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8 00:0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如清代浙江湖州有一巨富,为遣兴而听从一人的献计,选三十二俊童,布于堂室四角。即日邀某公子对弈,公子见而大喜。其行棋之法,欲行何子,只一开口,其人即至何处,不须举手之劳,而布局之妙动合自然,局终为之拍手称快……
谁知这种“下活棋”的样式,却被越南人原封不动“引进”。据清代李文泰《海山诗屋诗话》云:越南人所下棋即象棋,下棋时,必于树林阴翳之地,广可数丈,乃展一局,选男女各16人,皆韶年艳服,各执一牌,牌上大书“车”、“马”、“炮”等字,使对立其位,以男女分黑白子。下棋者各高坐,令侍者传呼某子行某度,某子即应声而进。若被弹之子,则执牌出局。当时的郑活源,就是以此情景写下了《观安南人下象棋》的诗句:“男儿将士女儿兵,车马驰驱却有声。”
这就是学者们称之为“汉文化圈”的交流现象。在这个“汉文化圈”里,有许多事物都是以汉文化为主体交流的,清代越南人“下活象棋”,便是这种交流的一个成果。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交流并非单一的,而是双向的,可以说是同源异流,相承相异的。
如南亚各国向中国“进象”这一事例就很典型:它的源头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自此之后,史不绝书,至清代余韵仍在回响。专家仅对乾隆时期进行统计,南亚各国向中国“进象”次数就多达17次,驯象总共达50多头。这些大象的情况,在清代《燕京杂记》中记述较详:
它们是由泰国、越南等国贡赠而来的,安置在宣武门内的“驯象所”,大象的主要活动是在南北郊及祈谷雩祭大典时,驮祭器,驾辂车出行,充卤簿之职。平时大象主要充当朝贺的仪仗,朝贺钟声一响,大象即按部就班,分相对两列,懔然肃立。待文武百官人毕,它们互相交鼻为障,便无有敢逾进者了。正因为大象担负着朝廷仪仗的庄严职位,所以它们也似朝廷命官一样食国家俸禄,有大象历经几代帝王,可至大将军一品爵禄。清统治者将这些外国贡献的大象视为“国宝”,格外珍爱,老百姓们则将它们视为“有太平之征”的吉祥物。
尤其是在清代北京的六月,时值人畜洗浴的“天贶节”,朝廷为了显示四海清平的气象,往往在此时举行“洗象”仪式。每逢初伏,即六月初六,整个北京城都沸腾起来了——在通往宣武门西的“洗象”城壕处,食货络绎,游骑纷沓,百戏如云,车辆似阵……这正像《燕台口号一百首》等诗说的那样:“年年初伏车增价”,“雕鞍宝毂如流水”,“天街簇拥行人疾”,“士女倾城御河上”,“葛衣纱褶新兴样,穿往河边看象牙”。许多文人墨客,乘机施展才情,争赋看“洗象”的盛景,其中以大学士王士稹所作的“竹枝词”最为脍炙人口:“玉水轻阴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再如方朔《洗象行》:
壮哉雄物此大观,立地平山拖一线。
红旗摇曳征鼓鸣,摧颓蹴踏驱之行。
泥深水浅足力重,陡然潮涨东西平。
一蛮奴跨方腾赶,众蛮奴搏浑浆跃。
雨作涛翻十丈飞,何处蛟鼍掀大壑?
前者未起后者趋,水中岸上交欢呼。
在这些诗中,“洗象”场面跃然纸上,但这毕竟不同于图画。清代画家顾月洲就画了一幅《年例洗象图》,布之于《点石斋画报》上,它与“洗象”诗歌互相映照,堪称清代北京“洗象”的最为生动的笔墨。其实,说穿了,这是清统治者文化心态的一种观照。因为清统治者一向以“天朝声威赫赫”自居,他们将外国贡赠来的大象,作为朝廷仪仗,就是一种“万邦皆备于我”的观念使然。而这种使外来大象融入中国文化体系所采取的每年“洗象”的做法,可谓巧妙极了。
可惜的是,顾月洲的洗象图只给予我们“洗象”的直观印象。是不是将象赶入水中冲冲就算是“洗象”?如何“洗象”?我们仍不能得知。在笔者的研究视野中,日本文化二年(相当于清嘉庆七年)由冈田玉山等人编绘的《唐土名胜图会》中的“洗象”图画,是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清代“洗象”全貌的。
冈田玉山等人勾画出了“洗象”的工具。它们是:笛、校、橛、耳钩、筰、叉、揥、颈索。并加以注明:“笛”和“校”均为牛角制作,“笛”是吹发音令象进退的,“校”是缠象脚以制象乱动的。“橛”是立于河中缚象用的一大粗木。“耳钩”为铜制,长四寸余,因象耳广垂如荷叶,挂钩系之而洗。“榨”为洗象的竹刷,大约如董元恺《都门洗象词》所说的“双帚缚来洗刷”一般。“叉”长四寸五分,柄长三尺余,为铁制,是以叉口推象进退。“揥”九寸许,铁制,其状似滚筒。笔者理解,“揥”为洗涤象身垢物、搔痒用的。“颈索”,是缚象头于橛用。雄象颈索三尺九寸,四十四曲,雌象三尺一寸,三十二曲。颈索上有径两寸的铜环。
冈田玉山等日本画家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用什么样工具“洗象”,使如何“洗象”在人们眼前清晰起来,从而也填补了中国历史典籍中“洗象”的一个空白,因为在清代典籍中缺乏这种用工具“洗象”的具体记载。这正是许多中国的事物在日本赖以继承的一证。有道是“礼失而求诸野”,“汉文化圈”虽以汉文化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这个圈子里可以独尊,许多事源出于华夏,传入异邦,是异邦加以妥善的保存。应该说“汉文化圈”内这种交流,是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的,日本的文化根在中国,可日本人民通过交流,又加以变化,推陈出新,又反过来影响于中国,这从日本刀传入中国的史实中也可鲜明可见:
北宋的欧阳修,曾写过一首《日本刀歌》,但司马光也写过一首《和君倚日本刀歌》,笔者将这两首诗对照,发现除个别词句不同外,其余完全一致。他们在诗中均这样说道: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在他们之前,梅尧臣曾有一首《钱君倚学士日本刀》诗,诗中说道:
日本大刀色青荧,鱼皮帖把沙点星。
东胡腰鞘过沧海,船帆落越栖湾汀。
卖珠入市尽明月,解绦换酒琉璃瓶。
当垆重货不重宝,满贯穿铜去求好。
会稽上吏新得名,始将传玩恨不早。
归来天禄示朋游,光芒曾射扶桑岛。
坐中烛明魑魅遁,吕虔不见王祥老。
古者文事必武备,今人褒衣何足道。
干将太阿世上无,拂拭共观休懊恼。
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都是朝廷重臣,见多识广,加之他们所处的时期科技昌明,可是他们却对日本刀发出由衷的赞叹,如欧阳修、司马光所说:“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日本刀的质量上乘可以想见。
从历史典籍看,日本的冶金及制刀剑技术,是由中国传入的。可是日本却长期钻研,对制作刀剑加以变化,终于创造出了当时“汉文化圈”中最为精良的刀剑来。宋代的诗歌反映出了这一点.明清以来,这种交流的现象更为突出。据专家统计,明清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刀多达数十万把,《东西洋考》中就记录了当时的中国人多买日本刀,就是因为它“精者能卷之使圆,盖百炼而绕指也”。如嘉靖时,胡宗宪就曾得到一把软倭刀,“长七尺,出鞘地上卷之,诘曲如盘蛇,舒之则劲自若”。日本刀的制作水平是远远超过中国刀的。
正像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说:日本刀甚锋利,“光芒炫目,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断毛发,久若发硎,不折不缺”。由于日本刀具备这样好的质地,所以明代的兵器中比较重要的长刀、腰刀等,均仿日本刀制作,呈现出前代所无的新式刀制的模样。这种刀长其刃而短其杆,与旧式长杆短刃的长刀及大刀形制相反,其效能较大,可用猛刀砍劈,折断敌人长兵器的柄,或削断砍损敌人兵器的刃,进而砍断敌人的身体。
