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范文

时间:2023-04-03 07:2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险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保险法

篇1

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

第一条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统筹养老金,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第二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第三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四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跨省流动就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20xx〕66号)有关待遇领取地的规定确定继续缴费地后,按照此规定第二条办理。

第五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跨省流动就业,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20xx〕66号)执行。

第六条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个人在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离境定居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其中,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在其离境时或者离境后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保留个人账户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同第三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依法继承。

第二章

关于基本医疗保险

第七条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缴费年限按照各地规定执行。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时,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八条 参保人员在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参保人员确需急诊、抢救的,可以在非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因抢救必须使用的药品可以适当放宽范围。参保人员急诊、抢救的医疗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章

关于工伤保险

第九条 职工(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十条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第二项中的醉酒标准,按照《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xx)执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依法出具的检测结论、诊断证明等材料,可以作为认定醉酒的依据。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第八项中的因工死亡补助金是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工伤发生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十二条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有关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应当享受的工资福利和护理等待遇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关于失业保险

第十三条 失业人员符合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其中,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括下列情形:

(一)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二)由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除名、开除的;

(五)劳动者本人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篇2

关键词 社会保险法 立法成就 分散立法

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第一部高位阶、高效力、系统而综合性的基本法,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次重大的制度突破。社会保险法的出台, 对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社会领域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肯定其立法意义的同时,也应客观认识到其立法上的不足,以预测其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社会保险法的立法成就

《社会保险法》共计 98条,分总则、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社会保险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十二章内容,与《合同法》《物权法》《刑法》等法典相较,条文不多,内容也比较简单,但作为社会保障领域的第一部高位阶的法律,也确有一些立法成就所在。

(一)构建了我国社会保险的整体法律制度框架

在《社会保险法》正式出台之前,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已经探索和实践了近20年,但一直缺少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来系统来规范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大险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处于一种“碎片化”的状态。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社保制度各不相同,规制其运行的多是一些单行条例与法规,且立法层次低。《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把完善我国社会保险法律框架体系作为重要制度创新目标。《社会保险法》通过确立价值取向明确、框架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以及在法律文本中设立专章整合了相关五大险种的法规和政策,将我国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用法律规范的形式固定化、创新了社会保险法律的框架体系。

(二)确立了覆盖我国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

受我国城乡二元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不覆盖农村, 随着这几年新农保、新农合等保障项目的实施和中国国力的增强, 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的基本物质条件。《社会保险法》确立了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原则,同时,提高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明确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制度等。这无疑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朝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与保障。社会保险法对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模式采取了一体化的制度设计。

(三)突出了国家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

社会保险是一种公共产品,国家有义务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必要的生存保障,解决公民的生存之忧,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作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一种契约,表明了国家负有保障公民社会保险权实现的责任,国家通过颁布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也即在于更好的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就理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国家责任主要体现为国家有责任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公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也包括国家必须承担必要的财政支出,以及通过行政手段具体实现劳动者社会保障权利。

二、社会保险法存在的劣势与不足

(一)可操作性不强

从社会保险法的内容来看,涉及面是极广的。在险种方面,它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在内的所有险种;在看保险环节,社会保险法的征收、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营、社会保险待遇与标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社会保险各环节的监督、法律责任等也样样俱全。但如此多的内容却只有短短98个条文,就不可避免的使《社会保险法》条文粗疏,法律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如《社会保险法》第22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是,该法没有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主体、缴费标准、缴费年限、待遇标准以及政府是否给与补助等问题作出具体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规定。

(二)授权性条款过多

在《社会保险法》12章98条条文中,授权条款共24条,约占该法总条文数量的四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授权条款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险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承担,这些权利义务性质的条款可以说是社会保险法的核心。《社会保险法》将涉及到权利和义务的条款完全授权行政机关立法,可以说只剩下一具没有灵魂的外壳了。正是如此,人们感觉到《社会保险法》,是一部重在强调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型的法律,而不是一部可以切实操作的法律。

(三)回避焦点问题

建立全国统筹、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将社会保险覆盖各种人群。《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广覆盖的原则,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所有职工和城乡居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了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社会保险法》第10条第2 款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也就是说,公务员未被纳入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去,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排除在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规制范围以外,这显然与社会保险法体现的公平与正义的立法价值与目的是相违背的。这也是《社会保险法》一个重大的立法缺陷所在。

三、完善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建议

《社会保险法》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未定型、未定性、未定局的背景下产生的,尽管由于受到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的限制,使其存在诸多的劣势与不足,但是它诞生的意义大于本身瑕疵带来的不足,如何完善当前社会保险法,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良好的法律指引和保障,是本文最终的目的。

