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范文

时间:2023-03-19 07:2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脱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脱媒

篇1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这必将成为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市场地位的一种挑战,但在“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下,或许也能成为商业银行一系列新业务的“催化剂”,创造出新的业务发展空间。

一、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金融脱媒将削弱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盈利水平

日益活跃的直接融资将分流银行存款,使得银行在争取存款资源时增大成本支出;不仅如此,直接融资还将分流商业银行的贷款资源、降低贷款增长速度、影响贷款质量和贷款利率。这一趋势导致的经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下降,是对商业银行以资产扩张和存贷款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最直接的挑战。

2、金融脱媒将分流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

资本市场的活跃一方面大大拓宽了社会投资渠道,促使商业银行个人优质客户大量“出走”;另一方面,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使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上文提到山西企业的新一轮融资活动就是显著的案例,这些无声的“分流”对商业银行优质客户的存量和来源显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挑战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近年来,各类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迅速崛起,可以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同业拆借、保险、融资租赁、办理承兑和贴现等金融服务项目,成为企业集团开展资本运作的金融平台。这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已经开始动摇银行和银行业务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如上所述,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压力之下,商业银行必将奋起直追,甚至将利用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向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渗透,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流也将更加深化,由此加快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发展步伐,提高业务结构水平,改变经营模式,增强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但在此之前,商业银行应该具备应对这一挑战的对策。

二、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对策

1、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行综合化经营

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单靠传统的盈利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竞争要求和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只有不断拓宽盈利渠道才能顺应潮流的变化。近几年来,各商业银行的利润构成已有明显的变化和改善,银行卡、票据清算、资产管理、证券、保险、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服务收益业务强劲增长,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接力棒。但以目前国内金融环境来看,传统信贷业务依然是生存的根本,只有两者综合才能获得效益最大化。一方面利用资金规模的优势服务于大企业、国家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加大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对大客户逐步从单纯的存、贷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资本运作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上来。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利用自身市场优势,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这必将对目前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也是商业银行稳固市场地位的有效策略之一。

2、积极发掘优质客户

作为利润来源的载体,客户是商业银行不可缺少的资源,面对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竞争和努力的重点是如何保留原有的优质客户,并将无法涉足直接金融市场的客户培养成为优质客户,这些客户通常是个人客户,或者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客户,尤其中小企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对信用资金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它必然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服务对象。大力培育和发展这类客户中的优质客户,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才是应对“金融脱媒”的良策。

3、积极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应对网络投资竞争

篇2

银行体系表外融资与直接融资持续发展

内部结构调整将会成为主要特征。2003年社会融资总量出现了超常规增长,但之后两年的社会融资总量徘徊在较低水平。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社会融资总量在2009年再次超常规增长,预计2011年社会融资总量将难有明显增长,内部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特征。

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受到银行贷款监管趋严、资本市场监管逐步放松的影响,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的占比从2002年的95.7%快速下降到2010年的58.5%,占比下降37.2个百分点。如果进一步剔除零售贷款,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的占比从2002年的83.2%快速下降到2010年的38.3%,占比下降44.9个百分点。

银行体系表外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提升最明显。银行贷款监管趋严使银行体系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银行体系表外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重要性迅速上升。受到银行贷款额度受限、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政策的影响,导致银行贷款始终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商业银行为此大力发展了表外融资。商业银行表外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2.6%快速提升到2010年的26.9%,占比上升了29.5个百分点。在今后商业银行贷款额度仍将受限、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下,预计银行体系表外融资占比仍将进一步提升。

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上升。资本市场监管逐步放松使直接融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受益于过去几年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发行渠道的逐步拓宽,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在2005年之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规模受益于股权分置改革在2006年后实现了质的突破。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的占比从2002年的4.6%快速上升到2010年的12.5%,占比上升了7.9个百分点。伴随着信用体系的继续完善,预计将有更多的大型企业从贷款融资方式转向债权融资方式,进而持续扩大企业债权融资规模;与此同时,尽管大型企业股权融资高峰已过,但是国家对中小型企业的不断扶植也将导致中小型企业股权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金融资产扩容

基础金融资产增速将逐步下降。1999~2010年基础金融资产(人民币存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复合增长率高达20.8%,这主要是受到2006年至2007年股票大幅上涨、2009年人民币存款超常规增长的影响。今后几年,基础金融资产将难以维持20%以上的增长高度。

人民币存款在基础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将基本保持稳定。过去十几年基础金融资产结构受到股票牛熊转换影响较大,2000~2005年股票走熊导致股票在基础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快速下降,2006~2007年股票市场迅速走牛导致股票在基础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快速上升,在今后几年股票不出现大起大落的假设下,人民币存款在基础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将基本保持稳定。

衍生金融资产和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资产扩容的最主要来源。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备兑权证是近期最有发展潜力的衍生金融资产。从国际经验看,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交易量均呈现出超过股票交易额的复合增长率。目前国内仅有一只股指期货品种,随着国内股指期货品种的不断增加,预计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的交易量将保持高速增长。作为国际上重要的衍生金融资产,备兑权证也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受到国内制度限制,目前备兑权证在国内尚未推出,一旦备兑权证制度扫除,预计备兑权证的规模将出现爆发式增长。资产证券化也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目前国内仅在前几年小规模试点了银行系统和证券系统的资产证券化,合计规模仅有约1000亿元,这与国内超过5万亿元的按揭贷款资产、超过1000亿元的汽车贷款资产等贷款资产形成了巨大反差(图1,图2)。

理财产品日益成为金融机构竞争重要手段

提高收益率是理财产品成败的关键。由于销售渠道主要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理财产品日益成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的重要手段。基金公司以股票理财产品作为核心理财产品,2006~2007年股票市场迅速走牛使基金收益率大幅提升,巨大的财富效应带来了基金产品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信托公司优势主要在于其灵活性,在不同时候提供给客户不同的理财产品,2006~2010年信托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但信托产品主流已经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转向了实业投资。商业银行以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作为核心理财产品,2008年以来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吸引力不断提升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理财产品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理财产品规模从2006年的3.3万亿元大幅提升至2010年的13.3万亿元,理财产品规模与基础金融资产规模的比例也从2006年的6.5%快速提升至2010年的11.2%。随着理财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和投资者理财需求的不断发现,理财产品规模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受到中国证监会集合理财产品监管政策逐步放松和金融衍生品种逐步增加的正面推动,预计集合理财产品、信托资产规模、银行理财产品有望获得更快的增长速度(图3,图4)。

