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范文
时间:2023-04-12 11:0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软实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编者按:过去的十年,中国文化建设在党和政府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如今,十的召开更犹如一声嘹亮的冲锋号,给“文化强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本期《文化月刊》邀请到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郭全中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专业博士后李翔,对十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深入解析。
文化建设在党的十报告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可以归结为一布局、两目标、三任务、四措施来概括,其中一布局是指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两目标是指中期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长期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任务是指,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四措施是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等。
中期发展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十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是文化建设的中期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如下四个方面:首先,构建出科学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实践。在构建核心价值观方面,提出了要进行三方面的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欣喜地看到,在12个词24个字的概括中,自由、民主、平等等词语也位列其中,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当然,未来的核心价值观会进一步精炼和提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实践。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正处于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井喷期,而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进展顺利但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范围不清晰、投入严重不足、投入方式不合理、城乡极其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左右,而我国目前的比例乐观估计也不超过0.4%,差距悬殊。第三,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的5%至6%,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应比例仅为2.75%,这就要求我国采取切实的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当前“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对我国极为不利,亟需采取切实措施来改变这种格局,这就需要打造跨国际、市场化的文化传媒集团,以更为人性化和更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
明确了文化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
文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因此要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必须解决好三大任务。
首先,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一方面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方面,结合十报告中的相关描述,重点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处理好政府和企业、政府和资产、政府和事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各归其位,重点是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文化由于意识形态属性强,国家采取的是高度管制的方式,但随着文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简政放权,使得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的活力进一步释放。三是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当前,我国文化归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等分管,成立统一的大文化部不仅紧迫而且可行。
另一方面,应该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来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所谓“三改一加强”是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并切实提升效率和效益。
其次,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既具有现代市场体系的普遍规律,又具有文化产业的独特规律,具体来说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现实和虚拟结合性,这就要求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解决好制约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两大问题,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化大市场;二是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三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四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秩序。
第三,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在经营性国有资产方面,已经有统一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在文化国有资产方面,尚没有统一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各地情况林林总总,形形,有的归财政部门管理,有的归国资委部门管理,有的归宣传部门管理。2011年,国家设立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财政部下,负责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将以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基础,进一步形成全国性的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提出了四大具体措施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内容,需要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提炼、升华,并采取普罗大众易于接受、易于参与的方式进行宣贯,使之真正成为每个人的潜意识和自觉的行为。
其次,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十报告指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当前,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着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严重滞后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之间的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县级以及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是严重不足,亟需加强对县级和农村的倾斜力度,在县级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第三,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亮点如下:一是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做到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把投入花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当前,科技已经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的作用,实现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发展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业态。此外,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依然呈现小、散、滥、差的现状,这亟需通过全国性的整合、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实现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型。三是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由于我国文化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缺位,导致我国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权结构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占或者一股独大,长期激励机制缺位,例如已经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绝大多数尚未引入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机制。
篇2
文化包罗万象,有器械方面的、有体制方面的,有举止方面的,还有理念与心灵方面的。之中,表面文化例如生产用具等穿透力稍强,方便传扬;而深层次的文化例如思考模式、文化底蕴、潜意识等穿透力稍弱,不易传扬。武术的深化层面的文化传达了武术哲学理念、武术思考模式以及武术的价值理念,它是隶属思想层面的东西,需要依靠思考模式与传统文化学识才能有感而发,所以通常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其回味悠长的历史文化韵味、精深的理念,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能明白。因此,武术文化的穿透力稍弱,这就是武术文化传扬的障碍的一种。众所周知,我国武术兼备了道学、儒学、兵法等方面的理论的精髓,并将之作为自身的举止标准。然而,尽管我国传统道法对武术的帮助甚大,但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就应用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到目前为止,我国武术文化过分笼统,不但国外研究人员感觉摸不着头脑,就连我国的武术修习者有时也是一头雾水。而上世纪70年代的功夫巨星李小龙掀起的武术修习狂潮却是一个例外。李小龙功夫片所传达出的意韵在当时的时代有其特殊性,也符合世界范畴内的审美理念。易于理解的文化表现模式,使世界认识了李小龙,并认识了中国,使电影观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李小龙和其背后的中华文化。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必须是偏重叙述、看重体悟、贴近生活、朴实无华的,同时贯彻了我国的文化传播方略。而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得武术文化传播变得墨守成规,这样,只能堵塞传播路径,使民族文化传播成为空谈。只有当文化传播不再固步自封,并展现出通熟易懂的一面,武术文化的穿透力障碍才能解除。
