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范文

时间:2023-03-15 00:2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金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金融

篇1

在金融危机中,供应链金融在西方银行业中一枝独秀,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欧洲货币》杂志更是将供应链金融形容为近年来“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实际上,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往往因其强势地位而给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造成压力。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则因难以从银行融资,从而造成资金链紧张,整个供应链失衡。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就等于将资金注入了整条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

1 多维发展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进行的如火如荼,但与国际银行的发展相比,在今后的发展将呈现不同的模式和特点,这可从组织架构、营销模式、服务范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组织架构来看,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物流和金融两大领域,业务的地理空间跨度大,专业化程度高,业务运行自成系统,其高效运行需要一个相对独立、专业的运营环境,这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的趋势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存在三种组织架构模式,一是公司制,即由商业银行或大型物流公司成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公司,如UPS资本和摩根大通银行收购物流公司Vastera,但在国内尚需制度创新;二是事业部制,但需要管理会计的施行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撑;三是传统银行架构模式下的专业化、集约化操作平台模式,如中信银行提出的“总行系统指导、分行集中操作、支行专业营销”的管理模式。

再次从营销模式来看,如果把供应链金融的营销服务模式确定为1+N,国际银行更多的是从解决“1”的问题出发,以“应收账款融资”为关键词,主要面向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通过电子平台对订单、发票等数据信息流进行管理。深入稳定与“1”的关系的同时,培育新市场的客户群。而国内银行的营销突破口刚好相反,供应链金融业务始于以货押授信业务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自偿性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大多数银行“1”只是市场营销的中介,目标客户群是以经销商为主的“N”,以“存货融资”为关键词。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国内大型企业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深化,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营销模式的出发点将进一步向核心企业转移,核心企业的上游客户也正在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目标客户。同时,营销出发点也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包括保险公司在内都可能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从而实现成片开发,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扮演“1”的角色。

最后从服务范围来看,供应链金融在国内是从中小企业的存货融资业务发展而来,大多集中在核心企业的下游一级经销商。国内商业银行从供应链的角度对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以及终端用户提供的金融服务相对较少。随着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国内诸多银行的实践,一些银行已经有意识的从核心企业出发,开始对上游供应商、二级经销商以及终端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从供应链的定义来看。一个供应链包括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零售商、终端用户等节点,如果要达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财务供应链成本最小化的目标,相应的金融服务也应该覆盖整个网络链条,因此从理论和国内外的业务实践来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将逐步扩大,直至覆盖整个链条。

从中长期来看,国内供应链金融将必然获得深化发展。首先,国内产业组织结构中的供应链模式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核心企业提高整个供应链价值的需求将日益增强;其次,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日益依附于供应链,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背景下的银行提出了按照供应链方式进行风险管理和开发中小企业的要求;最后,供应链金融涵盖传统授信业务,贸易融资、电子化金融工具等,具有整合特征,风险控制理念相对先进,具有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前景。

2 创新出招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发展上有一定特色。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200亿元,同时带动存款约1000亿元,行业涉及汽车、钢铁、家电、有色金属、设备制造、电信设备、煤炭、石化等,尤其是在汽车、钢铁、家电等行业具备较好的客户基础,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中信银行在管理模式、产品研发机制、营销渠道、产品组合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将进行针对性的创新。

首先,从管理模式创新来看,中信银行将从三方面入手:发挥集团协同效应,探索集团下物流公司与银行合作的供应链金融组织新模式;建立操作平台,形成集中化的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明确专业经营机构,建立专业化经营队伍。

其次,从产品研发机制来看,中信银行将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模式。一是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方式。总行确定产品创新试点分行,分行提出新产品,选定支行和客户,在总行指导下进行业务推进,总行归纳总结完善后形成制度在全行推广;二是采取多部门协作方式,新产品推出需要业务、风险、IT、会计、支行等多部门多岗位人员参与,涉及产品经理,风险经理、IT经理、客户经理等岗位,有时甚至还需要外部机构的参与;三是建立创新机构和激励约束措施,分行设立产品创新领导小组,督促业务创新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对优秀的创新业务和人员给予多形式奖励。

第三,营销渠道创新方面。中信银行将避开以往商业银行主要从本区域内中小供应商出发的营销渠道,转向与大买方、大企业结合,为供应商融资提供解决方案;2、与大卖方合作,为下游客户提供融资解决方案;3、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为业务发展提供条件;4、积极与供应链管理公司寻求合作,这是物流行业近期出现的一些新商业模式。在各地成立一些供应链管理公司,类似于UPS的盈利模式,但缺少了对供应链和销售终端的融资环节,存在一定政策风险。中信银行由此看到了商机,即选择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供应链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创造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从而实现成片开发,实现一举多赢。

第四,在产品组合创新方面。一般供应链金融分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融资三类,融资模式具有结构化定制的特点,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商业银行可以在产品组合上进行创新以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典型的产品组合有商业贸易信用险下的经销商融资业务、国内设备制造买方信贷业务、供销通中间商融资模式、商商银融资模式等。

篇2

以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研究层出不穷,当前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可以区分为金融导向和供应链导向两种视角,在此基础上,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绩效的界定也存在分歧。文章通过梳理发现,在金融和供应链导向下学者对绩效的衡量都比较片面,而在整合视角下,通过可得性、融资成本、融资周期和融资量四个维度来衡量则是更加合理的做法,也更适用于实证研究。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金融导向;供应链导向;供应链金融绩效

一、引言

针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依托于供应链架构和真实交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我国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在2003年率先推出“1+N”供应链融资,主要以焦点企业为基础拓展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业务(胡跃飞,2007)。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突破了银行范围,逐渐形成由焦点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生态模式(宋华和陈思洁,2016)。根据研究机构统计和预测,国际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Timme等(2000)提出,当供应链上的参与方和为供应链中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链外主体通过建立协作来实现供应链目标,并且考虑到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进程、全部资产和主体,这时就称作为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具有一些独特性,使其区别于其他的融资方式。第一,供应链金融中包含了更广泛的参与主体。供应链金融包含两个以上的“机构参与者”,宏观层面包括从供应商直到最终客户的所有产业或企业主体、链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或政府;微观层面包括所有参与运营活动的部门,如采购、生产、分销和物流部门等(Hofmann,2005)。这些主体保持着法律和经济上的独立性,但共享关系资源、能力和信息,并共同承担风险。第二,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机制灵活,并具有多种业务形态。供应链金融更注重对交易、关系等"软信息"的考察,焦点企业信誉的外化和扩散能够有效克服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的劣势。除了传统的银行所能提供的普通贷款、贴息贷款、票据融资等,供应链金融还可以通过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和预付账款融资,此外还包括战略关系融资(宋华,2015)。前三种业务形态已经被部分商业银行、物流机构和供应链焦点企业广泛采用,最后一种是由少数焦点企业所开展的新兴的业务形态。第三,供应链金融具备供应链管理基因,并作用于供应链整体。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合作、物流和金融的交集,需要参与主体对组织之间的金融资源进行计划、引导和控制,从而共同创造价值。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在于真正理解内在的物流中的因果关系,并考虑其对金融的影响,因而企业必须要分析供应链系统和流程,将运营方面的驱动因素和更高层的金融指标相联系(Gomm,2010)。

