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庄范文

时间:2023-03-25 11:4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庄

篇1

关键词:生态农庄;开发;生态旅游;

一.生态农庄的涵义、特点

生态农业旅游指的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旅游为主题,依靠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让游客共同参与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农庄大都在城市近郊的乡村,是利用农村现有的山、河、海、菜地、果园等资源开发兴建的集参观农业景观、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等内容为一体的一种新兴旅游产业。

生态农庄的基本特点是:

(一)内容多样化、环保。生态农庄集农业观光、农事活动、农产品加工等为一体,但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能通过旅游活动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具有季节性和地域差异性等优势。生态农庄旅游主要按地域不同和季节规律推出本区域的主题旅游,避免了旅游景点千遍一律,提升重游率。

(三)体验性强。生态农庄提倡游客参与,游客可以自己亲手种植、采摘以及收获,在亲身体会劳动快乐的同时,还能学到一些基本的常识。

(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开发生态农庄所需要的土地地价相对城市便宜,生态农庄可以利用现有资源环境加以美化和修饰,免去复杂的工程建设,启动资金少。建设生态农庄可以分期投资,逐级开发,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观光项目,或重新包装组合,推陈出新,不停增加新亮点。生态农庄的效益更是多层次的,不但可以作为特殊农业的农业收入,而且增加了发展旅游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再者是生态收益,而一般的旅游活动只包括前两项,甚至仅有单项收入。

二.发展生态农庄的旅游的实际意义

(一)可以大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农庄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还可以把生态农业所打造的环境和农民所特有的乡情风俗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旅游收入。由于生态农庄的游客大都为城市居民,这样有助于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发展。我国大部分农村目前仍以种植业为主打,农业结构不够理想,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而生态农庄在传统旅游六大要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与环保等要索,是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

(三)有利于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足问题。通过发展生态农庄可以增加乡、村等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可支配的收入增多,相应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也必然会增多;再者,随着农民个人收入增多,农民的自我需要的意识会相应增强,同时面对生态农庄对一水、电、住、行等设施的高要求他们会自发地思考用集体筹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更进一步说,如果是农民自己出资兴建的基础设施,他们必然会自觉维护。

(四)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于出游越来越冷静,不再热衷于“黄金周”出游,而是更合理地安排旅游时间与路线,使周边游受到热捧,很多家庭选择周末浏览城市周边的山山水水,尽情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和舒畅。生态农庄的开发能满足人们新的需要,是直接刺激、增加旅游业收入的新渠道,能够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五)有助于保护传统的风俗民情与文化资源。城市周边的乡村大都生态环境优越,民俗风情浓郁。但是,很多地方经济落后,人们观念陈旧,意识不到保护生态资源与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发展生态农庄可以使村民们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主动保护环境、民俗,而环境的美化、民俗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吸引游客、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三.生态农庄的开发构想

(一)指导思想

1.“天人合一”的开发理念。“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农庄旅游区的开发必须遵循旅游区内的自然规律,坚持农庄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强调农庄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综合社会、经济与环境三方面的要求,促进三者的综合发展。

2.“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人的因素是生态农庄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人力资源,生态农庄的开发也不会成功。生态农庄作为一个新兴项目不仅需要懂农业而且需要懂旅游业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需要适度培养和挖掘。

3.“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可持续旅游开发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不打破自然、民俗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旅游规划、开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让其自然和民俗资源不枯竭、不退化,培养成一种可靠的资源,作为将来永远不断利用的基础。

(二)开发的内容构想

根据目前旅游市场的需要,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出生态农庄开发项目:

1.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民房,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让旅游者吃、住在农家。让人感到一种家的温暖。提供具有完全乡土气息的柴火饭、土猪肉、土鸡、土鸭、土鸡蛋及绿色环保的现摘新鲜蔬菜。展示果品、花卉、蔬菜等的栽培技术及其生产过程,开放成熟的农作物园,让游客人园采摘农作物,享受田园乐趣。临走时还能得到一份自己亲手采摘的新鲜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如水源、草源、动物资源等来开展一系列的娱乐体闲活动。还可以利用天然资源开展登山、攀岩、观赏山花等。开发民俗园,安排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活动。例如,现场演示如何磨豆腐、烫粉皮、打斗笠、编蓑衣等,在观看的同时鼓励游人自己动手学着做,临走还可以带上自己亲手做的食品或工艺品。此外,还可以安排一些地方特色强的表演如杂技、歌舞、戏曲等。

2.开发教育园。教育园要分为成人教育园和儿童教育园两种。成人教育园主要是让成人在里面学习农业栽种、灌溉知识及一些有用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兴趣的人,还可以自己动手,当一天半天的农民,体验一下田园之乐。儿童教育园可开发理论教育,教育城市的孩子们分辨五谷杂粮,以轻松快乐的气氛给孩子们传播播种、栽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的知识,让他们在思想上牢记粮食来之不易的观念。开发实践教育,专门划出一块土地“承包”给孩子们耕种,让他们自己决定种什么,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让他们自己栽种,自己管理,亲自体验一下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四.结束语

打造生态农庄,发展生态旅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们正确对待并合理规划。上述项目并不要求在同一个生态农庄中全部存在。只需根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项目做出最合理的安排。不贪多求全,选定一个内容做出特色,做出品位,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晓冬.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振兴苏北农村经济[J]农村经济,2002,(12).2001,(1)

