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范文
时间:2023-03-18 08:4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首都经济贸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简称“首经贸”,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60多年来,首经贸已发展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多媒体技术及装备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需要设置大量视、听媒体同时又需方便教师教学应用,因此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一体化的整体考虑和最优化的方案设计,其中实现系统功能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方便教师教学应用应是首要的条件。最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工程中应用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上述要求和建设目标,为信息化装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建设适应教学需要的信息化环境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市属的一所重点大学,为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和改造升级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符合教学发展需要的综合信息系统。在招标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既严格遵循经济实用性、操作维护简单、安全可靠和可拓展性的原则,又要求功能完善、系统安全稳定,全面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
首都经贸大学选择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的方案,不仅适用于学校现代教学环境和管理,而且可以满足未来教学的发展,具备优异的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其采用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网络中央控制系统与多媒体教学系统涵盖了校园网建设中的各个子网,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双向教学网、教学观摩计算机评估网、数字音频广播网、远程教学网、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等全部功能,使教学、教研、管理业务在同一网络平台上有效、有序、安全的进行,实现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无论现场是否有人员活动,无论是在断电还是网络中断等情况下,防盗报警系统均可实施24小时实时大屏幕监控。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有效保障了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资源共享。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年1期
篇3
黄津孚,1943年出生,上海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198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任北京经济学院讲师,1989年被评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生导师,2001年被聘任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级教授,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二级教授。先后担任北京经济学院工业经济系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级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兼任国家人事部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委员、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丛书》编委会专家委员、多家企业独立董事和高级顾问。
二、研究领域
黄津孚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现代化、机遇管理、管理创新、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黄津孚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工业信息化部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咨询研究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著200多篇部,先后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校级优秀学术成果多项。从2000年以来,黄津孚教授先后为包括宝钢、鞍钢、新兴际华、中石化、广东移动、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广东电力、上海新世界、河南电台、皖北煤电、广新集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吉林东光集团、晨光生物科技等在内的上百家国内大中型企业管理提供管理创新的咨询指导,获得企业界的好评和尊敬。
三、研究成果
黄津孚教授建立的以系统管理原理、人本管理原理、职能管理原理、科学管理原理、权变与创新管理原理等五大原理为基本框架的管理学原理体系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提出了管理现代化三维分析模型、考察管理发展变化的参数系统和评价系统,从管理思想、经营战略、企业组织、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八个方面描述了其发展轨迹和发展趋势,并提供了大量实证数据;从语义学角度界定了机遇、机会、风险范畴,建立相应的模型,破解了广泛存在于学界和企业界的六个“迷思”,构建了包括机遇识别、机遇评价、机遇利用和机遇营造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力图澄清当前社会上对创新认识的误区,梳理出推动管理创新的六大环境因素,归纳出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深度开放整合、坚持精益经营、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持续变革与创新等六大趋势,并提供了系统的论述与案例;论述了资源和能力的不同内涵与相互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资源和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提出“中国式管理”研究包括六个基本命题:“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基础――客观存在性、“中国式管理”的鉴别标准、研究框架、“中国式管理”的形成机制。
四、主要论著
1、现代企业管理原理(1―6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2011年。
2、企业管理现代化――理论、轨迹、经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3、中国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4、机遇及机遇管理――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10年。
5、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
