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年鉴范文
时间:2023-03-14 23:1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年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例如,按照三角形面积法计算,虽然比较简便,而且也比较精确,但这种算法仅能计算2002年以后的基尼系数,2001年及以前的数据没有公布,因此也无法计算。
在这些算法中,综合来看,五分法比较理想,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可以计算出统一、连贯的基尼系数,值得参考。
一、公式推导
这种算法根据的是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的相关性,利用收入分组五分法数据,得出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即
该公式即收入五分法下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所谓的五分法,即将收入组分为最低收入组、较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较高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利用各收入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计算基尼系数。现假定五大组占总收入的5个比重 呈近似等差数列(记公差为D),有:
上式中s是比较小的数(small),B是比较大的数(big),m是比s略大的介于s与B中间的数(middle)。根据收入五分法公式可得:
由于公差D的设定,使得B与2m相差并不大,再被分母5除后相差更小,所以可以被谨慎的忽略,则有。其意义是:基尼系数近似等于五分法收入最高的那组人的收入百分比与收入最低的那组人的收入百分比之差。
二、计算基尼系数
从我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看,农村、城镇是分别统计的,而且各自的分组不一致,因此需要对分组数据进行加工。根据历年统计年鉴,将中国农村最低收入组的人均年纯收入与城镇困难户(城镇最低收入组的5%)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最低收入的20%的人群在农村;同理可以发现,中国最高收入的20%的人群在城镇。结合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我们可通过计算目标累积比重,来确定相对应的收入分组值。
通过查阅累积比重对应的收入分组值,可以计算该收入分组值中的人均年纯收入M(或城镇相关组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N);另外,全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年收入Q可以通过统计年鉴计算得出[1],则有:
下面以2005年为例加以说明。
根据统计年鉴,可查得2005年的城镇人口为56212万人,农村人口为74544万人,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则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2.99%,农村人口为57.01%,城镇的目标累积比重为46.52%(20%÷42.99%),农村的为35.08%(20%÷57.01%)。
通过农村的目标累积比重为35.08%,可以查得该目标累积比重对应的收入情况,如表1。
表1 2005年中国最贫穷家庭的收入分布情况
(注:最后一行的35.68是通过平均插值法得出的近似值)
由上表可知, 2005年全国“最低收入组”分布于0-2250元这一收入分组中,通过取中值的方法,可以计算该组的人均年纯收入M=1489.88元。
同理,通过城镇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组情况,可计算出全国“最高收入组”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N=17814.72元。
另外,通过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算出全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年收入Q=6366.58。
则G ==51.28。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计算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由于将不同收入分组假定为近似等差数列,因此,算出的结果是有误差的,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计算的基尼系数,比实际的基尼系数要略高。表2是根据五分法计算的历年基尼系数。
表2 用简易公式计算出的中国历年基尼系数
参考资料:
1. 王祖祥,《分组数据条件下基尼系数的有效估算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2.雍红月等,《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与实证分析》,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习 明等,《基尼系数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载《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1期。
4.胡祖光,《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其简易计算公式研究》,载《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9期。
5.胡祖光,《基尼系数和统计数据——以浙江省为例》,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钱敏泽,《中国现行统计方法基尼系数的推算及结果》,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1期。
篇2
08
级统计二班的一名学生,
于
xx
年
6
月
27
日
——
7
月
11
日到大渡口统计局科研所认识实习,
在两
周的时间里,我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帮助下,我学习到了很
多实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在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更深刻的理解到了统计理论知识体系,为
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面,我仅把实习期里的主要情况做一下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给予批
评和指正。
一、大渡口统计局综合科介绍
综合科是统计局内部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
而统计综合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
包括统计分析和统计产品。
同时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对政府和社会关心的有关经济、社会、科技、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
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统计产品包括《统计资讯》
、
《统计月报》
、
《统计季度报
表》以及最重要的《统计年鉴》
。
《统计年鉴》是展示各项指标的重要窗口,是了解该地区各项实际情况重
要媒介。
二
综合科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天到综合科报到时,一进门,就看到书柜上排列着诸多年鉴,有大渡口各个年份的《统计年鉴》
,重庆
市各个年份的《统计年鉴》
,还有中国各个年份《统计年鉴》
,还有一些其他的统计资料,以及《领导干部
手册》之类的东西。梁局、项借,清姐还有郭老师很亲切的对我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因为只是专业实习,
只做一个月,而且项姐也是刚到综合科,郭老师家中有事,清姐在我来的第二天久走了,所以领导并没有
安排我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但这也方便了我灵活的安排一些时间,有机会在一旁观摩他们工作。我去的
时候正赶上他们在做《统计年鉴》
。原来都是在每次做论文的时候去网站上统计局网站里的《统计年鉴》来
找数据,这次亲眼看见了《年鉴》的制作过程感到了无比的荣幸和神奇。
《统计年鉴》
到综合科的制作过程其实已经很简单了,
但在这之前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步骤。光在统计局
中首先就要各个不同专业的科室要从所属专业的规模企业的报表中统计数字,然后在把数字报到综合科,
综合科再根据历年格式,将所得到的数字填到年鉴当中。如果跟往年差距特别大的数据,还要一级一级的
排查。而且做完之后还要进行校对。统计局就是跟数字打交道,容不得半点马虎。其实也是相当浩大的一
个工程,项姐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
10
点了,我经常玩笑她是整个统计局最忙的人。
在实习期间,利用科研所书籍多的优点,阅读了大量关于统计方面的书,如《中国统计》
、
《中国统计建
模大赛论文汇编》以及诸多统计专业的文章,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收益非浅,还了解统计学会工作的
大致流程。
并且详细阅读了从
1960
年开始到
xx
年的《统计年鉴》
,目睹了整个统计年鉴的演变,也见证
了我们国家统计事业的发展历程。
三、
认识实习的收获与感想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格式实习报告注意事...土木工程实习报...会计实习报告计算机it实习报...
