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19 20:1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务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化排课系统 高职院校
一、引言
教务系统的排课问题是典型的多类资源组合优化问题,它是针对有限的师资、教学场地及教学时间资源,为达成最佳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有效规划,通俗地讲即安排适当的教室、教师在恰当的时间完成学校的全部教学任务。一般而言,在教师讲授课程、班级及各门课程的课时数量确定的前提下,排课必须满足下述基本要求:教学场地要满足教学任务的条件需求;同一教学班级、教学场地及教师,在同一时间均只能进行一次教学安排。此外,课程安排还必须遵从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使所有教学任务在尽可能科学的时间进行。为此,还必须根据下列因素对课表做出优化:各门课程安排在最适宜的授课时间;同一课程的教学时间间隔必须合理;各个班级、教师乃至学校整体的课程密度尽可能平均等。由于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合班课、选修课及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实,排课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如果课表依靠人工生成,那排课人员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能自动按规则和约束条件生成课表的方法。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的发展,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WEB的网络课表作为一种新的教务管理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和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最新信息。
二、高职院校排课流程
高职校的排课问题有如下特点:课程可以是小班教学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合班;同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不同的课程;每次授课节次为连续的2节或3节;学生上课的教室不固定,排课阶段基本分为阶段1:下发教学计划。学校将教学计划下发到各开课学院(系),下发的数据是课程信息和计划学生人数信息。阶段2:落实教学任务。各学院(系)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和教师情况确定任课教师名单和开课情况等信息。此处的班级不是行政班,而是根据专业和课程等因素拆分出的学生集。阶段2结束后,各学院向学校返回(课程,教师,班级)信息。阶段3:安排上课时间。这一阶段包括校院两级排课,但只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不考虑地点问题。这一阶段结束后,生成每个专业的推荐课表,推荐课表是以下信息的集合:(课程,教师班级,时间)。阶段4:安排上课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全部课程的授课地点。阶段3和4分离的目的是充分合理利用教室资源。相对于其他约束条件,可用教室资源通常可以认为是足够的。
三、排课的约束条件
排课过程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必须满足的硬件约束条件
(1)教师不冲突,同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只能带一门课程;
(2)课表不冲突,同一张课表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门课程;
(3)合班课程不冲突.合班班级必须同时参加合班课程;
(4)资源限制,教师可用时段有限;教室资源有限;
(5)学时要求,每门课必须达到规定的学时(学分)要求。
第二方面应尽量予以满足的软约束条件,使课表更为人性化
(1)时段要求: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时要求,不同课程的时段要求不同。例如基础课、理论课、专业课尽量排上午,选修课尽量排下午;每次授课学时不超过3学时,若每周需排2次课,应隔天。
(2)教师课表的连续性要求:大多数教师希望集中、连续授课,因此每天每个教师授课节次应尽量紧凑,中间无空课时。
(3)班级课表的分散性要求: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学生的课表应尽量平均分散在每周的五天。
根据排课经验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排课问题做以下假设和简化:
(1)教室资源足够。可用教室资源通常远远大于教师和可用时段,在排课算法设计中暂不考虑教室资源。
(2)将每天的13节课分为5个时段。
(3)不考虑学生课表的分散度要求。由于选课制度的实行,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自主调节学习计划和课表。因此,学生每周的课时数大致是均匀分散的。
(4)不考虑教师调整及合班调整情况。人工排课过程中,可以对阶段2的个别不合理操作进行调整,还可以互换两个教师所带的班级。
四、搭建信息平台,整合排课环节
计算机排课系统作为网络科学新技术功能模块之一,系统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操作简单,排好的课表通过网页形式可直接查询和打印;设置简单:流程合理,界面清晰,管理人员可快速对系统进行设置及初始化;功能实用:可以方便地对固定课、无课、共用公共场地、教师活动安排等进行设置;排课灵活:手工排课,自动排课可交替实施,课表调整自动判断是否满足已设条件等;调课方便:在管理员的允许下,教师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调课,优化扫描结果;多种方法信息输出:通过IE直接预览、打印输出班级课表、教师课表和总课程表等;数据安全:数据能自动定期备份,手工备份及恢复。
由于这是基于计算机的自动排课系统,因此在实现排课及查询的基本功能外还要着重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以避免受到人为的攻击与破坏。计算机排课是系统自动调用数据库收集的信息然后利用设定的约束条件和算法进行排课。整个课表生成过程以计算机自动生成为主,手工调整为辅的形式产生。排课问题实质上是课程、班级、教室、教师、时间这五维关系的冲突问题,要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结合之前提到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排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由于排课管理员不能完全了解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使安排的上课时间与教师个人在学习上或生活中的时间发生冲突,造成今后频繁的调课操作,即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可以设计一个信息采集的接口,使整个系统更加人性化。
五、结论
随着各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各种软、硬设施的不断变化,学校排课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工排课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则将原本繁琐而又复杂的排课工作变得简单与高效。本文讨论了高职院校课表问题的要求和难点,在分析现有各种排课算法的优缺点和排课基本流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排课的实践,提出了计算机排课方案,适应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本庆,马永强.改进型回溯法在高校排课中的应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2):150-153.
[2]张东摩,李红兵.人工智能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1982,(52):5-8.
