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8 12:0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仰韶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开始回忆内容……
有一天,我们去学校,老师高兴地说:“大家安静,我们要去参观仰韶文化了,准备好笔和纸,出发喽!”班内一片欢呼。
车停在了仰韶文化展的附近。我们踏着欢快的脚步,一步步“逼近”文化展。到了展厅门口,漂亮的解说员小姐带着我们进入了“知识的海洋”。第一个介绍是仰韶村的遗址,我也不记得了,跳过……接下来介绍的是灰坑,挺有趣的呢!原来是装粮食的,但是放久了也会发霉。后来……后来,哈哈,这个就是垃圾的“小窝”了!
还有一个大人墓,墓里有龙又有虎,看来地位很高呢!还有一个安西的女孩墓,小女孩生前只有三四岁,她的骨头很小,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陶罐真多啊,我选几样介绍介绍吧。小口尖底瓶,顾名思义,底部尖尖的,口小小的,用来装水。由于瓶子的底部是尖的,原始人把瓶子往水里一放,瓶子站不起来,就倒下去,水自动就灌满了。也许你会问:那它怎么立起来呢?呵呵,着你就不懂了,以前的土地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地,那时只有土的地,简称土地。把瓶底往地下一插,瓶自然就立起来了。
篇2
[关键词]半坡类型彩陶;仰韶文化;鱼纹纹饰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035-03
半坡类型是隶属于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重要文化类型之一,因1953年春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东6公里处的半坡村,故名。半坡类型存在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4900~4000年,①延续了大约900年。半坡类型文化的范围大致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到河南郑州,西抵甘肃天水,南至汉水上游,北达内蒙古河套地区。渭、泾河流域的主要半坡类型文化遗存有华阴横阵、华县元君庙、渭南史家、临潼姜寨、西安半坡、县下孟村、宝鸡北首岭、秦安大地湾等遗址,汉水上游流域的主要半坡类型遗存有西乡何家湾、南郑龙岗寺、商县紫荆等遗址,晋南和郑州地区的主要遗存有芮城东庄村、陕县三里桥、洛阳王湾、郑州陈庄等遗址。②其中,最典型的文化遗址是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
一、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纹饰
仰韶文化时期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彩陶也告别了“幼稚的童年期”,③开始进入繁荣期,因此,仰韶文化也被称作“彩陶文化”。半坡类型属于仰韶文化的早期类型,其彩陶纹饰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半坡类型的彩陶纹饰中常见的几何纹有宽带纹、平行斜纹、三角纹、网纹等,常见的动物纹饰有鹿纹、鱼纹。鱼纹和由鱼纹演变的各种图案以及人面纹与鱼纹相结合的纹饰是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彩纹。这些纹饰和全国其他地区发现的彩陶纹饰一样,不仅开启了我国的艺术宝库之门,传递着远古时代的文化信息,同时也留下了让人难以理解的谜团。
半坡类型鱼纹多饰于卷唇折腹圜底陶盆的肩部或内壁。鱼纹主要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复体鱼纹即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纹构成一组的鱼纹。半坡类型早期的彩陶纹饰多为单体鱼纹。
二、 学术界对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的不同观点
对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纹饰的看法,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生殖崇拜说
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中写道:“中国人上古起以鱼象征女性,象征配偶,而鱼的这一象征意义起源与鱼的繁殖能力最强,而且与原始人类的崇拜生殖、重视种族繁衍相关。”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由于生产力极端底下、劳动繁重、生活艰难等原因,造成当时人口寿命很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鱼的繁殖能力强,半坡居民渴望有像鱼一样强大的生殖能力。在古代有很多传说涉及“鱼妇”,即象征生育之神。④
(二)图腾崇拜说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最早源自美洲印第安人鄂吉布氏族的方言,意为“它的亲族”、“它的标记”,表示氏族徽号或标志。在原始人的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有亲缘关系。张朋川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陶》一文中指出:“半坡类型的一些氏族聚居的村落由向心的几组尾群组成,反映出强烈的集团意识,由于以边缘为纽带的亲族观念得到充分的发展,导致了这一地区图腾艺术的繁盛。”很多学者基于这种想法认为半坡氏族公社是把鱼类这一水族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鱼是本氏族的保护神,氏族成员均由鱼变来、由鱼转世,死后也会变成鱼。⑤于是对鱼加以崇拜,以祈求它的保护。