6、机遇管理与我国企业发展机遇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7、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2001年第20期。
篇4
【关键词】股利政策 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额 信息技术业
一、股利政策与资本成本概述
(一)股利政策概述
股利政策是股份公司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以及何时发放的方针和政策。从狭义方面来说,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现在比较被业界认可的股利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
本文基于剩余股利政策来研究资本成本与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和股利支付额间的关系。剩余股利政策是以首先满足公司资金需求为出发点的股利政策。公司依据确定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定下年度的资金需求量和为满足资金需求所需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将税后利润中满足上述需求后的剩余部分用来发放当年的现金股利(即股利支付额)。
股利支付率,也称股息发放率,是指净收益中股利所占的比重。它反映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和股利支付能力。计算如下:股利支付率=发放股利÷利润总额×100% 。而本文除了考虑股利支付率外,还将重点探讨股利支付额与资本成本的关系。股利支付额,也即每股股利,是从股东的角度出发,记录股东真正能拿到的股利数额。以股东实际得到的每股股利为切入点,从另一个视角来考虑股利政策的制定是否有效,进而探讨现金股利政策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
(二)权益资本成本概述
权益资本成本是指企业通过发行普通股票获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股东的必要收益率。在单独测算各种类型资本成本(主要是权益资本成本)方面,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工具有:资本资产定价法(CAPM)、多因子模型法、历史平均收益法、股利折现法、股利增长模型法(戈登模型)等。这些方法主要基于企业实际收益计算企业的资本成本。本文选用戈登GORDON模型来衡量权益资本成本。与其他四种估算模型相比,戈登模型易于理解,数据可获得性强,益于操作,计算相对简便;另外理论研究表明戈登模型对于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戈登模型又称固定增长模型。Re=D1/P0+G,其中Re为当年的权益资本成本,D1为预期下年的股利支付额,P0为普通股当前的市价,G为税前每股股利的长期增长率,取可持续增长率(为常数,数据直接从CSMAR数据库获取)。
二、权益资本成本与股利政策研究
(一)样本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2000-2009年的沪深两市A股信息技术业公司的数据,而由于戈登模型只计算出2001-2009年的数据。数据处理过程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另一部分为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额的相关数据计算。在数据筛选过程中数据取两大部分的交集,也即如果只有估算权益资本成本的数据而没有股利支付情况的数据,或者只有股利支付情况的数据而没有估算权益资本成本的数据,则将相应缺失数据公司的数据删除。剔除缺失数据,最后得到了418 个来自信息技术业公司的数据(见表1)
(二)数据分析(见表2,表3,图1,图2)
图1反映的是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额和权益资本成本随着年份增长的变化趋势。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权益资本成本,基本在0.06左右到0.13左右之间波动,相对稳定。说明信息技术企业通过发行普通股票获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在2001到2009年基本稳定,即每获得一元普通股股利要付出的代价在0.06到0.13元之间较稳定波动。
2.股利支付额小幅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
3.股利支付率在这9年间大幅度波动,基本呈现一个W的趋势,几个重要的拐点出现在2003,2005,2006,2008年。基本是遵循着重大经济事件和行业内的里程碑事件的轨迹来的。具体如下:2003年的股利支付率处于9年间最低水平,主要是由于受截止到2002年底的第一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而2005年攀到9年间顶峰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信息技术业处在一个阶段性的转换时期。从2004年开始已有像Accenture和IBM,以及印度服务提供商Wipro在我国建立或扩大了外包基地。与此同时,硬件和网络公司如联想和华为技术公司在国际上的增长也在突飞猛进,而软件公司如红旗软件也在领导国际软件趋势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以他们为代表整个行业的股利支付率都处在一个高水平上。2005年整个行业的过热,到2006年则是呈现一个自然回归的状态,股利支付率有所降低,另外还可能是由于2005年产能不足导致2006年各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从而投资加大导致股利支付减少。
4.依图可以看出各年的股利支付额均高于权益资本成本,说明企业每年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都高于通过发行普通股票获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从而了证明企业发行普通股进行融资能够在满足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并创造出更多的利润来回报股东。
5.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权益资本成本的增加,股利支付额的变动幅度很小,基本稳定在0.07到0.2之间,说明上市公司即便在权益资本成本渐增的情况下,依然倾向于稳定支付股利,让股东能够拿到稳定的现金股利以安排日常生活和需要,这样公司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公司处于良好稳定发展状态的信号。
6.同样由图2可以看出,在权益资本成本递增的情况下,股利支付率的波浪式形态。这说明权益资本成本对股利支付率的影响甚微,公司确定股利支付率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不是权益资本成本,而更多地可能是以下因素:企业未来的发展,所处的成长周期,企业的投资机会、筹资能力、资本结构、股利的信号传递功能、借款协议及法律限制、股东偏好、通货膨胀等。
三、结论
由实证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9年的股利支付额虽然小幅变动,但整体是呈上升趋势的。股利支付率在这9年间大幅度波动,出现拐点主要是受到股权分置改革、在我国建立或扩大了外包基地等“信息技术产业大事件”影响。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各年的股利支付额均高于权益资本成本,说明企业发行普通股进行融资能够在满足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并创造出更多的利润来回报股东。随着权益资本成本的增加股利支付额的变动幅度很小这一表现,可以传达公司处于良好稳定发展状态的信号。在权益资本成本递增的情况下,股利支付率的波浪式形态,说明权益资本成本对股利支付率的影响甚微。
参考文献
[1]Fama Eugene,Kenneth mon risk factors in the returns on stocks and bond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3,33.
