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4 20:0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客家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那么,客家学研究如何才能向纵深发展呢?哪里是它的突破口呢?我认为这突破口应放在客家文化研究上。为什么?因为民系指的就是在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即文化。所以,区别民系最重要的标志是文化。作为南迁汉民族的客家民系、广州民系、潮州民系等等都是炎黄子孙,在血缘上是没有区别的,只能从语言上、风俗习惯上、认同感加上区别。因此,客家文化研究是客家学研究的中心与重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许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抓住这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客家文化研究如果能得到深化,客家其它问题的研究也就容易带动起来。
二
客家文化内涵是什么?目前客家文化研究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我随手从几本有关论著中摘录如下:
讲求实际,刻苦勤俭,艰苦奋斗的美德;坚贞、刚强,不屈不挠,富于反抗的精神;念祖恩,爱国爱乡的美德;团结奋斗的精神。
崇文尚武的精神,乐善好施的风尚,艰苦卓绝,开拓进取,勇于冒险,团结奋进,独立自强的精神。
开拓,崇文,爱国,刻苦务实;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尊师重教,热爱知识;勤劳实干,开拓进取;重视家庭,夫妇互助,弟兄和睦;爱国爱乡,不忘祖宗。
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
从上面摘录中可以看出,这些论著对客家文化内涵的阐述,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共性阐述多,个性阐述少。因为这些内涵是和客家文化一样以中原文化为主
体的其它南迁民系文化所共有的,是南迁汉族各民族的共性。世间万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的个性各自不同。个性是具体的,最丰富多彩的。一个民系文化的个性是这个民系文化最突出的特点。研究这个民系文化的个性,不仅是把握这个民系特色的需求,而且更是发扬这个民系优秀文化的需要。不善于区别客家文化的个性,客家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化水平上。
三
有许多民系文化或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可供客家文化研究借鉴。
作为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因为巴蜀山川奇绝秀丽的环境,造就了它的独具异彩。《华阳国志·蜀志》,对蜀人特征作了精彩的概括:
一,多斑采文章;二,尚滋味;三,好辛香;四,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五,多悍勇。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质,是巴蜀文化区别于其它地域文化或民系文化最突出的个性。
至于燕赵文化,送别荆轲的一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以概括为燕赵文化的个性。“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之士那种不畏、重信义与气节的燕赵之风,乃燕赵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再说与客家比邻的潮州文化,潮人研究学者是怎样概括其内涵的呢?他们认为:潮州文化的主体是中原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中原文化,它是作为移民文化进入潮汕地区的。而在汉人入主之前,潮汕地区早就存在了一个百越文化。入主潮汕的汉人,面对陌生的环境,不能不产生一种入乡随俗的心理。百越文化由于长期处于自治与半自治的状态,有较强的“山高皇帝远”的边陲意识。这边陲意识在被汉化之后,转移到潮人身上,就成了潮州文化的一个内核,因此,赋予了潮人对正统中心保持某种较自由的心态和独立取向,即使是读书人,虽然也有凡事讲究正宗,以遵古法制为荣者,但也未成为潮人普遍心理。
客家文化研究鲜见如此鲜明的个性概括!
四
客家文化内涵的研究停留在一般化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恐怕是研究者没有从罗香林大师因历史局限而产生的对客家研究欠缺中走出来。
罗香林等大师当时为了批驳对客家民系的污蔑,在正本清源上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真理往往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忽略客家先民在迁移过程中,观念与习惯不得不受到新环境的挑战,因而不得不有许多变通与修改。特别是客家先民在长江流域停留了几百年时间,楚文化、江淮文化不可能不影响到客家人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入主闽粤赣三角地区之前的客家先民已经不是中州本土的汉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先民文化也不是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当客家先民进入闽粤赣三角地区后与早已存在于这个地区的百越文化的融合。融合后的客家人已大大不同于中原本土的汉人了,融合后的客家文化已大大不同于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
这种忽略而造成的欠缺,影响了后来许多客家学研究者,使他们在研究客家文化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搞“直接瞄准”,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直接对应,把论证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甚至于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等同起来。中原文化是南迁各民系的母体文化,中原文化的特点自然就成为各民系文化的共同属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因此,要善于从共性把握中去把握个性,也要善于从个性把握中去把握共性。
怎样把握客家文化的个性呢?我认为,一是要从源上去研究,即从作为客家文化的母体——中原文化上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那些是仍保留着中原文化基因的,哪些是这些基因的变异与发展,这些经过历史考验仍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二是从流上去研究,即从客家迁移过程中的当地文化中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哪些是从异质文化中吸收过来的,哪些是与异质文化混合而派生的,这些吸收与混合的东西,往往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三是与兄弟民系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中容易找出不同点,这不同点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
篇2
讲究食补
客家人是中原遗民,思想上、文化上、习俗上更多受着中国道教的影响。道教医学强调医食同源、崇尚自然,以食物来防病、疗伤、祛病。其饮食实践对客家人的影响可谓深远,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养生保健意识特别鲜明。