篇2

农家特色餐饮区里面有32间面积不等的餐饮包厢,可供800多人就餐。渔人湾垂钓区有专门的垂钓亭供游人休闲垂钓,湖里鱼类资源丰富,还放养了蟹、虾、甲鱼和黄鳝等,这些都是野生放养的,属纯天然无污染水产。渔家小村度假区临湖有一排农家建筑风格的木质别墅,每栋别墅通过栈道连接起来,都有单独的钓鱼台,提供游玩、住宿、休闲一体化服务。宾馆会务区的客房设计新颖,档次较高,而且功能设备齐全。宾馆具不同类型,有迷你宾馆,还有富有江南特色的四合院、绿色家园。农庄内有8处大小不同的会议室,中式古典的桌椅摆设体现了农家特色。长三角生态休闲渔庄的水域面积有27hm2,陆地面积也有1hm2。在渔庄内有国家级婚育文化基地、水上运动中心、户外拓展区、渔家客栈、绿色家园、娱乐休闲等活动场所。在婚育文化基地可以举办各种风格的婚礼庆典和宴请,很多新人也会选择到这里拍摄婚纱照,还可以体验到抛绣球、骑白马、坐花轿、走鹊桥、拜天地等中国传统婚庆文化。游客还可以参加电视台在水上运动中心、户外拓展区、弥漫的战场等场所拍摄的冲关挑战类节目。目前浙江省观光农业已基本形成了以种植业、畜牧业为支撑产业及多产业支撑的3种产业依托模式,其中多产业支撑模式包括种植业与畜牧养殖结合,种植业与水产养殖结合,种植业、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三者结合[5]。宁波大桥生态农庄采用种植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与观光旅游四者结合的多产业支撑模式,跳出了单一观光休闲型、观光生态型农庄发展的枷锁,形成“以农促旅、以旅促农”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模式,走上了一条集种植加工、休闲旅游、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高效型多产业的发展道路。

2经验

2.1创新经营模式

通过实施数字化农场、信息化技术等项目,农庄建立了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经营的一套现代农业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农庄采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千家千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起来。目前,农庄已与19个生产合作社结对,与周边5000户农民签订了蔬菜、水产订单协议,辐射周边0.66万hm2种植土地和养殖水域。农庄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加快技术推广,提升农民的积极性,增强农庄与农户之间的合作信任度。此外,农庄坚持经营规范化、规模化,所有温室大棚统一管理,实施精准定量栽培,保证农产品的品质规格。

2.2推广应用新技术

农庄自主钻研创新技术,兼收并蓄引进技术,大胆开发项目,以项目启动产业,以产业带动项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引领现代农业“生态化、精品化、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力求走在浙江省同行前列。2006年以来,农庄共承担和参与各类科技项目50多项,通过新品种认证1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9项。农庄在宏观上突破传统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循环经济主导发展;在微观上突破地域土壤限制,引品种,重研发,创效益。此外农庄坚持举办春季农庄新品种、新科技展示展销会,邀请专业人员来举办讲座,不断转变农民经营理念,总计培训农民1.6万人次。不定期举办毛豆、刀豆标准化生产种植能手和标兵评选活动,推广先进经验。

2.3举办节庆活动

农庄每年举办慈溪市花卉博览会、艺术展、渔食文化节、南瓜节等多项博览和节庆活动,打造文化展示平台。尤其是慈溪市花卉博览会为实现游客与农庄对接、客商与本地花卉市场对接提供了开放平台。通过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全面提升了农庄软实力和品牌价值。

2.4创新经营思路

农庄分3期启动项目建设。初期启动休闲农业经营,中期进行旅游项目的细化和完善,后期进行旅游品位和内涵的提升,有效地避免了建设周期过长造成资金上的压力。其次采用主导产业支撑,休闲产业为辅的战略,若仅以休闲、游乐设施为主,必然造成淡季企业经营效益的下降与维护成本的增加。再次,农庄的文化品牌意识强烈,将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打文化牌,打造多个文化平台,打响了农庄品牌。

3问题

农庄总体规划布局合理,在功能上满足了游客的心理需求,使功能与景观形式有效地结合,但部分区域人工建设成分过重,如渔人湾整齐划一的湖岸和大观园内人工设施过多的水面,与农庄的田园风格不符。人们从“水泥森林”来到农庄,就是为了体验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田园乐趣,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宁静的气氛、淳朴的民风,欣赏生机盎然的花鸟林草,亲自收获枝头的鲜果,品尝新鲜的瓜果蔬菜[6]。再之,农庄内的景观处理和后期维护还有欠缺,几处亭廊的基础部分没有做美化措施,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庄内的乡野古朴气息。几处卫生设施和景观小品受到损坏但没有及时更换或修缮。

4建议

4.1合理游览路线在进行市场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园区内的游憩资源进行挖掘和创新,要结合特色景观和生态产业项目策划不同类型的旅游路线。例如按照特色,可分为娱乐线、科技线、品果线和养生线4条游览线路,为游客提供具有不同功能的线路,游客也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相应的线路进行深度游玩。本文来自于《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4.2加强景观营造农庄内生态农业大观园、宾馆会务区和特色文化区的景观效果优良,尤其是在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上,不同功能区风格不同,并且考虑到乔灌草的有机结合,在各个区域合理配置,这些成为农庄内有力的补充和点缀。但其他功能区的景观营造相对薄弱,尤其是渔人湾沿湖一带,可在滨水位置和水中种植荷花、睡莲、芦苇等耐湿和水生植物,提高水体的景观性。

篇3

[关键词]低碳农业;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35-01

引言

远离着城市的喧嚣,人们慢慢地选择在郊外与家人和朋友聚餐、游玩,为此有经商头脑和远见的人发现了农家乐这一发财的好路子。生态农庄(农家乐)是当前发展最快、贴近田园生活的新兴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现代都市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在农家乐附近营造出美丽自然的田园风光,利用当地饮食和地方特色,给客人提供成本较低的餐饮消费和娱乐设施,从而缓解现代都市人的紧张生活节奏,舒缓精神。

1.各地生态农庄(农家乐)发展的兴起

从严格意义来说,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且发展阶段。由于现代人都提倡低碳环保,向往有民俗风情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环保生活,所以生态农庄应运而生。它是将郊外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场所、餐饮文化集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庄,随着中国现代都市人的参加率和重游率的升高,农家乐的活动项目也在不断变化:农家乐从最开始的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乡村旅游逐渐转型为以收获各种农产品、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家庭或单位自拟主题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

从上述可见,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另外一个化学反应,即:新兴的旅游项目。我国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县、温江等说。后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和聚落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2.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2.1 个性鲜明、定位准确

