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4 06:2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文化

篇1

关键词:校园文化;涵义;功能;实施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197-02

1 校园文化的结构

1.1 精神层(精神文化)

精神层或精神文化是指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的源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学校文化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学校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学校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学校文化的标志和标准。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学校精神。

(2)学校最高目标。

(3)学校办学理念。

(4)学校风气。

(5)学校道德。

(6)学校宗旨。

上述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精神层,各方面都有所侧重,角度不同。但是在本质上它们又是统一的、协调的。在内容上六个方面互有交叉,具有认知、情感、价值、理想四种成分,对校园文化进行设计时,不一定对六个方面作严格的区分,只在内容上涵盖了全部六个方面,这一大学文化的精神层就是完整的。

1.2 制度层(制度文化)

这是学校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是指对学校教职工生和学校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主要是规定了学校成员在共同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制度层包括3个方面:

(1)一般制度。有两种:一种是成文的带有普遍性的制度,大家要遵守的,如岗位责任制、教代会制度等;一种是不成文的,但大家也会自觉遵守的,如教师和学生见面要互相问好;同学或同事遇到困难大家都肯于帮助;同学取得优秀成绩别人都为之高兴等。这种精神理念也会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行为来体现。

(2)特殊制度。这主要是指学校独有的非一般性的制度。如学生评教制度等。与管理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特色,文化特色。有良好校园文化的高校也必须有多种多样的特殊制度,校园文化贫乏的学校则往往忽视特殊制度的建设。

(3)学校风俗。这是指学校长期的,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如歌咏比赛、体育比赛、书画展、集体婚礼、校庆等。学校风俗与管理制度、特殊制度不同,它不表现为确定的文字条目,也不需要强制执行,它完全靠习惯仁义君子势力维持。它由精神层所主导,又反作用于精神层。学校风俗可自然形成,也可人为开发,一种活动、习俗,一旦为全体教职工生所接受并沿袭下来,就成为学校风俗的一种。

1.3 物质层(物质文化)

这是校园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学校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高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物质层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学校容貌。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教室、办公室的设计和布置方式,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等。

(2)学校设施。主要指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如,办公设备、后勤装备、器具配备、图书馆、实验室、演讲厅、学生活动中心等。

(3)学校方式。主要指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如,张贴在适当场合的标语和名言、名画,中外教育家科学家的画像;有纪念意义的碑铭、人物雕塑,与本校发展有关的校园文化,校史陈列室;校服、校徽、校歌、校刊、校报、广播电视、宣传栏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校园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是不可分割的、深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载体。

2 校园文化的功能

所谓功能,就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亚文化形态,其意义和作用的展现至少有以下几种主要功能:

2.1 教育功能

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灿烂的文化不是靠遗传留给后代,而是通过教育传给后人。校园文化具有仁慈、保存人类文化的教育功能,而这一教育功能是富有个性的功能。因为校园相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区,也是培养人才的特殊的小社会。校园既是集中知识技能、培养塑造思想品德的阵地,又是发展时代文化的前沿,它不仅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文化的传承中去扬弃,借鉴中去选择,而且用科学的眼光去创造新的文化财富。所以,校园文化相对于其它亚文化系统来说,教育功能有着明显的特点:即明确的目的性;影响的一致性;严密的计划性;方式的陶冶性。

2.2 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是指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能把师生员工的个人目标引导到学校文化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各种活动。经验证明,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和制约校内每个人的价值取向,起着定向作用。比如,在“读书热”中,学生会形成一种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并由此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种价值观引导学生为四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相反,在“厌学热”中,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无用”的价值观,出现涣散、消极状态。

2.3 约束功能

学校文化的力量对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文化力量的约束功能与传统的管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虽然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约束,但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作为一个组织,规章制度对学校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即使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师生员工的每个行为。学校文化功能使信念在职工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发信号发出,即可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种约束机制可以减弱硬约束对教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此引起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产生更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力。

2.4 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主要是指文化的力量能使学校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倡导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帮助师生员工寻求工作、学习意义、建立行为的社会动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在师生员工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在学校内形成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就足以胜过任何行政命令。人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体。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力量、有基本的思维能力;作为社会人,每个人又都有精神需要,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人在没有获得激励后所发挥出来的才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每个成员做出了贡献都会及时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赏与鼓励,获得极大的心理和精神满足,并因而自觉树立对学校的强

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职工就会为学校发展而勇于奉献,勇于拼搏;有了这种责任感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不断创新。

3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

3.1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校园建设的客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发挥人的中心功能。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说,校园文化建设要依靠人,不仅依靠学校领导,更要依靠广大教职工生。学校领导应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不仅身体力行,认真贯彻,而且积极参与、献计献策。这样就能够集中学校全体员工的能量和智慧,把校园文化建设好。“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客体”,就是说校园文化建设要为了人,塑造人。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又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从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对内为职工、为学生,对外为家长、为人民群众。第二,要着眼于塑造人,培养人。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它的精神层和物质层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引导着教职工生;学校要通过充实的校园文化的精神层和物质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学校的责任感,引导师生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共同创造学校的良好形象。创造学校形象实际上就是创造学校的品牌。

