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2 02:4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文化史上讲,一流的学者、教授是文化的典范。从教育角度看,他们堪称师表。教育离不开典范,离不开大师和一流的学者。如果大学没有大师和一流学者,大学的内涵就会大打折扣。
上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校长先生的仪态胸怀,也足可令人称道。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长陈援庵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等著作,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人的必读书。陈寅恪先生对陈援庵先生的学问称赞不已,认为是清代学者钱大昕之后第一人。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大学的风范才能得以树立。
现在大师和文化典范的缺失,除了长期“反传统”造成的文化断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民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形态而言,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它使所有年轻人都朝同一个目标走去,即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通过不断的考试,最后谋得一份工作。而这一过程已经磨钝了、耗尽了一切可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况所学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内容可能大相径庭。而就所学内容而言,现在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而且往往是陈旧的知识教育和不完全的知识教育。价值教育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根本阙如。其来源,开始是欧美西方的教育,后来学习前苏联,现在又转向欧美。即使其间涉及到了价值教育的某些方面,内容也相当混乱。
这样的教育体系和我们的文化传统完全脱节,除了知识的反复输送,没有告诉年轻人怎样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文化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在教育。试想,这是怎样大的缺憾啊!
为国学正名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三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为炎黄子孙所骄傲。但是,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在现代人身上存留几何?
近年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为承继和重新整合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氛围。但到底什么是国学?怎样厘定国学的义涵从而和国民教育发生关联?“国学”这个词,在中国文本载籍中出现甚早,《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后来,《汉书》《后汉书》,魏晋时期以及唐宋,多有出现。但历史上的“国学”概念,无一例外都是国立学校的意思。例如宋代朱熹创建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其前身在南唐时就叫“庐山国学”。
现代国学的概念则产生于晚清,是与西学相比较而存在的。至少,在1902年黄遵宪和梁启超的通信中,两位维新健将讨论了是否应该创办《国学报》的问题。梁启超在写于1902年至1904年的《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中,再次谈到国学,说有人很悲观,看到念新学的青少年“吐弃国学”,不免担心“国学”会被消灭。他说不必担心, “外学”输入得好,也会使“国学别添活气”。而距此五六年前,即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学校课程设置应本着“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原则,梁启超后来转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外学、新学、西学,是同等概念;国学、旧学、中学,是同等概念。
就是说,国学是当西学东渐之后,与西学相比较,才有了国学这个概念。今天讲国学,首先要把现代“国学”的含义和古代的“国学”名称区分开来。事实上,自晚清国学的概念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并没有对概念本身作很多学理分疏。
1923年,之为北京大学出版的《国学季刊》写发刊词,才提出了什么是国学的问题。他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早年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那么什么是“国故”呢?国故就是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包括礼仪、制度、人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工艺、服饰等等。如果对所有这些内容作研究都叫做“国学”,那么“国学”的概念便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定义难以成立。
因此,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个定义,并没有被学术界采用,后来大家一致认可的说法,是国学为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学、明代心学和清代的考据学等等。这些关乎整个学术史又非常专门的学问,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无法构成国民教育的内容。
1938年,马一浮先生在浙江大学讲国学,第一次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它们是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之所从出。“六经”的义理历来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
当然还有“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经学是本源,小学是入径。在我看来,经学和小学是国学的主要构成。
国民教育须传道
国学如何与国民教育挂钩?如果把经学和小学理解为国学的主要内容,问题就解决了。前面讲到了现代教育的价值缺失和价值混乱,实际上就是缺少了“传道”的内容。唐代的大儒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道”的传授放在第一位。“道”者为何?“道”在哪里?就中国文化来说,可以要而言之“道”在“六经”。
“六经”的文词虽比较难读,但我们有传承两千多年的“六经”的简易文本,就是《论语》和《孟子》。孔、孟讲的义理,就是“六经”的义理,由于化作了日用常行的语言和故事,读起来亲切好懂,非常便捷。
“六经”以及《论语》、《孟子》的哪些价值理念,对我们今天尤其显得重要呢?譬如说“敬”,这里不是指“尊敬他人”的“敬”,而是人的一种自性的庄严,属于信仰的层面,始终不渝,不可动摇。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这个“志”,就是“敬”,属于自我心性的内在庄严,当然不可更改,不可屈从,不可变易,也就是不可“夺”也。