二、不同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研究

在对供应链金融内涵明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完整的供应链金融兼具供应链管理特征和金融功能(Hof-mann,2005)。已有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视角,即“金融导向”(Finance-oriented)视角和“供应链导向”(Supplychain-oriented)视角(Gelsominoetal.,2016;Ca-niatoetal.,2016)。1.金融导向。在金融导向下,供应链金融是银行或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行为,主题是一系列创新性的短期金融解决方案,侧重对金融工具和融资条款的设计,注重对金融属性的讨论,资金提供方是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构成部分。金融导向的重点是各环节中产生的应付账款或应收账款和基于其产生的融资本身,Lamoureux和Evans(2011)认为,贸易过程中那些能够激发出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的活动值得关注,这些活动包括对订单的确认、运输活动以及支付活动。More和Basu(2013)将供应链金融划分为运输前融资方案、运输中融资方案以及运输后方案三种。这种观点正是我国多数银行在实践中的做法,即按照应收和应付账款产生的节点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分类。中小企业运营过程中由资金的支付和接收错位产生了资金缺口,银行针对各环节产生的应收和应付账款进行质押、担保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2.供应链导向。在供应链导向下,学者从供应链资金流动问题展开研究,将营运资金管理框架在供应链情境下进行扩充,强调供应链成员企业彼此通过合作实现对现金周期(C2Ccycle)的管理(Randall&FarrisII,2009),银行的角色重要性则被淡化了。因此,供应链导向下的研究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研究,着重考虑融资的目的,强调资金流和企业协调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供应链金融通过资金和财务交易的协调,可以为产品供应链上贸易伙伴之间的产品和服务流提供支持(Blackman,Holland&Westcot,2013)。供应链金融通过将全球价值链中的客户、供应链和金融机构以及技术提供者联系起来改善全球价值链中各个部分的资金流,可以提高全球价值链的合作、效率和促进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Lamoureux&Evans,2011)。这两种研究导向都会讨论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等营运资金的优化和管理,但供应链导向下研究关注如何通过特定手段实现供应链资金流的优化,最终实现供应链管理目的;而金融导向的研究只对融资产品本身金融属性进行讨论。基于金融导向来研究供应链金融,脱离了管理研究的范式和供应链情境,一般也是短期导向的(Gel-sominoetal.,2016;Caniatoetal.,2016)。因此,我们更应该理解供应链金融如何从产业供应链当中发展演变而来,以及回归到供应链管理本身来考察供应链金融当中所涉及的具体的模式、流程、金融手段等,以及所实现的融资绩效。

三、供应链金融的绩效

供应链金融能够带来整体状况的改善,财务方面包括降低企业或供应链财务成本、提高企业及全链条产品周转率、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和绩效等,非财务方面包括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增强供应链成员关系等。在目前的研究中,学者将供应链金融所实现的这些间接改善作为其本身的绩效体现。这种做法不太恰当,供应链金融与其带来的间接绩效不应被混淆,特别是在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实证研究时,只有确定了融资绩效的内涵,才能挖掘出各因素之间真正的作用机制。在不同研究视角之下,学者对于供应链金融绩效的理解有很大区别,本文根据不同导向对现有研究中的供应链金融绩效进行了整理。1.金融导向下的供应链金融绩效。在金融导向下,供应链金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外部债务融资,可以按照统一的计算规则将其绩效与外部股权融资、内部融资的绩效进行衡量和对比。这种统一的计算规则就是“投入产出比”(魏开文,2001),主要是将供应链金融活动中中小企业资金的取得成本与使用收益相比,得到的比值就是融资工具的效率,即供应链金融绩效。闫英和王超峰(2007)以物流金融为切入点,分析了物流保理融资的绩效,其中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清偿能力是五个主要的评价因素。李占雷、吕伟伟和牛箫童(2014)专门测量了供应链企业在对不同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进行决策时要考虑的融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即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信用成本(核心企业担保代偿成本)和时间成本(收到融资时间长短)三个方面。薛梦婷、程克群和孟令杰(2016)针对供应链中小企业的不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采用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期限、资金利用率、融资主体自由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融资机制规范度六个方面来进行融资效率的衡量。金融导向下,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绩效的衡量,是将对供应链金融的绩效抽象成一个比率。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供应链金融活动发生的前提是供应链情境,而且中小企业本身财务制度不规范也导致对融资成本和融资收益方面数据的获取存在难度。2.供应链导向下的供应链金融绩效。在供应链导向下,供应链金融活动是供应链中焦点企业为了优化企业营运资金开展的融资实践。链上中小企业受到资金限制,导致生产和库存等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影响供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于是企业和学者开始尝试解决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动问题。与供应链中资金流最相关的指标是供应链运营资金,即现金循环周期(CashtoCashCycle,C2CCycle)。营运资金周期模型是衡量企业的资金流如何在不减少企业利益的情况下维持供应链整体运行,是将供应链中采购、生产和营销活动中涉及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库存的周转都折算成为以天数为单位的指标。这种衡量方式可以体现供应链中资金流动情况,因此成为衡量不同环节或整体供应链金融绩效的手段。以营运资金作为衡量供应链金融绩效的做法在国外早期研究中较为常见,AberbeenGroup(2008)在报告中指出,与供应链金融有关的绩效指标为平均现金周期、上一年现金周期相对改进量、应付账款天数、应收账款天数。Randall和FarrisII(2009)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供应链中企业金融实践在供应链层面的拓展,即企业之间共同对现金周期管理、现金流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管理,优化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现金周期情况。Blackman,Holland和Westcott(2013)将供应链金融的绩效区分为运营/操作、质量以及战略三个方面,主要也都和供需企业之间的支付活动有关,运营/操作方面的绩效包括支付额的减少、支付周期中的提前期、供需企业结算日期的变化情况等。韦桂丽,王耀球和薛工(2009)在研究物流金融时,提出可以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来作为宏观物流金融绩效的衡量指标,这是用产品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除以流动资金平均余额得到的。尽管供应链导向更加重视供应链金融运行的供应链情境,加入了对供应链不同环节下资金形态的考虑,但仍然仅以时间作为主要供应链金融绩效的衡量指标。这种衡量方式同样比较单一,不足以反映出供应链金融绩效的真正内涵。3.整合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绩效。在前两种导向外,还存在着第三种整合性的供应链金融绩效衡量方式。在整合视角之下,学者认为供应链金融不仅是供应链企业的一项财务活动,更是一种资源,应该从“获得”和“分配”等方向去评价这种资源。因此,在选择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绩效的衡量指标时,不仅要反映出资金资源的获得成本(难度),还要体现金融资源为企业和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这样的衡量往往从多角度进行,学者所提出的维度也相对全面,主要以可得性和价值性对供应链金融活动的稳定性和未来潜力进行刻画。Tagoe,Nyarko和Anuwa-Amarh(2005)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时提供了一个综合框架,包括资金的可获得性(Ac-cess)、融资期(Duration)、成本(Cost)和融资充足程度(Ad-equacy),这四个维度能够从多方面反映企业获得资金的本身和对资金利用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学者Gomm(2010)将经济价值增值模型纳入对供应链金融绩效的衡量,提出消费市场中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对应资本市场中的未来、风险以及市场导向,因而供应链管理所提高的金融价值也可以从三个方向来衡量,即时间(Duration)、量(Volume)和成本(Cost)。Song等(2016)综合了以上两篇文献,在研究中将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质量以资金可得性、利率、量和贷款时间四个维度来测量。宋华、王岚和史晓盟(2014)将Gomm提出的模型转化为资本融资率、业务融资周期率和成本盈利指数三个维度,并通过案例研究证实了原先EVA三维度的适用性。杨毅和候雁(2015)认为,应该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进行多维度评价,并在研究中基于融资难度、资金成本、时间效率和企业可采用替代融资方案的程度等四个维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进行了考量。事实上,供应链金融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够真正理解供应链内在的因果关系,将运营层面的驱动因素与更高层的金融指标相联系。因此,考虑到供应链金融活动的风险性和未来性,结合供应链金融资源的可得性与价值性,应该将供应链金融绩效落在可得性、成本(费率)、时间(周期)和量(额度)四个维度上。这四个指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见图1)。在供应链金融实践中,融资费率是资金获得和使用的代价,这种代价的确立,是考虑各种影响供应链运营以及风险控制的直接结果,供应链越是稳定、持续,参与各方关系良好,融资费率越低,从而实现融资周期缩短和频率的加快,单笔融资量变小但总量变大,融资的可获得性也更高。融资周期是被融资者可以利用的时间跨度,融资机构为了防止在长时间内供应链运营波动而出现资金无法回收的情况,从而在不影响经营成本的情况下尽量避免资金被占压,融资可得性可能也较低。融资额度对应着中小企业需要相应创造的价值额度,融资过大的情况下违约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一旦供应链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产生延迟阻滞,会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和收益,因而风险高的情况下融资额度不会太高,融资可得性同样不会太高。

四、结论与展望

篇3

探索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解决大型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推动大企型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

需加强中介合作

今年以来,供应链金融这个概念频繁被提起。供应链金融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货权及现金流控制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目前来说,其主要做法是从商品的生产、物流、分销、零售各个环节出发,挖掘企业的资金需求,并且以掌握的大数据为基础进行风险控制。

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考核企业资质、业绩、财务特征和担保方式等,但在供应链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形态和风险管理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信贷模式。国美金融供应链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张鹏对《经济》记者表示,供应链金融是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存在的,利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作为抵押、质押,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真实贸易的基础能够有效地杜绝恶意套取资金等情况出现。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而不是一个单一指向的融资品种。也不要把供应链金融与小微企业贷款等同起来,供应链金融是“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的客户细分层次很多,行业细分也专业,它本质上也不是一个标准化产品,而是一个“标准化服务+非标化定价”的一个一揽子服务方案。怡亚通宇商金融副总裁宁洁告诉《经济》记者,在金融全面脱媒的大趋势下,供应链金融反而是一个需要加强中介合作的领域。