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科研所的领导和同事致谢
,
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
的努力和帮助。
通过实习,我在统计学方面获得了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三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
实习期间,我了解并参与了统计年鉴的校对工作,并且对制作统计年鉴的寻找了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
想法。
此外,我还学习了与除了跟自己同龄人之外的人打交道,从中获益匪浅。
篇3
中国县级城市旅游“小弱散乱”
休闲下乡了
富景点,穷城市
别让招商引来“伤”
2011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前50名
“2011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排行榜”由《休闲·榜》休闲品牌研究中心联合国内休闲与旅游研究专家共同制作。榜单通过对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梳理,从县级城市“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配置”、“旅游市场”、“政府管理”及“旅游发展”4个方面提炼出4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对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测算排名。
本次榜单涉及的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体现县级城市旅游业发展前景的一个指标。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前提,而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在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配置板块,提炼了旅游资源竞争力一级指标,并选取了发展旅游最基础的旅游景区、饭店宾馆等两个二级指标。
旅游市场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在“旅游市场”方面,提炼了旅游市场竞争力一级指标,并选取了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收入、旅游从业人员等6个二级指标。
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存在,没有管理不成“方圆”,离开政府管理,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存在无序的危机。因此在“政府管理”方面,提炼了旅游管理竞争力一级指标,并选取了旅游管理机构及管理政策等两个二级指标。
旅游业的增长潜力是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在“旅游发展”方面,提炼了旅游发展竞争力,并选取了人均GDP、旅游收入及接待人数增长率等二级指标。
在计算方面主要采用客观评价的方式,按照每个二级指标对县级城
2011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后50名
市旅游竞争力的贡献程度分别赋予了相应的权重。其中“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旅游发展竞争力”指标的权重之和为20%,而“旅游市场竞争力”与“旅游管理竞争力”的权重之和为80%。按照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采集甄选统计数据,得出分析结果,对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体系进行定量的描述。
有关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江西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青海统计年鉴》等32个省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各省市旅游统计年鉴等公开的统计数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统计数据,各县级城市政府官方网站以及网络数据,计算样本主要包括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强县、县域旅游之星、各省的旅游强县、旅游示范县及提出打造旅游强县的县级城市,合计 188个县级城市。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得出188个样本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最终得出2011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排行榜。
本次研究工作和数据指标显示出以下特点:
1、依靠优势旅游资源、发展较早的县级城市依然具有竞争优势。
篇4
关键词:迟子建 人与自然 纯真国度 仁慈长者 民风民俗
文献―发生学方法[1]旨在陈述对象“是什么”,重在追问对象“为什么”。它的适用对象本是“史案”研究。当一位创作家,拥有几十年创作经历并且数量丰富又有影响力,那么对其及其作品的研究就构成了“史”的探究。借用此方法,不仅注重对作品的分析而且重视对作家访谈录(自叙)的研究,这样研究者之心与研究对象之心都在研究中展开,“这是一种探险,也是一种冒险,因为深入探‘人格之根’只有一条途径,就是‘将心比心’,拿自己的灵魂做抵押。”[2]
发表于1986年的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是迟子建(196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登上文坛的力作。与其说《北极村童话》是在寻根文学掀起文学创作走向民间热潮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不如说它是迟子建追忆童年、追念故乡的自我经验和民族情感的表达。这部中篇小说不但具有寻根文学共有的通过描写民间重新表达自我,关注民间那些带有原始文明色彩的民俗生活,更以一种真挚诚实的态度立足民间、书写民间生活场景、表达民间生活话语,体现生活思考和哲学追求,其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更为浓郁、淳厚、诚挚。用儿童的视角进行叙述是《北极村童话》的鲜明特点,通过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是一种生活的原生直录和诗意创造。