大体说,客家菜用料讲究鲜嫩、野生、家养、粗种;加工以粗刀大块的煮、煲、炖为主,不破坏食物营养与纤维;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不用浓厚的佐料,口味偏清淡;膳食多用中药材搭配。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勤于探索养生之道,善于总结保健经验,注重利用自然规律。
酒娘是客家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精品之一。客家人喜用酒娘煮鸡蛋,炖猪蹄、童子鸡、鲫鱼,炖桂圆、莲子、红枣、鸡蛋,作为营养滋补品。客家人有夏补、冬补的习俗。冬至,客家人蒸糯米饭、打麻糍,配温热的酒娘吃,有补虚养血、健脾暖胃等作用。夏至,最宜食狗肉以滋补、健身、强体,所谓“夏至狗,吃了满山走”。旧时,山间的做纸师傅用野物配以香菇冬笋及一些草药,兑上陈年老酒和泉水,做九成烳罐吃。客家人也做猪肺百合吃。这些都是极好的药膳。
在台湾的客家人饮食一样讲究食补,其养生防老,阴阳互补、五行调和等观念非常深厚,并得到推广流行。目前,台湾的食物养生方式主要有素食、生食、有机饮食、断食疗法及传统的中医食疗。
台湾民间常用“四神汤”(淮山、芡实、莲子和茯苓)作滋补品。这是著名的小吃。民间食补习俗中最独特的是所谓“半年补”,即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家家户户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糍丸,吃后可以除炎夏百病。另外,台湾还有“补冬”或“养冬”之说,即在立冬日进补。
风行擂茶
中华茶饮其实也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客家的形成在唐宋时期。客家人风行擂茶,传承了唐代以前中国茶文化的古朴遗风,有厚重的历史积淀。
客家制作擂茶,用一把好茶叶、适量芝麻、几片甘草等,置入擂钵,手握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间或擂击。待茶叶等研成碎泥,即用捞子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物叫“茶泥”,或称“擂茶脚子”,冲入沸水,适当搅拌,再辅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了。
客家祖地石壁,擂茶有荤、素之分,为特色品种。荤的,用冬季腌藏的生猪大油,拌佐料,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煎豆腐、粉干、香葱等,泡入擂茶中;素的,则用净茶油拌佐料,然后加熟花生米、绿豆、糯米饭、地瓜粉条、粉干等,泡入擂茶中。
与客家人一样,台湾有浓厚的饮茶习惯。新竹、苗栗等地的客家人也爱喝擂茶,不流行膏茶、芽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较为艰苦的山区,和居住于富庶的平原地带的福佬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保守,不敢奢用制作考究、价格昂贵的膏茶、芽茶,只有擂茶自采自制,价廉物美。此外,山区瘴疠横行,自然条件恶劣,客家人要生存,自然爱饮用能防病治病的擂茶。
台湾小吃
台湾菜可分为小吃、海鲜与正宗台菜三大类。小吃是相对于正餐、盛宴佳肴而言,专指市井村野的饮食味道,它具有乡土野趣与独特风味。台湾地分北、中、南、东,物产丰饶,各具特色,小吃也多彩多姿,是台湾菜中的经典、民间文化的结晶。台湾小吃至少有百种,如果按食材分,可分禽肉类、畜肉类、海鲜类、米面类、豆制品素食类、冰水饮料类、酱料类;如果按地区分,可分为基隆小吃区、新竹小吃区、中部小吃区、台南小吃区、高屏小吃区、宜花小吃区、澎湖小吃区。台湾小吃多聚集在庙口、市场、街道与旅游景点。例如基隆庙口的夜市、艋舺华西街的夜市、嘉义市东市场、鹿港妈祖庙、台南市中正路,等等。
台湾的风味小吃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囊括了台湾本地和大陆各地的风味小吃,如台北的汤圆、基隆庙口的天妇罗、彰化的肉圆、嘉义的鸡肉饭、新竹的贡丸、花莲的胆肝、台南的担仔面、士林的大饼包小饼、宜兰与鹿港的牛舌饼、卑南猪血汤与牛杂汤、高雄的三河肉(山鼠肉),还有清凉爽口、遍布台湾夜市的甜品饮料—爱玉冰。
其实,许多台湾小吃都来源于客家食俗。台北的汤圆来源于客家人元宵节的汤丸,客家汤丸有咸与甜两种,取“团圆”的好兆头。彰化的肉圆与新竹的用猪腿肉、猪颈肉、鸡脯肉做成的贡丸来源于赣州客家的猪牛肉圆。花莲的胆肝来源于“闽西干”之一的武平猪胆肝。卑南的猪血汤与牛杂汤来源于客家人吃动物血液、内脏的习俗。高雄的用山鼠肉做成的三河肉来源于客家人吃田鼠、山鼠的风俗。爱玉冰来源于赣州客家地区的仙草冻和木莲冻。
台湾的饮食习惯与大陆一脉相承,同时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各种饮食文化基因,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台湾客家人根在河洛,情系中原,河洛文化在台湾客家人心中根深蒂固。客家饮食具有汉唐遗风,保留了大量的中州古味,是古代饮食文化的“活化石”,中原情结是客家饮食的根基源泉。台湾继承了中华美食的传统,但又因为不同的历史发展路径,促成了民族大融合,也融合了更多的饮食文化,独特的文化背景,造就出台湾饮食的内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特点,从中也体现了台湾文化的开放、多元。
(本文照片由沈安娜提供)
篇3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外宣材料 英译
一、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客家人遍布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份,甚至远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分布广泛,影响深远。江西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拥有丰富且独特的客家文化。赣州博物馆拥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对于赣州客家文化介绍非常详细,本文从翻译技巧角度研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
二、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语言层面来说,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在翻译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时,应了解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这样才能最好地实现翻译内容的忠实与标准。
三、客家文化赣南地区外宣材料英译
赣州博物馆拥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对于赣州客家文化介绍非常详细,本文从翻译技巧角度研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文本翻译起着传播客家文化的作用,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能让译文语言的读者理解客家文化并感受其独特魅力。在客家文化外宣材料的翻译实践中,可以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者直译加注法。
1.直译法
例一:三月清明,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野艾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
译文:The wild mugwort is comparatively fresh and tend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omb-sweeping Day in March, and the Kakkasge gather this wild mugwort to make rice paste. The wild mugwort has effect of refreshing and nourishing.
