,a1]-Q[,a2],Q[,a1]-Q[,c2]=Q[,c0]-Q[,c2]。竞争和出口需求增加使C国的供给线S[,c0]向右下方移动,由S[,c0]变为S[,c1],C国的供求均衡点由E[,c0]推向E[,c1],价格水平也由P[,c0]下降到P[,c1]。新一轮贸易将在P[,c1]价格水平上进行,出口量扩大到Q[,c1]-Q[,c3],进口量同时扩大Q[,a3]-Q[,a4]。C国第三轮的出口价格由于竞争和规模经济而进一步下降到P[,c2],供给线向右下方移到S[,c2],供求均衡点下移到S[,c2]。下一轮的出口价格更低,直到不能再降低为止。
附图
图2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竞争和规模经济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商品价格更加便宜,世界商品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5月号,第181、183页。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物价上涨水平从1982-1991年的4.9%下降到1992-2001年的2.3%,发展中国家同期从45.7%下降到20.3%。)生产量和消费量大幅增加。贸易前,A国生产和消费的数量是Q[,a0],C国生产和消费的数量是Q[,c0]。A、C两国进行贸易后,在P[,c1]价格下,A国消费量从Q[,a0]增加到Q[,a4],C国的消费量从Q[,c0]增加到Q[,c1],Q[,a4]+Q[,c1]大于原有的消费量Q[,a0]+Q[,c0]。A、C两国的合计产量Q[,a3]+Q[,c3]也大于原有产量Q[,a0]+Q[,c0],即Q[,a3]+Q[,c3]>Q[,a0]+Q[,c0]。从全球角度看,世界经济总量增加了。从表面看,A国的产量似乎减少了,即Q[,c3]<Q[,a0],但如果A国相应的生产要素转移到更高效率的产业,A国的经济总量也会增加。
三、开放经济下的相关动态均衡
长期良好的经济运行必须保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和就业的动态平衡。如果不能保持这些基本平衡,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
1.进口贸易与国际收支的动态均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实现长期进口和产业升级及经济增长的前提。人们可有多种政策选择。第一,如果进口国货币是可自由兑换货币,高效率的计算机产业增加的国民收入Y(28个单位)足以支付增加鞋类进口IM(16个单位),而且还有12个单位国民收入剩余。第二,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过程本身也会逐渐形成自身平衡,高效率产业形成的国内竞争优势会变为国际竞争优势,出口能力扩大,从而实现贸易平衡;第三,高效率产业的高收益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在资本项目上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发达国家可以同时选择三种方案,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只能通过增加出口和吸引国外资本来实现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
2.国际贸易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均衡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经常是一种共生现象。产量增长率y取决于货币增长率m、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v和通货膨胀率π,(注:[美]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2页。)即y=m+v-π。一般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v的变化空间是十分有限、也是难以预期的。提高货币增长率m虽然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也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传统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也抑制了投资和消费,抑制了经济增长。1965~1980年间,美国年平均增长只有1.7%,而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高达6.1%,(注: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03页。)经济“滞胀”长期困扰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各国政府在“滞胀”面前束手无策。国际贸易提供了消除“滞胀”、保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动态平衡的钥匙。如果出口国的供给曲线灵活而有弹性,在外部竞争和规模经济成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出口价格和国内价格水平不断降低。进口国可预期的进口商品价格低于国内生产的商品价格,廉价的进口商品降低了总体价格水平,从而打开了通货膨胀的减压阀。
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它不仅与货币供应量有关,也与物价水平有关。(注:[美]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4页。)假定通货膨胀率π=(P-P[,-1])/P[,-1],现行价格P与基期价格P[,-1]的变化决定通货膨胀或紧缩,如果P高于P[,-1]便是通货膨胀,反之是经济紧缩。如果我们能使未来价格P[,+1]低于现行价格P,就可以在货币供应量m+v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价水平,进而降低通货膨胀率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虽然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价格水平,但这是不可预期的。然而,相同商品的进口价格P[,I]低于国内价格P[,n](如果高于国内价格就不会进口)则是可预期的。(注:[美]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0页。)我们以可预期的、较低的进口价格P[,I]作为未来价格P[,+1],由于未来价格P[,+1]低于现行价格P,那么未来的通货膨胀率π+1预期也会比现在低,即π+1≤π。人们也担心出口国会因供给短缺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而实际上,日本、中国等贸易顺差大国不但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相反普遍出现了通货紧缩。价格竞争、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和进口贸易的综合作用抑制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1999年日本在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水平下降了0.3%。
3.进口与就业的动态均衡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是一种反向关系。工资增长率越低,失业率越高;工资增长率越高,失业率越低。(注:[美]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提高工资增长率,虽然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工资增长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不利于经济增长。那么如何提高工资增长率又不增加生产成本呢?我们知道,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保持名义工资不变,提高实际工资增长率,就可以降低失业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相同商品的进口价格P[,I]要低于国内价格P[,n],即P[,I]≤P[,n],而且是可预期的。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廉价进口降低了消费支出,实际工资便增加了。假设一个工人年收入6000美元,按着国内物价水平,用于食品的消费比例是20%,即1200美元。如果进口食品价格仅相当国内价格的2/3,那么只需792美元就可以满足食品消费,他的实际工资便相对增加了408美元。
人们总是担心进口就会冲击国内产业,增加失业。实际上,进口对就业的影响因情形不同而不同。最好的情形是伴随进口扩大的产业升级,随着生产要素流向高效率产业,劳动力也随之流向高的效率产业。在灵活的经济结构中,如果高效率产业具有更高的增长率或较高的就业弹性,进口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1995~2000年间,美国电脑和芯片业产值从857.7亿美元增加到2661.6亿美元,增长210.31%。同期就业人数从55万增加到60万,增长9.09%。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产业增长率)0.043,就业弹性非常小,电脑和芯片产业增长1%,就业才增加0.043%;同期美国计算机软件业产值从1849.3亿美元增加到3296.2亿美元,增长78.2%,就业人数从120万增加到211万,增长75.8%,就业弹性系数为0.969,就业弹性比较大。计算机软件业每增长1%,就业可以增加0.969%。同期汽车业产值从3162.7亿美元增加到3435.5亿美元,增长8.62%,就业人数从95万增加到96万,增长1.05%。(注:约瑟夫·威伯等:美国《商业周刊》(中文版)2000年第3期,第44、48、54页。)就业弹性系数为0.121。相比之下,就业弹性高的产业比就业弹性低的产业更能吸纳就业。如果汽车产业的工人因失业而转移,相同产业增长率下,转移到电脑或芯片业可能过剩,转移到软件业可能不足。见图3。
附图
图3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与就业增长率
进口对就业的冲击与进口国的供给和需求弹性有关。图4.1中,进口国的需求弹性比较大,进口10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需求增加8个单位,国内生产仅减少2个单位,进口冲击率(国内生产/进口量)是0.2,进口更多地为扩大的消费所吸收,国内生产缩减和失业的比较少。图4.2中,进口国的需求弹性比较小,同样进口10个单位商品,国内生产减少8个单位,消费需求仅增加2个单位,进口冲击率0.8,国内生产缩减和失业比较多。最好的情况是进口国国内供给曲线没有弹性,需求有充分的弹性,如图4.3。进口10个单位全部被国内扩大的消费所吸收,冲击率是0,进口对国内相关产业和就业没有影响。最糟的情况进口国国内供给曲线有弹性,需求曲线没有弹性。如图4.4。进口冲击率是1,进口10个单位的商品将减少同样数量的国内生产。
附图
图4进口冲击与进口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弹性有关
四、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经济状况的相关分析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GDP增长率高出日本2个百分点,生产率高出2.7个百分点,失业率低于日本0.5个百分点。美国和日本的财政盈亏占GDP的比重分别是1%和-5.7%,美国5.4%的利率水平高于日本5个百分点,财政货币政策力度低于日本。美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似乎主要来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同时,美国应当是贸易顺差,而不是巨大的贸易逆差。显然,经济增长不仅来自技术创新,同时还来自进口带来的以产业升级为特征的结构效率。
表4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日本主要经济指标(%)
GDP增长率生产率通货膨财政盈亏失业率利率贸易差单位
胀率占GDP比重额/GDP劳动
成本
美国3.44.01.81.04.25.4-3.7-0.5
日本1.41.30.1-5.74.70.42.50.5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和IMF《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第5期整理。
经济增长往往导致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引起通货膨胀。但大量廉价的进口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能够控制在1.8%的低水平,进口不但弥补了生产和投资需求的缺口,同时也降低了投资和消费成本,抑制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1992~2001年间,美国单位劳动成本下降了0.5%。相反,每年有大量贸易顺差的日本单位劳动成本却上升0.5%。
