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范文
时间:2023-04-10 08:3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学;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成功的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国际贸易正是中国融入世界的纽带,正因为如此,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党的十七大确定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也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了新时期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为了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即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又兼具实践性。也因此,作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国际贸易学》,一些相关的专业,如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广告学等也开设了《国际贸易学》。与国际贸易专业不同的是,“非国贸”专业并没有先修《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学》、《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该与国贸专业有所不同。在非国贸专业讲授《国际贸易学》的过程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国贸专业相同的教学方法,一方面不能提高非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也不会理想;另一方面,学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现状
《国际贸易学》是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而设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认识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了解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各种贸易做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在毕业后做好经济管理或对外贸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国内高校在安排该课程时,更多的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很多学校的《国际贸易学》教学大纲对非国际贸易专业与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置基本一致,这于非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会显得课堂枯燥,难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而传统《国际贸易学》授课模式,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一)教学内容上,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国际贸易学》教材,主要包括:薛荣久版《国际贸易学》,出版时间是2008年,参考文献都是2007年之前的数据、案例。陈春宝、焦军普版《国际贸易学》,出版时间是1999年,高成兴等版《国际贸易教程》,出版时间是2004年。当今国际贸易瞬息万变,国际贸易理论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国际贸易政策更是屡屡更新的,但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没有及时更新,这就使得教材与现实脱节,不能对新时期的新现象进行分析。有些数据、案例已经严重过时,其解释和说服力都显不足。
(二)教学方法上,对“非国贸”专业的学生讲授《国际贸易学》,课堂上基本呈现的形式是重讲授,轻实践。这种“填鸭式”的上课模式并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国际贸易学》课程本身就偏向于理论和政策,如果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让他们怀疑这门课程的有用性,这与我们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考核方式上,这门课程一般设置的是3个学分,一般高校都会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传统的闭卷考试通常是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的题型设计以客观题居多,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所占比重小。学生主要采取应试考试的方法,通过考前的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该门课程的考核。其结果是,一旦通过了考试,学生就将这门课程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无法真正的综合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更无法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尽管高校要求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流于形式,很多高校教师更多的集中在平时的到课率的考核上,不能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考核。
二、“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国际贸易知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全方位的进行,教师不能一味的遵循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进程,特别该课程往往涉及到《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知识,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将这些知识非常清楚的在课题上讲解,因此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篇2
现今的国际贸易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调整学科专业确定的,属于应用经济学,在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它同其它9个二级学科同属应用经济学,在国际贸易学(02020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但是,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人员、知识产权交换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这些比纯粹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更为重要的内容没有包括在内。在业务范围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与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组织”。从当今学科发展的实践来看,它注重了理论与政策,贸易的实务,没有指出国际经济合作这个内容极为丰富的领域,业务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在指定的博士学位专业课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跨国公司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硕士学位专业课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这些指定,一是笼统,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组织、国际金融、国际经贸法规等类重要课程没有提及。在指出的主要相关学科中,仅列出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学”。而与之关系极密切的国际经济法、企业管理、国际关系等没有提及,比起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来相关学科很单纯。
在以上学科研究范围的指导思想下,很多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设置的研究范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总体上以文字中规定的为主,领域较小,对我国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战略有重大作用的对外投资(走出去)、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引进来)研究较少,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当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与研究机构未受影响,影响主要是对一般性大学,它们多局限于以上给出的范围。实际的对外经贸情况早已突破了上述设置的范围,研究外资、外经的文章充满了主要国际贸易学类杂志,但在权威的“指导简介”中没有。
更为不可理解的是,在2006年国家社会学科基金申报填表的学科目录中,在应用经济学24个二级学科里,竟然没有了“国际贸易学”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我们申报表只好填写成“应用经济其他学科”,作为全国最权威的管理和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学科领域及其地位的,我们不得而知。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我国国家标准Gff1373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划分是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它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但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一些新的知识也归于原来的体系,这是任何学科都存在的发展规律。划分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专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研究,以求学科有新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从国际贸易最初的知识体系来说,就是直接的出口和进口,后来有了国际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可以互相替代(Mundel,1957):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二者具有相互替代性;Bhagwati(1973):过多的引致投资可能带来贸易的“悲惨性(贫困化)增长”。Markuson(1983),Svensson(1984):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果贸易和投资之间不合作,则出现相互替代关系,如果相互合作,则是互补关系,商品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互相促进。还出现外贸对外资的促进发展(陈泽星等,2005);相当多的学者都承认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相互渗透发展的现实和趋势。(2)我国实践也证明,外资利用大大促进了对外出口和进口。在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要素和人员的跨国流动,跨国投资,它的地位和利益的所得,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出口和进口,仅以外贸来衡量利益的大小已经不能反映一国得到的外贸实际利益,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是对外贸易自然的延伸或替代。
无论任何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总战略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从目前我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职能部门,也可看出国际贸易学应该研究哪些领域:最高有国务院的经贸委,国家商务部,以下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商务厅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在以下是市县的相应部门。商务部的主要下属职能机构有近20个,但无论多少,职能业务总体可分为外经贸法规政策部门、进出口管理部门、外商投资管理部门、对外投资或对外经济合作部门四大类,当然新设立的商务部增加了管理国内市场和商贸一项大内容,倾向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也是个新的研究点。省级商务厅或外经贸厅的主要职能机构有:没有设商务厅的省暂时不管内贸,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如同商务部:外经贸法规政策(原政策法规处,现为综合处)、对外贸易(有贸易发展处、贸易管理处、贸易促进、机电进出口处)、外商投资(外资处、投资促进处、开发区处)、对外经济合作(外经处、境外处)。对于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的进出口,则属于其他政府部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学,它应该的研究范围是很宽泛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界的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载体是跨国企业和人员,因此,对跨国企业和人员及其文化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要了。还有,国际竞争的加剧,多边贸易体制运转不好时,次多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或几个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或双边一体化的发展都在涌现,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应放在一个日益关注的地位。