[3]王晓东.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辅助学校教务处教务人员完成日常工作中,涉及学籍管理、开课编排和成绩管理这三项日常比较繁重的工作。它应用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数据整理保存方面的优异性能,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出错情况。同时还能提供快速的查询检索功能以及按要求进行成绩单的打印的功能。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使用Client/Server技术、面向学校教务处用户的多模块信息管理系统。它采用了当前流行的C/S结构,可以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的局限性,实现多机同时工作统一数据库。因而就可在多地域、任意时间段来访问教务系统中的数据,大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另外采用了以上流行和标准的网络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
教务管理系统特点
先进的技术。是一个基于C/S技术的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数据共享,在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的同时,降低系统的维护工作量。
面向教务管理人员提供服务。教务管理人员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管理学生相关的教务数据。
模块化的结构,学籍管理、开课管理及成绩系统既可一条龙运行,也可分别运行,只要提供各部分所需的入口数据。
统一的风格,标准的操作界面,便于教务人员使用教务管理的各个子系统。
方便易用的工具,便于数据的查询,维护和打印。
主题字
信息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
:10000多字
有目录及参考文献
300元
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
篇3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双机容错;Heartbeat;Oracle;数据恢复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是学分制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产物。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对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手段,学生根据学分制中的具体制度,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便是为了使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学分制骤然而生的巨大工作量而诞生的。本文介绍了集群以及双机容错的基本理论。对教务管理系统改造双机容错进行了功能需求的分析,提出了设计目标,并针对每个功能模块给出了设计。
一、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人群为全体在校的学生、教师、教务处人员和院系教辅人员。众多的学生和教师需要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系统,因此,系统应为B/S结构;而教务处人员和院系教辅人员需要大量的处理数据,并且地点固定,因此,系统还需要C/S结构。此外,教务管理系统中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比如在校生的信息和已毕业学生的信息,历年学生的成绩,教师的信息,教材的信息等等。因此,应选择中、高级的数据库系统,比如SQLSERVER或ORACLE等。
二、双机容错的工作模式
所谓的双机热备份,就是一台主机为工作机(Active Server),另一台主机为备份机(Standby Server)。在这种容错方案中,各服务器只需一块网卡,共同连接在同一网络上,在系统正常情况下,工作机为信息系统提供支持,备份机监视工作机的运行情况,与此同时工作机也监视备份机是否正常。工作机会通过互连的网络线,周期性地发出用于相互检测的测试包给备份机。如果此时工作机出现故障,备份机在连续丢失设定数目的检测包后,会认为工作机出现故障,自动检测设置中是否有第二种心跳,如果没有第二种心跳的话,备份机则根据已设定的规则,启动备份机的相关服务,完成双机热备切换。备份机主动接管(Take Over)工作机的工作,继续支持信息的运营,从而保证信息系统能够不间断地运行(Non-Stop)。
双机共享磁盘阵列柜方式是以磁盘阵列柜为中心的双机容错方案。磁盘柜通过SCSI线连接到两个系统上,并能被两个系统所访问。关键数据放在共享磁盘柜中,在正常运行时,控制权在主用系统上,当主用系统发生故障或主用系统检查到某种故障后,系统控制权就切换到备用主机。主用系统修复后,主备角色互换,双机系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使用共享磁盘阵列方式的两台(或多台)服务器的数据同时存放在一个磁盘阵列柜里,因此,不需要进行数据复制,只需在其中一台服务器停机时将此服务器的工作转移至另外一台服务器,工作较为简单。由于数据存储在同一磁盘阵列柜里,一旦磁盘阵列柜的数据损坏则数据全部丢失,有单点崩溃的可能性,而且由于服务器与磁盘阵列柜之间通常使用SCSI线连接,因此受到距离的限制。
三、双机容错的教务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1.总体设计。ORACLE双机容错的工作过程设想如下:其中一台服务器被指定为工作机,由它处理当前运行的业务,另一台为备用机。备用机平时不参与业务处理,仅完成数据镜像任务。一旦工作机发生故障,备用机立即启动对外提供服务,使运行着的业务不至于因为系统的单点故障中断,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①正常状态中,工作机提供服务,同时监测备用机的状态;备用机监测工作机的运行状态。②当工作机运行异常时,备用机立刻接替工作机的工作,代替工作机向外部提供服务。③系统管理员将工作机故障排除后,可将工作机设置为备用机,也可以由工作机替回备用机。
2.系统软硬件平台。①硬件平台。WEB服务器和两个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均采用DELL服务器,2个Xeon2.6GHz处理器,内部存储器为SDRAM ECC 2GB,外部存储器为73 GB的SCSI Ultra2,使用INTEL公司的E1000双网卡。②软件平台。WEB服务器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WEB服务使用WebLogic8.1版本。两台数据库服务器的软件:①Redhat Linux Advance Server 4②Oracle9i③Heartbeat-2.1.3④Mon-1.2.0⑤3Com boot services⑥Symantec Ghost8.0网络版。
3.模块设计。根据可用性的定义公式可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有两种方法:增加MTTF和减少MTTR。增加MTTF就是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减少MTTR的做法就是当故障的产生难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消除时,通过快速故障恢复,降低平均修复时间以达到提高可用性的目的。
双机容错的乾豪教务管理系统分为四个主要模块:心跳监控模块、数据同步模块、监测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
4.系统维护模块的实现。可以采用Oracle的逻辑导出(EXPORT命令)来备份数据库,可以采用定时备份和人工备份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即在教学活动不频繁的情况下,采用每周一次的定时备份,备份时间可以放在晚上或者凌晨;而教学活动频繁的时候,比如学生选课阶段和教师录入成绩阶段,此时,可由人工每天备份一次。备份出来的文件应及时刻录光盘,并远离服务器存放,避免服务器突发故障。
参考文献:
篇4
>> 基于SOA的多校区教务管理系统分析 基于.NET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SOA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整合设计 基于SOA的生产进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Struts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ccess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winForm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成教教务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基于.NET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工程训练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VC的学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NET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智能客户端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SOA系统架构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孔祥瑞等.基于SOA和ESB的运输管理系统的设计[J].交通与计算机,2008,(5).
