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04-08 15:4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同”的负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异”或“差异”的消解和压制、遮蔽。当西方人的“雪”(Snow)概念与爱斯基摩人的20多种陈述雪的语词相遇时,前者必然对后者造成压抑和取代。同样道理,当抽象的认同性概念“猪”被讲汉语的人接受之后,《诗经·七月》中的“言私其承丛,献于公”就变得难以理解,需要加以注释了。“同”对“差异”的压制、遮蔽作用于此可略见一斑。当全人类的知识体系按照西方标准的科学框架和术语座标重新整合为“同”的整体时,有多少因时因地而异的东西将被抽象掉或遮蔽住,又有谁能够计算出个究竟。
由于“同”意味着普遍化和抽象化,越是具体而微妙物东西越容易遭到忽视和忽略的厄运。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从田野经验出发提出的“地方性知识”(tocalknowledge),哲学家波兰尼从认识论出发提出的“体验性知识”(tacitknowledge)可以说都是回应“同”的专横与粗暴要求的理智方案。可以肯定的说,世界上有多少种“亚文化”或“亚亚文化”,便会有多少种放之彼地而准的“地方性知识”;有多少个不同经验和个性的个体,就会有多少种微妙难言的“体验性知识”。凡此种种,正是为对抗由世界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同”的单调性和枯燥性而保留的人类智慧多样性的生态领地。
对“同”的抵制首先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上成为该学科内部的一个争论焦点,受西方式教育的白人人类学者能否真正地把握和传达他们所研究的少数族群的“地方性知识”?如果用标准的西方学术范式和术语来从事研究和表达,“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同化中,究竟还能保留多少原汁原味的本土地方性呢?
就在人类学者们对既定的方法论提出质疑和争论之际,西方知识界经历了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洗礼,开始觉悟到“同”的虚假一面和霸权一面,于是有讽刺性的“宏大叙述”之新名称出现,使过去坚信不移的所谓普遍真理变成过街老鼠。追求具体和实在的“异”成为一时风尚:特殊性和地方性获得空前的学术关注。
英国人类学者摩尔(H.L.Moore)在展望人类学知识的当代变迁时,提出的首要问题是“谁是知识的生产者”(whoaretheproducersofwledge):
篇2
【关键词】警务英语培训;中西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police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Hao Xiao-jing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has increased the Police For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bring new challenges to police work,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for police. We only ful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language barrier,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 to truly improv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police officers.
【Key words】Police training in Englis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Difference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呈现出“无国界”特征,国际间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警务工作者们有了更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引起全球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也趋向高科技、智能化和国际化,这些情形都给我们的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警务英语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了解英美国家地域特点、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消除文化障碍,避免交流上的障碍,有效提高警务工作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警务英语培训工作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让警员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折射。一种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该语言。”[2]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交流离不开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就必须要注重了解文化的差异。为了能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一些语用失误现象,警务英语培训中应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真正培养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笔者就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环境、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习俗文化、宗教文化、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差异逐一进行阐述。
1. 言语交际环境的文化差异 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交际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也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中西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1 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1.2 亲属称谓
西方国家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如:“grandparents,uncle,aunt”是通称。汉语重视配偶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性别区分,则出现称谓的差异,如“外公、爷爷、叔叔、舅舅、姑妈、姨妈、堂兄、表妹”等不同称谓。
1.3 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您有什么事吗?”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
1.4 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 ”“您吃了吗?”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How are you?”或是谈论天气等其它事件,“ It's a lovely day.”
1.5 面对恭维
中国人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一般都是推辞,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 饭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多包涵!” 西方人不会过分谦虚,对恭维和夸奖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这是西方人自强自信的信念所决定的,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他们往往会将中国人的谦虚、推辞的表现看作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
1.6 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喂,您好。麻烦您让××接电话。”而西方人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篇3
文化差异的范畴很广泛,比较常见的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在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和非语言的态势方面等。
1.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1)打招呼
中国人见到熟人、朋友时打招呼的方式很多,然而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正常的搭话方式,如:--Lovelyweather,isn’tit?—It’sreallyabeautifulday.谈天气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顺着对方说,很少有人在谈天气时争得面红耳赤,所以谈天气是个保险的搭讪方式。
(2)交谈的话题和禁忌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和以汉语为母语人都可以选择下列的话题进行交谈:嗜好、发生事件、天气、节假日电影、书籍、娱乐活动等,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般禁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衰老、发胖等话题,而中国的禁忌则属于伦理方面的:如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等。
如果想了解这类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然后发问或先谈谈自己的状况,以便引出话题,让外国人自己谈起。
(3)称呼和称谓
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小姐。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到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同龄人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之意。这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接呼其名,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不成体统。
首先,中国人在称谓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一个姓,如“黄局长”“林经理”之类。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BureauDirectorSmith”(史密斯局长)。其次,汉语称谓复杂,亲属名词十分丰富,如:伯父、姑父、姨夫、叔父。但在英语中仅用“uncle”一个字代替
(4)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
中国人之间赠送礼物,送礼人总要反复申明:礼薄,小意思。而英美人则常说这是他(她)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朋友、亲戚给我们送礼,我们总要推辞一番再接受。收礼后一般不当面打开,以免给人贪婪的形象。英美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不推辞,而表示感谢,而且往往当着客人把礼物打开,并称赞一番。中国人则等客人走后打开,以示礼貌,但是这在英美人看来是你小看他送的东西了。
2.词语文化内涵上的体现
语言的内容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中实际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间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活习俗的差异,包含在语言词汇中的意义就不一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起来对等但实际意义上很微妙,甚至很大区别的词语。不仅单个词有差异,一些谚语、成语、口语等也有差别,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译成“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意思是两个人一起受过苦,遭过大难,这样的朋友才是afriendindeed,而这句谚语的原意却是:Afriendwhohelpswhenoneisintroubleisarealfriend.意思是当你有困难时,帮助了你的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两人一起患难。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本身都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只有掌握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英语。
二、英语教学中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1.英语教学和文化背景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变化,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英美人交流时套用中国的文化观念,运用中国人的交际模式,因而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
2.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若忽视文化差异知识的传授,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失败。英国语言学家JawahanlalNehna曾说过,Ifweseektounderstsndapeople,wehavetoourselves,asfaraswecan,inthatparticularhistoricalandculturebackground……”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后,将使中国人有更多机会与外国人接触。
三、英语文化差异的教学方法、内容及各种要求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文化差异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杂学,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一些基本常识。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在教学中文化差异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而不能脱离实践课另搞一套。比如:讲到“Howoldareyou?”我们要说明,在西方询问人家年龄是不礼貌的,会被视为干涉个人私事,想探视别人的秘密。如果有人询问你时,如果你不想告诉他,你可以回答:“It’sasecret.”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讲解语言形式的正确,也要鲜明的指出英汉文化差异。在遇到有浓重文化内涵差异的词语、习语或成语时,应及时加以介绍。如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名言警句等。比如:knowledgeispower(知识就是力量)。Timewillwaitfornomans(岁月不等人)。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有志者事竟成)。Nopains,nogains(不劳无获)等等。
四、结束语
文化差异深深的影响学习英语的质量和程度,但目前我国教学中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导致了从上到下轻文化,重语言的弊端。要想使文化差异在教学中占一席之地,就要从多方面入手系统的改进,逐步的提高,使我国的外语教学更符合现代化的步伐,更加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流,在各种场合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戌林海.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外语教学与研究.
