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6 04: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发展

篇1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发展;城市精神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0-0084-02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它凝集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集中反映了市民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一个城市只有打造出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造就了城市精神,而城市精神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精神的凝练是城市发展的自觉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如同人一样,不仅有外在的形式,如高大的建筑、宽阔的街道、密集的人群等等,还有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城市精神始终和城市相随相依,它伴随城市的形成而萌芽,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成长,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成熟。当我们走进一座城市,立即从它的建筑风格、生活习俗、市民素质等方面感受到其独特的城市精神。因此,城市精神不是有无的问题,城市精神始终存在。但是,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精神还没有成熟,没有经过有意识的凝练和塑造,是隐形的、无意识的、自在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繁华。然而,人们在享受物质的满足与便利的同时逐渐感到缺少了什么,忽略了什么。面对一样的广场、大厦、街道名称,似曾相识的雕塑,川流不息的车辆,拥挤的人群,人们开始怀念那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那铺着石板的街道、古香古色的建筑、甚至那一声悠长吆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不再盲目地扩张,而是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开始对城市建设进行自觉和理性思考,城市精神逐渐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定位、彰显、突出、强化本城市特点,探讨、塑造城市新精神便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潮流和时尚。”[1]

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建设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即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物质建设是精神建设的基础和依托,精神建设是物质建设的底蕴和灵魂。只有物质建设,没有精神建设,城市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特色,失去了内涵,失去了品位和魅力,变得苍白平庸。凝练、充实、丰富、发展城市精神,注重城市“内功的修炼”,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成熟的大城市无一不是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它的物质的繁华,更有它独特的精神气质。如梦想、创造、竞争的纽约精神,时尚、浪漫、文化的巴黎精神,干练、优雅、合作的东京精神。对精神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二、城市精神伴随城市发展而发展

城市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也为城市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市精神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传统与时代的结合。历史传统是城市精神的底色,现实是其生动活泼的画面。“不具有城市传统的城市精神,缺乏历史根基与人文底蕴,缺乏个性魅力和发展潜力;不体现时代内涵的城市精神,既模糊城市前行的方向和目标,又不足以呈现城市的活力与后劲。”[2]同一城市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历史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在《上海城市精神述论》中谈到,上海在不同时期,城市精神差异很大。上海在设县以后、筑城以前,城市精神概而言之曰“宁静”;筑城以后,近代开埠以前,上海城市精神突出之点,一是重商,二是奢华,三是宽容;近代开埠以后,上海较突出的是“崇洋”和“爱国”;1949年以后到1978年以前,上海城市精神主要有四条:内向,奉献,听话,自傲;当代上海城市精神概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儒雅大气、诚信守法、天下意识、崇尚科学、天人和谐。

城市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精神,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城市精神必然是当今时代城市文化的现实反映,市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样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被市民所接受、所认同,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城市精神是时展所需要和倡导的精神,反映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体现出现实性和导向性,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引领城市发展未来。如1993年,温州的城市精神命名为“自强不息、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1998年,温州将城市精神提炼“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2005年,温州再次将城市精神浓缩深化为“敢为人先,民本和谐”。温州精神的反复提炼深化,反映了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精神的与时俱进,不断成长。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城市在创新,城市的精神内涵也在丰富、充实。

三、城市精神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凝练城市精神,是为了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为全体市民营造的共有的精神家园,能够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市民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一个民族没有精神上的凝聚,就会走向衰落;一个城市缺少精神上的认同,就会趋于平庸。城市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使市民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热爱城市、建设城市。城市精神归根结底是市民创造的,也是市民综合素质的体现,培育城市精神,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思想修养、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从而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位,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城市精神是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使城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独特气质和魅力,可以宣传和展示城市形象,让外地人了解、认知这座城市,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精神的塑造,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风貌和文化底蕴,既体现在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等有形景观之中,也体现在市民的精神风貌、素质内涵上,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核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软实力,城市精神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并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推动作用。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旗帜,可以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一座城市,追求什么样的城市品质,代表了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判断。“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雕塑、设施都可以进行复制和模仿,但城市的精神是不能被复制、被模仿的。”[3]有了城市精神的引导,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和团结全体市民实现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才能使城市发展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不人云亦云,不迷失方向,不盲目跟风模仿,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四、在城市发展中塑造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的人文演进的结果,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人为设计的,不应该急功近利,但它又是可以引导、塑造和培育的。塑造和培育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高度自觉。发展是一座城市永恒的魅力,也是城市精神的源头活水,嬗变的动力。我们要在发展中去塑造培育优良的城市精神,丰富城市的内涵,提高城市的品位,让城市成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健康和谐的城市。

塑造城市精神要结合城市实际,因地制宜,因城而异,不能盲目模仿照搬。城市精神应该植根于城市的历史,才能根基牢固、底蕴深厚;要反映现实,才能充满活力、与时俱进;要着眼未来,才能引领城市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城市精神的塑造要定位准确,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体现市民的信仰追求、价值观念,总体性格倾向、思想开放程度等等。只有这样,城市精神才能与城市融为一体,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是曲高和寡的标语口号。

塑造城市精神必须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文化内涵。城市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体现在每一座高楼、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窗口、每一张笑脸。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载体,是城市精神孕育、生长的土壤,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者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位。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传统、经济支柱、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要素,科学布局,合理发展,塑造“神形合一”城市精神,无疑是城市建设和管理者必须努力的方向。

塑造城市精神必须大力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塑造和展现了城市精神,某种程度上城市精神就是市民精神,市民素质是城市品位的核心,高素质的市民才有高品位的城市。另一方面,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也是带动市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开展城市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和弘扬城市的精神品质,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帮助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道德、法律、科学文化、身心健康水平,努力让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秦亚洲,蔡玉高.“寻找城市精神热”正在各地城市兴起[EB/OL].im.省略/jrt/111205/60120.shtml

[2]冯铁蕾,范正宇.城市精神:定义、语码与文化经营[EB/OL].

