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范文
时间:2023-04-01 21:4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主社会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我们说下内涵我们都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我们也讲求人民民主,将权利交还给人民,将民主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就实现了我们所说的民主社会主义。根据我国现如今的发展状况,民主社会主义非常适合我国下一步的发展。特定的政治实体会依据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立起稳定的民主价值体系和系统的民主制度体系。民主社会主义以人民论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以代表制为基本制度框架;以现代法治为依托;以融合主义为实现途径。其次,其特征民主社会主义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而来的,其政治要求和发展策略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民主社会主义是由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发展而来的,其特征兼具二者的优点。民主社会主义体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统一;坚持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筹兼顾;体现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的二维性;集衡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于一身。也就是说,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民主的优势:有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和谐、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种种权利、有利于共建和谐社会。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优势
首先,民主集中制度的优势民主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应用中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这是因为其思想基础和实践方法非常适合我国的发展策略,以使得在我国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民主社会主义能够发展的更加完善,在遵循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才会发展的更加完善,二者相互辅助,相互促进,才能将二者的优势完全显示出来,同时起到放大的作用。民主社会主义中有两种最明显的优势,一是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民主集中反映在党内就是党内民主,是自下而上获得决策信息,再自上而下反馈和检验决策,充分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有利于正确处理党内各种矛盾,维护党内民主和团结。其次,特色民主制度的优势民主社会主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特色民主制度的优势,我国是在坚定不移的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基于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也将是特色民主制度。特色民主制度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不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而且从多样性方面完善了中国式民主模式,有利于社会和谐。
三、民主社会主义的局限
首先,关注点的局限性虽然,民主社会主义是一项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的发展指导,但是在现实的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我们分析第一个问题,关注点的问题。上文中介绍的大多数内容都属于治道民主的范畴,而政道民主却受到了忽视。治道民主僭越了政道民主,这不利于以后民主政治的长远发展,而且政道民主的缺失会导致民主出现结构性问题,使中国不能在完全意义上真正走现代民主的道路。这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治道民主与政道民主的问题了。我们只考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否则任何一个被忽视都将使得民主政策利于民。其次,公民素质的局限性在实施民主社会主义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公民的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这也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当然也有素质不同的问题。这一问题显现在生活中就是个人素质问题,资源分配不均必将导致这种问题的发生,从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就看得出来,所以,政府一定要将该担负的责任承担起来,起到一个良好的带领作用,为群众普及民主知识,同时也要普及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为人们素质的提升做好相关工作,保证人们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民主社会主义的探索
篇2
关键词:民主,民主伦理观,道德
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无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设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诞生,离不开民主文化的启蒙作用和舆论准备;一种民主制度要想充满活力、巩固发展又必须借助于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质,革故除弊,开拓前进。因此,仅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够的,真正的民主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使民主内化为人的心理定势,变成一种道德的力量和伦理的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伦理观念的民主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对民主的伦理意蕴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学涵义
在谈民主伦理观之前,我们应先对民主的政治学涵义作一了解。一般认为,“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到一种理论再到一种制度的发展过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首先是从行为方式开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行为方式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长成的”民主。(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主制则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20世纪,民主化则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最广泛、全面、真实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广义的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价值,是人们在评价某种制度和行为时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另外,民主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民主意识(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成的观念。完整的民主意识包括人们对于民主的一切认识和看法,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权利、法律、经济、政治结构、社会一般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民主精神(即社会成员以一种独立的人格,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品格)。虽然广义的民主拓展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但它仍仅限于对“民主”作政治学的分析。正确分析民主的方法应当是“把民主广义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而平等的关系的原理。”(2)“应当把民主主义理解为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广泛的社会一切范围的东西。”(3)只要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民主问题。非政治领域民主问题的存在,表明把民主仅仅看作政治范畴是不够的。由此看来,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涵
对于广义民主的政治学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属性。“民主作为一种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义。”(4)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种观念、思想的外化。只有当民主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时,才能为规范、制度的产生提供基础。而具有道德内涵的民主,也理应成为道德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准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涵义应当是:在现实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在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们对自己事务的自主决定,依靠人的善恶观念、心理、传统习惯和道德舆论来维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它是民主内化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民主的实质、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即人的主体自主。人的主体自主包涵了两方面的内容,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首先,“使人成为一个人”就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其次,是“尊敬他人为人”即对他人自的尊重。使人“成为一个人”是“尊敬他人为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道德意义上的民主则更侧重于对他人自的尊重。
既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包括的一些道德内容。首先,主体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为实现选择的自由提供前提条件。而选择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强迫的条件下选取自己所偏爱的行动方案。没有强迫,一个人的行为才能保持完整,实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没有强迫,才会产生责任。
其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信念和行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别人的自主选择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义的真正所在。
再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权利自主。权利自主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在个人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个人有独立地处理属于自己事务的权利。在社会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公民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即政治参与权。这种权利不仅使社会成员变成合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相应承担一定义务的个人,同时,也使每个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即公民。
最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还隐含着对道德公正的确认和肯定。道德公正是指在道德上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在道德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要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就应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中均衡考虑双方的利益。这种均衡考虑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理解。从积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视为一共同体,主动积极地去为他人谋利益,甚至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从消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另外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同时不应当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还在于不侵犯他人之作为人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正义的核心就是公民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所蕴含的一种理念。
三、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了作为道德范畴的民主内涵,可以澄清我们对民主的一些模糊认识。首先,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的弘扬。民主的最初含义是“人民的统治”,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必须服从“人民”这个集体或整体。但是服从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忽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人民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权利,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同时,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也是平等的,不允许存在任何特权。如果否定了个人的这些权利也就否定了整体的权利,民主也就不复存在。在真正民主的社会里,任何权力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承认人的尊严和人权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每个个体拥有基本的自由权利,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基础上的。因此,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与高扬。
其次,民主不是多数群体任意压制少数群体,而是既尊重多数又尊重少数。民主的原意就是“多数人的统治”,即民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这并不能得出多数可以任意压制少数人的结论。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是与多数尊重少数相统一的,而不是相分离的。多数裁决的效力只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动,而不能限制、妨碍思想的自由。真正的民主允许少数人与多数人一样拥有陈述自己的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多数人应保护仍然坚持自己观点的少数人,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不歧视他们,不打击迫害他们。用伏尔泰的话说,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正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总是最正确的,少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今天只有少数人赞成的观点,明天就可能成为多数人的观点。当少数人的权利被剥夺之后,也就不可能保证其他多数人的权利不会再被剥夺。因此,民主不仅是“多数人的统治”,也要求对少数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和保护。
最后,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正是民主社会中,国家与公民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割裂二者,必将导致一种非民主状态的产生,使社会退回到阶级对立的“臣民”社会中去。因此,在讲权利的同时更应该讲义务。
明确了民主伦理观的内涵,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民主实现所依赖的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还必须有作为道德化的民主给予支持,才能使其得到巩固和加强并促其实现。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了解民主伦理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0.
