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社会范文

时间:2023-03-23 07:1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系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母系社会

篇1

关键词:母系氏族;经济基础;主导地位

中图分类号:K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018-0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它关于母系氏族社会有这样的论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这一论断却被部分中学历史教师做出了这样的推论: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尤其是原始农业还未最终形成的情况下,人类生存物质的获取,主要来源于采集部门。而女性先天的心灵手巧,决定其在采集为主要内容的早期人类生产活动中,处主导地位,所以在社会组织的建立中,也以女性为主导,此即为母系氏族社会这一名称由来的主要依据。这种观点乍看起来,到颇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但笔者认为此观点颇有牵强之感。笔者认为:当时女性在劳动生产。即人口生产中鲜而易见的作用。而对当时社会生产起休戚相关的作用,因而在当时社会组织中处主导地位,所以当时的人类社会组织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这是母系社会名称的由来。原因有三:

第一,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的。马克思说:“有怎么的生产力就有怎样的生产关系。”,当时。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标志性生产工具。虽然由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时代,但生产力水平依然很低,人类生存物质的创造,更多的是依靠增加人口与提高劳动强度取得。所以源源不断的、新的人口地补充对氏族社会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第二,是由当时生活质量较差、医疗事业还未形成影响的。当时生产力的低下,使人们“衣不裹体,食不裹腹”,对人和自然认识能力的有限,使得医疗生业低下,这些原因造成人类的存活率低、人均寿命和体质均处较低水平,造成氏族社会在长期的和大自然的搏斗中。更需要不断孕育许多新的人口,以便更好的维系人类的发展。

篇2

1 社会评价采用方法

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是运用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方法,评价水利建设项目为实施国家和地区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作的贡献与影响,分析当地社会环境对拟建水利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评价水利建设项目的社会可行性,目的是促进利益相关者对水利项目投资活动的有效参与,优化建设实施方案,规避投资社会风险,确保水利建设项目顺利、有效地实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通常具有“宏观性和长期性”、“目标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评价标准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等特点。评价方法多为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水利建设项目对社会发展与环境影响很大,有些指标,例如建设征地占地、水库淹没损失补偿、移民安置等,可以定量计算。但更多的指标,诸如对社会安定的影响,对四周环境的影响,对民众身体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对地区发展的影响等,很难定量计算,更不能统一用货币形式表示,只能通过社会调查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因此,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定性分析评价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须重视社会调查、资料分析。社会评价的计算工作量相对较小,调查、分析工作量大。

水利项目社会评价中所需的社会信息和资料,基本都需通过社会调查取得;对社会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其分析判断结论的客观合理性。因此,要充分重视社会调查和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该工作方法也是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特点。

通过社会评价能达到以下目的: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顺利实施。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水库建设仅仅依据经济指标进行决策,几十年后,土地淹没补偿、移民安置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下降、移民重返库区等情况屡次发生,不但影响工程运行和效益发挥,且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对于那些前期开展了高质量社会评价工作的项目,可以实现建设项目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建设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如果在前期工作中进行社会评价,则有利于选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兼顾的最佳方案,有利于全面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只有消除了项目的不利影响,避免了社会风险,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持续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有利于工程移民的妥善安置、促进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移民安置,涉及水库库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通常是大型水利建设项目的重头戏之一,直接影响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工程建设成本等。若安置不当,可能造成移民的不满情绪,甚至发生上访、械斗等过激行为。通过社会评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移民和安置区原有居民创造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空间,既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和效益充分发挥,也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水利建设项目通常影响广泛而深远,社会效益突出,其核心评价内容可分为项目对社会环境(水利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影响分析的重点,包括项目对人口发展、就业、社会安定与民族团结、文教卫生、体育保健等方面的影响)、社会经济(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分析项目对地区、部门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项目投运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减少水旱灾害,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实力等;对部门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林牧副渔业、能源和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影响)、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矿藏资源利用的影响、野生生物保护措施、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文物、古迹、旅游景点的保护)三个方面的影响。

2 社会评价步骤

2.1 调查社会资料

调查项目所在区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区和受影响社区的基本社会经济情况,以及项目影响时限内可能的变化;人口统计资料、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状况;当地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反应、要求与接受程度;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活动的可能性,如项目所在地区干部群众对参与项目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可能参与的形式和时间等。

社会调查可采用查阅历史文献、统计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访问与观察、开座谈会等多种调查方法。

2.2 识别社会因素

分析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对项目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分类,从中识别和选择影响项目实施和项

目成功的主要社会因素,作为社会评价和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比选的重点。

2.3 论证比选方案

对项目建设地点、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中涉及的主要社会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选推荐社会正面影响大、社会负面影响小的方案。

2.4 制定备选方案

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不同的建设地点、不同的资金来源、不同的技术方案等,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并采取访问、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项目影响区域范围内地方政府与群众的意见,将这些意见纳入方案比较过程。

2.5进行项目评价

根据调查和预测的资料,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首先,对能够定量计算的指标,依据调查和预测资料进行测算,并根据评价标准判断其优劣;其次,对不能定量计算的社会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判断各种社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揭示项目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然后,分析判断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项目实施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进行排序并赋予一定的权重。对若干重要的指标,特别是不利影响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订减轻不利影响的措施,研究存在的社会风险的性质与重要程度,提出防控风险措施。

2.6 编制社会评价报告

将对所评价项目的调查、预测、分析、比较的过程和结论,以及方案中的重要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写成一定格式的书面报告。在提出方案优劣的基础上,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或建议,形成项目社会评价报告,作为项目决策依据之一。

篇3

项目内容计分

社会事务办领导重视计分⒈优抚救济等经费到位,计分;

⒉全年召开社会事务工作专题会议不少于次,计分;

⒊依法行政,无群众上访事件发生。遇突发事件行政负责人及时到位并能解决,计分;

⒋积极指导、支持两保中心的工作,计分;

