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1:0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效益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辽宁省自然条件概况辽宁省(38°43''''~43°26''''N,118°53''''~125°46''''E)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境内东西两侧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辽河中下游平原区,南部邻黄渤二海,海岸线总长度2920km。研究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东部地区雨量充沛,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全省位于长白、华北与蒙古植物区系交织地带,森林植物种类丰富[13]。
1.2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辽宁省自2001年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区由试点阶段的3市4县(彰武县、北票县、凌源县、建昌县)发展到15市74县,工程覆盖1115个乡县11517个自然村,涉及659592户农民。辽宁省林业厅将全省划分为3个模式类型22个模式组153个模式,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了43个优选模式。针对辽西北、辽东山地及半岛丘陵区、辽中平原区三大地貌区分别选定了相应的造林模式和管护方法,以保证工程的建设成效。截止2013年末,辽宁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3.57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1.7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占到62.66%,封山育林占15.61%;生态林占全部退耕还林工程林种类型面积的72.11%,经济林占22.81%,灌木林占5.08%[1]。
2研究方法
2.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及测算评估指标体系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生态效益监测方法参照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办退字[2013]16号)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类别11个评估指标,分别为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保育土壤(固土和保肥)、固碳释氧(固碳和释氧)、积累营养物质(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提供负离子、吸收污染物和滞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保育)。
2.2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方法将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县区划分为74个一级测算单元,每个一级测算单元按照不同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类型分为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个二级测算单元,再按照退耕还林林种类型将每个二级测算单元分为生态林、经济林和灌木林。最后结合不同立地条件的对比观测,最终确定666个相对均质化的生态效益评估单元。基于生态系统尺度的定位实测数据,运用遥感反演,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进行由点到面的数据尺度转换,将点上实测数据转换至面上测算数据,得到各生态效益评估单元的测算数据,以上均质化的单元数据累加的结果即为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测算结果。
2.3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辽宁省的3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所属4个森林生态站、30多个辅助观测点以及300多块样地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数据。还包含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中心开展的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种植被恢复类型中各退耕还林树种面积、树龄等资源清查,以及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资源数据[1]。
3结果与分析
3.1辽宁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辽宁省各地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物质量评估结果显示,退耕还林面积较大的朝阳市、大连市、葫芦岛市、沈阳市,生态效益各分项物质量均较高。辽宁省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每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491.94亿元;朝阳市、大连市、葫芦岛市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位于全省前3位;辽中平原地区,如辽阳市、营口市、盘锦市生态效益各项价值量均较小。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生态效益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6.84%和26.30%;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仅占总价值量的2.96%(图1)。
3.2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各分项物质量均为生态林最大,经济林次之,灌木林最小。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亦均为生态林最大,经济林次之,灌木林最小(表4)。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每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372.9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量的75.8%;经济林为98.1亿元,占19.94%;灌木林为20.94亿元,占4.26%(表4)。生态林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比例最高,达到30.27%,涵养水源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19.07%(表4)。经济林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中,涵养水源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比例最高,达到52.73%;经济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占全省总价值量的13.79%(表4)。灌木林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中,涵养水源价值量占全省总价值量的比例最高,达到43.84%。
4结论与讨论
篇2
作者:杨飞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对于制造商和销售商而言,在没有任何激励的条件下是没有必要把该产品的生态化的实质信息(如生态技术与原材料)真实地告诉消费者的。由此可知,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产品真实的生态化程度的信息掌握上是处于优势的,而消费者是处于信息劣势的,这时在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之间就存在了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如需要获得产品的实质信息就需要到相关部门咨询、到相关的制造商与销售商处调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等等。消费者去搜寻这些信息是存在成本的,而且成本是相当高的。消费者搜寻到的关于电子信息产品的生态化信息越多,调查的资料越详细,获得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必须要考虑到搜寻信息的机会成本以及实际成本即交通费、上网咨询费等。一般来说搜寻成本c是边际递增的,譬如大概地了解市场产品,时间的机会成本是很低的,随着时间的增加,相应费用就会增加,而搜寻效用r是边际递减的,一般随着时间的增加,消费者可以搜寻到信息是有限的,很难再获得新的信息。用=rc来表示消费者通过信息搜寻实际获得的福利,通过关系式首先可以清楚地知道,由于信息搜寻的成本c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实际获得的福利。这时只有应用利润最大化原理,得出只有dr/dt0=dc/dt0,t0为最优搜寻时间时,才能够达到最大值。可是t0时得到的的最大值,也就是电子信息产品的生态化程度等消费者福利水平是要低于信息对称条件下无搜寻信息成本(c=0)时得到的相应水平。因此内部性的存在影响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也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影响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信息不对称产生了内部性,消费者要想购买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需要付出一定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信息成本的存在对消费者的个人福利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社会收益,所以导致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综合收益受到了消极影响。