3.2 校园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个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性之一,校园文化有没有特色,反映了这个学校是否真正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否真下功夫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唯有形成特色,才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个性。如对学校精神的表述,经常是团结、进取、拼搏、求实、开拓、创新、严谨、勤奋、奋进几个记中的排列组合,这种没有个性的学校精神,对职工学生也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给职工学生以亲切感和认同感。因为这些话放在哪里都是适用的。这不是具体的办学理念,不是从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学校是个文化的场所,它不是生产一个螺丝钉,不是生产半导体零件。学校是和人打交道的,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是情感和情感的沟通,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对学校特点不理解,没有自己的追求,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特别是在学校精神层的表述上,一定要突出重点是、突出个性、简洁明了,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其实是对重点的埋没和面面难到。突出重点不等于只顾重点。因为学校各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的,抓住重点就可以带动全面,从而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个学校一且形成自己的特点,家长就会努力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

3.3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校园文化建设是长期任务,是系统工程,它包括文化思想的导向。文化观念的更新。文化环境的构造,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制度的建立等等。要完成这项任务既要有理念指导,也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既要有深刻的认识,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既要有积极的态度,也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在起步过程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措施,并逐步实施。不断探索总结和提高。

3.4 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校长的表率作用和先进人物的楷模作用

因为学校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应由校长首先提出和倡导的。所以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具体工作中,校长能否率先实践,以自己的行动为全校师生做出榜样,对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极大。作为校园精神代表的校长,是能否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学校之魂的关键。

篇2

起初的前两日,孩子们一下课便会站在这位书法家的背后,欢快地、自豪地扯着嗓子,跟随书法家的一笔一画、一起一落念唱“人之初,性本善……”不知他们是为自己认识这伟大的汉字而快乐,还是因为自己“性本善良”而自豪?

然而,在这位书法家写完《三字经》离开后的日子里,却再没见到有学生那样欢快地围在墙壁前念诵了。

直到不久前,这一墙的隶书为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增了光、添了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夸赞之后,迎来的就只有风吹、日晒、雨淋了。

《三字经》被孤独地“安放”在了那里。

而我却因为领导的“夸赞”感到惶惑不安。我总觉得这样单纯的一墙“文化”只有壳,没有魂。

文化一定是需要“魂”的,是有“魂”的!校园文化理当如此!

那么,到底何为文化?

余秋雨先生对文化有一个谨慎且简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魂”就是“精神”。《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且有一种“精神”蕴含其中,然而当它孤独地、无奈地站在校园的一角,我仿佛看见它的“魂魄”游离于校园之外,而作为校园文化,是需要这种“魂”与我们的生活方式重叠一致的,它们应该是一个共同存在的整体。那种“魂”不附“体”的“怪模样”是令人担忧、令人惶恐的,是可怕的。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大人们会为一个“失魂者”招魂的种种说法和行为……

结合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我想,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做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招魂”,我们要将“三字经”的“魂”招降在每个孩子身上,让他们做一个健康的人,做一个向善的人,做一个健全的人,做一个有“魂”的人。

篇3

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为基本职责。如果能让校园主题展板成为呈现班级文化的窗口之一,成为学生风采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开发潜能的机会,校园文化就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真正发挥其独道之功。为了达到之目的,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本期板报主题,并让学生对承办板报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每期板报之前在班级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自主优化组合成编辑(美编:负责收集插图资料。文编:负责收集文字资料)、板式(负责设计版面与画版式)美工(负责写艺术字和画插图)、综合(负责挑选上交的书画、手工、习作等作品或摘录校园内外要闻等)等小组,展开设计,评选优秀,为出板报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再次是让各组优秀人员参与到板报承办行列,完成板报。随后组织全校学生参观展览板报,起到资源共享,互相促进的作用。

二、让文化展板长期保鲜

图文并茂的校园文化展板,让参与设计承办的师生有一种成就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纵观校园文化展板:有美德教育类,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文明礼仪类,体育艺术类等等,这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展板不光美化校园环境,具有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是一本内涵丰富的教科书。但在实际生活中,那些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展板似乎只在张扬外表美,并未绽放内在美。只成了装扮校园的饰品,并没有彰显教育价值,成为师生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如能让校园文化展板常换常新,定时定期给学生供给新鲜的知识营养,发挥其时效性、实效性、美观性,就会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优雅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

三、把校园文化展板中的内容融入竞赛活动当中

篇4

一、“理解”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虽然研究理解的哲学不仅仅只有解释学,但不可否认解释学是专门研究理解的学问。从整个解释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理解观,一种是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意义复原观”,另一种则是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意义生成观”。前者认为意义是客观的,表现为作者对文本所表达的“原意”,拒绝读者个人观念的解读;后者认为意义是在对话中创生的,表现为读者与作者的“视界融合”,意味着新的意义的生成,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交融,最终达到价值认同。由此可见,“意义复原观”是实证主义的,其目的是为了理解作者赋予文本的客观意义,但我们既不能保证可以真切地获得作者的原意,也不能保证心服口服地接受作者预设的内涵,因而一味地卑躬屈膝于作者的“原意”前,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如果一种解释学把理解当作是原意的重建,那它无异于恢复了一种僵死的意义”[4]。因此,只有通过主体间性的对话,包括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以及读者之间的对话,才能达到对意义的真正理解,才能形成真正的价值共同体,因而这种意义对于理解者来说才是生动、有用的。从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实际上是解释学中从“意义复原观”到“意义生成观”的过渡。在海德格尔之前的解释学传统中,理解一直当作是一种理论意义层面的“理解”,它试图通过一种理性的方式去认识和解释有意义的东西,而与之不同的是,“海德格尔所谓的理解首先自己剥夺了它的纯‘认识的’性质,他认为那种认识论的理解是次要的,是从一个更普遍的解释学的理解中派生出来的[5]”。因此认识不同于理解:认识追求主客体的相互吻合,认识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理解追求的则是意义的生成,理解者处于主动的地位。

