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9:2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体操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对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运动员年龄调查发现,目前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运动员中,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人数有39人,占到统计数量的42.86%;年龄在12-14岁之间的有22人,占到统计数量的24.18%;年龄在10-11岁之间的有18人,占到统计数量的19.78%;年龄在7-9岁之间的人数为12人,占到统计数量的13.18%。通过对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运动员年龄的调查统计表明,吉林省艺术体操后备力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运动员随着年龄下降的原因,对教练员进行了进一步访谈,访谈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竞技体育规律造成能够走到冠军的运动员毕竟是极少数,而大多数运动员将面临自主择业的境地,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退役运动员择业压力非常大,并且很多运动员在从事专业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伴有伤病等。这也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艺术体操专业训练的一个主要原因;二是,艺术体操选材过程中在柔韧性、力量、爆发力、灵巧和协调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选材标准。许多适龄的孩子由于达不到选材要求而不能进入业余体校从事专业的艺术体操训练。这些都是造成目前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运动员数量随年龄下降的主要原因。
2、运动员参训动机调查
通过对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运动员参训动机调查发现,运动员参训动机中因为“自己喜欢”而参加训练的有38人,占到统计数量的41.76%;因为“锻炼身体”而参加艺术体操训练的有25人,占到统计数量的27.47%;因为“家长要求”而参加训练的有19人,占到统计数量的20.88%;通过艺术体操“培养气质”而参加训练的有6人,占到统计数量的6.59%;还有3人参加艺术体操训练的原因是“成为冠军”,占到统计数量的3.30%。通过数据统计情况来看,目前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运动员参加训练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对艺术体操运动的喜爱。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员由于自身对艺术体操项目的喜爱而参加训练这不仅是一个良好的源头,也对其今后的训练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对吉林省艺术体操的长期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27.47%的运动员是出于“锻炼身体”的动机参加业余体术体操训练。长期从事艺术体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以及爆发力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对气质培养和协作精神以及创新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艺术体操训练内容满意度分析
目前吉林省艺术体操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性队列练习、体态练习、身体柔韧度练习和简单音乐练习、芭蕾舞把杆训练、美国式地面训练、新体训练等内容。通过对吉林省业余体校91名艺术体操队员走访调查发现,其中有41名运动员对现有训练内容表示基本满意,占总人数的45.2%,有36名运动员对现有训练内容表示不满意,占总认识的39.7%,满意的有12名运动员,占总人数的14.1%。由此可见,目前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训练内容基本满足运动员的需求,同时还有39.7%的运动员表示不满意,通过访谈发现她们认为应该增加更多基础使用性的知识。因此,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应增开各种风格舞蹈的练习、艺术体操器械的基本动作、艺术体操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4、运动员参赛情况调查
通过对吉林省业余体校91名艺术运动员的走访调查,参加过1次艺术体操比赛共有75人,占总人数的82.4%,从未参加过比赛的共有10人,占总人数的11%,参加过2次比赛的共有3人,占总人数的3.2%,参加过4次比赛的人数只有1人,占总人数的1.1%。吉林省业余体校大部分艺术体操运动员参赛频数为每年一次艺术体操比赛,只有个别高水平运动员保证较高频数的比赛,很多艺术体操运动员由于缺乏比赛实践锻炼,不利于吉林省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5、结束语
篇2
关键词: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的内容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有关艺术体操教学方面的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查阅与教学中准备活动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1.2.2专家访谈法就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的访谈国内艺术体操专业领域的专家、艺术体操国际和国家级裁判员、艺术体操国家级和高级教练员等,记录整理专家关于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的意见及建议。
2结果与分析
准备活动是指在课程的基本部分之前,为避免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和各关节的运动损伤,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进行的运动做好准备。艺术体操普修课中准备活动时间一般在10~30min,占全课程近1/3,所以准备活动是艺术体操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步骤。针对零基础的普修课学生,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除了需要调动身体各器官以外,还需要练习学生身体姿态,结合艺术体操特点,为教学基础部分奠定基础。充分有效的准备活动,有利于普修课学生提高基本素质,调动课堂学习氛围,不同的准备活动方式及内容,对学生身体和心理有不同的影响,对课堂最终教学效果也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2.1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的特点及原则
2.1.1准备活动内容的同一性艺术体操动作对身体姿态要求较高,普修课教学中需重点培养学生的姿态意识与感觉。身体姿态既是教学与训练内容,同时也是准备活动的首选内容。艺术体操普修课,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准备活动内容。其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又达到了课前热身的目的。如摆动动作、波浪动作等练习都可作为准备活动内容,而走跑、舞步等步法类练习,不仅能使身体部分得到更全面的活动,还能充分体现热身训练与教学、训练内容具有很强的同一性。2.1.2热身活动有音乐伴奏艺术体操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做动作时必须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热身活动也是如此,在辅修课中,音乐作为组织准备活动的一种手段,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艺术体操普修课音乐内容丰富多样,每节课配有钢琴伴奏教师,会结合动作内容自创配乐,教师也会选用合适的歌曲、乐曲给予学生适当节奏的音乐伴奏。这样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发练习者情绪,烘托课堂气氛。2.1.3准备活动内容的多样性艺术体操是集芭蕾、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运动。凡是与艺术体操相关的动作,都有可能被选择作为准备活动的练习内容,如芭蕾的把杆练习、离把练习、身体波浪、各种跳步(大跳、小跳等)练习,还有健美操、瑜伽等动作都在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中出现。目前,艺术体操普修课多以芭蕾的基本练习作为准备活动部分,通过多样练习不仅能够达到身心活动的目的,还能使学习者感受到不同的动作风格。2.1.4准备活动内容的艺术性艺术体操是一项融合艺术与体育的项目,作为优美的竞技项目,艺术性在艺术体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准备活动可融入其他类型的舞蹈,如现代舞、街舞等元素,培养学生的艺术感与表现力,接触不同特点的舞蹈类型,丰富学生的准备活动内容,使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舞蹈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为艺术体操普修课的学习奠定基础。2.1.5准备活动内容的新颖性准备活动的内容除了要灵活多样,还需新颖、独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体操普修课的准备活动中有一些新颖的形式,如有趣的集体游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帮助班级凝聚情感,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的内容
