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范文
时间:2023-04-09 04:5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国外的贸易业务愈加频繁。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基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例如,我校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还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讲述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操作实务的课程,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术语、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与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商检、索赔与仲裁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能够在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或在相关部门从事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工作。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重中之重,掌握好这门课程毋庸置疑。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或者以后直接或间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都非常重要。但是,非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效果不甚理想,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改革。
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对课程内容不太理解。例如,我校的英语专业从大二开始就开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但是由于学生既没有学习过经济学,也没有学习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相关课程,学生对有关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很不理解,感觉晦涩难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从而给师生的互动与教学进度的推进带来很大障碍。而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虽然经济学知识丰富一些,但偏重于管理的学习,对深入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现象,也有待加强。尤其是很多管理类的学生,英语不是很好,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及英语的部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2.教学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老师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把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进出口流程、对于国际结算的学习,很多学生只是理论上理解了,但实际怎么操作,还是不会。另外,有的老师教学内容流于书本,没有紧跟国际经济形势。这些老师喜欢照本宣科,将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没有紧跟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把最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现象、国际贸易政策教给学生。教学内容滞后,教案没有改进,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现实之间存在断档。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一些老师对于非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偏重于以老师为主体的讲解式教学,一味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缺乏其他教学方式的采用。一堂课下来,教师辛苦,学生疲惫,但教学效果却不太好。因而,这种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必须改进。4.考核方式有待改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本身需要识记的内容很多,因而一些试卷,偏重于识记性内容的考核,无论选择题、判断题、还是问答题,都是以识记性为主。因而,学生复习起来,非常枯燥。而一些学生,平常不怎么学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也能幸运过关。这种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也不一定有优秀的表现。
三、非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改革
上述问题,既有学生本身的专业背景问题,也有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借鉴其他高校老师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加强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经济学的教学。对于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可引导其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知识,在更为广阔的经济学背景下来理解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丰富,必将为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2.课堂内容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联系学生以后工作当中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同时,紧密联系当前的国际贸易新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例如中欧贸易摩擦问题、中国的汇率变动问题、TPP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课时所限,不能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那样,进行专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操作,例如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练习,但是,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还是有很多途径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到海关和码头参观,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模拟练习,让学生扮演国际贸易中诸如进口商、出口商、银行、海关等不同角色,模拟国际贸易实际操作。3.运用案例教学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引入具体的、生动的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首先,案例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同知识点结合紧密的、长短适宜的、密切反映最新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的案例。其次,要做到案例的合理展示。有多媒体当然最好,多媒体的放映能让案例清楚地展示出来。如果没有多媒体,让学生课后打印拿到课堂上使用,则不太方便。第三,在案例讨论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对于TPP的讨论,就有很多分析的视角,要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案例讲解完后,由于学生的看法不尽一致,学生也并未充分理解,老师要对案例进行最终点评,综合归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问题4.适当开展双语教学。针对不同专业,适当开展双语教学。对于英语、商务英语等英语类专业,当然可以开展双语教学,而且可以比较深入。例如,选用英文版教材,在课堂上主要采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考试等等。但是,对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有些学生英语不太好,完全用英语教学则会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因而,只能适当采用英文教学,例如国际贸易合同的英文形式、国际贸易术语的英文讲解、各种票据的英文形式等等,另外,在涉及国际贸易而内容不太复杂的部分,也可以采用英文讲解。5.改进课程考核方式。首先,丰富平时考勤方式。除了考勤、课堂表现与作业外,凸显学生的奖励加分。对于学生在案例和专题讨论表现优秀的,可以加分。除了书上的作业,可以给学生布置小论文,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其次,改进考试方式,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在期末考试的命题中,要使用多种题型,要减少识记性的内容,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例如案例分析、例如实践模拟等等。总之,让学生认识到,考试不是背记,考试不是搞突击,考试考核的是能力与素质形成与提高的过程。
四、结语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进一步的发展,国际贸易将愈加重要。对于非国际贸易专业,学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专业知识,必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裨益。而对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成功,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樊慧玲.《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模式探析——基于非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设计[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104-106.
