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6 13:3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胡同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胡同文化

篇1

胡同文化、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许多人也许会感觉到,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看法:“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说起文化,许多人可能觉得高深莫测。探讨文化问题,必定是学者专家的“专利”。而说起胡同文化,并没有很严肃地讨论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出。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许多人也许会感觉到,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缕炊烟,一抹轻尘,长街里传来欢声阵阵,深巷中飘来酒香徐徐。这真是一处神奇的所在,它既有亲切的生活气息,又有悠远的历史风情。它,就是北京的胡同。寻常巷陌可领人生百态,街边路口何必曾经相识。人们常问,了解北京、走进北京文化的路究竟在哪儿?也许,它就在人们脚下,就是这一条条盛满了故事的北京胡同……

一条胡同 一段历史

“这可是一条将近1000岁的老胡同啦。”81岁的张奶奶语气发颤地说。

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国华商场的身后,有一条名为三庙街的胡同。也许人们并不知道,它就是北京城最古老的一条胡同,当地居民自豪地称它为“北京建都第一胡同”。

据了解,三庙街胡同的建设可以追溯至辽代,当时名为檀州街,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地居民说,在辽金时期,三庙街胡同就相当于今天的西单、王府井,是一处相当繁华的街区。三庙社区的书记张斌告诉我们,由于历史上这条胡同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因此得名三庙街胡同。

张奶奶打小就在这片儿长大,她对三庙街胡同绝不仅仅是熟悉,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眷恋。“每天,我都要来回走上几趟。”这位耄耋老人微笑着说,胡同里面既安静又安全,不像外面吵得慌。只要在胡同里转悠,就像在自个儿家里一样。

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陈光中表示,老北京人之所以喜欢胡同,首先就因为与高楼大厦相比,胡同之间的宽度较小,不会形成涡流,所以非常舒适宜居。另一方面,就是胡同里邻里相熟,院落间紧密相连,天然形成了一种既热闹又和谐的人文氛围。

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这句话看似比较夸张,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据清代《京师坊巷志稿》一书的统计,当时北京城就有胡同2000多条。到了20世纪40年代,《北京地名志》中记载的北京胡同已达3200条。而在1986年的《北京街巷名称录汇编》当中,北京胡同的总数已经超过6100条。

其实,在北京,胡同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北京城文化的脉络。它还似一座座北京风情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展映着万千生灵的律动流过。

让身边的文明不再失落

也许文化和文明真不是一对同义词,因为有时候,它们之间的冲突是那样的明显。

如果说,胡同可以算作北京文化的一个代表,那么,近年来,胡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却来得那样猛烈。有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配合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大潮的推进,北京胡同已经陆续被拆、改掉了1000余条。在这一过程中,即便是“元老级”的三庙街胡同亦莫能外。

如今,走在这条300多米长的胡同里,闭上双目,虽然辽金戈马、明清繁华似乎还会在脑际浮现。然而,仔细看去,历史的风尘其实早已远去,胡同的古貌也已如烟般逝去。柏油路、砖墙面所带来的,却只是机动车的呼啸而过,建设者的身影重重……

面对这种情势,很多文化界人士纷纷呼吁:“请保护北京胡同,保护北京文化的根脉。”

三庙社区副书记李深表示,很多老胡同都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它们保留下来,其考古价值、旅游潜力都将远大于拆除后的经济效益。以三庙街胡同为例,如果能够妥善规划,重建三庙,则必将有效带动这一街区的综合发展。

“北京胡同滋养了北京人,人与胡同又一起传递着北京文化的魂。”陈光中说到,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北京胡同是北京的,更是民族的、国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北京胡同就是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2011年1月获批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北京市将重构历史文化魅力走廊,推进历史名城风貌保护。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目前尚存的北京胡同会变得更具古风,已然消逝的北京胡同也会再度归来。到那个时候,北京胡同中的北京人,北京文化中的根与魂,也将得以继续传延下去……

“胡同”词源从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来看,对“胡同”一词的解释多与蒙古语有关,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胡同是浩特的谐音: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比如呼和浩特、二连浩特。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就依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的城镇、街巷等称为“浩特”。后来,“浩特”一词又被汉人讹读成了“胡同”。

胡同是忽洞的谐音:蒙古语中表示“井”意的词汇发音为“忽洞”。今天,内仍有许多地方以“井”命名,比如赛因忽洞、哈业忽洞。因为城镇居民的生活离不开井,因此“井”逐渐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忽洞”也慢慢演变成了“胡同”。

胡同是霍通的谐音:还有学者提出,“胡同”一词最早来源于女真语中的“霍通”。女真语把“聚族而居”表达为“霍通”、“火瞳”等词。由于女真语和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所以,在蒙古族人建立元朝以后,“霍通”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汉族人译成了“胡同”。

趣话胡同名 大栅栏胡同:在北京人口中,大栅栏读做“大石烂儿”,它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着名的商业街。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清朝时在街口装上了栅栏,而且栅栏很大,因而得名“大栅栏”。

锣鼓巷胡同:锣鼓巷胡同原来叫“罗锅巷”胡同,因为这条胡同两头低洼,中间隆起,像是驼背人的脊梁。又因巷内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平行相对,形似“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百花深处胡同:新街口大街附近有条名为“百花深处”的胡同。据说明代有对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了二三十亩空地,后在园中辟地种植牡丹、荷花、秋菊、腊梅等花,四季均有,也常有人慕名前来观赏百花,因此得名“百花深处”。