[2] Meenakshi Sinha,Jayanthi Sunder and Bhanskarzn Swaminathan,Payout Policy and Cost of capital,Working Paper SSRN,2006.
[3]汪平,巩方亮.资本成本、股东财富与股票市场[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6).
[4]冯曰欣.基于资本成本的股利决策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3).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的不断完善,并且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这样一个大背景的情况下,研究社会保障型养老保险的监管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当下的背景与现状进行研究,得到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在监管与实施过程中会计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导致养老保险不能如期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基于这些问题参看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研究文献,发现国内的研究方向大多以政策的变更,法律的立定,机构的改革委前提与方向进行相关的改革研究,对于会计准则下的监管制度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基于如此的背景与研究动向,本文选择了如下的方向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会计准则 会计监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ocial welfare, and an ageing society in china, such a big background situation and research of endowment insurance of social safeguard supervision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current endowment insurance supervision and the 51lunwen.com/kjbylw/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cause endowment insurance to have very good effect.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domestic research,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re found on domestic policy changes,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institution halt, direction and the related prerequisite for reform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ystem is studied almost empty stage. therefore,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search trends in this paper, the choice of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keyworks:endowment insurance;accounting standard;accounting supervision
目录
1 引言 3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意义 3
2 养老保险及其监管模式的已有研究文献 4
2.1 国内研究现状 4
2.2 国外研究现状 4
3会计准则与养老保险的监管 5
3.1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监管的涵义、依据以及目标 5
3.2 养老保险基金的会计监管现状 6
3.2.1各级养老保险基金账务处理方法不统一 7
3.2.2 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 7
3.2.3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 7
3.2.4养老保险基金被挪用、占用的现象屡屡发生,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监管薄弱 8
3.3 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8
4 构建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监管体系的建议 8
4.1加强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 8
4.2完善并统一中央与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监管制度 9
4.3构建个人账户基金会计核算体系,确立个人账户基金会计主体地位 9
4.4健全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制度 10
4.5明确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监管的责任主体 10
4.6强化养老保险基金内部会计监管的控制制度 10
5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变革的负重起,步决定了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条艰辛的改革之路。也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之一。其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符合世界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潮流,根据中国的国民经济特色,并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改革,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具体实施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
但是,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起步比较晚,根基比较弱。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仍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如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个人账户的责任主体缺位以及空账运行、社保基金大案的频频发生等。使得养老保险的改革与落实举步维艰。
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制度急需改革,但如何改?改革的方向如何?方法如何?均无定论。学术界也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但主要都是从立法、制度设计以及监管模式的选择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的,以会计准则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的学者很少,成果也不多,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2]。本人认为,会计既然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管手段,以会计作为研究视角,结合已经发生的养老保险基金大案,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个监管活动进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会计监管在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方面的缺失、问题以及不完善之处:比如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对基金安全的负面影响、个人账户基金没有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使基金权利主体缺位等[3]。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2 研究意义
养老保险事关亿万国民的切身利益,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安排。经过多年的改革,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以及具体实施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监管方面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个人账户的责任主体缺位、基金挪用案时有发生、贬值风险积聚,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制约着养老保险的改革和发展。也从实质上降低了养老保险的社
--> 会意义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伍敏. 我国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7.
