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9 14: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色文化

篇1

经选拔产生的4支学校代表队及12名个人优秀选手在同一赛场上进行技能角逐、风采展示。这同时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小讲解员声情并茂的现场讲解,配以最后一役纪念馆与胜利广场近百张的图片展示,令这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充满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加强培训 组建“闪闪红星”团队

高邮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的最后一役纪念馆是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小学生、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参观。

为更好地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在去年2所学校试点开展义务讲解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年初,由高邮市文明办牵头,最后一役纪念馆先后与第一小学、实验小学、城北小学、南海中学、赞化学校等8所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决定每年共同培养一批小义务讲解员,为全市各中小学校及纪念馆参观群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通过自愿报名及学校推荐,纪念馆从8所学校中选出了首批120名小义务讲解员,对他们进行了外在形体与礼仪、语言表达、讲解员基本素质、讲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志愿服务 绽放“闪闪红星”光彩

春节期间,120名小讲解员正式上岗。统一的马甲、热情洋溢的讲解、丰富的肢体语言……小讲解员们刚一亮相就获得了“满堂彩”,甚至有慕名而来的游客,通过预约服务的形式特邀小讲解员进行讲解。

“3・5”学雷锋日,“闪闪红星”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以独立团队的面貌第一次出现在全市性的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清明前夕,结合全市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活动,小讲解员们为全市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义务讲解近百场,受教育青少年达一万多人次,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弘扬。

展示风采 提升“闪闪红星”内涵

为促进小讲解员不断提升讲解水平,5月上旬,高邮市文明办、民政局、教育局共同启动了“闪闪红星”小讲解员讲解技能比赛活动。经过初赛选拔,来自8所学校的20多位优秀小讲解员在同一个平台上竞相展示风采。通过参加这一赛事,小志愿者们进一步提升了业务技能,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强化机制 打造“闪闪红星”品牌

以最后一役纪念馆为龙头,高邮整合城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积极拓展“闪闪红星”志愿服务分队,已在吴登云纪念馆、华中雪枫大学、盂城驿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建立“闪闪红星”小分队,小讲解员人数已达200多人。遍及城乡的小讲解员们积极传播高邮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篇2

[关键词]受众;红色文化;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换式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大大开拓了文化的传播范围。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正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红色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立德树人功能日益显现。但随着网络环境持续调整和网民结构不断变化,网络红色文化也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及挑战。本文拟从受众视角分析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探究其高效发展路径。

一、受众视角下的网络红色文化传播困境

网络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现是以受众(网民)的认可度为基础的。因此,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困境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有利于网络红色文化更好地发展。众所周知,受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干预传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影响传播活动的过程、决定传播活动的效果”。[1]从受众的角度看,当前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忽略了受众分类原则。自传播活动产生以来,传播要素和传播手段不断发生变化,受众也从最初单一媒体的捕获者转变为多媒体的挑选者,其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大。在网络上,受众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职业分工、文化旨趣等不同而出现了明显的分流现象。这种“人以群分”的聚集现象是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客观发展规律。但不少红色文化网站及红色文化平台的目标人群意识淡漠,所提供的红色文化产品既缺乏层次感又缺少技术创新,红色文化网站及各种平台的相对价值难以体现,大众化、通俗化导致其无法抓住固定的受众,红色文化的各项功能受到抑制。其二,漠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交换原则。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传播者提供信息资源,受众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换取信息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充实。但不同类型的受众在交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交换关系中,宣传型受众处于被动地位,是某些信息观念的传播客体,而市场型受众则要求将其看作信息的消费者,以便自由地选择信息。在网络世界,红色文化的宣传理念相对滞后,以“无偿”的方式默默奉献,没有树立市场型受众理念,因此出现网站疏于管理、内容及形式单一、信息更新迟缓、忽视与受众的互动等问题。这种把受众纯粹当做宣传对象而不注重提高信息质量的做法使得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其三,漠视受众信息接收的心理和习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富有革命底色,所以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红色文化的教育及传播必然带有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这原本无可非议,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没有目的性的文化传播活动。但是,若对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挖掘不到位,把握不住思想性、时代性、知识性三者的统一关系,则很容易陷入对革命历史和革命人物的标签式宣传,以形式代替内容和目的,让政治色彩淹没心理情感,从而遮蔽了红色文化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引发受众的拒斥心理。