2.意译法
例二:汤显祖第二次到大余时,适逢水涸,滞留月余,其间,他游览了南安府署牡丹亭,搜集了许多民间传说,之后便以南安府署内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故事创作出传名作《牡丹亭》
译文:There was a drought on Tang Xianzu’s second visit to Dayu,which detained him for more than a month. During this period,he visited the Peony Pavilion in the Nan’an Prefecture offices and collected many folktales. Based on the love story of Liu Mengmei and Du Liliang at the Peony Pavilion,he wrote The Peony Pavilion,a masterpiece for the ages.
3.直译加注法
例三:分布在江西、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土楼是客家人的民居,每一个土楼都是一个封闭的社区。客家人的祖先原是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他们在1900多年前陆续迁移到南方。为了防御匪盗和野兽,他们修建了形同堡垒的土楼用于居住。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可能高达十几米。一个土楼住的下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
译文:Tulou or Earthern Towers,which can found in Jiangxi,Fujian and Guangdong,are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Kejia Chinese and each of them is an enclosed community. The ancestors of these people were Han People living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They started to migrate to the south over 1900 years ago. They built fortress-like earthen towers so as to(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families from bandits or beasts. The towers are round or square in shape,measuring over a dozen of meters high. One such tower is able to hold dozens of families with a total of several hundred people.
四、结语
本文从翻译技巧直译和意译角度研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于赣州客家文化的了解,加强传播。
参考文献:
[1]肖群.从翻译目的论看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5):149-150.
[2]王瑞辑.浅议中国红色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目的与改善――以井冈山老区为例[J].海外英语,2010,(1):96-98.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客家文化是客家民众在长期的迁徙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生活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
油画是从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凭借其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具有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能长期保持光泽等特点收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粤东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梅州的从事美术油画工作者正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具有丰富内涵的客家特色,将客家的风土人情通过艺术的形式记录下来,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使地方文化、美术的优秀特点在油画这种文化载体中的表现得以发挥。本文从梅州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展开梅州客家文化油画艺术创作中前进的方向。
一、挖掘梅州油画的客家文化艺术风格
(一)梅州所特有的客家风土人情、世态习俗、文化生活是组成与丰富油画题材的源泉。
梅州客家文化的发展,是在与当地畲瑶族群的交往互动中,以客家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优秀的畲瑶族文化,并经过精心雕琢细选,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中。中原文化经客家人带入到南方壮、瑶、畲地区,其优秀的一面亦被当地少数民族所采纳、所接受,这种文化的互动是双向的、自然进行的,不论是在武装斗争时期,还在和平共处时期,都是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并非单纯的汉文化单向传播,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通过通婚、贸易,加速了这种文化过程。于是,梅州客家文化与当地壮、瑶、畲各族的土著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水融的关系。从客家人的服饰、民间信仰、语言、民间文艺等方面可以看出这种融合形成的艺术。如客家人的服饰,与唐宋中原传统的服饰“束发冠带”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语言方面,与一般汉语不同,而与南方畲等少数民族语言相近。这些现象,都可断定为受土著语所致。换句话说,就是客家先民的语言受土著语言的影响,融汇而成为客家话。
(二)梅州因历史环境所诞生的独特建筑是油画入画的魁宝。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五凤楼、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勤劳能干的客家人在颠沛流离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民居代表的“围龙屋”正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最具“客”味。围龙屋是客家地区一种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是除客家地区之外看不到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围龙屋,又简称围屋,其主要特点是后围建成马蹄,叫“围龙”,一般为一条围龙,甚至有多达二三条围龙的大型围龙屋。从建筑特点来看,围龙屋的主要特点有:1、四合院中轴线的圆形平面布局;2、因地取舍,改造和利用环境;3、大屋顶、高台基和玲珑的屋身;4、以木材为主、石头、三合土三种建筑材料的传统民居结构;5、建筑内绘画复杂,色彩浓郁。