[2]罗伯特•拉多.语言教学的一个科学方法.密歇根大学.
[3]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4]萨缪尔•波特.跨文化交际.加利福尼亚大学.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
[6]赵士开.美国文学简史.上海
篇4
【关键词】自我增强 文化差异 文化自我观 内容差异观
最近,有关文化的研究收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他们多从个人方面研究文化。文化心理学融合了这两方面的研究,它的假设是人格与文化相互组成。也就是说,不考虑一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是不可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同样,不考虑一个文化中人们的信仰和价值,也不可能理解一个文化背景。文化心理学家试图去在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下去研究个人。目前,在文化心理学界,一个最易引发分歧的话题便是有关自我增强跨文化普遍性的争论。
1.自我增强的概述
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是个体自我积极评价倾向的一种有力表现,指个体选择性地关注、强调与夸大自我积极的方面,而不是缺点。它既是一种促使人们选择性地针对与自我有关的积极信息做出反应的需要或动机(称为自我增强动机),也是被试在涉及自我评价的研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认知或行为上的偏向(称为自我增强偏向)。
有关自我增强的文化差异存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称为文化自我观点,Markus(1991)提出,自我是嵌入社会之中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体现了文化的差异。自我增强具有相对性,是个人主义文化的一种心理表现,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与文化自我观点相对立的观点认为,文化间的差异源自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局限,即认为一些研究内容或实验方法可能对于某些文化的成员来说更有意义,自我增强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内容差异观”。
2.自我增强的文化自我观
2.1“文化自我观”的观点
“文化自我观”认为自我增强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是西方国家特有的一种动机,在日本、中国等东亚人身上不存在自我增强的动机。文化自我观认为文化所包含的范式、观念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制度、社会实践塑造了心理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自我增强的相对性观点,将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维度作为不同文化的划分标准,认为自我增强在个人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中十分盛行,但是在集体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中却不多见。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positive self―regard)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需要,自我增强仅限于西方人。
2.2 Heine对自我增强的东西方差异的解释
Heine(2004)针对所有已发表的对比生活在东亚的亚洲人和生活在西方的欧洲人在自我增强上的差异的研究(采用14种不同范式研究自我增强倾向的45项研究)所做的元分析表明:西方人要比东亚人表现出显著的自我增强。对于在北美人中发现的明显的、不现实的乐观效应,不但没有在日本人身上发现相关证据,甚至发现日本人会在一些情境中表现出不现实的悲观。
为什么自我增强动机是西方人人格的一个显著和重要的特征,而东亚人则不然呢?东西方在自我增强动机的不同测量方法上存在着同样的文化差异引起人们思考为什么存在这样的文化差别。研究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之一是去研究与文化差异相关的心理过程。Heine在相关领域做出了很多研究,到目前为止,通过对自我增强动机的有关文化变量的研究的努力,他发现和评定了一些不同的过程。
与自我增强动机的文化差异相关联的有趋近一回避动机。趋近动机关注于进步、成功和志向,它与积极结果的出现和没有出项相关联。回避动机关注平安、责任和义务,它和消极结果的出现和没有出现相关联(Hig―gills 1996)。很多证据表明在趋近一回避动机上存在文化差异。相比于西方人,东亚人的回避动机很多,趋近动机较少。比如说,与美裔美国人相比,华裔美国人和韩国人更倾向于接受避免失败的个人目标;网球比赛中,美国人认为获胜的机会更重要,而中国被试却认为避免失败更重要;加拿大人更容易被成功的反馈刺激,而日本被试更容易被失败的反馈刺激。东亚人对避免消极结果的关注显著高于西方国家。此外,这一文化差异在人们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也存在:在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中,北美人对于接近倾向的信息更敏感,东亚人对于回避倾向的信息更敏感。在北美的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渴望与众不同,很关注使自己能够区别于他人的积极地自我个性,积极争取成了构成一个整体所必需的努力。在东亚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社会地位和名望很重要,人们做事情时倾向于避免丢面子。
另一个与自我增强动机相关的文化变量是评价的视角/角度。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人们可能倾向于自己是否满足了自己的内在的标准或者是否满足他人的标准。对“面子”的关注使东亚人在评价自己时更注重他人标准。对于提升自尊的在乎使得西方人更加注重内在的标准。东亚人比西方人对于他人视角关注更多。有很多研究支持这一看法,Cohen&Gunz(2002)的研究揭示与西方人相比,当东亚人回忆自己处于注意中心时的记忆时,他们更倾向于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回忆,而不在注意中心时则不存在这种倾向。Wu&Keysar(2007)东亚人在执行视觉任务时,有更少的视觉固着。
考虑不同文化下对自我概念的不同理解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增强的文化差异。一种认识自我的方式是把自己独立于他人和周围的环境之外。是独立性的。这种独立认识自我的方式常见于西方文化中,也是西方心理学很多理论的基础。与此相对,另一种认识自我的方式是考虑他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以及与团体中他人的相互关系,是依赖性的。这种方式常见于东方国家。
另一个有助于理解自我增强的文化差异的证据来自于对关系灵活性的研究。美国这样高关系灵活性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人际和团体成员的关系是开放的,人们会持续的努力寻找更多的值得的伙伴去建立关系,去加入更多的团体。而达到这一目标很具挑战性,因为团体会选择那些符合他们高标准的个体。自我增强在这样竞争性的环境中培养起来。具有社会价值特质的个体被他人和团体接受的可能性更大。日本在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情况刚好相反。人际关系一般都是稳定的。即具有高社会价值特质不会提高一个人的人际交往的机会。甚至,与他人竞争这样不现实可行的特质对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稳定是有害的。因为它会引起人们现有人际伙伴间的不满。而且,即使一个人离开了一个关系网,其他人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得到这一关系点。
文化的各种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她的一个特征会影响另外的特征,其中的一个方面会受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自我增强的利弊显示,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自我增强可能是一个有利的策略,由自我增强带来的积极的感觉可能会提升个人价值感,让周围人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自信的。相比之下,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维护面子
可能是更有利的策略。很多研究表明,西方人比东亚人有更多的积极感觉。
以上研究均支持自我增强动机西方文化特异性的假设,但是,针对同样的研究结果,一些学者则尝试从“内容差异观”的角度做出解释。
3.内容差异观的解释
与文化自我观点相对立的观点认为,文化差异源自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局限,认为一些研究内容或实验方法可能对于某些文化的成员来说更有意义,自我增强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Sedikides,2003),这种观点被称为“内容差异观”。Sedikides等人认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在人类历史中具有重要的进化价值,鉴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大量跨文化研究的证实,因此对于所有文化成员来说应该是一致的。即,东方文化下的被试之所以没有表现出自我增强可能是由于实验范式造成的,东方文化中,被试同样存在自我增强动机。
一些研究结果确实显示东亚人会表现出自我增强。Yik,Bond和Paulhus(1998)的研究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对比,结果表明中国被试会在一些(而非全部)人格特质上自我增强。Zhou等人(2004)采用内隐测验表明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一样具有自我积极评价的倾向。Brown和Kobayashi(2002)的研究证实,日本人对其自我乃至亲朋好友(拓展自我)的评价上均存在“自我一他人偏向”,即认为自我或拓展自我在一些人格特质上的表现较他人要好,并且这种偏向在被试认为重要的特质上表现尤为明显。Toguchi和Takagi(2004)的研究也表明,东亚人在其认为重要的特质上面同样具有自我增强的需要。