(三)月亮崇拜说
一般认为,渔猎生活有季节性和时间性,清晨或傍晚是进行渔猎生产的最佳时间,伴随渔猎生活的不是太阳,而是月亮。彩陶盆内的鱼纹,在盆内盛满水时,就会呈现出一幅“鱼在水中游,月在水上浮”的图像。另外,鱼形状为梭形,近于半圆形,颜色青白,很容易使人想到半月的情形,且鱼属于水族,也是阴类动物,善于产子是它的特征,这与月亮的母性特征相结合。鱼也具有死而复生的属性,正合于月亮的不死功能。⑥刘天德先生也在《仰韶文化“鱼纹”和“人面鱼纹”含义的再探讨》一文中提出鱼纹所象征的就是我国历史上华族的总标志――月亮。
(四)祈求丰收说
半坡文化遗址主要位于渭河流域,人们都是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居住,半坡人在狩猎活动中大量捕获水鹿和竹鼠说明,当时聚落附近有丰盛的水草和沼泽,河流的水量比现在大,人们都是临水而居,捕捞也较方便,这就为捕鱼业提供了条件。⑦苏秉琦先生曾说过:“在经济生活上,半坡人们是农渔猎伐木并重。”⑧渔猎对于其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鱼在当时也是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彩陶盆是盛放鱼的工具,在彩陶盆上绘画鱼纹纹饰,象征盆内装满了鱼,有祈求丰收的意愿。
(五)自然崇拜说
半坡氏族公社时期居民还处于蒙昧状态,对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于是将各种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与神灵联系起来,认为自己所不能做到的行为是由神灵所支配。如鱼般在水中游这一现象他们无法做到,就认为鱼由神灵所支配,于是将鱼绘于陶盆上,视为鱼神加以崇拜。
还有学者提出,鱼纹是出于原始人爱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纯粹的图案装饰,只反映了半坡居民的审美需求,并没有实际意义。
三、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新释
结合上述不同观点,本文对半坡类型彩陶鱼纹纹饰提出以下几点不同看法:
(一)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纹饰并非生殖崇拜、图腾崇拜、月亮崇拜、祈求丰收说和自然崇拜说
1.半坡类型彩陶鱼纹并非生殖崇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古籍如《诗经》、《山海经》中也曾提到鱼与生殖的关系。我们认为,半坡居民临水而居,除鱼外,其他两栖类动物也很常见,比如说蛙类。蛙属于两栖纲蛙科,生活在多水湿润的地方,繁殖能力与鱼类不相上下,但是蛙纹在半坡类型彩陶纹饰中出现较少。由此看来,如果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把鱼作为生殖崇拜的对象,那么蛙也应该得到崇拜。还有很多哺乳类动物的生殖能力都很强,在半坡、姜寨、北首岭等半坡类型遗址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家猪骨骸,说明当时家猪饲养很普遍。猪在哺乳类动物中生殖能力较强,半坡居民为什么不把更为相近的哺乳类动物作为生殖崇拜的对象,而去崇拜生活在水中的冷血脊椎动物鱼类呢?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
2.半坡类型彩陶鱼纹并非图腾崇拜
民族学资料告诉我们,原始民族往往都有自己的“图腾禁忌”,即对自己氏族图腾的崇敬,禁止杀害本氏族的图腾和以其为食物。原始人有的在伤了自己的图腾动植物时,甚至会恐惧至死。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有些氏族偶尔食之,感到非常不安而举行种种感恩、谢罪仪式。⑨弗洛伊德也在《图腾与禁忌》中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只禁食这类图腾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或是当某种通常已被赦免的动物,由于客观条件需要而必须加以杀害时,则举行请求宽恕的仪式,试图减轻破坏禁忌后所可能遭受的报复。”半坡类型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网坠、鱼钩、鱼叉等捕鱼工具和一定数量的鱼、鳖软体动物的骨骸及空壳,说明鱼类在当时是半坡居民的主要食物之一。他们不仅仅大量捕鱼,而且毫无顾忌地吃鱼,与上述材料中对待图腾动物的禁忌相违背。
除了彩陶盆上的鱼纹纹饰,鱼纹纹饰并未在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其他陶器上出现,也没有发现以其他形式所表现出的对鱼的崇拜。因此,鱼不是半坡氏族公社的图腾,鱼纹也不是图腾崇拜的反映。
3.半坡类型彩陶鱼纹反映的不是月亮崇拜、祈求丰收和自然崇拜
月亮是人类经常见到的自然物,月圆月缺也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说鱼纹是月亮崇拜,为什么不把月亮的形象直接绘于陶器之上而非要将意义寓于鱼纹之中呢?同属仰韶文化的大河村二期,与半坡类型时代十分接近,大河村二期陶器上已经有比较形象的月亮纹和月牙纹。⑩而在半坡类型遗址中并没有发现月亮纹。
半坡居民临水而居,捕鱼技术已经很先进,捕获大量的鱼已不成问题,不需要再用纹饰来象征,因为这种情况本身就是存在的,捕鱼本来就很丰产,没必要将鱼纹绘于盆上以祈求丰收。
对于自然崇拜也是一样,人们既然认为鱼是神灵,为什么还敢去食用它呢?这样的话,就应该将其视为图腾或者神灵供奉起来。