柠檬市场柠檬市场主要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优质产品被劣质产品驱除的现象。下面拟从利润率的角度把信息不对称对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由于消费者对与电子信息产品生态化的信息鉴定能力有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商和电子信息产品销售商是不会主动把产品的真实生态化程度告诉消费者的,所以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要想了解到相关信息是需要搜寻成本的即产生了内部性,而制造商和销售商会利用消费者鉴定能力差、信息量不足欺骗消费者,譬如夸大和隐瞒其产品的真实生态化程度。假设目前只存在两种电子信息产品,一种为生态化产品,价格为P1,市场购买数量为D1;另一种产品为非生态化产品,价格为P2,市场购买数量为D2。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消费者通过搜寻信息肯定可以买到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设经过信息搜寻而购买到产品的概率为e(决定e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过一定时间的信息搜寻可以得到相关信息量和生态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但是也肯定有一些消费者搜寻不到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设购买不到该类产品的概率为1e。市场的实际需求为D0:(式略)因为C1大于C2,可以得到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的利润率r1小于行业正常利润率r,而r2要高于正常利润r。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一般企业只有在产品利润率大于或者等于市场正常利润率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继续运营企业,由于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的利润率低于正常利润率,所以一些生态化企业是要逐渐选择退出市场的。由于一些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退出市场,所以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而消费者依然需要通过信息搜寻来弥补信息劣势即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这样之前设定的可以购买到生态产品的概率e的值肯定也随之下降了。由于概率e下降了,市场于是产生一个新的较低的实际价格PO’,同时r1与r之间的差距加大,到最后e趋于0时,市场上就没有了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被驱逐出市场,根本原因是由于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不能通过一定的信息搜寻来鉴别该产品是否是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不能全部购买到需求的生态化产品,于是产生了购买非生态型的产品的概率(1e),影响了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相关企业的利润。在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于0的时候即市场存在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如果全部消费者都可以通过信息搜寻买到生态化产品,那么则e的值为1,这时就不存在购买非生态化产品了,市场的实际价格P0就是P1,生态化企业的利润率r2就等于市场的正常利润率r,也就不会出现柠檬市场现象了。
譬如在源头上进行减少物耗能耗,减少废弃物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些技术革新都会有形地提高了产品成本。要调整成本差距及其产生的利润差距,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政府应给予电子信息生态化企业以财政补贴、授予特许经营权、优惠贷款等,使其能够获得应有的利润;实行庇古税、产品税、消费税(消费者购买使用了非生态化产品需要上缴一定税金),来惩治非电子信息生态化企业和购买非电子信息生态化产品的消费者。政府不仅可以通过上述手段调整成本差距,还可以设立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技术研发基金,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清洁设计以及电子废旧物品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进一步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上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政策激励保障体系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只是提供了生存土壤,最终该产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市场化运作来实现的。政府不仅要对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政策激励保障体系,还应该加大电子信息生态化涵义及其对于环境保护事业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大众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认知,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基础。
篇3
1公路建设行为特征
空间特征公路是一类线状构筑物,由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镶嵌,形成了具有线状特征的路域生态系统,其空间特性十分明显[12].1)在空间结构属性上,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和层次性对公路自身来说,其主要由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几个部分组成,整个构筑体线性延伸,形成具有连续性和动态性的空间结构,并且具有多个空间层次.同时,路域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也随着公路线状延伸而在空间上表现出动态、连续与层次性,并且由于物质、能量及信息循环与交流的空间变化,而形成了公路建设行为的空间特征本质.2)在空间功能属性上,具有通道和阻隔双重特征公路建设行为从空间功能属性上来看,沿公路线性分布过程,具有能量流动的通道功能,这种能量流动包括行车的能量传递,也包括自然生物过程的能量流动;同时,在横向方向上,将原有相同的生境类型进行了分割,导致能量、物质、信息传递及流动发生阻隔,因此,公路建设行为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特征.时间特征公路建设行为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也是和其行为度量相关联的,即在空间变化过程中,公路建设行为随时间变化也具有一定的特征属性,具有动态性、异质性和衰败特征.基于此,对公路建设行为时间特征进行描述.对公路而言,随着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其行为在时间上具有动态属性,随着公路建设行为自身的特征变化而发展.由于建设期和运营期行为特征的不同,在内部也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在建设期,其行为主要是修建公路构筑物,其工程的强度随时间变化而不同;而在运营期,从公路通车运营开始至公路停止运营,其行为的强度主要体现在车流量变化上.建设期,公路建设行为随时间和工程进度推移,其施工强度会逐渐减弱,直至建设期结束,工程行为强度逐渐减弱至消除;运营期,从公路通车运营开始,至公路结束运营,呈现一个先高后低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衰变特性.常见情况是在公路开通运营至后续较长时间,该路段车流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最终该路段运营结束.因此,公路建设行为在时间特征上,其具有动态性、异质性和衰败等基本特征.
2岩土过程
岩土过程生态功能损益分析岩土过程在时间上是建设期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到公路施工沿线的地表土地类型的变化以及纵向上土壤结构和性质的改变,岩土过程可分为开挖、弃土、填方等3个子过程,各子过程中以开挖量、弃土量和填方量等参数描述,是公路占地范围生态损益的一种直接驱动力,在时间上该影响体现在建设期,在空间上根据路段里程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具有时间的短暂性和空间的动态性,最终该过程的影响于建设期结束而消除.岩土过程驱动力直接作用于公路占地范围动物、植物和民众3个对象.就植物来说,岩土过程在公路占地范围内,将原有植被替换成路堤和路堑,植被覆盖面积随该过程进行逐渐减少,同时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均下降,随施工时间推移整个区域植物多样性、覆盖度和生物量逐渐趋于零;植物生态损益影响最终体现在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方面,包括:气候调节、原材料、气体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娱乐休闲、食物生产和生物多样性[13-14].公路占地范围动物则随地表覆盖类型变化,栖息地受到影响,由于植物覆盖降低,依赖植物生存的动物食物来源缺乏,使得该区域动物必须迁徙或消亡,最终导致食物链断裂,使动物食物生产和生物多样降低[15].对于民众来说,在该区域内,最主要影响为住宅用地或其他生活用地被占用,该部分民众一般会由政府安排搬迁.在该损益度量方面,最终改变的是土地利用类型,以此作为最终生态损益量化参数,可从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资料整理获得.岩土驱动路径岩土过程分为开挖、取土和填土3个过程,以弃土量、填方量、取土量和开挖量等指标进行度量,该过程与工程施工量直接相关,决定业主在施工期的投入,在公路———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中,业主经济损益受该过程影响.岩土过程同样驱动公路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公路占地范围内生态服务功能造成直接影响.