2、过渡重视自我修习的武术观———武术文化的渗透力障碍
软实力竞争的最关键的方式就是针对外邦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沟通。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比的就是传播技能。做到这一点,本国的历史文化就能漂洋过海,达到传扬的目的。新时代以来,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文化的传播途径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我国武术由于遭受传统修习理念的约束,使得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攻势”下大败亏输,并且已远离了生活的主流。大众普遍以为,武术只能自己修习,武术运动则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而实际情况是:传统武术的修习周期很长,修习十年或几十年的人不在少数。它也逐渐演变成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一类功法。尤其是一部分上了年纪的武师以提升自我的修习技能并达成“天人合一”的意境为终身目标,他们觉得武术的最高意境是“谐和”,是一种均衡。大众回味着武术以往的成就,然而却无法很好地继承中华文化。目前武术的功效与价值都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多元化的健身形式、娱乐形式,使我国大众开始喜新厌旧,并对武术文化生出了一丝厌烦情绪。当各种武术道场开始遍布大街小巷时,中国传统武术正在被边缘化。以往的亿人修习的传统武术正在没落,而大众不得不借别国的武术来体会竞赛精神。而细心观察我国武术传播的过程不难发现:武术的世界范畴内的传播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武术要发展,就应让其适应市场,不能再沿袭以往的武术文化传播制度,应使武术适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不能再让我国武术在夹缝中求生存。因此,过度重视自我修习的武术观,是我国武术文化传播的第二个障碍。
3、重仪典、轻细节———武术文化形象力障碍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主张用传统礼节和制度来管理社会,在该类伦理理念的引导下,中国武术被看作培育人仪典和礼节的代表,它倡导无序竞争和谦和的君子作风,让所做事情有回旋空间。然而作为一类民族文化,不能让其传播流于表面。中国武术中的抱拳是进行武术切磋或武术比赛的礼节,没有硬性规定让武术比赛者要做到赛前抱拳,这只是文化惯性使然。武术切磋前的抱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谦和、尊重等都是其表现形式。然而,大家在武术竞赛中,仍然可以发现很多不受约束、不利于民族形象塑造的一部分不良习惯出现,例如:武术标志、武术着装、武术仪典都不符合标准等等。到目前为止,武术体系中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形象要求,各界武术人士正在为此不懈努力。中国武术的各类仪典都应标准化,例如:武术竞赛的宣扬观念、武术竞赛中的音乐、武术竞赛的开闭幕式都应注意一致性。而受到儒学文化熏陶的日本和韩国,在其传统的武术竞技项目中(通常指柔道和跆拳道)都有较为严苛的仪典标准。日本、韩国两国的武术项目在其热烈的竞争中都能保持礼貌,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武术的礼节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是在竞赛中大众仍然能够发现不遵守武术道德的情况出现,也会看到参赛选手不遵守武术礼仪的现象,而武术准则中也未进行明文规定。在武术竞赛的规划过程中,武术比赛服饰的规划、场地周围广告的规划、武术竞赛中的歌曲播放等等,其民族元素还少之又少。尽管这只是细节,但却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武术文化底蕴,它对人的修养身心与道德归化有着显著的影响,也是提升武术软实力的前提和基础。举一个例子:大家在看世界杯时,自然而然地就会知晓哪队是巴西,哪队是英格兰等等,颜色标识已经显示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武术怎样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大环境下吸取养分,让受众感受到我国武术文化的魅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4、结语
篇3
【关键词】文化自信;软实力;文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G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72-01
近几年,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空前普及和广泛使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字眼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赢得主导权在壮大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同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先生关于文化建设的多样性提出了著名论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谓“各美其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值得自己珍惜和骄傲的传统文化;“美人之美”就是要求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和心态学习借鉴其它国家优秀的外来文化;所谓“美美与共”就是要将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同世界外来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看来,费老的这十六字箴言不仅体现在审美和文化层面上,它更是化解民族和文明隔阂的箴言,实则表现出一种自信平和的眼光和心态。
对于个体而言,文化的自信首先应该是人的自信。每一个中国人的强大自信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为32.5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约9730万人次。①然而,近年来媒体关于国内人员出境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报道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印象,无论是15岁男孩在埃及古文物上的“到此一游”,还是出境大批购买奢侈品牌使店面一扫而光疯狂行为,无形中大大打折了民族的自信力。因此,提高民族基本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点滴生活中潜移默化、在阅读思考中变化涵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只有个体的成长才会带来民族的自信,国家的富强。
对于国家而言,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保障。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起源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更加不可避免。面对欧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如何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并不影响与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事实上,只有这些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构成了今天世界文化的大舞台,离开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世界文化也会随之黯然失色。儒家“仁”的思想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世界三大意识形态之一。梁漱溟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了关于世界民族文化发展的三条道路:一是西方欧美唯自然之路。就是把人与天、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绝对征服自然、绝对享受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物质美好,其结果必然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环境污染,人情冷漠和阶级对立;二是孔子提出的中国式解决人际关系的发展道路,这条路不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且还传达着敬天、畏天的意识,体现了中国先贤的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文明意识;三是印度古民族所开辟的宗教之路,而在中国是以“礼”代替宗教,人们讲道德知礼法,因此说中国是“以道德代宗教”。②
我们今天矢志振兴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在欧美国家的冲击下迷失自己,同时,更要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其国民经济的27%,在日本为22%。日本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也是对其文化保护的法律认定。美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上最具代表性,好莱坞电影的一些构思和素材也都来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由美国迪士尼公司投资的我国动画片《花木兰》在全球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并获得7亿美元的收益。③可见,发达国家对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其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所占比例只有3.5%。而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丰富的国家,如由我国说唱艺人口头传诵的藏族史诗《格萨尔》已流传千余年;极具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的歌舞“木卡姆”;蒙古族的传统演唱“呼麦”等,我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随着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挖掘和申报,它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在文化创新的体制下,加强我国民族文化建设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提高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德谟克利特认为智慧可以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营造健康向上、繁荣兴旺的文化资源环境为建设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空间,只有用发展的心态、开拓创新的文化制度才能在日益变化的时代中找到属于我们心底最真挚的信念。
注释:
①新华网[DB/OL].