“孝”的内核其实是“敬”。所以孔子论“孝”,认为常人以“能养”为孝,但犬马也“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内在本质是“敬”。孔子是位实践思想家,对超自然的力量不做过多的评论,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对祭祀活动他是重视的,他的名言是“祭神如神在”。意即在祭祀的时候,要相信神是存在的。至于不祭祀的时候神是否存在,他没有涉及。换言之,祭祀的时候只有相信神是存在的,才能保持“敬”的态度。这说明他对信仰的对象并不格外关注,而是重视信仰的态度。这反映出中国文化背景下国人的信仰特点,就是我所说的“敬”这个价值理念已经进入了信仰之维。至于各种礼仪,更离不开“敬”了。孔子说:“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礼仪的内核也是“敬”。
还有“恕”,即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陈寅恪强调的“了解之同情”。这个价值理念含蕴着极大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孟子讲的“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恻隐之心”就是“恕”,就是“不忍”。这在今天是非常缺失的一种品德。孟子“四端说”的第二项“羞恶之心”,是指人的耻感,亦即《中庸》所说的“知耻”。“知耻”的重要,不言自明。
《论语》里记载,子贡问怎样的品性才能称作“士”?孔子的回答是:“行己有耻。”明清时期的大学者顾炎武,更把“知耻”提升到“国耻”的高度,他说“士大夫之是为国耻”。并且和廉洁结合起来,认为一个人如果,会无所不为,而不廉,则将无所不取。廉耻是人和社会的文明尺度,这在今天就更重要了。
“敬”“恕”“有耻”这些价值理念都出自“六经”或者《论语》和《孟子》。当然不止这些,譬如还有忠信、诚敬、仁爱、中和等价值理念,也都非常重要而有现实意义,这些理念也都出自“六经”或《论语》《孟子》等最高经典。所以我主张应该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一、二年级,开设国学课,内容就以“六经”和《论语》《孟子》为主。小学、初中主要是《论语》和《孟子》,编好教材,选读选学。这样,就在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里面,补充上了价值教育。国学课完全可以承担这方面的内容。
高中、大学再辅之以文言文的写作练习,使“六经”的基本价值理念深入到子孙后代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识别符号。这些和现代知识的吸收,与西方的价值理念,并不冲突。人类共同的东西总是大于差异的东西,文化的未来是走向融合,走向“和而解”,而不是走向“斗而亡”。
篇2
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及西方文化经典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统最深厚的国家,忽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无异于自绝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
为此,在立法方面,要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进入中小学课堂。同样,在教材使用方面,教育部不指定或编撰统一的教材。小学可以直接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建议用繁简对照本。到毕业时一个小学生基本能做到用简识繁,因为繁体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信息;初中、高中教材可利用现有教材,亦可采用已引进的台湾正中书局版的《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配有教师用书,2008年1月已引进大陆出版,任继愈先生作序)。原则是任教师自由选择,通过试教,得出一个公认的最佳教材。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许多小学开风气之先,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高中已开《论语》选修课的学校也不少,如厦门松柏中学从2006年开始就用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做实验。在社会上,更有为数众多的面向不同人群的“国学班”。师资可以从现有教师中选拔,但不一定办师资培训班。提倡教学相长;只要有好的社会氛围,假以时日,人才自然会慢慢涌现。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民教育 融合
(1)重视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工作,理性梳理和掌控当代国民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规律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途径。
其一,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规律的探索力度,给予此项科研活动相应的人员、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在调研对象调配、资料分析运作以及社会资源整合等研究中给予一定的保障。
其二,转变传统的价值教育理念,不断充实拓展现代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构和科学内涵,完善理论化、系统化、现代化的主流价值体系建构,最大程度上最大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体地位。
其三,及时总结国民教育在宣传、教育、培养、施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探讨民众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判断分析、认同选择、内化行动的内在规律,实现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
(2)动态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国民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外部推动和内在主体认同的双重合力,促进地区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
其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民众教育培训的发展规划,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设定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使价值观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其二,以科学量化的方式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奖励办法和约束方式,有效构建公正、合理的定性定量标准,对于好人好事应采取相应的言论支持和荣誉物质奖励,保证社会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其三,完善预警和调控机制,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配备专门的人员以督导、调研、分析可能发生的状况,通过组织、教育、感化、奖惩等方式及时对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言行进行调控。
(3)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教育功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