杨梅竹斜街:今天的杨梅竹斜街在清朝时叫做“杨媒斜街”,据说街上曾住过一个姓杨的媒婆,后改为杨梅竹斜街。 高义伯胡同:高义伯胡同其实原名“狗尾(音乙)巴胡同”,位于北京西单北大街东侧。解放后,因“狗尾巴”一词不雅而改为高义伯胡同,不少人曾误以为这里住过一位很讲义气的高姓老伯。

篇3

猎人一咬牙,沿着几乎被雪花掩盖的血痕奋力去追,他看到银狐的影子就开枪。

银狐放下死兔,微微停顿歇息,叫小狐狸不要乱跑,去和猎人周旋去了。有人会说,银狐应该躲进窝里去,料想猎人也看不到。可银狐的狐狸宝宝实在食量大,一只兔哪里够吃?而且小狐狸都很好抢,没规矩得很,只怕一只兔儿他们就要打个头破血流的。无奈,银狐这负责的母亲,必须要完成其他狐狸母亲的两倍的任务才能罢休。银狐适才歇了一会儿,觉得好多了,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近猎人去迫使他不敢再来捕猎。

银狐深吸一口寒气,发足狂奔。那速度,比刘翔还快!猎人本已因没捉住她而懊恼,没想到银狐又出来了。他很高兴,瞄准,刚要开枪,忽然觉得手指僵硬,已无法控制。脚什么感觉都没有,只剩下大脑还有那么一点知觉。银狐左右跳跃,只怕猎人开枪。

许久不闻枪声,银狐大着胆子靠近猎人。猎人被这风雪冻僵了,睫毛上挂着不少雪花。风,仍旧吹着。

银狐不放心,那尾巴轻轻一扫,把她吓了一跳--猎人的枪险些砸到她身上。猎人被冻僵了。

猎人的心跳渐渐缓了,银狐的心里,不知是喜悦,还是同情。接着,银狐做了一件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去其他猎人的家。或许有人想:银狐应该离开,保证自己的安全。可是,银狐想得更长:她希望猎人不再打猎,并劝告其他同行,不再在这树林里猎杀。因为,动物也会救人,她要证明:即使是我们狐狸,也是善良的,而不是你们说的"狡猾"!

她来到另一个不远处的木屋前,使劲撞门。咚咚的撞门声,引起了屋里猎人的注意。猎人披上兽皮袄,打开了门。呼!寒风吹进屋里。那猎人低头看到银狐,大是惊讶:这不是自寻死路么?这个猎人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猎人,他愣了一下,看到银狐前腿上殷红一片,就要把她抱进屋给她包扎。刚抱起银狐,银狐挣脱了一下,又跑到门外,想指引猎人去救人。那猎人似乎会意,在他简陋的皮衣口袋里,又多了一根绳子--用来将伤者捆在身上,好带那伤者回屋子。银狐身上挂着冰霜,跑几步一回头,来看猎人有没有跟上。那猎人顶着风,用最快的速度跑着。他远远看到那贪心猎人站在雪地里,连忙赶去,将他负在背上。猎人在茫茫风雪中忽然迷了路。银狐咪着眼睛,仔细回想刚才的路,慢慢走到猎人身前,拽了一下他的裤角,向前走。

雪落在银狐和猎人的身上,风,仍旧无情地刮着。银狐在这种情况下,却还是带对了路。二人一狐回到了第二个猎人的温暖的家。第一个猎人渐渐苏醒了。银狐累得很,看到自己救了这猎人,自豪涌上心头,一瘸一拐,又出门去了。

篇4

文章将结合文化产业特点,探讨在互联互通背景下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策略,希望为我国文化产业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互联互通文化产业新业态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提升全民族综合实力的关键。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而文化产业仍然坚持传统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身健康发展。如何创新文化产业新常态受到了广泛关注。

1、创新全新产业链

21世纪,文化产业呈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创意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生产力的提升,都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即资源高度整合、创意队伍及开放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面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挑战,我们需要兼顾文化保护及传承重要责任。现如今,互联网正处于普及阶段,多元文化交融在跨时空等方面实现难度较大。文化与科技、金融之间的结合,形成了很多新型门类。因此全面感知、智慧节点的文化生产力模式应运而生。就文化产业领域来看,智能连接型新型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开发、经营的组织,如科研中心、网站等,这些独立个体的高度合作,在信息、创意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日渐增强,并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条文化资源供应、价值等链条,进而为文化生产力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搭建全新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互通背景下,文化产业领域正在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成为文化生产力孵化、主要推动力。所谓平台经济,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凭借着现有的服务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易、增值服务质量。随着智慧服务不断推广,赋予了平台更加丰富的功能,如资源集聚、交易配对功能等。在实践应用中,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发展。针对前者来说,可以由设计研发、加工制作向衍生产品过渡。而对于后者而言,集聚了商业、信息及资金等元素,形成立体化新业态发展格局。如沪江网、东方财富等,已经成为具有较高成长价值的企业主体。