校园文化中的教育内涵不是通过认识的方式为学生所获得的,学生是存在于文化中的主体,是以一种主动的方式理解建构文化现象背后的教育意义的。因此,学生必须通过自身对文化现象的亲历与感悟,理解蕴含于其中的教育内涵,理解这种文化现象与自身存在的关系,并在这种意识上的理解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养成自己的灵魂与行为。可以说文化育人重在受教主体对于文化现象的理解,它是一种“慢教育”的形式,是一种循循善诱的“软教育”,而不是强硬的规训手段。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期待却有一种急功近利、甚至是将其神话化倾向。文化现象往往被当作是刻板的教科书,我们要求它的教育功能立竿见影,要求它能够像戒尺一样,时刻督促着学生,但却忽视了学生对校园文化中教育内涵的真正理解。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过程拒斥“理解”

我们呼吁对校园文化进行理解,倒不一定是说我们曾经没有进行理解,而是我们的理解往往没有实现真实意义的生成。

一方面表现为我们将理解等同于学生对文化现象中预设意义的“认知”,学生不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真实情景,没有结合个人的“前结构”、或者说是“偏见”进行理解。在伽达默尔看来,人总是在历史中理解历史,总是带着个人的偏见进行理解。“一个个别主体与其生活世界交互作用的成果,即是意义的来源”[6],因此生成性理解一定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够进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我们将理解等同于学生自说自话的私人话语,学生没有机会在自我与文本、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话中进行理解,更谈不上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达到“融合视界”这一“更高形式的普遍性”。即便是强调个体的生活世界,反对追求原始的本意,但生成性理解也绝不是要让学生陷入相对主义的困境。“理解乃是越出个体的有限视域,勾勒出各种意义路线”[7],对话过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可以相互质疑、相互挑战,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一个理解的“融合视界”。因此,生成性的理解既有个人的特殊性,又有不同个体间相互交融的普遍性。

实际上,我们对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实现抱有理想化的态度,两者在不证自明中被想当然地联系在了一起,仿佛校园文化一经出现,教育目的便水到渠成。校园文化成了一种封闭性的自娱自乐,只有空洞的概念躯壳,而丧失了真正的意义灵魂;文化育人的理念也异化成为工具理性的驯化与操控,讲求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文化意义的体验,无丝毫人文关怀可言:这是校园文化存在性的危机与教育价值的危机。校园文化好像是飘在天上的浮云,是学校教育的空中楼阁;我们虽然在现实中往往打着校园文化的旗号,义正辞严地强调陶冶和感染的文而化之,但对校园文化却真的只是在雾里看花。显然,校园文化与生活情境和学生主体相互分离,是我们过分功利性质的教育造成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先预设出一个意义,然后机械地构造我们一厢情愿的文化氛围,但却往往忽视了学生这一最主要的参与者,忽视了他们身处的真实情景,并且试图“防止”他们对自己“遭遇”的文化环境进行生成性理解,因此我们有理由呼吁对校园文化“失落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让“生成性理解”成为校园文化、教育意义以及学生主体之间得以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校园文化的“原意”追寻之路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校园文化的“原意”的理解应当是在真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而创生的,是通过生成性理解而获得的。我们对校园文化之“意”进行“追寻”和“拯救”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校园文化的意义何以可能的追问,这一问题涉及校园文化意义本身,是对校园文化意义的存在性的拷问,校园文化现象所负载的意义从何而来,这种意义是如何发生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优化提供了根本性的参考和建议。

1.让校园文化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我们苦心经营的文化情境僭越了学生的生活情境,蛮横地插足于学生从经验到理解的过程。预设的文化情境是刚性的,仿佛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它超越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超越了学生主体。因此从学生的视角来看,文化情境与生活情境是相互分离的,文化的意义可以脱离生活的经验而先验地存在,校园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异化成了附庸风雅的花瓶。学生对于这种文化情境只能是隔岸观火,而无法融入其中,因而根本没有理解的发生。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校园中的文化情境是“制作”出来的而不是“营造”出来的,因此学生对待文化情景的态度往往就是将其当作任务来“应付”,而不是当作生活去“体验”。看起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只是空洞和抽象的形式,只有让校园文化成为学生生活必要的一部分,才能够使得“理解”成为可能。很多被设计出的文化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导致学生“被束缚在一架由异在的意志所支配的机器中,他顺从地做着那指派给他的工作”[8],学生从主体异化为了客体,对周围的情景逐渐变得冷漠与迟钝。比如时下流行的红歌进校园活动,很多学校试图通过组织全校范围内的红歌大赛来创设校园红色文化,以此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乍看起来,唱红歌与爱国教育确实有着深刻的联系,但现实的效果却只是对设计者一厢情愿的尴尬讽刺。这倒不是说不应该鼓励学生学红歌、唱红歌,而是要求我们对红歌文化于当代学生的教育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由于当代学生对于革命年代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亲身经历,红色经典也难以引起他们心中的共鸣,红歌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因此学生很难理解红歌的文化内涵。