以上各项研究,证明了自我增强在东方文化样本中也是存在的,自我增强并不是个人主义文化特有的产物和表现,它应该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动机。
5.小结与展望
心理学的一般过程和特别的人格特质多是由西方国家研究的。比如说,JPSP中92%的研究者都是北美的研究机构的,而且99%的来自于西方的学校。取样的局限性使得这些研究的推广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考察中国被试的自我增强的特点很有意义。
虽然目前有不少关于东方文化或中国文化中自我增强的研究,但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自我增强研究,在自我增强本土化研究中需要提出一个符合中国文化、适合中国人特点、能够取得广泛共识的自我增强的操作性定义。杨中芳曾提出要将“历史/文化”的脉络放到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当中,因为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自我概念可能与西方有不同的界定,自我表达、自我发挥及自我实现的途径及方式也可能有不同。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俄汉饮食 差异 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and Russian Culture Differences from the Food
LU Jiazhi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ussian-Chinese nationalit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etary practices. 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 formed Ethn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can effect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nowing the difference in Russian-Chinese food culture is for further contributed to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mplementary and compatible with a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ussian-Chinese food; difference; cultural contrast
0 前言
中国和俄罗斯是山水相依的最大邻国。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这两片土地上孕育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剖析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障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饮食差异来观察中俄两国人民在民族性格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1)中俄饮食结构的不同。中国人每餐必吃的主食以谷类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多,辅以肉类。据上个世纪末的不完全统计,被计入史料性质的文献的中国各省市名词就达一万多种,名点和小吃也达数千品种。如:仅鸡类菜就有300~400品种,鱼类菜、豆腐菜等也都有数百品种。
俄罗斯的饮食结构与中国相比就要略显单调了。俄罗斯人所谓的家常菜是白菜汤和燕麦粥。除此之外主要食用还有土豆、牛奶、面包和香肠。另外还有圆白菜、葱头、鱼子和伏特加。其中土豆是俄罗斯人的最爱,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有这道菜。此外他们还喜欢吃酸黄瓜、酸白菜等。再有俄罗斯人的口味习惯酸、甜、咸、辣,菜中用油量大,酸奶油、柠檬、小茴香和香叶是最常用的调味品。
中俄饮食中的差异体现在:俄罗斯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在中国,鸡脚可以卤、腌、炸,用来作为凉菜;鸭掌可以作为下酒菜;鱼头还可以做成“剁椒鱼头”等。又如中国人看作是山珍美味的驴、狗、鸽子等,俄罗斯人恐怕是不会愿意尝试的。而俄罗斯人常吃的生咸鱼和鱼子酱也为汉民族不习惯食用。
(2)中俄用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桌子一般呈圆形。餐桌中间摆放着各式美味佳肴,用餐时使用的工具是筷子还有汤匙,饭是用碗盛装的,人们互相敬酒、邻座会相互让菜、劝菜。在美食面前,人们也不忘展现着相互礼让、谦虚的美德。在俄罗斯,除少数极具俄罗斯风味的特色菜,如红菜汤,是把多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放在锅里熬制而成之外,俄式餐点主要还是强调食物的原味和对各种调料的独立使用。俄式大餐一般味道独一,各种菜不会混搭在一起烹调,菜肴的主料和配料通常都会被分开放置,互不干涉。俄罗斯菜式一般情况下就是绝不会把鱼或者牛排两种食物放在一起搭配。即使有搭配,那也是在一个盘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口味进行的。在俄罗斯比较流行的自助餐形式,大家可以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表现了俄罗斯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俄用餐礼仪的不同。在中国大多数的宴会上,都遵循着长幼有序,长者优先的优良传统,并以此作为排列的标准。中餐的用餐礼仪体现一个“礼让”的精神内涵。宴会开始时,宾客会等主人就绪,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宴会才真正开始。当有新的菜点上桌,主人一般会请主要宾客和年长的长辈先食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进餐时,不能自顾自的埋头吃饭,不可以在盘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更不能一个人独占着某个食物。主人时常要给客人夹菜,招呼宾客不要拘束和过于客气,主人习惯于给客人劝酒和夹菜,同时会说些例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多吃点”等客气话。用餐完毕后,主人是不会让客人收拾碗筷的。
俄罗斯人宴请宾客时的座位安排是以尊重妇女为原则的,一般采取女士优先。在进行座序的安排时,往往将男宾和女宾分开。基本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要面对面而坐。男主人的两侧是女主宾,紧接着按顺时针的方向向外侧排开。在俄罗斯,安排宾客位置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男性宾客的座位依照地位而不是年龄来安排;二是夫妇二人的座位要在同一边但两个人不相连。在进餐与上菜的过程中,应先从左边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餐给其他女士,最后将餐盘交回给女主人;紧接着,再以同样的步骤给男士上菜。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1 中俄饮食差异的原因
(1)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从地理上看,中国特有的西高东低的险要地势,使得外界的民族极难对大陆形势造成大的影响。中国拥有漫长的万里海岸线,但缺乏像地中海那样隔海相望的海陆地势,因此,海洋文化并不占主流,而更多则是沿海文化趋向内守的大陆文化。
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国土资源,横跨欧亚大陆,地处亚洲北部与欧洲东北部,气候寒冷。故而,俄罗斯的饮食多是高油高热量,居民也多偏重于饮酒、吃糖、喝浓茶。由于地缘广阔,俄罗斯的饮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饮食习惯的影响。因此,在饮食结构上,俄罗斯既有西方的特点又有东方大陆农业特点。
(2)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吃的食物也是包罗万象,无所拘泥。表现在性格上的特点就是包容以及顺其自然。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倡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就展现了中国人性格细致的一面。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就是它的味道。菜品的形和色都是外在的表象。味道却是内在的东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饮食审美含蓄内敛的哲学风格。同时,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就体现出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两根简单的筷子,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是综合思维方式的表现。
俄罗斯人崇尚理性,他们关心事物的营养,精打细算每一天要摄取多少营养元素,即使饭菜的口味单调,只要有营养,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吃下去。他们更多讲究的是事物的营养搭配,其他因素都不太重要。
2 结语
通过对中俄饮食差异的比较和解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长处,同时,我们应注意融合中俄两国饮食的优点,让两国优秀的饮食文化进行互补。现如今,中餐也开始关注食物的营养、健康以及烹饪的科学;在俄罗斯,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餐厅。随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中俄餐饮文化也将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2] 陈苏华.人类饮食文化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 汪成慧.俄汉民族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
[4] 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9.
