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范文

时间:2023-03-18 23:0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苦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苦旅

篇1

当西方人千里迢迢地漂流来到中国,去到敦煌时,给了几枚金币看守人,于是大批大批文物流向西方,到现在的历史学家要研究、购回文物时,就要巨额购回。尴尬啊!

当泰山石碑被弄烂时,又有几个为之痛心疾首?!当发现文物时,又有几人为高兴过?!当人们……中国人现在时为过中国文物关心过、担心过、高兴过?!——没有!

肯德基、麦当劳、西餐厅是中小学生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有哪位学生,甚至大人说得出、品尝过中国流传已失传——起码很多人没见过!

当孩子们如数家珍地说西方的节日、星座代表着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哪有人记得中国的礼仪和经典读物?!我想,现代社会基本没有人会背《言语》《老子》《三字经》《诗经》等等——这都是中国人以前的崇尚之读物。

中小学生们最记得的就是什么圣诞节、西文情人节等等,圣诞节还互相送卡呢!真令人以为是过大节日。到了中国传统节日,大年三十难寻气氛——或说是刻意的气氛;元霄节元元霄,只当是平凡的一天;中秋节没中秋节的气氛,甚至大多数人不赏月,更有甚者,一家人都没齐;重阳节没什么人登高,也是一次平凡的日子;七夕没情人,西方情人节满街都是……昔日的中国传统节日气氛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当月老变成丘比特,生肖变成星座,“仙术”,“法术”这两个名词变成“魔法”,当茶变成咖啡……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已经衰落了。或者说在一片“洋声”中“退役”了。

篇2

【关键词】《文化苦旅》:人格构成;文化走向

一、笔端物像色彩纷呈,文化底蕴深厚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卅I》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的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骚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真正赢得读者的赞誉

在《文化苦旅·笔墨祭》一章中,曾有着一大段描写“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将文人、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按理说作者非常擅长写文化史论,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这并非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不是用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文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得的。在这个群体里,有李叔同、李白、白居易、坡……这些历史人物为我们所耳熟能详,他们寄情与山水风物,或归隐田园、或遁迹空门、或吟风颂月,纵观整部中国文化史,恰恰由于这些故事的点缀而熠熠生辉。这一个栩栩如生的个体,用各自的个体人格震荡文化的湖面,撞击着思想的围墙,于是情感的碎末飞扬和荡漾起来,而余秋雨走笔“随物赋形”,将这些碎屑和波纹及时的捕捉,赋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鲜活的生命,赢得读者发自内心的赞誉。

三、沉郁风骨和空灵笔法融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将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在《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作者娓娓道来,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文化的流通歇滞、人生的悲欢离合,让人读罢不仅掩卷叹息。在这近乎于悲剧般的体验里、蕴含着悲壮、深刻的美,让我们无法区分哪一处是沉郁,哪一处是空灵。只能静静的享受这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整体美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着。从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也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是问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陈眉公:《小窗幽记》,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5]歌德,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篇3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生活着,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篇4

《文化苦旅》 传统文人 形象解析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重点指向中国文化人的文化灵魂。中国传统文人受儒、道、释三家影响,既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执着,也有道家“无为而治”的飘逸,更有佛教“超然物外”的洒脱,形成了他们复杂的人生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别具特色。因此,余秋雨关注的并不是各处的风景名胜,而是风景之中蕴藏的文人精神。正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切关注,才使得他在寻找着散落在各地历史山水间的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勾画出一系列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人形象。

一、忧国忧民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古代文人自小就被培养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中国的文人学士,是历朝历代所有阶层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身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却有钢铁般的意志,一身的傲骨,不管是面对外族的侵逼,还是权奸的挤迫,始终坚守着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保持着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关怀之情。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自中国第一朝夏朝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远有商纣时期的比干丞相,剖心求谏;近有清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他们在灾难、痛苦乃至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大勇大智,无不是出于自觉承担的神圣使命感。这可以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印记,也是每一个浸染于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学士抹不去的烙痕。《文化苦旅》中《道士塔》、《莫高窟》等作品正是此类精神的代表作。?