篇2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已经成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等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等内容;实务部分主要包括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和贸易术语、货物的运输与保险、货款的结算、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非国贸专业的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陈旧且不能针对不同专业重新整合
目前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的内容跟不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随着国际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投资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现行教材中对这些内容的阐述甚少,很多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将新的内容在课堂上予以补充。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教授不同专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却仅使用同一本教材,同样的教案。并没有注重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这门课和自己的专业有什么关系,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2.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性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即便有互动,也仅仅是简单的问答形式。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则容易表现出厌学、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的现象。
3.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没有外贸企业的工作经历,不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因此并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
4.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出勤及课堂问答等平时成绩给出最后的总评成绩。闭卷考试内容缺乏新意,大多数题型只能考核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不能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如何才能规避以上教学弊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教改心得:
1.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且注意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调整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新的国际贸易惯例、政策、措施也不断出台,而这些新的内容往往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在教材上有所体现,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经常更换最新修订或编写的教材外,还要及时的将没有纳入教材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补充,以做到与时俱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与其所学专业的关系,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关专业课与本课程的关系,调整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可适当增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部分的学时,让其意识到国家颁布的不同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要侧重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的讲授,因为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国际贸易术语等内容与该专业商务英语函电等专业课程密切相关。对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在国际货款的结算部分则要多分配学时。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与互动
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要结合国际贸易环境及当前国际贸易重大事件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到国际贸易措施中的反倾销措施时,可以引入中国光伏产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案例来分析;在讲到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部分,可以提出小组讨论题目:希腊债务危机对欧盟乃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鼓励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专题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部分,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建立自己的公司,模拟交易磋商与合同签订等活动,在实操演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教案、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料到课程网站上,方便学生课下复习。同时还可以教学案例资料,课下先由同学们进行阅读与思考,课上组织小组讨论或专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在网站留言,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和老师就课上的专题讨论进行课下更深入的交流,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下互动平台。
3.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按期选派任课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操作软件,由于非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课程的学时分配并不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选择重点模块进行模拟操作实训。
4.改革考核方式
除了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外,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考核上,加大平时过程考核的力度。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重点观察并记录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小组讨论中发言的次数与质量;第二是课堂案例分析与专题讨论中能否认真研读老师课前布置的案例并且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第三是在实训室运用国际贸易软件进行模拟操作时的综合表现;第四是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只有将过程考核的比重加大才能改变学生考前突击复习,考完就忘的弊端。
篇3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实践跟踪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从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贸易的方式,进出口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手段及各环节的操作规程、参与贸易的机构等,都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变化。国际贸易实务这门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教科书内容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实务的跟踪,希望从发展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思考,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知识进行探讨,促进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内涵的发展。
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交易大多以信用证结算为主,可以用货、证、船、款四字概括贸易的全过程,具体为寻找客户、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修改信用证,租船订舱、报关报检、保险、装船出海,缮制单证、交单结汇,付款赎单、提货。在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践操作出现了许多与传统的理论知识不同甚至相悖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跟踪实践操作的发展,随时更新我们的理论知识。
1 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发新客户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给国际贸易带来无限商机。从事国际贸易的人都有一种同样的感受,那就是使用网络维护老客户和开发新客户变得便捷。除了参展等这些开发新客户的传统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B TO B”商务网站上开发自己的潜在客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开发客户仅仅是几句话带过去的内容而已。但在现实中,这才是贸易的基础,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中最难的部分。如何寻找客户,跟客户联系,激起客户的购买欲望,是很多国际贸易新手(有的甚至从事了好几年)的从业障碍。
教学建议:增加“交易前的准备”章节中“交易对象的选择”的内容,选择的方式。
2 “电放提单”、“无单放货”的出现
2.1 定义
在货运阶段,提单的签发和货物的提取出现“电放”、“无单放货”。随着近年来集装箱运输和先进的导航设备的广泛运用,电放提单这种新的交货方式得到迅速的推广。各国港口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港口的装卸效率提高,近海贸易的船期得以缩短。使传统的凭提单交货的操作方式显得滞后,容易造成“货等单”的不利局面,且支付较多的港口和仓储费用。电放的操作步骤:承运人收到托运人电放指示后,先收回其已签发的正本海运提单,用电话或传真等形式,指示在目的港的船代将货物放给托运人指定的收货人,而收货人仅需持电放通知单即可提货的行为。这与传统的需持正本提单方能交货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新的交货方式对于参与交易的三方影响各自不同,各当事人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也不对等。
2.2 对各方的影响
电放行为的优点:节省了正本提单在邮寄过程中的周转时间及相关费用,回避了邮寄环节的风险,有利于加快提货速度,提高交易效率。
电放行为对各方的影响:因为无法正常采用信用证结算,出口方可能财货两空。信用证结算对于卖方有货款的保证,卖方只需要按合同要求发货,在规定的期限内,持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到指定的银行交单议付。但是采用电放交货,卖方首先要把承运人签发的正本提单交还给承运人而换得电放通知单,无法持信用证项下要求的海运提单正本到银行交单议付;而银行因为卖方不能正确提交提单,失去对货物的控制权,会宣布信用证无效而不承担付款责任。对于进口方的影响进口方可以快速提货,提高交易效率。
2.3 教学建议
(1)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在贸易术语的教学内容上,增加“电放环境下贸易术语的选择”。在贸易术语教学处理时,教学内容增加“电放方式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介绍”,CIF和CFR术语成交时,作为租船订舱的卖方,是提单上的托运人,可以全程掌控自己的货物,只有在有收款把握时,才能发出电放指令。与此相反的,因为FOB是由买方来租船定舱,买方就成为海运提单上的托运人,托运人有权要求承运人电放货物,出口方则被隔离。
(2)在“结算方式”教学时,增加信用证项下“电放”风险分析,出口方选择用预收货款的方式时,应提高预收货款的比例。
(3)保险险种除了海运货物险种之外,增加出口信用险介绍。
3 集装箱提单“不知悉条款”的滥用
3.1 定义
集装箱提单中的“不知悉条款”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出现而产生的,在集装箱整箱货运输方式下, 托运人在其工厂、仓库或集装箱堆场,自己装箱、计数、加封识后交付承运人。提单批注“不知悉条款”具体表现为:提单的正面会出现SLAC—Shipper''s Load and Count (托运人装箱、计数);SLCS—Shipper''s load, count and seal (托运人装箱、计数并铅封);STC—Said to contain(据称内装)等字样的保留性批注。这些批注就是所谓的提单“不知悉条款”。
3.2 影响
(1)承运人无法核对箱内货物,为推卸责任,滥用“不知悉条款”。一旦运输过程中出现货损货差,承运人可以在提单中批注此类条款来帮助自己免除赔偿责任。
(2)对于商业信用欠佳的卖方,完全可能会利用集装箱整箱货运输自身的缺陷对收货人实施欺诈。
3.3 教学建议
(1)贸易术语讲授与集装箱交接方式相结合。在讲授集装箱交接方式时,增加“不同贸易术语下各种交接方式的利弊”。根据目前航运界状况,要完全禁止保函的使用是不可能的,保函具有承、托双方合伙对第三者收货人欺诈的性质,因此,选择可靠的承运人运载货物是十分必要的。采用FOB术语订立合同,FCL/FCL交接时,可由自己选择可靠的船公司运载货物。而在采用CFR 或CIF 贸易术语成交时,最好指定诚信可靠的船公司作为承运人。
(2)提单的种类应与产生的环境相结合。大多提单欺诈发生在装货这一环节。在装运港,责任者或者偷换货物,以次充好;或者串通承运人预借或倒签提单。因此,在讲授提单的种类时,建议使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解释提单种类中的清洁提单、不清洁提单、倒签提单、预借提单等等,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各种提单所带来的不同的贸易影响。