篇2

城市水利指为解决城市防洪、供水、排水、以及处理城市的废水等所进行的水利工作。城市水利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城市交通、能源一样与城市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城市水利完善与否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利工程问题更多更复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城市与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水利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因此引发的问题日趋严峻,如人类过分改造自然后,水文条件的变化使城市的防洪排涝压力增大;城市人口的增多使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于城市环境改善的要求提高等。城市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尤其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今天,城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举足轻重。水利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理应顺应时展的需求,加快城市水利工作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真正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与社会进步相匹配。

一、城市水利的功能

1、防洪排涝

城市水利要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使城市减少或免除洪水威胁,使城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获得安全保障,像北京的永定河大堤,郑州的黄河大堤,广州的北江大堤以及城市排水系统与排洪河道都是属于这一功能。

2、供水功能

城市水利要保证城市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包括工业用水、近郊农业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城市环境用水、商业和公共事业用水,为了满足城市多方面用水需求,城市水源工程的开发建设就日益显得重要。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甚至需要修建远距离调水工程,如供天津用水的引滦济津工程;山东省的引黄济青工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上述这些工程都是为了实现供水功能。

3、交通功能

城市水利应当使有水运条件的城市恢复和发展当地的水运资源优势。这对于沿江、河、湖、海建设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运河两岸的城市、大型灌渠、跨流域调水的干渠所途径的城市也应因势利导,充分开发其水运功能,在规划布局上体现一水多用的特点。水运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货运量大、综合效益多等诸多优越性,象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虽然空中和陆地运输工具已十分发达,但水运依然很兴旺,因水运自身独有的特点带来的优势使其不会被航空、铁路、公路的发展而淘汰。

4、美化环境

环境改造是城市水利在社会文明进程中日益显得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几乎所有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城市,都会有一些优美的水体作为依托,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良好水资源的城市,不可能是一个高质量环境的美丽城市。大城市的建设往往都会依托良好的水环境资源,或者是辅以人工措施兴建一些湖泊、池塘,开挖一些河道沟渠。城市水利的环境美化功能还包括如何依照当地水体特点来布置街道与城区建筑,特别是沿河两岸的建筑,合理利用河岸工程,规划安全舒适的河岸街道,有效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河岸土地资源,使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有机结合。

5、综合管理

城市水利不仅是一个“硬”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软”概念。它的功能不仅指各种工程,还包括城市的水规划和水管理问题,城市水利的“软”功能应当说是要控制、协调、促进它的各项“硬”功能。

二、城市水利面临问题

城市水问题的产生,是自然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每一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城市规模、结构、功能、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城市发展阶段不同等等,决定了各个城市所面临的水问题的明显差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保护治理与水灾害防御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多数城市由于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城市水利基础研究不够,投入不足,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过分追求局部与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等还在使矛盾不断激化。从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尚不具备短期内以高投入克服城市化进程中水危机的实力。因此,城市水利的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抓好几个“形象工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对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也是致灾因子的水来说,必须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将发展与治理密切结合起来,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灾害防御与水环境治理一起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建立相对稳定的、与城市经济发展按比例同步增长的投入机制,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尽力遏制城市发展引起水灾害与水污染风险加重的趋势。

三、未来城市水利发展

城市水利的发展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从防洪、供水到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等工作重点的转变。每一个阶段都标志着水利工作时代背景的变化和人类对于水利发展需求的提高。未来城市水利工作的侧重点宜包含如下内容:

1、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总方针下,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经营策略、融资渠道、运作模式等。

2、建设高水平的水利科技人才队伍。要求他们是具有崭新的工作思路、掌握多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3、在保证城市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工作重点向“重返自然”的生态景观方向过渡。未来社会,人们更加注重周围环境质量的改善,故水利工作将以建立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环境优良、景观亮丽、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作为工作的目标,从而与城市各个部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林业、建筑、交通、园林、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4、力争在满足人类自身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将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人类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探索水系运动的规律,在为河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利用。

5、雨水利用、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利用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城市水资源的补充。

6、 高科技的广泛运用将为城市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7、水利经济的内涵将更为广泛,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等。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城市;交通;互联网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75

1 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城市化

1.1 大城市的起源

在工业时代,工业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因为那个时代的信息技术、交通不发达,物流更不发达,所以一些企业越是靠近产品生产的地方,那么企业所花费的成本就越低。因此,对于那些个体企业来说,城市化程度越高,成本就越低,市场占有率就越高,在同行业的竞争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世界范围来看,很多中小城市都在工业时代完成了大城市化的过程。

1.2 城市化的正效益

城市化的正效益包括了三个方面,对经济的推动、对社会的推动以及对文明的推动。

(1)对经济的推动,在工业时代,城市就是市场的载体,城市就是一个大的市场,没有城市,就没有市场经济。(2)对社会的推动,城市化对社会的推动和影响是极大的,它不仅整合了各个商业领域,还让教育事业、科研机构等公共事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3)对文明的推动,城市化凝聚了文化交流,人们在交流的同时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1.3 城市化的负效益

城市化的负效益可以分为三种,环境、资源、人口。如今,城市的环境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大城市已经开始创卫,对城市实施一些技术化的管理以及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控和保护,控制一些企业排放污染气体和污水。人口和资源也成为了城市化的负效益,如果城市人口过度的集中,这样就导致出现城市交通拥挤、房价上涨、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如果人口过度的分散,那么市场又难以流通起来,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又得不到发展,社会前进的脚步又缓慢了。