二、敢于突破自我,成就非凡一生中国文人历来追求“学而优则仕”。当官,是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最终途径,而中国文人的自我价值并不只有这单一的路可以走。《柳侯祠》中主角柳宗元,作为一位贬官,而且是已在永州呆了10年的贬官,“日子孤寂而荒凉”,他的人生价值何以体现?正是在这些荒凉的日子里,他作为官员的一面隐退了,露出他最朴质的文人这一面,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在再次贬到柳州后,为当地挖井、办学、种树、修庙、放奴婢,按照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实践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贬官文化。柳宗元或许可以说是他无奈之余的对策,而《都江堰》中的李冰则是另外一种境况,但他们追求的是同样一种精神。秦始皇筑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而都江堰只是个纯粹的水利工程,却在几千年后仍然“水淋淋的流动着”。

三、笑面挫折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百炼成钢先秦儒家强调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人格尊严的不可侵犯,他们提倡松柏气节,主张“当仁不让”,“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人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势单力孤,被社会不公正的礼俗压抑着,却不甘这压抑,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志向,用生命发出自己弱小却坚定的声音。《牌坊》中住在小乡间的庙宇里几个外地女教师,在她们读诗的声音中,在占了整个尼姑庵的四分之一的大花圃里,在屋梁上藏着的一叠绣品中,传出的振聋发聩呐喊。如果说《牌坊》里的抗争只是一圈小小的涟漪,那么《西湖梦》中白娘子的抗争,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了。白娘娘只有一个平凡而灿烂的理想: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四、梅妻鹤子,超然物外中国传统文化成因复杂,传统文人胸怀天下的时候,最不忘的是那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生存哲学。所不同的是,在文化地位中占主流的儒家侧重于前半句,讲求“入世”,道、释两家则重后半句,道家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佛教讲求“四大皆空”、“超然物外”的境界。于是,中国文人在“济天下”的主流之外出现了一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隐士一族”。如《白发苏州》中提到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再如《西湖梦》中的林和靖,素有“梅妻鹤子”之称,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几乎成了千古绝唱,隐居于孤山20余年,达到了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类文人身上显示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清新自然,超脱了沉重的文化负累,也留给了后人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的形象。中国传统文人的“隐士”情结,在现代文人身上仍有鲜明的体现,这类学者沉潜于书斋,不闻窗外之事,从事纯学问研究,为学问而学问,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以求忘乎外物,独善其身,所幸这类学者数量并不多,而余秋雨更是以一个学者的身分,整理好行囊,推开书斋的门走向寻找中国文化精髓之路,给这类隐士学者们闯开了通往世间的大门。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中刻画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以及对中华大地文化内涵的挖掘,使得他的散文带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同时,他深具思辩色彩的语言,感性而丰富的联想,别具一格的见解,常常让读者在被他的睿智激活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一种深沉的焦灼感,感受到他所说的“呼唤着远离商业文化的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文化回归”。翻开他的散文,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智者在低首沉吟,在吟叹长歌。

篇5

余秋雨描写的江南小镇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笔下,小镇多水多桥,石阶是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的;姑娘蹲在石阶上洗脸打扮,还有从不远处的乌篷船上袅袅升起的一缕缕的白烟。河岸边又有石栏相映衬,石栏边三三两两地倚着几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河面,仿佛要看穿小镇悠远的历史。

也许先生描写的才是最真实的江南小镇,我虽生于江南小镇,但现代化的进程早已冲刷去了小镇原有的古韵,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镇的模样。

