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03-15 11: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警务英语培训;中西文化;差异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呈现出“无国界”特征,国际间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警务工作者们有了更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引起全球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也趋向高科技、智能化和国际化,这些情形都给我们的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警务英语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了解英美国家地域特点、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消除文化障碍,避免交流上的障碍,有效提高警务工作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警务英语培训工作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让警员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折射。一种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该语言。”[2]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交流离不开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就必须要注重了解文化的差异。为了能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一些语用失误现象,警务英语培训中应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真正培养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笔者就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环境、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习俗文化、宗教文化、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差异逐一进行阐述。
1. 言语交际环境的文化差异
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交际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也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中西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1.2亲属称谓
西方国家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如:“grandparents,uncle,aunt”是通称。汉语重视配偶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性别区分,则出现称谓的差异,如“外公、爷爷、叔叔、舅舅、姑妈、姨妈、堂兄、表妹”等不同称谓。
1.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您有什么事吗?”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
1.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 ”“您吃了吗?”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How are you?”或是谈论天气等其它事件,“ It's a lovely day.”
1.5面对恭维
中国人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一般都是推辞,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 饭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多包涵!” 西方人不会过分谦虚,对恭维和夸奖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这是西方人自强自信的信念所决定的,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他们往往会将中国人的谦虚、推辞的表现看作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
1.6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喂,您好。麻烦您让××接电话。”而西方人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1.7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会在确信客人走后,才打开礼物,在接受礼物时连声说:“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下不为例啊。”“让您破费了。”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1.8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会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而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在日常交际中为了表示礼貌和亲热程度,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1.9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示真诚的关心,会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误认为自己好像已经病入膏肓了。因此,这种情形下,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1.10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并谦虚说到:“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西方人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2. 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言语形式来表达。中国处于东半球,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英国处于西半球,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汉语中常用“西风”来表示“凄凉、萧萧”,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就表现那种秋风萧萧的凄凉场景;而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那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曾有这样的千古佳句“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若是冬天已来临,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又表明“西风” 会给英伦三岛带来春天,故而有“西风报春”之说。又如,莎士比亚在赞美他的爱人时说:“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这句话中并不是说他的爱人热情如火,如夏日骄阳。由于英国海洋性气候,夏季温暖,气候宜人,莎翁以此作比,是为了表现他的爱人柔美温婉。[3]
另外,由于英国是个岛国,它以捕鱼和航海业为主。因此,众多英语词汇均与海洋、捕鱼、航海等有着关联。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the sea has fish for everyone机会人人有,全靠自己抓;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see how the land lies观察形势;know the ropes懂得诀窍。而对中国这个内陆国而言,古代居民多以土地为生。所以,和徒弟有关的词比较多,如“土皇帝”、“土豪”等。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会用短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来表示,而汉语则翻译为“挥土如金”。
3. 历史传统的差异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使得他们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行为准则,以现实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己要“克己复礼、不喜形色”,处世要“不偏不倚、公正和谐”。一些俗语和民谚中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的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传个人主义至上,强调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追崇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比如说, individualism一词在英语中强调的是个人独立意识、个人自由与权利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而中文则认为是“个人主义”。 landlord(地主)、capitalist(资本家)等词在英语中往往有积极的涵义,但对中国人而言,这类词有着强烈的贬义。
4. 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差异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当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形成的文化。以颜色为例,中西文化对它的理解和应用方式都存在差异。如“Mr. Green is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the pink again.”(格林先生是个很忠诚可信之人。那天他脸上颇显病色。近来他总感闷闷不乐。当我见到他时,他处于忧郁之中。我希望他能早日恢复健康。)由此看来,white表示忠诚;green表示病态;blue表示郁闷;in a brown表示处于沉思、忧郁之中;pink则表健康。[4]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幸福。新婚之时,新人要披红戴彩,满堂处处粘贴大红喜字。这表示婚姻幸福美满。在西方,人们却视红色为愤怒、权势的标志,同时暗示存在某种危险。中国在行葬之时会披麻戴孝,全身皆白,以示悲哀;在西方的婚礼上,往往看到新娘身穿白色婚纱,以表示纯洁、圣洁。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里,同一种颜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以动物为例,同样能看出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如: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 狐假虎威;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中国人视老虎为百兽之一,而英国则将lion视为国家的象征,是勇猛、权威的象征。在英、美国家,人们特别喜欢狗,所以常从词中体现出对狗的忠爱之情。
5. 宗教文化的差异
篇2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英语翻译中由于受到中西文化巨大差异的影响,导致给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增加难度,同时也会出现翻译出来的内容与原本的内容不一样或者完全曲解了本意。因此,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合理运用相关翻译知识,同时在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麻烦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
关键词:
英语翻译;中西文化;文化差异;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快,促使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与交流日益密切。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都特别深厚,从而使各国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语言的差异需要正确的翻译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各国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需要把自身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转换与交流,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因此翻译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英语这一门语言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各国交流中,它成为许多国家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的翻译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英语翻译,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1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与文化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与交流也日益密切,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文化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因此英语翻译不仅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还能在各国文化沟通与交流时向外国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的文化。同时也能了解更多西方文化,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其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英语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涵养,从而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英语翻译对促进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不仅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点而改善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还能向西方了解更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从而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范围。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才能使传统文化快速发展。英语翻译能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正确的翻译各国文化的本质,不仅能实现文化共享,还能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我国属于友谊之邦,希望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通过英语翻译能大力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各国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2.1地域文化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地域文化也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背景,才能使英语翻译的内容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能使人们能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还能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与传播,从而实现文化共享,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2.2历史文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的发展的不同也会影响英语翻译的质量与效果,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经过时间的洗礼与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具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在英语翻译时,翻译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熟悉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人们更详细的了解中西文化。如果翻译官不重视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不仅无法让人们理解相关文化信息,甚至可能会出现历史知识储存不够而被人认为无知。因此,翻译官必须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从而更好的诠释文化信息。
2.3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地区的宗教文化各不相同,人们信奉的宗教也是不一样的。我国人们所信奉的宗教不仅仅是我国的宗教文化,如儒教和道教;还有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佛教。这三大宗教目前在我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我国的宗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外国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我国的宗教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它是有基督教文化与哲学思想共同形成的,因此翻译官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宗教文化的差异而对人们对不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从而确保翻译的精确性。
2.俗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在我国风俗文化较为丰富,比如南北之间的风俗文化,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风俗文化等等。不同的民族与地区的风俗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风俗文化大多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与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因此,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重视不同地区风俗文化的影响,了解当地的人土风情,而确保文化知识的传播以及加大传播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也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给翻译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不同语言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作者:李陵霜 单位:重庆市武隆县火炉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晓晓.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J].海外英语.2016(09).