这种仿造日本刀的做法,以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论述最有代表性:
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今如独用则无卫,惟乌铳手贼远发铳,贼至近身,再无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杀器,则铳重药子又多,势所不能。惟此刀轻而且长,可以兼用,以备临身弃铳用此,况有杀手当锋,故用长刀备之耳。
戚继光对日本刀的分析是很中肯的,因此他所统率的部队也都装备了这种仿日本刀样式的长刀,在以短兵相接见长的“藤牌兵”的基本作战方式中,如“懒扎衣势”、“斜行势”、“仙人指路势”、“滚牌势”、“跃步势”、“金鸡畔头势”、“埋伏势”等等,这种由日本刀变化而来的长刀,在与倭寇交锋时,发挥了所向披靡的威力。
在优良的日本刀面前,中国不得不向日本学习,而一旦中国掌握了这种器具又推广开来,又以中国样式、中国气派征服于“汉文化圈”,立于世界之林,这已成为“汉文化圈”中的一个规律,即人们常说的反馈与反反馈。
宋代真宗时期(998~1022),中国从越南中部广南一带,引入耐旱的只需60天就能成熟的占城稻,浙江一带就以“占城早”、“六十日”而传扬,以至很长时间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早熟水稻是受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影响,可史实上这种早熟稻的源头,是从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传到越南的,又由越南再传回到中国。
篇2
汉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四国。
"汉文化圈"是指汉文化存在和受汉文化影响的广大区域,成形于殷周二朝,发扬于汉唐宋明四朝。汉文化圈是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圈、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化圈和印度的婆罗门教文化圈平起平坐的世界四大文化圈之一。
汉文化在中国形成之后,不仅为汉族所共享,而且通过各种交往途径,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因此,汉文化存在和影响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被统称为"汉文化圈" 或者"汉文化区"。汉文化圈的国家自汉朝开始,受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支配影响。在古代汉文化圈的视野之中,汉文化是最先进、最繁荣的文化, 此文化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汉文化的学习和认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文化差异;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3202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文化交际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境旅游、涉外贸易、出国留学、跨国公司求职、参加国际展销会,甚至观看国际电影和电视节目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因此,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熟知说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选择符合英语文化准则的表达方式,才能保证交际的有效进行。
2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文化的主要差异
2.1 问候语的差异
英汉文化中的问候语结构类似,但二者的问候内容却相差甚远。英语问候语直接明了,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是中性的。英语常用的问候语有:Hi/Hello!(你好!)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How are you?(你好吗?)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说英语国家的人通常以谈论天气、兴趣爱好、旅游度假、电视电影等为话题,进一步进行交流来促进人际关系,在交谈中忌讳谈论、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和年龄等涉及隐私方面的话题。而汉语问候语强调客套超于事实,中国人打招呼习惯于用“吃饭没?”“去哪呀?”“多大啦?”甚至“每月能挣多少钱?”等,体现对别人的关心。不熟悉汉语文化的外国朋友会把中国人礼节性的问候误解为干涉个人隐私的无礼行为。因此,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在与英语国家人们初次交谈时要做到“七不问”——不问对方的收入、体重、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呀?”,不问“吃饭没?”。这样才能避免谈话陷入僵局,实现有效交流。
2.2 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美人喜欢直来直去,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运用语言注重准确性。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应该含糊。在一个竞争性很强的社会里,只有自己有信心,说话做事果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谦和是一种美德,对处事武断的人持批评态度。中国人习惯“三思而后行”,力求谦虚谨慎,运用语言注重含蓄性。英美人收到礼物时,会马上打开礼物看看,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并对送礼者道谢。面对别人的赞美,他们总是欣然接受,并大大方方地道声“Thank you!”。在交往中,如果不赞同对方的观点,英美人总是有礼貌地表示反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汉语文化的中庸之道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人会把收到的礼物放一旁,待客人离去后才悄悄打开。面对赞赏,中国人习惯连连摆手,连声说“哪里,哪里”或是“过奖了,过奖了”。中国人不喜欢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当被问到是否要喝点什么或吃些什么东西时,总会客气地推辞“不用了”。与英语国家人交往时,不管别人帮了你什么忙或者夸奖你,都要有礼貌地说声“Thank you!”。
2.3 价值观的差异