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面较小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校对纯理论研究较多,应用性对策研究较少,成果鉴定重期刊发表及档次,轻政策对策性研究报告,使我们的理论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失去了研究成果应有的价值,也抑制了研究面的扩大。
此外,学生,甚至我们个别的同行,也把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范围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内容理解为仅是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这种对学科和专业的片面或错误理解,导致的负面效应是严重的。首先,它使我们研究领域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开拓应有领域或新领域,使研究水平很难提高,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其次,由于这个专业的热度非凡,我们的学生和其他有关从业人员是社会上人数增长最快和总量居前茅的,但学生如果仅做外贸单证或坐办公室,跑海关和工商税务局,这种单一的就业面,现已人满为患,中专生、高职生、大专生、本科生,同抢一个饭碗,我们的本科生与他们竞争没有多少优势。这样片面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简单地就理解为国际贸易专业,而是一个“大外经贸”专业。
二、国际贸易学科应拓宽的研究领域与方向
(一)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对学科专业的改革结构调整提出了原则,如提出:学科专业调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大力开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的新机制”我们应根据以此指导思想并结合外经贸发展的实际和未来的趋势,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
(二)学科研究总体要增加的内容
在对学科研究规律内容的界定中,应增加“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与交换”,以补充原来仅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换”,体现当今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强调应用性、对策性,体现学科特点。在主要相关学科中,除原来列出的“金融学、世界经济”外,应增加“国际法学、国际关系、企业管理”等几个重要相关学科,体现与它的知识体系相关的重要学科。
(三)从整个再生产纳入全球的现实来考虑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
我们要从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国际化来看学科的研究领域。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它与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利益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哪一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国际化生产的整个再生产过程的三大阶段来看:
G--W...P...W’---G’
传统的出口贸易是仅在W’--G’间,纯粹用的是本国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也叫一般贸易。
传统的进口贸易是G--W,从国外进口来直接消费。
加工贸易,外商用进口的原材料加工出口,则是G--W...P…W’---G’。
如果是在境外国外利用当地原材料生产并就地销售,则是W…P...W’--G’。
这几种方式,都是与贸易有关的,包括了直接出口(传统出口,或自己进料加工出口);直接进口(传统进口);间接出口(来料、来样加工出口,外商要扣除进料外汇);间接出口和进口(跨国企业利用母国的设备、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力加工生产后在东道国当地销售,或转销其他国家,或产品返销母国)。
以上表面上是进口与出口,实际上是利用外资来加工生产再出口;对外投资进行生产在东道国销售或转销他国或返销母国。这就是现资、加工、生产、贸易的复杂关系。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直接进出口,也就是传统的外贸,这是第一层次的外贸,也是狭义的外贸;第二层次的外贸,是利用外资加工生产后的外贸和国内贸易;第三层次的外贸是到境外国外投资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后的出口(产品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或返销母国的进口。从利益上讲,第三层次的外贸综合利益最大。所以,仅以简单的出口和进口来看国际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看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是与贸易直接有关的且利益更大。
以上是国际贸易学最核心的内容,可概括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简言之,即外贸、外资、外经三大领域,我国管理外经贸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围绕这三大领域设置的。
(四)从与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知识与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性来分类细化研究领域与方向
以下研究领域大都出现于外经贸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来看,研究领域总体较小,有的研究虽然有,但不深入,有的没有开拓和创立,应拓展领域和方向。这里并非要每个学校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指全国应有如下研究: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古典到当代,各种理论与学说,这是最基本的重点的研究领域,要开拓新方向;(2)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国际经贸惯例、贸易合同、争议与仲裁、物流、运输与保险、信用证等单证运用、商务谈判等,要深入研究,开创新的方向;(3)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研究:WTO规则,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议,原料生产与输出国组织规则,联合国经济贸易组织规则,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组与协议;(4)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研究: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区域和次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双边贸易关系,要深入或开创研究新方向;(5)国际贸易法规政策研究:国际经济贸易法,国内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各国政策,要开创新研究点;(6)货物贸易研究:机电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类、农林渔水产品贸易研究、原料与资源产品贸易研究,要深入研究或开拓新研究方向;(7)服务贸易研究:金融、电信、运输与保险、旅游、会展等研究,领域大,行业多,在不断扩展,地位日渐重要,是重点开拓研究的领域;(8)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走出去”战略与政策,投资方式、投资环境等,这是现在和未来都要大力进行并开拓的,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引进来”战略,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环境、方式,开发区,跨国公司研究,与上面都属国际投资的内容,研究理论多,形式及内容更多,要深入研究,以外资促进外贸;(10)国际工程承包研究:国际承包市场,招标投标,竞争能力等,要深入研究,开创研究新方向,是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u)劳务输出与自然人流动研究:这是现在和未来要大力拓展研究的领域,是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重点项目,可部分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是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上(7)、(10)、(11),是我国重点开拓的贸易增长新领域,必须加强研究;(12)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策略与手段,开拓的新领域;(13)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市场,贸易融资,国际货币体制及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与运作,要结合外经贸深入研究;(14)贸易方式研究:、经销、加工、补偿贸易、租赁贸易、采购、期货贸易及电子商务等,要大力开拓、开创研究;(15)国际企业管理:跨国经营与管理,要重点开拓研究,为“走出去”服务;(16)贸易摩擦与应对研究:问题层出不穷,要深入进行研究。
三、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换名或同名及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问题
从以上国际贸易学需要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看,它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没有包涵这些内容,与实际要求的内容差别太大。更重要的是用“国际贸易”这个学科名,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狭义的或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少数人,甚至包括了实际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我们在毕业论文封面上写学科与专业名称时,不只是学生写错,而且相当部分老师也是模糊的,其他专业的人,就更不用说是片面理解和错误理解了。这种误解,对学科研究与专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不如将学科名称与专业名称互相替换,学科名称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称定为“国际贸易”。但从“大贸易”或“大经贸”看,专业名和学科名都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好一些。
篇3
截止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培养模式。如何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办出特色,使其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满足我国对跨文化操作能力的外贸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因此研究如何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跨文化操作人才模式具有示范性和普遍意义。提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培养模式思路的出发点是基于以下事实:第一,国内外在讲授国际贸易等专业理论与实务知识时内容基本相同,但从不同文化视角对相同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往往大相径庭。不同的价值观、语言表达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都会对贸易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重大影响。第二,在比较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很低,他们习惯于以惯性思维方式处理和看待复杂的跨文化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特别是提高学生在不同商务环境中的执行能力。本研究认为,为实现培养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经贸人才的目的,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模式,并实现对传统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目的,本研究首先解决如下命题:何谓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如何衡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通过何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之后本研究将建立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指标及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在选定的实验班级按照既定的研究路线和程序进行研究,并做出对模型检验的研究结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方面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英国语言学家Belay。他提出从三个角度综合测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情感角度、认知角度和行为角度。他认为认知角度和行为角度为人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角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理解母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来改变个体对环境的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和文化意识。行为角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行为的灵活性以及社交技巧等。在商务领域对跨文化研究最有影响的是荷兰学者GeertHofstede。他于1968年和1972年两次对IBM公司在50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职业经理人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收回116,000份调查表。调查内容围绕与商务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展开,共设了4个变量,即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态度和男性主义—女性主义。另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自中国香港大学的迈克尔?邦德。他邀请了一些中国社会科学家列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研究根据每个国家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列,同样从4个衡量纬度来考察。这个中国人价值观的调查在来自五大洲的22个国家多种专业的1000名学生中展开,其中男生500名,女生500名,调查得出一份对22个国家中国人价值观的统计分析结果。邦德的4个变量中有两个与Hofstede变量相似,但没有“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态度”,而它的另一个变量因为具有鲜明的儒家价值观特色,因此被称为“儒家动力”。国内学者对跨文化研究也有十分丰硕的成果,但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在《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2005)中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大多侧重演绎性和思辨性的研究方法,成果主要集中于语言教学,而跨学科研究,特别是采用实证方法的研究成果很少。在国际贸易教学领域,以往的教学改革主要是注重双语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改革,侧重点在于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结合和技能的培养。本研究则试图将跨文化研究从语言教育与教学研究深入到经济学教育领域,在以往的专业知识、双语能力和实践的基础上加入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这一新元素,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更加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经济学的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
