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6 01:4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协调发展

篇1

杭州位于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总人口870万。杭州市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分别达到17017元和6008元。2013年末,记者来到杭州采访时,发现这里不仅有贫可扶,而且杭州市还将各种扶贫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杭州特色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与推进扶贫开发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2010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与推进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在统筹中扶贫、在协调中发展”的新思路,大力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间,杭州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从2500元增加到近5000元。

在统筹中扶贫

杭州市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东快西慢、东强西弱”的特点,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八城区与五县(市)差距大。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与管理体制等多因素制约,地处西部山区的淳安、建德、桐庐、临安、富阳五县(市)发展相对迟缓,五县(市)地域面积占全市81.5%,人口占372%,但生产总值只占2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只占12%左右。人们形容,在杭州1万多平方公里境内,东部平原像发达的欧洲,西部山区有点像欠发达的非洲。

其次,杭州市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尽管自2010年起,杭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开始超过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但两者之间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萧山区与最低的淳安县相比。相差了2.2倍。

农村与城市、五县(市)与城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已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为了从制度层面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推进面上扶贫,2007年,杭州市将边远山区和低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38个乡镇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开展了“百团联百乡、千企结千村”即“联乡结村”共建帮扶活动。组建了38个由“市领导+市级部门+企业+学校+乡镇”组成的帮扶集团,联系38个欠发达乡镇。进行重点帮扶。区、县(市)按照市里模式开展区域内帮扶共建工作。2008年以来,全市实施“联乡结村”共建项目13701个,落实结对帮扶资金16.55亿元。

2010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门成立了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并建立了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七个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在全面实施城乡区域统筹的部署中,“区县协作”尤其引人关注。通过这一战略,杭州11个发展较快的城区和5个发展相对较陧的县(市)进行挂钩结对,全方位协作。市财政还拿出真金白银,5年内每年新增10亿元资金,支持下属5县(市)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帮扶并非简单的“劫富济贫”,而是按照产业发展特点,相互配对。例如淳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市里就统一安排,让西湖区和风景名胜区与其挂钩结对,共谋发展。除了产业协作之外,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公共服务也被列入协作内容。2012年,区县(市)协作落实资金达到3.25亿元。农产品进城渠道更加通畅,五县(市)已全部在城区开设了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年营业额超过6500万元。

从“联乡结村”到“城乡区域统筹”,杭州扶贫工作真正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新的生命。在谈到开展统筹扶贫的意义时,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如勇对记者说:“统筹扶贫不是纯粹的点对点扶贫,我们变‘输血’为‘造血’,最核心的思路就是希望通过统筹扶贫的方式,为相对贫困地区的村民提供自我造血的条件。”

“四位一体”定向扶贫

杭州市这些年按照党政主导力、农民主体力、市场配置力、社会创造力的思路,始终营造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市场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并举的良好氛围,坚持党政、部门、企业、群众“四位一体”定向扶贫。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亲自担任帮扶集团总指挥,负责牵头协调,每年带领集团成员单位到联系乡镇、结对村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审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帮扶集团牵头单位积极发挥组织、联络和协调作用,主动召集结对双方研究方案,落实项目,解决资金等问题;集团各成员单位真心帮扶,选择了各地迫切需要解决、农民群众受益的项目,主动到联系乡镇、村送资金、送项目、送科技、送信息、送教育、送文化,与结对乡镇谋划共建方案,商讨共建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欠发达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全市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主动捐款捐物,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做法是,县(市)级层面帮扶的载体主要是“区县协作”。11个城区和5个县(市)结对成5个协作组,每个协作组都设有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面设联络组,由城区干部担任组长,为了便于协调,该组长同时兼任对方县委办副主任。城乡之间的街道和乡镇、部门与部门全部实行挂钩结对。展开协作。“区县协作”严丝合缝的全面对接之余,是乡、村一级层面的重点帮扶,主要载体是“联乡结村”。

“百团联百乡”是通过市里组建的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共同组成的帮扶集团。由市领导担任集团总指挥,行政机关作牵头单位。每个集团负责联系一个欠发达乡镇。帮扶的方式是。由乡镇上报建设项目,集团成员可独家认领,也可共建。这种帮扶集团在杭州共有206个,其中市级集团39个,县级集团167个。

“千企结千村”要求各县(市)选取社会责任感强、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与农村(社区)结对,实行帮扶。杭州民营企业众多,企业家在农村土生土长,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致富后大多有报效家乡的愿望。如登峰集团,将萧山区浦阳镇四村合并,建设桃北新村,让1200余户农户都住上了粉墙黛瓦、江南水乡风情的别墅,至今已投资20多亿元。

如果说“区县协作”和“联乡结村”主要是针对一级组织进行设计,那么“万名党员干部结对万户城乡困难家庭”针对的则是个体,参与帮扶的也大多是个体。这种帮扶在杭州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但如果缺乏引导和组织,就会流于杂乱。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杭州市专门成立了结对帮扶办公室,搭建全市统一的结对帮扶平台,把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管领导、女党员女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全部纳入“双万”活动,同时纳入的还有市管领导干部“访贫促廉”等多项活动。同时,在全市广泛发起“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教师、医生等事业单位人员参与结对活动,低收入农户结对覆盖率达到100%。

从县到乡镇,再到村、到户,杭州构建的这一扶贫体系层次清晰、组织严密、规模庞大。总体看,这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分开看,则由多个载体组成,载体之间各有定位,相互呼应。有人形容,杭州扶贫打的是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在政府牵头编织的这张扶贫网络中,贫困无处逃遁。

篇2

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党委政府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对加强农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必须努力使农牧区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结合当前农村牧区工作的开展情况,就报告中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是要坚定不移的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按照“转人、减畜、增绿、增收”的发展思路,根据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认真抓好草畜平衡落实,实施草原生态补贴政策,严格落实禁休牧制度,提高牲畜出栏率及加强草场植被保护。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着力提高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切实保护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同时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牧民稳定增收和多渠道增收的能力,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畜牧业。

二是要努力培育新型农牧民。通过进行科技知识、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转变农牧民群众的知识结构。加大对农牧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人才;培养一批农牧区创业致富带头人。依靠他们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掌握高效生态畜牧业、特色养殖业新技术。在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嘎查村级文化活动室、草原书屋及文艺演出队伍的建设,丰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篇3