二、受众理论与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改革措施

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播学者纷纷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传播过程,美国学者施拉姆曾评论说:“一般传播学理论中的最大变化是逐渐放弃了被动的受众的思想,并以异常活跃、异常有选择的受众概念取而代之,这种受众操纵着信息,而不是被信息所操纵,他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完美的合作者。”[2]网络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过程也是受众参与、获取、评价、批判的过程。遵循受众理论,加大网络红色文化的多元创新是提高其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其一,以打造丰富多元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为基础。当今社会,虽然文化形式多元,文化消费观念分歧较大,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代表了时代的主旋律,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仍为大多数人所肯定和接受。因此,红色文化要在更广范围内发挥作用,必须在“量”上具有优势,做大做强红色文化品牌。相关文化部门和网络机构应积极推动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为红色文化在网上传播提供更大空间。在网络红色文化的建设上,一方面要建设先行,逐步丰富完善,坚持易得、有用原则,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满足网民的基本需求,确保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把握网民的需求意向,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时了解网民的文化动向,充实网络红色文化发展的薄弱之处,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整合、创新功能,打造出数量可观的红色文化宣传应用平台和知名的大型红色文化网站联盟,形成发展合力,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使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均能有章可循,各取所需,找到适合自己的红色文化资源,让网络红色文化的“公民之家”成为公民获取精神食粮的宝库。其二,以网络红色文化形式体裁创新为先导。受众对任何一家媒体而言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常客,其对传播信息反应的变化会左右其选择,而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二:一是受众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态度立场的变化;二是信息的呈现形式和信息欣赏力的改变。在网络上,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法和形式,丰富网络红色文化产品的体裁,特别要善于利用各种聊天和通讯软件传递红色文化信息,积极开发红色网络游戏和微电影等新体裁作品。根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比例为:10~19岁人群占24.5%,20~29岁占30.7%,30~39岁占23.4%,40~49岁占12%。[3]很显然,青年人是网民中最庞大的群体。调查统计报告还显示,网民对即时通信、网络音乐、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等网络应用的使用率非常高,反映了信息时代网民对网络服务的总体要求。网民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要求网络红色文化必须重点利用好新型网络应用工具,不断开发符合现代网络技术潮流的红色文化产品,满足网民的需求心理。而且,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等网络应用具有再传播的便捷性,这也是网络红色文化不可忽略的传播规律。一件好的作品无须有意推广早已众人皆知,原因就是作品与受众产生共鸣,因为“二级传播论”特别强调大众传播中的再传播规律,认为有部分受众常常会将得到的信息主动传播给他人,从而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如201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红颂中华幸福广东”红段子网络文化创作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网络提交红段子作品,而且能够轻易地复制和快速地传播红段子,从而促进了红段子的广泛传播。其三,以时代价值和意义拓展为灵魂。目前,网络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三种不良倾向,分别是低俗庸俗的文化恶搞、刻板乏味的平铺直叙和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宣传。这三种不良倾向是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反映出红色文化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效度不够,对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入。但任由这些不良倾向发展下去,必将损害受众的审美心理,破坏红色文化的应有价值。为此,应跳出对红色文化的既定认识,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首先,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也要把握时代性,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最重要的时代价值是道德教化功能。我们现在宣传红色文化就是让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遵循。其次,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必须把握科学性,彰显民族性,富于群众性。追求科学性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准确阐释红色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彰显民族性就是反对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认清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和发展,两者间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富于群众性就是强调人民大众在文化创造和传承中的主体作用,红色文化是群众文化,它来自人民并将服务人民、指导人民。红色文化脱离了群众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网络红色文化的创新应注重满足群众的需求,以朴素而真挚的形式给人民群众带来心灵的感动,特别要扎根在人民群众中,从群众中挖掘素材,讲好人民大众的精彩故事。其四,以增强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为发展动力。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客观具有交流讨论权。早在1967年,美国学者J.A.巴伦就提出了社会参与理论,倡导维护受众的表达自由及对传播活动的参与权。受众的社会参与是促进文化广泛传播的基本条件。红色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时期,需要不断倾听受众的意见建议。虽然现在大多数红色文化网站均设有留言区、电子信箱等交流渠道,但此类交流窗口的使用率较低甚至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在线交流”的作用。为增加与受众的沟通交流,还需发挥微博、QQ、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传播功能,及时了解网民的意见建议,并积极推送关于红色图书、绘画、音乐、戏剧、影视等信息。同时应增加网民的参与感,如举办红色文化网络答题、征文比赛、征集红色故事、编辑红色短信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互动交流形式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被高效利用,进而达到育人效果。其五,以培养热爱红色文化、熟谙网络传播技术的专业队伍为关键。曾说:“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方向、抓队伍建设。”[4]网络红色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立足于文化本位,发挥智库优势,着力对红色文化精神价值进行挖掘和研究,提升红色文化的精神品质及价值内涵;另一方面要突出技术支撑,无论是红色网络文化工程的建设,还是各类红色文化交互式平台均需要专门技术,因此要以技术创新带动红色文化产品质量升级,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提高网络红色文化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充当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加速器,但拥有了网络技术并不等于拥有了网络世界的控制权。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告诉我们,文化交流是信息与受众互动的过程。红色文化网络化传播需要充分尊重网络文化发展及传播规律,同时要认真研究受众的上网心理和网络行为,使网络红色文化既符合受众需求,又能够在网络世界中体现和传播时代价值。网络技术的发展强化了受众的作用,但网络红色文化不能仅限于满足受众的需要。红色文化的传播属于但不限于一般的信息传播,它更注重价值的内化,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达到净化心灵、树立风尚、坚定信念的目的。我们从受众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红色文化传播,不仅仅是为了向受众提供高质量、受欢迎的红色文化产品,更要以网络红色文化为载体和工具影响受众、感化受众、教育受众,培养受众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因此,只有基于受众的发展要求,以创新思维推进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才会不断激发网民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情,才能使其在网络课堂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38.

