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2 22:4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国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国文化

篇1

刚开始攻读英国大学课程的时候,我每周都会到一家酒吧去打工。这家酒吧是由我就读的那所英国大学所建的,因此,学生也自然成为这家酒吧的主要客源,特别是到了周末的时候,学生们更要来这里消遣一番。那时,很多的英国大学生都要穿上一些别致的衣服来展示自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曾不止一次发现,有些英国女孩会身着中国的旗袍来酒吧欢度她们的周末。虽然她们所穿的旗袍在样式上,有明显当代时装的风格,但是,在旗袍的衬托下,这些英国女孩显得格外的秀气和端庄,含有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虽然,我以前也曾见过一些在中国求学的欧美女留学生,身着旗袍在电视里出现,但当我亲眼看到穿着旗袍的英国女孩从我身边走过时,心中不免还是觉得十分的新奇和惊喜。在她们当中,有一个英国女学生令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同样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当这个女孩走在步入大学酒吧的学生队伍当中时,她的身影使我眼前豁然一亮。

这个英国女孩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旗袍,她的旗袍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风格,看上去显得十分的高档和典雅,同时,这个英国女孩手中还拎着一个中式的小包。在这样一身中国装扮的烘托下,眼前的这个英国女学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她俨然就像是电影中所刻画的一位常年生活在中国的欧洲贵妇人。

与我一起在酒吧打工的一个英国女学生告诉我,其实有不少英国女孩喜欢中国的服饰,她自己就有一身中式上衣。不久以后,我和几个国内来的同学举行了一个小的聚餐,我邀请了这个英国女生一起参加我们的聚会。那天,她特意穿上了自己的那身中式上衣,向我们展示中国服饰在她身上的魅力。

英国留学期间,在我租住的房子里有一台电视机,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有时会通过看电视来调节生活。英国的电视频道每到一个时间段的时候,都会播放一个短片,随后,短片会展示出该频道的标志和名称。这些短片拍得很新颖,有时是几个青年在街头跳舞,而有时,镜头则是在一辆行驶的汽车里,车窗外的景色会随着汽车的移动,而逐渐变成该频道的标志和名称。有一天,当我打开电视后,我突然发现电视里的短片竟然是在一座寂静的山岭上,几名身着白色运动服的英国人在练中国的太极拳,这段镜头令我顿时感到格外的激动。

的确,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它同中餐一样,早已被华人们带到了更多的地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知名度。在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这样的大城市里,人们都可以看到华人所开办的武馆。 有一天晚上,当我从图书馆出来走在回住所的路上时,遇到了一位英国的中年男士。这位男士友好地主动向我问候,当他得知我来自中国的时候,立刻从身旁的外卖店里买了两份烤肉并请我与他一起分享。这位男士告诉我,他正在一家中国的武馆里学习太极拳,他对太极拳十分的钟爱,而且还对我说出了“陈家沟”这个名字。这位男士告诉我,他知道陈家沟是太极拳胜地,甚至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到陈家沟去拜师。

如果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的话,那么汉字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结晶。在我的印象中,有这样一件事情似乎更能体现出汉字在英国学生面前的吸引力。

篇2

英国与中国同为饮茶大国,各自独特的茶文化,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饮茶风格。宋、元期间,茶叶成为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加强与外国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大量增加。西欧各国的商人也先后东来,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荷兰海船自爪哇来中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中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记录。以后,茶叶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随着输入量的增加,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18世纪,茶成了英国最流行的饮料,在早晚餐时代替啤酒,其余时间代替杜松子酒。在爱德华时代(1901-1914),出去饮茶成为了一种时尚。那时没有我们今天所知的“下午茶”概念。下午茶这一真正意义上的英国风俗是由贝德福特公爵的第七位夫人安娜发明的。她觉得小午餐和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太长,容易感到疲惫虚弱。为了消除由于饥饿引起的强烈不适,她让仆人拿一壶茶和一些小点心到她房间,结果发现这种午茶安排非常惬意,很快她就开始邀请朋友和她一起喝下午茶。不久,伦敦的上流人士都沉迷于这种活动,聚在一起喝茶,吃着美味的三明治和饼干,天南地北,高谈阔论。来自于英国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包括王室成员,都可以在家中或在伦敦新建的一些时尚茶园里聊天喝茶,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从此,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享誉天下,茶成了英国人眼中的“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历史上从未种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并用中国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品饮方式。

二、文学作品里的英国茶事

茶叶到达英国之后,不仅仅是“缪斯之友”,“众神的甘露”,更是诗人的灵感源泉,也受到许多小说家的追捧。在“英式下午茶”的熏陶下,英国茶事在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娓娓道出人物的生活场景。英国著名作家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描绘的众多主角们,用完餐后必有由中茶会演变而来的正统英式茶会。奥斯汀笔下的英国茶事片段贯穿了整部作品:①到喝茶的时候,叫人忍住不笑的苦总算受够了,贝内特先生带他的客人返回客厅。喝过茶之后,贝内特先生高兴地请他朗读点东西给小姐们听听。②这件事惹得伊丽莎白烦恼不安,伤心流泪,头痛不止。到傍晚时分,她头疼得越来越厉害,加上不愿见到达西先生,便决定不陪她的表兄嫂到罗辛斯庄园府去,原来约请他们去到那儿喝茶的。③那些太太小姐们都挤在桌子周围,贝内特小姐在桌旁沏茶,伊丽莎白在旁边斟咖啡……茶具收走,牌桌摆好之时,太太小姐们都站起身来。在英国上流社会,茶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聚会,茶壶(根据客人数量准备两人、四人或六人壶)、茶具、茶桌、宾主着装都有严格规定。茶会上会播放优美的音乐,男士着燕尾服、戴高筒帽,女性穿洋装、戴帽子,无不展示上流社会绅士淑女的优雅风度。瓷器茶壶、滤匙小碟(茶匙须与杯子成45度角)、杯具组合、刀叉、点心盘、糖罐、餐巾、木头托盘、蕾丝桌布和托盘垫都非常繁复而高雅。