英美人非常强调个人自身的价值,追求个体自由和个人利益,不允许任何其他外来因素的干涉。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很强,他们认为: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英美国家的人很少接受他人的帮助,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如果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他会自己很努力地站起来,而不希望有人“多管闲事”来扶他。他们关于“个人私事”的观念,就像国家的“领土权”一样,边界线内的一切都属于本国,别人不得擅自闯入。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集体利益至上,富有爱国精神和为集体献身的精神。
2.4 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语言在其各自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词义渊源,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1)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很多人也就相应地误解为“李老师=Teacher Li”。(2)dragon(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在汉语中,龙是一种吉祥物,常用来指才能优异的人,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由于英语中的dragon(龙)和汉语中的龙文化内涵截然不同,在交流中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望子成龙”若被翻译为“to hope one’s child can become a dragon”,会令英美人闻之色变。但如果把它翻译为“to hope one’s child can become somebody”,就让人很容易理解了。(3)在英语文化中,old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英语国家的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他们不喜欢被称为“老人”,也不愿意因为年纪大而受到他人的帮助。而中国人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对人的一种尊敬。中国人常常主动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而,如果不了解英语文化,我们也主动帮助英语国家的老人,如: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等,很容易遭到拒绝,令双方陷入尴尬的局面。
2.5 餐饮文化的差异
(1)西方人在就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在餐桌上非常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失礼。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2)英语国家的餐桌礼仪要求人们在就餐时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胳膊肘不能放在桌上,而应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这样就不会侵犯邻座的领域,也不会侵犯餐桌上大家公用的地方。(3)在餐桌上决不能把碗和盘子拿起来,无论什么食品都不能用叉子整个叉起来咬,要切成小块,一切一块地叉起来吃。无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不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4)不能在餐桌上出现影响他人用餐行为,如打饱嗝、抽烟等。然而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出人们的豪爽和惬意。(5)英语国家的人认为,在吃饭时如果刀叉碰响了器皿,而任其发出声响不去终止,便会带来不幸。所以如果和西方人一起就餐时,要尽量避免刀叉与器皿碰撞发出声音。万一碰了杯子发出声音时,也要赶紧用手捂住,使它停止作响。(6)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就餐的时候,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也不主张为别人夹菜。在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劝酒划拳、不醉不归,频频给他人夹菜更是体现交情的深厚。(7)西方人喜欢看到客人把盘内的食物吃得精光,这表明他准备的菜肴可口好吃,如果没有吃饱,可以夸赞菜肴的美味并多要一些吃的。中国人用餐完毕后习惯把盘里的食物留下一些,如果吃得精光会让人误解为自己还没吃饱。
2.6 肢体语言的差异
肢体语言常因所属的文化不同具有不同的含义。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若不了解不同文化对肢体语言的不同解释,往往容易产生误解甚至反感,造成交际的不愉快终止。如:(1)中国人轻抚婴儿或轻拍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父母会抱怨这种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尊重小孩。(2)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眼神之间的交流时间长而且次数频繁,以此表示听话者的专注及对说话者的尊重。他们认为缺乏眼神交流就(eye contact)是缺乏诚意,瞧不起对方,或是逃避责任,令人反感。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被长时间的注视。(3)以手势指示时,英语国家的人极为讲究掌心的朝向(orientation of palms),他们认为,掌心向上是一种无威胁性的手势,表示礼貌和诚恳。掌心向下是权威的支配性的手势,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在清点人数时习惯手心向下握拳并伸出食指,这种手势最容易激怒西方人。(4)英语国家的人走路时胸部和腹部高挺,大摇大摆。他们在社交场合和工作场合,不论事情如何紧急,都避免跑步,认为这是不雅的。
3 结语
中西方由于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其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跨文化交际。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与英语文化的人士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信息转化,才能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青龙,叶荭. 博通英语西方文化篇[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王德华. 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2.