篇4
【关键词】企业 财务文化软实力 竞争力
一、引言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要想提高竞争力,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把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技术与中国文化、中国智慧等众多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哲学、财务管理制度,形成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今天中国企业对追求利润和金钱非常狂热,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但如果失去了健康的价值观,往往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企业追求利润,除了要实现企业的价值外,还要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我们现在许多企业是富有了,许多人也富有了,但仅仅是暴发户,精神上是贫困的,往往见利忘义。大量的财富在手里,有些企业和个人变得霸道、面目可憎。社会不需要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越富有,社会就越混乱,越落后。企业有一定利润是硬实力,是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但不是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本身。
二、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的含义
企业财务实力包括财务硬实力和财务文化软实力。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是企业所具有的那种让与企业有关的财务关系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企业希望做的财务活动能力,是企业财务软实力的核心。它包括企业财务文化、财务管理者素质的影响力等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并不仅仅指某个财务人员的能力,因为人是流动的,别的企业完全有能力挖走某个财务人员。只有当某个财务人员的能力和该企业紧密结合,才能产生财务优势,这样的能力才是企业财务文化的软实力。
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除了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发挥显性财务管理知识的能力外,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发挥隐性财务管理知识的能力。这些隐性财务管理知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与财务管理任务、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有关的技能性财务管理知识;二是协调各种财务关系及财务管理团队内部如何协调的隐性财务管理知识;三是企业财务管理对各个单位和个人的工作如何进行科学评价的隐性财务管理知识。
企业财务实力强大靠什么?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财务硬实力,二是财务软实力。一切可以表现为财务物质力量的实力都是财务硬实力,一切可以内化为财务精神力量的实力都是财务软实力。与财务硬实力相比,企业财务软实力具有更为基本的意义。作为财务软实力的核心,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是指以中国优秀传统财务文化为基础,以和谐财务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财务意识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财务文化感染、财务价值认同、财务精神、财务思维、财务战略、财务制度等影响力、吸引力和说服力。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是在企业长期理财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对内发挥凝聚力、动员力、激励力和对外产生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功能。财务文化软实力强的企业往往员工很团结,完成各项任务有激情,供应商和客户都乐意和这样的企业交往。如果企业需要资金,筹资活动也相对容易。
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文化领域中具有的精神感召力和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对市场的财务资源吸引力、企业财务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
总之,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替代性,是由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员工形成的综合理财能力,既取决于每个人的理财能力,又取决于集体的理财能力,是协同效应的结果。
三、如何提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
在明确了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如何提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这意味着我们要对中国文化和国情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协调”,在管理工作中强调合和思想。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财务文化软实力,就应当重视企业财务关系人之间的协同作用,重视和谐财务管理。强调和气生财、合作生财、协作发财的财务管理理念。
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对基层员工的财务管理重要的是靠财务制度,减少随意性,确保公平性,强化激励性;对中层干部的财务管理,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如果彼此信任,主要靠财务道德来规范他们的财务行为;如果彼此不信任,可以采用权变的方法来约束他们的财务行为;对高层领导的财务管理,重要的是强调“道”,高层领导必须是做人和做事的模范,领导团队必须志同道合,他们必须集体对自己的财务行为负全部责任。
提升企业财务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正确的财务价值观,企业正确义利观的形成是关键。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以一定的财务规范为前提条件。在现代企业,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利与义的选择问题。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大多数人的本性,这也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追求的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竞争的价值取向与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相互之间激烈竞争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利”的追求。那么,企业该怎样取“利”?在利益面前如何对待“义”?这值得企业财务管理者深思。先秦儒家强调“生财有道”、“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为重”的价值取向,对企业确定正确的财务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利己又利人,至少是利己不损人,才是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把追求自身利益与贡献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把追求利益与弘扬社会正义结合起来,应成为企业基本财务价值观。
篇5
什么是软实力,什么不是软实力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不是武力或者暴力(强力)。对我们来说,理解软实力“不是什么”比理解软实力“是什么”更重要。经常有人把一些东西误认为软实力,或以软实力的名义做一些其实与软实力无关,甚至对软实力无助反而有害的事情。钱、支票、物质援助,在国际关系上很重要,但那些物质的东西并不是软实力。宣传的东西也都不是软实力。
软实力跟道德权威(道德作为力量、权力或者实力)有关。上世纪前半期意大利著名左翼学者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霸权”,也就是“文化领导”概念。这里的“霸权”(hegemony)一词不是与中文的“霸权”,而是与中文的一个古老词汇“王道”相对应的。领导是霸权存在的形式和方式。
软实力也可能是指观念性的权力。观念性的权力或者实力(例如知识、意识形态、话语、价值观等)更容易理解。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13亿中国人分享的价值观,这些观念也为世界普遍承认。
也有人认为软实力就是规范性的权力或者实力,即一个国家对国际规则、国际规范、国际制度、国际进程的塑造和影响能力。
软实力概念诞生近30年,是到了对其反思和重新审视的时候了。
软实力概念诞生的背景
1945年以后,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独一无二。尽管如此,美国也仅是世界体系中一个特定的文化或者知识体系。软实力首先是一个美国概念。它的诞生有三个重要的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出现了认为美国衰落的一派,并且日益占据上风。这是关于美国衰落的第一次大辩论。
第二个背景是当时美国软实力的对手苏联实际上已经接近其大限,在软实力的“战场”上败下阵了。
第三个背景是美国的胜利者意识,即意识到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正在形成。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得到了普遍的国际支持。海湾战争前后,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世界进入“新秩序”。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尽管诞生在苏联解体前夕,但是,该理论被改进、被加强、被扩散却是在“单极时刻”。
苏联解体后,美国很多学者认为世界进入“单极时刻”。这个“单极时刻”很快又被理论化为“单极世界”。描述这个单极世界的“大理论”有好几个,著名的还有“历史(再次)终结论”,以及美国成为“仅有的也是最后的超级大国”,甚至是“超级大国的超级大国”的论调。
在这一特定的世界历史背景下,软实力概念借助全球化,以很快的速度在世界流行开来。
约瑟夫・奈的本意是为了反驳“美国衰落论”,但苏联解体后,“美国衰落论”似乎悄悄消失了,很快被人们遗忘,而软实力理论则被用来支持“单极世界论”了。所以,软实力理论也可被看作是论证“单极世界”的一种“大”理论。
新的“美国衰落论”更多针对软实力
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的软硬实力都达到了鼎盛,全球化的世界一度完全以美国为中心。
应该说,“单极时刻”是符合事实的正确描述。但是,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单极时刻”并未转化为长期而稳定的“单极世界”。
2001年9.11事件和美国入侵阿富汗、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表明“单极时刻”结束了,美国软硬实力开始走下坡路。
“美国衰落论”在最近两年重新出现。与20世纪80年代不同的是,@次讨论更多的是美国软实力的衰落。
这与以下两个讨论有关:第一是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治理模式、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能出了大问题,例如“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福山认为美国政治发生了溃败。第二是美国在二战后期及战后建立和维持的“自由的世界秩序”受到挑战,出现结构性的瓦解、衰落甚至终结。
全球化放缓或者转向、美国不再如昨天那样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也是美国软实力衰落的重要根源。全球化的放缓是目前激烈争论的问题。有的人用了非常激进的术语――“去全球化”,也有人认为全球化在逆转。苏联解体后,全球化走了20多年就走到了去全球化,让人感慨良多。美国当年高举全球化大旗,现在又高举“去全球化”大旗。但我不认为全球化真的会被去掉,也许会发生转型和转向,而不是衰落。