狄更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小说家,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中,茶字的使用次数超过了80次,他借此作品向世界展示了很多非正式的英国茶会,这类平民茶会能给随意交谈提供非常适宜的场所。很多场合下,女人们会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坐在长条凳上,一边闲聊,一边喝茶,这就是典型的中下层平民的市井生活写照。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对茶事的描写,无一不向读者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常光景。杯子碟子叮叮当当的响声、成群拥来的喝茶人、六便士的茶水,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名饮茶人。徘徊在那些牌桌周围的,是好多古怪的老太太和老朽的老头子,正谈论着逸事奇闻,那种很明显的津津有味的样子充分说明了他们从这种事情中获得的快乐达到了何等的程度。作者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关于西班牙花园的“花园茶座”的描写,更是细致到了茶具及茶点:茶盘端来了,七只茶杯和茶托,面包和牛油也是同样数目。狄更斯描写的关于“礼拜堂戒酒联合会布瑞克大街分会”的一次月会情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主人公维勒先生看到他们能喝下如此大量茶水时,惊讶得目瞪口呆。文中不仅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戒酒运动的高涨热情,而且肯定了茶叶在英国戒酒运动中的特殊作用。18世纪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称自己是“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典型顽固不化的茶鬼。”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大家风范之特点。塞缪尔•约翰逊创立的文学俱乐部便曾以茶会友,风靡一时。剧作家皮内罗对品茶的精神文明更是赞赏备至:“茶之所在,即是希望之所在。”诗人华兹华斯也对茶文化颂赞有加。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描写情人们等待喝茶的情景:一点一点地吃着烤面包,在叹息中等待凉茶。同时期著名诗人雪莱在1820年所作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长诗“致玛丽亚•吉斯伯思”中写道:那药师医士抱怨的饮品,而我会不顾劝诫大口痛饮,当死神来临我们将抛硬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法国作家安•莫洛亚在其作品《拜伦传》中,屡次提及英国诗人拜伦对茶的狂热喜好。没有牛肉,没有啤酒,他会哀叹;没有茶,他会觉得是令他烦恼的灾难。拜伦在这里将茶的重要性排在了英国人生活必需品牛肉和啤酒之上,足以体现当时在欧洲,茶叶的风行程度极高,确实是大街小巷皆茶香弥漫。此作品还记述了其他关于拜伦爱茶的趣事:即便是在前往希腊参加武装斗争的时候,他也保持着饮茶的习惯:“早上一起床,他就开始工作。然后喝一杯红茶,骑马出去办事。回来后,吃一些干酪和果品。晚上挑灯读书。”[5](P339)他称茶为“中国的泪水”,并“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乔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四季随笔》,向读者传递了最美妙的信息:茶叶是圣洁的,散文是优美的,茶叶与散文相会是惬意的、休闲的。作者通过对隐士亨利•赖伊克罗夫特的生活描写,多次穿插记录了茶会的时间、人物、礼仪等景象,抒发自己对茶和家庭茶会氛围的感情和触动。乔治•吉辛在其《冬天》篇中这样写道:“我一天中最舒适的时刻之一是下午散步归来的时候,这时我稍微有些疲劳,脱下长靴换上拖鞋,脱下出外穿的上衣换上舒服、随便、破旧的短上衣,坐在深深的有着柔软扶手的安乐椅上,等待佣人端来茶盘。也许我在喝茶的时刻,最感安闲之乐。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不得不匆匆吞下点心,经常因为想到自己当前的工作,感到急迫、苦恼。对于我所饮的东西尝不到它的香味与美味。现在,茶壶端进房时飘来的那种扑鼻清香,多么甜美啊!第一杯茶,给我带来何等的安慰!接着几杯,则让我徐徐品尝。在寒雨中散步后,热茶使我通身温暖。喝茶时刻,我环顾周围的书册与图画,领略安静地占有他们的幸福。”

字里行间,透露出饮茶不仅仅是亨利•赖伊克罗夫特生活层面的必需品,也是他精神层面的必需品。在他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和回忆过去的隐居生涯中,茶饮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着其心境与情绪、判断与决策、压力与健康等诸多方面。与中国人饮茶关注心境与味道相似,英国人饮茶也伴随着思考生活时的情感体验,并结合食物和医学,关注茶的味道和品质,讲究品尝方式,通过喝多种功能不同的茶来获取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放松身体和心灵的同时,既健康养生,又滋养精神。在举行午后饮茶这个盛典上,英国人善过家庭生活的天才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简陋的屋宇下,饮茶时刻带有一点神圣性:它标志着家务操劳的结束,标志着休息的友善的傍晚的开始。仅仅是茶杯、茶托的碰触声就使心灵幸福放飞。让一个陌生人坐到你的茶桌边是渎圣的;另一方面,英国人的好客也在这里表现出他最友善的方面。过门进屋喝茶的朋友最受欢迎了。可以相信的是: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他们从饮茶中所得到的乐趣和好处与过去百年中英国人从饮茶中所得到的乐趣与好处是几乎相等的。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了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英国家庭最习惯的欢迎客人的话也是:“我把茶壶坐上吧,你一定得喝一杯茶。”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其文学作品《儿子与情人》中,不惜笔墨,在表达人秘的“恋母情结”之外,还为我们展示了英国普通家庭的喝茶习俗。矿工莫雷尔长年的沉重劳动之后,回家喝上一杯茶,立刻感到舒畅轻松。主人公莫雷尔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首要的事情就是砸碎炉中的残煤,搁上水壶,煮茶水;吃早餐之前,他会先沏上一壶茶;他下井就爱喝不加牛奶也不加糖的凉茶。莫雷尔家的茶点无疑带有典型的英伦风格,咸肉面包配茶水—把咸肉放在火上烤,让肉油滴在面包上,然后把薄片咸肉放在厚厚的面包上,用一把折刀一块块切着吃,把茶倒在小碟子里喝。莫雷尔跟普通英国人一样,他随时会把铁皮水壶灌满茶;看见老婆喝着他端上的茶水时,他也非常开心。牧师偶尔来莫雷尔家喝茶的时候,莫雷尔太太会极其热情地招待他,早早地铺上桌布,拿出她家最好的细绿边杯子来待客。莫雷尔喝茶时,先把茶倒在茶碟上,然后吹吹凉,隔着乌黑的大胡子,一口喝干,喝完又叹了口气,随后他又倒了一碟茶,把茶杯放在桌上。