一、2004年厦门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情况

2004年厦门市按照“优化本岛、拓展海湾、扩充腹地、联动发展”的海湾型城市战略部署,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

(一)政策制定

一是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从创新农村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制、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农村城市化工作机制、多元化农村发展投入机制、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农业农村服务机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机制、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机制等十个方面提出要求。

二是建立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机制。开创全省先河,制定出台了《厦门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按照“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农民参保、财政补贴”的原则,采取多档选择、低进低出、高进高出,并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并轨运行。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厦门岛内进行试点。

三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出台地方性法规《厦门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将农民纳入低保,使低保工作法制化,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同时,采取“政府政策主导、财政资金引导、农户量力而出、商业保险介入”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04年参保人数达49.7万人,覆盖率由2003年的51.1%上升到2004年的80.6%,居全国前列。

(二)发展规划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围绕构筑海湾型城市这个目标,把全市1565平方公里纳入了海湾型城市这个总体框架进行规划,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十一五”编制工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区的分区规划,全面地统筹安排城乡布局、产业分工、功能区划。

二是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如何统筹城乡建设,正确处理好农业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开展了《厦门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厦门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制定今后全市农业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农业功能分区和定位,切实有效地指导农业投资、产业布局与村镇建设。

(三)项目投入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投资进一步向岛外和农村倾斜。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4.6亿元,其中岛外136.9亿元,增长56.6%,占全市的45%,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这也是厦门历史上对岛外和农村地区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岛外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5.82亿元,增长1.34倍,建成了一批岛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16.8亿元,增长22.6%。由市、区政府和市水务集团共同投资2.5亿元,全面启动农村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建设,2004年完成投资1.6亿元,完成了101个行政村439个自然村主次干管工程。为鼓励农民使用自来水,市政府还专门制定优惠水价,每吨水费比城市低0.5元。去年市里还把公共客运交通体系延伸到各行政村,解决广大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二是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岛外完成社会事业投资8.50亿元,增长1.2倍。为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4年到2007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共4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共确定改造建设项目163个。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和卫生条件。

三是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农业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成10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个畜禽生产基地、5个水产养殖基地和1.4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市区两级共安排专项资金3500万元,用于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400万元,用于加固工程、防护林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向海沧、翔安区提供总额为2.1亿元和1.2亿元的“三农”贷款,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户创业基础建设。

二、今后工作重点

厦门市统筹城乡发展已经破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统筹城乡的进一步深入,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农民增收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建设任务还很艰巨。今后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城乡统一制度,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三农”的发展,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要保持稳定,狠抓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还要根据厦门市“三农”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和教育制度,建构起能够覆盖全体公民的公共保障和教育网络,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保障和教育待遇,要创造条件,让农民也应同样享有。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制度。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财政新增的相当一部分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开支用于农村。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投资将进一步向岛外(农村)倾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筛选提出的市重点建设项目70项(含87个单项工程),年度投资138亿元以上,其中安排岛外项目28项,年度投资90亿元,占全部重点项目投资的65%。预计2005年岛外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占全市的比重,将在去年45%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将超过岛内达到50%以上。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进步

1.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二批已下达的尚未完工的136个项目建设。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农村卫生院职能转型,基本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体系,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和新发传染病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水平。

2.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认真做好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试点工作,争取尽早在岛外推开。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巩固和提高农村基本合作医疗参保率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因病返贫的问题。全面启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进入保障范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基本学习费用保障制度,确保农村贫困学生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1.加强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一批在《厦门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内农业生产用地内,以农村“六小工程”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水利项目建设。

2.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扩大订单规模和范围,规范订单合同行为,力争全年订单面积新增2万亩,达到14万亩。推进生态风景、绿色通道、沿海防护、绿色海岸和林分改造等林业五大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加强防灾减害能力建设。做好岛外各区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一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项目。重点做好海堤除险加固工程等建设,建设涵盖所有小(二)型水库的区级洪水预警系统和重要防洪工程远程监控系统,水利防洪防汛远程预警系统建设监测系统、水库防汛公路、防火便道和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新一代多普勒气象雷达的作用,建立突发性农业自然灾害的预警预防机制,制订和完善各种防灾减灾预案。

篇4

四川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迈出坚实步伐的同时,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民生项目惠及百姓。实现了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18%的目标。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受益学生100万名。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在123个县(市、区)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400余万名学生享受了营养膳食补助。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98.7%。城镇基本医保参保覆盖率96.6%。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实现全覆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实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建设施工领域欠薪处理责任制的规定》,进一步深化了欠薪行为的源头治理。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实现了省内输出人数超过省外输出人数的历史性转折。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得到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实现了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2012年,四川社会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了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公平加快推进

重大教育项目大力实施

2012年,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9.4亿元,建设428所公办幼儿园。校安工程三年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投入486亿元,改造学校1.05万所。推进职教攻坚计划,投入10亿元,加强223所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投入3.2亿元,启动227个校舍建设项目。新设立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6所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本科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教育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2012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23个县参与试点,受益学生400余万名,约占全省义务教育学生50%。投入资金62.7亿元,对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142.9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惠及学生100万名。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首届毕业生就业率98.3%。资助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学生74.73万人。

2013年,四川教育将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行动计划,切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认真做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继续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卫生:卫生资源总量居西部第一

卫生资源数量得到新提升

2012年,全省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投入159.3亿元用于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2298个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6073个,卫生人员54.02万人,床位39.09万张。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98.7%,位于西部前列,住院实际补偿比60.9%,居全国前列。全省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已连续6年低于全国水平。住院分娩率96.2%。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31.81/10万、10.19‰,婴儿死亡率已连续5年低于全国水平。

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实现新发展

2012年,全省着力推进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卫生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强化三大行动。投入近7.5亿元,实施项目941个,启动9个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实现内地对民族地区三个对口支援全覆盖(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干部),为农牧民诊治10.2万人次。

2013年,“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然是四川卫生主要问题。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仍低于全国和西部水平,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四川应进一步加快发展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和落实相关倾斜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6万人

