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范文

时间:2023-04-05 20:4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原生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原生态

篇1

早春的时候,当哈尼梯田的作者从QQ上把他的稿子发给我时,云南元阳箐口村梯田边正喜气洋洋地进行着“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在这个仪式上,由杨丽萍任艺术总顾问并指导排演的大型高原稻作农耕文化千人田野实景表演《哈尼梯田》也风光上演。虽然看不到,但我的脑子噼哩叭啦跳出的分别是:元阳梦幻般的梯田实景,杨老师自己的云南背景,早年被她演绎到惊艳的那只跳舞的孔雀,以及后来那台《云南映像》和她力挺的原生态表演。

这个春天要过去的时候,拍过《芳香之旅》、学哲学出身的导演章家瑞也赶着交出他红河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红河》,这之前还有他的《花腰新娘》以及我更喜欢的那部更早的《S玛的十七岁》,青涩却温情,生活在那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哈尼梯田旁的S玛的梦想是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还想坐一坐昆明城里的观光电梯。绝美的梯田风光,独特的民风,少女的成长和彷徨,现代文明和原生态生活的冲撞……影片有纪实感,还能看到导演的思索――自然的原生态,还有人的原生态。

据说,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的“申遗之路”已经走了快十年。大山里,哈尼人的生活不富裕,申遗成功是不是能1+1=2地改善那里人们的生活不得而知,但想来能“申遗”成功应该是件好事吧,起码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那里还有那样一片梯田和“雕刻了大山”的哈尼人,真的了不起。哈尼梯田自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比如元阳县的19万亩梯田,至今仍在养育着全县36万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400多公顷森林还在供给全县人民的生活和农田用水,4600多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

那天夜里,编辑完这期哈尼梯田的专辑,我想,人们是为了那些宝贵的原生态而“申遗”,除了那美轮美奂的原生态的梯田,那些“大山的雕刻者”――哈尼人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原生态地保留下来呢?这或者又是一个伪问题。彼时,当作者在QQ上问我,是不是可以把题目写成“哈尼梯田的梦幻之旅”,我说,“梦幻”太甜太麻醉了,还是人本一点吧,于是有了这个“哈尼梯田的原乡之旅”。

篇2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唱法 传承 保护

    上世纪末,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相关部门和电视媒体及其他技术媒体的大力推动下,“原生态”民歌凭借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和风韵逐渐地回归到广大民众的审美视野,并且把原生态民歌推向进而掀起一股“原生态”民歌热。尤其是2002年以来的三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的举行,加上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的两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都设有原生态唱法的比赛,对“原生态”民歌的争论更是达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会围绕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原生态”民歌的界定

    对于究竟何谓“原生态”民歌和“原生态”唱法这两个问题,无论是在音乐界还是在学术界的看法都不是很一致,在其他一些媒体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很多学者就笼统的认为原生态民歌就是民歌。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明确的,应该将它进行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历史对照,只有这样或许才能做出一个客观的界定。

    (一)从“原生态”到“原生态”民歌

    首先,“原生态”这个词是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术语。原生态本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品。“‘原生物’指‘假想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类型’。‘生态’则指生物在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征”。我们若将“原生物”和“生态”的复合品放置于“民歌”的前面,如此以来所得新生物就有了一种新的含义。为什么呢?因为“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也正是由于对生存环境这种依赖的差异性,原生态民歌在音乐形式、演唱形式等诸方面才出现了差异,有了不同的特色,给人们的是一种风格各异的新感受。

    另外,“原生态”民歌所依赖的是一种很自然但不是原始的生态环境,至少现在不能说是原始的,与人类开发和改造形成的高度人工化的大城市的环境相对。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所形成的文化也是不同的,当然了,基于不同的形成背景每种文化的发展方式及其速度和程度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原生态民歌也是如此,历史在演进,社会在发展也需要发展,“原生态”民歌并不是一种定格于某一历史时期一成不变的“古艺术”,是可以吐故纳新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依附于相应的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和其他的民风民俗,由民间劳动者创作并演唱的当地的民间歌曲,且要体现其民族的属性和民族的心理特征,具有纯粹民间特色的歌曲艺术。

    (二)“原生态”唱法

    在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曾出现过评委给苗族的民间歌手打分悬殊很大的问题。这之间也有好多观众致电询问过给分过低的老师给低分的原因,老师回答说该选手的唱法不科学也不够规范,演唱难以持久。为此在音乐界也出现了关于“原生态”唱法的争论。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声乐作为一种高实践而且超理论的艺术,它主要是靠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研究员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位置靠太靠前了,往后一点”,往后是多少?1.5厘米?1.3厘米?是一种体验,根本不能用科学这个东西去解释。哲学家马克思也说过类似的话,要想让一门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用数学公式将其表达出来。用科学来给给艺术进行评定,必定会对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弊端,进而抹杀艺术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思想基础。所以要正确认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两者都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但两者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不可替代的方式。