对于有些学者提出鱼纹是原始人爱美的一种表现,很多学者都持反对观点。因为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新石器时代,万物有灵论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在他们的头脑里,对于众多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就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由神灵来支配的。至于纯粹的装饰,那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物质文化生活进一步丰盛的产物,而仰韶文化时期的居民,还在为自己最起码的生活条件而奋斗,人类当时急需的是生产更多的生活用品,而不是把为数不多的与物质生活无关的东西装饰很更美。
(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鱼纹体现出半坡人对于鱼畅游水中这一自然现象的渴望、向往以及对水底世界的好奇
原始人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所以渴望探寻其中的奥秘。半坡居民生活在水边,鱼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捕鱼是很重要的生产活动,他们捕鱼的时候,看到鱼在水中畅快地游来游去而不会淹死,人们无法解释这一自然现象,就希望自己能像鱼一样在水中畅游,去探寻未知的水底世界。于是他们便将鱼绘于彩陶盆之上,一方面是由于陶盆实际功效,另一方面将几条鱼放入有水的盆中时,鱼在盆中翻转游泳会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一画面给了半坡居民灵感,于是他们将鱼绘于陶盆之上,如同真鱼在水中畅游嬉戏,同时表现出对鱼的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以满足先民对这一无从解释的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在半坡类型后期,人面与鱼纹相结合的纹饰的产生也能证明这一点。
四、结语
彩陶这一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记录了太多为后人所不能理解的信息,学术界也为此提出很多猜测,各种猜测都有依据,仔细探究似乎又疑点重重。水涛先生说:“彩陶纹饰究竟表达了什么?彩陶纹饰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含义,这是每个人急于知道答案的问题,目前,许多研究彩陶的文章在这方面似乎又都可以给出一定的解释,又都无法回避更多的不可解释的东西。由于这种解释的随意性往往陷入自相矛盾的怪圈,使得大家对于这样的研究结果产生了怀疑,也使得更多的人视彩陶研究为畏途。”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对彩陶纹饰的理解和把握之难。新石器时代没有文字,且时间跨度很大,对于这时的文化体系的认知很难。而且人们对很多事情和现象都不甚理解,他们的思想较为简单、混沌和蒙昧,以我们现在的思维去考虑必然会夸大事实。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彩陶纹饰的含义终究会为我们所解读。
鱼纹作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富代表性的彩陶纹饰,在早期人类并未赋予它某种很神秘的色彩,当时一切正处于初始阶段,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都处于萌芽期,对于这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纹饰的考虑一定也不会复杂。
关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纹饰的相关研究很多,我们应当从各种观点之中加以借鉴,最终全面了解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和精神生活,解读出这一纹饰的真正内涵。
[注释]
①严文明:《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
②赵兵福:《半坡文化研究》,《华夏考古》,1992年第2期,第45页。
③郎树德、贾建威:《彩陶》,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④陆思贤:《半坡“人面鱼纹”为月相图说》,《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5期,第79页。
⑤褚兴彪:《半坡彩陶人面鱼纹中的文化意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74页。
⑥张文:《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动物纹”彩陶盆新解》,《四川文物》,1997年第6期,第28页。
⑦ 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页。
⑧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⑨巴家云、胡昌钰:《仰韶文化的鱼纹和鸟纹不是图腾崇拜》,《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第82页、第79页。
篇3
关键词:文化修养;青少年;道家思想;儒家文化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大量国外文化纷纷涌入国内,这样的文化背景强有力地冲击着当今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提出挑战。一些发生在下一代身上的我们不愿看到的情境相继出现,这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思索:如何才能做好年轻一代文化修养的提升及精神世界的净化工作?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使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文化修养不断提高?