机构健全计分⒈有专人负责社会事务工作;并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计分;

⒉成立了老年人协会,计分;

⒊建立了殡改信息网络,每栋有信息员,计分;

⒋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计分;

⒌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做到“六到位”,计分

⒍成立了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计分

⒎成立一支公道、有威望的低保工作民主评议小组,计分

⒏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到六室三站一校的标准,且面积不少于平方米,计分。

社会事务办社会事务办规范管理计分⒈有两保工作流程图,制度上墙,实行信息联网管理;建立健全两保工作台帐,及时上报报表;有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计分;

⒉低保实行动态管理,按月、按时申报审核,及时召开民主评议小组会议,坚持三榜公布制度。计分;

⒊严格执行低保政策,无无故拖延低保申领、发放时间的现象,无人情低保现象,无未经评议私自确认低保金或擅改低保金的现象,无违规套取低保金的现象;计分。建立两保投诉制度,设立举报箱。计分;

⒋认真开展好低保工作的“提标扩面”。计分;版权所有

⒌及时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和《失业证》,做到应发尽发。计分;

⒍拓宽就业领域,扩大安置容量,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安置率达以上。计分;未达的,此项不计分;社区每年新创办实体不少于个,新开发就业岗位每年个以上。计分;

⒎积极开展就业困难对象和特殊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并掌握就业动态,建立跟踪服务。计分;

⒏社区班子团结务实,勤政廉政。计分;

⒐“星光计划”活动开展经常。计分;

⒑有社区服务网络,成立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工作开展好。计分;

⒈对困难户、优抚对象、残疾人慰问、救济到位。计分;

⒉积极开展殡改、助残日、低保、选举等宣传活动。计分;

⒊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建有档册,物品专放。计分;

⒋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好,台帐建立健全,成效显著。计分;

⒌积极督促驻委单位完成无偿献血任务。计分;

⒍违章搭设灵棚不超过次。计分;

⒎反馈信息及时,上门制止、劝阻丧户违章搭设灵棚。计分;

⒏及时上报死亡报表。计分;

⒐及时为老年人办理《湖南省老年人优待证》,组织好老年人活动,每年不少与次。计分;

、老协、残协工作、活动开展经常。计分。

工作成效计分⒈未出现低保对象、残疾人集体上访现象。计分;

篇4

[关键词]项目策划人才;社会需求;调查分析

项目策划,本身是一种思维过程,兼具建设性和逻辑性。该过程主要体现在总结所有可能对决策造成影响的决定,使其起到指导、控制未来的作用,以便借此实现方案的目标。现如今,项目策划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而该类人才的社会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笔者针对此进行简单的调查和分析。

1.项目策划人才的社会需求调研设计

笔者于2015年春季,采用调查问卷、电话访谈、座谈会、企业调研、网络查询等形式完成调查,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59份,问卷的有效率在96%左右。本次调研,主要在各个单位的策划部、大型庆典策划场所等,就体育、旅游、公关、文化、房地产等领域的项目策划人才展开调查,调查覆盖面较广。

2.项目策划人才的社会需求特征

此次调研中,被调研到的民营企业占了大多数,这些企业从事项目策划的人员并不多,往往不超过十人。通过反馈到的问卷,笔者发现有近七成的企业,在一年内打算招收项目策划方面的人才,项目策划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呈递增趋势。还有部分企业,对项目策划人的工作经验颇为关注。

2.1人才素质需求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项目策划相关单位,对员工往往涉及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及其他素质的需求。这些素质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21.2%)、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19.6%)以及市场调研的能力(16.8%)。多数企业认为,首先,道德层面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水平等职业素质。

2.2人才岗位需求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项目策划人才的工作岗位一般分为两种:技术类岗位和营销推广类的岗位。其中,技术类岗位最典型的是策划师,其范围非常广泛,最典型如婚礼策划师、旅游策划师、房地产策划师等;营销推广类的岗位,典型如市场营销专员。在所有岗位中,房地产策划师占比高居榜首,笔者认为这可能和如今的房地产发展状况有一定关系。其次是网络营销、网站建设方面的策划师,占的比例也较大。

2.3人才能力需求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近五成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担任项目策划职务,28%左右的企业更看重信息收集整理、整合资源的能力;26%左右的企业更看重推广项目的能力,如沟通、组织能力等;22%左右的企业更看重专业技术。

3.项目策划人职业素养方面的能力要求

3.1市场调研能力

对于项目策划人才而言,市场调研能力至关重要。策划人的灵魂在于其能够将发展的机遇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善于把握,抓住机会引领整个市场的潮流。市场调研能力,即策划人分析市场现状,进而针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的能力,它对策划工作人员未雨绸缪、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市场调研能力强弱与策划结果息息相关。

3.2整合能力

整合能力不可或缺。项目策划人才并非比别人更加聪明,他们只是善于将不同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针对各方面的力量加以协调形成合力,以达到策划的目标。整合能力,即策划人按照策划本身的需要,将零散的策划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它包含了收集策划资料、找寻策划人才、制定策划方案等,即对人、事、物的统筹和安排。对于项目策划人才,特别是策划经理人而言,其整合能力会对策划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3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即策划人对客观现象,进行正确、全面、深入分析的能力。项目策划人才的洞察能力,关系到策划的结果质量如何。项目策划人才,要具备全面分析的能力,善于统观全局,并且能够通过现象抓牢事物的本质,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对未来的形势进行科学的预见。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策划的强针对性。对项目策划人才洞察力的要求,往往是“观察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因此,项目策划人员要善于从曾经的、现在的信息资料中,寻找重要素材。

例如,一家公司欲进行广告宣传,为此寻找畅销的报纸或者杂志。公司苦于无法打探到报纸或杂志的真实发行量,也就无从判断那种报纸杂志是否畅销,是否值得在其上面登出广告。公司策划部门结合过往的信息资料,细致观察报纸和杂志是否摆上了街边的书报小摊,若摆上了即为畅销,街边的书报摊几乎不会卖不畅销的书报。就这样,公司据此选择了登广告的报刊,抓住了市场机会。

