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清洗范文

时间:2023-03-15 06:0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据清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据清洗

篇1

关键词: 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 属性错误; 重复记录; 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TP391  ;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42-03

Research on Webdata cleaning and its system framework

Wang Ch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edia and Art,Jiangsu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Abstract: Data clean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ta. The quality problems and the errors appearing when extracting data from Web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rror type, the attribute (including incomplete data and abnormal data) and records on repeat, similar repeat are described. The corresponding cleaning method is given. A framework of data cleaning is constructed, including data preprocessing, data cleaning engine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When being fac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errors, it can complete the task of cleaning differentl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mework has great generality and extensibility.

Key words: data quality; data cleaning; attribute error; duplicate records; quality assessment

0 引言

Web信息集成的目的是获取Web上的丰富数据资源,将其集成为用户或某个应用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但是从Web上抽取的大量数据,往往存在一定的数据质量问题,如拼写错误,空值,不合法数据,数据重复,以及不完整数据等等。因此必须进行数据清洗,消除数据的不一致与重复错误,提高数据的可用性,保证信息的质量,才能实现有效数据的高效查询,以及用于后续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本文针对前期从Web中抽取到的大量数据,检测并消除其中存在的属性错误和重复与相似重复记录问题,提出一种通用的数据清洗系统框架,从而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1-2]。

1 属性错误

清洗属性错误主要用来解决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属性错误主要包括两部分:不完整数据和异常数据。

1.1 不完整数据

不完整数据是指数据库中的某条记录的属性出现空值或缺失值的现象,如表1所示。

表1  ;不完整数据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数据源模式和抽取方式不同造成的,也是数据在抽取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如果某条记录中的关键字或者数值型属性不完整,则有可能导致错误数据模型的建立,还会引起决策支持系统的错误。因此,对于多个属性值为空或者其关键字属性为空的记录,应直接进行删除清洗。其余的不完整数据可以采用常量值替代、统计、分类和使用估算值的方法[3]进行清洗。

1.2 异常数据

异常数据是指数据库中的某条记录的属性出现不精确,错误的值,或者属性值违反业务规则,以及同一属性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等现象,如表2所示。

表2是从当当、卓越网站抽取到的相关图书数据,其中错误的数据为:“IT”(ID:2,属性:类别),《WTO服务贸易法专论》不属于IT类别;违反业务规则的数据为:“47”(ID:1,属性:售价),此值与定价和折扣两个字段的数值不符;数据发生的一致性错误为:ID为1的记录(属性:出版日期),出版日期为2012年9月1日,而ID为2的记录为2006-4-1,同一属性采用了不同的表示形式。

表2  ;异常数据

一般采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与清洗。首先将数据集的记录分成若干组,使同一组的数据具有较高相似度,不同组中的数据记录差别较大,散落在外,不能归并到任何一类中的数据称为“孤立点”;然后判断是否有“孤立点”存在,若存在,则判断该孤立点是否存在错误数据,若不存在,则根据规则库再次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最后,对获取的错误数据进行清洗处理,修正错误。

2 重复与相似重复记录

Web上的异构数据由于模式不同,数据的不完整,数据的缩写等问题,在进行Web抽取时,会获得大量重复数据,这些重复记录不但导致数据冗余,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而且还会给用户提供很多相似信息,造成检索结果的不准确性。数据清洗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准确高效地检测并消除数据源中的重复数据,并进行归并。

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值完全相同的记录,即为重复记录,它们表示同一对象;有些记录不完全相同,有些属性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表示同一对象,此类记录称为相似重复记录[4-5],例如表3。

表3  ;相似重复记录

表3中的三条记录来源于Web上不同数据源,仔细比较可知,这三条记录中的出版日期、所属类别、出版社这三个属性值存在不同。例如,针对出版日期属性,三条记录的描述格式存在差异,可以根据规则库中的相关函数将其转化成统一的格式,如“2012-9-1”;针对出版社属性,显然“清华”、“清华大学”均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缩写,可以根据数据字典中的定义将其统一为“清华大学出版社”;针对所属类别属性,“.Net”与“”均属于“IT>;程序设计”中的子类,也可进行统一。由此可知,表3中列出的三条记录为相似重复记录。

但是数据清洗过程中,相似重复记录的检测过程非常复杂,主要通过判断记录之间的相似性来达到获得重复记录目的。具体实施为:首先优选记录集中的特征属性,设定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对记录集进行聚类分组,使相似的记录尽量排在相邻的位置;再比较各组记录中对应字段的相似度,完成字段匹配;最后通过计算各字段的权重,利用加权的方式,得到记录的相似度,当超过某一阈值,则认为是相似的,从而完成记录匹配。

3 数据清洗系统框架

数据清洗系统框架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引擎和质量评估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清洗系统框架模型

3.1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分析与数据标准化两个模块。

⑴ 数据分析模块

本模块用来对从Web中抽取到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获得可能会出现的数据质量问题和错误类型,以便后续选择适合的清洗规则和清洗算法。

⑵ 数据标准化

Web上的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数据源,存储的形式不同,同一数据的表达方式不同,缩写的样式也存在不同,因此,在清洗之前,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从而提高后续清洗操作执行的有效性。

本模块包括规范数据格式,统一数据表达方式和统一缩写三项工作,例如将日期类型的字段统一为ISO8601国际标准,并使用YYYY-MM-DD的格式[6]。

3.2 数据清洗引擎

数据清洗引擎主要包括数据检测、数据清洗两大模块。

⑴ 数据检测模块

数据检测模块用来检测属性错误(包括不完整数据和异常数据)和重复与相似重复记录。进行统计后,获得全面的脏数据信息,并归档。其中对于重复与相似重复记录可以采用特征属性的选择、属性权重的设定、聚类排序、字段匹配和记录匹配等检测操作。

⑵ 数据清洗模块

对检测出的脏数据进行清洗,对不完整数据采用删除、常量值替代、统计、分类、使用估算值填充的清洗方法;对异常数据可采用聚类、基于规则库的清洗等,从而完成属性错误问题的修正;对检测到的重复记录进行归并或清除工作。

这些工作均由算法库或规则库提供的预先定义好的清洗算法和清洗规则实行。当然在实际的操作工程中,可以随时调整或更新自定义的算法和规则。对于无法自动清洗的数据,可提交给用户,由其手动处理。通常先清洗异常错误,再清洗重复记录,最后清洗不完整数据。

3.3 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主要是使用包含在评估库中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对数据清洗效果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来检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清洗要求。通常用户需要反复的评估和清洗才能满足需求,最后获得干净数据。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所用到的数据是从亚马逊、淘宝、china-pub等网站中抽取到的12700多条图书记录所形成的关系数据集。每条记录优选12个属性,形成如表4的字段信息。

表4  ;图书元数据信息

说明:字段名即关系表中的属性

经过数据清洗后,脏数据与干净数据的对比如表5。

实验表明,该清洗框架可以清洗属性值错误、数据不精确、数据描述不规范等属性错误和重复记录问题,通过调用数据清洗引擎,可以对不同类型的错误,采用不同的清洗过程进行处理。能够消除大部分的错误,从而提高数据质量。

5 结束语

数据清洗的目的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消除或减少数据中的错误与不一致问题,将其转化成为满足数据质量要求的数据。

本文分析了从Web上抽取到的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给出包括不完整数据和异常数据在内的属性错误以及重复与相似重复记录的描述,并提出对应的清洗方法;设计了一个由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引擎和质量评估三部分共五个模块组成的数据清洗系统框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脏数据,完成不同的清洗任务。实验表明,该框架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1] Ragm,E., Do,H,H. Data cleaning: problems and current apporaches.

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2005.23(4):3-13

[2] Pair Wand, Rihard Y Wang. Anchoring Data Quality Dimensions

in Ontological Foundation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39(11):86-95

[3] Batista G E A P A, Monard M C. An analysis of four missing data

treatment methods for supervised learning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3.17(5-6):519-533

[4] 佘春红,许向阳.关系数据库中近似重复记录的识别[J].计算机应用

研究,2003.20(9):36-37

[5] 陈伟,丁秋林.数据清理中编辑距离的应用及Java编程实现[J].电脑

与信息技术,2003.17(6):33-35

篇2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总体部署,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摸清我镇9个涉贫村、1个社区现状,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以解决数据存疑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加强扶贫开发数据质量为核心,实现数据“实”和“准”的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扶贫对象

1.解决身份信息错误问题

核查并核实各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信息,依据有效身份证件确定人员的信息,纠正系统错误数据。

2.解决基础信息错误问题

认真核对系统各项指标信息是否切合实际,与扶贫对象情况相符,着重对应扶贫对象脱贫状态和年度情况修正完善关健指标缺项漏项、指标值异常和指标逻辑入系统错误等数据。

(二)扶贫主体

1.解决结对关系错误问题

梳理脱贫攻坚以来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的帮扶结对关系,重点核查纠正扶贫对象无扶贫主体帮扶贫对象的帮扶结对关系,重点核查纠正扶贫对象无扶贫主体帮扶、结对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准、结对和驻村时间断档、既是贫困户又是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人帮扶开始时间早于所帮扶贫困户识别时间、同一时间点1个帮扶责任人帮扶3个贫因户以上“一帮多”等情况,做到包保帮扶全程精准。

