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5 23:0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狼性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华为工作标志着“高额收入”,在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近两年,内部股改为期权后,新来的员工收入要少一些,但达到年薪15万元也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千人计;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以百人计;其他人,虽没有年薪10万元,绝大多数也不会少于年薪5万元。
高薪本质上体现了总裁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汤圣平在华为做了4年人力资源工作,在他看来:“今天的社会,太多的有钱企业,太多的有钱企业家,在中国财富百强的企业名单前十位企业中,有的连员工社会保险的钱都不肯交,这说明什么呢?任正非在华为股份不到5%,他愿意将财富分配给员工。”这体现了一种亲情观,同时这也使员工愿意为任正非、为华为“卖命”。
高薪另一方面体现了华为高效率用人之道。
杨东龙认为:“企业雇佣一个人,不仅是要雇身体、双手,更要雇心和脑,拿什么东西能够解决呢?就是钱。”这正是任正非聪明所在。工作与生活紧密不可分,如果员工为生活担忧得多一些,工作上用心就一定减少。给他3000元,只能发挥30%,给他5000元真的能发挥100%,甚至120%.华为让人全身心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力。
而从员工成本上分析,除了支付薪水外,还有相当大的部分在于对管理的投入,无论员工产出多少,管理和沟通成本都不会明显变化。高薪成为挖掘潜力的最好方式。
高薪背后是一种机制
高薪并不是华为用人之道的本质。华为通过一部基本法,为自己建立一种文化和理念。
从1997年开始酝酿,华为在基本法上花了相当大的时间、精力和代价,请专家来做研究,为了确认基本法,让全体高管人员停下手中的工作一起讨论。
基本法代表了华为的文化,也代表公司的理念,“在华为,基本法中最为显著和精彩的篇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汤圣平说。
新“生”入职开始接受培训,首先进入一个大队接受企业文化以及相关的制度法规教育等综合性培训。这一环节最关键的是教授大家做人。通过普通员工和高层领导多次现身说法,“让你知道华为公司的理念,华为公司的做人方式”。让员工成为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一个有大事业的人。
下一步是技能培训。做市场进入培训一营,不是教授销售技巧,而是教授产品,即使是文科生都要接受产品技术培训,从通讯原理开始,直到工厂参观。光让新人知道技术还不成,还要知道客户在想什么。3个月后,华为会把新人派到“用户服务”前线去,到地方,和用户服务工程师一起干。再3个月才能调回总部。
进入二营,内容转为市场和客户服务,观看胶片和VCD,一遍一遍地听老师介绍,私下彼此辅助交流,最终被放到客户服务展厅去,向客户讲产品,等等,后面还会根据不同的岗位接受不同的考验。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新人几乎一年内“白吃白喝”,就是学习。华为光这一项培训投入花费就很可观。但这一步工作帮助了华为的新人“洗脑”。
矛盾的“狼性文化”
新人进入华为第一感受像学校,而外人感觉像军营。
过度的硬性管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给华为的明天带来阴影。华为是一家非常讲求“狼性”的企业,与万科那样的温情文化相比,华为的文化强硬和激进,可以看一下公司的内部刊物《管理优化报》上的标题,全是攻击性的:“我们能够丢什么?”“黑武器的按钮能随便按吗?”
从近年来华为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上也说明,华为正在经历一种文化变革的考验,内部文化过于强硬、人性化不足,家长余风严重等等,时时困扰着今天的华为发展。
“华为家长余风非常明显。”汤圣平说,“华为像一个严父告诉你这么做,告诉你那样做。”
另一方面是一种人性的缺失。多年来在华为一直奉行高强度劳动,曾经一直是6天工作制,最后改为5天半,后来是两周一大休一小休,最后是一个月有一周是6天。
杨东龙认为:“企业在创业阶段,可以这么去要求,因为大家能够在一起创业,共识性、价值观都会比较一致。工作中恨不得连轴转,但一个企业走上一个规模,步入正规,就要改变。”
篇2
“洁净精微”的唐卡艺术
“唐卡”是我国藏地独特的、极具魅力的绘画艺术,在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多个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觉囊画派”唐卡以其悠久的传承历史和卓越的艺术审美独成一宗。它起源于佛陀创立的时轮教法,这一门传统技艺从1027年传承至今从没有间断过,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活态传承的文化空间。它生长在青藏高原源远流长的文化之中,与巴蜀文明交相辉映,两种文化的碰撞孕育出了这样一颗璀璨明珠。
觉囊唐卡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等技法,首先按照《绘画量度经》标准起稿;其次用色上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并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再次用线条勾勒,既粗细一致、刚柔相济,运笔有粗有细、顿挫变化,达到传神动人的效果。华丽、细腻的绘画风格,使画作具有浓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在类别上觉囊唐卡分为彩唐、黑唐、金唐等,颜料全部采用本地产的矿物原料,经多次研磨,调以胶汁和牛胆汁,画作上色之后色彩光亮,图案清晰,久不褪色。因其艺术特点融合印、藏、汉绘画艺术精粹,画面的层次和景致关系经过细致、巧妙的构思,配合不同技法,使多维时空和人物关系和谐呈现为一个整体,画面古朴空灵,艺术审美和绘画工艺圆满交融,被唐卡专家誉为“洁静精微”。
嘉阳乐住仁波切是觉囊唐卡传承人,他告诉我们,绘画唐卡如同修习实践,是磨练、调整、把握自己心性的过程。对于绘制费时数月乃至数年的精细唐卡而言,心绪的散乱会在作品中留下波动的痕迹。诚然,当我们欣赏那一幅幅精美的唐卡作品时,不得不惊叹作品里人物造型严谨但又不显刻板,构图疏密有致,色彩鲜丽和谐,富于装饰性,画面有一种统一感,又显得生动活泼。唐卡的题材涉及历史、风俗、藏医药、时轮历等多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雪域藏地特定历史时代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画师的传统技艺在超越和觉悟中透彻出求真、求善、求美、求慧、求是的灵空境界与价值取向,是他们‘在修行中绘画,在绘画中修行’的真实写照。”
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谢继胜教授观赏艺术展后赞叹道:“觉囊画派唐卡兼蓄诸家流派之长,既有康区噶玛噶智画派线条的流畅与灵动,色彩的鲜明与色调的统一,又有卫藏新旧勉唐画派人物形象描绘的细腻精准、用色的沉稳厚重和构图的严整雍容,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精美卓绝的艺术珍品。”
羌 笛
羌笛无怨 春风依旧
岷江河畔,白云横穿峡谷。
晨起的羊群,像一朵矮矮的白云穿梭在岷江沿岸的卵石与山坡上。山间小路两旁的露水,浸湿了理县羌族汉子杨平挽起的裤腿。只见他一个箭步跨上一个大石包,迎着山谷中风来的方向,取出腰间的羌笛,用手指捏住笛身,两排管,六个孔,七阶音,两腮鼓起,绵延婉转的笛声悠悠响起……
关于羌笛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上天派了一男一女来到人间。男女间有河相隔,无法见面。于是男子吹着羌笛,女子吹着口弦,以托相思。对羌笛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知:羌笛在汉代就已经流传于四川,据说是由南迁的羌人从西北地区带到今天的岷江上游。而之后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写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不朽佳句,让世人对羌笛充满了好奇。