3.4创新能力

现在很多企业的项目策划离不开创新。项目策划展现了思考问题的智慧程度,其本身即是思维的革新。真正的策划决不能失去了创新元素。典型如婚礼策划师,在营造婚礼的浪漫情境中,创意和想象力非常重要。

3.5执行能力

项目策划不是纸上谈兵,策划人在进行细致缜密的构思后,就要采取实际行动。有时候,执行能力如何,甚至会成为项目策划方案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更何况,项目策划不仅仅是做出一个策划方案,还要将切实可行的执行方式与流程设计出来,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项目策划者,必要时要做好监理、指挥工作,甚至要亲自执行。

4.针对项目策划人才培养的建议

社会对项目策划类的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与此同时,社会对项目策划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正因为此,针对如今社会的需求,将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使项目策划人才能更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1明确培养目标

现有研究成果指出,单纯的管理型项目策划人才,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目前阶段项目策划人才培养亟待改革。现阶段社会需要的,是善于策划、通晓资源整合、极具创新精神和项目推广能力的项目策划人才。实际调查显示,在项目策划类人才的进修课程中,管理学高居榜首,其次是市场营销。笔者认为,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社会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数目,减少理论课,因为项目策划主要面向市场推广,在这个推广过程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4.2改革培养方式

项目策划,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对每位策划者而言,资源与信息的整合能力、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分析决策能力、洞察能力非常重要。也正因为此,组织机构要让策划者从理论知识环境走入实际策划环境中,让他们在特定事件下,拟定策划方案,从而对策划者的实战能力进行系统培养。策划者个人也要积极参与实训,通过有效的实训提高自己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以及对趋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热点问题让策划者去解决,从而锻炼其应变能力。

4.3提高该类人才的综合素质

对项目策划者而言,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很重要。良好的团队精神、法制观念、品德修养,是项目策划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关系到项目的推广效果,因此这也是项目策划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所以在针对项目策划人员进行培养时,除了针对其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外,综合素质也不能忽视。

篇5

摘 要 随着奥运会经历了百年的举办历程,奥林匹克精神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规模形式也急剧地膨胀,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怎样既能保证奥运会项目设置在数量上的平衡又能合理有效地控制好奥运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本文所要论述阐明的。

关键词 奥运会 比赛项目 项目设置 发展趋势

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人类最具有深远影响、规模最为宏大的重要社会文化活动之一。世界各国、各地区参与奥运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奥林匹克运动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奥运会参与规模、成本以及各方面复杂因素的不断地上升,也给奥运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其削弱了奥运会的声望,阻碍了奥林匹克理念的传播和蔓延。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自上任开始就一再强调要给日益庞大臃肿的奥运会瘦身,并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奥运会研究委员会,目的是为了优化现代奥运会的举办规模和成本。

一、奥运会项目设置的背景依据

只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才允许被列入到奥运会中,而这些比赛项目统一由奥委会制定。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分为运动大项、运动小项和运动分项。

(一)运动大项的制定标准

运动大项是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主干,一旦被奥林匹克运动会确定为比赛项目后就不允许有任何变动。其制定的标准是要至少在3大洲、40个国家内广泛开展的女子类项目,以及至少在4大洲、75个国家内广泛开展的男子类项目,并且必须要在奥运会召开前七年确定。

(二)运动小项的制定标准

运动小项必须要在地理和数字上具有公认的国际基础,且至少曾两次入选洲际锦标赛或世界锦标赛。它是运动分项中或者运动大项中的一项赛事,经过比赛产生名次,颁发奖状和奖章。

(三)运动分项的制定标准

运动分项包括1个或若干个运动小项,同运动大项一样要在相关奥运会召开前七年确定,确定后不能有任何更改。运动分项是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分支,若要列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中必须具备公认的国际基础。

二、奥运会项目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第一届希腊奥运会,分别只设置9个大项、43个小项,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41名运动员参与,到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已发展到26个大项、300个小项,一共有20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 5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商业化运作大获成功之后,由于各单项体育组织不断扩充自己的小项来扩大本项目的影响力,使得奥运会这个大家庭当中也掺杂着一些普及性较低、观赏性不足的项目。为此,国际奥委会已经开始密切关注由项目设置的扩充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自1973年以后,奥运会的章程从未像今天一样,允许其对奥运会项目进行定期的修改,原因是1976年、1980年、1984年三届奥运会的参赛国家和运动员数目不是很大。如今,随着奥运会规模的不断壮大,国际奥委会向所有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单项协会官员以及所有国家奥委会征求了对项目设置的意见,得到的回应几乎都是同意对项目保持适当的平衡和稳定,反映出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

国际奥委会章程规定,已经不再流行的参赛项目可以删掉,奥运会项目不能与世界锦标赛项目相同等。奥运研究委员会有建议权,只有国际奥委会会议有决定权,国际奥委会还有权建议某个单项协会改进现状,或分配份额,要求其考虑其他项目。

三、未来奥运会项目设置的发展趋势

现代夏季奥运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和独特的现象就是在项目设置上的变化,一届奥运会能否获取成功的核心所在和重要评判标准关键在于比赛项目的设置。比赛项目是实现奥运会赛事价值核心体系的根本,它能充分展示奥运会的独特魅力,是奥运会的组成细胞。

现代奥运会可以从比赛项目中确定一部分为永久性项目,例如体操、田径、游泳等;抽出一部分为区域可选择性项目,如棒球、马术、现代五项等,从而保证奥运会项目设置的发展趋势在项目总量上不变。为了能使每届奥运会项目都具有鲜明特色,奥组委可以从5-6个区域性可选择的项目中选出2-3项作为本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于此同时缩减有雷同性、重复性的小项,达到对项目实施逐步地结构性调整,让项目的增、减保持一种“动态平衡”,防止因个别项目的“贬值”对奥运会的整体“形象”产生影响。