篇3
关键词:民间组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从现在起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四十五年内我党治国理政之核心理念,而且是我党在今后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即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内治国理政之核心理念。实质上,它也是我党在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和纲领问题上的核心理念。民间组织是我国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必须充分重视发展民间组织,推进社会和谐。
一、民间组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就必须在互相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种活动,这种互相依赖协作的总和就是社会。因此,社会和谐集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如收入差距过大、地区发展失衡、资源分布不均衡、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不同社会群体的摩擦和冲突随之产生。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全体人民要共同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广义上讲,民间组织是指非官方的、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并为实现其目标而形成的集体。其形式包括:法律范围内登记和未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有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第三部门、志愿组织、中介组织、公民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等。目前,我国政府文件认可的民间组织的范畴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间组织与政府及企业有很大的区别。它既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统治公民的权力体,也不是异化于市场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体。它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非官方性,即这些组织是以民间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其二是非营利性,即它们不把获取利润当作生存的主要目的,而通常是把提供公益和公共服务当作其主要目标;其三是相对独立性,即它们拥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无论在政治上、管理上,还是在财政上,它们都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其四是自愿性,即参加民间组织的成员都不是强迫的,而完全是自愿的。民间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推动社会协调并参与社会治理、干预立法和公共政策等。正是这些特征和功能,使得民间组织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社会、改善人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民间组织对实现社会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民间组织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承担一定公共职能,活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最接近社会底层,最了解人们的社会需求,对协调社会利益、推进社会公正具有政府与市场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优势。民间组织往往代表一定的利益群体或集团,通过其影响力表达它们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政策诉求,努力在立法和公共政策过程中谋求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公正。尤其是公益性的民间组织,它们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和易受伤害的脆弱人群,通过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脆弱群体,倡导对这些群体的利益有直接影响的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影响政策结果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一些民间组织还以公众参与的形式直接介入政策实施过程,成为政策的监督者甚至执行者,积极影响公共政策的公正效果。民间组织还通过动员和提倡志愿者服务,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系。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间组织能够培育公民的民主观念,推进基层民主实践,奠定了基层民主特别是社会自治的组织基础。其一,通过民间组织可以对人们进行民主的培育和训练,发展民主。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基因少。因此要建设民主法治的社会就必须从改变社会和政治的土壤做起,也就是从改变政治文化做起。而要建立起民主、法治的政治文化,就要从解决人们的观念着手,也就是要对人民群众进行民主的培育与训练。民间组织就是进行这种培育和训练的重要载体。由于民间组织具有自愿、自治的特征,其内部管理和活动更加民主。在民间组织的活动中,人们为组织的事务服务的过程中也就培育和训练了民主管理的观念和能力,加强了民主的政治文化。其二,通过民间组织,人们进行着范围和程度不同的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民间组织能够畅通各方利益诉求的渠道,代表所属群体的利益下情上达,也能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情下达,还能进行横向的不同群体的对话协商,有序地进行利益表达,使各种利益要求有条不紊地进入社会系统,满足各种社会利益群体进行广泛政治参与的要求,进而促进全社会规模的政治参与。尤其是农村和城市基层自治体的民主实践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础。事实上,以直接选举、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的扩大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政治发展,而所有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街道的居民委员会。这两个中国农村和城镇最广泛的民间组织正在日益成为基层民主最重要的载体。它们在保护村民和市民的利益、管理农村和街道事务、协调公民和政府的关系、组织公民参与政治选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民间组织对于释放社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民间组织为各种社会成员提供了较宽松的活动空间,社会成员可以通过民间组织满足其多样性和多层次的愿望以及实现其利益,排解怨气、释放压力,有助于社会的政治团结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其二,民间组织内部生活的非政治化能使大量的社会事务转化为私人的事务、大量的社会矛盾转化为私人矛盾,提高抵御社会动荡的能力。其三,民间组织以志愿参与、利他互助、慈善公益等理念实现人际沟通,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搭建理解、对话、互动的桥梁,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及利益集团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依法共存相容,增进社会容忍度,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其四,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民间组织有助于公民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与代表普遍利益的政府建立联系,进行合作,进而使个人特殊利益和国家普遍利益之间达成相互宽容、让步和妥协,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政府和民间的矛盾,使社会安定有序。