[6]万哲.基于SOA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8.
[7]詹泽梅.基于SOA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08,(10).
[8]吴延凤等.基于SOA的高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福建电脑,2008,(11).
[9]刘秋生等.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构建[J].商业时代,2008,(32).
篇5
【关键词】教务管理 NET平台 公安培训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需要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公安队伍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驾驭社会治安形势、处置突发事件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在打击犯罪、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安民警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培训,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公安教育是公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自己鲜明的行业特色,采用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和自学考试等形式,对从警人员进行职业的教育和再教育。为了迎接21世纪对公安工作的挑战,推动公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公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未来趋势,要把普遍教育规律与公安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公安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助于公安院校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培养高素质公安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二、系统的需求分析及研究方法
(一)系统开发目标。本系统力求建成一个适应公安院校教学改革、完整统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利用DES和RSA加密算法对系统数据进行加密,借助防火墙与校园网隔离,抵御来自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采用相关的数据备份、安全审计措施,使得建成的系统应能避免因软、硬件故障造成的数据损失;界面友好,易于学习,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经过短时间培训即可掌握基本操作。借助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满足校内外对教务信息共享和利用的要求,为各院系、市级培训中心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二)公安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的业务分析。公安院校教务管理业务涉及范围较广,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本院学员进行管理还要对各市的培训中心进行远程管理。参与管理的人员尤其是各培训中心的管理人员地理分布分散,作为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都难以得到有效的约束。从图1可以看出教务管理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见图1)
(三)功能需求。教务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具备对学员个人信息、师资信息、教学资源信息、课程信息、学员成绩信息等进行管理和维护。本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教务管理人员对功能的需求、系统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教师和学员对功能的需求三部分。(见图2)
三、系统的实现
(一)用例图
根据公安院校教务管理的业务分析,初步确定了系统的用例图,如图3所示。(见图3)
(二)系统数据模型的建立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需完成以下几个工作:识别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定义对象的成员,接下来将对象转化为实体,并根据对象模型定义实体的属性、属性类型、长度等信息,最后根据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实体之间的各种关系;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需完成以下几个工作:根据逻辑模型划分具体的表和视图、定义外键约束。本系统按照建立起来的对象模型,共建立了31个数据库表,各表模式如下:
(1)校长表(ID,学校名称,校长姓名,任职时间,备注);(2)院系表(院系ID,院系编码,院系名称,备注);(3)层次表(层次ID,层次名称);(4)形式表(形式ID,形式名称);(5)专业表(专业ID,专业名称,层次ID,形式ID,学制,年级,备注);(6)专业开设表(开设ID,院系ID,专业ID,开设时间,备注);(7)课程表(课程ID,课程名称,课程拼音,备注);(8)专业课程表(专业课程ID,专业ID,课程ID);(9)教师表(教师ID,教师姓名,教师拼音,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编码,身份证号码,职称,单位,家庭住址,电话,是否在职,备注);(10)教师授课表(教师ID,课程ID);(11)教学计划表(教学计划ID,课程ID,课程编码,专业开设ID,开设学期,面授学时,实验学时,考核方式,课程类别,是否有效,是否百分制,平时百分比,实验百分比,考试百分比,备注);(12)各市培训中心表(培训中心ID,中心名称,中心编码,通信地址,邮编,传真,电话,邮箱,备注);(13)培训中心表(培训中心ID,名称,中心编码);(14)学生表(学生ID,学生姓名,学生拼音,性别,民族,身份证号,考生号,入学日期,出生日期,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邮编,册号,面号,行号,入学专业开设ID,当前专业开设ID,学号,是否毕业,备注);(15)在职培训人员表(警号,姓名,姓名拼音,身份证号,性别,培训类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邮编,职务,工作单位,参加工作时间,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备注);(16)学籍变动表(学籍变动ID,转入专业开设ID,转出专业开设ID,更新日期,变动类别,变动原因,备注,转入学校,转出学校);(17)执行计划表(执行计划ID,开设专业ID,课程ID,学年,学期,教师ID,教材名称,学生人数,是否有效,备注);(18)上课时间表(上课时间ID,执行计划ID,上课起始时间,上课截止时间,是否有效,备注);(19)课程考试表(课程考试ID,执行计划ID,考试时间,是否有效);(20)教学日历表(教学日历ID,执行计划ID,教学日历内容,上传时间,文件名,是否有效,备注);(21)成绩表(成绩ID,学生ID,课程ID,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考试成绩,提交日期,最终成绩,缺考类型,备注);(22)补考表(补考ID,学生ID,课程ID,补考次数,备注);(23)学籍证明管理表(学籍证明ID,学生ID,证明时间,证明开据人);(24)验印科目表(验印科目ID,开设专业ID,课程ID,毕业时间,是否有效,备注);(25)验印不合格表(ID,学生ID,验印科目ID,是否有效);(26)学位课程表(学位课程ID,课程名,专业ID,是否有效,备注);(27)学位成绩表(学位成绩ID,学位课程ID,学生ID,成绩,备注);(28)毕业生表(ID,学生ID,毕业证书号,是否有学位,毕业时间,备注);(29)用户表(用户ID,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编码,身份证号码,职称,单位,家庭住址,电话,是否在职,备注);(30)角色表(ID,角色名,权限名称);(31)用户角色表(ID,用户ID,角色ID)。