3、创新科技研发链

面对新形势,文化产业发展正以迭代特点形成全新的文化科技研发链。尤其是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科技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因此文化产业应保持现有优势,树立创新意识,采取自主研发、整合资源等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随着人类物质产能过剩,人们不得不强调对产品知觉、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创新。在此基础上,能够满足后工业时代中,人类对体验经济的需求,且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潜能。因此在实践中,促进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要结合软硬两种创新手段,才能够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详细来说,可以进行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开展移动分布,借助互联网技术,为用户随机使用、大量流动等提供支持,形成网络化结构[1]。二是降低边际成本,在智能终端基础上,广泛收集用户相关信息,以此来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三是高度集聚,在数字平台上,将大量内容服务集聚到一起,从网页、数据至视频,以此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培养用户忠诚度。

4、加强跨界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与工业、城市建设等方面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向创新方面发展,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制造业强调产品的核心,其实不然,周边产品价值要远远高于核心产品价值[2]。如iPhone为手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如果仅仅迎合消费者需求,那么乔布斯将会专注于通讯技术开发,但iPhone则不同,其开创出巨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从iPod、iPad至Pixar,衍生出很多新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人类文化娱乐空间范围,正因如此,iPhone才能够成为手机行业的领头羊。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的是,在互联互通时代下,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工业集聚区开始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深入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2013年,在视察广东工业设计城时,表达了对工业设计的高度重视。不仅如此,深圳、上海及北京凭借自身优势,迅速成为全国的文化创意先驱,在短时间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为其他城市发展做出了榜样[3]。随着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和探索新方法、新道路,促进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由“中国制造”朝着“中国创造”转变。

5、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当今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探索一条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亟待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树立现展理念,充分认识当前发展现状,并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并加强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不断提升产业综合实力,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大威,李春明,温泉,薛尧予.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6):22-32.

[2]花建.互联互通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24-30.

篇5

【关键词】江台;传统文化;问题要就

一、江台的历史文化起源

据《东台县志》记载:西溪即古临海县,相传为古县地,西汉以来就有此镇。作为东台的发祥地,西溪有着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享有“苏北周庄”的美誉。南唐N元元年即九三七年,于海陵县置泰州,设海陵监于东台场。清乾隆三十三年即一七六八年,东台从泰州分治后,泰州东北境九场四乡划为东台县,东台为县治所在地。因东台在海陵之东,而且地势较高,故得名“东台”。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古老的文化:以海春轩塔、宋代三宰相为代表的名贤文化;以泰山寺、碧霞宫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缫丝井、肝肠河为代表的“天仙配”民间文化;以通圣桥、八字桥为代表的“桥”文化……古塔、古寺、古桥、古井凝聚了东台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二、江K东台的历史文化传统

(一)世界一绝,发绣缱绻

发绣,顾名思义,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而享有“中国发绣城”美称的东台,其发绣技艺自然首屈一指。早在清康熙年间孔尚任的《西团游记》中载:东台附近的西团镇(古属东台场)晾网寺里藏有发绣观音佛像,被推为发绣珍品。东台发绣以其独特的工艺,以针,以发代丝,大胆借鉴苏绣、湘绣的技法,运用滚、施、套、乱的虚实针法,尤其是双面异色发绣的制作,开拓了发绣工艺的新纪元,把一个濒于绝迹的发绣工艺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誉满海内外的发绣城。其产品秀丽典雅,号称“世界一绝”,多次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金奖、“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全国优秀新产品设计”一等奖等称号。东台因发绣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台发绣,世界闻名,实至名归。

(二)鱼汤下面,味溢四海

东台的美食真的很多,而让出门在外的我念念不忘的,唯有鱼汤面而已。据传,清乾隆年间,一位御膳厨师因触犯御膳房的条规,被逐出宫廷,流落到东台,以卖白汤饺子为生,味道可口竟顾客盈门。后被一家面馆聘用,做起白汤面,生意更是兴隆,只因这白汤面的制作手艺不凡。原来这位御膳厨师制作的白汤面方法独特,做工精细:他选用鲜活鲫鱼,把腮扒光,把鳞刮净,洗干净后放在清水里泡上几个小时,晾干后放到油锅里炸,直到鱼起酥后才捞起,配以鳝鱼骨、猪骨、猪油、姜葱、虾子、白酱油等。加之用手工做的刀面匀细,宽汤大面,再放上几片肴肉和脆鱼,更是锦上添花。当时盐业兴旺的东台贾商云集,台城二十多家茶馆酒店,也都仿制供应鱼汤面,每天早市都是人满为患。鱼汤面是以鲫鱼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而鲫鱼有温胃健脾的功能,常食之,大有养肾健体之效。民间常说:“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

(三)千年古刹,泰山古寺

东台有座千年古刹,全称为“泰山护国禅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江苏省重点庙宇。泰山寺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原址为东岳行宫,与海春轩塔比邻,占地八百亩。这里红砖碧瓦,庭院幽深,山门朝北大开。这里寺中有庙:关帝庙、华佗庙、神农庙、鲁班庙、轩辕庙巧布其中,故有“一寺五庙”之称。寺内地藏殿后有一土山,山上屹立的碧霞宫金碧辉煌,东西有钟鼓楼对峙,碧霞宫内供奉的是东岳泰山大帝的女儿,号称“泰山神女”的碧霞元君,“泰山寺”由此得名。