(一)制定配套条例以增强可操作性

《社会保险法》诸多授权性条款,政策倡导性的过于原则的规定,使得该法的实施面临挑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不能实施,有法等于无法。因此,如何保证《社会保险法》的可操作性即为当前的主要议题之一。为了保障该法的实施,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国务院的相关行政法规,如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实施条例》。国外有的国家规定,在提出法案时,要求附有法律案通过后实施法律的具体办法,有的甚至将法律的实施时间与实施办法挂钩,实施时间由实施办法来确定。我国虽然可能无法实现上述要求,但是,在法律实施后尽早出台实施条例还是可以做到的。

(二)适时修改法律以弥补法律之不周

《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首部高位阶的法律,其各种缺陷与不足是难以避免的,同时,随着我国各项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应适时地对《社会保险法》进行法律修改,如从法理上尽快完善该法:明确其社会法的定位;清晰梳理社会保险法律关系;解决公务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的无法可依的问题等等。当然,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发展最终应有一部《社会保障法》,来统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以结束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碎片化的状态。

(三)适时出台社会保险单行法提高立法层次

自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以来,德国、英国、法国等绝大数国家采用的是分散立法模式,即就社会保险的不同险种进行分别立法。我国《社会保险法》作为一种综合立法模式,其立法优势在于:能全面系统地对整个社会保险体系进行统一协调,避免社会保险内容的彼此的矛盾和冲突。但其劣势也是明显的,法律可操作性差,授权性条款过多。因此,在立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根据社会各险种的成熟程度和现实需求,分别制定《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失业保险法》等法律,以提高社会保险的立法层次,强化其规范性和强制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情况

为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确保经办和管理工作规范、合理、有效运行,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维护参保者的合法权益,我局制定了《失业保险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责任制,对失业保险的参保登记、基础数据管理、失业保险费征收、待遇审核、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基金支付等环节做出具体的要求,保证了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规范运作。

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

我局失业保险基金财务核算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帐面整齐、规范,原始凭证完整、真实,按规定专设收入户和支出户,规范管理银行账户和财政专户账户,与银行及财政部门相互之间达到了账实相符。

三、失业保险信息管理情况

失业保险信息系统按业务分工不同设置不同权限,专设管理员对系统进行权限设置管理,保障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做到专人专机,专设权限,严禁越权操作。

四、失业保险金发放情况

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每一笔都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责任到人,层层把关。我局针对失业保险金发放采取到企业单位实地核查、电话询问失业人员、查阅参保资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等严格程序进行,保证了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公平公正。今年上半年共批准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13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万元。

五、失业保险基金征收情况

为了完成每年市局下达的失业保险基金征缴任务目标,对行政事业参保单位人员,我们实行通过每月由财政代扣失业保险费,对企业则通过开具银行托收单托收失业保险费和上门催缴等方式征收失业保险费。

今年上半年县财政代扣财政工资行政事业单位参保人员2352人,按职工的工资总额的3%收缴,征缴金额33.6万元,企业参保人员3212人,按2012年社平工资2315元做为征缴基数,共征缴金额133.8万元,上半年共征收失业保险167.4万元。完成市下达的全年征收任务的120%,上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为1296.3万元。

六、失业保险发放标准情况

今年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标准,根据赣人社发[2011]28号《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的通知》和赣人社字[2011]269号《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执行失业保险金每月440元的标准并代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94.42元,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维护了失业人员的权益。

七、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部分单位和职工对失业保险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参保主动性。

(二)、教育系统单位缴纳部分2%一直没有缴纳,卫生系统各乡镇卫生院等也征收不到位。

(三)、有些企业在历年提高征缴基数时配合不到位,多次催缴至今仍未缴纳失业保险费。

八、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这次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执法检查,借此契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做好失业保险征缴工作:

(一)、继续加强对社会保险法及相关社保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和职工,树立失业保险工作的新形象。

篇4

此次专项行动主要采取主动监察的形式进行,各检查组深入企业进行检查,基本上掌握企业的用工行为和缴交社会保险解情况。此次专项行动按文件精神顺利完成,没有发现严重违法现象,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项检查情况

此次专项行动中,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及发生过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共检查用工企业91户,其中,建筑业30户;制造业35户;其它企业26户,在检查中,督促9户用人单位为354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责令限期改正,共发放限期改正指令书9份,开展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咨询,发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宣传资料400余份,接待咨询劳动保障相关政策的达113多人次,拓宽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宣传途径,扩大了宣传影响力。督促9户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25万元。目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到90%以上,社会保险参保率比去年也有很大的提高。在专项检查中,主要检查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及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法》的顺利实施。同时,重点检查企业是否有招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及是否在女职工的特殊期间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所有企业没有招用童工等严重违法现象。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企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产生劳资纠纷时无依无据,有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部分用工企业缺乏参保意识,没有遵守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未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当出现工伤事故时支付不起工伤赔偿金,出现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三)部分企业对劳动者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已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今后工作