为了防止因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当前国际奥委会的必然选择是要适当控制和压缩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根据国际奥委会2002年墨西哥的全体会议决定,在以后的一段时期中将奥运会项目将严格控制在28个大项,300个小项,10500名运动员的规模以内。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棒球和垒球项目被取消进入席位行列,这是继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缩减比赛项目后(马球为当时首个被裁减的比赛项目),首次通过国际奥委会采取的缩减比赛项目的行动,而这项举动无疑会在奥运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笔墨。

参考文献:

[1] 李玲蔚.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

[2] 黄瑞苑.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

篇6

关键词 项目治理;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14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24

项目治理是指构建和维护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治理角色关系的过程,该过程用于规范目标确立、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信息披露等活动,从而为项目运行提供可靠的环境[1]。因项目往往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他们之间彼此关联构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简称SNA)是对这种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从而成为项目治理的有效方法之一[2-3]。现有的社会网络分析更多关注的是项目治理网络的稳定性以及网络静态结构特征。然而,在项目运行周期的不同阶段,项目利益相关方及其行为会发生新的变化,他们之间的网络关系很难用一个静态的网络形式来表示,这给项目治理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一定的风险。本文便是考虑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特点,以某大型水资源项目为典型个例,在构建系统动力学(简称SD)模型基础上,改进现有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寻求控制项目治理风险的有效路径,以期丰富现有的项目治理理论和方法。

1 项目治理的社会网络动态变化过程

1.1 项目及其项目治理的社会网络组成

某大型水资源信息系统项目是为防灾减灾服务的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总投资8.0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国家投资5.71亿元人民币,依据有关法规,项目采用了监理制治理模式。

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全面提高区域水旱灾害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全面提升传统防汛抗旱效率和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能力,进一步发挥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综合效益。

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水利部与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骨干网络系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信息采集、天气雷达和雨水情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数据库系统建设、计算机骨干网络构建以及决策支持应用系统开发等工程和软硬件建设多个方面。其中,重点建设水文信息采集系统,改善一些重要的防洪预警通信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水资源实时信息数据库、防洪工程数据库、旱情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库;同时,建立重点地区洪水预报和洪水防控决策支持系统,开展一系列水情和干旱管理试点工程。

该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有相关政府部门、勘察设计部门、建设机构、设备供应机构和监理公司等。利用三角测量方法建立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网络连接矩阵,使用NetDraw软件绘制出该大型水资源项目的社会网络组成(图1)。

由下图可以看出,该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关

图1 某大型水资源信息系统项目治理社会网络组成

Fig.1 Composition of the governance social network of a large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系比较复杂。在该项目治理社会网络中,各个结点(node)代表行动者(actor),即项目利益相关方。图中的箭线表明一个利益相关方与另一相关方的关系,如监理方指向建设方的箭线表示监理方对建设方有监理责任,而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指向监理方的箭线则表示相关管理部门对监理方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该项目范围跨度大,项目治理周期长,项目利益相关方将会随着工程进展而发生新的进入与退出,利益相关方彼此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关联关系,其治理角色(建设方、监理方、供应商等)与角色之间的关联关系很难预先用一个刚性的社会网络形式来表示,它们应是依赖于项目治理特点需要的、随着利益相关方治理行为而变动的“动态治理角色网络”,需要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1.2 社会网络动态变化过程分析

项目治理的社会网络是治理过程中不同相关要素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其目的是获得更大的治理收益或控制项目治理风险。在某一阶段,社会网络内的相关方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这种关系将发生动态变化,比如该项目的规划方、勘查方和设计方会在项目初期发挥较大作用,是项目治理的关键环节。但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规划方有可能退出,勘察方和设计方会密切联系,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有不同的工作内容,会要求进一步提高勘察精度,改进设计方案。他们这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入、合作、再选择进入、再合作的方式,不断的调整自身行为,就是社会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其目的是满足某一阶段的目标,从而一步一步实现项目治理目标。目标引导的社会网络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项目治理目标,利益相关方社会网络的状态结构会随着相关方的治理行为发生变化,在特定的网络状态结构下,相关方依据社会网络结构度量和自身属性度量对治理要素进行分析,选择特定的项目治理策略,进而引起相关方社会网络结构的演变,形成新的社会网络结构,为下一阶段的相关方行为提供新的依据。

项目治理的动态社会网络构建之后,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得到该项目的系统流图(The system flow diagram)。系统流图是用直观的符号刻画系统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系统的反馈形式和控制规律,为深入研究系统打基础的图形表示法,见图3。

从图3的系统流图可以看出,它的一个反馈回路包含两类基本变量,即水平变量和速率变量。水平变量表示在某方面某一特定时刻的状况,它的大小是系统内各种行动或活动的结果,而速率变量表示某个水平变量变化的快慢。在变量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流图特有的符号将被研究系统的诸变量连接起来,就得到反映系统结构的流图。在大型水资源项目中,项目治理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网络成员的属性特征能够对利益相关方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正是由于社会网络内相关方选择、建立和解除合作关系等一系列行为导致项目治理社会网络发展变化。而行为主体做出行为决策的出发点就是采取相应治理策略的收益。这一社会网络的演变过程与项目治理风险密切相关。值得关注的是,小派别现象是网络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在该项目中,相关方希望通过加盟或者合资的方式形成小派别以获得更大收益。小派别的存在不仅影响小派别内成员的行为,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网络的项目治理风险。这是因为小派别内的成员遵循该小派别在项目范围内的非正式行为规范,而这些行为规范的制定是基于小派别自身的利益,如果其发展目标不同于项目治理网络整体,就会使项目治理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偏离预期,进而扩大项目治理风险。