如同先生之说,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不屑于荣华,因此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镇的代言,谁都不能否定他们的朴实、淳厚,即使他们比喧闹的都市人多金,也宁愿淡泊处世。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忙碌而安静的。伴着清晨的炊烟,小伙子们系好衣带,解开系在码头上的绳索,踏上一条船,慢慢滑动双桨,悠闲地哼着江南小调,逢人便裂嘴笑着打招呼。他们驾着轻快的小船,漾起层层水波,驶向远方。撒网、收网、捞鱼,一天的劳动就如此简单。而妇女们则倚着窗,静看家人的船驶向远处,然后洗衣,织布,烧菜……

江南的小镇,没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镇的血脉。的确,没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纵横交错,河里来来往往穿梭不绝的船只,把小镇的各处都连接了起来。而河里纯净清澈的水则把人世的喧嚣、滔滔的名利全部冲洗荡涤,让心灵得以净化。

篇6

关键词:《文化苦旅》 斯坦纳 阐释翻译理论 补偿

一、引言

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科学或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然而翻译与阐释学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理解的进行方式就是解释。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提出“理解即翻译”这个观点,最大化地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并提出阐释翻译“四步骤”,强调翻译过程中“不平衡”不可避免,但要力求恢复译文的平衡才能再现原意和风貌。然而,余秋雨笔下的《文化苦旅》,主观色彩较为明显,思维深邃超脱。如此,在此类文本的转换中,译者对原文本的主观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笔者创造性地融入阐释翻译理论,以其最大程度再现原文本意义。

二、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

乔治・斯坦纳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75年,他在其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阐述了语言研究与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任务与目标等重要问题。基于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斯坦纳提出了最引人注目的“理解及翻译”和阐释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信赖,就是指译者在翻译之前,相信原文本是有意义的。侵入,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直觉中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译者的主观因素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难免“侵入”到原文中。吸收,就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被移植到译文中来。补偿,就是由于在吸收过程中,译文语言可能会丧失掉原文的部分或者一些本色,经过这一步骤的润色,译文就会更加完整地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能达到翻译的目的,达到交流的作用。

三、阐释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

斯坦纳认为在阐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损失,如在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步“侵入”与第三步“吸收”中,语言、文化差异、翻译策略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缺失,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译者删除过多或添加过多。而成功的翻译必须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故而第四步“补偿”(compensation)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换言之,完整的翻译必须以“补偿”作为终结。因此,从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看来,文化散文的英译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在翻译行为中,为了恢复原有的平衡,必须在最后一步加以“补偿”。

四、阐释过程中“不平衡”现象的“补偿”

既要能忠实于原文形式,又要能表现出原文的美学效果,这是所有翻译工作者所期望达到的效果。由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四步骤”中的前三步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损失,打破了意义传达的平衡,因而有必要对其英译中的“不平衡”作一补偿性阐释和分析。

(一)修辞手段

《文化苦旅》中综合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铿锵有力,结构平整对应。原文的修辞特色是评价译文优劣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英汉语法结构差异,修辞的保留与否,则要看具体文本转换的需要。示例如下:

(1)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Modern time is not just a period of time but a quality of tolerance, bearing, vastness and magnanimity.

鉴于重复现象在汉语中较常见,而英语则简洁有力,因此笔者用了“not...but...”结构,其中添加了“quality”一词,既与前面“a period of time”保持平衡,又与后面并列词连用,意境深远。

(二)语气语调

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在转换时,有时候这种语气较难转换为对应的句式,达到相应的效果,这时就需采取一定的词汇手段来加以弥补。示例如下:

(2)成都的千古难题至今犹在:如何从深厚走向宽广?

As to Chengdu, how can it march towards broadness from profoundness? This historic problem still exists so far.

原句是一个疑问句,转换时同样保留疑问语气,并采取分句译,先摆明事实,再后续句子的细枝末节。这样一来,句子详略得当,传达出作者原意。

(三)文化语境

对于《文化苦旅》中的文化信息,需要传达到译文中去,这有利于促进原语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此,针对其中的一些中国特色典故和历史人物,在表达时有必要加以补偿。示例如下:

(3)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As the capital city of six dynasties, Nanjing leaves its immortal name in history. What’s more, it is a witness to the political tid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the brutal warfare from 1840 until now.