简单几句,一个矿工豪放的喝茶形象就跃然纸上。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管窥到有别于上流社会之矿工家庭的品茶文化。因为繁重的体力消耗,他们的茶点比上流社会的茶会更侧重于充饥,而不是高雅的社交礼节。所以,他们通常不太讲究喝茶的地点,配备的茶点和茶具也没有上流社会那么精致细化。上流社会的茶会,对于地点着装及茶托茶盘餐巾叉勺都有繁复严格的规定。而底层劳动人民的茶会则随意得多,任何一张桌子甚至有些脏兮兮的搁板就足以提供他们喝茶的便利了,黄油面包则足以充当茶点。为了生计,他们通常只有周末才有机会全家聚在一起喝茶,周末的茶会通常会比工作日的稍显丰富一些。一壶浓茶,配备苏格兰面包、黄油、果酱,有条件的家庭还会提供一些冷盘—火腿、咸鱼、熏肉、黄瓜、番茄沙拉之类,也许还会有水果羹或者布丁等甜点。这一类型的下午茶会在英格兰北部以及苏格兰、威尔士等传统重工业、矿山、船厂地区比较常见。对于矿工来说,茶会不仅仅是充饥,缓解疲劳,还兼具廉价的治疗伤病功能。莫雷尔有头疼病,为了用成本来缓解病痛,他经常自己熬苦艾茶喝。茶中除了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之外,其中的茶素和茶单宁具有药理成分,对人体的部分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冲泡茶叶时,约80%以上的茶素能溶解于沸水中,能够刺激大脑皮层,提高中枢神经的敏感性,减轻神经疲劳,治疗高血压头疼和神经衰弱。茶素和茶单宁、维C配合,可以减轻和消除由酒精和尼古丁带来的副作用。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批判理论;霍尔;莫利;费斯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06-03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of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Wu Jing1,Fan Xiaoman2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2.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00

Abstract Since the communication into our country, the traditional empirical propagation theory America always occupy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of China's communication layout, and to European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s Europea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mportant theory school after school after one of frank, the unique communication thought. Study angle and research method, investigate characterization spread through the school, see the school three synthesizer, Holzer Molly and John Fiske'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originality, instance theory thought the important school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contribution in the macro perspective, and in order to get a glimpse of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inking of the scene.

Key words The British School of cultural studies;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Holzer; Molly; John Fiske

自传播学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我国传播学版图一直被美国的经验主义传播理论盘踞,而对欧陆传播批判学派的引入相对较少,对传播批判学派理论的关注远不及对美国传播经验主义理论。在西方传播学界,来自欧陆的传播批判学派与美国传统经验学派,作为传播领域里风格迥异的两大双峰,[1]相互补充和共同建构了传播学的场域,传播批判学派作为传播学场域中的重要理论巨阵之一,迫切需要中国传播学界的

重视。

1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发展概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欧陆批判学派的一个分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发轫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故此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又称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1964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正式成立,其代表人有查理・霍加特、雷蒙・威廉斯、E.P汤姆森、霍尔、莫利及费斯克等。该学派作为欧陆批判学派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其跨学科的性质使其研究视域广泛,主要涉及后殖民主义为中心议题的种族研究、女性主义理论及性别研究、对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等等。该学派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建树独具一格,它超越了号称传播批判学派源头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论说,在哲学观点上超越结构主义的研究路径,走向后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具体主义表现为超越的经济决定论,主张上层建筑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建构作用。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传播理论众多,本文仅以三个传播理论的集大成者霍尔、莫利、费斯克及其他们的理论贡献为线索,并以此来窥见该学派的大众传播思想。

2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有相当一段时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内部存在的“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之争,两分天下的局面使该学派的研究一度陷入困

境, [6]直到70年代中期,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解救了文化研究领域“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非此即彼的选择,认为大众文化并非是完全“自治”的文化也非完全“管制”的文化,而是视大众文化为两者之间“谈判”的场域,这种“谈判”充满了妥协、斗争、协商和迂回。英国文化研究在葛兰西范式的转向下,由霍尔对其“文化霸权理论”进行创见性的应用。

霍尔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通常被认为是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创见性应用,如图1所示,霍尔认为,在传播过程中,首先由传播者在自身知识架构、社会(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原始信息进行编码,所生产出来的充满意义的信息文本,此时意义文本是开放的,并不是直接传递给受众,而是要经过受众的解码来获取意义,霍尔认为受众的解码同样受到解码者自身身份、知识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因素影响,进而霍尔提出了解码者的三种解码方式:主导―霸权型解码方式、协调型解码方式和对抗型解码方式[7],三种解码方式表明了文本信息的不同解读方式,主导―霸权型解码方式表示解码者按照编码者的意愿进行解码、协调性解码方式表示解码者在解读编码信息文本时是存有部分性的否认和部分性的接受,而对抗型解码方式表示解码者完全违背编码者的意愿,持彻底否定的态度。

图1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模型

由图1可知,霍尔认为传播过程并不是线性的传播方式,传播的两端即传者和受者是拥有不同的符码,并非是对等的关系,霍尔主要考察传播两端的权力较量,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权力斗争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中,强化的传播过程中的内在张力,即阶级和社会关系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显然在“编码解码”理论中,传播领域中的意识形态性被给予强调,权力压制和反压制成为了主要话题,传者受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等在这里理论模型中显而易见。霍尔理论也因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超越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传播有限效果论,还带来了受众研究的新范式,随后英国文化学派的代表人莫利和费斯克各自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编码解码理论。

3 莫利的“话语理论”和“受众民族志”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另一巨蒋莫利发展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在莫利的研究工作中,首先对霍尔理论进行验证,对英国BBC晚间新闻节目《全国新闻》进行受众民族志研究,验证了霍尔的理论假设,证明了受众的不同解码形式,但在研究中,莫利发现,受众的实际解码比霍尔的三种解码方式更为复杂,而且不同的阶级由可能会拥有相同的解码方式,莫利发现,霍尔过于强调传播过程中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进而莫利在福柯的“话语即权利”思想下,提出了“话语”理论,认为话语并不等同于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利益集团的表现,话语是思考或谈论一个问题的方式,也是社会立场的表现方式,因此,莫利认为,传播过程中,需要把社会位置与话语位置联接,然后才会构成特定的解码方式,他不再把阶级因素当做决定解码的核心因素。[8]从莫利的“话语”理论出发看待大众文化场域中的权力张力关系,在某种程度可以说,莫利超越了霍尔。