供应链金融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风控效果。宁洁分析称,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的原因在于,以前银行所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只服务了最上层(通过公开报表,有形资产可以评估判断和定性)的那部分客户,真正的供应链金融要服务到各行各业的客户中去。至于风控效果,“风险当然要能够被管理才有正面的效果,但手段不能单纯通过提高门槛把大量客户挡在门外来防范风险,这几年金融系统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到,风险准入门槛的提高并没有阻止风险的发生,反而纵容了那些‘投其所好’做造假单据满足这种高门槛设置的业务,把一些原本信用不足但可以通过管理改善的风险问题演化为更严重诈骗事件”。

除此之外,市场潜力在还体现在中小企业的巨大融资缺口及融资需求。在经济增长下行和产能过剩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的资金周转难度和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断增加,同时相应的拖欠及坏账的风险也在增加。

对此,易观互联网金融总监马韬认为,如果将该部分应收账款加以利用,并紧密地结合产业金融服务,既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能延伸金融机构服务的纵深度,将会形成巨大的市场。

从市场潜力来看,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下,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盘活企业流动性资产。“供应链金融是贴近真实贸易的,比传统固定资产抵押的贷款和流动性资金贷款更贴近企业的经营。”上海文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钟胜九对《经济》记者表示,真正风控的核心是贸易真实性以及借助已经形成的核心企业供需链条的管理来给它的上下游提供更好的信贷支撑,所以运行良好的供应链金融能够进一步降低整个群体和链条上的风险。

风险是因离真实贸易太远

其实供应链金融也是产业链金融的一部分。在投中研究院分析师陈伟看来,产业链金融从生产到消费的流程中,消费生产企业产品的企业不是即时付款的,存在账期的问题,一旦没有及时付款,就存在兑付风险,产业链金融就是试图解决应收账款的风险问题。“总体来说,就是用类似于资产证券化的手法来控制账期的设计。”

在政府政策的不断支持下,除金融机构外,传统产业公司、电商平台、大宗产品资讯网站、物流企业、ERP软件服务商等,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试水供应链金融模式。“对于医疗行业来讲,以P2P网贷为例,医疗类P2P网贷平台的金融产品主要围绕医院、医药公司,销售、医疗器械制造商以及经销商展开,以供应链金融为主,解决中小型医院、中小型医疗设备商和经销商的融资缺口。”盈灿咨询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对《经济》记者称。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涉及到生产类、商贸类、零售类等企业,涵盖了市场上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市场容量巨大。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樊迪告诉《经济》记者,过去这些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是银行和民间拆借。“银行授信额度有限,民间拆借成本高昂,这些都给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许多风险的发生,不是专业能力不够,而是离真实贸易太远。宁洁认为,只要供应链金融跟着这条供应链条主线走,就能把真正的供应链金融做起来、做透彻,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甚至到农村市场,从5万元到500万元不同层次,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特点的客户都能够得到符合他们信用特征的金融服务。

对于快速消费品或需要有保鲜期、严格运送规则的化工、医疗用品来说,供应链金融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就是账期本来就相对较长,另一方面就是一旦出现风险,损失会相对较大,陈伟认为,如果能够把这部分资产通过其他的方式提前变现或者更好地控制它的风险,其实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在钟胜九看来,供应链金融往后发展一定是行业化的,甚至包括整个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因为供应链链条本身就在行业当中,只有更深入才能真正理解到行业的经营和波动。但供应链金融也不一定能够在所有的行业都起到显著的效果,“这要看行业的特性,不同的行业可能会适用不同的供应链模式或产品,比如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更多的是货押业务,以物流、控货为核心,但是也反映出操作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比较适合大宗商品”。

而大消费品行业,涉及到老百姓的医食住行玩。钟胜九表示,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弱波动的,受经济周期的变化影响不大,但是其更需要进一步掌握行业的经营规律,评判该行业里的企业经营的成效,核心企业看中的不一定只是供应商那一端的供应链金融,可能更看中渠道端的、营销链条上的供应链金融。

成商业银行转型突破口

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最早玩家,1999 年深圳发展银行最早涉入供应链金融业务,2005年深发展银行正式提出供应链金融,之后包括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都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目前,商业银行在进行经营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已纷纷将供应链金融作为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之一。

商业银行的主要优势在于,资金成本低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制约在于,由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整体对供应链企业的授信额度很低,银行只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向行业类最优质的企业,而大部分企业却难以融到资。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板块中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马韬表示,其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方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拓宽了客户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链,进一步降低了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三个方面,通过围绕核心企业级依附产业链,可以延伸银行金融服务的纵深度。

现在商业银行受资本金约束,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一些授信业务,这方面约束就会很受影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认为,商业银行需要提供一些比如资金结算或其他理财产品为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对商业银行来说,不仅是一项信贷业务,它还可以成为很多中间业务拓展的接口。”商业银行要融于产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目前看来,供应链金融应该是产融结合的最好方式。

银行逻辑就是把所有产品都做成债,既然它是债,就要有债的传统逻辑和风险控制手段,他们不敢追求更高的浮动收益,一旦出现风险成了坏账,对于从业者或是更高级别的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陈伟告诉《经济》记者,供应链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能够更好地掌握它所产生业务对象的现金流状态和信用资质即产业经营状况,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下一步的贷款方面的征信问题。

金融是一个讲资本,讲深厚的历史沉淀,讲经验累积,讲丰富的网点资源(包括线上线下)的行业,宁洁认为,成熟的供应链金融战略布局,是经过大量的时间沉淀和累积出来的,没有这种供应链布局,很难谈真正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未来银企应该密切加强合作去做供应链金融,在金融全面脱媒的大趋势下,供应链金融,反而是一个需要加强中介合作的领域。”

改善两个层面的企业融资难困局

供应链金融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对于其能否破解或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在宁洁看来,关于小微客户贷款,市场上有个普遍的误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所以一定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生意做,就能赚大钱。“这是电商的逻辑,网络覆盖销售的逻辑,而不是金融的逻辑。”金融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只服务那类“有需求还得起钱的客户”,即有信用的客户。

她还表示,我国非国有中小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高,本质上是风险识别成本高。银行不是没有专业能力去服务这部分客户,而是没有成本去服务这么小的客户,以前银行为了完成“服务中小企业的指标”,用了降低风险容忍度的办法,结果会出很多风险,因为银行离真实贸易很远。在各个细分领域内的贸易平台性企业,等于是在给银行提供风险预审服务及贷后管理工作,它们在行业细分领域里有比银行更恰当的风险控制优势,这些细分行业领域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动态数据在这个平台管理的供应链上进行交互,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客户的动态识别能力会高于银行,金融服务也容易扩展到实体企业中去。

供应链金融为核心企业所处的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并且主要是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此,张叶霞认为供应链金融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且融资成本高企的环境下,是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银行从经营的风险与收益角度出发,更倾向于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这种现状。

张鹏对记者称,在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中,一般参与主体只有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和中小企业双方,有些也需要第三方担保人的参与。“而供应链金融一般是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中心和出发点,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把资金有效注入到链条中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以‘激活’整条供应链,提高供应链资金运用效率。”

篇4

近来,A股掀起一股民营银行风,期间各种与民营银行沾边的概念股都曾出现过抢眼的表现。6月3日,金发科技公告称,公司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认购比例30%。6月5日,金发科技的股价创新高,达到17.85元/股。至此,金发科技从3月初的7元每股一路上涨,截至6月5日收盘价17.19元,涨幅接近150%,引起资本市场不少的关注。

探究企业

主导产品销售规模稳步提升

金发科技是国内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种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拥有阻燃树脂、增强树脂、增韧树脂、塑料合金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4000多种牌号的产品。

据统计,国内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1000家以上,但仅有70余家年产能超过3000吨,大多数企业产品种类、客户资源非常单一,依靠低成本优势存活。

家用电器和汽车领域是改性塑料的主要应用下游。金发科技以家用电器改性塑料起家,通过开拓汽车市场(连续3年增速超过25%),产销量不断攀升,目前国内企业中公司改性塑料的产销规模最大,2014年实现95.59万吨(不含贸易量)。随着公司募投项目陆续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将继续扩大。改性塑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集中度低下的特征为龙头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发展良机。