从这许多的客家特色建筑风格可以大致看出客家人的思维方式。刚刚南迁时,为了防御追兵和土著族的追杀和侵扰,他们在建造房屋时,首先考虑的是房屋的防御功能。此时出现封闭式的圆形或方形土楼、四角楼等。屋建得很大,外墙造得很厚,且设有瞭望孔或枪眼,屋内打有多口水井,供人、畜饮用。屋大则可全族聚居,人多力量大,当遭遇外敌时,则可群起而攻之。墙厚和屋中的水井则可防御外敌的火攻。因此,客家人的思维方式首先体现在“防”字上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成为客家人的顺口溜流传至今。随着时代的迁移,追兵没有了,客家民居由封闭式衍变为半封闭式,最后变为开放式。如果说五凤楼和围龙屋还有一定的防御功能的话,那么,走马楼的一字式和曲尺式则不具有防御功能。客家后裔与客居地的土著族人的通婚,消除了土著族人对客家人侵扰,于是,客家民居的防御功能便失去了意义。客家人的思维方式从“防”走向“开放”。
那些独特的客家风俗、民间文艺、文化生活反映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为梅州油画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资源,是油画题材创作的源泉。因为生活是创作的原料和想象的土壤,没有原料就没有艺术创造,而地方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感情。梅州的独特建筑的“客味”等传统文化展现于油画之中将更加突出体现的是油画的地方文化色彩。地方性是民族性的一部分,是构成油画的世界性的重要条件。挖掘梅州油画的客家文化艺术题材,可为构建中国油画的民族性起着推动作用。
二、寻求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精彩地描绘客家文化
油画作品的美并不是生活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艺术形象中浸透了艺术家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也是来自生活实践,情感是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它是客观实践的产物,在生活中直接激发的感情,有力地推动艺术家的想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扎根于他所赖以生长的特殊艺术土壤,他的艺术创造必然缺乏真切的感悟,因而也必然不具有艺术的原创性。换句话说,艺术家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必须深深扎根于自己最能发挥敏感性的文化资源之中。通过艺术家扎根所熟知的文化艺术资源,将现实真切的现实感受,转化为艺术的精神能量,来强化艺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从而充分展示独有的艺术魅力。对于梅州油画艺术家来说,如何从当下现实中寻觅更具本土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以及对客家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借鉴,围绕“宽视野,深扎根”的创作原则创造出更具客家民系特征的梅州油画,促进梅州油画艺术的发展。
(一)传承与融合的统一。
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其引进的过程也是与本土文化进行不断斗争融合的过程。对于传统文化,林风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限于当时的历史局限,而是把中国艺术的发展同世界新艺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因为油画在引进的过程中就象西方的科学技术一样是“先进文化,是优于中国画的”。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曾迷恋过无数西方学者,我们为什么不能去运用东方哲学思想、艺术精神来尝试和创作具有现代风貌的油画作品呢?马奈、凡高、毕加索等都曾致力于研究和借鉴东方艺术的实质精神,毕加索甚至困惑地问到西方求学的中国画家:“你们有那么好的艺术,为什么到这里来求学呢?”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对艺术语言当代性的追求,是一个艺术家应具备的品质,也是梅州油画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梅州艺术家应呼唤现代文化意识,在油画这种文化精神载体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我们要在融合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当下的梅州社会现实,把握变动的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
(二)创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艺术。
篇5
自明代开始,由于闽粤赣地区人口膨胀,客家人开始有规模地向外迁徙,并一改以前单一的由北向南迁徙模式,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其中以向西跋山涉水进入四川,向东渡海进入台湾,甚至漂洋过海向境外发展最为凸显。
客家人在迁入地与其他族流互动,渐渐融入当地文化,而这种融合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婚姻来实现。清代台湾曾流传着“有唐山公,无唐山妈”的说法,揭示的正是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大陆移民与当地人通婚的事实。古时,大陆被称为“唐山”,从大陆到台湾叫做“唐山过台湾”。清朝前期对台湾的移民政策较为保守,只准大陆单身男性移民到台湾,而当时台湾土著社会又流行男子入赘女家的婚姻模式,因此,从大陆移民过来的男性便把婚配对象转向台湾土著女性,所以便有了“有唐山公,无唐山妈”的现象。正是在通婚过程中,移民与当地人在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文化交融。
与此同时,千里迢迢迁入四川的客家人,也与当时各地移民族群发生通婚现象。笔者在成都龙泉区附近的刘家沟调查时发现,这里既有湖广移民后裔,又有“土广东人”(湖广人对客家人的称谓)。笔者还从当地老人口中了解到一些有趣的故事,如说曾有一名客家男子偷学湖广话,勾引湖广姑娘,结果遭到湖广人的反对,双方发生了矛盾,于是客家人遂发誓“只说客家话”。这个故事将语言与情感、融合与冲突糅合在一起,显示出不同族群之间真实的文化交流。但男女通婚,需要双方有一定的语言交流和基本的心理认同感,因此客家人通过婚姻,在迁入地不断调适自己的心态,并渐渐融入当地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婚姻关系不仅把不同地区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也从根本上消除了不同移民之间的心理隔阂。
客家人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文化,但无论如何,他们在迁入地与不同族群相互交流、彼此认同对方文化的同时,也从未放弃原乡文化。客家移民在迁入地较长时间都保持和沿用自己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方言的代代传承,即是最好的例证。
另一方面,客家人在迁徙后,几乎都与祖籍地保持着联系。早期台湾的客家移民大多属“侯鸟式”迁移,因为单身男性移民的家眷大多留在祖籍地,故他们与祖籍地的联系也相当密切,对祖籍地的情感认同也十分强烈。迁入四川的客家人也如此,尽管大多数人在进入四川时就已做好扎根四川的心理准备,但他们迁川后,仍然把祖籍地视为心灵的归宿。
客家人在迁入地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好转,他们开始按原乡构建家族组织,其中对族谱的编纂再次凸显客家人对祖籍地的认同。在明代以来纂修的族谱中,客家人都将祖先追溯到中原。清代迁徙台湾与四川的客家人在构建宗族时也基本上以原籍为蓝本,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与祖籍地沟通,甚至在新修族谱时还冠以原籍名称,如四川泸州的《广东五华徐氏族谱》,编纂者还专门派人回五华寻根对谱。而祭祖则是客家人寻求精神归宿的最好方式。客家人在台湾多以唐山祖为奉祀对象,在四川则多祭拜入川的一世祖先,但也多把原籍祖先放置祠堂一同祭拜。
篇6
关键词:客家武术 连城拳 文化价值