生态农庄规划设计要有鲜明的主题,给游客们带来强烈的体验感受。通过利用生态农庄的地理位置、原有的自然资源,创造出与周边旅游风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自然景观和游赏胜地。在农庄主题设计的基础上,还要对生态农庄进行功能区规划,既要有初层次的感官体验,又要有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比如浅层的温泉疗养、深层的归田园居。

2.2 注意生态性原则的运用

目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大改从前,比起以前的黄金周出游,现在的人们更多的是在周末安排周边旅游热捧路线,选择自驾游游览城市周边的山山水水,生态农庄的开发充分满足着人们新的需求。生态农庄是集农业观光、农务采摘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产业,它是以绿色生态为理念,提倡环境友好、低碳环保,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注重保护景观区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生态农庄的规划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通过旅游活动来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3 农庄的规划设计应与当地乡土文化相结合

生态农庄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按地域不同和季度规律推出适合本地风土人情的主题旅游,依靠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让游客共同参与体验,有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香草为主的“薰之园”等。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当地特色有机结合,这样既避免了旅游景点千遍一律,又可以提升生态农庄的重游率。

2.4 尽量运用生态环保材料,材质的运用与整体氛围一致

生态农庄强调的是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有机农业生产、注重生态崇尚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尽可能地采用可再生的景观消耗能源、低碳生态的景观建筑材料,像农庄建筑、景观广场、道路建设等尽量采用木、竹、地膜布等生态环保材料,地面铺装选用层面透水性能高的材料,这样才能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目前广泛使用的还有生态土、生态布等,既可以保护泥土原有的样貌,又不会破坏泥土中的有机质,这些无疑是处处体现着生态材料与生态农庄的完美结合。

3.低碳理念在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 低碳概念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3.2 低碳能源

广义的说是一种既节能又减排的能源。属于一种清洁能源,突出的是减少CO2对地球性的排放污染,同时也对社会性污染排放的减少。在生态农庄规划中为了体现低碳环保,必须要改善能源供应方式,根据生态农庄当地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降低煤炭使用量,加大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使用比例,结合生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变废弃物为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农庄的环境清新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如:生态庄园可以根据当地区域太阳的日照时间、辐射强度等来给太阳能热水器提供能源、应用太阳能进行日常生活炊事、庄园内的灯具小品、夜间照明等。另外,沼气利用所产生的沼渣,经过特殊处理以后,还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农庄内的有机果蔬提供足量的有机肥料。有机果蔬可以满足人们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从而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最终实现多重生物链循环发展。

3.3 低碳应用

(1)材料和建造方面:使用透水材料路面铺装,这样可以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分,达到地下水位回升的目的,即使人工浇灌不及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庄园里树木根系缺水的状况。

(2)低碳教育:家长们带领孩子在生态庄园中体验低碳生活,利用生活中随手丢弃的塑料材质的东西,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如笔筒、桌物摆件等;还可以通过农务种植、采摘体验乡村生活乐趣。

(3)低碳交通:提倡入园的旅客乘坐环保电瓶车观光,大力鼓励零碳交通在生态庄园中的使用。

4.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逢节假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家单纯的休息,更愿意携家人出去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因此,城郊游不断升温,借此,生态农庄也悄然兴起。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生命力。生态庄园提倡低碳环保生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出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农庄的生态低碳主题,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把生态庄园作为“生态低碳环保”教育的实验地、宣传地和主阵地,除此之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循环能源体系,以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建设资源节约、环境清新型的低碳生态型村庄。

参考文献

[1] 吕家发,刘敏.对生态农庄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

篇4

本文首先阐明金农禾生态农庄资源概况,然后对规划区内的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归类并做出评价,旅游资源评价可以将河北省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通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强力拉动,将该园区打造成休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流生态旅游景点,为正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金农禾生态农庄资源概况

(一)区位交通条件

规划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西平乐乡西安丰村行政范围内,距离正定国际机场5千米,距离正定县城20千米,距离石家庄市区30千米,距离保定市区101千米,距离首都北京253千米。区位优势明显。

此外,规划区紧邻京港澳高速正定机场出口,周边107国道、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绕城高速、京广铁路交织成网,交通极具优势。目前石家庄市市民经体育大街可直达正定县城,经中华大街快速路可直达正定机场,便捷的立体交通网为规划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规划区地处太行山脉隆起带东侧,冀中凹陷区边缘,属于山前平原水文地质区,地质构造以新断裂构造为主。地貌较为单一,属于山前倾斜平原,西北高,东南低,总体趋势较为平坦,海拔在71米至75米之间,自然坡降值为1%。土壤类型主要为沙土地和中壤土,有少量沙漏土和沙壤。

2.气候水文

规划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日照2572.7小时,年平均温度13.0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469.8毫米,其中7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地表水主要为南水北调工程过境水,自南向北横穿规划区。

3.生物资源

规划区农业发达,生长着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红薯、高粱等农作物以及南瓜、北瓜、辣椒、韭菜、茴香、豆角、丝瓜、萝卜、茄子、西红柿、白菜、荠菜、大葱等蔬菜。此外,部分村民还种植一定规模的草莓。

规划区植物种类众多,树木主要以杨树、槐树、柳树为主,其余植被主要为棒棒草、谷莠草、扒地蔓、红毛草、沙蓬、蒺藜、胡兰、牵牛花等野生草类。动物主要包括猪、狗、鸡、牛、羊等家畜家禽以及人工养殖的貂、狐狸等。

(三)人文条件

1.历史沿革

规划区所在的正定县历史悠久,春秋时,鲜虞国定都于此。战国时期,先后属于中山国和赵国。秦置东桓县,汉改为真定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更名为正定县,并一直沿用至今。从汉至清,正定一直是府、州、郡、县治所,是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寺,二十四座金牌楼”著称,并享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盛誉。

2.民风民俗

规划区所在的西安丰村民风淳朴,民俗活动多样,节日期间保持着传统的贴春联、吃元宵、逛灯会、看花会等民俗。其中花会有架鼓、大鼓、高跷、竹马、布龙、车子旱船、跑驴、中幡等30种艺术形式,在农村文化活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在节日期间,村中会有多种形式的花会表演,气氛活跃,热情洋溢。