原文中的“近代和现代”,表示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70多年的历史,此处没有直接翻译为“近代和现代”,而是按其定义加以了解释为“from 1840 until now”,这样清晰明了,简洁易懂。

(四)情感色彩

余先生努力寻求中国文化的定位,探索着中国文明未来的走向,《文化苦旅》中无不饱含着他深沉的民族情,感情真实,厚重深沉。因而,社会整体的认知和作者的主观思维在其中显露无遗,始终贯穿于文本之中。示例如下:

(4)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

Cherish the past with full emotion, or follow the trend in the progressive world. Someone who cling to the past only wishes to take ancient time to replace today; while others who follow the fashion simply desire to take today to destroy ancient time.

此句作者连用两个对仗句,结构对称,语言简洁。在转换此类语句时,译者必须传达出原作者的意图。在表达“怀古”和“趋时”两个词时,译者用了“cherish the past”和“follow the trend”,准确地呈现原作者的思维情感,以达到情感上的再现。

总之,在文化类散文翻译时,译者应该对其色的修辞、语调、文化语境和情感特色要加以补偿性阐释,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以较为贴近原文风貌的结构加以转换,创造性地对原文加以阐释,恢复原文的平衡。

五、结语

对于《文化苦旅》这样主观性较强、文字深沉的散文而言,在其英译研究中创造性地融入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强调“理解即翻译”,并且肯定译者的主体性,指出“不平衡”现象不可避免,而翻译必须恢复译文的平衡,再现原文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文化苦旅》中散文的初步英译研究,可以为此类文化类散文的英译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1992(1).

[3] 许钧.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篇7

初见罗弼,是在四月里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这个来自加拿大甘露市汤姆逊河大学的二十岁男孩作为与天津理工大学的交换生在中国已经待了五个多月了,金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配上一米九几的大个头,使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耀眼,尤其是当他用不标准的太原普通话和我们交流时,总是能引来更多人的注视与微笑。

当初在学校里选择要去的国家时,专业是国际贸易的罗弼毫不犹豫就选定了中国,为着心中那份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向往与崇敬,他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北京,在游览了故宫、长城以及颐和园等颇具中国古代皇家气势的名胜古迹后,便产生了想要了解曾经富甲一方的晋商文化发展史以及他们散落在民间的深宅大院的念头,而这时他恰好结识了一位地道的山西青年――李力扬,这个准备留学美国的小伙就成了他专业的“翻译”加“哥们”,于是两个年轻人就此结伴踏上了寻访山西的文化酷旅。

心中最IN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日升昌票号

这次山西之行,给罗弼感触最深的就是平遥的日升昌票号。同行的李力扬用英语这样给他做介绍――这就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史的里程碑。但这个加拿大男孩却认为古老的票号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领悟是当他了解到了当时日升昌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员工与财东之间的人身顶股制以及财东与经理之间的东掌合伙制。这些震动他心灵的印象使罗弼不住地对周围人发感慨,“日升昌的票号太神奇了,我一直不厌其烦地去试图更深的理解他,因为我觉得票号的形成与完善不只是反映了当时晋商文化的辉煌,更孕育了现代化企业运行体制下股份制产权与管理权分离的雏形。这简直就是我心中最in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嘴巴最享受的山西传统小吃――莜面烤佬佬