    我们国家拥有“野民歌”的地区不下百余处,高亢低转,悠闲漫漫,各有风骨,确实无法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但并不代表“原生态”民歌不存在方法的问题,从很多比赛或媒体上可以得知许多优秀的原生态歌手在演唱中都具有很高的演唱技巧。特别是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中,涌现了一批水平很高的原生态歌手。评委孟新洋在评点湖北省两支原生态组合时,大赞“土苗”与“撒尔嗬”的高音给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士上了很好的一课,“男声女声的高音非要借鉴西洋音乐的唱法吗?必须要关闭(声带的闭合)才能唱出高音吗?我们也可以用民间技巧,很好地解决高音问题!由此可见“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还是有一定方法的。

    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去认识“原生态”唱法这种提法,笔者认为,原生态可以是一种唱法,但也可以归作一种演唱风格。在许多多多的原生态比赛中,参赛的歌手有很多都是来自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也有国家或地方剧团的专业演员,这些参赛者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组的演唱者不是经过培训加工的,把它们再称之为“原本态”唱法确实有些太勉强。由此,我认为应该对比赛评价标准进行改制,因为各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相应民歌的产生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唱歌是情感的艺术,而不是唱方法。正如田青评委在第十三届歌手大赛中所说,这次大赛,我们的评判标准是“原汁原味”。

    二、“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

    “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源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民间艺术始终作为创作者不竭的素材之源,甚至可以说始终是专业艺术的母亲。

    “原生态”民歌不仅存在于某一民族,而是存在于各个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是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对整个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生动画卷的描绘。它不仅是人民生活的亲密伙伴,也是人民生活的有力助手,不管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始终是人民手中的有力武器。

    “原生态”民歌都是直接产生于民间的并且长期在田野乡间流传不衰,传唱于船工、渔夫、赶脚人、农夫和广大的农村妇女之间,歌词虽是由民众口头创作,但能称的上是对人民生活的逼真描绘,其语言生动传神,并不是将简单的生活语言加以拼凑和组合,而是讲究韵律和比兴等手法的。特别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歌词更加精炼,曲调更加完美成为较高艺术价值的精品。笔者认为,其他音乐的繁衍与发展都应站在民间音乐的肩膀上作一种迸发,原生态民歌是一颗种子。

    除此之外,还要说明的一点的是民间歌曲是民族音乐和其他类音乐的基础,可以说是从民间音乐的肩膀上开始的,从多种音乐种类的具体分析中,可以得到证明。所以,无论是拥有这些“财富”的当地居民这些“局内人”,还是欣赏这些“财富”的“局外人”,都能从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得到一定的艺术满足。

    三、“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10音乐作为精神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播这个过程一直都伴随其衍生和发展。“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最简单的表现是一个人将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传递给另一个人或一群人。”[4]

    当前原生态民歌的传播方式主要由自然传播和技术媒体传播,尽管技术媒体传播出现在自然传播之后,但技术媒体传播不会取代自然传播,因其在传播之中各有所长,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两者的结合,以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强调一句,在传承的过程中,应以不损害其特质为前提。

    四、“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在当今这个现代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到处都被潮流时尚和商机覆盖的时代,原本附着淳朴自然的“原生态”民歌与我们的距离已越来越远,所以新时代的人们就更难有机会领略纯正而朴实的民歌的韵味,更无法真正地感受独具魅力的原生态民歌那充满质朴的文化内涵了。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歌失传快而且保护困难,因而对其进行“120式”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当下,申请“非遗”已经“风靡”全球,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原生态”民歌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把“主位保护”(文化主体)与“客位保护”(政府、社会等)相结合的方式是原生态最有效的保护途径。

    渊源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原生态民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我们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能从根本上唤起人们心中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对于传播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好运用好这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1).

    [2]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

篇3

【关键词】原生态;阅读;基本原则;途径

正文:

“原生态”即物质的初始形态。学生生命的“原生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它是学生生命创造力的自由释放。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以无忧无虑的阅读心情,无欲无求的阅读心态,进入无我无他的阅读境界,此之谓原生态阅读。原生态阅读强调的是阅读环境的原生态。即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原生态阅读”实在是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打通语文中、高考阅读“瓶颈”的一条有利措施、有效途径。

(一)独立阅读,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

“独立阅读”,就是阅读者不经过任何人、任何资料的点拨提示,就能将某一文本读“懂”: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甚至还有“如果我写……”这样的阅读后的反思或冲动。这样的阅读能力对于常人来说,或许要求高了些,但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中学阶段基本练就这样的阅读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独立、高效地阅读文本,尽量多地获取文本信息并能解析、评价有关文本问题的能力。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1、激趣。以名家的阅读经验、成功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今中外发愤读书而成才的名人数不胜数,古人更是道出了读书的好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经常性地向学生灌输多读书能使人受益终生的观点,使他们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作用。

2、延伸。立足课堂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在落实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一目标后,让学生课后对比阅读颜元叔的《荷塘风起》、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比较同是写荷花的三篇文章在写景上的不同之处;教授《荷花淀》时,带领学生从中国古代所崇尚的“天人合一”“适中和谐”的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激发了学生阅读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授像《林黛玉进贾府》这样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注意设置能吸引学生课下阅读全篇的环节。

3、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比如师生共读一部优秀作品,然后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或学生自选优秀作品,利用阅读课的交流时间推荐给大家,或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时交流精美语句等,这种交流,不仅反馈了读书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选择、归纳、概括、组织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和体验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挤时间读,有滋有昧地读,从中汲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二)自主阅读,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

自主性阅读是相对于被动阅读、机械阅读、他主阅读而言的,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阅读。自主性阅读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把需求转化为明确可行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和强烈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进行学习效果评估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帮助学生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首先,创设自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次,激发自学动机。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①主动汇报,交流学习。②互相讨论,及时评价。③大胆发问,鼓励创新。

(2)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三)个性阅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个体调动全部的心智和情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从而对作品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方法。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尊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倡导阅读实践的探究性,承认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那么,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呢?