此外,铿锵有力的常山战鼓是正定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多次在国家级的庆典、活动中表演,得到了广泛赞誉,获得了众多的嘉奖,并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金农禾规划区旅游资源类型与评价

(一)定量评价

由上表可知,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规划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包括7个主类、13个亚类、22个基本类型。主类较为齐全,亚类和基本类型种类较为稀少。

由下表可知,规划区资源的主要构成为地文景观3类、水域风光1类、生物景观8类、遗址遗迹1类、建筑与设施6类、旅游商品2类、人文活动1类。金农禾休闲农庄旅游资源类型分布较为分散,只有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三个主类类型较为丰富,其他主类只有一种或两种基本类型。自然与人文两大资源类型比例较协调,但缺乏高等级旅游资源。

(二)定性评价

1.区内旅游资源评价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使规划区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基础。规划区临近省会石家庄,毗邻正定古城及正定国际机场,客源市场需求旺盛,区位优势明显;107国道、绕城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京广铁路环绕周边,交通便利。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为规划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规划区耕地分布集中,农业基础良好,有利于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规划区内耕地分布集中,面积广阔,地形平坦,生长着多种农作物、果蔬、花卉和树木,为开发具有规模效益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资源。

规划区内林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休闲娱乐旅游产品。规划区内有几处杨树林分布其间,白杨高大挺拔,枝叶茂密,林中地形平坦,适宜在局部改造地形的基础上开发拓展训练、运动健身、林间休闲、亲子娱乐等活动。

规划区地形单调、缺乏美感,为景区整体美的塑造带来一定挑战。规划区为耕地,地势平坦,地形单调,缺乏立体美感,为景观的塑造带来一定难度。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区内资源,综合运用多种造景方法,凸显区内的生态美和格局美。

2.区外旅游资源评价

正定古城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为规划区的发展提供了品牌依托。正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多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古城文化圈,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规划区位于古城文化圈的辐射范围内,正定古城为其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品牌依托。

正定古城内实物资源等级较高,有利于产品集群和品牌形成。正定拥有隆兴寺、开元寺、荣国府、赵云庙、长乐门等多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置集中,距规划区仅15分钟车程,资源差异大,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协作发展,达到产业集群化效益。同时还能整合成旅游网络,实现一体化经营,便于在市场上共同营销,形成优势品牌。

正定地区社会风情淳朴浓郁,为规划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依托。规划区所在的正定地区民风淳朴、乡情浓郁,现仍保留着一些古朴的民俗,如架鼓、大鼓、高跷、竹马、布龙、车子旱船、舞狮、跑驴等,其中常山战鼓、高照(中幡)已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淳朴浓郁的社会风情、民俗风貌为规划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依托。

三、结语

金农禾生态农庄在开发中,以科学规划为依据,以成熟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科技队伍为支撑,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真正把生态农庄打造成生态、绿色、环保、富民的产业,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做出特色,做成精品。

金农禾生态园充分利用区内资源,综合运用多种造景方法,凸显区内的生态美和格局美,规避规划区地形单调造成的旅游资源单一且季节性强的现状,以增强本区旅游资源的整体吸引性;充分利用区外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人文资源,使游客获得更多的乐趣、享受、情感和知识。

篇5

应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粮食生产、奶牛养殖、蔬菜种植基地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为实现应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推陈出新,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农业为重点促进管线经济快速发展。应县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说:“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经过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的集思广益,决定以兴建温室大棚、养殖小区和干果经济林为抓手,奋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跨越,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的领导下,全县人民集思广益,在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上创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体制,应县生态农业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着。

1 应县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应县位于山西北部,朔州市东端,东接浑源,是朔州市内唯一一座没有煤炭的县城,县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农业发展卓越。近年来,县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战略,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赫的成绩。

为推进全县设施农业的科学发展,应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各乡镇的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据“井区大棚种蔬菜,灌区牛羊都进圈”的思路,以做强做大“反季菜、食用菌、特色果、鲜切花”四大新型产业为主线,集中连片规划出多个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

首先,先天优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本县地处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恒山山脉,是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山势陡峭,植被稀少,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300米之间。著名山峰有卧羊场、跑马梁、关帝庙梁、鹰家梁等,其中以卧羊场最高,海拔2333米。东北、西北为黄土丘陵区。其余均为平川区,是大同盆地的组成部分。盆地中河渠纵横,灌溉方便,但低洼处有小片盐碱荒滩。主要河流有桑干河、浑河、黄水河、木瓜河等。境内气候寒冷,年均气温7℃左右,一月零下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水量36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00至140天,非常适合农业发展。

其次,应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行深入改革。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特色农业基地和生态畜牧基地,建设全市独特的农牧产品加工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晋北旅游大县和重要工农业产品集散地,建设全省科教强县,建设雁门关外人居环境最优城镇这五大工程,加快“旅工农”大县建设步伐,以期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2366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066万元。在全省的2007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榜上,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看,应县排在第62名;按照朝着科学发展方向的变化程度和工作业绩的大小,应县排在第35名,这对一个纯农业大县来说,难能可贵。同时,应县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县、全国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县、山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山西省奶牛养殖基地县、山西省蔬菜生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

2 应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 生态学 经济学 农产品包 包装设计

引言

产品包装尤其是农产品包装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重产品的包装,并且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对产品的包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各种鲜艳色彩、精美印刷包装也相继涌现。我国农产品包装过程中由于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难以符合环保的要求,因此,包装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等出现上升趋势,已经仅次于水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同时,由于人们对于生态设计尚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因此,加强农产品销售中的被动地位,必须加强生态设计,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应,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发展[1]。本文将以生态设计为起点,分析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绿色生态引入的迫切性及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现综述如下。

1绿色生态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是生活中的艺术活动,其历史感相对较强,能反应消费者活动和文化背景。绿色设计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并且主要运用于3R1D,即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可降解,在包装的循环上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绿色包装设计过程中难以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生态设计最初用于室内装修、户外景观设计等方面,其主要思想是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使得材料能够得到持续的利用。而绿色生态则是兼顾绿色设计以及绿色设计包装,在设计、生产以及使用等均更加侧重于生态环保[2]。