银行业在投融资体系变革中受损程度将较为有限

商业银行在大型企业贷款中的损失绝大多可通过承销债券和购买债券来弥补。尽管大型企业融资渠道将继续从银行贷款转向企业债券,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在企业债券承销中的市场份额超过65%,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赚取多数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承销费。与此同时,作为债券市场的最主要投资者,商业银行也通过持有大型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获取票息。

商业银行将从客户结构下移中获得银行贷款持续增长机会。目前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仍极为有限,其融资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满足,中小型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将给银行贷款带来持续增长机会。

居民杠杆水平的提升将继续推动银行业发展。目前居民的负债水平仍很低,商业银行雄厚的客户基础使其仍能通过发放按揭贷款、汽车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以及建立消费金融公司等形式从中受益。

商业银行将凭借销售渠道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获得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在销售渠道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从理财产品销售渠道来看,商业银行除了销售银行理财产品之外,还销售了半数以上的基金份额、信托产品,以及寿险产品。如果按此数据简单估算,商业银行销售了65%的理财产品。利用在销售渠道方面的绝对优势,商业银行通过代销基金、信托产品、保单收取代销费用,甚至可以进行收益共享。

保险业将受益于金融资产扩容

目前企业债券在基础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仍然极低、资产证券化亟待发展,企业债券规模扩容和资产证券化扩容有助于保险公司通过资产配置比例调整提升长期投资收益率,进而提升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

信托公司依托其无可比拟的牌照优势将获得持续规模增长

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既可以是产品提供者,也可以是通道提供者,这使得信托公司在规模扩张上更灵活。从最早的重点发展股票二级市场信托产品,到之后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和阳光私募信托产品,信托公司依托独一无二的牌照优势,始终可以紧跟投资者需求的变化,使其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短期内信托公司牌照优势仍难以撼动的前提下,信托公司可以继续通过紧跟投资者需求的变化实现规模持续增长。

证券业是投融资体系变革的最大受益者

证券公司将直接受益于直接融资在融资体系中占比的逐步上升。在企业债券承销方面,尽管证券公司将与商业银行一起分享企业债券承销市场,但证券公司仍将直接受益于企业债券融资规模的增长。在股票承销方面,随着中小板、创业板先后推出,中小型企业在股票融资中占比越来越重要,这一趋势在2008年至今已经非常明显,今后“新三板”的扩容将进一步激发中小型企业股权融资需求。

证券公司将受益于衍生金融资产的发展。作为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的交易通道提供方,证券公司将直接从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的交易量增长中获益。作为备兑权证的产品提供方和交易通道提供方,证券公司将直接从备兑权证的发行和交易中获益。

监管制度变化对金融机构发展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监管制度变化将给证券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已经开始试点的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直接投资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股指期货业务已先后试点,但是仍然受到较多的监管限制,一旦监管制度出现放松,这些业务有望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一是资产管理业务仍然采取审批制。不同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的集理财产品仍然为审批制,这意味着在准入资格、理财品种、产品数量等诸多方面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都受到严格的监管。最近中国证监会逐步放宽了证券公司在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准入资格、集合理财产品期限等方面的限制,而中国证监会对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也有望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二是直接投资业务资金来源仍仅限于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尽管直接投资业务早在2007年已经开始试点,但与国际上成熟的直接投资业务采取自有资金加客户资金的运作模式有所不同,目前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仍然只能采取自有资金的运作模式并且受到不能超过净资本15%的硬性限制。

三是融资融券业务转融通环节尚未推出,且对目前融资融券业务进行了严格限制。目前融资融券业务仅仅试点一年多,融资融券业务资格受到严格限制,获得融资融券资格的证券公司仅有25家。与此同时,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只能使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至少50万元、融资融券交易标的证券仅有90只等严格限制导致融资融券规模试点一年之后还不到300亿元。这与国际上融资融券余额通常达到股票市价总值余额的1%~2%,融资融券交易额达到股票现货交易额的10%~40%的状况有巨大差距。

四是股指期货业务受到严格限制。股指期货业务推出仅仅一年左右,目前仅有沪深300股指期货1只股指期货品种。与融资融券业务类似,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至少50万元,这在客观上极大限制了股指期货的交易额,即便如此,股指期货交易额仍然达到较高水平。随着股指期货限制的逐步放松和品种的不断增加、预计股指期货交易额将保持高速增长。

尚未开始试点的证券公司创新业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备兑权证业务、场外交易(OTC)、股指期权业务等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业务仍未推出,这些业务有望给证券公司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一是备兑权证业务一旦推出将给证券公司带来权证交易佣金和权证创设收入。由于权证交易“T+0”的交易制度相对于股票交易“T+1”的交易制度存在明显优势,权证在中国受到投资者极大的关注。在2005年股本权证推出之后,权证交易额占股票交易额的比例最高曾达到15%以上;与此同时,创设权证业务一度使证券公司创设收益超过50%。一旦备兑权证推出,预计证券公司将从权证创设、权证交易两个环节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二是OTC设立有望使证券公司通过经纪业务、做市业务、直接投资业务等方面多重受益。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OTC股票市场尚未建立,“新三板”扩容如果能够实现,将使中国OTC股票市场真正出现,证券公司将受益于OTC股票市场的发展。

三是股指期权交易量远高于股指期货。作为股指期货的衍生品种,股指期权交易量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一旦推出,将给证券公司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资本监管趋严将对商业银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由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资本监管始终是商业银行监管的最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暴露出的风险,中国银监会进一步提高了未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指标,意味着商业银行杠杆率将进一步降低,进而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伴随着保险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监管也已经成为保险公司监管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由于中国保监会制订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标准时采用了相对较高的标准,使得短期内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标准发生改变的概率相对较低。

自2007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收官之后,资本监管成为证券公司监管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由于中国证监会在监管上的审慎态度,证券公司净资本率监管采取了严格的标准,例如业务风险极低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按照管理资产规模的1%计提风险准备,短期内净资本率监管标准进一步提高的概率极低。

金融子行业增速将逐步趋同

商业银行方面

尽管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尤其是大型企业贷款业务将受到金融脱媒的不利影响,但商业银行在企业债券承销、银行体系表外融资方面将有所斩获。与此同时,居民杠杆水平的提升和中小型企业贷款的发展使银行在未来仍能获得增量业务。总体而言,受到金融脱媒深化、资本监管趋严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将从20%以上下降至15%左右,受此影响,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也将从20%以上下降至15%左右。

作为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商业银行在销售渠道拥有的竞争优势难以撼动,因此拥有销售渠道竞争优势的大型商业银行将继续享有销售渠道带来的红利。与此同时,金融脱媒深化将导致存款稀缺性不断上升,存款成本优势将会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大型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竞争优势有望逐步提升。综上所述,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拥有销售渠道和存款成本优势的大型商业银行竞争优势有望继续提升。