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来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主体的自主性;(2)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实践的探究性;(3)性化阅读应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据此,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大体可以分为:

1、引导批注阅读。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2、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自我思考;二是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3、注重延时评价。因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所以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四)多元阅读,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

阅读在发展,阅读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美食家用舌头阅读酸甜苦辣。这一切阅读都和书本的读者共享辨读与翻译符号的技巧。阅读在发展,它是一种潮流,它是一种趋势。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与外界的接触,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阅读。

1、多元化的朗读方式促进学生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感受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内涵,四读高效运用,让课堂充满朗朗的阅读情味,让阅读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力和感受力。

朗读多了就会促进理解,教师要重视阅读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读书很重要,不仅积累知识,习得语感,更重要的是阅读还能教会我们驾御文字。通过诵读感知文章,打开学习语言的窗口,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朗读要重视理解的直觉性,敏锐地识别语言的内涵和情味好坏。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体味到知识与技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激发出学习兴趣。在朗读的亲切体会中,学生就能够讲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内涵,体会到韵味,感受到美感。语言的味道在朗读中受到第一感染,熏陶,语言的魅力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实现内化,学得真知。

2、粗读浏览、精读研究、快读和慢读共同进步。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将精读和慢读结合起来,就能撷取丰硕的果实,实现阅读能力的最优化提升。

略读史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的,是书目、标题、文章内容、有用信息的筛选,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筛选信息。精读则是针对重要信息而言的,对精词、好句、好段的揣摩,欣赏,实现语言精髓的有效汲取和提升。在略读和精读的交替中,学生可以增加阅读的质量,提升阅读的效率,提高阅读的能力。

3、制作阅读笔记,凝聚知识宝库。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读书做笔记,会使阅读效果提高,做笔记在阅读积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教育学生制作好阅读笔记,重视下面的制作方法:

(1)卡片式笔记,这样归类整理、管理使用能记录经典的语段,帮助收藏重要的阅读资料。

(2)摘评式笔记,在摘抄的过程中发表对人和事情的看法和观点,讲解理由,这样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剪贴式笔记,摘抄相对比较费时间,通过剪贴可以实现更好效率的提高,在剪贴过程中分类别整理,例如祖国风情,历史长河,科技博览,动物世界,音乐无限,名人故事等。

篇4

不重复他人,找回原生态的自我――我的心不禁为之触动。时下社会,模仿之风盛行,从盲目跟风翻拍名著,到无良厂商山寨名牌;从狂热粉丝整成明星面孔,到各种成功秘笈、商战手册充盈书店……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之际,我不由心下惘然:为什么人们耽于仿制他人作品,而不思发展自我?为什么人们囿于作秀炒作,而不念积淀人生?纷扰繁杂中,自我渐行渐远,徒留下那副木然机械的躯壳。

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拥有与众不同的精神内质。原生态的自我,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是我们立足于人世的基石,也是创新、发展的起点。面对他人的成功,我们不应一味艳羡,而应把握自己,找回本心。遵从那原生态的自我,去除伪饰,才可达到人生的新高度。

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诚然,在艺术的天地间,驰骋的是个性的精魂,飞扬的是原生态的初心。明末著名画家“山人”朱耷,身历山河破灭的巨变,心受世事浮沉的煎熬,世间的苦难在心中郁Y,结成精深的墨,从笔端流泻。红尘纷乱,累了,他绝袂出家;世事芜杂,乱了,他百感交集。恸哭身世悲慨,苦笑人生无常,哭之笑之,遂成就了“山人”的卓然与傲岸。原生态的恸哭与苦笑,在笔端恣肆,没有丝毫的犹疑与滞留,奇崛的意象勾勒出一个伤痛的自我。朱耷正是在自我的升华中挣扎,用墨笔发掘出原生态的自我,那不经文饰的狂放不羁,渡他到达了艺术的彼岸。

于艺术家而言,原生态是成功的基础。对于社会中的芸芸众生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们在茫茫人海中沉沦,刻意掩饰着内心的诉求,到头来,成为他人道路上的蚂蚁。心无“后无来者”的决断,也就只能“独怆然而涕下”,苦叹生命的苍白与乏味。

不重复他人,找回原生态的自我,我们应着力发掘真实的个性。在人生之路上,从原生态出发,探究天地奥秘,纵使时乖命蹇,我们也要留下独一无二的自我。

原生态的自我,在心中沉睡已久了。让我们拭去浮尘,擦亮上面的华彩,遵循本心,在纷繁世俗中,走出原生态的道路,期待成功时刻的惊艳。

教师点评:

“原生态”这道题可写内容相对宽泛,可以说是道“大”题、“虚”题。“大”题须“小”做,“虚”题须写“实”,本文正是如此。作者集中论述“不重复他人,找回原生态的自我”的意义与价值,取得了不错的表达效果。文章层次清晰,引用得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可提高之处:其一,朱耷一例虽然典型,但现实针对性不是很强,最好换用他例;其二,个别词句表达不是很准确,需多加斟酌。

篇5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舞蹈;生命;艺术特点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

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

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

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下转第182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

篇6

用味精烧出的菜肴,口味并不纯正,没有原料本身的鲜味,所有菜肴的鲜味口感几乎是一致的,单靠食品添加剂烹制的菜肴将导致中国烹饪的退化。

鲜味是仅次于咸味的重要味之一,它特有“新鲜”、“味鲜”、“鲜物”三种含义。鲜味的化学名为“谷氨酸钠”,是游离的氨基酸。它的作用可使菜肴美味可口。鲜味还有去膻味的作用,例如含鲜极强的蚝油与有膻味的牛羊肉一起烹制,其膻味就会自然消失。为此“蚝油牛肉”颇受大众欢迎。

鲜味早在公元前《诗经》、《楚辞》上就有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把汉字也统一了。当时人们就知道鱼肉和羊肉一起烹调就十分鲜美,“鱼”加“羊”,就成了如今的“鲜”字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就出现了“鲜味”多样化。如:“鲜洁”、“鲜腴”、“鲜润”、“鲜肥”、“鲜嫩”、“鲜辣”、“清鲜”、“时鲜”、“甘鲜”、“芳鲜”、“香鲜”、“咸鲜”、“香辣鲜”等等。

“鲜味”不单是尝味,而同时领受丰满度、肥腴度、柔软度、香鲜度、湿度等。味的表达复杂化了,对“鲜味”的追求成了美食家的重要方向。唐、宋时期鲜味的来源不只是鱼虾,还开始使用“雁”、“鹅”、“蟹”、“笋”、“豆芽”等。进入清代,“鲜”味的标识物质进一步增多,发展到“制汤”、“酱油”、“腐乳”、“豆豉”以及各种肉禽类、蔬菜、酒等。例如素高汤制造原料由各种菌类增加到“蚕豆”、“豆芽”、“冬笋”、“豆苗”和“豆豉”。《素食说略》一文总结了素食取鲜的方法。鲜味的烹法在清末的《依佯调鼎集新录》中有“鲜烹”、“鲜灵”、“鲜酿”、“鲜溜”、“鲜炒”、“鲜爆”、“鲜烩”之分。

“鲜”能表达“新鲜”、“味鲜”和“鲜物”的含义。

呈现“鲜”味的原料是相当丰富的。凡是用农家肥(有机肥)培育各类蔬菜和水果,特别新鲜、有清鲜、鲜洁的口味。我到过生态果园和农场,尝到不用化肥、农药培育的草莓、西瓜、葡萄、水蜜桃、香梨,咬上一口水灵灵的,又甜润又鲜嫩,妙不可言。农家饭菜不用什么“精”类调料,特别的“香”,使我终生难忘。

植物性原料以笋和蘑菇为首,包括香菇、猴头、竹荪、鸡(土从)等各菌类。是原生态的“鲜”味先锋,野生菌类更上一层楼。蔬菜为“鲜”者层出不穷,象豆芽、冬菜、雪里蕻是“鲜”味中的公主。还有豆苗、芦笋、紫苏叶、牛蒡、白菜、黄瓜、毛豆、芸豆、蚕豆、各瓜类,茭白、嫩姜、茄子、韭菜、蒲菜、蕨菜、水芹、菱角、莲藕等,只要是时令的,其鲜味各有千秋。还有黄花菜、西兰花、荷花、、玫瑰、牡丹、桂花等与其它原料配伍,烹制的菜点香鲜人间。用植物原料加工的“豆腐”为首的豆制品,咸菜、梅菜干、豆豉、各类酱油、四川豆瓣酱(蚕豆)、江南甜面酱(面粉)、腐乳、花生酱、芝麻酱,还有榨菜、泡菜、酿制的各类美酒,在烹饪中都是屈指可数的鲜味最佳配角。

以鱼虾为首的水产品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论是河鲜、江鲜、湖鲜和海鲜,其“鲜美”风格,犹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显神通。特别是各种贝类,像鲜贝、牡蛎、誉为天下第一鲜的蛤蜊,还有螃蟹、青蟹都是“鲜味”中的元老。用水产品加工的开洋、干贝、虾子、鱼子、蚝油、鱼露、虾油、虾酱、鲞粉、蛤蜊酱、蟛蜞酱、沙茶酱、海鲜酱以及腌渍、风干制品都是含“鲜”极高的美味,为“鲜”味中的王子。

以猪、牛、羊、驴、狗、兔为代表的畜类食品;以鸡、鸭、鹅、鸽、飞龙、鹌鹑、麻雀为代表的禽类食品;还有畜、禽类加工的火腿、腊肉、凤鹅等制品,都是“鲜”味中的干将。

其他的像“蛇”、“蛙”、“龟”、“鳖”以及像野鸡、野鸭、野兔等允许食用的野生食品,其“鲜”味可谓群星灿烂,在烹饪王国里闪闪发光。

还有用各种原料烹制的“清汤”、“奶汤”、“高级素汤”,其“鲜”味犹如汩汩清泉,滋润人们的心田。

以上列举的都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多的烹饪原料。我们要利用大自然赐于我们的各种含“鲜”食品,巧妙地应用、适当配伍,烹制更多的鲜美佳肴。