一.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迟子建出生于中国地理版图最北端的漠河,她的童年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北极村度过的。 神奇的北极光、天边的火烧云、被寒冷冻裂的大地、菜园里的各色花、草丛中的黄蜂……无不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伙伴。大自然对热爱她的人的馈赠是丰厚无私的,这为迟子建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北极村童话》中对云彩的描写,“天上缀满了云,雪白雪白的。它们有的像兔子蜷在那儿睡觉,有的像猫在捕捉老鼠,还有的像狗、像鱼奔跑,可以。睡觉,可以他们自由自在游着,飘着。天真大!它能容得下那么多云。云多好啊,它可以奔跑,可以附身看到树木花草,可以仰头望见星星和月亮。对了,听爸爸说,云还可以化作雨、变成雪呢!”[3]云彩,很普通的一种自然事物,在儿童的世界里它变得生动、活泼而有灵气,它像动物,像人,而又更可爱更令人向往。迟子建曾经说过:“我总觉得自然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一直认为,大自然是这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东西,它有呼吸、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产生共鸣。”[4]“天边钩着一弯淡淡的月牙,无数的星星像蜡烛的火苗,不住地跳着。”[5]在这里,自然不仅是活泼生动、神奇多彩的,在童真童趣的孩子眼里被赋予了童话般的色彩。
迟子建对自然不是浓墨重彩地去描写,而是以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体验去真诚叙述、虔诚歌颂。在她笔下自然无疑是最绚丽多彩的,也是最无私和仁厚的,她不求回报。天真无邪的儿童在大自然怀抱的庇护下玩耍淘气、抚弄细雨、捕捉蚂蚱蝈蝈、捅蜂窝子、采摘瓜果。大自然成为迟子建童年的天堂,也是她日后心灵深处最安全温暖的港湾。在成人经历过人生的挫折和磨难后,童年和自然的相容相恰成为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同时也蓄积成一种力量和勇气。
二.无拘无束的纯真国度
迟子建的童年在宽厚大自然的爱护下,任凭自由与纯真的本性使然。《北极村童话》中的迎灯因为“淘气”、“爱说”、“不听妈妈的话”被送到乡下姥姥家里,姥姥家的那个北极村就成了她自由的天地。她捅蜂窝子、偷母娘娘家的黄瓜、雪地里捕鸟、做泥人、叠纸飞机,和喜爱的傻子狗做伙伴,甚至可以去拜访那个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被人抛弃的苏联老奶奶。“他们都不出来,我就一个人玩,到菜园里捉蚂蚱、蝈蝈,把大个的留下来,装到小舅给我编的笼里,塞进倭瓜花给它吃。看腻了,就到房后去做泥人。”[6]其他玩伴因怕大人嫌弃淘气不敢出来玩耍,而迎灯却不怕,她以一股率性和勇气尽情顽皮。正是因为这种孩童的坦率和胆量才使得她的童年拥有更多的回忆和童趣。傻子狗是迎灯在姥姥家最友好的玩伴。傻子狗因咬伤了看地的大爷而脖子上被套上了锁链,但迎灯并没因此害怕它嫌弃它,而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给它端盆凉水,从而建立了友好信任关系。“我把馒头塞进它嘴里,看着它大嚼大咽,心里禁不住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胜利感:傻子是我的!”[7]瞒过姥姥的严厉,迎灯在吃完饭后拿一半馒头塞给傻子狗吃,这使得他们的感情日渐深厚。当迎灯为老奶奶画画动用豆油被发现后,因画被烧而哭泣,“傻子用舌头舔着我脸上的泪,不时地拽得铁链子哗哗响。”[8]无拘无束,敢作敢为,有时孩童的行为难免招致大人们的责怪,这时傻子狗就成为最理解迎灯的“同胞”。然而,有时候因“闯了祸”,连傻子狗都不理。“傻子迎着我走来。我无心理它,径自向前走着。它委屈得呜呜叫着,抗议般地直剁脚。也不知走了好久,前面是江了……”[9]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城市里生活的迎灯不能童言无忌地说她想说的,父母怕她惹祸上身,将她送到乡下的姥姥家。于是迎灯就可以说的痛快了,她可以问东问西、说这说那,她可以东跑西去、做她喜欢做的,即使偷了母娘娘的黄瓜招来母娘娘的一阵骂声、不明事理地喊失踪两年的大舅“柱儿”而使姥姥姥爷伤心、不开心跑到江边导致感冒发烧等等少不更事、惹怒大人的事情,都没有泯灭她的童心,消减她的兴致。无拘无束没有束缚本该是童年的本真。有了这样的本真和率性,甚至倔强,才能体验更加丰富的生活,发现更多的可能。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样自由的童年是难得的,这也成为迟子建童年回忆里最为珍贵的一部分。
三.仁慈长者的相依相伴
迟子建的童年不仅有对自然万物的依恋,还有对人间温情的感怀。“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淳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的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10]出身草根的迟子建立足民间,书写民间情怀,这不是理论的附加不是意志的强加,而是血脉中的自然传承。然而,带给迟子建融融暖意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慈祥寂寞的老人。《北极村童话》中有一位慈祥孤单的长者,那就是给了迎灯无数关怀与温情的苏联老奶奶。由于特殊历史原因,苏联老奶奶在北极村被大家冷落处于被孤立的境地。单纯善良的迎灯没有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也不在乎大人们的阻止,她经常跑去老奶奶家,她喜欢和老奶奶在一起的感觉。老奶奶视迎灯为自己的亲孙女,给她好吃的,并亲手喂她;教她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和她做游戏。从老奶奶和迎灯玩有字画的纸片游戏的欢快画面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老人怡然自得、儿童天真无邪的本真和快乐,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带有本源性质的情感。迎灯也时刻挂念着老奶奶,即使回到姥姥家也不忘老奶奶。中秋之夜,她背着姥姥们去给老奶奶送花生和芝麻月饼。老少二人在江边赏月,老奶奶告诉了迎灯不愿提及的心事。临终前还不忘送给迎灯她亲手做的石头项链。老奶奶给予迎灯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关照和关爱,更在孩童的内心浇铸了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梦想。如,老奶奶培养了迎灯渴望识字的好奇心、兑现给她做项圈的承诺、告诉她夏天能够看到多彩北极光等。在北极村,因有老奶奶迎灯的生活更加快乐和温暖。老奶奶也因有迎灯的陪伴而暂时摆脱了孤寂。祖孙二人互相偎依,这份真挚情感是迎灯幼小心灵的情感依赖和快乐源泉。
老人和孩子,一个是经历人世沧桑明理懂情的长者,一个是未经世事洗尘纯洁真挚的少者,他们也同为这个世界的弱者,少了人间的尔虞我诈也不淡然世化的纷争。老人关爱包容、尊重孩子天性,与孩子相濡以沫、心灵相通;孩子天真无邪、喜爱老人,与老人相亲相爱。温暖慈祥的老人是迟子建童年时代感受亲情的主要源泉,是开启作家感受人间温暖的启蒙者,也是捍卫创作者童年自由与美好的守护神。
四.淳朴浓厚的民风民俗
《北极村童话》中的北极村具有独特东北特质的民风民俗。房梁上挂着红布以避邪的大木刻楞房子,“满院的向日葵,黄泥抹的墙上挂着一串鲜红的辣椒、一串雪白的大蒜和一把做菜籽的香菜”[11],这是北极村人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平日里人们过着有序而快乐的生活,“晚饭后,屋里传出洗碗的叮当声。姥爷叼着旱烟又蹲到菜园里去了;小舅编笼子,好到大江去捕鱼;姥姥拎着猪食桶,一出门就嘎嘎嘎地叫着;我的任务是圈鸡”[12]。北极村的人们过着粗矿而朴实的生活,即使是孩童也能做些日常的小活,成为大人们的帮手。生活的乐趣寓于劳动创造之中。节日里,各家都忙活庆祝节日。中秋要做月饼、要供月,以庆祝秋天的丰收和来年的风调雨顺;腊月里人们忙着刷墙、整年干粮、买年画、宰猪,年干粮花样丰富,有花卷、豆包、糖三角、菜包、馒头,干粮的形状有鲤鱼的、荷花的、小鱼的、公鸡的形态;腊月二十三要包饺子送灶王爷……东北腊月的冰天雪地严寒低温丝毫没有消减北极村人们庆祝节日的热情,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充满人伦欢乐的民俗生活画面,感受到了充满亲切温暖的热闹节日气息。