4 货款结算方式——T/T结算比重大幅增加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中,货款结算方式大多倾向于信用证结算,对于电汇以及电汇的操作,总是很简略地介绍而已。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尤其是老客户之间)使用T/T进行结算。
4.1 T/T结算方式及其风险规避
(1)部分货款前T/T,余款见传真件付清。此类大多现于信誉较好的老客户之间,但也存在风险。(2)后T/T,非信用证的远期付款,不管是全额还是部分货款在出货之后才进行支付的,都要进行投保,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里说的保险是指第三方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如果货款出现坏账,担保公司会支付80~90%的货款给出货人,避免可能出现的较大损失。另外投保的好处还有,担保公司在下放某客户的信用额度之前,会对该客户进行前期审核,一般来说,如果审核通不过的客户,一定是曾经有坏账记录或者信誉等级较差的公司,我们直接可以拒绝与该类客户以后T/T方式成交,规避风险,如果审核通过,也从侧面反映该客户的信誉情况良好,可以解决出货人的担忧。
4.2 教学建议
增加T/T结算方式的课时,除了T/T的操作流程外,增加此种结算方式下的风险分析,风险规避方式。
随着国际贸易、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会出现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及时更新我们的理论知识,以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际货运协会.国际海上货运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
篇4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发展迅猛。据WTO相关数据显示,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8.9万亿美元,增幅为368%。而这期间,其中的国际旅游业表现尤为突出。2013年,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人数近10.87亿,同2000年的6.983亿人相比,增长了55%。
伴随着中美两国货物贸易的发展,中美之间的服务贸易也迅速成长,而中美旅游贸易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那么,接下来本文将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视角和中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中美旅游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而试图提出相应的有效政策建议。
二、中国和美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一)现状特点
(1)中美旅游贸易总额发展迅速。中美国际旅游贸易在2000
-2003 年期间发展趋于平缓,但是2004 年是个转折点,无论是中国从美国进口旅游贸易还是中国出口,都显示出较大的增幅,中美旅游贸易发展处于一个强势递增的状态,中国向美国出口额由 2000 年的11.85 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9.51亿美元,增长了近2.5倍。而相应的进口额也从20.27亿美元增加到98.14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而两国旅游贸易总额增幅也是达到了3.9倍。
(2)中国对美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明显。中国在与美国进行旅游贸易时,长期处于一个贸易逆差的状态,而且自2006年开始,其逆差额越来越大,进口额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出口额的增长速度。图中的出口额的曲线位于代表进口额曲线的上方,且前者明显向右上方倾斜,而后者的较为平稳。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也就说明了中美国际旅游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下降。从贸易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美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属于净进口国,其国际竞争力较强,而中国属于净出口国,相比之下,其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中美国际旅游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商直接投资
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因为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针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投资能够为外资旅游企业创造直接的就业机会,通过加大对旅游业瓶颈部门的资金与技术的投入,能优化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我国的旅游资源,因此能够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出口,进而促进我国与美国旅游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由此说明美国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增加时,中美两国国际旅游贸易产业内水平会随之上升。
(二)旅游市场规模差异化
当两国拥有的市场规模的差异越大,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拥有的差异性可能就会增加。同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特点,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为本国的居民生产所有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理想偏好,此时,一国就会倾向于想另一国进口与本国有差异的产品或服务。由于中国与美国旅游市场规模的差异大,其所拥有的产品的差异性可能就会增加,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以此促进两国旅游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三)服务贸易开放差异
服务贸易开放度也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能够促使更多的国际因素对本国产生影响,同时也让本国的经济发展的节奏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就会更加频繁。
对于国际旅游业,当一国采用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会降低其对外开放水平,而美国的签证等政策同中国相比更为严格,其对外开放的差异较大,不利于美国旅游业的出口,会降低旅游产业内贸易水平。说明当中美两国在服务贸易开放上有很大差异的时候,此时两国间发生贸易更多的是产业间的形式存在,即,产业内贸易水平会下降。
四、政策建议
而且虽然中美两国的旅游业贸易总额巨大,但中国对美国旅游业的进口额远远大于其出口额,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并此现象有逐步扩大的态势。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下面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提高我国人均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无论是居民收入还是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内需不足等问题的出现,阻碍了我国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发展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尽快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
(二)政府提供政策保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国开放程度可以用其国际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来衡量,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一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国的发展程度。在促进一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和相关贸易政策都对其有重要作用。
篇5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最基础的核心课程。这门课不仅需要传授国际货物买卖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对实际业务进行讲解。该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针对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文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问题;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该门课程既含有国际贸易的微观知识、宏观知识,其实践性、综合性也很强,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教学中的地位随之逐渐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高度重视。目前,独立学院在《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课程教学中,大多未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新时期下急迫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概述”等方面的内容。实务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市场调研”“商品价格核算”“贸易术语”“ 国际货款支付”“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牵涉的知识点也相对比较多。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内容也随之更新。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美国以及欧盟联合推行了新的“碳关税”,自由贸易区协议也更新了。再如,《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英国2009年1月1日正式开始应用《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2011年1月1日,国际商会正式推出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这些都表明不管是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实务方面的变化较多。但是,目前一些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没有完全跟上国际市场的变化。在教学中没有融合最新的内容,导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很难有机融合。
同时,有的独立学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上是照本宣科,与实际严重脱节。讲授的内容偏难、偏深,学生们很难理解。而在实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过于强调实际操作,没有解释具体操作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导致很多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比如,在学习“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将课堂教学时间主要投放在填制保险单、计算保险费及运费、提单等方面,导致和后续课程内容出现重叠。其次,有的教师在实务教学中并没有注重讲解、解释和实务操作有关的国际国内法律、国际贸易惯例等,导致学生没有建立一个整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树立严格遵循国际贸易法律、惯例进行操作观念。这样的最终结果会导致学生的实务操作流于表面,不能帮助到学生日后的学习。
2.教学方法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应用,很多教师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中都已经学会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基本上每个授课教师会通过PPT课件列举案例,让学生们根据布置的任务相互讨论,然后开展课堂演讲。但是因为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比如,有的教师在采用PPT课件授课的过程中,一味强调PPT课件的内容,忽略了课件设计的生动性。教师只顾自己讲解,缺少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小组讨论是目前教师最为常用的互动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选择比较合适的几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要求制作成PPT课件在班级上演讲,最后再由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但是这种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学生并不能全面掌握所有的知识,也因实践的局限性,使他们并不能全面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会导致分析失误。有的教师协调、控制能力不足,也会影响教学效率及效果。
二、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教学改革建议
1.教学内容改革