与此同时,金融脱媒深化也将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不断下移,这会使得拥有较强风险定价能力的中型银行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已经在中小型企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竞争优势的中型商业银行将有望在此过程中逐步胜出。

保险公司方面

尽管投资范围拓宽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但是受到长期通货膨胀率很可能高于过去5年、保险人薪酬竞争力面临长期压力的负面影响,预计保险公司总资产增速将从25%以上下降至15%左右,尽管其增速有望略高于商业银行,受到总资产增长率下降的影响,营业收入增速也将从25%以上下降至15%左右。

在目前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策略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整合产品和渠道已成为保险公司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鉴于目前银保渠道已经占据保险公司销售渠道半壁江山,能够同时拥有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的保险公司将拥有更大的胜算。目前中国平安已经控股平安银行和参股深发展,且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整合正在推进中,加上平安证券和平安信托,中国平安已经具备了成功的金融企业需要的两大要素:渠道和产品。

证券公司方面

尽管证券公司将从金融脱媒深化、衍生金融资产增加中直接受益,但是受到业务模式无法产生杠杆效应、经纪业务净手续费率逐年下滑负面影响,总资产增速将难以达到10%以上。如果不考虑创新业务带来的影响,营业收入增速也难以实现10%以上的持续增长。在目前中国证监会对创新业务态度积极的情况下,预计创新业务推出速度将较快,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有望达到15%~20%。

篇3

然而7月至今,债市回调整理,也让投资界对债市的投资空间产生较多争论。当下,债券基金是否可以投资,债券市场回报是否能像上半年一样好也成为投资者的疑虑。为什么中国债市将迎来大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8月中旬,《投资者报》就上述问题在易方达债券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专访了易方达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马骏。

“金融脱媒”已不可逆转

为什么中国债市将迎来大发展机遇?这一问题在马骏看来,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金融脱媒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很多更加市场化的创新产品应运而生。

马骏强调,“金融脱媒”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将推动民间资金“绕开”存贷款,对债券类资产的收益、对债券融资方式会产生极大需求。

在他看来,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金融脱媒是我国经济发展、放松管制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混业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带来的金融深化也会导致金融脱媒。”

本报注意到,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始至今,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1年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位列全球第四,目前债券托管量接近21万亿,占GDP的比重接近50%。其中信用债市场规模达5.1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10.6%,占GDP的比例也达到了12%左右。

不过,马骏指出,将上述数据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债券市场无论是规模总量、在整个经济体中的比重,还是提供直接融资的数量和方式,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未来债券市场可能发生大扩容的空间。

截至2011年底,全球债券市场规模约10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2%、总规模达36.4万亿美元,而包含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仅占11%。

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

如何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构建中国自己的债券市场体系?马骏认为,资本市场发展有他的路径依赖,美国当年在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中的金融创新,会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一些启迪。

他指出,首先需要一个有效的公司债市场。“发展公司债市场有诸多好处,可以使经济不再只依赖于银行来承担风险,使企业融资风险更加稳定,使决策者/评级机构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更加注意。中国的公司债与成熟市场相比还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除公司债外,美国市场金融脱媒进程的另一个启示是:货币市场基金将极大受益于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

此外马骏也看到,金融脱媒将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给债券市场带来更多投资机会。现今,在中国市场金融脱媒的大环境下,银行系统产生了将资产转移到表外的趋势。2012年8月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非金融企业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现金流支持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马骏指出,资产证券化的制度框架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市场过去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给出的启示是——政府在推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机制,政府应在会计制度、税收、法律框架等方面推动建立完整的体系。

马骏同时提及美国国债期货市场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启迪。“国债期货对于整个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推出时机要进行分析,国债期货等衍生产品的推出一定要在融资环境方面有更好的支持,这样才能吸引不同需求的投资人进入这个市场。”

他强调,如果没有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制度性的安排或杠杆的有效提升,目前国债期货的衍生产品市场本质上是鼓励投资者放大风险,让单边投资者通过衍生产品放大杠杆赌单边行情,“可以想象它的发展空间是相对有限的,而这个进步需要提供流动性的银行改变他的行为方式。”

下半年债基预期仍可正收益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金融脱媒大势所趋,社会直接融资需求旺盛,债券市场制度创新持续推进,债券市场将迎来发展的大机遇。但目前市场发展不平衡、缺乏多层次多种类的债券投资标的、风险定价的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等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债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各方机构普遍期待以‘创新’推动发展。”

马骏向《投资者报》提示,一个真正的创新产品需要经过复杂且周全的设计,要思考的方面很多,包括市场基础条件具备不具备、债券非交易过户问题、非担保交收的跨市场交易和非交易清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都没想过,就盲目去推一个产品很可能失败。”

篇4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

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是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金融脱媒是金融关系的一次大变革,它的特征是银行与其顾客之间传统的存贷款关系的削弱,以及无数资金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增强。脱媒强有力地改变了不同金融中介和非金融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所占的比率有所增加,而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比率有所下降,金融脱媒表现更趋明显。

(一)商业银行的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

我国近几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总计逐年增加。2008年较2000年存款总额增加403.8%,同期贷款总额增加305.3%,贷款总额增幅低于存款总额增幅。同时,存差逐年扩大。截至2008年,存差已经达到235011亿元。另外。存贷款比率下降,2000年存贷比率为80.30%,而2008年下降为56.35%。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是原因之一,而借款企业及个人借款需求的减少,也是导致银行信贷资金运用不足的原因。

(二)借款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降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与之相伴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将出现下滑,银行的存贷差额将进一步增加。经营环境受到严峻考验。

(三)居民个人多渠道的投资途径,使储蓄存款大量分流

一是近年居民储蓄存款大量流往股市及基金市场。二是部分居民储蓄存款流往保险市场。中国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保险密度168.98元,保险深度2.3%;到2008年保险收入达9784.1亿元,保险密度740元,保险深度3.2%。三是随着我国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个人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拓宽了居民的理财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的储蓄存款。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看,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但需要关注的是,金融脱媒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为其战略转型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一)金融脱媒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机构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对负债业务的影响着,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证券市场产品的品种将日益丰富,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一般存款也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2.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大型优质企业将以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组合中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如何有效管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将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其次,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日益突出。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敏感型业务的比重将显著提高,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更显重要。再次,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使得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由于商业银行的客户更加广泛地应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和个人的市场风险将可能转化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这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更大考验。最后,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再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将显著降低,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将更为突出,这对银行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提出了更加迫切、现实的要求。