此外,改性塑料抗冲击、轻量化、强度高、阻燃性好,其90%的生产成本为原材料(各种合成树脂),而合成树脂价格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因此公司改性塑料的成本与油价也有着较高的关联性。

2014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金发科技短期经营业务因存货跌价损失而受到一定影响,但受益于采购成本下降,价格传导至下游存在一定时间迟滞,公司改性塑料业务自2015年一季度开始毛利率同比环比均有了明显改善。

新材料带来新增长点

金发科技自2003年开始探索可降解塑料,目前已经开发出完全生物降解薄膜类、注塑类、挤出型材等应用的数十种牌号专用料。受益于欧洲多个国家的禁塑令,2014年公司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量大幅增长,全年实现销量近5000吨(90%用于出口),公司已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供应商。

国内方面,公司重点布局农用地膜市场。地膜行业此前长期大量使用聚乙烯地膜,其残膜无法降解,只能依靠人工回收,效率低下且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公司的生物降解地膜可在180天内实现90%降解。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生产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已开始在新疆、山东、河南、河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进行实验和推广。特别是在新疆,公司计划在2014~2017年期间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进行700万亩以上生物降解农膜的示范和推广等相关工作(2014年已完成14万亩)。2015年农业部将在12个省区率先开展可降解地膜评价试验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可降解地膜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据统计,2013年全国地膜使用量已达136.2万吨,若全部采用生物降解材料,按每吨3万元计算,未来潜在的市场空间就在400亿元以上。

高温尼龙是公司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主打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据统计,高温尼龙材料国内需求约有7万吨(全球20万吨),因其技术壁垒较高,此前市场被杜邦、拜耳等海外公司所垄断。公司自2013年扩张产能以来,凭借性价比优势,销量增长迅速。据券商调研了解,2014年公司高温尼龙材料销量约为2000吨,同比增速超过100%,2015年有望达到5000吨。

打造“供应链金融”

金发科技于2015年3月在珠海横琴区设立“珠海金发大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探索和研究供应链管理创新模式,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新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供应链管理、塑料原料以及塑料制品和化工类产品贸易、自营或各类货物的进出口业务、一般商品信息投资咨询业务、仓储服务、货运服务、物流服务、新材料技术咨询交流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仓储租赁。

显然,此次投资将合理整合金发科技仓库资源和成熟的物流体系,并通过线上平台协助买卖,线下物流组织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创新;同时,子公司可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和库存质押融资等)。此外,利用金发科技拥有期货交割仓库和海内外现货渠道的优势,开展仓单串换等场外业务,同时提供现货仓储、物流配送和仓单质押等增值服务。可见,这是公司利用本身积累及优势,整合集团资源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是公司在创新延伸业务的一次有益探索。

据了解,金发科技与大商所具备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大商所聚丙烯期货的指定交割仓库(全国共11家),此次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设立为双方进一步开展线上线下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且背靠珠海横琴新区,后续想象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6月3日公司公告,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认购比例30%。目前很多大型民营企业都通过参股民营银行向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供应链上合作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行业垂直B2B电商不断替代综合性B2B电商。

从金发科技前不久的2014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公司未来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可能性非常大。通过供应链服务,公司有望找到新的盈利模式。

券商评价

国泰君安:公司与广州御银科技及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联合设立花城银行,拟定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金发科技认购30%的股份。塑料行业具备1.6万亿~1.8万亿市场空间,产品品类牌号丰富,下游企业分散具备融资需求,是最适合做供应链金融的化工大宗品种。公司作为改性塑料行业龙头,拥有多年塑料贸易以及同大商所的合作优势之外,花城银行、金发小贷、中合信保等金融组合,将成为“金发大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大展宏图的强大后盾。

上调目标价至20元。维持公司2015~2017年EPS为0.42/0.5/0.6元。本次目标价大幅上调主要基于公司设立民营银行进展顺利,一旦获批将为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提高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40倍PE。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是各类聚合物树脂。而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聚合物树脂原料一般随原油价格波动,同期公司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除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外,还受到下游客户需求、国内其他厂商生产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并不能通过调整相应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完全转嫁给下游客户,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部分要由公司承担。因此,虽然公司对下游客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由于调价和工艺调整均有一定滞后性,若塑料原料价格出现短息大幅波动,仍然对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申万宏源: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9.33/11.39/13.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6/0.44/0.54元。目前股价对应2015~2017年动态市盈率36倍、29倍、24倍。公司作为改性塑料龙头企业,2015年将享受毛利率提升和产能进一步释放的双重弹性;而新材料业务经过多年积累逐步迈入收获期。此外,公司正围绕供应链金融打造多元化的金融平台,既有利于公司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通过整合塑料行业上下游资源扩大公司在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实现对主业的反哺。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成为实业+金融双轮驱动的化工新材料巨头,考虑到公司各项业务良好的成长前景以及公司积极转型的决心,我们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公司进口原材料占原材料采购比例在40%~45%之间。因此,外汇汇率波动对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有一定影响。

高管访谈

《小康・财智》:现在除了传统的改性塑料外,公司在新业务方面有哪些进展?

袁志敏(董事长):目前金发科技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企业,一方面是传统的业务,比如改性塑料,我们会巩固在行业的领先优势,但改性塑料的下游市场已经十分成熟,进入到一个稳定期。另一条腿就是原创性技术,比如金发正在做的可降解农膜,这个是未来成长性很高的一块。

我国土壤种植业需要用到许多的塑料覆膜,传统的这个覆膜是不可降解的,回收不当会对土地构成永久性伤害。而可降解农膜就不存在污染问题,一般90~120天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自然分解掉,从技术和环保来说这肯定是个好东西,但目前推广的阻力也很明显,就是价格太高,一亩地目前的价格是普通农膜的两倍还要高。

我认为要加大对可降解农膜的补贴,不仅在试用期间,在全面推广之后也要有所覆盖。回顾当初推广普通塑料覆膜的时候,国家也是给补贴的,因为不补贴无法培养下游的使用习惯,但过了一段时间习惯养成了,补贴就可以退出了。我很坚定地认为,可降解农膜不仅是一个产业,它更事关粮食安全大计,政府应该大力推广。

《小康・财智》:据我们了解,公司是投入了巨资进行科技创新的,为什么?

袁志敏:全球人民都已经意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金发科技一直都很关注环境、绿色发展的问题,所以一直在呼吁国家治理白色污染。作为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挣了钱之后干什么?就是要让企业持续发展,要在研发上持续投入。

我们投了10多个亿用于研发,可能现在还没赚到钱,但我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好,因为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持续投入创新,就不会有持续的收益,当然,前提是战略方向要正确。我们在新材料上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方向是对的,只要持续去做就会有结果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

同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广东省、广州市等也大力支持我们,提供研发经费补贴、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我十分感谢政府一直激励我们,也给我们很多平台,从而形成一股合力。

《小康・财智》:前不久,金发科技公告,要进军民营银行领域,为什么传统行业的金发科技要进军银行业呢?

袁志敏:民营资本渴望进入银行业无非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希望进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产业后,为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利用金融资源,说白一点,可以向关联企业贷款,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二是银行业在中国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回报率高,企业可以通过经营银行来获取收益,将来民营银行可以上市,“一本万利”。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0%,而得到的贷款不到30%。信贷结构的扭曲,使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地下钱庄和非法金融活动屡禁不止。

金发科技牵头申报的“花城银行”拟定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公司拟出资15亿元,认购花城银行30%的股份。事实上,金发科技在金融领域早已落下棋子。

篇5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金融监管步步趋紧,中央再三明确:金融要回归本源,要服务实体经济。而在2017年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84号文中,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被列为六项重点任务之一,文件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这在金融监管趋严的政策大背景下殊为难得。供应链金融在中国不温不火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却偏偏在近年来逐渐站上政策风口,这与当前在国内产能过剩、产业亟需转型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破解融资困境、促进产业转型的有力工具不无关系。

二、供应链金融概述

供应链金融本质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依托发生在某个产业链或者供应链上下游商业交易的真实背景,为链条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商业交易参与方提供融资服务,并借助交易中产生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以及资金流转情况,监测并把控融资方信用风险。这种金融服务主要以商业链条中的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服务对象,围绕采购、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展开。