其一,改革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调整理论教育内容,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机整合基础理论与热门观点,切实使理论内容具有前瞻性,以便于及时总结和剖析现实社会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意识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要以科学规范的理论教育确立价值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满足学生对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公民人格等多方面的理论思考,保证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辨别社会是非曲直,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追求,从而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转化成具有时效性的自强自立的民族振兴行动。
其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简单的政治说教方式,采取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讲授,注重课件、视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以使声音、图像、动画之间互相配合,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双向教育中得以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使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集中地、大量地接受教育信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其三,注重知行合一,积极拓宽实践教学的新领域、新形式,让学生深入工厂、乡村、社区、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考察,亲身感受和体验理论的魅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得以有力发挥。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这些课程和学科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不断把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领域、新形式、新途径,让学生深入工厂、乡村、社区,接触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考察,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亲身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践行,接受社会主流的熏陶,领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升华,激发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追求,从而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自强自立的现实行动。其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加建设,及时更新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定期进行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培训,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以言传身教。
其五,革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集理论考试和道德言行于一体,共同考察学生的思想品行、价值取向和政治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重在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在价值理念方面,思政课要培养学生理论自觉学习的意识,凸显学生受众全体的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方面,思政课的考核不能够仅仅凭借一张卷子,也要考虑到学生具体的现实的思想、道德、素质表现,二者要相互结合,共同考察学生的价值言行。
(4)积极创建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的社会人文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采取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全力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启迪和培育。
其一,大力开展各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艺术节、文化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以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感染教育民众群体。要逐步把渗透融入大众文化,积极创建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的大众文明,让群众身置于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中,用高雅文化熏陶、感染、教育国民,使之潜移默化地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迪和培育。
其二,加强社区中社团活动,定期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报告会、红歌红诗会、书画展,使民众群体随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和养成。
其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手段,广泛登载传播具有深厚主流价值观念和浓郁爱国情操的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迹,弘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广泛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育成氛围,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浓郁氛围。
其四,着重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凸显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加强中国语言、文字、伦理的培训和教学,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开展,适时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陶冶民众的人文素质。
其五,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塑造和培养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使其以身作则,成为民众中的中坚力量,起到先锋模范表率的作用,让群众耳闻目睹典范的言行,从中汲取经验,引领社会群体确立的价值观。
(5)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抢占互联网这一当代社会的新制高点,主动建造高质量、高水平、强吸引力的网络系统,从而开辟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代途径。
其一,主动利用网络优势,建设红色网站、网页平台,通过论坛、博客、邮件等方式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强化民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和价值判断,把网络打造成价值教育的坚实基地。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数字化网络符号信息的传播,让群众在网络交流中获得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鲜活地内化为人民的民族责任和使命。