[2]伍燕杰.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读书文摘.2016(14).
[3]王洪萍.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策略[J].科技视界.2014(05).
篇3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一、引言
现如今,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呈现良好势头,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政策深入贯彻执行以来,文化的交流更是不断加强,但是如何将中国文化走出去便成为了学术界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软实力的一种,名著翻译成为弘扬本国文化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地域、历史、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的异质性,即文化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翻译活动出现了“文化缺失”“文化矛盾”等现象。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就以名著《红楼梦》影响力最大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大卫•霍克斯所翻译的TheStoryoftheStone和杨宪益及其夫人的翻译本ADreamofRedMansions为例,从中西文化差异为基点对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所谓文化,不是民族在成立之初就形成的氛围,它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内部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在生活与活动方式上的总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技科学、以及法律体系都有密切的关联。顾名思义,文化差异就是在文化方面所展现出的不同。具体而言就是由于不同地域人口生存环境的差异,而长期养成的习惯,处世态度、观点信仰、宗教理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民族习惯和习俗上都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也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翻译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行为,它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行为规范,将语言进行转换,利用不同的符号传达相同的思想。翻译的终极使命就是将文化从一种语境转移到另一种语境,并保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意思,不改变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够让别国的人们在自己的语境下进行全面的理解。所以,翻译又可以被看作是连接两种语言文化的桥梁,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按照文化翻译学的观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窥,翻译则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是译者在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归根结底,翻译就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走出来再走进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的过程。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实质上则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故文化差异势必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史,在长期的积累和生活中保留着文化的精髓,语言特点非常鲜明,汉语也以婉约含蓄、简洁明白为具体特征。《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更是有着浓郁的语体风格,再加上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翻译过程变得尤为复杂。直观地了解了文化差异与翻译的相关理论,有必要以《红楼梦》的杨霍译本为例,从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方面对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加深文化差异对翻译活动影响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作品内涵将原作的文化特征有效传播。
(一)生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地球之大,遍布各个国度甚至是同一国度的不同地域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各有特色,归根究底是由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所决定的。中英两国生态环境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翻译活动中,这些差异也影响着译文的表达。对比杨霍二人对中国名著《红楼梦》的英译文,明显地看出中西生态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第十八回)杨译:Facingeachotherinthesofteastwind!...霍译:Theirmistress,standinginthesoftsummerbreeze....原文中,“东风”一词看似很普通的词语,可是在中英两位翻译家的译文中明显看出,它的表达用语是不一样的。杨译文中,用了直译法将其译为“eastwind”,而霍译文中却用了“sum-merbreeze”。简单的一个表示风向的词语,中英两位翻译家的译文差异竟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只是中英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风向所代表的季节和风的特征就不同。中国位于北纬81度至南纬11度之间,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季风气候典型。所以,汉语中的“东风”代表春、夏季节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温暖而潮湿的气流。然而,英国地处亚欧大陆的西端,西临大西洋,东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因此源于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流通过大西洋到达英国的西风温暖宜人,而从西伯利亚刮过来的东风则比较寒冷。故在英国,“东风”却指秋、冬季节从欧洲大陆吹来的寒风。在上面例句中,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因中国的生态环境特点忠实于原文采取直译法,将“东风”译为“eastwind”,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对中国读者来讲,意义简洁明了,可是对西方读者来讲会误解其真正的意蕴。而霍克斯则考虑到读者的感受把“东风”转换成“summerbreeze”。这种表达方式,即适合中国生态文化中东风代表春夏季节的意象,又表达了其的内涵特征“breeze”,不论是中国的读者还是西方的读者都会明白其内涵,没有形成文化缺失与冲突。同时,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第二十四回)杨译: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霍译: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makebreadwithoutflour.中英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两国人民饮食习惯的不同。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杨宪益先生祖籍是淮安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属于中国南方,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人们也经常用“鱼米之乡”来指物产丰富的地方,现代汉语中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说。所以,对于土生土长在中国南方的杨宪益先生来说,大米是人们一日三餐中的主食,在他的译文中“没米的粥”当然就直译为“amealwith-outrice”。相反,西方文明主要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游牧生活居无定所,自然就没有固定的农耕收获。所以,西方食物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放牧的牛、马以及猎物等,还有动物的奶类,即以肉、奶为食。英国是一个岛国,海洋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可能发展农业。所以,英国人食品的主食是牛奶、面包。生活在英国的霍克斯就是根据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把“没米的粥”转换成“breadwithoutflour”。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生态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方法。
(二)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以文化为载体而文化又反映在语言的各个方面。从实质上来讲,翻译活动就是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行为,也是不同文化间的转换活动。《红楼梦》是中国最有名的古典名著之一,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尤其涉及到的宗教文化耐人寻味。而宗教乃是社会文化和人类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是不同文化的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文化贯穿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艺术、传统习俗,又可称为是一个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或行为准则,这种标准和准则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对《红楼梦》的翻译中,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不同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充分体现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贾瑞一把抓住,连叫“菩萨救我”。(第十二回)杨译:…heseizedholdoftheTaoistandcried:“Saveme,Bodhisattva!Saveme!”霍译:“Holyone.Saveme!”Hecriedoutagainandagain.“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是典型的佛教用语。“菩提”本源于“菩提树”因为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的,所以,“菩提”之意又为“觉”或“觉悟”;“萨埵”意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故菩萨便是觉而有情,顾名思义,就是要自觉地彻底觉悟并且要有情爱和情意,在佛教文化中国指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的人,也指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这样的人便叫做菩萨。在民间,人们通常把热心肠的,能为众人着想的,助人为乐的人成为“菩萨”。在上述的翻译中,杨熟知中国宗教文化,使用直译法,在译文中运用“菩萨”的本源词汇,保留了原文的宗教文化内涵,对于精通中国宗教文化的读者来讲,这种表达无疑是既遵循了“信”的翻译标准有达到了“雅”的表达效果。可是霍译中,却将“菩萨”替换成基督教里指代的“上帝”将原文翻译为“holyone”,“holy”意为神圣的;值得尊敬的;值得推崇的;圣洁的,圣徒般的;宗教的,霍译文中,使用ho-ly单词完全是受其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故,不难看出,宗教文化差异影响着译者的文化倾向和价值取向从而导致译文表达的差异。