一、基本理论
笔者对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和完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决定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准绳展开对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和塑造研究的新路径。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融合统一,之后会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思维环境来教育、完善、激发青少年自身的发展,进而完成两方面人性文化的和谐统一:本我——敢于面对自我与内心灵魂;自我——社会与自身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社会的人需要合理应对所遇事件、人际关系与交往等问题,对社会要有一定的责任和贡献。
二、创新路径
1. 青少年文化修养在道家思想文化基础上的路径探索
敢于面对一切的人眼中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但首先要做到的是敢于面对自己,让自己能应对各种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即道家思想强调的“悟性”,这个概念处处需要,如学习、工作、生活等,它对一个人拥有各种能力和最终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当今的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地位处于金字塔的最高层,一旦他进入社会,其地位也可用金字塔形容,也会处于一个金字塔之中,但这次却是最底层。青少年此时的心志肯定会有挫败感,从而衍生出种种问题。所以,青少年的心胸是否宽大决定其以后的社会道路是否平坦,而让他们实现宽广胸襟的办法便是首先提升自己的悟性。
悟性要求观其心、明其事、不断追求高境界。一生中不断感悟、思索继而明白、探索,这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过程就是真正的悟!悟的过程也是境界不断攀升的过程,这就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体味。让思想彻底解放、思维自由碰撞、时空任意遨游……让思想与心境最大化,触摸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这样他的境界就会更深远,悟性就会越高。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用各种寓言和事实点化我们,境界大小决定了他对事物、对人生的判断。胸怀大境界者则总会在逆境中站起来,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反之,则会时时处处有挫败感。
大境界的养成需要从不起眼的小事物开始,通过安静的心灵、智慧的眼睛看出大境界、大道理,用淡泊、宁静的心境在广阔的环境中与自己心灵会话。首先我们要知道,有些时候大境界是从眼前的小事物上看出来的。只有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我们才会看到在不经意之处,有很多至极的道理。培养自己的大境界,主要在于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与神秘自然的交谈。而这些需要一个相对宁静、宽阔的环境和一个淡泊的心境。比如把自己彻底投放到自然当中去,去田野、海边、山顶……这些天然灵性之地,会让我们用最宁静的心灵去体悟大境界的本质。这样你的认识和感悟就更加深刻了,境界当然会随之提高。
境界提升的同时悟性也会随之提升,高的觉悟是身处社会为人处世之道的前提和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觉悟高了,才能在这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始终保持超脱高洁的品质,才能有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才能拿到,不卑不亢,旷达从容。
2. 青少年文化修养在儒家思想文化基础上的路径探索
儒家思想的内涵与核心就是一个“仁”字,也就是近乎博爱的一种爱,对世间万物真诚、质朴的真爱。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礼义、仁爱”已成为了个人文化修养中标尺性的原则了。
(1)做社会中的人,人际关系很重要。社会经济的高度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一些外来文化的融入,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化、快餐化,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做事欠考虑,忽略了对文化、对修为、对情感的思考与品味。
独生子女从小养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很不利。应试着去以礼待人、仁爱至上、将心比心、胸襟宽大、宽容大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高尚的道德修养不能丢,它们会让你成为一个有成功的人际关系和受人爱护与尊敬的人。
(2)做社会中的人,做事必须有原则性。“三鹿奶粉”事件刺痛了所有中国人的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应该有原则,不能损害公众利益。做社会中的人,就应该对社会负责任。我们青少年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省察一下自身呢?我们的精神信仰应该定位到哪里?我们所坚持、秉承的是不是应该继续下去?儒家所倡导的是心灵上、精神上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准则“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与之比”,我们内心有没有像”礼义“这样的准则呢?一次次感动与激励,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起这个准则呢?“礼、义”不可丢。
结束语:儒道思想让当代青少年个人文化修养有了前进的方向,让他们有了做人的智慧,运筹帷幄的睿智、危难之时的冷静、瞬变之时的勇敢机智、巅峰之时的稳重与正确面对……这一切给予了青少年成功的基石,让他们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毅然承担起中华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J].人民
教育,2000(4).
[2]杨建新.社会转型期青年群体的发展与
篇4
因为那样会给别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只有你的在这里停留,这儿别人的都被遗弃掉了,可是实际上,他们都在上面好好的被保管着,而你的暴露在表面去要群受着风吹雨打。
所以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公平,也不要总是用你主观臆想去判断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
直到最后你终于经历风吹雨打,开始慢慢长大。
但是我们依然都记得之前那个书的那些时光,对于我们而言有很大的倾向和偏向作用,但是如果一直以来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对于你而言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距,那么这一方面只要好好去思考为什么了。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吗?
篇5
如果空中庭院注定要毁灭
所有磐石都注定压向我的身躯
那,就让我燃尽我最后的,生命之火吧!
我的太阳花啊
我用世界刺向我的一万万把利刃
沾着我的血肉与灵魂,绘就了你
而如今,我想你呼唤——燃烧吧,我的太阳花!
如果这个伤痕累累的人注定无法熬到黎明
如果这颗涌着鲜血的心注定要在黎明前燃尽
那,就让这仅剩的火焰燃烧得更剧烈吧!
燃烧吧,我的太阳花!
即使我将注定在这火焰中化为灰烬
你也一定要燃烧啊,要燃烧啊,我的太阳花!
如果我注定要成为一个纸人
为上天演出一场滑稽的悲剧
又在落幕时,被厌恶地,抛进火炉里
那,就让那火焰更早更光亮更炙热地,降临吧!
燃烧吧,我的向日葵!
燃烧吧!贯穿黑暗的黑暗,贯穿光明的黑暗,贯穿诸神的黑暗!
同时,也贯穿,我的心吧!