[2]E.M.罗杰斯传播学史[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篇3

一、农村初中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的迫切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信息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内容极富诱惑力。青少年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分辨能力却很薄弱,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是校园生活单调乏味,传统的德育方式苍白无力,班会课常常是老生常谈,学校教育所提倡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正日益式微。加之,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家庭监管无力,于是农村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生”。这种危机愈演愈烈,令家长、老师都感到头痛。加强校园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建设,提升正能量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二、农村初中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的误区

在农村,教育者们普遍对校园红色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简单化倾向,学校领导关注最多的是校园墙壁文化的布置,但忽视了对校园红色文化的活动过程建设。

短期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三分钟的热度”,兴致勃勃地尝试了几周之后,由于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而慢慢放弃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努力。

形式化倾向,表现为形式主义、做样子,为了评比的进行而展开,评比结束后立刻“回归自然”。

三、农村初中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的几点建议

1.提升意识,强化育人观念

党的“十”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广大青年能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一代人的历史重任。这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务必以《中学德育大纲》为指南,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

2.与时俱进,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二是信息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处理、传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信息化时代,教育者只有熟悉了网络特征,才能够更好地接近学生、教育学生。

3.积极创新,丰富活动形式

叶澜教授认为:“学生每天在校的校园生活就是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方式,对每个学生在校园中的地位与心理健康,自我认识与社会交往以及一系列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和深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初中生,校园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丰富校园活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如我们可带领学生走进一些传播正能量的网站,通过网络参观一些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视,了解国际发展形势,感受中国力量,学习党的重要思想理论,等等。

行为方式是在一定价值观和态度的指导下形成的,也是一定价值观和态度的支持力量,但是行为方式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态度往往只能在行动中才能得到体会。因此行动可以改变人的价值观和态度。

面对时代的大潮和农村教育的现状,教育者必须站在现代化潮流的浪尖上,深切认识文化育人的作用,敢于革新,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勇于探索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途径,为培养国家需要的现代化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 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43.

篇4

>> 文化视野下高等教育的功能研究 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探析 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 刍议高等教育评价下新视野的研究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多元文化视野下高等教育中的通用性教学设计研究:基于美国的经验 文化传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畲族高等教育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文化管理视野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中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述评 国家战略视野下的美国高等教育 探究高等教育评价下的新视野 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研究 女性主义思潮视野下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中外研究者视野中的金融危机与高等教育 社会变革视野下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田建国.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新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10430(2).

[3]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2.

[4]理查德・诺顿・史密斯.哈佛世纪[M].程方平,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27.

[5]谈娅.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0126.

[6]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01103.

[7]黄亚果.红色旅游载体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5157.

[8]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2):1921.

篇5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3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被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其主要功能有导向价值观、塑造品德、陶冶情操、培养新思维四种,各高校在实现思政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着手改善,从而促进红色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完善。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功能

首先,导向价值观的功能。理想信念是一种追求,也是前进的动力,拥有了理想信念,人生才有了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校思政教育中,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使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红色文化融人了革命先辈的智慧、真诚、执着等先进的理想信念,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开设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塑造品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中,一些人能够按照道德准则办事,而相反的,一些人则会跨越了道德准则的界限。高校学生长时间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初人社会不能更清楚的分辨是非,所以,高校教育需要红色文化教育,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再次,陶冶情操的功能。红色文化中有许多积极的情感,包括军民鱼水情、战友之情、同志之情,通过开设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使高校学生更好的感知这些深厚的、真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最后,培养新思维的功能。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先进文化,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新思维的生长,从而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红色文化实现思政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红色文化教育没有落实。随着近年来红色文化热潮的不断袭来,各高校已经认识至U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各高校没有将红色文化具体落实,主要表现为:红色氛围不够浓厚、红色文化教育过于形式化、社会各界对红色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其次,学生对红色文化没有强烈的认同感。文化是一种行为导向观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则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历程和外在行为。红色文化固然是先进的文化,但是与现在高校学生的历史距离太遥远,学生没有感同身受革命的场景,所以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不够团。最后,红色文化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新时代条件下的高校学生的性格是多变的,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悲伤到极点,学生的不同情感表现出性格的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低。高校教育开设红色文化教育,远离学生生存的实际,所以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