[5] 徐宁.浅谈俄罗斯饮食文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
篇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汉英称谓在形式、语用意图、文化内涵上存在诸多差异,通过两种语言称谓系统的归纳对比,挖掘各自的文化内涵,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三种方法。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比较;翻译
Abstract
Languageisthecarrierofculture,kinshiptermisnotonlyapartoflanguagebutalsoakindofcultur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kinshiptermsreflect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EastandWesttosomeextend.Fromthecomparativeanalysisofusagesandmeaningsof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whichpeoplefamiliarwith,thepaperistorevealtheculturalimplicationinit.Theybelongtodifferentkinshipaddressingsystemsalsohavedifferentusagesofkinshiptermsanddevelopments.Themainreasonsforculturaldifferenceslieinthefamilystructure,consanguinity,patriarchyconcept,cultureadoptionandcourtesyprinciple.Thecomparativeanalysisofitsfeaturesandusagescanhelpustounderstand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Basedonthegreatdifferencesinthetitleand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ndtheircomplicatedpragmaticintentionsandculturalimplicationsinuse,thepapersystematicallycomparesthetwosystems,andrevealstheirrespectiveculturespecificimplications.Finally,threemethodsarepresentedonhowtotranslateaddressingform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
Keywords:kinshipterm;culturaldifference;comparison;translatio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复杂程度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亲属称谓(Kinship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1](P139)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叔父、姨母和伯母、婶母、姨父;区分宗族非宗族,如爷爷、侄儿、孙子和外公、外甥、外孙等;区分父系母系,如叔叔、姑妈、堂兄和舅舅、姨妈、表兄等;区分长幼辈份,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另外,英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非常笼统,没有指明具体关系。所以像Linda’sbothermarriedMichelle’ssister这句话就很难准确地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brother是Linda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是Michelle的姐姐还是妹妹。还有cousin这个称谓,有时连男女都不分了。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二)、英汉亲属称谓关系表达清楚性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家庭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P34)中国人重亲属称谓,辈份性别指代清楚,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从称谓上一目了然。然而,英美人并无如此清晰明了之差别,仅是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在称谓上常混为一谈(如grandfather,uncle,brother-in-law等词语),有时甚至连男女也不分,如cousin一词可指堂兄、堂妹,又可指表兄、表妹。最为简约的是uncle与aunt,前者将中国人的伯,叔,舅父,姑父,姨丈等所有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一概统称,后者将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所有与母亲同辈的女士一词蔽之。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或者确切点说,是没有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样有一套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
(三)、英汉亲属称谓中敬称和谦称的使用差异
汉语有敬称和谦称,而英语没有。“英汉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应当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而汉语中谦称与敬称并重,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无疑也源于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典礼》),因而汉语谦称有许多,如: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可、晚辈、未学、后生、卑职、下官等等。不仅有自谦,而且还代为亲属谦。如:小儿、犬子、内子、拙荆、小女、小婿等等。”[3](P48)汉语里用敬称直接表示敬意,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又用谦称间接表示恭敬,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消除压力。而西方人则崇尚和提倡自信,一方面要对别人有礼貌,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不卑不亢,过分自谦,反而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相反只有表示上帝的“He”和表示自己的“I”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这种擅自代为人谦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强调平等的权利,哪怕对子女、父母也将其当作一个独立人的人来看待,并不认为有支配其的绝对权力。
(四)、英汉亲属称谓中对长辈称呼的差异
汉亲属称谓中不可对长辈直呼其名,英语可以。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血亲传统分为“九族”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按中国的伦理观念,传统文化对汉语的称谓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有明显的尊卑、长幼、亲疏之分。可以说,汉语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在社会和家庭中,语言称谓必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在汉语中不仅父母的姓名是绝对避讳的,对于长辈或地位高者要用尊称,即使是同辈,也有固定的称谓,不可直呼其名。
“耶稣主张,家庭中的成员平等,他自己就以名字称呼母亲,而且认为子女可以与其父母相争,可以与他们为敌。因此在英语亲属称谓中没有尊卑之别,同辈之间不论年龄大小,均可直呼其名,以表示亲切友好。”[4](P86)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
二、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因素
(一)、家庭类型
“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关系下的家庭,其构成和社会作用完全不同于封建主义关系,在语言中也能找到反映。”[5](P249)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庭或家族,因此家族势力非常强大,而在家族内部,宗族内的亲疏关系是严格按等级区分的,内外亲戚,嫡庶区别得很清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相关的很多称谓就出现了,而且分得特别仔细。
“在英美等国,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占主导地位.这种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和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而且孩子长大后马上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自立门户.因此,他们的家庭成员关系非常简单.他们并不把亲属关系看得那么重。由于这些亲属不住在一起,没有必要,也不需分得那么清楚。”[6](P66)这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
中国传统的宗法血亲关系和伦理道德影响的结果,它体现的是一种严密的家族关系。英语民族的家族关系远不及中华民族的那么严密,家庭结构也较松散。
(二)、血缘关系
汉民族深受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同族内部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与之相比较,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上,其重视商业。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其经常移民和殖民,这样,造成他们组织管理上摆脱了家族血缘的束缚,更重视人与人的契约关系和平等关系。
(三)、宗法观念
“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之别、宗族与宗族之别、血缘与非血缘之别,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稳固。”[7](P95)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封建宗法关系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认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于齐家。故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一家之内,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尊卑,泾渭分明;亲朋友好,男女有别,远近亲疏,不错规矩.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8](P207)
(四)、文化取向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通常以压抑的形式表现,也就是说,对自身价值的评论常常是低值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在称谓语中,尤其是敬语,谦语特别多。与汉民族恰恰相反,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这种注重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观念使西方人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独立精神。这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五)、礼貌原则
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等;小朋友称军人为叔叔;长辈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晚辈称“闺女”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与其用于亲属称谓本身在语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亲属血缘关系,而前者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它必将随着交际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Summers,Mrs.Howard,MissJones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互相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不例外。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年龄、社会地位等,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六)、等级观念