[3]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林纪诚. 语言与文化综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徐州;汉文化;艺术元素
一、徐州两汉历史文化概述
徐州为华夏九州之一,古称彭城,已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处于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汇点,“齐文楚武”,徐州正是文武消长的枢纽。徐州是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是13位楚王、5个彭城王的领地和墓葬所在地,并发现有多位汉代贵族的墓葬,其历史文化悠久,汉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为研究中国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汉时期徐州人在经学、文学、目录学等方面均做出标志性成就。两汉文化是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历史内涵。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则要看徐州”。 徐州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3朝封国的国都,历史上徐州籍人士中涌现出11位开国皇帝,所以徐州堪称是中国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两汉文化艺术的历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如果可以深入研究徐州的两汉文明,对于汉史的认知和理解决不亚于拜读司马迁、班固、范晔的史学专著。
徐州发现和发掘两汉文化古迹众多,如:狮子山楚王陵、狮子山兵马俑、北洞山地下宫殿、龟山地下宫殿;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其中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
二、两汉文化艺术符号元素
如上所述,徐州两汉文化的艺术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徐州两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现存文物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徐州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丰厚的地区之一,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中国“汉代三绝”。 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元素的特征,主要从汉墓的建造方式、汉画像石艺术表现形式、汉兵马俑艺术特点来体现。通过分析两汉墓葬建筑、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总结归纳两汉视觉艺术的表现。
1、汉代墓室建筑
汉代墓室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建造,整个空间是完整的,体现了天地万物。从整体上说,汉代墓葬造型艺术包括石阙、祠堂、地下墓室、棺椁、随葬品及它们的装饰部分。每个小系统无不象征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墓葬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徐州的汉墓主要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王陵墓的构造、形制特点,是以横穴岩洞为主,多数独占一山头,建筑方法是先开凿露天墓门、墓道、甬道,然后再向山腹中深凿墓室。东汉时期彭城王的墓葬,与西汉时期楚王陵相比,风格迥异,一般是在平地或台地上竖穴起坟造墓,有较大的封土堆,与西汉楚王陵独霸山头的气势不可比拟。两汉时期还流行汉阙,并用汉阙来装点宫殿、墓葬。汉阙主要是立于宫殿、墓前的仿木石制地面建筑,放在墓前是墓主身份的标志。
在徐州汉墓中,形制较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楚王陵。楚王陵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墓。陵墓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117米,宽13.2米,深入山下20余米,总面积851平方米,开凿石方量5100余立方米。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全国罕见。楚王陵墓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建有包括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12间,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事死如生”的丧葬观。
另一座形制较大的汉代墓室是龟山汉墓。龟山汉墓位于徐州西北约9公里开发区内,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夫妻合葬墓。龟山汉墓以山为陵,因山为葬,全部为人工疏凿而成的两座并列相通的合葬墓。其中南为楚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之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在龟山西麓,呈喇叭状,有南北二墓道。每甬道长56米,高1.78米,宽1.6米。每条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且塞石间接缝隙严密。15间墓室,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33米,总面积700米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雕凿精细,工程浩大,气势雄伟。为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楚王陵墓。甬道内15个洞室,分别为兵器室、战马室、厕所、厨房、殿房、寝室以及棺室等。各洞大小不一,高低不等,有的还有石柱,雕凿精致。
篇5
关键词:徐州 汉文化 “互联网+”
一、徐州汉文化遗存现状