(四)西溪胜地,天仙发源

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已经是千门万户耳熟能详了,而“天仙配”发源于哪儿却着实有过一场很激烈的争夺。就我们江苏省而言,就有四县市争取这一传说的首发地。东台人民不以为惧,满怀信心地认为:东台才是“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早在清嘉庆年间编修的《东台县志》上就记载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至今还有槐荫庄、辞郎河、桑家沟、房舍村、舍子头、凤凰池、缫丝井、金钗井、双鞋村、董永庙等五十多处遗迹,这些遗迹至今还保存完好。千百年来,董永与七仙女的美好传说在东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反映了东台人民善良仁厚的淳朴民风。如今董永的故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享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勤劳朴实的东台儿女正满怀激情,立志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创辉煌。

三、实证调研心得体会

兜兜转转一个暑假过去了,这个暑假我没有跟随“旅游热”去外地某个风景名胜赶热闹,而是认认真真的走了很多属于老家东台的角角落落。本以为这个我待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已没什么可探索的了,怀着应付作业的心情我开始了我的“旅途”。

富安、安丰、时堰、三仓、港、唐洋……这些我只从中巴车的车牌告示上见过的地方,我一个又一个地走了个遍。随着我到过地方的增多,那种应付作业的心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寻宝的兴奋,因为我发现,我越是走过这一个个地方,就越是发现,老家东台,竟然是一座我怎么也探不到底的宝库:说起人物,有西溪走出的三宰相,有“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有爱国布衣诗人吴嘉纪,有人民爱戴的好知县魏源,有抗倭英雄葛天明……说起风土,有中华桑茧第一镇富安,有苏中沿海的“小香港”港,有黄海滨崛起的工业城头灶,有三昧寺、八字桥、捍海堰、串场河、鲍氏大楼……说起美食,有泥螺、竹蛏、鱼汤面、陈皮酒、文蛤、溱湖簖蟹、松花皮蛋、下灶贡豆……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我成长的地方,有如此多让人心驰神往的风景。没有什么能比这种感觉更让人开心了,就好像一件我从自己已经穿过、洗过很多次的衣服口袋里莫名掏出了一笔钱,惊喜而不知所措。

一个暑假不算长,实在不够我把东台彻彻底底走下来。不过,这一个暑假听到见到的,已经足够支撑我完成这篇报告了。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我曾经深以为然。但现在颇觉得自己有些“有眼不识金镶玉”,东台,还有太多值得我去认真探索。

最后用罗丹的话来结尾: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篇6

摘 要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萌芽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并受到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深入,新环境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继续保持良好活力,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两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以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相互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之一,从传统文化中诞生,又良好的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两者的相互影响,能够为当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一、传统文化给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诞生源头可以往前追溯到原始社会,具有较为有缘的历史。最早出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产生的,包括了骑马、射猎等较为容易的项目。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多样性,主要是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导致的。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南方地区由于降雨充沛,地表河流较多,人口大多以部落或村寨式单位集中分布,故其民族传统体育中集体类活动占据了重要部分,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赛龙船、舞狮等等。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因为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环境下,地域广阔,但人口较稀少,因而居民均较为剽悍勇猛,常见的体育项目则以骑马、摔跤和射箭等等。在南北文化差异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五十六个民族又有着具体的传统文化差异,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更加丰富。以舞狮、踩高跷、赛龙舟、扭秧歌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就展示出了其丰厚的内涵。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又在儒、释、道等百家争鸣的思想中,有了新的发展内容,更为多样化。

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一类系统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民族传统体育朝着修身养性的方向不断进步,出现了形意拳、五禽戏等多样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部分体育项目还在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逐渐趋于娱乐表演性,注重礼仪性,而淡化了其原有的竞技性。而由于传统封建等级制等负面因素的约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二、民族传统体育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各民族的多样化发展,积累了多样化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对民族独有风格与深刻内涵的有效反映。从某种角度上讲,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传统文化的进步。

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影响,具备了各自的特色。而各个民族又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对各自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全面优化改进,某种意义上,民族传统体育同样也属于民族文化的关键性组成之一,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发展因素、语言、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不同,也使得民族内部的传统文化及传统体育趋于个性化、独特化。

以宗教为例,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教的诞生,同样也能够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的源头。传统民族文化与宗教相互刺激,共同发展。而传统民族文化同样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巨大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程度较深,包含太极、五禽戏、武术等以养生为主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是受到了道教阴阳平衡、佛教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习惯之中就有着具体表现,民族风俗习惯全面记录了该民族在以往历史发展中所逐渐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及对应模式,这不仅仅体现于该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传统体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较深影响。国内大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能够对应匹配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相互促进,一同发展

虽然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性较显著,但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发展,不同民族间的迁徙、搬迁及融合,甚至是不同民族间的战争,都使得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影响更为深入,各类民族传统体育也因此获得了发展机遇。

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末,以黄帝部落的干戚舞、蚩尤部落的角抵等为代表的早期民族传统体育就有着较为广泛的流传。自春秋战国开始,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及文化交流,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民族的长期发展,需要良好的空间条件作为支撑,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域条件。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常见项目及活动均有了较大发展,极大一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常见的包括丛林地区的射弩竞赛、江南地区的争渡、北方草原地区的骑射与摔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游泳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极大的反映出地域条件下人们差异性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这部分体育项目,也逐渐随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延续到了当下。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传统文化的长远进步奠定基础。一方面,需要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不足,并进行广泛推荐,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把握;另一方面,又应该合理巧妙的利用传统文化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相信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有利环境中,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均能够获得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介庵.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J].搏击・武术科学.2013(4).