说起山西的小吃,罗弼脸上洋溢起孩子般的笑容,来中国怎么说也五个多月了,几乎每顿饭都有不同的特色,但自从品尝了这种名字听起来十分奇怪的面食之后,罗弼就此沦陷为一个固执的食客,几乎是餐餐必点,而且还用蹩脚的太原普通话不停地对点餐小姐说:“少了甚也不能少了莜面烤佬佬!”连说好几遍,引得在场的每个人都会捧腹。罗弼却通过翻译一本正经地和我们交流:“我知道这种面十分有营养,在加拿大是见不到的,并且它的口感很好,还能选择不同的酱料蘸着吃,这就是我钟情它的原因。”说话间他已经熟练地用筷子夹起了一块,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

感受最质朴的太原本土特色――做名“后生”

家就在太原的李力扬这次把个外国朋友领了回来,打从罗弼踏进他们家开始就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不过无论是从饮食方面还是生活习惯上这个加拿大男孩都能很快地融入其中,当我们谈起最具太原本土特色的事物时,他得意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双前几天在平遥花五十元人民币购买的“板鞋”(―种老太原人爱穿的白边布鞋),并且用中文不断地强调“后生”这个在太原方言中用来形容年轻小伙的词,似乎他很乐意体会当一个原汁原味的太原人。不仅这样,罗弼认为做名地道的“后生”必须具备年轻力壮、为人热情、笑容质朴这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对此我和他的翻译李力扬笑着不置可否。

甘露市VS太原市

篇8

关键词: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法律保护 立法建议

一、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形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宣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应该与信息、扫盲、教育和文化密切相关,主要使命包括“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对艺术、科技成就与创新的鉴赏力”“支持口述传统文化”“提供接触各种表演艺术文化展示的机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是公共图书馆应有的文化自觉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积极开展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对提高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也可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影响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规定,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011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三条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由此可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数字化方式存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数据库因其检索的快捷性及可被快速、准确的复制性,大大增强了它的利用价值。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

二、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法律问题应对

(一)数据库定义的界定

数据库的技术概念,一般是从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角度加以定义的。数据库这个概念并非产生于我国,而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入我国的。在我国,数据库一般定义为:“为满足某一部门中多个用户多种应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模型在计算机系统组织、存储和使用的相互联系的数据的集合。”①由此可见,数据库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收集的,以一定的结构组织的,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供用户查询和使用的数据的集合。1994年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第10条第2款提出了数据库的法律概念:“数据或者其他材料的汇编,无论采用机器可读形式还是其他形式,只要其内容的选择或安排构成智力创作,即应予以保护。”②我国同样在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第14条中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③

(二)数据库内容本身不享有知识产权

图书馆建设的如岁时节令、节气、民俗、礼俗等数据库,由于这些内容已进入公有领域,是大众普遍熟知的信息,因此图书馆在制作数据库时不会涉及侵权问题。

(三)数据库内容本身享有知识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图书馆建设的如戏曲数据库、美术数据库、音乐数据库、舞蹈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内容本身都是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版权局《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他人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的,应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可以直接向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权人取得许可,也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许可。国家批准建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各类作品的利用,包括以数字化制品形式的利用。”根据法律规定,图书馆制作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数据库时,必须事先征得作品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一定报酬,避免侵权。如果直接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联系,必须事先了解使用的作品著作权人是否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成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技能来讲,这种手工艺技能往往是一个民族、地区或者家族所独有的,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享有专利权且具有保密性。因此,图书馆建立传统手工艺数据库也应征得传统手工艺权益人的同意,以免发生侵权纠纷。

三、我国法律对数据库的保护

(一)我国法律体系下的数据库保护模式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数据库是作为汇编作品加以保护的。从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可见数据库具备著作权的作品所要求的可复制再现性的特性,如果数据库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又具有独创性,那么就构成了著作权法上完整意义的“作品”,因此数据库就可以作为汇编作品享受著作权法保护。尽管我国法律没有直接规定数据库作品就是汇编作品,也没有直接规定数据库作品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但在司法实践中,都将符合作品要求的数据库当作是汇编作品给予著作权保护。数据库只要是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具有独创性,都将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但那些非独创性数据库在我国得不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从诚实信用原则出发,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对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补充,保护不具有独创性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的数据库的权利人的经济利益。此外,我国也运用合同保护模式对数据库进行法律保护。