客家武术是客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连城拳”作为一种形成于民间的拳种,不论其成长过程还是表现形式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及文化价值。本文以“连城拳”为研究对象,对“连城拳”的起源、“连城拳”的文化特性以及当代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促进连城武术文化的弘扬,丰富连城人民的文化生活,乃至促进客家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客家武术文化的影响力。
一、连城拳的起源
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历尽千难万险,在自觉保存中原母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各迁徙地的优秀文化,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客家文化,连城武术就是其中之一。宋端拱二年,少林武术开始传入连城。从此,习武之风逐渐遍及全县,连城历代由武艺进取功名者数量可观。据县志记载,仅明、清两代考取武举人的有114人,考取武进士的有8人,可见习武风气的影响之深。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之中,连城武术博采众长,吸取了中华武术许多流派特色,独创了“连城拳”。“连城拳”属于防御型拳种,套路较为简单,容易学习,习练者有口耳相传的口诀,依口诀加上动作指导,再勤加练习就能基本掌握要领。
二、“连城拳”的文化特性
客家人一千多年的迁徙过程是一部血泪史,客家先民为了求生存、觅良居付出了极大地代价,即使最终辗转到了闽粤赣地区,也面临着种种死亡的威胁。连城县隶属闽西地区,这一带山高林密,路窄隘险,水急滩多,人烟稀少,瘴气严重,而且野兽时常出没,尤其是虎患极为严重,《连城县志》就曾多次记载连城有虎患伤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连城一首著名的《迁徙歌》中说到:“一千人马,出琅琊山。天目嶙峋,雁荡隘险。无天无日,米粮炊断。山水突至,泥流盘盘。五百壮丁,十之去三。盗匪悍恶,强索路钱。无钱以奉,女代车钿。蛇哥断路,身系两山,稚子,绑缚至前。子哀呼地,子爷号天。”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苦难,迁徙到南方一带的历史,诗中所描述的生存环境之恶劣,让人胆战心惊。在漂无定居的岁月里,为了活命和生存就不得不与定居的人斗争、与猛兽斗争、与土匪恶霸斗争,危机一旦来了,就要迅速作好防御准备,所以“连城拳”的表演中,用到的武器,往往是随手就能拿到的东西,如木匠的铁齿,农夫的耙钉,甚至吃饭的用具板凳、桌子都能成为武器。“连城拳”不但与连城地区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连城人还把“连城拳”用于连城民俗文化活动中,以“连城拳”的动作内容和动作形式为基础的连城龙狮队是“连城拳”的精华部分,在节庆日,连城龙狮队是最受欢迎的一项民俗活动,龙狮表演后的武术表演,更是精彩纷呈,为人们所称颂。
三、连城拳的当代价值
(一)“连城拳”的武德教育,能保持连城人的优良传统,维护地方的稳定。
“连城拳”的习练者,不仅要刻苦练习拳法的套路、招式,还必须接受武德教育,而这些武德教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连城人大都聚族而居,有共同的宗室祠堂,祠堂不仅是连城人祭奠祖先的地方,也是武术教学、练习的场地。祠堂的墙壁上一般都挂有很多激励人的标语和先祖家训。如连城隔田村的祠堂,上厅正中央有祖先灵位、遗像和先祖家训的牌匾,先祖家训之中写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礼仪廉耻乃人宝珍;夫和妇顺姑媳和睦,朱子家训是座右铭;尊师信友守分安贫,遵守法律共享升平;文队会友武队健身”等等。这些都是老祖先从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中得出来的,把它们记载在祠堂,代代相传,让习武者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做人的道理。
“连城拳”的武德教育还体现在不论是练习和表演过程中,都有特定的礼仪,如在传授过程中有严格的拜师礼节,在表演开始和结束时都有“请拳”的行礼方式,以示对对方的尊重。“连城拳”的武德教育所体现的尊师重教、讲守礼仪,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等优良传统,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更起到主心骨的作用,能帮助连城人确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促进连城的和谐稳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连城拳”的运动练习,能强健连城人的身体素质。
强身健体、娱乐观赏是“连城拳”的主要特征,也是“连城拳”的基本功能。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强烈冲击客家武术文化,“连城拳”所追求的实用和娱乐,仍然可以被人们用以提高身体素质、丰富客家文化生活。从“连城拳”的形成环境背景和以防御为主的拳法套路可以知道,“连城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目的和功用就是为了强健连城人的身体素质。“连城拳”在习练中讲究步法的稳固及脚步变换的灵活,对习练者的灵巧、耐力、力量等素质要求较高。以“连城拳”为基础的连城舞龙舞狮,其表演者大都精通“连城拳”的套路,因而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连城拳”的独特魅力,习练者通过“连城拳”及舞师的习练不仅能强健筋骨,还能活络经脉,从整体上改善习练者的精神面貌。
(三)“连城拳”是透视客家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窗口。
连城县是一个纯客家县,因此连城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连城拳”作为连城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融进连城子孙的血脉里,与连城人的生活方式、宗教活动、民俗活动有着水融的关系。习武之风传入连城后,许多乡镇、村庄、各姓氏渐渐有家族的舞龙、舞狮武术队。结束了流浪迁徙最终安定下来的连城人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希望舞龙、舞狮的表演能为大家驱赶邪魔歪气,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年春节前后舞龙、舞狮武术队便走家串户进行表演。每逢春节、元宵节,城乡各地都有狮班、龙班四处表演。连城的民俗文化离不开连城武术的润色,连城武术与连城民俗活动共同演绎出详实、生动的风格独特的客家传统文化。
早在几十年前,“连城拳”的拳师们就摒弃了“连城拳”“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也常常到清流等附近的县城教授拳法,不再把“连城拳”的教习资格局限于连城人,“连城拳”的习练者也经常参加各种武术比赛,扩大了“连城拳”的影响。一方面“连城拳”的习练能够提高习练者的身体素质,并在精神上丰富连城人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连城拳”的传承也能促进客家武术的弘扬,为客家武术各种拳法技艺的留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之,弘扬“连城拳”的文化价值,发扬客家武术文化对加强客家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闽西客家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志军,张赐东.客家武术“连城拳”的发展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
[2]黄玮瑛.客家武术的文化价值研究―以闽西地区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3]林晓平.客家文化特质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12).