篇7

雍和园成立于2006年,作为中关村一区十园中唯一位于二环内的分园区,雍和园同时也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10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从成立伊始,雍和园便具备了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先天特质,也在北京市范围内率先践行着中关村模式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胡同里的创意工厂

走出雍和宫地铁口,穿过人来车往的小胡同,一幢灰色的三层小楼近在眼前。方正的中庭是带天顶的室内空间,约有小半个篮球场大小,3层楼高,白天可以通过天顶玻璃采光。平时这里可以作为休息区、会客区,还可以举办沙龙、小型舞会,其中一边的2楼是开放连廊,站在走廊看着中庭活动的人们,也是一种惬意的放松。

这是“嘉诚印象·藏经馆17号”给人留下的印象。如今,在北京市东城区已形成包括嘉诚印象·藏经馆17号、方家胡同46号、人民美术印刷厂和东雍创业谷等在内的16家“胡同里的创意工厂”。

“这仅仅是中关村雍和园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中关村雍和园管委会主任彭湘说。

据介绍,近几年,雍和园管委会一直积极因地制宜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强化品牌建设。如今,京城黄金地段二环里形成了一批以旧厂房为“据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并且衍生出了一批以设计、改造、分租旧厂房,运营文创园为生的“旧厂房改造”企业,充分地发挥着这些老旧厂房的另一种价值。

自2007年以来,雍和园通过政府引导、多主体参与的模式,引导一批闲置厂房“腾笼换鸟”,植入创意产业元素,打造了独具雍和园、东城区特色的“胡同里的创意工厂”。

在充分尊重历史遗存的基础上,“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已吸引了超过500家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入驻,突破了原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建立起集创业服务、娱乐休闲和创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企业成长基地。

2010年,“胡同里的创意工厂”被评为新京味十大旅游名片,周边带动能力进一步彰显,通过统一品牌的建设和传播形成了“小集聚,大融合”的良好格局。

嘉诚印象·藏经馆17号是雍和园中旧厂房改造的的典范之一。“这里原是北京市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是由两栋3层楼房与两栋2层楼房组成的院落式结构。”北京阳光嘉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藏经馆17号项目开发过程中,北京阳光嘉诚投资有限公司依托雍和园,通过产权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腾笼换鸟”,对旧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挖掘原有建筑的特点,尽量做到保留与利用,突出创意产业的特点,用艺术的手法处理建筑。

该项目运营后,充分考虑到入驻客群的工作习性和个性化需求。如为了适应创意类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物业实行24小时办公。为了满足创意企业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需求,园区提供环境舒适、品质优良的公共区域,包括公共会议室、会客室、展室展厅等,完全是公益化的服务。

2012年7月,雍和园20多位文化创意企业负责人和文化创意产业专家齐聚这里,成立了“雍和园创意家俱乐部”。软硬兼施的举措,不仅探索了城市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新模式,也为旧城区保护与升级提供了一个样板。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发展历程,旧城区的保护与升级始终是一个核心课题。雍和园模式的独特性,在于其突破了传统科技园区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的扩张型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内部循环更新实现发展的新路径。

在产业结构上,坚持引进和培育空间占用少、附加值高、产业张力强的科技文化融合型企业,保证了对城市中心区宝贵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在空间布局上,始终遵循风貌保护为先的原则,以保护带动发展。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连接文物古迹、胡同风貌和工业遗存的纽带,激发创新创意活力,促进了城市文化自身的有机更新。

创意点亮北京

雍和园还十分注重区域文化氛围的培育和品牌建设,每年一度的“创意点亮北京”文化艺术节不仅为辖区文化企业提供了高端推广示范平台,累计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量也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反哺于城市文化建设和人民文化生活的终极价值。

“以ACT设计师团队设计的灯光装置《OVO》为代表的充满设计和艺术灵感的灯光秀”、“云集了龙神道、牛奶咖啡等16组国内外一线歌手、乐队,以最民族、最流行为主题的音乐节”、“模拟高尔夫、数字健身车、视频互动创意体验”、“充满创意灵感的胡同创意之旅”......,今年8月份举办的第三届“创意点亮北京”文化艺术节活动以一场在城市中心区的创意盛宴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活动以“绿色、生长、原创”为主题,重点突出由“国际灯光艺术节”、“‘无限星空’音乐节”、“盛世骄阳云中剧场”、“创意市集”、“视频创意互动秀”和“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展”等六大板块组成的地坛主会场活动和主要包括“‘创意之旅’活动”、“建设城市灯光软实力高峰论坛”、“雍和放映”等三大板块的分会场活动。

雍和园与北京市和东城区上百家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深入合作,通过创意化地呈现文化演艺、影视出版、创意设计、数字新媒体和创意旅游等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成果,为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一场极具观赏性和互动性的“创意盛宴”。

多年来,中关村雍和园从产业基础服务、产业功能服务、产业化升级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打造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示范推广平台,充分彰显了东城区作为首都文化中心区的鲜明特色,打造并强化了“文化东城”品牌,成为了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