2.重视学生在理解校园文化过程中的“参与性思维”

所谓参与性思维,“就是在具体的唯一性中、在存在之在场的基础上,对存在即事件所做的情感意志方面的理解,换言之,它是一种行动着的思维,即对待自己犹如对待唯一负责的行动者的思维”[10]。学生的参与性思维在理解校园文化过程中的体现就在于对文化情境进行自主的理解,进而剔除虚假的意义,同时构建真实的意义。如果我们承认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校园文化就正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具有客观存在性,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10]。然而这并不是说校园文化的意义是与生俱来的,是绝对客观的,是先于生活而存在的,是自始至终唯一不变的。现实中校园文化“意义的失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假定每种文化现象所负载的意义是既定的,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只能被认识的实体,因此我们顺理成章地将现象与意义公式化地一一对应起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种映射关系能够并且必须为所有学生所接受。可见,我们剥夺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现象进行理解的权利,将这种理解降格为一种对象化的认识过程。这样学生就不免感觉到,文化现象与意义是可以斩断的,意义可以脱离现象而存在。我们说,这种文化现象只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独白,表现为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它模糊了意义产生的过程,而是将所谓的文化意义“还原为一种中央集权式的正统,或独白式的语言”,[11]它拒绝个人理解的挑战,拒绝多元理解的存在。因此,学生对于文化场景的理解永远不是“我”在说,而是替“他”说。所以说从校园文化的建设到教育意义的呈现,都不是设计者闭门造车的事情,而是要倾听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现象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文化情境对于学生的真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改善校园文化。

3.尊重不同学生对于文化意义的多元理解

工具理性、效率至上,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教育愿景,往往会忽略甚至是扼杀不同学生对于文化情境多元化的解读。即便是再丰富的文化现象,也无法掩盖刻板规范之下单调的教育意图,反而只能导致华丽的外表显得更加的苍白无力。学生置身于这种“霸权”面前不得以而失语了,个人的观点得不到应有的表达。特别是当自己的观点与那种预设的文化意义之间存在价值冲突的时候,矛盾也得不到很好的和解;当自己对所谓的意义产生怀疑时,也由于受到一个假想的“大众观念”的恐吓,内心真实的意见也消解了。所谓标准化的意义反而成了学生价值观养成、主体意识培养的枷锁,异化了原本应当是多彩的意义世界。然而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阅历,因而有着多元的经验世界,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文化的理解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哲学解释学“恢复了‘成见’在理解中的‘合法’地位,主张在不同视界的融合中,可以通过对话,达到相对的、多元化的意义生成,强调理解的过程是消解对立、彼此融合合理因素的过程”[12],对于不同的理解我们要采取协调和包容的态度,文化背后的意义也只有在对话的过程中才能够变得丰富多彩、更富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成为对校园文化进行理解的主体,构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意义世界。但是,这也不是要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意义的理解中坠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而是要让学生在个人与文化环境、我与他人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将校园文化的意义不断扩大和丰富。由于“教育意义既不是完全属于个体主观性观念的赋予,也不是教育本身的‘原义’,它是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教育的意义形式融合后的产物,是一个‘第三者’”[13]。所以,校园文化的意义也是一个“视界融合”的产物,是多元主体相互对话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杜红芳.校园文化形态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教学与管理,2010(7).

[2] 李俊.学校文化建设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3] 倪亚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中国成人教育,2011(20).

[4]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5] [加]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成中英.世纪会面.本体诠释学(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8] [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第一卷).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 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高等教育研究,1990(3).

[11] 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篇5

校园里总会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草,因为他们往往生长在石头缝里,墙头根里,甚至连一些刚刚裂开的墙上都长着鲜嫩的小草。小草们那坚强的意志力给予了我们一种提醒,正因为这一个提醒,我们在校园中的文化更加之深,更加好了。小草也许是微小的,但它却告诉了我们一个致命的弱点,不够坚强。也许我们坚强,但我们总是半途而废的做事或者是知难而退,小草就在这一点上比我们强,小草在各种困难与挫折面前勇敢,只进不退,没有一丝的放弃意识,因为他们渴望阳光的温柔,渴望等到破墙(土)而出的一天。而我们唯有像小草那样,面对困难与挫折不退缩,不恐惧,把我们的勇气提出来,才会得到永恒的成功。我们必须做到:让困难害怕我们。阳光对小草就好比是他们闯过困难的动力,而我们的阳光,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梦,所追求的成功,我们就是因为一切追求才会来到这美丽的校园,成为校园的一部分,因为校园因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而完美。

我们必须拥有小草那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神才能够把完美无瑕的“文化”献给校园。

学习的态度是什么?是认真,是一丝不苟。

有人会问:“学习一丝不苟,难道就能考到好成绩了吗?当然,不一定,但你尽力了,会有什么人怪你呢?只有你根本没有尽力,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那样的一丝不苟会考出多少的成绩,更别指望考出好成绩啦!其实我们经常性的埋怨,不过是给自己的失败与羞愧作了一个小小的掩释。没有所谓的一丝不苟,只有所谓的放弃。一丝不苟不是说出来,而是要做出来的,难道不是吗?小草以一丝不苟的努力拥有了阳光与太阳,而我们也一定会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而令我们得到了我们将拥有的成功与微笑。