(三)文化意象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意象,顾名思义,是“意”和“象”的组合体。“象”者“物”也,“意”者“寓意”也,就是用物来表达语言的真正寓意。通俗地来讲,就是用具体的东西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其中,“象”是一种或多种能感观感知的具体事物,而意则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文化意象不断出现在各民族的语言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带有丰富的寓意,深远的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对文化意象的差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文化意象的错位和丢失,产生误译。民族文化在意象上进行凝结,英语和汉语的适用人群不同,地域形成有别,文化意象的差异自然也就非常大。以《红楼梦》杨霍译本中译文为例,即能明白这种差异之大,便能理解中西文化意象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用。例: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第三回)杨译:…“Dearheart!Fleshofmychild!”shecried,…霍译:…“Mypet!”and“Mypoorlamb!”burstintoloudsobs.汉语中,人们通常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也通常用“心肝宝贝”代指父母疼爱的子女。对原语中的“心肝儿肉”,杨氏采用直译的方法完全忠实于原文将其译为“Dearheat!Fleshofmychild”,意在表达贾母对外孙女黛玉的疼爱之情,这完全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读者来讲,即可心领神会其中的奥妙,可以想象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疼爱程度。而霍氏将之译为“Mypet”和“Mypoorlamb”。首先使用pet一词,原意为宠物还指受宠的人,这里用它指代黛玉,表示黛玉就是贾母所宠爱的人。“lamb”本指羔羊,小羊,在圣经中是耶稣基督的象征,喻指温顺柔弱的人。霍克斯使用“poor”一词来修饰lamb。首先,当时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母亲已经去世,父亲也离开了他,她是个孤女,显得有些可怜,这符合poor的本意。但是,和lamb放在一起有表现出对其的疼爱,且说是意味深长,同时又体现出基督教文化对霍的影响,所以,使用lamb从多方面都体现出西方文化的特色,表达准确,意义深刻,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原语的内涵与意蕴。
(四)文化背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作为一种认知的再造过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翻译者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当然会受到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杨霍二人的译文之所以有差异,很多方面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作用,而文化背景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最根本的因素。杨宪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译文作品则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希望将原著的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戴卫•霍克斯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但英国的本土文化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红楼梦》翻译上他受英国生态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多处运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以读者为翻译的目标对象,以交际为主要目的,希望读者与原作者产生共鸣,能够实现同样的读书效果。例: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四回)杨译文:Aconfoundedmonkendsaconfoundedcase.霍译文:Andthebottle-gourdmonksettlesaprotractedlawsuit.“葫芦”一词看似很普通,但它的用意并非那么简单,对其的理解决定着译文的表达,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形成的译文自然也就不同。霍译文中,将“葫芦僧”翻译为“thebottle-gourdmonk”这只是形象地描述了一下主体,而没有将“葫芦僧”的真正用意表达出来,也没有将“葫芦”之意体现出来,对原文内涵的表达出现了很大的缺失,信息传递有误且使原语文化意蕴淡然无从。对不懂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讲,对其的理解充其量也就是云里雾里直指其一而不知其二,没有办法领会原文的精髓。反之,杨译文中,正是由于结合了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用到了“confounded(糊涂的)”一词,意味深长,既说明了僧人的特点又说明了案件的实质,凸显了原文内涵,结构简洁明了,意义言简意赅,便于读者理解原文的真正意义和作者的目的。由此可见,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影响着翻译活动。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中英文语言禁忌 中西文化差异 对比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并不是可以涉及任何话题,也不是可以随便地使用语言系统中的任何词汇。在中西文化的交际活动中,人们会切身感受到中西方社会生活中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人们不能随便谈论某些话题。于是,语言中便出现了诸如此类的禁忌现象,禁忌包括两方面:一种是人们不得随意使用、接触、冒犯的神圣的事(物),另一种则是人们不得随意接触的不祥的事物。英语中有些禁忌和汉语是一致的,但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也使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在许多方面存有不同。下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称谓方式差异看文化差异
语言交际中怎样称呼对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汉语中称谓禁忌主要涉及讳名的风俗,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提倡尊老爱幼的美德,晚辈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如果一个孩子称呼老人的名字会被认为是一种粗鲁、缺乏教养的表现。孩子和长辈使用一个名字也被禁止,因为这被看作是一种冒犯和叛逆。一般来讲,晚辈称呼长辈时应以辈份称谓代替姓名称谓,而且不论有无血缘关系均可以亲属称谓相称。如叫“爷爷、姥姥、奶奶、叔叔、伯伯”等。在人际交往中,不仅晚辈忌呼长辈的名字,在不很熟识的同辈之间也忌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对对方的尊敬,通常人们以“先生”、“同志”、“师傅”相称,如此等等。
而英语在称谓方式上不像汉语有那么多忌讳。西方人通常用名字称呼他人,如称Mike,Jane,Bob等。而不称Mr.Black,Miss.White,初次见面亦是如此。理由是他们认为Mr.,Mrs.,Miss等称呼过于正式,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称呼方式不仅适用于同龄人也适用于不同年龄者,而并不认为这样做会降低双方的身份和地位。我们常听到一个小孩叫一位老者John,Jack或Allan等,一些孩子甚至对其父母、祖父母也用这种称呼方式。很多大学生对其导师直呼其名,而导师也欣然接受,并不认为是对他们的不敬。反而看作是一种友好或平等的表示。但也有一些严格的规则,特别是对王室成员、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的称呼是马虎不得的。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用Mr.或Mrs.,Ms.,Miss加姓即可。然而,如果已经了解到对方是社会地位高的人,譬如是doctor,professor,judge,governor等就得用其头衔加上姓或单用头衔称呼。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之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如:在中国中年以上的人被称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因此,所有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老人。
二、从数字看文化差异
在中国,数字“4”字和“死(死亡)”、“7”字和“气”有几乎相同的声音,所以人们在一般情况下不愿使用这两个数字,因为它使人联想起“死”他们、“气”他们。人们尤其要避开14,因为其发音像“要死”,还有73和84,中国人认为这是难过的生命关口。而6、8被认为是“顺”、“发”的数字,则被人们看重,“久”是9的谐音,所以自古以来上层统治者都希望国泰民安,江山稳固,以便久治天下。于是紫禁城门上便有九颗大门钉,恰如所谓“九九归一”的说法。
在西方国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忌讳数字是13。由于《圣经》中载有第13个人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英美人普遍反感“13”这个数字,因此,13号被普遍认为是不吉利。门的号码没有13,公寓旅店等高层建筑物上很难找到第13层,他们不容许13人共进晚餐。在西方国家另一个禁忌数字是星期五,它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这种禁忌长期影响人们可能不仅因为他们相信耶稣基督是在周五被钉上十字架的,而且还因为多年以来周五是罪犯被处决的日子,俗称“刽子手的一天”。