羌笛是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作而成,先将两根长约15~20厘米、直径1厘米的油竹削成方状,两管并列后用丝线缠绕捆扎固定;接着在两个管面上各制出6个大小一致,间距相等的发音孔;最后在管头的一端各插一根竹簧管哨即成。它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笛声一出,悠远苍凉,像在哭诉着哀伤的情思,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之感。由于羌笛在羌人生活中所占的特殊地位,因而它成为了羌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在中国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民乐之父”。
“羌笛不同寻常的演奏方法需气沉丹田,让气流在鼻腔与口腔间自由循环。因演奏者需鼓起双腮,民间称之为鼓腮换气法。”在演奏中,一曲音乐不论长短,一气吹成,绝不停顿换气。理县羌笛演奏传承人杨平告诉记者,2002年他深入高山羌寨,向民间羌笛老艺人虚心学习羌笛演奏技艺,刚开始,演奏一首曲目,他要换气多次。两年后,杨平习成鼓腮换气法,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尝试着将羌笛进行革新。
2009年7月,作为羌笛展示者,杨平随羌族音乐风情史诗舞台剧《羌风》表演团队赴京巡演,杨平特意创作了羌笛曲目《出征》,“地震中一些羌笛传承人遇难,让羌笛表演濒临灭绝。万幸的是,更多人开始关注羌笛,关注羌族文化。”一曲《出征》悠扬响起,舞台上,杨平的眼角湿润了,舞台下,观众潸然泪下。
藏经石刻
穿越历史的文化工程
在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城50公里的茸木达乡境内,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寺庙——棒托寺。该寺以规模宏大的石刻藏文大藏经堆而著称。
棒托寺石刻大藏经是用铁器等金属工具将卷帙浩繁的藏文大藏经整套逐字逐句镌刻在一块块石板上,它不同于藏族聚居区普通形成的嘛呢堆,它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用不规则石板正反两面精心镌刻后,再按经文类别和顺序页码垒叠成的长方形石经高墙。据测算,那散布在8座巨型佛塔之间的石经高墙,是用80多万块不规则的石板刻制、垒砌而成的,具有极高的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
走进棒托古刹,就像走进了理想的人间净土与现实交融的世界。整部石经图文并茂,素雅别致,散发着幽幽的古朴气息,它们跨越明、清两代至今,积600年山川灵气和信众虔诚之心于一体,有着极深厚的文化积淀。
而现在藏经石刻技艺融精湛的石刻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刻彩绘。通过就地采选石质相对坚硬的天然板岩青石作原材料,不改变石材自然形状,对边、面破碎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根据石材的大小进行佛菩萨构图,勾勒出人物形象。
艺人依照精描的人物、文字、图案造型,采取线刻、阴刻、阳刻、减地阳刻、浅浮雕等多种手法进行线条雕刻。然后因材使刀,巧妙加工,使人物造型准确,线条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最后将已雕刻完的石刻画面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作为基色,待基色干定后,再开始绘染,绘染遵循藏族传统绘画的基本规范,多使用红、黄、蓝、白、黑、绿六种原色,一般不使用中间色,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
时轮藏香
袅袅青烟 香飘四溢
阿坝壤塘县藏哇寺里,四溢着一种神奇的香味。这香味混合了人们虔诚的祈祷与神圣的祝福,这种香味是觉囊派才特有的,这种香叫时轮藏香。
马角玛是时轮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说,学习藏香制作时,师傅就告诉他藏香不是赚钱的东西,更不能像做生意那样做藏香。藏香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灵魂的,只有凝神静气真心喜欢做香的人,才可以做出真正好的藏香。
于是马角玛在寺庙发誓,一辈子要用心做藏香,用心做好香,并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当几十味藏草药和芬芳植物经过马角玛的双手研、磨、捣、筛,再根据不同的疗效,不同的配方,用熬制的药水揉和成团,最后借助牦牛角制成的简单工具,用手指的力量将其挤压成型,等待自然阴干之后,一炷香飘四溢的时轮藏香,就这样完成了它的蝶变。
每一次的研磨,每一次的揉搓,每一次的挤压,马角玛都是用朝圣般的心情对待,然后耐心地等待它香气四溢的那天。
时轮藏香美容、祛痛、消除疲劳、排解抑郁等医疗养生功效代代相传,发挥着它神秘的力量。马角玛每次磨药时,都会专注地想象面前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正等着自己磨药救命。他将制作藏香的几十味药材:上品藏红花、珍稀檀香、名种藏当归、降香、诃子、乳香、极品唐古特清兰、优等冰片、昂贵小豆寇、百年藏柏、甘松、高山烈香杜鹃花、珍贵沉香、稀有琥珀等分别装在带盖子的坛子里,坛子外面贴着藏语的标签,整齐地摆放在一个铁架子上。
这些药材有的用铜器来研磨,有的则一定要用石臼捣碎……研磨药材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马角玛通常盘腿坐在垫子上,一干就是大半天。而和拌原料所用的水是从上壤塘天然圣湖运来的圣水,使时轮藏香更添护持之力。
对于马角玛来说,时轮藏香的制作技艺,既保留了传统藏香千年活态传承体系,又兼容了藏医药炮制技艺,是信仰的态度,也是生命的境界。(庄春辉系阿坝州文化影视广播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责编:彭纳)
传承我们珍视的生活方式
李锦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技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离我们远去的传统技艺,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对每一个拥有自己文化特点的民族而言,传统工艺的首要目标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包括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因而,传统技艺不只具有经济价值,而且传承人们的生活方式。
篇3
[关键词]流浪儿童;亚文化;偏差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 5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视角
在我国流浪儿童一般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过早地脱离了家庭,进入社会,失去了普通儿童一般能得到的物质资源和家庭与社会支持,面临个人生活困难,迫不得已自己养活自己。这些儿童缺乏实际文化教育以及知识技能的掌握,尚未形成健全的自我概念,同时失去了来自学校、家长在行为、道德以及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因此极易在试图维持个人生活时脱离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自然而然地接受和融入一种非社会性甚至性的亚文化。
流浪亚文化对流浪儿童具有约束力、渗透力和牵引力,并且产生出与之相符的信奉对象、思想倾向、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流浪亚文化对流浪儿童的负面作用是结构性的,表现在将儿童从主流社会文化体系中剥离出来并给予不正当的价值观,减少和丧失儿童对他人情感、角色和需求的自觉理解能力,使儿童生活物质获取与消费方式形成不当和过度的掠夺型和边缘型,将其心理意识形成封闭型、隔断型和排他型。在流浪亚文化中,流浪儿童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格解体。
当儿童被动或主动地离开家庭,走向街头时,他会对与自己有相同遭遇的其他儿童产生深深的共鸣和认同感,即使同伴存在不良违法行为,也会比一般人产生更多的宽容,甚至久而久之产生趋同,在行为、心理上都融入到流浪儿童这一群体当中,因此,易在与其他成员的频繁互动中逐渐习得与社会规范不符的偏差行为,比如打架斗殴、偷窃诈骗、强乞蛮讨等等。