2.解决扶贫主体基础信息错误问题

核查核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等扶贫主体的隶属关系、职务级别和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确保帮扶干部利用个人信息,注册国家建档立卡手机APP用户时1次性通过。

(三)扶贫资金和项目

1.解决扶贫项目信息不完整问题

梳理扶贫资金下达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验收报告等要件,补充修正系统项目建设内容、开工时间、结束时间。依据国家和省脱贫攻坚公示公告要求,规范录入资金项目公示公告网址和资金数额,做到资金项目使用规范,经得起检验。

2.解决项目受益对象受益情况与基本状况不对称问题

核查核实基础信息仍处于“两不愁三保障”未解决、无务工、基础设施未解决等状态,却在对应的产业、基础设施、公益岗位、社会公共服务等项目中为受益户和受益村的情况,确保扶贫项目真带动,扶贫对象真受益。

三、工作步骤

(一)部署培训。根据我镇实际,2月26日至3月4日召开扶贫数据清洗工作会议,制定部署扶贫数据清洗相关工作。并制定扶贫数据清洗工作实施方案,面向9个行政村,1个社区组织开展扶贫数据清洗工作,加强信息采集指标、扶贫政策、存疑数据校验规则等业务。

(二)数据核实。3月5日至4月14日组织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一对一包保干部、村干部进村入户核实工作。对2015年至今的贫困村、贫困户数据信息和情况进行逐一排查。

(三)信息修正

4月15日至4月30日,省扶贫办将开通系统相关权限。我镇根据实际情况,核实确认;并于4月30日前完成全部录入工作。

(四)检验核查

5月6日之前,镇扶贫办将开展全镇数据清洗普查工作,针对各行政村和社区进行评定,评定成绩将列入年终千分制考核中,并针对评定优秀村给予加分表扬。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要组织村干部亲自领导,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队伍,扎实开展工作。按上级要求把信息数据核对准确。如各村出现信息不准确、贫困户不满意;达不到省、州、市要求的标准;影响工作进度的将严肃处理。

(二)搞好业务培训

各行政村和社区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解决并汇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数据清洗工作这项工作任务。

(三)加强人员力量

各村要将办事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村干部,组成数据清洗工作小组,由村书记担任组长,包村干部担任副组长;齐心协力开展数据清洗工作。

篇3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质量;云清洗;Map-Reduce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号: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oud Clean System on Big Data

HUANG Shenbin1 , WANG Haijie1 , ZHU Zhenhua2

(1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Cent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Data cleaning is one of the central issues in big data. The paper describes a cloud clean system based on Hadoop for data cleaning. Using Map-Reduce model, the system detects and repairs various data quality problems in big data. The paper designs the system from the following features: (1) the support for cleaning multiple data quality problems in big data; (2) a visual tool for watching the status of big data cleaning process and tuning the parameters for data cleaning; (3) the friendly interface for data input and setting and cleaned data collection for big data. The cloud clean system is a promising system that provides efficient and effect data cleaning mechanism for big data in either files or database.

Keywords: Big Data; Data Quality; Cloud Clean; Map-Reduce

0 引 言

大数据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数据质量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一方面大数据由海量的数据源获得,不同的数据来源使其更可能存在不一致冲突和不完整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数据频繁地变化且难以手动地获取。数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大数据应用的效率,因为低质量数据上的分析和查询容易导致错误结果或者误导性的决策。数据清洗无疑能够提升大数据的利用效率。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大数据云清洗系统,提取了数据清洗任务中的基本操作并基于Map-Reduce[1]计算框架实现相应的算法。该系统对多种数据清洗任务均有可观的性能。

1相关工作

虽然已经有很多数据清洗的技术和算法被相继提出,但却并非都适用于大数据上。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现有的数据清洗算法的效率并不能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并行计算是大数据算法的一个常用手段。然而,除了少数实体识别的算法[2-3]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并行数据清洗算法获得提出。具有多种数据质量问题的大数据清洗工作的整体效率往往也都不高。

其次,现有的数据清洗系统[4-7]集中于数据质量的某一方面。NADEEF[8]支持各种形式的规则,但是缺少数据清洗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缺值填充和冲突属性的真值发现等。对于具有多种数据质量问题的大数据而言,这往往是不够高效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多种数据质量问题需要多个不同的系统来完成各自的数据清洗工作,从而导致清洗过程需要多次的导入和导出数据;另一方面,多个数据质量问题往往可能会共享相同的操作,如去除数据冗余[9]和流通数据发现[10]即都需要实体识别。如果不同的数据质量问题均由各自的清洗系统来完成,那么这些相同的操作便将多次执行,不利于全局的优化。

最后,现有的数据清洗系统常常需要设置参数,例如不一致性检测[11]的约束规则,实体识别[12]的阈值。对于小规模数据来说,这些规则能够通过人工的观测和理解来设置。然而对于大数据,仅靠观察来设置是不合理的,而对整个数据人工的遍历一遍更是不可能的。

2云清洗系统概述

清洗大数据的一个很直观、很自然的想法便是将云计算的技术应用其中,并将计算任务分布式地分发给多个节点以提高并行度。本文设计的大数据云清洗系统采用的便是这个思路,基于Map-Reduce封装实现了数据清洗领域的各类基本问题和清洗操作,包括实体识别、不一致性检测和修复、缺值填充和真值发现。

云清洗系统基于Hadoop来实现架构,利用Map-Reduce框架系统能够高效地控制硬件资源执行分布式计算。整个系统的数据流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流

Fig.1 Data Flow

系统的数据是组织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而输入数据则是通过文件或者数据库来提供,前者由用户上传,后者将是用户提供数据库的连接信息而由系统来访问。数据输入后存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中,而集群中节点的数据则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来访问。在清洗过程中,数据在mapper和reducer间传递,清洗结束后数据被送回到分布式文件系统。和输入类似,用户可以将清洗后的数据以文件的形式下载或者提供数据库连接信息再由系统输出到数据库中。

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包含一个Master和多个Slave节点。具体地,Master 节点接收数据清洗任务的输入数据、清洗计划以及参数设置。而清洗计划即是一个清洗操作序列,由系统提供的四种清洗的基本操作构成,这四种操作分别为实体识别、不一致性检测和修复、缺值填充和真值发现,并且四种操作可以重复选择。

图2 系统结构图

Fig.2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大数据的清洗任务,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清洗时,云清洗系统给用户提供一个接口来实时查看清洗的进度情况以及通过结果预览来调整算法参数。

3 数据清洗操作

本节将简要介绍四个数据清洗操作的功能以及基本Map-Reduce计算框架下的算法实现。

3.1 清洗操作

为了使清洗系统能够复用共享的操作以提升清洗的效率,研究提取了数据质量问题中的四类基本的操作,分别是实体识别、不一致性检测和修复、缺值填充和真值发现。对其概述如下

实体识别:识别元组是否代表现实世界的同一实体。

不一致性 检测和修复:检测违反规则集的元组,并修复数据使之符合规则。

缺值填充:根据其他完整的元组数据来填充元组的缺失属性值。

真值发现:选择代表同一实体的不同元组存在取值冲突时的真实取值。

这些操作涵盖了数据质量方面的大多数问题。本文的系统可以利用如上的基本操作并根据实际需求来组合形成新的数据清洗的复杂操作。

3.2 算法实现

这些操作对应的算法可在Map-Reduce框架下获得实现,再并行地在各个slave上运行。限于篇幅,此处仅给出其简要介绍。

(1)实体识别。该算法有两阶段。第一阶段,构建属性索引表,使得索引表中拥有相同属性值的数据对象对应于同一个实体。这一阶段由一轮Map-Reduce实现并完成。其中的Map阶段划分主要根据属性的取值来进行数据划分,而Reduce阶段则根据属性取值来对元组决定其分群。第二阶段,完成实体的识别,执行相似度连接查询生成相似实体对集合。该阶段由五轮Map-Reduce实现并完成。其中的第一轮分别统计每个实体及每个实体对的出现次数。第二轮和第三轮分别根据同时出现在实体对中的第一个实体和第二个进行聚集,生成相似实体对集合。稍后的第四轮和第五轮则根据阈值和计算的相似度,完成实体划分。

(2)不一致性检测和修复。该操作需要三轮Map-Reduce来实现并完成。第一轮实现了常量CFD的不一致性检测和修复。Map过程是根据约束规则对元组进行划分,并从规则中得到修复值,Reduce过程则根据得到的修复值对不一致的数据项进行相关修复。随后的两轮则完成FD和CFD的不一致性检测和修复。两者中,前一轮的Map过程依然是根据约束规则来划分元组,此过程检测的是变量CFD的违反,因此一个元组可能重复地划分;而Reduce过程则针对获得的分组以判断组内是否发生变量违反,制定修复方案。基于前一轮Reduce的输出,后一轮将以其作为输入,并按照计算的解决方案对不一致的数据项进行修复。Map阶段对每条元组的修复方案进行整合。Reduce阶段将继续根据整合后的修复方案对不一致的数据项进行修复。