为什么我们称自己的民族为“汉族”?这其中的历史根基直指两千年前的汉朝,可以说,正是在汉朝才奠定了我们如今文化传承的根基。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汉文化是指三代以来形成的以中原汉民族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亦可称之为华夏文化。狭义的汉文化特指两汉文化。而徐州汉文化则是指在原始徐州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孕育、诞生、培养出的新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由于西汉王朝的建立而逐渐发展壮大,广为传播,形成覆盖和影响整个华夏大地的汉文化雏形,并进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全国其他各种地域文化发生交流、兼并、融合,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并为后世奉为典范的汉朝文化。今天发现于徐州地区的汉文化主要是西汉诸侯国楚国、东汉诸侯国彭城国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总和,是狭义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所谓“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文化遗存尤为丰富,尤以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最为出名。三者均属于墓葬文化的范畴,是徐州汉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徐州已发掘8 处 16 座楚王及王后墓,这些楚王陵墓形制奇特,形成了完整的序列,出土了众多精美文物,具有极为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汉兵马俑虽并不像秦俑那样雄伟壮观,但是其在刻画当时人物的思想情感上有自己的一份韵味;与此同时,汉兵马俑借此而传递出一种堂皇大气的精神状态,奠定了我汉民族巍然厚重的文化根基,影响深远。汉画像石是汉代人刻画在墓室、祠堂上的装饰石刻画,它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其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有车马出行、舞乐杂技、男耕女织等;反映神话故事的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表示祥瑞吉祥的图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历史学家称赞其为“绣像的汉代史”。
二、徐州汉文化在推广宣传中的不足
首先,徐州汉文化产品的特点不够突出、结构较为单一。其作为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汉代文化,却多以传统的文化观光为主,只利用了墓葬文化的参观作用,而没有深入发掘当时汉代百姓的生活场景、生活习惯,忽视了汉服、汉代婚俗礼仪等传统对当今社会普通民众的吸引力。公众大都报以猎奇的态度去游览龟山汉墓陵园、汉兵马俑馆、汉画像石馆等,只关注遗存物的外表,而未能将其与汉文化相联系,进而缺乏对汉文化的深入了解。缺乏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创意产品(诸如各类徐州特有的旅游纪念品等)也使得徐州汉文化产业链条短小单一,缺乏有效的延展性。大型创意文化项目(电影、电视剧、歌舞等文化产品)极为缺乏。
其次,徐州汉文化以“汉代三绝”为代表,而三者皆属于墓葬文化的范畴,多个墓葬区游览下来,并不能让游客产生乐在其中的感觉,游客的猎奇感一旦丧失,想要再次吸引游客就困难了。很多外地游客来徐之后,发现自己整日都游走在汉墓之中,或者欣赏着从汉墓里出土的文物,虽然可以体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缺少新意的旅游活动,不仅让游客感觉单调而且对“汉代三绝”为代表的汉文化景观及其文化产品产生了心理禁忌与不自觉的抵触。
再次,没有建立有效的宣传推广机制。传统的实地宣传手段耗费财力较大,而且效果不明显。景区会与旅行社对接,借助旅行社资源宣传。也会去广场等市民集中地举办活动或文艺演出。但投入大,辐射范围较小。全国性宣传活动每年都有,但仅限于业内关注,作用较小。也曾尝试与高校组织联系合作宣传,对学生群体实行优惠。组建高校志愿服务队,但效果不佳,缺少实质工作。
三、新媒体对徐州汉文化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徐州汉文化既面临着如何更好更快地让群众接受、喜欢的难题,却也同时面临着迅速走出去,赢得广大游客青睐的巨大机遇。因此,如何有效、高效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发展徐州汉文化则成了徐州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问题。徐州汉文化若能快速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以及一些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建立以多媒体技术(包含新媒体)为核心的数字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方面的时尚,比如将景区或者博物馆在历史进程中保留的影音、视频、文字等资料转化成多媒体技术。因此,我们可以此为借鉴,创建一个计算机模拟的汉文化博物馆,将徐州的“汉代三绝”相P资料输入其中,这样,游客不仅能够现场参观景区;若是离景区较远的游客,也可参观虚拟景区。只需登陆网页,轻轻一点,就能畅游在历史的河流中,感受汉代文化的魅力。
其次,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的“互联网+”战略的支持下,建立以网站或APP为主体的媒介平台,供大家搜索或下载景区的相关历史文化信息,甚至在线收看徐州汉文化的各类宣传影像作品,使公众通过可视的画面直接感受到徐州汉文化的魅力。
再次,徐州汉文化可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建立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汉文化景区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市民或者说潜在游客前来,既可以提高汉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又可以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保护、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当代文化创新,必将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课题。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汉文化的未来发展,我们不仅要以传统方式来对待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应透过新的技术和手段,实现新媒体发展与汉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徐州汉文化输出的显性路径[J].鸡西大学学报,2013,(04).
[2]张敬斋.“互联网+”背景下徐州汉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J].2016,(16).