三、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首先,加强社会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认同感。红色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所以需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充分协调,否则势必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效果。发展红色文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要想形成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扶持红色文化的发展;二是提供红色实践的平台;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够促进红色文化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教育将红色文化教育落实。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所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还需要借助学校的摇篮进行培育。学校将红色文化教育落实,可以采取这些措施:一是引导红色文化走进课堂,二是红色文化融人校园文化;三是利用网络创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学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使红色文化教育更加深人人心。再次,推广红色文化教育走进家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将红色文化教育引进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从小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待到读高校时对红色文化的接受能力更强。家庭教育具有独特性,是学校等任何方式的教育都无法取代的,长时间对红色文化耳濡目染,可以使红色文化教育的强大作用深深的融入到孩子的心里,伴随其成长,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并终身受用。最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辩证法原理告诉我们,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可以使实情事半功倍。社会各界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这是外因,而学生需要自身去接受,这则是内因。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需要红色文化教育与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也需要用红色文化教育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更需要红色文化教育采取的手段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篇6

利用红色资源,搭建传承平台。以通往井冈山的公路为载体,结合山形地貌,通过壁画、雕塑、剪纸、彩绘等手法,精心打造一条“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示范带,集中展现永新的红色革命史。多方筹资,先后建设“三湾改编”纪念馆、贺子珍纪念馆、永新将军馆、湘赣革命纪念馆等1个国家级、3个省级、1个地市级、6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邻近井冈山干部学院的优势,创建“红色培训”大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仅2016年,“红色培训”课堂承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精选“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秋溪建党等10个永新红色经典故事编印成册,以讲读形式让干部群众重温红色故事,增强红色记忆。自2006年以来,邀请永新籍将军何继明,每年义务到三湾村宣讲革命故事和“三湾改编”历史,形成“将军讲堂”宣讲品牌。邀请老后代在“将军讲堂”授课,通过讲述父辈或祖辈故事,把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风范、严格的家风家教等传递给当代人。

开展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走访征集41名开国将军、7名正部级干部、37名副部级干部资料,制作完成每人一集30分钟的纪录片,编写《红色记忆・永新籍开国功臣传》。编印《永新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丛书》,作为理想信念教育读本免费发放给全县党员干部。自筹资金拍摄以反映贺子珍早期革命历史事迹为主线的微电影《铿锵杜鹃贺子珍》,在市、县电视台展播,用先辈革命事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永新县革命文化宣传教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仍面临种种问题,如许多旧址破损严重,修缮经费匮乏,保护现状堪忧;对红色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宣传力度不够、开发利用缺乏整体规划;宣教形式单一,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策划起点不高,参与人数不多,影响面不大,等等。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加大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人文财富,一旦损毁不可再生。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切实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投入。充分利用影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对红色文化宣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旅游推介、节庆活动等,扩大其知名度,提升其竞争力。

篇7

【关键词】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自己的文化氛围成为具有战略眼光旅游企业家的着眼点,因而要用自己的独特文化底蕴去塑造企业、感染员工,把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整体发展的动力。红色旅游把参观游览与传承无产阶级的光辉革命精神相统一,把旅游度假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旅游观光、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等功能集合体。对于以文化底蕴为基础产品的红色旅游景区,要在新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必须建设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一、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整体性

当前我国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从状态上来看,具有明显的不平衡特征。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特区和沿海东部地区,先于、快于、优于一般地区和内陆中西部地区;政府重视的景区,对待红色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严肃认真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不被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的景区。因而,从整体上说,缺乏系统的整合目标。

2、同质化和表面化现象严重,缺乏战略性

不少红色旅游景区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只会盲目效法其他企业文化内容,而不会总结继承自己独特的红色内涵,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文化创新、突出个性。这些刻意的模仿不仅使红色旅游景区失去自身本应具有的有深度、有内涵的企业文化,反而导致了同质化和表面化,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进而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失真。

3、混淆红色文化和企业文化,缺乏“红色文化”

据笔者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到,当前大约75%以上红色景区在文化建设时忽略了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具有革命精神和深刻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丧失了红色旅游景区内部文化本质,只注重发展红色旅游的经济价值。这将误导企业走向一条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非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部分企业还误把红色文化等于企业文化的差别,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二、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结合”

1、把握整体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景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整体系统出发,把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结合起来,以实现企业行为控制的软硬结合。但是,红色旅游景区在接受大众普遍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学会经过吸收、消化,融合为自己的文化个性,才能具有先进性。优秀的企业文化,要做到把握整体和发展个性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个性,保持和发扬企业特色风格。

2、文化建设与企业创新相结合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有传承性,又要与时俱进,在传承企业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注重特色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例如,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风景区将企业文化与景区党建相结合的典范。此外,红色景区应将企业文化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行为规范中去。

3、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相结合

红色景区行为文化建设是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撑,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景区行为文化建设事关景区的整体风貌和文明程度,是软文化,管理制度是实现景区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是硬文化,两者软硬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红色旅游景区要建设影响深远、内涵丰厚的企业文化,把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相结合无疑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手段。

4、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相结合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建设,从外部上需要一个健康、稳定、有序的环境,从企业内部上需要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既需要政府进行体制改革、完善制度、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等条件为支持,又要求景区创新管理、强调红色、构建和谐文化为基础。外部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条件,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建设出具有红色旅游景区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中的意义

1、政治教育

红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它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休闲等价值功能于一体。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政治工程,它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广大企业员工和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2、文化传播