201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9.5%、144.0%、157.7%。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14.6万人(省内输出1291.9万人,省外输出1117.3万人,境外劳务输出5.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5%,实现劳务总收入2389.3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1%,控制在4.5%的目标范围内。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1614万人、2386万人、577.5万人、680.5万人和654.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2.9%、105.9%、109.0%、100.1%、107.3%。全省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828.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81.3%;城镇五项社保基金征缴总收入1352.5亿元。

为全省47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和6万名工伤人员提高了养老和工伤保险待遇,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01元。建立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联动机制,调整了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幅23.4%。全省医保参保覆盖率96.6%,全省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0.8%和70.5%,5项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覆盖率100%。

2013年,继续以保障民生为统揽,突出抓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等工作,努力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科技:“一手抓研发 一手抓转化” 支撑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见成效

2012年,全省15个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实施项目241项,财政投入资金2.8亿元,带动企业投入91.7亿元。累计实施成果转化项目457个,财政资金支持5.3亿元,带动企业投入248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乐山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33个战略新兴产品76%实现产业化,20个重大关键产品90%实现产业化,预计累计实现利税近130亿元、创汇9.4亿美元,新增就业人员3.2万人。

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累计毕业企业近1500家,转化科技成果项目近2000项。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育成突破性新品种90多个;攻克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产品600多项;龙头企业新增经济效益30多亿元。

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转化成新产品242个。省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专项带动2400万农民实现增收。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篇5

党的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就业压力大,群众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在经济腾飞的起步阶段,追求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保持一定经济总量的增加,有利于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看到,经济发展不仅应注重量的增加,更应注重的是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加,是质和量的统一。研究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不能反映所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环境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成果分配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资源的大量消耗、降低效益等为代价,换取经济总量的增加,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更加重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产品结构的优化与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程度的升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提高经济质量,增强经济效益。

这些年,我国国民经济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社会,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人口和劳动力构成来看,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集中于农业。从区域发展看,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明显。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帮扶、互助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新增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过去基础设施建设重城市、轻农村的情况。鼓励和引导城市工业向农村延伸,促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极大地焕发了广大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全体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篇6

显然,拆除脏乱差、有消防和卫生安全隐患的旧市场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新的、好的、安全的市场,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况且,买菜等对一个家庭是小事,乘以十万居民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事。记者就新的难题采访了有关部门,他们无不遗憾地表示:为方便市民生活,拆除旧市场的同时也考虑了建设一个新的,但反复查了王顶堤地区的用地和社区建设规划,里面却根本就没有关于“社区日常生活用品与服务供应设施”等项目的字样!他们还说,经考察,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该地区已经没有可以用来建设新市场的空地,也难以找到改装为菜市场的闲置房屋。

王顶堤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以前多是农用地,是20世纪80年代成片开发、新发展起来的城市社区,里面有高楼大厦、大型超市、学校,却仍然存在着因为“买菜难”这等“小事”而形成的严重“跛脚”发展现象,这不仅仅是个重大遗憾,还更暴露了天津市在城市建设与规划方面因为“小事”而滞后,影响全面科学协调发展的短处。这致使天津市马路市场林立,最“盛”的时候曾经多达一百三十余处,以至于近些年仍有外地人到天津迷惑不解、直摇头:堂堂大天津,怎么看着像个大集市、大县城呢!

其实,因为“买菜、配钥匙”等小事而造成的地区“跛脚”发展,在全国也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城市,修了可同时供千余人用餐的煌煌大观的食品街却没建一座配套的厕所;有的城市房地产轰轰烈烈,每年新增上百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却于近十年内没有新建一座图书馆;有的地区,修好的疏散交通的新道路却因为设卡收费反而造成了新的交通拥堵,等等。如果说这其中有的是缺乏硬件设施而妨碍了社会科学协调发展,那么有的则是因谋取本位利益而增设的多余的“管理和服务”而阻碍了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篇7

老话重提“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方面,在当前中国来讲,必须打破行业的垄断,行业垄断能够保证这个行业有垄断利润的,因为有垄断利润存在,因此对如何来革新技术,来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就不再考虑之列了,因为我已经保证了垄断利润的取得,有什么必要现在要超新,来技术创新呢,所以行业垄断是必须打破的。

第二个资源定价这个体制或者这种机制要调整,要改变,要走向资源价格的合理化,因为在计划经济之下,多年延续的现在没有完全改掉,资源价格是偏低的,偏低的资源价格就给它造成一种印象,或者这样的结果,资源价格既然这么便宜不用白不用,我有什么必要来更新设备来节约资源呢,所以它就造成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阻碍,转变的阻碍。

第三点就是要做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严格执行环境的监督制度,环境监督制度就是说,假定你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这样的话就是说应该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处罚,该淘汰出局的,就要淘汰出局,这就给企业一种压力迫使它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点就是说对地方政绩的考核,我们应该是采用综合指标,而不能单纯地看GDP的增长率,因为GDP的增长它也可能造成了环境方面的一些破坏啊,造成污染等等,所以地方政绩的考核应该是走综合指标考核的道路。

第五点要加快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国有企业它没有改制,这样的话它对于造成的亏损,资金亏损它并不是很关心的,反正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所以他没有压力,要给他一种压力,在市场竞争中如果你不能降低资源消耗率,如果你环境破坏程度还是过去那么大,那你会被淘汰,会罚款等等,你会亏损,企业就感到了压力的存在,改制以后就能实现这一点,但另外一点要改制以后,它融资渠道才通畅,这样的话它才能够为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来增加资金的投入,可以多方面融资。