3景观过程
景观过程生态功能损益分析景观过程在公路建设行为中定义为公路线状构筑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镶嵌,在景观尺度上形成新的路域景观[16],景观过程主要影响公路沿线生物栖息地形态和面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包括缀块—廊道—基底.公路建设行为导致缀块改变包括公路主体占地和公路沿线设施,从外貌和性质上改变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廊道改变指公路建设行为改变了景观整体基底结构,将原有相同基底的区域划分为两块,具有廊道的阻隔效应;基底改变指公路建设行为改变了公路沿线原有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缀块、廊道和基底的变化能够较全面反应公路建设行为导致的景观变化.以公路路段面积(m2/km)、曲度、里程、路基/桥涵/隧道比等参数描述整个公路建设行为在生态系统的镶嵌,这些参数的变化引起了景观的改变.景观过程对生态损益的影响,其驱动本质是廊道的形成,造成生境破碎化及连通性降低[17].景观过程表征为对原有自然景观,在廊道、基底和缀块上的改变,在空间上,以里程作为全局动态性衡量参数,在不同里程路段以面积、路基/桥涵/隧道比、曲度作为度量参数.其生态损益影响对象包括公路沿线动植物和民众;对于公路沿线动物来说,主要受影响的是其生境的连通性,种群受到阻隔,迁移通道阻隔,食物来源也因此减少;对于公路沿线植物来说,体现在斑块破碎化方面;对于公路沿线民众来说,受景观过程影响主要是道路的阻隔作用致使可通过性降低.景观过程生态损益驱动过程如图2所示.3.2景观过程驱动路径景观过程是岩土过程在自然生态系统的镶嵌过程.该过程以里程、曲度、面积和路基/桥梁/隧道比等参数度量,该过程在运营期造成公路路域———沿线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带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决定边缘效应带的生态损益,最终作用于生态损益对象的受益受损者.
4运营过程
运营过程生态功能损益运营过程指施工过程完成后公路运营的一个长时间尺度生态影响过程.运营过程生态影响主要包括:车辆运行产生的空气污染,导致公路沿线影响带动物、植物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车辆运行带来的噪声污染,导致公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声环境变化;公路路面材料吸热和车辆运行带来的路面热效应,导致公路沿线的小气候变化,影响生物生存环境.整个公路的运营过程是一个长时期复杂的生态影响过程,运营过程的原始驱动力来源于车辆运行,如公路在有大量车辆长时间运行与只有很少车辆通行的情况下,生态影响程度将有很大差别,整个公路运行过程生态影响程度取决于车流量大小,以年车流量(辆/年)作为衡量基本要素.在公路建设项目运营期,公路为路域生态系统,周边与之相邻的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因此可以引入不同生态系统间的边缘效应理论进行分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等)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对于公路与纵向影响带的边缘来说,由于公路是一个线状结构,其绵延数百至数千公里,将沿线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分割,使生物的生存环境破碎化[18],同时在公路的两侧也产生了与公路同长度的两个边缘.与其他的边缘不同,公路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温度、光、噪声和化学污染等方面.在路域生态系统与不同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带内,公路运营期,由于线状构筑物的形成以及行车过程直接驱动边缘效应带的外部环境变化,这些变化对公路沿线动植物、民众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温度公路路面增温主要由公路路面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造成,路面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路面吸热增温的驱动要素.其增温过程与日照时间、路面材质、风速和气温等外界环境相关.温度的边缘效应对公路沿线边缘效应带的动物、植物和民众来说,都具有较明显的影响.首先,在植物方面,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温度变化直接作用于植物的生长周期.据文献报告,公路路面增温会导致乔木类植物具有较明显增长,对草本类植物生长影响较小;其次,温度改变作用于动物的生存环境,对边缘效应带动物种类和数量具有一定影响,适应温度变化的动物数量在该区域会有所增加,对温度改变不适应的动物数量将在该区域减少或消失;对公路沿线民众来说,温度变化对其影响不明显.温度边缘效应带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①路域系统的小气候有其自身的分布特征,温度特征主要表现在:投入运营的路域系统中,位于谷底的中央分隔带处的气温通常高于两侧边坡的气温,甚至高于能够代表当地自然状况的坡顶的空气温度.这种特点无论是在晴天、多云还是雨天,都表现得比较稳定[19-20].②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数据分析表明,沥青路面的温度在不同测点都是最高的,路域系统中的植被表面温度最低,土面和石面介于二者之间,且草面温度变化和缓,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小.路面增温对动植物、民众影响概念性的表示如下式所示.(式略)式中,ETemp为增温生态服务功能影响,EhT为民众影响,EaT为动物增温影响,EpT植物增温影响。污染物公路路域范围内的主要污染物为粉尘、汽车尾气.其中粉尘、尾气是其特征污染物,其影响面也非常广.粉尘的来源非常复杂,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其中主要为:农田占19%,建筑粉尘23%,路面粉尘43%,风蚀引起的尘土5%,其他约为10%.粉尘不仅对沿线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司乘人员和沿线其他人员也会造成不利影响[21].汽车尾气,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污染物等.另一类污染物来源于汽车轮胎磨损,经过降雨冲刷轮胎残留物进入边缘效应带,对边缘效应带土壤和水质具有一定影响[22-23].根据与路域生态系统相邻的不同生态系统,这些污染传播的范围也不同,如路域生态系统相邻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粉尘和尾气在森林生态系统传播距离会远小于草原生态系统,同时也与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相关[24].污染物边缘效应对公路沿线的动植物和民众具有一定影响,首先,对边缘效应带内植物来说,污染物中含有的N类营养物,进入效应带导致适应该变化的植物物种增长加快,CO2浓度增加提供植物光合作用来源,但酸性气体在降水过程中,产生酸性较强液体会对公路边缘效应带植物带来较严重的影响;对边缘效应带内动物来说,污染物导致生存环境发现变化,如较多文献分析高速公路非点源污染问题时,提到的水体水质变化致使鱼类生境受到影响;对边缘效应带内民众来说,污染物会导致饮用水质变化影响健康,扬尘和尾气致使空气质量和生活家居卫生受到影响.运营污染对动植物、民众影响概念性的表示如下式所示.(式略)式中,Epollution为运营污染生态服务功能影响,EhP为民众影响,EaP为动物污染影响,EpP植物污染影响.噪声对于公路路域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来说,噪声是其交接边缘效应带最显著的影响输入之一.运营过程中,不同路段噪声的驱动力来源车流量,其影响条件还与路面、地形、车速和车距相关,理论度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噪声对动物和人类有明显的影响,目前文献报道对鸟类研究比较常见,也有部分研究说明了公路噪声影响陆生动物迁徙的影响.国家就人类影响部分指定了相关的标准,对不同区域和时间规定了公路噪声的声级,以及强制性降噪措施和方法.运营噪声动植物、民众影响概念性的表示如下式所示.(式略)式中,EN为运营污染生态服务功能影响,EhN为民众影响,EaN为动物噪声影响,EpN植物噪声影响[25].公路沿线影响带生态损益驱动过程如图3所示.综合以上分析,公路与沿线不同生态系统交接带存在不同宽度的边缘效应带,由于生态系统与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带受外界环境影响程度不同,这些边缘效应带生态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这些边缘效应带的生态损益计算,可以根据不同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分析,但目前生态学发展程度很难清晰的说明这些影响会带来多大的生态损益.本研究以逆向度量方法,消除环境层次的影响源,以此度量生态损益,该部分影响以生态补偿价值量法进行计算,用经济价值直接体现其影响程度.运营过程驱动路径运营过程是公路建设项目运营期的公路生态影响过程,其驱动力来源于线状构筑物形成及车流量,决定路段上小气候、重金属、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噪声和廊道连通性等生态影响的程度,以车流量指标度量运营过程,是公路—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运营期自然生态损益影响的主要驱动力.车流量同时作用于业主收入和政府经济收益,是公路—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运营期社会经济影响的主要驱动力,最终作用于生态损益对象的受益受损者.