1999年美国货物贸易进口10591亿美元,出口6952亿美元,逆差3639亿美元,占GDP的3.7%,但美国对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置若罔闻。原因在于美国有巨大的服务贸易顺差和源源不断的国外直接投资。73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使净货物贸易逆差减少到2909亿美元,2760亿美元的国外直接投资使美国的国际收支实现了基本动态平衡。(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进口1804亿美元,出口2534亿美元,转引自2000年12月6日《国际经贸消息》。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第2页,对外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
灵活的经济结构也使美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实现了动态平衡。在美国,每进口5万美元商品就会减少1个工人的工作岗位,按1999年美国3639亿美元货物贸易逆差计算,共计会减少727.8万个就业岗位。但同期美国的失业率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到4.2%这个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工人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移民到国外,显然被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了。
日本虽然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1990~1999年贸易顺差占其GDP的2.5%。然而从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这不完全归罪于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力,零利率政策和大量政府投资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对经济的刺激力度。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缺乏灵活的经济制度,劳动力在终身雇佣制度下不能自由流动,缺乏技术创新和以产业升级为特征的结构效率,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踟躇不前,失业率大幅增加。另外,长期沉溺于机械、汽车、家用电器等传统工业领域,没能及时转向信息经济也是日本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贸易顺差虽然为日本带来经济增长,但不足以提高生产率、带动日本经济复苏。日本需要美国那样灵活的经济制度、技术创新,需要结构效率,通过大量进口替代国内低效率产业,将生产要素转移到高效率产业,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使经济走向开放型的良性增长的轨道。
篇3
1.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是度量贸易利益的有效手段
对外贸易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直接结果,也是分享分工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分工所产生的利益“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各国通过贸易分享的利益份额,反映出对外贸易的宏观效果(包括绝对效果和比较效果)外贸经济效益则是贸易效果的量化,无论对于国家或者企业,贸易利益的度量都是基于经济效益评价这一有效手段的。
2.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是决定贸易可行与否的重要前提围绕某种商品所进行的对外贸易活动可行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贸易政策与措施、货物供应与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状况、经济效益等。从微观角度来看,贸易商决定贸易取舍的关键是经济效益的好坏。理性的贸易商常常将经济效益作为衡量贸易可行与否的重要前提。当然,贸易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既有眼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之分,又有静态经济效益和动态经济效益之别。单就某一项具体的贸易活动而言,贸易商或许更注重眼前和静态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长远及动态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贸易活动)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针对贸易经济效益所进行的科学的贸易行为决策应追求眼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静态经济效益与动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效益总值的最大化。
3.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是衡量贸易质量的主要方式
企业经营活动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迁升,是十分必要的。对外贸易经营同样需要这一转变若干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走的是一条粗放型、追求简单数量增长的发展道路;快速的进出口数量增长掩盖了贸易质量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导致规模不经济。转变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方式,以效益型增长替代数量型增长是今后若干年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战略模式注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基础是加强外贸经济效益评价,通过设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对于提高贸易质量无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是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徤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
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包括贸易前的评价和贸易后的评价两方面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所需的数据部分是已知的、不变的;部分则是未知的、可变的,对于后者,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假设或预测,避免主观性、盲目性。
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①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②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③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 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中间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 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4.当前经济效益评价与长远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对外贸易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对静止的具体贸易活动连接而成的有序轨迹任何企业的外贸经营活动都必须考虑其当前经济效益的好坏,同时又不能忽视它对企业对外贸易长远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时为提高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还必须以牺牲当前经济效益为代价,使眼前利益服从于长远利益坚持对外贸易的当前经济效益评价与长远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的。这样做可以避免企业的对外贸易经营活动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一味地强调长期经济效益而忽视当前经济效益,二是只注重当前经济效益而不顾及长远经济效益,特别是当二者存在矛盾之时.
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一)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指标
1.出口换汇成本
(1) 计算出口换汇成本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①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是指到商品出口为止围绕商品的生产、流通和转移所产生的国内总成本。商品的出口总成本所涉及的费用较多,主要包括商品的生产及经营成本(收购出口行为中则属于进货成本)和各种国内费用,如加工整理费用、包装费用、保管费用、国内运输费用、证件费用(包括商检费、公证费、领事签证费、产地证费、许可证费、相关杂费等)、装船费用、银行费用、预计损耗、邮电费用等②出口外汇净收人出口外汇净收入是指出口外汇总收入扣除劳务、服务费用等非贸易外汇后的外汇收入,它是出口总成本与销售利润的合值,表现为FOB净价。
(2) 出口换汇成本的计算及经济含义
①出口换汇成本的概念与计算出口换汇成本是指某商品出口净收入一个单位的外汇所需的人民币成本。其计算公式为:屮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_(人民币)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外汇)②出口换汇成本的经济意义
从上式可以看出,出口换汇成本与出口总成本成正比,与出口外汇净收入成反比出口换汇成本是衡量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V它与外汇牌价进行比较能直接反映出商品出口的盈亏状况。例如,在一笔出易中,计算出口的出口换汇成本为7.3人民币庚元,收汇时的外汇牌价为1美元折合8.3元人民币(买入价),则出口1美元的该商品取得1元人民币的盈利;反之,如果计算出的汇换成本为9.3人民币美元,则出口1美元的商品,就会出现1元人民币的亏损。
2. 出口商品盈亏率
(1) 出口商品盈亏额的含义
出口商品盈亏额是指出口商品人民币净收入与出口总成本的差额如果差额为正数,则表现为盈率;反之,则表现为亏损。
(2) 出口商品盈亏率的含义及计算
出口商品盈亏率是出口商品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出口总盈本额X100%=出口外汇净收入(人民币)-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3) 出口商品盈亏率的经济意义
出口商品盈亏率是衡量商品出口最直观的评价指标。也是衡量静态出口经济效益的核心指标v将出口商品盈亏率同国内商品销售利润率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出口与内销的优劣,指导企业决策
3. 外汇增殖率
(1)计算外汇增殖率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①原料及零部件外汇成本在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等业务中,出口商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或零部件进口需要支付外汇,或以外汇计算成本原料和零部件的获得方式不同,外汇成本的计算也不尽相同。
——进口国外原材料和零部件要支付的外汇成本以CIF价计算;
——进口替代的国内原料、零部件的外汇成本以实际购买价计算;
——国内部分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外汇成本以该原料、部件出口的FOB价计算。
②制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
利用原料、零部件进行加工、装配后所形成的制成品出口所获得的外汇净收入以FOB净价计算。
③外汇增殖额
外汇增殖额是指制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与原料、零部件外汇成本之间的差额。