因此以上五点就讲明了,我们都在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发展重工业,化工工业,都是必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所以重化工业还要继续发展,但是这个阶段是绕不开的,技术可以跳跃式发展,我不能够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那种是先污染后治理,边生产边治理都是行不通的,必须把环境的治理,资源消耗率的下降放在重要位置,因此要采用最新的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信息化是我们将来的趋势,但是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信息行业IT行业应该跟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把信息化那些研究成果来运用到传统产业中去,帮助传统产业升级,这样我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是一个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经济学界流行一个笑话。有两个人,到郊外去旅游去了,在郊外旅游的时候在树林里玩儿得正高兴,忽然听到老虎叫了,哎呀,老虎要来了那怎么办,于是两个人就慌了,其中一个人赶快蹲在地上,从背包里把运动鞋取出来,换上运动鞋好跑啊。第二个人奇怪了问他,老虎跑得比人快,你换运动鞋有什么用啊?这个人回答了,当然老虎跑得比人快,但只要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于是他换了运动鞋就跑了,第二个人不慌不忙,他把鞋脱掉了,爬到树上去了,老虎果然到了,树上的人它吃不着,老虎不会爬树,往前追把换运动鞋的人吃掉了,这可见在国际竞争中大风大浪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要说我会躲,会躲是没有用的,你会躲有什么用,刚才例子不是讲明了吗,重要的是有绝招有过硬的本领,对企业来说就是有自己的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是说我有过硬的本领,就比如说你会爬树老虎不会爬树,你如果是武松老虎来了我把你打死了不是更好,所以这点很要紧,对我们走上新工业化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以上讲的就是第一个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协调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发展,首先我们看到计划经济体制它有两大支柱,哪两大支柱呢?一个是政企合一的或者说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这是种体制,这种体制支撑了计划经济体制。第二个支柱是什么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注意,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这是长期就存在的,这也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下才有的,

在座的同学当中可能有家在东北的,你想想清朝中叶东北开禁以后,山东人到了东北,河北人到了东北,在当时城乡二元结构是存在的,可是没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啊,山东人到了东北去在农村也可以待,在城市也可以待,在农村待久了进城市也行,在城市待久了进农村也行,你种地、做工、经商都可以,也不管你老家在山东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到那去都行了,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不存在的,那什么时候存在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结构体制就把城乡隔离开了,生产要素是不能够流动的,户口是固定的,这就造成了今天城乡不协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大家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来说吧,比如说一个农村的人,这是前几年的情况,他如果到城市来找工作做,他各种证件必须齐备,外出务工证啊,等等的,如果你没有这些证件你来,当时的城里是把他作为三无人员遣送回乡的,可是一个城里人你到农村去,你去写书、去画画、你养病、你住半年也没人管你的,你租了房子在那住,从来没有听说农村人把城市人押送回城了,是没这个事情,就是城乡它是处在一种二元结构体制之下的,再说过去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城里的小孩子受义务教育,校舍是财政拨款建的,教师的工资是财政拨款给的,而农村(的小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校舍是农民自己建的,当时的情况下教师的工资是农民自己开支的,所以这就存在了很多,医疗卫生也是这种情况,所以说这种二元结构体制不改变的话,谈不到城乡协调发展,对我们今天来说,重要的问题是,要素要流动,要能够自由组合。这是提高效率的办法。教育,卫生,机会的公平,就业机会的公平,另外社会保障城乡都是重要的,当然目前做到完全一样还不可能,但应该逐步往这个方向走,这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前提,改变二元结构的体制。

然后接下来一个大问题就是怎么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因为农民收入低的话它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也不会注意自己的环境,乱垦荒,乱伐树,乱放牧,过度放牧等等。所以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了这种情况之下,农民才有可能来注意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自己的环境,那现在怎么提高农民收入呢,我最近一年多,在全国十来个省,农村做了调查,发现第一个新现象,在中国现代农村是新型的合作化正在兴起,什么叫新型的合作化呢,它跟五十年代的合作化是不一样的,五十年代是自上而下贯彻的,行政方法贯彻下去的,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农村出现的合作组织是自发的,是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而且它的名字也不一定都叫合作社,它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我到有的地方有的地方起的名字叫经济共同体,有的地方叫专业协会,有的地方叫农工商公司,各种,也有地方叫合作社的,各种各样,有很多地方是叫专业协会的。

我在调查过程中就问那些农民,你们自己为什么觉得有必要组织这种合作组织这种专业协会呢,专业协会可多着呢,我给你举到一个地方看,养鸡协会,养羊协会,养牛协会,苹果协会,马铃薯协会,蔬菜协会,一大串,每个都是专业的,好几百户,有的上千户,农民回答了第一个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农村都实行的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公司下定单给农户,农户按照定单进行生产,农户按照定单进行生产,那定了合同了,可是公司是强者,单个农民是弱者,强者跟弱者打交道,弱者是要吃亏的,比如到收购的时候卡你的等级,卡你的价格,你不要你拿走,你等级就不合,卡他,或者公司说我现在暂时没现金,你不愿意卖就请拿走,你要卖可以,打白条。过一段兑现,所以这一个强者一个弱者的情况下,农民就有吃亏的地方,农民感觉到我们组织起来以后那就成立一个协会吧,协会跟公司打交道,强者对强者了,我可以请律师,我下面都有一大批农户,所以这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就简单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现在变了,变了,公司加协会加农户,这样一种模式。

第二个好处在哪里,农民说,我们如果是定单农业也好,我自己生产也好,可是我只能从生产领域得到好处,流通领域我沾不上边的,我们组织起来以后比如是成立了经济共同体了,或者是叫协会了,或者叫合作社了,我们就能够分享流通领域的好处了,我到一些地方看了,有的地方的协会有自己的车队,有自己的仓库,有自己的信息源,把各地的市场情况搞来,然后这样车队就把东西运去了,农民在这个过程当中分享到流通领域的好处,产业链就延伸了,从第一产业就延伸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去了,第二产业的农产品的初步加工,第三产业的运销,这不就得好处了吗?