三、供应链金融特点

(一)核心企业作用

核心企业通常来说在一条供应链中享有最大的话语权,其往往能够掌握整个链条中的信息流、物流以及现金流。核心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会通过一系列选择标准去主动选择供应商与经销商或下游生产客户,对供应链的组成通常具有决定权。在供应链的环节中,由于核心企业对上下游掌控能力较强,往往会对其上下游有比较多的资金占用。

例如,核心企业向供应商购买原料进行商务条件谈判时,会要求较长的账期,而供应商基于获得大订单的急迫以及??核心企业还款能力的信任,往往会同意对向核心企业的供货款附加一个较长的还款周期,这样就降低了其日常的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在生产与采购的生产活动中它就需要动用流动资金进行支撑。此时,供应商对核心企业享有的应收账款可以被转让给金融机构从而为企业融得资金,可以是应收账款保理的形式,也可以是应收票据贴现的形式。

又例如,经销商向核心企业进货,核心企业往往会要求经销商预付较大一部分订金,以加速其自身的资金周转。这就要求经销商先行垫付进货订金,如果经销商是中小型企业,其资金实力有限,金融机构授信额度也较小,即使支付了进货款也有可能造成整个企业资金链断裂。这时候,金融机构向经销商提供资金时,可以要求核心企业为经销商向其采购的货物提供回购承诺,即倘若经销商无力偿还金融机构借款时,核心企业将经销商所进货物进行回购。在实际操作中,也有金融机构通过占用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向经销商提供资金。

(二)供应链金融实质:高主体风险与低偿债风险的错配

根据上文所述,金融机构在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向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融资服务时,其实是基于对核心企业资信状况的判断,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看重的是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有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甚至会占用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而核心企业由于其上下游享受供应链金融服务后,能够进一步延长期账期,提高其资金周转率,变相达到了融资目的,因此往往乐于为金融机构向融资人提供的资金或信用提供信用兜底。这样,偿债风险就从融资人单独承担转移为融资人与核心企业共同承担,金融机构实现了“1+N”的业务拓展,扩大了业务范围。

然而,供应链金融不能仅仅理解为金融机构围绕着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开拓业务并巩固核心企业授信的一种产品。金融机构单单按照“1+N”的模式对核心企业授信去开展业务,将会带来过度授信的集中风险、核心企业行业周期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如果仅仅把供应链金融的本质理解为转移风险,则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的主体授信流贷的传统业务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目的是选取企业优质的资产设计融资方案,帮助企业盘活“资产”。这里的优质资产不单单局限于会计意义上的资产(例如对核心企业的债权),也包括融资人在未来大概率能够收取稳定现金流的一种业务(例如融资人与核心企业签署了长期的供销合同)。即使是主体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如果其与核心企业发生业务关系,则其就很有可能拥有优质资产。因为其对于核心企业的债权或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入通常取决于核心企业。换句话说,一个中小企业不太可能是一个实力较强的企业,但是其可能会有一些现金流入较为稳定的优质业务,供应链金融产品就是要为中小企业的优质业务提供资金或信用。因此,金融机构往往会利用核心企业掌握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通过“三流合一”来进行优质业务的识别以及贸易真实性的判断,并实现业务与现金流的监管。

因此,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在中小企业的高主体风险与其低偿债风险的错配。也就是说,金融机构针对拥有高主体风险的中小企业融资人,通过介入其业务流程识别选取出低风险的业务(取决于融资人与核心企业的业务稳定性以及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设计融资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其实在于有效锁定融资企业的优质资产或业务对应的现金流入,从而实现风险隔离,达到现金流特定化的目的,有效降低融资人资金混同风险。

四、供应链金融模式

按照现有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特点,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被分为三类:预付款融资、应收款融资和存货融资。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核心企业往往会配合提供其上下游历史经营数据、物流信息以及财务信息,金融机构以此来进行贷前审批以及贷后管理,并与核心企业配合进行受托支付等资金流转业务。

(一)预付款融资

前文提到,经销商或生产商向核心企业采购原材料或者产成品时,核心企业往往会要求经销商预付较大一部分订金,以加速其自身的资金周转。因此,经销商或生产商往往需要融资以支付预付款。此类供应链金融产品普遍的做法是由金融机构以受托支付的形式向核心企业支付采购款,而后核心企业发货。按照核心企业履行的职责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模式,一种是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指定的仓储管理企业发货,而后仓储管理企业按照金融机构的指令逐步向融资人发货;另一种模式是核心企业自身承担仓储管理职能,按照金融机构的指令逐步向融资人发货。无论何种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发送货物到达指定地点后,金融机构往往会将货物设定质押或抵押担保,作为一种偿债风险控制措施。同时,金融机构在这种业务模式下的核心是控制提货权,一旦融资人出现信用风险,金融机构能够立即控制仓库中待发货的货物,并要求核心企业回购,以降低损失。在预付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的配合至关重要,如果其因生产等原因出现发货不足的情况,核心企业需要就不足部分退还收到的采购款。

预付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其下游以及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多方共赢。对于经销商或者原材料采购商来说,大批量的采购可以获得更高的价格优惠,同时淡季打款、旺季提货能够锁定价格、规避提价风险。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大量的预收款及有助于增加其流动资金,也有助于其锁定未来销售、提前安排生产、降低产能闲置风险。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核心企业提供回购承诺实际上解决了货物抵押变现的问题,降低其自身信贷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此种模式下核心企业介入较深,金融机构能够藉此进一步挖掘核心企业的业务资源。

(二)存货抵质押融资

生产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往往拥有大量的存货,经营资金被大幅占用。存货抵质押可以盘活存货所占用的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存货抵质押融资主要包括现货融资和仓单融资两大类。两种业务模式下,融资企业皆将货物交由金融机构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仓储监管。按照接触质押的方式,现货质押又可分为静态抵质押和动态抵质押。静态抵质押通常适合分批进货、分批销售的企业,金融机构收取企业上一批产品的销售回款后会解除下一批产品的抵质押,企业得以将下一批产品进行销售,并将另一批产品进行抵质押,以此企业能?蚴迪只?压存货的滚动抵质押,从而盘活资金。动态抵质押适合库存稳定、货值稳定且产品品类较为单一的企业,此种模式下企业能够以新生产的存货替代拟销售的存货,以解除拟销售存货的抵质押,实现以货易货。

(三)应收款融资

应收款模融资常见于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即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前文提到,核心企业向供应商购买原料进行商务条件谈判时,往往会要求赊账,并会要求较长的账期。在该种模式下,供应商通常会以其对核心企业的债权进行融资,通常以保理的形式或者是票据贴现的形式进行融资,按照金融机构是否享有追索权又可以分为附追索权的贴现或保理与不附追索权的贴现或保理。

(四)各模式比较

2012年发生的上海钢贸事件对国内供应链金融行业震动极大,由于存货监管专业化需求较高、难度较大,仓储监管企业承担的风险又往往与预期收益不匹配,国内金融机构对存货质押业务心有余悸。

应收款融资由于金融机构承担市场风险较小,且不需承担企业的销售风险,往往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然而根据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情况来看,预付款融资模式更为火热,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核心企业对销售的关心和支持远高于采购,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又离不开核心企业的支持,因此预付类业务更容易开展。从财务角度来看,预付款融资能够加速核心企业资金回笼,提升经营性现金流质量,因此预付款融资对核心企业的吸引力更大。

篇6

9月28日,国内首个《供应链金融技术标准定义》(下称《定义》)在京。这项技术标准让现阶段火热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做到了有章可查。供应链金融是根据产业特点,围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基于供应链交易链条向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通过把握和获取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信息,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波及全球的“大生意”

这项金融服务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项“大生意”,在最近的一份时事通讯中,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指出,供应链金融全球可融资的高安全度应付款项达2万亿美元,潜在收入达200亿美元。目前,欧洲和美国占到其中的大多数,但麦肯锡表示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买方项目正在快速增长,这两个地区的供应链金融总收入自2010年起每年增长20%,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继续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欧洲委员会商业创新观察(European Commission’s Business Innovation Observatory)的数据同样显示供应链金融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它预测供应链金融的年增长率最高达40%,到2020年将稳定至10%。供应链金融不仅潜力巨大,所涉及的行业也将扩大,云供应链平台GT Nexus创始人Kurt Cavano认为,“在任何指定时间,一家典型的制造公司均有最高或达45%的运营资本被供应链占用,因此大多数供应链金融项目都出现在汽车、制造和零售行业并不奇怪。”

但是,麦肯锡表示,技术和资本货物行业也存在借力供应链金融优势的重要机会。在全球很多主要供应链锚定的亚洲地区,供应链解决方案的采用率开始加速增长。摩根大通全球贸易及贷款产品部亚洲贸易咨询及解决方案交付主管Chetan Talwar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亚洲公司中的吸引力增长,美国和欧洲客户所推出的项目让这些公司开始了解这种运营资本管理解决方案。目前,我们注意到为自己的供应商推出供应链金融项目的亚洲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根本性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公司均希望降低运营成本并释放被困在供应链内的稀缺资本。尽管供应链内的运营资本通常被视为是一种零和游戏,而通过金融视角观察供应链则能帮助解开买方付款日期和供应商获得现金之间的锁扣。这就意味着买方和供应商不仅都能保持更高的流动性,而且还能释放现金,用于满足运营资本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或执行并购项目。

“对企业来说,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有被困现金,企业如何提取该等现金并优化运营资本?” Talwar表示,“与此同时,公司该如何确保供应链优势得到足够的保护?”