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景区企业文化内涵丰富、真实直观,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发展红色旅游、彰显红色文化,对旅游者和景区企业员工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传播忠诚敬业的情怀、不畏艰难的坚强信念、自主进取的创新精神等。

3、导向激励

红色旅游景区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把旅游景区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引导到景区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它能引导着广大员工为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并且愿意为集体利益做出奉献和牺牲,这正是革命历史留传下来的不畏牺牲、用于奉献的精神所在。在一个和谐凝聚的文化氛围中,往往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激励作用,激励员工产生斗志高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状态,从而为实现自我价值和景区发展目标而奋斗。

4、凝聚约束

企业文化是旅游景区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能把全体员工团结凝聚起来。在一个充满具有爱国主结奋战精神的红色旅游景区里,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被职工认同并共同追求,职工会团结合作,自觉地把旅游景区目标作为个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桂华.浅谈井冈山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与建议[J].企业文化,2009.

[2]王超逸,李庆善.企业文化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3—185.

篇8

关键词:红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f. decaisneana(Carr.)Voss.];红色素;理化特性;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S792.27;Q9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299-04

Studies on Stability of Red Pigment from Flower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L. f. decaisneana(Carr.) Voss.

WANG Jin-ting,LI Qiu-feng

(Dongchang College of 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00,Shandong,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spectrophotometry determination, the stability and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d pigment were studied from flower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L. f. decaisneana(Carr.) Vo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d pigment was a kind of anthocyanin, and its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was 548 nm. The red pigment can be dissolved in water, alcohol, acetone, ethyl acetate and other polar solvents freely, yet not dissoluble in petroleum ether, oil and other non-polar solvents. Its absorbance peak was changed under different pH values. It was red in acidic solutions(pH

Key words: Robinia pseudoacacia L. f. decaisneana(Carr.)Voss.; red pigment;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stability

红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f. decaisneana(Carr.)Voss.]是刺槐的种间杂种(R. pseudoaeaeia × R. viseose) 安比刺槐(R. ambigua)的一个栽培变种,是近几年的引进树种,在我国南京、北京、大连、沈阳、上海、山东等地有栽培[1]。红花刺槐用于园林绿化,不仅具有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改善环境的作用,而且其生长迅速、外形美观,是良好的速生观赏乔木[2,3]。红花刺槐鲜枝叶粗蛋白含量为21.08%,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无刺、适口性好,可以作为饲用树种广泛推广[4]。在山东地区5月开花,花色艳丽,色素含量较高。有关红花刺槐红色素的研究未见报道。笔者在前期响应面法优化红花刺槐红色素(red flower robinia pigments,RFRP)提取工艺[5]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该色素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红花刺槐由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勇教授鉴定,2012年5—6月在聊城市区收集红花刺槐落花,风干、去杂、粉碎、过60目筛备用。

TU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722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AR1140型电子天平(上海美国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MG08S-2B型连续微波处理器(南京汇研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RE-52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FD-1B-50型真空冷冻干燥机(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除特殊指出均用双蒸水配制。

1.2 方法

1.2.1 红花刺槐红色素的光谱吸收特征和溶解性 红花刺槐干花经前期处理后,以酸乙醇[0.1 mol/L HCl∶95%乙醇=1∶99(V∶V)]为溶剂,按室温(25 ℃左右)、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500 W、时间40 s的条件,提取2次,合并滤液,旋蒸、浓缩、冷冻干燥至恒重,得到红色素粉末备用。

准确称取红色素0.100 g,用0.1 mol/L HCl溶解定容至100 mL,TU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00~600 nm范围内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取1.0 mL RFRP溶液,在室温条件下(20 ℃)分别用9.0 mL蒸馏水、95%乙醇、甲醇、丙酮、石油醚、乙醚、大豆油为溶剂稀释,放置12 h,观察其溶液的溶解性。

1.2.2 不同因素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温度:取RFRP溶液10 mL,分别置于20、30、40、50、60、70 ℃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在30 min和60 min后迅速冷却,以0.1% HCl作参比溶液,测定溶液A548 nm并计算色素相对保存率,保存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色素相对保存率=■×100%

2)光照:取色素醇溶液10 mL装入具塞试管中,置于自然光下7 d,每天定时测定溶液A548 nm,观察其颜色变化。

3)pH:各取9.0 mL不同pH(1~12)的缓冲溶液,分别加入1.0 mL色素醇溶液,以相应pH值溶液为参比,1.0 h后测定混合溶液A548 nm并观察颜色变化。

4)苯甲酸钠、蔗糖和抗坏血酸:配制0.10、0.25、0.50、0.75、1.00 g/100 mL苯甲酸钠,配制2、4、6、8、10 g/100 mL蔗糖和抗坏血酸溶液,以双蒸水为对照,分别和色素醇溶液等体积混合,以相应浓度的添加剂溶液为参比,60 min后测定混合溶液A548 nm并计算色素相对保存率。