篇7
【关键词】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影响
1、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1客家文化主要内容。(1)建筑文化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第一,永定土楼。永定土楼种类多达30多种,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最古老的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第二,连城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其中老少皆知的是云龙桥和永隆桥。第三,培田古名居。它以“九厅十八井”为基本特征,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落,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1]。(2)节俗文化闽西客家节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壮观的是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1]。(3)婚丧文化闽西客家人相对比较保守,因此在婚丧嫁娶方面始终传承着老祖宗的文化,继承发扬了底蕴深厚和风格独特的婚丧文化。婚嫁方面,客家人保留了“六礼仪式”。在丧葬方面,保留“捡骨头”程序,即在死者安葬后两年左右,挖开坟墓,按照人体结构把骨头捡到金翁里,后人从此祭拜金翁[1]。1.2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客家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旅游界的亲睐,于是便有了客家文化研究热潮的产生。由于开发时间较晚,难度较大,客家文化旅游总体处于粗放模式。首先,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主要局限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由于市场和技术等原因几乎没有得到恰当的开发。其中,发展较好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有永定土楼,连城冠豸山等。其次,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主要局限于闽西客家地区,规模较小,缺乏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闽粤赣都是客家文化的繁衍地,但是目前的旅游发展都比较单一,不仅没有形成必要的合作,反而在一些“客都”的称号上存在争议。最后,客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太小。相比闽东和闽南旅游,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落后,直到近几年,闽西才意识到旅游宣传问题,逐渐开始向闽南、闽东以及其他旅游强省学习与媒体网络和各大旅游企业合作宣传与发展。同时,因政府对文化旅游的重视,不仅在保护和传承文化上有所行动,在交通方面也逐年得到改善,这对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旅游开发对客家文化保护的影响
2.1积极影响。(1)提供资金保障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发为客家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开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如门票;第二,旅游开发吸引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投入相应的文化保护资金;第三,旅游开发提升了客家有识之士的民族认同感,为客家文化的保护吸引了民间资本。(2)稳定传承队伍由于闽西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绝大部分中青年纷纷进城务工。随着时展,人们逐渐遗弃传统的客家竹编、木雕和建筑工匠技术,除一些年过花甲的老人外,几乎没有年轻人掌握客家技艺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应,为客家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留住了客家中青年扎根故乡的脚步。另外,随着客家技艺文化旅游的发展,在竹编、木雕和建筑等方面都有了崭新的传承队伍。(3)实现文化新生文化是一种静态的存在,旅游开发为文化活灵活现展示提供了舞台,不仅赋予文化生命,还在表演中使文化得以升华。旅游开发促进了闽西木偶戏的传承,并在为游客展示的过程中,通过木偶戏推崇的“孝道”、“尊老爱幼”和“诚信做人”等内容进一步升华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从而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4)增强保护意识客家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对客家竹编技艺、木偶戏的欣赏、赞叹,唤起了当地人对自己母文化的自豪感,唤醒了当地居民保护与传承客家文化的自觉意识[2]。另外,保存完好的客家文化为客家人带来的旅游经济收入为更好地保护文化提供了直接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客家人的文化保护意识。2.2消极影响。(1)破坏文化环境和景观文化旅游开发促进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为了短期发展旅游经济和迎合游客需求而过度开发文化资源,不仅破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还对文化景观的原真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文化景区附近是文化景观和环境破坏高发地区,为了扩大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规模,当地居民肆意把充满情怀的客家特色建筑改造成冰冷的钢筋水泥房,虽然短期获得了游客数量,但却永远地失去了地方文化特性。(2)破坏文化原真性旅游开发提高了人们对客家文化收集和挖掘的积极性,而旅游产业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则提高了当地的商业化程度。为了追逐商业价值,盲目迎合游客的趣味而不惜扭曲文化的本来面貌,导致许多优秀文化失真。甚至有些企业为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旅游开发中一些民俗如客家婚嫁习俗里的“哭嫁”被夸张改造成舞台喜剧,虚假的表演不仅流失文化内涵,还破坏客家文化的真实性[3]。
3、旅游开发与客家文化保护的对策研究
3.1加强保护,完善法规。根据国务院“保护为主、拯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旅游开发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客家建筑景观文化。政府部门应该完善文化保护的相关条例规定,严格控制环境容量,鼓励保护传承文化的优良作风,严惩破坏文化环境和景观的不良行为。3.2加强教育,提高意识。旅游是一项多元性的活动,从开发到消费主要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有社区居民、游客、管理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好文化就是保护了旅游吸引物,也就是保障了利益主体的利益[4]。为了确保对文化的实质性保护,必须加强对旅游活动的核心人员的教育,促使他们在意识上和行动上都做到文化保护与传承。3.3尊重文化,科学开发。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客观规律性,在旅游开发中,应该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开发。为了避免文化失真,可以在旅游开发中科学采用文化旅游产品生活化的方式。即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文化传承主体,让当地人将文化体现出来,成为文化旅游的真实演员[5]。为展示客家婚嫁文化,可以在景区布置上注入客家婚嫁文化元素,并与婚礼相关产业展开合作,定期在旅游景区对新人举行公益的接亲、送亲和拜堂的婚礼仪式。在确认婚礼时间后,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以便游客按时到来。这一方式既经济又真实,科学展示了客家婚俗文化,增加景区文化氛围。
作者:杨满妹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佚名.闽西客家文化概说[EB/OL].,2017.3.
[2]张瑛,高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4):81.
[3]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34.