生态设计包装时应该符合以下理念[3]:(1)生态设计包装时应该从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开始计算,设计过程不同的步骤、过程均符合环保的要求,包装整个过程中耗费能源较低,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保证包装能与环境相互融合。(2)提高环境保护效率。生态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加符合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包装的持续发展。

2 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2.1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需求,打造品牌发展性

我国幅员辽阔,无论是东西南北中,区域间的水土以及气温差异较大,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以及明显的区域优势。作为人口人过,不同区域的人们对于农产品的爱好不尽相同。因此,农产品在包装设计时应该根据针对性。为了,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使用过程中应该集中考虑广阔幅员性问题。同时,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必须涉及农产品的多方面特点,一些农产品的使用作用以及加工成食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在包装设计中,让消费者能够直观的了解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能够增加消费者的食欲,使之能够麻利、爽快的购买,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4]。

2.2 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打造品牌艺术性

农产品相对比较特殊,多数产品出自泥土之中,其外形给人一种不雅观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些农产品的作用我们是难以忽视的。但是,在许多消费者眼里,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农产品并不会产生较好的印象。如:黄连等药物,不到生病时候人们难以感受到其存在的药用价值。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许多农产品包装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宣传,增加其推广的实际意义。同时,农产品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应该善于思考打造包装的品牌意识,使其能够产生艺术感,增加农产品销售量。但是,农产品包装设计的艺术性并不是对广大消费者的忽悠,应该以农产品本身的特性为基础,它是农产品本身具备的特征,既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但是,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免夸大,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要求。

2.3 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打造品牌文化性

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尚存在许多问题,其销售量与农产品质量以及包装关系密切。农产品包装设计水平相对较低,混乱、低档,导致农产品在销售上缺乏竞争力。但是,我国许多同类、同质的农产品由于包装问题而难以栖身国际市场,即使看见国内市场尚同类产品外包装设计参差不齐,难以提高消费者购买欲。因此,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过程中应该着力打造品牌效应,根据不同的农产品设计针对性的包装方法,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审美差异。生态包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符合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量,生态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真实原则,不仅仅是语言、数据的真实,更多的是农产品本身性质的真实。同时,农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必须寻找其亮点,了解人们的需要,善于将农产品与文化联系起来,做到睹物思人的效果,提高农产品销售量[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它含有一定的区域性,且农产品的销售量与其包装存在紧密的联系。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性问题,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得生态设计成为时展的大趋势。生态设计的原则是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目标是形成一种健康、可持续的社会形态,生态设计的使用能够够将环境保护意识更好的融入其中,让生态设计能与农产品包装有机的结合,从而让这种艺术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促进我国农业与生态的和谐相处,增加农产品额外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地域文化的品牌性,进一步拉动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Dai Hongmin,Dai Peiyan,Zhou Jun.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Product Eco-Design[J].Packaging Journal,2013,5(2):45-51.

[2]姜川论“这样就可以”的绿色包装设计观:以日本食品类包装为例[J].包装学报,2014,6(1):89-92.

[3]WangAiling,QinXiangyang.CreativeAgriculture:Culture and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a Flower[J]. High-Technology & Industrialization,2012(3):62-65.

[4]贺连彬.低碳环保包装的乡土化设计[D].吉林:吉林大学,2012.

[5]徐燕.从患者需求谈药品包装设计的造型原则[C]//包装工程编辑部. 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重庆:重庆五九期刊社,2010.

篇7

    利川市着重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三特经济”是指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利川市坚持以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突出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二、利川市发展生态农业取得的成绩

    1.农民的收入水平显着提高。2005年以前,当地年人均年收入水平只有1000元左右,2012年提升到3000元左右。2003年,齐岳山偏僻地区的农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经过几年的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特色旅游,特色养殖业,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现在大部分都盖上了小楼房,生活状况大有改观。

    2.农民收入渠道多样化。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各乡镇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生态农业产业,比如旗杆村,龙船水乡、老场村的春季养鱼,销售到恩施、重庆、万县、武汉等地;农民在秋收后,还发展养殖业,诸如柏杨镇,南坪乡,长乐等地区养殖鸡鸭等,形成了多收入渠道,使农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3.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农民素质逐步提高,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条件。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来源。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态农业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利川市适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比如种植业烤烟,每年春节后,市政府,乡政府,烟草站负责发展烟叶部门亲自打电话慰问农民群众,嘘寒问暖,主要是询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需要政府提供哪些现实条件,以及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科学的种植,从育苗,大田栽培管理,采收,烘烤等进行专门技术指导。同时村支两委每年也会组织农民培训,传授他们如何走向致富的道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本地农业,提高收入水平;每个乡镇都会举办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如柏杨坝乡政府对妇女进行缝纫机技术培训等;凉务乡对部分农民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毛坝乡对当地农民进行采茶技术培训等。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利川市最大限度地培养造就了一批批新型农民,成功地把农村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了持续推动建设生态农业的力量源泉。

    4.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生态农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从2007年开始,地方各部门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一是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改善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地力。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三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四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加快普及户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灶。

    5.农产品发展多元化。以往是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后形成农林牧副渔竞相发展的局面,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近年来,利川市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先后建起优质农业基地15万余亩,其中山药、黄连和莼菜3个产品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由此产生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家,年收购额近2亿元。

    6.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全力实施“名牌工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增强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市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对黄连、烟叶、莼菜等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产品“开小灶”,推动产品提档升级。例如莼菜的生产,2004年12月,利川莼菜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天佛莼菜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被授予“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湖北名牌产品”、“省消费者满意产品”。作为莼菜产业,其销售量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产销量占全国第一,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国内销量只占20%,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利川市蔬菜种植年产值达到5.2亿元,为农民增收近1500万。

    7.不断深化特色农产品经营模式,实行生态农业的一体化经营,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据统计,该市现有蔬菜种植大户277户、药材种植大户65户、烟叶种植大户2169户、果树种植大户58户、茶叶种植大户168户、生猪养殖大户800余户。扶持天佛莼菜、奥龙生化、飞强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深加工、科技型转变,培育特色农产品销售、运输、冷藏、加工等方面的服务组织,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5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20个。