另一个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他们说“好事成双”,“成双成对”。中国人特别喜欢偶数“6”和“8”。俗话说“六六大顺”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在西方国家,他们喜欢奇数。他们认为“上帝喜欢单数”,1、3、5是上帝的数字,7代表全数。
三、从话题禁忌看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在汉民族和讲英语的民族看待事物的观念大相径庭。讲英语的人很重视隐私,西方人多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个人隐私、个人自由、个性解放等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对别人的隐私很尊重。如被问及诸如年龄、体重、薪水等方面的问题,就会被看作是刺探别人的私生活。如:“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age?So you’re divorced?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etc.”谈及对方的、政治倾向等方面涉及个人的生活和隐私方面的话题也是不得体的。在中国“隐私”这个词几乎不存在,因为中国人重亲情和友情,彼此间相互关心,相互倾诉,相互依赖,所以人们之间相互谈论收入、年龄、婚姻、身材等是非常正常的事。在中国人的生活理念上,每个人均从属于一个密集的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网,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天下一家。中国人一般把个人从属于群体,家族观念重,重视亲情,喜欢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和谐和相互依赖。
英美人办公桌上的东西都属于个人所有,外人一般不能随便看,即使一份报纸,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才能借来看。在中国人眼里并不如此。有的人未经允许就欣赏外教的影集,或看给学生作业上写的评语。对我们而言似乎是些平常之事,而对西方人来说,却被认为是对别人个人空间的侵犯。
中国人见面的时候习惯问候“吃饭了吗?”、“去哪儿呀?”等。这对于西方人是不可理解的,我们的“以示关心”,人家可不一定领情,他们倾向于理解成个人信息,问私人的去向更是为他们所忌讳。在中国的谈话内容中禁忌的是说别人的短处,所谓“打人不打脸,说话别揭短”,中国人好面子,批评的话不能直说,要委婉地表达。
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语言禁忌这一普遍事实的存在说明了人类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但这一共同的心理却是由不同的伦理道德、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所驱动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达到交际的成功,一定要了解对方的语言禁忌,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张旭.浅谈中西禁忌语的文化内涵与范畴啪.山东外语教学,2000:227.
[2]向荣.中英语言禁忌现象对比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43-49.
篇5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来源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rom Idioms
ZHANG Xiaohong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Railway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53)
AbstractThe language of idiom is the cultural carrier and the language essence.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rigi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from several aspects, which helps us to find o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order to learn idioms and use them freely.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origi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 习语的概念
习语是idiom一词的汉译。Idiom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idiom指习语、成语之意。广义的idiom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 expressions)等。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将idiom定义为:习用的一组词,其意义不能从词组里的单个词的意义演绎出来。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认为idiom是词组、结构或表达法,在特定语言里被视作习用单位,其结构特殊,或意义有别于其构成词的字面意义的相加。《辞海》将汉语熟语定义为“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且要以其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①《现代汉语词典》将汉语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熟语或成语与英语的习语基本等同。英汉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熟语或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或庄严典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思维方式、无不在熟语或习语中淋漓尽致体现出来。②
2 英汉习语的来源及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作为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英、汉习语极为丰富且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其蕴含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反映出两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了解英汉习语的来源及文化背景对于习语的理解和使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2.1 习语与地理环境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种文化都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英国所处的岛国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英语习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英语习语与水、鱼、海洋、船舶等有关。如:The old man thought that too many people now let good manners go by the board(这老人认为太多的人现在抛弃了礼貌修养)。 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他不知下一步要做什么)。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流深)。 A big fish in a little pond(小池里的大鱼,意思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英国天气多雾,所以有些习语与雾有关,如:be lost in a fog (如堕烟海,指对某件事感到稀里糊涂)。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所以很多汉语成语与土有关。如“挥金如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寸土不让”、“大兴土木”等等。再如,英国人的生活与马有关,英国绅士给人留下的形象就是带着一顶黑色礼帽坐着马车,所以英语习语中表示一个人强壮是as strong as horse, 中国人的劳作与牛有关,所以是“力大如牛”。
2.2习语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语中许多诗歌、戏剧、小说都以《圣经》为题材来源,《圣经》的语言,尤其是其中的习语,对英语有广泛的影响,许多英语习语都来源于《圣经》。譬如“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是指两种事物格格不入,互不协调的意思。亚当被喻为“人类的始祖”,也被喻为“人类原始的罪恶本性”,因此,习语“old Adam”意思是“原罪”。再如“an eye for an eye”和“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表示“彻底的对等报复”,相当于汉语“血债要用血来偿”之意。汉语成语也有很多来自中国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画龙点睛”“三顾茅庐”“纸上谈兵”等。
2.3 习语与神化传说
希腊文化与《圣经》一样在欧洲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许多神话传说在使用英语的国家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因此在英语习语中就有大量的借鉴和引用。如apple of discord意思是“不和的根源、发生纠纷的事端”源于希腊神话:佩琉斯和忒提斯举行婚礼时忘记了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大为恼火 ,留下一个刻有“献给最美者” 的金苹果,引起了雅典娜、赫拉和阿芙洛狄忒的纷争,此事导致漫长的特洛伊战争(Trojan War)。类似的还有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意思是里应外合,Achilles’heel (惟一致命弱点),a Pandora’s box (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汉语成语中也有来自神化传说或寓言故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诸多此类的英语习语或汉语成语,需要学习者日积月累,才能准确地掌握及运用他们。
2.4 习语与文学作品
许多西方文学作品也是英语习语的来源。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英语习语。《哈姆雷特》(Hamlet)是莎翁的悲剧经典剧作。这个凄惨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习语佳句。如:第三幕第四场中的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petard是早期的炸药箱,在战争中用来炸开城墙;但是因为当时的科技含量低,拿起炸药箱的士兵常常还没等到撤离,炸药就爆炸了,结果令自己炸伤或者炸死。hoist在这里表示“爆炸”。后来这句台词被加以引申,用来比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人反害己。a Barmecide feast(画饼充饥)源于《天方夜谭》,阿拉伯王子Barmecide用自称珍味而实质系空杯空盘的筵席请客。Shangri La(世外桃源)源出英国作家希尔顿(J・Hilton)的小说“Lost horizon”。汉语成语也有很多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举一反三”出自《论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耻下问”也出自《论语》;逃之夭夭来自《诗经》。