5)氧化剂和还原剂:配制0.5%、1.0%、1.5%、2.0%、3.0%H2O2和Na2SO3溶液,分别和色素醇溶液等体积混合,以相应溶液为参比,分别在0、30、60、90 min测定混合液体A548 nm并计算色素相对保存率。

6)有机酸:准确配制0.1 mol/L苹果酸和0.1 mol/L柠檬酸溶液,分别和色素醇溶液等体积混合,以相应有机酸溶液为参比,在0、1、2、3、4 h分别测定混合溶液A548 nm并计算色素相对保存率。

7)无机盐:准确配制0.50%和1.00%的NaCl、CuSO4、ZnSO4、FeSO4、Fe2(SO4)3、MgSO4、Al2(SO4)3溶液,和色素醇溶液等体积混合,以相应盐溶液为参比,2.0 h后测定混合溶液A548 nm并观察试验现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花刺槐红色素的光吸收特征和溶解性

对红花刺槐红色素溶液的光吸收特征和溶解性进行测定,在400~600 nm范围内,红花刺槐红色素溶液在548 nm处有吸收峰(图1),是典型的花色苷类色素[6]。红色素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不溶于石油醚和大豆油。

2.2 光照和温度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光照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红色素水溶液在室内自然光下颜色保持鲜红色,吸光度变化很小,第七天色素相对保存率仍高达84.63%,表明该色素对光照不敏感,具有较强的耐光性。图2结果表明,在20~70 ℃范围内,红色素溶液随着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颜色变化不明显,70 ℃保温60 min,色素相对保存率仍在90%以上,表明该色素对温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与研究结果在较低pH、较低温度下花色苷的热稳定性较好是一致的[8]。

2.3 pH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红花刺槐红色素醇溶液颜色随pH变化而变化(表2),在酸性条件下(pH8时呈绿色。花色苷随pH变化发生结构上的转换,在pH

2.4 苯甲酸钠、蔗糖和抗坏血酸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如表3所示,防腐剂苯甲酸钠对红花刺槐红色素有一定影响,当苯甲酸钠溶液浓度超过0.5 g/100 mL,时更为明显,1.0 g/100 mL的苯甲酸钠使红色素的相对红保存率降为67.1%。不同浓度的蔗糖、抗坏血酸对红色素有护色作用,试验过程中溶液始终呈现鲜红色,说明蔗糖和抗坏血酸对红色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2.5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如表4所示,H2O2和Na2SO3对红花刺槐红色素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破坏作用更明显。浓度较低时,Na2SO3比H2O2对红色素的影响较大;浓度较高时,H2O2比Na2SO3对红色素的影响较大;H2O2和Na2SO3浓度为3.0%、处理90 min后,红色素相对保存率分别为62.40%和69.36%。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红色素影响较大,可能是加入H2O2后,H2O2进攻花色苷的C2位,使花色苷开环生成查尔酮,从而进一步降解为无色的酯和香豆酸衍生物[9];对于Na2SO3,可能是其亚硫酸氢根作用于花色苷C4位生成了无色复合物[10]。

2.6 有机酸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如图3所示,使用0.1 mol/L苹果酸和0.1 mol/L柠檬酸处理红花刺槐红色素,其吸光度随时间变化不大,说明这两种有机酸对红花刺槐红色素有护色作用,无不良影响,该红色素可以和这两种有机酸混合使用。

2.7 常见无机盐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供试的7种金属离子对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Na+对红色素无影响,Mg2+、Zn2+、Al3+有增色效果。加入Fe2+、Cu2+盐后红色素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浅黄色,随着溶液浓度加大透明度降低,说明Fe2+、Cu2+对红色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加入Fe3+盐后红色素溶液迅速变浑浊,呈棕色,说明Fe3+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3 结论

红花刺槐花红色素溶液在54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色素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不溶于石油醚和大豆油。红色素溶液颜色在酸性条件下(pH8)呈绿色。该红色素耐光性、耐热性较好,蔗糖、抗坏血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添加剂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苯甲酸钠、H2O2、Na2SO3对红色素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金属离子Na+、Mg2+、Zn2+、Al3+对红色素稳定性无影响,Cu2+、Fe2+和Fe3+可使色素溶液变色,尤其是Fe3+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避免与Fe3+接触或共存。

参考文献

[1] 赵梁军.刺槐新品种——无刺红花刺槐[J].中国花卉园艺,2004(9):40-42.

[2] 路志友,张春燕,张永军. 大叶红花刺槐在邢台市七里河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2009(5):42.

[3] 柳晨意,黄 勇. 国产刺槐属植物特性及其园林应用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169-12170.

[4] 宋立功,方志达,杨敏生,等. 红花刺槐的饲用特性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6,21(2):149-152.

[5] 李秋凤,王金亭.响应面法优化红花刺槐色素的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2):25-29.

[6] ZULIN S H I, BASSA I A, GABRIEL S L, et al. Anthocyanin pigments of sweet potatoes-lpomoea batatas [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92,57(3):755-757.