5生态损益驱动网络
综上所述,岩土过程最终影响对象是公路占地范围生态损益和业主经济损益,景观过程最终影响对象是公路沿线生态损益,运营过程最终影响对象是公路沿线生态损益、业主经济损益和政府经济损益,如图4所示.从时间和空间特征来看,在建设期,岩土过程驱动起主导作用,其主要驱动源是工程强度,包含开挖量、填方量和弃土量3个驱动度量参数,工程量作用在公路占地范围内生态系统损益和业主经济损益对象上,对这两个对象在建设期的损益起主导作用;景观过程根据岩土过程随时间推移开始运行,在建设期其生态损益由于时间较小,其驱动力不明显.在运营期,运营过程起主要作用,运营过程的驱动源是车流量,车流量对沿线影响带和行政单元范围内,生态服务功能、政府、业主和民众福祉均起主导驱动作用[26],是运营过程中最显著的驱动要素;景观过程在运营期,其驱动要素包括曲度、里程和路基/桥涵/隧道比,影响整个运营期公路沿线边缘效益带的生态服务功能.
篇4
论文摘要:从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设计、降低园林绿化成本等方面着手,阐述了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体系的构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园林绿化建设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草飘洋过海,大树移栽、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及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屡见不鲜。不科学的园林绿地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造成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十分必要的。
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的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倡导生态节约型绿化体系
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以乔木为主,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提高城市人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营造节约型园林。
(1)以乔木为主,科学搭配植物群落。遵照城市绿化以乔木为主的原则,按乔、灌、藤、草多层结构和科学搭配的方法开展城市绿地建设,不仅提高了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控制修剪植物应用,减少绿地养护费用。在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要进一步转变机制,通过引入作业社会化和市场竞争,采取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监督、信用体系监督等方式保障工程和养护质量,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2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设计,构建节约型绿化体系
(1)在绿化设计中,树立节约型绿化设计理念,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设计思想。倡导绿地建设向自然生态转型,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原则。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2)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增加乔灌、藤、宿根花卉的使用,力求扩大绿地复层结构比例,充分发挥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试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大量应用耐旱植物,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
(3)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减少水资源浪费。
3努力降低成本,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绿化体系
当今社会,水资源紧缺,能源供应紧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是推进节约型绿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园林绿化中开发、应用和推广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园林绿化的节约。
(1)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在达到浇灌效果的前提下,不同的浇灌方式也是决定绿化工程能否节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园林事业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就必须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可采用喷灌、滴灌、地下滴灌等方式进行植物灌溉,这样既可节约用水,还能节省劳力,工效较高。据统计喷灌比地面灌溉可节省水约30%~50%,滴灌比喷灌可省水约40%,可节能50%~70%。地下滴灌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灌溉方法,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化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
(2)合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中水灌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废水利用率。利用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进行灌溉,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可根据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在冬、春2季选定取水时间段,大量抽取城市生活污水,对土壤瘠薄的绿地实施污水灌溉,是增加土壤肥效、提高植物生长量、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方式。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3)大力推广环保项目的建设,对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再回收处理,可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
(4)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潜力,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行立体绿化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攀援和爬墙植物,将能够绿化的各类墙体、天桥、屋顶和桥墩绿化起来,能有效地增加城市的绿量和绿视率。
(5)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加大地方树种的运用,绿化植物主要来自苗圃的生产苗木,推广耐干旱植物种类。
(6)提倡在城市绿化用地中推广使用节能照明设施。
4参考文献
[1]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2007(4):64-68.