在引入供应链金融和动态折价等工具后,研究显示各机构能在供应链内创造2-5%的价值增值。例如,通过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合作,一家公司能够将付款期限从60天延长到75天或90天,同时其供应商还有机会以折价出售应收账款来提前获得付款(如在第15天)。这将能带来诸多优势:从供应商角度来看,非投资级供应商将能受益于普遍非常有吸引力的融资利率,并通过出售应收账款来降低信用风险。他们还能够节省风险保险资金,提高总体现金流能见度。从买方角度来看,这将能够大大提高运营资本效率,释放现金用作他途。更重要的是,从金融角度对供应链加以优秀的管理将能够改善买方与供应商的关系,缓解供应商由于融资难题而无法按时交货等问题。对供应链金融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摩根大通全球贸易及贷款产品部董事总经理Michael McDonough解释说:“从计划的复杂程度到不同行业的采用率等多个层面来看,供应链金融增长显著。一个恰当的例子是,不断变化的内部银行信贷和资本要求等挑战并没有削弱市场内供应链融资的可获得性。买方客户和他们的供应商希望能够借力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与一个能够根据他们的具体需求量身打造供应链金融项目的可靠伙伴联手合作非常重要。”

2015年,招商局物流集团(简称“招商物流”)决定设立针对其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项目,使得公司可以将对其供应商的付款期限增加至90天。这根据招商物流的财务总监涂晓平以往的经验来说,基本很难实现的。涂晓平说:“我们最初对于加入买方提供的供应链金融项目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们需要延长付款期限。加入供应链金融项目逾一年后,我们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看到了该项目可以给我们的财务状况带来巨大的改善。我们与摩根大通密切合作为我们自己的供应商实施了一套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摩根大通让这个项目的实施更加便捷,并帮助我们在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显然,这种量身定制的供应链金融项目不仅有助于强化企业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且有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为他们的供应商提供支持。

摩根大通全球贸易及贷款产品部中国贸易主管兼大中华区贸易销售主管林树文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正迅速成为跨国和本地公司在亚洲的一个重要供应链枢纽,这带来了对先进物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融资的需求不断增长。量身定制的供应链金融项目不仅有助于强化企业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且有助于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为他们的供应商提供支持。

解秘供应链金融标杆

那么一个优秀供应链金融项目应该具备那些要素?事实上,贸易银行、出口信贷机构和跨国金融机构均已推出一系列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金融技术公司等行业新成员也正在开拓这个市场,尤其是在中小企业方面。但是,一刀切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每个企业和每条供应链都有其自身的需求。在考虑一个供应链金融项目时,各机构需要明确他们希望解决的现金流和运营资本问题;制定出吸引供应商和机构内部买方实体共同参与的方法;选择使用一家银行还是非银行供应商;并且努力确保获得机构内部财务、会计、采购和IT部门的认可。简而言之,一个优秀的供应链金融项目的供应商将会帮助客户完成这些步骤。

“除了成本和易于使用的技术平台,一个可靠的供应链金融项目还应该包括周密的执行路线图和供应商参与计划。这可能更难推进,但却将能为买方和供应商确保项目取得成功,”McDonough表示。他还认为:“我们看到市场内出现了各种创业公司、第三方技术,但供应链金融需要以人为本。一个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是否能够谈下1.5亿美元的供应商,然后谈下一个1,000万美元的供应商,而二者可能分别位于世界上的两个不同地区。此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是否能够管理涵盖多个币种和国家的项目,也需要被考虑在内?”

篇7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 融资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对资金的需求。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尚不完善,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严重不平衡,因此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支持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农村金融的宏观形势来说,供给总体而言是不足的。首先,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不到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无法充分发挥支农功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其次,农村商业金融非农化发展,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撤并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收缩农村业务,致使农村商业金融机构数目锐减。再次,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难度大,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化、非农化倾向严重,据银监会统计,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本充足率只有2.35%,远低于8%的正常标准。另外,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受限制,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不规范,贷款资产回报率低,服务规模小。在农产品供应链的融资方面,金融机构应该为其“量身定做”各项金融创新业务。

二 、供应链金融下的融资模式研究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对一个产业链中的单个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商业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有以下三种:

1.采购阶段的保兑仓融资模式

处于供应链下游的农业小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账款,才能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模式是在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农业中小企业以金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由商业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该业务除了需要处于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和银行参与外,还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参与,其作用主要是负责对质押物品的评估和监管。

2.运营阶段的融通仓模式

农业小企业的特点决定其固定资产比例较小,存货等动产比例较大,无法获得大规模的不动产抵押贷款,因此可以采用存货融资模式(融通仓模式),即商业银行委托物流企业对农业小企业提供的动产进行价值评估,动产状况符合质押条件的,银行核定贷款额度,与其签订动产质押合同,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协议,与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监管协议。

3.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农业小企业往往存在不能及时收到购货方货款的情况,售货方可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业务,债权企业、债务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商业银行同时要对该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了解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

三、开展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面临的风险

1.自然风险

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力的依赖比较明显,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村生产经营将受到影响,可能将风险转嫁到农村的金融体系。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农业保险、农业风险转移、补偿等机制,因此农产品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

2.物流风险

农产品属于易腐易逝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需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其腐烂变质,这就增加了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另外农产品供应链的大部分处于农村地区,虽然现今农村运输设施已大幅度改良,但仍无法满足农产品供应链的需要。

3.市场风险

以农产品作为抵押,银行面临着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受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会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样就会使银行信贷风险加大。同时,农产品市场信息极为分散,难于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及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

4.信用风险

包括农产品企业融资信用不足、偿还能力有限和财务信用缺失等方面。农产品企业通常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不高,偿还能力也有限,银行在对其办理贷款融资的时候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有些农产品企业为获得贷款融资,可能会提供一些虚假的财务信息,进一步加大了信用风险。

四、保障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措施

1.发展农业保险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发展了农业保险或农业信贷保险,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农业保险体系。如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基本框架,合理设定补贴机制,促进保险和再保险相结合。短期内,在农业保险严重缺失、商业性保险难以进入的情况下,可考虑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的模式,立足市场原则,辅之以国家政策扶持,建立起多元化农业保险经营体系。

2.加强物流监管

物流企业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中主要提运输、仓储及监管等服务。为此,应加快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的建设,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供应链长度;运用先进的货物保管技术,减少货物毁损;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实现实时监控,提高对风险的反应和处理效率。

3.进行期货套期保值

为防范市场风险,银行、融资企业和期货公司可以签订三方协议,企业按银行要求对其货押类业务项下的质押商品进行套期保值,并同意银行通过期货公司对其套期保值保证金账户进行监控。银行要求期货公司定期提供客户交易情况,不仅控制了所质押的商品现货,而且为该商品建立了套期保值头寸,并有效控制了企业的保证金账户资金,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韩明辉, 供应链金融下的农业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研究[J].会计之友,2010(4).

[2]王影,杨明娜,朱盈盈,供应链金融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应用研究[J].特区经济,2010(4).