从古至今有许多利用“鲜物”正确烹制美味的“鲜经”。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自古至今,在还未发明味精之前,厨师调味全靠“制汤”,这是原汁原味的“鲜味”。制汤有荤素之分。荤汤又分清汤与奶汤。清汤即为“高汤”,它是将母鸡、肥鸭、猪肘、猪骨等原料置于冷水中,一次加足水,慢火熬制,最后还需用鸡茸等吊汤。这种熬制鲜汤的方法是千百年来厨师实践出真知的典范。高档原料如熊掌、海参、鱼肚、鱼翅、鱼皮(鲨鱼皮)其本身没有什么鲜味。全靠众多原料熬制成的“鲜汁”(高汤)融合在这些原料中,才能做出美味名菜来。

篇7

《邶风·匏有苦叶》第一章“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毛传:“兴也。匏谓之瓠,瓠叶苦不可食也。济,渡也。由膝以上为渉。以衣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掲,褰衣也。遭时制宜,如遇水深则厉,浅则掲矣。男女之际,安可以无礼义?将无以自济也。”笺云:“瓠叶苦而渡处深,谓八月之时,阴阳交会,始可以为昏礼,纳采、问名。既以深涉记时,因以水深浅喻男女之才性贤与不肖及长幼也。各顺其人之宜,为之求妃耦。”

“苦”通“枯”,匏叶黄说明匏已干,可以剖开制成腰舟了。当人们涉水的时候,如果水比较深,就把瓢葫芦挂在身边渡水。汉儒毛亨和郑玄一致认为这首诗与爱情婚姻有关,是以河水深浅而采取不同的渡水方式来比喻男女情感的。但毛亨由此联系到礼义,显得有些牵强。郑玄指出八月为阴阳交会之时,男女结婚正好顺从天时,符合阴阳之道。

陈鱣《简庄疏记》卷三:“《水经·河水注》云:‘段国《沙州记》云: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可见桥有厉之名,故《诗》亦梁、厉并举。此诗之意,以水深,必有桥梁可渡也。”①

赵茂林认为《匏有苦叶》全诗四章或隐或显,都写渡水,当时人们有把渡水与婚恋相比附的意识②。这一看法很有道理,如回顾自己不幸婚姻的《氓》中曾三次提到“淇水”,也均与婚恋有关。“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抒发难舍难分的恋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追忆结婚时的情景;“淇则有岸”说明被弃之无限痛苦。

第二章“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毛传:“弥,深水也。盈,满也。深水,人之所难也。鷕,雌雉声也。卫夫人有泆之志,授人以色,假人以辞,不顾礼义之难,至使宣公有昏之行。濡,渍也。由辀以上为轨。违礼义不由其道,犹雉鸣而求其牡矣。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笺云:“‘有弥济盈’,谓过于厉,喻犯礼深也。渡深水者必濡其轨,言不濡者,喻夫人犯礼而不自知,雉鸣反求其牡,喻夫人所求非所求。”毛、郑对于第二章的解说因为拘泥于毛诗序而牵强附会,不符合诗意。诗序曰:“《匏有苦叶》,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此序解题并无道理。因为从“雉鸣求其牡”这句诗来看,本章也是歌咏爱情的,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样,兴起的是诗人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第三章“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氷未泮。”毛传:“雍雍,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迨,及。泮,散也。”笺云:“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自纳采至请期用昕,亲迎用昏。归妻,使之来归于己,谓请期也。冰未散,正月中以前也,二月可以昏矣。”毛、郑解诗都言及婚姻六礼之“纳采”、“请期”、“亲迎”等,而这些仪式在古代一般都由媒人执雁前往,诗中“雍雍鸣雁”正暗示了这一点。《仪礼·士昏礼》云:“凡行事,必用昏昕”,即从时辰上看,旭日东升与昕时(拂晓)一样,都正值婚时。这一章完全明确了诗的主题——婚恋。

诗的第四章并没有接着描述结婚的繁闹喜庆场面,也没有对美满婚姻的祝愿,而是荡开一层,笔锋一转,把诗歌定格在少女的翘首企盼和殷殷等待当中:“招招舟子,人渉卬否。人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招招,号召之貌。舟子,舟人主济渡者。卬,我也。人皆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笺云:“舟人之子,号召当渡者,犹媒人之会男女无夫家者,使之为妃匹。人皆从之而渡,我独否。”《正义》曰:“所以人皆涉,我独否者,由我待我友,故不渡耳。以兴招招然欲会合当嫁者,是为媒之人。”毛亨强调礼义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并注入了贞节观念。而郑玄则把“舟子”理解为媒人。牟庭《诗切》分析《柏舟》时说:“舟所以载人涉水,自此岸而达彼岸,如媒氏之合男女,故诗人多以舟喻婚嫁者。”转贴于