(二)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保护形式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保护依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具有独创性,就在著作权法律框架下受保护,如果不具独创性,则应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模式保护,这样的保护力度显然是弱势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数据库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创建、存储或者通过扫描等方式转化成数字化的形式。计算机存储技术的提高、网络的推广,使数据的存储、交互、信息的流通变得极为便利。由于电子数据库具有可复制性,复制后的数据库与原数据库完全一致,使得电子数据库的被复制几率不断增加,相应的对数字资源侵害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因此,如果现有的法律制度对数据库保护力度不足,必然会影响到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也会侵害到合法使用者的利益。

四、我国数据库的立法建议

我国数据库保护起步较晚,但数据库发展速度很快。以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为例,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就有大量数据库产生,有些数据库具有编排上的独创性,可以作为汇编作品以著作权法加以保护。大量数据库虽然在编排上没有独创性,却投入了图书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这些数据库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只能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加以约束,保护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图书馆作为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因此我国有必要将数据库法律保护提上日程,完善立法,平衡数据库制作者、使用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这有利于我国数据库发展,有利于充分协调数据库权利人、数据库使用者、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的实现。笔者对我国数据库立法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纳入到现有的著作权法律体系中,以著作权保护独创性数据库,以邻接权保护非独创性数据库,并实行双轨制保护机制④

传统意义的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传播作品的形式所做的独创性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如果没有作者创作的作品,传播活动就失去了基础,邻接权当然也就无从谈起。⑤由此可见,如果构成数据库的内容是作品的话,只要数据库制作者是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获得了这些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同意而加工成的数据库,就可以被认定为“作品传播者”,那么以邻接权保护数据库制作者权利就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的邻接权的要求。

(二)修订我国《著作权法》,将数据库法律保护内容纳入其中

将数据库法律保护纳入著作权保护体系中,将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第四章改为“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数据库”,在第四章中增加第五节“数据库”,专门规定数据库制作者的邻接权。为了进一步加强数据库的保护,应当在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框架下制定《数据库保护条例》,作为著作权法律体系下数据库法律保护的实施性规定,对数据库权利人权利、许可使用和权利转让、法律责任等问题加以明确规定。

注释:

①冯刚.数据库的法律保护研究.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4卷)[M].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21.

②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第10条第2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4条.

④许春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M].法律出版社,2007:175.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 优势 劣势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42-01

一、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为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现代乡村旅游有一些代表词,如:游居、居游、野行、轻建设、第二居所诗意栖居、场景时代等。按照历史划分,乡村旅游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乡村旅游,它是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产生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另外一种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其时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放假时间段。对比传统乡村旅游,现代乡村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会充分欣赏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而现代的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体验乡村乐趣,还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当地带去不同的文化,促进了地区文化交融。

二、法库县基本情况简介

法库,位于辽宁省北部,南北纵距60公里,东西横距80公里,区域面积达2320平方公里。县内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属丘陵平原区。山丘面积占34%,耕地面积占62%,水面面积占4%,境内河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9l,长5732公里,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温度较高,冬季寒冷。此外法库县有矿产资源丰富,乡村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开发乡村旅游。

三、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文化的优势分析

(1)法库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部。如巴尔虎山、五龙山等山地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绿化率覆盖面积大,并且作为一座古县城,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人文资源,在法库的历史中曾经出现了多位宰相,现有宰相故里、白鹤之乡的美誉。

(2)政府政策支持,法库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政府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政府特别扶持法库瓷器厂和法库奶源地,与大企业辉山乳业等达成投资共识,使这个地方更加具有投资价值,并且曾经多次邀请高校旅游学专业教师前去讲座,为法库的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带来专业人士的意见。