2.2.1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的类型(1)艺术体操动作类。准备活动内容大部分是从艺术体操徒手动作中直接选用,也可选择艺术体操的各项器械基本动作,如动作摆动、绕环、绕“8”字等动作,通过练习对锻炼上肢各关节的灵活性有较好的作用,帮助学生熟悉器械,为后半部分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2)非艺术体操动作类。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可选用其他非艺术体操动作作为内容。芭蕾中可以筛选出符合艺术体操特点的一些内容,如芭蕾的手臂及脚的基本部位练习、扶把练习、离把练习、基本舞步等练习、将这些内容纳入准备活动可培养学生身体姿态感觉,辅助完成艺术体操普修课的教学任务。还可采用现代舞、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准备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可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3)游戏类。游戏本身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到课程中,提高课堂趣味性。同时艺术体操自身项目,决定了艺术体操的练习者必须合理地运用器械。游戏的过程中,器械是一种道具,更是一种玩具,使学生轻轻松松熟悉器械,在玩耍中对它产生兴趣,让学生先学会玩器械,再学会用器械。在抛球、接球、滚球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对球运动轨迹的预判能力,还能加强对球的掌控能力,这些锻炼都有利于艺术体操教学内容的学习。2.2.2艺术体操辅修课准备活动的练习形式(1)准备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原地练习。原地的准备活动指学生在较固定的位置上做准备活动,活动区域较小,位置相对固定。例如,波浪、摆动、绕环等上身基本姿态练习,静力性柔韧拉伸等,站立和坐卧在地毯上的准备活动都属于原地练习。(2)行进间练习。行进间的准备活动即指在移动中练习,边移动走边做动作,较原地练习运动量更大,而且变换灵活。例如,足尖步、柔软步、小跨跳等动作,形成空间上的移动,充分利用场地进行准备活动练习。可在行进间练习中加入一些队形变换,通过配合完成动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2.3合理安排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内容
2.3.1结合学生基础情况开展准备活动内容准备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由肢体远端到近端关节逐步进行活动练习。对于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准备活动时应更偏重身体动作基本姿态的训练,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动作和养成良好身体姿态意识。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肢体远端的姿态较弱,如手指尖、脚尖,建议在准备活动身体姿态练习中加入远端姿态感觉的练习。同时还可增加一些柔韧性和协调性的练习,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为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融入艺术体操器械,热身活动各关节肌肉的同时提升器械运用的熟练度。2.3.2配合音乐进行准备活动,音乐节奏清晰艺术体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体育项目。准备活动应在钢琴伴奏或节奏清晰的音乐下进行,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肢体语言,培养节奏感和艺术表现力,用肢体表达音乐,而非用肢体迎合音乐。2.3.3增强准备活动趣味性,可融入艺术体操器械,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准备活动从形式、内容多方面丰富准备活动,编排多元素构成的复合组合,加上行进间队形的变化,激发学生准备活动热情,积极参与到准备活动中。也可融入艺术体操器械,利用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器械运用,培养学生器械感,加强准备活动的趣味性使情绪和生理多方面得到充分调动,以达到热身的目的。2.3.4结合其他艺术性肢体动作,进行热身运动可通过现代舞、民族舞等不同种类舞蹈动作进行准备活动,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接触学习其他类型舞蹈,增强学生对美的认识,培养学生艺术感,更为深刻全面地体会艺术体操的艺术性。
3结论与建议
3.1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内容具有同一性、有音乐伴奏、多样性、艺术性、新颖性的特点。3.2艺术体操普修课准备活动时间在10~30min,形式以原地练习与行进间练习相结合,运用结合艺术体操动作和非艺术体操项目动作、游戏等内容进行准备活动,通过课前准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3.3丰富艺术体操准备活动内容,可加入现代舞、流行舞等不同舞种,让学生丰富知识,接触更多类型的练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融入艺术体操器械,可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增加学生对艺术体操器材运用的熟练度,提高器械技术能力。3.4准备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由肢体远端到近端关节逐步进行活动练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准备活动,融入艺术体操特点,利用器械等方式,配合清晰、明朗、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以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秀芝,张建永.浅谈准备活动的重要性[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1):87-107.
[2]徐锡杰.课前准备活动的生理探讨[J].体育科技,2001(3):44-46.
[3]包银图,巩德昌.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30-31.
[4]王泸翔,朱江.关于体育准备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2):121-122.
[5]岑健.准备活动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0):49.
[6]刘汉美.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方法和作用[J].职业,2007(6):35.
篇3
关键词:艺术体操;高校;制度
纵观艺术体操20多年在我国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竞技性一直是我国艺术体操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虽然早在上个世纪80年、90年代艺术体操就已被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但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进一般深入完善,许多时尚的健身项目以其新颖性、观赏性、普及性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参与,艺术体操项目受到冲击。目前在中、小学少有人问津,在高校艺术体操课也名存实亡,甚至许多有体育专业的高校也取消了教学大纲中艺术体操课程[1]。针对这种现象,许多有识之士从现象入手,总结出了一些原因:如艺术体操项目难、缺乏师资、师资水平低、学生基础差等,但这些从现象得出的原因,只治标而不治本。因此,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艺术体操在高校开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从根本上探讨我国当前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开课现状,并促进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发展。
一、艺术体操在高校开课现状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发展不容乐观,相关的研究资料甚少。其中于巍巍(2007)[2]在《湖南省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高校形体健身类选修课00—06年开设情况发现,湖南省在这7年间仅有2所高校开设了艺术体操课,7年间的增长率为0,相比体育舞蹈在这7年间,由最开始的4所高校增到11所高校,增长率高达63%。黄波[3](2007年)在《我国艺术体操软化式发展的初步研究》中在对全国部分高校330名学生调查中也发现,有42%的学生不知道艺术体操是一项什么运动,而知道的大多数也是通过媒体途径知道的。58%的同学没有参与过艺术体操(包括参加练习;观看比赛或表演)。从前人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发展正处于知名度小、开课率低、学生人数少等困难。
二、艺术体操在高校开课现状正式制度反思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4]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公开和实施的行为规则。学生在学校中的一切活动都受着各种制度的制约,而“组织和制度能够向群体成员提供一般性的刺激因素和注意向导器,引导成员行为”[5]因此,高校中的各项教育制度及行为准则对身在其中的学生有一定的制约性。