篇6

第一,有效整合,控制数量,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美。我们已经提到了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层层递增又缺乏创意的内容特点,其活动形式上也没有推陈出新。活动组织大都只是因袭或者按部就班——照着做或者仿着做,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形式美是自然和社会中的线条、形状、声音、色彩等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反复地直接接触到美的事物的形式,从而使这些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即人们接触这些形式而无需考虑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能产生美感。”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并没有在参与节目的线条、形状、声音、色彩等方面下足功夫,活动的形式美感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强化。我们认为,无论是校方、还是具体的举办部门,均应该严格把握活动的数量,对传统的活动项目进行有序清理,并施以有效整合,把活动组织的流程简洁,美化活动的感性质料,优化活动(节目)的构成法则,以美丽多元的形式质料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张力。

第二,提高文化含量,内化活动深度,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美。“以文化人”应是文化活动的重心之一,高校学生是一个社会中的重要群落,处于青年时期,易于接收外界信息,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极具文化气息的高校则为这个群落的文化养成提供了生成环境,因此,文化在这个特殊的群体认识世界、优化自我中起到了媒介作用。但是文化活动“不文化”已是校园文化活动屡遭诟病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是部分高校指导教师将活动的内涵弃置一边,活动的文化深度遭到严重剥离。所谓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形式化、表明化的简单陈列,活动的教育意义被掏空。针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认为,高校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需要认真考虑活动的内蕴与实际意义。首先,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活动的文化承载,尽力增加活动的文化因素。如组织演讲比赛,组办方应要求学生的演讲稿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能仅限于呼告、号召等简单粗暴的形式主义表演。又如,举办诗文朗诵比赛,也应该要求参加者必须深刻了解所朗诵诗文的内在含义、写作背景、艺术特色等,不能仅仅满足于组织学生将一段既定内容诵读即可(这样的方式也并非诵读的根本要求)。其次,减少“喧闹”,增加“宁静”,给校园文化活动注入思索的空间。纵观各级各类高校主办的文化活动,体育类、歌舞类文化活动居多,而在迎新、“12.9”、元旦、国庆等节庆等时节组织的活动可谓名目繁多。高校校园并非中小学,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增进并不是几项活动所能一蹴而就,闹哄哄的校园所表征的是表面的繁华与喧嚣,并没有在学生思想的养成,思维的演练中发挥作用。因此,大学校园在“喧闹”之余更应该多一些对于“宁静”的追求,何妨不在端午、中秋、重阳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节日浓墨重彩,以极具中华文化的厚重感和承继意义的活动显示在学生面前,让高校学生多一份“思考”与“沉淀”,在“诗”和“思”中完成自己的人格、品质养成。

第三,改变言说方式,凸显地方特色,树立文化自信。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实则是一笔丰厚的教育教学资源,它通过课程、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进入到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均已经把地方文化纳入到课堂,众多的研究者也将自己的研究视角聚焦于地方文化,力图从中获取研究资源和成果。但是,地方文化纳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例子却是寥寥无几。我们对贵州某民族高校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该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其他高校一样,任务承办和常规性活动成为了该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成,民族性的文化活动根本没有进入设计者视野。另外,一些民族性表演,仅仅是作为活动开场、活动暖场、活动结束几个时段的点缀。笔者所在贵州省,有“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天、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美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世居少数民族就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7个。在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深厚的美育意义。但是,贵州高校却少有组织者将其纳入校园文化活动范围,这实是一大缺憾。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文化进入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展开努力。一方面,组织开展个别的民族性文化活动,对部分民族的文化事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将其中最有观赏价值和教育意义的节日、风俗、歌舞等内容单列,为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提供条件,同时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的所在;另一方面,组织大型的民族文化展演活动,集中将多个民族的文化活动进行统一展示,从歌舞、婚嫁、节庆、建筑、服饰、饮食等各方面进行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盛宴中得到美的熏陶,在试听的多元撞击中获取民族自信。

篇7

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模式和形态,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对传入校园的文化因素进行思考加工,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新的群体文化,是学校综合风貌的反映。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必须是与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文化、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结构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与高校德育教育共同负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关于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在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主要是指学生和教职员工在从事教学、科研和其它工作、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传统和作风以及作为承载体的物质形态。校园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发展,会有不断的更新;同时,它叉反过来促使人们向更高层的共同目标去努力,由此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如:一个学校代表队代表学校去到社会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志愿者服务,从组织到参与的整个过程都能反映出这个学校的组织能力、精神风貌,也就是校风。校园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它会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场所,每年各类企业都要到校园招聘并选拔人才。那么,学校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众多的企业招聘单位面前?企业要选择的人才的素质是否能在本校的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更多的毕业生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问题的确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通俗点说,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自己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形成一种习惯。如:大庆的“三老四严”精神。三老”指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种精神传承到大庆一代又一代人。每一位来到大庆的新员工都要受到这种教育,这就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精神。企业最讲究诚信,也就是中国经商的传统精神:童叟无欺。企业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对所招收的员工更看重的是你能否融人本企业团队。能否适应本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要地位。一个人被一个企业录用而成为这家企业的新员工。这个时候的企业文化代表的是大多数老员工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与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其结果自然是新员工被老员工同化,使它融人到这个大集体之中。也有的新员工来到企业,因自身的原因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自以为是,即使他的学问再高。技术再强,终究也会被淘汰。因为不能融人团队的员工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员工。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高校的校园文化要教育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在校企结合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必然存在一些碰撞和交融。因此,高校应该探讨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学生的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团结互助、做事认真等意识的培养,进而促进校企结合,提高教育服务于社会和服务于企业的水平。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高校必须要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全体教职员工要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完善服务功能方面已经远远地走在了高校的前面,具备了良好的服务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服务体系。但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还远远没有实现学以致用,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在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一方面可以学习优秀企业的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学习企业为客户服务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高校会与企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有利于高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可以最大限度缩小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有一些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不适应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在学校学习时所处的情景往往与进入企业后实际工作的场景存在巨大反差,从而对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容易产生怀疑,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难以发挥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篇8