为了规范我县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下一步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行为大力加强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和劳动者学法、懂法、用法、守法,让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

(二)、需进一步严格执法行为,加强执法力度,增强文明执法,保证劳动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

篇5

问: 失业人员符合哪些条件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答: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问:失业保险的缴费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答: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将本行政区域失业人员数量和失业保险基金数额,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适当调整本行政区域内失业保险费的费率。

问:失业保险金的待遇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参照当地对在职职工死亡的规定,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条件的,其遗属只能选择领取其中的一项。

问: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是否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答: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问:失业人员如何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

答: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再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问: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哪些情形的,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答:重新就业的;应征服兵役的;移居境外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篇6

问:公司老板在为我们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时,得知一保险公司承保的商业险在赔偿时同样按照社会保险的标准给付,就为职工办理了商业保险。后来,我在工作中受伤,保险公司按照相关标准向我支付了人身损害赔偿金。可我认为我还有权利获得工伤保险待遇,但公司认为已为我购买了商业险,没有义务再支付工伤保险金。请问,我能否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律师解答:《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的义务,这种义务是强制性的,不因任何因素而免除。

所以,你公司主张的已为你购买了商业险便没有义务再为你办理社会保险的观点于法无据。商业保险不能代替社会保险,你有权利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交强险责任限额是多少

问: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可以由交强险赔偿。请问,交强险赔偿的责任限额是多少?

律师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008年2月1日起实施的交强险责任限额调整方案规定:1.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2.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

模仿签名牟利将涉刑事责任

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法律制度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在各个国家实施的程度、实际的覆盖率以及具体的实施时间都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具体状况也有所不同,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各个国家社会保险所包含的项目不同,而各个项目的资金又直接与社会保险基金相挂钩。在我国,根据风险的不同,社会保险涉及到了多个不同的项目,而每一个项目又都会积累一笔数额巨大的基金,把这些基金综合起来也就是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对这些基金该如何管理就成为了一大难题。在当前情况下,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这对于社会保险基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其支出压力在不断增大,而且还面临着基金贬值的风险,我们既不能让社会保险基金长久的累积,也不能让社会保险基金流而不积,所以选择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的现状

结合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具体运行状况以及《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指为了保障国民在年老、失业、患病、生育以及发生工伤时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帮助而成立的基金。[1]这个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以及企业职工的缴费、自由职业者的缴费、国家补贴等。而信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由于其存在诸多优点的原因迅速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推广和运用。所谓的信托管理就是指通过设立信托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具体到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其实就是为了实现信托目的,通过委托人选任受托人的方式来管理运用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就是利用信托原理并通过信托制度设计来实现管理。[2]

(一)国外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的现状

1.美国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的现状

1939年,美国通过了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修正案,实际上也就是正式确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本质就是信托,并且出台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这部法律是美国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的标志性立法。美国将社会保险基金视为公共信托,其具体的管理运行要由《社会保障法》以及《信托法》来共同规范。[3]另外,《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自1974年颁布以来虽然历经多次修改,但仍然坚持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尤其是对受托人的要求从未脱离最初的制度框架,在其中详细规定了受托人责任、禁止交易、违反受托人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2.英国关于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的现状

信托制度最初的创设就来自于英国,而且在德国人创设社会保障制度后,英国也很快的进行了吸收借鉴,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托与社会保障制度在英国这片土壤上自然而然的得到了结合,这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社会保险基金信托中的养老金信托。在英国,养老金信托立法呈现出体系化、全面化、精细化的特点。对养老金信托的管理不仅依靠于传统的养老金法案,更多的还要信托法以及税法的帮助,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英国养老金的设立必须采用信托方式。在英国,养老金监管特别强调信托,其将信托法作为养老金监管的基本法律。在监管模式的选择上,其采用审慎人规则,具体说来就是并没有对基金的投资进行过多的干预,大部分时候的监管都集中于投资决策环节,要求受托人要尽到忠实、勤勉等义务。英国的养老金信托重视对受益人权益保护,在其受托人中往往就包括受益人所选的代表,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受托人针对信托财产作出某项运作时受益人都享受充分的知情权,而且在法律上为其行使诉权提供了途径。另外,英国又为社会保险基金信托进行专门而有限制性的税收优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受托人进行规范与管理完善。