(3)缺值填充。研究根据不同的属性取值设计了多种不同的算法类型来实现缺值填充。对于连续变量值的缺失而言,就是利用其他的属性取值通过回归来实现缺值填充。此处的回归包含三个子过程,分别是:标准化、排序和回归,每一个操作均对应一轮的Map-Reduce。具体来说,标准化阶段将所有属性进行标准化,并计算各个属性的最小值,构成最小值向量。排序则对所有元组的最小值向量计算相对大小并排序。回归将完成回归并填充缺失值。离散变量值缺失,则通过分类来实现缺值填充。分类也同样包含三个子过程,分别是:概率计算、参数聚集和缺值填充,每个操作也都对应一轮Map-Reduce。具体地,概率计算过程需要计算每个特征属性的条件概率和分类属性的边缘概率,生成概率表。参数聚集则根据概率表来聚集缺值填充需要的参数。而缺值填充主要根据聚集的参数来完成填充。

(4)真值发现。真值发现的基本框架是贝叶斯模型。该框架迭代地计算真值和数据源的相关性。每次迭代均需要两轮的Map-Reduce。第一轮通过数据源的可靠性来计算真值,map将根据属性与实体序号的匹配来生成属性值与数据源的可靠性的对应,reduce阶段则通过投票来确定真值。第二轮通过上一轮得到的真值来重新评估数据源的可靠性。两轮一直迭代执行,直至收敛。

4用户功能接口

篇4

担锡归来竹绕溪,过津曾笑鲁儒迷。端居味道尘劳息,

扣寂眠云心境齐。还似村家无宠禄,时将邻叟话幽栖。

山衣毳烂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贮泥。祖意岂从年腊得,

松枝肯为雪霜低。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阵横空蔽断霓。

篇5

关键词:戏剧情境;剧本创作;演员;观众

一、戏剧情境与戏剧动作及悬念的关系

戏剧情境作为剧中情节构造的基础包含着戏剧动作和戏剧冲突,它既是戏剧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对戏剧动作、冲突有着内在的促进和组织作用。动作是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在戏剧作品中,无论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情节的推动,都需要通过动作去完成。戏剧以人为实验对象,其实验的模式正是为对象营造特定的情境,使主体的人格凝结成具体的动机并导致行动,以显示人格的特质。[1]只有把动作放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把握行动的动机。人物进入特定的情境形成具体的动机,导致行动并完成自我表现。情境与动作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特定的情境是具体动作产生的前提,动作受情境制约。例如,在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中,吕丝在牢房里两次与诺望谈到爱恋,但两次的台词和形体动作却迥然不同,原因在于受到不同情境的制约。二、特定的情境赋予动作特殊的意义。在戏剧中,有时动机可能是隐藏的,但通过把握情境,我们就可以了解动机。在《雷雨》第二幕中,蘩漪在客厅里以要给四凤送衣服为借口反复询问四凤家的住址。此时的观众不会轻易的相信蘩漪送衣服的理由,因为剧作家为动作构建的情境是清晰的。因为在清楚的情境设置下,就算人物的动机被遮蔽,观众也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动机。

在剧本中,真正的戏剧悬念并非指的是观众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的盲目期待,而是指在知道一些“已知数”时,对“未知数”的具体期待。[2]在戏开场以前,观众对剧中人物、环境、事件等一无所知,观众只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期待着好戏。大幕打开之后,随着剧中人物的活动,观众了解的越多,期待也逐渐集中。此时,情境交代清楚,悬念才能够一触即发。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剧情通过对海尔茂一家的介绍及八年前娜拉假借父亲名义借款为海尔茂治病往事的回顾完成了戏剧情境的构成。接下来柯洛克斯泰如果把借据给海尔茂,海尔茂会如何处理,夫妻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故,悬念在情境的合理设置下被托出。

由此,通过梳理戏剧情境与动作及悬念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戏剧情境应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之相比其他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它的制约。

二、戏剧情境是剧本创作的关键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戏剧情境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戏剧情境是酝酿冲突、激化矛盾、推动情节的主要动力。如《玩偶之家》中,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是原本就存在于二人之间的性格之中,只是矛盾长期未表现出来,没有外在特定条件的作用,便没有显现出来。一旦有了特殊的条件,如剧中所安排的那样,这种固有的矛盾关系就爆发为冲突。所以说,戏剧情境是戏剧冲突的基础。其次,戏剧情境是激化矛盾、激发人物动作,从而引爆冲突的动力和导火索。如前所述,包含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前提,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矛盾却可能潜伏着,并未爆发为冲突。只有当剧作家为其创造一个有力的情境时,才能迅速形成冲突。在《雷雨》中,周萍与繁漪的矛盾是存在久已的,这种矛盾一开始并未以冲突的方式表现,周萍要离家去矿上的事件造成的情境迫使人物了动作、最终引发了冲突。第二,戏剧情境是展示人物心理、刻划人物性格的最有效手段。狄德罗关于情境理论的核心观点,也是对戏剧创作最具启发性的一点,就是关于戏剧中人物与情境的关系。在奥尼尔的《安娜·克利斯蒂》中,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形成的戏剧情境使女主人公安娜完成了一个风尘向一个正常女性转变的同时又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安娜的性格变化及性格本质。

因此,戏剧情境的设立为剧作家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创造了无限可能,也决定了一部戏剧的行动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三、戏剧情境与表演创作及观众的关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指出:“‘在假定情境中的热情的真实和情感的逼真——这便是我们的智慧所要求戏剧作家的东西’。我补充一句,我们的智慧所要求戏剧演员的,也完完全全是这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对作家算作假定情境的,对于我们演员说来却已经是现成的——规定的情境了。让演员的注意力都转到‘规定情境’上面去吧。真实地生活于这些情境之中,‘热情的真实’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你们心里产生。[3]在这里,斯坦尼清楚地指明了戏剧情境对于演员的真实热情及逼真情感的至关重要作用。

情境,不仅是演员表演艺术的前提,也是演员与观众现场交流的媒介。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认同与共鸣,一般都是以剧中人物所处的情境为媒介。[4]一部戏剧要获得成功,必须首先能够赢得观众的接受,并在情感上感染观众乃至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中间的关键就是戏剧情境。在一出戏的开始,观众对剧中的人物几乎一无所知,在演出的过程中,通过演员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想象背后的动机。《茶馆》闭幕前,三位老人撒起纸钱祭奠起还活着的自己的情景,令每个看过《茶馆》的观众都难以忘怀。这是因为观众已了解了三位老人的悲惨处境,所以才能感受老人内心深处的悲哀,而且被他们这种悲哀之极的荒诞行为强烈震撼,即使面对超自然现象的情境,观众也能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戏剧情境的作用是戏剧艺术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它不仅对戏剧动作起着制约和规定的作用,同时对戏剧要素中的冲突起着“聚焦”的作用。由此,情境将剧作家、演员、观众立体地连结起,它们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可以说,探讨戏剧情境的作用,对戏剧创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谭霈生.戏剧本体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2]谭霈生.戏剧艺术的特性[M].

篇6

>>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 探讨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及其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 面向舆情预测的突发事件首发信息风险评估研究 面向突发事件的微信舆情生态治理研究 走出误区,合力引导重大突发事件舆情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原则探究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面向知识服务的数据清洗研究 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认识三大偏差等10则 论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功能 浅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人人网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机制探析 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警机制 网络情绪引导: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新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0-tsina-1-19643-397232819ff9a47a7b7e80a406

13cfe1.

[3]兰月新,董希琳,苏国强,等.大数据背景下微博舆情信息交互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5):24-33.

[4]刘峰,佐斌.群际情绪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940-947.

[5]Hatfield,Cacioppo,Rapson. Emotional contagion[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3(2):96-99.

[6]刘志明,刘鲁.面向突发事件的群体情绪监控预警[J].系统工程,2010,28(07):66-73.