为充分展示雍和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近距离体验创意,乐动天下、天脉聚源、中文在线等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将共同打造本次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活动版块——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展,让广大市民和游客通过参观和互动体验,感受科技文化融合的魅力。

“双重身份”的优势

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是当下很多文化创业产业园区的选择,因此,有限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然而,当当网、光线传媒先后上市,成为民营文化企业的佼佼者,聚焦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雍和园。

成立6年以来,雍和园科技文化型企业集聚效应凸显,产业链条完备。园区内集聚了光线传媒、北广传媒、当当网、歌华文化、中文在线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一批科技文化融合特点显著的重点企业,不仅引领了数字传媒、数字版权、移动新媒体等典型的“以科技为手段,以文化为内涵”的核心产业,也逐步构建起结构完整、交易成本集约的产业内部链条。

此外,以全新理念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服务平台,也使雍和园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文创产业的快速集聚和发展。目前雍和园内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近150家,2011年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文化类企业超过半数。

在发展过程中,雍和园充分利用其同时作为科技园区和文创产业集聚区的“双重身份”优势,搭建融会贯通的政策和服务平台。引导一批具有科技研发和应用能力的文化企业加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使其与传统科技企业平等享受中关村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并以此进一步激发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同时,雍和园还开创了“定制化”的公共服务模式,在结构上形成了园区、重点楼宇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多层服务平台,在内容上紧抓知识产权、人才培育等对推动科技文化融合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核心环节。既坚持政府主导,又充分调动企业自主性,以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为依托建设的版权和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已经在北京市甚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雍和园已经初步确立了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符合区域和产业发展双重要求的理念、政策及服务体系。

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

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北京市积极施行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背景下,雍和园的发展机遇与瓶颈并存。

一方面,政策环境的共性问题依旧突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无论在力度上还是针对性上较科技企业政策都有较大差距。推动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政策目前仍处于方向层面,缺乏可操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另一方面,雍和园本身发展也存在特有的掣肘。

首先,有限的空间载体阻碍了产业实力的进一步壮大。雍和园现有面积约3平方千米,根据权威国土资源部门统计,雍和园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在中关村10个园区中名列第一。但由于园区一半以上位于文物保护区内,现有楼宇几乎爆满,可供文化企业入驻的空间十分有限。

篇8

一、平江花灯戏的艺术特点

中国曲艺文化是有声有色的中国民族发展史的艺术转载体。平江花灯戏属于地方剧种,原名平江灯戏,据相关史料记载,平江花灯戏源于唐代,民间称为“灯戏”。历代民间艺人组成业余班社在农村演出,以平江方言为主。有传统剧目100多个,多反映农村生活,乡土气息较浓。每一戏种的形式,都有它产生的内因,该戏曲主要有如下两点艺术特色:

1.独具特色的古音发声方法

平江花灯属于湘北花灯戏。平江属赣方言的次方言,在整个方言学中是一种独特的门类。循平江方言主音规律,占全县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地域,纯属土语。若览文朗读,大多合乎唐宋音韵,而口语俗谈则偶尔保留着上古韵间。本境地域奥僻,外人罕至,即便有外人迁入(人),往往仅需经一两代,其语言、习惯即完全同化。这个方言从声调、声母、韵母等都与其它语言有明显区别。

平江保持着古老的发音方法。平江花灯戏就是运用这些古音表演的戏曲艺术,这一艺术价值是非常大的。目前平江方言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平江虽然普遍都讲平江方言,可是随着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很多平江最古老的发音吐字,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平江最古老的语音语调也面临着逐渐失去其原有韵味的危险。平江花灯戏是以平江方言进行演唱的,就此推之,随着方言的逐渐改变,而醇正的平江花灯戏也会随着走向消亡。

2.独特的戏曲表演艺术

一种戏曲的鉴赏,主要是通过对戏曲在唱、念、打、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鉴赏的。平江花灯戏的表演艺术是非常特别的。

(1)带有即兴发挥性的表演。不少剧目中,几乎都是笑闹,逗趣的噱头,人物多为一旦一丑,或一丑二旦,丑和旦的表演,任其自便,在不影响整体剧情发展方向上自由发挥,可从平日的生活和演出现场吸取笑料,即兴表演。

(2)仍具有花灯表演的痕迹。湘北花灯戏正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戏曲故事的情节,由唱、打发展为唱、做、念、打。

(3)吸取了说唱艺术的说和做。平江历来有渔鼓、莲花闹、送春、赞土地等说唱表演,通过说唱介绍故事,传鉴,以唱为主,有道白,有表演动作,湘西花灯戏许多道白、唱法、表演都来自说唱艺术的技巧。

(4)从民间舞蹈中吸取表演技巧。平江有古老的狮舞、龙舞、巫舞及民间的彩龙船、扎故事等。湘北花灯戏的舞蹈动作,凝聚了民间舞蹈的精华,这可以在三花、花旦的表演动作上看出。

二、电视纪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要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必须建立相应的载体。传统的保护手段是简单的,主要是“两元线性研究”――文字和图片。保护手段非常单一,对文化保护的各方面无法一一顾及。其实,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式是“活体传承”,但是由于现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只能加大力度去呼吁民众主动去学习和传承戏曲。影视技术是20世纪人类发明的成果,电视影像化“声画一体”的艺术形式对戏曲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比较全面记录和保存作用。