最吸引孩子的是神奇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歌谣,它们成为了打开孩子想象世界的金钥匙。邻居家的猴姥来姥姥家讲鬼神的故事,老奶奶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嫦娥奔月的故事等等,都是迎灯最感兴趣的,听起来津津有味。正如迟子建所说:“在这样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13]神话和传说,通过老人们的故事讲叙,培育了一位儿童开启想象向往艺术之路。与生动传神甚至有些吓人的故事比起来,歌谣更加悦耳、朗朗上口, 因而深得孩童的喜爱。“鸭子鸭子快快走,悠悠上高楼。高楼有个松树塔,一咬一半拉”[14],这是迎灯看到因裹小脚走路不稳又慢的姥姥而唱的顽皮歌谣,透露出孩子的天真无邪;八月十五的时候,唱“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杀猪、宰羊,气得蛤蟆直哭。”[15]这些歌谣虽然语言上缺少修炼和文艺气息,但正是因为真实、本真,才显得诚实、踏实,通过孩童的歌唱,营造了欢快的生活气息也增添了孩子童年的快乐。迟子建所描写的无论是关于人们日常和节日的生活场景,还是关于神奇的故事和动听的歌谣,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淳朴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民间文化滋养着迟子建的情感世界,她把这些童年里的记忆作为自己灵魂的栖息地,并在其中感受着民间世界的丰富和博大,她把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民间这种富有活力、自由的、生机勃勃的文化因素联系在一起,使自己的精神价值立场变得更有现实意义。富有生命力的东北民风民俗播种孩童的梦想,开拓作家创作的想象,更捍卫了一个民族的生存。如汪曾祺所说,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16]
虽然迟子建不认为自己是“本色作家”[17],但《北极村童话》是非常逼近迟子建真实童年的一部作品。不管我们说,迟子建的创作是发于民间自觉,亲和民间立场还是书写民间情怀,根源在于她童年在北极村的真实经历,血脉中的继承促成这位富有创造力的作家通过本土的自然景观、文化背景传达缤纷的人生故事,把深层的历史传统和无形的人文故事,渗透在有形的民风习俗中,折射人性的思考和东北黑土地的延承和变化。阅读《北极村童话》,走进北极村,我们能够领略到东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感受到东北大地上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体味到人间弥漫着的浓浓温情;触摸孩子的童年世界,天真无邪的真挚使得我们整个灵魂沉浸到了优秀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爱和美的理想境界。通过对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文本分析和作家访谈(自述)的探究,挖掘作家创作的情感来源和精神根基,为我们全面了解作家的整体创作及其创作的独特性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考。
注 释
[1]文献―发生学方法是从研究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夏中义在1995年出版的《世纪初的苦魂》之中运用这种方法分析王国维美学及相关的研究著作。2005年,夏中义的《“百年中国文论史案”研究论纲》的发表,则标志着这一命名的正式确立。
[2]徐堡耕:《九谒先哲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5][6][7][8][9][11][12][13][14][15]迟子建:《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0、5、9、35、19、11、9、76、3、28页。
[4]方守金,迟子建:《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文艺评论》,2001(3),第257页。
[10]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自述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
[16]汪曾棋:《汪曾棋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篇5
[关键词] 金融深化经济效率
一、我国金融深化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本文用金融相关率FIR作为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用广义货币M2,股票市价总值和债券余额做代表,加总统计出历年金融资产价值量来计算FIR。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驱动。由金融深化理论知,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有效地将社会闲置资金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流向高收益部门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2]。因此这里用GDP增加值与有代表性的全社会固定投资额I的比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效率=(GDPt-GDPt-1)/It.可得下图
FIR增长率与经济效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各期
可知我国FIR的增长与经济效率基本呈逆周期。按金融深化理论,随着金融不断深化经济效率会提高[1],那么我国的金融深化未进入理论中的金融与经济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轨道,反呈抑制经济效率的状态。
二、我国金融深化进程缺乏经济效率的原因
1.货币信贷与经济效率
本文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信贷对金融深化的贡献,从而探讨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可以看出M2/GDP增长率与经济效率呈显著的逆周期,且在同一年份达到峰值(86,88,90,94,04年)。进一步思考M2的构成。从1978年至2005年M1/M2由79下降至36,相应的准货币(M2-M1)占M2的比重由21上升到64(中国统计年鉴2006),可知M2/GDP的上升主要是准货币增长带来的。准货币增长主要表现为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包括:国民收入的增长,收入分配格局向个人倾斜,缺乏货币替代性金融投资工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M2/GDP上升并非理论上的金融深化的结果,而是金融抑制促成。储蓄的增长未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是经济效率下降带来的被动储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不高,未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而金融体系过度依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占据了金融体系的大部分资产,无怪乎我国的金融深化进程与经济效率背道而驰。