篇8
一、江西客家竹器具的特点
江西客家竹器具极具审美和欣赏价值。竹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有着翠绿的色泽、天然的纹理,体现着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客家人在制作竹器具对竹材虽有加工,但尽量保持了竹材原有清新淡雅的特点,使得竹器具具有极强的美感。如客家的“竹篮”装饰常采用竹青部分刨皮的方法,使竹篾形成青黄相间的形式。用这样的竹篾编制的竹器青黄相间层次分明,触感细腻不失厚实。江西客家人还会在竹器具上雕刻出装饰图案来进行装饰。附着于这些竹器具之上的装饰图案更是古朴典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美不胜收。雕刻采用线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方法,装饰的图案主题则是由花卉、人物、虫鱼、文字等共同构成,寓意方法主要以传统吉祥图案和吉祥字谐音为主。江西客家竹器具的造型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如在挑具中,竹摞子江西客家最原始常用的运输工具,造型设计是非常独特的。“竹摞子”的使用是将肩膀上直接的重量分散到了“竹摞子”的两端,使人处于重量的平衡状态,并可以自如的行走,提高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又如在江西客家人的生活中常用的“脚盆”(洗衣民具,赣南客家人兼用来洗脚用,所以叫脚盆),与其他区域不一样的地方是40厘米的高度,其它区域一般为25至30厘米左右,所以坐在上面高度合适。并且脚盆底板离地较高,在10余厘米,这样在洗衣时,人弯腰不要太低,还不容易腰酸的功效,结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二、江西客家传统文化与竹器具的关联性
江西客家人爱用竹、善用竹,生活中处处都可见竹子的身影。他们使用的大量的竹器具与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之间关联甚密,传统文化始终渗透于客家人制器、用器的过程中。江西客家人从中原开始迁徙,在长期的迁徙生活中,使得很多生活器具无法随行。当他们到达江西南部定居下来的时候,发现此处生长着大量的竹子,竹子性温、质朴淡雅、坚韧挺拔,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十分契合,加之竹材干燥,不易腐烂、易于加工的优点,江西客家人便就地取材,靠自己的勤劳智慧,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件又一件即美观又使用的竹器具。在制造竹器具的过程中,江西客家人始终坚持物尽其用、一物多用的原则。客家人在迁徙的生活中,缺衣少食,深切感受到材料、物品的珍贵,在自己动手制作器具的时候,尽量合理利用竹材,减少耗材,想方设法减轻竹器具的自身重量,制作能折叠或能拆卸的器具,既能节约用材,又能减少占地面积。另外,由于很多竹器具在制作的过程中是用编织和穿插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器具破损之后方面修补,即便破损到无法修补时,竹制品也可以用来烧火做饭,最后化成灰烬后还能滋养庄稼,完全物尽其用,没有任何的浪费。客家人迁徙到南方地区与本地土著相融合,落地生根,世世代代生活下去。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原来中原的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并把这种眷恋融进了竹器具的制作中去。客家竹器具装饰图案丰富,寓意深刻,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二龙戏珠、富贵花开、年年有余、封侯拜相、名扬四海、松鹤延年等,都是中原文化中美好的寓意。江西客家人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了当地土著的手工艺技术,再融合了中原博大精深的传统技艺,衍生出了新的手工艺技能。这种兼容并蓄,体现了江西客家人在异地接受异族文化,迅速与异族相融合的聪明智慧,展现了他们强烈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江西客家竹器具文化是江西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客家人文化、思想、情感的重要体现。通过客家竹器具的用材、制作工艺、装饰手法,传达出江西客家人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与自然共生的哲学观。通过对江西客家竹器具的研究来宣传江西客家文化,让人们在传统文化迅速流失的今天,能重视江西视客家文化,行之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江西客家文化。
作者:刘莉潘展冯小辉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篇9
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着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生产风俗:
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根据历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估计,作出一年的生产安排,较年轻的家庭成员则在旁补充。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种玉米,完成这些工作后,迎来了繁忙的春耕。
“二月灶”(农历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们(主要是妇女)争先恐后担着蜡烛、香、荤菜、糯饭去祭拜“灶王”,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嗣后,种下甘蔗,撒播水稻种子。待秧苗长均,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工作。
由于春耕工作较繁重、紧张,人们多是互相帮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则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一般由老人决定什么时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
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以捕捞,客家人欢欢喜喜摆上一桌最丰盛的饭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的猪、鸭、鹅、鱼上市。
生活风俗:
广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风俗上保持了勤俭节约、聚族而居的特点。来宾的客家人仍两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饭。主食大米饭、大米粥,由妇女在早上煮好,凉冷,放进橱柜,粥白天吃,饭晚上吃。饭是倒出米汤后干焖而成。他们不喜欢吃烂饭,故用此法煮饭。
吃粥时,喜欢熟盐拌粥。其副食是猪肉及各类蔬菜,不定时吃牛肉及其他肉类。一般猪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热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葱、酱、五香粉、味精。他们的传统名菜是扣肉、白斩鸡、醋排骨、醋大肠以及炒醋酱鸭。风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晒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坛,鲜黄即可打开食用。
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绿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馅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酱、盐制好。裹粽用粽叶。农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饭,放入糖,再用树叶染成不同颜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馅制成的水煮馍。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汤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酿的米酒。
来宾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传统的房屋为平房,厅堂分为上厅、下厅,中间为天井,上厅后面是储藏室,上厅正宗摆八仙桌、挂镜屏,镜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饭在下厅,冬天烤火也在下厅。上厅两侧是大寝室,为老人和已婚夫妇使用,下厅一侧为小寝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侧为厨房,猪牛圈则在房屋的左右两侧。照传统俗规,旧房多留给长子住用。
节日风俗:
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清明、六月六、中元、中秋、冬至、送灶王等节。春节是大节,年货丰富,多是腊味,包粽子、炒花生等。正月初一不能杀生,且要点灯,说吉利话,一般要回自家吃饭;初二方可开怀痛饮,也是春节时期回娘家的日子。春节的娱乐活动,最重要的是舞狮上门拜年。
清明节时,客家人喜欢包粽子,再次大吃一顿。“二月灶”,煮糯米饭杀鸡拜灶王,求得一年丰收、顺利。三月清明是传统的扫墓节,煮甜糯饭,备酒菜,巡回祭扫祖墓,客家人又随便加一次菜,也算是一个节日。
篇10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客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发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和德育价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文章从资源和途径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将德育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提高美术课堂的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实效;客家文化;美术教育;民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G621;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06-02
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学校在新时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美术课程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了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传统文化本身所象征的文化精神,意识到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因此,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客家传统文化丰富美术课堂的德育资源