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民间组织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公民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社会整体;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公民共同合力的结果。每个公民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社会发展的合力发生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公民彼此之间应该多一些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的良好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民间组织是人们自愿结成的社会团体,追求公民的自我治理和自我价值。在民间组织中,人们之间愿意围绕着“大家”的事建立起各种联系和彼此充分地沟通。通过相互沟通达到彼此充分理解,形成互信、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尤其是一些学术、艺术、福利、慈善等性质的民间组织,具有对社会风尚的养成和教化功能,即发展教育、传承文明、以文化弘扬美德和传播爱心,形成健康、向上、友爱的和谐社会氛围,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许多民间组织本身就以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为宗旨。事实上,许多民间组织已经通过各种手段汇集千百万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者,组成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把扶危、济困、抢险、救灾、助残、尊老、爱幼的社会职能承担起来,使全社会充满互助、友爱、温馨、融洽的氛围。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民间组织对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使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民间组织,尤其是环保型的民间组织,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往往更加关注在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实质性问题,可以帮助政府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帮助政府制订和实施环境政策、方案和行动计划。事实上,在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我国环保型民间组织通过组织各种志愿的环境保护活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倡导作用,其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民间组织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现代观点认为,民间组织、政府和企业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民间组织是中国走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总理早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二、我国民间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发展民间组织,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也不断涌现。截至2006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民间组织全国共有34.6万个,其中社团18.6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5.9万个,基金会1138个。此外,还有大量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或批准的自发组织,如各种各样的业主委员会、维权组织、公益组织、互助组织、民间研究机构、松散的群众组织、利益团体、兴趣组织、形形的俱乐部等。其业务范围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公益、慈善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民间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正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当前在培育、引导、规范民间组织、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有的干部对民间组织的认识还不到位,把其当成可有可无的事物,不加以重视和扶持。
(2)有关民间组织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民间组织的制度环境需要改善;民间组织的法律地位不确定。如:对民间组织登记注册限制过多,政府仍然垄断着民间组织成立的决定权。由于种种限制,许多真正从民间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无法找到主管单位,无法在民政部门登记获得合法的身份,它们面临着法律和政策上的不确定因素。而与对民间组织的严格控制相对应,政府在针对民间组织的具体管理措施的立法上远远滞后于民间组织的发展,民间组织的运作与活动缺乏规范性。这既不利于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统一管理,也不利于社会建立对民间组织的信任支持以及监督机制,也使民间组织难于从整体上得到社会普遍的合法性认同,难于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难于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民间组织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民间组织经费匮乏。由于我国的福利资金不足,很难再分给还没有真正纳入政府福利体系之内的民间组织。因此,体制外民间组织的发展主要靠自筹资金、少量的社会捐助和一定的服务收费。由于缺乏公益传统以及政府对鼓励个人和企业捐赠的措施有限,民间捐赠的数量很少;同时,政府限制民间组织从事经营活动,使其经济力量更加薄弱。又如:民间组织的人力资源不足。民间组织的发展需要受过专业教育的、高素质的人士参与,需要参与者的奉献精神和人们的觉悟、爱心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推动。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再加上现行制度对人们就业观念和职业选择上的影响等原因,许多人不愿意到民间组织工作,这使得民间组织人力资源普遍缺乏。此外,一些民间组织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缺乏民间组织应有的民间性、自主性和志愿性。
所以,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思路、更加宽容的态度和更加规范的运作来支持和发展民间组织。
三、大力发展民间组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要正确对待各种民间组织。既要看到民间组织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关注和扶持民间组织的成长。将民间组织纳入党和政府的活动视野,执政党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领导和引导,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保护和发展民间组织的政策规章,明确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培育和发展各类民间组织。
2、要改革和完善有关民间组织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优化民间组织生长发育的制度环境。改革现行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许可的管理体制,为设立统一的机构行使对民间组织的备案、登记和监管的职能;最大限度地拓宽民间组织的准人范围,以零门槛的设定解决民间组织合法性问题;对所有的民间组织搭建一个进行普遍备案的注册平台,通过备案注册获取民间组织的基本信息,关注其发展;对于满足条件的民间组织实行具有强制性的登记许可制度;特别要积极培育各种与政府合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公民自治的民间组织。要为公益性民间组织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对于从事特定公共服务或政策鼓励的社会公益活动的民间组织,实行公益法人认定制度;对于经认定成为公益法人的民间组织,一方面给予财政和税收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优惠待遇,而另一方面要进行更为严格和规范的行政监管及社会监督;坚决取缔那些从事非法活动的民间组织。
篇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应如何理解这一论断和要求呢?