三、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对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以及如何测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目前尚无可供借鉴的文献。本文认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它是一个综合的、多纬度的衡量指标,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元素,还包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商务活动的行为能力,如认知能力、文化差异辨别能力、谈判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应当说由于商务活动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因此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更强调行为能力的结果和达到目的的有效性。
(二)建立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包括如下三个衡量维度: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执行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共同特点是能力获取的方式均包括两种途径,即可通过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来获取,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取。这三项指标中的第一个指标侧重衡量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基础性能力;第二个指标则侧重学生提高性能力的测量。这三个衡量指标的内涵与衡量变量包括以下内容。跨文化认知能力:中国文化中强调“知行合一”,而“知”乃“行”的前提。获得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前提是对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特点等差异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行为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自我调整和应变能力。跨文化执行能力:跨文化执行能力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把预计的方案和设计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执行力的前提是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和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行动步骤。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和方案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相连,因而是可通过书本获取的,然而如何行动并达到预期目的则会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路径不同而大相径庭。以上三个变量构成衡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模式。这三个变量虽然相互支撑,但由于跨文化执行能力是跨文化操作能力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因果关系上形成以跨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服务于跨文化执行能力的关系。
四、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一)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实验班观察法,主要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实施跨文化操作能力培养效果的观察,对学生的能力是否提高做出评估。研究选定我院2008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定为两年,即大二和大三阶段。研究实施方法、步骤以及效果的检验如下。
1.基础性能力。
(1)实施方法与路径。在大二阶段,主要通过语言学习提高对各国文化知识和文化差异的认知度。我校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占总课时的1/3以上,另有部分学生选修其他外国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外语课堂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和教育。在大二下半学期和大三阶段,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全英语和双语授课方式。目前我校国贸专业已经实现全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课程包括世界经济、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市场营销、外贸函电、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财务、企业管理和国际投资等。在整个实验期,通过与其他专业、语言院系和研究单位的合作来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做法是邀请本校跨文化研究所、外语院系教授进行各国文化知识讲座;利用本校外国留学生较多的条件,通过课堂内外的联谊活动增加中外学生交流的机会;通过国际交流如互派留学生、参加国际商务活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体育赛事等活动提高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以往的交流更多注重参与,而本研究的实施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而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讲座的形式,以其他人跨文化从事商务活动的成就和经验教训教育学生。项目实施期间,先后邀请了北京市长城杯优秀外国专家、美籍华人福田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法国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总裁、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理事等具有长期、多国从商经历的跨国公司高管、专家和中外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经验教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效果检验。实验班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后,针对学生跨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他们作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归结为四大类:常见文化背景知识;东、西方思维方式倾向;跨文化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国际商务惯例了解程度。有效调查问卷回收了100份。从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对常见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91%,了解的学生为8%,只有1%的学生不了解。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东、西方思维方式倾向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59%)的思维方式仍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较强的东方思维倾向;有37%的学生倾向于西方思维方式,而有4%的学生介于两者之间。该结果说明,通过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会逐渐接受或者理解西方文化。对于跨文化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较强、一般和较弱的比例分别为25.40%、43.70%和30.90%,说明学生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里所指的专业技能包括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商务活动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即运用外语在不同场合的表达、对国际交往礼仪和禁忌的熟知程度等。对国际商务惯例的了解程度,较了解、一般和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2%、31%和27%。这个结果表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于国际商务惯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距专业要求还有一定距离,27%的人对于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从总体上说,4项调查结果都在预计的范围内,对第一项内容的肯定回答比例达到90%以上是预期应当达到的比例,第四项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专业课程集中于大三阶段,因此在完成大三阶段的学习后会有显着提高;而对第三项内容持肯定答复的只有1/4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在跨文化行为能力方面还需要做出努力,这个结果也进一步凸现了本研究第二阶段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目标。
篇4
(一)课程定位
从课程性质来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该课程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是一门涉外性较强的实践性综合应用课程,可以说该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从课程内容来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有商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及国际贸易价格等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一门强化其专业技能传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课程之一。该课程实践性强,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整个专业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国际惯例、熟悉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贸易流程、开展进出口业务和国际结算的能力。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相关的贸易流程、贸易磋商、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国际金融及国际报价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职业工作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过少
高等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一般是54课时,但由于课程的内容较多,教师们大多担心讲不完讲不清,大部分的教学课时被安排为理论课时。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抽象的特点,仅凭记忆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因此实践教学的引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目前虽有些课堂上引入了实践教学内容,但课时量也很少,这样仍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实验教学课时应占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总课时的30-50%以上。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