其二,大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手段,刊登广播思想理论,弘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广泛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育成氛围,让民众时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浓郁氛围。
其三,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活动的平台。诸如当前辽宁正在进行的红歌、红诗活动,这是我们新开辟的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代途径,它可以让群众在交流中及时获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准确把握。
(6)注重社会综合力量的作用,营造全社会舆论氛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的普及工程。
其一,营造全社会舆论氛围,搭建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平台,让大众时刻置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灌输体系之中,以全社会的力量帮扶成就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和主体信仰的理解认同和判断选择。
篇4
关键词: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特色与启示
学校国民精神教育是育人教育,是贯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因其鲜明特色和显著效果而颇具影响。考察和分析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特色,对于更好地开展我国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基本内容
韩国在近代从殖民属国到独立国家的过程中一直比较重视国民的道德素质和精神状态问题,尤其关注学校国民精神的教化和培育。1948年,韩国颁布了体现国民精神建设目标的教育法,提出社会科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道义、责任感、公民意识及合作精神;教育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培养国民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与国际合作精神”。这一目标,首次勾画了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基本内容的轮廓。此后,伴随着韩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理念逐渐增强,其内容也逐步丰富。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7次课程改革,包括个体生活礼仪、道德品质、国家意识以及社会规范在内的国民精神教育,成为当今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
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政府提出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中心目标是培育“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而又有创意的主体韩国人”,即培养熟悉基本生活习惯、礼仪和道德规范,具备合理判断和解决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备正确的市民意识、国家和民主意识、世界和平与人类共赢意识,具有实践理想的道德趋向的现代韩国国民。这样的中心目标,实际上确立了韩国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根本方向与基本内容。学生是国民中的精英分子,学校是国民精神教育的思想熔炉。围绕着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韩国学校侧重从历史文化、道德传统和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国民精神教育的丰富内容。
1.历史文化教育
韩国文化隶属于东亚文化圈,与作为其近邻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中,韩国文化从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获益颇多。面临着21世纪的文化竞争,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现代化的韩国对保存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相当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说,韩国人把历史文化看作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和更值得护佑的精神珍馐。从近些年发生的韩国对“端年节”、“中医”等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抢注”的事件,也不难看出韩国对历史文化的极端重视和强烈的占有心态。
作为文化传播的集中营,韩国学校教育承担了“保护历史、传续文化”的神圣使命,对历史文化教育予以特别关注。学校除了在其常规课程设置中普遍地开设了占比例很高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科目外,还在各门课程的组织教学中尽可能地渗透韩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等教育元素。从内容上看,韩国学校的历史文化教育除了对韩国形成发展史、韩文化史、韩民族遭受侵略的苦难史以及抵御外侵的不屈抗争史进行大量教育外,更侧重简单历史文化知识传授之外的历史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培育,尤其是渗透民族自强心、自信心、复兴意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教育的途径除了知识灌输,更多的是自然熏陶、参观访问和实践教育。学校在校园的走廊、教室、宿舍和办公场所悬挂人物、书法、绘画等历史文化艺术作品,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故居、遗迹等,通过这种名实结合的历史文化教育,学校着力唤醒学生对韩国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怀和历史意识,尤其增强了学生对家园、祖国和民族等身份符号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认同。
2.道德传统教育
道德教育是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一大特色,它既是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韩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韩国颁布的《国民教育》提出,韩民族的德育表现为自主性、公益性、协同性、勤勉性、奉献性、效率性。在这德育“六性”中,自主性指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弘扬民族传统;公益性指尊重集体利益和秩序;协同性指互助合作精神和团结互爱精神;勤勉性指正直和诚实的劳动态度;奉献性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效率性指合理、主动的创造。可以看出,这些德育要求在具体内容上都与国民精神有关。