篇8

目前,除银行外,一些电子商务公司或P2P公司纷纷介入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也经历多轮进化来到3.0时代,即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时代。当此之际,研究供应链金融的起源、模式与发展,是构建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和风险管控的应急之需。 供应链金融起源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企业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由此进行担保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存货、应收款等抵押或质押,对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贷款,并通过对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管理或服务,降低贷款风险的间接资金融通。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贷款服务,对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管理或服务目的是为了降低贷款风险,确保贷款本息能够回收。

供应链金融源起于银行在争夺优势企业贷款资源进入饱和状态后,为了继续扩大银行贷款规模与企业专业化分工合作,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关系,协助解决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型企业融资,向银行申请或银行创造的基于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贷款模式。供应链理论发展及20世纪70年代中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发展与80年代末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信息技术发展,使供应链管理与控制成为可能,供应链金融才得以大力发展。截止到2008年,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金融模式,按照提供抵押物的不同,分为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保税仓融资模式(也称“厂商银”)。按照提供贷款主体方不同,分为物流商主导、综合企业集团主导及银行主导三种模式。物流商主导与企业集团主导都是由物流商或企业集团控股的金融部门实施。 中国供应链金融的进化

中国供应链金融的起步自银行始。2003年平安银行率先提出“1+N”模式,形成供应链金融最原始的1.0时代。“1+N”模式中的“1”是指供应链核心企业,“N”是指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之后,多家银行相继跟进,并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中国银行的“融货达”、“融信达”、“TSU”、“供应商融资项目”,兴业银行“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2012年,平安银行又了其供应链金融2.0版本,媒体称之为供应链金融2.0时代,即银行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提供线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较之线下供应链融资方案,供应链金融2.0的核心优势是银行、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协同与多方信息的可视化。

2014年7月10日,平安银行在深圳推出橙e平台,将线上供应链金融全面升级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集成服务,媒体称之为供应链金融3.0时代,即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时代,也称“N+N”模式(N个核心企业与N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除银行外,其他企业从2013年开始也纷纷突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其中,有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白条、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有P2P企业转型;有行业门户网站转型,如上海钢联、365网;有部分上市公司及部分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商等。除了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较好外,其他企业仍在尝试,处于概念或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除了银行、电子商务企业做了部分供应链金融业务外,由于我国信用环境、供应链稳定性、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及银行偏好不动产抵押的风险控制意识,供应链金融发展并不理想,未能真正实现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2.0版本及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对电子商务平台商家或消费者提供的贷款,都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预示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开始出现,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仍属间接融资,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无实质差别。

笔者将这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定义为狭义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提供间接融资,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控制风险的金融业务。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相比,狭义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更注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创建供应链或将成熟的供应链引入到电子商务平台;风险控制强调大数据、云计算,不关注仓单、存货或应收、预收款抵押。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长期以来,传统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中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核心企业及担保。如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即制造商实力不强,销售或资产规模不大,财务状况不良好,即使有核心企业或核心企业愿意提供担保,传统供应链金融提供方都不会提供融资。

二是动产抵押或应收/预付款质押。传统供应链金融强调,取得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必须提供传统供应链金融资金提供方接受的仓单、存货、应收款或预付款抵押或质押,否则,即使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实力强大,在该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都不会获得融资。2015年10月8日,华为、中兴一级供应商深圳福昌电子因欠款人民币2.7亿元宣布破产即是此情况。

三是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跟踪。即使供应链各企业采用了ERP软件,但传统供应链金融资金提供方管理信息系统与供应链企业ERP系统及物流公司的管理系统未联网,因此,在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后,传统供应链金融提供方派人了解与跟踪该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以确保不出现异常,确保融出的资金安全。

与传统供应链金融不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必须通过以下方式实施风险管控:

首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替代抵押或质押。京东为什么能为它的平台购物的消费者提供贷款(或赊销),原因就是它的后台可统计、分析该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与还款能力。

篇9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风险防控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黑龙江省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研究”(编号:15JYD06)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0日

现代供应链金融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依托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物流的控制,降低资金风险,为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自深圳发展银行最早开始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起,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全新运作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供应链金融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自身信用级别较低、社会公信力不足、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少、经营管理不善、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不受银行等金融机构青睐。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

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国内开始开展货押业务,可以视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最早形态。2003年7月,该银行率先推出了“1+N”供应链金融业务,成为我国首先推出供应链金融的商业银行。2005年7月,提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业务策略,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当年荣获深圳市金融创新奖,成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新者。

随着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取得的成功,众多商业银行纷纷利用金融产品同质性、易复制等特点,改良出符合自身的供应链金融。例如,华夏银行的“N+1+N”模式、广东发展银行的“N+1+M”模式等,至今为止,95%以上的商业银行都拥有带有自己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

2008年之后,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较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处于银根紧缩、信贷业务收缩的状态,但供应链金融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在2010年末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授信规模达到1,755亿元,不良率仅占0.32%,这既体现出供应链金融风险较低的优势,也彰显出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一个重要利润增长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二、“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新发展

当下供应链已由传统模式,发展为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实现了信息与产业透明化。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及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带动物流企业等第三方企业的发展。以互动、协同、可视为理念,利用成熟互联网和IT技术构建平台,链接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各参与方,包括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物流服务商、保险公司等,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在线融资、在线结算等投资理财服务。

相对于电商领域企业,实体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需求更加的渴望,在当下互联网电商飞速发展,像淘宝、京东等对实体企业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实体企业希望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强实体企业的竞争力。

较之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时代下的供应链金融可以利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IT技术构建平台,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密切合作,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通过对相关各方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归集和整合,提供适应供应链全链条的在线融资、结算、投资理财等综合金融与增值服务。这就扩展了供应链金融的规模,由原来的“链”逐渐扩大为“网”,这张“网”覆盖的范围更大,参与的主体更多,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变得更为复杂和高效。

我国互联网企业都在供应链金融这一领域努力发展,京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京东现在已经不单单是电商,而且集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于一身,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京东企业发展战略中,已将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的基础,京东自身建设的物流给它带来了很大的优势,经过京东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为上游企业提供资金与理财服务,为下游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模式。同时,京东拥有优质的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的精准大数据,成功搭建了较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框架。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大数据、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企业发展也必将依靠供应链金融这条道路,谁能使体系更加完善且成熟,谁就会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供链金融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网络化、精准化、数据化方面。从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看,存在着几种比较主流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模式。

第一种是电商平台发展模式。电商平台发展模式是指电商平台通过获取买卖双方在其交易平台上的大量交易信息,并且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即电商平台凭借在商流、信息流、物流等方面的优势,扮演担保角色(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或者通过自有资金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并从中获取收益。电商平台能够方便并快速地获取整合供应链内部交易和资金流等核心信息,由于积累了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和挖掘交易行为数据,分析、归纳借款人的经营与信用特征,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电商平台可以做到合理的风险定价和风险控制,且相关成本很低。电商模式包括综合电商模式和垂直电商模式两大类。目前,国内综合电商模式的成功案例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垂直电商模式主要有上海钢联、生意宝等。

第二种是P2P网贷平台发展模式。P2P网贷的供应链金融是网贷平台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平台直接接触此类企业的经营生产,通过数据共享、实时监控、产品抵押等手段,把企业通过平台的融资风险经由其生产活动化大幅降低,从而为投资人提供低风险高回报的标的项目。P2P的供应链模式面对的是整个行业而非单个核心企业,行业存量、市场空间将会给互联网平台提供更为巨大的成长空间。P2P网贷平台处理和整合信息能力以及审批效率、创新速度都远超商I银行,贴合市场、机动灵活,且资金来源风险偏好多元化,可以满足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P2P平台把相应债权标的可以打包设计成短期产品,符合目前P2P线上投资人的短期投资偏好,且收益率相比银行理财产品要高出很多。一些国内领先的P2P平台在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累积和专业的风控能力的基础上,纷纷深度介入能源、农业、旅游、珠宝等产业供应链领域。目前,国内成功切入供应链金融的P2P平台主要有宝象金融、银湖网、农发贷等。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

因搭上“互联网+”快车而飞速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仍然面对着很多严峻的问题。首先,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滞后,在供应链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急需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这样才会使供应链金融业务走得更加长远;其次,一些行业不正当竞争,也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像一些O2O平台的虚假融资信息等;再次,供应链本身内部的风险也日益突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供应链金融由“链”向“网”发展,在更多企业享受到供应链金融利益的同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最后,当下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需要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从业人员业务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产业发展不是很完善,一些体制中还有很多漏洞,近些年互联网金融诈骗越来越频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发挥在于创新,而与产品和服务创新相伴而来的各种风险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因此,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整个商业银行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风险减弱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信息的了解和沟通,对潜在的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以最小成本、最优化组合对风险实行有效规避、实时监控,以保证供应链金融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燕.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

[2]刘达.基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

篇10

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新技术不断催生出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业依靠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新模式,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相应的,为产业链提供系统性融资支持的供应链金融,也与互联网技术的联系更加密切。