[7] 董 楠,雷丹丹,刘 嘉,等.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7):425-428.

[8] 陈健初.杨梅汁花色苷稳定性、澄清技术及抗氧化特性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5.

篇9

“软”工“硬”做,“虚”活“实”干

文明创建不能只停留于口号上,而应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有人说,文明创建是“软”工程、“虚”工作。而她们认为:“软”工“硬”做,“虚”活“实”干才是文明创建的关键。扎实的业务工作是取得成绩的基础,而行为规范、制度约束是所有工作目标完成的前提。外汇管理科有19项工作制度、9个业务操作规程、32种业务台账,不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的内部检查制度成为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她们的工作连续3年在上级行专业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连续5年被外汇局安徽省分局评为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优秀支局,连续7年被评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优秀支局。

用心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作为一个涉外经济服务窗口,外汇管理科承担着全市近两百家外贸企业的进出口核销、上百个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询证等繁重的工作。为把服务做到企业的心里,她们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辖内七县一市的出口收汇远程核销推广工作,解决了县级外贸企业办理出口核销路途远、成本高的问题。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她们多次往返县市之间,现场指导、热心解答,使得全辖的出口收汇远程核销工作顺利开展。

一笔业务,一次解答,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她们提出了20字的服务公约:创新的思维、奋发的激情、务实的精神、优质的服务,树立了人民银行基层行女职工的崭新形象。她们着力推行5项服务:微笑服务,温暖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宾至如归;限时服务,快捷的办事程序在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难题;承诺服务,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沟通;延伸服务,将一片热忱延伸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客户;帮助服务,积极主动地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创新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如果说敬业是工作的基础,求实是工作的态度,争优是工作的目的,那么创新则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她们提出开展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活动创新。服务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跟踪服务和特色服务;管理上从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入手,在手工台账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台账,在各级行的多次检查中获得良好评价;活动上突出创建重点,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将创建活动的文字和图片台账整合起来,图文并茂,增强了创建活动的时效性和可视性。

她们提出构建“三个通道”的工作创新。优质的外汇管理绿色通道全面提升基层外汇管理效率;畅通的政策传导通道支持辖区内招商引资,促进辖内贸易便利化,做到外汇管理、服务到位不缺位;便捷的信息共享通道实现涉外7个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外汇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业绩的提高,科室的创建活动也硕果累累,她们捧回了“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这一女职工文明创建的最高奖牌。

她们提出民生为本、以质争优的新举措,围绕提供特色外汇服务,实现从抓大放小向大小并重、从全面管理向有的放矢、从专业监管向透明履职、从远程监控向零距离服务的四个转变。她们创立了《创建小报》,图文并茂,记录创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外汇管理科的姑娘们深知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荣誉的背后需要更努力的付出、更扎实的基础、更有效的创新。

因为和谐而美丽

在人行安庆中支外汇管理科的同志们心中,大家有一个共识: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科内职工撰写的调研报告有数十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科内先后有3名职工通过了金融专业英语综合类考试,两名职工获得了全国因公出国备选人员考试高级证书。她们的美是由内至外散发的美,是素质美、智慧美。细微之处见精神,投足之间见素养,义务献血中有她们踊跃的身影,捐款捐物中凝聚着她们的爱心。勿以善小而不为,一颗颗善良的心闪耀着爱的光芒,内心真与外在美相互辉映、和谐统一。

办公室窗台上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和水中快乐游弋的小鱼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春节文艺晚会的舞蹈、小品演出,“三八”节女职工风采大赛,全员培训的讲台上,青年职工英语大赛的现场……她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以细腻的情感、勤劳的双手浇灌着文明之花,让青春之美和环境之美交织交融,实现了人与物的和谐。

篇10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而稳定的办学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效的学校。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说: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用简洁的话来说“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特色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这两句话加在一起,即“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特色就是个性,个性就是特色”。这应该是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或者说核心理念。建设特色学校对改变现在“千校一面”的办学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

下面就以阳山中学在建设特色学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为例,谈谈我对特色学校创建的认识。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寻找学校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优势

发掘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阳山中学由创办于1882年的安阳书院发展而来,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位于校园内的安阳书院,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的文化底蕴深厚,阳中师生在一百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学校办学成果斐然,一百多年中,培养了无数人才,其中有共和国的4位将军、2位大使、2位院士及数十位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上百位博导、专家、教授等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承安阳书院的教育理念。在安阳书院门楼上大书“械朴乍人”四字,风风雨雨,传承至今。这是安阳书院延续到现在阳山中学的校训。“械朴乍人”源自《诗经》“械朴”篇。原文为“芃芃械朴,薪之槱之”、“周王寿考,遐不作人”。“乍人”即“作人”,即培养人才的意思。安阳书院的创办者选取“械朴乍人”为办学育人的宗旨,希望能培养众多栋梁之才。学校继承安阳书院“械朴乍人、乐育英才”校训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定位学校的校训和“三风”,确立核心教育理念为“成德达才,敬业乐群”,教风为“尊重人格,启迪智慧”,学风为“信心、虚心、专心、恒心”,校风为“知礼、恪勤、笃行、求真”。学校将“三风一训”在师生中进行深入解读,使师生理解掌握,内化为师生做人做事、教书育人、读书学习的准则。