篇6
[关键词]锻造 曲轴类大锻件 高压水 除氧化皮工艺
中图分类号:T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05-01
前言
曲轴类大型锻件毛坯加热之后在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皮,如果不清理干净锻件表面就会出现麻点、凹坑,还有的会嵌入锻件内部,对锻件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现在,汽车厂对锻件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顾客需求,必须对曲轴类大锻件毛坯高温氧化皮去除工艺进行详细的跟踪和研究,提升设计水平和质量。下图为高压水除氧化皮装置在锻造线中的位置。
1 高温氧化皮的形成、组分和危害
1.1 高温氧化皮的形成和组分
在锻造加工过程中,钢坯棒料在中频炉中的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在表层形成氧化铁皮。氧化铁皮的最初形成是氧在金属表面与铁反应形成氧化膜,然后氧原子通过扩散进入氧化膜与铁相接触的表面,不断反应,生成越来越厚的氧化铁皮。炉内气氛、钢坯材质、在炉时间等因素都与氧化铁皮的生成状态有关。氧化铁皮剥离性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裂纹的状态。氧化铁皮由表及里的结构为Fe2O3、Fe3O4和FeO。
1.2 高温氧化皮的危害
1)氧化铁皮直接影响锻件表面质量,例如麻点、凹坑等。2)氧化皮聚集在模具型腔内,破坏模具型腔表面质量,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2 高温氧化皮去除方法和机理
2.1 高温氧化皮去除方法
高压水除氧化皮技术是利用高压水以一定角度打到钢坯表面,通过冲击力敲击、振动、热变化等机理的共同作用,除去材料表面的氧化铁皮。此法在国内外均有使用,如瑞典巴拉特Kilsta公司的160MN生产线、美国Cinnat曲轴锻造厂PZS900/800型1600MN/126MN电动螺旋压力机生产线等;国内目前技术尚不成熟,仅在上世纪90年代初某大型锻造厂出现过,后来由于种种问题而停用。所以,深入研究高压水除氧化皮工艺对国内锻造行业影响意义深远。
2.2 高压水除氧化皮的机理
高压水除氧化皮的机理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1)高压喷射的水流高速冲击到钢坯表面,产生敲击和振动作用;(2)高压水流使钢坯产生温降,由于氧化皮和金属基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表面的氧化皮产生裂纹,以利清除;(3)水流进入氧化皮裂缝内在基体和氧化皮之间气化爆炸使氧化皮剥落。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氧化铁皮与基层分离,然后被水流带走。
3 高温氧化皮去除装置
3.1 工作原理
高压水除氧化皮系统采用变频控制,实现泵的高低压自动调节,直接作用于供水系统,即:高压泵(两泵一备一用)直接吸水,通过预设定程序调整电机转速实现供水压力可调,满足不同水压需求。坯料开始进入除氧化皮装置时,卸荷阀关闭,泵排出的水全部供给除氧化皮装置,由于喷嘴节流作用,系统压力升高至预设定压力,高压水经喷嘴高速喷出进行坯料除氧化皮;当坯料完全通过除氧化皮装置时,卸荷阀打开,泵排出的水经卸荷环阀回到水箱,泵空载运行。
3.2 工艺流程的特点和技术参数
高温氧化皮去除过程采用高压水喷射,水压高达18MPa。其主要特点是打击力比较大、效果非常好、喷嘴寿命长、防堵性能特别强。相关技术参数有:工作压力为18MPa;高压泵采用2台,一用一备;供水系统中实现水循环使用,以节约资源,对回水过滤装置的要求是过滤精度达到1250目。
3.3 系统控制
氧化皮去除装置采用PLC程序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检测、自动运行。同时,氧化皮去除装置的系统信号(收、发)接入锻造线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整个锻造线的自动化运行。
4 影响钢坯除氧化皮效果的设备因素
4.1 喷嘴安装高度对除氧化皮效果的影响
水流的打击力与喷嘴高度的平方成反比。随着高度的增加,射流的宽度和厚度增加,即射流面积增大。同时,空气可引起射流的能量损失。日本I.Ikeuch i”Co.Led 公司的实验数据实验表明,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打击力与高度的平方成反比。
4.2 重叠量对除氧化皮效果的影响
重叠量指两个喷嘴在喷射宽度上相互重叠的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有三个:1)设置喷射宽度上的重叠量能够有效防止边部打击力度不够;2)避免喷嘴安装误差引起的覆盖不全;3)避免喷嘴制造误差导致的覆盖不全。
4.3 水流状况对除氧化皮效果的影响
水流有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层流状态流体质点不相互掺杂,仅仅因为经过断面各个质点速度不同而产生粘性切应力,造成能量损失;而紊流状态,除了粘性应力外造成能量损失外,各个质点在掺杂时产生雷诺应力,也造成能量损失,因此层流状态损失的能量小,对氧化皮的打击力更大。所以喷射氧化皮之前必须进行整流。整流原理如图4示,从泵站来的紊流水由整流缝a流到过滤器体内,通过整流缝的整流,降低紊流程度,再通过整流体b后变为完全的层流,然后再通过流道进入喷嘴,使喷射出的水流呈层流状态。所以过滤器的作用一是避免固体颗粒造成堵塞,二是将紊流水变换成层流水。
5 结语
高压水除氧化皮装置在曲轴类大锻件生产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了解和跟踪此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和发展这项实用技术必定对我国曲轴类大锻件产品表面质量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元,辛智娟.日立变频器在高压水除磷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4(5).