2.股票市场与经济效率
本文用股票市价总值占GDP的比例来衡量股票市场对金融深化的贡献,从而探讨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各期,《中国统计年鉴2006》
可以看出股票市值/GDP的增长与经济效率的相关关系微弱。尤其在1993-1998年,股票市值/GDP的增长率大幅振荡时,经济效率未有同比波动。可见股票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显现。这一方面是由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的,股票市场相对规模渺小,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未发挥。肖认为金融深化将使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的比例有渐趋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是由于股票市场自身不成熟,投机氛围过浓,上市公司的资质难以保证,市场很难做大做好。
3.债券市场与经济效率。
本文用债券余额占GDP的份额来衡量股票市场对金融深化的贡献,从而探讨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各期,《中国统计年鉴2006》
可知除1993、2000、2001年外,债券余额/GDP的增长率与经济效率均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当债券市场加速扩张,经济效率反而下降。我国债券以国债为主。肖指出,随着金融深化的深入,投资中财政所占的比重应当逐渐减少。政府投资带来挤出效应,且一般不具有比私人投资更高的效率。因此国债的过多发行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结论
篇6
关键词:水稻 Logistic模型 生产潜力 洪湖市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24-02
洪湖市隶属于江汉平原,而江汉平原是湖北主要产粮区,洪湖市盛产水稻,淡水鱼,莲藕,莲子,野鸡,野鸭,玉米,高粱,甲鱼,大闸蟹,乌龟,龙虾,黄鳝等!古往今来一直有一句话是这样流传下来的:“人人都说天堂好,怎比我们洪湖鱼米乡”。而农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就是种植水稻。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机构上的调整和不断的深入推进,且国家粮食政策也有所调整,同时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波动,且还存
在自然灾害等等方面的影响,粮食生产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变化,粮食的生产呈现出新的特点。对此,在该地区研究水稻的生产潜力,以及在该地区预测的水稻的产量,同时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本文利用具有可比较性的量单位面积的产量,即单产量来研究洪湖市中稻生产趋势分析。选用数学Logistic模型,用Logistic模型来剖析洪湖市中稻的生产潜力,可以反映出在不同阶段中稻单产变化的不同情况。在宏观上可以看出,洪湖市中稻单产在现阶段的最大潜力、中稻增产速度最快、变化趋势最快的特点。
1 模型建立
1.1 Logistic 模型简介
Logistic 模型是荷兰数学家、生物学家Verhurlst在1839年首次提出的[1]。他在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时发现,著名的阻滞增长模型[2]:
1.2 模型中参数的估计
本文研究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洪湖市1998年至2011年年鉴[3~8]。根据中稻生产的特点,所采用的数据是每年中稻的单产量,时间变化的最小单位是年,且时间间隔等值。模型(1)是连续的,因此在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时把(1)式离散化:
2 模型的分析
最大增产潜力、最快增长点的分析(1)式描绘了和x之间的关系,它表明中稻单产的变化率随水稻单产x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在x=处达到最大值,在x=K处,=0且有limx(t)=K,即x=K是稳定的平衡点。由K=627.9,得到水稻单产的最大值为627.9 kg/亩。显然这里的最大值只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大值。而x=表示洪湖中稻产量的增长速度在此时达到最快,这点附近是大力发展水稻生产的最佳时期,经计算得到t=12.5,即从2009年之后洪湖中稻粮食单产量是快速增长期。2009年粮食单产为672 kg/亩,证实了这一点。
对(3)式求二阶导数,并令其为0,得到t=。把a,r值代入得到t=12.5。此时水稻单产量增长最快,为其高峰期。
对(3)式求三阶导数,并令其为0,把a,r值代入得到t1=191.5,t2=2660。t1点称为始盛点,t2点称为盛末点。t1=191.5,t2=2660这两个点对应着水稻产量变化的3个过程:渐增期(0,192)、快增期(193,2660)、缓增期(2661,∞),即1998年至2190年段为水稻单产量的渐增期,2191年至4658年段为水稻单产量的快增期,4659年之后为缓增期。可以看出,在现有种植和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洪湖中稻生产正处于渐增期。此模型还体现了,近几十年内,洪湖中稻单产几不可能再大幅增加。当然这里不排除在科学技术水平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条件下,打破这种格局的可能性。此时该模型各参数要重新确定。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洪湖市水稻单产变化的Logistic模型,为了消除数据的随机波动性,利用指数平滑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 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检验效果显著。同时对模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给出了洪湖市中稻现阶段的单产变化情况是处在渐增期。并且在没有科技突破性革命的情况下,近几十年内,洪湖中稻单产几不可能再大幅增加。
参考文献
[1] Verhulst,Pierre-Fran·ois.Notice sur la loi que la population poursuit dans son accroissement.Correspondance mathématique et physique.1838,10:113-121.