(三)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1.用户登陆
本系统用户包括部门、教师、学生和游客四种登陆类型。用户登陆页面根据用户选择的不同身份,验证其提供的用户名、密码。在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利用Session变量记录用户号、用户身份,在进入其它页面时系统会先判断Session变量来确定用户身份,从而实现其它页面根据不同的身份显示不同内容的功能。
在登陆过程中,系统设置了四种用户身份,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单击登陆按钮来提交验证信息,若信息正确无误,则以不同的身份登陆到系统中,功能模块各不相同。
2.学籍管理
在此功能模块中,用户可以查询学生的详细信息,进行新生信息的录入,学籍的转入及转出,以及密码管理功能。主要负责新生注册和信息的查询工作,在查询条件中,可以按照姓名、所属院系、所属专业、所属班级逐级进行条件查询。
在录入学生信息部分的编程中,相关的数据链接也是由数据库中的学生信息表单的各个字段来决定的,利用数据绑定功能来完成添加过程。在前面介绍的学院管理、专业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几个模块中,都有其相互关联和类似的功能应用,而且主要是在部门用户身份下所使用,属于系统的基础数据量的录入和查询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3.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模块是在教师身份下实现的,主要介绍教师学期授课情况以及学生课程成绩的录入、查询功能。通过这个功能,老师可以查询到自己的所有历史学期的授课课表,以便成绩的录入与修改,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授课学年及学期信息。
关于成绩录入其实实现的是学生成绩的导入操作。教师可以直接下载成绩导入模板,在后台录入成绩信息,在从系统中导入Excel成绩单,这样避免了教师在网上录入过程中的所出现的不必要的失误,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保留了原始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学生成绩成功导入后,直接单击查看,可以查看到导入的基本信息。当然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开课学年、学期进行精确查询学生成绩,同时还可以查询到学生在校的所有成绩情况。
四、结 论
本系统面向公安院校,把普通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与当前公安院校教务管理的特点有机结合,满足了公安院校中普通学历教育与干警在职培训两种教育模式的特殊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教务信息进行有机地组织和管理,及时提供可靠数据,为学院的科学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图1 教务管理业务分析图
篇6
关键词:地方财经类高校;教务系统;设计
本文为河北金融学院教改课题“依托教务系统规范教务管理”(项目编号:20114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3日
随着高校功能的转变,普通高校均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而学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的财经类院校,学校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关键在培养出的学生,其核心在于教学管理,而作为伴随学生接受整个高等教育过程的工具——教务系统,其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地方财经类院校的教务系统应包括教学计划、学生学籍、学生成绩、排选课、实践教学、教材管理等多种服务功能模块,下面分模块来论述教务系统模块设计。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模块可以简便地设置各年级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实践环节、毕业学分要求等。可以支持模块化教学计划管理,细化地管理课程库信息的规范,包括课程编码、课程承担单位的设置、对于以往课程的管理、对于同名课程的检测与处理,并可以提供年级之间、专业之间教学计划的复制功能,通过微调,快速完成新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
可以划分校区、院系、单个或多个年级与专业快速批量读取各学期开课计划,并可由各院系等承担单位提交开课变更申请,经审核确认后生成正式的开课计划。可以详细记录与统计学期开课变更情况,动态跟踪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设置学期公共任选课、学科选修课以及对应所适应年级和专业。
二、学生学籍管理
学生学籍管理模块可以通过规范的模板批量导入或零散录入学生信息,批量或零散地增改有关信息,并根据学生中文姓名自动生成英文姓名,利于快速创建完整准确的学籍档案。因为财经类院校学生报考会计、金融、计算机等证件的同学较多,教务系统应支持摄像头、数码相机的现场采拍功能,照片的个别导入和批量导入功能。对于注册功能,可以基于校园网由各个院(系)/部办理学期报到,登记报到与不报到学生,统计学期报到情况。
地方财经类院校由于专业多为管理或者经济,所以转专业同学较多,可以按不同的学生异动类别设置相应异动功能,包括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等,并且可以和排课、选课、成绩关联起来。
可依据设置的异动规定(含学业预警),智能判断学业预警学生与规定异动学生;为学业预警学生打印学业预警通知单;通过校园网接收学生异动申请;为预计异动学生打印异动审批表。
三、学生成绩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有多种成绩表现形式可以设置并可以相互转换,提供对不同专业学科主干课程进行学分绩点的计算进行设置和统计。模块支持多种成绩的计量方式,根据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自动生成总成绩。可以快速统计各课程、各教师、各开课单位和学生所在班级的已录入的成绩,按成绩区间进行统计。能够对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单独分析,对总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模块可以由所设置的各课程成绩录入人通过系统WEB端或客户端录入学生课程成绩与实践成绩。在成绩录入的过程中应可以准确关联,并提示缓考、舞弊、缺考、免修等信息,即可以分课程按上课班级录入,亦可按行政班级录入,同时可以处理不同修读性质的如补考、重修、免修等课程成绩,方便毕业审核,提供学生学业监控报警,可以准确处理异动学生的成绩认定。
财经类院校教务系统可以打印成绩通知单、排名表、考试未通过学生名册、学生成绩档案表等多种常用报表。可以提供多种成绩查询方式,提供丰富实用的成绩统计分析图表。支持网络课堂成绩经过申请可直接转入教务系统成绩。奖学金评定是很让学生管理部门感到繁琐的事情,成绩模块支持自动对一门课程或课堂进行排名,并可以按学生所在班级进行成绩排名,方便奖学金的评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成绩录入和查询的界面。
四、排选课管理