(一)对教育制度的反思。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也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由于应试教育和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学校教育现状根深地固,对学生体育活动发展设置障碍,使艺术体操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1.重智轻体评价体系。
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体制,高校以下的各级学校中体育成绩占学业成绩的比重通常非常小,这使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孩子的体育技能学习。一些地方的高中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体育课甚至名存实亡,这直接导致通过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体育基础薄弱。学生本身体育基础的薄弱使学生在学习艺术体操的过程中感觉困难,从而挫败学习信心,使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艺术体操这门课,从而阻碍艺术体操这项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2.教学模式。
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已经使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学生人数多,活动场地有限已经成为各高校棘手问题。但多年来,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教学模式的落后,重技术的教学思想导致了许多学校艺术体操课限制学生选课,满足不了扩招后学生上课的需求量。另外,教材的陈旧、学习内容的枯燥降低了学生对艺术体操的喜爱程度以及后续的推广力度。
(二)对体育制度的反思。
体育制度是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于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发展也受制于体育制度的制定。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执行不利。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新课程标准》等是我国教育部门颁布实施的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制度性文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许多学校违背上述规定,占用体育场地,这些都为艺术体操在高校开课情况持续下降埋下隐患。
2.重“竞技”对学校艺术体操的影响。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导致了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长期重视竞技性体育的发展,对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发展重视不够。这就使我国国民整体上把目光聚焦在奥运会等大型体育比赛上,导致我国艺术体操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放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没有注重长远发展,群众基础没打好,一味的追求高水平,使艺术体操在群众中无人问津。更谈不上在学校开展艺术体操项目了。
3.体教分离和政府垄断的竞技体育体制对高校艺术体操的影响。
竞技体育,尤其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对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6]。在艺术体操发达国家,学校是重要培养艺术体操人才的地方,如世界艺术体操强国俄罗斯,不仅在20世纪30年代就己把艺术体操列入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并且从幼儿就开始进行艺术体操练习,以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审美意识[7]。但是在我国,竞技体育从学校中分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竞技人才培养体系。这就使高水平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无法容入学校,竞技艺术体操的重要示范和引导作用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没起到任何作用。
三、艺术体操在高校开课现状非正式制度反思
非正式制度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在现实社会中,一些非正式制度对高校的艺术体操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传统价值观念的制约。
保守的观念会阻碍事物的创新发展,使其生命力下降,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不难看出有些老师不能扩展思路提高教学效果。更有许多体育老师甚至有体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认为艺术体操是“软指标”这种片面的看法[8],一些高校的学生也对艺术体操认识有偏见,他们只看到竞技艺术体操,以为艺术体操就是由“高、难”动作组成,而没有认识到艺术体操基础、大众性的东西。这些传统价值观念严重影响了艺术体操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全面普及。
(二)第五届大运会取消艺术体操比赛的影响。
由于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始不设艺术体操比赛项目后,一些高校、体育院校艺术体操教学似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一些学校甚至也取消了艺术体操这门课程。甚至有些人预言艺术体操将在高校消失。影响了艺术体操人才培养。从而艺术体操进入无人教、无人学的恶性循环。
四、从制度根源扭转艺术体操在高校开课现状的建议
(一)体教结合促进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发展。
体教结合是我国现在体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只有体教结合才能充分利用社会、学校的体育资源。逐渐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转移到学校教育中培养。当竞技艺术体操在高校蓬勃发展起来时,它在学校才真正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艺术体操活动中。
(二)加强宣传教育。
传统观念等非制度因素的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要充分利用近来年我国举办的各种大型运动会比赛的时机。艺术体操作为“奥运争光计划”的运动项目,在各大赛事上的表现是一个难得的宣传机会。高校行政主管部门应借鉴各国在大型运动会是怎么对国民体育及大众体育进行宣传、扶持,来进一步加深和提高艺术体操在我国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终实现学生对艺术体操传统观念的改变和全方位的认识。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制度是制约艺术体操在高校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要想改变高校艺术体操的开课现状,必须先从制度上下功夫,提高制度的高效率后,在采用各种可行办法来推动艺术体操在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波,刁在箴,徐永生.论中国艺术体操软化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82.
[2] 于巍巍.湖南省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2007.9:7.
[3] 黄波.我国艺术体操软化式发展的初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18.
[4]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8
[5]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98
[6] 张新萍,杨茜.中国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汉体育大学学报.2007,(41)11:19.
篇4
【关键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合作创新;影响因素
1.研究目的
在我国 “十二五”时期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中提到:重视开发潜优势项目,使之成为新的金牌增长点。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是我国夺牌的潜优势项目。作为难美项目的艺术体操,创新是比赛制胜的重要捷径。而合作动作创新关系到一套动作的好坏。根据调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实力非常强的国家的创新数量都排在前面。由此可见合作动作创新的重要性。因此,要对合作动作创新的影响因素给予分析,以便能尽快找到提高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绩的方法,提升在世界上的地位。
2.研究对象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合作动作创新影响因素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
3.2专家访谈法
对全国艺术体操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合作动作创新的内在因素。