2.5 习语与习俗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习语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在饮食方面,面包(bread)、牛油(butter)、果酱(jam)、奶酪(cheese)都是西方人的家常食品,所以在英语习语中就有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之说。大米和面食是中国人的主食,汉语中就有成语“鱼米之乡”,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等。再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同一种宠物的态度不同,那么与此种动物有关的习语就会表达说话人不同的含义。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部分没有贬义,说某人很幸运是You are a lucky dog,而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哈巴狗”、“狗腿子”等。
以上从五个方面探究了英汉习语的来源及文化异同,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英汉习语,并运用于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必须勤查多记,寻根问底,切忌望文生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习语这一语言的精髓,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对英汉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河南省2009年度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公安部招录体制改革下警务英语的课程定位和发展方略》
注释
篇6
本文从分析谚语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与其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动物词的运用、宗教方面的映射、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谚语;中西方文化;动物词;历史;宗教;环境
谚语有着它无可替代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着谚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又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的概括及总结。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文化包含着语言,语言中又渗透着文化;语言与文化,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影响。首先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语言是文化的根基,即“没有语言,何来文化?”;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即独特、互不相同;其次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角度去分析,语言会受文化的影响,却又能反映出文化。总之,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人民在其生活经验中的态度、思想。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不仅在内容上的表现手法简练精辟,在寓意中更能发人深省;它不仅具有广泛地感染力,还可以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以及生活哲理。谚语是出自民间的警示箴言或至理名言,不仅在用词上趋于简练、便于记忆,在用句上,语言生动、切合实际;而且在理解范畴因句子短小而通俗易懂。可以说是集该民族人民的聪慧、精神和经验的结晶。本文就中西方谚语在、习俗差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研究各自特点。
一、关于谚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习俗上的差异
中西方谚语的最典型差异,就是以动物词为主体的习俗方面的差异。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相同的动物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中除了其固有的字面意义外,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方面的不同。众所周知,含有动物词的谚语在英汉语言文学中的数量相当庞大,而且构成了谚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一个动物词“狗”,狗在汉语意义中是种卑微的动物,如果在中国,被对方比做是狗,那将是很恶劣的中伤。我们汉语中也有不少与“狗”这个动物词有关的谚语:“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腿子”等,但大多都是贬义词,虽然在现代社会有很多爱狗人士,社会上许多人把宠物狗当成家族成员的一份子,其在家庭中的“地位”更是与日倍增,可由于汉语文化的根深蒂固,狗在汉语文字及口语表达中的贬义形象却不曾改变。而在西方文化中,狗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地位很高,并且在英语谚语中出现以“狗”这个动物词来比喻人的行为的一般为褒义或是赞美。如:“Youarealuckydog.”(汉语翻译为:你是一个幸运的人);“Everydoghasitsday.”(汉语翻译为:人人皆有得意时)等。不仅“dog(狗)”这个动物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存在较大差异性以外,还有很多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谚语中的意义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dragon(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龙”在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最尊贵的人或物都以“龙”冠之。而在西方语言中,赞扬“dragon(龙)”的词语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贬义。比如在英语中,“dragon”一词,指凶狠残暴之人、严厉严肃之人、恶毒的老妇人。
二、宗教上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其信仰的宗教,它是一种人心向往,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谚语中宗教对其语言的影响反映得也颇为具体。西方大部分国家的人们信奉的宗教都为基督教,所以在西方说英语的国家中的许多谚语都与基督教有关,如:“Christmascomesbutoneyear.”(汉语翻译为:佳节难逢);“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汉语翻译为: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等。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宗教种类繁多,在古代尤以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儒家学派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很多谚语多与这些宗教有关,如:“借花献佛”(意为:拿别人的东西做自己的人情);“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意为:平时不用功,不提前做好准备,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才慌慌张张开始准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意为:即便一时可以逃脱,但由于其他无法脱离的牵绊,最后还是无法全身而退)等。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信奉佛教的人们相信有“佛祖”保佑必能成事,“佛祖”可以主宰世间的一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混迹则乱”(意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等谚语则反映出了道家在汉语文化中的影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意为:别人不来侵犯我,我也不会主动去攻击别人。别人要是侵犯了我,那么我也就得侵犯你了)等谚语则反映汉语文化中融合了儒家学派宽待以人、礼仪为先的思想。
三、环境方面存在的差异
篇7
饺子与汉堡包分别是中西方的特色美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饺子与汉堡包的介绍与比较,分析中西文化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民族的血统、生存历史和生存环境。
关键词
饺子;汉堡包;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象征意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通过符号活动创造、传承和共享的一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1]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饺子与汉堡包是体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特色代表。通过对饺子、汉堡包及其历史的介绍,分析中西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从而增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饺子与汉堡包的起源
(一)饺子的起源
饺子源于中国,已有2600多年历史,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论著,其中讲到:“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提到这种食品,隋朝的时候颜之推说馄饨的形状像偃月,偃月即半月形,正是目前饺子的形状。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一座唐朝墓葬地里发掘出一个木碗,碗里盛的饺子和今天饺子的形状完全相同,这不但是中国最早的饺子实例,同时表明,在唐代吃饺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3]
(二)汉堡包的起源
乔治•奥泽斯基(JoshOzersky)是《纽约》的美食专栏作家。在他眼里,汉堡包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是众多食物中的佼佼者。汉堡包的起源也很早,原始的汉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饼,古称牛肉饼。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将其加以改进,遂以地名而称为“汉堡肉饼”。借助工业化时代的机械,查理•纳格林(CharlesNagreen)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设立作坊,专门生产汉堡包,开创了美国汉堡包商品化经营的先河。[4]
二、饺子和汉堡包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生活方式