软实力概念本身、约瑟夫・奈本人都已成为美国的软实力。一般地认为,美国软实力在全球扩展的过程也是其他国家的软实力“美国化”的过程。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美国的软实力与其他国家软实力之间的互动也产生了许多东西,甚至包括我们看到的文明、文化的冲突。美国用自身的标准衡量其他国家的软实力:美国软实力不是一国性的,而是普遍的、全局的,是全球标准。其他国家的软实力则是地方性、局部性的,不是衡量其他国家软实力的世界标准。软实力之间的冲突根源就在这里。这一冲突体现在约瑟夫・奈对其他国家软实力的评论上。这些评论文章都是很不错的,但不幸的是,都自觉不自觉地夸大了美国的软实力,而小看了其他国家的软实力。
“比较软实力”就是克服美国中心论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从美国看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软实力都不强大,都存在很多问题。重美国轻他国,这并不奇怪。“国际社会”是一度流行于英美的概念。现在我们讨论软实力的标准,其实跟当年讨论所谓“国际社会”的文明标准是一回事。国际社会的文明标准一度是由西方规定的,软实力的标准也是由美国规定的。欧洲人曾以欧洲标准衡量其他国家是否文明,今天美国以自己的软实力标准衡量其他国家的软实力。“比较软实力”的目的就是克服软实力问题上的美国中心论,寻求软实力的真正的世界标准,避免软实力之间的冲突。
我认为软实力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政治软实力。最主要的就是领导力。美国一直是世界体系中的领导国家。尽管美国对政府间多边机构(国际组织)的支持可能继续减少,但美国并未放弃其世界领导地位,而且在竭力维持这一领导地位。这自然是其软实力的最大来源。二是文化软实力。它不仅是一般的吸引力和受仰慕的能力,而是决议、跟从、赞同、支持、同盟等更高级的东西。三是经济软实力。
“比较软实力”的前提是承认世界上以国家为单元的软实力都首先是地方性的。也就是说,美国的软实力也是地方性的。没有必要说哪一种软实力(如美国的)高于其他国家的,否则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软实力”也可以相应地分成三个部分:比较政治软实力、比较经济软实力、比较文化软实力。
在对软实力进行比较时,会发现有的国家的软实力状况是“赤字”,有的则不是。造成“软实力赤字”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外国的软实力输入是外部根源。在开放条件下,由于外国投射来的“进口软实力”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本国软实力的影响,所以加剧了这种“软实力赤字”,但主要还是由于内部的软实力生产(供给)不足或者不持续。约瑟夫・奈在最近的几篇文章中都提到中国的“软实力赤字”问题。
过去一般不认为美国存在“软实力赤字”。但是今天美国也有赤字。在上世纪80年代关于美国衰落的争论中,保罗・肯尼迪所著《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核心观点就是美国军事上在全球的过度扩张导致了美国硬实力的赤字。美国的“硬实力赤字”是因为过度扩张造成的,同样,美国的“软实力赤字”也是由于其过度扩张造成的。正因存在赤字,美国才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当然,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到位的,但是,我们可以预期,特朗普及其以后的美国政府的软实力投射(包括价值观的输出)等将逐渐与以前的美国政府不同,美国正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全球收缩。
软实力与文化外交的关系
最后,我想从软实力和“比较软实力”的角度谈一点关于中国文化外交的思考。
外交是最重要的国力之一。军事更接近硬实力,但军事力量也有其软实力的一面;外交则更接近软实力,当然外交也有其硬实力的一面。外交成功了,不仅加强国家硬实力,也可弥补国家“软实力赤字”。
第一点,中国文化外交的最低目标是实现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接纳。在强调差异的时候,不能夸大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更不能制造新的不同。不能把“特色”夸大成“例外”。文化外交是为了减少中国与世界因文化上的差异而导致的误解与隔阂。
第二点,文化外交其实就是在尊重他人的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投射自身的软实力。但投射软实力可能产生与其他家软实力之间的冲突。文化外交不仅是投射软实力,而且是对软实力之间的冲突进行管理。
第三点,文化外交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文化领导。对于中国来说,在世界上追求文化领导(文化王道)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领导世界首先是文化领导,如果在文化上不能领导世界,在其他方面领导世界都是难以持续的。
我认为,从一方面看,软实力概念已经过时,因为它诞生在“单极时刻”,是那个特定时刻的典型的美国概念,如今那个时刻过去了。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软实力概念又没有过时。在学术上和政策上,软实力概念和理论的价值仍然是非凡的。
篇6
[关键词]文化 软实力 提升策略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不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决定力量,而且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Soft Power)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关键词,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州是国际历史文化名城,先辈们在开拓赣州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是当前赣州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坚持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大力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是其必然选择。
一、赣州文化软实力现状
虽然赣州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相比还相对落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与赣州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相比还不相匹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具备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
赣州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然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没有转化成现实影响力,没有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赣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还尚有差距。赣州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赣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强、文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比较突出。2010年,赣州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6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57%,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实现程度偏低,这已成为提升赣州文化软实力的重大瓶颈。
二、提升赣州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1.科学确立和实施赣州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整体规划和战略
现阶段,很多省市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努力发展壮大本地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纷纷提出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战略构想和文化兴市、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赣州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文化发展对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在全市树立“文化兴市”和“文化强市”理念,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扶持和投入,引导文化建设健康发展。要以规划为龙头,统筹考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构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平台。
2.积极培育有赣州特色的文化产业理念
文化理念支配着文化行为。从总体上看,赣州缺乏内生的文化发展理念。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他们将中国各地区文化活跃程度划分为高活跃地区、一般活跃地区、不活跃地区和沉寂地区四类,而赣州属于不活跃地区。作为江西第二大城市,赣州有必要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更应该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3.倡导改革创新,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动赣州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的转变,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化产业,增强赣州文化总体实力,精心培育具有赣州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脐橙文化和民间文化等赣州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4.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推进文化发展
科学技术是文化创新的技术基础,开发和掌握一批对文化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品牌,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技术在网络报刊、电子出版、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中抢占先机,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电子化、网络化。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和展示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表现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5.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为赣州文化发展提高人才保证
文化人才是文化创意的源泉,是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资源。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培养、选拔、引进、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机制,突破文化发展的人才瓶颈,吸引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文化经营人才前来发展文化事业和兴办文化产业。
6.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宣传,增强赣州文化的影响力 (鄱阳湖)
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文化传播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市政府应加大投入,运用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高新技术,不断提高赣州各色文化的影响力。互联网是新型的传播手段和载体,具有高新、快捷、形象、受众面广、影响范围大等特点。我们应加强互联网建设,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赣州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熊扬勇.论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战略路径[J].理论导刊,2010,(2):26-29.