在验证霍尔理论中,莫利不但继承了文化研究学派符号学的研究传统,还纳入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这改观了文化研究学派的结构主义范式对受众积极性的忽视,[9]莫利运用民族志对受众进行研究,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在媒介受众研究中运用了民族志方法的研究。[10]莫利民族志受众研究之前,实证主义取向一直统治者传播效果研究,而莫利对传播理论的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对受众进行民族志研究,突破了传播的受众量化研究范式,量化研究范式传播的研究将受众从社会环境和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来,对受众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结果进行分析统和得出结论,而民族志受众反对这种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范式,主张把受众置于生活情境、社会环境、性别中进行研究,通过长期个案跟踪家庭中的媒介受众者,通过访谈等方法深描受众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反馈,在研究结论中总结和发现问题。莫利的受众研究被成为新受众研究,他重新估量了文本研究方法,不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也不是法兰克福学派纯碎的定性分析传统,而是开创了用民族志方法获取受众接受行为的真实情形,同时将受众置于不同社会地位和话语地位上对于其能动性的强调。[11]开创了传播学界民族志研究的先河,民族志研究方法成为了今日传播学界的三大研究方法

之一。

4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和“积极受众

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逐渐脱离了马克思的主要参考体系,也逐渐抛弃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80年代中期受到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文化研究更为多样化,后现代思潮为受众研究提供了更充分的现象空间,从“宏大叙事”转到了“个别命题”,从“文本”转到了“解读”,从“意识形态和霸权”转向了“从属者的日常生活实践。有学者把这种转向概括为从“结构”向“实践”的兴趣运动,对宏大叙事的扬弃和对日常琐碎生活的关注,从整体性的结构和权力到日常生活的实践。[12]那么这一时期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集大成者费斯克的传播研究重点从“文本的生产”转向“后现代的消费“,避开了“政治批判”而着重于“大众的微观的抵制”,从而走向了“语符民主之路”。[13]我们主要对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和“积极受众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继承了葛兰西的文化研究的路线,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权且利用”的大众文化,其二,“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其三,“微观政治”的大众文化。首先,“权且利用”的大众文化。传统文本分析认为读者会从头到尾阅读全部的文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费斯克认为,文本就像一个“菜单”或“超市”,大众在其中获取自己想要看的东西,创作自己的“菜肴”,费斯克通过“权且利用”强调的不是文本的内在意义,而是强调使用本文的受众对大众文化的实践能动性,大众的“权且利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意义和。其次,“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文本只有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阅读时,才能够被激活,大众更关注的是大众文化文本是否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受。最后,大众文化是“微观政治”的文化。费斯克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政治性的视角,并认为社会的变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激进的,一种是微观的。激进意味着要通过“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而微观的并不是要以革命的方式争夺政权,而是渐进的、持续而缓慢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不断扩张至下而上的权力生存空间,它是微观的政治而不是宏观的政治。因此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的政治就是日常生活的政治,大众文化是循序渐进的,联系着这些结构内部,朝向无权者的权力重新分配,它并不试图改变支配集团的体制,而是试图扩展自下而上的力量得以运作的空间。

如果说莫利基本遵循了霍尔的初衷,那么费斯克在霍尔理论路线的基础之上则迈了更大一步,他在继承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前期成果,发展了积极的受众学说,将受众的能动性前所未有的放大,走向了“符号民主”之路。费斯克提出了受众的“游牧式主体”概念解构先前的传播场域的结构主义,通过对“大众层理”的分析提出了“游牧式主体”的概念来阐释受众的主动性,所谓“大众层理”的意思是认为大众并非存在于既定的阶层和拥有固定的社会身份,比如一个博士有可能同时是一个母亲、一个教师、一个新闻工作者,大众的社会身份和阶层是多维的和流动的,在不同的层理中随时进行转换,受众主体的多元性和流变性解构了受众研究内部的“逻各斯中心”即“传者中心主义”。费斯在受众的主动性研究中借用罗兰巴特“理论”,提出“受众”理论。“受众”理论意在表明即使大众的日常生活的一切都被意识形态充斥,由于身体是独立于思想的,那么费斯克认为身体也依然成为作为最后一个抵制意识形态的据点,因此,身体的狂欢和被费斯克看做大众对意识形态抵制的一场盛宴。尽管费斯克的“受众”理论备受争议,但他对传播受众的研究的积极转向依然得到了高度认可,他的最大理论贡献在于把受众的主动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有的位置,有学者指出他把大众的位置无限度的放大,过于极端甚至走向了“民粹主义”,但我们仍然需要看到他在受众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

5 结论

综上所述,全文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英国文化学派的传播学审思路径、研究方法和立场,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分别对该学派的三个巨匠霍尔、莫利、费斯克的传播学理论进行概述,通过整体考察这一学派的传播学思想,并对其理论意义和贡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此来观望该学派的传播学的思想和精神。

参考文献

[1]赵斌.文化分析与政治经济――与墨多克关于英国文化研究的对话[C]//李陀,陈燕谷.视界:第五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2-57.

[2]A麦迪森.欧洲的经济政策相成就[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502.

[3]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C]//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

[4]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0(3):15-25.

[5]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1.

[7]斯图亚特 霍尔.解构“大众”笔记[C]//陆扬、.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

[8]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约翰・费斯克.英国的文化研究与电视[C]//徐贲.走向后殖民与后现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56.