首先,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要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就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其次,这是发挥好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的必然要求。经过29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就业方式、经营活动和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城乡交流的不断扩大,农民的视野不断扩展、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更加迫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期待。只有顺应农民的愿望和期待,进一步放宽有关政策,安排有关事项特别是涉及村里有关建设项目时,多与农民群众商量;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诸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干部报酬等村务及时向村民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再次,这是确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农民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发展,靠的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胆探索。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仍然要靠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胆探索。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继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农民群众施展才华、创业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要大力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向农业和农村,促进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只有把亿万农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持续稳步地向前推进。
当然,强调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推卸或减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将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中央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强调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就是这个本意。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在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并带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从多方面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还要在全社会发动群众,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乡村和农户,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篇5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农村民间组织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日益明显的积极作用。为此,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民间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农村民间组织已成为农民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
农村民间组织主要是指我国农民自愿组成、自主管理、自行服务、自我受益,活跃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类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1.1农村民间组织在结构和数量上已初具规模
近些年,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各类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一是主要面向农民提供农林牧渔业生产、销售、技术推广等服务的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二是各类农村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学校、卫生所、科研组织、敬老院等。三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公益性社会文化社会团体,包括老年协会、计生协会、红白喜事协会、文化演出协会、体育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这些农村民间组织已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当前我国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势头良好
在当前农村,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分布面最广、最具有生机和活力、带动辐射人数最多、发挥作用最突出,成为农村民间组织的主体。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采取“一品一会”、“一业一会”、“一技一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已广泛分布于种植、养殖、林果、加工、技术信息服务、销售经营等各个领域。一批组织结构完备、自律机制健全、功能作用到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已然出现。
1.3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和管理探索出新路子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自1980年代中期发轫.2003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了发展农村民间组织的新路子:紧紧抓住依法及时赋予合法地位这个核心,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举,通过必要的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健康成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和非营利组织基本属性加强规范运行,从而引导、规范其在法制轨道上良性发展。
2农村民间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独具地位
农村民间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2.1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一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对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助推器”。二是较好地解决那些政府部门“包”不了、基层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难题,推进农村公共治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三是可以有效对基本政府社会服务职能提供补充,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2.2农村民间组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独具优势
农村民间组织土生土长,是农民自己创造和选择的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民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领域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它来自于农民群众,服务于农民群众,与农民群众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容易取得农民的认同,农民愿意参与,具有强化社会纽带的凝聚优势。它以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形式,具有实现互助合作的组织优势。它贴近农民,可以承担政府做不好做不了的事情,具有满足农民需要的服务优势。
2.3 培育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重要任务
发挥好民间组织的作用,让群众享受民间组织带来的服务,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首先基层行政体制改革,对培育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提出了需要。其次农村社会服务机制创新,对培育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提出了需求。第三乡村治理机制的变革,对培育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提出了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将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3 农村民间组织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农村民间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农村民间组织外部发展环境还不完备,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其积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1)受认识上限制,有些地方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够重视。有的地方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一些地方的财政扶持资金对其没有考虑,因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有的地方遍地开花、迅速发展壮大,而有的地方处于空白。
(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限制了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和发挥作用,需要建立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治理结构基础上。一些地方的领导或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的运作规律缺乏深入研究,习惯传统方式,搞强制推行,以包办和命令等方式对民间组织的内部活动进行干预。
(3)农村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还存在不少需要规范和提高之处。相当一部分组织规模偏小,结构松散,代表性不够,缺乏必要的经费和人才,带动发展的能力不强。不少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未能建立合乎法律规定的理事会,民主参与度低,资产管理混乱。
4关于下一步农村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的政策建议
4.1进一步提高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在党和政府工作的地位