[2] 赵东.型钢高压水除磷电控系统优化改造[J].重钢机动能源.2013(3).
篇7
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和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和石器,以该村命名的仰韶文化诞生。仰韶文化对于中国考古学意义非凡: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这种命名方法后来也成为中国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通则,沿用至今。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也被视为西方近代田野考古学真正传人中国的标志性事件。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就此起步。1923年安特生的《中国远古之文化》正式发表,把仰韶文化确立为中国史前文化,这不仅使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不攻自破,而且让仰韶文化走向了世界。
11月6日上午,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渑池县体育馆召开。11月6日下午至7日下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弛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燕明研究员相继主持了三个时段的学术研讨会,共有26位与会代表进行了大会学术发言。闭幕式上,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兴邦研究员发表了讲话,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进行了大会学术总结。
一、田野考古新发现介绍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题为《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新发现》发言中介绍了西坡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该遗址自2000年到2006年共进行了六次发掘,发现了特大房址和墓地,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所发现的我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建筑面积达516平方米的超大型房屋,说明聚落内部结构已由仰韶早期的向心式布局开始转变为开放式布局,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的出现,也昭示着仰韶文化中晚期社会复杂化程度的提高。2011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第七次发掘。此次发掘重大发现之一是遗址中心区的大型房址F107。F107门道向南,内可能有火塘。根据F107的剖面,推测房址的建筑程序大约为挖坑——立柱——填土——挖地穴——垫土——铺白灰面。该房址的发现为深入探讨仰韶时期大型房址的建筑工艺提供了新线索。新的发现总能带来新的启示。一个文化内涵的丰富取决于细致的田野考古,我们现在许多定性的研究需要大量考古信息的支撑。
吉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在题为《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言中介绍了哈民忙哈的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堪称中国史前考古的空前大发现。遗址地处内蒙古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15公里,南距通辽市区40公里,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4000余平米,出土了大量珍贵遗物近千件。特别重要的是在7座房屋遗迹中发现了完整的房屋顶部木质结构,完整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这在全国来讲尚属首次。另外在几座房址当中还发现凌乱堆弃的大量人骨遗骸,有一座房址内多达97具,反映了当时部落战争的真实场景,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新石器时代当地原始居民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以及生活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哈民遗址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之间,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现象之复杂奇特、出土遗物之丰富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史前考古中都极其罕见。遗存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是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这类遗存的文化中心大体分部在中国东北的科尔沁沙地地区,年代与红山文化相当。所以,哈民忙哈遗址的考古发掘,健全了中国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序列,极大地丰富了草原文化。
二、仰韶文化区系类型研究
张居中(中国科技大学)在题为《三论仰韶时代文化》的发言中把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典型仰韶文化”、“典型仰韶文化的亲缘文化”以及存在典型仰韶文化因素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原始农业发展水平,随着气候的波动,各地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而由于典型仰韶文化的大举东进,与大河村文化的剧烈冲撞,才产生了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城址——西山古城,并随后形成了强大的王湾三期文化,出现了一批龙山时代的古城址。
篇8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于100多万年前,止于公元1840年前夕。
第一章远古时代
学习要求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及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和发现地点、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解仰韶文化、河姆渡氏族的距今年代和发现地点。
2.了解河姆渡、半坡的文化及大汶口文化的内容。
3.理解我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了解我国原始社会的分期和发展过程。了解仰韶文化和河姆渡等文化遗址所表明的我国先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通过考古材料和传说材料说明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考试内容: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北京人能利用打制石器(旧石器)和天然火,有简单语言,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人遗址的山顶洞穴中,生活着一种模样接近现代人的古人类“山顶洞人”。他们不仅会打制石器、人工取火,而且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能缝制衣服。