1.饺子体现的中国生活方式
中国人具有典型的集体主义思想,而包饺子正是大家齐心合力,集体完成的事情。而且,每道环节都有含义,剁馅儿是说碎碎(岁岁)平安,包饺子时说杂事都包上了,开锅时说喜事都开花了,饺子破了说粮仓都撑开了,盛饺子时说元宝入库了。[5]这些含义常常是家庭的共同体验。因此,吃饺子在很多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由此体现,在生活方式上,饺子与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农耕生产、自然经济的特点使中国人重视天人合一和整体性思考,喜欢大团圆,追求统一,形成一种有机的自然观,重视生命,热爱生活,追求均、安、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生活方式
吃汉堡包讲究的是简单、快捷与营养。它注重效率与结果,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把传统的餐饮业改造为具有专业化社会分工的行业,用机械代替手工,用流水线作业代替个体生产,让人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营养与保健的需求。乔治•奥泽斯基在《汉堡:吃的全球史》中讲述了汉堡从19世纪美国小贩出售的、工人填饱肚子的街头食物,到工业化世界、速食革命过程中最有权势的食物的历程。由此得知,在生活方式上,汉堡包体现的是工业化的特征。[6]
(二)思维方式
尼斯贝特在《思维的版图》中认为:“东亚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自我是整体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单一自由行动的人的世界中。”[7]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对群体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美国偏向个人主义,而我国则偏向集体主义。
1.饺子体现的中国思维方式
饺子馅儿肉菜姜末等混成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眼睛不容易区别馅儿的具体成分,只能靠味蕾来一一辨析,就像俗语所说:“瞎子吃饺子心中有数”。这种混沌状态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相连,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8]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思维方式
做一个汉堡包所需要的材料是分别制作的,烘烤面包、煎炸肉饼、新鲜蔬菜,只有到顾客购买时,才把几样材料夹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汉堡包,里面的肉饼和蔬菜看得清清楚楚。这种饮食与西方注重分类的思维方式有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习惯从自我的角度,把对象与自身对立起来加以切割,分门别类,认为知识的本质就是区分,区分得越具体、越细微,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对事物的把握就越明晰,认识就越正确。饺子的混沌与汉堡包的精确,在中国人与西方人性格上也多少有所体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一场十八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一路爱情暗示,中国人会随着剧情的进展与其一同缠绵悱恻;而西方人则听得心力交瘁,不明白祝英台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山伯真情实意的爱。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角伊丽莎白和达西,求婚与拒婚都干脆利索,而不是转弯抹角。[9]
(三)象征意义
饺子和汉堡包作为中西特色美食的典型代表,都有着浓烈的象征意义。一个小小的饺子和汉堡包都承载着较重的分量,但饺子的象征意义更强烈些。
1.饺子的象征意义
民谚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大年三十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过年的习俗。剁菜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越多,象征日子富裕兴旺。饺子的形状也颇具象征意义。“元宝”形的饺子摆在盖帘上,象征着遍地财宝,金银满屋;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屯满仓粮。但更多的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事事如意,生活蒸蒸日上,日子丰富多彩。[10]饺子作为一种特别的吉祥食品,与人们的整个生活过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从生到死,要经过若干的重大礼仪礼俗活动,饺子也由此成为某些礼仪内容的祥瑞之物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载体。婚礼是人生的重大礼仪活动之一,在这个气氛热烈的活动中,人们同样用饺子作为传达某些愿望的工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谚,即“上轿饺子下轿面”,说的就是饺子在婚礼中的重要作用。上轿前吃的饺子,多少不拘,但必须是偶数,常见的是只吃一对,预示着喜事顺利圆满,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闹洞房后,新郎新娘吃饺子时,二人要相互交换,意为百年好合,永不变心,这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传统婚姻的态度。而借饺子之生熟以喻新婚夫妇生儿育女的意义,正反应了中国传统的子嗣观念。[11]
2.汉堡包的象征意义
汉堡包中的肉以牛肉为主,而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此象征源于古埃及,依照《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人由于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埃及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在西方文化中,牛也象征直率和毅力。西班牙则是将牛当作冒险娱乐的对象,如专业的斗牛与常民化的奔牛活动。在现代饮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饮食西化指标,有时甚至会用来当作衡量经济贫富的象征,如希特勒曾提出他的愿望: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与面包。汉堡包中的面包也有深厚的宗教含义。面包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其意义在于,耶稣以自己的牺牲代人类赎罪,上帝就不消灭人类了。
三、结语
饺子与汉堡包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如今,享受中西方特色美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饺子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喜爱,我们在大街上也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饮食。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我们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着时展的要求。
作者:闫安 王永祥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姚燕.跨文化态度———一种跨文化交往的伦理[J].中美英语教学,2009,(12):18-24.
[2]杜丽,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
[3][4][5][9]陶黎铭,厉琳.中西文化聚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4.3.8.
[6]周惠民.汉堡包之美[J].世界博览,2014,(17):88.
[7]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M].李秀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9-40.
[8]邵光学.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0-93.
篇8
[关键词] 文化差异商务谈判影响
人类的生活都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人们的生活处处体现一定的文化。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处世态度、价值观、社会结构、信仰、宗教、社会角色、时空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得行为和心理方式都被一定的文化影响着。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对谈判活动的影响
不同文化特性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可以清楚的看出他们各自的特性。因此,他们的交往也往往可以看做两种文化的互相碰撞。这在中西方商务谈判中,可以非常明显得看出。
1.国际谈判领域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1)法制和伦理观念的差异。法制和伦理观念都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西方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
①回避是国人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中国是国,一般都从伦理的视角进行考虑问题,考虑如何赢得周围舆论的支持,习惯于通过“组织”、通过舆论发挥道德规范化的作用,认为法律手段在解决问题时要慎用。;而西方与此相反,他们大部分都有着尚法的观念,喜欢从法律上考虑问题。
②中西方处事风格大相庭径。西方人喜欢把一切问题放在法律框架去解决,因为法律在他们心理是理智正义的化身,而难以捉摸透的良心和道德的作用是不足于正确解决问题的。因此,在西方有很多个人和公司都聘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和律师,遇有纠纷时则由他们去解决。
(2)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差异。中国自古有“天朝”自居的心理,极易培养国人的自尊心理,同时也是产生“自傲的偏见”, 形成一种爱“面子”的心理,使自己心理背上一定的负担。在谈判中, 中国人无论如何都不要丢失面子。西方国家的国民性,崇尚奋斗和独立行动,性格外露, 热情奔放,充满自信,表面的、仪式性的东西他们一般不着重考虑,而把心思都放在对实质性的问题上。
2.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1)“面子”心理对谈判的影响。中国的国民性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看重“面子”或者说“体面”。在与对方谈判中,他们宁愿选择在“体面”方面取胜,而牺牲“利益”。中国人的谈判心理应及时调整过来,强化自身的优势,避免自身缺点被利用。中国人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较讲究以和睦为贵,喜欢保持友好的环境,甚至在谈判不愿与对方有直接冲突,他们认为冲突可通过竞争、合作、妥协、回避、和解的方法解决。如果双方在谈判中发生冲突,中国人则立刻强调双方合作的成功方面,以此消解冲突给双方友好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并避免矛盾夸大。