(1)影视手段具有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的功能

影视人类学在对文化进行关照的时候,使用摄像机,通过感光乳胶材料、电子光电的磁转换产生视频信号并辅以同期录音方式。比如,平江花灯戏的经典剧目《四季相思》中,词曲所唱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因为丈夫远行,而四季守望。词中充分表露了女子的心境和感触,同时在表演的动作上,要求表演者能身临其境,感情真挚流露;时而泪眼盈盈,时而含笑带望。而这些立体的表演现场不是传统保护手段可以做到的,然而运用电视纪事可以把戏曲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唱曲声、伴奏乐器声及环境自然声真实记录下来,并且可以作不停顿的连续记录。文化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也是动态的,随时发生着变化,比如,花灯戏现在的唱词和原先老辈留下的唱词就有明显的时代差异。通过影视手段将其记录保存下来,当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乃至消失以后,人们仍然可以在相关的影视资料中看到曾经的场面,了解前人的文化和知识。平江花灯戏所使用的古语方言其实就很难用文字去记录和传承的,利用这一声音同步采录的方式有效的进行了全方位的存留与保护,同时也完成了人类学的研究。

(2)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合用影视化语言记录和保存

与有形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生动活泼的形态出现,与民众生活密不可分,它主要依附于个人,依靠身口相传保持一种非物质的形态。它往往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法,依靠特定民族、特定的人的展现而存在。利用影视化语言能淋漓尽致地鲜活再现,文字记录和口头描述很难达到如此逼真生动的效果,该手段长于记录动态的事象,具备真实客观和形象的表述能力,能够将民俗文化的“活”形态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活态文献”。

(3)影视手段具有传递和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要保护、记录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化外,同时也要注意各个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影视化语言适于形象地记录文化现象,它能把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不仅仅留存于民族内部,而且提供给众多观众并广泛宣传。

影视手段在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上具有形象生动,可信度高,传播性强,真实性大的特点。首先,它提供给观众的主要是以形象、声音和字幕组成的直观信息,信息源来自于拍摄现场,最后完成的影片也根据现场采集的素材编辑而成,因此它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比如:花灯戏具体演唱的过程,唱、打、念、做完整的舞台艺术效果,完整的说唱艺术形式和完整的表演展现。

其次,影视手段具有文字符号不具有的直观性,所要传达的信息不需经由文字的中介,直接由形象画面负载,摄制者能够把文化的原貌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至于发生像书面文字那样,要将形象的画面转换为文字来表达所造成的信息丢失,观众直接面对形象画面,人们接受的信息更准确,感受更真切,可谓“百闻不如一见”。

第三,影视手段在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中,以释放形象和声音信息让观众了解影片内容,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都能看懂画面的形象语言,大大减少了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一的障碍,能拥有广泛的观众。

第四,影视手段以视听复合信息直接作用于人耳,这比单独视觉或听觉的刺激强度更大。一般而言,刺激强度越大越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篇9

杨宝哲

有一天,一只狐狸和一只小白兔在一个山坡上遇见了,它们由于都要去考场,但却都迷失了方向。

原来狐狸见到了小白兔就心生邪念,想找机会吃掉它。但是由于考试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它们还是互相帮助,战胜眼前的困难。小白兔对狐狸说:“我知道大树树叶密的那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那一面是北方。”可是这四周没有一棵大树。

“对了,我带指南针了!”小白兔对狐狸说:“我带你去考场,但是你要守信用,不能吃掉我。”狐狸点了点头同意了。他们顺着指南针指示的方向来到了考场。刚想进考场的时候,狐狸一把抓住小白兔的尾巴,准备吃掉它。小白兔急了,反问道:“你不是答应不吃我的吗?”狐狸听后哈哈大笑道:“我们狐狸从来都是说话不算数的,你上当了吧?”一边说一边向小白兔扑去。

篇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由政府直接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其中的文化遗产主要指古迹、建筑群、遗址。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人们意识到那些“无形的”(intangible)、世代相传的、活态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定。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我国先后于1985年和2004年批准了这两个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为《非遗法》)颁布施行。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实践的深入,对非遗本身及非遗传承规律的认识还在深化中,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还在探索拓展中,政策和制度建设也在充实完善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非遗的“本质”

非遗的本质特征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公约》的这段定义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是“世代相传”,强调这种文化遗产是现在还在延续的,而不是已经失传或被时代舍弃的。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时,要求重点说明:“当前该非遗项目对其所在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意义”。

二是“互动”和“不断地被再创造”,强调非遗是能动的实践。这是非遗与文物的本质区别。跟什么“互动”?跟自然和历史的变迁互动,跟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互动。什么是“再创造”?是在传承实践中不断形成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非遗将在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反映出文化的延续发展。

三是“认同感”和“持续感”。强调非遗的传承实践不仅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秉承的传统,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持续地感受到文化多样性仍在丰富,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仍在奔涌,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里要注意到:多样性和创造力,不仅指过去形成的遗产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也是指现在与今后的传承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

非遗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公约》和《非遗法》在定义非遗时,都用了一个关键词:“视为”。《公约》的表述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非遗法》的表述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这两个“视为”,指出了非遗的价值认定主体,即:某种文化现象或表现形式是不是某个民族或社区、群体及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认同。缠足不能被认为是非遗,不仅因为它是已被抛弃、没有任何当代价值意义的历史旧习,也因为它是强加给持有者的,从来就没有得到持有者的真正认同。