篇7

学界对于明清戏曲的研究,或从文学、音乐、表演的视角和方法,重在挖掘作品文学、唱腔、曲牌、格律、舞台表演等成就、或是探讨戏曲理论批评以及剧作者、演出者甚至剧场等,而少从戏曲观众的角度考察。即便有,也主要集中在男性文人观众的考察,作为戏曲观众的明清女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被遗忘和忽略的存在,尽管她们风致别具。究于此,笔者试图在文献爬梳的基础上对明清女性观戏风貌作出大致勾勒。

一、明清女性观戏方式

有戏曲演出自然有观众。有观众自然有男性也有女性。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当然,而在明清时代则不尽然。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从维护礼教出发反对女性外出。他说,“男子妇人,必有分别。

妇人家专在里面,不可出外来,若露头露脸出外来呵,必然招惹之事。”[1](P.946)在明初中期,士宦女性几乎是被禁闭在家中。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哲学新思潮的兴起,戏曲创作和演出日益繁盛。一方面有女性观众参与的民间戏曲演出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长期压抑在深闺之中的女性因朝廷思想控制的松动而拥有更多的生活空间和自由度,她们观戏的机会大大增加。从有确定的文献资料记载来看,明清女性主要观戏方式有如下三种:迎神赛会观戏、曲会观戏、文人士夫家宴观戏。

(一)迎神赛会观戏

迎神赛会本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具有祭祀意味的仪式庆典活动。中国一向以农为本,由于祈福于神根植民心,岁时节令往往与迎神祭典结合,乡村集镇每逢佳节民众往往暂时放下工作积极参与到迎神祭典这一既酬神又娱人的庆贺活动中去。

宋代迎神赛社已经出现“舞鬼灯、鸣锣鼓、搬杂剧”以至“里巷喧填,夜分始罢”[2]的记载。明中叶以来由于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岁时令节迎神赛会演戏活动也更加热闹。自北向南,自农村到城市,迎神赛会演戏名目多、规模大。从立春、元宵、二月初二土地公公生日、文昌帝君诞辰、观音诞辰、三月二十八东山东岳诞辰、清明节、四月二十八药王生日至五月十三关羽生日、六月二十四雷斋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九月重阳登高日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清康熙二十六年山西《阳城县志》中记载女性立春观戏,“立春前三日,乐工装演戏剧,遍走士大夫门,曰演春。至期,官率合属,迎勾芒神于东郊,前列戏队,殿以土牛,老有胥观,士女填市,师巫鼓导于衙。”[3]

三月二十八日为岳王诞辰,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西《高平县志》中记载:“春祈秋报,礼也。城乡迎神赛会,鼓吹鸠众,戏优杂沓,按月恒有。……诸货骈罗,远近士女云集。”[4]由于每月固定的迎神赛会戏曲演出,导致“远近士女云集”。[5](P.618)相比北方,江南地区女性观看迎神赛会演戏之热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清时期,江南神祠庙宇无不“笙歌演剧,几无虚日”,民众动辄演戏酬神。《重修常昭合志》卷六“风俗志”记载:“江南媚神信鬼,锢弊甚深。每称神诞,灯彩演剧……。男女奔赴,人人若狂。一会之费,动以千计,一年之中,常至数会。”[6]

江西遇迎神赛会演戏时,“男女杂沓,观者如堵”。[7](P.109)顾禄《清嘉禄》卷二记载:“二三月间,里豪市侠,搭台旷野,醵钱演剧,男妇聚观,谓之春台戏,以祈农祥。”吴县诗人贝青乔有诗:《村田乐府•演春台》:“前村佛会歇还未,后村又唱春台戏。敛钱里正先订期,邀得梨园自城至。红男绿女杂沓来,万头攒动环当台。”[8](P.75)吴江黎里夫人会,“本镇男女齐往庙中观剧”。[9](P.368)苏州迎神赛会演出甚至还出现“妇女至赁屋而观”的情形。[10](P.575)事实上,民间女性往往是迎神赛会观戏的最积极参与者。她们在戏曲演出之前就提前等候,苏州有竹枝词曰:“台戏傍边搭小台,家家先送女人来。”

[11](P.48)王应奎的《戏场记》记载民间女性观戏数量之多,参与面之广,女性不论美丑,不分年龄都爱看戏,“至于女子,则有妖冶如闾娵者,有丑恶如无盐后者、有椎髻者、有时事妆者、有小儿呱呱在抱者、有老而面皱如鸡皮者、有稚而发鬖鬖然覆额者。约而计之,其多如男子之数而减其六七焉”[12]。

(二)曲会观戏

相对于迎神赛会,曲会则是较高层次的戏曲演出。曲会往往以演唱清曲为主,以歌喉定胜负,以欣赏和评论清唱艺术为主。明清女性对曲会的参与热情甚至高过男性,见于文献记载最多的则是虎丘曲会女性观戏。晚明文献记载妇女倾城而至、畅游虎丘观看戏曲的热情,甚至令士人避之惟恐不及,特别选择女性未到的时候先游。明代文人李流芳记载,“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邱,月色甚美,游人尚稀……”。[13](P.367)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描述:“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旨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14](P.42)袁宏道亦形容中秋虎丘曲会的盛况,“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15](P.137-138)张岱和袁宏道的记载可以说明虎丘曲会的观众是没有身份界隔的所有游客。女性游客的身份是芜杂的,既有士大夫眷属,民间好女,又有女乐声伎、名伎戏婆。既有作为单纯观众的官宦女眷,又有民间妇女,还有兼表演者与观众身份于一身的女乐与名伎戏婆。“鳞集”、“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又指示着曲会场面之壮观,大量女性参与其中的观戏人群之密集。以节庆曲会形式赛曲往往历经一两百年。清代文人记载中秋虎丘曲会“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还未消歇,只是规模和活动内容已有所变化”。[16](P.54)事实上,除虎丘中秋之外,西湖之春、秦淮之夏、扬州清明,都曾有曲会盛况。它们的演出活动,将众多士宦、民间女性吸引到观众中来。

(三)文人士夫家宴观戏

明代中叶以来,文人士大夫家宴演戏,多用家乐,或请职业戏班。在家班、优伶厅堂氍毹演出之时,他们的女性家眷往往有机会观看戏曲演出。晚明文人笔记中记载了专为士宦女性寿诞演戏的情况。冯梦祯曾于万历壬寅三十年(1602)十月二十八日,因“沈二官为内人生日,设席款客,余亦应邀焉。吕三班作戏,演《麒麟记》”,[17]沈复在其《浮生六记》中记载,在他住所苏州饮马桥仓米巷,“吾母诞辰演剧”。[18](P.7)祁彪佳在其日记中载:丙子年二月十八日“德公兄以嫂寿日设酌,午后观优人演《鸳鸯棒记》”,[19]以上史料记载可知,宴会的主人沈二官内人、沈复母亲、德公兄嫂必然是在观戏之人。有的为活跃气氛,还邀请二至三个班社对台演戏。

清代同光年间,镇洋县知县吴瑞路为母亲祝寿,太仓和沙溪两个堂名班子分别在西、东两个鼓吹亭演唱。[20](P.317)明清士宦女性娱乐观戏亦见史料。家班主人祁彪佳在其日记中多次记载家庭日常生活中与母亲、妻子一起观剧的情形,如丙子正月十一日“奉老母观剧”,演《幽闺记》;乙酉四月初十日“与内子悬灯瓶隐小酌听歌。”[19]从祁彪佳观剧日记看,自崇祯八年(1635)至崇祯十五年(1462),专门为母亲娱乐而演的戏就有十次,其中标出剧目名称,且不重复的有九出,计有《千祥记》、《水浒记》、《荷花荡记》、《望湖亭记》、《绣襦记》、《摹尼珠记》、《荆钗记》、《幽闺记》、《鸾钗记》。清顺治十四年(1657)龚芝麓尚书挈夫人游金陵,值夫人生辰,“张灯开宴,请召宾客数十百辈,命老梨园郭长春等演剧,酒客丁继之、张燕筑以二王郎(中翰王武之,水部王恒之)串《王母瑶池宴》。

夫人垂珠帘召旧日同居南曲呼姊妹行者与燕。李六娘、十娘、王节娘皆在焉。时尚书门人楚严某赴浙盐司任,逗留居樽下,衾帘长跪,捧卮称贱子上寿,坐者皆离席伏。夫人欣然为罄三爵,尚书意甚得也。[21](P.416)从《板桥杂记》中记载的龚鼎孽携夫人观戏情状可知,明中叶以来文人士大夫家宴演戏中,士宦女性是垂帘观戏的。所谓“衾帘长跪”、“垂珠帘……与燕”等是上流社会女性垂帘观戏的证据。清代文人温序《病余掌记》卷一载:“余尝见人家延宾演剧,妇女垂帘坐看,罗袜弓鞋隐隐露于屏下,浓妆艳服嬉嬉立于帘前,指坐客以品评,聆歌声而击节,座中浪子,魂已先销,场上优人,目尝不转,丑之至矣!”[7](P.258)这样看来,明中叶以来文人士夫的厅堂氍毹演出中士宦女性隔帘观戏已成风气。当然,士宦女性也有设女席观戏的特例。冯梦祯《快雪堂日记》卷五十三的记载“赴徐大来席,出家乐。内人亦赴徐夫人席。”[17]《红楼梦》中贾府赖嬷嬷摆酒唱戏庆贺亦可以印证贵族男女分开观戏的事实。“头一日,在我们破花园子里摆几席酒,一台戏,请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去散一日闷。外头大厅上一台戏,摆几席酒,请老爷们、爷们去增增光”。[22](P.604)