教务系统可以进行批量排课,所有课程时间地点一次性批量完成,当由于各种冲突或资源过于紧张造成的少量有冲突课程,系统通过智能排的方式未排完的课程,可以直接查询,并可以直接通过辅助排的方式,快捷地完成剩余部分的课表编排,辅助排的过程中,能够自动检测可用的教室与节次,还方便地对课程进行调整。
根据财经类院校具体情况选课自行设定,支持教师、学生互选,根据学期教学任务和排课数据,实现学生网上制定个人学习计划,通过系统网页端,完成选课事宜,同时可以快速处理重修选课、学籍异动前后的选课处理,为学生提供功能完备、高效的网上选课平台。
五、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习、毕业论文、实验课程和有实验环节的理论课程。财经类院校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系统依据学期开课计划,形成学期初步实践教学任务,生成学期实践教学进程。
财经类院校教务系统应安排学期实习任务,辅助安排实习,包括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分组、班级学生实习安排等。可以提供学期课程设计任务,辅助安排课程设计,包括课题管理、课程设计分组、班级学生实习安排、指导教师等,并可以按班级、周次等生成详细安排表。
系统还提供学期毕业论文任务安排,提供毕业论文答辩,包括毕业设计课题管理、毕业设计分组、指导教师安排、答辩分组、答辩专家安排等功能,并可以按班级、周次等生成多种详细安排表。
六、教材管理
系统实现教材相关报表查询,教材预定、征订、入库、出库、退书、领书等功能。可以整批导入或手工录入各种教材信息,可以实现教材的自动盘点,并生成各种盘点表。当选课结束后,没有选出的课程,选用的教材应自动删除。可详细记录教材的收退/发退、报损与赠送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向红.论学分制内涵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理念[J].高教探索,2007.2.
篇7
关键词:软件构件;软件复用;管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mplexity, as well as the boost to the need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peed and quantity, software crisis has been exposed increasing. It s emergency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software. To conquer software crisis, theory of software reuse is presented and has been under study. The technology based on software components is considered as the main measure to solve software crisis, improve software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software quality
Key words: Software Component;Software Reuse;MIS
在一般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周期长、开发量大、大量重复开发、变化多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软件构件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在对软件构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构件技术应用到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中,探讨了如何利用软件构件技术开发教务管理系统软件。
1 构件技术概述
构件技术是独立于语言,面向应用程序的在二进制基础上的代码复用,是指软件系统中具有独立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部分,它只规定构件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关心方法。它既可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也可用非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只要遵循构件技术的规范,各个软件开发商就可以用自己方便的语言实现构件。
从软件模型方面考虑,构件技术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应用程序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开发、单独编译、单独调试、单独测试。每个模块留有接口以便被访问。这样的模块就可称为构件。当所有的构件开发完成后,将其组合在一起就得到完整的系统。当以后系统的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或需求需要更改时,只需对受影响的构件进行修改。
2 构件技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设计教务管理系统时采用分层的思想,将与实现环境有关的部分和业务逻辑分开,为应用软件开发者提供灵活定制业务数据、界面、系统功能和业务逻辑扩展机制,还提供了大量可复用的通用构件、业务构件等。
首先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将应用软件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对各个子系统按照多层体系结构的思想进行分层,划分为若干层。然后将功能独立的构件从系统中分离出来。见图1为系统功能模块。
在对系统进行分层时,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管理系统中经常用到的操作如登录、打印、查询,我们可将其单独分为一层为通用构件层。这些操作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系统的开发移植到另一个系统的开发中。
(2)对于处理与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直接相关的操作,可将其分为业务构件层。这一层也是管理系统的主体。
(3)为了保证底层数据库操作的可靠性、正确性和事务完整性,可引入了数据接口层。数据接口层可屏蔽各种底层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将操作层的数据存取操作翻译成底层数据库的操作语言,负责与底层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4)构件设计时不但满足系统需求,而且要具备高内聚、低藕合、易于复用的特点。构件有不同的粒度,有不同的大小和分类,小的可以是一个类,大的可以是完成某个独立系统功能和服务的独立的软件包。设计构件时粒度要适中,粒度过大,构件的复用难度会加大,粒度太小,构件虽然容易复用但却不易管理。
基于构件的教务管理系统将系统的不同特征组织在不同层次上,有利于不同层次的构件重用。最后将系统体系结构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用户界面层(与用户进行交互的构件)、通用构件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接口层。
3 结束语
教务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开发思想和方式的改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这就要求在开发中实施构件复用,否则将难以适应系统的需求变化和低成本的要求。将软件构件技术应用到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中,可以提高软件复用率,避免重复劳动,极大地提高软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狄连君,程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石油化工,1997,2:40.