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2.1 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的基本步骤为: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和系统流图构建模型,选择系统要素和输入模型的参数,对模型进行测试和模拟之后,分析模拟结果。在上述项目网络组成动态分析和流图绘制基础上,需要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完整反映项目治理系统的整体结构[4-5]。其构建思路为水平变量受到增大和减小两方面输入流速和输出流速的控制,而速率量又受到系统结构的影响,表现形式为它们是系统某些水平变量和若干参数的函数。可用积分方式来描述,即L(t)=L0+∫t0(∑Rin(t)-∑Rout(t))dt,其中,L(t)表示在时刻t状态变量L的值,L0表示L的初始值,Rin表示状态变量的输入流,Rout表示状态变量的输出流。DYNAMO语言是面向差分方程描述的仿真语言,用来处理行为随时间变化的系统问题,可用其构建上述关系的差分方程,表达为:L.K.=L.J+(∑R.JKin-∑R.JKout)×DT,其中,L.K表示状态变量L在时刻K的取值,L.J表示状态变量L在时刻J的取值,R.JKin表示流入速率变量Rin在JK区间内的取值,R.JKout表示流出速率变量Rout在JK区间内的取值。

用DYNAMO语言描述的系统模型在计算机上运行,进行模型测试和参数设定,观察模拟结果可以发现系统中的关键控制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关键控制要素及控制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确定拟达到的目标,其次求得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偏差,最后通过分析产生修正这个偏差的行动,即改变操作量使被控制量接近于目标值。

依据图3描述的流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该系统涉及的要素及相应符号如表1所示。

社会网络结构指标包括16个指标,反映的是项目治理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利益相关方行为要素包括网络约束、行动成本、行动收益、资源互补程度等方面,反映项目利益相关方依据社会网络结构和自身属性采取不同的治理行为,社会网络变动要素包括相关方行动速率、网络结构发展趋势等内容,反映项目利益相关方采取不同治理行为后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项目治理风险因子包括相关方角色风险、风险累积速率、风险消减速率及不确定因素,反映社会网络中项目治理风险的程度。

在大型水资源项目中,项目利益相关方通过改变行为规则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相关方为了实现总体与自身的项目治理目标,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单独治理,建立、维持和删除连接等),而合作伙伴的选择需要考虑网络平均最短距离、地理距离与相关方之间的资源互补性。基于上述思路,该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如下:

L:RI.K=RI.J+(Rin.JK-Rout.JK)×DT(1)

L:Nfaction.K=Nfaction.J+(Rfaction.JK-R′faction.JK)×DT(2)

R:Rin.KL=Nfaction.K×RANDOM UNIFORM(0,1,0)+f(T.K)(3)

R:Rout.KL=RANDOM UNIFORM(0,0.5,0)×RI.K(4)

R:Rfaction.KL=IF THEN ELSE(Q.K>0,1,0)(5)

R:R′faction.KL=INTEGER(RANDOM UNIFORM(0,Nfaction.K-1,0))(6)

A:′.K=Emax.K-E.KEmax.K(7)

式(7)基于刘学军提出的一种网络结构熵的演化表达形式[9],为更好地研究网络异质性提供了刻画度量。

Carayol和Roux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主体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他们建立连接的可能性越大。基于图论理论,网络平均最短距离会对相关方的合作产生影响[10]。因此本文认为随着地理位置和网络平均最短距离的接近,相关方进行合作的概率随之增大。式中u和v分别表示网络平均最短距离和地理接近的重要程度。此外,相关方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11-13]。

A:Q.K=P.K×V-CO(9)

A:N.K=N0-(Nfaction.K-1) (10)

A:T.K=f(′.K)(11)

A:E.K=-∑Ni=1Ii.KlnIi.K=f(e,Nfaction.K,C)(12)

A:.K=Emax.K-E.K(13)

A:Δ.K=L.KN.K(N.K-1)(14)

A:Emax.K=-∑Ni=1lN.KlnlN.K=lnN.K=ln(N0-Nfaction.K+1)(15)

A:RES.K=α.Δ.K α>0(16)

A:L.K=L0-δ•(Nfaction.K-1)(17)

系统动力学方程用积分方式来描述系统变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方程(1)(2)分别表示风险变动情况及小派别内相关方数量的变化情况,方程(3)至(6)表示风险变化速率与相关方行动速率,方程(7)至(17)表示多个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2 模型仿真分析

按照仿真设计原则[6-8],本文选择DYNAMO为编程语言。在该项目中,相关方之间采取特定策略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资源,本文设定在每一个社会网络变化周期内会有至多一个相关方依据其网络位置和资源条件优势与已有的小派别取得合作机会。依据实际经验, 当相关方考虑合作时,与合作伙伴合作创造的价值一般大于所需的成本,因此设相关方加入小派别的成本CO=3,相关方加入小派别获得的价值V=5。由于项目相关方间资源互补的概率相对较大,令W在0.6到0.8之间随机取值。案例中相关方间地理位置相距较近,相关方之间的网络平均最短距离相对较小,令u/d+v/ds在0.6到0.8之间随机取值。考虑到网络结构熵影响作用的不显著性和信息收集的复杂性,本文仅在构建动力学模型时考虑其相互作用关系。其他变量依据案例项目的实际情况取值,通过模型测试后,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4-6所示。

系统的仿真结果图表明了多个项目阶段内不同系统变量的数值。由下图的“1”字线型可以看出,大型水资源信息系统项目中,相关方加入小派别的收益随着项目生命周期呈波动状态(图4);小派别内利益相关方数量随时间发生改变,初始模拟中小派别内利益相关方数量最大达到4个(图5);相关方角色风险数值一直处于递增状态,在第五个周期内斜率较大, 表明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该项目正朝着高风险的方向发展(图6)。