如前所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包括许多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要做到面面俱到不仅课时量需要增加,且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识记,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既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几乎包含了国际商务里的许多内容:磋商、谈判、贸易方式、报价、签订合同、运输、投保、报关、报检、索赔、结算、进出口核销等,而这些内容大部分在后续的学习阶段又有相对应的课程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所以国际贸易教研室的国际贸易课程组成员有必要对重复、交叉内容进行挑选,以确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模式的涉外性不强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培养外向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内容具有涉外性,且在教学模式上也应具有涉外性,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更容易适应涉外部门的岗位需求。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全中文讲授为主,而且使用的教材也大部分是中文教材,英文内容很少,但当学生走上进出口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们接触到的几乎是全英文的工作材料,因此教学模式与现实不相一致。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引入方式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方式分析
1.三阶段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这里指的三阶段式教学是指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把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首先应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课时在64或72课时左右。一般在高职院校和本科独立学院,由于学校培养目标偏向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所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基本上有这个课时保证。这里以72课时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其中45课时的理论教学环节,15课时的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以及12课时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环节完成书本理论知识的讲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穿行,以情境演示、软件操作等内容的形式来完成,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消化理论知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安排学生到涉外部门进行参观,对涉外工作有个直观的印象,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结合有利于实践环节的引入
1)案例教学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案例式教学法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方法旨在让学员通过对案例的研究,用已学的知识发现解决途径,从而培养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例如国际惯例的应用,贸易术语的应用、运输和保险争端的解决、国际价格报价等内容均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来进行。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具有趣味性、仿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能够将知识传授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变为“立体”,将许多通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路人”,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上所传递的信息,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设定一个具有思想的外贸人员,以其处理一个综合的外贸业务作为背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连贯的案例情境,能够把学生引到外贸实际业务的情境中。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中,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内容有:进出口合同的磋商、索赔;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国际结算方式等,例如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出口商和相关机构人员,分别按流程演示整笔交易从磋商、签约到履行合同、完成结算或进行索赔等内容,让学生置身其中,学生会更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所要应用的知识,并对产生的问题充满解决的动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指教学重、难点的选择问题,一门课程中重点、难点的选择和教授决定了学生是否能掌握该门课程的基础以及掌握的程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磋商和索赔等内容与《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教材里的相关内容有重复;国际运输、保险等内容与《国际货贷》里的相关内容有重复;国际法律及惯例、术语等内容与《国际商法》课程相关内容有重复;国际贸易支付的内容与《国际结算》课程里的相关内容相重复。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讲授时,对以上内容课时的安排可相对减少课时量,点到为止。对于其中最基础且较难的贸易术语部分可加多课时讲解并辅以案例分析,对于较抽象的国际贸易支付流程内容可设置情境环节让学生表演加深印象从而加深理解;另外,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价格核算部分也是实务中最基础且较难掌握的内容,也需要多花课时讲授并让学生练习。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式的涉外性的主要体现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汉语介绍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及其规律,应用英语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操作。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完成进出口操作过程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首先,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要与学生的英语基础相结合,否则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英语基础稍差的班级,为让学生能感受到国际贸易业务的涉外性,应该选择中英文结合的教材,至少教材中贸易术语、专业词汇以及基本单证应该有英文表达,并且教师的讲授也应当是中英文结合,根据学生的反映来调整语种教学的比例;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可选择采用双语教材甚至是全英文教材,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只有在《国际贸易实务》课堂上使用双语教学才能使学生完成从学习英语到使用英语的转换,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交流和应用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能力才得到提高,也才能与现实接轨。
四、加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环节作用的思考
(一)实践平台的搭建
1.通过与进出口加工区或商业行会合作,与进出口企业、物流公司或政府涉外部门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将实践教学直接放到校外进行。毕竟每个公司进出口业务员岗位不多,一个企业多则三五个,少则一两个,因此与加工区或商业行会合作可以扩大实习基地的范围,增加学生实训人数。另外,应调整教学计划,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课时,增加校外实训课时,积极开展第三课堂。2.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的外贸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比赛的竞争中提升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参加此类比赛把课堂的知识运用起来,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与其他院校的角逐,取长补短,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师资力量的准备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149-02
一、引言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实务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可以说,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入典型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对案例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国际贸易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很多课程都比较枯燥,特别是理论课中概念多、理论抽象,不仅教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也吃力,课堂气氛通畅比较沉闷。但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引入一些案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案例远比语言更形象、具体、直观,借助于案例,不但教师能更清楚地讲解理论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第三,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性更强,课堂气氛得到有效改善。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案例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思考,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有一些案例可以放到更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以便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三、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案例教学法没有得到普遍运用。调查表明,诸多国贸专业教师仍然习惯于纯理论的讲授,应用案例教学的次数较少。有些教师偶尔使用了案例,但仅仅是简单通读,未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深入分析,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二是有些教材提供的案例较陈旧,不能反映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与实践。事实上,国际贸易实践与惯例具有动态性,在不断修改与完善。有些编著者不了解这些最新的动态,教材中的案例与要讲解的知识点无法良好匹配。例如,《Incoterms2010》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球实行,其相较于以往版本的解释通则有较大的变化,但相关教材未能及时反映这些最新变化。
四、案例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一)精心准备案例
教师在备课时,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精心搜集、筛选案例。案例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案例内容与知识点的匹配性。如果案例与所要讲授的内容不匹配,则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其效果将适得其反。所谓的“匹配”,一是要考虑案例与课程内容的相关程度,二是要考虑案例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三是要考虑案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其次,要考虑案例对于课程内容的解释有无典型性及代表性。国际贸易案例的选择应具有说服力,没有争议,且在同类型的案例中最具代表性。
(二)恰当运用案例
在确定案例以后,还要考虑如何用好这些案例。要结合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并在设想学生可能做出的各种回答的基础上,随时准备进一步跟进问题,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案例教学中,依据课时、授课内容和课堂气氛,采用恰当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包括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和相互评价。
(三)及时评估案例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需要在讲课结束后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一要反思案例内容与所讲知识点的相关度,对于相关度不强的案例必须进行更换;二要反思案例是否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难度过高和过低的都不适合,必须加以改进;三要加强前后知识点的连接,适度增强案例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归秀娥.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2]余红娟.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8(3).