[2]睿.南昌文化软实力基础分析与途径选择[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6):112-114.
[3]杨忠华,唐勇.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9,(10):76-78.
[4]温焜.以文化软实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J].农业考古,2011,(6):6-8.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文化;软实力
作者简介:韩立梅(1976-),女,陕西咸阳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讲师;付道传(1982-),男,山东菏泽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研究实习员。(陕西 西安 710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科研重点项目“独立学院文化软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项目编号:YDCX-2011-KY-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07-02
近年来,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激化和显现,一个与高校规模、招生层次和投资额等硬指标相对应的概念——大学软实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生力量的独立学院,在经过十余年的校园建设和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之后,虽然在硬件建设上取得了可喜发展,但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学校品牌的虚无化现象日益显现,若想成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支后劲十足的生力军,则必须着力打造和提升独立学院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在数量上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上的提高。
一、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初仅属于一个国际政治术语,是20世纪80代末由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当我们把“软实力”这个外来的国际政治术语嵌入当代大学领域之后,就赋予了其独特的内涵。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吸引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等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看到,重视大学软实力建设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我国未来大学的竞争中,软实力的权重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大。独立学院没有悠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打造和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促进内涵式发展。因此,独立学院迫切需要构建一种有助于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校园文化体系。它的软实力不仅包括其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制度、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等,还包括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及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氛围。
二、独立学院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偏失
1.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失衡
独立学院自批准设立以来,软实力意识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存在着学院精神缺失、办学理念模糊等现象。由于受办学层次、规模等的影响,独立学院普遍重视外延发展,很少提及或看到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大兴土木,相互攀比图书馆、实验楼以及活动中心的奢侈豪华,却忽略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全体师生素质的提升,也缺少了对文化的领略与感悟、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求索与反思。人文条件过于匾乏使大学的生机和活力很难体现,整个校区无异于一座钢筋水泥的丛林,一座缺少人文气息的孤岛。由于缺乏办学精神和理念,工具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过强,人文教育被边缘化,教育产业化愈演愈烈。管理者忽略了独立学院作为大学,不仅仅是劳动力的加工厂,更还承担着塑造灵魂的职责。因而,学校办学的特色不突出、文化氛围不浓郁、学术研究水平低、实用主义等现象不断蔓延,普遍面临“有大楼无大师”的尴尬局面。
2.校园文化管理失范
独立学院大学文化是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及精神财富的总和。独立学院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内需增强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对外要提高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大部分独立学院对于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长期、系统的总体规划,忽视了整体性的部署和管理,缺乏对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顶层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理念,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甚至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文化活动,仅依靠文体艺术活动去突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层次和水平因此很难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自然也难以令人满意。另外,由于学校单纯看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大学文化管理,不注重文化氛围的形成、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考试舞弊、诚信缺失、行为放纵、理想信念丧失成为常态。
3.精神文化建设缺少特色
独立学院是在依托母体高校优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脱胎”而来的,母体高校为独立学院提供领导班子、教师、政工干部队伍。基于办学时间短,很多方面仍处于摸索之中,羽翼未丰的独立学院常常囫囵效仿母体高校文化,没有结合本地区、本校的特点和优势来开展组织文化建设,虽然表面上看提出了办学精神和理念,但大多是一些“口号化”的空洞语言,内涵不够,不能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其实,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其功能、使命、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在办学理念、建校思想、建筑风格、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风貌、建设目标等体现校园文化的核心特征方面也会迥然不同,对文化的需求与建设也应不尽相同。尤其是独立学院,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取得优势,谋得可持续发展,更应该意识到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制度文化建设松散
制度文化是在精神文化主导下的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文化形态,能有力地拓展精神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以文字形态表达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由规章制度固定的体制所体现的文化,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等文化现象。它将学校倡导的办学理念、精神和价值观变得具有可操作性。目前,独立学院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表现为:一是缺乏创造性。独立学院大部分规章制度是从母体学校移植过来的,加之在形成过程中又受到投资人企业制度文化以及多元社会文化等影响,使得独立学院缺乏文化反思能力,使自身的制度文化建设迷失方向,导致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制度文化建设难以推进。二是缺乏稳定性。由于制度建设还处于探索期,有章不循、朝令夕改的事常有发生。三是缺乏系统性。独立学院本身就没有制度文化积淀,加上时间仓促等原因,导致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在总体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不能形成适合自身的完整的制度文化体系。加之教师缺乏对独立学院文化的认同感,师生员工对新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度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这些都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校园文化。
三、独立学院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
1.提升文化意识
文化软实力是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也是高校之间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及特征。[1]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属空白,从管理者到普通教师都没有对其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要在中国大众教育的背景之下,在各级各类高校生源大战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独立学院必须将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破除观念障碍,提升文化意识,增强软实力建设的紧迫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校园软实力,从盲目追从外延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建设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包括各级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不断挖掘软实力的丰富内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提高办学的吸引力、影响力,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建设之路。