传统的中国家庭构成形式是大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家庭关系的中心是父子。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同辈分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也可以连同姓一起称呼;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为“uncle”,女性一概称为“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在同辈之间,英美人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就是下辈对长辈,也往往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不过美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父母还是以Dad、Mom、Grandpa、Grandma相称。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样不同的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三、翻译技巧
(一)、英汉亲属称谓词的词义不对等
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绝非按词直译、一一对应那么简单,因为同一种称谓在不同语境中可能蕴含着不同的语用意义,传达这些不同语用意义的译文当然也就不一样。例如表达亲属称谓时,汉语往往习惯用“排行称谓”,而英语习惯用“姓名称谓”。此时,双语在转换时用译语中对应的称谓语替代原语的表达,以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易懂,没有翻译腔。
“例1邢夫人笑道:‘……你大妹子现在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
LadyHsingsmiled:‘His-fengispartofyourAuntWang’sestablishment,soyou’llhavetoaskherpermission.’
‘大妹子’、‘二婶子’根据上下文的语义直接译成其所指的王熙凤,王夫人,即‘His-feng’,‘AuntWang’,译文简洁明了。”[9](P96)
“例2Shehadbeensilent,alittledazedsinceshecamebacktoconsciousnessandfoundEllengone,Scarlettattermagant,theworldchangedandunceasinglabortheorderofthenewday.(MargretMitchell,GonewiththeWind)
当初她从昏迷状态里恢复过意识来,突然惊觉母亲是没有了,大姐变成泼妇了,世界全然改变了,一天到晚只有无穷无尽的工作了,她就一直不声不响迷迷糊糊的过到现在。(傅东华译《飘》)
Carren在想到母亲和姐姐的时候用的都是名字,但汉译时,应该根据汉民族的习惯,用其相应称谓词,使中国读者易于接受。”[10](P117)
因此,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交际情景和原文的文化背景,按原语文化的推理习惯来理解原文中称谓语在此情此景中的真正所指。
(二)、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为使译文更好地传达思想,反映人物关系,有时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需要进行解释意义。
“例1‘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萧红《王阿姨之死》)
Shehadlivedforawhilewithsomeimpoverishedpaternalrelatives,andthenhadbeenbundledofftosomematernalrelativeswhowere,ifanything,evenworseoff.(TranslatedbyHowardGoldbalt)
汉语中姑姨亲属关系分明,可英语中对应的“aunt”包含姑姨在内的诸多女性长辈亲属。HowardGolbalt采取释义法分别用paternalrelatives和maternalrelatives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把原文的信息传达给了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英语读者。”[11](P70)
在英语亲属称谓汉译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引起歧义,指代不明,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应该对关键的亲属称谓加以解释。
亲属称谓的翻译要结合语境,判断其语用含义,然后根据译语的称谓习俗,在译语中选用一个恰当的称谓,使原文称谓和译文称谓表达的感彩相当,语气相符,语用上等值。
(三)、亲属称谓词的非亲属称谓用法解释
亲属称谓的社会化是汉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非亲属成员冠以亲属称谓,使人们缩短了感情距离,变得容易交流它还能表达说话人尊敬、亲昵、谦虚、愤怒、鄙夷、傲慢、悲痛等感彩。“敬爱的,您的儿女对不起您,总理精神传万代,子子孙孙举红旗。”这首天安门诗抄就是通过亲属的称谓的社会化表达了全国人民对的强烈怀念,在崇敬之中饱含悲痛之情,如果不用这两个亲属称谓,这种情感就会大打折扣。而这种称谓现象在英语里找不到它的影子,英语往往是通过上下文、词汇手段和句法层面来表达这些情感的。如表达傲慢骄横时,汉语可采用“老子”称谓,而英语可能用“hesaidarrogantly”。所以“大叔、阿姨、五婶、三哥、老妹”就在英语找不到在情感意义上的对等词,这常常使我们在翻译中出现困惑,因此翻译此类亲属称谓时往往要根据语篇意义改换其原来的指称。
“例1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快要发狂,便忍不住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吧。’(鲁迅《药》)
Underthecircumstances,fearingshewassoheart-brokenthatsheshouldgetcrazy,MrsHuacouldn’trefrainfromgettingtoherfeet,walkedacrossthetrailandwhisperedtoher,‘Don’tbesosad,madame.Let’sgoback.’”[12](P144)
在这里,把“华大妈”翻译成“MrsHua”,“老奶奶”翻译成“madame”
表明了华大妈的身份,同时也表达出华大妈对长辈的尊敬。
而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语境在汉译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变化。
四、结束语
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英汉称谓系统反差强烈,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对中西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方小勇.由称谓看英汉文化差异[J],镇江高专学报,2003.第16卷。
[4]转引自李庶泉.论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及教学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04.第14卷。
[5]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6]王玉环.文化差异与亲属称谓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20卷。
[7]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第2卷。
[8]国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转引自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第2期。
[10]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8卷。
篇7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篇8
本文将从其中三个核心的方面来解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差异、商务谈判决策的差异和商务谈判目标差异的影响:(1)思维方式:线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2)权利差距:高权力差距型文化和低权力差距型文化;(3)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差异的探究,揭示出中美商务谈判过程中的文化碰撞和冲突的深层因素,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跨文化谈判中的各种情况。
二、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
1.谈判策略的差异
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
中美商务谈判中,中方代表首先就有关合同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性原则和共同利益展开讨论。中方谈判者认为总的原则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当总的原则确定下来,才有可能就合同的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谈判。这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的谈判策略是中国的谈判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美国人认为世界是由事实而非概念构成的,所以他们不会过于相信纯理性的东西。谈判过程中他们重具体胜于整体,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美国人常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和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所以谈判一开始时,他们就直奔正题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总体原则可有可无,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才能使谈判得到进展。
谈判策略的差异反映了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重视综合性思维方式,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谈判中,中方代表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先谈原则,后谈细节”。美国人倾向于线性思维方式。因此,美国人往往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们讲究实际,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
2.谈判决策的差异
中国人决策通常是集体协商的结果,一般说来避免个人做出决定。中国的谈判小组在谈判之前、谈判当中,以及谈判之后通常都要一再交换意见以协调整个小组的行动。当对方的提议超出中方代表的权限范围时他们还要请示上级,需要报请上级领导同意或集体讨论。在美国,个人完全可以代表公司做出决策,美方派出的谈判代表通常有足够的权力,他们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直接对谈判的议题做出决策。
不同决策机制的形成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即人与人之间由于阅历、职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中方谈判组成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行事,最后的决定通常由未参加谈判的上级做出。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在美国受平等观念的影响,人际关系一般是呈横向状态的,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谈判人员之间是业务横向(平等)关系。他们不拘礼节,平等相待,对正统的商务礼仪、客套、座次等关注较少。谈判时美方突出个人的作用,往往会指定某个人全权负责谈判,有其负责制定必要的决策和完成必要的任务,同时行使其相应的权利,在其职权范围内自行做出决策。3.谈判目标的差异