本研究通过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想要探求流浪儿童偏差行为的类型和行为频率,并且通过一个真实的个案,透析流浪亚文化如何作用于流浪儿童的偏差行为。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方式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进行流浪儿童的研究无法像一般研究那样大规模随机取样。由于寻找真正处于流浪状态的儿童在操作性上具有极大的难度,所以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上海北京两地救助站中被收留的流浪儿童。
本研究结合了半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第一部分质性访谈包括20名受访流浪儿童,年龄分布在13岁到18岁,其中男性15名,女性5名。访谈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流浪儿童的流浪经历、行为方式、情绪态度等。
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份,年龄分布在10岁到18岁,其中男性35名,女性6名。问卷以流浪儿童的流浪生活状态和偏差行为为主。
三、流浪儿童的偏差行为分析
(一)什么是偏差行为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界定,依据行为的危害性,将之划分为三类:
(1)犯罪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
(2)违法行为;
(3)不良行为。
就流浪儿童这一边缘群体而言,他们的行为大多偏离了社会规范所认可的“正常”,然而由于身为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他们也极少蓄意犯下严重罪行,因此他们的偏差行为较多的属于第三类。
(二)流浪儿童偏差行为的出现频率
研究在提炼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对辱骂他人、打架、偷窃、赌博等13种不符合正常儿童行为规范的偏差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要求流浪儿童回忆在最近的两个月里发生这些行为的次数。
调查发现这些流浪儿童在最近的两个月中无一例外地至少出现过1种偏差行为,多则达到10种。其中,出现概率(1次或1次以上)最高的是辱骂他人(95.1%),其次是与他人打架(80.5%)和参与群架(63.4%)。这些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且一般是未经深思熟虑冲动而为之,可见很多流浪儿童缺乏忍耐力,急躁易被激怒,共感能力较差,很难站在他人,即被攻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不计后果。
我们发现,一旦吸烟这一行为习得,其发生频率就会非常高,说明其易上瘾性。流浪儿童大都缺少合法的经济来源,乞讨、捡破烂所得只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染上烟瘾,易催生其他一些偏差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偷窃等。酗酒、赌博等一旦成瘾,也会促使他们另找途径来获取金钱。
流浪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常常会得到他人的同情,一些儿童却利用陌生人的这种善意来谋取钱财,36.6%的被调查儿童表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曾经编造悲惨流浪经历博取他人同情。不管是不是出于生计迫于无奈,这些孩子利用大众的同情心,走出了行骗的第一步。
近30%的流浪儿童曾经携带管制刀具。经访谈发现,携带武器的一般是形成团伙的流浪儿童,他们结成帮派,或在成人指使下参与暴力事件或者盗窃。
一些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如吸毒和恐吓、勒索等仅出现在少部分流浪儿童身上。
考虑到流浪儿童防御心较重,在回答问卷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掩饰、避重就轻的特点,他们实际偏差行为的出现频率可能比统计结果所显示的还要高。
四、流浪亚文化对偏差行为的催生作用――一个真实案例的解读
(一)真实案例:用拳头养活自己
小亮三天前刚由派出所送到流浪儿童救助站。问及为何进派出所,这个还显得一脸稚嫩的孩子平静地吐出两个字:砍人。为什么砍人?收到的仍然是干干脆脆的两个字:惹我。
小亮因在学校打人而被开除,之后未经得父母同意孤身一人来到上海金山找打工的爸爸。父亲虽然一开始不同意,但是既然来了也懒得撵他走,偶尔给他些零用钱,其它的基本就不管也管不着了。后来小亮结识了一些同样来自四川的孩子,大多跟他一样离家在外,独自闯荡。但是这些孩子并不像人们对于流浪儿童的一般认识那样衣衫褴褛、乞讨街头。他们有自己的团伙自己的住处,因为他们挣钱的方式也很特别――替人打架。小亮和他们认识以后很快搬离了父亲的住处,因为他身手不错,很快被“老大”所器重。据小亮说,在四川帮中,他基本上类似于二把手,和他平起平坐的有三人,其余都是小弟。
“打一次架一千多……我天天住的是金茂宾馆,一天三百,饭什么的都有……我抽的是中华,还有雪茄,就是三十块钱一盒那种,里面五根。”小亮说几个月来他一共打了80次。高得让人惊异的频率。
说起打架――或者砍人的经历,小亮平静的语气中会掺杂些许得意。“有一次我去买烟,一个男人看见我,他让我把钱掏出来,我说什么钱,他把刀拿出来说他妈的把钱拿出来,我也把刀拿出来我说你想干嘛,他马上砍了我一刀,我就砍他一刀。”小亮被砍的这刀伤缝合了还
没拆线,但是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打架怕什么,大不了挨几刀。”
现在,对于小亮来说最难以忍受的是被强制收留在救助站,远离了大宾馆、雪茄和一切他为之兴奋的事情。小亮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出去。“我想跑,谁都拦不住我。假如我想跑出去,有人拦,我就拿凳子砸。打不赢直接抢他手机,甩出去,他就找他手机去了。”尽管常常握着美国军刀伤人,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的话语中还是透露着可笑的幼稚与无知,“上海的警察算什么,等我出去,马上到金山,把安徽帮、河南帮还有四川I青龙帮全部加起来,总能和警察相比吧。”
面对这个脸庞清秀、向我们展露过纯真笑容的孩子,我不禁假想:如果他的爸爸没有不管他,如果他没有融入那伙儿孩子当中,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二)案例的解读
1,从主流文化脱离
小亮原本和其他孩子一样,有正常的学校生活,还算完整的三口之家。一次意外的事件让他的角色突然之间转变了。也许打架被开除一事向我们揭示了他原本所具有的暴力倾向,也许这当中掺杂着学校、家庭或其它方面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学校的放弃和父母的放任对于小亮之后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涉世未深,经验不足,甚至还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他还未形成自己健全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他需要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认识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他需要在学校这一环境中接受主流文化的渲染。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期,离开学校、离开家庭,独自流落在外无疑于把自己与主流文化相隔离。
抛却一些被拐卖、被抛弃的孩子不讲,为什么一些家庭健全的孩子也会选择流浪这条路?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的流浪其本质在于“逃离”,逃离一个让他不堪忍受的环境:无法应对或者不想应对的学业、暴力或者冷淡的父母。其中一个孩子的话尤其让人寒心:“与父母比起来,饥饿和寒冷算得了什么!”因此,在我们探寻一些亚文化形成的根源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主流社会中是否存在一些因素迫使人们选择主动逃离?