为了寻求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该模型,通过调整有关敏感性参数,模拟分析几个周期内不同情况下相关变量对控制项目治理风险的贡献大小。在初始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将相关方与合作伙伴合并的成本提高到3.5,得到合并成本增加后的项目治理风险数值,同时也得到合并成本增加后的项目收益和相关方数量的变化情况。从图4-6的“2”字线型可以看出,增大项目治理社会网络中相关方与合作伙伴的合并成本后,加入小派别的收益以及小派别内利益相关方的数量有所降低,同时项目治理的风险大大下降。由此可见,相关方加入小派别的收益、小派别内利益相关方的数量多少以及项目治理的风险对利益相关方的合并成本较为敏感,我们可以通过管理相关方的合作来达到控制项目治理风险的目标。

就该大型水资源信息系统项目而言,项目治理的主要风险是防汛抗旱信息资源不足、信息共享困难、应用技术力量薄弱、仪器设备老化以及后期管理问题等。项目治理中,利益相关方为了获得较大收益,可能会采取有利于特定个体的治理策略,如不注重技术投入、监测仪器设备脆弱、工程施工质量不高、监理不力等,从而获取小派别利益的最大化,长期来看,影响项目的整体利益,进而使项目整体面临较高的治理风险。解决此类风险的主要方法是加强相关方的约束,增大相关方违背项目承诺的损失,保证权力与责任的独立正常履行,具体措施包括签订多方合作协议、加强过程控制和后续评估、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等。

3 结论与建议

项目治理牵扯到多方利益相关方[14],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网络,该网络又受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传统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不能反映这种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模型,识别影响项目治理动态性的主要因素,模拟分析项目治理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过程,能够揭示项目治理的过程,进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项目治理的风险,从而达到项目治理的预期目标。

鉴于社会网络构成的不确定环节,建议今后对项目治理的相关变量进行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开发有效的信息系统,强化不同项目动态性信息的沟通与整合,以提高社会网络分析的精度和水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Turner J R. Towards a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Nature of the Project Governance and Project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24(2): 93-95.

[2]丁荣贵. 项目治理: 实现可控的创新[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6-9. [Ding Ronggui. The Project Governance: To Achieve Control of Innovation[M]. 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2006: 6-9.]

[3]Rowley T J. Moving beyond Dyadic Ties: A Network Theory of Stakeholder Influe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 887-910.

[4]Lyneis J M. System Dynamics for Market Forecasting and Structural Analysis[J]. System Dynamics Review, 2000, 16(1): 3-25.

[5]Sterman J D. Business Dynamics: Systems Thinking and Modeling for a Complex World[M]. Boston: McGrawHill, 2000: 1-7.

[6]Saleh M, Oliva R, Kampmann C E, et al. A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Approach for Policy Analysis of System Dynamics Model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0, 203: 673-683.

[7]Greve H R, Baum J A C, Mitsuhashi H, et al. Built to Last but Falling Apart: Cohesion, Friction, and Withdrawal from Interfirm Allia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53(2): 302-322.

[8]童欣, 彭华涛. 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的条件因子及倾向指数分析[J]. 企业改革与发展, 2010, (5): 164-166. [Tong Xin, Peng Huatao. The Condition Factors and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of Venture Business Social Network Evolution[J]. Enterpris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2010, (5): 164-166.]

[9]刘学军. 基于网络结构熵研究网络演化的一种新方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10): 2527-2528. [Liu Xuejun. A New Method of Network Evolution based on Network Structure Entropy[J].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10, 6 (10): 2527-2528.]

[10]李旭. 社会系统动力学:政策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68-69. [Li Xu. The Social System DynamicsPolic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9: 68-69.]

[11]Carayol N, Roux P. Collective Innovation in a Model of Network Formation with Preferential Meeting[C].WEHIA Conference, Kiel, Germany, MD, 2003.

[12]万怀宇,林友芳,黄厚宽.社会网络中的链接稳定性预测问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33(5):99-103. [Wan Huaiyu, Lin Youfang, Huang Houkuan. Research on Link Stability Prediction in Social Networks[J].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09, 33 (5): 99-103. ]

[13]Lovell A M. Risking Risk: the Influence of Types of Capital and Social Networks on the Injection Practices of Drug Users[J].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002, 55(5): 803 -821.

[14]Vilanova L. Neither Shareholder nor Stakeholder Management: What Happens When Firms are Run for their Shortterm Salient Stakeholder?[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5(2): 146-162.

Dynam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n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Governance

LIU Fang SUN 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Abstract

Relationships of stakeholders in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governance compose a social network, which will change over the projects lifecycle. At present, research based on singlestage static network is insufficient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network in dynamic governanc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social network in project governance and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are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and to improve the project success rate. With the large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on water resources as an example and with overall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system dynamic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ynamics of the social network in project governance, builds system dynamics model to simulate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also discusses effective ways to control project governance risk through sensitivity analysis.

Key words Project governance; System dynamic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1-10-24

篇7

就分管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谈几点意见。不当之处,根据会议布置。请周荣书记、王彬市长及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一、1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卷烟厂、热电厂等重点规模工业企业的有力拉动下。占年度计划92亿元的8%与去年同期完成的6.2亿元相比,增长了19.35%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缓慢。1月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1.13亿元。其他工业完成了0.258亿元。2011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61亿元,目前的完成比例仅占任务数的0.019%差别还比较大。

(三)主要工业产量完成情况良好。其中生产水泥2.23万吨。同比增长4.17%火力发电21514.5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0.02%生产卷烟240500万支,同比增长4.24%生产自来水8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3.33%生产棉纱194吨,同比增长15.48%生产农用车辆500台;生产化肥2.181万吨。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各项指标基本上都坚持着稳定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增长,从统计数据来看。得益于激进支柱产业的继续稳定发展:卷烟厂1月产值达3.5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15亿元增长12.38%水力发电125万千瓦时,火力发电21514.59万千瓦时,东华新能源1月产值2800万元,赛德水泥1月产值500万元,都起到不同水平的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分析