(二)我国有必要对社会保险基金信托进行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就如同国民的钱袋子一样,故其管理必须体现出安全性和增值性这两大性能。对于安全性而言,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为企业和国民的缴费,相当于国民把钱交给国家来进行集中管理,以便共济性的抵御各种风险因素。因此,社保基金的管理者必须要保障基金的安全,保证其不被挪用和侵蚀;对于增值性而言,这就要求基金管理者不仅要扮演好守护基金的角色,而且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实现基金的保值以及增值。这就要求基金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一系列管理以及投资方式来实现基金增值,在管理方面就需要从源头上节约成本,并在具体运作中提高效率,而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信托制度相结合则可以顺利的实现这两大性能。信托从产生时起就具有避税的天然优势,而减少税收征收恰恰能够做到节约成本,通过信托的方式来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一方面国家可能针对信托制度会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另一方面,信托的当事人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托的天然优势,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实现降低税负。信托制度可以实现社保基金在管理上更加专业化,在该制度中充当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者角色的就是受托人,在受托人的选任上要遵从委托人的意愿,通常情况下受托人都由熟悉市场经济、国家政治以及法律法规的人来担任,而且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时要以实现信托目的,实现利益最大化为己任,要切实履行忠实、勤勉等义务。这样的设计就足够显示出了采用信托方式管理社会保险基金能够充分体现管理的专业性、精细化以及利益最大化。

二、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色彩浓重,缺乏市场导向性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德国,其通过建立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等保障制度措施来化解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这种做法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国家行政力量在制度设计与推行中扮演中坚力量。其后,世界上各个国家纷纷效仿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不过在制度的具体实施中,包括但是不限于资金的筹集、运营、监管等程序中政府行政力量干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相对较晚,社会保险制度自1951年起才慢慢开始建立起来,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历程来看,政府在其中担当重要推动力量,社会保险的各个环节都有政府的全程参与。单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共性质而言,该制度运行的核心就是把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主体而形成的强制性事业,要依靠政府介入才能推动其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保险制度尤其是数额巨大的基金,对其管理不能简单的束缚于政府权力之下,要将其解放出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竞争。在现实中,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总是认为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地方财政收入在不断下降的同时却要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4]另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却又不能很好的做到简政放权,对于社会保险基金来说,我们的政府应该在兼顾其公共性质之余,充分的考虑其所具有的经济属性,让其回归市场。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让政府减负目的,而且能够大大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行效率。

(二)统筹层次过低,不利于集中化管理

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较低层次,各个具体社会保险项目统筹层次不一,2010年的《社会保险法》也指出逐步实现全国统筹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但是这仅仅是针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其他保险项目却没有提及到全国统筹层次。而且从总体上看,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仍停留在市、县一级统筹。[5]这样的统筹层次就导致了我国社会保险各项基金处于碎片化的状态,与之相对应的基金管理必然也处于间断、混乱状态,由于大部分基金处在地方政府管控之中,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导致中央根本无法出台统一的管理制度。这样的管理状态一方面带来了基金管理成本上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腐败容易滋生。

(三)基金结余量大,收益率较低

我国社会保险各个项目基金的结余量十分庞大,而且每年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面对如此之大的社会保险基金,如何保证其保值增值就显得很困难,但是这又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者必须要注重的一点。从我国目前的管理状况来看,社会保险基金虽然结余量大,但其实每年的收益率都不高,这一方面说明目前我国针对社会保险基金并未形成一个保值增值的机制,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国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尤其是投资运营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四)基金管理立法滞后,碎片化现象突出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就研究领域及部门划分而言当属社会法范畴,但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多为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法学层面上进行研究的较少,能够综合经济学视角、管理学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法学专业视角加以整合研究就更为少有,由此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要的就是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面的立法滞后,碎片化现象突出。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基金管理规定,导致在具体实践中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般都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缺乏独立性,而且管理所依据的规章及文件发生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上关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表明,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一套法律制度规范来对其进行管理,防止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进一步扩大化。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于国内起步较早,而且英美法系国家信托制度发达,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国家大都将社会保险基金采用信托的方式进行管理,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这一方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

三、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模式构建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立法,形成一个全面具体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面的立法大多为部门规章,有些为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作为稳定一国国民情绪的最低制度设计而言,这在法律位阶上明显过低。虽然2010年的《社会保险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尴尬,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在该法中并没有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进行专门有效的规定,而且在其中诸多的授权性条款需要进一步细化解决。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对于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都是由多部法律来共同规范。我国虽然出台了《信托法》,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将诸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范基金管理的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视为《信托法》的特别法。因此,在具体的信托管理关系构建中,要以《信托法》为基本法,配套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来用于具体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构建起一个条理清晰的法律架构。

(二)选任适格的受托人,构建严格的责权机制

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受托人的选任上,在选择受托人时要充分的考虑胜任性以及适格性,一个好的受托人必然能够为信托财产利益最大化提供帮助。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信托制度发达的英国,还是社会保障完善的美国,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对受托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既包含选任方面,也包含具体的权利和义务规制。因而我国在对受托人进行相关规定时,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诸于受托人要充分保障受益人的知情权得到确实落实、受托人要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建立受托人违反义务承担的责任以及构建受托人资格禁止等制度。