2 信息时代对城市化的冲击

2.1 企业分散联网运行模式处于信息时代下

如果物流、网络通信、交通发达,但是成本非常低,那么企业就可以完全打破传统的集中办公模式,从而实现远程办公,实现分散联网运营,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在家里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办公,在网络上实行交易、资金流转、产品流转,这样的话大大加快了城市的发展,从而使城市的经济运行越来越快。

2.2 分散联网的企业运营模式的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对城市化的冲击,分散联网的企业运营模式的优势也逐渐扩散开来,成本降低、组织更灵活、效率更高。企业分散联网运营,可以将那些廉价的资源整合起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分散联网的企业与传统的企业相比,由于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企业运行就更加灵活,从而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在同行业的竞争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散联网的企业一旦形成,那么人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使得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

3 中小城市联网化代替大城市化

3.1 分散联网的企业运营使中小城市联网化成为发展趋势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企业完全实行分散联网运营,企业的员工将会分散开来,企业就会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整个城市的产业链就会完全崩解。但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分散联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医院、学校、公共安全等公共事业不会被分散联网所取代,所以只有中小城市才会实行分散联网运营。

3.2 中小城市联网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推进国家市场化水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交通运输、金融行业、分散式网络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小城市的网络化进程,跨越时间和空间,沟通联系,市场的发展水平将大大提高,市场的发展将逐渐形成,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代。(2)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小城市一旦实行分散联网运营,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将会进一步的提高。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乡村的发展又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如果中小城市形成联网化,企业的产品就会大规模生产,价格更低,产品流入乡村,乡村快速发展,反馈于城市。

3.3 中小城市联网化发展的途径

(1)自然发展。信息、金融、交通、物流四个产业是企业实现分散联网运行的重要条件。由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如果中小城市的企业完全实行分散联网,那么企业传统的生存模式将会被湮灭。虽然分散联网运行的成功实行对中小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个形成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是长期而慢速的。

(2)政府宏观调控。由于实现分散联网离不开信息、金融、交通、物流这四个产业,所以政府在实现中小城市分散联网时,可以从信息、金融、交通、物流这四个产业出发进行创新和改革,信息网络的价格更加廉价,金融交易更加的安全,交通更加快速和方便,物流更广泛更快速,通过这四个产品的改革和创新来实现国家市场化和区域互联网化。

4 结论

城市是经济市场的载体,城市作为一个大的经济市场,它融合了较多的服务业、教育业和卫生机构,所以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决定了这个城市的GDP增长速度。分散联网企业运营的实行,的确可以给中小城市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大城市来说,这种分散联网运营具有一定的弊端,再加上这种运营模式是长期的、缓慢的,所以大城市是无法实行这种企业联网分散运营模式的。由于大城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未来中小城市不会走大城市的老路,在实行联网分散运营的时候,在大城市的一些企业中,也可实行远程办公,在网络上实行交易、资金流转、产品流转,这样一来也加快了大城市的发展,给大城市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分散如果中小城市企业完全实行这种分散联网运营,那么对西北偏远地区的城市是具有很大的市场效益的,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未来的城市将会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在国人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张平,刘霞辉.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

[2]陈明星,路大道,刘慧.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2.

篇4

设立于1950年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地处冀南,因盛产煤炭、陶瓷、建材而一直享有“煤海、瓷都、建材城”之称,并曾因在冀鲁豫区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巨大经济贡献而被誉为“冀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与全国众多老工业基地一样,峰峰矿区也自1997年以来面对内需不足、资源衰竭关井压产、大批职工下岗的综合考验。在此情况下,矿区区委、政府没有退缩,积极探索加速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转型发展”道路。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0.7亿元,其中区属三次产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比上年增长9.8%;财政收入完成3.3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28.5和5630元。2002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比上年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可望增长3%以上。

总结和研究峰峰矿区的经济转型历程,将对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峰峰矿区经济转型的背景、举措与成效

(一)总体背景

峰峰矿区作为河北省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类型之一,几乎“先天”注定了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初级化甚至刚性化,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一系列经济能否得以持续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在矿区,煤炭、建材、冶金、陶瓷等行业产值比重曾经一度高达80%,占据矿区工业结构主导地位。据统计,仅煤炭、建材两项产值就达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5%。近10年来,煤炭及炼焦行业产值大约增加4个百分点、建材为3.5个百分点,而陶瓷、机械、电子、轻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比重急剧下降,资源型经济色彩越加浓厚,能源重化工产业的结构特性越加坚挺,全区9个镇中有7个镇产业结构基本雷同。从而导致了矿区低效化、高耗型经济发展的刚性模式,社会各界力量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掠夺性阶段,最为疯狂的景象是乡镇小煤窑遍地开发,最多时竟达600余家,资源损耗与环境代价“相辅相成、齐头并进”,资本积累和产业转型能力受到严重制约,矿区经济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实现利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后续发展能力被大大削弱。

(二)应对策略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峰峰矿区区委、政府适时确定并实施了“围绕一个中心、营造两个环境、实施三个创新、促进四个转变”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一个中心是“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两个环境是“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外软硬环境”,三个创新是“思维、机制和科技创新”,四个转变是“地下变地上、短线变长线、官办变民办和低档变高档”。战略的支点则选择为城镇化建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1.“城建带动”。从1997年底1998年初开始,峰峰城建艰难起步,依靠最初的5000万元资金,以经营城市理念,通过修建道路——土地增值——中心地段出售的良性循环方式,至今累计投入7亿多元,完成了旧城改造、社区建设、中心广场、煤气暖气扩容、主题公园建设、城区景区绿化等多项重大工程,特别是绿化工程,仅2001年元宝山植林就完成103万株,城区绿地面积6万平方米,人均7平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6%,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一方面,带动了全区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全区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有近7万人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促进了整体环境硬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全面增强,还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