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与2010年制定的工业振兴规划的宏伟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异,1月份。工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小,主要产业门类的产品产量增长整齐不齐,还有相当局部企业开工缺乏,局部企业甚至出现停产现象。

正是保守的春节节日期间,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年末岁首。大部分企业都放假过节,使得企业出现一定面积的停产停业现象;前段时间的恶劣雪凝天气继续数十天,虽然下大力气疏通道路,抢运电煤5万吨,保证电力、油料等生产物资供应,保证企业正常开工,但是雪凝天气的负面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

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的确定,市工业经济正处于蓄势待发的起步阶段。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政策支撑,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开辟了新的希望和未来,市工业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既要珍惜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又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地委、行署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布置上来,全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下步需要突出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有所不为,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必需做到有所为。着眼全盘抓大事,突出重点抓要事,集中精力抓难事,以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去年的工业发展大会上。发展支柱产业,相应的项目贮藏库也已初具雏形,这是完成既定目标、实现跨越发展的坚强保证。各镇乡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进一步强化投资的拉动作用。要做好项目储藏,对市属重点建设项目,优先配置土地、能源等资源,优先保证环境准入,优先料理各项手续,确保项目早日投入建设,迅速改变投资缺乏的状况。要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筛选、论证、实施一批项目,努力形成贮藏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规划论证一批的良性循环局面。要进一步引导和协助现有产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形成集群优势,做到集约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经常性活动继续开展,努力形成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目前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支点只有水泥、电力、烟草等少数行业。而是整齐不齐,还有为数不少的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各镇乡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要多方谋划,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工业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一要进一步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工作指导,密切跟踪全国、全省、全区经济形势变化,进一步促进产销衔接,协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要抓重点、抓大户,倾斜协助、扶持力帆骏马、热电厂、卷烟厂等大型企业发展,确保主导产业发挥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二要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给予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倾斜支持,尽快形成黔西北产业园区、小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工业聚集区域,走节能环保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篇8

1、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这一现状,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

以前对于过程的理解只限于教学层面,将过程简单的视为教学过程,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过程其实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过程,也包括学生要了解各种结论的获得过程。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这是一个学习者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存、生长、发展的内在需要。

重视过程,就是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比如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单单告诉学生这个结论,学生可能在强化练习中会做题,然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这一结论的获得过程,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深层建构。

2、价值观的内涵及目标达成

所谓价值观。是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对学生而言,也是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价值观这一目标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常常是忽略不计的。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描述中往往倾向于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带给学生学生怎样的价值取向,关键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价值观。比如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本质的价值取向,就影响着教学对教学的设计,进而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

篇9

【关键词】财务目标;社会责任;经济责任

三聚氰胺、哈药六厂乱排污、地沟油等大量事件表明,企业只顾追逐短期的自身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了企业的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而且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当感恩和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基本道义。实践证明,企业若缺乏社会意识、没有社会责任感,就难以实现企业的利润和价值的持续增长。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仅仅是他们生存下去的理由,而社会属性(社会责任)才是他们根本价值所在。

一、企业的财务目标

财务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下文中将主要介绍会计理论界目前财务目标最常使用的观点,并分析每种观点的优缺点。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是一种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观点,

优点:第一,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第二,考虑了风险因素;第三,能使企业决策兼顾长期利益;第四,还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等等。

但是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它只是单纯从价值方面来定位财务目标,没有兼顾财务目标的社会性。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忽视财务目标的社会性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目标观包括了不少具体的观点,如:每股利润最大化、每股现金股利最大化、每股市价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等。

这种目标观在西方曾经像利润最大化目标观一样盛行一时,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观的一些缺点,比如考虑了风险和时间价值的因素。

但是,这种建立在“所有权观”的产权理论基础上的目标的缺点:没有考虑社会性的财务目标,容易造成唯股东利益是图,从而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损害企业长期利益。

(三)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这种目标观认为:企业是处于整个社会网络之中的一个小网络,因而企业必须处理好与各利益支持网络的利益关系。同时把反映财务目标社会性的财务关系也包括了,使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融为一体,把企业的各种力量形成“合力”,从而使企业长期高效地运转。

综合来看,以上的财务目标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财务目标观。各种目标观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指导并规范着财务行为,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和财务实践的成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但是,就目前来说,原有的这些财务目标观要么在理论上有缺陷,要么在实务指导方面不够全面,都不能完全适合当前的财务理论和实践。

本文认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经营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消费者等,各方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行动影响着公司的经营,任意一方面通过损害另一方利益而获利都不会长久,只会导致矛盾深化,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制定财务目标时,必须将社会责任纳入其中,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自身责任以外的企业责任。具体而言,包括企业对高层管理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社区、政府、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一)对股东的责任

作为公司的投资人和公司资产的所有者,企业首先应对股东负责,公司经营者经营股东投资的资产,公司经营中要面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市场经济下公司面临的风险很大的,并且,股东对公司的求偿权排在最后,最低保障比较低。

(二)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是靠员工的劳动来运作的,一个公司决不能只考虑管理者的利益,也不能仅仅采取命令式管理,要人性化管理,企业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的工作环境,首先要做到对员工生命有安全保障,再者员工劳动要及时得到回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待遇取得权等劳动权利。

(三)对债权人的责任

企业除了自有资金,通常还要从外部债权人那里融资,因此企业就担负起按时归还本金和利息的责任。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要考虑本企业的利润,还要考虑到业务的风险性,保证交易的安全、经济的流通。

(四)对消费者的责任

大部分企业将其使命定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其实就是一种责任,企业有责任保证其产品质量合格、让人满意。如果企业仅仅为追求利润,生产质次价高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将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对环境的责任