    三、利川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劳动力严重缺乏,影响农村生产发展。其原因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很多年轻人、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外出务工,致使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劳动力。家里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幼等,这对未来利川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挑战。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夏收期间一些劳动力不能返回,致使一些老弱病残和生活困难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不能完成夏收工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夏收工作。

    2.农村水利取得一定进展,但只是点与点,还没有形成面与面,这也是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凉务的山岔村、车罗村、南坪和谋道的齐岳山部分村落,文斗忠路村落这些地方要种植烤烟,但却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制约。

    3.农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这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产品不具特色性,导致产品销售利润率低下,因此生产积极性不够高,最后只能另谋他路。如果农产品附加值较高,那么也可以有效地稳定农村劳动力。

    4.农村资源开发不够。利川市煤铁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等都很丰富,但是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仍存在一些难度。农村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之一,恩施州利川市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该区域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开发相对滞后。

    5.科教相对落后。利川资源虽然丰富,可是长期存在科技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人才流失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政府不够重视人才,没有完善的人才奖励机制。另一方面源于当地经济发展实在落后,个人经济收入不能收回教育投入的成本,导致那些有专长的农民都到外地谋生,大学生到外地就业,从而导致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或者是停滞不前。

    四、利川市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1.建立多元、长效的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市政府应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努力做到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企业金融等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解决现代农业所需要的资金。

    2.打造集研发、推广、农民科技培训于一体的科技支撑平台。现代农业是一种科技型产业,要求有现代化的工具,科学化的手段和知识化的农民。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优良品种大农户推广网络。高度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加大对农民以及农业科技人员推广的力度,为现代农业建设打下较好的人才基础。

    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夯实现代生态农业基础。一是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清江、重点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城区和临河乡镇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二是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年用水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要求的控制标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完成利中盆地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恢复、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三是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河流及水库水生态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4.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利川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各乡镇有很多特色产业。白杨的特产豆干,其特色在于水源硬度较大,因此豆干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忠路文斗的柑橘;毛坝的生漆、茶叶;南坪的水产黄鳝;沙溪大米等。同时还要注意到农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谋道万年古松、大水井古建筑群、腾龙洞、龙船水乡、水莲洞等。这些都可以充分开发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循环增长的链条。

    5.加强区域合作。现代农业是开放的农业,生态农业更加需要区域合作。要想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竞争力,必须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与交流,实现资金、技术、市场等领域的资源共享。利川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农产品进出方便,与万州、重庆巫山、恩施等毗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具备很好的条件。

篇8

1引言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粮食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贫困落后山区农业生态危机暴露更加明显。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已经困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重庆市云阳县生态危机现状的剖析,指出了贫困落后山区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发展立体农业的必要性。

2云阳县自然概况

云阳县是三峡库区的一个贫困山区县,土地面积36.49万hm2,农耕地6.4万hm2。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温度18.7℃,≥10℃积温5990℃,年日照时数1528小时,无霜期304天,年降水1145mm,立体气候明显,“山上飘雪花,山下开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种气候特点,为农业的分层布局和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3农业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原因

建国六十多年来,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政府增加了投入,减免了农业税,农民种粮实行补贴,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10年粮食总产达55万t,人均粮食357kg,农民人均纯收入4418元。但是应该清醒看到,在大好形势下,还潜伏着严重的农业生态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人口暴涨,土地锐减,粮食短缺

2010年全县总人口134万,比1949年增加了53.3万,人口密度337人/k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6.14万hm2,人均耕地由1958年0.11hm2降至目前0.056hm2,人口与耕地比例失调,人地矛盾突出,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还会减少,制约了粮食持续增长。

3.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经过1958年“”和“”破坏,目前森林覆盖率只有25.7%,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生态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在减少,全县有1/2土地成了荒山秃岭,水土流失面积由1959年11.7万hm2发展到24.6万hm2,占土地面积67.6%,土壤浸蚀模数严重区5000t/km2•a,每年流失泥沙450万t,土地越种越簿,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加剧了长江下游水患。

3.3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旱涝、病虫、田鼠、山地灾害频度加大,50年代平均受灾面积3133hm2,占总面积的5.2%,60年代上升到4200hm2,90年代上升到5200hm2,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旱灾特别严重,1949年频率只有50%,1989年频率63%,大旱频率22%,1994年全县出现连续75天大旱,使塘库干涸,小溪断流,田土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大小春作物受灾面积8600hm2,全县粮食减产10.25万t,频繁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2011年全县干旱63天,造成农田减产。

3.4水土污染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

化肥(主要是N肥)用量由1953年10t,2010年增至24788t,平均254kg/hm2,超出了国际公认能导致水土污染安全上限225kg/hm2标准。目前在农业上每年喷施农药473t,塑料簿膜803t,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营养性退化,水土受到面源污染,土地生产力下降,1kg纯N在50年代增产粮食31.68kg,而90年代只能增产13.44kg,即每过一年,土壤如果不增加能量和物质投入,因地力下降将减产2.4kg,土地出现报酬递减。

3.5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目前,云阳县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先后在新县城、凤鸣、南溪、江口建立工业园区,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以县境内汤溪河为例,近年来在沿江两岸兴办大大小小厂矿10余家,每年排放出未经处理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和10多万人的生活污水约50000t以上,使汤溪河水体有机污染的各项水质标准超标44.2%,这条河50年代盛产鳖鱼、大口鲢、水密子等鱼类种群减少,现已基本灭绝,过去从事专业捕鱼的渔民,已弃网上岸。

4对策

上述情况表明,云阳县生态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环境问题解决不好,会限制农业经济发展,为了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寻求一种既能生产足够数量的优质农产品,又不致继续恶化农业环境的农业模式,根据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不发达,人口素质差的现状,应以自然地理垂直地带气候生态环境差异作为划分资源地带为基础,以土地资源质与量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经济林木适宜生长高度作为划分界线为依据,遵循经济生态双优的原则,从“大农业”、“大粮食”的观点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农业的未来,应走立体生态农业道路,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4.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科技素质