篇5
近年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已成为公众社会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对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仍存在争议:杜群(2005)是国内第一个给生态补偿以明确定义的学者,他将生态补偿定义为: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达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的过程。李文华,李芬(2006)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指出:生态效益补偿是用经济手段激励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维护和保育,解决市场失灵造成的生态效益的外部性的补偿,并保持社会发展的公平性,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结合以上各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生态效益补偿是指相关部门对使用自然资源或者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人和单位进行费用征收,并将这些费用用于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主体进行的税费、补贴等形式的补偿,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各主体间利益的目的。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的探索。关巍、郝雪冰(2009)指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效益而建立的,通过国家投资、向森林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用等途径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森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瑞士的凯恩林在《关于森林效益补偿》一文中提出“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森林效益的补偿是有限的,要与社会达成协议”。荷兰的Ottitsch等则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财政应区别林业的具体活动,采用相应的政策工具”。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体应包括为维护森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转而做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补偿的资金应由使用森林生态服务和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集体或者个人提供,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应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应当是一个变量,此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将生物多样性包括在内,并执行与林木不同的补偿标准。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发展。自1986年以来,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文件、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全国各地设立了试点,进行了尝试。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央相关部门对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健全越来越重视,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多,因此,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各位林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提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并对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李文华等(2006)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生态效益补偿概念界定不清楚;标准过低;补偿范围不全;补偿标准单一,而且没有结合动态的经济发展水平;缺乏市场化手段;管理机制不健全;法规制度相对落后;森林经营主体的参与度不够等。韩德梁(2009)在分析了我国生态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门色彩强烈;缺乏长期有效的政策支持;政策制定缺乏广泛参与;生态补偿标准过低;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张琪然等(2010)在对北京市平谷区的林农进行调研后,总结出森林生态补偿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资金缺乏;生态效益的量化标准不统一;产权不明晰;没有体现分类补偿的规则。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界定不清楚;2)补偿标准单一、补偿标准低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没能同步变化;3)缺乏市场化手段;4)补偿执行力度不够,即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不统一;5)生态补偿投入不足。显然,以上专家学者发现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生态补偿投入不足,究其原因就是资金缺乏,单方面依靠财政补贴,不仅会面临补偿不足或者缺乏补偿,而且会造成很大的财政负担,因此,我们有必要寻找新的筹资方式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资金来源。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综述徐邦凡(2000)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分为两种:固定性(或称长期性)资金筹集和临时性(或称一次性)资金筹集。他认为,对于生态林维护成本等经常性支出,应采取固定性筹资;对新建生态林及固定性筹资不足以支付生态林维护成本的部分,可实行临时性筹资。临时性筹资的渠道主要有中央或地方政府预算拨款,发行政府债券,向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陈晓倩,陈建成(2002)认为生态林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生态林业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除了传统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通过财政支出安排生态林业发展资金需要的思路外,论文主要探讨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服务市场在内的森林“公共产品”资金的市场循环途径,如碳补偿贸易和生物多样易。[4]王聪(2004)在分析国内BOT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BOT的方式融资模式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论证了BOT融资模式引入我国生态建设的可能性,提出了生态建设引入BOT的具体实施过程,最后介绍了应用BOT模式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益处。梁靓(2007)将生态林业的融资渠道总结为两种:政府财政渠道和市场筹资渠道。其中政府财政融资方式有发行国债和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市场筹资渠道包括碳补偿贸易和生物多样易两种方式。综上,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之前的学者提出的资金筹集方式主要有市场化筹资方式和政府筹资两种。政府筹资主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征税、向国内外金融组织借款等;市场化筹资方式主要有发行生态彩票、BOT融资、吸收社会捐赠等。其中社会捐赠由于公众环保意识较差,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发行政府债券容易造成财政赤字。由于我国之前有成功发行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的经验,发行生态彩票将是一种最值得尝试的筹资方式。此外,由于今年生态旅游发展的较为迅速,因此,可以尝试利用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生态税的征收来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篇6