(二)金融脱媒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机遇

1.金融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金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是横向风险分担,即可以把风险分散给风险偏好不同的机构或个人:而后者传统上是跨期风险分担,也就是短存长贷,通过承担风险而获益,即风险是“内部化”的。但随着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商业银行也需要借助证券市场来实现风险的“外部化”。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

2.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两者合作的可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规模经济的考虑决定了两者有深化合作的动力。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四、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转变经营服务理念,顺应脱媒趋势

金融脱媒已成为金融业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随着金融脱媒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将发生更深刻、重大的变化。证券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而也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商业银行要顺应这一潮流,一方面,要彻底改变思想观念,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另一方面。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

(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西方银行面对脱媒压力,开始将零售业务作为其业务转型的重点,短短十几年间,个人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如今在我国,脱媒已成为一种趋势,无法回避,外资银行纷纷把零售业务作为突破口,抢滩中国金融服务市场,这就迫切需要国内商业银行考虑业务转型。零售业务的经营实质是客户而不是资金,占有了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就等于拥有了发展的基础。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客户积累、客户经营、客户增值三个阶段,而客户积累阶段是国内商业银行较

外资银行相比的优势所在。因此,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不仅是保住客户、增加盈利、应对脱媒的手段,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确保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

根据分析可知,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核心地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做出功能调整。银行的本质是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契约组织,货币具有在流动中获利的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银行的基本职能并非仅局限于存、贷款,还应具有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功能。与外资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发明显不足,获得非利息收入的能力较差。为了减轻脱媒对银行的冲击,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四)实施资产证券化。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在金融脱媒背景下,随着一些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和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直接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的中小型企业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商业银行贷款向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集中。资产证券化为这种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可以用较低的投入完成信贷资产在特定行业的布局调整,优化行业投入结构和客户结构。另外,金融脱媒会扩大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而资产证券化可以较好地化解这一矛盾,成为商业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有效工具。

(五)加强与非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渗透,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

篇5

金融脱媒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金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快速进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现,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形成原因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为商业银行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应对金融脱媒。

关键词: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影响;建议

一、金融脱媒的含义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是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金融脱媒的概念最早由D.D.Hester提出,Hester认为原有的金融体系是由中间人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而现在的金融体系的趋势是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就能完成的交易或者是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直接就能完成交易的体系。在国内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中,辛琪认为金融脱媒是融资直接在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进行,无需经过金融中介。李亚芬认为,脱媒是指资金脱离银行,从而造成银行资金减少的运作方式。综上阐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融脱媒:随着经济的发展,筹资者由原来的依靠金融中介来融资逐步变成筹资者绕过金融中介,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募集。在广义的金融脱媒中,是指筹资者和出资者绕过金融中介直接融资的现象,而在狭义的金融脱媒中,主要是指筹资人和出资人绕过商业银行进行直接融资的现象。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金融脱媒,即商业银行层面的金融脱媒。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原因

(一)监管者层对金融监管的放松。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层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放松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该国金融脱媒的趋势,国外学者Bono、Calomiris认为,20世纪90年代德国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就源于当局者放松了对金融的监管,而我国金融脱媒出现的原因自然也有监管当局的监管放松,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一直实行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目前已经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已经包含了银行、信托、券商、保险业务。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金融脱媒现象必然加深。

(二)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如上文所述,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生的金融脱媒,就源于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因此产生了金融脱媒。德勤中国研究中心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引起短期存款利率上升,息差变小,在此期间,金融资产价格短期波动性大。因此,银行的信贷业务也将波动极大,直接融资在此期间会快速发展。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又导致了金融脱媒的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利率的变动将引起信贷市场的变动,进而影响到直接融资的发展,最后表现为金融脱媒。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直接融资市场,它的发展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金融脱媒,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2013年的时候,证监会又推出了新三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脱媒现象深化。

(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为筹资人和出资人节约时间和交易成本,为双方都带来了便利,这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呈现爆炸式发展,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信息技术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也逐步提高,出资人和筹资人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来交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金融脱媒。

(五)投资者理念的转变。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时期,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主要是把钱存入银行,因此我国居民存款过去二十多年内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可供投资的渠道增多。比如投资者可以买基金、保险、证券、期货、理财产品等,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更是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P2P、众筹等,投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钱存入银行,而是转入投资其他金融产品。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也导致了金融脱媒的出现。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下降。在未出现金融脱媒时,商业银行主要靠发放贷款来获取收益,金融脱媒的出现,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金融脱媒使得筹资者避开商业银行而转入到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提供了平台。成熟的企业可以到主板融资,高科技成长性高的企业可以去创业板融资,新三板可以使一部分企业去融资,因此,商业银行贷款的优质客户数量会下降,贷款金额也下滑。商业银行存款金额下降。商业银行贷款的前提就是能够吸收存款,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的时候,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收入大部分都会存入银行。金融脱媒出现后。投资渠道的拓宽居民收入不再存入银行而转向其他投资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必然会下降。这对商业银行无疑是一个大的冲击。

(二)利息收入下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获得息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如上文所述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和贷款数量都下降,这必然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也下降,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更使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变得更小,这更加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三)信用风险加大。在金融脱媒情况下,商业银行丧失了很多优质的贷款客户,这些优质的贷款客户可以去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来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剩下的贷款客户就变成了盈利能力一般、信用一般、还款能力也一般的客户,这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因为这些综合能力一般甚至是很差的客户有很大的可能会违约。

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对策

(一)继续巩固原有传统业务。虽然金融脱媒冲击了存贷业务,但是这并不是说商业银行就要放弃传统业务的运行,相反,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坚持巩固原有传统业务,因为传统业务,尤其是存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即使在金融脱媒下,仍会有一部分资金比如同业资金会以存款的形式流入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巩固传统业务,这样才能立足发展。

(二)发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下,发展中间业务应该成为商业银行首要的战略选择,应该把中间业务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类、担保及承诺类、交易类、投资银行类、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所以中间业务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首要的战略选择,这样才能应对金融脱媒。

(三)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互联网的崛起为各种非金融支付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很快,网络金融创新也很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上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不能固步自封,因为单单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难以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发展网络金融,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此来面对日益深化的金融脱媒。

参考文献:

[1]牛金勇.金融脱媒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2]唐黎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2(4):80-82.

[3]周静.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2.

[4]王修远.浅析金融脱媒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5-137.

篇6

Abstract: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of Heilongjiang face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characters of itsel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of Heilongjiang propose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customer focused”. The traditional and new business should also be integrated to change the operating mode and better the business progress to increase the innovation of new product. We should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risk to deal with dangers that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would bring.