2.“公退民进”。根据矿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委、政府提出并实行了“做好四个加减法,落实三个一批,帮助民企绕过两个坎儿,促进民气走优走强”的新思路。做好四个加减法,即“在思想认识上民营经济成分增加点尊重、减少点偏见,在营造环境上增加点服务、减少点负担,在发展套路上增加点扶助、减少点放任,在组织领导上增加点实招、减少点虚策”;落实三个一批,即“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中嫁接改造一批、在全区民营企业中择优扶持壮大一批、通过改善环境积极引进一批”;绕过两个坎儿,即“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土地受让、市场准入尤其是低成本融资问题”。在此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下,三年多来全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3万户,从业人员5.9万人,资产总额4.3亿元,营业收入7.9亿元,民营企业也由不足200家发展为目前的520余家,从业人员已超过1万名。

3.农业产业化经营。1997年前后,由于驻区大中型企业在改制中大量清退农民工,加之乡镇企业开工不足、小煤矿关井压产,部分农民收入增长开始减缓。针对一情况,区委、政府实施了“332”工程,即抓好围绕市场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市场导向型农业,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展增值加工,围绕“三农”促乡镇企业搞开发等三项工作;建好项目策划、技术扶助、信息服务三个中心;达到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农民增收两个目标。经过短短几年的实际运作,矿区农民开发出速冻野菜、方便配菜、梨枣、寒羊、瘦肉猪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

(三)运行成效

1.农业实现了由传统种植型向种、养、加效益型的转变。养殖方面,以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及各镇商品猪规模养殖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饲料配套体系和防疫服务体系建设为关联点,以雨润集团峰峰生猪屠宰及增值加工和村镇肉类特色加工项目建设为增长点,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特征、覆盖全区农村广大地域的养殖产业链条;种植方面,以万亩鲜果基地建设为其恶如点,以反季瓜果、中药材、油葵等高效作物的引进、示范、推广为关联点,以果蔬及野生食物资源深加工为增长点,形成了“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增值加工”为基本特征的产业化经营链条。

2.工业实现了由资源型向科技、名优、新特型的转变。陶瓷行业,以邯郸电磁厂技能改造为切入点,以驻区各陶瓷生产烧成技术改造工程和彭城镇陶瓷市场建设为关联点,以艺术瓷、仿古瓷、微波炉专用瓷和高档砂锅等瓷种的开发和扩能为增长点,增强与邯郸陶瓷公司的合作与联合,形成了以电瓷求突破、建筑瓷和白瓷为骨干、艺术瓷创特色的簇型产业链条;建材行业,以粉煤灰利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以推进墙体材料改革、推广煤矸石及粉煤灰烧结砖为关联点,以发展特种水泥、发展新型建材为增长点,增强与太行集团的合作与联合,形成了传统建材与新型建材共存的互补型产业链条。

3.服务业领域不断扩展。旅游行业,以磁州窑开发性保护工程为切入点,以滏阳河沿岸绿化、水保及小响堂恢复性开发工程为关联点,以石窟雕塑、陶艺制作、采矿工艺、山林生态等旅游产品开发为增长点,形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龙型经济形态;信息行业,以广电局信息业务综合工程为切入点,以区政务网合网运营示范工程为关联点,以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为增长点,建设覆盖全区城乡的宽带网络,一种信息化促进现代化的新经济已现雏形;流通领域,以市场建设为切入点,以扩散区域名优特新高产品为关联点,以温州商贸城、金明家具城、锦玉陶瓷建材市场、梦园家居城等一批市场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增长点,与原有大中型商贸市场相配套,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二、峰峰模式的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资源依托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最具普遍意义的基本特征。从峰峰矿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资源主线在众多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类型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的生成原因

1.经济体制产生的惯性作用。资源型经济带有计划体制的深刻烙印。峰峰资源型经济主要是缘于全国能源需求和国家投资而建立并演进的,其所有制结构带有明显的公有制偏好,国有企业占据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化程度明显偏低。资源型地区与加工型地区形成的不合理的分工体系,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

2.投资领域的相对倾斜。建国以来,国家对于峰峰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工业领域,而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所占比重甚低。峰峰矿区在“六五”、“七五”、“八五”时期,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在全区基本建设总投资中的比重分别达到50%、65%和60%。在资金的强力推动下,资源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高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虽然一直试图调整这种偏重的经济结构,但是由于资源型产品比较利益低,资本积累能力弱,难以及时进行设备、工艺改造,更无力投资于新兴产业领域,只能被迫或无奈地沿袭着现有产品结构的经营方式进行简单再生产。

3.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侧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发展不够协调,能源、原材料一直属于短线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此,国家提出了“大、中、小一起上”、“有水快流”等能源开发政策,以期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在峰峰矿区,受财政、投资、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激励和影响,各类煤炭、铸造、冶炼、炼焦建材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乡镇小煤窑、土法炼焦、小高炉等遍地开花。在这种政策的倾斜支持和强力引导下,虽然暂时缓解了能源、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局面,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也带来了经济要素整体配置劣化,出现了资源型产业小型化、低效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资源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

4.思想观念保守化与思维方式刚性化。思维观念落后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传统的产业布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作用下,资源型地区形成了依靠矿产资源、依靠传统产业、依靠现有市场的思维惯性。各级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者往往把开发项目局限在本地现有资源的眼界内,缺乏对市场需求趋势的研究,“资源优势——优势产业——产品优势”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产业开发躺在资源的怀抱中,经济发展单纯拘泥于资源开发领域,资源型经济被固化、定格。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区域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更重要的是使产业发展失去了对市场导向的反应能力,对新的、更具有需求弹性的市场机会反应迟钝、无能为力。在多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有煤可依”、“无矿不富”的思维观念,整个发展过程往往是围绕着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来逐步展开的。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普遍症结