中方谈判者特别重视长期友好的商业关系的建立。对他们来说,谈判的过程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谈判目的更多的是为建立和发展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的合同代表着长期互利合作的开始。如果谈判中双方没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交易常会以失败而告终。美国人则认为谈判的终极目的是签定合同实现经济益。对于美方来说,合同的签订是谈判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其个人价值利益的体现。他们把每个合同的签定看作是一个单独的行为过程。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他们更注重于实际价值的实现。
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差异是理解中美双方谈判目标差异的关键。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受集体取向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人们相互依赖达到几乎万事必须凭“关系”的地步。因此,中美谈判中,中方对“关系”的培养的要求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美国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所以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美国谈判者更注重追求实际的内容,签定合同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目标。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翻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26-03
各民族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承载的,其中的习语是语言的精髓部分,所以包含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中都包含大量的习语,它们都是在长期的运用及发展当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本文中所指的习语具有广义的内容,它包含成语和典故、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习语的意义,大多不是指各个词的简单构成,而是着重体现该习语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内涵。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因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各自承载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信息,习语同民族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对习语进行翻译,本质上是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进行有效沟通,怎样才能在译入语中体现原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是习语翻译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拟从跨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初步探讨。
一、英汉习语体现出的各自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都包含大量习语,而习语体现出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
(一)生存环境存在的差异。在各民族的劳动和生活当中,逐步产生民族语言中的习语。英国属于一个古老的岛国,这里的人们以捕鱼和航海为业,这两种产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因为如此,英国语言中有着众多以渔业和航海作比喻的习语,如: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as dumb as a fish; drink like a fish;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catch a crab;put on all sail;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而汉民族居住在广阔的亚洲大陆之上,人们靠土地生存。在语言方面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对钱财任意挥霍,英语的比喻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的比喻为“挥金如土”。
汉民族地域广大,气候变化也很大,所以,汉语中常将季节同气候相联系,如用“东风”代表“春天”,炎热的天气常出现在夏季,故此,以“骄阳似火”来比喻夏天。英国的地理位置处在北温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所以,常用“西风”代表“春天”。如雪莱的名篇《西风颂》有这样的诗句:“O,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在英国,这里的夏季也不同于亚洲大陆,这个季节气候十分温馨,所以,英语常将夏季与“可爱”、“美好”和“温和”等联系在一起。有著名诗人在诗中将“爱人”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思想观念存在的差异。英汉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有时存在着迥异的差别,对待同一事物存在着完全相反的看法,如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在汉语当中,一般把带有贬义的习语和狗联系在一起,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是,在使用英语的民族中,狗却被视为人类的忠诚伙伴(faithful dog)。在英语中,与狗相关的习语常用来指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uy dog (喜欢快乐的人),他们把狗视做宠物,如Love me,Love my dog.汉语里“猫头鹰”是不祥之物,人们认为猫头鹰叫是不吉利的。而猫头鹰在西方文化里,却常用做聪明的象征,例如:as wise as owl。
(三)存在的差异。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与宗教和信仰相关的习语。在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在此之后,人们逐渐接受佛教,认为人间的所有事情都是由佛来控制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习语,如“借花献佛”、“成佛作祖”、“佛性禅心”、“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但在英国,基督教是人们主要信奉的教派,也存在许多有关的习语: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也有诅咒语句:Go to hell (下地狱去)等。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在英语和汉语的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差异也包括了不同的历史典故。汉民族和英国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两种语言当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含有历史典故的习语,此类习语具有结构简单却含义深远的特点。例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东窗事发”“如鱼得水”等。英语习语当中所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来自《圣经》及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ll (致命弱点),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之源)。
二、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文化差异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翻译习语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大问题:
(一)弄清习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比喻义 (即隐含意义)。比喻的构成不只是牵涉到简单的语言上的因素,而且牵涉到更为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很多习语中都包含着一个小故事,所以它们大多都有比喻义,也可以这样说,习语就是由于比喻义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比喻义是习语的基本义。在很多习语当中,字面意义不是主要的,只作为探知其真正意义的基石。例如,“steal someone’s thunder”的字面含义是“盗窃某人的雷声”,而其比喻义或基本义却是“窃取某人的发明”。与字面意义存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比喻义出自一个典故:英国戏剧家John Dennis (1657~1734年),发明了一种可以发出像台声一样声音的装置,用于上演戏剧时加强音响效果。这种装置在Dennis的一出戏中使用过后,他的竞争对手在另一部戏中使用了类似的装置,Dennis于是斥责模仿者窃取了他的成果。所以,这个习语就包含了现在的比喻义。像这样从字面意义无法推断其隐含意义的习语,我们在翻译时要弄清该习语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当然,有部分习语还是从字面意义很容易就推断出其隐含意义的,在翻译时可保留其字面意义。
(二)从感彩看,习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习语的褒贬色彩也是我们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翻译时要注意分辨清楚。例如: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风俗的习语“bury the hatchet”(言归于好)形象地描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崇尚和平的行为,属褒义。源于母马不建窝这一事实的“find a mare’s nest”(不存在的东西;毫无价值的发现) 则含贬义。而有些习语既可用于褒义,也可用于贬义,如“to be hand in g1ove with”(密切合作,互相勾结),翻译时对此要严加区分。
(三)从语体上看,有些习语通俗易懂,有些习语委婉高雅,有些习语存在文绉绉的现象。例如“join the majority”和“kick the bucket”都表示“死”,然而前者委婉高雅,‘后者却粗俗。汉语“死”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委婉高雅与粗俗的划分,例如委婉高雅的有“牺牲”、“逝世”和“与世长辞”,民间有“升天”的说法,粗俗的有“翘辫子”和“见阎王”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翻译时,应正确处理语体的差别,若用粗俗的语言来翻译原语中原本高雅委婉的习语,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在不同国家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习语的比喻义、字面意义和感彩,如果翻译时没有做到充分重视,就有可能留下笑柄,使整个文章的修辞效果受到影响。
三、反映文化差异的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习语的翻译则又直接影响文化交流的深度和成功与否。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一)直译法。直译法指的是在不存在违反译文的语言规范现象,和不至于引起误解以及产生不正确的联想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中习语具有的比喻和象征及民族特征的方法。运用直译方法所译的习语,如果读者可以接受,则直译法就是促进文化沟通的最好方法。它能传递原语习语所携带的几乎全部的文化信息。实际上,汉语中很多习语便是从英语习语中直译得到的。例如,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打破纪录(break the record)、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he tee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等。英语习语lose face也是从汉语习语“丢脸”直译过去的,现在这一习语已被广泛使用。这些习语都丰富了英汉民族的语言宝库。
在原习语具有的隐含涵义容易作出判断,读者在字面上就可领悟其内在涵义时,也可采取直译的方式。All roads 1ead to Rome直译为“条条大道通罗马”,为其中的一个典型范例。下面的两例也可以说明问题:
(1)“雪中送炭”直译为to offer fuel in the snowy weather.