本文以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为理论依托,以校园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将中韩两国的校园文化置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等五个维度中加以比较;并结合作者在韩国高校进行中文教学的亲身经历,对文化价值量表的异同之处予以解释和说明,梳理中韩校园文化特点,以期对在国内进行整班制韩国班教学,或赴韩汉语教师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霍夫斯泰德;文化价值维度;中韩;校园文化

一、引言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近年来,随着两国交往的深入,在韩或来华学习中文的韩国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我们得以透过丰富的交流形式,获悉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然而,受历史、地缘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当具体到校园文化这一范畴涵盖的特定群体时,二者在同源不同流的文化背景下异同并存,相应地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中的难度。综观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关于中韩跨文化比较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列举文化差异的表象;二是从历史、社会环境、民族心理等角度归纳两国文化的总体特点。研究方法多基于文献材料的思辨,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支持。因此,笔者出于上述考虑,拟结合在韩国高校进行中文教学的亲身经历,将中韩校园文化置于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中加以比较,对文化价值量表的异同之处予以解释和说明,以期清晰把握二者特点,对在国内进行整班制韩国班教学或赴韩进行中文教学的老师有所参考和启发。

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论

1980年,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对分布于66个国家的10余万名IBM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调查,总结出一套广为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该模式最早包括四个维度,即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①。后来,加拿大心理学家迈克尔•哈里斯•邦德集中远东地区的研究成果,又发展并补充了第五个文化价值维度———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或称之为儒学动力。其中,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不确定性规避表示当社会成员遇到混乱不清、难以预测的事件,或处于非常规环境时感到的不安程度;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社会或组织当中权利的集中程度,以及地位较低成员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维度表示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如何分配的认识;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维度,则以东方文化构面为基础,内容包括社会地位关系、节俭、容忍、“面子”文化、尊重传统、礼尚往来等子维度。

三、中韩校园文化异同比较

根据霍氏的研究成果,虽然中韩两国在上述五维度中的差异并非东西方文化间那般显著,但程度上仍有高低之分,若简单地以偏概全,必然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隔阂甚至误解。下面笔者将以五个文化价值维度为理论依托,结合实例对中韩校园文化加以比较和阐述。

(一)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中韩两国同属集体主义文化且程度接近。该文化将合作、和睦、服从等精神视为价值所在,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人们期望得到集体的照顾和保护,有明显的圈内(in-groups)和圈外(out-groups)之分。虽然整体属性相近,但笔者认为中韩校园文化在个体意识和个人发展方面仍存在差异。韩语中常用“我们()”表达“我”的概念,如韩国学生用中文表述时会说“我们国家”、“我们大学”、“我们家”,甚至在表达“我丈夫”时也会用“我们丈夫()”,可见韩文化中强烈的合群意识和集体意识已在语言中得到体现。同样在课堂中,面对较容易的问题,即使汉语水平再好的学生,也不会在其他同学保持沉默时主动举手,更希望老师用点名提问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在群体中凸显自己。此外,他们会受到韩国眼色文化的影响,在群体中察言观色的能力较强。中国人虽然性格内敛、含蓄,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比起韩国学生的集体意识,中国学生的个体意识更加突出。尤其近年来,中国校园内竞争氛围日益浓厚,大家越来越注重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和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敢于在集体场合表达观点、表现自我,在稳定中谋求个人发展。

(二)不确定性规避

根据霍氏的文化价值取向量表结果,韩国社会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且远远高于中国社会。该文化中的人们往往依赖有形的、明确的社会规范和计划以指导行为,重视准确性,也会尽力避免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如第一节课,教师就需要明确告知学生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如果要进行听写或随堂测试,教师就必须提前向学生说明,若心血来潮临时安排,则可能会遭到韩国学生集体反对,教师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反之,若师生间对教学计划达成一致,只要按计划进行,学生就会欣然配合,因此无论师生普遍都有一种紧迫感和进取心,倾向于有计划、有规律的生活工作节奏。中国学生较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对非常规事件的容忍度高。如大部分学校虽有校历,但很少制定月历或周历,因为我们无法预知短时间内的活动安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再如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师也会视教学进度和授课团队的日程安排调整,大部分中国学生对此习以为常。虽然中国学生的低不确定性规避在处事时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但我们在主动性、冒险精神等特点上表现不明显,还是依赖于一定的规则约束,以保证工作、生活的稳定和秩序。