2.培育独特学院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文化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集结,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定位、文化内核和奋斗目标。如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成为思想家的摇篮;清华大学以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享誉海内外:浙江大学以“求实育英”而迅速崛起。[2]培育先进的大学精神是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在要求。独立学院要发展,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从本校实际出发,对于母体高校的文化理念应“有所取有所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注意以地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依托,通过凸显地方文化魅力来提高学院文化吸引力,着重打造自身的主流文化,积极开拓创新,在突出自身特色上下功夫,提升独立学院自己的校园文化品位。独立学院虽然没有母体高校的历史底蕴和名牌大学的社会地位,却有着传统大学没有的新的运行机制。在借鉴高校和国内名校大学文化的同时,独立学院可通过营造民主、自由、改革、创新的氛围,摒弃保守陈旧观念,摆脱官僚作风束缚,勇于突破传统大学体制的弊端。以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探索高等教育实践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形成个性鲜明特的大学精神。[3]
3.加强校园文化管理
(1)健全制度文化。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发挥教育、引导、管理、规范、评价、激励等诸方面功能,从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人的价值观。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仅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独立学院提升文化软实力,走向规范化的重要保障。这里的制度文化既包括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制度,还包括人们对制度的创建和遵守的态度价值等。评价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否有效及有效程度,既要看文本形式的制度是否健全,也要看人们在内心里是否真正树立规则意识,即文本制度的执行力。[4]因此,独立学院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既要重视文本制度的建立,制定适合自身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制度规范,更要注意通过制度进行价值导向,赋予制度以灵魂。把文本制度转化为能动遵守的执行力,使其沉淀和内化为一种有约束力并能普遍认同的规范文化,逐步在师生中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2)进行系统管理。管理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大学办学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内部管理中在在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培育和增强其文化软实力,必须强化内部的文化管理。独立学院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和前瞻性的研究,重视整体发展规划,制定软实力建设的发展战略。要认识到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全方位的,要把文化建设纳入校园建设整体规划之中,进行整体性的部署和系统的管理。制定符合自身实际和体现办学特色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发挥高校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和团结核心作用,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把校内师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协调统一,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冯跃林.和谐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
(1):143.
[2]段秀子.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现状研究及建设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233.
篇8
旅游文化的软实力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托硬实力而生的。因此当地政府在构建枣庄旅游软实力时,应当首先确保旅游产业的形成。旅游产业涵盖范围广,政府应当主动推进旅游分区分型、基建保障、市场机制引入、生态保护、对外文化形象构建等诸多事宜。而对外文化形象构建本身也是软实力形成的内容之一。
一、旅游文化软实力概述
上个世界90年代,Joseph S. Nye首次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他认为,通过自身吸引力使他人完成预想行动的能力,即软实力。最初应用于政治领域的这一理论逐渐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包括行政组织、企业管理等。旅游软实力是指本地通过自身吸引力,使潜在外地旅游者遵从本地文化并修订自身文化偏好的一种能力。这种吸引力是多方面的,除了旅游地本身的文化内容与内涵,还包括与其他地区地方的旅游文化对比、市场营销以及附属的文化产品。旅游的本质在于激发旅游者的文化欲望,并促使其亲身进入旅游地而得以
满足。
二、当前枣庄旅游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一)枣庄旅游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分析
旅游资源丰富。枣庄是新兴的旅游城市。当地有着“鲁南明珠”的美称,风景名胜众多,人文古迹荟萃。在自然风光上,有着我国四大最,分别是微山湖湿地、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冠世榴园。在历史文化上,明珠璀璨,如七千余年历史的北辛文化,四千余年的城邦文化,近三千年的运河文化以及奚仲、孟尝君多位历史名人,此外还有多项民间艺术及特色小吃。另外,枣庄也是国内红色旅游热土,包括台儿庄、铁道游击战、鲁南战役等诸多红色经典。丰富而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是枣庄发展旅游的主要优势。在风景、名胜、人文及历史方面的多项资源使得枣庄旅游呈现出特殊的优势:自然与人文浑然天成,历史与现代相互呼应;较高的知名度;资源多样化,组合组群优势显著;资源的独一性及不可替代性。
区域交通优势显著。枣庄市属于山东省重点发展城市,同时也位于该省“济南-泰安-曲阜”的旅游线上,连接曲阜与徐州。从全国交通布局来看,枣庄处于南北交通枢纽,包括有京沪铁路及高铁、京福高速、枣临高速、104及206国道等。枣庄过境停靠铁路居全省首位;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港口及配套一应俱全。此外,枣庄目前已在全市开通了快速公交(BRT)。区域交通优势能够有效压缩旅游行程,从而促进市场的
形成。
社会优势。由于资源转型的迫在眉睫,目前枣庄市已经当旅游产业作为了承接资源型城市的新方向。当地旅游发展氛围已经初步形成。自2009年以来,枣庄政府已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基建;政策引导,转变职能。目前,枣庄每年都积极举办各类文旅商贸交流活动,特别是各类旅游宣传。此外,由于区域交通便捷,枣庄本地、所在四省交界腹地都有着众多的市场资源,辐射范围广。这也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枣庄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劣势分析
城市形象吸引力薄弱。城市形象排在了旅游观感的首位,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旅游形象的创建是建立在产业战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产业营销所对外创设的形象,其主要体现为潜在旅游消费者的直观感知。由于枣庄旅游起步较晚(从2009年正式纳入政府规划),对外宣传不足,旅游配套功能不健全,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不到位。因此枣庄城市吸引力远远不及济南、曲阜等一级旅游地。从市场调研来看,目前来枣庄游客主要是探亲访友,约占总人数的50.62%,观光旅游仅约占18.71%,其他观光人群则为徐州、曲阜等地中转游客。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的整合不到位,资源零散分散,缺乏具体的市场形象。“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名片初订立不久,其市场效应尚未形成。譬如台儿庄与墨子这两项资源尚无得到有效联系或有机融合,市场吸引力仍然薄弱。
旅游资源整合不足,产品化效能低下。虽然枣庄旅游资源丰富,但如何将它们进行有机融合成为了当前枣庄旅游产业最头痛的事情。一方面,虽然枣庄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包括墨子在内诸多名人故里。但是这些无形的人文资源缺乏具体的载体,开发难度大。譬如,墨子墨家可同孔子儒家齐名,但却并没有像孔庙这类大型建筑群。缺乏现实的载体,使得旅游资源难以有效转化为产品。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枣庄有着多个自然风景景区,但是其开放程度与配套服务远远不足。虽然景区面积大,但是由于行政管理的限制与开发的不足,导致游客游玩空间过小。而冠世榴园的游玩主要集中于夏季开花,季节性过强;且游玩区域也几乎仅限于青檀寺及观光塔
两处。
资源开发粗放,旅游精品少。虽然枣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发展眼光的局限,各地各处盲目地开展复建的情况突出。致使当地旅游始终停滞于“小而全”的低水平发展,旅游产业难以上规模。以优美风景为主体的线路和景区,无法做到优势互补,旅游线长期没有太大的变化,景点单一、陈旧,且差异性不突出,吸引力逐渐减弱。观光型产品多,休闲类和特种旅游产品少,旅游资源功能结构相对单一,游客参与性、体验性较差,满意度不高。譬如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温泉度假等诸多类型建设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复制与同质。这种产品的趋同性,直接降低了枣庄的旅游软实力。在随机调查中笔者发现,目前外来游客对枣庄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仅有68.51%,其中住宿为72.61%,餐饮为62.05%,购物为66.94%,服务为61.57%;其次是游览为62.28%,娱乐为70.14%;再次是长途运输为46.92%,市内交通为44.37%。