[10]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霍尔.编码,解码[C]//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篇4

1中国企业英国上市文化适应性设计与问卷调查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在设计英国股民调查问卷时,没有针对英国地方文化做设计,因为英国人的地方性文化是固有的;其次,在设计英国上市中国企业调查问卷时,没有针对中国企业文化做设计,因为中国的企业文化是固有的;第三,在设计尚未在英国上市山西企业调查问卷时,没有针对中国企业文化和英国地方文化做设计,因为这类企业还未在英国上市,对英国地方文化没有概念,而本企业的文化也是固有的。调查问卷设计完成之后,课题组人员向调查样本分别发放了问卷,鉴于发放问卷回收的有效性,课题组缩小了发放问卷的份数,控制在50份以内,以保障填写问卷的人员来自高管层,所填写的问卷具有良好的真实可靠性,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2中国企业英国上市文化适应性调查结果分析

2.1英国上市的中国企业适应性调查分析

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来检验各变量的适应性(见第2页表1)。从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较高,除了企业凝聚力生成是否适应英国文化指标外,多数指标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不是正定矩阵不能做KMO检验,从相关系数判断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法[1]。接着按照特征值大于1提取两个公因子。第一个公因子能解释总变差的89.3%,旋转后解释总变差的60.2%。未旋转的因子不具有解释性,而旋转后得到因子载荷阵有可解释性。第一个公因子在中国企业的礼仪方式是否适应英国礼仪,中国企业衣、食、住、行观念是否适应英国,中国企业价值观是否适应英国,中国企业凝聚力的生成是否适应英国的民族文化,中国企业决策方式是否适应英国工作环境,中国企业管理制度是否适应英国工作环境,中国企业整体观念、和谐观念是否适应英国工作环境,中国企业精神打造、企业凝聚力的生成是否适应英国工作环境,在这些变量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把第一个公因子称为中国企业物质文化、民族文化在英国民族文化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因子。第二个因子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在人生观、道德观、政治文化在英国的适应性因子[2]。每个主因子只能从侧面反映原有变量信息,综合起来更全面,以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公式Z=0.6024×F1+0.3976×F2。得到因子的综合得分见表2。从结果分析看出,在英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在英国文化适应性方面的认识,认为不适应的得分较高,认为一般的稍低于平均水平,认为适应的较大程度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企业对英国文化适应性在认识上有较大差距。以各主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公式Z=0.559×F1+0.441×F2。从表3看出,未上市中国企业在英国适应性调查的认识中认为很适应的因子得分要低于平均水平0.81%,反映多数人对英国适应性持不乐观态度;回答认为一般的因子得分是高于平均水平0.5%,回答认为很适应的因子得分也比平均水平高0.3%,反映还有不少人对企业在英国适应性是乐观的。从纵向来看,仅从综合因子得分角度分析,未上市中国企业在英国适应性调查上比在英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调查上认为一般和适应的因子得分要高些,反映未上市中国企业对英国适应性还是比较乐观。

2.2未在英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调查分析

从各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相关系数都比较高,适合因子分析法。利用主成分法提取两个公因子,看因子的解释总方差,累计方差贡献率。从结果看出,提取公因子占总方差的比例越大,说明提取的因子对原有变量的代表性越好,损失信息越少。从未旋转提取平方和看,第一个因子占总方差的89.571%,代表性很好,第二个因子占总方差的10.429%,代表性不强。但是这两个因子的不易解释,经过旋转后因子会容易有解释性和命名,旋转后第一因子占总方差的55.901%,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占100%,说明具有良好代表性和可解释性。第一个主因子在企业衣、食、住、行是否适应英国,企业和谐观是否适应英国的民族文化和工作环境,企业凝聚力生成是否适应英国民族文化和工作环境方面有较高载荷;第二个主因子在企业的伦理观是否适应英国,企业价值观是否适应英国民族文化,企业精神打造是否适应英国民族文化,企业决策方式是否适应英国工作环境这些变量上有较高载荷。

2.3英国股民调查分析

从各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看相关系数较高,可以适用因子分析法。利用主成分法提取3个主因子,每个主因子的初始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看出,第一个主因子在这些指标有较高载荷,中国企业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中国企业决策方式与英国企业共同性,企业管理制度与英国企业共同性,对中国企业决策方式的认同,英国企业决策方式、管理制度对中国伦理观影响,英国企业领导方式、礼仪方式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英国企业工作环境对中国企业凝聚力打造,英国企业管理方式对中国精神打造,英国民族文化对企业价值观的影响,英国人的环境对中国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打造、企业凝聚力的生成的影响,可以把第一个主因子命名为英国政治文化、人生观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因子。第二个因子在中国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中国人对伦理是否重视、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文化的打造、企业内部是否和谐及对中国企业管理制度认同,可以命名为英国股民对中国企业认同性因子。第三个因子在英国环境对企业管理制度、决策方式的影响,英国衣、食、住、行对企业伦理观的影响的指标有较高载荷,可以命名为英国道德文化影响因子。根据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得出综合因子得分表达式Z=0.62×F1+0.269×F2+0.110×F3。从表4看出,在对英国股民的调查中,认为中国企业适应性较好的要低于平均水平,认为一般的得分比平均水平高0.88%,认为不太适应也比平均水平高0.14%,认为很不适应的比平均水平低0.73%。

3山西企业英国上市文化适应性调查分析

篇5

1.建设中国英语语料库,积累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语言基础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与不断完善可以积累和夯实中国文化传播的语言基础。中国英语语料库可以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如: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娱乐、人文、旅游等。从词汇到短语到句子到段落有层次地进行搜集总结,这样方便使用者查询使用,也可以让更多的使用者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利用中国英语大众传媒,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大众媒体来增加中国英语的使用机会。比如,在电视上我们可以在相关栏目通过运用中国英语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CCTV9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等;在网上可以建立网站,微信平台上都可以增加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中国文化。

3.在文化活动中充分地使用中国英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英语是基于中国文化而产生的,而文化活动作为我们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她能更很好地向世界展现我们的中国文化。标准英式英语是根据英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的,我们可以在文化宣传活动(如:电影会、艺术节、博览会、展销会、新闻会等)中让外国人来比较中国英语和英式英语的文化差异,这样会让外国人更加明确的了解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甚至喜爱上中国文化。就比如在政府新闻会上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中国特色的本土英语,如Bequalifiedpoliticallycompetentmilitarily,haveafinestyleofwork,maintainstrictdis-ciplinebeassuredofadequatelogisticalsupport(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再有Maketheranksofcadresmorerevolutiona-ry,youngerinaverageage,bettereducatedprofessionallymorecompetent(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一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也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4.将中国的经典国学、文学作品借助中国英语译制,让世界驻足欣赏中国文化的魅力加大利用中国英语翻译出版中国书籍的力度,鼓励学者、华裔、高校师生利用他们对中西文化的理解,通过他们采用中国英语的方式翻译中国优秀作品来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典文学国学更是数不胜数。通过对中国的经典国学、文学作品的中国英语的翻译会更好地通过文字所表达的特定环境下的思想观念与文化,让读者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结语