篇6
——题记
从1896到2008;从雅典到北京;从风情万种的爱琴海到波涛澎湃的渤海;从然不动的奥林匹亚山到蜿蜒连绵的长城脚下。奥运的脚步近了,几乎能遥望到奥运圣火在神州大地处处燃起,全中国13.06亿儿女都仰目为奥运祝福……
2008年8月8日晚8时,鸟巢主会场上空燃起数百只烟花,似一条巨龙俯视着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我明白,傲立于世界东方的汉文化终于可以也西方的同志们作一次“亲密接触”了……
我知道,老外们对中国的看法不外乎就是“神秘”二字吧!大地他们也是这么看印度的——这个在佛脚下年了五千年经文的古老国度。但他们更为中华文明而诧异,这个东海托起的古老国度.文化明珠,她的礼乐制度,她的文学艺术,她与众不同的社会制度。
世上仇华的人不在少数,到我坚信仅一开幕式,消弭“仇恨”足亦……
当缶声震天,一个个刚烈的汉子舞动着双臂,将全场带入了第一个!我为其撼动,为其欢呼!当一群身披红袍的儒生们对“字”行礼时,我几乎亦欲为之稽首:“朝闻道,夕死可亦!”四大发明,四大国粹,汉舞似写意画一般,红的湖州大毫黏着焦黑的墨香,几乎一并向宣州白纸甩去,微州墨味清而不远,浓而不俗,似万只墨色蝴蝶连翩飞去,就连镇台的端州古玩也为之吟唱!
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成语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nvolves language aswell as culture. Onlywhen thetranslator has a good grasp of different cultures ofboth nations can he or she translate the idioms in a properway.
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idioms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必然借助于语言。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成语,英汉文化的差异在成语上也有反映。文化的差异对成语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均有着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在英汉成语的翻译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语言差异,还要考虑文化差异,根据英汉文化习惯和背景的不同,采取适合于各自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成语。
1 英汉成语比较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语言使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是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成语一般具有形象鲜明、音律和谐、言简意赅和民族色彩浓厚的特点。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经历了大体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物质世界的共同性、社会发展的相似性、人类思维和情感的共通性形成了各种文化和语言的相容性和相通性[1]。英语和汉语中有些成语在语言形式和喻体形象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英语中的to strike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to pour oil on theflame(火上加油),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但英汉民族由于在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成语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例如英语中的as strongas a house(健壮如牛), as poor asChurchmouse(一贫如洗)等。
2 英汉文化差异与成语翻译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由于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一般跟难把握,尤其是一些成语由于其很难被理解,翻译起来很是不易。译者只有深入了解英汉文化间的差异,采取适合于各自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方能奏效。
2. 1 生存环境的差异与成语翻译成语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一般而言,本民族的人们对它既熟悉,又容易理解其意义,而对外国人来说则不然。成语的出现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关。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非常喜欢海洋,因而英语中产生了不少与海洋有关的成语[2]。例如, adrop in ocean(沧海一粟), 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 feel underwater(感觉不适), keep one’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一向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中成语常常与土地有关。如果形容某人大手大脚花钱,英国人会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中国人则用“挥金如土”。中国农民居多,所以,汉语的成语多与农业有关。如“瑞雪兆丰年”“枯木逢春”“拔苗助长”“顺藤摸瓜”“卸甲归田”等。
2. 2 风俗习惯的差异与成语翻译中英风俗习惯的不同表现在其不同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上,其在语言尤其是成语中的表现更加明显。例如,英语中的成语很少使用数字,而要将其翻译成汉语则要使用数字,方能传达其含意。
例如,“be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out”(一触即发),“again and again”(三番五次),“be perfect in everyway”(十全十美)等。
另外,不同的民族所喜欢的颜色也有所不同,这对成语也有很大影响。在中国,黄色象征着权力、庄严和高贵。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习惯于用“raised tothe purple”来形容国王所取得的王位。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所以,新娘结婚时穿红色的衣服,中国的国旗也是红色的。然而在西方国家,红色却代表着危险。比如“the red”意为赤字,“turn red in thegills”意为某人生气了[3]。
2. 3 宗教信仰的差异与成语翻译宗教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些成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很多英美人士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书,其中不少语句成了他们人生哲学的座右铭。成语“as old asAdam”,从字面义上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由于亚当是第一个人,所以,把它译成“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就能够清楚地表达它的含义了。而“To raise Cain”则应译为“大发雷霆”。因为Cain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他脾气暴躁且残忍,因嫉妒而杀了他的哥哥。相比之下,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更大,因此,有不少成语来自于佛教。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回头是岸”“借花献佛”等。
2. 4 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与成语翻译2. 4. 1 来自于寓言和神话中的成语及其翻译英语中,有些成语来自于《伊索寓言》和希腊、罗马神话。例如,“Achilles’heel”意为唯一致命的弱点;“the lion’s share”意为最大或最好的份额;“thetouch ofMidas”意为点金术等。而汉语中的这类成语多是由来自于历史文献的寓言故事和从神话传说中概括而成的。它们生动有趣,寓意深刻,例如,“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等来自于寓言故事,而“精卫填海”“一枕黄粱”等则来自于神话传说。
2. 4. 2 来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翻译英国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远不及中国多,因此,这方面的成语不如中国的丰富。例如,Dunkirk evacuation(敦刻尔克撤退)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原指英法军队在德军围困下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现比作“溃退”。Columbus’egg(哥伦布竖鸡蛋)比喻“万事开头难”等。而汉语中来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要多得多。例如,“四面楚歌”“望梅止渴”“请君入瓮”等[4]。