二、远古文化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等,打制石器仍占一定的数量,骨器相当精致。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细泥红陶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并饲养猪、狗等家畜。学者们认为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由于它的遗物中常有彩陶,所以也曾被称作彩陶文化。据测定,整个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包括不同时代的各种类型,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半坡氏族遗址是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的一处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氏族村落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反映的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情况。半坡氏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已使用弓箭;开始种植粟(世界最早),原始农牧业开始发展;能用麻线织布,烧制和使用彩陶;会建造房屋,形成了村落,过定居生活。
篇9
关键词:先齐文化文化交流海岱地区河洛地区
山东半岛地处黄河中下游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是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里的部落善骑射并创造了绚丽的古代文化。学者们将这支部族的文化归于东夷文化。有认为在这里存在一个连续不断的文化序列,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齐文化从时间上划分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先齐文化和齐文化,看齐文化的形成要追溯它的源头。齐文化因疆域的区别划分为三个文化区域:鲁北腹心地区、鲁东半岛、胶东半岛。各区自成体系又相互影响。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显示,胶东半岛、潍河流域和鲁西北平原组成的齐文化区域中学界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鲁北腹心地区。这里有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遗迹,便于揭示文化序列。目前学术界对该区文化序列有一个共识,即按照时间的早晚该区先齐的文化序列分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张光明先生对此作了详细的研究。①在鲁西北平原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始于淄博市临淄区后李壮发现的后李文化②。到岳石文化晚期中原文化由西向东推进,尤其是商文化,在海岱地区与东夷文化频繁的交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商代中晚期东渐势力渐渐加强③。
目前对齐文化渊源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观点:1、以王志民先生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它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他指出“齐文化深厚博大,它的形成,一言以蔽之,是百川汇海的融合,是多种文化的多元复合体。”④2、以王阁森、唐致卿为代表认为是以单一东夷文化为主源又在后期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进而形成了齐文化。在《齐国史》中提出“东夷文化是齐文化的最早源头…..这样东夷文化、商文化、中原炎帝一系列文化和周文化四源合流,便成了齐初的文化格局。”并且进一步指出“总的来看,商以前的齐地文化是单纯的东夷文化,独立的发展,商兴起以后,遇上接近的西部、西南部受到商文化日益增大的影响。齐文化曾加了新的内容⑤。3、宣兆琦、李金海为代表,认为“齐文化是由当时中国东西部两大文化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碰撞、交流、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文化”⑥。多学派的争论说明了对于齐文化的形成认识中存在着疑点。所谓的齐文化的形成应在先齐文化中找寻依据。齐文化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文化多元复合体,齐文化是基于齐地土著东夷族文化并吸收商文化、夏文化、莱以文化、周文化发展而来的⑦。张光明先生认为“先齐地域内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为后李文化—后李文化二期—大汶口文化五村类型—龙山文化城子崖类型—岳石文化郝家庄类型。这一系列当为齐文化形成之源头。”
后李文化指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为代表的一类文化遗存⑧。文化因素分析表明,后李文化早晚两期分别与裴李岗文化中晚期相当,但二者的文化面貌迥然不同,“两者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⑨但在后李文化中也发现一些与裴李岗相似的文化因素,我认为二者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了部分的文化交流,后李文化吸收了部分裴李岗的文化因素又加以改造融入了自己的成分如:小口壶、侈口矮圈足罐,唇沿下部的指甲纹、环形耳等。这一阶段两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以裴李岗文化影响后李文化为主,在文化交流格局中,裴李岗文化居主导地位,后李文化居从属地位。
北辛文化是在后李文化基础上吸收大量裴李岗文化发展而来的。得名于山东藤县北辛遗址的发掘。北辛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阶段相当,北辛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第一期基本同时,中晚期与仰韶文化第二期相当。这一时期海岱地区和河洛地区的文化交流比前一阶段增多,在各自的文化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对方的文化因素。分析了双方的陶器、纹饰、器形等,可知在河洛地区仰韶早期文化与海岱地区北辛文化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交流,就现有资料分析,双方文化交流的趋势,是以河洛地区对东方的影响为主,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较为微薄⑩。
大汶口文化是直接在北辛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这一阶段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上,东方文化不再是单一的接收方,渐渐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输出作用。东方文化较少的吸收西方文化因素,西方文化则开始越来越多的吸收东方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与仰韶文化中期阶段同期,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与仰韶文化晚期阶段相当。这一阶段河洛和海岱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段两地区间的交流相对于仰韶时代中期有所减少,这时期的文化交流是河洛对海岱的影响为主;后段随着仰韶文化的衰落和大汶口文化的崛起,两地区间发生了明显逆转,大汶口对仰韶文化的影响增加并占主导地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后段大汶口文化对仰韶文化的影响不仅有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和交流而且还拉开了大汶口人大举西迁的序幕B11。