农村民间组织农民自己创造和选择的组织形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失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中,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建设等统筹研究,综合规划,在中央文件中进一步明确其地位、性质、作用和职能,统一全党、全国的认识,对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4.2积极建立扶持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
农村民间组织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仅靠自身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当前一些涉农部门给予的资金、项目和服务上的支持,限于职能和能力不成系统、不很稳定。因此需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扶持的长效机制。建议在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倾斜的基础上,探索设立国家发展项目,通过中央财政给予一定专项资助,引导地方建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基金或财政专项,对重点发展、急需发展、必须发展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给予资金扶持或信贷支持,并以政府购买服务、资助项目等方式拓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筹资机制,提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自我发展能力。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观 长效机制
一、农民道德建设现状
(一)农民社会公德建设现状
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当前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通过调查河北省清河县的15个村庄,由798份有效问卷得出,村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建设方面不容乐观。
在调查中,当问到当事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出现冲突,应该如何解决矛盾时,40%的村民认为靠打架解决。对于邻里之间的相处,当问到村里老弱病残家庭生活窘困时,是否会主动给予关心和帮助,50%的村民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对于乘公交车不让座的现象,30%的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行为。在调查问卷中,对于随意摘公园中的花草,有50%的人认为“别人摘,我也摘”,不是什么大事。当问到垃圾如何处理时,60%的人称图自己方便就近处理,未考虑污染环境的问题。
经调查分析得出,新农村村民普遍认为利益是他们的终极追求,如今没有好处或回报的事绝对不会去干,大家的心理距离因此越发拉大;公私概念模糊,凡是自己家的事情,就积极靠前,而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美德都被“利益”所取代。
(二)农民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国内学者把现阶段的农村职业主体分为:普通农业劳动者、农民雇工、智能型职业者、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农民企业家、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农村社会管理者。此外,农村社会也还零散地存在其他职业业态类型的农民。
基于职业的分类,农民职业道德也就呈现“官德”和“民德”两个方面。
据调查的15个村庄,798份有效问卷得出,60%的人认为新农村道德建设的关键是干部要以身作则,21%的人认为是“端正党风”,19%的人选择了其他。官德正则民风淳,新农村村干部和党员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民的道德责任感、道德品质。新农村村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权威及人格魅力有助于农民职业道德的评价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新农村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把加强基础干部和党员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民德则在发达的市场交易中得以体现。清河县经济发达,号称“中国羊绒之都”。羊绒产业村、汽摩产业村、农产品生产村等村庄是这次调研的重点。经调查,在这些村庄,18%的农民对生产销售不符合规格、贴牌、假冒的羊绒制品,劣质的汽车配件,喷有农药的瓜果蔬菜,喂有激素的动物肉类,投的是不排斥票;甚至对病猪、病鸡或一些霉变食品视而不见,继续加工伪装。这说明,唯利是图是当前部分村民的最大追求,他们认为用假冒伪劣的产品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实属正常。
尽管村民对唯利是图观念不排斥的比例仅占18%,但农村生产和销售的羊绒制品、汽摩配件、农牧产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基于安全性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来看,强化农民的职业良心、提升农民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三)农民家庭美德建设现状
经调查的清河县15个村庄,798份有效问卷,得出农民的家庭道德观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是婚姻观混乱。经调查未婚女青年发现,直奔彩礼结婚的占30%,“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以嫁个有钱人为手段来改善生活的占到60%。因此,可得出结论:拜金主义思想在农村女青年的思想中体现得较为普遍,她们把感情、人品等位移其后,把改变命运寄托在男方身上。
经调查已婚家庭发现,许多家庭以“谁钱赚的多”决定“领导”地位,夫妻天平以金钱来衡定。而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文明友善等美德在当前农村都被金钱、利益所吞噬。
二是家庭代际道德失衡。调查显示,婆媳经常吵架、互不往来的占到11%,儿媳与公婆讲利益交换的占40%,这部分人认为老人只要还有劳动能力,就有义务带孩子、做家务,老人被儿子媳妇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在供养老人方面,出现兄弟之间互相推诿、妯娌之间推三怨四的难堪现象。养老矛盾在农村家庭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于农村家庭的老人赡养问题,目前呈现出道德失衡的状况。
三是男女不平等传统观念在农村依然盛行。经调查,89%的村民坚持认为只有生儿子,才是后继有人,没有儿子在农村就会没有地位。女方迫于压力甚至不惜几次人工流产,以伤害身体为代价,也得坚持生儿子。甚者,他们违背计划生育政策,被拘被罚也得生儿子。70%的村民赞同“养儿防老”观,儿子、女儿在家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在财产或遗产的分配上,儿子和女儿也明显的不平等。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道德观的必要性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农民正确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村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助于村民积极参加劳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村民创收能力,引领村民鄙视、假冒伪劣行为;有助于增强村民关心邻里,爱护公共设施,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能力,引领村民改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尊科学、讲道德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民接受文化熏陶,启迪思想,抚慰、激励精神;引领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引领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引领农民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引领农民遵纪守法,家庭内尊老爱幼,邻里间相互帮忙、相互体谅,人与人文明、和谐相处,形成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追求政治自由、平等、民主、公正
适时对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村民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科学、准确地理解国家政策,运用法律武器合法追求权益,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同时,他们也有权利要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的政治追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道德观的长效机制
依照党和政府制定的相关农村道德建设的方针政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协调,建立新农村道德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系。
(一)明确市县乡三级管理部门职责
在建立健全领导管理机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市县一级的党政领导和管理细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方案,充分发挥农村党政基层组织的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农村道德建设。乡镇基层党政机关地位关键,它直接领导着广大农民,最直接地帮助农民正确理解、接受一系列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道德基础,需市县乡三级组织做到统筹安排,协调有序,营造良好的氛围,抓好新农村道德建设。
(二)加强文化宣传部门的领导与管理
首先要求文化宣传部门具备较强的分析力和判断力,敢于打破循规蹈矩的发展模式,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配合其他党政部门,发挥好协调作用,形成一支新农村道德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次,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领导与管理的纯粹官办模式,借鉴市场经济模式,鼓励各类团体和非盈利组织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培育,政府应提供足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其落实。
(三)适时适势地不断改进领导方法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塑农民道德建设中,一方面,各级党政领导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原则。农民是道德建设的主体,是实际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践行者,要向广大农民学习和征询建议,并和当地村委组织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农村道德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民道德示范引领的影响。通过树立“农民道德明星”,引导农民积极向上,构建一种良好氛围。同时,树立“农民道德明星”典型,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杜绝弄虚作假,否则徒劳无功。在树典型工作中,还要注重有代表性、先进性,以此来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罗文章.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86-88.
[2]张家强.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5-16.
[3]潘国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出版社,2009:29-30.