篇8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教务;C/S模式;B/S模式
1.需求分析
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应包括学校管理条例,基本职能,技能信息,教学成果,培养方案,教学通知,校历等基本信息。还应包括院系设置查询,专业设计查询,教学计划查询,课程设置查询,教师信息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功能。提供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种用户的登录,根据身份的不同,操作权限就不同。系统提供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用户的登录。
2.总体设计方案
2.1 开发模式
B/S模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客户端,实现了客户端的“零”安装,不需要进行客户端软件的维护,所有的维护均集中在服务器端;从扩展性来讲,这种结构是一种松散的无约束结构,系统扩展只是增加服务器端的应用。也就是说,访问本系统的远程用户只要启动Web浏览器,通过校园网(TCP/IP)就可以连接学院的教学教务管理信息所存放的服务器。
2.2 系统网络平台
本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个依托校园网,以Internet作为网络平台的应用,需要考虑的网络平台包括网络硬件平台、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服务器软件、客户机软件等,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因此本系统采用(c#)作为B/S模式下的前台开发工具;作为B端的数据访问技术。后台采用PowerBuilder作为开发设计语言,使用Oracle作为DBMS。
2.3 系统设计与实现
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及职能划分,将系统分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学生成绩及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考评管理等8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了若干项子功能模块。每个子系统都具备相应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打印、删改等功能。根据用户对每个子系统的具体需求,每个信息管理子系统有其自身的具体要求和特点。
(1)教学计划管理。功能包括:录入与维护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信息;设置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产生学期开课计划;详细记录计划变更;设置课程类别。
(2)教学资源管理。功能包括:校区信息、楼房信息、部门、专业设置和维护;教职工信息维护和分析;教学场地及功能设置和维护。
(3)排课管理。功能包括:依据教学计划生成教学任务书,各教学单位为相关课程指定教师;合理科学地完成课表编排;提供教师课表、课程课表、教室课表、学生课表、全校课程总表。
(4)选课管理。功能包括:教务处通过校园网选课的有关规定,提供多种控制选课手段,如分年级、按专业确定预选课程学分上限等;根据教学计划,教务管理人员添加选修课程,学生登录网络平台选课;根据选课处理结果,通过校园网有关课程取消与选课调整等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应的学生;选课期结束后,系统会生成选课表和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同时提供多种信息查询,如教师查看选课学生名单,按课程、上课班级查看学生名单,某门课程被选的实际情况等。
(5)学生成绩及学籍管理。一般的学生只有成绩查询的权限;而教师不仅有对所教课程成绩查询的权限,还有录入学生成绩、修改学生成绩、查看成绩的权限。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处理与成绩有关的免修、重修等特殊情况,产生多种实用的成绩分析报表。学籍管理分为几个功能:学生入学报到,生成新生初始学籍档案,分班,记录学生奖惩情况,生成学生学籍异动数据,打印学籍卡片、学生名册、毕业生档案,生成上报的新生电子注册与毕业生电子注册数据、高基报表及学籍异动统计表。
(6)考务管理。功能包括:学生缓考课程登记;考试时间、地点、课程、监考人员确定;学生考试证打印;提供课程考试安排表、监考人员安排表、教师考试安排表和全校考试安排表;学生缺考、考试舞弊登记等处理。
(7)实践教学管理。功能包括:依据开课计划和选课情况,由承当教学单位确定教师、地点、时间;确定学期军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任务和安排;录入相关环节的成绩并进行分析。
(8)教学考评管理。功能包括:设置教学评估体系与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学校督导、指定教师、学生对教师教学考评;计算教学人员的学期工作量,提供工作量查询、打印。
2.4 安全问题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正是这种开放性导致了其潜在的不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必定要考虑的问题,系统中保存着许多“敏感”的信息,如学生的成绩、教师的工作量、用户的登陆密码等等,为此,要对用户及其访问权限做出严格的规定,如非授权用户不可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查询、更改或删除操作。本系统所采用的是用户在进入系统前首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如为非法用户,系统会拒绝其访问;即使能够进入系统,系统也会根据其身份确定其访问权限,所有涉及到数据的增加、更改和删除操作的地方一般用户是不能够进行的,只拥有对数据库的读取权限(查询),除非有特殊需要,可以由管理员修改其权限后方可进行。
3.前景与展望
该系统是以本人所在学院实际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为基础而开发的,一旦投入运行,可以满足学院内外对教学教务信息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查询要求,为学院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然而系统的维护与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修改和调整,使得系统的功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再者,基于ASP技术开发的B/S结构的MIS的开发和应用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前景,主要是由于ASP技术自身的优点和Microsoft平台的广泛应用。
4.结束语
对教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以及模块功能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套系统已基本覆盖了教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层面,安全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高度共享,不仅使教务管理人员从大量的简单重复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同时也为广大师生的信息查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务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推动学分制改革,真正发挥学分制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翠平,尚俊杰.网络程序设计-ASP[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固.ASP网络应用系统典型模块开发实例解析[M].人民邮电社,2004.