在小亮的例子中,父母的放任不管无疑促成了他转向与他志同道合的流浪儿童群体。有个心理学家将儿童的心理需要分为四种:爱与安全的需要、寻求新体验的需要、表扬与认可的需要、责任感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儿童就有可能发展出情绪和行为问题。当一个孩子无法在学校、家庭等主流文化环境中满足这些需要――尤其是爱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满足,他就会转向其他地方寻求替代满足。对于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说,那些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类似想法的孩子,无疑成了获取这些满足的主要来源。
从脱离主流文化到进入―个边缘群体,这中间的角色转变具有个体原因和外部原因,有个体主动趋近的力量,也有外部环境的无形中产生的推力――学校、家长的放弃和漠然无异于起到了推动作用。
2,对流浪亚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当一个孩子在异乡碰到流浪在外的同龄人时,易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学校家庭关系或者共同的志趣或信念让他们走到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虽然他们并没有在物理距离上走到,但是“流浪儿童”这一身份的归属,让他们觉得与自己的同类在心理上相互接近。
小亮与当地流浪儿童群体的接触和融入就是物理距离和心理共鸣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原本只算得上是在学校滋事的违纪少年,但是与这一群已经形成独特生活方式的孩子走到一起后,他被他们所影响,接受了他们的生活物质获取方式――用拳头和刀具替人“解决烦恼”以此获得金钱。当然,首先他对此产生了价值上的认同,认同这些独立于成人的孩子养活自己甚至满足自己欲望的方式,
小亮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很多流浪儿童在遇到与自己原有的信念相冲突的价值观之后,都会几经挣扎,他们认为偷东西、骗人是不好的,不愿意跟那些早已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许久的流浪儿童同流合污,他们觉得自己走到这一步是迫于无奈,不愿再继续步入深渊。但是未能及时得到救助的孩子会渐渐发现,如果不跟着大部队的步伐,孤立的他难以生存于街头。当发现别人以他们所不认同的方式获得更好的生活时,就会对原本坚守的信念产生怀疑,继而动摇,逐渐地,他们会合理化那些原本认定不对、不好的行为,为它们找出理由,比如说,“偷东西是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但是既然这个社会没有善待我,我为什么要为他人考虑”、“生存最重要,为了生存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用这些合理化的观念来平衡自己的认知失调。于是,他们让自己改变了原来的立场,认同了流浪群体的生存方式,并且融入到流浪儿童的群体中。而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他们会尽量在行为上与群体的大多数保持一致,如果其他人都抽烟,那么自己也会跟着抽;如果其他人商量好去偷自行车,那么即使心中仍有所顾忌,迫于同伴压力,他也会加入。
这种“保持原则―矛盾―合理化―认同―融入”的行为改变模式,是很多流浪儿童在接触流浪亚文化并趋同于该亚文化的价值体系的一个过程,也是为什么很多原本并无倾向甚至老实守法的孩子,走上街头以后却染上许多恶习和偏差行为的原因。
3,流浪亚文化对流浪儿童的牵引力
当人们正为把一个不幸迷途的孩子解救出来而感到欣慰时,小亮却觉得这是一种人生自由的剥夺,而救助站就是将他与自己的正常生活相隔离的深牢大狱,动辄就要招集兄弟们杀过来帮自己“越狱”。即使远离原来的同伴,流浪亚文化仍然以强大的牵引力将小亮拉向自己。
对于真正融入流浪群体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在这个群体当中获得了在原本的生活圈中也许得不到的需要满足,比如来自生活资料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有时候通过违法行为获取)、同伴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的肯定(比如被学校开除的小亮却在流浪儿童群体中得到重用和很高的身份),尤其是一些个体内在需要的满足,使得流浪儿童心甘情愿地滞留在这个群体中。同时,相同的经历和信念也让这些孩子在流浪亚文化群体中寻找到了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弥补他们在遭受城市主流文化的排斥和隔离后带来的心理上的失落和孤独感。
另一方面,当失去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力,“超我”对“本我”的监控减弱,也没有成人的监护和管教,很多流浪儿童会放纵自己的欲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骂人就骂,想打人就打,想抽烟就抽,没烟抽就偷。他们的心理忍耐度和控制能力开始降低,就像小亮说的“有时候我也觉得这样不对,但是别人一惹我我就控制不住要打他”。偏差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一旦形成,多次重复后很容易变成习惯。
基于以上的原因,当流动儿童一旦融入了流浪亚文化,就难以自拔,而一旦他们习得了被这一亚文化所认可的偏差行为后很难快速矫正。
如果此时实施强制救助,直接将他们从流浪亚文化中拽出来,放进纯粹的主流文化中生活,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在救助站的孩子即使有吃有喝、有救助人员的关心,仍然一心想往外逃,或者将他遣送回家乡后仍要三番五次再次踏上流浪之路的原因。
篇4
关键词:个性化 朗读 小学语文 策略
一、个性化朗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历久弥新,个性化朗读更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是以不同形式地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的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引发个性张扬,促进主体发挥,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
二、小学高年级个性化朗读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弊端:⑴忽视个性,强调统一。⑵讲求技法,生硬造作。⑶缺乏目标,雨过无痕。这样的朗读教学只能是遏制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对朗读教学失去兴趣,朗读时冷漠而无味,从而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学习效率。
三、小学高年级个性化朗读的有效策略
㈠尊重多元解读,奠定个性朗读的基石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而且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也存在诸多的差异,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有了区别。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品词抠句,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
㈡倡导“提示”导读,铺设个性朗读的通道
在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言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一些关键词作为“提示语”,体会其蕴涵的情感,然后练读。但是有些人物对话并无明显的感情提示语,这正是激发学生个性朗读的好契机。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所以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细读,初步感知语言内涵,然后从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心态,再从话语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对话前添加写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情、语气的提示语导读。
㈢创设乐读氛围,搭建个性朗读的舞台
随着年纪的增加,学生对朗读的兴趣逐渐减少,所以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朗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此时还有什么创新灵感、个性思维可言。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个性朗读的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愿读、乐读挣着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其个性得以张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等写人记事的课文可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讲故事,说评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景阳冈》,我就用“说评书”的方法教学“武松打虎”部分。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试着用说评书的方式把这一部分内容表演出来。分成三组,来一场评书比赛。顿时教室变成评书场。之后三组各选代表上讲台表演评书。台上表演者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拍手称赞。
㈣诱发独特想象,拓展个性朗读的空间
“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让你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得到气味,能听得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因而诱发独特想象,去感受语文所暗示和诱发的蕴意和情感,从而把这一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去,体现朗读的个性化。
㈤给予思考时间,实现个性朗读的保证
当我们遇到疑难问题需要讨论交流时,总是事先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等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讨论。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很难保证学生有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要求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谈何容易?事实上,在课堂中创设静静思考的氛围,给予学生尽情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内化后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四、小学高年级个性化朗读的多元评价