(2)“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直译为When a man attains the Tao,even his pets ascend to heaven.
此类习语翻译,只要读者能用心体会,就可了解到习语中隐含的涵义,这种直译的语句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习语的含义,而且保留了原文的比喻或形象。
(二)同义习语借用法。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社会和人生历程有许多类似的方面,所以,在英汉的习语当中一定会有少数相同或相似的习语。此类习语在含义方面、形象和比喻方面具有相同或近似特点,并且在褒贬色彩及语体上也相符。也就是说,此类习语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具有相同性质,在翻译时可相互进行借用。例如“Easy come,easy go”.同汉语当中的谚语“来得容易,去得快”;“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同成语“趁热打铁”; “Practice makes perfect”同成语“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同成语“身教胜于言传”;“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与“火上加油”;“to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tip”与“了如指掌”等。相似的习语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castle in the air”同成语“空中楼阁”等。此类习语在字面上的意义与形象具有相似性,或稍有差异,但语句所隐含的涵义是相同的,这类语句是可互译的。
(三)意译法。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直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意义或会引起误解,我们只好牺牲原习语的比喻或形象,而根据上下文意译。例如,何自然教授的著作《语用学与英语学习》当中有这样一个例句:“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es do.”如果只根据字面含义进行直译,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为什么只能是罗马呢?其他地方就不行吗?而语句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入乡随俗”,假如翻译为“到什么地方,就唱什么地方的歌”,就更加贴切和形象了。翻译成什么内容,要依据原文的内容和总体意义进行选择。
再看以下几个例子:
(3)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
她生于富贵之家,认为凡事都可以随心所欲。
(4)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him to their parties,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年们不邀请他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例(3)中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不能直译为“生来嘴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例(4)中的a wet blanket不能直译为“一条湿毯子”。这两例若直译会使译语读者对译文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
同样,汉语中许多习语的民族文化色彩较浓,翻译成英语时,也应采取意译法。例如,“龙”的涵义在英语文化和汉文化当中完全相反,在汉语文化中,“龙”代表着“高贵、庄严”,而其英语中的对应词dragon则有怪物、恶魔、凶残等含义。所以,在翻译中,汉语成语“望子成龙”当中的“龙”在进行英译时不可直译,可将语句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succeed in life.
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习语时,意译法或多或少会造成原习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损失,但为了准确传达这类习语的涵义,这是不可避免的。
(四)直译和意译结合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主要是为了既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文的隐含意义,又照顾到译文的表达形式。例如,汉语习语“瞎子点灯白费蜡”如全部直译就表达不出含义,只好采用部分直译,部分意译的方法,把它译成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其中as useless as是“白费蜡”的意译,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是“瞎子点灯”的直译。再如以下两例:
(5)风餐露宿 to brave the wind and dew
(6)视死如归 look on death without flinching
例句(5)的“风餐露宿”形容不怕旅途艰辛。其中的“风”和“露”分别直译为wind和dew,而“餐”和“宿”不能直译,只好舍去,brave意为不顾;例(6)的1ook on death是“视死”的直译,without flinching (不畏缩)是“如归”的意译。
采用直译和意译结合法既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还可以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方式。
(五)注释法。注释法作为直译法和意译法的补充。优秀的直译可以使读者认识原习语表现的文化内涵,但有时单纯直译会让读者感到不能理解。运用注释法解释原语习语的故事和出处,就能够消除译入语读者在文化差异方面的障碍,从而领会该习语的深刻涵义。例如:
(7)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
单凭这样翻译恐怕中国读者还不能完全明白此英语习语的真正含义,因此就需加注释: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斯尔是多余的事情。
(8)As American as apple pie如苹果馅饼一样
这样的翻译,中国读者一定不知讲的是什么内容,所以可以这样注释:苹果馅饼是美国人喜欢的主要食物之一,传说是美国人发明的,所以这一习语主要是用来说明某种东西是美国式的。
下面再来看一些出自典故的汉语习语英译的例子: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The more the better as Han Hsin said about the number of troops he could command.(Note: Han Hsin was a leading general under Liu Bang,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Liu Bang once asked Han Hsin how many troops he was about to command,and“the more the better was the answer.)