[3]肖望喜,张彩霞.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
[4]孙业军.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
双语以及双语教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双语教学来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是Twolanguages(两种语言)。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政府规定的官方通用语言有两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交往的方便,往往两种语言并重,即“Bilingual”,或是一种语言为主一种语言为次。但就“双语”的具体内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界定。如在美国,“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在加拿大,“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法语;在新加坡和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汉语。
双语教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但真正被各国广泛运用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不过,对于“双语教学”,国际社会尚无统一的定义。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著名语言学家西格恩和麦基(SiguanandMackey)则指出:“使用‘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对于双语教学的含义,我国学者之间认识也不尽一致。如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还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就是教师以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传授学科知识。学习者通过外语学习学科知识,达到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工作、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使用中文的同时,使用第二语言(如英语)或使用第二语言教材(如英文教材)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必须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其他科目的学习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学科知识以及语言的目的。
同时,根据笔者的理解,以下情形不属于双语教学:(1)全部教学仅仅只使用一种语言,而该语言并不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如外籍教师给中国学生进行的语言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早已是司空见惯,它显然不是双语教学。(2)在教学中使用同一语言的两种变体进行的教学,如标准语和方言。(3)一切学科教学用语为学生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只是作为一门课程。
从双语教学在各国实施的具体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浸润式教学模式(ImmersionProgram),指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浸润式教学模式又可分:(1)沉浸式(Immersion),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模式。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学生在校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沉浸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这种模式旨在使母语不是第二语言的学生能在较短时间里掌握第二语言,同时也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加拿大,主要用于法语和英语的教学。(2)双向沉浸式(Two-wayImmersion),指把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班共同进行学习,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双语能力。它是加拿大沉浸式传人美国后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3)结构型沉浸式(StructureImmersion),指以学科双语教学为基础,利用第二语言教授学校开设的几门学科,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2.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即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3.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指学生入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实施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英语在世界经济、文化等全球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运用双语教学方法进行国际贸易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国际贸易基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学发展的需要。
目前,双语教学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许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也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尝试。然而,从各地区、各不同级别的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来看,却是参差不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师资的因素,也有教材的因素以及学生英语能力的因素等。在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方面,目前也有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尝试,不过,也有很多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开展双语教学。同时,已经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学校,取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总体而言,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国际贸易学双语教学,仍然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笔者认为,现阶段影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师资的问题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资。因为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或仅有流利的英语都不足以担当双语教学的任务。只有任课教师既具备标准、流利的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又拥有厚实的专业背景才能有效地组织双语教学。然而,目前许多学校都出现了师资短缺的问题,而能够担当双语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更加稀缺。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许多专业教师,虽然英语基本功较为扎实,教学经验也较为丰富,但是口语能力较为欠缺,难以胜任双语教学的任务。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听、说、译、写能力,但缺乏专业英语知识,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正是上述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尽管双语教学在国内各高校普遍受到重视,但是真正能够利用双语教学的高职院校屈指可数。师资的欠缺是在我国推广双语教学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障碍。
双语教材问题目前我国对于国际贸易双语教材的选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在双语教材的选用方面,各高校的做法各不相同。一部分高校坚持使用原版外文教材。使用原版教材的优点很明显,一方面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但是,使用原版教材也并非毫无弊端。实际上,原版教材的选择和双语教学之间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矛盾。首先,原版教材的版权和费用高昂。一般的原版教材动辄几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如果完全使用原版教材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次,国外教材自身也存在许多与我国现行教材的冲突之处。如国外原版教材一般针对性不强,教材内容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国外教材一般重点分散,给学生掌握带来困难等。再次,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不适合完全使用原版教材。最后,国外教材普遍缺乏对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系统论述,这必然会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带来一定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学校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使用现有统编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统编教材翻译成英语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至多只能是缺乏双语教材下的权宜之计。
学生素质的问题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的外语都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习外语的经历一般也有6~7年之久,已经具备了接受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的最基本条件。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自身情况的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外语语言能力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给实行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如果学生语言能力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双语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根据美国加州大学科拉申教授所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者要能理解略高于他的水平的输入语,如果学习者现有水平为i,那么教材提供的输入只能是i+1,如果输入内容太难,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将会受到挫伤,最终收效甚微。如果输入内容能为学生所理解,并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学生的学习动力将会增强,自信心将会上升,渐渐地会形成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在我国,许多学生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消极灌输的教学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也给双语教学的推动带来了障碍。笔者对学校国贸专业本科共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持赞同态度。令人吃惊的是,超过50%的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觉得难以接受。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严重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考核和评价体系问题尽管教育部下发关于推动双语教学工作的通知已经三年过去了,但直到现在,我国还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双语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主要表现为:缺乏教师的上岗资格认定标准;缺乏具有指导性的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标准等。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滞后给推广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
改进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要进行全面改进。具体包括:
培养和引进双语教学师资要想大力推广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培养既通晓英语又了解WTO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双语教学师资。为了推动双语教学的进行,提高教学效果,目前,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师资培训。如笔者所在学校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选派15名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到英国剑桥进行了两期的双语教学培训,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都成了本专业双语教学的骨干。这些措施无疑对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双语教学的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人才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系统的安排和合理的培训计划。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在培训形式方面,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进修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首先在国内接受一定课时的强化培训,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利用假期到国外进行几个月的外语实践,以强化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仅靠高校自身培养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双语教学人才的需求矛盾,要想使双语教学制度化,还需从国外大量引进合适的双语教学人才,以充实双语教学的师资。
激励和促进双语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双语教学模式定位的关键因素。前已述及,完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有利也有弊。不过,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还是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贸易学双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同时又能加强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在编写双语教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编写的双语教材要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的要求。(2)要严把教材的质量关,做到宁缺毋滥。国际贸易学双语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国际贸易学课程的学习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3)正确处理双语教材与统编教材的关系,两者应该形成互补的关系。(4)教材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外语水平。
探索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前已论述,在双语教学方面,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模式。从各国实践来看,运用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浸润式模式;另一种是过渡式的模式。浸润式模式主张把学生完全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所有学科内容都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加拿大运用较多。浸润式模式比较适合有第二语言环境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对于缺少语言环境的国家和地区,过渡式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在我国开展国际贸易学双语教学,具体采取、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正如学者指出,双语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简单的渗透层次,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英语讲重要的定义和关键词,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个层次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文表达英文;第三个层次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第一个层次对很多学校来说并不是问题,但是要达到第二、第三个层次则需要假以时日不断地努力,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达到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不可能要求所有学校从一开始就实行浸润式教学模式,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实行过渡式的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渐采取浸润式教学模式。同时,在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经过认真调查和论证,并根据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构建自己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
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互动教学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教学对于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最终目标是教师用双语讲授,学生用双语思维以及师生之间用双语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具体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加强互动,如可以采取外文案例分析、外文原著的选读与讨论、师生之间角色互换等多种方法来加强教学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实现双语教学的互动。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在近年逐渐开展和普及的新生事物。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灵活等特点。在双语教学举步维艰的今天,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无疑可以极大地促进双语教学的开展。首先,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送大量的信息。其次,课件的使用可以缓解双语教材不足的矛盾。再次,课件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英语口语的不足。最后,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录像等设备将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形俱备地传输给学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要使双语教学制度化,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在此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激励制度,给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以政策上和经费上的支持,以此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尽快制定出可行的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再次,努力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校园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全面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教育水平,尽快培养一大批既通晓国际贸易规则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而通过对国际贸易系列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正如麦凯和西格恩教授所言:“双语教育的代价无论多么昂贵,它都比不能进行双语教育所要付出的社会代价要低。”
参考文献:
[1]彭军.对引进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前沿,2003,(5):134-136.