在艺术体操集体合作项目合作创新这个主体事物上,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两个:运动员和教练员。
4.1.1教练员作为整个事物的引导者,是整个训练过程的主旋律,是训练工作的核心,教练员不仅是训练计划的组织者,还是实施计划的实施者。这就奠定了教练员在创新过程上处于主导的地位。教练员创新活动包含有诸多方面的环节: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对创新具有的一种自主创新的能力,要想在在比赛中有突破性的进展,走走世界艺术体操最前列,教练员就必须有全方位的创新意识。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合作动作创新中,教练员的创新意识就是教练员在进行其创新过程中,以新颖独特的思维创意来设计、编排或解决合作动作问题的思维能力。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是发展创新动作的关键[1]。
(2)对比赛规则的理解认识。
作为创新的主导者,教练员要依据比赛规则来进行创新,教练员要吃透规则,及时把规则中的主要精神传达给运动员,早日实现运动员与新规则的“对接”,并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创新动作,以此来适应艺术体操规则的变化。艺术体操比赛规则是由国际体联制定并通过的,必须由所有参赛成员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所以任何脱离了规则所导向的创新活动都是徒劳。
(3)教练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支队伍是否优秀,和教练员有着直接的联系,前苏联艺术体操队的教练员大部分都通过了专业的培训,有各级别的培训机构,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白俄罗斯灯艺术体操强国亦是如此,这些国家艺术体操高水平是与教练员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教练员有了超前的创新意识,全面了解当期规则的内容仅仅是前提条件。教练员的个人专业水平和艺术文化底蕴更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训练理论知识和哲学思维知识以及开阔的视野都会直接为创新活动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教练员的专业水平会把他的思想完整清晰的传达给他的队员。
4.1.2 运动员专业素质、文化素养、一定的创编思考能力以及运动员之间的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
(1)运动员专业素质。
运动员是整套动作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专业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队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队员的心理素质都决定着动作完成的好坏。通过过去系列比赛成绩来看,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有赶超世界强国的潜力,特别是2008集体项目夺银,这说明我国的集体项目教练员的训练编排水平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不大。可是辉煌不再现, 2008年大部分队员退役,融入了新的小将,这些小将无论在比赛经验上还是队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上都是不能和上一届队员们比拟的。
(2)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运动员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了解规则变化,理解动作含义,对音乐的理解,能够完美的演绎动作。俄罗斯对艺术体操的理解是是艺术和体育的完美结合。众所周知,俄罗斯选手身体素质好,但这并不是他们屡次问鼎冠军的唯一因素,内外兼修才是他们傲视群雄的关键秘密。俄罗斯运动员的训练堪称世界上最苦的。不过,刻苦训练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深厚的艺术底蕴才是他们的表演散发迷人气息的法宝。俄罗斯深厚的艺术底蕴,特别是享誉世界的芭蕾艺术,成了艺术类体育选手们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
(3)一定的创编思考能力。
运动员不仅仅要能完成教练员所教动作,还要能根据自身对动作的理解,结合规则进行合作动作创新实验,要善于发现新事物。比如在比赛中。
(4)运动员之间的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项目最大的特征就是能体现场合作关系,体现出一种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项目运动员更需要如此,作为复杂的艺术体操集体项目。
4.2影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合作创新的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除去教练员和运动员之外的一切载体,包括国家的体育管理机制,社会对艺术体操的认知,艺术体操方面的科学研究水平,信息科技技术对创新的推动力。
我国艺术体操在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系统、全面规范的选材体系,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训练部系统、不扎实[2]。
4.2.1国家体育管理机制对创新活动起着促进引导作用
要创新,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还有对创新活动的鼓励,制定一系列推动本项目发展的方针政策。使得人们对创新活动的价值有所认识,从而积极的去进行创新活动,提高整个队伍的创新能力。国家体委体操中心对艺术体操创新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教练员给予的舞者精神的奖励,就对艺术体操创新活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运动员选材和教练员的培养:在运动队伍建设方面,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运动员、教练员队伍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有待提高。2008年9月29日,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青黄不接,老队员退役后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后备力量接替。本届伦敦奥运会仅有一名单项选手获得参赛资格。说明我国的艺术体操人才欠缺,构建符合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4.2.2社会对艺术体操的认知
社会对艺术体操的认知就是社会大环境对艺术体操的支持和促进,借鉴我国的兵乓球运动模式,良好的群众基础造就了乒乓球强国局面。大多数国民对艺术体操的认识不足,群众基础差,是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不足的原因,人才的缺乏,大大制约了该项目的发展。在俄罗斯等艺术体操强国群众对艺术体操的认识就好比我国群众对乒乓球的认识一样。对俄罗斯人来说,艺术体操关乎整个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
4.2.3科学研究水平,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对创新的推动力
体育科学技术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科学研究,找到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创新的症结,提高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合作创新水平,以此提高运动水平。结合信息科技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合作动作的创新,及时找到符合我国队员的动作,可通过快捷的国际信息,借鉴别国先进的训练创新技术。从而节约创新周期,走在事物发展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尚迎秋.我国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新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
[2]向春雷.硕士论文,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国家体育总局文件《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4]国家体育总局文件《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篇5
摘 要 本文是笔者参加2015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分析。由于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了大学组5人带第二名,符合成就型论文的要求。通过总结本次的艺术体操比赛的赛前训练,动作编排和练习以及记录参与本次比赛的过程来深刻反思其中的问题,并从赛场发挥及赛服几个方面总结出不足,从而提出今后对训练安排团队配合默契和改良参赛服装的修改意见及设想并对本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艺术体操 训练 五人带 比赛
一、比赛的盛况及意义
(一)比赛的盛况