三、枣庄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目前枣庄市已经确定了“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名片,完成了资源的统一定位。在后期的实践中,枣庄应当积极围绕优势资源,立足城市发展的宏观大局对外积极树立这一城市形象,从而提升旅游软实力。
(一)加快三大转型,塑造古城水乡旅游形象
枣庄目前已经应当积极推进环境、产业及城市功能的三大转型,配合旅游城市的建设。首先积极争取国家资源转型债券,吸收民间资本,构建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改善基建,完成环境治理,逐步摆脱“煤城”印象。其次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弱化资源型产业,以运河物流、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积极承接替代。全面打造古城重建,构架旅游精品资源。再次,围绕城市水乡古城名片,整合矿区布局,加强城市功能建设与互补,推动组团发展。枣庄旅游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旅游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并形成以古城景区为核心的,向外辐射的旅游区带。枣庄应积极立足现有精品,将台儿庄古城、运河古城和江北水乡作为核心,积极构建枣庄旅游三角。以还原历史战役为着力点,积极重建台儿庄古城;以还原商贾文化为着力点,积极重建运河古城;以还原“汪”渠相连的城市水系景观为着力点,构建江北水乡。
(二)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景区分片式发展
景区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所在。品牌塑造差异,精品铸就品质。枣庄应当推动精品化战略发展,树立起“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发挥精品景区示范作用,对各示范点的特色进行调查研究。构建龙头景区示范片,纵深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具有枣庄特色的旅游精品。使枣庄旅游形象和品质得到彰显,进而塑造起枣庄独有的旅游品牌。目前枣庄旅游产业呈现为明显的分散特点,满足多样化特点但缺乏组合互补优势。因此当地应当积极依托独一性资源着力开发高品位景区。目前枣庄已经有八个4A级景区。笔者建议,依托4A景区,积极协调组合同类景点资源,以高规格、大规模的构建思路,积极组件精品景区群,带动各片区旅游发展。枣庄市应当积极遵从园区式开发、板块式打造、组团式发展的机制进行规划建设。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枣庄旅游国内外知名度
枣庄的整体营销旅游业是一个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是一个具有较强关系的综合性产业。确立城市名片只是对外形象塑造的第一步。今后枣庄还应当大力创新宣传模式,除了以当地自然景观及人文风情为主题进行拍摄电视广告和宣传片等;设计明信片、画册、挂历,编制书籍;举办推介会、公众演出、旅游咨询等外,还应积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建设旅游网站;与新浪、网易等网络建立城市联盟,如新浪――枣庄,大力增加枣庄旅游的点击率和浏览量,不断扩大枣庄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专业旅游网站上建立链接。枣庄网上旅游服务主要包括门票售前服务、网上旅游交易、网上支付、售后服务等。同时在枣庄旅游网站上旅游招商信息和旅游企业信
息等。
(四)加强政府主导,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目前枣庄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枣庄政府应将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根据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围绕“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这一理念,着力打造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政府主导,应当是行政引导而非包办。枣庄政府在应当加强统一规划、领导组织,从而有序地快速地推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旅游服务系统,从而实现游客的内在需求和旅游相互作用。不断加强枣庄的旅游信息、旅游营销、旅游线路、旅游商品以及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设施等综合配套建设。加快枣庄旅游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建立和完善枣庄的旅游企业制度。通过组建旅游企业集团为发展出口,不断推动枣庄旅游企业股份制改造,从而促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创新旅游产业资本筹集及利用模式。积极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强化枣庄旅游产业基础。积极协调新兴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构建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框架。此外,通过设立枣庄旅游特区,针对枣庄各个旅游景点的具体情况,在投资、管理等多个方面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适当采取政策倾斜,恰当引入市场化管理运作,全方位促使枣庄旅游业能够蓬勃发展起来。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 科学发展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及其软性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整体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表现为一个国家文化的吸引力、同化力和感召力等。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发展及其运用过程看,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运用文化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以及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状况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发展路径和发展水平等对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运用文化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以及优化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等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文化的科学发展,突出文化发展的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科学发展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文化资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基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影响他国的潜在文化能力。文化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消长。增进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大力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突出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的文化资源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质量上与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当在保持文化资源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结合时代精神和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适宜形式,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夯实文化资源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而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必须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创造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艺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间吸取乳汁和养分,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够鼓舞人民、教育人民、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文化的科学发展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发展文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努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设;另一方面要立足整体推进文化自身的全面发展,使文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更加全面均衡,实现文化系统自身的全面发展,以此促进文化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要求理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又要求加强文化领域内各子系统的引导与管理,使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实现文化系统自身的协调发展。文化的协调发展既可为文化资源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提供更为宽阔的发展领域和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将使文化资源发展的规模更大、种类更全、数量更多、品位更高、质量更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着眼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兼顾各方要求,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立足延长文化资源的开发周期,尽可能节省不可再生文化资源的使用,不断增加可再生文化资源,统筹、优化文化资源使用过程,着力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努力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连续性、永续性的角度强调了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和保护,不但使文化资源在数量上能持续增长,还将使文化资源在质量上得到不断提升。文化的科学发展提高运用文化资源的能力和效率