⑴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独立学院教师应注意整体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这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真正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及本质,不断学习关于国际贸易相关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不断补充、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目光不能仅仅盯在课本教材上,而应该从相关的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向学生们灌输最新的知识。比如,从2012年8月1日起,我国正式开始执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将核销单制度取消,企业不会再办理出口外汇的核销手续。针对这一改革,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新的要求做出适当调整。按照新的办事程序、要求,向学生们讲授关于“退税”“报关”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同时,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们主动关注一些贸易理论作用及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例如,政府出台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都有实施目的、作用及条件。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出现正面、反面两种效应。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例如,如果从国际贸易地理的层面上分析,我国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是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也增强了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深入探究和思考。
其次,教师应该增加贸易理论教学中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比如,“非关税壁垒”“反补贴、反倾销以及保护措施”等,这些内容都是现代外贸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熟悉、掌握我国对进口产品应该怎样进行“两反一保”,而国内外贸企业对外国又如何采取“两反一保”措施,外贸企业怎样突破外国建立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相关知识。传授这些知识有利于为学生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考证的要求。国际贸易实务的任课教师应采用多种渠道和途径与外贸企业人员交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外贸企业的实际案例及工作流程,突出、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其次,教师应以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标准,根据相关的考证要求,合理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考证主要包括外销员、商务师、跟单员、单证员等,教师平时应仔细留意这些考试的试题内容,以及考试大纲要求。尽可能帮助学生们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为他们日后应聘提供基础和条件。
2.应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教师在制作PPT时应适当加入视频、图片等,增强PPT课件的吸引力。比如,在讲解“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件中插入相关的新闻视频,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小组讨论教学时,教师应合理分组,并且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使小组成员能够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提高小组讨论效率。同时,教师应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不在于教学案例数量的多少,而应该选择合适的经典案例。教师在案例解析时,应给学生们留出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再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如果案例较为复杂,应先让学生们在认真讨论后,制作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模拟实践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国际货款结算中的“金融票据”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票据流转的过程。或从外贸公司拿到真实的票据复印件(空白),让学生们按照教师提供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要求,模拟完成出票、提示、背书转让、付款、拒付、承兑及追索等一系列票据行为。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熟悉、掌握票据的实际操作流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丰富考核方式
考试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课程的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没有发挥出考核的应有作用。考试不仅应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同时也可以结合演示考试、操作考试、口试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技能的考核力度。笔试的内容除了包括选择、名词解释、判断、填空、案例分析等知识记忆能力考核题型外,还应该加大综合性主观题型的比例,尽可能做到全面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今天,我国对国际经济、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高素质的外贸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独立学院教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4).
[2]王成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论坛,2010(6).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全球化带来开的国际商务竞争之中,一大批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掌握国际贸易法规,熟练运用外语,精通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实用将成为社会急需的热门人才。因此,加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培养与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贸易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研究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该过程经历的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强,环节多,部门广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合同磋商、合同签订和履行、合同异议的处理等环节,包括对价格的核算、运输、保险、报关、报检、货款结算、争议与索赔、仲裁等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准确熟练的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并能够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联系起来,保证进出口业务的有序进行。鉴于课程以上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法律、英语、报关、报检、金融等各方面的外贸知识,并能够完成相关操作,能够有效处理业务中出现的问题。
2、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涉外活动
在对外交往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而且还应该注意配合外交活动,认真贯彻我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在履约当中,要重合同、守信用,注意对外保持良好的形象。
3、与国际贸易惯例密切
在双方洽商履约过程中,涉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国际惯例,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这些惯例广泛的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使用。这就使得这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贸易惯例紧密相连。是否能掌握好这些国际惯例关系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问题。因此这也是教学重要内容。
二、当前民办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用英语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有效实现两个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当前许多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掌握水平很可能只会停留在英语词汇和支离破碎的国贸实务知识层面上。由于教师外语表达能力、知识本身的难度、学生预备知识的存贮、学生的英语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外语在传达专业知识方面远远不及母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学组织不科学,往往会将双语教学课程变味成为基础英语课程。教师、学生将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与讲解而无法顾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
2、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较低
对于在校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缺少对国际货物买卖的感性认识,对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环节、各项交易条件和合同条款的规定方法、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都难以深入理解,实践少,理论多,根本谈不上灵活应用。而课程教学中又存在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只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很好的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3、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绝大部分在强调知识点,案例教学、启发性教学方式应用偏少。以往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传递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过于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难以去理解和实际操作。即使死记硬背,最后也不能融会贯通。
4、师资队伍不完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授课教师很多是毕业后直接分配到高校当老师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却没有实践工作经历。甚至多年讲授本课程,却从没有机会体验外贸业务环境或参与实际操作,或从没有接触过贸易合同、提单、商业发票、保险单、信用证等单证。
三、民办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其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探讨该课程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变得尤为重要。
1、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将教学模块制做成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一笔业务从磋商到交易完成,涉及很多环节,很多相关机构,例如: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海关、商检等。为了使学生对环节办理的业务和手续有个感性认识,可收集各相关业务机构的各种实物材料,包括单证、操作流程等,丰富各个教学模块的内容,并制作成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提高,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课堂气氛始终轻松愉快。
2、教学过程注重实务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条款的内容,而且会根据实际业务要求签订合同的条款;不仅能看懂单证,熟悉各种相关单证的内容,而且要会制作。在教学安排中,要求学生准备一份合同文本,教师虚拟一个贸易背景资料,当课程教学中模块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完成相应合同条款的签订。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实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校应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在学校通过模拟实验室进行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的环境,减少企业对新员工培养的成本。在实验室进行仿真的贸易业务往来,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业务能力,增强执业能力,提升竞争实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实习基地的建设能为学生和任课老师提供实际的工作环境锻炼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和实习基地的交流和信息反馈,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方法,保持知识的前瞻性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长生,朱述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J].社科纵横, 2010(6).