㈠赏识评价,让学生敢读。我们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
㈡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如当学生朗读某段描写情况紧急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相应评价:“我们没有听出当时他很着急”,“你能再着急点吗?”“情况真是太紧急了!”等。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㈢多元评价,让学生多读多悟。朗读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
㈣个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由于自身的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的个性气质与生活经验的体现,我们都要给予鼓励。
参考文献:
[1]曾曦.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鲍卫华.走出语文朗读指导的误区[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杂志,2011 ;第Z1期:27-28.
[3]杨保鸿.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1年第Z3期:45-46.
[4]张金水.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指导[J].西江教育论丛,2001 第02期:39-40.
[5]袁飞.谈两种朗读指导的比较[J].小学教学参考,2005(4) :7-8.
[6]方芳.朗读教学的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5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个性化朗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把文章用声音和感情读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学习文章时,只有进行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感受、体悟文字所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读书,阅读时注意力不够稳定,集中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出声地朗读能刺激听觉系统,使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注意能更加稳定,有助于提高对课文的记忆。因此,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朗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老师把朗读当成一个贯穿新课教学的线索,或者说是训练的环节。但是从朗读教学的现状看,有些专家、优秀教师为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性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但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是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原点:朗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笔者曾经随机在所任教的学校低年级段抽取,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86%的学生朗读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准确说65%的学生达不到流利,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更是聊聊无几,仅占6%。同时,接受调查的老师中,几乎是100%的教师认为朗读很重要,感叹学生不会读书,应该指导学生达到课标对于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对于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朗读,他们的策略却不是很明显,主要就是多读,缺乏具体有效的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缺乏朗读的经验,因此,学生朗读水平低,与教师对朗读指导机械有重要的关系。教师通常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经常比较随意、单调,如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某一部分或者把文中某个人物形象用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方式不能融理解、感悟为一体。因此,有的学者[1]认为:朗读是一种表达而不是一种传达,它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进行朗读时,要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与理解,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地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朗读经常比较随意、单调,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以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出来。因此,个性化的朗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基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共性与个性
《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低年级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低年段的孩子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且低年段的文本主要涉及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等文体,这些文体整体性强,富有音乐性和情感性,适合学生朗读。而且低年段的学生习惯直观的感受事物,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尽量少分析、少解释,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接受信息的不同,比如有的喜欢大声的读,有的喜欢和声细雨,有的喜欢慢读,有的喜欢快读,有的喜欢跟很多人一起读,有的喜欢自己独自品味……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理解不同学生的情感特征及表现方式。
三、核心点:个性化朗读与实施策略
个性化朗读,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的朗读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位。”这就意味着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个性化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促进主体发挥,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
(一)因材施读,以学定读
新课程改革下,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就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需要,因此,在开展朗读教学的时候,是否需要开展个性化的朗读,不是由教师个人来决定,而是由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确定,具体有下面三种情况:
1.根据文本内容,确定朗读的形式。不必对任何课文都作感情朗读训练和指导,要注意课文语言内容的感彩,只有那些具有深层意义、开放性等文本内容,需要学生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和感受出来的内容才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2.要依据文本形式,确定个性化朗读的关注点。如诗歌之类的题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最好题材,可以进行重音、语调、停顿、缓急等方面的个性化朗读训练;又如散文、小说之类的题材,语言既清新优美又含蓄隽永,宜进行快读、慢读等训练,深刻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真切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3.依据课文特点,选择朗读重点,或优美句、或哲理句、或对话句、或特点突出句等,这些语句,简单、明了,结构优美,而且意义深厚,教师顺其自然引导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想象下作者的身份及当时的情景,进入情景,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二)尊重个性,匹配方式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对语言信息的不同感悟,其朗读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悟自读,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读,只要学生专注读书,身心处于与文本的真情互动中,教师就应该去支持他们,去指导他们,而不应该以大众化的模式去束缚他们。如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想象自己和朋友分别时的场景,然后选择伙伴自由进行角色朗读,学生很快明白了在朗读时要读的坚定,从而极好地把握学习的重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需要,选择内容
由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理解、接收的个体差异,从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出发,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愿意读什么内容就读什么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让有相同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进行选择性学习,学生按小兴安岭四季的不同景色分成四组展开研读后,各小组自主推选代表,以不同形式分别向大家介绍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美丽的景色。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个性会得到充分张扬,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能真正发现自我并发展自我,语文课堂将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乐园。