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分会协办的2015年CSARA第11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于11月5日至7日在浙江省淳安县举行。我校艺术体操代表队由教练员王俊老师带领,我校艺术体操队的姑娘们依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发挥勇于拼搏的精神,以饱满的信心和热情投入赛事。在比赛中以最出色的状态,专业的技术与良好的精神面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征服了观众与裁判,勇夺5人带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比赛的意义
通过本次比赛,可以展示学生完成比赛技术所需的身体素质,激发潜力。
二、赛前的准备与练习
(一)身体素质训练
训练前,安排20分钟的热身活动,主要包括,跑圈、后踢腿跑、击足跳、前滚翻和挺身跳。在控制身体姿态的前提下,注意每组的完成质量。热身活动结束后,安排柔韧素质的训练和耐力爆发力的训练。我们进行胯部柔韧训练时,大多数采取的训练方法多为两边架高压腿多种形式的单边架高压腿。还采用了许多新颖且效果明显的训练方法。如,PNF伸展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弹跳力和爆发力的练习主要采用跳楼梯的方法,从一楼到五楼,三趟为一组,共四组,主要是通过锻炼小腿肌肉和爆发力达到提升效果。
(二)身体难度的练习
根据比赛套路中所需要的难度,我们进行了专门的练习。其中包括大跨跳、鹿跳、巴塞转体、垂直腹平衡、侧俯平衡、依柳辛以及单腿结环跳。大跨跳、鹿跳单腿结环跳属于跳步技术,其发展方法有:(1)训练中我们练习提踵及团身跳接双飞燕来有针对性的训练脚踝力量,腿部的爆发力,股四头肌力量。教练要求做三组,一组十个,当然每做一个都得保证它的动作质量。(2)脚踝力量,也是完成跳步练习所必不少的。(3)爆发力的练习采取深跳,纵跳或蹦楼梯台阶的方式。巴塞转的练习:技术要点为起踵立高,转体度数准确,手脚头配合协调。垂直俯平衡与侧俯平衡除了需要一定的平衡控制力外,还需要一定的胯部软开度。
(三)器械的掌握
带的软、长特点使运动员能够充分使用器械以营造精彩美丽的动感图案,蛇形、螺形是带操的典型动作。每一种器械最先掌握的是基本动作。
三、规定套路的练习
(一)动作分解与配合
在A套五人带的规定套路学习中,我们将难度和配合拎出来进行专门的练习。合理安排好两人,三人间的配合并集中学习套路中的动作,将其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并把每组动作充分的练熟。
(二)成套动作与队形
在将动作与难度学到一定熟练程度以后,开始进行成套动作的串联,并走队形。由于套路中的队形比较多,刚开始,就每个队形依次的走,这也要求每位队员清晰的记住自己的位置,一个团体,配合与团结甚是重要。在我们队员的默契配合和教练的悉心教导下,很快我们就串熟了这一套操。
(三)动作与音乐的配合
在跟音乐之前,教练会让我们坐下来先听几遍,熟悉音乐的节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跟着音乐比划动作,包括配合所需要的八拍。
四、参赛过程
(一)比赛服装的统一与妆容的统一
此次比赛的服装一共有三套,分别为亮黄色,天蓝嵌玫红,高贵紫。为了避免在比赛的过程中所持的带会刮到服装上的钻,我们排除了镶钻最多的高贵紫,其次,为了跟带的颜色相呼应,最后选择了天蓝嵌玫红,因为我们的带是纯色玫红色。
在赛场上,表现力尤橹匾,除了运动员自身的动作语言外,眼神也是传达美的一种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妆容上费点心思了。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决定选用蓝色的眼影以及亮片和钻打造深邃大眼睛。
(二)赛前准备
比赛前一天晚上,在场地走队形卡位置。
(三)场上表现
在候场时,所有运动员都在进行热身活动以及练习套路中配合,时而观察其他队的表现。当运动员站在原先设定的位置之后,音乐一响,大家都拿出了最好的状态,好像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在赛场上的这一刻。
五、取得的成绩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阜阳师范学院代表队获得了大学组五人带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样的结果离不开大家长期的艰苦训练,更离不开王俊老师辛勤的指导。
六、总结经验
在这次艺术体操集体操比赛中,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艺术体操是综合性,全面影响身体的运动项目,对身体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应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二)比赛套路练习,然后分解教学,操化、难度、配合分别进行专门的练习。在大家都能掌握的情况下跟音乐进行整体的练习。每次训练中套路的练习放在身体素质后面,在身体机能被激发时进行套路的练习。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 ;高校团体编排 ;应用 ;可行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 G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80-1
21世纪进入了发达的计算机互联网时代,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就计算机在高校团体操编排中的应用而言,它实现了团体操编排的统一化练习,节省了场地资源,此外在团体操编排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编排老师可以准确快速的定位排练人员的动作及活动方向,提高团体操的整体感,促进团体操的发展。
一、高校团体操现状
团体操的发展有赖于团体操中的编排设计,在我国的高校团体操编排设计中,仍沿用传统老旧的手工绘图,严重制约了团体操的发展脚步。原因在于,一来手工绘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团体操编排不必要的资金支出,二来工作过程中程序相当繁杂且工作量大。另外,手工绘图无法实现动态演示团体操的整个编排设计,如此一来,编排者就无法观摩团体操整体编排效果,从中找出不足,以便更好的修改与设计。
二、影响高校团体操编排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校团体操的出现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它融合了多种艺术在其中,在编排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其编排的程序复杂,影响了高校团体操的快速发展,以下就是笔者据调查所总结的关于影响高校团体操编排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编排者难以全面掌握表演者的实际排练状况
(二)仅有单纯的老师指挥,难以保持整个编排的整体化
(三)编排老师实践机会有限,缺乏实践经
三、计算机在高校团体操编排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践
(一)利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实现团体操的动态表演
传统的团体操编排模式运用的是手工编排,无法进行动态演练,而计算机在团体操中的应用可实现团体操的动态演示,编排者可以通过观看计算机上的动态演练,从而找到编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团体操涉及的领域比较宽广,一般都会选择大型场地,这更要确保演练的准确无误,利用三维建模实现团体操的动态演练,一来演练操作过程中耗费的资源小,为高校节省大量资金;二来建模可以长期利用,编排者无需再担心场地问题;三维建模的利用节省了手工编排的人力物力,使整个编排过程更加简单明了,且编排可以不限次数的演练,大大提高了编排的完美程度。
(二)计算机的模拟灯光与特效,呈现相对真实的编排效果
现在的商业团体操基本上都是选择晚间演出,而学校在进行团体操的教学和排练却是在白天,原因在于传统的高校团体舞编排需要编排老师在现场亲临指导,白天排练有利于编排老师观察整体的编排效果,从而进行有效指导,但这并不能达到商业团体操理想中的效果。利用计算机的模拟灯光与特效,可以呈现相对真实的夜晚场景编排效果。计算机中的粒子系统,运用其本身的喷射效果可以实现礼花绽放的效果,为编排呈现现场的真实感觉,让编排老师对自身编排的团体舞有更加确切的认识,从而进行整编,编排出更加完美的设计。另外利用计算机中的摄像机可以对模拟编排场景的每一处进行观察,不仅如此,利用摄像机还可通过镜头的调整,实现景深,运动模糊等效果,团体舞中运用计算机,提高了编排设计的水平,将编排效果以最接近现实场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三)计算机虚拟人技术的运用实现仿真排练队员
计算机虚拟人技术的应用原理是用规则的格网模型技术构建出人体的整个骨架,在进行计算机的编排演练场景中,要使仿真排练队员实现动作排练,需要编排老师对其骨架模型进行动作方位上的调节存储,对于大小不同的场景可以运用等比例缩放工具来调整模拟场景的大小,另外计算机有专门的资料库可以提供模拟人物的服装,道具等,实现真正的仿真排列,让编排设计更具有创新,提高高校团体操编排设计的水平,促进高校团体操的发展。
(四)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实现整个编排队形的变换
在团体操编排中最难把握的就是整个队伍的整体化,在实际演练中,编排老师有限,不能正确把握每个人动作的正确性,不能进行一对一指导,难免会出现个别排练人员不清楚自己的方位或者动作不娴熟等情况,对于这一现象运用计算机的模拟场景可把控整个编排过程,实现编排队形的变换。计算机在进行虚拟编排时,系统会自动的将模拟场景生成一个个子区域,而这诸多的子区域就是控制编排队形的关键。要实现整个编排对队形的整体变换,只需要编排老师在模拟演练前确定好每个模拟队员的指定位置和路径就可以了,模拟演练过程中,每个模拟排练人员会根据编排老师指定的运动路径进行演练,这样一来,可以让每个演练人员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动作,确保整个编排演练动作的精确性,实现整个编排效果的整体化。
四、总结
高校团体操中运用计算机三维建模、灯光与特效,虚拟人等功能,显示出整个编排过程及人物动态实现编排设计的整个场景演练,从而快速找出编排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整个团体操编排技术水平,让团体舞在商业汇演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涛,孙守迁,潘云鹤.面向艺术与设计的虚拟人技术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5(13):145-147.