[3]高林.管理信息系统与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即面临着网络技术带来的“双刃剑”的考验。一方面,高校人员数量密集、智力活动多样、信息交互频繁,必须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准确、高效地处理教务职能工作。在高性能计算机和高速网络的保障和辅助下,要安排排课、考试、监察、成绩等日常教务管理工作,而且还要同其他部门有序协同、快速衔接和同心合作,实现大学教育信息的流转传递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软件漏洞、黑客侵入也给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带来安全防护的难题,极有可能造成数据丢失、成绩篡改,更严重的是系统瘫痪。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网络运行与基础建设首当其冲应考虑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一、信息传输的风险分析
计算机设备或者系统实现信息交互的基础是使用相同的通讯语言,即网络协议。目前,计算机网络普遍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讯的手段。安全问题在TCP/IP协议设计伊始并没有被重点关注和考虑,以至于网络发展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其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概括归纳起来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和体现在“两个缺乏”:第一,认证识别和鉴别身份缺乏有效机制,通信双方彼此确认身份信息困难;第二,信息加密技术缺乏有效手段,传统的加密措施容易被破解,第三,可以轻易截获信息内容并予以篡改。1.嗅探和嗅探器。嗅探,通俗地说就是网络世界的“窃听”技术。嗅探器则是通过网络接口截获经过该接口的所有数据报文的软件工具。嗅探器的使用是一柄“双刃剑”:在网络安全维护方面,它可以解释数据包协议;诊断网络异常和问题;监视网络性能和流量;发现网络传输限制和瓶颈;将网络事件记入日志。在网络攻击方面,黑客会利用嗅探器的这些功能窃取网络中数据包的信息。2.嗅探截获过程。现有基于IPv4的网络使用明文传送信息数据,这种方式基本对黑客攻击者来说是不设防的,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数据包中还原原始信息;另外从数据包中黑客也可以得到如用户的IP地址、域名服务器的地址、网卡MAC地址、TCP连接的序列号等。地址信息与协议报文信息的复合信息一旦被破译,用户的数据包信息也就毫无秘密可言。
二、教务信息面临的截获风险
当前,负责管理高校学生成绩的教务网站由于建设早、规划少、更新慢、技术老等原因,存在很多软件漏洞,安全防护不到位,给了不良黑客可乘之机。新闻报道中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手段攻击高校教务网站的新闻屡见不鲜,负责存储成绩、学历和各种证书信息的数据库成为重灾区,黑客们寻找到教务网站平台内部的漏洞和BUG,侵入后台数据库,操作原始数据向里面添加买家要求的各种违法数据。虽然数据的更改通过人工严格的甄别可以发现修改,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工作时间,面对成千上万条记录采用人工办法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加强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迫在眉睫。
三、系统安全防护策略研究
从顶层设计角度来看,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完善和维护无疑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涉及领域广、工作强度大、体系结构复杂、维护完善时间长、随技术螺旋上升等特点,安全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从宏观上持续防御黑客的非法攻击,与时俱进的更新各种先进技术,以拒绝非法入侵者窃取和篡改核心数据;又要以“人”为核心完善机制,从而维护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文中归纳为总体安全原则、多重保护原则、积极防御原则和扩展升级原则。1.总体安全原则。前文已经分析,构建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看局部建个体,需要顶层设计、综合分析、分项论证、分别实施、有效整合。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口令、更新杀毒软件、系统容错机制以及存取控制日志等技术建设;严密的业务工作制度、分工协作制度、岗位负责制度、监察检查制度、完善维护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制度等配套建设。安全防护体系考虑越周全出错出纰漏的概率就越少。用户、管理者、设备、资源、软件、机制等都是信息系统的要素对象,只有从顶层设计、全局出发、着眼关键、复合分析、回溯评估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法与措施。2.多重保护原则。没有无懈可击的防火墙,任何安全措施都有被攻破的风险。单一手段的防护被突破之后直接暴露了真实数据本身。解决的办法之一是采用多重保护原则隐藏数据,多重安全保障措施之间互支撑互补充逐层保护,系统一次性被突破的概率将大大降低,系统认证功能采用多重保护。而且黑客不得不留下更多的痕迹,这也为将来追根溯源查询问题提供了多种线索和证据。3.积极防御原则。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软件程序员和管理者应随时保持风险意识,尽可能采用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更新快、一体化漏洞少的技术稳定产品,将安全防护的技术持续提高,在关键代码和功能的薄弱处设置提醒、告警功能,一旦出现提示在第一时间进行安全维护或者报警,积极防御防患未然。4.扩展升级原则。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原本牢固的信息系统可能一夜之间变得脆弱不堪。技术天天革新,系统就会产生新的漏洞。因此在进行安全防护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可嵌入性或者连接性。四、结束语创新建设和持续完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性工程,要求防护措施既要求技术的先进性,也要求功能的可扩展性,也要适应网络技术的动态变化。本文在安全防护的策略上做了探讨,为同类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小平.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安全保障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3
篇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ulti-campus. Firstly, this article indicates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Second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conception of SOA and Web Service model.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SOA to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t last, based on SOA model, the article constructs a new fram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and points out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in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Therefore, expect this sear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ampus.
关键词: SOA;Web Service;教务管理系统;多校区
Key words: SOA;Web Service;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multi-campus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180-02
0引言
高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影响着它的教学质量,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因此,大学普遍建设分校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的需求,但是在分校区的形式下如何进行统一有效的教务管理是各校研究的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是未来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许多的大学针对教务管理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创建教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为提高教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前期规划或者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SOA的教务管理系统,期望对高校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教务管理系统中的问题
有的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是自主研发的,有的学校是买来的,但是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系统前期规划不全,导致系统和现实不能完全切合,难以实现系统的集成现在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大多采取公司开发或自主开发两种方式进行。采取公司开发,根据教务管理人员提出的工作要求,公司负责教务系统的研发工作,虽然在技术方面没有问题,但是经常出现系统与现实脱节的现象,往往研发出的教务系统还是不能适应高校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教务管理人员自主开发,系统功能可以保证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但是因为在技术层面上不够专业,因此容易出现安全漏洞。这样也就造成了不能适用教务管理流程、教务计划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难以实现系统的集成[1]。