篇6

1986年8月我来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语言局工作,大约11月初的一个早上,我在外面晨跑时,右脚拇趾不慎踢到一块石头上,痛得我眼泪直流,脚很快就肿了起来。到了第二天,右脚肿得穿鞋都很困难了。上班的时候我问乔治娅(一位和我年龄相若的美国老太太,她同时为我和阿拉伯语科服务),这种情况应该找哪位大夫治。她看了看我那红肿着的脚趾,很认真地对我说:“朱先生,你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去看西医,说不定会把你的拇趾给锯掉,最好找中医看看。”初来乍到,又是第一次闹毛病,我还真不知去哪里找医生看病。我想起了使馆医务室。来到使馆医务室,大夫很热情,给了我一点儿红花油,然后告诉我该怎么用。回到家里遵医嘱涂擦了三次,第二天早晨,肿竟然奇迹般地消了很多。上班的时候乔治娅问我怎么样,我说:“你的主意真好。到使馆医务室要点药涂擦几次就好得差不多了。你怎么会想到要我找中医呢?”她说:“这是我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的。我母亲害关节炎多年了,西医一点儿办法都没有,越治越糟。后来请中医看,又吃中药又针灸,竟然止住了疼痛。这个病看来是不能根治了,但中医至少能止痛,比西医强多了。现在我母亲只要是关节疼痛就去找中医,绝不找西医。”应该说明,乔治娅并不是华裔,也不是亚裔,而是苏格兰裔,是第四代美籍苏格兰人。后来我常同乔治娅聊天。

有一次,我问乔治娅她的祖辈是苏格兰哪个地方的人,她说不知道。我说刚刚到第四代怎么就会不知道了呢?她说前辈不说,后辈怎么会知道呢。我说我至少知道我家三十代祖先的出生地和安葬地。她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们有家谱可查。她说:“你们中国文化真是源远流长。我们要是也有家谱就好了,我就可以回苏格兰去找自己的根了。”我还给她讲了一位秦姓美籍华裔回中国寻根的故事。秦君回中国寻根后写了一本书,我在书店找书时无意中看到了那本书。书中说,从族谱中得知,他的始祖是唐代大英雄秦琼,后来又有宋代大文豪秦观,他感到很自豪,再往下查,看到了秦桧的名字,他感到很失落。说到这里,乔治娅笑了。

1994年冬我来到英国,与许多人交往后才知道英国人对他们的中文名字也很重视。陶岩、白若思、戈登都同我探讨过他们的中文名字地道不地道的问题。有一次,英格兰银行理事奎英先生约我去谈他访华的事宜,一见面就掏出他的名片问我:“你看我这个中文名字是不是地道?”我说:“很地道的,只是‘奎’是个极罕见的姓,但南北都有。”他说:“罕见更好,容易被记住。”最有意思的是鹰星保险公司顾问吴福司了。他对中国很友好,说他一家人始终同中国连在一起,他父亲在中国工作过很多年,回英国后有钱总爱存进中国银行,退休后中国银行按月给他寄退休金。他的英文姓听起来是“狼群”,也不知是哪位高手给他译成了“吴福司”。他问我“吴福司”这个名字地道不地道,我说很地道。他竟然又指着“吴”字问了一个问题:“这个姓在中国是大姓还是小姓?”我于是根据菲律宾《世界日报》1992年的材料和国内一份1993年台历上的“新百家姓”材料告诉他:“吴姓是中国第十大姓。”他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以后我还在不同场合听他对人说过:“我们姓吴的在中国是第十大姓!”

篇7

关键词:英语变体;身份的象征;中国文化

近20年,所有的语言学家都在讨论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英语到底是该作为一种通用有着多种标准的语言变体而存在还是应该以一种国际性有着统一标准的语言单体而存在,对于这个问题,各国学者们永远也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第二个问题是在这样的世界英语环境下,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该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还是以前的那种固化的教学方式吗?当然不是,我们应该有着新的教学方式。第三个问题是英语现在到底属于哪个国家,我们知道现在我们不仅仅再是与美国人英国人交流了,我们更过的是要用英语跟亚洲人或者其它国家的人交流,那么现在英语到底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有的学者说是属于世界的,有的学者说当然是属于英国和美国的,他们认为如果是属于世界的,那么就严重的损害了英美人的语言权利。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和世界英语的研究者,我当然要结合现在的英语状况为我的小学英语教学实施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首先,我要介绍一下世界英语的来历,英语最初只是生长在英吉利群岛范围内的当地人母语,后来因为英国殖民者和移民者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美洲等地的殖民和移民,导致了很多国家将英语作为了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我们的非洲英语,亚洲英语,澳大利亚英语也在这时渐渐地产生了。近十几年来,由于英语在世界上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传统的英语模式被打破,各国的英语变体的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我们的小学英语目前使用的是PEP教材,这本教材是加拿大人所编写的,我先不讨论它是否适用于现在中国的小学生,我只是想提出我的一种新的小学教学方式,那就是融入中国文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我们都知道,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已经成为了外语教育所达到的共识。过去的十几年里,课堂上采取国外的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养成了兴趣,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能力。然而这种方式只是让他们对目的语文化产生了兴趣,而忽视了中国人自己的母语文化,导致了学生不知道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中国文化。当然对于了解国外文化,我并不认为有错,但是我们应该要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是必然的,从这一点我认为一定要从小孩子就抓起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的融入。