关键词:贫困山区,畜牧生态,发展
环境与资源是我们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1]。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了发展经济,我们必须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为了维持生态的平衡,又要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资源过度的开发、生产和浪费,以致于生态、环境变质恶化。发展和利用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同样,畜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必须依托和消耗大自然资源,既要求畜牧业高效发展又要求自然平衡和谐稳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就必须正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寻求其平衡原则加以缓冲,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生态畜牧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1 目前畜牧业的发展落后、不合理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天养,全年的放牧。辽阔的牧场、茂盛的草地是自然的资源,能直接利用固然很好,但是过分的依赖自然环境,将造成资源的供养率不平衡,草地退化严重。在贫困山区由于经济落后,为求低成本高效益的养殖经济,所以常将猪、牛、羊直接赶进山坡、草地或树林进行简单放养。甚至盲目的扩大规模,增加牲畜总数,超出了牧场特定区域内的承载力,加速了草地的劣变;使畜禽和饲料之间形成矛盾,不但降低了畜禽的生产性能,更使宽阔的草坡、山地荒废,严重影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网。
2 生态畜牧业的特征
首先,生态畜牧业主要是以养殖畜禽为中心,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配套相关的无污染、高效的工程体系,将资源的开发同生态的平衡很好的结合起来。
其次,在生态畜牧业的各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假如其中的某个环节受到了干扰,就会波及整个系统,从而使其失去原来的平衡状态。
再次,在生态畜牧业系统中以其“食物链”的形式源源不断的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流动,从而保证了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异化与同化作用正常的进行。
最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是生态畜牧业中比较完善的配套,通过这个配套,不仅能减少污物的出现,而且还能实现效益的增加以及环境净化的统一。论文参考网。
3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的原则,充分的和“以示范服务促推广,加快舍饲转方式,龙头带动扩规模,精深加工增效益”的思路利用资源丰富的“土地、牲畜、草”,结合现代科学的技术,走“立草为业、草畜结合、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现代健康型畜牧业发展之路。
3.1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饲草作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纽带和关键,在山区要结合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加大人工种草力度。科学种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既满足牲畜需求又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增加适合当地生存环境的母畜,引进高产、低耗、节粮的畜种,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保障品质,发展健康畜牧业。
3.2经营方式转变,集约化水平提高
首先,发展生态、优质、高效畜牧业,关键在于饲养方式的转变。论文参考网。从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要把粗放、单一、天然放牧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养殖、舍饲养殖转变,大力推广牲畜舍饲圈养技术,走种草养畜、草畜结合的发展之路。其次,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原则,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规划指导、群众自愿合作建设、自主经营的方式,建设人畜分离、集约化养殖、若干农户合作建设、饲养和防疫设施完备、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畜禽生产相对集中或相对封闭的养殖小区。走市场牵小区,小区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再次,按照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实行一村一品,专营专销,杜绝蜂拥而上,增产不增收,货贱伤农,走特色养殖之路。2008年以来都安县实施山羊圈养示范项目结合溶岩山区石漠化治理项目,建立山羊圈养示范户120户,累计圈养山羊6820只,三年累计出栏肉山羊6500只。年产值325万元,纯利润156万元,户均养殖新增收入1.96万元,新增纯利润1.3万元。项目的实施,更是促进了该县养羊业的发展,2009年全县山羊饲养量44.36万只,出栏21.21万只,比2006年分别增长25.7%和39.5%。全县养羊业产值22180万元,纯利润1064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元。圈养舍饲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该县推广山羊圈养舍饲、品种改良、种草养羊及农作物青贮、氨化喂养技术,同时开展标准化羊舍建设,使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既符合生态要求,又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生。农户配套种植牧草养羊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羊,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减少草山的超载压力,有利于草山植被的恢复,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3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生态平衡
推行5种养殖模式:生物垫―堆肥―零排放;生化工程―粪便处理―达标模式;沼气(厌氧)―氧化塘(好氧)―养鱼,沼气(厌氧)―果菜林场浇肥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循环处理模式;生态有机肥深加工处理模式。不仅有效解决农村养殖污染的难题,还给养殖户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互利双赢。另外在回收利用废弃秸秆方面,大力发展秸秆生物性的饲料,将其加工之后转换成家畜的饲料,不仅能改变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状态,而且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推动“绿色饲料”的推广,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3.4依托科学技术支撑,完善生态平衡
坚持以科学为主,始终把畜牧科技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服务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水平。首先加强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偏远的天峨县有些养殖户大胆从外地取经,引进发酵床养猪技术。现代推广养猪使用的发酵床,通常有较好的吸附性、通透性的材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等;同时还要选择一些辅助原料,为确保垫料在制作的过程生物发酵的效果和进程,常用的有水、尿素、麦麸、磷酸氢钙等。该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环保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猪的肉的品质,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提升经济效益。其次,要在贫困山区大量的吸纳专业的技术人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山区开展畜牧业技术培训,改变当地人民落后的思想,从而使传统体力型的畜牧业逐渐向技术性的畜牧业转变。
【参考文献】
[1]丁枫华,吴向东,赵鹂.试论我国生态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区划,2003,24(2):17-20.