[2]杨娟.浅谈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篇7
【关键词】国贸实务 模拟实验 教学方法
一、前 言
中国加入wto已经10年,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尽管世界各种经济危机不断,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世界各国的交往仍然不断加强与深化。为此,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层次逐年提高,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到业务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国际经贸职位在高速增长后保持了稳定需求态势。因而,高等教育要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当前的社会合理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贵州财经学院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实验教学已6年,在这6年的仿真实验教学开展和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如仿真实验室硬件建设已具规模、教学模拟软件试用和选购工作完成、仿真实验教研室已成立、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已确定、仿真教学大纲编写及习题库建设已完成等。但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复合性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外贸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喜爱,对此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我校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如何在初具规模的国际贸易仿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课程实验转化为专业综合实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外贸人才、实验教学和科研结合及创建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特色等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是涉外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专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熟练掌握其内容对于学生以后从事外贸工作,考取报检员、报关员、外销员乃至国际商务师都具有重要意义。客观上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以课本进行进出口业务的讲授,不能呆板地对各项贸易条件逐条讲解,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贵州财经学院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2006年起采用浙江大学浙科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今年起采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世格软件合作开发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亲自体会如公司成立、核算、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等各种基本进出口贸易环节;体会、熟悉国际贸易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
2.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
在模拟实验平台的操作中,老师要求学生利用英文来处理各种业务函电部分、外贸单据与合同,这对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大有益处。
3.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上,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通过使用电子邮件系统建立业务,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对网络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是对学生综合利用资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确定主题以后,学生将基本独立利用一般互联网资源、平台专有资源进行综合查阅、筛选,思考、分析、解决完成布置的主要任务,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实验教学取得的成绩
1.积累一定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建设经验
仿真实验室是国际贸易仿真教学的平台,浙科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系统和其它教学软件构建的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并已成功地把过去局限在实验室的局域网与校园网和互联网对接,实现了开放式模拟实验模式。教学软件是模拟实验的核心,对此我们已经了解、学习、掌握和试用了国内各大软件开发公司推出的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如上海外贸学院的软件、浙大浙科软件和南京世格软件等,对各种软件优缺点、仿真度和运用流程已基本掌握。
2.多年对学生的专业模拟实习指导为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从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建立至今,每年6月至7月我们都将对大三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从学生的实习前组织准备、上机模拟到实验报告写作我们都进行耐心的指导,实习完后的问卷调查,学生给予的反馈意见成为模拟教学改进的推动力。同时随着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我们从2008年起,每个学期在学生完成课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后,还为学生安排6个课时的仿真模拟训练,同学们纷纷反映这样不仅学习了课堂的理论知识,还能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3.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资料充分
首先,我们已拥有6年的学生实习报告及问卷调查,这让我们掌握了一线实习的学生实习情况和反馈,这是实验教学开展和摸索中取得的宝贵实践资料;其次,采购和收集了在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中取得成功的高校编写的仿真实验教材和国内做得较好的仿真实验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的实验教程等资料,如上海外贸学院编写的《出口贸易模拟操作教程》、浙大浙科公司提供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试用手册和《国际贸易外贸单证教学软件》使用手册等资料。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并编写了适合自身教学需要的一些资料,如国际贸易仿真教学题库等。
4.师资力量雄厚
从事仿真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具有参与和学习各种形式的关于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的培训班,与软件开发公司交流学习的经历,从中吸取和积累了一定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经验。我们先后派老师参加学习由上海高校商务实验中心组织培训的国际贸易模拟教学培训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计算机模拟研讨班。今年国际贸易教研室教师参加由贵州财经学院组织培训的经济学仿真模拟教学等。
四、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仿真模拟教学课程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仿真模拟教学的一定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国际贸易专业仿真模拟教学课程上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如果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个体系的话,包括很多内容,除了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外,如商品学、营销学、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哪些应该进行模拟教学,哪些课程不能进行模拟教学,怎样进行模拟教学的相互衔接等。过去我们的做法只能仿照全国在国际贸易仿真教学上做得比较成功的高校的做法和模式,自身缺乏科学的论证,更无自身优势和特色可谈。
2.仿真教学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个认知的学习,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未真正开展。
这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仿真教学软件智能化开发程度不够,通过我们对国内较优秀的软件试用发现,学生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实验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软件设置的流程,一步一步的完成软件系统所规定的任务,软件平台本身和平台背后的教师无法设置一些突发事件和问题来启发和诱导学生,无法锻炼和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无更多外贸实践经验,在模拟教学中无法给学生设置更多的问题。
五、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认真理清理论讲授课程的内容与课时要求
从作者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看,理论知识的讲授48课时为宜,占用一个学期,其中可以安排6课时作为认知实验,如合同填写、提单填写、信用证填写等。首先,教师要对进出口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精讲,这是顺利进行模拟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其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可以安排在专业实习正式开始前进行,时间以3周、每周2~3小时为宜。
2.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操作
教师根据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模拟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对于“练什么”(任务和目标)、“怎样练”(方法和措施)、“什么时间完成”(进度)都要做到明确具体,心中有数。为每个学生分配担当的角色,主要包括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学生作为独立的公司代表,在模拟的环境中完成各自的任务。在既定的规则下,学生自由地进行业务伙伴的寻找、交易的准备、交易的磋商、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等活动,最终达成目标。
3.教师认真点评、指导与考核
针对进出口业务人员模拟操作的关键性环节,如函电磋商、拟定合同条款、审核信用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修正和讲解。同时利用软件自带的机制对学生的模拟操作表现进行考核,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扮演的不同角色,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考核与评价。
4.后续培养环节的提高
除了认真做好实验课程环节外,真实的实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后续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真实的实验就是安排、要求学生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去,把在实验课程上学到的东西放到具体的工作中,将真实的实验与模拟实验有效结合。
5.论证我校培养方案课程与实验、实践环节设置
认真论证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与实验、实践环节设置,由于这些课程理论相互联系,进一步研究相关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关系,如理论性较强的《国际经济学》、实务性较强的《海关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及《跨国公司经营》等,是下一步要做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尽管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突出专业实践的培养,探讨教学改革的内容。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智育也要注重德育;既要注重理论.也要注重实践;既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素质和能力。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60%而一般外贸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70-90%甚至有的达到100%。这表明外贸企业更希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培养能与外贸岗位相对接也就是说它们更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知识涉及面较广。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理论和惯例弄清实务操作机理,领会相关知识、理论和技法掌握《公约)}、Incoterms2000、UCP600、ISP98等常用国际公约和惯例,理解分析和处理国际贸易业务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并且通过仿真模拟操作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成为社会需要的外经贸人才。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目前.各院校都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不断创新,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模式。但从总体来看.这些教学模式还存在种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很多高校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主要有:
2.1.1过度依赖教材,致使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现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参考教材虽然很多但从总体来看.各地所编写的教材为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性,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点的介绍即使有侧重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教材也不免是纸上谈兵。另外世界形势变化非常快而很多新贸易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这就使得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很难通过教材完全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安排讲授那么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课程结构就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与实践脱节也就在所难免。
2.1.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高校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从其它学校毕业后分配过来的理论知识虽然掌握的很好,但却缺乏直接接触和从事外贸工作的经历。这就使得他们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对于实践的内容显得力不从心很难不使自己的课程讲授偏向理论而忽略实践。特别是国际贸易实务中出现的各种单证,讲授教师都从来没有见过或操作过就更不可能将其如何填写、制作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向学生传授明白。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传授方式,是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
2.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仍然遵循老师传授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记笔记、做练习题的方式进行授课。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单调乏味,很难使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即使现在很多高校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也仅仅是将原先固定的黑板换成能变动的黑板而已,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实务对操作性要求较高很多单证实务的内容仅靠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实际上机模拟操作和真正接触有关的操作场景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因而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一些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复杂条款和专业知识,而不能融会贯通其外贸的实际能力并没有通过在校学习而获得提高。
2.3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传统的考核模式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命题在期末印制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学生做试题,老师阅卷给出分数。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能力。尤其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说明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能力,而无法反映出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能力。因而,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是无法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3.1合理安排课程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方面脱节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教材过度依赖以及教师实践经验的匾乏。因而要保证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就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3.1.1摆脱对教材的依赖,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为了突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情况下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安排中的比例。为此可以将课程结构做出如下划分:
(1)讲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各项条款和相关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外贸合同中的基本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统一参考相应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教师在讲授本课程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可以穿插一些案例,并在课堂上相应增加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的时间。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案例有更深的认识可以将讲授中所有涉及的案例以及其他的案例练习编辑一个案例集统一发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课后能继续分析和学习。
(2)讲授国际法规和惯例。由于国际贸易业务中会涉及很多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而这些法规和惯例又是指导学生从事贸易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其取得成功的保证,所以这一部分要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授课教师可以在讲授前先行印发一些常用的国际法规和惯例,然后结合案例对这些法规和惯例中的条款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以及理解。
(3)讲授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这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除了对相应单证填写进行讲解之外更应该安排至少2/3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仿真模拟操作包括进行场景模拟和实训室上机操作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
3.1.2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
为了解决国际贸易实务讲授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组织教师外出进修。通过进修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的改革内容特别是就如何增加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实践教学进行经验共享,并能在交流中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2)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教师缺乏外贸实践工作经验是造成讲授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最主要原因。对于这一方面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由学校以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并跟企业协商派本校教师到企业内部相应岗位从事工作.让他们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会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从中学习和获取实践经验。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室尽管只是一种模拟操作但由于它是最为靠近现实外贸操作的场景学习模式所以教师积极参与其建设过程以及组织学生进行仿真模拟操作,也是自己增加和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另外尽管实训基地主要是为学生实践操作而设立,若教师能与企业中的专业人员一起配合顺利完成指导学生实习的工作那么其过程中反馈的很多信息也是有利于其实践经验积累的。
3.2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合理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3.2,1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点加大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模式口它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不过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为了让学生把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在其中为学生设立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以便于其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只有如此教学才能有计划进行。
(2)案例要客观真实。要让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在学生看来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要过多加入编者的评论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探讨。由案例的真实性决定案例教学的真实性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3)案例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要丰富,其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之一般的举例要复杂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问题的能力。
(4)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属于主要地位,教师属于辅助地位。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注意过程的动态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所以整个过程需要老师掌控好不能过于呆滞也不能失去秩序。
(6)进行概括总结。在讲授中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
3.2.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改变原先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这种改变主要包括:
(1)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尽量增加课程信息量运用多种软件和工具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特别是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实务性强的课程在应用多媒体授课时要结合每节课的主要内容,播放一些真实的贸易流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内容。
(2)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教学研究。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国际贸易实务学习的网络平台。在此平台上应教案、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最新信息、国际贸易网站的一些链接并将其与实训室中的模拟操作软件系统链接以便学生课后能自主模拟操作;同时开设在线答疑,以便随时与学生就疑惑的问题进行交流。
3.2.3完善实训室建设,实现仿真模拟化教学
通过建立和完善实训室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不过,要注意在实训室建成后一定要实现仿真模拟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程参与的亲历式的场景学习模式。在这些场景里学生是以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工作人员置身于国际贸易业务的场景仿真模拟中,在已掌握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知识的基础上对每一步操作形成一个全新的感性认识从而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为了配合仿真模拟化教学的实行,还应该引入相应的教学软件通过教学软件系统平台模拟一个开放的竞争的仿真国际贸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存在多家进出口公司,每家进出口公司都可以查询各类贸易信息。每位学生将作为一家贸易公司的业务员通过网络环境独立地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娴熟高效地进行正常的业务操作、赢得利润而且也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来学习处理贸易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规避风险、降低损失。