明清有一定文学、戏曲素养的文人士夫,尤其是蓄乐的家班主人,常常是主人一有闲情兴致,戏班、曲师随时伺候。在这种“丝竹管弦”家庭氛围下,观戏、听曲往往亦成为士宦女性日常闲暇的娱乐活动。晚明陈龙正认为,“家中不用优人,优人演戏,无非媟,岂可令妇人童稚见之?”[23](P.156)颜光敏认为女性厅堂观剧会失却“闺范”,“尝见衣香鬓影,隐约低徊,使宾客不注目氍毹之上,而注目帘簿之间,殊非闺女范”,所以“宴客演剧,不宜纵妇女观”。[24]这两则禁演戏的家训恰证明士宦女性家宴观戏的普遍。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不论贵族名媛还是乡村农妇,不论妙龄少女还是白发老妪,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她们的身影都可以在庙台广场、厅堂氍毹中出现。

二、“雅”“俗”分观

①纵观中国戏曲,大致是沿着两条道路发展。一条是官方和文人记载的,以王室贵族、官僚富商为服务对象,在宫廷、官府、厅堂宴会上的演出。另一条是在民间,以民俗节日为契机,以神庙戏台、寺庙广场为活动天地,以民间百姓为对象的演出。这两种戏曲演出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理,作为观众的“明清女性”也由于官方文人戏曲演出和民间戏曲演出的不同,成为有“差异”观众。②明清士夫家宴演出乃文人士大夫小宴雅集之戏,多为家班演出。闺阁女眷绣幕中听,我们可以归之为“雅”观,女性观众以士宦女性为主;迎神赛会是职业戏班演戏,或有水平不高演员参与其中,村妇列坐听恶语之时,也可称为“俗”观,女性观众以民间女性为主;曲会则是清唱为主,表演者不拘一格,既有高水平的“名伎戏婆”和“女乐声伎”表演,也有“土著流寓”献声,“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堵自别”,是“亦雅亦俗”观,观众当是士宦、民间女性混杂。

(一)民间女性的“俗观”

民间女性观戏之“俗”与戏曲作为民间艺术的“俗”之本质息息相关。民间女性的“俗”观既与孕育戏曲的民俗土壤有关,也与民间女性自身的审美趣味有关。试图确切统计明清女性观戏声腔剧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一,民间演出戏曲或为民间艺人口耳相传,或演出本仅在职业班社内部流传,极少刊刻。其二,民间女性通常是和男性一起观看演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没有观戏的选择权,寻找她们观戏的独特之处实非易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一引用资料说明明清女性观戏活动是比较困难的事。但一些明清文人记录的笔记和禁戏资料,为我们探究民间女性观戏提供了线索。

1.声腔之“俗”

民间女性一直好观俚曲俗调。明中前期,民间女性喜观听小令、山歌等颇具民间形态的俚曲俗词,为此顾起元站在文人的立场禁演“诲”之曲。“里弄童孺妇媪之所喜闻者,旧惟有傍妆台、驻云飞、耍孩儿、皂罗袍、醉太平、西江月诸小令,其后益以河西六娘子、闹五更、罗江怨、山坡羊,山坡羊有沉水调,有数落,已为矣;后又有桐城歌、挂枝儿、乾荷叶、打枣竿等,虽音节皆仿前谱,而其语益为,其音亦如之,视桑间、濮上之音,又不翅相去千里,诲导欲,亦非盛世所宜有也”。[7](P.265)清代中期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年间的北京,一般只有高朋雅座红氍毹才是昆曲出场的地方,至于民间敬神献戏抽份子看戏,只好聘请本地乱弹班。[25]不仅如此,清代南北各地还有女性观看傀儡戏、啰戏、采茶戏、花鼓、滩簧的记载。[7](P.96、106、162、188)

由于祈神传统,明清时期各地有目连戏、傩戏等宗教戏曲盛演状况,民间女性得以观戏其中。明嘉靖、万历间山西上党地区迎神赛社哑队戏中也有《青提刘氏游地狱》一剧。[26]明弘治、正德年间,皖南南陵县“民报赛酬神,专演目连戏,谓父乐善好施,子取经救母,至阳明先生评目连曲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27]而张岱《陶庵梦忆》印证了女性观看目连演出的盛况,“余蕴叔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扮演《目连》,凡三日三夜。四周女台百什座,戏子献技台上。”[14](P.47)至清代文献记载目连戏观戏则更多,如清代南北各地“大目连戏,必三日夜,有盘彩竿木等技,妇女往观。”[7](P.276)乾隆年间,江西“昼则搬演目莲戏文”以至“男女杂沓,观者如堵”。[7](P.109-110)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民间女性迎神赛会所观之戏,通常不是所谓的昆腔大戏,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既有目连戏、傩戏等宗教戏曲演出,也有地方土语俗调,或地方“乱弹”之民乐、俗乐,民乐、俗乐很多是民歌小调,情思婉转,地方民间色彩浓厚,虽为文人士大夫所耻(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文人范锴曾提到四川梁山调灯戏,“歌词俚鄙,音节霏”,却“士女聚观”),却深得民间女性喜爱。

2.剧目之“俗”

明代万历年间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载,“倭乱后,每年乡镇,二三月间迎神赛会,地方恶少喜事之人先期聚众,搬演杂剧故事。如曹大本收租、小秦王跳涧之类,皆野史所载,俚俗可笑者。……郡中士庶争挈家往观,游船马船、拥塞河道,正所谓一国若狂也。每镇或四日或五日乃止。”[7](P.93)所谓“挈家往观”,说明女性观众的存在,而“游船马船、拥塞河道”说明戏曲观众人数之多,热情之高涨,乃至“一国若狂”。而让“一国若狂”的戏则是“曹大本收租”和“小秦王跳涧”之类。以“曹大本收租”为例。“曹大本收租”取材包公戏,根据朱万曙先生考证,“叙土豪曹大本为谋占书生陈可忠之妻,设计陷之于死牢;包公扮相士私访,为豪奴发现,禁于水牢之中”,“当是《剔目记》的传抄改编之作”。[28](P.259)从观戏的数量和热情来看,这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剧目,它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矛盾。由于民间艺人的创作使得作品折射出民众的智慧,既离奇又真实,使“包公形象更加贴近民间,更带有平民百姓的生活情趣”。由此可见,民间女性观戏剧目虽艺术上未必完善,却具有文人传奇无法替代的民间特色。

清代中叶以来,民间女性喜爱表现民间男女爱恋的小戏,如花鼓、采茶、滩簧等。这些地方小戏“最易学习,地方男妇,耳濡目,皆能摹仿声容,互相传习,一人唱出,合巷皆闻”,其语言“又都是土语,使妇女小儿们听了,句句记得”。[7](P.315)正是因为民间小戏的易学、易记、易模仿使女性争相观看。清代官方反复发出禁戏告示:“后世人心浮靡,往往借酬神为名,词亵语,穷形尽相,妇女杂沓,拥挤纵观莫怪。更有深夜悬灯,以及秧歌花鼓,聚众围场,竟宵达旦,难保无斗殴、赌博、窃盗、奸拐情事。……其秧歌花鼓,尤属非法。薯圩董庄长约地等,实力稽查,捆缚送案,以便责惩驱逐。倘知情故纵,一经发觉,照例一并处治。特示。”[7](P.157)禁戏告示让我们看到,民间秧歌花鼓表演虽“词亵语”,“穷形尽相”,反而特别受到女性的欢迎,“妇女杂沓,拥挤纵观。乃至深夜悬灯,通宵达旦”。

3.场面之“俗”

王骥德曾将戏曲演出分为“曲之亨”、“曲之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他认为,作为观众,遇“亨”则为幸运,遇“屯”则为不幸。这两点是从男性自身为着眼点的透视,也足可证明明中叶以来上流社会女性隔帘观戏的特色。但当我们将作者眼中的“女性陪衬”转换为戏曲观看主体,却能恰如其分地说明作为观众的女性所对应的不同观戏情境。它们仿佛两幅如在目前截然不同的画卷,虽有夸饰之辞,却又刻画生动。民间女性观戏场面俨然是“列坐”听“恶剧”、“猥词”的村妇观“曲之屯”,我们称为“俗观”。

曲之屯:赛社、醵钱、酬愿、和争、公府会、家宴、酒楼、村落、炎日、凄风、苦雨、老丑伶人、弋阳调、穷行头、演恶剧、唱猥词、沙喉、讹字、错拍、删落、闹锣鼓、伧父与席、下妓佾尊、新蒭酒败喉、恶客闯座、客至大嚎、酗酒人、骂座、席上行酒政、将军作调笑人、三角猫人妄讥谈、村人喝彩、邻家哭声、僧道观场、村妇列座、小儿啼、场下人厮打、主人惜烛、家僮告酒竭、田父舟人作劳、沿街觅钱。[29](P.182-183)

王骥德笔下,所谓民间女性所观之戏是粗陋不堪的。舞台上“伶人”“老丑”穿戴破旧“行头”,唱的“恶剧”“猥词”,还不断有“沙喉”、“讹字”、“错拍”,“删落”,“弋阳调”的喧闹“锣鼓”令人不堪忍受。舞台下则是一片混乱,“下妓佾尊”、“恶客闯座”、“邻家哭声”、“小儿啼”、“场下人厮打”、“村人喝彩”……在这样鄙陋的演出和观戏氛围中,民间村妇“靓妆袨服”端坐观戏。