(三)权力距离

中国总体属于高权力距离社会,韩国社会的权力距离虽在中上水平但仍明显低于中国。该文化往往认为“上级拥有的特权是理所应当的”。因此,无论在中韩校园我们都会按对方的职务以姓相称,如“董校长”、“高教授”、“李会长”等,以此表达对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的尊重和礼貌。处理工作时,下级虽然可以提建议,但仍以维护上级的主导思想为主。然而校园文化中的权力距离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师生关系,还包括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笔者认为上述三种关系并非完全符合文化价值量表呈现的结果。首先,关于师师交往,中国校园的上、下级之间通常保持一定距离,上级享有绝对权威;在韩国,尤其一些德高望重的校长或教授,他们会经常组织下属外出聚餐、登山、看球赛,或来自己家做客,上下级间地位更平等,关系更融洽。其二,中韩两国虽然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近年来,韩国高校的师生权力距离要远高于中国。韩国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任何时候都必须对老师使用敬语和谦称;见面时要鞠躬礼让,否则会被视为无礼。而在中国,高中以前教师更具权威感,经常批评、约束学生;进入大学后师生关系则更为民主,教师受尊敬的程度和名气、成就、人格魅力成正比。其三,生生间的权力距离亦是韩国高于中国。在韩国校园,前辈和后辈间有鲜明的等级,在说话方式、餐桌礼仪上都有所体现;而在中国,我们除了以“学长”、“学姐”相称外,往往仍以对待同龄人的方式进行交往,关系亲密时无论年龄差距多大都可以结为朋友。尽管有所差异,但笔者认为,随着微信、微博、kakaotalk、band等现代社交媒介的出现,评论、点赞、朋友圈等功能在拓宽着大家的交流渠道,有助于我们发展共同兴趣爱好,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因此权力距离在未来或许会逐渐缩小。

(四)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

中韩两国并非典型的阴性或阳性社会文化,但中国相对于韩国更偏向阳性社会。具体表现为对性别角色往往有明确的划分,我们更赞扬竞争、雄心、成就、权力,重物质上的成功;而阴性社会中的性别角色会有所重叠,男女都应谦逊、温柔、关心他人,强调生活质量和对后代的抚育。在韩国校园中,女生无论长相如何都会化妆,衣服每天不重样,在校园里辨识度较高;男生同样重视自己的仪表,穿着打扮十分精致,追求时尚。而在中国校园,高中阶段以前都要求穿宽松的校服,男生和女生的打扮相对朴素,即使到大学阶段女生也多素颜上课,人们对外表的要求并不高。另外,在对男生和女生的教育方面,虽然两国都已推行男女平等的政策,但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思想仍在当今社会占主导地位。中韩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强女弱”的心理依然普遍存在,尤其在一些工作繁重的部门和学生组织中,仍希望由男性担任会长或主席等主要职务。

(五)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中国作为大陆文化的代表和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属于典型的长期取向文化,人们追求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建立长期生活目标。而韩国虽同样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但半岛文化的半封闭、半开放特点明显,吸收外来文化速度快,近代以后更多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影响②,以实现需求的快速满足为目标,倾向于短期取向文化。例如,韩国学生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即“!(快点快点)”,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缺乏忍耐力,容易急躁,因重视结果导致对过程的疏忽。所以每当考试结束后,学生会急于向老师求证答案,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就会挠着头十分夸张地表现自己的懊恼。而大多数中国学生常会说“没事儿,慢慢来”或“不急不急”,做事重视过程讲究节奏,对待结果往往顺其自然、坦然接受。更多的儒学动力因素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上。大多数中国父母把子女当做家庭重心,提早为孩子的未来做各种打算,在经济和生活上给予扶持直至儿女成家立业。而在韩国,大部分学生成年后就不再接受父母接济,假期里会通过打工自己赚取学费,以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

四、关于教学的跨文化思考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无论在国内进行整班制韩国班教学,抑或赴韩进行中文教学;无论面对韩国学生,抑或来自韩国的上级和同事,我们似乎都无法回避交际中的跨文化现象,而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即是文化移情的过程。霍氏理论的提出距今已有36年,通过实例分析不难发现,有时理论并非能解释或指导当今实践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其实,交际障碍大多源于我们内心无缘由的偏见,而偏见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不够了解。因此,交际中我们需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打破本土文化背景的约束,从自身培养“文化移情”,方能感知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偏见,最终发展文化认同。

作者:韩文慧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注释:

②金燕玲.中韩日文化对比:从社会交往行为角度[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07).

参考文献:

[1]崔景明.“儒家文化圈”中的中日韩[J].齐鲁文化研究,2005(04).

[2]金燕玲.中韩日文化对比:从社会交往行为角度[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07).

[3]李海英.谈中韩文化差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3).

[4]李衡.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等级观念对比探析[D].苏州大学,2012.

[5]张海燕.中韩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异同点分析[D].苏州大学,2013.

篇9

我叫李凯,来自***班.

我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丰富校园文化."