(3)基础设施健全,交通便利,客运站、大型商超和大型货运站一应俱全,是沈阳周边的一个大型停靠站,有机场和高速通道路口,紧挨沈阳。

(4)土地价格便宜,由于是沈阳周边的城市,地价有很大的优势,比城市里要更加便宜。

(5)原有产业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法库已经成型的陶瓷业和大型企业投资建设的乳业经济效益较好,基础设施健全,为乡村旅游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当地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四、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文化的劣势分析

(一)盲目建设项目,破坏生态

近些年法库县大肆建立化工厂和接受沈阳重工厂外迁,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空气污染严重,并且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无法饮用或饮用出现问题。

(二)村民旅游文化意识薄弱

更多都是小农经济,导致除了农民很少出现其他工种,过于单一化,村民受教育程度低。

(三)缺少科学技术和人才引领

法库更多的是人工种植,少有机械作业收割和播种,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缺乏创新,没有采用科学灌溉和种植。由于当地教育水平有限,本地缺乏人才,也留不住人才。

五、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的策略

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有以下建议:法库县政府应与旅游大企业合作,招商引资,加强当地游玩建设和完善经济链条;同时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本土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这里游玩;并且加强工厂建设限制,并且限制已有工厂减少排污,保护当地环境,尽量做到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法库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发展的局限性,比如,政府会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陶瓷产业上,并没有基于旅游投入较多的开发关注和资金投入,虽然现在已经对外打出“宰相故里,白鹤之乡,山水法库”等宣传语,但是吸引游客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法库县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开发地区旅游业。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主体精神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应当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动因是生命意义追问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写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种追求”,同在上述讲座中谈及散文创作体验时余秋雨如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是个求真的学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经验积累,更是以诗性情怀感悟人生的价值体验。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笔”随“心”走,至于对形式层面问题的考虑,正如他说自己在许多时候写作文化游记时不考虑诸如谴辞造句等因素那样,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单纯从表现形式上作界定,创作主体对所观照客体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由此而进入价值叩问与发现的境界,抒写出超越一般生活经验的诗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谛;散文是一种有着深刻反思、舞动着诗性灵魂的文体,创作主体以超越经验与平庸的诗性情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才是散文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

余秋雨对散文是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认定,与现代散文大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第一要写“散文的心”的观念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把这“心”理解为蕴含于文的、富有意义的主体精神,这是决定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

回顾建国后散文创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十七年散文虽然有着明显的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没于纯粹的社会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写中心”、“赶任务”、“歌颂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这样的散文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离历史现实的“伪崇高”色彩。此时散文创作虽然努力切近社会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却因思想的浅薄、情感的浮泛而显示出一份贫弱与苍白。此外,即使在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体意识淡化,思想个性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被遮掩,艺术创作中极为可贵而重要的主体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有时乍看起来表现的是个性,但实际上共性色彩浓厚;看似抒发自我怀情,但矫饰成份居多,创作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理想、艺术思维受到极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建国后散文模式的影响,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延续着以往的散文传统。进入新文学时期,虽然也有了一些年轻作家的散文创新,但就总体而言,散文创作仍未形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撞击与交融之中思索着,在多元融合对立的现实中开始冷静定位自己的坐标。在这种背景之下,散文也开始了以新的姿态走向当代人的心理。开始由相对浅显单一的抒情、言志进入深层的思考,由感性的热情转向理性的期冀,由难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关联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种优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现实的精神品格开始渗入散文实践,散文领域日渐形成艺术创作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文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在散文创作中的确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开启的系列散文笔涉中外,它们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探寻社会文化真善美的历程中,通过文化品位的渗透而确立了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实,也正是这个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进了深远的艺术境界。

突出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从而强调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显著特征。而透过艺术创作探视创作者的心灵世界,余秋雨散文呈现给人们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叩问意义、价值世界的理性自觉。应当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使命自觉是余秋雨强调内在精神价值的散文观形成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