(2)外汇增殖率的含义及其计算外汇增殖率是指加工、装配出口商品所产生的外汇增殖额与原料、零部件外汇成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外汇增殖率-原料、外零汇部增件殖额汇成本100%制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零部件外汇成本v原料、零部件外汇成本100%
(3)外汇增殖率的经济意义外汇增殖率反映的是加工装配贸易业务中获取外汇增殖的能力,在原料零部件外汇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出口制成品创汇额越高,加工贸易经济效益越好,反之越差。外汇增殖率是衡量取舍加工贸易的重要指标。
4. 进口商品盈亏率
出口要讲求经济效益,进口同样也要讲求经济效益。进口商品盈亏率是指进口商品盈亏额与进口商品总成本的比率,其中:
一一进口商品总成本是指商品的进口价加上进口关税及各种国内费用,如各种国内税、进口商品运输及仓储费用、保险费用、促销费用等。
一一进口商品盈亏额是指进口商品国内售价与进口商品总成本的差纸
进口商品盈亏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进口商品盈亏率-进口商品盈成额x1曝一进口商品国内售价-进口商品总成本x= 进口商品总成本100%。
(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1. 贸易条件
(1) 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条件系数或贸易条件指数,它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
(2) 贸易条件的计算
贸易条件的计算引用下面的公式进行:
T-上Pm
式中:Px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其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x)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Pm)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Px=2PxiXii=1
Pm=Pm1mi
式中Ximi为权数,分别表示基年第i种商品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总出口额或总进口额的比重,PxhPm,是第i种商品出口或进口的价格指数。
(3) 贸易条件的经济含义
贸易条件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对生产、消费及贸易利益影响大小的重要指标v当贸易条件大于1时,表示贸易条件改善,贸易对国内生产、消费影响的效应扩大,当贸易条件等于1时,表示贸易条件不变,贸易对国内生产、消费的影响效益凝固,当贸易条件小于1时,表示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对国内生产、消费影响的正面效应减小。当然,单纯考虑贸易条件,并不能很好地计量贸易利益,因为贸易条件变动的方向有时与贸易利益变动的方向是一致的,有时则是相反的或“无关”6的例如,当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时,其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创汇数量减少。但如果该国采用了新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劳动成本下降,则同样可以实现贸易利益的增长,另外,从薄利多销的原理出发,出口数量扩大带来的效益增长也可能弥补出口价格下降所导致的效益下滑
2. 对外贸易净出口总额
(1) 基本含义及计算
对外贸易净出口总额是指一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差纸如果差额为正,则表现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如果差额为负,则表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对外贸易净出口总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外贸净出口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外贸进口总额=么F(mi=1—1其中:FOBrT=第i种商品(Gi)出口的外汇净收入总额CIFGj-第j种商品(Gj)的进口总金额(2)外贸净出口总额指标的经济意义对外贸易净出口总额是计算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分配的能力与水平。考察对外贸易净出口总额指标,有助于国家制订宏观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改善对外贸易状况能培训,使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顺利实现。
3. 加强行政性措施,对科技投入实行优惠政策导向和科学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政府随时制定和调整有利于鼓励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加强调控和规划布局管理,促进科技力量的联合和集成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发展科技基金制,运用价值评仪和同行专家评议等办法,提高资金利用效益。科技计划主要实行招标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保证立项的科学性和定标的公开、公正性^
4. 严格执法,加强科技资金投入产出的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法规,其中对科技投入有硬性规定,比如“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等,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切实落实。
篇4
关键词:转口贸易经济;竞争力;投入―产出;净出口额;德国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69-03
一、德国会成为转口贸易国吗
德国一直被视为世界出口冠军,也因此为其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越来越怀疑德国经济的世界竞争力,因为其强大的出口优势是建立在廉价进口品的基础上的。德国出口产品的价值将会不再包含本国人自己创造的价值。由此,在德国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二、关于转口贸易经济
(一)转口贸易经济提出的历史背景
德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显得不容乐观:低增长,高失业。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尽管德国仍旧在世界,在欧洲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却显得信心不足,因为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渐渐失去了一些竞争优势:
德国(与瑞士,挪威一样)因其高工资成本而闻名于世。高工资成本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结果便是一些企业要么破产,要么转移到国外生产。
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也使德国失去了以往基于贸易壁垒存在而获得的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这意味着,一些小的欧盟成员国现在可以凭借降低的运输成本而出口价格便宜的产品。特别具有威胁性的是欧盟成员国的东扩,因为现在他们也有机会直接享有来自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成本优势。
总的说来,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德国存在着竞争问题,这一问题又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其劳动力市场上。高工资成本的逻辑性结果便是逐步增强的国内生产转移,且转移向低成本的他国。由此,Sinn H .W.说“德国正在朝着转口贸易国的方向发展,它提供给世界高质量但却价格适中的产品,只是这些产品不再在德国本土生产。”统计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工业产品总值增长了15%,快于其实际价值创造,因为它只增长了5%,可以解释的便是不断增长的产品前端生产进口。例如,大众汽车的许多部件在东欧完成,在德国进行的只是组装,但一样算作纯德国的产品出口。
(二)转口贸易经济的定义及其特征
Sinn认为转口贸易经济是指一国不再生产,而只是从事交易。绝大部分的部件从国外进口,然后在国内进行组装,最后销售到世界各国,或者干脆直接进口成品,然后再卖往其他国家。所有的这些都冠以“德国制造”的商标,尽管产品中很少或不再包含德国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
转口贸易经济因此具有下列突出的特性:高进口份额,低价值创造份额。产品由本国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少,因为在本国进行最后的组装是最好的事情。
三、检验:德国是否走向转口贸易经济?
(一)德国出口经济的竞争力检验
1.投入―产出分析。Hickel.R,(2004)认为借助投入―产出的分析便于区别研究德国国内与国外价值创造的构成。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德国的大多数制造业领域(德国出口业的支柱),产品价值的增长快于其毛产值(这里指产品价值减去其中包含的前期部件价值Vorleistung)的增长。有数据为证:在1995―2000年期间,德国产品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而产品毛价值增长每年仅为2.2%,这之间的差距便证实了不断增长的价值链的前端价值创造。但是,这部分价值的增长并不只是来源于进口,还源于本国供应商的创造。从1995―2000年间德国制造业产值增长了22%,其中9.4%来自于本国供应商创造的价值,9.1%源于进口制造商创造的价值,3.5%是由需求创造的毛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其它领域内制造商所创造的部件价值同样构成了国内价值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Dieckheuer,G(2004)为此指出,“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价值创造不是来源于直接所涉及的领域,而是来自于其它领域的交织。”尽管只有7.23%的生产领域,其前端产品部件的价值创造高于国外进口的部分,但这些生产领域却占了德国整体经济的45%,由此尚不能得出德国正发展成为转口贸易国的结论。
在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迁的进程中,传统工业领域前期价值创造的部分越来越多地通过与工业领域相近的服务业领域所替代。如果这一趋势发展到国境之外,便出现了加深的国际分工。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德国汽车工业,其日益增加的“0utsourcing”反映了国内不断下降的生产深度,目的主要是为了区分核心和非核心的生产活动。因汽车工业在德国工业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其相对较高的进口价值便作用于德国工业的整体平均水平,使其整体的进口水平显得较高。但毕竟仅凭汽车工业还不足于说明德国经济的整体特征,例如,化学工业中85%的价值来自于本国创造。与此同时,Kinkel.S(2004)认为,还要看到价值回流的现象:在1999―2002年间,有7%的生产从国外移回到德国本土,这一比例从1994年的4%增加到1999年的7%,几乎翻了两番,并且在2002年保持不变。究其原因,可能是过去低估了转移到国外的交易成本(如质量保险,信任保护等)。
借助投入―产出的分析还有助于确定由出口所引致的进口。主要包括:为出口所直接安装的进口部件;从国内供应商那里购得的部件,其部件中已含有进口的价值;进口的产品再直接卖给国外。有数据表明,从1991―2002年,德国出口产品中所含的进口份额从26.7% 上升到38.8%,相应地,国内价值创造的比重从73.3%下降到61.2%。对此,Dieckheuer,G(2004)利用OLS估计进行了描述:WX=143.6-0.27MX-0.17XA①R2=0,99。因此,转口贸易国的假说可以得到支持:下降的国内价值创造比重可以通过不断增强的价值转移(主要是转移到廉价劳动力国家)来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对德国经济的影响,有必要研究一下与出口产品生产相关的价值创造。从1991―2002年,德国出口产品中本国创造的价值不仅在绝对数字上增长,而且在国民经济毛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长。