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各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大多数最后都走入过度开发阶段,随之而来的各种区域经济病便开始显现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反作用。

1.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与多重约束。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现代工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并存,且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区域经济由于规模较小,比较封闭,内部市场较为狭窄,受资源、市场、信息、资金、科技、管理水平、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约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比较困难。

2.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在区域内部,由于各地对资源使用能力的不同,致使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一定差异,进而使得区域统一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施行面对不同基础与来自不同基础上的反作用力,政策作用与效果往往难尽人意。

3.经济结构的趋同性较为严重。结构趋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档次产业的趋同,这种趋同从一个区域范围观察,属于有竞争力产品规模的不断提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如果能够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则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区域特色产业;第二层次是低档产品的趋同,表现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降低质量、压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区域尚未摆脱第二层次的困扰。

3.域内不同利益主体的不良竞争明显存在。当一个较紧密区域内不同利益主体将开拓市场需求作为协作基础时,所遵循的发展机制是,共同开拓市场,一荣俱荣;但当大家将资源开发视为竞争的主要载体和手段之际,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恶性竞争,最终可能是两败俱伤。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由于历史、区位和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各地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是迥然相异的,没有现存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可以直接套用,而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换句话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创新就没有希望,不趋同才有可能在优胜劣汰的淘汰性竞争中获得成长与壮大的一席之地。随着资源开发型经济成长过程的告一段落,区域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存在横向不趋同的必然定势,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传导机制,即在市场的作用下,区域内社会资源、人文资源更多地蕴含了区域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必然。受此类资源禀赋的影响,具体为传统、血缘关系、文化、地理因素以及主体素质的近似性,使得市场利益的显现成为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关键诱导,高效益、高档次、协作型、链条型的产业群就有了萌芽与成长的可能,而具有市场竞争规模又符合当地“人情”实际的高层次“一乡一品、一县一品”就有了充足的发展条件,区域内纵向比较效益的发挥也就拥有了成熟的基础,区域经济便由此“特色”获得强劲的后发力。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模思维需要转变,应明确,低层次上的规模不等于特色,更不等于效益;片面追求数量和产值的规模最终只会带来导引不力、丧失威信的恶果。三、峰峰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一)思维冲击波

1.观念转变是第一创新。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峰峰矿区上下纷纷认识到,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源的可续性并非完全局限于同一行业这一范畴。于是,在矿区目前已发展起利用废弃工业场地兴办的5个万头猪场、30个千头猪场以及300多个养殖大户,2002年预计可使现存栏瘦肉型猪20万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万头。彭城镇张家楼煤矿被关停后,积极转产投资500万元,利用煤矿闲置场地建起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万头养猪场,实现年创销售收入150万元。峰峰矿区利用废弃煤矿场地开展规模养殖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观念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要使经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2.思路决定出路。峰峰矿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思想观念适时转变的前提下,形成并不断完善一以贯之的总体发展思路是激活区域经济的主要环节。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特征、资源禀赋等方面客观差异的存在,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必须时刻把思路研究放在重要位置,注意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形势和自身的发展特点,坚持“边实践、边检验、边完善”的原则,提出科学、切实、可行、超前的战略构思。

(二)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的基本原则

峰峰矿区的经验说明,在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上要尽量做到:

1.研究、把握并不断提升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产业关联是指一个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其他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如果产业链前后脱节,主导产业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如农产品加工业就是把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初步或深度的加工生产,具有较强的后方联系,其发展还能带动农业机械、维修、能源、技术服务、储藏、运输销售等产业的发展,创造较多的附加值。

2.研究、把握并主动扩展市场容量。区域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应遵循市场容量原则,要对主导产业的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未来的产品既要有现实的市场空间,也要有不断递增的发展空间。如近年来,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结构趋同,导致互相竞争资源、资金、市场的格局,这种同一市场空间上的竞争,必将使资金、技术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乡镇企业应运用创新的眼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空间。

3.学会应用需求弹性原理。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应选择具有较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人们对某一产业的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表明不同产业潜在市场容量的大小。只有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才能不断扩大它的市场占有率,而这种产业往往代表着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趋势。

(三)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必须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放在首位。经济结构是各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相互之间质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扩大内需,也才能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2.必须抓好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个关键。小城镇处在城乡交汇点,具有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和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推进经济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必须把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切实强化措施,抓紧抓好。在具体指导上,一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建立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建设、公用事业推向市场。树立大开放思想,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确立市外、镇外就是“外”的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极力营造“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的引资效应,建立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对城镇土地可通过集体土地的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积累建设资金。二是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吸引农村人员进入小城镇招商办企业,增加城镇人口。三是加快建制镇建设。建制镇要研究自己的兴镇支柱是什么,产业重点在哪里。根据自己的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培育发展一批商贸型、旅游型、工业型小城镇,推进全县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城镇。

3.以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为重点,建设大规模、高水平的产业化项目,发展专、精、特产业化群,推进农村工业化。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关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次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在调整的着眼点上,要由过去简单的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全面优化产业和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和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调整范围上,要由过去单纯的农业调整向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在调整的重点上,要由过去的整体推进向重点突破转移,不求其全,但求其特;在调整的方法上,要由过去行政命令向综合服务转变,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结构。

4.以区域现代化总揽区域经济发展全局。要把提升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区域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实现区域人民生活现代化,作为实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要确立经营区域经济的新理念,经营理念增强与经营思路的不断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增强规划、服务和经营意识。

篇5

港口作为区域物流子系统的进出口岸,其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是区域培育了港口。港口一旦形成,便又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港口和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特点,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把握港城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