[2]任北上,陆春,施庆霞,彭云帆.高师院校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3).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对于国外资金、技术不断引进的同时,也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扩大对外的经贸往来。在2001年,经过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谈判,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为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伴随着我国政府入世以来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专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在很多学校都开始开设,如何在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国际贸易学科教学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那么,我们学校在新时期应该怎样开展我们的教学呢?
一、教师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国际贸易学科的学科特点是要求教学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必须要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但是,我们很多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的院校之后就直接从学校走上了讲台,这就意味着很多专业的教师理论知识功底是非常深厚的,但是他们的实践的工作方面的阅历可能就略显不足,而当前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同时,务必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及时的学习和积累;同时,教学最终是服务于生活的实践,据此我们一定要多关注生活,多关注国内、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新变化,敢于走出课堂,走进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紧跟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
二、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学校教学,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实现学生的最优化的发展是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而随着学生的不断变化,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不断调整我们的课堂教学。
国家贸易学科的知识,经济学的内容占很大比例,这对于知识储备相对较差的学生们来说,在知识的理解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不断地创新,尽可能地做到“复杂知识简单化”,这样才会使学生真正学会、学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有条件的话,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从事对外贸易较多的行业或者企业,鼓励学生亲自调查、了解,从而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采取多种途径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除了教师的教授过程,尽量多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敢于质疑,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会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要进行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综合化改革,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形成任务驱动或案例引导、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实际业务对象为背景,以解决典型进出口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先进教学设备为手段,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支撑,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培养途径开放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教学创新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重视学生、关注学生,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才可能是高效的。
三、加大订单培养的力度
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经过科学、有效的学校教育之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如何能够培养出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我们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学校教育的一大问题就是学校教学和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这就导致学生可能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学得比较不错,但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究其原因,就是教育与需求的脱节造成的。
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外贸人才,我们很多学校都在大力发展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模式。选择与学校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大中型公司和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伙伴,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双方一同进行人才培养,增加学生在公司、企业接受现场教学的比例,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实际生产、营销、出口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尽早介入企业公司实际工作,融入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综合素质,与公司企业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着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着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样当他们离开学校,走上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之后,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
四、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传统教育下,可能学校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能往往会被学校忽视。新时期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我们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力争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基础知识、专业素质、心理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处理好当前职业岗位所需知识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懂得尊重和信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注重学生创新才能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五、深化双语教学改革
伴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国家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外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从我们国家贸易专业来看,对外语教学的要求更高,这与我们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贸企业和其他外贸相关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工作,在将来相应工作岗位上,所处理的事务和所操作的业务基本都是用英语进行的,这需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尽量试行双语教学试点。现在,教师一半用英文一半用中文授课。今后,随着学生对外语教学慢慢适应,逐渐地过渡到用全英文授课,要求教师用英文进行编写授课计划,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
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师素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70-02
2001年12月11日,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之后,中国便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受益者,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更加广阔更为便利的市场环境和更加理想更为发达的经济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国际贸易事业蓬勃发展,为了能够适应国内对国际贸易专业技术人才的各项要求,众多院校纷纷开展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为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与劳务的交换,它是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国际贸易基础以及实务各项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中是理论性高,操作实践性强的几门必修核心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基础性和实践操作性的作用。
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积极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之外,更加需要注重的是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课本内容,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中,对比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核心主体,学生只是单一的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方式,还有几种教学方法可以采用。
1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所在,也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机械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教师为关注主体,以知识讲授为课堂核心,学生以听讲和记笔记为课堂主要学习方式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互动性、也缺少趣味性,并且这种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弊端,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发挥,更是制约了学生思维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多方面发展。
2国际贸易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2.1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传播知识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工作,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品德、智慧、知识和才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和深化。因此,教师的师德和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努力增强自身教育素养的形成,从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两方面提高本专业知识,因为这一切都是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国家未来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的所在。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与他自身教学理论知识的丰富程度成正比,为使业务水平达到较高的程度,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只有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造就出高质量的教育成果。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只有如此才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而传授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平日的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认真备课,并且利用专业书和网络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以备随时在课堂上讲解给学生加以学习了解,既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分析理解,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教学之余,我也会读一些和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读物,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时事,时时关注国际贸易的发展动向,并且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特点,多给他们准备一些案例,以及对他们日后就业有利的专业知识。课下时间,我也会时常通过学生作业,课堂小测情况以及与学生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程度和知识的吸收情况,以便根据所了解的结果,进行自我教学反思,就能够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吸收率,增强对课程的兴趣,进而加强学习效果。
2.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首创,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它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当中去,通过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个典型、启发性突出、趣味性强的案例的选择,不仅能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发散性思维习惯。
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中,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多为一些记忆性内容;实务课程里,除了基本理论,实践性操作性工作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在国际贸易专业授课过程中,如果仅是教师为学生讲授枯燥无味的概念、定义,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无趣,进而阻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也大大降低了授课的质量。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入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又符合教学大纲内容的案例,再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以分组等多种形式加以讨论,相信一方面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动脑能力和发散思维,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另一方面,贴合生活实际的案例,也会让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3互动教学法