[2]唐文靓.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研究[d].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07.
[3]刘晓凤. 养老保险基金个人帐户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4]包旭东. 规范养老保险业务流程的思考[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2).
[5]候新霞. 企业养老金会计及其相关问题探讨[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6]陈静. 企业年金会计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2007.
[7]丁俐娜. 基于会计视角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分析[d].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2008.
[8]刘晓昱. 养老保险会计制度应引入“权责发生制”[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2).
[9]张小明.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问题研究[d]. 天津财经学院: 天津财经学院,2005.
[10]程冰冰.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的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9.
[11]王晓璐. 西方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启示[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12]王静. 社会保障会计环境研究[j].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3]姚海碧.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14]田晶. 对养老保险会计核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山东劳动保障,2004,(7).
[15]孙慧玲.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及其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考[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6]金小喆,于蕾. 可持续养老保险体制的财政条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7]林贤峰,. 企业养老保险会计核算若干问题初探[j]. 就业与保障,2005,(z1).
[18]李映照. 对我国企业养老保险会计核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四川会计,2001,(9).
[19]卢纯佶. 建立以“三个核算体制”为中心的养老保险会计制度[j]. 中国劳动科学,1997,(9).
[20]熊金粮. 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2006.
[21]裴建国,杨娟华. 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缴、拨的账务处理[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4,(3).
[22]黄申,高阳宗. 多层次养老保险的会计问题探讨[j]. 广西商专学报,1999,(3).
[23]王晓红 ,高萍. 建立新型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体系[j]. 山东劳动保障,2002,(12).
[24]李静,. 关于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3).
[25]叶剑东. 浅论现时社保改革下的企业养老保险会计改革[j]. 商场现代化,2005,(5).
[26]李菊芳,. “权责发生制”在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中的必要性[j]. 华东经济管理,2006,(10).
[27]劳动保障部调整农村养老保险会计制度[j]. 劳动保障通讯,2002,(1).
[28]会计毕业论文杨光平.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与工资改革后有关会计核算的问答[j]. 上海财税,1994,(4).
[29]于珂,. 企业养老保险会计核算研究[j]. 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a).
[30]姜宏青,季园园,. 政府透明化管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会计策略[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1]钱健. 如何构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会计规范[j]. 财会通讯,2002,(7).
篇6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口学会、中国劳动学会共同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6月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口学会、中国劳动学会三个主办单位的主要领导,有来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发展规划与信息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等政府部门的领导,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多达5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人民日报》、《中国人口报》、《人口与经济》、《人口研究》、《中国劳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等国内著名报刊的领导和代表。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河清教授主持,中国劳动学会华福周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翟振武教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谦司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表达对“第二届全国‘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的祝福和期待。