(三)改变基金信托管理监管规则

任何一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监管,对于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的监管而言,根据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可以看出监管关键在于受托人的内部治理,而受托人内部治理的前提又是在于监管模式的选择上,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审慎人规则。该规则在坚持传统信托上对于受托人义务规定的前提下,不再过多的干预资产组合以及持有上限。着重在投资决策环节进行监管,这样的规则能够灵活的应对复杂市场经济,有利于让基金真正的回归市场。另外,我们的立法要赋予监管机构一定的司法处置权,对于违反基金信托管理规定的相关行为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社会保险基金信托管理不仅符合我国当前基金管理改革的路径,而且与国际经验相吻合,是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社会全体参与的结果,需要社会全体的信仰。[6]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让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在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实现保值增值效能。信托管理能够让社会保险基金真正的实现市场化、规范化运作,从长远来看,必然会让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更加合理化、有序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彭丽萍.社会保障基金信托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1.

[2]余雪明.比较退休基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41.

[3]程晓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4]储涛.基于扩大地方财源为视角的地方税体系完善[J].邢台学院学报,2015(3):92-94.

[5]郑功成.全国统筹: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治本之计[N].光明日报,2013-7-23(15).

篇8

【关键词】发达国家 社会保险 改革 研究

本文将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加以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创新。笔者将分别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研究、发达国家设备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研究

经笔者研究,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同,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通常会为三种,分别是:福利型、保险型,强制储蓄型,笔者将对其进行研究。

(一)福利型养老保险

福利型养老保险模式一开始源于英国,基于这种保险模式下,凡是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便能定期领到养老金。其基金来源则是通过财政收入或国家税收。有些发达国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就能领到养老金。福利型养老保险主要优点在于,充分体现出公平性,能让全体公民享受到福利;其次福利型养老保险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成本管理。然而福利型养老保险也存在诸多缺点,第一是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第二则是不能充分激发社会成员工作积极性。

(二)保险型养老保险

保险型养老保险模式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这种保险模式源于德国,后来在日本、美国得到沿用,并确立了“保费由雇主和雇员缴纳,国家仅给低保和老年医疗保险提供相应财政补贴”原则。保险型养老保险优点在于:具有较高的保障性,其次保险型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方式相对灵活,却由国家立法作为后盾,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保险型养老保险同时也存在诸多缺点,由于社会保障资金多是来源于雇主或雇员缴纳的保险税,从而导致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管理难度加大。

(三)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主要是以储蓄为核心,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强制推行的一种保险制度。这种模式能充分减轻政府负担,加强对资金应用的监督力度,社会激励作用相对较大。然而这种保险模式过于强调效率,忽视了公平性,此外,养老金账户的管理成本较高,资金贬值的风险也较大。

二、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笔者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分析,通常分为福利型养老保险、保险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三种,为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笔者将分别从:加大保险利益原则的贯彻力度、社会保险追责防控全覆盖、形成政府负责、动态管理、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等方面来阐述,以此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

(一)加大保险利益原则的贯彻力度

在新保险法生效之前签订的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要点之一,从“法不追溯既往”的原则看来,新的保险法实施前签订的合同不能够适用新法,只可以沿用旧的保险法。但相较于新的《保险法》实施前的消费者,实施后的消费者利益更高,以前签订保险合同的消费者不能享受新法中的一系列利益,这与立法本来的意思不相符合。为了广大消费者的权利进行保护,尤其是签订了长期寿险的被保者,保险利益原则应该作出相应的解释性补充,以保证其权益,最大限度实施保险利益原则。

(二)社会保险追责防控全覆盖

首先,要立足于法律法规,坚持人人平等,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基本原则。即从《社会保险法》中的规定出发,增强追责防控,将责任细化到各个程序中,从而建立程序防干扰机制,对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惩罚。其次,社会保险追责防控全覆盖主要针对的是经办机构、各类社会组织、个人等。经办机构应该依法管理好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对审核待遇发放条件进行仔细审核,对是否享受社会保险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各类社会组织则应该强化职工全面缴纳税保险的意识,适当的进行社会保险法律知识教育培训。个人则应该主动学习社会保险知识,掌握享受的权利以及应该承担的义务。最后,要合理引导各类人群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监督是实现社会保险追责防控全覆盖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鼓励个人、单位以及其他团体主动维护社会保险的安全,自觉监督社会保险是否落实到实处。除此以外,要根据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联动机制。社会信用体系中,每个人的社会行为都记录在了信息系统中,个人手法护法习惯会为个人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使个人在享受保险待遇的同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社会保险全覆盖机制的目标之一。