不少人认为,韩国是今天世界上儒家传统保留得最好最完整的国家,也是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典型。如果就当今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模式、特色和主体结构看,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儒家思想是韩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讲究为人之德,注重人身修为。儒家的传统道德从古代三国时起就成为韩国“太学”的道德教育的依本,尽管经历时代变化,儒家伦理至今仍是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主体脉系。古代韩国学校曾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道德伦理纲常,作为个人修为和安国立命的目标。今天,韩国学校的国民精神教育承袭和发扬了注重道德精神历练、强调培养道德人格和精神品质的传统,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韩国学校道德课程把培育现代有道德公民的目标,渗透和结合到学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内,制定了层级分明、循序渐进的现代道德课程教育教学体系,采用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道德教化,使学生们接受浓厚的道德熏陶和国民精神感染。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革,韩国学校的道德传统教育并非一成不变地照搬了过去的封建道统的说教内容和方式,而是结合着时代要求灵活地把传统道德精华化身在现代道德理念中。
3.生活习俗教育
生活习俗是反映个体精神面貌的标志,也是国民精神教育从社会个体抓起的基本突破口。韩国教育界普遍认为,要培育文明、健康、积极、进取、有创造力和道德心的现代国民,必须重视社会个体的生活习俗教育。因此,韩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个人生活习俗教育,努力将社会生活中移风易俗的精神及做法延伸到学校教育中来,从寻找校园文化和社会风俗的结合点上来调节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为塑造儒雅温文的礼风、培育文明国民奠基。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礼仪教育和节俭奉献教育。
韩民族承袭了儒家“重礼”的优秀传统,非常重视礼仪。不少韩国人认为,礼仪是为人之基本,只有学会礼仪,才能很好地做人做事。在礼仪教育方面,韩国学校开设的课程包括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国家生活多方面的礼仪内容。学生从上学之初就开始接受礼仪教育,一般是从最基本的生活礼节习惯开始,如在家、在校怎样表敬守礼,参加社会活动该持有何种礼仪等,一直到社会生活中的各项礼节习惯。这些礼仪习惯往往在经过长期的教化后,能够很自然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实践中得到巩固和体现。
在节俭奉献教育方面,韩国人崇尚勤俭节约,讲求利用,提倡利己利他双向并举,要求在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奉献他人。不少学校都设有“Anabada”组织,号召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进产“节约、分享、交换(使用)和再利用”。该组织还定期举行活动,参与者会把自己不用的旧物低价卖出,购买别人的旧商品,交换过程中所有钱物节余都捐献给社会福利部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校在学生中有效地普及和提高了勤谨、节俭的观念和共,享、奉献的意识。
二、主要特色
长期以来,韩国学校在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方面善于发掘和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和社情的有效途径,在总体思路、建设布局和实践途径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依托强势的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
韩国现代化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韩国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以开始,韩国为传承儒教,就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要求学生学习孔子、孟子、荀子等中国古代著名儒学思想家的理论,接受“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诚敬修养”以及“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儒家思想的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韩国政府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多次对教育科目进行过调整和改革,不断结合着国情要求调整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提高道德教育的力度和分量。按照国家政府的要求,韩国学校也把培养韩国学生的国民意识、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性确立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把道德精神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要务,把道德养成视为学生教育的中心。
在韩国,从小学开始就普及了附着于学校道德教育之中又凸显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所有环节内的国民精神教育。普遍开始的学校道德课名称和重点不同,大体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及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其教育重点是教育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基本生活习惯、社交礼仪、道德规范,养成健康的公民道德性,培育礼仪、秩序和共同体意识。“个人生活”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实践意志、自主节制等要素,强调“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家庭近邻及学校生活”部分包括敬爱他人、家校礼节、爱家爱校等要素,强调“孝道、礼貌、和睦、协同”;“社会生活”部分包括社会秩序、扶助协作、公益公正、民主秩序等要素,强调“宽容、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公正、律己、正义、环境和共同体意识”;“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包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团结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等要素,强调“三爱”,即爱国家(忠诚)、爱民族(继承传统文化)、爱人类,提倡关注“国家、民族、安保、和平统一、人类发展等”。从总体上看,这些课程的内容侧重“善、爱、和、礼、孝”等基本人格价值和社会理念的普及,同时也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等概念关系的理顺。
按照这样的教育内容设定的课程,不仅在数量上比其他任何人文教育科目都占有优势,而且在质量上通过“链条式”的承接模式,把作为韩国国民所应培训的内容渗透到了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礼仪、公德和理想教育之中。尽管各不同年龄段和学习期的道德课内容不尽相同,国民精神却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这样,以压倒式的强势道德教育所营建的学校国民精神教育模式,就成为韩国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一般而言,在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伦理道德教育后,青年人就基本能够为培育努力奋发的生活态度、勤谨奋斗的立业精神和顺应民族国家要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比较扎实的基础。