[2] 齐欢.数学模型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14-117.
[3] 洪湖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36-37.
[4] 湖北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27-128.
[5] 湖北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48-49.
[6] 湖北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37-138
[7] 湖北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61-63.
篇7
预算编制要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细化预算到部门、单位、项目,建立完整准确的机构、人员等信息库,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保障单位经费正常运转,充分发挥预算的刚性作用,减少分配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实现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和优化配置,有效防止部门之间行政经费分配的不均,彻底打消了一些单位为弥补经费不足而设立“小金库”的念头。
二、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即“收”要实行票款分离,直收统管,将能纳入政府服务中心集中收费的单位和项目要全部纳入政府服务中心,防止个别单位乱收费和收费不开票等行为的发生;“支”要统一开支标准,规范支出管理,从而将收支全部纳入正常循环渠道。通过建立财政票据电子开票、自动化核销系统,有效防止超标、违规开票等行为的发生,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从源头上堵塞财政资金流失的漏洞。
三、建立健全资产监控体系
应从资产的形成、配置、使用、产权变更到处置全过程管理单位资产,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监控体系,从而彻底解决了经营性物业资产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资金缺乏监管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制度,拓宽采购类别,不断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四、深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建立新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财政拨款由国库直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改变了以往资金分散、层层拨付的做法,减少了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有效地防止财政资金被挪作他用,彻底解决了公款私存、账外设账、多头开户等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预计第三批再纳入教育、公、检、法、统计、审计、招商局、卫生和劳动等单位,实现全区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五、健全制度,完善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机制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的配套措施,实现关口前移,创新惠民惠农资金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各项资金的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继续推行项目资金在线监控,国库统一支付资金,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减少中间滞留环节;要落实惠民补贴资金“一折通”,用存折方式直接兑现到受益农民,并按规定公开公示,建立起惠民惠农资金补助的“绿色通道”;要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制度,确保专项资金投资监管到位;物资采购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实行政府采购,工程造价达到限额的,要进行公开招标,工程项目结束后,组织人员验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工程决算审核,资金审计,确保资金运作的透明安全;要试行绩效评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惠民惠农资金使用效益。
篇8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个具体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方法;通识教育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理念,是当今高校需要努力实现的方向。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得以展现;也可以说是个性依附于共性而存在,突出共性的特点。一方面,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赋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能够更加突出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服务;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彰显通识教育的优越性,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服务。
2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建设
课程群是指把具有相同培养目标的相关课程编排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教授和学习的课程体系。课程群不等同于课程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有序的课程安排和完整的技能培训方案来实现统一的教学培养目标。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要以能力培养和思维养成为核心,通过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结合来体现通识教育的跨学科特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连贯性、递增性和发展性。
2.1培养目标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建设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这要从师范院校的自身特点和通识教育的要求来分析。师范院校在校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骨干,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于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的要求,师范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多媒体网络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主要侧重以下2种能力的培养:
(1)计算机应用能力。师范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并通过具体操作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从通识教育角度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运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和应用操作两方面。课程群涵盖计算机原理、网络知识、多媒体技术、信息传递与收集、控制原理、软件开发等相关知识的内容,课程群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操作、制作、设计计算机软硬件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一定的实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在掌握信息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要培养学生专业领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明确自己所需的信息类型和形式,能独立制定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质,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来提高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体现了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的优越性。
2.2组织结构
在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的培养目标之后,我们根据通识教育的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思维培养和师范信息化教学为核心,面向“知识一技能一思维”一体化的课程群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包含一系列与师范专业相关的信息化学科课程,根据课程知识的主次和关联关系分为通识教育必修、通识教育核心、通识教育选修3个层次。3个层次的课程相辅相成、逐层递进,紧紧围绕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展开教学。课程群的知识结构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处理、多媒体应用、网络技术、美工动画和程序设计等多个和师范专业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达到通识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的要求。