篇7
关键词:湿地;广州城市;生态效益
引 言
建设生态城市是目前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广州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也当仁不让,海珠湿地的建设就是广州市追求生态城市建设的最好证明。
1 海珠湿地建设概述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面积约13346亩,被称为广州的“南肺”,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海珠湿地公园建设以“孕育、共生”的理念,保护原有的果林为基础,结合湿地植物、有岭南特色植物,恢复、活化湿地生态环境。海珠湿地给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空间,但对广州城市发展、市民的生活有何有意义的影响,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
2 海珠湿地建设对广州城市的生态效益
2.1 使广州城市污水净化系统更加生态化
在海珠湿地建设之前,广州城市污水处理由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和净化系统完成,大部分污水经过处理之后仍可投入到工业生产,但是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所含的重金属、氰化物、油类物质、氮、磷等,完全依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是实现不了的。海珠湿地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城市污水净化过程中的这一问题。海珠湖和相关的39条河涌能够大量接纳已经被基本净化过的城市污水,并通过湿地内各种基质、植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污水达到真正的过滤、净化。例如美人蕉、再力花、风车草等抗性较强,生长过程中就能吸收的氮、磷量分别是136.99~356.16mg/m2・d和21.37~63.01mg/m2・d。
2.2 对广州市局部小气候条件起到调节作用
广州的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是高温多雨台风多,干湿明显变化大。年均气温在18~24℃之间,长夏无冬。近年来,沉重的雾霾和夏季持续的高温更是让广州市民难以忍受。海珠湿地的建设使广州市拥有一个“绿色之肺”,通过其强大的固碳释氧能力来延缓升温的趋势,通过其吸烟制尘的能力减低雾霾的程度,通过其立体植物空间涵养丰富水源的能力保证空间湿度,通过其大量水分蒸发改善局部的自然水循环。城市中心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将直接使广州市持续高温的状态得以缓解。
2.3 提高广州城市的灾害防控能力
广州近年来持续出现的强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台风侵袭等灾害性天气不单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城市由钢铁水泥建筑组成,硬铺面积过大,即便广州有优良的城市绿化,也难以迅速吸纳大量雨水。海珠湿地建设是广州城市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海珠湖作为“蓄水池”,与石榴岗河、西碌涌、杨湾涌、上冲涌、大塘涌、大围涌6条河涌构成了“一湖六脉”的天然水网络,这种格局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
2.4 维护广州市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海珠湿地对广州市环境最主要的生态效益,还在于其恢复、维护了广州市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开发之初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广州市动植物种类大大减少,其中鸟类的数量减少的最多。在海珠湿地示范区建成的一个半月内,我们已发现小白鹭、苍鹭、牛背鹭等鸟类5目19科32种,赤眼鳟、白条鱼、黄尾鲴等鱼类5目7科16属18种,这说明海珠湿地本身的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生物多样化发展的条件;随着湿地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记录的鸟类已有131种,隶属于12目33科,包括近危鸟类螺纹鸭等,还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隼等。可见,海珠湿地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广州市动物资源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而由于动物资源的丰富,海珠湿地才可能引进各种其他植物资源,从而达到动物、植物资源多样化的互相促进,使整个生物群落更加稳定。实际上,海珠湿地的建设为本来物产丰富的广州找回了昔日的荣耀,展现了山水秀美的岭南风光。
2.5 促进广州市城市建设整体的生态化发展
生态化城市的一大特点就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是协同的,即,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以提供相应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又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生态城市要有与生态支持系统承载力相适应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采用既有利于维持自然资源存量,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来建立城市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生态化。海珠湿地的建设恰恰促进了广州城市整体的生态化发展,不仅海珠湿地公园本身的经济价值证明了这一点,一切与湿地公园建设相关的其他产业如养殖业、花卉行业、园林建筑业等都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中获利,这是城市整体生态化的体现。
3 继续建设海珠湿地应注意的问题
3.1 保持湿地建设的生态特点
海珠湿地建设为广州经济发展提供许多契机,甚至连酒店业、地产业和餐饮业都占据了大量的机会份额。然而,作为湿地的海珠公园决不能以“观光”为发展的主要目的,保持湿地的本来面目,维护湿地工作周边的环境,使湿地不至于沦为钢铁城市中的“绿洲”是继续建设海珠湿地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2 重视湿地功能的不断创新
海珠湿地的建设和发展所能提供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远不止上述几种,除了逐渐改变现有市民的价值观之外,海珠湿地还可以做为自然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为当代、下一代甚至下几代广州市民提供自然保护教育空间。注意与学校联系,多方位主动进行湿地环保教,创新湿地建设的功能,这些都是海珠湿地在不断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4 结 语
综上所述,海珠湿地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海珠湿地的建设为广州市城市生态化改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关系到广州市的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还对城市集体价值观的改变产生作用,这也是湿地建设对城市的最明显的生态效益,相信海珠湿地的建设一定会使广州市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使广州成为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国际性大都市。
参考文献
[1]陈颖明,宋颜.浅谈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4(01):108~120.
[2]陈桂珠,王雪峰.珠海――澳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C].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12.
篇8
关键词:园林绿地;植物;景观建设
abstract: in the gre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ur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but also consider the special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c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luxuriant growth,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f the landscap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人类与生物的接近程度将成为绿地衡量标准的重要尺度,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2.应用生态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中国风景园林是多维空间的艺术造型,有史以来就始终坚持在以讴歌自然、推崇自然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体系下求发展,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之审美、游览、环保效果。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辩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以形式美为框架,以内容美为核心,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
3.景观的生态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
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4.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
生态功能、文化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是现代景观追求的三个目标。植物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就存在缺陷,即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植物景观。
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城市绿化的着眼点。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
通过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来表现植物造景的艺术化。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丰富了城市植物景观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和野趣。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园林,2008,1.
[2] 王祥荣,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城市规划汇刊,2002,11.