3,2.4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更好地培养其动手能力应该积极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基地建成后课程教师应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一起编写实习计划和方案。根据与企业的协议,定期安排一些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和实习并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企业中的外贸人员以及海关、银行、商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课。这种方式一是可以让学生能对外贸业务以及专业部门的流程和职能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二是可以从一些有经验的外贸业务员手中学到一些实际操作程序以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3.3多样化考核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体系
改变原先单一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指标.重点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保证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效果进行检验的客观公正性。具体做法有:
3.3.1合理编写考核大纲,增加实践内容命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情况编写考核大纲.在考核大纲中要详细说明本课程的命题方式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在命题时,除了考核基础知识外应更加注重对专业技能的考核特别是在细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一些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合到实践中的应用型命题。同时,为了体现本课程的时效性.考核大纲和试题库应经常调整和更新。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形势与趋势。汇率波动、能源紧缺、黄金价格动荡;尤其是贸易摩擦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越来越借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籍口采取了新型隐蔽的手段;不仅如此,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双反调查也愈演愈烈。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一切都对国际贸易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在应对贸易纠纷时非常被动;没有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规则,或者说严重缺乏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人才;同时,社会上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没有得到理想的就业。为什么这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未能顺利进入企业的国际部门?为什么进入企业国际部门的学生未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显然,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同时输送人才的渠道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复杂形势,把当代国际贸易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讲解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应对复杂形势的技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陈旧,理论更新较慢,并且过多强调对国际贸易流程的学习
打开当前流行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程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贸易理论之外,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贸易流程,其中填写各种单据和文件(如合同)又是最多的内容。尽管很多学校对此都在实验室中给予了模拟,但由于毕竟不是实际工作且内容过于陈旧,很难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 落后于当前形势,缺乏贸易政策运用方面的学习
学习贸易流程并不是本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掌握和运用贸易政策更有难度且更有意义。具体地讲,正确的运用各种贸易规则是应对复杂性形势的最优策略,将给企业在出口和进口中带来巨大利益。而当前的教材并不涉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运用的内容,亟待补充新鲜的内容。
(三)缺乏实习、实训的机会,无法与国际贸易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培养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表示不知如何运用一些贸易优惠政策,同时表达了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进行培训的愿望。这反过来说明,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缺乏与企业沟通或合作的内容。而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讲,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贸易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都有很大好处。
(四)争取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学生培养,运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生培养
基于当前的外贸形势,实际中的国际贸易实务是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随时把握这些动态因素,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减少损失和取得最大的利润,而准确把握这些动态因素的最好途径之一是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贸易对象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是这些动态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贸易活动的利润多少与成败。而与科研机构合作就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很显然,当前的培养模式则让学生缺乏这些能力,因而他们即使进入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也很难为企业争取到应有的利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政策运用等与企业国际贸易效益密切相关的知识,因而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且现有模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最终就业受到限制。概括地讲,现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授课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应对当前的形势,需要在上述诸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删除授课内容中过于陈旧的内容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实务》等教程中,理论内容更新较慢,而且介绍各种单据与文件填写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篇幅,不同的教材之间还有很大的重叠(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都有相关内容)。客观上讲,这些纯理论内容和概念、程式化的内容不利于掌握和记忆,很多学生在学习不久就会遗忘。而事实上,同学们只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只需稍加提示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些程式化工作。
(二)增加政策运用方面的内容
贸易规则、贸易政策和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外汇业务,包括原产地的认证规则,美国301条款的实施细则、我国双反调查的实施规则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核心的业务知识。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国际贸易中将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在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贸易优惠政策很多,而各类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上对此并不涉及,亟待进行补充。所以,拟改变和创新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的内容,增加国际贸易政策及其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加强任课教师在此方面知识结构的完善,以保证在课堂上准确而全面地讲授给学生真正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
(三)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训实习
这不同于一般的毕业实习,而是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给学生提供参与实际贸易工作的机会,增长其见识,才能培养其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和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同时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
(四)请企业国际贸易部门的业务人员走进课堂
实际工作的案例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一般知识和实际差距的思考。所以,请从事实际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也是我们倡导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他们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产生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对实际贸易工作的处理能力。
(五)请国际贸易方向科研人员走进课堂
为了弥补任课教师的知识局限性,可以邀请国际贸易方向的科研工作者走进课堂。事实上,由于一些任课教师较少从事科研活动,教学工作趋于程式化,对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缺乏动态把握,因而使很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相对静态化。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就是要让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状况和政策研究的人员走进课堂,增加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动态了解。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从而使学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能找到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篇10
关键词 网络游戏 课堂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48
Resear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Network Gam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Tak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as an example
FANG Yingy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s a highly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course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art. Network game is a produc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many people opposed to the network game, but so many young people or even adults can not extricate themselves in droves, what does the reason where? What is the role of this game model for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 as an example, studies this course and the network game specially, points out the network game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 teaching reference point, finally gives 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condition.