上述译文首先直译出汉语所包含的表面意思,接着解释“韩信点兵”这一历史故事,可以让英语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习语的文化背景,对文化沟通非常有益。
东施效颦:Dongshi imitating Xishi
仅仅这样翻译的话,英语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谁是Dongshi和Xishi,为什么东施要模仿西施。这时也需加注释: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Do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imitated Xishi in knitting her brows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当然,翻译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可以灵活地采取各种译法。
综上所述,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应充分认识习语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中民族文化特征的差异,并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充分考虑其隐含(比喻)意义的难确传达以及褒贬色彩和语体的准确使用,采用相应手段弥合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沟塑。对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得当,对促进文化交流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冯翠华.英语新习语汇编[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穆雷.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中国翻译,1990(4)
[6]冀一志.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J].外语教学,1993(3)
[7]刘川,段跃萍.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1996(1)
[8]梁实秋.远东英英、英汉双解成语大辞典[K].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80
[9]李景韩,李健.汉英成语习语对应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10]罗红.英汉谚语的比较与翻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5)
[11]夏书勤.成语翻译浅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4)
[12]张复星.试论成语翻译的灵活性[J].外语教学,1986(3)
[1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篇10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差异;解决策略
1.引言
翻译就是跨文化交流,它要求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内容。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1Nida)说过: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错误,通常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理解文化所导致的。①本文就简要阐述语言文化对词汇意义的影响以及翻译。
2.语言文化对词义范围的影响
在翻译时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只限于字面意义,还应了解它丰富的文化蕴涵。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②
JYXC徐建平.TIF;%39%39,JZ.①
JY姐姐(或表姐、堂姐)给了我一本书。
JYXC徐建平2.TIF;%50%50,JZ.②
JY昨天我舅舅(叔叔)去了医院。
在维吾尔语中XC徐建平3.TIF;%6%6,JZ这个词意义比较广泛,即指亲姐姐又指堂姐、表姐,XC徐建平.TIF;%40%40,JZ4一词也一样,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读者对于这个人到底是“叔叔”还是“舅舅”就无从知晓了。
从翻译学的角度讲,这些词被称为“ 部分对应词”,“部分对应词”并非只有称呼而已,还有很多别的词汇,如XC徐建平5.TIF;%9%9,JZ(消息、新闻或谓语),XC徐建平6.TIF;%7%7,JZ(世界或财产),XC徐建平7.TIF;%5%5,JZ(白色或白纱巾),XC徐建平8.TIF;%9%9,JZ(寿命或一生),XC徐建平9.TIF;%8%8,JZ(师傅或工匠),XC徐建平10.TIF;%9%9,JZ(部分或部队),XC徐建平11.TIF;%5%5,JZ(有或去)等等。
维吾尔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比汉语更普遍。在翻译时,就要考虑到词的搭配以及词义的选择。而这个工作量却不小,既要熟悉所涉及到的语言,更要了解其所在的文化背景。如维吾尔语中的XC徐建平12.TIF;%9%9,JZ一词:XC徐建平13.TIF;%15%15,JZ(饭够了),XC徐建平14.TIF;%15%15,JZ(愿望实现了),XC徐建平15.TIF;%17%17,JZ(达到标准)等等。
在翻译“ 部分对应词”、“一词多义的词”时,必须通过了解词语所在的文化背景,并详细查看上下文后,再来决定其在文中的真正意思,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真实的传达表述原著作者的真实意思。
3.文化赋予词汇的褒贬意义
文化习俗的差异也会给部分词汇带来褒贬不一的态度。不深刻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就会造成翻译过程中错译或误译的现象。比如说在两种语言中,虽然事物的所指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理解的差异,使其文化含意完全不同。
JYXC徐建平16.TIF;%28%28,JZ1
JY你是我的花(花喻指情人)。
JY而在汉语中花只是美丽、美好的象征。
JYXC徐建平17.TIF;%28%28,JZ2
JY他是个蠢人。(牛意指蠢笨的)
汉语中“牛”大多含有褒义。是“埋头苦干,勤勤恳恳”,“诚实”的象征。如:“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做人民大众的老黄牛”等等。而在维吾尔语中“牛”具有“笨蛋”、“傻瓜”的负面象征意义。③显然两个民族心目中“牛”的比喻趋向及涵义不大相同。这种对同一喻体的褒贬态度天壤之别的现象,既反映了两族人民认识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又折射出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习惯。
JYXC徐建平18.TIF;%90%90,JZ3
你的脸儿红又圆呀,好像那苹果到秋天。(维吾尔语中苹果是美好成熟的象征)
苹果(XC徐建平19.TIF;%8%8,JZ),在汉语中因“苹”与“平”谐音,所以苹果是平安的象征。在中国也有平安夜送苹果祝福平安的习俗。在维吾尔语中,因苹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不但具有诱人的外表,还具有沁人的芳香,所以成为美好、成熟的象征。
由此可见,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只有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达到翻译的标准,即“ 忠实,通顺 ”。
4.语言文化与词义的引申
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词义联想和意象、不同的词义理解和思维、不同的比喻和表达习惯。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词义引申出的短语、谚语或名人名言,构成在翻译时的语义空缺或抵触,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如翻译以下这些句子:
JYXC徐建平20.TIF;%30%30,JZ3
JY画蛇添足(袜子上钉掌)。
JYXC徐建平21.TIF;%58%58,JZ4
JY鹤立鸡群(站在山羊群中的骆驼)。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两个民族也不例外,在观察、理解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理解不同,而产生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再比如“火”,汉语用以比喻愤怒这似与五行之说有关,因肝属木,木生火,由此有“大动肝火”、“肝火正旺”等说法。而在维语中一般把爱情或热恋的气氛比喻为“火”,因此,汉语中的“火气大”与维语的“XC徐建平22.TIF;%7%7,JZ”虽然是同一词语的对应形式,但完全表示不同的意思:汉语比喻为暴躁的脾气,而维语比喻为爱情的魔力。下雨的感觉对任何民族是相同的,但对比较轻而细的雨,汉语比喻为“毛毛雨”,而维语比喻为“XC徐建平23.TIF;%30%30,JZ”(噌噌雨)”,不难发现,汉语比喻的侧重点为雨的形状,维语比喻的侧重点为雨的声音。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文化差异,要翻译好这类文化赋予引申意思的词汇,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事物属性认识不同,心理反映不同,在词义联想与意象上必然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差异会致使几乎完全一样的内容,两种语言会有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或比喻手法。因为比喻及习惯表达都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成份,也是翻译过程中导致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只有深入研究、对比,理解两种语言在比喻和习惯表达上差异,才能摆脱理解障碍造成的困境。
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写照。因此,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把不同民族的思维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随着新疆各住人民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注解:
①史震天.1999.互译实用教材[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
②许钧.文化多样性与翻译使命.中国翻译,2005(1)
③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5.
参考文献:
[1]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新[M].疆大学出版社,1998.
[2]骆惠珍.浅谈文化差异对言语交际的影响.语言与翻译,2004(4):50
[3]许钧.文化多样性与翻译使命.中国翻译,2005(1)
[4]李纯.维吾尔语词汇与文化研究[M].新疆建设兵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