综上所述,此诗中的“渡水”、“雁”和“舟”等意象都与婚嫁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雉鸣求其牡”等点明主旨的诗句,所以,把《匏有苦叶》理解为婚恋诗是十分确切的。

刘文献在其《〈邶风·匏有苦叶〉这首诗》中指出这是一首可爱但不大引人注意的诗,说它可爱有两个原因:“常人咏婚嫁,总免不了要渲染一番,而这位诗人独能以超然的地位,写出他的闲情逸致,可谓不俗。其次,《诗经》中这种恬静的作品本来不多,能写得如此轻松自然的,除了这一首外,又几乎没有。”③刘先生可谓慧眼独具,读出了诗中别样的意趣和不凡的风格。

再则,诗人对于动作表情的刻画也是栩栩如生,“语言是生于姿态的,生成后又带有姿态的本质。‘招招舟子’,我们念这四个字柔美的声调,好像就凸现了舟子殷勤的动作,这仿佛就是从诗人脸上摘下来的微笑,它浮现着前面所谓的喜悦和自得——与新婚男士共享生命的喜悦,在现实圈外独抱其内心的自得。”④刘先生捏出“招招”这一动态进行了分析,可谓细致入微。在船夫的热情召唤下,熙熙攘攘的人们都已渡水离去,喧闹的岸边变得冷清了,而“卬”仍岿然不动地等待着……

语言的口语化也是此诗的一大特色,为全诗平添了很多风韵。“卬”字连用两次,使诗的民歌意味更加突出,既表现出女子的执著和深情,也流露出些许的矫情,同时还反映出她自信而又自得的心态。从“卬须我友”这坚定的口吻中,我们不难察觉等待亦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在等待中可以使情感得到过滤和升华,从而加深对恋人的思念,为将来美满的结合积蓄力量。翘首等待的芳龄女子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整首诗显得含蓄蕴藉,荡气回肠。这种情感是现代社会中“快餐式”的爱情所缺失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从《诗经》这部古老的经典中,重新找回那种怦然心动的爱以及肯为真爱而付出的绵长的等待。

《匏有苦叶》短短四章十六句,就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一位少女等待情人到来的曲折心理。诗篇运用了渡水、雁、舟子等一系列“有意味的形式”暗示少女的心理活动,跌宕起伏,曲折微妙,具有意识流的特征。

英国美术史家林赛说:“在这早期的作品中,有一种圣洁,一种纯朴,一种孩童般的优雅单纯,一种清新,一种无畏,绝不矫揉造作,一种对一切诚实、可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些赋予了他们一种独特的魅力,而成熟时代甚至最完美的作品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夸耀这一特征。”诚哉斯言,对于这一评价,这首婚恋诗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位天真无邪的少女在旭日东升的清晨,站在河水边,听着野鸡求偶的鸣叫声,引发了她对情人的思念,于是尽情表白心愿,希望阿哥不怕河水涨满,腰系葫芦涉水前来,献上雁礼,趁河水未结冰前迎娶自己。全诗触景生情而又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热烈且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一首鲜活优美的上古民歌。

① 转引自刘毓庆、贾培俊、张儒著《〈诗经〉百家别解考》国风上,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75页—第376页。

② 赵茂林《〈匏有苦叶〉的“渡水”意象分析》,《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篇8

关键词:原生态;原生态唱法;民歌;西洋唱法;学院派民歌唱法;民族唱法;原生态民歌

一、原生态及原生态唱法

同人类的历史文化发展一样,音乐的历史发展具有无序、分散、偶然的特点。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唱法,是指歌手从小就在一个地区长大,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界世界,在其歌声中不掺杂外地口音的一种歌唱方法。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歌手没有经过专家的专业训练,声音没有经过包装、具有本土特色的唱法。这种原生态民歌唱法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东西,对于那种把很多民歌进行搜集和改编等情况则是对原生态状况的变异,属于非原生态性。不是根本意义上的原生态。

二、(民歌)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一种民间的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在农夫、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民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大众口头流传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越加精炼,曲调渐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这些民歌大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也是大众的口头诗歌,是大众语言的精华。

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以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等。

三、原生态唱法与学院派民族唱法的区别

原生态唱法只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的一种说法。学院派民歌唱法大多吸收了一些西洋唱法,原生态唱法却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广义地讲可以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3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唱法。

民族唱法是与西洋唱法相对而言的。按照中国人民的美学原则和欣赏习惯,用善于表现我们民族性格特征、精神风貌、字音语调、旋律特征的音乐形象和歌唱技巧,来演唱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的唱法,称为民族唱法。这里所指的民族唱法则是作为狭义上来理解的,主要是指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及一些规律。它们既是从戏曲、曲艺、民歌这些民族传统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一些优秀的结果。研究民族唱法尤其不能离开对民族语言的研究,这是因为歌唱语言是生活语言的艺术加工,离开对民族语言的研究就不会有民族唱法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上,时常会提到“字正腔圆”、 “字领腔行”,甚至带有艺术夸张的说法:“千斤白,四两唱”等等。可见语言因素对歌唱的影响。因此语言规律的差别以及对咬字、吐字、语言等在演唱上的不同处理与强调程度,是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的最根本的区别。语言既是咬字吐字的依据,也是发声、用气、共鸣等技术手段的依据,更是音乐曲调的依据。而语调、语气、语势则是形成风格的主要因素。