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民生调研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编号:2013012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青(1982- ),女,河北省清河县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学院马列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篇7
关键词:民间组织;市场经济;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F06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46-02
民间组织是人们为了追求和实现一定的宗旨或目标,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由公民自愿组成并按其章程开展活动,不以营利、政治及宗教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从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民间组织数量上呈加速增长态势,增长幅度逐年增大。据《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总量接近40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2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6.3%;民办非企业单位17.8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3.5%;基金会139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1个[1]。但是,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关联
从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看,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
(一)民间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市场经济的导入,打破了传统整体性的社会利益结构,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异明显化的趋势。有分化必然就有表达,人们为了维护、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要设法突破个体行动的能力、智力、体力的局限性,去和那些与自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或组织结成利益的纽带,并运用集体行动的力量来进行利益的表达。而民间组织在为人们提供代表和表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以及实现自我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这就大大增强了人们参与民间组织的积极性。从世界范围内看,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都非常发达,而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发育一般也比较滞后。从我国民间组织的地域分布来看,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东部等社会经济发达地区数量较多,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数量较少,形成了一种区域有别的发展格局。如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发达地区民间组织数量较多、增速较快,而西部大多数地区民间组织发育不足,数量较少[2]。
(二)民间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首先表现在民间组织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从“掌舵”转向“划桨”,政府需要剥离一些社会职能。而民间组织作为社会自我治理的重要主体,最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事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组织依托。其次,民间组织也是社会保障社会化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竞争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在组织开展救助活动方面常常受到人力、物力方面的限制,民间组织的出现恰好顺应了这一社会治理的需要。民间组织植根于社会,能够从社会底层和社会弱势层面开展社会救助、福利服务等工作,能够有效地通过吸纳、利用社会慈善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以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式实施社会援助,及时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减震器”的作用。再次,民间组织是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体系的得力参谋。一方面,民间组织所具有的联系企业和民众、联系企业和政府的功能,可以收集、整理、反映社会第一线的有关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具有鲜明的民间性,表达了企业和人民群众真诚的呼声,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政府因此可通过民间组织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调控意图传达给企业,企业据此调整自身经营行为。
二、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审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当前仍然存在与政府关系没有理顺、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民间组织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而来或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组建,民间组织的从业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改革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流来的人员。即使有些民间组织是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但由于严格的“双重管理体制”的存在,也会使其容易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随意干涉,以上情况使得我国民间组织带有非常明显的“官民二重性”,具有非常浓厚的行政色彩,体现不出民间组织应有的民间性、自治性特点。在此情况下,只要搞好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即便服务质量不够好,民间组织仍然可以承揽大量业务,处于这种处境下的有些民间组织甚至产生“寻租”行为,以谋求更大利益。这些现象扰乱了市场正常竞争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民间组织的自律及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我国一些民间组织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缺乏规范、公信力不强等问题。从职能定位和自律管理角度方面来看,民间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亟待健全。一些民间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而且在管理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管理程序。从民间组织的公信力看,一些民间组织偏离了民间组织的非营利性的宗旨,有不当营利行为,甚至以盈利为目的;有些行业性民间组织职业道德缺乏、服务意识不强,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时,未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尤其是在质量评比、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方面,不客观、不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还使民间组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严重受损。
(三)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经对一些重要的民间组织、中介服务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原则性强,可操作性不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而更多的民间组织则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其管理依据除了“条例”、“规定”,就是“办法”、“制度”,缺乏综合性法律规范来规范和保障民间组织的运行。由于立法层次低,政策文件多,不仅无助于民间组织管理质量的提高,反而造成了管理的混乱:一方面囿于发展地区经济、行业经济的目的,行政法规会带有地区局限性,使得地区、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严重,无法形成统一管理的格局,破坏了正当竞争的秩序;另一方面,与法律相比,行政法规内涵不够明确、严谨,对其外延的理解、把握也因人而异,从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培育民间组织――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选择
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形成推动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合力”,是“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选择。
(一)政府要转变观念、调整职能,积极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政府部门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民间组织的发展。应该充分尊重民间组织的民间性,不能把它作为政府机构的附属部门,不能随意干预民间组织的内部事务,使民间组织能够自主地开展符合其组织宗旨的活动。应以民间组织的成长发育需要为出发点来选择管理方式,尽量尊重并培养民间组织的主体意识,同时对那些社会迫切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民间组织提供积极的扶植,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帮助民间组织解决影响其发展的资金、人才缺乏等问题,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民间组织要加强自身管理,完善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
民间组织发展不竭源泉在于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从而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资源。因此,民间组织要面向社会,积极了解社会需求,真正发挥管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此,应加强自身管理、完善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包括明确的目标和功能,规范的章程,健全的内部机构,制定组织规划等;要逐步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日常管理活动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与,信息公开,充分体现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和民主性;努力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良性机制,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三)加强民间组织的法制建设,为民间组织营造透明的法治环境