确立“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对学校悠久办学历史地梳理,提取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建议,学校确立了“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书院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和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在学校内开展“书院文化”研究课题、特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以学校特色的不断凸显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根据国家教育大纲对学生培养的指导性规定及社会发展对人才文化素养发展的要求,综合从安阳书院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在阳山中学的教育改革实际,学校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以“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标促进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基础实、发展全、素质优、心理健、有特长”的培养要求。

传承书院文化,建设以书院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练底蕴深厚、开拓创新的阳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传承安阳书院百年优秀文化,以精神文化立校。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安阳书院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与江苏教育学会一起成立“国学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书院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把阳山中学建设成一所人文的学校。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以此在校园内形成高雅的文化氛围、儒雅的精神气质、文明的礼仪行为。

学校编写了《安阳书院》专著。此书是完整全面介绍书院的资料。其中“书院胜迹”和“书院藏品”等部分系统全面介绍了盘龙河、明石桥、古银杏、门楼、门厅、安阳讲堂、慕贤堂、琴棋斋、国学斋、书院文化科教馆、校史陈列室等书院文化遗迹,并对书院内的匾额、对联、石刻等文化遗存进行解读,其所引文字均出自四书五经,堪称国学教育的精髓。学校对书院内文化遗存进行解读,深入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贯穿诚信守信、勤学敬业、谦恭有礼、孝亲敬长等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

开展“礼、孝、志”年级主题文化教育。阳山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主题为“传承书院文化、厚积人文底蕴、建设文化校园”。在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定“礼”、“孝”、“志”为各个年级文化的主题:

初一年级开展“礼文化”的教育。通过知“礼”、懂“礼”、行“礼”三部曲规范学生行为,打造礼仪校园,形成文化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教育形式,加强礼仪知识的宣传,让学生知“礼”;通过诵读弟子规、组织主题班会,观看礼仪知识教育录像、组织开展礼仪教育知识竞赛等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懂“礼”;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活动,通过举行围绕主题的班会及各类主题活动,剖析班级和个体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明确自身在礼仪教育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加以改正、提升和完善。

初二年级开展“孝文化”的教育。通过初涉“孝”、探寻“孝”、感知“孝”、践行“孝”四部曲达成教育目标。班主任引导学生了解孝的含义及历史,初涉“孝”;通过讲述、表演及征文等手段理解孝的含义,探寻和感知“孝”;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践行“孝”。利用节点,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并学会感恩。

初三年级开展“志文化”教育。通过“立志”和“励志”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并付之于行动。开展励志格言展示、邀请高一级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来校作励志专题报告、适时适度地创设若干次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情境,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学生在迈向人生更高目标的进程中树立自信、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走向成功。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抓好班级教导制工作,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三方组建,通过阶段性活动在班级内引导各班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强化职责,分工负责,构建师师、师生、生生三结合的互动平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推进双值日班长制,建设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能起表率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从而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集体;通过制度的建设真正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管理目标;渗透班级文化,各班针对班级特点提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在班训、教室布置方面呈现浓郁的个性特征。

成立“安阳诗社”,学生参加诗教班,开展古典诗词教育。阳山中学与无锡市诗词协会建立了诗教合作关系,对学生展开古典诗词教育。学校利用学校画廊、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加强诗词宣传,营造诗教特色,与此同时,还编写了《诗教200首》一书,作为安阳诗社进行诗词教育的校本教材。“诗教班”由语文素养较好,对文学和古典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每周由无锡市诗词学会派遣教师到安阳书院授课。“诗教班”学生结业后将获得由无锡市诗词协会发给的诗教结业证书。其创作的优秀作品也会由无锡市诗词协会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无锡市诗词协会还将对学生创作的诗词汇编结集出版。

活跃学生社团,引导全面发展。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传承书院独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阳山中学学生社团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项目设置上还可挖掘安阳书院的资源,增加社团项目,丰富社团活动。阳山中学在“书院文化特色学校”创建中增设安阳书院导游团、书院小记者采访团、书院经典诗文朗诵社。每个社团每学年都开展经典汇报活动,形成各自的特色。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道德践行、人格培养、发展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是连接社会、课堂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搭建起学生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构筑起学生素质提升的精彩舞台。

培养特色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是促使特色学校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和推动力

创建特色学校,建设一支拥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本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教师本身应该拥有特长;要形成特色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要有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的要求之外,还必须具备拥有特长的这一专项要求。为此,学校必须积极提供机会培养教师的特长,提供机会各展所长。阳山中学依托书院文化的建设,成立了安阳学社、安阳诗社、安阳文社、安阳书画社、安阳琴社、民乐社等学术团体,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并借助学校社刊《文笔峰》作为展示的平台,在培养自己特长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