2014年12月3日,由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山东省信息产业协会、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和群星金融网共同举办的“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金融高峰论坛”在青岛召开。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它在互联网时代有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又将如何解决当下中小微企业广泛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难题?此次论坛上,业界相关企业家就此展开了论述和探讨。

姚猛:建立一个供应链金融的全新生态体系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它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获取现金流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这一模式的好处在于,无须再单独去看大型企业或周围的小微企业,而是把核心企业和中间的上下游作为一个整体,为其提供融资和金融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有超过5500万家小微企业。尽管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它们的融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这些小微企业绝大多数都围绕在大型核心企业周围,所以产业链金融无疑会是解决现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新机遇。

通常,核心企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拥有众多供应商,它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产业链金融的效果,使得核心企业能与上游的供应商充分分享信用,那么彼此之间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加良好的零供关系。另一类核心企业是以拥有大量分销商为特征的。无论是生产的消费类产品,还是工业产品,都有非常深入的渠道才能做到二线、三线或四线城市去。在5500多万家小微企业中,约40%是以分销类的企业为主。

核心企业与分销商之间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在所有小型分销商的融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的时候,核心企业不得不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承担起为这些小企业融资的责任。这也给核心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毕竟生产型企业不像银行那样有着很高的资金杠杆,它们的资产负债率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寄希望于供应链金融,由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分享这部分信用,从而建立起更强的渠道能力和更多的销售收入。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有一个非常有效的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充沛的现金流和更好的财务表现,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应收账款出现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当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无疑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应该期待互联网能带来一些不同的东西。企业的营销、风险控制、基于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收集、支付体系、移动应用等等,针对这么多问题,我们并不能依靠一家企业、一家银行、一家机构就能完成,而是希望由核心企业、银行、征信机构、保理机构、征信机构一起,搭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融资的新生态、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每家机构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获取新的客户。

作为我国第一家真正完全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金融服务公司,群星金融网做的是供应链融资,最关心的也是链属企业和核心企业的关系,并从中获取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能力。

供应链融资最推崇的是贸易的自偿性,每一家核心企业在加人群星金融网这个平台的时候,都可以把自己跟上下游企业的历史交易数据做一个分享。我们依照实施多年的动态数据的分析模型,去评估每家链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以及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将其作为融资方在提供融资时做风险评估的基础。这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数据不仅来自核心企业和链属企业的交易背景,也来自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此外,很多合作机构所收集到的企业数据也可以放在这个平台上,被用作最终融资的依据。

所以,我们需要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供应链金融的全新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力争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多渠道的开放,将在这一平台上所收集到的优质的应收账款资产,在经过全面的风险控制的手段的前提下,输送给供应链上下游的实体经济中,从而改善小微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二是通过合作共赢,积累更多客户,广泛联合银行、保理公司、担保公司、征信机构等金融机构在这一平台上共同开展业务,不仅可以获取新客户,还可以将同样有着供应链金融或扶持上下游企业的需求的客户带到这个平台,共同提供服务,使得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能在这个全新的金融生态体系中有一个自己的位置。

黄叶峰:商业银行要主动拥抱互联网

今年10月份,交通银行升级改造了一个系统,其中有一个功能非常契合互联网的理念。以前,我们是单兵作战,做一单会有一个人跟踪到底。以后,我们做完一单,会有一个团队来服务。这意味着做批量业务时,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以前,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在华强北街边上。华强北街是我国的电子第一街,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有三家店非常醒目,苹果的旗舰店、小米的旗舰店和华为的旗舰店。苹果手机卖6000多元,华为顶级的产品卖3000多元,小米是2000元左右。我当时想买华为的一款手机,但却买不到,因为断货了。后来,我了解这并不是饥饿营销,而是它的供应链管理出了一点问题。

交通银行是最早推出电子供应链系统的。当下,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创新冲击,所以,银行也要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要主动拥抱互联网。

事实上,在产业链金融方面,各家银行都在做,只不过阶段不同。交通银行也经历了从之前的产业升级、转换,到现在对产业链中产品的理解:我们应该运用哪些产品,应该满足核心企业哪些方面?

目前,交通银行已经跟2000多家大中型的核心企业建立了产业链业务的合作,也致力于解决这样一个方案,不仅了解核心企业自身的采购、供应和供应商的供应,还了解它们的财务报表和支付成本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希望有核心企业的信用分享,以更有利于双方的业务合作。

之前,在成都组织了一个核心企业的交流会,总结出来三个词,核心企业也都围绕着这三个词问交通银行能不能做到。一是效率,做供应链的效率是不是都能达到?二是成本,做供应链的成本是什么?三是自主,供应链是不是可以自主来办?

目前,主要是致力于一些简单的产品,特别是跟应收账款类和票据类相关的一些产品,在供应链金融下进行创新和突破,实现核心企业需求的满足。为此,也打造了一个电子供应链系统,可以跟核心企业直连,核心企业也可以直接用这一功能,但这其中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跟群星金融网的合作,就是要让供应商体会到最直接、最高效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当前还只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的应用,未来会有更广的拓展期,以实现银行之间信息的分享,搭建共享的平台。

李翊文:首先要有互联网思维

2013年,联想集团的营业额是387亿美元,全球员工5.4万人,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联想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9%,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是38%,每三台电脑中就有一台是联想电脑。

联想从创立到收购,并最终走上国际化的道路,面临两个问题:风险问题和资金问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行业第一名、第二名,可能融资能力强。如果第三名、第四名要做行业领导者,就要通过扩大销售或并购的方式,资金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

今年年初,联想收购了IBM的x86的服务器业务,又陆续宣告收购谷歌的摩托罗拉业务,近期交易额达到50亿美元。信用管理应如何把应收账款拉得更短一点,因为应收账款如果能早回来一天,就会节约大概1亿美元。对于众多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在信用和供应链金融方面,联想一直做得不错。

供应链金融对于降低风险和增进合作,都是有意义的。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渠道管理和客户管理。渠道管理不仅体现在业务支持上,还包括后期的长期合作,以及资金支持。

目前,整个业务的业态都在发生变化,比如IT界或零售方面,以前的业务模式是垂直化的,有自己的分销商,甚至可能有三级的等等。但现在,出现了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发展模式。因为行业的变化或更好的投资机会,有的分销商退出了,所以不得不面对二级经销商,当二级变成了一级,现有的管理模式就做不了了,就需要引入第三方或者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关注客户,如果层层分销,就会导致企业距离客户和市场越来越远。

谈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金融,第一就是要有互联网思维,思维决定一切。此外,就是要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互联网的模式。供应链金融应该是属于大数据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企业的其他信息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融资支持。

联想做供应链金融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总结起来有几点:一是要提高你的信用与融资管理能力,这是立足之本;二是要加强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模式;三是关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除了资金支持,还要关注个人支付;四是关注业态变化,顺畅业务;五是强化上下游的企业关系,确保多赢;六是利用核心企业的优势,整合资源。

互联网金融时代,联想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供应链金融里,核心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联想完全可以将其做好。

郑冬:供应链金融是最好的切入点

中合担保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是后来者,后来者的特点是“身未动心已远”。所以,公司成立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寻找一种可复制、可盈利的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模式。

对于国内大型银行来说,51亿元的公司注册资本可能不算是一个很大的资本规模,但对于担保公司或其他专注于服务小微金融的公司来说,却是一个很庞大的资本规模。所以,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这样一个资本规模下,寻找到一种快速的服务大量中小企业的方式。而这两个问题跟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金融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的担保业务主要分两条线,一是服务大型企业,二是服务中小微企业。为了寻找到一条可复制的、盈利的,同时又能快速做大小微金融的模式,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理念,用批量的方式,而不是传统的、个案的、一对一的方式。在自身能力不够强的时候,选择了风险共担的模式,不是一味给企业提供全额担保,而是按比例承担责任,并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银行等合作机构。

回头看,有两点不足:一是在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直接评估方面,过去更多是对机构的评估,对服务中小企业能力的评估,而不是对小微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二是没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没有分支机构,这也是在全国去开展中小微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一个短板。

目前,无论从营销方式,还是从风控方式看,绝大部分机构都还没形成这种成熟的、可广泛复制的业务模式,都在不断探索和升级。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未来要做三个变化和一个不变。一是由过去简单的做机构和资产包的征信转变成对小微信贷的直接担保;二是坚持批量这条路,但是要加大比例,甚至全额承担责任;三是从过去评估机构的能力转变成去评估小微企业。不变的地方在于,在营销方面仍然希望依托第三方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