2.3课程内容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中,通识必修课主要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用来普及信息化理论;通识核心课将信息技术和专业教育融合,实现师范专业技能核心知识体系的基本覆盖;通识选修课用于拓展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建构核心知识体系的完整覆盖,并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通识必修课程知识点是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基础,突出计算机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教会学生使用Word制作教案、使用Excel设计成绩汇总表和使用PowerPoint设计课堂演示文稿的技巧、运用网络收集和分析教学资源的方法等。通识必修课的课程内容还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断迁移,比如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更迭,教学内容也要由Windows2003向Windows7、Windows8转变,各种应用软件的版本也要尽量跟随时代变化,这样才能体现通识教育的先进性。经过通识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软硬件的使用技巧,这为通识核心课的教学打好了基础。通识核心课程内容要突出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构建计算思维的知识体系和核心思路。通识核心课的教学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在教会学生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方法与思维模式,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通识选修课是在课程群和主干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特点来自主选择课程学习,通过若干领域技术延伸教学来体现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通识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涵盖了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美工知识与工具和多媒体动画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这些技术和知识都涉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数据分析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计算思维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系统级应用开发技术都能实现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这也符合通识教育倡导的跨学科教育理念。
3结语
篇9
【关键词】地方文献读者需求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96-02
地方文献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各门学科,乃至社会、人文、历史与现状,其范围和层面都比较广,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地方文献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制订地区发展规划、开发地方资源,到发展人文旅游,发掘地方特色,保护和修复名胜古迹,研究地方历史、人物以及编纂地方史志,都离不开地方文献。
一 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概况及其特色资源价值
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分为地方文献阅览室和地方文献基藏书库两部分,主要收藏1974年以来的地方文献图书及部分捐赠地方文献图书,共有图书43000余册,地方文献基藏书库实行闭架阅览管理,地方文献阅览室实行全开架内阅阅览管理。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囊括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山川、河流、人物、习俗、气候、物产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云南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很强的实用和保存价值。云南省属于多民族省份,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献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宝贵的特色资源,内容涉及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家庭婚姻、语言文字、民族服饰、民族医药等。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料,不但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谐团结,而且更能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充实和丰富整个中华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宝库等方面,发挥独特的功效。
二 地方文献阅览室的读者利用状况及使用文献类型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的读者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状况,找准读者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笔者将2013年进入图书馆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所登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读者查询目的及查阅文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扬优势,弥补不足,掌握读者对文献需求的动向,从而提升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1.读者查询图书资料目的统计分析
表1读者查询目的统计表
年份 查询目的
论文 课题 科研项目 经济 其他
人次 百分比 人次 百分比 人次 百分比 人次 百分比 人次 百分比
2013年 1350 30% 900 20% 675 15% 450 10% 1125 25%
由表1可以看出,到地方文献阅览室的读者有35%是因课题、科研项目来查阅资料的,他们大多是来自各个学术单位的研究人员,承担着诸多课题和科研项目,而本单位可查的资料有限,因此就需要常来图书馆查阅资料。为写论文而来的读者占了30%,这些读者中有为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有为写科研论文的科研人员,也有因评职称需要而写论文的各行各业的读者。因经济、商务而来的相对较少,仅占10%,究其原因,可能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或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其他因个人的兴趣爱好或纯粹增长知识而来的也为数不少,占了25%。
2.查阅文献类型统计分析
表2查阅文献类型统计表
年份 查阅文献类型
年鉴 地方志 其他
2013年 人次 百分比 人次 百分比 人次 百分比
1575 35% 1350 30% 1575 35%
注:(1)“年鉴”只指本馆收藏的云南年鉴、昆明年鉴、云南统计年鉴、昆明统计年鉴、云南省各地州、市、县的年鉴和统计年鉴,以及各行业专业年鉴等。(2)“志书”主要包括云南省志、昆明市志、云南各地州、市、县的地方志和各行业专业志。(3)“其他”主要包括已经出版的与云南相关的地方文献图书。
总体来说,来图书馆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对象,大多数是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的研究、文史研究、地方史志党史编纂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文献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他们查阅的文献资料,引用在其研究的各类型成果当中,图书馆通过调查和收集读者引用的文献数据,用以了解读者利用文献的一个状况,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由表2可以看出,一年中来本馆查阅年鉴的读者占35%。由于年鉴收集资料全面,统计数据详细,且具有连续性等特色,读者通过年鉴能及时地总结各方面的工作,获取系统的资料。特别是专业年鉴和一些内部发行的地州统计年鉴,参考价值更大。每年年初开始,就会有大量读者来查询新的年鉴,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统计数据。有很大一部分读者为了获取连续性的数据资料,就必须查阅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所有年份的年鉴。利用率最高的年鉴是云南年鉴、昆明年鉴、云南统计年鉴和昆明统计年鉴,其他州、市、县的年鉴及统计年鉴也经常会有集中查阅的情况出现。如地方年鉴这类工具书不仅能帮助读者解决难题,提供翔实可靠的历年来的数据,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好文献情报服务的工具。因此,图书馆应该重视年鉴的连续性,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从而使馆藏的地方年鉴更加完整。