好,还有第三个好处,就是这些新型的合作组织,就成为农村中新技术推广的一个基地了,比如说马铃薯种子退化了,这个协会就告诉大家怎么来防止这个退化,譬如说某种植物病虫害来了,或者禽流感了,就通知下面的会员我们怎么来防止植物的病虫害,防止在牲畜家禽中的瘟疫的蔓延等等,得了好处,所以以上这一讲,在中国农民提高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新型合作化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帮助农民提高了收入。我在农村发现了第二个新现象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个科技特派员是个新的制度,我们过去说过科技下乡,科技下乡起过作用的,可它作用不是很显著,以如到一个星期天,星期六,城里一些科技人员下乡了,摆几张桌子,挂一些图片,回答一些问题,卖些小册子、放场电影,可是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是科技部搞的,各地的科技厅、局在贯彻这个制度,农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个人来报你有什么专长,来登记,你登记有专长,你愿意做科技特派员的,把你联系个地方你就下去,跟农民在一起,帮助他提高收入。有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说有一个科技人员他擅长于种葡萄,也就把他分到一个乡里去了,那个乡产葡萄,可是农民种葡萄种不好,葡萄出来是又小又酸的,就没人买了,而且卖也卖不出价钱,怎么卖,五毛钱一簸箕,你说五毛钱一簸箕葡萄,这农民能赚什么钱,这科技人员去了,就告诉农民怎么种葡萄,你们这样是不行的,在他的指导之下,农民的葡萄又大又甜,他就说了,卖也不能那样卖啊,一簸箕一簸箕的卖怎么行啊,咱们要做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广告,印成纸盒子,把我们乡的名字写在上面,三块钱一盒,这个时候人家外头采购商一看这个葡萄好,而且三块钱一个,三块钱一个,于是就订购了很多,每卖一盒科技人员抽一毛钱,这个例子表明了什么呢?就是说科技人员跟农民在一起结成了利益的共同体,他等于是用知识技术入股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他的收入也提高了,后来这个科技人员要走,农民不让他走,他说你们的乡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就帮助另外的乡去了,这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例子,种棉花的,田里面棉秸秆过去当柴火烧掉了,拉不回去在地里放火烧掉了,大气还污染了,有个科技人员他有套技术,他说这个棉秸秆可以做饲料,为什么现在不能做饲料呢?这就是说,因为其中有毒素,为它排毒,排完毒以后粉碎是很好的饲料可以喂牛的,像这样的一种技术农民就学,农民收入就增加了,所以科技特派员制度,这种科技人员到农村去,跟农民结成利益一致的,这种情况,就能够帮农民提高收入,科技人员自己也从中提高了收入。

在农村中看到的,怎么提高农民收入第三个我看到的就是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因为家庭承包制以后呢,在当时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今天遇到两个新情况,一个新情况是就是说农民外出打工了,外出打工了家里这个田就不能很好地种了,因为没有主要劳动力了,中国的土地本来就有限,耕地有限的,土地又不能很好利用这不是效率的损失吗?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进行考察,广东湛江市有个徐文县,就是祖国大陆最南端那个县,徐文县没有大河,靠台风吃饭,来台风了就下雨,台风来少了就干旱,土地产量很低的,所以一些公司进去了,就是说你一亩地一年打多少钱,二三百块钱,行了,我出几百块钱把你的土地租了,你要外出去打工我钱照给你,我土地不会给你浪费,也不会闲在那个地方,于是土地就租来了就连成片了,农民如果是不外出,你租了土地给他也可以在公司里当合同工,根据你的技术能力,你出勤天数每月发工资给你,这样的话,农民收入就改善了,土地就连成片了以后,公司就投资打井喷灌,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在徐文县西面我们看到一块地,几千亩上万亩大一块地,全种的是菠萝,插块牌子,连地名都改了,这块地叫菠萝地海,咱们中国有个菠萝地海就在那儿。所以说农民收入就提高了,这土地使用权合理利用,流转以后土地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地方觉得出租还不行,出租怎么是不行呢,你公司钱赚得再多,我几百块钱一亩地就是几百块钱一亩地,所以他开始用土地使用权入股,你公司钱赚得越多,我分红就越多。所以这是在当前发现的一个重要情况。

这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在哪里,在中国的农村啊,中国的农村农民九亿农民,两到三亿农户,只要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我们这个市场多大,谁来跟欧盟谈判,跟美国谈判,纺织品出口问题等等,鞋又遇到了这个西班牙又什么,我讲农民收入都提高了,每个农民每年添几套新衣服,全国纺织品还不够呢,还得生产呢,每个农民添几双鞋,我这鞋销路国内市场多大啊,全世界都看好了这个市场,我每户农民有彩电有电冰箱,装一个空调,买部电脑,有的还买汽车,那这个市场过几年还换一次,这个内需的扩大主要是农民收入的提高,所以这是带动中国长期增长的一个趋势,城乡协调发展也就是在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的。三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到,要首先确定地区的优势和地区的主导产业,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优势是潜在的优势和现实的优势,潜在优势不等于现实优势,地区究竟我的优势在哪里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确定了,知道自己优势何在,然后通过发展主导产业把这个优势把它转化出来。