4.审美心理之“俗”———动态美期待和“若狂”情感体验

“场上之曲”向来是以满足观众审美心理需求为旨归的。面对同一场演出,不同身份、不同场合的女性观戏反应可能各异。明清时期,民间女性多目不识丁,她们一般听不懂太过文雅的唱词。在观戏之前,她们会更多期待舞台的“动态美”,她们喜欢舞蹈化的表演,期待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发展变化以及情感情绪的起伏转换。

民间女性的情感体验可以用“若狂”来形容。于平时没有机会欣赏戏曲的民间女性而言,迎神赛会演出意味着“狂欢节”的到来。她们往往是“靓妆袨服”,“相携而集”,[7](P.286)当舞台开演,围绕迎神赛会演戏舞台构成了“审美场”。在这一审美场中,民间女性与舞台之间构成了双向的交流,“台上优伶妙歌舞,台下欢声潮压浦”。[8](P.75)民间女性为舞台动人的故事、曲折情节所吸引,展开充分地审美想像,往往是“演者尽情摩绘,无非密约幽期,观者注目流动,暗动痴情幻想”。[7](P.315)她们和她们周围众多的男性一起分享着舞台所给予的喜怒哀乐,每一个个体与舞台表演者进行交流。恰恰是潮水般的掌声传达了包括女性在内所有观众的审美情感,更鼓舞着表演者的表演热情和动力,激发他们的表演自信。观戏的过程让每一个观众情感都向四周荡漾开去,在弥漫着情感意识流动的审美场中,包含着男性和女性的观众与演员获得一次真挚深切而又无言的集体心灵对话。

戏曲舞台所呈现的“审美场”是异于她们日常生活的视觉空间,在这个视觉空间中,作为观众的女性沉浸在戏曲所营造的情境之中,让她们和日常生活拉开了距离,让她们“无不惊心夺志,移情动色”[30](P.144),陷入“若狂”状态。这种情感上的完全投入是失去理性控制的,导致演出场面闹热同时又是混乱之极,小则“脚底不知谁氏田,菜踏作齑麦作土”,大则“前挤后拥,台倾伤折手足”。[8](P.75)

即便观戏结束,民间女性还会反复回味戏曲所带来的“若狂”情感体验,所谓“梨园唱罢斜阳天,妇稚归话村庄前”[8](P.75),“迨夕阳人散,犹津津乐道之”。[31](P.97)

(二)士宦女性的“雅观”

士宦女性观戏之“雅”既与昆曲自身的文人烙印有关,也与“文人化”女性特有的情感诉求有关。

1.声腔之“雅”

明中叶以后,文人士大夫好观昆曲,所谓“会集之间,必有丝竹管弦”。作为隔帘观戏的贵族名媛闺阁中人亦得同观同听昆山雅调。昆曲自魏良辅改革昆山腔之后达到了声、韵、调的自然协和。文人强调“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32](P.198),曲调要求“五不可”———“不可高;不可低;不可重;不可轻;不可自作主张”;对于长腔,“要圆活流动,不可太长;短腔要简径找绝,不可太短”;[33](P.5-7)对于吐字,需“头腹尾之毕匀”;对于“腔之促者”,要“舒之”,“烦者寡之,弹头之杂者清之”。[32](P.198、202)演唱者要“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32](P.198)“转音若丝”。[34](P.774)嘉靖年间,昆曲因其“情正而调逸,思深而言婉”,“炼句之工,琢字之切,用腔之巧”在士夫文人中成为“吾士夫辈咸尚之”的时尚。文人雅士听其音,“拨弦按拍,宛转作陈隋数弄,顿尔至致。余也悲从中来,并不知其何以故也”。[35](P.186)清廷更将其规定为“正音”。清中叶以后,尽管昆曲演出市场日益萎缩,但以闺秀才女为主的女性观众更容易青睐雅部昆曲的演出。

2.剧目之“雅”

如果说民间女性多喜表现民间男女爱恋之小戏的话,那么明清闺阁女性多钟情《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五十一回宝琴写怀古诗可以说明。宝琴怀古诗十首,最末两首《蒲东寺怀古》和《梅花观怀古》题材来源于《西厢记》和《牡丹亭》。宝钗从卫道的角度建议删掉源于《西厢》、《牡丹》之诗,“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两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则阻拦:“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22](P.691)

从黛玉话中便知,当时闺阁女性几乎都观看过《西厢记》、《牡丹亭》,甚至三岁孩子都知道。平时一向超然局外的李纨也认同它们,“这《西厢记》、《牡丹亭》是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人人皆知皆说的”。由此说明,《西厢记》、《牡丹亭》演出流布之广,对当时女性影响之深,几乎人人知晓、人人观戏。明清闺秀女性不仅观《西厢记》、《牡丹亭》戏,亦爱评点、评论《西厢记》和《牡丹亭》。根据目前的资料,《牡丹亭》的女性评点批评者有16人[36](P.385),《西厢记》的女性评点批评者有4人。④《西厢记》中崔莺莺婉转追求爱情之“情真”,《牡丹亭》中杜丽娘感梦而亡、为情复生的执着,一直为众多女性所景慕,众多女性融合个人独特的身世之感、闺阁特殊的生活格局和女性缠绵的细腻情感去品评吟咏。昆曲剧本多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人所作,讲究词采华美、曲词雕饰。正如学者周秦所说,昆腔传奇“不仅把昆腔传奇同兹前以质朴本色为特征的元杂剧、宋元南戏区别了开来,而且也非常符合前期昆曲活动厅堂氍毹、雅集征歌的环境氛围,尤其是非常符合寓作家和观众双重身份于一体的文人雅士们的审美趣味”。[37](P.105)

以闺阁中人最为钟情的《牡丹亭》为例。《牡丹亭•惊梦》[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可谓文辞雅致,情思动人,处处皆有意境。

下面一则戏曲中的例子恰可印证《西厢记》在民间迎神赛社之戏与文人雅戏的不同。

晚明剧作家叶宪祖杂剧《三义成姻》第一折中对白:

贴:我去年随着妈妈到集上看戏,恰好唱一本西厢。二月十五日,张君瑞和那红娘闹道场,勾上了手,后来到书房里,张君瑞叫他做亲娘,又跪着他,好不有趣。这个书上有么?旦:这等的事,怎的出在书上?[30](P.186-187)

《西厢记》本是极其清丽并富有神趣之剧。而民间艺人或不通文义,“妄于曲中插入诨语,且诸丑态杂出……恶浊难观”。[38](P.692)另一方面,民间演出为了迎合观众趣味往往在剧本情节之外,多加内容,文人剧目中的红娘本是令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义婢”形象,到了民间演出中,红娘与张生反而有了男女暧昧之事。

3.场面之“雅”

如果说民间女性观戏之场合是混乱的“俗”场,那么士宦女性则是以“绣幕中听”之闺阁为观戏环境,作为“曲之亨”自然雅致之极。

曲之亨:华堂、青楼、名园、水亭、雪阁、画舫、花下、柳边、佳风日、清宵、皎月、娇喉、佳拍、美人歌、娈童唱、名优、妓旦、伶人解文义、艳衣装、名士集、座有丽人、佳公子、知音客、鉴赏家、诗人赋赠篇、座客能走笔度新声、闺人绣幕中听、玉卮、美酝、佳茗、好香、明烛、珠箔障、绣履点拍、倚箫、合笙、主妇不惜缠头、厮仆勤给事、精刻本、新翻艳词出。[29](P.182-183)

4.审美心理之“雅”———形式美期待和专家式品评

明清以来贵族官宦、文人士子家庭出身的闺阁女性,大多享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尤其是晚明以来江南重视家庭教育的文人士夫家庭,“把延师授曲作为子女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与请教师授文化课同等重要”。在戏曲成为生活常态的家庭浸染、熏陶下,众多明清闺阁才女成为“妙擅小乐府”的专家。

闺秀专家对于观戏的审美期待,不在于情节、人物等属于“戏”本身的东西,而重在人物情感的表达方式,着重戏曲表演的形式美。以生活于清代康、雍年间的安徽休宁才女程琼为例。程琼对《牡丹亭》情有独钟,曾自己批点《牡丹亭》,在观看了同族家班表演的《牡丹亭》后,她发现扮演杜丽娘的女演员表演的独特之处。“族先辈吴越石家伶,妖丽极吴越之选,其演此剧,独先以名士训义,次以名工正韵,后以名优谐律。”[38](P.1236)程琼从演员素质本身的选拔、演员对剧情的理解、演唱的中节合度、依谱合律等方面指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演出前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对家班主人排演《牡丹亭》的博雅风流做出赞赏。

明清闺阁才女家宴观戏往往是非“直观”的,以或帘或帷将一己之观隐约透出。她们“浓妆艳服”,或“嘻嘻立于帘前”或“坐看”,“衣香鬓影,隐约低徊”。[24]家宴观戏的女性观众又多是家族性的,“帘以内母女姑媳,姊妹妯娌,以及仆妇婢女”。在观戏过程中,她们“指坐客以品评”,当听至精彩之处往往“聆歌声而击节”。[7](P.258)她们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度曲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受到其夫其父的戏曲爱好之影响,所以能够以自信自足的姿态站在较为理性的角度品评技法,欣赏表演的魅力。