2.建设牢固的国民精神教育维系体系
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之所以开展的持续而有特色,与其牢固的支撑和维系体系有密切关系。从学校国民精神建设的外围布局上看,支撑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两根支柱,一是文化传统,二是现实政治。
就文化传统而言,韩国政府和社会在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政策和制度的带动下,已经养成了一种团结一致、全民性的“文化家私”情结。近年来,韩国对其以儒家为代表的所谓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影响,不少韩国学者自己都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魅力就是特别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儒家思想的传延。韩国处于亚洲文化圈内,将来自中、日及周边诸国的文化集纳糅合而自成体系的韩国儒家理论,对韩国社会民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在韩国旨在进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儒家文化原本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也有浓厚的专制思想、等级观念、门第意识等腐朽成分。韩国政府和社会尽力克服上述消极成分,大力提倡儒家文化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坚韧拼搏等优秀思想品质,使韩国国民精神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扬弃、科学继承和发展。
从现实政治来看,从早期受统治和压迫中形成的“殖民地抗争意识”,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韩国政治变迁中,不仅没有因为现代化的进程而消弱,反而在韩国民主式的威权政治下得到助长和增强,这种意识在国民精神中的一个反映,就是社会道德结构中的民族意识和精神自立的成分,无疑与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并深受其影响。实际上,从历史上的韩国教育改革中政府对道德课程的目标调整可以看出,韩国国民精神教育在从内容思路到普及实施的所有环节中,都渗透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尤其与政府所倡导的现代自由民主意识、爱国安保统一等价值结合在一起。当然,尽管韩国的道德课服务于政治,而且被融人到了社会思想、政治道德等社会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全过程,但它并不“唯政治化”,在其具体实施上却是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多元教化途径的。
3.推行理实结合、知行并举的效度化教育模式
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受教育对象知与行并举的效度教育模式。
学校在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时首先清晰地标志了受教育对象的定位:学生不是被当作只承担“聆听教诲”任务的单向度的静态对象,而是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会承担“爱家、建国、服务社会”使命的具有特定发展目标的活生生的人。因而,对这样的对象进行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通过外在教育和内在教育、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打造和培养出富有“和顺、正义、奋进”的社会精神与民族性格,能够积极对应社会惯例及其规则的责任者。由此,国民精神教育无论在什么维度上说都不应该是纯粹的理论教育,而应当是“丰富的理论+活生生的实践”的教育。在此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合格国民,也不应当仅是空头的道学理论家,而至少应当是国民精神的实践者。
为加强国民精神教育,韩国政府强调把“国民精神教育”寓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韩国学校秉承“笃知重行,圣见于行”的理念,从小学就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强调从日常生活和行为细节中获得道德真知。在教学重点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低年级学生侧重道德习惯的养成,对高年级学生则增加了对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践履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则除了开设以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德哲学与伦理知识为主的国民精神教学课程体系外,更增加了对反映学生道德心理、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实践理性的监督与评估。这样,从小学到大学,韩国道德教育中“国民精神教育”内涵和程度逐级提高并逐渐理论化和体系化,对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相互承接、逐级提升的梯级教育教学架构,使得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能够接受完整、顺畅和体系化的国民精神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启示与借鉴
韩国与中国是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友好邻邦,两国间长期保持了互相学习、双向交流的友好关系。韩国在历史上曾从中国承袭了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而它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加强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做法,对于当前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开展学校国民精神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启示之一:政府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应赋予足够的重视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学校国民精神教育,不仅将其纳入到韩国教育和社会现代化的整体布局中加以建设,而且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加以保障。韩国政府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教育先行”的思路,始终牢牢抓住对青少年的教育主动权,把国民精神教育和道德教化放在社会建设最为突出的位置上,从政府投入到管理机制进行倾斜式重点保障。仅以前几年的第7次教改为例,政府投入50亿韩元,历时3年,广泛征求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大众14322人的意见,召开282次各种类型的协议会、讲座会、听证会和1794名委员参加的179次教育课程审议会,最后确定了培养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育的方向。在中国,由于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政府在社会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上面临着多元冲击和挑战,呈现出指导性不强、措施不利的缺陷,故此,政府极有必要增强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指导意识,提升政府计划和管理在精神教育上的导向功能和保障作用。