(2)“伦理至上”的观念对谈判的影响。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习惯于从道德视野来解决问题,他们喜欢把道德的作用夸大,希望道德能够起到社会舆论的作用,并通过舆论谴责不道德的行为,使自己是道德的获胜者,并以此获得谈判成功。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下,国人不崇尚法律,而是道德的作用。美国学者帕伊感慨地在其著作中写道:“许多我们会见过的美国工商业者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学会,在中国人中间,只需用口头约定,点一点头或者握一下手,来决定协议或协议生效的可能。”西方社会是法制发达的社会,他们喜欢在法律的框架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商务谈判中,必定有律师,律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我们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1.重集体还是重个人
中西方在谈判过程中,都是既重集体又重个人的。但相比较而言,由于西方人比较崇尚自由主义,一方面强调集体的权力的必要时,也强调个人的责任,个人应当有足够的权力。中国人则相反,强调集体的责任,个人的权力,把最后的决定权让给集体。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的谈判代表只是一两个人,但他们身后是有一个决策机构指挥的,谈判者的权限是决策机构事先赋予的;而集体出现的中方谈判代表,却是一个人做最后的决定。个人的意见毕竟是比不上集体的意见的,它或者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或者有失误的时候。在商务谈判中,谈判小组应该有足够的权力,他们经过集体的理智考虑,做出的最后决定会比个人做出的更加科学。
2.重结果还是重关系
在价值观方面:西方人对表面的、仪式性的东西看得很淡,而对实质性的问题却非常敏感。中国人则着重和谐谈判,希望在谈判过程中保持友好的环境背景,得到双方的信任。
在谈判中,中国人不愿与对方发生直接面对冲突,影响友好局面;冲突在中国人看来是非常严重的。中国人宁愿牺牲利益,也要保持友好的局面。他们认为,友好的气氛是谈判的一个胜利标准。这样一来,他们会为了和对方保持友好关系,而在利益上不断选择让步和妥协,这对集体的利益将会造成损失。所以,在谈判中,我们在保持友好环境时,应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先谈原则还是先谈细节
中国人喜欢讲原则,在谈判时,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比较注重“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这样在谈判过程中,往往意见分歧很大。中国人喜欢在处理麻烦的细节问题之前先就确定原则。西方人由于对中国人的这种谈判方式不够适应,结果谈判的结局往往是比较有利于中国人。细节是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本质,他们比较愿意在细节问题上多动脑筋,而对于原则性问题的讨论显得没有很大的兴趣。显然,原则的提前确定,对细节有制约作用,这也因此让中国人在谈判桌上占有优势的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要从中分析文化差异的具体情况,在谈判中,避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Indaba Beam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9
关键词: 英汉习语 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
一、引言
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二、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但偶尔也有类似的,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近年来也有用“花钱如流水”来表达此意。
2.习俗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龙”是华夏民族尊崇的图腾形象,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现在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又引申为高贵、吉祥等褒义。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我国运动员身穿的运动服上那条龙形的China字样便是最好的例证。而dragon在英文中,最早出现在英雄史诗Beowulf中。在诗中dragon是一个替魔鬼看守宝藏的凶猛怪物,是巨大、长翼、蛇身带鳞的邪恶凶悍的形象,是魔鬼的化身、罪恶的象征。
3.方面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习语中与宗教有关的习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有些习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in the right church,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 to hell(下地狱去)等,而我国是一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4.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价值观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语中有不少词语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自己的幸福靠自己)等。这种西方“海洋民族”思想与中国的“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是大相径庭的。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说法。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英汉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习语的翻译。英汉两个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习语的表达形式及词语选择。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词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只有这样,译文才会达到较高的境界。
三、英汉习语翻译实例
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以下的方法。
1.直译
直译法能够保留源语的语言风格和字面意义并延续其形象比喻意义和民族特色,译语也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便于读者理解,因此直译法是习语翻译中常规、最理想的处理方式。以下例句都采用了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把英语习语迁移到汉语中来,既可丰富本族语言,又可准确地掌握西方习语,可以看出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人类思维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习语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和中西价值观的某些交叉点,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共核。
(1)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 life.爱财如命
(2)Abide by the law and behave oneself.安分守己
(3)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2.套译
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采,而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流水)。
3.意译
在英汉习语中,有些意义大致相符,但是在形象和风格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既保持了原句的本义,又适合中国习语的表达习惯,易为读者所接受,它可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改造法。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①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英文原文的意思是:只发现一只燕子就不能说明夏天的来临。而汉语里却没有相同的说法,但是汉语习语中有“一木不成林”的说法,因此可译为“一燕不成夏”。②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根据汉语习惯可译为“一箭双雕”。(2)对联法。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在英语的翻译中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①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君子一言,驷马难追。)②Everyone for himself and 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采用对称的修辞手段
使用这一修辞手段的目的在于加强语气,宜于说理,使人读后有心悦诚服之感。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适当注意保持其修辞色彩,以便体现原文的表达方式。如:
①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
②Don’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t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直译和意译兼用
译者在翻译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些习语中的一些部分可以用直译法准确地翻译出来,而另一部分在目的语中却很难找到相应准确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兼用直译和意译法。如:The mischievous kids ran away like a bat out of the hell after they broke the window glass of the old man.(打碎老人的窗玻璃后,这些调皮的孩子们飞也似的逃跑了。)其中“ran away like”需直译,而“a bat out of the hell”则采用意译法。这个习语直译为“飞出地狱的蝙蝠”,描写蝙蝠尽力地飞以逃脱地狱之火,形容逃离速度飞快,可以译成“风驰电掣般地”或“飞似的”。
6.加注释
对于含有还没有被目的语读者接受或者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源语典故或语言结构,译者在翻译时可采用加注释的方式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其来历。如:It was another one of those catch-22 situations;you’ve damned if you do and you’re damned if you don’t.(这真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做也倒霉不做也倒霉。)典故catch-22在英语国家广为流传,源自美国小说家约瑟夫・赫勒的同名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中的第22条军规规定:飞行员如果疯了,可以申请复员回国,但申请书必须由本人来写,而一旦申请人能够有逻辑地写申请,便又证明申请人神智是清楚正常的,那就不能复员。因此,这条军规实际上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规定,比喻人们处于无法摆脱的困境。