在去年的十月,我们国家的教育部实施了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对我们从事英语教育和研究的人来说是震惊的,那就是北京实施了中高考英语降分,语文增分,全国其它省份陆续实施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措施。为什么进行这一举措,很多人认为现在太多人把英语看的太重要了,却忽视了自己的母语,导致很多人母语都没学好,一个连自己母语都学不好的人是耻辱的人。这种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显然是错误的,中国人确实把英语看的太重要了,很多人从小就送去学英语,但是呢?真正把英语学好的有多少?有很多人崇尚外国的节日,却忽视中国自己的节日,认为那样能把英语学得更好,那也是典型错误的思想,我们中国人当然要重视自己的文化。说起去年的这项改革事件,我想让大家知道我认为的融入中国文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那么怎样实施我的融入中国文化的双文化小学英语教学呢?因为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在这个阶段,对于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习惯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在英语中让孩子们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是重要的,这既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准备,也是在英语中传承我们中国文化的必要。首先我就从一些细节说起,在我所教授的三年级英语下学期第二单元“My family”这一单元中,讲的是一家人在过复活节,对于这篇课文,我们小学生主要要掌握的是“Who's that…”和“Is he/she…your…”这两个句型,对于这单元的讲授完全可以让学生们用我们中国的中秋节来上,国外的复活节是团圆的日子,中国的中秋节也是团圆的日子,学生们很快便能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们熟悉我们自己的节日,回忆起去年中秋节一家人的场景,也能方便他们更好地掌握这单元学习的句型。那么在我的教学中我要在课本教授的基础上,了解了复活节的基础上,花上一到两个课时给学生们预设一个中国中秋节的场景,让学生们在这样的场景中介绍自己的家人,学生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他们会对英语有着更大的兴趣,这样远比告诉他们复活节更加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因为中秋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学生更加有话说。其次就是我们课下活动的进行一定要富有中国特色,例如对于第三单元“at the zoo”的讲授,我们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先知道中国独有的一些动物,如大熊猫,龙,金丝猴等,提前让学生们在课下了解这些动物的来历和所处的地方,那么学生们对中国独有的动物了解后,会更加的想去了解更多的国外的独有动物。然后学生们的兴趣大大的提高,掌握起新知识来也会更加的快速。最后呢,就是我们课堂活动的进行一定要有中国文化特色,我们知道,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怎样在活动中融入中国文化呢?同样是对于第三单元的教授,我可以在介绍了大家熟知的动物单词,如:bird,dog,cat,elephant,tiger,panda后,给学生们介绍中国的十二生肖的动物的英语说法,在活动中让学生们扮演这十二种动物,然后让学生们操练本单元的句型。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文化,而且熟练地掌握了句型。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位有心的教师,在我们无法改变教材的情况下,时刻结合自己的知识挖掘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从小中国文化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打下基础。外语学习中,如果学了外语就丢了母语,学了外国文化就丢了中国文化,这是中国人的耻辱。中国文化的传承一定要从小就抓起,在小学阶段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 文言文英译 古文观止

中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具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言文能够将文明古国的博大精深文化传递出来。在世界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的文化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角色,具有怎样的内涵,则需要一个媒介去进行探索。文言文,相对白话文而来,具有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语言富含修辞手法和文字形态,字里行间体现出文学美。它真实的将我国古代人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大情小事,周遭景致进行记录,生动的体现出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文化结晶。

《古文观止》英译分析

罗经国先生的《古文观止》精选(英汉对照)从清初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中选译32篇,译文将原文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从罗先生之译文,可以看出文言文散文的美是可以再现于译文的,从译文的字面含义体现出汉语文言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是可以在英译版本中展现出来的。

原文1:桃花林一直延伸到小溪的源头,来到一座山前,山脚下有一个洞,有阳光从洞中射出来。

译文1:The peach land extended far to the source of stream where there was a mountain with a hole at its foot and the sun shone through the hole .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思想在文化这一宏观的研究范畴内置入翻译过程,实现了对传统的超越,高度具备前瞻性和宏观性而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研究视角。“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她将翻译单位从语篇转移到文化转换,即翻译己经不再满足于两种语言间简单的字词句的对应。

此翻译案例的源语文本为《古文观止》中《桃花源记》选取的一部分。“桃花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桃花的林子,而是概指桃源一样的室外仙境,人们在那里隐居,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因此,“桃花林”的英译对此进行了文化还原,体现中国古代文化典故,译为“The peach land”。

原文2:出于好奇,渔夫下了船,进入山洞。洞口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他继续往前走,山洞顿时豁然开朗。洞的尽头是一片原野,平坦宽阔,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一排排房屋整齐地排列着,房前屋后种着各种桑树和竹子。

译文2:Out of curiosity, he got off the boat and walked into the hole .The mouth of the hole was as narrrow as for only one person to pass through.As he walked on, he found that the hole became suddenly wide and bright. At the end of the hole appeared a vast and flat plain full of fertile soil, beautiful ponds and rows of tidy houses with various mulberries and bamboos growing here and there.

苏珊・巴斯奈特在文化翻译观方面指出:“如果我们把文化比作一个人的身体,那么语言就是这个人的心脏―就像一名正在给心脏做手术的外科医生不能对心脏周围的肌体熟视无睹一样,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不能只满足于语言的分析和文本之间的对照与转换而忽视了文化因素的存在。山洞的出口被作者描述为豁然开朗,实在是表达忽然间山洞变得宽而且明亮,这时候就需要将结合文化差异进行表达。“开朗”译文“wide and bright”《桃花源记》描述的是晋太元中,即晋孝武帝,太元(376年-396年)的事情,当时的生活区域和田地布置具备一定的时代特点,人们的生活区域具备生态农业的特点,二者相互包容,和谐共存。

原文3:一条条小路相互交错,村落间鸡犬相闻。人们正在田中忙于耕作,老人和小孩儿无忧无虑,看上去都十分幸福。

译文3:Little paths crisscrossed, cocks crocked and dogs barked among the villages.The natives busied themselves plaining in the fields; both the old and the young looked happy and carefree.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提出,“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源语中“鸡犬相闻”是由于古代的乡间聚落相对规模较小,因此鸡犬的鸣叫在村落间回荡。所以译文将此译为“ cocks crocked and dogs barked”。

总结

本文从我国优秀的文言文《古文观止》出发,结合其英译版本发现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英译能够传递语言特点以及文化内涵,颠覆传统信息和语义为中心的翻译目的,促成更有意义的的文化转换和文化交流。同时,进一步总结出文言文翻译可以将文化翻译观做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纳入翻译过程。

篇9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英语表达 学习策略

一、引言

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瑰宝,更是世界人民的宝库。随着英语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英语的学习与中国文化变得密不可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人介绍自己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与纽带。然而,在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外国文化的学习,忽视本国文化学习的问题,造成一些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甚深,却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一窍不通。语言是相互交流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积极学习中国的古代文化并宣扬本国文化。