国际贸易学科是一门研究进出口货物买卖的基础知识和实际业务的课程,有着极强的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性,也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时代性特点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以教师为核心,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一人对案例分析,学生也只是听讲、记笔记,则很容易忽略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造成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沉闷并且程式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及时、充裕的交流,也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完全满足现代国际贸易对人才的需求,因而恰到好处的引入互动教学法是现代国际贸易教学方式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贸易的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内容,积极询问学生是否能听明白,是否需要在重复讲述一遍;学生在课堂做练习的时候,随时关注学生做题的情况,有难以理解的地方让他们随时提问,以便能够及时给予回答;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多采取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甚至学生之间对问题有不同看法的时候,让他们开个小型的辩论会。当学生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也参与其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倾听他们对问题不同的看法见解,最后在统一加以总结。这样子不仅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且也了解到学生们思考问题的一些思路或者考虑问题的误区,能及时提供帮助。在国际贸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及时沟通的互动的方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国际贸易课的兴趣,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开阔了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且也了解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大体思路和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以便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调整备课内容、授课方式方法,让学生们更为接受,也更能喜欢。
2.4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导入或制造具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氛围,让学生去体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所授内容,使学生能得到更大发展的教学方法。国际贸易是一门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操作相结合的经济学课程,由于其部分理论知识较难理解,在学生生活学习中,实践操作部分又难以实施,而且科目内容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和专业性又极强,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觉得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门课程的实践性,结合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特点,会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情境,采用直观鲜明的图片,生动趣味性的语言,凸显教学内容,掌握学生心理,描绘出学生喜欢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2.5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情况,采用多媒体技术,以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声像并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途径进行学习,能够使得课堂学习更加生动多彩,对于所学到知识的印象较为深刻。例如在讲《国际贸易实务》中商品的包装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按照课本内容,结合书上各种包装种类,从网络上找到了各种类型的包装图片;针对包装的三种标志,也在网络上找到多个案例加以解释说明,制作了一节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PPT课件。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以通过图片这种方式学习了本节课,精美的图案和文字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较好。
3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彼此交替的使用,不仅增强了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提高。在今后的国际贸易教学里,应继续加强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目前,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在校大学生的压力日趋倍增,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增加就业竞争力?无疑,考证作为一种有效途径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青睐。
一、考证的必要性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6,4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9%。进出口相抵,顺差1,551.4亿美元。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全速地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攀升。面对这种大环境,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另外加上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的问题更是严峻。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在招聘时,在同等条件下,通常会比较青睐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学生。因为短暂的面试、笔试都无法完全客观地反映出应聘者的专业素质与水平,而职业资格证无疑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考证”就成为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入国贸行业的“敲门砖”。
另外,国贸方向的职业资格证基本上是“因岗设证”。进出口业务必须报关,需要专业人才从事报关,报关员考试应运而生;进出口业务需要审单制单,而单证员考试即是培养此类人才;外贸业务员、报检员等都是如此。所以,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考证几乎成为对口上岗的前提,将来有意从事外贸行业的工作,考取相应证书也是势在必行。
不得不提,在校大学生考证,不仅仅得到的是一张证书,关键是在于考取的过程。首先,目标树立,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第二,付诸行动,努力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同时也挖掘了自身潜力,增强了信心,甚至重新认识了自我,这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可多得的经历与财富。同时,考证对于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也是极有好处。所以,学校对于学生考证是非常鼓励与支持的。
二、国际贸易专业主要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下面介绍主要的几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主要就业方向来选择。
(一)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单证员主要负责国际贸易中运输、海关、商检等环节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其工作范围包括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等一系列业务活动。该考试由国家商务部统一管理,由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协会统一组织,历年平均通过率大约为60%。在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合同、订单、报关、报检、运输、仓储、银行、保险等环节,无一不是通过各种单据凭证来维持,因此外贸企业对单证员的需求较大。据预测,未来5年,上海单证员缺口在12万左右。由于单证员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从业要求较高,而上海现有的20多万名从业人员中,持专业证书的不到10%。因此,具有单证员证书者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此外,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大学生初入外贸行业,一般都从单证操作员做起,所以此证也往往是国贸专业学生的首选之一。
(二)外贸业务员证书。外贸业务员是在进出口业务全过程中,从事寻找客户、贸易磋商、签订合同、组织履约、核销退税、处理争议等进出口业务全过程操作和管理的综合性外贸从业人员。我国从2006年开始推行,由商务部统一管理,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负责组织的考试。该考试最大的特点在于考试教材与内容突出实务化与操作性,这正是符合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基于国际贸易专业本身的特点,毕业的学生必须实务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这样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另外,外贸业务员还应该熟悉和掌握商品基础知识、外贸业务知识、生产管理知识、国际营销知识、国际金融知识、国际经贸地理、外贸业务礼仪等专业知识。所以,通过参加外贸业务员考试,学生可以非常系统地复习巩固专业知识,增强实务能力。目前,此项考试的影响力逐渐显现,许多外贸企业要求自己的业务员获得该证书,而在校学生也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考试的积极性明显增加。相对单证员而言,此证考核的内容更加全面,是将来有意直接从事外贸操作的学生的首选。
(三)报关员职业资格证。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明确地规定了“报关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要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就必须参加由海关总署组织的全国报关员资格统一考试。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报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所以,此证的报名人数历来也是国贸诸多证书中之最。如,2007年网上报名人数达到503,824,同比增长32.79%,考试规模空前。2008年,考试报名学历由最低“高中学历”调整为“大专学历”,网上报名人数同比下降。之后,对于在校生而言,海关总署出台政策规定只有应届毕业生才可以报名,而在校生又是考试的主力军,所以报关员考试人数受到影响,但这更加突出了该考试的严肃性和严格性。报关员资格考试难度较大,全国的平均考试合格率仅为10%左右,相对而言,报关员证书的含金量相对较高。
(四)报检员职业资格证。报检员是指在外贸企业、报检企业等企业和机构中专业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的人员。从2003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对报检员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考试合格取得报检员资格证书以后,方可从事报检工作。国家对报检行业、报检员管理的日趋规范和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需要,直接导致报检行业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以上海为例,最近几年,上海的外贸业务量飞速增长,每年的报检货物量已达到70多万批,对持证报检员的需求不断增大。目前,上海地区从事报检业务的企业已达数千家,对报检员的需求接近3万名。当然,不仅仅是上海,整个长三角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跃的珠三角地区,都出现了人才短缺情况。
转贴于
另外,国际贸易专业还有国际跟单员、国际货代员等多种证书。
三、引导学生正确考证
(一)有选择地考取。面对如此众多的证书,学生该何去何从呢?最重要的一点,从自己的专业及就业倾向入手,挑选一些来考取。有意将来从事外贸业务操作的学生,不妨首先考取单证员和外贸业务员。如若有意从事货代、报关报检的学生,可相应考取货代员、报关员与报检员。当然,考证要兼顾自己的精力与时间,切勿逢证必考,疲于应付。
另外,除了英语四六级证书和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外,很多学生选择考取与专业无关的证书,如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证、证券从业职业资格证等等,有的是兴趣所在,也有的是盲目跟风,无论动机如何,都必须要慎重选择,否则只是浪费时间与精力,且效果不佳。
(二)专业为主,考证为辅。考证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必然使一些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这样无疑是本末倒置。专业为主,考证为辅,两者相得益彰,这样考证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三)考证与英语。在外贸行业中,英语的听说能力尤为重要。无论学生考取任何职业资格证书,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而在增加就业竞争力方面,可以说,英语是绝对重要的。在很多情况下,它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任何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仅限国际贸易专业)。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英语的学习,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中国市场经济