(三)形成政府负责、动态管理、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

所谓政府负责,由于政府是最大的行政机构,在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协调关系、破除障碍、提供资源支持等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全覆盖机制时,政府应该履行自身职责。所谓动态管理,由于现实情况变化无常,在建立社会保险全覆盖机制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寻找新的思路解决问题。基于此,社会保险全覆盖机制不应该是硬性的条文和框架限制,应该是具有弹性的行动指南,要做到与时俱进。所谓公众参与,由于社会保险对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有着重要影响,个人和组织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险全覆盖机制的建设中。个人要自居学习和使用社会保险知识,监督社会保险的安全,根据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行为,防止社会保险损失,组织则应该经量营造团结协作的氛围。

(四)加大对劳动人民社会保障力度

历经长时间发展,我国社会保险覆盖率不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至2013年年底,全国有2.42亿参与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05亿人参与了在职职工保险,分别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的63.28%、53.61%。但我国社会保险中仍然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存在:其一,城镇中劳动人民参保率极低,其二,城镇灵活就业的劳动人民并没有被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进城劳动人民参与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15.7%,参与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17.6%,参与失业保险的仅为9.1%。尽管与2008年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总体覆盖率仍然不够理想。因此,我国还需进一步对老年保险金的计算与发放方法进行改革。在群体特征方面,灵活就业者与企业职工存在很大差异性,对其养老保险缴费、保险金进行发放时,应该在充分考虑缴费年限、比例、个人账户等的基A上,对基金的比例进行合理确定,以有效促进灵活就业劳动人民参保积极性的提升。

三、结束语

概而言之,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益的重要保证,是保险人对保险责任进行履行的前提,承认、保护利益是保险利益原则实施的基础。相关保险工作者应该明确保险利益原则的重要性,明确《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灵活实施保险利益原则,以保证保险利益原则适用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将保险利益的功能发挥出来,保证广大群众的利益,从而为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彭金标.探讨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启示[J].财经界(学术版),2013,03:238-239.

[2]罗晴,徐慧.主要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与启示[J].人民论坛,2014,23:232-234.

篇9

一、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漏缴、欠缴社会保障基金现象比较普遍,基金征收困难

一是少数企业单位效益不佳,亏损严重,无力缴纳。截止2010年底,S市全市困难企业累计欠缴养老保险费单位部分8.8亿元,其中市本级126家未改制国有困难企业欠费5.4亿元。二是缴费单位隐瞒参保人数,降低缴费基数,漏缴欠缴。从参保企业的分布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参保率不高,与其庞大的员工队伍形成巨大反差。少数私营、个体企业因嫌缴费费率高而不愿参加社会保险或只给少数人办理保险关系,还有一些企业想方设法钻政策的空子,瞒报缴费基数。从S市2011年开展的五险统一稽核来看,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337人,补缴基金122.8万元;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679人,补缴基金375万元;失业保险通过稽核新增参保人数1558人,补缴基金53.2万元;医疗生育保险全年新增2000余万元。三是农民工流动性大,参保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工从城市返回农村后,无法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到农村,造成制度性断保。四是个体、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缴费能力不足。S市的企业养老保险,个体、灵活就业人员要统一按湖南省职工平均工资的20%缴费,即使选择60%的低水平,每月也需缴纳300多元,相当多的人反映缴不起费,只好中断。五是享受待遇与缴费多少脱钩,导致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缴费积极性不高。目前差额和自收自支单位退休待遇与个人账户没有挂钩,交多交少没交一个样,没有体现养老保险的作用。六是保险执法力度不大。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的“缴税大户”企业、工业园区企业等不如实申报、不足额缴费、欠缴、拒缴社保基金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征缴,导致部分企业社保基金应缴未缴,给基金征缴工作留下来一些死角。

2.社会保险资金征收主体不统一,基金征收成本高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主体不够统一,有的社会保障基金实行地税部门代征,还有部分社会保障资金由各经办机构自行征收。这种多头征收社会保障基金的现象既给参保单位增添了麻烦,也加大了整个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成本。如S市,私营、外资企业养老保险费由税务机关代征,但实际上税务征收情况一直不甚理想,代征额占征缴总收入比例极低,且增幅很小。税务代征过程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税替费、不按基数而定额征收、对账明细不清、代征成本过高等问题。此外,由于税务部门只有代征权,却对拖欠、不参保等问题无处理处罚强制权,因而尽管花费了大量的征收成本但征收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方式亟待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现实情况是,人社部门只负责上解基金,对基金结余的保值增值、存储情况不是很清楚。此外,当今社会经济形势变幻加剧,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凸现。一方面,银行利率往往低于工资增长率,加上近几年CPI一直走高,意味着存在银行的社保基金实际发生了贬值。随着基金规模的不断增大,因贬值所造成的基金损失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对基金支出户没有按照政策给予基金优惠利率。2011年,仅S市本级医疗和生育保险这一险种,基金利息收入减少34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难度加大,蓄意冒领时有发生