关键词:金融脱媒;金融创新;黑龙江建设银行

Key words: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financial innovation;China Construction Bank of Heilongjiang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01-01

0引言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狭义地讲,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广义地讲,金融脱媒不仅指存款资金直接流向高息资产,而且还指资金需求方绕过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

国内目前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拓展了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传统业务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国内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的剧变,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显现。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则将陷入更加严峻的环境,影响其发展。

1黑龙江建行受到的主要

1.1 在金融脱媒下,企业不再像以往那样,将企业资金较多的存入银行随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及企业的多样化需要,银行对企业存款的吸引力减少,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趋势下,逐渐脱离银行,到成本更低、收益更高、效率更高的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资本市场上国债、国家投资债、投资公司债、金融机构内债券、企业债、股票、大额存单等金融资产不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储蓄分流。

1.2 在金融脱媒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个人的存款都发生了分流现象居民储蓄是银行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来居民多余资金的处理方式,但是近年来居民的个人理财、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往不管有什么动机,银行都是居民储蓄的首选。而现在,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在教育保险和养老基金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体制更健全的条件下,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会流入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保险公司等保障体系内部,从而造成了银行的存款业务减少,金融脱媒现象明显。

1.3 在金融脱媒影响下,金融市场吸收了银行部分贷款业务资本市场的完善和金融制度的健全,使得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优势,如成本低、信息公开、能提高知名度、效率等,因而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从而导致银行资产业务质量下降。

只有在深入理解客户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专业金融服务方案,有效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黑龙江建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金融脱媒下,银行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进行转型。从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黑龙江建行要在继续做好现有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向直接融资、利率市场化影响较小的市场和业务转型,实现两条腿走路。在客户定位方面,在继续服务好大型客户的同时,逐步加大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在继续做好对工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的同时,做到第二、第三产业并重,尤其是要大力拓展服务业,如过去建行较少关注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产业。在盈利模式方面,要逐步从以利差收入为主的模式,向以利差和收费收入并重的模式转变。

2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2.1 抓住宏观调控时机、加快资产业务步伐在金融脱媒下,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信贷规模从紧,银行不断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作为银行信贷优质客户的机构客户,正是贷款营销的大好时机。黑龙江建行的机构条线资产业务要采取以下措施完成任务。

a.明确营销重点,提升营销效果。b.做好结构调整工作,提高议价能力。c.开源挖潜,做好贷款项目储备与发放工作。

2.2 建立客户分层的经营模式。在金融脱媒下,通过市场细分,会发现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特征、风险特征,银行的盈利模型也会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层级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经营模式,按照差别化的流程,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进行专业化营销和服务,建立客户分层经营模式。

篇7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对策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美国银行业利率管制条例(Q条例)的执行使得存款的定期利率上限受到限制,当出现市场利率高于存款机构的支付存款利率时,大量的存款机构的资金流出,流向更高收益的证券资产。所谓的金融脱媒,指的就是资金供求双方不通过金融中介部门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过程,直接由资金的供给方流向资金的需求方,降低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个融资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简单讲,就是资金不用经过商业银行而直接到融资者手中。

1 我国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与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同时自加入WTO后,外资银行也进驻我国市场,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竞争的巨大压力,只能向银行混合业经营方式发展,这样为金融脱媒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财富不断积累,市场主体需要的是多元化方式来减少投资风险获取更多收益,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制度设计上的一些局限,导致储蓄倾向过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较低,分散风险的途径很少。同时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极度关注,相关的制度、政策的颁布使证券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交易工具得到大量运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CPI同比上涨2%,近三年CPI一直稳定在2%以上,通货膨胀率较高。广大居民已意识到把钱存在银行里并不能获取可观的利息收入,他们会选择将储蓄转移到股票、基金等金融市场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同时企业为了寻求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资成本,也会避开银行贷款,转向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市场。

基于以上的情况,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是在我国金融分业管理经营模式下发展的,因此金融脱媒是必然的趋势。

2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商业银行传统资产业务的流失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多种业务取得了不断发展,但对传统资产业务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存款方面上,因银行的利率远低于市场的利率水平,同时居民的理财观念增强,并且证券市场的日益完善,产品的不断丰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居民将剩余的财富转移到资本市场,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在贷款方面,直接融资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大量企业开始通过直接融资而避开商业银行获取资金,这些企业会直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手段筹得资金,而不再仅仅是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不断缩小。由此可见,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2 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负面影响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受到限制,事实上银行业的价格处于半垄断状态,传统的利息收入一直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商业银行呈现信贷高度集中和金融资产相对单一的格局。目前商业银行仍能享受这种垄断性的丰厚利润,但一方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逐步推进,银行利率也将会通过市场定价,那么相关利润将会下降;另一方面,相比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市场利率市场定价的优势,银行贷款的利率受管制的不足也将逐步显现,这些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盈利能力,还会使金融脱媒现象进一步扩大。相对而言,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金融脱媒的负面影响比大型银行更为突出。首先是因为一般情况下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比较高,向优质客户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其次中小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规模经济特征不如大型银行显著。

2.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复杂性日益提高

中小企业将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比重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需解决问题之一。此外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将呈现出短期化趋势,靠短期资金支撑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也会凸显出来,两者期限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会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还有就是伴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管理。

3 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对策

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规模一旦出现萎缩,银行利差收入减少,他们所依靠利差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将面临危机。因此商业银行面对金融脱媒这一必然趋势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3.1 转变经营观念及加快调整经营模式

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应主动适应,首先是经营观念的改变,在新的环境下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商业银行应改变原来忽视直接融资市场的观念,建立为直接、间接融资并重的理念,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自身规模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发展相关的直接融资业务,并且继续强化在金融市场的中介作用。同时,加快调整经营模式,要解决好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这两个关键问题。银行的资产结构因金融脱媒改变,银行的贷款客户的比例大量减少,这必然要求商业银行转变经营增长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实施经营体制的创新,从以“部门银行”为主向“流程银行”转型,实现高效运营服务与有机管理风险的统一,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行政级别导向型向战略导向、业绩导向和技术导向型的转型。

3.2 转变信贷业务发展方式

商业银行在优化信贷的基础上,应明确信贷投放的经济主体。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凸显的情况下,大型企业已避开向银行的间接融资,以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取资金,而中小微企业急需资金,目前政府为中小微企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商业银行应对中小微企业重新定位。此外,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商业银行要抓住现有的机遇,适时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及信用卡消费等业务,为转变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3.3 推进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需不断进行创新去适应这一必然的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敏感性,及时根据市场热点和自身业务特点,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商业银行需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以较低成本获取较高收益,同时不会给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造成压力。第二,积极参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为客户提供跨市场、跨行业的个性化、功能化、附值化一揽子新型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所需。第三,以科技为导向实现银行服务和管理智能化,提升客户最佳体验度。主要是拓展网络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互联网及电商业务,以应对目前如余额宝等冲击。

3.4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在应对当前金融脱媒时,商业银行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市场风险。首先是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商业银行可采取信用风险的回避、分散、转嫁及控制应对;其次是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关注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金融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化,采取避险措施,尽量减少因市场变动带来的损失;最后是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有效地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使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能够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旺.中国金融脱媒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2]马晓霞.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3(27).