英汉中的这类成语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以,译者很难从字面上直译,只有了解它们的起源,理解其深层含意,才能正确地翻译它们。
2. 5 对待事物态度的差异与成语翻译有时,英国人和中国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他们赋予这些事物以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从人们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上看出这一点。例如,“狗”在中国人心目中被认为是一种“可恶、可卑”的贬义的象征,因此,汉语中有“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狗急跳墙”“丧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痛打落水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成语。而dog在西方人眼中,却是讨人喜爱的宠物,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代表着“幸运、忠贞不渝”。
例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等。这种风俗习惯的差异给成语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干扰,如果译者把“痛打落水狗”翻译成“beat a dog in the water”,读者会感到迷惑不解。
3 结语
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达。在成语的翻译实践中,应区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分析原语的文化背景出发,在译语中做到文化内涵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9.
[2] 程 慧.浅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J].语言与文化研究, 2008(1): 63.
篇8
论文摘 要: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对英汉文化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揭示出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如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界争论的热点。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外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语言能力。前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后者是取得该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同时,外语教学也应教给学生其他相关知识,尤其注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无疑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挑战。
1 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区域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总体长期记忆,具有其特殊性。而语言作为一定范围内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行为准则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些专家说:“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不了解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2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
完整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因素排斥在外。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纵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生上课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结果是学生可以在试卷中取得好成绩,可是口语考试却不尽人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弊端日益暴露。“高分低能”(交际能力)的学生,说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越来越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悉,即对其文化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误解对方的意思,语用失误现象层出不穷。那种认为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沃尔夫森(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得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
3 英汉文化的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语言就来源于海洋生活。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go with the steam(随波逐流)等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等。比喻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land.就“东风”、“西风”而言,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内涵截然不同。在汉语文化里东风(east wind)是春天的象征,而西风则是寒冬的代表。这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东临大海,东风出来,无比舒适,可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刺人肌骨。但是英国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因此春天的象征就是西风(west wind),著名诗人雪莱Shirley的“Ode to west wind”《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句中把夏天比作人。“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可是在中国夏天常用“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句子描述。“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同样是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2)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比如,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喜欢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谈论天气的话语,而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少不了要问句“吃饭了吗?上哪去?”英美人可能对此会很茫然,有时还可能引起误解。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习俗的差异。(3)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宗教对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主宰人的命运。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许多语言都出自《圣经》,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主和上帝是许多西方人的主要宗教信仰。(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说汉语的人与说英语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对客观事物总是用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因此,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形成了民族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种种差异。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结构,更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周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篇9
一、英汉词语的文化色彩差异