民歌和民歌风格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在演唱时如能用方言更能表达其内容与色彩,但是地方语与汉语又有一些细小的差别,在演唱时如能区别对待必然会引起不同的听觉感受。但是地方语与普通话的总规律仍是相通的,因此用普通话来演唱也是行得通的。

在风格处理上北方民歌要豪放粗犷一些;南方民歌则要委婉灵巧一些;高原山区民歌要高亢嘹亮一些;平原地区的民歌就要舒展自如一些;等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域广大的国家,因而语言也丰富、民歌风格多彩多姿,不能一言以蔽之。有些歌曲是先有歌词,再谱曲,演唱者在演唱时不仅是在重视词作者和曲作者的歌词和音乐,而且还是在进行一次艺术再创作,要使词曲溶为一体。既要考虑到曲调的规律,又要照顾到语调的起伏,用咬字、吐字的技巧将语言艺术化、音乐化,才能达到词曲结合的要求,才能使歌曲焕发生机。以上就是原生态唱法的个性与特点,与之相比学院派唱法是没有这样的广泛生命力的。

总之,无论什么唱法最终原则都是以美为目的的,离开歌曲的审美目的是不可能存在的。原生态唱法与学院派唱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原生态唱法有明显的个别性,而学院派唱法则是具有共性,如工厂制造一般。有些原生态歌手在专家的训练后,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反之,则变成学院派唱法的共性。这时,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我们的原生态吗?

参考文献:

1、宋莉莉.中外音乐史[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

2、李异鸣.小寓言大智慧[M].哈尔滨出版社,2005.

3、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篇9

一、原生态音乐的界定

目前,有不少学者对原生态音乐的内涵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原生

态民歌其实就是指民歌,之所以冠以原生态,原因有二:一是为了突出其主要的艺术特征,即源于民间,非专业人员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二是在民间音乐受到多方面冲击的背景下,强调原生态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引起人们对它的尊重与保护。桑德诺瓦在《质疑“原生态”音乐》中认为,“原生态“音乐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开放与共融的综合,应当允许它适应工业化和都市化,允许转型,这样传统音乐才可能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对音乐实施完整、原始或博物馆式的“实用化”保存,均与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相悖。奢盼“原生态”音乐实现所谓“原汁原味”、“未经污染”、“净化灵魂”等附加值,只会加速其失去原有的再生功能与存在价值。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所谓“原生态”音乐的存活率几乎为零。

综合以上说法,我比较赞同的是,“原生态音乐”是指由当地民众而非职业演员参与(表演)的、在当地流传很久具有某种实用功能或社会涵义(而非仅具有表演性质的娱乐作用)的传统音乐类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不胜枚举的原生态音乐。汉族地区的山歌、劳动号子、小调、陕北的信天游(山歌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青海的花儿(山歌类)《花儿与少年》、山西山曲(山歌类)《走西口》、江苏民歌(小调类)《茉莉花》和《杨柳青》、河北民歌(小调类)《小白菜》等民族民间歌曲基本都属于原生态音乐。

二、原生态音乐的价值

(一)原生态音乐的审美价值

原生态音乐属于艺术作品,是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创作的艺术产品,能够流行至今,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接受和赞美、欣赏,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去认识、欣赏和研究。如天籁清音一样和谐动听的侗族大歌,浑厚悠扬的蒙古长调,欢快活泼、载歌载舞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精品、民族瑰宝。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与风俗,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的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二)原生态音乐的历史价值

原生态音乐本质上还是属于传统音乐,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世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认识、了解历史。它源于历代民众的口头创作,世代在广大民众当中口耳相传,很多内容反映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文化,是民族精神风貌的生动的写照,是民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赖以传承独特文化的精神家园。

原生态音乐以其民间的、口传的、质朴的、活态的形式,可以弥补官方历史之类或者“庙堂音乐”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原生态音乐蓄积了不同历史世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民族的生存状况,折射了民族的集体心态和行为模式。

(三)原生态音乐的文化价值

“原生态音乐”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是与民俗文化、生态思维、风土人情、民间音乐、自然物景、传统服饰、地方语言、群落意识紧密相连的;是巨大的文化财富,鲜活生动地记录了不同民族、种群的杰出智慧和聪明才智;是认识这些民族、种群文化的活化石。

原生态音乐质朴地反映着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色,放射着民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发展方式的神韵,体现出该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

(四)原生态音乐蕴含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

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

积累而来的发展经验、生存智慧,是历史形成的共同的、积极的、有凝聚力、号召力的民族意识,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含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精神虽然是无形的,但它对个人而言是人格的力量的体现,对民族而言是民族生命的外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不是通过自然遗产来延续的,而是在社会文化、民族精神的环境下和氛围下,通过后天的教育,研习以及人际交往的方式来继承并发展的。如,被誉为“歌舞的海洋”的云南,民族众多,风俗各异,云南原生态音乐作品精品不断,如《云南印象》、《云岭天籁》、《丽水金沙》等享誉中外。