[2]崔巍.计算机辅助运动训练系统研究与相关子系统的实现[J].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08):232-233.
[3]李想,孙守迁.艺术体操项目计算机辅助动作编排及演示系统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报,2012,8(6):121-122.
篇7
调查显示47名啦啦操教练员中,共有女教练员35人占总体的74.5%;男教练员12人占25.5%,由此可见,河南省高校啦啦操教练员男女性别比例相差较大,这与健美操、啦啦操项目本身的特点有一定关系。也不排除人们对啦啦操的认识有偏见,其实啦啦操并不只是女生的专项,全国已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男运动员。(如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68.1%的教练员是健美操专业毕业的,体操专业出身的占17%,艺术体操专业出身的占8.5%,其它专业毕业的占总体的6.4%,啦啦操专业出身的几乎没有。对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啦啦操来说,作为啦啦操教练员,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否则很难吸引更多的学生长期地参加到此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中,所以目前高校从事啦啦操教学的教练员必须长期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科研能力情况分析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使教练员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发现和解决教学和训练中的问题,并不断创新,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和训练实践,不仅有利于教练员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教学训练实践的进步,从而确保学生获得技术和知识的含金量。科研对于教练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体育前沿性的发展变化、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表4)从调查数据来看(表4),从未发表过关于啦啦操方面论文的教练员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0.9%,发表1~2篇论文的人数占14.9%,没有人发表5篇以上有关啦啦操的论文。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练员的科学研究实力薄弱,也间接的说明教练员在啦啦操知识方面的欠缺,而教练员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的效果,高水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练员的科学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
3评判员等级及进修情况
一个教练员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训练技能之外,提高评判员的等级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对规则的认识。教练员需要掌握项目特点,精通比赛规则,了解啦啦操运动的最新发展趋势,多方面、多视角的探索,才能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训练,并编排出有新意的啦啦操动作。在47名啦啦操教练员中,其中12人为中级评判员,有2人为高级评判员,荣誉级评判员的还没有。此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评判员队伍培养规模较小,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专业评判员队伍,仍需进一步的加强。(如表5)调查显示,参加过3次以上啦啦操培训的有3人,参加过1~2次啦啦操培训的有12人,有32人从未参加过全国啦啦操培训班,大部分啦啦操知识都是自己通过电视、网络等自学而来。此数据充分说明,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练员参加全国培训班的机会较少,比起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这势必会影响教练员的素质和训练能力等。啦啦操是一项新兴项目,内容更新速度非常迅速,作为高校的啦啦操教练员,必须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否则会导致内容陈旧,训练水平低下,学生也很难有兴趣参加。由于技术水平的低下和落后使得河南省高校啦啦操水平处于较低层次,为提高河南省啦啦操水平,今后应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啦啦操教练员进行培训学习,来提高啦啦操教练员专项知识和业务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啦啦操教练员队伍较年轻,男女比例差距较大,虽然大部分是由健美操等专业转项而来,但经过自学或者培训完全可以承担啦啦操的教学训练工作。大部分教练员是中级评判员,科研能力较弱,这将制约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水平和本专业的继续发展。
4.2建议
篇8
说江疏影,就不得不提阮莞,毕竟,这是让她红的角色。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江疏影出演校园女神阮莞,她把阮莞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演绎得非常细腻,不但赵薇给她盛赞,连电影监制、著名导演关锦鹏都惊呼她每一个毛孔都在吐露温柔的气息。
但是当初,她差一点就与这个角色擦肩而过。
江疏影去剧组试镜的时候,赵薇对她的评价是:“还不错,就是长得老了点儿。”江疏影听了以后,云淡风轻地一笑,心想,不合适就不合适吧。
就是这一笑,让赵薇压在心头想了好几天。一周后,赵薇定了江疏影来出演这个角色,因为几天的时间里,她的脑海里一直拂不去那张云淡风轻的脸,美而不艳,清丽脱俗。
就这样,一个温柔细腻的校园女神形象得以塑造。
演罢女神阮莞,江疏影又在未拍已热的《大宅男》中再度挑战“女神”,依然是淡淡的味道。
在她身上,会让人看到青春的不同味道――提到青春,人们会用各种热烈的词汇去形容它,比如奔放,比如火热,比如激情。但是江疏影并没有被那些浓烈的词汇包裹,相反,淡淡的,静静的,但是她往那儿一站,你会知道,这就是青春了。
虽然她出演的这部电影名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似乎青春终将逝去,但是看到她本人,却让人觉得,青春像是会永远都停驻在她这里,即便她年龄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她也依然是青春的。
每个人一路的前行,都带着过往的投影。
2004年,江疏影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三年后,她在第一届全球华人网络“非常短片”创意大赛中获“最佳女主角”。在接拍了一部名为《美女“如云”》的电影后,拍片的机会纷至沓来,成功的道路上一片光明,但江疏影却全然不顾,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去英国念传媒经济学,重返校园当了两年乖乖学生。
没有课程的时候,她会和同学去欧洲其他国家旅游。欧洲的游历让她看到了另一群人的生活状态,最最普通的人,过着平淡安逸而幸福的生活,与世无争,这也慢慢成为她的一种人生观。
老天的安排是有深意的,也许正是因为风轻云淡,江疏影的机会反倒越来越多。事实上,有很多机会要找的恰恰是这样风轻云淡的脸,而不是那些写满欲望,每一笔画、每个表情都经过精心筹谋的脸。
美得有灵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江疏影的气质完美地诠释了她的名字。
对于这个世界,她有着特别纯净的想象。就像她曾经幻想的留学生活,“穿着牛津的校服、带帽衫,旁边放个自行车,拿本特别厚的字典在草地上面,晒着太阳看着书……结果到了英国才发现整天下雨,没有可以给你躺的草地,都是湿乎乎的。每天基本就是憋在图书馆写论文,论文写不出来就满脸冒痘。 ”
回首往事,她言语轻松,压根没想渲染一下过去的苦难,其实略一渲染,就可以成为传播点,制造噱头。但是她却不,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呢,都过去了,苦也苦过了,我们多说点甜美的吧。 ”
在这样一段时光里,江疏影变得更加独立。更为重要的是,虽然读的是传媒专业,这段经历却坚定了她继续做演员的决心。“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挺怀念在上戏的时光,挺喜欢表演的,做梦都会梦见演话剧谢幕的时刻。演员需要阅历,在英国的两年是我特别好的生活经历。 ”
云淡风轻的背后,并不是女神不接地气的娇气矫情,恰恰相反,在生活的点滴中,她务实而又踏实。
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体校来物色艺术体操队员的人选。因为比较好动,体型很匀称,年幼的江疏影一下就被选中了。从此进体校一练就是七年。“小时候要一边上学,一边练习艺术体操,每天上完学校的课后就要直奔练功房。可能同龄的小朋友放学都在玩,而我们就要把课余时间全部放在练功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又被选进上海市艺术体操队,当时我是队里年纪最小的,又被规定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有时练功结束后还要自己洗衣服,而且,不光要面对练功的艰苦,还有一些因为年纪小而产生的各种不适应……但我当时也没想过要退缩不练了,想得最多的还是要坚持。就这么一路坚持下来,慢慢地学着独立。 ”
外表温柔,内心坚韧,所以她会让人知道,她美,但是有灵魂。
BLOOM×江疏影
BLOOM:几部影片中你都出演女神,大家封你做“学院女神”,你怎么看这个头衔?