作为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港口功能和作用随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逐步扩展。第一代港口的功能局限于货物的装卸和简单堆存上,仅是货物海陆运输的交接地。而第二代港口的功能则有了明显的扩展,除了装卸堆存外,还发展了与运输有关的简单加工、贸易和服务。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港口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港口在传统装卸堆存功能基础上开展货物中转服务,依托其与城市的关系发展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加工、贸易和相关服务,并开始借助现代科技开始涉足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服务。港口城市的成长及港口带动作用的增强是港城发展的中心环节。与港口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演变相联系,港口城市的发展一般可以概括为4个阶段。

1、港城初始联系

港城初始联系的发生源于港口的运输中转功能,这是港口最基本的功能。由这一基本功能诱发产生的港务部门和集散部门,称为港口直接产业。它是港城联系的最初媒介,也是港口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但仅是这两个部门,在空间上可以游离于城市区域。以这两个部门为城市经济活动主体的港口城市处于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对港口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由于某种原因使港口衰亡,那么,在没有其它特殊力量参与的情况下,城市作为“港口城市”的发展过程就会中断。

2、港城相互关联

在全球承运人和综合物流时代,港口功能日益多元化,与港口中转运输相关的海运、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即港口关联产业)成为港口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港口发展到能集聚国内外生产要素和联结国内外市场时,港口陆域便成为利用港口输入原材料、输出产品的临港大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合称为临港工业或港口依存产业)的优势区位。临港工业在港口陆域的集聚是港口城市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也是港城关系的最重要媒体。港口工业的发展绝不仅是本身经济总量的增长,广泛的产业关联产生强大带动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多元化。如果临港工业能与城市以及区域的相关产业形成一种密切的传递、接收机制,则必将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在港口关联产业和港口依存产业发展成为港口城市主要经济部门的同时,港口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上也相互连接融合,港口与城市开始走向一体化,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港口工业的形成标志着港口城市完成了从简单地服务于港口到积极地利用港口的转变,港口城市不再是被动地受港口驱动而发展,而是通过港城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3、港城集聚效应

港口直接产业与港口关联产业的发展构成的良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产生的空间集聚引力,吸引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临港大工业的发展产生协作引力,也不断吸引前、后相关联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随着产业集聚带来的就业和消费的扩大,通过乘数效应促进了城市非经济基础部门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商贸中心是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保证。同时,港口城市也是建设商贸中心的优势区位。这是因为,商贸中心应是物流、信息流的集结地,港口城市完全可以提供这种服务。随着不同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港口城市的产业体系渐趋完善,进人多元化型经济发展阶段。

4、城市自增长效应

城市自增长效应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其自身的规模通过循环和累积,就能促使城市继续发展。港口城市在进人多元化型经济发展阶段以后,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种自增长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能成为港口城市继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还必须求助于新的动力才能实现在原有水平上的飞跃。世界海运业中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和港口城市成长后港口附近土地的紧张,迫使港口向外迁移,港口城市也随之向外拓展,城市由此进入新的发展轮回。

港口对城市社会经济的波及和扩散效应

港口对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通过经港口运输的货物传导,货物在流经过程巾涉及人力、物力和设施等,由此产生各种社会经济效益。从而给城市带来产值、就业机会、税收和资金的增加。从港口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港口自身作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它自身产生一定的效益;②港口为工业、贸易和其他部门提供装卸、堆存等相关服务,因此与这些部门存在着前向联系效果,产生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③港口自身也消耗本地和外地的工业、贸易等行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港口与其存在后向联系效果,同样产生相应的社会效果;④港口对工业具有诱入、产生和凝聚作用,对人口也具有集聚作用,加速了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因此,港口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效果,将对城市社会经济产生乘数效应,即港口产生的直接社会经济效果将会逐级扩散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些扩散效果的累积将远大于港口的直接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来讲,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港口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一定规模的港口产业,首先对港口直接相关的前向和后向产业产生社会经济影响,再由初级乘数效应对间接相关产业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产业扩展产生下一级乘数效应,连续传递使城市和区域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港口规模扩展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作用下产生新生产业,引起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上述港口对城市和地区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港口自身及直接相关产业对城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贡献只占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的较小比例,因此港口的发展建设不能只看港口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整个波及的社会经济效益。

金球化与国际分工中的港城联动发展

各国港口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无论在陆域空间还是功能空间上都为港口和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也为港口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分工已从产品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向该类分工不断深化以及水平分工不断扩大的方向发展。这种分工形态的演变主要由跨国公司为主导,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有利的区位和要素投入组合,通过强大的海陆物流系统选择最佳的原材料和最有效率的技术来进行运作。

从经济全球化的空间表现来看,国际分工强化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活动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更为明显和突出的作用,使之更为直接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与竞争。全球化将根据城市与地区优势重组国际经济秩序,进一步改变地区性困子的空间分布,形成新的动态空间结构。整个世界经济更加依赖于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的发达,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他运输方式(陆运、空运或内河航运)的必经过渡点,作用逐渐延伸并被强化作为组织外贸、发展工业和相关产业的战略性作用,也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因此港口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被凸现出来。港口和城市间的关系变化也从仅满足城市经济运转的需要向港口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方向转移。

因此,全球化趋势下的港口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在新的经济体系架构下,港口战略要点的转移极其重要,甚至关键性地决定了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构架。

当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运输和交通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建立广泛的关系。海洋运输的巨大能力及成本低廉等优势,是港口成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与外部联系的首选方式和重要节点。港口因生产和经营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人员、物资、信息、资金的流动,直接产生了港口产业(海运、仓储、集疏运等),引发了依存产业(造船、贸易、钢铁、石化、电力、加工工业等)、派生产业(有关港口的金融、通信、保险、修理、旅游、服务等),从而形成集生产、经营、商贸、旅游、信息甚至服务网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区域。由于城市和港口在人类活动中的紧密关系,依港建城,港城一体,互相依托、促进,形成了世界上许多港口和城市共同发展的现象。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林业;作用;措施