Keywords network game;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它与实践环节密切联系,主要介绍国际贸易实际操作中各个环节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包含具体进出口中合同的商谈与订立、贸易术语、运输、保险、结算、不可抗力、索赔及仲裁等环节,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国际贸易是一个跨国界、跨文化、环节多、难度大、风险大的经济活动,这些特点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抓住课程的特点,锻炼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好这门课程关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授课模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传授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以听记为主,并不能亲身感受到具体实务的内容,也不能从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与乐趣。这种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使得学生在书本上看起来对知识已经理解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国际贸易的各种规则和流程。
(2)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研究国际贸易的特点,过于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而对实践一无所知,没有办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没有实践的强化,学生也根本无法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
(3)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都将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中,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经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中基本不会重视实践课,即使开设了实践课程,教师也只是让学生自己完成,而对实践的结果并不会进行过多的讨论和分析。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除了课堂和实践课,也并没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方式,一些学校建立的实训基地往往流于形式,模拟软件又与实践工作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也只能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能力。
(4)考核方式不够合理。我国高校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依旧采用考试的形式,这对大多数理论课程或许有用,但对于国际贸易实务却无法真正考核出学生的掌握情况。目前采用制定考试范围的形式,从根本上来说只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力,而无法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所以,应当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制定出符合国际贸易实务的考核方式,将考核方式定位在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考核上面。
2 网络游戏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借鉴意义
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认为,游戏是有目的的活动,游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游戏是为了适应将来生活做的一种提前活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游戏逐渐盛行,各种各样的专门做游戏开发的公司上市,网络游戏作为新文化产业的代表,对青少年的认知、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游戏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能不能为我们所用呢?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网络游戏对课程学习的借鉴意义,运用网络游戏的思维改革教学课程,让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结合的可能性。
首先,将网络游戏引入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的知识来源于国际贸易实践当中。利用网络游戏的情景模拟技术,可以设定一定的剧情和场景,将学生置身其中;网络游戏当中的过关升级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过关升级的奖励以及失败的重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游戏中不断将重点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记忆。
其次,通过网络游戏可搭建学生展示自己并在情景模拟中真正与他人对垒的平台。网络游戏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将网路游戏引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学生既可以选择单机版练习,又可以选择网络版随机与任何联网练习的学生进行对垒,帮助学生应对不同的贸易情景。这种方式比目前实验室软件模拟教学更加具有真实性,学生每次面临的贸易伙伴是不同的,贸易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的,这可以让学生在就业中更好地融入工作之中,并且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在学习中取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再次,网络游戏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可以改变目前教学的无反馈状态,即除了期末考试,老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网络游戏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通过反复的过关练习增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过关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并以此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不再是教材的宣讲者,而是课堂互动学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 网络游戏引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现条件
(1)增加实验课课时,保证多媒体实验室学习环境。网络游戏要真正引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来就必须有硬件学习环境的支持,全过程的多媒体环境在学习中显得非常重要。由于网路游戏必须依托电脑和网络才能进行,因此全过程的机房学习环境是保证学生参与到网络游戏学习的重要条件。每个学生通过电脑中的游戏软件进行训练,不断地过关或反复闯关的过程,增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且在学习中得到了不停的反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且多媒体可以演示在网络版游戏过程中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展示给全体同学,这种方式避免了只有参与游戏的同学才能体验,而其他同学偷懒的现象,保证了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
(2)设计学习软件,将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贯穿网络游戏之中。开发出令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游戏学习软件是实现网络游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关键性技术,如果没有适合的学习软件,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网络游戏的借鉴意义就得不到体现。据研究发现,学生之所以热衷网络游戏主要在于网络游戏的形式,因此在软件设计中可以引入游戏币奖励、过关、升级等形式,并将获得的游戏币作为期末考评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形式新颖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软件中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可以自动生成瑞学生的学习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就像游戏一样快乐,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得到反馈,提高学习效果。
(3)转变教师课堂角色,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常规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学了多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传授,并且学生也不善于及时表达在学习中的困惑,教师只能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常规反馈教学效果,但考试成绩又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更加不能反映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变能力。而将网络游戏引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当中,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软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动式学习的优势。学生可以在软件的运用中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有了针对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提供了参考。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宣讲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游戏对战,成为课堂互动学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5BJJ034),河南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5240041016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QN-204),河南省社科联课题(SKL20153220),2016年校青年项目基金(编号2016-QND022)
参考文献
[1] 郭楠.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商界论坛,2013(8):248-249.
[2] 徐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对外经贸,2013(8):146-147.
[3] 裴绍焕.互联网思维对国际贸易双语教学课堂改革的启示[J].科技创新,2014(30):319.
[4] 孙艳,吕玉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7):171-173.
[5] 陈颖,叶德万,陈小慧.利用网络资源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教育企业,2006(9):18-1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