(四)保证酝酿,给予时间
当我们遇到疑难问题需要讨论交流时,总是事先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等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讨论。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很难保证学生有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要求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谈何容易?事实上,在课堂中创设静静思考的氛围,给予学生尽情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内化后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上《》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时,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纪念的墓碑,为了让学生读好碑文,他除了先用图片、音乐渲染当时悲壮的气氛外,然后就让学生静静地思考,怎样读才能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这段时间安排得很充裕,学生相当投入。由此可见,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充分酝酿的时间是多么重要,这是实现个性化朗读的奠基石。
(五)自读自悟,放飞个性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每位学生感悟文本之后的真情倾诉,它是学生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后用有声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的个体行为。朗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应以自己对文本的处理或其他学生的体会来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应该珍视每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读出来。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朗读,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认可的语气,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朗读语气时,不宜过多地强求划一。只要学生对语意有自己的理解,对语情有自己的领悟,就要让学生大胆地读出来:“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美?”“你最想读哪几句、哪几段?”“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要把你所想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用一点时间让学生练读,最后读给大家听。如在教学《雪被子》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想把雪花读得怎么样?”学生有的想读出雪花的多,有的想读出雪花的可爱,有的想读出雪花的调皮,有的想读出雪花的轻盈等等,我于是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朗读。孩子们在自练、自读、自悟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现,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篇6
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管理实践,文化管理是高科技企业激发知识型员工不断创新,产生高质量绩效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今天,百度的领导者提出了塑造“狼性文化”的管理命题,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审视这样一个决策呢?到底什么才是高科技企业文化管理的最优解呢?
文化特征与企业内因有紧密联系
“狼性文化”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当我们去审视华为和百度的“狼性文化”适用性问题时,必须结合他们各自企业的内在因素,才能真正有效的判别文化导向的优劣之处。
从企业家个性上分析,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在塑造华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深深的刻有他的个性化烙印,在他的潜意识里,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市场人员,无论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拼命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技术出身的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其自身就是知识型领导者的代表,能否成功打造或有没有必要打造一个类似于华为“狼性文化”特征的企业文化氛围,值得商榷,毕竟领导者的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塑造过程的坚定性和持久性。
与此同时,同样是高科技企业,由于华为和百度的客户群体在定位上的区别,在内部文化塑造上也应有所区别。华为的客户群体以通讯领域大客户为主,需要他们的技术团队和市场团队具有强大的团队攻坚能力,集中优势打歼灭战;而以搜索引擎业务发展起来的百度,其客户群较为分散,由此需要他们的团队成员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不断的满足和引领客户的需求变化,因此在文化导向上,应更加注重激发员工的自我创新意识。
从企业发展阶段分析,华为在成立之初处于竞争弱势地位,必须通过激发团队的危机感和拼搏精神才能攻克一个个难关,由此文化也就随之一脉相承下来;而百度公司目前已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他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完全是员工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的问题,而是企业在战略层面的认知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所致,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
绩效文化是高科技企业文化管理之基
高科技企业的文化管理对象是知识型员工,文化管理的出发点是持续不断的激发组织和员工的创新工作,而文化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使组织和员工创造卓越的绩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以绩效为导向,塑造绩效文化是高科技企业文化管理的根本原则。
知识型员工掌握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强调自我价值实现,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个性思维,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某个工序,他们渴望在工作中展现自我、证明自我、实现自我,并希望自身价值能得到社会、组织以及其他个体的充分尊重和认可。成就感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可能是物质难以衡量的。正是如此,使得知识型员工更愿意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权威式的命令式的文化氛围,并不符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基本判断。
“绩效文化”与“狼性文化”在本质上有较大区别。“绩效文化”是一种契约文化,它强调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组织与员工之间有良好的诚信,是一种自下而上自觉自愿的结果文化,组织与员工之间处于合作关系;“狼性文化”具有较强的中国化意味,是一种宗族式的团队文化,它强调组织和员工义无反顾的执行能力,是一种自上而下命令式的过程文化,组织与员工之间处于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因此,结合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特征以及组织创造卓越绩效的根本目标,高科技企业在内部塑造“绩效文化”是最适合的文化管理方向。
“狼性文化”,你准备好了吗?
在未做更加细致深入的调研情况下,我们姑且把百度提出的“狼性文化”看做是一个文化概念。基于百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塑造“狼性文化”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对未知的领域总是充满着迷茫和恐惧,而在熟知的领域总能寻找到安全与自信。正是由于以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对成熟业务的依赖,而没有在战略层面紧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使他们出现了停滞不前的趋势。因此,在百度现阶段文化重塑的过程中,应着力强化目标文化与目标管理,使企业的高层、中层、基层清晰理解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领域的目标是什么,努力方向是什么,使员工群体在可控的目标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创新。正如谷歌公司要求80%的时间用于组织既定的工作任务,而留出20%的时间给予工程师天马行空的创新。
比起文化概念,文化内涵更加重要,它是指导企业员工工作行为的具体标准与要求。百度应不断赋予“狼性文化”具体内涵,使企业文化成为一个系统一套体系。对不同职能、不同级别、不同价值理念,应在文化内涵上加以细致的解读和区分。例如对技术人员的绩效要求与对市场人员的绩效要求不同,对高层管理团队的文化要求与对基层技术工程师的文化要求不同,对人才理念、市场理念、团队理念等不同价值理念有不同的解读。
篇7
管理理论与思想,其实有很多来自于自然规律。还有些来自于各种生物,例如,懒蚂蚁效应”、“鲶鱼效应”、“煮青蛙理论”、“蝴蝶效应”、“鳄鱼法则”、“马蝇效应”、“鸟笼逻辑”、“海豚哲学”等等。“狼性文化”的狼虽然有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在没食物的时候,会攻击同类,杀死同类,以同类为食。狼属于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的动物。如果采用狼性在企业里,如果企业经营不好时,企业员工就会内讧,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把自己的上司、同事、下级当成你死我活的敌人,欲除之而后快。试想一家企业内部不知,又有什么战斗力与其它企业竞争?