当务之急,要把控制人口的恶性增长,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人口科技素质作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把人口增长消费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否则各种危机无法扭转,生产难以为继。

4.2农业主体布局,优化系统结构

根据县情和区域优势,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应从总体布局、立体安排两方面进行。(1)总体布局,分三个生态经济区,即:500m以下平坝丘陵粮、经、牧、渔、加生态经济区;500~800m深丘粮、林、牧、果、加生态经济区;低山(1000~1500m)林、药、矿生态经济区。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各区应有所侧重,特别要保护好耕地,推广良种良法,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2)立体布局可分四种模式,即林地实行乔、灌、草模式;果园实行果、草(蔬菜)、牧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如林下养鸡、养羊、养鹅,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旱地实行麦+玉米+苕,麦+玉米+薯,麦+玉米+烟等模式;稻田实行桑、稻、鱼,稻、稻、鱼,稻、萍、鱼等模式。

4.3发展小水电站,开发沼气净化池

山区溪河纵横,落差大,水资源丰富,全县蕴藏量30万kW,1998年装机容量仅3.3万kW,占可供开发8.3万kW的38.1%,目前正在建设盖家坝水电站,完工后能满足江南部分地区农林加工机电排灌、照明的需要。在广大农村要充分开发生物能源,大力发展沼气池,不仅农作物秸杆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而且解决了“三料”矛盾,减轻森林植被的破坏,使土壤肥力提高,污水得到处理,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4推行复合农林业(Agroforestry)生产

复合农林业是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也是本县农民传统经营方法,它是通过种植结构的优化和科学的综合利用方式,合理布局生物种群,分层利用空间光热资源和地力,既发展了林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如桐粮间作、油茶粮间作、板(粟)粮间作、果粮间作等等,也可发展林下经济,实行林下种天麻、黄连、党参等,以增加农民收入。今后应把农林复合经营当作农业生产重要举措。

4.5发展庭院经济

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面向市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有创新能力的产品,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建立小茶园、小桑园、小果园、小药园、花卉园、畜禽园。据调查,山区种粮收入为每公顷8515.5元,而蚕、茶、果、药、畜的收入分别为20926元、13691元、26235元、39830元、21937元,经济收入相差2~4倍,发展庭院商品经济,不仅能使农民脱贫致富,而且还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篇9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19-02

一、邢台市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1.发展历史

邢台市设施农业发展历史较短, 7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邢台市郊区出现。80年代,温室逐步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90年代后,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得到发展。

2.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邢台市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597万,全市耕地面积105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0.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9%,占蔬菜种植面积的18%。据农业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底,设施蔬菜产量102.29万吨,日光温室面积5.6万亩,大棚3万亩,中小棚10万亩。设施蔬菜在本地面积小,占有量低,是全市蔬菜生产的短板。

二、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设施农业的认识不足

目前,邢台市大部分地方对设施农业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尝试的动力,怕风险,畏难情绪大。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每亩温室、大棚、中小拱棚、露地蔬菜年纯收入分别为10000元、6000元、3000元和1500元。可见,设施农业生产利润大,效益高,毋庸置疑。

2.设施蔬菜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全市全年温室蔬菜缺口在30万吨左右。尤其从11月初至次年2月底4个月时间,我市温室蔬菜生产基本空缺,包括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青椒、辣椒和西葫芦等,4个月缺口在20万吨左右。

3.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目前,除南和、威县、桥西、宁晋部分乡村有连片成规模的设施蔬菜外,其他从事设施农业的基本上是零散农户,设施规模小,零散不集中,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4.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邢台市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后继乏人问题比较突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够,理论多,实践经验少。乡村真正能够掌握设施农业生产理论、技术、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匮乏。

5.相关政策不配套

邢台市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亟待加大政策扶持。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3亩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8万元左右,核算每亩成本2.7万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入资金不足的难题,已成为全市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6.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邢台市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滞后。目前设施农业主要以设施园艺的蔬菜、菌菇、花卉、苗木、养殖等为主,在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邢台市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宜本地生产条件的、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发展设施农业,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要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重点发展设施、高效、特色农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有基础的地方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2.加强领导,落实激励机制

发展设施农业关系到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协调联动,从各自职能出发,结合实际,做好规划,统筹安排,确保落实。尤其要认真解决好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对发展快、规模大、标准高的县乡村户予以奖励,逐步建立起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规模化发展

设施农业投人高、产出高、效益高,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才可能形成品牌效应,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要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县乡村要根据各自实际,按照“相对集中、成方连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从棚室结构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要认真规划,科学设计。尤其要抓好沿106国道、308国道和邢台市区周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若干条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经济带。引导和鼓励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流转,鼓励土地承包大户发展规模性设施蔬菜,并积极探索国家、地方、集体、农民及其它经济实体法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要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才、金融等优惠政策。设立发展设施农业专项资金,增加投人,解决农民的资金投入问题。引导和鼓励各类资金投向设施农业,重点发展钢架大棚,鼓励发展连栋大棚、智能温室,积极推广遮阳网、喷(滴)灌等辅助设施。各级政府要围绕设施农业生产制定必要的扶持性政策,尤其对集中连片,有一定规模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如打井、防渗、办电、修路等,要给予重点扶持。

5.着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

全市日光温室蔬菜每年缺口在30万吨以上,而温室蔬菜价格是露地蔬菜的几倍,经济效益高。结合我市生产实际,设施农业产业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大、小拱棚为重点的设施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并依据市场需求,蔬菜、瓜类、鲜果相结合,努力实现种植模式多样化,品种结构多样化,全面提升设施农产品产业整体水平。

6.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素质。

篇10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做法

1.1推广减量节本增效技术

1.1.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重要环节,全区农业科技人员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指导与宣传培训、田间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工作,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因盲目过量施肥造成肥料资源浪费、耕地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加重、农产品品质降低等问题,2010年全区实现测土配方施肥75万亩。

1.1.2抓好农作物秸秆还田通过秸秆机械粉碎、保护性耕作、秸秆快速腐熟、秸秆堆沤以及生物反应堆等多种方式实施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可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增加,增强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提高土壤肥力等级,同时也能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2009年全区共推广应用各类农作物秸秆还田55.1万亩。