另外,查阅地方志的读者占30%,地方志具有收录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编排有序、史料翔实的特点,是广大读者重点查阅的对象。还有图书馆收藏的各类专业志,研究价值也极高。专业志是由各行业内的专业人员和史学专家通过查阅大量档案,收集许多珍贵文献,分类整理、编纂而成。有一部分专业志由于历史原因和保密性原则,没有公开出版发行,只在内部流通使用。它反映了各行业的历史和现状,从专业的角度对各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按照年代纵述史实。查阅这部分资料的读者主要是专门从事地方志编纂工作的专业人员、研究地方历史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以及一部分已经退休的、但以前从事地方史志研究方面工作的老专家和学者。他们查阅的目的是以写论文和做课题为主。地方志和专业志作为珍贵的文献资源,也是地方文献重点征集的对象,省图书馆要积极与地州、市、县的图书馆,还有云南省文史馆、各史志办、各行业内的史学专家以及研究历史的民间组织等加强联系,不仅能够合作进行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大型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尽可能地收集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源。
还有35%的读者主要查阅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云南经济、教育、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读者当中,除了做课题写论文以外,还有一些纯粹因为个人爱好而来的,其中也有很多外国读者和留学生。这类图书当中包括了各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学史、民族服饰、民族旅游、民族语言、民族宗教文化以及民族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为民族民俗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大量资料。
通过调查,使我们对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图书资源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读者的需求,并针对这些情况,开展更全面的优质服务,努力丰富馆藏,发扬优势,弥补不足,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韩梅.浙图工具书阅览室读者类型、文献种类需求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2)
篇10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经济发展;工资增长;预测
中图分类号:F24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02
一、问题的重述
经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在经济学中,常用GDP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而收入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于是GNP也被看成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职工平均工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工平均工资指标关系到劳动者目前乃至退休后的切身利益,对人口就业起到导向作用;职工平均工资数据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各项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的依据;是法院在判定突发事件如工伤、车祸等对受害人给予经济补偿的参考依据。同时,通过各单位、地区或行业不同时期职工平均工资的对比,可以看出平均工资水平增减变动及存在差距。对企业来说,职工平均工资与企业平均利税、劳动生产率等有密切的联系。平均工资与平均劳动效率比较,可以判断工资水平和增长速度是否合理。可见,它既是反映职工生活水平高低的“晴雨表”,也是衡量是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测量器。准确的职工平均工资,能正确地反映职工生活水平的高低,衡量出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分析
将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的1978-2009年全国GDP、GNP的相关数据转化为曲线,并通过对比曲线趋势图,简单、合理的预测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作为收益与成本的复合指标――工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因此,工资的变动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的变动及其调节与经济理论有很多出入的地方,需要进行有效的措施加以校正。以山东为例,通过对山东以前的经济增长与工资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中梳理得出,经济增长与工资增长之间存在内在关系,并对此关系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假设,从而对2011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作了简化、合理的假设。
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模型的假设:假定职工的平均工资与人均GDP保持同等的增幅。
(一)对未来中国经济、工资增长情况的分析与预测
1.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我们收集了相关资料,也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是衡量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了1978-2009年全国GDP、GNP的相关数据,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该信息,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了直观的曲线图,对比如下:
图一:
2.提出假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8年-2009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1978年至1991年经济基本保持平稳并缓慢增长,1992年至2002年较前期有较快增长,2003年至2009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可以发现: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保持着基本一致的趋势,其平均增长速度为14,如无意外,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也将保持基本一致的趋势。
(二)预测2011-2035年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由于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收入的增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经济和收入将会得到一个持续的增长,当增长到一个巅峰时期,又会出现一个比较平稳并缓慢增长的局面,直至21世纪中叶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工资随年限增长的关系或多或少地存在非线性,根据前面分析得到的趋势图可以明显看出来,本文采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拟合的多项式方程。
1.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原理
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i=0,1,…,n),求做m次多项式(m
(1)使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最小 ;
(2)使残差的绝对值之和为最小 ;
(3)使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
分析以上三种准则,(1)和(2)两种提法比较自然,但由于含有绝对值运算不便于实际应用,而基准于准则(3)选取拟合曲线的方法易于实现,这种方法称做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从计算上讲,曲线拟合是采用m次多项式来逼近非线性曲线,并由最小二乘法来确定多项式方程的各系数从几何意义上讲,就是寻求与给定点 (i=0,1,…,n)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的曲线。函数称为拟合函数或最小二乘解,求拟合函数的方法称为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2.参考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1978-2010年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数据,拟合曲线方程。
利用eviews3.1中提供的方程估计法――方程对象能直接确定曲线拟合的多项式系数,得到估计输出结果见下表:
表一:估计输出结果表
比较了几种拟合情况估计输出结果表中的残差平方和,选择了残差平方和最小的情况,即最高次为3次的多项式,即:
同时根据eviews3.1中输出的估计拟合图像(见图二)也可以看出该曲线多项式的拟合程度较好。
3.根据得出的等式进行预测。
在eviews3.1中将年份中的数值范围扩大到1978年至2035年,再在forecast中进行预测,得到2012年至2035年预测值见表二。
表二:2012年至2035年预测值
四、模型的改进与分析
整个模型的建立都是在“假定职工的平均工资与人均GDP保持同等的增幅”这一假设之下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工资的增长除了受到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外,还受到税收、通货膨胀、战争、气候等其他因素的印象。若在建立模型时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或者加上一个随机因子,预测出来的数据将会更加准确和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刘志平.最小二乘法原理及其MATLAB实现[J].中国西部科技,2008(05).
[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