从现行民间组织法律法规实际执行的效果来看,我国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法制化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除制订一些完整的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法以外,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民间组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界定其地位、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确立与各类民间组织相适应的责权范围和运行规范,为各类民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机构,完善合理的评估体系,对民间组织的运作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只有将各类民间组织纳入规范的法制渠道,运用法律、法规调整民间组织的发展方向,才能使民间组织的日常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民;科学;素质;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一 农民的界定及科学,素质的内涵
(一)农民的界定
农民---这是个古老而现代的称谓。如同其他事物一样,也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许多变化。在商业出现之前,农民实际上就是从事采、猎、耕作的劳动者。商人出现以后,农民就是指农人,在城市出现后有了市民,那么农人就变成了农民(相对于城市而存在);当有了户籍后,城里人为市户,村里人为农户,农户也就是农民;发展到此,可以说农民的界定是比较清楚、确定的;也就是要么就是农村,而且是农户,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随着城乡差别的逐渐缩小,城乡地域距离逐步缩短,城乡联姻结亲的情况逐渐增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流”的涌动和出现,使得农民这一古老称为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城镇建设规模速度的扩大和加快,到目前为止,很难说“农民是谁”,“谁是农民”。既不是以地域划界,也不是以职业划界,还不能以户口划界,更不能以城乡划界。
但是,农民总是我国公民的一大组成部门,而且《科学素质纲要》还把这一成分当作重点人群(重点人群即:未成年人、农民、成镇劳动人口和公务员)施以重力,加快其素质提高。鉴于此,农民只是按“是否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去定位,即“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的公民”(不含农民工)。
(二)科学的内涵
科学发展到今天,内容之丰、系统之多、枝叶之繁,很难为科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词源上说科学的本意是知识。由于事物在不断变化,科学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可把科学含义的变化简单地划分为:科学使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知识
是知识体系
是与此相关的事业,即“科学是科学知识与科学活动的总和”。
(三)素质的内涵
素质及能力。《科学素质纲要》将公民的科学素质界定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思想,崇尚开心的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民的科学素质首先具有“四科”即: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包括生命科学、宇宙科学、环境科学、卫生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检验”的方法、“推理演绎假说”的方法、“传承―借鉴―创新”的方法、“统计分析总结”的方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方法;科学精神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而不合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精神;科学思想包括物质是运动的思想、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思想。
其次应有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素质。生产中的问题包括:相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相信试验、示范、推广的问题;相信顺应规律、不唯神、不唯权的问题;相信科学生产、持续发展的问题;相信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包括: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问题;依靠科学、认识人类客观规律的问题;用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的问题;用科学解决利己利人的问题;用科学认识诸多生理的问题。
二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新农村建设定义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具备与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相适应的综合素质。
(一)“生产发展”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农业发展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高的农民,能将新技术、新成果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升级。
(二)“生活宽裕”要求农民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素质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农民生活宽裕,生活质量改善,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当前农村农民自愿组织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要求农民提高经营管理素质,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通过准确的市场信息、科学决策,合理生产经营,增强组织的经济实力。
(三)“乡风文明”要求农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乡风文明,是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体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推进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有较高的政治道德水准,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有较高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有较高的诚实守信观念。
(四)“村容整洁”要求农民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村容整洁,是展现新农村的窗口,实行农村建设的最直观的体现,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村容整洁应该是规划科学合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要求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清洁、讲卫生、重健康,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生产,改善环境。
(5)“管理民主”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民主法律素质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证,体现对农民政治权力的尊重和维护。必须使农民具有公民意识、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主动参与农村事务管理。
三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途径
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需要各级部门配合,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为此,应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
(1)加强素质教育
1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对象
面对几亿农民,必须突出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当前农村的人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已在小城镇或外地各类企业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员;二是随着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即将变为城镇居民的人员;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四是老人、儿童和在校读书的青少年。其中,上述二、三类人员,使农民素质教育的重点,应针对他们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施教。
2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任务
应围绕农民提高“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全面开展思想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生产知识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对于即将变为居民的人员,应加强从农民到市民的素质教育和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
3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形式
素质教育总体上可分为公益性教育和社会性教育两种类型。公益性教育由各级政府负责为农民免费提供(如阳光工程培训)。社会性教育则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按照市场化运作(如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当前,迫切需要对农民开展公益性教育。
4 要加快农民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实训条件,把公益性教育和社会性教育纳入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
(2)改造农村环境
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塑造人。为此,必须把改造农村环境,作为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重要环节。一是改造农村生产环境,做到合理布局;二是改造农村生活环境,做到加强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加强环境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营造农村的创业环境,创业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催化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3)改善农民结构
篇9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主题,以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为此,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重心下移原则。按照社会保障和社会帮扶工作属地管理的要求,将县政府直属部门的有关社会服务和保障的事务性工作逐步下放到乡镇,使工作重心下移,调动基层的工作积极性。
------资源共享原则。整合分散在机关和基层、部门之间的资源,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调整、挑拨、调剂、置换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使之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综合效能。
------稳步推进原则。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内容多、覆盖面广,要坚持面向全社会,统筹城乡,整体推进。同时,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分步到位。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立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具体为:
------完善一个体系。通过归并相关职能,理顺关系,建立起纵向由县----乡镇----村居----享受对象“两级管理、三级网络”,横向由政府劳动保障职能和社会慈善救助职能相结合,职责明确、范围清晰、保障有力、救助到位的新型社会综合救助体系。