最近,报纸上频频报导武汉科大"食堂浪费"现象,已愈演愈烈,以此为镜,近观我们的餐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同学平均浪费五毛钱,有多少个同学,有多少天,又有多少顿,这个数目能算下去吗 我曾问过我们食堂的阿姨,我们每顿倒掉的饭菜有九桶左右!同窗们:

站在青春的起跑线上,我们"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来!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知浪费可耻!

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

也不要把节俭当成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美德!

要争做文明,我们就要从点滴做起,提高爱美意识,丰富校园文化.

可一些人,正以前所未有的决绝态度被判着与他们有着血脉之亲的文化传统,他们不再进行深度思考和理性追问,不再有反思生活意义与考问灵魂的闲暇与平静,我们要以此为耻,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多一份文化担当.

我们的大学生应该成为人类大脑的精华,应该成为人们思想感情的宝库,成为时代良知和智慧的火焰,照亮愚昧和黑暗,驱散迷雾和困惑.

那些于我们校园不相称的东西应彻底消失!

我们是高雅的一代,应杜绝低俗.

我们是年轻的一代,应蓬勃向上.

我们是文明的一代,应做文明天使!

争做文明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品格.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让我们: 从现在做起,做一个不文明的终结者.

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守望者.

少扔一片纸,多创一份美.

少一些粗话,多一点友善.

少一些浪费,多一份美德.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动感召行动,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爱的化身."

做到"人人知荣而为之,个个知耻而不为."

让我们的校园 绿化 美化 文化 俯拾皆是

树香 花香 书香 扑面而来

篇10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1]作为维系大学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而校园文化品牌作为一所大学无可替代的校园文化薪火相传的外在形式,体现了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是大学实力的一种标志,因此有必要在新时期、新阶段,积极打造优秀、卓越的大学校园文化品牌。

一、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内涵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现代社会其作用自不待言,正如美国著名广告专家莱利•莱特(LarryLight)所说:“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以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2]同样,校园文化品牌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旗帜,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吸引力的外在表现形态。学校要和谐发展,必须有一种凝聚人心的校园文化品牌。这一品牌背后代表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理念,更体现一种精神。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能动、持续的教育力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他还说过:“我们要教整个的环境表示艺术的精神,使形式与内容一致起来。”校园文化品牌培育需以和谐发展为理念,传承中华精髓;以强化行知思想建设,创造人文环境;以展示个性魅力,凸显办学特色,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建设,促进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对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是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增强学校整体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

二、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意义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则是保证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品牌为导向和依托来传承与发扬体现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对进一步深化大学教育理念、提升大学软实力、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深化大学教育理念国内外不少名校都有自己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了“千数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文化宣言。由此可见,“求真”这一类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指向了教育的本质———不仅培养人,塑造人,更要培养有生命、有个性、有思想的“真人”。学校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其历史的厚重感升华为一种校园精神,使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文化氛围,能让人自然而然地受到它的熏陶和同化,产生一种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潜在地支配、制约、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理想和行为习惯。大学文化品牌的作用,能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从各方面深化大学教育理论,构筑尊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反过来使学校的教育理念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客观上自然形成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校园精神。

(二)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如同基于市场需求的产品有生命力一样,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也应该有生命力。所谓具有生命力的大学校园文化品牌,指教育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学生潜在人格的发展,校园文化品牌精神将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成型。就生命力本身而言,学习上体现为健康心态和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创新能力,但在精神上,则倡导“理性选择”及“高尚人格”。换言之,我们应该将勇敢、自信、诚信、道德的人格塑造放在第一位,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进步。一个团体,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淀,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人,如果仅有热情和能力,没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做支撑,也难以不断超越自我。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就精神层面而言,在社会道德日益滑坡的当下,尤其需要“精”与“纯”。大学文化品牌的培育应该将其放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中去思考,通过品牌培育的长期战略规划去进行精心呵护和全力塑造,并充分考虑品牌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成效,以培养师生对校园文化品牌的认同感,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视行为将不利于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更谈不上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三)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大学软实力“软实力”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大学的软实力是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精神、文化、制度等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包括大学影响力、文化力、公信力、精神力和话语权等。[3]校园文化作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对一所大学的科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品牌的力量,不仅熔铸在大学的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还使学校能更好地拥有为社会广泛认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能够得以凝练和提升,进而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以品牌的力量和效应带动和促进学校识别度和影响力的提高,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拓展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讲,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能有效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从而使软实力的提高成为推动高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培育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提升校园文化品牌1.校园文化品牌的核心要体现“人性”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赋予文化制度以“人情味”,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把科学管理和以情管理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对于师生的认同和尊重,体现平等、公平精神。认同和尊重会更大地激发工作热情,而平等、公平则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建设制度的潜能,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建设。[4]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师生的需求,注重环境的营造,不仅要给师生一个宁静、整洁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硬件设施,还要给他们一个相互合作、荣辱与共的人际环境,使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幸福地生活、愉快地学习和工作,让文化建设从物质和精神上实现独特的品牌追求。2.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尊重“个性”品牌建设虽从宏观入手,具有不同层面的操作性,但品牌的树立最终不能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背道而驰,相反,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品牌背后的旨归应是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为目的。只有尊重个性的品牌,才能赋予校园文化制度以新的内涵,把“发展”作为主线,并与学校各项制度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校园文化体系。没有个性的教学,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归根结底,倡导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就是要以人为本,引领生命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