目前,企业养老保险主要采取社区纸质认证、异地经办机构认证模式,离退休人员思想上有抵触,耗时很长,成本高,效果也不明显,虚报冒领情况仍时有发生。据统计,2011年仅S市本级稽核查处虚报冒领养老金人员189人,虚报冒领60多万元,但只追回冒领养老金33万元。其他的机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这几大险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因欺骗而导致社保基金流失的现象。

5.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分散,导致重复参保

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重复参保、参合现象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无法避免可能出现的重复问题。现行的参保类型主要以就业、户籍、年龄来确定,但人员身份的多重性、工作生活的流动性导致参保身份难以界定,造成个人重复参保、财政重复补助。二是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分别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管理,各自设定计算机网络,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对重复参保、参合的人员进行审核控制。

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信息化建设不够规范。目前国家尚未开发统一的社会保险业务信息化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各地由不同的开发商开发,信息系统格式不一、口径不一,标准不一,各行其是,很不规范,给上级部门的情况掌握、数据汇总带来不便。二是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与新时期社保工作不相适应。目前,社会保险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保经办机构,但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凸显。如S市各级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编制人员数160人左右,参保人员之比为1:2768 ,市本级甚至达到了1:4863 ,承担的业务量与工作人员的数量明显不成比例,而市辖的三个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仅配备有3~5人,已到了无法办理相关业务的程度。一人多岗、兼岗的情况突出,服务能力、相互监督机制等都不能适应经办业务岗位设置和“一事双岗双审”内控制度的要求。三是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目前社保经办机构均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支付困难,在安排工作经费时,采取按编制人头预算工作经费,直接导致每年扩面越大,费用越高,单位工作经费就越紧张,从而严重挫伤了经办机构扩面征缴的积极性。

二、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成立社保基金征缴处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九规定:“社会保险费实行统一征收。”去年,S市抽调专门人员对参保单位申报的参保人数、缴费人数、工资总额和缴费基数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统一稽查,重新核定各项保险缴费基数。结果表明,统一稽核大大提高了征缴效率,效果也十分明显。因此,建议将目前各保险经办机构基金征缴科收人收编,专门成立社保基金征缴处,对五险实行统一稽核、统一征缴,并将由地税部门代征私营、外资企业养老保险费职能划入该处。

2.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

建议对机关社保、医疗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尽快实行省级统筹,并逐步过渡到全国统筹。

3.高度关注巨额结余社保基金

一方面要加强基金管理,用足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率优惠政策,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要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协商,及时将活期存款和到期的存款转存定期,并争取按照优惠利率计息,增加基金利息收入;另一方面,要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进行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更好地维护参保群众的长远权益。

4.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政策

一是统一城乡医保机构。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统一行使对城乡医保的管理,防止目前城乡医保机构的无序竞争。二是统一城乡医保信息平台。在目前情况下,如果不能尽快统一机构,也应开发统一的参保人员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沟通,杜绝重复参保现象发生。三是统一城乡医保政策。统一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个人缴费标准和补偿标准,合理规定住院报销比例,既避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交叉参保,又防止医保基金出现透支风险。

5.防止养老保险基金冒领

一是要尽快开发面部识别视频认证系统,提高认证效率。二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三是加强部门配合。人社部门要积极协调公安、民政殡仪部门,定期将死亡信息以纸质通报方式或网络传输方式通报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采集第一手资料,堵塞冒领漏洞。四是对于逾期未进行认证或音讯全无的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停支付其基本养老金,等补办认证手续后再给予补发。

6.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

篇10

关键字:欧美发达国家 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 启示

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的保障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特征,管理体制更大不相同。在政府看来,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美国为主要代表的,政府掌握,统一的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德国为代表的,行业自治,政府进行补助和监督的管理模式。第一种的特点是一切由政府决定,第二种是由政府作为辅助为特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与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社会的保险基金管理涉及了设计基金的收入、支出及投资和管理等几个方面的模式问题,其中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中的主要责任和作用是以管理为主。不同的模式决定着政府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的管理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美国的政府主导模式,同时也成为”分治“模式;另一种是德国的行业自治模式,同时也称作为”自治“模式。

目前研究的《社会保险法》,其中引起学术界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而这个课题同时也引起了重大的分歧。其中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德国的“自治”管理模式,劳资分类,由政府担保,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平衡。政府与社会保障基金保持相应距离,不直接介入资金的支出和收入。从法律的远观上来看,参与监督但不介入并且还要承担收入支出不平衡时产生的漏洞。支持另一种看法的人认为,社会保险基金本身是凭借政府力量筹集的,是由政府而来的,理应当由政府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因此认为应当借鉴美国的“分治”管理,采取税务部门进行社会保险费,同时由社会保险基金机构的相关部门进行收入和支出的管理规定。