1生态城市发展中城市林业起到的作用

1.1改善城市气候

伴随城市林业的持续发展,在城市中适当的增添森林植被,会因为植物数量的增多,提高枝叶茎蒸腾水分的作用与热量吸收作用,所以,能有效整改城市当前的气候现象,甚至还能有效降低城市存有的热岛效应。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以北京的绿化夏季降温效益为例,伴随城市植物绿化的增多,不仅能有效地整改地城市中覆盖率不足地方的气候条件,更是借助于光合作用,进而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合理控制城市的温室效应,在确保城市气候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美化环境的作用[1]。

1.2净化城市空间

城市林业的发展,不仅起到了树木和叶片的净化空间作用,更是能够借助于树木的增加,进而吸收大气中存有的污染物,有效降低城市空间中存有的有害气体。根据研究表明:在城市中种植的某些树木,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分泌出杀菌物质,从而杀死在空气中存活的有害病菌,而且树种的种植还能有效吸收大气中的CO2,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乔灌木种植组合,还能在一定层次上降低汽车产生的噪声,从而有效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1.3减少水土流失

基于当前生态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林业还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扩大城市森林覆盖率,不仅能有效减少暴雨流量和洪水对地表土壤造成的损害,还能起到降低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速。与此同时,增添城市树木和绿色植被,还能起到减少地表径流水流量与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环境水平。

2加大城市林业发展的措施

2.1有效完善法律法规

需要通过有效完善法律法规的方法,促使城市林业能够在发展中遵循“有法可依”的原则。与此同时,除了要有效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以外,还需要做好城市林业的宣传措施,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运用报纸或电视等方法实现城市林业的宣传工作,促使人们全方面认识和了解到城市林业的优势,不断提醒广大群众对植被的保护意识,防止植物在生长中遭到破坏[2]。

2.2组织开展管护活动

从事城市林业的工作人员,在城市林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需要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定期针对植被加大检查,高度重视植被的维护和修剪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和减少植被存在的潜在风险,一旦在维护和修剪的过程中发现病虫害问题,就要及时针对病虫害进行处理,并找出有效预防病虫害的措施。

2.3提高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城市林业的发展不仅与人类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有效推动城市林业建设与发展,就需要全面提高人们对城市林业的认识,促使所有人都能充分意识到绿化环境对城市发展及个人生存的重要性,从而完善城市林业的保护措施。

3城市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能在森林植被增加的过程中推动药材、木材乃至果业的发展。由于城市林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效益,并且还以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为优势,吸引更多境外人员进行投资和购买。城市林业起到了防风挡沙、水土保持等重要功能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城市蔬菜、水果,乃至粮食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增值。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促进了木材和药材种植规模的有效扩大,更在一定层次上扩大了建筑行业施工材料的应用。有效地完善了医疗行业所需的医药资源,进而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资源紧缺的世纪,我国能源消费也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资源消耗国。城市必将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燕尾服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2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一.五”其间,为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约有150个城市进行了初步规划,有些城市还编制了部分详细规划,一批城市按照规划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框架,并对以后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出现了失误,到60年代初期,作出了暂时不搞城市规划的错误决策。期间,城市规划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一些城市发展失控,管理混乱,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1979年以来,城市规划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9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使城市规划走上了法制的轨道。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它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用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在城市发展上改变以往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1994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底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

(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

…….

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到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中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存在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金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之,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Abstract: The future city planning is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existing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but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an, should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view our, care about all the sanctity of life and the future generations of welfare, have come from nature, return to nature experience. City development problems, such as population,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need to solve city itself, therefor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needs to consider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to solve development problems.

Keywords: city planning;c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中国城市发展带来的规划问题和挑战

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脱节,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和带来城市严重的环境问题;

2)高度混合的住宅与就业平衡发展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增加了社会交通成本,加剧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外部效应;

3)房地产商主导的城市发展一方面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增加了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方面也使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实现规划的目标的规划策略是:让市场决定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准备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因而,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不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已发生根本变化。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其次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二、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通常人们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问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它是由城市权力机构制定,并经上级政府批准的在一定年限内关于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等部署,以及城市用地、建筑和设施等布局的地方性法规或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们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三、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就不仅是建设规划,而是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为城市开发、建设、发展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证今天的开发、建设的决策不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即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主要是空间上的协调发展和发展的连续性问题。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决于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城市规划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发挥作用。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拓展了城市规划的责任,特别对城市总体规划而言,迫使我们将目光由规划期所界定的时限,投向更远的未来,由规划边界所界定的城市建设区投向更广阔的区域生态远景,由相对单纯的物质空间投向更复杂的社会空间。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规划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引导城市走向稳定,协调的发展之路,对城市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结束语

新世纪的城市发展,应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城市”为目标,掌握自然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共设施的充分开发,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延续与发展,创造安全、高效、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坏境。如果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顾汇达.深圳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汇报,2000(3).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特色;生态

一、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基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具体体现在:要建设好城市,推动城市发展,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做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内外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

(一)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城市的总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每个具体地段空间形态设计,城市规划只有局部服从整体,只有在这样的控制之下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环境。

(二)坚持以人为本

开展城市规划,根本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民生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城市发展,加快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关键。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紧抓加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三)尊重自然

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又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的地形地貌、城市的水源容量、城市的地质分布状态、城市的植被条件以及城市的气候特征等因素,都是影响城市规划非常重要的限制性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在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必须慎重考虑这些自然条件。

三、加强城市规划,推进城市发展的策略

(一)做好土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首先对住宅、自然和社会环境发生作用,继而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土地的混合使用(如居住与商务)能缩短居民的通勤距离,因此要鼓励居民以步行或骑车来代替驾车。土地混合使用的程度与步行和骑车出行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城市的密集增长与土地的混合使用是健康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健康城市的土地规划还重视公共休憩场所的建设。公共休憩场所为居民提供了锻炼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对于增进居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精心做好城市园林规划