外贸上不断增加的与廉价劳动力国之间的关系只是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的体现。在正常的,积极的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进口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应该并行。产品中日益增加的进口比重对出口的增长是一个积极的推动。1991―2002年间,德国出口创值从374.12亿欧元增长到732.53亿欧元,对此Robert C.Feenstra和Gordon Hanson(2001)通过理论模型的研究得出,不断增长的“outsourcing”可以有效促进出口增长。尽管,如果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放缓,那么德国出口产品中自我创造的价值可能会很大,但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其出口产值也会绝对下降,当然包括与此相应的本国价值创造也会绝对下降。所以,日益加深的国际化分工带来双赢的局面。
2.出口―进口分析:净出口额作为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指向标。德国经济研究所(DIW,2004)视净出口额为具有说服力的经济竞争力指标。使用这一指标最大的好处在于,其不仅包括工业领域,而且还包括了服务业领域以及一些不大重要的基础领域的分析考量,因而避免了将工业领域的结论适用于整个德国经济的错误,尽管其工业领域占较大比重。积极的净出口额可以证明本国创造的价值比起进口来说更多,而不是相反。
德国净出口额在1991―2002年间从11.2 亿欧元上升到126.2亿欧元。但是,不断增加的净出口额还不能马上就作为衡量经济竞争力强弱的指标来使用,因为增加的数额很有可能是由于弱势的国内需求,或强势的国外需求,或汇率波动等因素造成的,因此需要用适当的方法来消除这些特殊因素的影响。线性模拟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它只适用于净出口额是静态的时间序列,即它的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时间无关。借助ADF 检验可以检验,是否净出口额是静态的。
如果人们用模型去检验净出口额的静态稳定性,可以得到下列估计值和t检验:(详见Horn,G,Behncke,S,2004)
ΔAB■=-1,18-0,22AB■+0,11Trend-0,18ΔAB■+0,29ΔAB■
(-1,16)(-2,63)(2,47)(-2,18)(3,32)
Trend (趋势)和常量的估计值的临界值分别为-4.14(1%),-3.44(5%),-3.17(10%)。因为-2.63绝对小于此,因此非稳定静态的零假设检验即使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也不能被拒绝,换句话说,实际净出口额并不是稳态的时间序列。利用ADF 一级差额检验可知,净出口额是I(1)过程并带有漂移,其平均趋势是向上的。同样的结论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得到。自从1997年以来,德国的实际净出口额一直呈清晰的上升趋势。如果德国真的走向转口贸易经济,那么其净出口额一定是呈下降趋势的。
3.国际间的比较。如果其他国家产品中的进口份额比德国增长的慢,那么也许德国就真的存在竞争问题。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德国的制造业进行研究。此外,还研究一下德国出口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
通过比较德国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制造业在1970―2005年间进出口的比值,可以看出德国和日本的出口/进口比值>1,而美国和英国则
再观察德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可以得出,德国贸易份额在过去20年间有所下降,但其他国家也一样在此期间走下坡路。这不奇怪,因为此间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尤其以中国为代表,参与了世界竞争,以至于其他工业国的世界份额必然下降。如果人们再观察一下过去的40年,就会发现德国的份额基本保持不变,上下也就波动10%左右而已。总之,人们无法得出德国出口竞争力每况愈下的结论。
(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作为另一个论据
转口贸易经济的一个重要后果便是国内就业人数的下降,因为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都转移到廉价劳动力国家了。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可以去检验本文开头的观点。
Robert C,Gordon H (2001)对此建立了模型去研究:假设有三个要素,劳动L,人力资本(高素质和质量的劳动)H及资本K和三个生产活动:劳动密集型投入y1,人力资本密集型投入y2和两种投入结合的一个产出yn。P1,P2是y1,y2的国际市场价格,生产函数如下:
y■=f■(L■,H■,K■),i=1,2(投入)
y■=f■(y■+m■,y■-x■)(产出)m1是y1的进口,x2 是y2 的出口,在价格p1,p2不变的情况下,均衡时,产品既可以在国内生产也可以进口。出于成本的考虑而增加的“outsourcing”降低了劳动密集型的投入(y■■y■■),增加了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投入(y■■y■■),同时产出增加了。如果资本价格不变,高素质的劳动者会获得更多报酬收入,而低质量劳动力则遭受报酬损失。
关于对德国国内就业的影响一般来讲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增加了的劳动密集型失业效果,主要集中在家具业领域。二是由此使国内从事最后生产的劳动岗位变得更加稳固了的效果。
根据转口贸易经济持有者的见解,生产链的转移仅仅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但这并不能反映全貌。Hartmann,M(2004) 认为,对此,一个同样重要的理由是国际市场开拓的需要,其他重要的理由如质量,信用度,弹性的考量等等,也会导致生产链的转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人们对此都还无法找到可信的数据去进行统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低技术劳动者的失业并不能有效解释整体失业现状,因为不断增加的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在德国所有的进口中只占很小的比重。
另外,一个现象是德国的弱工业化进程,因为在服务业领域内就业的人数从1999―2003年增加了一百多万,远远超出了在制造业领域内失业的人数(82 000),从整体来看,就业人数在此期间反而增加了。尽管如此,德国的失业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总而言之,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考察,人们尚不能清晰地得出转口贸易国的结论。
四、总结和展望
通过对投入―产出,出口―进口,国际间的比较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人们无法得出,德国经济在整体层面上有发展成为转口贸易国的普遍趋势,虽然在一些工业领域的确存在着增加了的转口贸易行为。同样值得强调的是,尽管经济整体上并没有发生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据此解释企业微观层面的转移现象。
德国出口经济的竞争力在很长时间内不断得到改善。源于出口增加而导致的国内价值创造在迅猛增加(平均每年6.1%)。虽然出口产品中国内创造的价值份额在下降,但这恰恰反映了德国善于利用和把握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处,而不是相反。把价值创造的比重当作指标去评价一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两点不足:一是人们无法区分产品中部件的价值源于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创造。二是,对于衡量就业来说,关键的不是价值创造的比例,而是价值创造的绝对数,它并不自动随着价值创造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如果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以及在工资,成本方面存在压力只应该是企业没有能力去开辟新市场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换句话说,只要能不断创造新就业岗位,就不能得出对劳动力市场有消极影响的结论。德国目前经济的情势并不是主要来源于国外竞争的压力,更多的是缘于工业国过多积累所造成的投资不足,这是几乎所有工业国所面临的困境,而绝不仅仅只是德国现象。
参考文献:
[1]联邦经济与劳动部.德国:转口贸易[J].经济分析,2004,(4).
[2]Basar?konomie Deutschland In: Bundesministeriumfür Wirtschaft und Arbeit, Wirtschaftsanalysen,Nr.4,2004.
[3]德国在世界竞争中[EB/OL].sachverstaendigenrat-wirtschaft.de/ gutacht/04_iv.pdf.
[4]Deutschland im internationalen Wettbewerb sachverstaendigenrat-wirtschaft.de/ gutacht/04_iv.pdf
[5]Dieckheuer, G. (2004).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对德国外贸,价值创造和就业的研究[J].国民经济讨论副刊,Westf?lische Wilhelms大学,明斯特.
[6]Dieckheuer, G. (2004),Au?茁enhandel, Wertsch?pfung und Besch?ftigung- Untersuchungen in einem Input-Output-Modell für Deutschland,Volkswirtschaftliche Diskussionsbeitr?ge, Nr.357,Westf?lische Wilhelms-Universit?t, Münster.
[7]Hartmann, M. (2004).德国:转口贸易经济.LRP 经济报告,Nr 204,美因兹.
[8]Hartmann, M. (2004), Deutschland - eine Basar?konomie In: LRP Wirtschaftsberichte, Nr.2.04, Mainz.
[9]Hans-Werner Sinn (2004).全球化的两难[M].国家经济研究委员会出版,Walter Adolf J?hr的讲座于,2004.
[10]Hans-Werner Sinn (2004).Das Dilemma der Globalisierung, i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für National?konomie (Hrsg),Walter Adolf J?hr- Vorlesung.
[11]Hans-Werner Sinn (2004).转口贸易经济,ifo 观点,Nr 50,慕尼黑.
[12]Hans-Werner Sinn (2004), Basar- ?konomie, ifo Standpunkt Nr,50, Münschen.
[13]Hickel, R. (2004),德国――非转口贸易,法兰克福之音.
[14]Hickel, R. (2004), Deutschland?Keine Basar?konomie, Frankfurter Rundschau.
[15]Horn, G., Behncke, S. (2004),德国不是转口贸易经济,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星期报告,柏林40/2004.
[16]Horn, G., Behncke, S. (2004) Deutschland ist keine Basar?konomie, Wochenbericht des DIW Berlin 40/2004.
[17]Kinkel, S., Jung Erceg, P., Lay, G(2002).国外生产――对德国是机会还是风险?来自于生产革新研究的结果, Fraunhofer 研究所的系统技术和革新研究,Nr.26,2002,S.1-12.
[18]Kinkel, S., Jung Erceg, P., Lay, G(2002),Auslandsproduktion- Chance oder Risiko für den Produktionsstandort Deutschland, in: Mitteilungen aus der Produktionsinnovationserhebung, Fraunhofer Institut für Systemtechnik und Innovationsforschung, Nr.26,2002,S.1-12.
[19]Robert c, Feenstra, Gorson, H. Hanson (2001),全球生产,分配和增加的不平等:一个关于贸易和工资的调查, NBER Working Paper 8372.
[20]Robert c, Feenstra, Gorson, H. Hanson (2001), Global Prodction sharing and Rising Inequality: A survey of Trade and Wages. NBER Working Paper 8372.