1. 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汉族地区,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该民系在发展及变迁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明显特点,逐渐形成自身刚毅的性格特点。惠州具有悠久的历史,从隋唐时期起一直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阶段仍然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因此,惠州被称为“岭东雄郡”。惠州地区有大量的客家人,在迁移及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吸收和融合各个地区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惠州地区的文化特点,而且含有福建、江西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在语言、音乐、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例如平海楹联、客家山歌、客家围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当时南方土著文化,具有寻根意识、重教观念、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2. 发掘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惠州地区的美术教师可以接触到很多客家文化,受到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奇特而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能够为学校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的形象生动的素材,同时这些客家传统文化也是对该地区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资源。因此,美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挖掘客家传统文化元素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和德育价值,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 发掘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意义
客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客家优秀文化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把美术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文化实践和体验来深化美术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可以通过客家文化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审美品位,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开发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使客家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二、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引入美术课堂的有效途径
1.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青少年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对自己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感到陌生。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让学生深刻了解、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能够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德育资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作为惠州本土的美术教师,要注重发掘惠州本土客家建筑文化元素,探究本土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的德育价值。例如,教学湘版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惠州本土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屋”引入课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客家围屋整体造型、布局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相关寓意及深刻内涵。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围屋的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合族聚居性等方面了解其建筑特点,认识到客家围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美,显示出客家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最常见的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含义,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反映出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要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理解客家围屋的文化内涵,明白客家围屋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多专家誉为民居建筑中的奇葩。这样,可以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做一个发愤图强、有内涵、有朝气的中国人。
2. 发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节日含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教师要了解惠州本土的客家传统节日文化,认真挖掘并利用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探寻节日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感受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活动方式,开展相关的设计、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例如,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寄托着伟大的爱国情感。教学岭南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家乡的节日”一课时,教师可结合惠州本土的节日文化资源,围绕端午节文化,设置“话说端午、诗诵端午、端午倡议、端午创意”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话说端午”环节中,要让学生说一说端午节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诗诵端午”环节中,要让学生寻找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作品进行诵读,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让学生传承优良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素养;在“端午倡议”环节中,要让学生提出对端午节的建议,创新端午节的人文色彩;最后,在“端午创意”环节中,要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端午节文化的情感和畅想。学生在“话说端午”“诗诵端午”这个过程中,通过查找和阅读历史文献资料、优秀诗文作品,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在“端午倡议”“端午创意”等活动中,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纷纷融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收获,抒发自己的爱国、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感。
3.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和带动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发掘客家文化中“美”的精髓,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确立科学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中,美术教师可借助客家民系相关的特色服饰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认识到服饰并非局限于保暖功能,还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在色彩、组成、造型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客家服饰具有朴素简洁美。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相比,客家服饰具有简洁及朴素的特点。在色调方面,客家服饰主色调是白色、蓝色及黑色三种颜色,具有优雅的特征。同时,深色、素净的暗色给人素雅严肃的印象,也反映当地人内敛的性格。颜色比较深,也比较耐脏,比较方便客家人进行农耕活动。其次,客家服饰具有实用经济美。在功能方面,客家服饰具有经济性及实用性的特点。就客家妇女蓝衫服饰来说,蓝衫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于腰线上,方便哺乳,与此同时,在干农活过程中,可将前身折短塞于腰带。在袖口设计方面,袖口比较宽大并可翻折,方便放置一些随身的物品。这完全体现该种服饰的实用特征,同时也体现出当地人朴素及勤劳的特点。再次,客家服饰具有自然和谐美。在原料方面,客家服饰主要来源于大自然,蓝衫服饰材料多采用棉质天然材料。在染色方面,当地居民所采用的染料是天然的,绿色环保,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危害。这也体现客家人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点。这样的美术教学,能让学生感受服饰的美学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美术学科是现代W校教育的常设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康人格。美术学科并非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它其实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学习,更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中蕴含的人文情怀,这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一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客家服饰往往通过象征的符号表达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其图案的象征、寓意及色彩的装饰与审美功能均集中体现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家服饰常常绣上一些表示生存与繁衍、情与美、乐观与繁荣的纹样,如寿字纹、鱼纹和牡丹、百合花样,这些纹样常采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寓意。谐音达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质朴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正是当前美术教育应该强化和弘扬的。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担当起复兴民族优秀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继承和发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和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秦瑞芬(1975-),女,广东惠州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美术教育、德育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景艳,黄小华.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3]侯秋霞,何尚武.客家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王建刚,刘运娟,甘应进.客家服饰与色彩浅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