江疏影:演员都是被动的,是碰巧吧,之前也没想过自己要演女神范儿的角色,正好碰到了《致青春》,正好演了阮莞这个角色,给人的印象特别完美,和大家有一种距离感。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我不可能永远去演阮莞,也不是说我演了阮莞我就代表阮莞。不过对观众这样的评价,我还是欣然接受的。
BLOOM:娱乐圈里,你最欣赏谁?
江疏影:张曼玉,我连英文名也用了她的Maggie,之前我有过很多英文名,只有这个保留下来了。我觉得张曼玉就是一个随心走的典范,她很独立,个性洒脱,还会顶着影后的光环去唱歌。她总是能够给我带来惊喜,她没有局限她的人生。
BLOOM:最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江疏影:解释,我觉得解释是无用的。人家说,“你看看你,几年不拍戏,这么好的时光”,我顶多笑一笑。我清楚我的选择给我带来什么,也不会去解释我为什么选择读书,为什么拍戏。
篇9
摘 要 现代健美操以融体操之健与舞路之美和音乐之韵于一体而令人耳目一新,它以动作创编科学,姿态优美以及对人体的健身、健体、健美和健心有益而吸引着人们。当今健美操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显示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遗憾的是,竞技健美操并没有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刊、体育学报及专家对这项运动的理解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加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几点可行性,希望对竞技健美操运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奥运会项目 必要性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竞技健美操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
二、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现状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影响健美操成为奥运会项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因素、项目自身因素等,这些因素不是对立和分割的,它们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影响和联系。提高裁判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严格执法的信誉,增加项目的参与人数和普及程度是竞技健美操进入奥运会的关键所在。在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行的同时,相信一定会对竞技健美操项目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如此形势,研究和探讨我国21世纪健美操的发展及对策,意义是极其重大和深远的。竞技健美操是健美操运动的竞技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其加入奥运会的可行性必将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竞技运动的发展。
三、竞技健美操加入奥运的必要性分析
(一)规则的完善与艺术表现方面
健美操规则每四年为一个周期,在前几次的规则修改过程中,比赛时间一直没有变动,但在2013-2016年的新规则中,单人操,三人操,混双,五人的时间变化为1分30秒加减5秒的宽容度。这要求运动员具有强健的体格和过硬的基本功,突出自己的艺术修养。这也是申请奥运项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加入奥运对技术难度的要求
根据健美操运动的表演特征和技术特点,新规则给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比赛场地的扩大,要求以运动员在更为广阔有效的空间内充分地展示动作,使同伴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协调,过渡衔接更具有冲击力和移动性,配合更具有观赏性,给观众以没的享受,激发了其对健美操更深了解的强烈欲望,从而对健美操运动起到更加广泛的推广作用最终与奥运接轨。运用技能转移原理,对具备竞技体操技能的运动员进行竞技健美操的专项技术培训,对迅速提高我国的竞技健美操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竞技健美操和竞技艺术体操包含相同的难度类别跳跃、平衡、转体、柔韧,每个类别中都有相同的难度动作;2.单个难度动作分值增加的变化形式也相同,都可以通过增加转动的周数和完成动作的幅度和难度来增加难度分值;3.难度动作都可以采用平衡、转体、柔韧、跳跃四组难度动作的连接方式进行编排,两运动项目可以相互借鉴。
(三)多元化的研究方向
竞技健美操的研究方向大致能划分为13种:音乐类研究、变现力方面的研究、竞技健美操编排类研究、规则类研究、理论类研究、难度动作技术分析类研究、训练类研究、运动心理方面的研究、运动生理方向的研究、运动医学方面的研究、运动员选材类的研究、竞技健美操教练员方面的研究、和其他方面类的研究。这些科研论文运用于训练和比赛中,使得竞技健美操运动快速的发展。
(四)面对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竞技健美操是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要使它成为一个人文化、经济化、全球化的体育项目是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探究的。规则要求在完成成套动作均衡、流畅的表演路线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利用比赛场地,不仅仅是比赛场地的各个角落和赛场中心,还包括赛场所在的全部空间。新规则中将空间划分为三个维度:地面A站立和空间中C。根据空间转换的归类统计可划分为以下5种空间转换类型:A-B、B-A、B-A-B、B-C-B、B-C-A;移动方向有向前、向后、横向、对角线或弧线五种,当然也包括距离的长与短。
混合双人操和三人操的比赛场地扩大,对运动员的体能、完美身体姿态各个关节的正确位置,主动和被动的柔韧、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1分30秒的时间内跑动的范围增加,不论是地面、站立还是空中都要求运动员体现出规则所要求的复杂和多样。
四、结论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极高并不断创新的运动项目,更注重艺术性创新,动作技术的完成将更加完美,难度动作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只有对竞技健美操进行深入地、全方位地研究,并在各领域中有所突破,才能对竞技健美操的长足发展起到更为有力的促进作用,其竞技形式加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具备加入奥运项目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马鸿韬.竞技健美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旭.孙子兵法与现代竞技体育谋略[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O1.01.