(五)原生态音乐的社会价值

篇10

关键词:原生态唱法

一、什么是原生态唱法

以前声乐界公认在我国具有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但在2004年8月山西左权举行“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以后,专家发现许多民歌不经过任何雕琢、包装和美化,他们如自然界原始状态的东西清新自然,歌声美如天籁之音。这使专家们引进了“原生态”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自然科学上的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则是由本民族环境下的老百姓在生活与劳动中自然生活的一种表达。他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唱着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歌,由本民族独特的乐器伴奏。那什么是原生态唱法呢?它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学院派民歌唱法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吸取了西洋唱法的长处)的一种说法,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未经过专业训练、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因此命名为原生态唱法。

二、原生态唱法的科学性

当代一些学科如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唱法是否具有科学性不能完全用美声唱法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每种唱法各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用某种唱法去改造其他唱法,无异于用某种文化去取代另外一种文化。就拿美声唱法的审美原则来说,也是随着地域、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十七、十八世纪是“美声学派的黄金时代”,有人问著名的歌剧作家罗西尼,演唱歌剧需要什么条件,他回答说:“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还是声音。”这就是美声学派黄金时代的声乐美学原则——唯声论。到了十九、二十世纪,歌剧更加要求演唱必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也是进步的表现。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歌剧在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不同国家的演唱方法和审美原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亦是如此。

原生态民歌手们演唱的民歌,声音甜美、淳朴、高亢、音域宽广。他们的声音虽然没有经过音乐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我们所要的那种圆润、低喉器的混声,但事实证明他们这种唱法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优美的,并被大家所接受。各个民族的原生态歌手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发声技巧、发声理论。如蒙古长调的唱法,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要素和结构,蒙古长调有着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内在节律。演唱时,常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高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蒙古的呼麦更是奇特,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的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声,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般的高音声部。再如,侗族大歌,它是“众低独高”的音乐演唱形式,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这种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民间所罕见的。还有藏族民歌“振谷”的唱法、青海的“花儿”、新疆的地区“木卡姆”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声乐的奇葩。原生态唱法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且还有本文化背景下的声乐审美原则、自己的声乐发声方法和技巧等。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上的著书立说,我们回头看看,意大利美声唱法在开始也没有现存的理论,当时主要是靠言传身教,随着许多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及歌剧演唱家的不断诞生,声乐教学方法渐渐成熟,声乐论著才不断出现,使美声唱法理论化。所以说原生态唱法不是没有科学性,只是有待我们更进一步挖掘、提升及理论化。

三、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拥有每个民族语言、风俗、服装等文化背景,他们都拥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和歌唱风格。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表现在:歌曲风格的多样性、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大地上,从能歌善舞的新疆维吾尔族到“歌舞之乡”的云南,保存了世界罕见的绚丽多姿多彩的原汁原味的众多的民族声乐作品。比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情歌等。其中劳动号子是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呼喊,根据劳动创造出来的音调,统一劳动,指挥劳动,并起着解决疲劳调节情绪的作用,有打夯、捕鱼、拉纤、插秧、装卸车等形式。山歌,其语言韵调有明显特点,地方色彩较浓,如陕西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牧歌等。小调,产生于城镇,反映城镇的生活的曲调,如卖货郎、锯大缸等。情歌,结构较大,内容复杂,包括很多乐段的东西,叙事曲,如侗族大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中的长歌等。这些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旋律优美、质朴,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

原生态声乐作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原生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与发声方法的多样性,什么样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演唱风格,使声乐作品和演唱风格相吻合与统一。演唱风格的多样性,是指每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和表演风格。我国民间唱法流派很多,色彩丰富,充满个性魅力。北方的民歌高亢嘹亮,南方的民歌委婉、细腻,陕北地区的民歌粗犷嘹亮。在演唱原生态歌曲时,一定根据地方语言、歌曲风格和内容去演唱。

四、原生态唱法的时代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大转型,人们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在快速衍变,因此声乐艺术的发展也应与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人民需求相结合,我们要提倡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不同唱法的创新,原生态唱法也一样。比如,保加利亚的女声重唱,她们就是来自农村,采用乡村歌手自然、纯真的唱法,采用民间乐器伴奏,保加利亚的民族音乐家十分珍视这种民间音乐的精神和不可多得的特征,对它进行精心的保护和艺术加工,并将其升华提高。她们那神奇、美妙的音色和歌唱中清新、独特的韵味是如此迷人,堪称“声乐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可以让我们借鉴怎样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背景下的多元“原生态唱法”,我们一定要加以珍视和保护,同时,对原生态唱法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得到生存与发展。:

五、原生态唱法的艺术性

原生态民歌具有很大的即兴性,歌词结构短小,通俗易懂。音乐语言凝练,往往是极为简单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原生态歌曲直接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加修饰地追求歌人合一。原生态唱法演唱语言是本地方言,歌唱嗓音圆润明亮,演唱的旋律优美动听。这就是原生态唱法的魅力所在。

结语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原生态的多元性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原生态作为一种唱法有自己的声乐审美原则和艺术演唱风格,作为声乐教育者,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为其保驾护航。同时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到民间声乐的可变性,它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得到延续,而不是简单的还原,更不是坚守。发展才是对原生态唱法的最积极的、最好的保护,作为音乐工作者应该共同探索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