篇9
关键词: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研究
Abstrac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 land consolidation is a basic research work, the land arrangement is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good; The main goal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is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verall efficiency of land arrangement, i.e., land through sorting ultimately get after the social benefi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s a body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 to carry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quality.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Analysis;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土地整理能够实现土地的循环利用,其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及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是促进土地整理事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土地整理运行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影响,能够将土地整理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使得土地整理实际运行行为越来越规范。虽然国内与西方国家的土地整理无论是在目标,还是在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过从客观角度而言,实行土地整理能够促进农业产量、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以及为人类创造出优质的环境氛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土地整理效益的内涵
我国从一开始实行土地整理工作阶段,就特别重视将社会、经济、生态这三种效益综合起来共同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土地整理事业的实际发展水平还不够完善,致使我国土地效益评价只将经济效益评价作为主体部分。从各级地方政府向国土资源部门递交的土地整理工作实施情况以及其项目可行度研究报告中看出,对于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比较关注,而对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没有过多的重视。经济效益评价涵盖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整理实际运行中所获取的一切收益;社会效益分析涵盖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整理过程中对社会进行良好的服务,其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效益分析涵盖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整理过程中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壤、水资源等环境及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以,当前我们不仅要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2.对土地整理的整体效益进行分析
2.1对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将投资行为或者其他经济行为作为主要部分,通过土地整理过程中所获取的所有收益,即经济效益。从西方国家成功的土地整理工作实践经验来看,土地整理过程中的资金主要是从三个渠道获取的,分别为国家(涵盖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土地整理相关的企业、土地整理范围内的土地所有人。当前,我国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过程中主要以国家作为投资主体部分。
土地整理投资人十分热衷于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土地整理这一渠道获取更大的收益。土地整理过程中得到好处最多的要属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农户们,因为土地经过整理之后他们的生产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而总产量却呈现出提高的趋势。
2.2对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分析
指的是土地整理过程所获取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土地整理社会效应涉及面极为广泛,其具有间接性、滞后性以及潜在性的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与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之间混淆,辨别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性。本文对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归纳为了三点:第一点是,土地整理后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二点是,土地整理后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三点是,土地整理后对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
首先,土地整理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当前时期,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耕地面积,以此将各种工程建设与其他建设设施占用耕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这对于处理人多地少问题非常有帮助,从而使得一定时期内自己所生产和储备的粮食能够满足粮食消费总需求。二,现阶段,我国大都以农田整理与村庄整理为主,土地整理的核心部分主要在农村区域,有效的将不发达地区的贫困现象全面的改善了,拉近了城市乡镇群众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农村朝城镇化方向发展的步伐;三,当前,农村田间道路、村屯路的供电设施与排水设施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为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
其次,土地整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随着土地整理的进行,使得耕地面积扩大、土地生产能力水平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影响到农民对土地投入与产量之间的比率,进而影响了农民的年均收入;二,土地整理后,使得劳动场所进一步增加,各个生产行业涌现,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土地整理后,使得农村各种农田水利设施与交通设施更加的完善,从而推动了农村朝着规模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十分有利。
另外,土地整理对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具体体现为:一,土地整理后能够确保土地循环利用,其有效的将以往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改善了,同时还避免了土地利用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实际利用率及耕地总面积;二,在干旱区域,土地整理过程大量的建立蓄水、节水等各种设施,对各种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而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土地整理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的提水设施,有效的利用了陆地水。
2.3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指的是投资行为的主体经济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功能作用造成的影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质量水平发生的生态效应,不过这种效应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也就是投资行为后的产生的结果,一方面会使得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系统整体结构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土地整理后致使生态环境系统中各个组合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其空间配置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土地整理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整体结构出现了变化、各种生物出现了多样化等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整理后,使得人类原本在自然环境中正常生产产品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比如土地整理后,使得土地投入与产出发生了变化等,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整理后,使得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土壤质量发生了变化、耕地面积发生了变化、区域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等。
当前,我国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进行土地整理过程中对于经济效益比较关注,生态效益方面关注的甚少,主要是因为经济与生态这两种效益在土地利用者身上所产生的利害关系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常而言,经济效益与土地利用者当前的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生态效益主要与社会未来发展中的利益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我国在进行土地整理过程中采用了不切实际的方式及技术操作方法,比如,实行了单一连片的种植,从而对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机械填埋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料分散,同时,由于在整理过程时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对农田物种的延伸造成了影响,并且各种建设使得生物繁衍、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恶化,以上种种现象最终导致了负面生态效应的发生。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土地整理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这三大类,并且这三种效益在土地整理具体项目中是共同生存、相互互补的。所以,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充分的将这三种效益存在的利弊行为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综合效益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分配各种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 齐伟.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 徐建春.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1,(6)
[3] 王万茂.土地整理产生、内容和效益[J].中国土地.1997.(9).
[4] 严金明.钟金发等.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 李元.国土资源知识读本[8]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主要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
就我理解,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下的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一结论:
1999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依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重植林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下:
经济价值万元
重植林內部林产品价值417.72
外部吸收CO2放出O2价值8162.00
涵养水资源价值3.27
水土保持价值10.89
保肥价值10.79
旅游价值13320.00
生物多样性价值4.36
空气负离子效应无法评估
滤菌功能无法评估
吸尘功能无法评估
合计21929.01
由以上可见,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时一致的。(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
其一,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二,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三,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四,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五,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种“再生产活动”,它“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3)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②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③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四、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
(一)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二)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
(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立法原则的创新。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
(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5)在诉讼方面,我国资源状况的严重问题和资源诉讼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建立专门的资源诉讼法院。“在我国,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矿业法院等专业法院已经存在,这表明资源诉讼的专门化已经优先例和经验可循。”所以基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我国也应设立森林法院。
(6)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①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②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③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④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⑤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⑥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⑦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