学术研讨于上午9:15正式开始,上午是大会主题发言,分上下半场,上半场由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和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主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莫荣研究员以“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为题,指出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结构性矛盾突出并解读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劳动力供需矛盾的相关政策。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在“人口红利的终结与经济增长的减速”主题演讲中强调应对我国经济增长减速需要制度创新,特别是社会制度的改革,他认为很多就业问题的产生可能其实并不在于就业政策,而在于整个社会制度安排有问题,如果宏观的社会制度问题不解决,仅仅从具体政策层面去解决,那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彻底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杨宜勇研究员提出人口红利的终结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教授在“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动向的考察”主题演讲中对我国人口迁移规模/强度、区域模式、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动向做出了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以“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研究:人口流动受益者的责任重构”为题,指出人口流动受益者与责任者的受益和责任应该相匹配,中央政府、城市政府、企业、市民、流动人口各尽其责,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大会主题发言下半场由中国劳动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郑真真研究员在“ICPD20年全球人口形势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演讲中提出人口变化的滞后效应和长期效应,另外,她认为人口本身不是问题,不能敏锐及时地意识到人口变化及其影响才是问题。西安思源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段兴民教授和西安思源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王莉娜老师共同做了“基于复杂系统的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化体制创新研究”的演讲,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来构建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合作模式,运用复杂系统适应性理论剖析了该模式的运作并为该模式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建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谦司长以“城市化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的人口问题”为题,总结了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迁移需要,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谭琳教授在“她们缘何要求与男性同龄退休?”的发言中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女性与男性在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方面相差无几,但是十年来女性实际退休年龄下降,性别差距不断拉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女性职业发展机会和退休生活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建议男女退休应有一个相同的上限和下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童玉芬教授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超大城市的人口增长问题,分析了超大城市人口增长的机制、中国超大城市人口增长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6月8日下午是大会专题论坛,分别是“人口与发展”专题论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专题论坛、“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专题论坛,共有38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专题发言。下面按照分论坛主题对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如下综述。
一、“人口与发展”专题论坛
该论坛学者们发言的内容主要围绕生育政策、生育意愿、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人口、城市化等相关问题。关于生育政策问题,陈友华教授在“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计划生育新去向”的发言中,认为人口计生部门被拆解,本身就表明中国强制性计划生育历史的终结,中国也因此逐渐向后计划生育时代过渡。庄国波教授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认为多年来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中两种对立观点的争论双方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有些问题的产生是公共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与政策本身并无直接的关系。周长洪教授在“影响家庭幸福感的因素”发言中指出,根据六普数据我国家庭呈现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类型特殊化以及老人家庭空巢化的典型特征,这表明家庭发展存在着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家庭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逐步削弱,由此他认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应更多的考虑微观家庭的状况。孙晓明教授以“农村中老年女性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机制研究”为题,建议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女性更年期生殖健康服务。关于生育意愿问题,张建武教授在“广东‘80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言中指出广东“80后”传统的生育观念依然存在,生育意愿出现内部失调,对于开放二胎生育呼声较为强烈。关于少数民族人口问题,马正亮教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变化趋势,艾尼瓦尔·尼吉木教授介绍了新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动,徐世英教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蔡果兰教授介绍了新疆各地区人口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匹配模式。关于城镇化和流动人口问题,朱宇教授在“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延续和变化”的发言中指出,尽管较之第一代流动人口而言,新生代流动人口在个人特征上已发生了有利于其在城镇定居的较为显著的变化,但其在城镇的定居意愿很大程度上仍延续了第一代流动人口的特点,整体上仍未发生从循环流动向在城镇定居的根本性转变。张力教授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多元统计口径给出了更加准确的界定,亓昕教授以对建筑工群体的考察为例介绍了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与困境。刘德鑫教授则介绍了对新型城镇化远郊农村的“上楼”问题的访谈情况。