篇5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男| 25岁(1986年1月2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4个月]
公 司:XX通信有限公司
行 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职 位:行政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工商管理
学 校:对外贸易经济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多年跨国公司行政管理经验,多行业公司行政管理背景和相关的专业技能积累,精通日常行政事务,具有处理和协调紧急事务的能力。工作细致,具有执行力和领导力,善于自我教学和经验总结,具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在压力下完成工作,达成目标。自信是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能为企业做出贡献。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行政经理
工作经验
2011/4—至今:XX通信有限公司 [ 1年4个月]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行政 行政经理
1、负责会议接待,保证会议按时进行;
2、负责公司日常行政物品的采购和管理;
3、负责组织员工活动,建立公司企业文化;
4、负责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定期派人检查相关设备,保证安全运行;
5、负责协助领导完成其他相关事宜。
---------------------------------------------------------------------
2010/3—2011/3:XX行政中心 [ 1年]
所属行业: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行政部 行政主管
1、负责办公楼内办公设施的日常管理;
2、负责协助各部门制定部门、岗位职责和各类规章的实施细则,配合公司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关系;
3、负责维护公共关系,参与公司大型公关活动的策划、安排、组织工作;
4、负责起草公司各类经营报告、请示、通知等公文;
5、做好员工考勤监督及统计。
---------------------------------------------------------------------
2008/7--2010 /2:XX印刷厂 [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印刷/包装/造纸
行政部 行政助理
1、负责办公用品采购及物品领取管理;
2、负责公司车队、保安组、保洁组管理;
3、负责公司各种证件及相关政府手续的办理;
4、负责协助制订各部门的费用预算方案,监控其实施过程;
5、负责员工的日常考勤工作。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对外贸易经济大学 工商管理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6
关键词:高校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
所谓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实际质量方面,已具有其独特性、地方性和比较优势,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特色专业必须符合“特色明晰、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改革突出、质量优秀”的要求,其衡量标准包括四点:第一,特色专业应该是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并已取得了一定的专业建设成果。第二,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准确的职业定位,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省(市、自治区)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行列,起到示范作用。第三,必须具备特色课程、特色教师、精品教材和特色学生。第四,社会声誉好,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基于上述思想,特色专业建设主要就是围绕这四点展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流通业由过去的末端产业变成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社会对商贸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贸易经济专业凸显出其就业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贸易经济学科和专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推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优化专业体系和学科结构、保持专业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高质量的经贸人才等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我国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目前,多数高校将贸易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经贸人才上,但究竟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商务策划等专业的清晰区别,并没有清楚的定义,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造成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一定程度脱节,特色不鲜明。
(二)专业知识面宽但特色方向不突出
贸易经济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因此学科基础课占据了较多课时和学分比例。然而,在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上,没有形成体现专业特色和方向性的课程体系。
(三)专业结构较紊乱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随意,因人设课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高校该专业师资长期不足,能够真正胜任贸易经济专业性强的课程的教师较少,再加上较多教学单位“闭门造车”,相互交流少,师资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因人设课。其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纯理论性的课程较多,而实用性、实践性课程少,具有研究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更是很少,出现了“高文凭、低能力”现象。
(四)实践性环节薄弱
目前,贸易经济专业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些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都在最后一学期进行,基本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另外,对该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实践非常薄弱,不少校外实践基地也是名不副实,造成学生和社会的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五)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滞后
第一,一些院校教材建设严重落后,目前使用的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些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形势需要,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第二,实施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比例较少;教学方法很多仍然是典型的旧式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政府为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搭建的平台少
贸易经济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致使众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完全替代贸易经济专业,众多贸易经济专业教师也纷纷转换研究方向,造成长期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受重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发展曲折缓慢,严重不能适应社会对商贸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对策
(一)保持专业生命力和特色性
保持专业的强大生命力和特色性是建设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基础。依据流通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地位和新经济的要求,明确贸易经济专业是培养新形势要求的商科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坚持:“夯实基础、拓宽范围、突出特色、加强实践、组合学科、优化体系”的原则,反映经贸发展要求,反映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学科开设上体现特色,要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学科前沿寻找新的生长点,努力创新,与时俱进,保持贸易经济专业的生命力。在特色性方面,一定要挖掘自己的传统优势,积极创新。
(二)构建复合型商贸人才的现代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商务部的“人才强商”战略,对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需求已不再是原来那种只懂贸易理论的人才,而是既懂内贸又懂外贸,既懂商务又懂产业,既懂贸易又懂投资,既懂多边又懂双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的复合型商贸人才。据此,将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熟练掌握现代贸易经济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商务活动相关知识与业务技能和现代商人素质,毕业后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等从事商贸相关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凸现贸易经济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积极开展“大类培养,中期分流”的工作。
(三)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1.以《贸易经济学》为核心,完善贸易经济课程群的建设。坚持按照“通识”教育的思路构建多方面基础课程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紧跟贸易经济专业发展潮流,逐渐形成以经济学为基础,以《贸易经济学》或《流通经济学》为龙头,以零售与连锁、中介、电子商务等方向模块课为选修课,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为依托,以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反映贸易经济发展方向的学术讲座为补充,理论性、学术性与应用性结合、通才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富有弹性的课程群。
2.增设专业方向,增强专业柔性。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增强专业柔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下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课,让学生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已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方向设置上,根据我国商贸业和中介业快速发展形势,可以设置“零售与连锁”、“会展经济与管理”、“商业中介”等方向满足社会需求;根据拓宽学科领域的要求,可以设置“物流经济”、“电子商务”、“期货”等交叉学科方向。
3.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学科精品课程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应积极推进《贸易经济》、《零售学》、《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加强这些课程的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科研等方面的改革,积极申报校级、市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
4.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努力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型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少而精的启发式教学法、思辨色彩浓厚的课堂辩论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研讨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用信息化推动教学手段创新积极,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探索网络教学、MBA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手段。
(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贸易经济模拟实验室,利用电子商务、商业MIS系统、连锁经营、物流、GIS系统等软件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场境设计和专业实验教学软件再现贸易经济主要业务流程和仿真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实际操作环境,使他们能够熟悉相关业务的操作过程,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2.增加实验课时。可以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训四大模块贯穿于每个学期中。将统计学实验、会计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等作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将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物流管理基础实验、商业规划(GIS系统)实验、连锁经营实验等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并相应开设理论课程作为前置课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联系当地知名的零售、酒店、餐饮、贸易中介等企业,争取在世界500强企业和当地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建立实习基地,定期、不定期的输送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不仅毕业实习,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寒暑假专业实习,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商贸专业的岗位需要。
4.广辟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开展“经贸人才全能赛”、组织经济初学社、《经贸论坛》等学生学术团队、实施“学生素质书库”工程等。
(五)构建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打造特色专业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和少量外聘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在队伍建设上,紧密围绕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打造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以团队力量带动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与社会兼职,成为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老教授、学术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中的学术带头作用和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积极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有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商贸企业老总为兼职教师。
此外,贸易经济专业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为我国本土的特色专业,政府应赋予贸易经济专业与当代经济形势相一致的地位,应重新考虑贸易经济专业在专业内目录中得到承认,从而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作者:宋英等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国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贸易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我国的贸易状况得到巨大的催动力,现在贸易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网路化的侵袭,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因为只有加强贸易经济与信息化的结合,才可以对贸易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才可以保障贸易经济的繁荣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贸易经济和信息化建设的结合与联系,使两者能够彼此融合,彼此促进,相信贸易经济能够在信息化正确的引导下才会变得具有足够的生命力。
关键词:
贸易;经济;信息化;工作
在当前的社会,贸易对于人们来说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提升贸易经济的发展,才可以使贸易得到更大的进步,贸易经济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应该牢牢的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起贸易的积极性,使贸易在信息化建设的协助下得到升级和优化。信息化建设对贸易经济意义重大,在贸易经济发展的道路中,要使贸易经济的信息化建设不断的完成自我完善,才可以使信息化建设更加有益于贸易经济的成长。