“马性文化”的提出是根据马的生活习性总结出来的理论与哲学。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乔治.布封对马的评价是:“它天生就是舍己为人的动物,它甚至于迎合主人的意愿,用敏捷而准确的动作来表达和执行人的意旨;它能满足我们期望它做到的一切;它毫不保留地奉献自己,不拒绝任何使命;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效力。”
马的第一个习性,就是执行力很强。马懂得顺从,它知道如何去节制自己的烈性,它不但服从主人的操纵,而且还会揣测主人的意愿。它可以依据主人的面部表情,而决定自己是快跑,还是缓行,或者是止步。它能迎合主人的意愿,用敏捷而准确的动作来表达和执行人的意旨。这种能把上司的意图贯彻到位的执行力,不正是企业高管所强调与所想追求的吗?企业需要执行力,把企业的目标有条不紊落实到位。所以,企业可以借鉴“马性文化”的执行力,要求员工们学习马一样的执行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马的第二个习性,甘于奉献,从无怨言。现在有些企业员工,只有工作稍微累点,就怨声载道。只知比条件,比待遇,却不知道比奉献与比贡献。索取的心理大于付出的心理。从不去思考,自己为企业创造了多大的价值,创收了多少的利润。马就不同,它们在劳动时是披鞍戴辔的,它们有时嘴巴被衔铁嚼子勒得变形,腹侧布满疮痍,还有被马刺刮出的痕迹,马蹄被掌钉洞穿,它们从不抱怨。由于马儿甘于奉献,任劳任怨,所以,企业可以借鉴“马性文化”的奉献精神。马的第三个习性,是有归属感与和平共处风格。马并不是“独行侠”,更不喜欢独来独往。它们喜欢享受与体验群居生活。它们喜欢融入团队,归属感很强。企业并不需要员工们独树一帜,而是需要员工们能加入团队,跟团队成员搞好人际关系,进行团队协同作战把工作完成得更好。精诚团结是马的个性,企业更加需要员工们的精诚团结,而不是相互拆台。马儿喜欢和各种动物和平共处。尽管它们的力量与体型比其他动物强大得多,但是它们从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碰到袭击它们的动物,它们只是把侵犯者赶跑,而不屑于与其他动物厮杀。企业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如果整天想方设法致对手于死地,那么自己有一天也会奄奄一息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把对手干掉了,自己的元气也会受损。再者,另外的竞争对手,可以乘机得渔翁之利。放倒一个竞争对手,更多的竞争对手会崛起。所以,企业要学马儿一样,懂得和平共处,懂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所以,企业可以借鉴“马性文化”的归属感与和平共处精神。马的第四个习性是良性竞争品质。马不但具有合群的品质与温和的习性。还有的是它喜欢竞争。在竞赛中,马总是努力奔跑,它们只想跑第一名,而不想成为倒数第一名。在发生战争时,它们还是争着过河和逾越壕沟。它们不会去攻击其他的马匹阻止它们超越自己。它们在竞争中不会嫉妒对手,更不会用阴谋诡计算计对手,它们只会老老实实地竞争,凭实力说话。它们就算面对死亡,也绝不会退缩,还是奋勇向前。企业可以借鉴“马性文化”的良性竞争品质。马的第五个习性就是忠诚。马儿在还是野马时,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驰骋在草原上。但是当它碰到了主人,并且服气这个主人的时候,它就会对主人忠心耿耿。它们会遵照主人的意志,驮着主人前进,一直到累死。企业花大量的金钱培训员工,员工们翅膀硬了,对企业不满了。他们就会频繁跳槽。企业以前对员工的大量金钱投入,都“打水漂”了。有些企业家说,好不容易培养一个人才出来,哪知道他又飞了,等于是为其他企业作嫁衣。因此,强调员工们对企业忠诚非常重要。企业可以借鉴“马性文化”的忠诚。
我们经常把人才比喻成“千里马”,把特殊的人才比喻成“黑马”。可见“马”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企业想要事业马到成功,必须从现在起搞“马性文化”,让所有员工学习马的高贵品质与卓越精神,与企业一起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篇8
现在影响非公制企业健康成长的并非是税费负担一方面,而背在其身上的“制度性包袱”,要远比税收负担沉重得多。税负过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调整,减轻负担;可要想卸载“制度包袱”,那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非公企业的“制度包袱”之所以沉重无比,难以解脱,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公共政策的摇摆性和不确定性。国家在鼓励非公制企业发展壮大方面,而又对非公制企业心存“戒心”。另一方面,制度性“玻璃门”,更让非公企业比银行、民航、电力、电信等多个领域,矮人一头,甚至低人一等。
正是由于“制度性包袱”的存在,非公制经济生存变得日益艰辛和困苦。从前两年春秋航空公司推出一元票价,遭当地物价部门重罚,再到今年的民营油企纷纷屈辱“卖身”,非公企业一再被打压的事实充分证明:民营企业要想生存下来,只有逐步消除垄断利益的存在。惟此,才有可能消除垄断组织无情排斥民企的原动力。
“人才”与“人财”
近日,有关李宇春是不是人才的评论满天飞。这个话题引起社会广泛计论,从而引伸什么是企业的人才?