二、中国文化在英语表达中的缺失

中国人从学习英语开始,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就被忽略。大家一心传播英美文化,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能力。这就造成英语学习者对英美文化表达流利,而对中国文化表达不出来的局面。如: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多数英语学习者都会表达,而与其同一时期的中国皇帝道光(Daoguang emperor)、咸丰(Xianfeng emperor)就很少有人会表达。英语学习者很少能亲身参观大本钟(Big Ben)、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等英美文化名胜,但是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这些名胜却能被提及和学到。相反,英语学习者有不少能到故宫(Forbidden City)、颐和园(Summer Palace)、避暑山庄(mountain resort)等中国文化名胜参观,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英语学习者对英美节日文化情人节(Valentine’s Day)、万圣节(Halloween)、圣诞节(Christmas)很熟悉,却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的英文表达。此外,他们对日常俗语的英语表述很难表达,如: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百闻不如一见(Seeing is believing)、笨鸟先飞(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不眠之夜(white night)。

三、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学习的策略

(一)转换英语学习理念,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

以前,学习者认为英语文化只是学习英国和美国文化,并且认为,只要对西方文化非常了解,就有了英语学习基础。这就造成学习者熟悉西方文化而不熟悉中国文化,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应把中国文化学习融入其中,这样既能利用所学英语获取英美文化,又能利用所学英语宣传、弘扬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计划中,应该明确地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其中,从宏观上指导学习。

(二)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内容。

英语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承载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应包含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并且可以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学习。教材可以采用中英对照,也可以使用全英文,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结合。

(三)将区域性中国文化融入到日常的英语学习中。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很丰富,各个地区也有自己悠久的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应将其利用。笔者就以自己的家乡河北承德为例,承德是集皇家文化、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于一身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风格最独特的皇家园林。这些丰富的中国文化都可以与日常的英语学习联系起来。

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将学习内容与中国古代文化相联系。对避暑山庄的整体介绍就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The Mountain Resort is located in Chengde City,Hebei Province,covering an area of 564 square meters,almost half of Chengde’s urban area. It is enclosed by a wall 10 400 meters long. Construction began in 1703 under the rule of Emperor Kang Xi and was completed in 1790 under the rule of Emperor Qian Long. It was a second political center apart from Beijing,for the emperor would stay here for about half a year to attend to political,military, ethnic, and foreign affairs. There are more than 100 buildings within the resort,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palace zone and garden zone.

(四)课外中国文化实践与英语学习相结合。

在英语学习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学习,注重中西文化对比,培养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自豪感,提高中国文化自觉性。这不仅是在英语课堂上能学到的,课外实践锻炼更是增长知识的关键。学习者可以到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等进行实践学习,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其中,边检验边补充。比如,在学完有关避暑山庄的介绍后,可以实际到景区做一名临时导游,向外国友人用英语实际介绍避暑山庄。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成为实际的交流主体,有助于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不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修养,而且潜移默化地使他们的口语表达得到提高。

四、结语

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是英语学习的必然。学习英语就丢了中文,有了英美文化就抛弃中国文化,这样只能将自己隔绝在世界之外。只有保持中国文化身份,在跨文化交际中才会有真正的内容,才能有思想的沟通。因此,注重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掌握其英语学习的策略是日常英语学习的关键和侧重点。

参考文献:

[1]黄辉.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其途径[J].东岳论丛,2009(4):182-184.

[2]李涤非.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文化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82-86.

篇10

大学英语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现行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严重缺失,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自身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以及中国文化的弘扬而言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材;中国文化;缺失,影响

大学英语教材是实施各类和各级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工具和手段之一,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是全方面的和深层次的。对于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而言,教材是他们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之一。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提高英语水平与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因而,大学英语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制约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方面成绩显著,为推动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缺陷与不足,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严重缺失。这个问题的客观存在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与危害。

一、中国文化内容缺失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影响与制约

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给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问题与不便,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材中相关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使教师在授课中缺乏必要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资料,进而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只能“大谈”英语所涉及的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使大学英语课程几乎变成了专门的西方文化课程,中国文化内容的融入与渗透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其次,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不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中国文化教学。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并不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唯一职责,让学生更好地和全面地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同样是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使中国文化教学成了“空谈”,处于“尴尬”的地位,教师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爱好给学生讲授少部分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中国文化教学是非常随意的和“任性”的,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其效果和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笔者对部分院校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就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内容过少这一现象对他们教学的影响与制约进行了访谈,90%以上的教师认为不利于他们更好地实施和开展必要的中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而且他们十分赞同在教材中适当增加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材料。

二、中国文化内容缺失对学生素养与能力提高的不良影响与危害

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和限制大学英语教师的正常的教学活动,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综合文化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与危害。首先,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使学生不得不长时间地和高强度地“浸泡”在西方文化中,接受西方文化过多的熏染与“陶冶”,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透出水面来呼吸一下中国文化的新鲜“空气”,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原有的中国文化素养,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学生盲目崇拜和接受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完全“优于”中国文化。这一点在某些理工科院校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他们原有的中国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上大学之后,这一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日益加剧和恶化。其次,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使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和直接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资料与素材,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他们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交际中肯定会谈及很多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获得更多的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和学习深造中,势必会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主力军,他们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由于学生无法从大学英语课堂上和大学英语教材中获得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英语资料和信息,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准确和恰当的英语表达很多中国文化里特有的现象和事物。所表达的内容让外国人听起来云山雾罩,不知所云,不但不能使跨文化交际能得以顺利进行,还会导致交际的低效和失败。这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所设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是完全背离的。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着两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第一个就是英语所涉及的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素养和其相关的英语表达能力,第二个就是中国文化素养和其相关的英语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和制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但现实情况却是我们过分地强调和重视了第一个方面,基本上完全忽略了第二个方面,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过少这一现象就是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和证明。而这种缺失恰恰成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拦路者”和“绊脚石”。

三、中国文化内容缺失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广大

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不但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诸多不良的危害与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弘扬与扩大也是极其不利的。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不是片面和一味地提高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用英语表达西方文化的能力,还要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从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的角度上讲,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我们都知道英语国家的文化,尤其是是英国和美国的文化都是借助英语加以传播的。同样,中国的文化也完全可以通过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和媒介在世界各地加以传播与弘扬,这就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无疑是其中的主力成员。他们的中国文化素养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他们中国文化素养与能力的提高。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有碍于中国文化为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广大。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的文化内容缺失的不良影响与危害是全方面和深层次的,对教师的中国文化教学、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广大都是非常不利的。鉴于这种客观实际情况,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比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宋莉.大学英语教材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探究——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5).

[2]陶婷.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分析——以全新版大学英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王婷.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文化内容的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