作为“专家”的观众虽与演出有一帘之隔,却由于她们对于表演的熟悉、音律的精通,亦能与表演者进行互动。观戏过程更多是一种感性夹杂着理性的品评鉴赏过程。如果演出未超越她们的审美期待,她们会报以理性地品评。而当表演技艺高超乃至于打破她们的审美期待,则会“不由自主”地击节叫好,“翠屏绛帐中香气与人声俱发,若鸾凤鸣烟云间”。[39](P..226)这一击节,在某种意义上又是更高层次认同演员精彩的表演,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愉悦。

以下几则材料足以印证明清闺秀才女的“戏功”。晚明吴江沈君张蓄养家班,其女沈少君工诗、懂音律,能弹弦索。其父歌姬若有曲误,“少君必指点之”。[40](P.897)海宁查继佐晚年“耽声伎之乐”,“尽出其囊中装,买美鬟十二,教之歌舞。每于长宵开宴,垂帘张灯,珠声花貌,艳彻帘外,观者醉心”。查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以此查氏女乐遂为浙中名部。”[41]明末清初剧作家阮大铖之女阮丽珍,在观戏、听曲、习曲、唱曲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也成为一个戏曲行家。她协助老父训练家班之类的逸闻数十年前犹津津传述于怀宁乡间伶人之口。[42]阮丽珍创作杂剧《梦虎缘》、《莺帕血》,世传《燕子笺》传奇系其草创,经阮大铖修正,是父女二人合作结晶。清代康熙年间女剧作家张蘩不仅创作戏曲,还教授家优演习。她的传奇《双扣阍•自序》中云:“忆余丙戌秋应征北上,设帐于王府,馆课之暇,奉内主命草撰杂剧几种,悉授家优演习。”[43]清代女剧作家吴藻所作短剧《乔影》曾于道光年间(1825),由苏州男子顾兰洲在上海演出,激起社会广泛的共鸣。“吴中好事者被之管弦,一时传唱,遂遍大江南北,几如有井水处必歌柳七词矣。”[44]

篇8

在交调数据应用广泛性方面国外技术要全面、先进得多,通过交调所得的交通数据和信息可在公路工程建设、公路经济运行分析、公路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广泛应用。如德国、美国、日本等欧美国家都把交通量统计数据与公众出行、环保监测等方面结合起来。而国内的交调数据由于信息、数据渠道单一等原因仅在公路行业内部使用。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国内开始着手研究如何从现有的数据资源中提取或分析出满足各类用户需求的信息作为研究的重点。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启动了国家干线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试点工程,推进重要公路通道及区域路网的智能化交调数据采集与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了部级和七个试点省市(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公路交调数据中心。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市已初步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全自动化调查,为全国公路交调站点大规模建设、省级数据中心搭建、信息采集与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2浙江省公路交通量调查现状

2003年以来,浙江省公路行业主管部门安装的自动化观测设备,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计数、分车型、自动上报数据等功能。到2015年为止,浙江公路主管部门每年固定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自动化设备的购置。根据2014年浙江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国省干线公路上共设有观测站349个,其中国道观测里程3281.15公里,观测里程覆盖率为75.87%,省道观测里程5313.303公里,观测里程覆盖率为84.08%,已初步形成了浙江省干线公路交通量调查站点布局,基本实现了国省道干线公路全自动化调查的目标。随着交通量自动化观测设备的不断投入建设,浙江省公路主管部门建立了浙江省交调数据中心,运用多个公路交通量调查系统平台进行交通量调查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同时,浙江省公路主管部门还自行研发了《浙江省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平台》、《浙江省干线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等交通量调查数据信息化平台。这些平台的实施与部规划院研发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管理系统》起着互为补充的作用,旨在建设交通量调查数据接收平台、交通量调查数据基础数据库、交通量调查数据处理系统、路网状况分析和预测系统、信息平台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平台。

3浙江省交通量调查数据处理分析

3.1交调设备位置设置分析

交通量观测站位置的设置往往影响着交调数据的质量。现有交通量调查设备在位置设置上往往更倾向于交通量比较大的路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量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部分交通量调查站点的设置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往往由地区交调工作负责人主观意见决定。交调工作负责人员往往会考虑靠近站房、便于管理的位置来设置站点,从而忽略了交通量调查的实质意义,造成许多交调站点采购和设置的浪费。同时,固定式交通量调查设备往往受电路、网络、建设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种类的交通量调查设备需要架设龙门架、立杆等昂贵的辅助设备,公路管理部门考虑到财政经费有限、费用过高等因素,通常会选择现成的辅助设备来布设交通量调查设备,使设备设置的位置与原先设想的布设位置造成偏差,影响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科学性。最后,交通量调查资金匮乏、交通量调查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流动较大等问题都会影响交通量调查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交通量调查站点设置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合适、科学的站点设置方案。

3.2交调数据采集方式分析

浙江省交通量调查目前主要采用是线圈、激光、微波三种交通量调查设备,并在部分设备上加装视频监控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但是这几种设备都有其局限性:如线圈式设备安装、维护比较复杂,且地感线圈受地面温度等客观条件影响较大;激光式设备对激光角度设置、参数设置要求比较高,需要反复调教;微波式设备对部分车型分辨率不高,不能达到交通运输部要求的一类设备分车型标准。同时针对浙江省复杂的道路状况复杂,行车过程变道情况多,设备维护和调教及时程度不够,高速公路施工难、不同厂家设备参数有差异等多种问题,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对数据采集环节提出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

3.3交调数据处理过程传输完整性分析

由于电路断电、网络中断、人工错误操作、交通量调查设备故障等原因,所传输的交调数据会存在缺失现象,对数据处理带来很大的误差,影响统计数据的精度。因此如何保证数据完整性以及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用科学的方法补足缺失数据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根据浙江省交调数据中心对数据的长期检测和研究,交调设备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数据的,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多种客观问题使采集到的数据无法按照制定的时间间隔上传,造成多个时段内数据缺失的现象。这种数据缺失现象理论上可以通过数据补发等措施弥补,但无法完全避免。所以在具体的数据传输中,除了采用一定方式补发或找回数据,还需要对无法上传的数据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补足。在数据补发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数据补发功能并非适用于所有设备供应商的交通量调查设备,不同设备厂家在数据补发机制研究水平上参差不齐,且《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管理系统》的数据接收程序也存在部分数据无法接收的现象。因此,急需对数据补发机制进行剖析和研究,对数据补发机制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在数据补足方面,目前的数据模型需要基于已上传的数据进行换算,从而对缺失数据进行补足,但对于一个时段内缺失过多数据包时是无法进行数据补足的。这种补足机制在正确性、持续性、偶然性方面都有明显的问题,故需对数据补足机制做出详细的研究。

3.4交调数据传输准确性分析

当交通量调查设备或传输线路出现故障时,如线圈式设备线圈破损、设备参数标定错误、激光式设备角度偏差等问题都会造成交调数据的错误,从而不能反映真实的交通状况。因此目前采用一定时期交通量数据同比、环比的方式进行数据错误判断。目前浙江省交通量调查中会以半个月为一周期,对全省交通量调查设备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该周期的日均交通量数据CTV(N)。运用该周期的数据进行同比和环比,若同比数据大于或小于30%,环比大于或小于20%,则设定该周期数据异常,需要工作人员对该周期数据进行说明。若该周期的日均交通量数据满足以下算法中的一条,即为数据异常:其中CTV为该周期日均交通量;(N)我周期序号;(N-1)为上一周期序号,即同比序号;(N-2)为上两期周期序号,即环比序号。运用该组数学模型得到异常数据后仍需与具体交调站点所在区域的负责人员进行确认,若异常数据情况属于真实交通量的反映,如节假日、道路维修等问题造成交通量变化,则需要交调工作人员对异常原因进行说明,这种运作模式需要交调工作人员具有比较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而如何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或剔除,使其符合真实的交通量水平的方法尚未有实质性的研究和应用。

3.5交调数据应用科学性分析

由于交调设备上传的数据为5分钟一个的原始数据包,所以需要针对公路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把经过预处理的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并加工为可以直接应用的信息。根据不同交通量指标的含义及换算关系,将交通量指标数据模型化,以满通管理部门、行业管理以及公众出行的需求。目前,交通量调查的各类分析报表往往仅限于年(月、周、小时)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断面交通量、路线交通量等交通数据方面的分析,没有对公众出行、应急指挥等方面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更未将交调数据与其他行业进行关联和分析。

4结论

篇9

关键词:学习情境;算法库;数据结构;算法代码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330-02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 of the Data Structure Algorithms Library

LI Yu-mei

(Siping Profession College, Siping 13600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algorithms library design idea, main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technology, focused on the design of learning context, the" data structure" of the algorithm is divided into seven learning contexts, for each learning situation has independent learning objectives, algorithm design, code display exercise, practice etc.. Algorithm library is in the PB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use of PowerScript language development is complete, the backstage database using Access.