1.2 许多公共信息不能实现共享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各个模块可能分步开发,如教务管理系统,选课系统、考试系统等,特别是在多校区的情况下,在初期基本都是采用块状的管理模式,校区之间都是分块管理,一些公共的信息也不能做到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此外,如果这些系统是用不同的语言开发并建立在不同的平台之上,系统之间有很多功能属于重复开发, 既浪费资源又不便于管理,各系统之间也很难进行信息共享。
1.3 不同的系统形成诸多的信息孤岛教务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了学生成绩管理、选课、排课、修读计划、考试管理、报名收费等等,不同的系统存在于不同的部门之中,有各自的数据库和独立的应用程序,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造成了许多数据不一致的现象,无法体现出完整的教务管理流程。
1.4 没有统一的身份验证教务管理系统中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一套用户名和密码,如果需要进入两个系统查询或管理,必须退出一个系统,再打开另一个系统,重新登陆,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给本来使用非常方便的教务管理系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身份认证系统多,众多的系统入口为教务人员及学生的登录和使用带来了不便。
1.5 缺乏灵活性,难以维护和升级由于教务管理条例很多都在变化当中,管理条例一旦发生变化,教务管理系统就要做相应的改动,现在的教务管理部门往往没有专门从事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管理人员,在系统开发的时候还要从事其它的管理工作,而外来的软件公司也不能及时的更新系统,从而系统升级维护的工作就不能保证。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教务管理系统框架,期望能解决以上问题。下面首先介绍一下SOA。
2SOA与Web Service
SOA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SOA 着眼于日常的业务应用,并将它们划分为单独的业务功能和流程,即所谓的服务[2]。SOA 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应用软件开发的模式,实现了将软件依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应用程序不同功能单元的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3]。
Web service 涵盖了HTTP、SOAP、WSDL、UDDI 等技术规范,在内网和外网上通过标准的协议和信息格式和访问应用服务。利用Web service的松散捆绑集合形式,能够快速开发、发现、和动态的绑定应用服务。
由此,基于Web service 的SOA 有助于企业系统架构者以更迅速、更可靠、更具重用性架构整个业务系统。服务的提供者是创建服务的实体,它通过服务注册器服务合约,服务请求者通过查询服务注册器找到感兴趣的服务后向服务注册器发出请求,如图1 所示。
3基于SOA的多校区教务管理系统模型构建
3.1 需求概述高校规模迅速扩大, 校区分散所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正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不同校区由于历史原因所使用的管理软件各不相同,而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问题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SOA的教务管理系统对高校教学和教务各种已有的信息系统进行优化整合,解决网络环境中跨平台的不同教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问题,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安全,使校级教务管理人员、院级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和一般用户可以从统一的入口,访问、提取、分析、储存和管理其各自所需的各种信息,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使管理员从繁重的教务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提升院校教学管理效率,提升不同校区间的发展潜力。
3.2 系统模型构建在基于SOA的教务系统中,具体应用程序的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并且具有统一接口定义方式的组件组合构建起来的。能在对原有系统不做修改的前提下,将各个教务系统资源转换为服务,再对新开发的资源进行组件封装为服务,这些服务彼此相对独立并且可以进行组合,从而能有效地实现教务系统的应用集成,并开发统一的门户和入口来方便用户的使用。因此,基于SOA 的教务管理系统是从教务管理的具体需求开始构建的。高校教务管理主要涉及到教务管理部门、学生和教师等,其主要功能为实现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等应用,其系统架构如图2 所示。
基于SOA的教务管理系统架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
3.2.1 数据层它用来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数据并管理和满足应用服务对数据的请求。数据层主要包含一些分散异构的教务资源数据库,如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成绩信息库、课程信息库、选课信息库、排课信息库、报名信息库、档案信息库、等级考试库、试题信息库、毕业生信息库等。数据库与逻辑层之间的连接通过数据访问子层来完成,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务系统提供数据访问的功能,是它们之间的桥梁。
3.2.2 逻辑层逻辑层中封装了教务系统中包括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排课管理系统、报名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级考试系统、题库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形成不同的逻辑,并将业务逻辑进行分类合并,形成细粒度的服务,通过数据访问子层获取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加工后为服务层提供支持。该层拥有Web服务封装、Web服务发现、Web服务调用、Web服务调度和Web服务推荐五个子功能, 分别由业务逻辑层中的四个不同的业务对象完成。
3.2.3 服务层服务层是整个框架的核心,包括业务服务总线和各种服务应用。业务服务总线将业务逻辑层提供的细粒度服务编排融合为粗粒度服务并为服务应用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它通过一个集中式服务器为业务流程控制、服务路由、协议转换和安全扮演着中央控制点的角色。业务服务总线主要采用面向SOAP消息的中间件技术,通过Hub模式来标准化消息处理并控制信息流,包括消息服务、事务处理、管理监控、数据服务、路由服务和安全服务等关键组件。业务服务总线作为通用的业务平台,消除了服务提供者和请求者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了可重用性以及对已有服务的内部扩展和外部获取[4]。
3.2.4 应用层应用层是为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应用服务的图形界面,有助于用户理解和高效的定位应用服务,如窗体服务、报表服务、页面服务和文件服务等。它是统一的教务门户,将各种教务服务应用的前台展示集中在一起,提供可用、高效、一致的界面和统一的信息访问机制,为教务系统的不同使用者,包括教务科、院系、学生、老师和一般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3 框架的实现技术教务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子部分: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数据采集与信息和系统管理。管理控制和数据处理子系统涵盖了教学计划、课表安排、教材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信息子系统以公共服务为主;系统管理子系统包含数据库加密、数据导入/导出、门户更新等子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可利用Web Services 提供统一的接口标准,在SOA 下实现信息的构建、解析和传输,从而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5]。
JAVA 具有跨平台的优越性,而J2EE 的WEB 服务可方便构建能够访问现有业务流程的SOA 系统,因此可使用J2EE 技术开发基于SOA 的教务管理系统。
4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教务管理系统框架。此框架主要采用SOA的体系架构,可以满足多校区教务系统中对各种信息系统进行处理的要求,以实现学校自上而下整体的紧密结合,杜绝开发的高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卢丽丽.浅谈多校区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教育创新,2007,(3):197-200.
[2]叶宇风.基于SOA 的企业应用集成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23(5):211-213.
[3]叶钰,应时,李伟斋等.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及其系统构建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2):32-3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教务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