[3] 俞继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0.
[4] 刘青.竞技体育管理方式[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6.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育美育目标
一、体育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认识、伦理、审美三大结构组成/故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教育目标中的“五育”可分为心理发展(德、智、体)和生理发展(体、劳)两部分。“五育”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各种功能若因偏颇而失衡的话,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来看,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育的实施,正是为了使人类在变易绝对运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产生出他的全面性”。所以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智育、德育、体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于美育在体育中的功能已不乏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功能。
1.培养身体美。身体美是体育自然美的表现,人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按美的规律进行的,毕业论文它表现出身体、线条、姿态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肤色的肌体美和生命活力的生气美。人体美历来就是无数艺术家代代耕耘美的沃土。“美的矿源”。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用十分热情的诗句赞美过人体古铜色的皮肤和坚实的肌肉。
2.培养精神美。列宁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也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精神美与身体美是密不可分的,精神美可以使体育运动放出光和热。由于体育运动也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荣誉的理想美;形成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
3.培养技巧美。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技巧美包括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反应敏捷等。这些运动中的画卷,如那飞驰旋转的滑冰运动员、转翻蹦跳的体操运动员、勇猛角逐的足球运动员、“横空出世”的跳伞运动员等,他们编就成美妙的诗篇。
二、构建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依据
本文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识别和把握,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寻觅构建美育目标的依据。
1.理论依据。美育的预期功能,是由其本质特征决定的,美育是什么?广义可理解为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而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美育的首要任务,是使教育者把握“美的规律”,即以非常突出、生动、鲜明的形象,充分而有力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或普遍性”。可见,体育教育中美学知识的起点,应是从事物内部普遍性与外部个性(即本质与现象)的高度统一中去把握“美的规律”,识别什么才是美。只有这样,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方可将感情与理论、经验与判断、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美与健统一起来,发挥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特有功能。其实,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即人格美。而人格美的基点是心灵美、精神美、外部表现则为身体美,而体育教育也正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2.历史依据。在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体育和美育都并列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中的射(射箭)、(御驾驶战车)都含有体育的因素,而居第二位的“乐”则是美育(自古以来不论是才子、闺秀、还是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等,都将琴、棋、诗、画作为自我修身的必修“四科”,“四科”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结晶。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美育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体现着时代和民族的特征,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儒家的“宽仁济世”,道家的“超凡脱俗”,佛家的“空虚明净”等,以如此登峰造极的高度俯瞰人生,以求心性的洁净、精神的自由、生命的超越,都是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学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的概念在延伸,美的载体在扩展,当今,硕士论文不论从美的形态还是从审美主客体关系来看,美育的内容已经横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几大类。远远超出了“四科”等文学艺术领域,但美的载体不管怎样延伸和扩展!永远将与人的心灵、身体分割不开。因此,在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应延伸到自然界与科学界!在社会美与心灵美,艺术美和方法论美等几种关系中,施“美”于“体”中、置“体”于“美”中,即以“体”为载体!拓展美的真谛。
3.现实依据。从现代化社会来看,威胁和腐蚀“美”的东西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背离”。一个人精神文明程度表现在人格的高度上:诸如被多种心理暴力驱使!对社会或自然进行破坏活动的人,其人格沦丧;为填不满的欲望之坑而忙碌,背负沉重包袱的人,其人格压得变形;自觉或不自觉、无休无止地争名夺利而勾心斗角的人,其人格进入误区;拜金主学科教育义,唯利是图的人、其人格已歪曲。这种种“背离”致使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索取”、“征服”乃至“破坏”;致使人与人之间情感淡薄;致使人与自我,即内部的人与外部的人发生冲突,乃至精神分裂症者日益增多……从现有的艺术教育来看,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教育很难养成创造的灵性,也难以营造出使受教育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地把握内涵之精、之形、之意去领略艺术的境界。
三、体育教育中构建美育目标的思路与框架
人为万物之精灵,万物之美莫过于人体形态与动作美,人体形态与动作美是历代美学家研究的课题与创作对象。人体的正常发育和正确姿态是人体形态美的基本要素,协调感和韵律感是人体动作美的基本要素。人体动作美与人体动作的速度、力量、灵敏等紧密相连,高度的形体动作美往往是在高速度、高难度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体育是促进人体正常发展,养成正确姿态,培养协调动作,发展身体素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许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体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戏以及花样滑冰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美的教育。有些活动如田径、体操、武术、游戏、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强烈的节奏感,在高速度、高难度情况下完成最美妙的动作……一个短跑运动员在竞赛中赢得千万人的欢呼,一个体操运动员表演高难动作,往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人体美的显示,给人以巨大的影响。体育和美育几乎像一对孪生兄妹。
因此,在当今美育活动的拓展与延伸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应力求遵循“施美于运动之中,医学论文置体育于美中”;让“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多彩”的思路中进行。所谓“施美于运动之中”,就是在体育内容中施以美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使美育融于体育内容中;所谓“置体育于美中”,就是揭示体育中美学现象与规律,研究怎样将体育教育活动提高到美学高度,以获得最佳效果,让美育溶进体育之中;所谓“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多彩”,是指在体育运动中让受教育者从生理层次进入功利层次、再升到道德层次,从而升华到美学层次,在体育运动中忘却自我、和谐身心、丰富灵性、发挥潜能,从而使人格得到美化。
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目标框架如下:第一,明确美育目的和任务。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美,即培养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第二,掌握美学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体育理论课中应划出1~3课时进行美学基本知识讲座;对于教师,体育中的美学知识应作为知识结构更新的内容之一,纳入提高教师素质的培训活动之中。第三,制订体育活动中各项美育指标,组织美育实践以及培训活动。第四,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组织研究小组进行体育课程中的美育开发,例如体育舞蹈就是体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的最好活动之一。
参考文献:
[1] 蔡仪.美学原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