推动文化的科学发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文化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要求,这是新形势下党的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文化的科学发展,既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转变,也是文化执政模式的转型,科学地运用文化资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文化执政的重要内容和执政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文化资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只是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前提条件,而能否使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资源的运用及其效果最为关键。
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化的全面发展内在包含着各种文化资源的全面建设和全面运用及其整体效应发挥,有利于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协调发展包含了文化资源的协调发展与运用,通过优化既定数量、质量文化资源的运用过程进而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形成文化资源运用中的最大合力,使文化软实力得到尽可能大的提升。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资源的可持续运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运用要求必须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主动调整文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有效运用为基本原则,既要考虑当下文化发展的需要,又要关照今后文化发展的必需,既要满足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更要有利于今后文化软实力的持续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文化持续发展的潜力,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提供资源保障。
文化的科学发展优化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
文化软实力取决于文化资源及其柔性运用,而运用文化资源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文化资源运用的效果。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文化系统内部环境和文化系统外部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包括文化资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包含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文化发展的局面和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社会文化氛围。环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心理、军事、安全、自然等因素,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包含了社会文化环境,而良好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科学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要把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重要目标和衡量标准,通过大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努力统筹协调区域文化发展、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措施促进文明社会风尚、健康人文环境的形成,优化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提高文化资源运用的效果。
文化的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发展文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努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的全面建设,让文化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发展经济、建设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局面,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及运用文化资源提供良好环境。
篇10
增强文化自信,构筑河南发展软环境
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重在把握自身发展的脉动,需要的是虚功实做、久久为功。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中原要崛起,必先要自信。只有对中原文化保持坚定的信心,才能从容谋发展、谋进取、谋创新。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承载着中原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原人民要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凭借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及其资源,积极推动文化传承,振兴文化产业,就能为河南经济、社会、科技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软环境。
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重在传承中原传统文化、厚植中原人文精神、创新中原文化表现力,对内发挥凝聚力量的精神动力,对外产生渗透影响的说服力。中原文化发展具有兼容并蓄的传统,在中原崛起的新阶段,要借鉴吸收先进的文化,不断改造自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丰富文化形式,形成体现中原特色的文化生态。同时,要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文字、博物馆等展示中原悠久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原文化的精神影响力。其中,中原人民对孝道文化的传承,发扬了家庭和谐和睦的人际价值观,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中保持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中原的黄帝文化、道家文化,展现了中原先贤们在中原大地上开拓创业、进行文化教化所建立的丰功伟业,昭示当今的中原人民只有不断奋斗、积极进取,才能赶超先进,创造新的未来。
加大文化交流,增强中原文化话语权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是儒、道、墨、法等百家思想的集大成,是A夏文明发展与成长的主体文化。在改革开放和中原崛起的背景下,中原文化的吸引力仍是浸润中原儿女思想中传统文明的超凡魅力。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展现这种文化魅力的吸引力,需要加大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其注入新的文化基因和血液,让其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充分发挥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弘扬中原文化,推动黄帝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武术文化等以“根”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品牌“走出去”,大力发展传统农耕文明中的家国文化、中原子民历代注重的爱家文化、邻里间关爱互助的亲情文化,无不深刻体现了爱国重情的情感和力量。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市场理性文化,引导民众不断改造和建构公民文化。大力弘扬在中原大地上诞生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等共同构成的中原人文精神;大力引进具有国际文化背景和引领时代水平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高端创意人才,发挥文化发展的引力作用。
创新文化表达,增强中原文化承载力
文化发展和影响力扩展不仅体现在文化本身的特质上,还体现在文化对发展的指引上。中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是中原文化本身并不能转化为直接的影响力,因而需要不断创新文化的表达和传播形式,使文化被国内外民众接受和喜爱,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影响和引导人们的生活。在信息时代,更要重视被称为“新的文化软实力”的互联网和QQ、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力和杀伤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中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感知,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下,人流、物流、信息流涌动不息的背后,都承载着不为人觉察的“文化流”。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要变“文化制造”为“文化创造”,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形态,构建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生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是中原文化焕发光彩的重要途径。要运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手段,积极打造文化发展的新载体。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原文化魅力。此外,要通过创新文化的理念、思路、内容,开拓文化生产、加工、传播、营销的新领域、新形式、新产品,不断满足民众文化消费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