非遗保护的“根本”

中国剪纸技艺是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的非遗项目。中国剪纸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活动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是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中国的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历史上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剪纸题材和样式,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创造力。同样,今天和明天的剪纸出现哪些新的题材和样式,也将继续反映广大剪纸传承人和爱好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根据《公约》和《非遗法》,保护(safeguarding)措施主要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保护(protection)、传播、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弘扬和振兴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完整保护链条,体现了保护措施和保护效果的深化。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主要从六点加以判断。

第一,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

第二,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

第三,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

第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

第五,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

第六,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工业化、城镇化条件下的非遗保护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命题,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如何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政府要谨慎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悉心维护和改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要切实防止和纠正不尊重文化遗产、轻视社区文化传统、损害传承人群权利的行为。对传承环境或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传承面临严重困y的项目,应及时组织记录其核心内容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到技艺,以利其他传承人学习借鉴和研究,或在适当环境下实现复兴。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要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在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量迁出原居民,人为切断非遗传承人群与当地民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联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和当代实践能力,扩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努力扩大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习人群。

用大历史观看待挑战

传统知识和技艺同样是在长期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逐步积累增长的。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一代代传承群体和个人或潜心钻研体悟,或与人切磋互鉴,或外出游历取经,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参悟要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一种知识或技艺从甲地流传到乙地,被乙地消化吸收并增加新的元素,再流传到其他地方甚或回到甲地,在这过程中新的技艺、作品、风格、流派和门类不断涌现。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蔚为大观。只要传统还在发展,就不能人为规定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知识和形态是传统的终点。

再从中外文化关系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看,文化传统的丰富与发展,与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员和生产技术流动密切相关,与不同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的互动交流密切相关。在社会生活变化较小、人员流动较少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缓慢;在社会变迁剧烈、文化交流深入、贸易活动频繁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明显。而开历史先河的重大文化发展创新,往往出现在变化的时代。因此,看待非遗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有大的历史观。

在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时代,文化传统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同时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产生文化史上标志性风格或作品、产品的历史机遇。不尊重遗产、不注重保护遗产、歪曲遗产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做法,会导致遗产遭到损失和破坏;禁锢和扼制遗产持有者的创造性表达权利,也会窒息文化传统的生命力,错失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机遇。

如何用“一个”带动“一片”?

能力建设直接关系非遗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实践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非遗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文化部、教育部实施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点正是帮助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这些能力。基本要求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强基础,是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本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当地人知当地文化;强化对所持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与把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拓眼界,是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和社会需求变化,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增学养,是丰富文化、艺术、材料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这项工作受到传承人群的普遍欢迎。参训学员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一些学员回去后又自己办班,把学习所得让其他传承人分享;有的则办起了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传承非遗,起到了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参与高校普遍认为,研培计划不仅给传承人群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关于传承人群的学习与传承创新,有四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

第一,非遗的传承人和所有人一样,都有学习新知识的权利。并不因为是传承人就不需要学习,更不是承担了传承的义务就必须放弃学习新知识的权利。虽然现实情况是不少传承人教育程度不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承人群的自身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将主要由受过学历教育的人群来承担。将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视为与现代教育不相容,是对非遗保护的误读。《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特别鼓励”:“在高等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促进开展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活动。”

第二,保持非遗项目的传统特色与传承人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是对立关系。剪纸、年画、泥塑、面花等传统手工艺术,其表现往往有较强的象征性。帮助传承人获得一些材料、色彩、构图、造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不是要改变他们的艺术表达习惯,而是帮助他们加深对所持项目技艺特点的理解,提高对材料、色彩和图案、结构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俗话说,艺不压身。多一门知识,就多一份技艺精进的可能;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片发展的天地。很多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都有过在大学学习和参加高水平培训的经历。

第三,很多传承人不是不想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是没有条件接触;不是不愿改进材料、提高技艺,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学更好的技艺。有的剪纸艺人剪一头牛很像,剪一匹马就不像,是因为他看的牛多,见的马少,也没有专门学过画马,欲求其真而不得。有的农村妇女照猫剪虎,不是这位妇女喜欢用猫去表现虎,而是她受种种条件所限,没有机会看到真虎。我们不能为了照猫剪虎的“原汁原味”而不让她看到真虎,也不能为了这“原汁原味”要求她的女儿、孙女,都只能照着猫剪虎。去年底到北京一家服装企业研习的一批湘西绣娘,看到竟然有这么多颜色的线可用,都很有感触。有的绣娘说:现在大红大绿的颜色也是受材料的影响,因为当地农村只能买到很少几种线,想绣什么颜色也做不了。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各地时,传承人群能不能获取新知识和信息来丰富自己,提高技艺,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更高水平的传承?国家要不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答案是肯定的。

第四,创造性表达是每个持有者和传承人的权利,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能不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则取决于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如此,他们会接受;反之,会排斥。有的当时不接受,过一段时间又被接受;有的当时接受甚至流传开来,过一段时间又被摒弃;有的被认为脱离了原来的传统,但又被更大范围的社区和人群所认同,成槲幕多样性之树长出的新枝。这是文化传统的大众选择和历史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定是把本民族传统与时代特点结合得最好的。

不可或缺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