一、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险的改革背景

(一)经济的一体化

随着经济逐渐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导致全球的经济市场框架对欧美各个国家均产生了不同比例程度的冲击,以至于欧美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更远,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在社会福利这一范畴。一体化的影响一方面不仅可以带来各国经济的良性竞争,促进社会的保障制度相互协调;而且另一方面带来的商品和资本能自由流动,又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冲击。

(二)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需求的结构

1、人口模式的转变

人口模式的转变给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结构的稳定过于依赖才能有效的运转,因此,都是在没有基金积累的“现收现付”的财政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由于目前社会的老龄化以及低出生率日渐明显,导致人口模式进行了转变,赡养比例降低,是的现收现付难以得到运转。

2、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变

因为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转变导致产生了新的保障需求。就业领域也由农业、工业逐渐向服务也转向,而这些领域主要是妇女劳动力的参与很高。另一方面,这些转向而创造的就业岗位大部分都不是全日制的工作,因此工作的时间具有弹性,差异。以上这些都是改变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原因。

3、社会保障的开支超过了收入的水平,造成经济的压力

欧洲各发达国家对社会福利制度越来越依赖,这些依赖导致了政府的开支急剧增加。因此,社会保障的开支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出现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引起了社会保障经济缺乏的后果。

二、部分欧美发展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标准化建设

欧美发达国家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他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涉及非常宽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很多国家不仅对社会保险机构的内容进行了标准化的改造,还要求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明确的制定了服务的方法与达到标准的要求。分别将达到服务准确性的提高、管理成本的减少、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以及挖掘具有监管能力的人才等四项基本要求。

例如,总共5800万人口的英国,在八十年代产生了7900万个社会保险号码,这多出来了的2100万除了小部分的是合法的之外,大部分的都是非法进行的。这当中除了办理社会保险的工作人员与欺诈者联合起来的情况,还有很多原因是因为业务缺少标准化的流程导致的。然而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存在着欺诈的行为。针对类似情况,英国政府层经过数次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

三、欧美发达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和改革

(一)对社会保险进行改革的危机

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危机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的方面,因此,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险模式成为改革的主要基本方向。经济学家们往往将社会保险当做一种运行机制来进行改革而不是从社会结构的条件和历史背景角度上来进行改革。所以难以把握社会保险危险的制度根源。

(二)社会保险改革的文化矛盾

对于欧美的发达国家来说,个人主义是欧美文化的基本内核。因此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没有相应的团体维系生活的法律下和文化背景认同的基准,均无法构成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欧美发达国家在特定制度的条件下,无论是由政府控制的还是资源互助组织以及私人保险的制度都难以维持。家庭以及私人的福利机构建设是破坏政府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难以支持主要是因为难以长久的维持传统私人互助组织制度的方式。

对部分欧美国家来说,资源互助组织的私人社会保险制度得到广泛的发展,必然与经济贸易的原因相关。正如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揭示的,资源互助组织只能存在于个人以及各团体之间,才能发挥出社会组织和其稳定性的功能。

四、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创新社会保险的工作机制都是社会保险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提升社会保险管理服务能力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手段。

(一)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目的是建设标准化的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事业处于正在发展的状态之中,因为人口密度逐渐增大,在制度或者某些环节上导致不可避免的疏漏,同时还有工作人员在传统机关单位的工作弊病和思想素质没有到位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标准化工作的建设来进行改善。

再者,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原则处理“水平低、广覆盖”的问题以外还有“持续难、难管理”的问题也必须加以解决。

(二)为保证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完善,应该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和探讨

1、社会保险模式的选择

照我国目前实际国情来看,只能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以及社会统筹、法定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只有采用这样的办法才能在考虑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同时实现现收现付的管理模式。

2、资金的来源

因为社会保险是人民的生活保障,应该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贯彻到底。而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与个人、国家以及企业三个方面。

3、关于资金的管理

目前配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进行统一的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工会、保险以及在、民政等各个单位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职能以及基金使用的性质进行归口的管理。二是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机构,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凭借相关的档或者电子银行进行支付。

五、结束语

社会保障模式管理的标准化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复杂工作,加上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需要参保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因此社会保险服务不但要实现均等化和标准化,还要不断的改善服务质量、科学的发展社会保险事业,提升公信力,达到人民对社会保险期望的要求。在我国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应当在满足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发挥出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发扬尊老爱幼的基本优良传统,将家庭保障、社区保障以及企业的劳动保障作为一体,统一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

参考文献:

[1]邢红梅,齐绩,谢士法等.我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回顾与启示[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77

[2]施玉龙.国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市场论坛,2011,(11):60-61

[3]戴卫东.德国社会保险纠纷的司法审理体制及其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1,(1):52-55

[4]张丽云.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13):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