Key word: learning environment; algorithm; data structure; algorithm code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困扰讲授本课程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算法,算法的种类繁多、编写有一定的难度,不同的算法中有许多相近或相似的地方,使得学习者掌握起来感到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本人认为采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有效。于是决定开发一个基于学习情境的数据结构算法库。

1 基本思想

本算法库的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为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需要,将数据结构算法划分七个学习情境,按学习情境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本系统涵盖算法的多种属性,如算法名称、功能、所属学习情境、源代码,算法时间复杂度等信息。本系统在文字描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在算法描述上力求结构清楚,正确易懂,在算法选择上尽量收集了典型而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本系统侧重实用性,具有跨平台、灵活、安全、可移植性好,可继承性和可重用性强等特点,适合于不同院校不同培养层次教学需求,同时还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2 数据结构算法库系统功能模块

1) 系统管理模块

本模块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主要实现用户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保存,查询,备份数据库形成备份文件及从后台备份文件中进行数据恢复等功能。

2) 算法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本模块以网格方式和自由表方式进行算法基本信息的操作,主要实现算法基本信息的插入,删除,更新,查询,打印,排序等功能。

3) 算法代码管理模块

主要实现算法代码的插入、删除、修改已存在的算法代码、保存算法代码、导入[1]、清除、打印,可以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算法名称即可显示代码并查看运行结果等功能。

4) 算法运行环境模块:

本模块主要包括运行环境简介、TC软件安装,TC运行环境、VC++6.0安装,VC++运行环境的挂接,只要安装了相应软件就可进行相应运行环境。

5)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一线性表:将线性表算法分成顺序表、链表、线性表应用三类

学习情境二栈:将栈算法分成顺序栈、链栈、栈应用三类,

学习情境三队列:将队列算法顺序队列、链队列、队列应用

学习情境四二叉树:将树算法:二叉树常用算法、二叉树应用算法分成二类

学习情境五图:将图算法分成二类: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算法

学习情境六查找:将查找分成两类:、无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

学习情境七排序:将排序算法分成插入排序算法、选择排序、交换排序

对于每个学习情境,都有学习目标,习题实践,算法按类别进行存储,下拉列表中选择算法名称,按下“显示”按钮可看到本算法的基本信息、代码,功能及时间复杂度;点击“查看结果”,可看到程序运行结果,同时可进行插入,删除,保存,打印,清除代码等功能,方便的学生学习。

6) 系统帮助模块

本模块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提供了详细的帮助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帮助了解系统如何使用,有疑问可以查看帮助,同时在帮助中点击右键会弹出快捷菜单,可复制、粘贴帮助中的文本信息及代码。

3 应用技术

1) 数据窗口[2]的应用

在本系统中大量使用了数据窗口控件,包括基本信息的显示,浏览,算法代码的显示,查询,学习目标的显示及习题实践的制作等都是通过数据窗口来实现的。PB在数据窗口对象中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显示方式,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开发人员可以将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询等功的按钮放置在数据窗口的内部,简化了程序设计。

2) 数据查询

在数据结构算法库中,综合查询是主要功能,可以按所算法的名称、学习情境及算法功能等进行综合查询[3]。同时本窗口还可完成记录定位、打印查询结果等功能。查询的方法很多,有通用查询,模糊查询,精确查询,动态查询[4]等,本系统主要采用动态查询的方法来完成信息的查询。

3) 自动配置ODBC数据源

在PB中要使用数据库,必然要通过ODBC接口[5]来实现,配置好数据源后,便可在程序代码中连接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那么如何才能在代码中实现对ODBC数据源的配置呢?其实,Windows中所有的ODBC数据源在系统注册表中都有记载,只要对注册表的项目进行相应的修改即可实现。在本系统中,建立一个全局函数,取名为f_odbc,设置3个参数,类型均为string型,三个参数分别代表当前工作路径及数据库文件名,系统目录名和数据源名。具体函数代码略

在应用程序的open事件中调用此函数并用代码连接数据库

string currentdir,sysdir

currentdir=space(256)

currentdir=getcurrentdirectory()

sysdir=space(256)

GetSystemDirectory(sysdir,256)

f_odbc(currentdir+"\datastruct.mdb",sysdir,"data20")/*调用自动配置数据源函数*/

SQLCA.DBMS = "ODBC"

SQLCA.AutoCommit = False

SQLCA.DBParm = "ConnectString='DSN=data20;UID=;PWD='"

4) 调用外部应用程序[6]

在本算法库中涉及算法的运行环境,要执行这些算法需要调用Turbo C或VC++外部程序,这里用的是RUN()命令。同时在系统中还提供了TC和VC++6.0软件的安装功能。

4 结论

本算法库是以《数据结构》课程的算法部分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与设计,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在学习情境中对算法信息和算法代码及运行结果进行管理及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本算法库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体新,李兰友.PowerBuilder8.0中数据导入技术的实现[J].微机发展,2004,(11).

[2] 李政,任秀丽,董延华,等.PowerBuilder 10.0 应用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李元松.PB开发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技巧[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1).

[4] 张长伟.PowerBuilder中动态SQL的实现[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5).

篇10

关键词:重庆市;居民消费;消费函数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变,正处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是,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居民消费支出逐步下降的情况。因此,对重庆的居民消费进行研究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持久收入模型和生命周期模型,本文对重庆居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的消费变化进行分析。

二、数据的选取

本文的数据选取1998年到2014年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如表1所示。

三、重庆市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一)建立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及其分析

莫迪利安尼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主要和现期收入相关,同时还和消费者最初的资产、以后各期收入的期望值等相关,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C=αY+βA(1)

其中,式(1)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A表示非人力资产净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A=A0+Y0-C0(2)

即上期储蓄与上期初资产净值之和即为期初的资产净值。另外,由于:

C0=αY0+βA0(3)

将式(3)代入式(2),得到

C=αY+(β-α)Y0+(1-β)C0(4)

上式中,C为当期消费;Y为当期收入;C0为上期消费;Y0为上期收入。

重庆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如表1所示。此时,另Y为纯收入,C为消费支出,利用软件Eviews按照式(4)进行回归计算,结果如下:

C=0.892Y-1.354Y0+1.526C0

(5)

从回归结果得出,R2=0.993,α=0.892,β=-0.324,代入式(1)得

C=0.892Y-0.324A(6)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比较好,被解释变量受到解释变量的明显影响,进一步较好地验证了生命周期理论。对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重庆居民的消费与收入表现出正比关系,即重庆居民的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从结果看出,重庆居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达到0.892,进而说明居民开始资产积累,用作生命周期消费的资产积累还不足,因此,居民比较多的收入增量主要用于消费。

2. 重庆居民的当期消费与期初非人力资产净值表现出反比关系,即重庆居民的消费支出随着年初资产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从结果看出,重庆居民的资产存量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324,也就是说年初资产存量每增加1元,当年消费支出就会减少0.324元。因此,重庆居民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用于生活消费的支出由于储蓄和投资增加而不断下降。

3. 重庆居民的现期消费与滞后消费表现出正比关系。从结果看出,滞后消费系数是1.526,说明重庆居民的当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过去消费的影响。

4. 从结果来看,重庆居民的本期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如果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关键是增加居民的收入。

(二)建立持久收入理论模型及分析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人们在计划自己的消费水平时主要是根据长期的持久收入,而不是根据短期的可支配收入,即持久消费CP表示为持久收入YP的函数,具体如下:

其中,k用来表示持久消费占持久收入的比例。由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很难准确区分,弗里德曼认为持久收入可以用过去收入的递减的无穷加权级数来衡量。在建模过程中,弗里德曼认为当期的实际收入和过去的持久收入共同影响一定时间内的持久收入,表示如下:

其中,YP表示当期持久收入;Y表示当期实际收入;YP0表示上期持久收入;0

C=CP+Ct(9)

暂时消费Ct表现出了不规律的变化,将其归入随机项V之内,将式(7)和式(8)代入式(9),得到:

C=kθY+k(1-θ)YP0+Ct(10)

另外, 因为CP0=KYP0,C0=CP0+Ct0

所以,最后推理得到:

C=KθY+(1-θ)C0+v(11)

将重庆市居民的滞后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当作解释变量,人均消费当作被解释变量,其中数据如表1所示。利用Eviews软件,按照式(11)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C=0.835+0.036C0

(4.5) (0.215)(12)

R2=0.987

从回归结果来看,滞后消费的系数没有通过t检验,即作为解释变量的滞后消费基本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因此,上述模型无法成立。从数学角度来看,重庆居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行为不适合利用持久收入理论模型来做解释。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无法准确区分、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有很多假设等因素可能是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消费与实际收入呈现正比关系,即影响重庆居民消费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是实际收入。

从以上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及持久收入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重庆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

四、结语

由于消费受到收入的显著影响,因此,重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调整居民收入的分配比例,进而提高居民收入,同时,重庆要努力提高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增强消费者信心。

参考文献:

[1]马光辉.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6(02).

[2]余咏梅.重庆市居民消费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