[3]唐黎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2(4).

[4]涂晓兵.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路径选择[J].会计与金融,2011(6).

篇8

关键词:金融脱媒 宏观经济 资本 影响

中国特色的“金融脱媒”及其必然性

(一)中国特色的金融脱媒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改革逐渐深入开来,同之出现的是发展中必定伴随的“金融脱媒”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脱媒现象越发凸显,我国不少经济学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从2010年宋旺率先通过MS-AR模型开始实证研究,到2011年胡红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深入探讨,再到2012年徐奕含对信贷和融资的分析研究,金融脱媒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问题被越来越显像化,相比于欧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是,这是第一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金融体制结构改革,在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影响之下,“金融脱媒”道出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激烈性的矛盾。

(二)金融脱媒的必然性

一方面,就居民而言,在国内物价上涨、银行存款收益甚微,且随时面临资产负收益和理财理念不断深入民心的情况下,居民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回报的增加,更为广泛的参与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绕开银行金融管制的直接投资证券。而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寻求更低融资成本和更便捷充足的资金来源,逐渐把银行高成本的融资渠道列为下策,而首选便利直接的金融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直接证券来筹资;而中小型企业受制于相关信贷政策和银行自身条款及风险考虑,也无法通过银行来筹资,银行金融的中介地位逐渐下降。

金融脱媒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本文从中国经济网统计数据库和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采集了2002-2011年之间我国相关宏观经济指标的一百多个数据,通过比对分析数据,发现从2002-2008年期间是金融脱媒深化时期,其中,在2007年前后金融脱媒现象呈加剧状态,到了2008年末开始慢慢缓解,其后金融脱媒指标水平一直保持在14%左右。另外,还研究了其他国家金融脱媒现象并做了国际比较,通过与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可以看出:在程度上,我国目前的金融脱媒程度比日本和美国弱;但在趋势上,我国的脱媒速度已快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日本。

由此可以大体看到,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的发展状态趋势是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金融脱媒仍会是以一定速度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的金融结构态势仍不可掉以轻心,而金融脱媒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仍是我们需密切注意的,依然是需要不断更新措施应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金融脱媒影响因素分为五类:第一类,证券投资因素。其主要包含股票筹资、成交额、成交量、深证及上证收盘指数和股本总额;第二类,宏观因素。其主要由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消费者对市场信心以及物价水平等宏观市场要素构成;第三类,信贷因素。主要是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货币供应增长率;第四类,进出口对外贸易因素,其主要表现为顺逆差上的经济反映;第五类,利率差别因素。指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别和加权利率。

金融脱媒对国民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对证券投资因素的影响

《证券时报》报道,2013年金融脱媒深化趋势更加明显,在当前市场背景下,证券市场上微观融资改善,资金紧中显松,另外银行在近几年的融资体系正在弱化,而固定市场在权益市场上低迷的现象好转,再者信用债正在以显著的新趋势增长变化发展着,伴随着不断深入的金融脱媒,投资趋势将会受到巨大影响,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债券投资上。在深入的金融脱媒下收益率区间会相对变窄,而从中长期来看,又将有逐步向上的趋势。因此就未来收益率在区间上的波动,个人研究认为在短期内区间将缓慢收窄,这一现象将会引导利率中枢出现中期趋势的缓慢下降,而同时由于债券市场在中期具备稳步向上的空间,从相关产品的投资收益上可以分析出其收益是向上增多的,那么在风险的控制上将是可掌控的。

受到金融脱媒的格局影响,未来债券的利差因为信用级别的不同会有明显扩大倾向。与间接融资模式的银行承担信用风险不同,金融脱媒的格局下信用风险是由最终投资者与需求者来承担,因此信用利差所造成的风险是不可控的。除此之外,金融脱媒环境下的债市投资在灵活性上拥有更强的自由,投资范围的扩大使其在空间上的范围更广。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制于不平衡的资本结构市场,利率缺乏市场化的动态机制,因此居民单纯的资产结构即银行存款在转化为金融产品时较为困难,这种情况下大盘空间和股市估值以及市盈率、融资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考虑到长远的空间上,金融脱媒的影响之一就是造成大多中小企业以直接手段融资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筹资总额、活跃度的大幅提升将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总的方面来说,金融脱媒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

(二)金融脱媒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当前,新一轮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超常增长的规模,防止投资反弹,转变依靠扩张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粗放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很大。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仍然来源于投资的扩张。虽然央行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将利率适当上调,同时银监会加强了对于银行风险内控的监管,使得银行信贷发放得到规范。使市场资金减少,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却是不降反升。

其原因是大量社会资金在流向市场时,绕开了银行这一中介,金融脱媒下的资金体外循环加强,从而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弱化了宏调政策的作用,很明显的造成经济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因为我国在企业的上市这一方面较苛刻于其他国家,对于难以达到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来说,在金融脱媒不断深化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加困难,融资难以解决,企业得不到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然会影响到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的信心。而同时投资者对投资的盲目性,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缺乏有力的监管,从而造成市场的投资过度,随之涌现泡沫经济,不可避免的物价上涨,对私人消费和投资都有相当程度的排挤,从而造成宏观市场运行状况的不良反应。

(三)金融脱媒对货币信贷因素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金融脱媒分流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作为融资中介的地位下降,随着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内容丰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作用也在减少。这些因素让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来传导的历史状况彻底改变了,银行在其中的地位被削弱,也就意味着银行传统的收入来源被大幅压缩,同时随着市场上各种理财产品的增加,居民的投资渠道也增加了,随着居民对各种金融资产种类的投资,银行存款的比重更是相应的下降,银行与负债相关的业务也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除此之外,逐渐深化的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呈现多样化,在这种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有其他更为灵活的措施,以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对自身放贷的控制,从而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来传导的渠道被削弱了,伴随着金融脱媒对信贷的冲击,在银行存款业务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信贷市场也呈现萎靡。受到政策和历史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金融脱媒在整个货币政策中的利导效应,主要在利率渠道来显现,但是资产负债表也是以利率渠道来发挥的,由此可见,金融脱媒现象从整体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能力。