对环境的责任是强制性的要求,由于一旦造成环境污染,后果几乎是不可弥补的,环境破坏不仅仅影响到造事者,是对这个社会的影响。这个责任包含两个层次: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资源;主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企业都从长远角度出发,为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展绿色生产、绿色营销。

(六)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

企业有责任帮助弱势群体,不仅仅是企业名誉宣传的需要,而应该视为一种责任。积极主动资助教育事业、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搞好自身与社会及社区各方面的关系。

三、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实体,这就决议了企业经营的财务管理目标要以赢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而与此同时,社会责任又与各种利益关系形影相随,无从回避。能否在利益与责任、个体与社会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的矛盾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承担社会责任,在企业看来势必会成为它的一种负担。一方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企业的消费成本,短期内会使企业的利润减少,这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违背,这也是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不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自觉承担社会与环境责任会危及企业的生存。过分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把对利润的追求放在次要位置,企业会一步一步地失去履行社会责任的根蒂根基,最终企业会倒闭,进而给社会增加更多的负担。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就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还要对产生和支持它的社会负责。企业是以长期发展为目标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以不污染环境、不虚假广告等来庇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在短期看来,这有可能会有损企业的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有益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相当于进行广告投入,不仅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还会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和减少政府的管制,因而使企业的收益增加;相反,如果企业只追求自身利润,而不承担社会责任,就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公众的利益,必然会激化企业与社会公众的矛盾。因此,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使企业的收益增加,从而补偿了承担社会责任时负担的成本。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是一致的。

通过对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应该把社会责任纳入到组成企业财务目标的因素中,企业在实现财务目标的同时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是社会、市场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此外,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必将为企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利润实现和资本增值的机会。因此,我们更应该尽量做到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与履行社会责任并行不悖,不断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萍.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

[2]杨建英.论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J].现代商业,2008,24.

[3]王雄伟.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分析[J].财会研究,2006,5.

篇10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社会需求;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近年来,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医学院校是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为了生存发展,采取了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带动招生,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开发校企合作促进就业等措施,来应对严重的“就业难”问题。本文通过对现代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目标确定与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吻合度的分析,探讨两者的结合点。

一、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现状

1.学生情况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录取的学生大都是高考和中考成绩都不太好的,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其中大部分学生家境较好,从小养尊处优,比较注重生活条件,安于享受,不愿过艰苦的生活,不能够塌下心来刻苦学习,因此,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也不理想。学习成绩较差使很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对自己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很一般,面对实习就业单位的挑选不够自信甚至焦虑,在参加实习就业面试的时候,表现为心理素质差,不能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挑选,错过很好的机会,也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影响整个人生。

2.学生实习就业心态。大部分学生缺乏人生规划,没有长远打算,没有奋斗目标,把实习、择业、就业问题看成是学校的事情、家长的责任。自己不能为自己积淀底蕴,做好创业的准备。有的学生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想留在大城市、大医院,不愿意去基层、去边远地区、去艰苦的地方。有的为了依赖父母,减轻自己的压力,总想选择离家近的、条件好的、不用付出辛苦的单位,从不考虑个人条件、社会的需求、将来的发展。

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情况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不断发展和深入,使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卫生医疗单位的人员日趋饱和,接纳实习生时,要求本科学历,有的专业可接收少量大专生;招聘就业人员时,原则上都限定学历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就是重点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很难进入,地方高职医学生基本上不予接收。中小医院和偏远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较大,但一般条件较差,科室不健全,医疗水平较低,对医学院校学生缺乏吸引力。私营、合资医院及和医学相关行业的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并且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学生和家长对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了解甚少,加上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愿到非公有制医疗单位工作,总认为大医院比小医院好,公有制医院比非公有制医院好,没有考虑学生本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的改变,减少了学生的实习就业机会,也造成了现在大城市的大、中型医院医学人才供过于求,而基层医院、民营医院又缺乏医学人才供应的现象。

三、高职医学院校人才供需对接的有效策略

高职医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掌握一定技能,进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发展要求有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一方要成才,要就业;一方需要大量高技能型人才。成才为了被社会接收利用,用才的条件是必须成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职医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在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价值和使用上存在着不尽吻合的现象,需要双方各自从实际出发,调整期望目标。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当好成才和用才的桥梁和纽带,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1.对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矛盾,调整实习心态,实现顺利就业。高职医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共有的择业心理特征,又因医学专业特殊的培养目标而有其特殊性。帮助毕业生认识自我、认清形势、准确定位、转变观念,使学生将实习与就业相连考虑,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转变高职医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要专业对口”、“一定要大、中城市单位”、“一定要较高薪资”、“一定要公有制单位”等思想。面向基层医院、面向普通大众是高职医学生的选择趋势。

2.加强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对接、互动。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高职教育不应是一种终结教育,而应是终身教育。社会需求在变化,作为要走向社会的高职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还要围绕高职教育实际需要,围绕学生未来岗位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自主创业的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以及在各项工作中的创新能力。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满足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需要。

3.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场所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和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高职医学院校对师资能力的要求,是通过学生最终能否经受社会对其职业能力的检验而确立的,所以师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要适应高职教学的本质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训课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课程体系建立与社会职业变化紧密关联,课程必须及时反映职业变化的新要求、新信息。处理课程设置稳定性和变动性关系,是高职医学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

4.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使学校能准确地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考试内容,为职业毕业生开发供求对应的实习就业岗位。使学校教育教学跟上时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职医学院校通过建立稳固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岗位锻炼,使学生更快地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通过学生顶岗实习,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生,为选拔优秀人才和岗位安排设置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5.建立网络平台,重视实习就业信息的收集,定期向社会医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向毕业生社会对医学人才需要,畅通信息,不仅可以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就业机会,还可以展示成功创业人士的创业故事和成功经验,随时向学生讲解政策法规、就业技巧等。开拓实习就业渠道,组织实习就业见面会,给用人单位和即将走向实习就业岗位是学生搭起一个直接面对的平台,增进了解,互相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