四、结语
习语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译者既要考虑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和修辞特色,还要尽可能体现译语的民族特色和表达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
[2]彭长江,顾延龄.译海探秘[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3]Radford,A.周流溪导读.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10
关键词:翻译;英语习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71-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习语又堪称语言的精华,因此更能够表现及传达文化特征。从广义上来讲,习语(idioms)是指那些具有固定结构并蕴含特定含义的短语或句子的统称,其特定含义往往不能从字面推测得出。在英语中,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俚语等都可以归类为习语,因此,习语又可以叫做“idiomatic usage”(习惯用法)。与汉语习语一样,英语习语是在语言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式,在结构、搭配和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使用时一般不可以随意更改。
习语的来源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中英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内容、风俗习惯、思维观念和等,都会反映在不同生动、形象的习语中。由于英汉习语的来源不同,存在于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需要翻译者尤其注意。从高品质的英语习语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与风俗,还可以发现英语与汉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鲜明反差。
经过对大量的习语翻译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英语习语的翻译可以反映出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的差异
在西方,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是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影响巨大,有着众多信徒,因此很多英语习语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基督教的烙印。《圣经》被基督教尊奉为经典,除了丰富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神话故事、宗教教规及部分历史史实之外,也对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英语中的表现之一就是丰富的与宗教相关的词汇和习语。例如“God”(上帝)、“devil”(魔鬼)、“heaven”(天堂)等宗教词汇和习语频繁出现在英语中。
对于有宗教渊源的英语习语,翻译方法可以因上下文情景不同而产生差异。例如:God bless you和for God's sake,可以被直接翻译为:“上帝保佑你”及“看在上帝的份上”。这里采取的是直译的翻译方法,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不存在“God”(上帝),如果非要找个对等的人物,恐怕最接近的应该算是“玉皇大帝”,而翻译为“玉皇大帝”显然不妥。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由于的不同,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对各自宗教中的神有非常不同的理解,如果武断地用其中一个代替另一个,不仅不能传达准确信息,还会造成文化信息的丢失,这是翻译者应该忌讳的。同样,习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est可以直译为“禁果最甜”,保留其原始的意义。
英语习语中大量与宗教相关的习语反映出英语携带的宗教信息,而中文中也有这种裹挟着宗教文化的词汇和习语。佛教的传入为汉语注入了大量的新词汇。如“菩萨”、“和尚”、“阎王”、“化缘”、“不二法门”等。还有一些习语的形成直接来源于佛教教义,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这些习语都是在提倡改邪归正,崇尚积德向善的宗教思想。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关,许多习语中的内容与词汇都来自于日常生活。英国是一个英语国家,同时她也是一个岛国,四面都是大海,英国人民的生活必然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英语中也诞生了很多与海洋、航行和渔业有关的词汇和习语。与之相比,多数中国人深居内陆,从事农业生产,在汉语习语中则较少出现与海洋相关的词汇。例如:习语短语as mute as a fish,字面意义为“像鱼一样沉默”,比喻人默不做声。close as an oyster表示“像牡蛎一样保密”,比喻守口如瓶。动词短语to cut and run指“赶紧逃跑”,原指错停泊的船遇上紧急情况,如台风、海盗等,来不及起锚而仓促砍断锚绳起航逃跑,因此在习语词汇中才有cut的出现。短语to rest on one's oars表示“暂时歇一歇”,Oar指桨,这个短语的生成灵感自然是来自于渔民生活。
如上文所述,历史上多数中国人身居内陆,对土地的感情甚笃,因此在汉语习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与土地有关的词汇和短语。例如,“卷土重来”、“面如土色”、“一败涂地”、“土生土长”这些说法都反映出中国人民对脚下这片神奇土地的敬畏和热爱。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对于相同的动物,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情感。最常被人引用的例子便是“狗”这种动物。在中文中,有很多与狗相关的习语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与之相比,在英语中,狗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常被赋予忠诚、可爱的意义。由于这种巨大的反差,我们往往翻译时用意译的方法。例如:a lucky dog表示“幸运的人”; Every dog has his day应该翻译为“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意义为“爱屋及乌”;big dog意义是“大亨”;等等。
西方的饮食习俗对于习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面包、牛奶、奶酪、牛油等是西方饮食的主要原料,刀、叉是他们的餐具,因此,在英语习语中这些名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面包、牛奶、奶酪、牛油等原料属于舶来品,出现的时间短,并不常出现于习语中,当翻译与饮食相关的习语时,要用符合中文习惯的表达来翻译。例如:Earn one's bread字面意义是“赚面包钱”,翻译则为“谋生”;bread and butter即“生活必需品”;Take bread out of one's mouth为“抢某人饭碗”;Butter both sides of one's bread是“两边获利”的意思;big cheese指“大人物”;Cry over spilt milk字面意义是“为了洒掉的牛奶哭泣”,翻译则为“为无法挽回的事而悲痛”。
四、历史渊源的差异
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习语以其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习惯等为基础而形成,有其特别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特色。来自于历史事实的习语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对它们翻译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本内容丰富的历史画卷,为我们讲述属于英语的历史文化。
英语习语Cross the Rubicon源于古罗马历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凯撒在征服高卢之后出任总督,兵力和财力得到加强,威望日益提高,他的劲敌庞贝和元老院就密谋撤销了凯撒的高卢总督职务,公元前49年1月10日,凯撒大军渡过Rubicon并烧毁了战船,表示了背水一战的决心。因此,Cross the Rubicon字面意义为“渡过卢比肯河”,寓意决定冒着重大危险,采取断然行动。凯撒在渡河时说了一句:“The die is cast”(“骰子已掷下”,表示“木已成舟”),过河之后,他还烧毁了渡船,(burn one's boats)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得勇往直前,终于打败了敌人。burn one's boats寓意为“破釜沉舟”。
在英国历史上,曾经多次与荷兰、法国交战,因此在英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与法国人、荷兰人相关的贬义词语和习语。例如:Pardon my French意义为“原谅我的粗话/冒犯的话”。这个成语中French被赋予了贬义“粗话”;Take French leave表示“不辞而别,擅自离开”。此习语的来源是18世纪法国社交习惯,客人离开时不用向主人道别。吃饭时使用的习语Go Dutch表示“AA制,各付各的账”;Dutch courage意义为“酒后之勇”而并非真正的勇敢,贬义色彩明显;Butter both sides of one's bread表示“两边获利”。
以上五个与荷兰相关的英语短语和句子都多多少少带有贬义,由此可见英国人民在使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夹杂了很浓的民族情绪,这与历史上发生的两国之间的矛盾有着直接联系。
五、结语
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够脱离与其共生的文化而独立存在,在学习和研究语言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脱离语言的文化背景去搞研究,只能导致研究的结果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而从英语习语的翻译来看文化差异是一个巧妙的研究切入点。
英语是一门拥有着丰富习语的语言,英语习语通过简洁、精确及通俗的表述形式携带了大量的来自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的信息,使英语更加生动、多样、幽默以及耐人寻味。英语国家特有的文化以及与中国文化有大量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英语习语时,只有对这些差异的研究与推敲,才能得出信、达、雅的高水平翻译佳作。研究英语习语的翻译,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人民。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只有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才能准确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胡文仲.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