有的概念认为,能力强、聪明的人就是人才。而也有人认为,企业的人才是能为企业带来财富的“人财”。
一个保安,他或许没有知识,没有多少能力,但是他责任心很强,工作十分努力,为保护公司的财产、员工的安全、工作环境作出了贡献。按照传统的人才标准,肯定算不上人才。但是他却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财”。
有一种人,他能力十分强,个人工作十分突出,但是他的文化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甚至产生冲突,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这样的人不可否认是个人才,但是对企业不能产生财富,反而降低财富。
21世纪的企业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财”。企业负责人应该树立一个择才标准:能力再强的人才,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需要能为公司创造财富的人,即“人财”。
“贵族气质”不是吃出来的
贵族气质是怎么来的?是进五星级酒店吃出来的。你别以为这是讲笑话,有所高校还真这样做了。据悉,有所高校组织135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桌晚宴――身穿正装在五星级酒店共进西餐。事前,该校一名男学生为赴此宴,花了3万元的置装费。校方表示,这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贵族气质,给学生一种“长大成人”的暗示。
依据这种逻辑,只要进了高级酒店,穿上西装礼服,吃一顿西餐,举行一个仪式,便能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贵族气质”的目的。此举不仅幼稚,甚而让人联想起学校与酒店有着某种利益牵涉。
实际上,贵族气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也绝不是用一些奢华的东西所能堆砌起来的。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人即使西装革履,有着华丽的外表,但胸无点墨,反而给人肤浅的印象,毫无气质可言。如此大张旗鼓地进高级酒店“补课”,只能说是一种奢华之举,折射的是某些大学的慕富倾向。尽管有人认为,这些举措是为了大学生能找到好的工作,全方位培养人才。但是,这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背离得很远了。
呼唤真话
讲真话,讲管用的话,讲有水平的话,讲有前瞻性的,是改进党作风的具体表现。
现在有一些领导,不管大小会议,话匣子一打开,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东拉西扯,高谈阔论。而且经常是几个局长、县长、书记轮番上阵,花去参会者很多的宝贵时间,却讲不出多少有新意的东西来,而讲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讲真话、讲管用的话,前提是察实情。讲真话就是在察实情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心口一致地表达群众和自己的意愿。
而讲真话,讲有用的话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领导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有一定的胆识。有胆无识,妄言;有识无胆,不言。只有胆识兼备,才能诤言善谏。讲真话,讲管用的话还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责任感,更需要有坚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立场。
能少用一句话,不多用一句话;能少用一个字,就不多用一个字。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也代表着一个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
宽忍行贿的利弊
目前,大量贪贿案件的司法,对的处理远重于行贿罪。这引起部分法学家呼吁要一视同仁地对待行贿受贿,严惩行贿罪。
绝不宽纵行贿罪,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理想,在有些国家也已逐渐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有能力马上实现。一个国家的总体法治水准,不可能脱离其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综合的现实条件。就目前而言,中国反腐败的制度设计尚待全面理顺。在这样的法治环境下,要求反腐败机构做到行贿受贿一视同仁,这是一种苛责。毕竟,行贿罪只有获得轻度或者干脆不处罚的保证,行贿人才有可能滴水不漏地交代罪行,而当下没有他们的配合,反腐的证据收集很难有作为。
随着法治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必将改变。从一定程度上说,对行贿罪的宽纵程度足以成为衡量法治水准的一个指标。守株待兔固然消极,揠苗助长则也非良策。专家呼吁严惩行贿罪也好,司法实务部门反对也罢,都不能用简单的对错逻辑去框限,双方的互动恰是促使法治进一步完善的动力。
企业攻略“狼羊之辩”
一场关于“企业文化:狼道?还是羊道?”的讨论近日在北京大学拉开序幕。
2004年,随着一本叫做《狼图腾》的小说持续畅销,将“狼性文化”的三大特征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对《狼图腾》一书评价说:“读了《狼图腾》,觉得狼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其二,最佳时机出击,其三,战斗中的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李直说:“狼性文化”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在所谓“文化”的背后,狼性中深藏着固有的本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充其量是中国企业发展中某一阶段的现实选择。
篇9
说真的,这些年我也时常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觉得这些年的经历似乎颠覆了我这么多年来的书生气和人生价值体系。或许是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以前特别在乎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得没那么重要。
现在似乎是90后的时代,满屏的90后小鲜肉,公司里大半是90后的,而TEEN刊大半的读者也是90后的。在公司里我时常看到90后的活力,也时常目睹90后的张扬和任性,时常看到90后与70后和80后之间的区别,有人说70后是踏实,而80后相对内敛甚至敏感,90后却神经大条。我倒是觉得无须去严格界定到底是70后,80后,或者是90后。人总会在一些经历中得到成长和历练。
或者自带文艺气质的人都会天生敏感,以前我总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应该有些不一样,所以我时常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家长,我也时常会去忍受员工的小脾气和敏感状态,但是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特别累,负累于这种敏感带来的情感体验和企业文化,于是我也寻求更多的突破和改变。
老师说2014年以前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绵羊文化”,养就的是一群只能窝里狠的羊,而2016年她再次看到我的时候说终于看到我们公司的改变,也终于让我学会了公司管理中的狼性文化,所谓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企I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创举,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对工作、对事业永无止境地去拼搏、探索。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别太敏感,其实你没有那么重要”――这是一句让我略觉疼痛的话,这些年来我照顾着很多人的感受,却惟一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当很多人离开的时候,我才发觉是企业文化里面都是“绵羊文化”,我也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也深知敏感是柄双刃剑。如果能够成功运用,或者它会让人更加奋进小心而保持创作热情,甚至让人能够准确拿捏人际交往中有强烈的边界意识。但是过度的敏感时常会让自己因为多虑而受伤,而成为事业的瓶颈,我也遇到过那些过于敏感的团队,凡事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太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觉,凡事都喜欢预设甚至预判,在团队合作和工作当中成为一种内耗,成为大家的负累,其实大家都很忙,真的没有功夫和时间精力来关注过度敏感者的情绪。
职场永远就是职场,老师跟我说做管理不能混为一谈,一定要公私分明,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感情趋使来判断,而当你面对一个敏感的团队成员时,就应该学会不是绵羊式的保护,而是狼性生存的趋使。
篇10
所谓“邮件门”,就是李先生的一封内部邮件,不明就里地“曝光”了。邮件的核心内容耸人听闻:鼓励狼性,淘汰小资。经过媒体的一番渲染,小资白领和企业主围绕“要狼性,还是要小资”的话题,展开了PK。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企业主无一例外都是力挺“狼性”。他们认为狼性是对“职业感”和“使命感”的召唤,要求员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新的市场机遇,要拿出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群体奋斗精神,才有可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至于对小资白领的看法,企业主大多流露出不屑、不满,认为他们是片面追求自我的一代,是未富先老的一代,是失落、陨落的一代。 小资白领的观点与企业主大相径庭。他们认为动物性与创造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既然是人,就应该提倡“人性文化”。他们的心声是:“狼性剥夺了生命本身的快乐”、“狼性扼杀了生命的创意”、“狼性就是附加在单纯生命之上的物质堆积物,应该轻松抖落”……最风趣的是,小资白领表示,应该把狼性的要求更多的加诸“狼王”身上,只要让员工看到、感受到企业的“狼性”即可,不必对员工有过多的要求。
笔者对这场辩论始终冷眼旁观,因为“要狼性,还是要小资”这个论题,彻头彻尾是个假命题,是媒体为了赚取读者眼球而设的一个套。
精品范文
1狼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