一、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使企业的决策水平得到提升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存在于更多的企业,而信息对于贸易来说更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可以为贸易企业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使贸易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做出决定,把握住更好的商机。在如今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变得缩小起来,而且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而网络中涌现的信息成为了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来源,所以在贸易经济活动中,决策者只有摸清信息资源,便可以更加快捷灵活的做出决断。
(二)使贸易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
信息技术的改革改变了组织收集整理使用信息的方式。计算机的存在替代了很多的人力劳动者,这缩短了信息的处理流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计算机能够行使监督下级的工作,然后联系上级进行更好的协调,如此便给决策者和管理执行者制造了更好的交流机会,如此一个良好的循环反馈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这使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程序得到了减少,塑造了直接的反馈,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和及时,同时还可以使贸易组织架构得到优化,提升了贸易组织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而决策者和执行者会出现良好的交流互动。这可以便于两个层次的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套取经验,进而使贸易组织内部更加充满积极性,有助于激发贸易组织的工作热情,更好的使贸易组织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
(三)使贸易经济的成本得到有效地减少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对于贸易组织来讲,信息的深入可以加强贸易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信息化的介入可以深刻的影响到经济贸易,使贸易组织的成本结构得到改善,实现了贸易组织成本的最小化。因为信息的作用,可以提供给贸易者更多的合作者,进而使贸易合作更加具有效率的进展到底,通过网络的帮助,可以使合作者之间得到更多的信息,更加清楚牢靠的掌握市场信息,这对于贸易合作来说是巨大的商机。另外在经济贸易活动的过程中,自动化生产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能够使大量的人工得到解放,实现了生产的无人化,如此节省了人工费用。同时风险体系在贸易组织的运用,减少了贸易活动中风险的预防投入,实现了自动化的风险评估体系,这不但使程序简单化,而且使成本得到降低。
二、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以科学的态度制定贸易经济发展战略
信息化对于很多的贸易组织来说是一种新式的科学,所以贸易组织对它缺少科学的认识,也不能寻找到有利于自身的借鉴经验,也不会找到模仿的对象,所以贸易组织机构必须要对信息化进行探索性的摸索。并且在贸易经济活动中,要利用科学的态度去制定贸易经济发展战略,并且能够在总体目标和预期成果面前制定比较小的目标,渐渐地实现贸易经济的战略性发展,以此不断地完成小目标,不断地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制定贸易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的优劣势,这样对自身有清楚的了解,就能够找到更加正确的定位,可以做到有效的扬长避短,建立足够的企业竞争力,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还要顾及长远的利益。在进行市场分析之前必须要对市场的运行规律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市场分析才可以更加符合市场规律,适用于企业。并且对企业现有的流程进行分析时,要给与到位的调整和改善,建立真正对企业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体系。
(二)以刚性管理利用到贸易经济中
在贸易经济活动中,因为贸易对自身的管理不够严谨,体现出松散的现状才会使企业进入到困境,如此就不会形成严谨规范的约束机制,如此企业的员工都会在工作中有所懈怠,不能沉下心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而且对于企业的奖惩制度也只是一种虚晃的制度,根本达不到奖惩制度所期望的效果。在贸易经济中有效的管理才是企业运作中的有效组成部分,如果出现管理不当就会使企业的效率下降,也会使企业在经济贸易中失去主动权,抹杀了生存的权利。所以在实际的贸易经济活动中,必须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意识到规章制度的威严性,从而更好的约束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并且还要注重企业的奖惩制度和业绩考核评价制度的建设,使企业的发展能够深深的触动员工的心,使企业的未来和员工们紧紧的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注重公司规章制度在平常的监督工作,建立一个更加通畅的信息反馈通道,使公司人员更好的遵守规章制度,形成更好的工作氛围。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人才队伍
贸易组织的信息只有在相应的信息人才的管理下才可以为贸易组织提供更大的帮助,而信息人才不单单要懂得企业的运营规律,还应该清楚计算机的应用,所以必须要保障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信息才可以在他们的手中生成重要的内容被贸易组织利用,同时贸易组织要加倍的重视信息人才的存在,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并且要及时的组织他们学习和培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这将会对企业的未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使信息人才队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出力,使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在公司的作用。
(四)端正企业员工对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态度
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应该得到企业员工的普遍认知,使企业员工持着端正的态度去面对贸易经济信息化。只有企业员工对贸易经济信息化以端正的态度进行建设,就可以保障信息化在贸易经济中更好的被利用。贸易经济信息化需要企业员工更好的去对待,而企业员工对贸易经济信息化的良好运用和改善创新,将会使贸易信息化建设充满力量。企业员工必须要树立端正的态度,以最好的状态去对待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进而对贸易经济信息化形成极大的鼓动。
(五)加强贸易经济信息化的监督机制
在贸易经济信息化的建设中,必须要和贸易经济信息化的监督机制联系起来,利用贸易经济信息化的监督机制形成对贸易经济信息的有效监督。因为监督的存在可以使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得到遏制,加快信息化在贸易经济中的应用,使贸易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贸易经济信息化不能离开监督机制,因为监督机制的存在,可以提高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高度注意,使工作者严格利用信息,使贸易经济能够和信息化建设发生完美的契合,如此使贸易经济获得更大的上升空间。带给贸易经济足够的信息基础,实现贸易经济完美的跨越。
三、结束语
贸易经济的信息化对于贸易企业来说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应该引起贸易公司的充分注意,同时贸易组织的信息化能够对贸易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只有使贸易组织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设信息产业化集约型的道路,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就可以使贸易组织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贸易企业的未来是极具价值的。我们要不断强化贸易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贸易经济在强大的信息化的支撑下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宇,郑垂勇.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3):114-116
篇8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际间的贸易交流增加,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交流模式,其在贸易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对谈判的成功、贸易的交流都具有积极意义。为提高我国人才的语言交际能力,了解商务谈判流程,促进贸易地位的提高,从商务英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与我国贸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务英语应用策略。
关键词:商务英语;贸易经济发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05401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上,英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语言。改革开放使我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商务谈判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谈判者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避免交际中的误会。而目前我国的专业商务英语人才比较缺乏,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加强贸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务英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
1商务英语的概述
商务英语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贸易交流,是对传统语言教学的整合和衍生。商务英语具有职业性,要求应用者掌握基本的贸易交流原则,建立完善的商务英语的运用体系。在结构上,商务英语主要包括对商务知识、商务语言的应用以及商务信函等专业性内容的理解。理解和学习商务英语要从其特征和主要要素入手,当然,还要结合外贸模式和企业运行需求。
2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的商务英语作用
商务英语在交易中的任何环境都得以体现,其对贸易的进行和达成具有直接影响。参与者是否具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将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结果,本文对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2.1商务英语可促进贸易双方的交际
以商务谈判为基础的贸易活动具有复杂性,交际过程需要构建和谐的气氛,并且要求应用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从语言的应用和交际能力上讲,语言交流者还要通过正确的礼仪动作使贸易交流对方获得好感。语言具有文化背景,交易过程中对文化了解不充分将造成失误甚至是误会,从而导致商务交易失败。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仅强调语法结构教学,对于语言应用和交际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商务英语具有成套的体系,表现为商务语言知识,商务礼仪知识以及应变能力培养等教学内容,因此谈判前的语言教学对于贸易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为双方的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商务英语能够促进谈判的开展和完成
商务谈判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是要实现共赢,要建立和谐的关系。商务英语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推动作用。首先,商务英语与传统英语的区别使其更加重视谈判对方,通过明确的表达实现商务谈判的目的。其次,商务谈判者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连接者的角色,优秀的商务谈判者往往能够促进谈判的完成,关键时刻能够挽救企业。商务谈判是将双方从对立关系转向合作关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双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疑需要语言这一基本支撑。语言要做到得体、尊重对方,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的解读将造成沟通终止。各国之间的合作不同于基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价格上一旦出现敏感话题,又不能提出充分的理由时,谈判就会失败。就此而言,语言的使用艺术是谈判者的基本能力。商务英语在这一目标的完成时上具有积极作用,商务英语通过一套完整的、更加委婉的语言模式使得价格商讨、贸易流程规划更加和谐。如Doyouthinkthereisalotwecandotodecreasetheprice?既直接表达目的,又确保了语言的和谐性,使具有合作欲望的对方得以妥协而表示同意。而传统英语则多会使用Howaboutdecreasingtheprice?这种表达过于直接且生硬,对于合作的双方来说很难达成目的。就此,我们可以了解,在商务谈判中应用商务英语,能够通过专业的语言、委婉的表达方式而使表达者的观点易于接受,从而促成谈判。
2.3商务英语有助于增强使用者的跨文化能力
贸易经济活动并非一次性的交易,通常是双方长时间的合作。因此对于商务英语应用者来说,并非掌握一时的语言文化背景,而是对交流方的语言进行关注,随时发现语言中的文化背景,关注文化影响的语言改变,从而在双方继续合作的过程中更加和谐,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合作。因此我们说,商务英语促进贸易交流过程中应用者的跨文化能力。只有通过对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确保语言交流的顺畅性,确保谈判的进行和完成。当然,贸易交流虽是一种商务活动,但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交流中的某个细节很可能使对方产生共鸣而提高认同感,因此,深入生活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3商务英语在贸易经济中的应用
3.1科技成果共享
贸易交流是在双方达成合作后的技术交流与展示,甚至是共享。而商务英语是确保共享的前提和工具。商务英语应用者要对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从而确保翻译的正确性,以免影响科技成果共享。毕竟共享的基础是理解,要使对方能够了解产品,商务语言的驾驭能力是促进双方理解的关键。另外,对于共享科技成果来说,交流中的争辩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贸易交流来说,文化习俗的、错误的语言输出将造成对方无法理解,造成成果交流和共享无法实现。在我国经济贸易交流中,过分重视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深入理解,这对于应用者的语言准确度和易接受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的理解方式改变将是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方向。
3.2商务英语应用于贸易谈判
商务英语以交流为前提,谈判是其最常见的模式。贸易谈判具有目的性,而商务英语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促进贸易的作用。我们对其在贸易谈判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调节气氛是谈判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商务英语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得以体现。商务英语中包含大量的俚语和熟语,这要求语言输出者正确使用,而不是追求谈判效果而盲目的使用。在双方交流中,商务英语的应用就更加明显,选择传统的英语语言未免显得生硬,或者是低端。因此,在贸易交流中谈判者选择商务英语,这对双方在自身利益维护上和得到对方的认可上都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的谈判气氛是促进谈判成功的关键,在这一方面,商务英语的使用使得对方的态度更加温和,利用委婉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获得对方的认可是商务英语应用的重要表现。
3.3商务英语在合同签订时的应用
商务谈判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部分,而商务合同签订就是贸易活动过程中关键部分的核心。一切商务活动只有在合同签订后,才能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才具有实际意义。如果没有签订商务合同,商务谈判的结果就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商务合同签订过程中,有效运用商务英语知识对商务知识的详细了解,才能准确理解合同条款,发现商业漏洞,避免出现错误理解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总结
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交流。在这一经济背景下,语言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其作用更加明显。传统的英语在贸易交流中显得生硬,不利于贸易的进行。而商务英语则不同,它具有专业的商务知识体系,教学中通过对学习者的语言交流内容培训以及交流礼仪教学,可培养学习者专业的商务谈判能力。因此,商务英语在贸易交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商务英语的作用,探讨了商务英语应用于贸易经济中的具体表现,从以上分析探讨中看见,商务英语在贸易交流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应该得到学校教学者和学习应用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詹星
参考文献
[1]卫旭东.浅析商务英语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1,(23).