地区经济都是互补的,每个地区搞地区封锁闭关自守是不对的,把市场的统一性把它隔离成块是不对的,一定要看到它的互补性,互补性的结果是双赢的结果,我们曾经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你说龟兔赛跑有什么讲头啊,我在幼儿园就听老师说过了,我说你知道什么呢,龟兔赛跑是说兔子骄傲,半路睡觉了,所以乌龟跑第一了,我说这不是太简单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可不是这么讲的,龟兔赛跑同学首先提出问题,难道只赛这一次吗?不对,还得接着赛呢,第一次兔子输了,兔子不服,要求赛第二次,第二次龟兔赛跑,兔子吸取经验,不睡觉了,一口气跑到终点,所以第二次龟兔赛跑是兔子赢了。乌龟输了,乌龟不服气咱们要求再赛第三次那就赛吧,乌龟说前两次都是你指定路线跑的,现在得由我指定路线跑,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吧,好指定路线跑了,结果兔子又跑到前面,快到终点了,一条河把路挡住了,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到了,乌龟游过了河,第三次龟兔赛跑是乌龟赢了,于是两人就想了赛第四次,咱们老赛干吗,竞争,咱们合作吧,咱们优势互补吧,于是优势互补,优势互补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过河的时候乌龟驮着兔子游,两个人同时达到终点,双赢的结果。所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四次龟兔赛跑对我们的发展战略来讲是四个重要的启示,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第一次赛跑的重要启示是,当你处在劣势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松懈,要坚持到底等待对手犯错误,你看如果第一次龟兔赛一跑了,兔子跑在前面了乌龟一看,得,我这下怎么也赢不了了,我弃权了好,你弃权了它睡觉还是它赢,因为它醒过来它跑到终点。结果乌龟坚持不懈等待对手犯错误,果然兔子犯错误了,半路睡觉了,所以他赢了,第一次赛跑这个启示。第二次赛跑的启示,要善于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兔子它能跑是潜在的优势,第一次它睡觉,它不跑它没有转化,第二次它一口气跑到终点,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了,所以第二次是兔子赢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对我们每个地区来说,不要去津津乐道你的潜在优势何在,重在转化,重在转化。第三次龟兔赛跑给你启示是什么,当你发现原来的策略不管用了,要及时调整策略,改变策略。第二次赛跑完以后乌龟懂得一个道理,只要沿着原来这条路线跑,哪怕跑一万次都是兔子赢,我永远没有胜的可能,只要它不睡觉都是它赢啊,那怎么办呢,及时调整策略换条路线跑,一条河把路挡住了,你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了,所以第三次赛跑它是及时调整策略的结果,第四次赛跑就得到一个启示是合作、优势互补、双赢都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相互信任,你看如果不相互信任行吗?好,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兔子耍坏,拐弯的时候,一扭身把乌龟摔个重伤怎么办,过河的时候乌龟往下一沉把兔子淹死了怎么办,所以必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我小孙女在幼儿园里看的有个书叫新龟兔赛跑,我一看这个新龟兔赛跑,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我一看这种书不能让小孩看的,它讲这个新龟兔赛跑怎么跑呢,就是比赛之前,乌龟要他弟弟埋伏在那个终点,等那个兔子快跑到了,他弟弟出来了,乌龟长的样子都差不多,他也不认得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就说哎呀你都先到了我输了,这种是不对的,这是教小孩偷奸耍滑啊。咱们是要以诚信为本。诚信为本这样子才行。

我们在这个区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谈到地方保护主义是有害的,短期内可能倒好,长期以来你企业是没生命力的,你最后是不行的,所以说一定要通过市场竞争,地方实力才能够真正增强,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城市的辐射,要做大做强,现有的经济中心,这是效率高的,你重心要放在最穷的地方,需要放,但是一定要做大现有的经济中心,它再通过辐射能够更快地使那些边远地区,省内边远地区能够发展起来。

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包括了怎么提高农民收入,怎么解决城市下岗问题,怎么样协调发展,还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不是为了生产,生产是为了人。再讲一遍,人不是为了生产,不能把人简单地作为一个劳动力看待,人是生活的主人,生产是为了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要求,所以这就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注意到环境跟资源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独有的,环境是我们跟子孙后代共有的,资源是我们跟子孙后代共享的,所以说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到我们要活下去,后代子孙有他的生产条件、有他的生活条件,你把生产条件恶化了,后代人怎么生产?你把生活条件都恶化了他怎么生存呢?所以说一定把环境资源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是人跟自然的和谐相处。

篇8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Abstract: Research goal: The paper embarks from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gle, based on systematic theory method, construct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system, to tak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research.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theoretical study were employed. The paper has limited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lear about between the system interior various subsystems intrinsic connection as well as mutually affects. Indicating that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including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e town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ree subsystems.

Key words: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ystematic theory; the system of the of land use of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问题的提出

1.1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协调发展是针对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其含义为:城镇与其所在区域具有地域上的开放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城镇的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突破城区的行政界限,形成城乡协同区域,双向互补。

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即乡村要确保农业的现代化,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市场,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在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协调、环境幽雅,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

(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简单来说城乡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社会融合、经济融合、生态环境融合、人口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空间融合等六个方面内容。其中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空间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结果,城乡空间融合就意味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协调,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直观印象。

资源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乡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乡村和城市用地的有机结合才是根本调节生态环境的方法,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综合生态观的物质题写,它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是城乡全方面融合的物质载体,因此,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结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概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昭示了在一个发展中大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质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的大趋势下,各地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下,对农村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如何在既保证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又为城市扩张提供土地保障,作好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城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协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2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构建

2.1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界定

系统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与研究解决诸如,社会、地理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工具。如果把城市、城镇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用相对静态的因素来描述的话,这个因素则首选土地资源,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质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城镇和农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土地按不同职能划分开来,又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把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本文界定的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包括与城市作用紧密的城镇和农村区域)内,土地资源经过一定时间在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内有规律地配置而成的,土地资源应不断向最适宜的、最优的利用方式转变,促使各个子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最终形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和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2.2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征

(1)协同性。从协同学的角度出发,城乡土地利用的变化是由三个子系统共同变化决定的,城市、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向农村扩张,使农村土地减少,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同步变化,具有协同性的特征,因此,其子系统间必须协调发展,即只有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土地利用的特点之一,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功能具有不可变更性,改变土地利用用途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加以利用。

(3)时空不同步性。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具有时空不对应性,城市、城镇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占用农村土地,土地在系统内部的变化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在空间上具有逐渐变化的特点,农村土地通过征用变成城市土地,但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并不会马上发生改变,这与项目的进程有关,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特点。

(4)不可变更性或稳定性。是指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中,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向农用地转变的不可能性。一般来说,只要规划允许,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就较为困难。因此,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和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系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5)可调控性即政策性。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土地正逐渐作为宏观调控对象,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正逐渐加大。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间土地在各系统间流动的速度、数量等有很大影响,同时影响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因此,由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实则是一个复杂系统自组织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协调发展进行调控,它既可能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可能延续或者破坏系统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从系统学角度研究城乡土地利用关系,并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分析其内部具体关系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仅从概念上对城乡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界定与评述,并分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独特特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从全局考虑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使城乡系统中个子系统达到最优结构并发挥最佳功能;2)对城乡区域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城市规划汇刊[J],1999,2:51-54

[2] 宋西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EB/OL].2006-07-21

[3] 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M].2006:1-3

[4] 李小健.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9:89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国际化,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贸易被看作国家繁荣昌盛的保证,并积极推动世界的进步,而环境是关乎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关注,成为经济领域和环境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相对较新,协调两者发展的问题还未得出明确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验证,寻找保证贸易与环境良性互动的有效协调机制。