启示之二: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合教育格局
韩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致力于建设完善和美的道德社会,致力于发展全民性的文明、和谐、谦恭的人际交往伦理和道德规范。学校的国民精神教育以培育合格国民为目标,与社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走人社会的桥头堡,家庭是联系社会的大本营。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承载的国民精神教化的功能只有相互衔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和保持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牢固地构筑起国民精神教育点、线和面相互支撑、联结的立体教育架构,搭建以学生个体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放射型教育格局,使学生个体的生活坐标与集体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并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国民精神教育循环圈和联结链。
启示之三:适时更新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
针对经济全球化症候的影响,尤其是全球化给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韩国教育改革力图实现“挑战—应战”式创新,提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在价值观念混乱和德行遭到肢解的现代社会建立和发展美好的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需要更加多样化的道德规范,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中小学都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和调整着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而大学也都普遍增设了各种各样的新型道德伦理文化课程,力图使教育内容与社会要求同步,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吻合。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正在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非但不能避免,而且要比其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承担更多更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化解道德体系瓦解的危机,一个必然的路径就是要对传统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进行革新,对传统道德和文化内涵进行时代性重构,建立现代性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体系。这不但是当前中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基础,而且应该是进行人的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启示之四:积极创新国民精神教育的思路和途径
在开展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具体思路和途径方面,韩国学校的做法中有三点颇值得借鉴:
第一,按照受教育者的道德人格成长规律,特别是思维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从小学到大学依次侧重基本生活习惯的养成、道德规范的内化、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巩固等不同的梯级和重点,逐步培育学生的国民精神认知能力和践履能力,实现由“知”到“行”的及时有效转化。
篇5
关键词:英语课程;基础教育;思考
国民基础教育阶段,是特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全日制三年高级中学阶段。课程的实施应该考虑两大问题:软环境与硬环境。软环境指的是:时代背景、受教育者、教育者;硬环境指的是:英语课程的知识体系、施教的教具、施教的场所。忽视这两大问题,在英语课程的实施中就可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一、当前英语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学时过多问题
据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统计,75%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上了,但是效果不佳。举例说:小学生、中学生都在学英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多强调英语的学习程度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何况,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看懂简单英语、简单英语会话,能够借助工具书看懂英文书刊就足够了,英语教育时间过多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对象需求问题
需求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谁需要的问题,另外一个是需要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小学生适不适合学习英语这个问题,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否定。赞同的人认为年龄越小学习语言更容易,这也确实有科学的依据。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虽然年龄越小学习语言更容易,但是在缺乏足够的学习时间和语境的条件下,这种做法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这个结论,事实上可以在已开设英语课程的小学和在小学阶段就参加英语辅导的学生群体上得到证明。这部分学生,在刚进入初中时,英语确实比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强,但是一年后或者两年后,他们之间这种差距就变得不明显了。
3.评价体系问题
在当今的中国,对国民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手段,而且主要是用在对学生的选拔考试中。这种评价体系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英语教学直接为考试分数服务,怎样能取得高分就怎样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毫不关心,严重脱离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要求,“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
二、课程实施要考虑该课程的软、硬环境,基础国民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实施,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因时而动