[2]张蕾,张军礼.探讨如何运用商务英语促进对外贸易经济合作[J].中国商贸,2011,(31).
篇9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一体化,自由化。在这一大的经济背景下,为了达到内外均衡的目标,促进自己的经济增长,各个国家大力推进国际金融经济政策。为了确立合理的对外经济联系制度,构建运转有序的金融体系,其中一个核心的方面是合理的汇率和利率制度安排。汇率和利率简单地说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它国货币的价格或者交换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和利率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汇率和利率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日直接相关,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也密切相关。汇率和利率变化对进出口、资本往来、物价水平、货币购买力等有巨大的影响。
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国际金融理论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利率和汇率作为本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格的表现,成为宏观经济变量中金融信号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格,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另外,利率和汇率也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这在具有发达的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市场化的利率水平以及完全的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研究利率与汇率的协调对我国贸易经济的影响,对于把握利率和汇率的变动规律,协调本国的利率和汇率政策,减少金融动荡所带来的损害,实现一国的内外均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的利率——汇率传导机制
中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价格信号市场化程度较低;中央银行根据经济态势确定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由市场决定,但大部分利率实行管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资本账户尚未开放,并在严格结售汇的基础上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受到严格管制:外汇市场限于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汇率可以在中央银行与少数几家商业银行之间决定,定价形式类似于微观市场理论中的“双头垄断模型”,中央银行能够设法屏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汇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可操作的外生变量:外汇市场封闭,货币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不规范,三者之间缺乏联系。
在完善市场情况下,利率与汇率主要根据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人民币的利率与汇率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建立直接的必然联系,利率变化对汇率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对宏观贸易经济的调控作用及对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来间接实现的。
具体表现为:
(1)在资本大量外流或外资流入减少时,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逆差,其道理与固定汇率条件下相同,但所不同的是本币将会贬值。本币贬值,出口增加或进口减少,出口乘数效应导致产出上升,经济回升和国内利率上浮,阻止资本外流或加大外资流入。
(2)在资本大量流入时,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国内实际利率下降,放慢或减少外资流入;另一方面汇率升值,进口增加或出口减少,产出下降和经济增长房慢,利率下浮。
(3)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经济波动的传递影响较大。当国外名义利率上升,
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增长,官方汇率储备增长,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为遏止通货膨胀,被迫提高本国利率水平,产出下降。
(4)在浮动汇率条件下,市场短期因素(包括市场预期等)会使外汇市场供求发生反常的变化,中央银行通常会以影响短期利率的方式来防止短期资本流动,从而减少汇率的波动。
总之,汇率的灵活性越大,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就越大,一直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入的能力越强,在实体经济冲击和金融冲击情况下,资本项目开放与浮动汇率制度的搭配优于与固定汇率制度的搭配。
三、利率与汇率的协调对我国贸易经济的影响下的对策
(一)构建货币政策组合,发挥利率机制“内在稳定器”功效
市场化的利率和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紧密协调,是建立灵活有效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前提,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汇率的多种可选择的操作方式,迅速、及时、准确地进行政策传导,通过完善的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安全。尽管利率机制不能完全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但市场导向的利率形成机制能够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来舒缓国际储备增加带来的币值压力。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货币当局应逐步放宽对名义利率的管制,实现均衡的市场化利率,以此对冲汇率压力。在实际利率上升时,货币当局必须相应扩大汇率的浮动范围,以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与此同时,应保持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必要限制,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能力。
(二)大力发展短期货币市场,减缓外汇市场的需求波动
短期货币市场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缓冲和吸收场所,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后要使外汇市场能活跃,外汇供求能相对平衡,除了要具备多种外汇交易的品种外,还将允许大量外汇投机的存在。而外汇投机存在的必要前提是短期货币市场,其中包括资金拆借市场、融资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以及其他富有流动性的短期票据和短期信用工具市场。当外汇供大于求时,投机者从短期货币市场获取人民币资金,购入外汇;反之,则抛出外汇;而政府则通过短期货币市场上的操作(买卖短期国库券、调节短期利率)来影响汇率和货币流通。因此,中国应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短期货币市场,并灵活运用短期利率进行货币市场操作,通过提高利率(贴现率)或发行高利率的短期信用工具(如国库券),将资金从外汇市场吸引到货币市场,从而减轻外汇市场上的需求压力,许多国家(如日本)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三)充分监管是市场化利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金融体系是配置金融资源的场所,利率是金融资源的使用价格,当没有金融资源配置的数量约束(如信贷规模控制)时,利率是配置金融资源的最主要信号。但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利率常常不能正确反映金融资源的供需状况,这也是利率常常受到管制的理由。对高利润的追逐很容易使银行青睐于高利率贷款,而高利率往往与高风险伴随,因此,高利率贷款往往不是增加利润,而是增加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在管制利率的情况下,银行无法突破利率上限,涉足高风险项目不仅不能通过高利率来增加银行利润,反而会加大经营风险,因此,不需要太多的其他监管手段,银行也不会大量涉足高风险项目。但如果放开利率管制,利率由银行自行决定,则只有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充分监管才能有效抑制银行经营者产生道德风险而大量涉足高风险领域。日本在利率自由化初期因为监管手段不到位而发生了小存款机构的大量倒闭现象,智利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利率自由化以后发生了银行支付危机。货币当局敢于放松利率管制并不是因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己经消失,而是金融体系己经更加成熟,金融监管手段更加完善。只有对金融市场进行充分监管才能确保市场化利率能够正常运行。
四、结论
近年面对美元的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利用利率和汇率的互动关系传导作用,处理好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把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贸易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程度,是事关国家贸易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汇率和利率作为一国资产的价格在此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它将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相互联系起来,使得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将尝试利用汇率和利率变动的相关理论和相关手段,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发展动态,对在汇率和利率变动方面所产生的贸易发展效应理论和应用层面上做出一些探索,并在策略方面得到验证。
关键词:市场化,利率,汇率
参考文献:
1基于利率—汇率机制角度看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效应刘晓曼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
篇10
[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经济效应
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探讨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各项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皆可用价值链表示。企业各环节的价值活动既是发展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也是形成成本与创造顾客价值的关键以及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企业价值链并非简单孤立,而是存在于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共同构成的价值链系统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1]价值链所表现的总体价值是由各种价值活动和利润所构成,比较竞争者的价值链,就能从其中的差异看出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由此,企业需要在拟合企业定位与策略的基础上,分配资产与成本至各价值活动,界定调适价值链,创造差异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
从产业角度看,任何产业都是一系列价值活动的耦合,这些价值活动在提供附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成本,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企业价值活动项目的选择,反映出其策略性意图,进而引致产业价值链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价值链分析不仅是一种将企业分割成多个策略性价值活动以便于了解成本动因和产品差异化的各项冲突的方法,而且可以将价值链理念运用于整个产业发展分析。
客观上,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与产业的竞争力。有鉴于价值链涵盖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各项活动,而产业链从产业角度出发却包括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种中的不同生产环节,将其置于斯密-马克思-杨小凯的分工分析框架看,价值链与产业链联系非常紧密。客观上,随着市场竞争深化,为了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势必将那些辅助或非专业化环节进行切片外包,或将非专用性资产出售,企业只专注自己最擅长的价值环节。如果那些切片环节或处理的资产仍在原企业周围,从原料采购到最终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环节都由不同企业来独立运作,最终将形成一条完整的由不同企业分工协作完成的产业链。由此可见,产品价值链在表面上被切片分割,实际上通过集群和更加细化的分工,诞生了更加灵活、精细、更有生命力的价值链。如果这条产业链集聚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且相对完整,就形成本地产业链,产业簇群成为该价值链的载体。当前世界各国的许多专业化产业簇群的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古典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切片分解过程,将原来古典企业内部不同环节的价值活动不断地外包,自己只专注核心价值活动环节,让那些专业化生产或服务公司去做其他环节,体现为分工的企业专业化和产业迂回化演进,尽管价值创造环节增加,但效率成倍提升。
如果这条产业链的切片价值活动环节跨越国界并伸展到全球,就会形成全球产业链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考察产品从概念、设计、生产、销售直至消费全部价值不断增值过程的全球价值链。此时,跨国公司便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载体。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与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将价值链的各活动环节设立在投入产出比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与市场整合。这是因为,在企业价值链中,各价值活动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果企业把增值活动的每个生产点都集中布局在该增值活动的最佳地点,则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2]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分工产生了巨大影响,跨国公司全力抢占产业中的高技术与高附加价值的价值活动环节,而将低技术与低附加价值活动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这样,跨国公司就专注于核心主业的发展,将没有竞争优势的价值活动环节切片外包,以求降低经营成本与风险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此,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得以迅速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当今跨国公司的经营全球化过程正是其通过全球价值链切片分工、分散其经济活动区位的过程。在这种价值链分工区位分散的情况下,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架构重组与区位调适,推行全球一体化生产经营,这就可能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价值链垂直地域分工格局,而这种分工格局又将强化跨国公司各种经济活动区位的全球价值链分散化。显然,跨国公司内部这种价值链垂直专业化分工格局势必对东道国带来影响。