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城市园林设计,以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媒体向社会公示。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三)建立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出行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立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是破解城市交通难题的根本出路。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与综合交通规划有机衔接、同步编制,积极探索建立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一体化编制机制,城市功能布局紧紧围绕城市交通来组织,避免城市交通规划与其它规划“两张皮”。也就是推行公共交通引导开发(TOD)模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使居民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从而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城市道路可大体分为生活性和交通性道路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的空间特征也不尽相同。在道路设计时应注重利用各类要素进行引导与控制,强化道路的空间品质。生活性道路应在设计时应以人的通行空间为设计尺度,强化人活动的特征,在保证必要的车行量的条件下,可尽量增加行人的面积,增加活动量,合理设计人行道、休闲设施以及公交站牌等内容,维持人参与活动的多样性。交通性城市道路的设计要着重考虑车行速度、空间尺度,如快速高架干道宜设计在能够眺望到城市整体的自然景观的区域,市内的道路能够展示出沿途不同区域的城市意象。

(四)突出城市的特色规划

加强城市的特色,特别是地域性特色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对城市与地域文化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发扬城市的独特风貌,反映城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展历史和人文景观的不同而形成的特色,最终反映城市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实现城市风貌的个性化。

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域文化资源。对于城市文化资源,我们首先要做好开发工作,发现和发掘城市文化资源,明确城市的历史轨迹和历史地位。其次,对现有的已经发现和发掘的城市文化资源,我们要做好保护工作。第三,要合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城市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把丰富、深厚的特色文化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建设有机巧妙地结合,展现出城市特色文化,并籍此提高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城市环境景观不能死搬硬套,每个城市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城市景观应在城市文化定位所确立的基调上,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艺术结合起来,体现时代精神,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建筑景观。规划好城市景观走廊非常重要,它是其他标志物建设与规划的基础,是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城市纪念地、雕塑及建筑是城市地域物态文化特色的直接体现,这也要在研究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特别是在研究城市的文化传统与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要与原有的环境相协调,包括与旧建筑为主的人文环境的协调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进行城市标志物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精品意识、民族传统,要把标志物高度与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并非越高越好。

参考文献

篇10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This paper gives the basic concept of city plan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planning the great importance, from controlling the size of city, intensify law enforcement, keep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various, specific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blems tha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deep discussion, to promo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humanities landscape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建设和发展,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关系重大。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建筑者对城市都有着种种向往,城市规划作为一项专业学科是近代的产物,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城市的经济、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已日益突显。城市规划是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在我国,指根据已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做的市内各局部地区的规划。各区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有各自的规划。可分为:功能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实体规划等。

2.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城市化的关键时期,使城市成为设施完善、管理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市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各种关系,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文明古国,国家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在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土上,民族众多,风俗各易,这就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情城市。根据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订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和对城市局部地区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作出具体布置的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因素影响,深入研究城市人口、民族、历史背景、资源储备和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现状、趋势,对城市的性质、功能和规模做出准确定位,对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进行了统筹安排,对今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可持续发展储备。针对以上问题的种种,在具体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应当给予极大的重视。

2.1节约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其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合理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要体现应有的整体性和战略性,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可开发利用耕地储备更是不足,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首先要确定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方向和规模,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不断提高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切实搞好近期建设规划和长期整体规划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切实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

2.2城市规划要有法制效力,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我国是法制国家。因此,要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充分认识法律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城市规划法》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法律,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规划和建设活动都必须遵守,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在《城市规划法》指导下制定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城市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不能超越规划进行。

2.3旧城改造保持民族特色,有效解决征地拆迁中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国的城市也大都是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城市是建筑的体现,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本土的,才是国际的。建筑与城市的价值更是文化的积淀,以及前瞻性的眼光。沉稳、内敛以及持久的品位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城市的景观是由建筑物、构筑物、城市街道、广场空间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纵观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景观,北京的故宫、开封的龙亭、西安的大雁塔、拉萨的布达拉宫无不透射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渊远历史,在老城改造中如何保持历史的完整性,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又不能破坏城市本身的景致,同时还要尽量照顾旧城的开发能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一致,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忽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也不顾城市所在区域的历史文脉。其结果使得城市越发缺乏人性的魅力,也加速了中国城市与建筑传统的消亡。一味的复古,只会使中国建筑裹足不前,沉重而灰暗,失去生机。如何在中国建筑中注入时代的生命,并应用最新的工艺材料和技术建造出新的中国式城市,是摆在城市规划者建设者面前的问题。中式现代建筑风格究竟什么样,城市规划、建设者要潜心研究城市自然生态、民俗风情、产业特色、文化特点研究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他们正在做出不同的尝试,建设富有中国的、特色个性的城市。

当前征地、拆迁困难多,办法少,也是影响建设按规划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拆迁中的问题,主要是建设项目中往往没有安排拆迁所需经费、材料,再加上动员工作难做,还需要先建好拆迁房后才能搬迁、动工建设。征地困难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近郊区土地大量被征,征地光给些土地费无法解决社员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因此征地费时费力,甚至一拖几年,有的只好被迫放弃建设安排。这样因征地、拆迁工作难做,往往最后选点不是按照规划进行,而是服从征地或拆迁工作的难易,不但拖了基建的后腿,而且建设分布不合理造成大量浪费。为解决征地困难问题,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征地后社员的生活出路问题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安排当临时工、合同工,成立郊区劳动服务大队,粮食队改为蔬菜队等等。

3.结语

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城市的各项建设,关键是要把城市规划搞好。但是,怎样组织实施规划,如何把一个城市按照规划意图进行管理,这是我们规划部门甚至是城市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城市,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