(四)金融脱媒对外贸因素的影响

按照曼昆的宏观经济理论:开放的经济下,外汇市场中资本的净出口等于资本的净流出,可贷资金需求会因为金融脱媒而减少,而可贷资金市场中国内投资与资本净流出的和等于储蓄,国内的投资和资本流出净额降低,减少进出口,总之,金融脱媒降低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额。除此之外,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在贸易融资方面,由于具有高资本收益率的比较优势,也开始寻求更为适宜的变化,而成为银行流贷未来转型的重要方向。在2013年正式实施的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中,在政策文件上对银行信贷的资本要求予以更高的规范。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加强规范,是应对新资本框架的另一重要措施。可以看见,从流贷向贸易融资的转变趋势正在发生。在这期间,从“代付入表”实质上的提高信贷规模占用、资本计量和计提,到风险暴露的电商挑战,电商势必在不远的将来加入进融资市场的争夺,在控制融资和贸易的双重角色下实现贸易和融资的无缝衔接。

(五)金融脱媒对利率因素的影响

由凯恩斯理论得知,信贷市场上的储蓄与供给是等价的,而贷款也可以看作是资金的需求,金融脱媒的利率影响是双面的,短期内的贷款需求减少,信贷资金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因此利率会下降。而从长期来看,金融脱媒使储蓄逐渐下降的同时会刺激利率的回升,相比来看负面影响在短期内会更加剧烈。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脱媒又可倒逼利率的市场化,在我国基本利率是国债利率,受到金融抑制政策的影响,利率区间的是在国家政策下制定的,商业银行不能自行调整。自金融脱媒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在利率的传导化渠道,弱化了信贷渠道,但是由于当前利率管制存在造成利率体系建设的滞后,利率渠道的作用发挥有限,信贷渠道仍是货币政策主要的传导方式。货币政策调控由依赖数量型工具向更多地依赖价格型工具的转变,有赖于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有赖于金融脱媒的进一步倒逼。

金融脱媒应对建议

短时间内,证券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对金融脱媒的反应小,而信贷投资、外贸和利率受到金融脱媒影响相对比较敏感;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对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证券市场的影响会不断增加;从作用来看,资本市场会因此更加活跃,在这种刺激下促进其发展与革新,但是其缺点也让人警惕其深化过程,事实是金融脱媒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宏观要素指数的降低,从而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金融脱媒在我国的发展深化为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造成现行的宏观经济市场的不稳定性,究其原因除了金融脱媒固有额两面性的利弊,与我国的实际特殊情况也有莫大的关系。

“金融脱媒”是我国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传统的以银行为中介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日益显现出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的问题,因此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对于如何有效应对中国特殊性的金融脱媒现象,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健全资本市场法制秩序,加强监管,另外,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放权市场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二是深化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展金融业务发展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政策上适当放松利率管制,科学调整利率政策,加强利率市场化,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三是商业银行自身要不断创新改革发展机制,开拓市场,与时俱进发展适应需求的理财服务等业务,不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积极科学应对金融脱媒的冲击。

参考文献:

1.李燕华.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易圣蛟,胡文君. 金融脱媒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9(27)

3.戴玉华.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2

篇9

金融脱媒最早发生于上个世纪中期的美国,是指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条件下,市场支付的利率高于银行可支付的利率时,银行存款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从而限制了银行业务发展的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脱媒的概念发生了变迁,一般理解为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具有交易跳过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的特点。金融脱媒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和追求便利性,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金融交易的脱媒、理财的脱媒及融资的脱媒。

(一)货币支付领域

20世纪末,互联网技术逐渐开始改变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方式,而第三方支付则带来了金融支付领域的颠覆。第三方支付业务实质上就是金融业务中的货币资金清算业务。在国内整个货币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则是整个国家货币支付体系中的有益补充。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同比增速46.9%。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网民经常使用的支付方式中,第三方移动支付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占比分别排在第一、二位,??27.1%和25.4%,超过位居第三、四位占比18.3%的网上银行和占比15.8%的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显示出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的发展趋势。

(二)互联网理财产品

2000年以来,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蓬勃发展,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银行理财产品具有门槛不高,收益较稳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理财以其更加人性化和更加便利的特点,获得了不少网民的热捧。特别是余额宝等金融产品,没有理财资金门槛,收益高于银行同期利率,对银行存款形成了强大的分流作用。

(三)融资的脱媒

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不断丰富并不断挤压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市场。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留在交易端和负债端,而是拓展到了融资端。借助向与金融机构的不断融合,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出互联网金融模式,成为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从融资模式分析,互联网融资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但对比传统的直接融资模式,互联网融资具有信息量大、效率及风险较高等特点。证券直接融资市场具有体量大、历史长、管理较为严格的特点,是传统的直接融资市场;互联网融资平台是新兴的直接融资市场,具有受众面广、管理较为松散的基因,具有草根性,两种方式分别是精英金融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二、金融脱媒对经济社会管理及银行业的影响

金融脱媒现象是我国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使得银行业明显受到资金脱媒压力,负债超常规增长风光不再,普遍经受存款压力。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度增加,成为利用其它方式融资的先行者,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脱媒效应。

包括互联网金融等方式在内的金融脱媒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从正外部性来看,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产生规模经济;从负外部性来看,随着市场规模的剧烈扩张,加之监管滞后,市场失灵问题凸显,金融市场的功能可能出现紊乱,金融及经济社会风险增加,众多P2P公司资金链的断裂就是这种问题的现实反应。金融脱媒凸显的问题及影响较为广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金融业监管相对滞后

结合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经验,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将不可避免的促使银行业综合经营发展。就目前我国银行经营模式来看,政策面上是分业经营,但现实中已经在逐步向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银行业通过销售理财产品,贵重金属,保险投资以及介入投资银行业务等,不断向证券、基金、保险等领域扩张。而我国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监管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薄弱区。混业经营趋势下的传统分业监管架构导致监管相对滞后。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现实,但相应的综合监管体制却一直没有启动,各司其责的分业监管,往往出现监管的缺位。相对于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监管制度却往往不是无能为力就是疲于应付,亡羊补牢的措施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损失。

(二)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债资金来源受到影响,负债结构呈现出短期化趋势。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大量流往股市、楼市和民间借贷市场,银行吸收存款的功能逐步弱化,随之而来的流动性风险和存贷比突破监管要求日益严重。