1.1.3开展低产田改造工程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用路建设、低洼地抬高等方面入手,通过合理配置生产区,完善水利设施,实施深耕改土、平整土地和大田块规划等措施,整体改造低产田。近几年,全区每年落实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万亩,有效推进了农田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1.1.4应用统防统治技术水稻统防统治能够抓准病虫防治期,对症下药,适时防治。萧山区积极组织作业队广泛开展水稻统防统治,有效解决了病害问题,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保障农药使用安全,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目前,全区的统防统治面积正在迅速扩大。

1.2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

1.2.1推进养殖业排泄物治理萧山区从2001年开始对5家规模猪场开展废水、污水物化+生化处理、达标排放的环污治理工程建设试点。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目前,全区存栏生猪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已全部完成了污水处理和粪便初加工处理设施建设,对改善猪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疫病传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随着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市场对畜禽排泄物制成的有机肥需求量激增,养殖场也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生产有机肥。目前,全区已建成较大规模的猪粪收集处理中心5个,年可收集处理猪粪10万吨,服务辐射周边几十个大型猪场,有效地解决了养殖业排泄物污染问题,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提升了经济效益。

1.2.2实施水产养殖污水循环利用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提升,水产养殖的规模和养殖密度逐年加大,再加上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使水产养殖排放水体存在诸多污染因子。为促进生态水产养殖的发展,水产养殖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杭州伟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的水产高效生态养殖水循环模式,利用净化、沉淀和生态沟过滤等一系列程序,无需排放即可实现养殖排泄污水的循环利用,真正实现了水产养殖零排放目标,为水产生态养殖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1.2.3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对日益上涨的饲料价格和亟待处理的种植业弃料,萧山区积极引导养殖户利用农作物秸秆作饲料,这样既可降低养殖成本,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如杭州富伦奶牛场扩建1500m2粗饲料加工场地,大量收购玉米、大豆秸秆用于饲料生产,解决了附近5000亩土地的秸秆利用问题。奶牛场年消纳秸秆1000万公斤,按每公斤0.2元计算,种植户可增加收入200万元。

1.2.4开发农村新型清洁能源近年来,萧山区委提出了“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的现代化新萧山”战略,全区热烈响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新型清洁能源。通过申报新能源建设项目,带动了农村新能源的利用和建设。目前全区已开始应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生态垃圾房、沼气等清洁新能源,全区农村尝试应用新能源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1.2.5实施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通过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统一农资采购发放,实行统防统治的同时,对诸如废弃的地膜、用剩的农药包装物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利用,减轻了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1.3探索推广生态种养模式

1.3.1种养结合模式全区重点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型”生态养殖模式,有利用山地(园地)养鸡、稻鸭共育、猪—沼—果(稻、菜)等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倡导自然、生态、绿色的养殖方式。以沼气为纽带,利用食物链将种植业、养殖业联系起来,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将种植、饲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生产系统内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1.3.2水产混套养模式运用水产是萧山区农业的主要产业,全区积极开展水产混养、套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如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套养模式,鳖能吃掉虾剩下的饵料和病死虾体及虾的脱落物,防止多余的杂质导致水质变坏,改善了水体环境,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同时,由于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中层,中华鳖生活在水体下层,有效利用了水产养殖空间,提高了水体利用率。虾、鳖分批上市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1.4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萧山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累计制修订区级以上77个产品、147项农业标准规范,建立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基地)85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示范基地31个。其中粮油、蔬菜标准化技术覆盖率为45%,水果为65%,养殖业为60%;加强无公害基地建设,到2010年底,全区有效使用省级无公害基地证书单位140家,总面积达19万亩,有199只产品许可有效使用国家无公害标志。

1.5大力实施“森林萧山”建设森林覆盖率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萧山区努力加快城乡绿化建设步伐,在保护好全区2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基础上,积极实施以“钱塘江防护林带、交通道路生态带、河网水系绿化带”三条生态带和“村庄绿化、城区绿化”为重点的“五大绿化”工程,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区新增绿化面积6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增加3%、达到24.9%;新增林地面积2.1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1.3%,初步建成了集防护、景观、碳汇等功能于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

2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还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循环经济观念缺乏

目前,广大农民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部门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观念的缺失已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

2.2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其一,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其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投入大,见效慢,种养者不愿投入;其三,有的生态循环农业设施虽已建成,但因运行成本高,建而不用,造成浪费。

2.3农业技术力量薄弱

一是广大镇街农技人员队伍结构老龄化,后续农技力量较薄弱,致使一些已成熟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不能很好的推广应用;二是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所需的技术探讨还不够,一些急需的技术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对深入开发挖掘产业链的潜能、资源的精深最大化利用能力不够。同时生态循环农业的执行者———农民大多文化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全面掌握生态循环农业的技能。

2.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彻底

虽然,近年来杭州市和萧山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一些畜禽养殖场因规模小、缺乏资金,对排泄物整治不到位,而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又不能对所有畜禽场实行全覆盖,加之千家万户的种养业,农户环保意识又不强,除畜禽粪便外,一些农业废弃物乱丢乱扔,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很难得到彻底的整治。

3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

3.1提高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识

生态循环农业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为此,要积极利用农网、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循环农业宣传,提高农民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认识,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识,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定期举办生态循环农业知识培训和辅导讲座,使广大农户掌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必要的技能,顺利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3.2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投入

生态循环农业属于全社会系统工程。一要制定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对其发展的投入。要安排生态农业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循环农业的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活动。二要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引导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三要通过政府财政及银行贷款等优惠政策,对规划中的生态循环农业重点项目给予必要的扶持,集中优势力量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好模式,示范带动生态循环农业的整体发展。

3.3加大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

一要围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全过程,积极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置、秸秆还田等技术,促使生态农业良性发展。二要加大生态循环农业的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加快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

3.4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途径

一要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高标准的循环农业示范,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和“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生产模式。通过示范,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推动全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二要积极探索适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运用生物食物链和能量转化定律设计生态循环农业系统,通过创新模式,拓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覆盖面,达到物质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