二、“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专题论坛
该论坛专家学者们就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养老意愿、养老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背景,苏杨研究员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经济影响和应对策略”的发言中从宏观层面论证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任远教授在“适应人口流动性推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发言中指出分户籍、分地区、分城乡的碎片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安排和人口流动性的日益增强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建立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乃至国家整体性的社会保障计划,使不同社会保障项目能够成为有机衔接的整体:褚福灵教授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探讨”的发言中提出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两个方案即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傅志明教授在“从过度保障到弹性保障:欧盟劳动者保障模式的变迁与启示”的发言中认为要建立弹性保障制度,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市场与社会保障的边界,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仇雨临教授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转型与发展路径”为题,提出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转型的方向、路径以及实现转型的条件。关于社会保险以及公共服务方面问题,吕学静教授在“我国失能老人专业照护的缺失与应对”的发言中,触及了社会保障面临的新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护理的需求并提出了五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杨成钢教授对未来十年四川省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养老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差异进行分析:胡苏云教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对医疗保障制度费用上涨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表明医疗技术进步对医疗费用上涨的影响更大;黄健元教授以江苏省为例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平衡基本养老基金进行了研究:肖严华副研究员以社会保障缴费率为切入点来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刘娟副教授在社会保险法的框架下提出了生育保险个体利益的帕累托改进三条路径;张启新副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健康福利便利站”的案例,提出社区养老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
三、“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专题论坛
篇7
新发地在新村街道。北京市丰台区花乡新发地属于新发地居委会,新村街道办事处。邮政编码为100070。行政区划代码为110106。
花乡地区,隶属于北京市丰台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南近郊。花乡紧邻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环抱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辖区内有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市场、即将建设的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及新天坛医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世界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等各类优质资源,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区域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大连外国语学院
4、南京邮电大学
5、西北政法大学
6、天津财经大学
7、上海金融学院
8、上海理工大学
9、上海大学
10、上海海事大学
1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12、天津外国语学院
13、北京工商大学
14、南京财经大学
15、上海政法学院
16、上海电力学院
1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8、大连医科大学
19、南京工业大学
20.浙江工商大学
21、浙江财经学院
22、四川外语学院
23、北方工业大学
24、扬州大学
25、南京审计学院
26、云南财经大学
27、中国民航大学
28、江西财经大学
篇9
于海跃,2001年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银行工作。2005年3月开始做理财规划师。曾获得AFP证书、保险资格从业证书、基金资格从业证书。并获得“2008年中行北京总行十佳理财经理”和“20D9年中行北京分行十佳理财经理”。
获奖感言:
感谢领导的培养,没有领导的教导,同事的帮助,也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我会以“十佳理财经理”的荣誉继续努力!
采访于海跃的时候,他刚从国外回来,身上还带着风尘仆仆的味道。“忙而充实并快乐着”就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快乐不仅仅是获得“十佳理财经理’的荣誉,更多的是在工作中为客户服务而快乐!”
客户开心我也高兴
2001年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的于海跃正式进入中行北京和平东街支行工作。一开始做前台2005年3月才开始做理财师。