------健全两级机构。将现有的有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社会帮扶、社会救济、临时救助等工作职责进行重新整合,建立乡镇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机构,相应赋予事权,对下一个口子,对上分别负责,实现经办机构、服务网络和工作程序的便民化、规范化、集约化,从而构建办事高效、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县、乡两级新型社会救助组织框架。
------实现三个转变。实现劳动保障、医疗救助、社会救济等以“条”管理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管理体制的转变,把社会保障和救助职能重心下移到乡镇;实现社会救助职能由“多头操作”向“归口管理”的转变,由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行使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职能,理顺其他相关部门的社会救助行为;实现资源配置由“重复分散”向“统一集中”转变,利用现有设施,努力盘活存量,合理配置增量,把存量资产统一调配,增量资产统一配置。
三、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执行《苍南县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坚决克服以资金定人数的现象,并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低保档案,做到县、乡镇建立数据库,村(居)委会建立低保册,实行一户一档案,全面反映低保、其他专项救助情况和低保户生产生活变化情况,为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动态管理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微机联网。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低保对象就业的政策,帮助低保对象劳动自救。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评议、审批程序,实行个人申请,村(居)委会集体评议推荐,乡镇社会事业服务站调查核定,乡镇政府初审,村(居)委会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县民政局审批,对经批准的低保对象由乡镇政府委托村(居)委会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以孤寡老人集中供养为突破口,探索社会养老救助新途径。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试点工作,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设步伐,年底前完成17所中心敬老院和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80%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做好乡镇敬老院扩并工作,向周边乡镇辐射扩展,将就近乡镇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纳入中心敬老院;同时,规范敬老院管理,按照“星光”网点考核要求,改变敬老院作为单纯的五保对象住养场所,把敬老院建设成具有住养、日间照料、文体活动等综合性、多功能的福利服务设施,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一批综合性、多功能的福利服务设施和场所。
(三)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县救助管理站机构和制度,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救助,并做好本地外流乞讨人员的接回救助等工作。要加强赈灾救灾工作,对因遭受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及时有效的临时救助。
(四)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筹资办法,加快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参保资金的监管,探索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方案,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县推开,争取到20*年全县基本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五保户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县政府解决;低保家庭和特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县、乡(镇)两级政府各解决50%。制定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问题。
(五)认真组织实施助学、助法、助房等专项救助。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就学困难,保障每个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发挥结对帮扶助学、发放教育券等作用,杜绝因贫失学、辍学;加强县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健全组织网络,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大对居住在危房或无房户的弱势群体的补助力度,逐步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对被征地农民,只要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都要纳入城镇低保范围。
(六)完善社会互助制度。县慈善总会要加大慈善募捐力度,广泛开展慈善募捐和救助活动,汇集社会资金和物资,开展灵活的单项和个体救助,弥补政府政策未能涵盖的领域。有条件的乡镇也要尽快成立慈善分会,调动群众乐善好施,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使之成为政府对社会困难群众救助的必要补充。
(七)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工作运行网络。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加快建立县、乡两级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县级成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调查、审批、统计,指导基层低保工作,掌握全县社会困难群众状况,组织实施困难群体生活救助等工作。各乡镇要相应成立社会事业服务站,负责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专项救助以及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的调查、核定工作,协助失业下岗人员调查、就业再就业服务管理和社会保险的扩覆工作,提供多形式的劳动技能培训服务,增强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人员编制由县编委确认,所需人员由各乡镇调剂解决;村(居)委会也要设立专门的工作服务站,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对下一个口子,对上分别负责。
四、工作步骤
县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从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资源共享的角度,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研究阶段(20*年8月31日前):民政部门组织人员对各乡镇救助体系建设进行调研,拟订实施方案;县政府组织人事、民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赴省内救助体系建设先进县(市、区)学习取经。
(二)工作试点阶段(20*年9月1日---10月31日):确定灵溪镇为新型救助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先行试点,为在全县范围内推开提供工作经验。
(三)全面实施阶段(20*年11月初):在灵溪镇试点的基础上,抓紧总结经验,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行。
五、工作要求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党和国家“以民为本”、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把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工作任务,抓紧抓好。县政府已经成立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民政、劳动保障、卫生、教育、房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主持研究和决定社会救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深入调研,掌握实情,探求有效办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要加强监督。要把社会救助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乡镇和部门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同时,把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列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接受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察。对执行政策打折扣、工作不力的单位与责任人员,要及时给予惩戒,造成严惩影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要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以保证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同时,不断改进救助方式,防止救助资金分散投入和多头使用,切实保证各类救助资金真正用于困难群众的救助。
篇10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的秩序良好是一个在基本道德信念上相对同质、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广泛共识、统一稳定的社会,但民主社会是一个多元思想共存的社会,各种合乎理性的宗教学说、学说和道德学说互相冲突而又于民主制度的框架内,构成了民主社会公共文化的一个永久特征。这是滥觞于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的自由主义长期的必然产物,可以说这是“持久的自由制度下实践理性长期产生特殊作用的结果”(罗尔斯:《自由主义》第143页)。那么,这样“一个因各种尽管互不相容但却合乎理性的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而产生深刻分化的自由平等公民之稳定而公正的社会如何可能长期存在?”(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第5页)
罗尔斯联系左右着过去两个世纪以来自由民主思想发展的两大传统的冲突来阐述这个,一个是与洛克相联系的传统,另一个是与卢梭相联系的传统。二者分别着重强调贡当斯所谓的“现代人的自由”和“古代人的自由”,即一个强调思想和良心自由、个人权利、财产权及法治,另一个则强调平等的政治自由和公共生活的价值。表明了人们在建立现代立宪民主社会制度的理念基础和实践安排上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颉颃的观点,即对于自由与平等的不同偏重,所以应该为民主制度提供一种哲学和道德学说来处理对自由和平等要求的轻重缓急。然而,罗尔斯认为生活在多元民主社会的所有成员不可能接受同一种学说,诸如阿奎那的基督教义、霍布斯的自由主义、密尔的功利主义、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等统合完备性学说,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道德建构主义,都无法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也无法确保社会的统一稳定。为了保证良好秩序社会的统一与稳定,就必须发展出一种超脱于各种统合完备性学说的、独立的自由主义正义观,使各种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能就此达成一致,形成重叠共识,社会的统一和稳定才有可能。
二、重叠共识是什么
重叠共识是什么呢?罗尔斯认为公民不可能在社会的所有方面都达成全面共识,共识只能限于政治正义方面,重叠共识是在排除各种分歧和对立之后的共同认识,是政治领域内的公平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这种政治正义观念是被各种理性的然而对立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所支持,这些学说自身都拥有众多的拥护者,并且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第55页)它是公民参与和支持民主政体的意志基础,也是确保民主政体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