理论上贸易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方面,贸易与环境都是人类促进生产、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均致力于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和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境界。但由于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现实中也会出现贸易与环境的不协调,体现在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因而要求将贸易与环境统一考虑,寻求统一的协调体系。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能够消除环境资源特性引发的不协调的根源,结合政府权威和市场规制来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发展。

协调工作是长期的有序的过程,为保证顺利的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明确地行动纲领、系统的依据、科学的协调途径作为指导。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产权界定,是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制定合理的价格为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工具,运用有效的税费政策,把环境因素纳入贸易主体的目标函数中,使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结合配套机制保障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数学模型,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行理论分析和福利分析,探求协调贸易与环境发展的根本途径,从而反映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协调贸易与环境发展的工作原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具备的优势,试图验证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环境成本内部化;市场失灵;政府失效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国际化,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出现,成为一些国家实行保护主义的借口,阻碍了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贸易也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贸易与环境能否协调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1.1.1问题的提出

国际贸易与环境本来是两股平行的发展潮流,但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课题。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的呼声逐渐高涨,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全球环保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并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称为“经济发动机”的国际贸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1]。从而,贸易与环境两股潮流开始不断碰撞,人们开始探索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贸易增长与生态环境稳定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种相关关系,要求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和措施建立起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全球环境保护和经济贸易同步发展。

1.1.2提出的意义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这一热点问题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从深层次看,是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无限性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又是一种客观自然规律,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从这一角度来说,解决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取得贸易的增长,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贸易的增长。因而将环境纳入到贸易中已成为必然趋势,探索贸易与环境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一种协调两者关系的有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从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建立为以解决环境资源外部性和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冲破仅局限于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不仅深化了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理论内核,而且将贸易与环境纳入到同一研究框架下,为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找到了新工具。从而,切实保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增长。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作为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贸易与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国外学者对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将环境作为主体,以环境保护的视角入手,探讨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二是将贸易作为主体,以自由贸易的视角入手,探讨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

将环境作为主体的研究,认为只有进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才能使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托马斯·安德森(Thomas.Anderson)、卡尔·福克(Folke.C)、斯蒂芬·奈斯德姆(Nystrom.S)都认为人类是生态环境的寄生虫,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而自由贸易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恶化。美国经济学家Garretthardin著名的“公地的悲剧”可谓使环境保护主义者观点的最有力实证。美国另一位环境学家ChristianEuloign将自然资源分为独占资源和不可占资源,前者是生产者或消费者能够完全独占的经济价值资源,如土地、树木等。后者是那种不能分割、难以独占、现在公众仍在免费使用却由社会来承担代价的资源,如空气、大气等,即哈丁所说的“公地”,而自由贸易无法正确估价和分配后者,使全球贸易加剧环境的恶化。

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William.Vogt)和生态学家保罗·R·埃利希(Paul.Ehrlich)等,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提出了“零增长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世界在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按照单式的增长率继续下去,那么100年内地球的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据此可以推论出他们对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由于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所以采取自由贸易而不进行环境保护必将引起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主义者建立的“环境禀赋论”把环境要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提出了“污染的避风港”假说。认为由于各国环境资源禀赋不同而导致在国际贸易中环境比较优势的存在,而各国通过激烈的贸易竞争重新安排环境资源,加剧贸易恶化。由于环境污染的不可分性,又造成跨国性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总结其主要观点得出结论:贸易自由虽对进口国和出口国暂时都有利,能增加全球福利,但是贸易所得长被环境成本所抵消,甚至产生更多的负效应。

篇10

【关键词】 宁镇扬 产业协调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城市,扬州历来是苏北的门户,镇江历史上就是物流汇聚的工商巨埠,三市历史上数度辉煌,是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撑。2006年11月,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想。2012年11月,在京参加党的十的三市市委书记共谈十报告,共谋三地发展。“宁镇扬板块”再次成为宁镇扬三市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的时代要求,加强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作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的作用,对于带动江苏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宁镇扬板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南京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4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3.6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60.99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390.5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20.91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为2.7:44.9:52.4。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2、镇江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镇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0.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74.2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935.76亿元,增长12.6%。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1∶56.4∶39.5调整为4.3∶55.2∶40.5,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就业、税收增长的贡献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3、扬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0.30亿元,可比价增长12.2%,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5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427.87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17.89亿元,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950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超过90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2∶55.2∶37.6调整为7.0∶54.3∶38.7。

从表1可以看出,南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弱于镇江和扬州,但第三产业最为发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高于镇江、扬州10—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为三市中最优;扬州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第一产业低于全国水平,但与南京和镇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产业对扬州GDP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并将在长期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三市中镇江的第二产业较为发达,高于其他两市2—10个百分点,从表1可以看出,镇江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与扬州类似,但都比扬州高,这说明镇江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要优于扬州。

从宁镇扬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分析,宁镇扬三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仍居主体地位,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但其支柱产业还未成形,还不能代替传统工业的地位,这说明宁镇扬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时期。

二、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

(1)地理优势。宁镇扬板块是相对发达与不发达经济的分界线,以北是不发达的广大苏北地区,以西是安徽地区。宁镇扬板块的发展不仅可以将长三角经济大战的势头和要素向苏北扩散,还可以向安徽和江西省转移和辐射,宁镇扬可以成为国家推动长三角经济承东启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先头兵”,其特殊地位可使其成为与苏锡常、杭绍相媲美的长三角第三个发展极。

(2)文化优势。宁镇扬地理位置优越,大江连东西,运河贯南北,便利的交通条件造就了镇江、扬州历史文化的开放性。南京以其历史都城的独特政治地位及与镇江共有的“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客观上经历了多元文化的洗礼,容纳了五方八域的风土人情。从文化样态来审视,宁镇扬板块的文化呈现出“无主调”的兼容涵摄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内的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的交流与吸纳上。