人们习惯上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或器物文化,指能够被感知的有形物品,如:饮食、服饰、器具等;中层文化或制度文化,指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深层文化或观念文化,指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审美观点等。人们在使用语言交往是,必定受到各自所属社会文化的制约,从而是语言深深打上社会文化的烙印,显现出各自社会文化的特征。文化色彩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层面,其承载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等社会文化因素。英汉文化色彩词语在翻译过程中颇为困难,现将其主要差异体现列举如下:
1.源语中的文化概念在目的语中无对应的词,即:词汇空缺或不等值现象。汉语中许多文化色彩词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语,如:“饭桶或饭包”、“臭皮囊”、“吃香”、“吃不消”、“跑龙套”、“老油条”、“三头六臂”等概念;英语中的“hard drink”、“meet one’s Waterloo”、“helping profession”、“sunrise/sunset industry ”、“sister city”等在汉语中也难找到对应的词。
2.源语和目的语有对应的词,但意义不同。词语不仅能表达某一客体的概念,而且还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引起各种联想。由于各民族具有不同的“先前经验”,各种语言中即便是表达同一概念的对应词语也会有不同的背景知识,反映民族文化的差异。这实际上是不同语言的词汇冲突现象。如:英汉语中都有“尾巴”的概念,而“夹着(紧)尾巴”这个概念的意义却不是一种词语偶合。英语中的“(to)tuck/with the tail between the legs”和汉语中的“夹着(紧)尾巴”尽管在某些语境中都有“垂头丧气,狼狈不堪”的意义,但在特定语境中汉语的表达有特殊的意义,如:“你要夹着(紧)尾巴,可不要翘尾巴哟”是“谦虚、不骄傲”之义。
3.源语和目的语的概念分类不同。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在汉语中有8个相对应的词语(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汉语中的“柠檬”在英语中有“lemon”和“lime”两词相对应。
4.源语中的语用意义在目的语中无对应意义,反之亦然。这是英汉词语在联想意义上的空缺现象,联想是产生多义词的比喻意义的基础,因此,它所带有的民族文化的特点也自然而然地会反映在这些比喻意义之中。如粽子是中国特有的食品,经常被用来比喻某人或某物被捆绑的很紧,“他们被绑的个个像粽子似的”。再如我们形容“洗澡池里的人、水里的泥巴都很多”时会说“简直像芝麻糊煮饺子”,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英美人来说,“粽子、芝麻糊、饺子”的比喻很难产生汉语有的联想意义。
二、英汉文化色彩词语的翻译手段
1.异化,即保留源语的文化色彩。这种手段按字面照译源文,对于影响目的语读者阅读中连贯重构的文化缺省可放在注释之中。如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有这样一句:“……and not lead you to reject the offered olive―branch”利用异化译成:“也不会导致你拒绝献上的橄榄枝”,另外,可加注释“橄榄枝象征和平”,这样普通的中国读者也会明白其含义。《红楼梦》中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杨宪益异化为:“If the Dragon King wants a white jade bed, he applies to the Wangs of Jinling”,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来说,本来“龙”就是个怪物,再来一个“龙王”就更恐怖了,因此,可加注释“龙王是中国神话中掌握百姓生计的海神”。汉语的许多成语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如:“班门弄斧”异化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不知典故的英美读者对于Lu Ban是一无所知,如果加上注释“Lu Ban: a Chinese master carpenter ”,效果迥然不同。
异化加注释的方法对英汉双关语的翻译也有解释力,尽管英汉双关语有时吻合,如:
First Gentleman: Thou art always figuring disease in me, but thou art full of error, I am sound.
Lucio: Nay, not as one would say, healthy; but so sound as things that are hollow; impiety has made a feast of thee.
绅士甲:你总以为我有那种病,其实你大错特错,我的身体响当当的。
路奇奥:响当当的,可并不结实,就像空心的东西那样响当当的,你的骨头都空了,好色的毛病把你掏空了。
这里“sound”是双关语,具有“结实”和“空洞发响”双层含义。但多数情况下,英汉双关语并不吻合,如
When a No.1 burglar tried to make a James out of his Jimmy he perpetrates an improfundity.
译成“一旦头号窃贼想凭作案工具出人头地,他就会犯下更深重的罪孽”。句中的“Jimmy”是双关语,汉语里无法表达出双关效果,可加注释“Jimmy意为撬棍(作案工具)和James的昵称双层含义”。
2.归化,即用目的语中文化色彩词语替换源语中文化色彩词语。这种方法可较多地运用于习语,如:
to laugh off one’s head (笑掉大牙)
to shed crocodile tears(猫哭老鼠)
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lead a dog’s life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3.异化和归化相结合,这是一种文内补偿。如在“olive―branch”的翻译上,可译成“求和的橄榄枝”,而“班门弄斧”可译成“to show off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a Chinese master carpenter”。
4.解释,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主要针对英汉语言由于发音、结构不同而形成的带有各自不同文化色彩的特殊表达法,但这种方法又不同于归化(意译)。汉语中的歇后语有时是根据谐音而产生的具有与原含义截然不同的另一层含义的词语,而后者习惯上是汉语中交际者的意向意义。如:
老太太不认识仙鹤――高级(鸡)
河边洗黄连――何(河)苦
小鸡跳到坟上――恼(挠)死人
飞机上投报纸――空头(投)理论
拉着下巴过河――假谦(牵)虚(须)
黄鼠狼钻到鸡笼里――想投(偷)机(鸡)
瞎子上楼梯――摩(摸)登
歇后语的汉译英可采取文内解释方法,但笔者发现,无论如何解释,英美人对歇后语的谐音效果未必能晓得,如:“小鸡跳到坟上――恼(挠)死人”可译成:“A chicken jumps on a tomb―making somebody exasperated/scratching the dead(The words “exasperate ”and “scratch” in Chinese are homophonic, and the former meaning is the intended meaning.)”;再如:“黄鼠狼钻到鸡笼里――想投(偷)机(鸡)”可译成:“A weasel gets into the cage of chicken―trying to speculate in something/trying to steal the chicken(The words “speculate” and “ steal the chicken”in Chinese are homophonic, and the former meaning is the intended meaning.)”。
篇10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5.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6.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
“喂,您好。麻烦您叫一声王伟接电话。”“我是张英,请问您是谁?”
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如:
“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
“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
“Is that Mary speaking?”
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
“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会犯这样的错误:
“Hello,who are you please?”
7.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受礼时连声说:
“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
“下不为例。”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8.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9.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例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送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却是怒目而视。请看下面的对话:
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10.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