一、引言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三者的关系,对国际贸易现象的产生提出了深层次的原因,阐明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动力、利益的来源等。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为了追寻超额利润而推动国际贸易,为了更好地促进贸易发展而提供理论指导。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内容和对象上各有不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二、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提出来的,应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借鉴与批判。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较为笼统地围绕着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三者展开。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来科学地揭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由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组成,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背后,来统一地揭示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源于它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实践的探究,不是简简单单地解释表面现象。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出一个总体的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追求超额利润而产生的。对马克思国际贸易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分工,可以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中心思想。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国际分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这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要真正地了解国际贸易,就要更好地了解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出现,促进了各国的生产效率,使得各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国际分工超越了社会分工的界限,如果没有了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一直到今天,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国际分工,使一种商品可以在各国利用各国的优势,比如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从而使成本较低,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些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是被迫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利润,通过战争等方式攫取落后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而这一现象,也是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这一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却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原因,只停留在经济手段上。除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有关。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原理,可以体现在国内市场,也可以体现在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其价值,就是要通过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使得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来获得差额。资产阶级通过国际分工产生的成本较小的商品,因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将商品放在国际市场上售卖,所取得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国内取得的利润。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或者是由于商品的独特性,使其拥有国获得商品的垄断权,竞争规律受到限制,垄断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这使得拥有国大大受益。因此,国际价值也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巨大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就是世界市场。
西方的资本主义,以殖民扩张的形式,将东西方国家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西方的经济可以不仅在国内发展,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程度地获益。因此,可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关键,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只扩大市场,这对资本家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市场的联结,可以将国内分工扩大到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而在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需要提到的理论家是卢森堡,她首创了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体系。她在世界体系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这一理论抛弃了传统的国际政治领域,而是把市场延伸到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间的交换。资本主义间的交换,只属于内部市场的交换。而资本主义和被其剥削的非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就属于外部市场的交换,这属于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资本输出,这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作了更深入地展开和论证。因此,从卢森堡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是不能独自存在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如果没有同非资本主义交换,就不能生存。也可以说,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说,国际贸易在社会生产下的作用,既是有利的,也是有弊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各国的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一国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扩大,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不是一个自愿和不流血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扩大世界市场,必然要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有限减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矛盾,这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这在历史上也已经证明了。
三、西方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经过各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补充,直到现在,已经大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可以提及的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虽然提及的是自由贸易,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都是由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联结在一起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主义,但主要着重的是自由贸易。而比较着重保护主义的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和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等等。西方经济学从早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这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呈现出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但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接着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对此进行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完成的,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国际贸易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相对的每个理论都有其弊病,而需要应对新问题,需要多者统一起来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距离已经无法阻挡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地融入国际贸易的潮流,而面对这一情况,西方经济学也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从而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都是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中心来思考和研究的。如何在国际贸易这一浪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来更方便地为资产阶级提高效率,这是西方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早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开始,其主张认为一国积攒财富的手段,就是要增加贵金属货币财富,而为了获取货币,需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商品输出,实现本国贸易顺差。早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有了贸易顺差的意识,扩大一国的出口,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这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早期的重商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资本主义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货币上,而没有注意到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多大的财富。基于这一思想,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就把国际贸易注重在国际分工上,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之后,相互需求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它提出了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两国的需求强度上,需求强度如果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综合以上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这一理论,也为日后的新贸易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战之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来解释这些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试图用多方面多理论来研究,比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的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贸易分工可以使一国扩大产业规模而获利,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与规模递增从而成本递减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来解释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技术的创新,可以使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率先获利,但是随着模仿时滞的克服,新技术传播到各国,一些落后国家也拥有了该项技术。这一理论也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这些理论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都具有片面性,无法解释全部的新特点。因此,新国际贸易理论只能解释表面现象,却不能挖掘国际贸易新形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中,总有率先崛起的大国,也有落后的国家。
如何让这些稍显落后的国家,如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还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凯恩斯的对外乘数理论,这些贸易理论为一个稍显落后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各个主张仍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幼稚工业保护论中,在具体操作上对保护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如果保护手段选错,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进程,中心-论提供了新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但其发展并不理想,中心-论抛弃了市场机制,想要争取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对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组成的理论庞大,但是各个理论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各有其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体和分工上进行综合的研究,新国际贸易理论又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特点的不同解释,每一个理论虽然不同,但都有相关的关系。一个现象,可能是由多个理论来解释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对背后的经济现象作深层次的研究,只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取得利润,这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深思,它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或多或少都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它对我们的影响重大。
四、比较与评价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诞生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深刻地研究了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国际贸易理论。两者的相通之处都看到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国际分工发展较快时,国际贸易发展也较快,国际分工还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的国家的分工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落后的国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并没有把社会差异和历史范畴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只是假设于参与国之间贸易位置的平等,通过这一方面来推导理论公式。可以说,在国际分工上,两者都注意到了,可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国际价值上,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利润更大,因此商品就更青睐于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思想,又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类似。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为不同国家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两者互相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揭示的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一般规律,是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要素禀赋则是通过了解各国商品相对差异,来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出口该国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可以这么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两者相互关联,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为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完善,而马克思通过研究这些西方的具体实践和相对应的技术,更概括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其人.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