龙山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与西方文化的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造律台文化、三里桥文化同期。龙山时代早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明显是以海岱地区对河洛地区的文化传播为主并按时间呈现增强态势,同期河洛地区所见的典型大汶口文化因素在地域上也有了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
岳石文化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后继文化,也是夏代山东地区的方国文化。这一时期河洛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与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明显有文化上的往来,双方的文化交流趋向是由东向西,即岳石文化影响二里头文化。到了夏代的中晚期河洛地区的另一种文化(先商文化)与岳石文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流,并呈现由早及晚逐步加强的趋势。
齐文化通过内部、机制的合理运作,在同外部文明的冲撞中适时调整中进而发展壮大,摆脱了单一的方国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海开放型文化。河洛文明和海岱文明的碰撞对于先齐文化至关重要。先齐文化在形成的每个阶段中受不同的文化因素影响,但总体而言,先齐文化的形成是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一个过程。齐文化最终形成于周朝分封诸侯王之后,姜尚创造性的把周文化、东夷文化、商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文化。使得齐文化具有兼容性、时变性、务实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使得齐文化经济上农商并重、政治上尊贤尚功、文化上兼容并包。(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注释
①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②王永波《后李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管子学刊》1994年1期
③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④王志民主编《齐文化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⑤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17页详论
⑥宣兆琦、李金海《齐文化通论(上、下)》新华出版社2000年
⑦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⑧王永波主编《海岱地区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篇10
1.仪器与材料
特定总有机碳分析仪;双量程电子天平;高纯合成空气;邻苯二甲酸氢钾;超纯水(零水,检查用水)水样,共计6个批次。
2.方法与结果
2.1 高温催化燃烧氧化法测定原理
将提前选定好的样品放入到燃烧管内进行燃烧,前提要保证燃烧管的温度在680摄氏度范围内,而且含有氧化催化剂,对样品进行一定时间的燃烧,经过燃烧后的无机碳就会转变成为二氧化碳,并且与载气流一起以150ml・min-1的速度传输到燃烧管电子除湿器内,然后样品逐渐进行冷却脱水,随后,载气又携带样品燃烧产物通过卤素脱除器,去除氯等各种卤素,最后,载气将样品燃・烧产物带至非色散红外气体检测器(NDIR)中,检测二氧化碳,随后NDIR输出模拟信号,采用TOC-Control-L软件测量。
2.2 检测条件
氧化温度保持在680℃;载气流速为150ml・min-1;喷射气流速度为80ml・min-1;进样量为注射泵-滑块自动进样;高纯载气;清洗次数为三次,总有机碳检测时间为4分钟。系统适应性考察以相关标准公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检测响应率为94.12%,与标准要求相吻合。
2.3 TOC标准溶液的制备
在进行邻苯二甲酸氢钾称取时要确保其精密度和干燥程度,这样才能保证称取的准确性,将其放置到1000毫升的瓶子中,用制定的设备对超纯水进行溶解定容,之后就能够获取到浓度为1000mg・L-1’的TOC标准溶液。
2.4 最低检测限考察
仪器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进行判断时应该参照空白值的三倍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值为标准,并利用总有机碳标准溶液稀释纸反复进行六次检测,峰面积RSD在高于0.1%时期稀释浓度呈现为0.024mg・L-1,结合我国相关检测标准得知,仪器最低检测限要控制在0.05mg・L-1,所以,可以将仪器的最低检测限设定为0.024mg・L-1。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进行标准曲线设置时要结合不同浓度稀释法进行,在进行总有机碳溶液获取时要保证其精密度,取后将其放置到100毫升的量瓶中,零水定容后就是浓度为10mg・L-1的TOC标准溶液;分别取5、5、25毫升的标准溶液放入到分别为50/25/50毫升的量瓶中,零水定容即得浓度分别为1.0、2.0、5.0mg・L-1的TOC标准溶液。设置标准曲线向原点位移处理,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2.745C+48.3,r=0.9998,结果表明TOC在0.024--l0.0mg・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2.6 精密度试验
反复六次对所选择的浓度为2.0mg・L-1的标准溶液进行采样,以此获取其中峰面积的SD为0.76%(n=6)。
2.7 重复性试验
选择指定的制药用水按照上文中提到的检测方法进行反复六次的测定,从而获取最为标准的制药用水TOC平均含量,结果为0.4421mg・L-1(RSD=1.34%,n=6)。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得指定的制药用水10毫升,并在其中添加适当浓度的标准溶液,并将其放置到25毫升的量瓶中进行零水定容,并结合上文中提到的检测方法对溶液中TOC含量进行测定,获取的平均回收率为97.35%,RSD为1.30%(n=9)。
2.9 样品中TOC含量测定
将收集得到到各种批次的水样根据上文中所论述的检测条件作出全面的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果,详情见表1。结果证实所选择的水样中存在的总有机碳含量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讨论
3.1 对所获取的水样进行存放时能够在常温状态下保存二十四小时,要将其存放在规定的玻璃瓶中。如果在相应时间范围内无法进行分析,可以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酸化PH小于2,并存放在温度在4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以保存长达七天。每批次所获取的水样采集日期都大不相同,所以要进行酸化放置后才能进行检测。
3.2 一般情况下,使用本文中提到的检测方法进行原液测定时,并不会对盐浓度有太高的要求,可是如果在680℃情况下Pt催化氧化下,燃烧过程中就会有盐析出,在燃烧炉及催化剂的表面存在,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就会使燃烧和催化氧化效率降低,设备出现腐蚀而使仪器适应期限缩短。湿法氧化催化法在液体环境下的氧化,温度较低,虽然不会在测定过程中l生盐析,污染催化剂(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等问题,但是氧化能力较高温催化法弱,催化不完全,不适合对原液的直接分析,对原液的处理同时会增加水质污染程度,因此两种检测方法各有利弊,考虑到检测灵敏度及水质问题,目前高温催化法最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