与传统的国际分工比较,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具有不同的特征: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最终产品表现出来的行业间与行业内的分工,其全部价值活动环节在一国范围内完成,而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分工,是在全球范围按照价值链上不同价值活动环节进行的国际分工,在这种分工体系下,单从原产地或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例已经无法判断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与所获利益,一国关注的重点是其在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中承担的角色与功能的重要程度以及能否通过分工角色与功能的转换来实现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升级。[3]
二、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当前,飞速的技术进步、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国际规章制度的强制执行等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和迂回生产网络的强化延伸。对于后发东道国而言,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全球迂回生产网络一方面有助于利用全球市场来赚取更多外汇、多元化出口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因此而掌握新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将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和产业环境置于更大的竞争压力之下。
(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积极推动效应
1.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跨国公司通过海外投资,将后发东道国的部分企业纳入其垂直专业化产业链中,对于东道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吸收经验、积累学习效应的良好机遇。通过看中学与干中学效应,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提高后发东道国国内的人力资本、改善国内企业的知识诀窍与管理技能,从而为后发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人力资本基础。随着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不断向更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延伸,后发东道国企业会因该产业的知识与技术含量的增加而促使原有产品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转变,产生要素逆转效应,促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2.对外贸易创造效应
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价值链分工所产生的垂直专业化生产贸易已经占据国际贸易的较大比例,而传统的国家间的产品贸易则呈不断萎缩之势,这表明国际贸易的层次已由终端产品转移到中间投入品,贸易的本质已从为了贸易而贸易转变为为了生产而贸易。全球贸易供求链从地缘时代“区域性分割的分工式结构”朝着网络时代“全球化枢纽的互动式结构”的演化说明,在全球迂回生产网络中,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际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跨国公司将其供销渠道、产品研发、市场和信贷关系等经济联系带进后发东道国,创造了该国外资企业及其国内配套企业产品进出口的贸易创造效应。这种对外贸易创造效应在为后发东道国赚取外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流向、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促进了后发东道国的制度变迁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国民经济增长效应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跨国公司因价值链分工在东道国进行的投资可以视为东道国生产要素存量的增加,与国内生产要素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在短期内能够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引入知识与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新增长理论体系中,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也会在东道国通过人力资本、公共基础设施、创新激励和技术扩散等机制在短期与长期皆能促进后发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此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所带来的增长效应可以被认为是资本存量、技术诀窍和相关技术的有机组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大量的重要制度都可以写成经济增长函数的变量,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从更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和供给对东道国的制度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东道国的制度变迁效应,如果这种制度变迁卓有成效,则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
(二)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负面阻碍效应
1.人才流动挤出效应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充分利用各国的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来提高其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看中东道国的技术管理人才以及成本相对低廉的熟练劳动力,运用相对较高的工资的示范效应,产生东道国大量的人力资本与熟练劳动力流向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开设的下属机构的集聚效果,在对东道国企业造成运营成本增加的同时,引致东道国企业严重的人才挤出效应。对于东道国而言,尽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有利于东道国享有技术扩散效益,但却可能导致大量的科技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由本国的企业、科研机构向跨国公司的下属机构流失。
2.技术核心效应
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尽管跨国公司带来了相对领先的生产设备、产品研发与制造技术以及效率较高的管理经验而有利于后发东道国企业积累“经验效应”进而推进产品更新与技术进步,但跨国公司往往对东道国采取有选择有节制的技术战略,严格控制着关键的核心技术,因此东道国企业很难成功模仿或者通过模仿也受益不大,而东道国的下属工厂与下属机构只能够生产的低级的中间产品和零配件,无法触及更为复杂、更为先进的制造技术与工艺流程。同时,由于大量的科技人才向跨国公司的当地研发机构流失,可能不仅无法带给东道国先进的扩散技术,反而可能带走先前积累的大量基础研究成果,被跨国公司所利用而产生技术的逆溢出效应,[4]从而产生在技术上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核心-效应。
3.要素价格收敛效应
跨国公司在推进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资源与要素的整合配置。东道国比较丰裕而跨国公司母国与他国相对短缺的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会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呈上扬趋势,东道国比较短缺而跨国公司母国与他国却相对丰裕的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会因跨国公司进口在东道国市场供给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东道国市场上,先前相对丰裕、价格较为低廉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熟练劳动力的价格将上升;先前相对稀缺、价格较为高昂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资本等的价格,通过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具有比较优势的他国进口增加供给而下降,由此产生较为强劲的要素价格收敛效应,进而进一步打压后发东道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市场空间。
4.价值分配低端效应
跨国公司依据整条全球价值链最佳、非局部最佳的角度进行分工,从战略定位、产品及服务的设计与升级、制造方式、市场营销、增值服务、品牌、上下游企业集群、资源外包、产业依赖等几乎所有匹配因素都在其考虑之中,通过公司内部化战略来克服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以降低交易成本。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力图创造内部市场,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战略,使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实行内部化转移,既实现对东道国税收支出的最小化又强制占有与之合作的东道国企业的利益,从而导致后发东道国的价值分配低端效应。
三、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启示
目前,经济全球化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司隔,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加深,从而呈现出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可以说,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仍然是后发东道国的现实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后发东道国的政府与企业应如何建立有效应对方略。
(一)后发东道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首先,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职能。在引导企业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政府需要成为积极制度安排的供给者、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创造者与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者,而非直接参与者或干预者。政府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等调控手段来进行总体布局,研究产业前景与产业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关注地方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链条空间分层问题,促成产业聚落合作,结合本土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为国内外企业牵线搭桥,坚持有序招商引资,把握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其次,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政府需要遵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深入清理、完善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对国内企业加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不符合公平与公正的侵权行为实施坚决打击。
第三,完善人才培养与利用体系。在加大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以及海外留学人才引进等以增加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供给为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人才支撑的同时,创新和完善用人机制,帮助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四,深化技术创新机制改革,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一方面要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与科技资源配置,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与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建设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把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扭转技术逆向溢出效应,抢占产品研发高端进而掌控价值链高端;另一方面,需要培育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挥竞争优势为其成为未来的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的领头羊,采取各种手段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发挥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并增强其成长性与竞争力。
第五,加快公正、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会与行业协会等现代中介组织已经成为经济主体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沟通协调、信息服务、公正监督、行业自律等职能,既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提高各价值活动主体的协同效率,又可以应对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价值分配的低端效应。
(二)后发东道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首先,必须掌握价值链的变化趋势,优化策略以抢占先机。这要求东道国企业站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角度去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评估企业价值链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吻合度,提高自己与跨国公司的谈判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达到知己知彼,避免出现忽略自己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状况。
其次,必须善用知识链的整合优势,通过协同竞争结盟,创造加乘附加价值。这要求企业联合价值链下游各相关主体,注重协同竞争,发挥协同竞争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第三,必须重视合作伙伴的选择并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梁能,跨国经营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