(3)产业优势。江苏的特点是南北经济差距很大,南北区域的共同发展以提升江苏整体经济水平是江苏区域协调的重点。目前江苏省内虽然已经有苏锡常板块,但其对苏北地区的辐射能力弱。与苏锡常相比宁镇扬板块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过去江苏的发展主要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随着江苏从外向型经济向创新性经济的转型,宁镇扬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科教创新资源,将超越苏锡常地区成为江苏最基础和可靠的内生性增长条件。其次,宁镇扬与苏锡常的产业差异可以在区域内错位竞争。在产业结构上,苏锡常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电子信息之类的轻型结构,而宁镇扬三市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以重化工为主的重型结构。例如,南京的石化、钢铁,扬州的化纤,镇江的建材等都是当地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此外,南京的机电工业、通信设备制造,南京、扬州的车辆制造等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后期发展潜力巨大。最后,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再加上南京、镇江和扬州各具特色的旅游服务业,整个宁镇扬的旅游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2、宁镇扬板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区域板块作为城市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圈内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要素流通,减少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心城市应发挥整体协调、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现状看,宁镇扬三市谁都不具备中心城市的条件,南京虽为省会城市,但要想协调镇江、扬州还是有困难的,而镇江、扬州处于南京和上海之间,更倾向于接受上海的辐射。由于行政体制的地域分割和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和手段,宁镇扬板块内各个城市的发展都各自为政,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在公共财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因普遍缺乏各个层次的有机协调,造成公路、机场、港口、电厂、污水处理厂等的建设均存在不同程度地重复建设。

(2)产业结构趋同。据统计测算,宁镇扬三市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在0.9以上。南京的支柱产业有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钢铁、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扬州的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电工电缆、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镇江的支柱产业有化工、造纸、电子、机电仪一体化、能源、工程机械、自行车、眼镜、五金等。而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均是三地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产值居前的十大行业中,南京与扬州有5个相同,南京与镇江、镇江与扬州都有6个相同。同时南京、扬州两市在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光伏等产业上是雷同的,镇江、扬州两市在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上是重叠的,南京、镇江两市在工程电器产业上是交叉的。宁镇扬板块内各城市之间雷同的产业结构引起相互之间的过度竞争,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机融合,无法实现必要的产业集中。此外,在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竞赛中,宁镇扬各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有重合,没有提升到联合发展、形成区域产业“拳头”优势的高度。

从国外都市圈的发展来看,都市圈内城市在产业上都有明确分工。以日本的都市圈为例,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为其他城市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而周围的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为中心城市提品和生产要素。但是宁镇扬板块中南京作为中心城市,仍然以重化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一方面三市产业结构的趋同使得各市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投资和生产分散,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对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宁镇扬三市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三市的整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使南京缺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组织能力,不利于三市整体的协调发展。

(3)缺乏总体规划。镇江与扬州一衣带水,但是两市的中远期规划都是独立的,导致区域内的不协调发展。例如,扬州这几年打响沿江开发的战役,将工业企业搬到江边,同时镇江也在沿江开发,但采取的是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战略,将沿江的30多家企业全部搬进工业园区,而把江岸让出来,着力打造北区“滨水新城”。如今两市的沿江开发都有成果,江北工厂多了,江南住宅和环境美了。两市沿江规划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科学性的规划的,但是从整体看显得极不和谐。此外,宁镇扬板块的城镇建设主要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指标,简单地将城市化理解为城镇在空间上的膨胀,城镇向外快速的蔓延,没有足够的保证城镇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加上小城镇以及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缺少统一规划的空间分布,城镇空间结构不当,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协调作用

发展区域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各地产业协调发展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在市场规律作用基础上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协调发展,既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又需要依靠政府有效协调。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首先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同时又要正确发挥政府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协调、服务作用。

(1)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挥价格的灵活导向作用;二是强化市场的竞争机制。宁镇扬三市的产业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各地区比较优势,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职能,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2)注重政府的协调作用。政府在区域产业协调中,一是要协调区域间利益,消除行政分割及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保证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根据产业布局协同有序原则,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中发挥指导、规范、协调、服务职能,制定指导性产业规划,三市政府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导向。另外,政府还要注重加强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如发展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公益项目,进一步推动宁镇扬的同城化进程。

2、完善和谐的区域关系,制定统一的协调发展规划

建立合理公平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就应该坚持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利益兼顾、适度补偿的基本原则。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也是宁镇扬板块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协调和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统一的区域协调关系。宁镇扬板块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协调机制,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理事会和协调执行部门等常设机构。同时,三市可以建立多边参与的次一级地方政府的联合协调机制,共同商议协调同城化发展问题,并在具体事务上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在宁镇扬产业合作中,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才能促进三市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制定重点领域、重要产业的具体规划,以区域经济合作为目标,合理分工,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起既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也有难易之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业是三市产业协调发展困难最小的。相对而言,第二产业的融合较难,同质性产业可以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或收购的方式,使同质性要素集聚,并将不同组成部分、不同生产环节分别分布在三市。这不仅可以解决宁镇扬产业趋同问题,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宁镇扬的产业竞争力。

3、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宁镇扬三市应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形成开放度大、集群率高、承接能力强的产业布局及产业链。从总体来看宁镇扬产业协调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立足于目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还要着眼未来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调整,更要从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二是企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权结构和管理机制、打破地域界限、利用企业破产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地域结构,实现规模效益;三是产品结构地域整合,产品是构建区域市场的基本因素,要根据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结合企业地域整合,重点配置和开发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合理调整产品的地域结构,形成区域产品优势,建立互补和共享的市场区域。以船舶制造为例,三市有很大的可协调发展的空间,镇江的船舶配件生产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造船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其华东船舶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的船舶制造专业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而南京、扬州在整船生产制造上明显强于镇江。宁镇扬三市可先从零部件的定制和定点供给开始,接着在员工技术培训方面可以借助镇江高校的力量,再往深处就是技术研发的合作。这样就有利于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宁镇扬产业发展区,提高综合竞争力。

4、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要实现区域内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转移的根本力量还是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企业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在政府合理政策搭台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下,积极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产业协调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宁镇扬的企业要主动外出考察、积极参加经贸洽谈,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二是在宁镇扬板块内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手段方面,应在政府引导与加强执法管理相结合下,实现企业自主性,即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具体发展方式。三是发挥企业熟悉市场,拥有信息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手段。宁镇扬三市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宁镇扬板块的产业发展方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宁镇扬板块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凤新、张杰、付荣霞:京津冀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8(7).

[2] 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

[3] 陈凤新、贾启庆、邱凤霞: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探讨[J].经济纵横,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