2.银行业风险管理日益复杂。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金融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这就对银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3.客户渠道不断消减。商业银行传统的优质大客户贷款被直接融资市场分流,大客户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轻。

4.利率市场化不断挤压银行业的利润空间。金融脱媒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价格发现功能,而且在互联网金融的推波助澜下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报价,贷方依据对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偏好选择贷款对象,双方议价成交,交易完全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机构不能再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指导,只能主动在市场上寻找利率基准,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5.互联网金融具备相当强的替代能力,进一步加深了金融脱媒现象。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中,具有资金中介的重要特点,而互联网金融使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弱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资金供需双方利用平台撮合,融资交易过程由双方参与完成。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已能为客户提供收付款等结算服务,挑战传统银行结算业务。

(三)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不但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转型的机遇

金融脱媒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市场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倒逼银行开展业务转型,调整经营策略和模式,挖掘新的业务空间和利润增长点,提供优质的服务。脱媒的校正效应将会减轻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商业银行摆脱对传统收入渠道的依赖,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来开源节流,增强非传统业务盈利能力。

一些研究及目前发展的现实状况表明,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会对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稳定形成一系列冲击,但纯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如不设物理网点的网络银行)无法从根本上取代传统的金融机构与服务。具体来看,金融脱媒带来的积极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同业业务方面的机遇增加。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同业机构增长也越来越迅速,银行业的业务机会如同业存款、同业托管等也随之增加。

2.证券质押贷款、并购贷款等新型金融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资金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将有机会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证券承销业务、金融同业公司等提供更多的资金服务。

通过资产证券化、互换期权、发行债券等工具,银行业可以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补充流动性。

3.借贷资产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转让。利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丰富投融资工具,银行业可以摆脱传统信贷业务的桎梏,利用债券、证券等新型资本市场工具满足融资需求及转出信贷资产,优化财务报表和资金来源,改变对存款业务的过度依赖。

4.拓宽银行业务的客户和渠道。客户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拓宽银行的客户群体。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达22.1万亿美元,2013年到2018年,全球网购人数将增加50%,从10.78亿增加到16.23亿。互联网金融浪潮下,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能够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新兴市场和商务人士的青睐。

此外,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有优势。商业银行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实体银行可建立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传统商业银行除提供存贷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支付结算通道外,一些特定金融业务需要专业人士经验判断和操作,信息技术无法完全替代。

三、银行业应主动迎接金融脱媒的调整与挑战

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加速变革,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局势及金融危机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金融脱媒态势加剧,对银行业产生较大冲击,须正确应对,因势利导,顺应金融脱媒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将加速金融交易的脱媒,并对现行的法律与监管框架提出挑战。

(一)建议监管机构对金融脱媒采取的对策

金融脱媒是经济金融发展过程必然现象,是资源配置追求效率的必然要求,对宏观经济调控、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企业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监管机构及市场参与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预判,科学规划,才能趋利避害,获得最大效益。我们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应对脱媒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一是有效的统计、监测和监控。准确的判断来自于准确的数据,准确统计预测表内外业务对社会融资总量和货币供应的影响规模,提高顶层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关注银行业表外业务,控制银行业表内外资产的整体杠杆率,避免过度创新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强化对风险源头的预测、预判和防范。

二是高度关注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风险。国内金融已经显现混业经营趋势,金融监管体系亟需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同时平衡好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

三是加强协调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全面覆盖,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赋予央行更大的系统性监管职能,建立央行主导下的常设金融监管协调架构。建立并完善跨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标准和规范,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业务统一监管标准。

(二)银行业应对金融脱媒的几个策略

金融脱媒仍将进一步深化,银行业需要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和模式,加强业务创新,提升服务能力,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多方面开拓发展途径。

1.建立健全金融脱媒环境下的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好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两大关键问题。使经营机构的体制和机制能更好地适应金融脱媒背景下转型要求,打造一支能适应金融脱媒市场环境的人才队伍。

2.调整现有客户结构,在巩固大型客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信贷集中度高企时虽然能带来较高利润,一旦该行业或大企业信贷萎缩,将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结合国际经验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分析,信贷投入最终以广泛分布在中小企业和个人零售客户为主,这样的均衡结构有利于稳定的利润形成和降低风险。国内银行业要逐步加??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的基础夯实,而对大型企业则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发展投行机创新业务的力度。

3.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张实现增长,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

国内银行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优质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特别是非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产品。因此,产品问题实质是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向客户群体提供无差异产品,转到精益价值分析提供差异化产品,为客户提升服务体验和效益,为银行带来更高利润,是中国银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篇10

一、成功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恰当的延伸更应是原有文本的延伸

拓展首先应该根植于文本,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资源,让文本成为链接课内外的桥梁;而同时又要超越文本,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文本界面上生发开去,所拓展的内容再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在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蕴涵的前提下,对课文的相关内容做拓展延伸,但拓展并不是简单的延伸,它不是语文教学中简单的量的增加,而应该成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质量的完美补充;它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独行者”,而应该是教学主旨的全面观照。这样的拓展与延伸,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对教学主旨进行完美的补充。

二、拓展可适当突破原有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拓展作为语文教学中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它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内容,为原有文本的学习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拓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原有文本的再度深挖,其用意不在于单一拓展学习内容,更主要的是通过适当形式的拓展,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文本蕴含的内容。成功的拓展意味着多媒体并不是教学的主角。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学科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学习的情境。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根据这个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等,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抓住切入点,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针对教学内容,着重考虑选择什么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优点,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多媒体,能更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突出它的优点。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使教学目标高质有效地完成;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能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其想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四、语文课拓展内容要找到切入点,要有梯度和关联性

比如学了说明文,拓展的内容要与说明文有关;学了陆游的某一诗歌,拓展的内容就要与陆游的其他爱国诗有关。拓展的内容难度上要有梯度,内容上要有关联。拓展的目的应该是提高能力,扩大视野。要让学生在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跳一跳摘到苹果。拓展不能过多,量上要控制好,环节上要恰到好处。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在分析文本时随口就能把相关的内容嵌进来,这样的拓展使得课堂有声有色。不过,有些技能的训练非得单个提出拓展练习题来。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切还要视学情、教情来定。关于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我认为它不能代替教师的语言,它仅仅是一块黑板的作用。如果我们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手段来上课,老师的语言表达功能会在不知不觉中退化,所以要让大屏幕出现在课堂环节的合适的时间上。备课查资料,多媒体手段很方便,但语文老师对课文的熟读甚至朗读,有些篇目诵读,上课效果反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