“9年来我一直者在这个网点,我们的网点主要服务于附近的居民,所以客户相对比较稳定。而从开发客户到维护客户,做前台的工作经历给我很大的帮助。”
他告诉记者:“工作是一种乐趣和享受!我把工作当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并且学会在理财中寻找快乐!比如我营销了一个客户赚了钱,客户开心,我也高兴。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成就感。”
据他介绍,有一个老客户长期居住在美国,特别喜欢存款,后来于海跃就给他做了资产配置,让他去年年初买了些基金,到今年其净收益已经达到了16%。
冷静理性的心态
于海跃有自己的服务理念,他沉稳冷静的工作态度,使他连续两年成为了“十佳理财经理”。
“刚开始从事银行工作时,我的性格比较急躁。看到客户多,心里就紧张,随着阅历的增加以及对业务的领悟,这种急躁的情绪慢慢压下去了。在工作中我明白:急躁是做不好事情的,冷静理性才是一个优秀的理财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除此之外,还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为他们着想。当客户比较热衷于某项产品的时候,他会冷静地分析市场行情,给客户提醒市场过热存在的风险,让客户适可而止。2007年下半年,他预判股市的下挫趋势,及时提醒理财客户“见好就收”,较好地规避了这场“牛转熊”的巨大损失,从而赢得了许多客户的高度赞赏。
勤奋造就成功
在于海跃的日程表中,几乎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他每天不停地忙于为各种各样的客户服务,还要了解金融、财税、证券、保险、基金等方面的知识。即使下班回家,他也总会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看看外汇、股市行情……
不懈的努力终于赢得丰厚回报。2009年,于海跃再次获得了“十佳理财经理”的殊荣。
篇10
一、中国亟须加强“过劳”研究
从日本和韩国的例子来看,在国家追求发展和企业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推崇“勤奋”的东亚文化会对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产生影响,如果没有一定制度措施加以保障,往往会出现“过劳”问题,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劳死”。中国现在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机制并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尽管出台了一些,但是用于防治严重的“过劳”现象,显得还很薄弱。而且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东亚文化强调的“拼搏”精神更容易被加重。近年来,中国媒体陆续报道了一些“过劳死”案例。如备受关注的2012年11月25日,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享年仅51岁,以及2011年“普华永道女硕士过劳死”案、“北京23岁女白领方言过劳死”案等。在这些报道中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确有一部分劳动者严重“过劳”,但是报道中的这些人是否就属于“过劳死”呢?显然,这样的报道至少是缺乏依据的。因为中国既没有医学意义上的,也没有法律上的“过劳死”的认定体系,当然,也就谈不上对“过劳死”的认定。客观上,肯定有“过劳死”的现象,但是由于我们对这个领域重视不足、研究不力,目前还远远提供不了对“过劳”乃至“过劳死”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过劳”还会产生一系列负效应。过度劳动形成的疾病和死亡,对个人和家庭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从经济角度来讲,过度劳动会导致效率降低,甚至可能产生生产、交通等事故,过度劳动的挤出效应会挤占就业岗位。过度劳动达到一定程度,会直接、间接地形成经济损失。德国联邦卫生部专家奥尔瓦德教授认为,在欧洲与疲劳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导致非体力劳动者长期无法工作的主要原因,欧盟由此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为1100亿欧元[5]。据美国职业压力协会估计,疲劳及其所导致的缺勤和疾病、精神健康问题,每年耗费美国企业界3000多亿美元[6]。其实,如何解决员工的过劳问题对欧美先行的发达国依然是重要的课题。因为治疗“过劳”(慢性疲劳综合症)所占用的巨大的医疗资源、用于预防疲劳或过劳所支出的宣传培训教育费用、用于支付“过劳死”诉讼或赔偿的费用、由于工作疲劳或过劳诱发的工作延误或失误及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足以形成巨大的黑洞。如果将劳动量投入的变化用一条直线给予说明,其两端一边是失业状态,另一边则是“过劳”致死的状态,适度劳动在中间,从纯理论意义上说可以描述为一个点,但是现实中,这个点处于频繁飘移状态中,因此,应该描述为一个区域。如果将效率、劳动生产率、效益等经济元素导入,则直线会弯曲,变为倒U型形态。从失业状态端到适度劳动区域,是劳动量的投入不足,超越适度劳动区间继续加大劳动量的投入则是劳动过度,极端的结果就是“过劳死”。适度劳动区间的两侧均是不经济的状态:一方面,一部分劳动者深深卷入过度的市场竞争中,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游离于市场竞争之外,这两个现象在中国明显并存。对于后一个问题,研究者关注比较多,比如失业方面的研究和劳动不足的问题,这和传统的对效率提高的认识直接关联。适度劳动以及过度劳动则不那么幸运了,目前中国学界对其关注很不够,研究起步晚且不系统,研究人员少且学科背景单一,研究力量的整合机制刚刚启动,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和社会需求相比落差巨大。然而,过度劳动问题已不容再被忽视,中国十分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帮助人们了解认识这个问题,促进政府关注这个问题,推动社会尽快合力改善、解决这个问题。
二、应多学科联合进行过劳问题研究
“过劳”问题属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安全工学等。不同学科关注“过劳”问题的焦点不同,运用的方法也不同。医学比较关注“过劳”及“过劳死”的衡量标准、发生原因和机理;法学比较关注对“过劳死”的法律认定及赔偿问题;管理学、心理学更多从微观层面关注组织内部的管理方式对“过劳”的影响;经济学和社会学则更多关注“过劳”发生的宏观经济、市场、社会因素,及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风险等。从日本的研究来看,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过劳问题进行研究是趋势所在,因为任何一种单一的学科方法都不能完整解释过劳问题,必须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手段才有可能全面把握这一问题。我们在多年的学术关注与研究的思考中认识到,必须呼吁更多的不同学科背景的有条件的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到相关研究中来,让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加关注我国已经十分严重的“过劳”问题,群策群力找到切实可行的缓和、改善、解决的办法。
三、我国目前过度劳动研究的简况和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