这是指英语课程的实施要考虑现实条件,小学教育阶段是形成小学生国民基础素养的起步时期,他们不仅是为自己读书,更是为了这个国家读书。过多的学业压力只会让学生厌学,在幼年就留下过多的失败阴影。近些年,小学生的课业压力是越减越多,课内减了,课外补。个人认为,如果小学阶段国家真有这个资源让学生接受英语教育,要好好利用这部分教育资源。
2.因才而教
中学英语课程,既要有基础性,又要有选择性。从英语的学科体系来看,初中英语课程的知识体系应该具有基础性,一个合格的初中生应该具有独立学习英语的基础能力。高中英语课程知识体系应该体现出选择,对于感兴趣的学生,以后的学业发展非得借助英语这门工具的学生,英语课程知识体系应该更能够符合这类学生的需要;而另外那些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以后的学业发展不需要很深英语知识的学生,可以使用相对简单、偏重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英语课程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满足需要较高英语水平的高中生需求。同理,只有这样,高中英语才不会成为相当一批学生继续深造的拦路虎。英语不过是一门工具,自己不会用,找个会用这个工具的人帮忙也是行的。不会英语,你也不会因此成不了“老总”。
3.评价的多样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既体现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使用方面,又体现在评价过程本身方面。从评价过程本身来看,这种多样性表现在评价目的的差异。如,初中英语课程评价,评价过程不仅要体现出学生对英语课程掌握的程度,而且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资料粗略地阅读英文书刊。
当前国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英语水平比起课程改革以前的学生英语水平确实要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实施就不存在问题。因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是来自教师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来自多媒体电化教育的全面展开,还有一部分来自整个社会的英语学习热潮。国民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科学实施,还要牢牢把握住三点:实施英语课程的必要性,英语课程的选择性,英语课程评价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篇6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教育政策,广泛交流全国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民族班和民族地区的办学经验,研究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与发展智力互促规律,介绍世界各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动态,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栏目介绍
《中国民族教育》主要栏目:本期报道、本期焦点、本期焦点、高层论谈、教育协作、双语教学、民族团结教育、内地办学、教师教育、名师谈教学、关注新课程、教学研究、治教方略、教学经验交流、耕耘者足迹、世界之窗等。
征稿要求
篇7
关键词:民办教育;生存空间;局限性;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上的满足使得个人及其家人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表现之一就是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是阶层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孩子通过接受一系列的教育可以实现上向流动,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此外,教育的迅速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号召,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西部地区还是在东部地区,人们普遍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学校教育放在了成长的首位,哪怕有一丝可能,也会让孩子坚持求学之路。虽然我国一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的投入上做到仍然不够好,教育支出仅占国民总支出的4%左右。就教育的类型来看,仍然是公办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民办教育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夹缝中生存的民办教育却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主张把孩子送到公办教育机构,而不是民办教育机构,但是许多民办教育机构仍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一、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契机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民办教育开始兴起,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以一些补习班、自考助学、职业培训和文化辅导班为主,一直到90年代,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此后,民办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地方政府也把民办教育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随后掀起了各式各样的民办技能培训班的浪潮,民办教育也逐渐进入基础国民教育行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也为民办教育提供了契机。民办教育者纷纷利用这个发展的机遇,转变发展类型,逐渐地占据市场,扩大自身生存空间。可以说,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推进。
民办教育的兴起,虽然对公办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更多的是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一些不足和空白领域。它不仅减轻了政府办学压力,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多层次需求,有利于促进下岗老师的再就业。在基础教育领域,民办教育相比于公办教育来说,无疑是处于弱势地位,面临这艰难的处境,民办教育者另辟蹊径,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和放假时间,开展了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二、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的原因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式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对知识日益渴求,而攫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接受教育,而在我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让孩子上公办学校可以说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思想一直并到现在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民办教育这一市场的主体之一开始崭露头角。
民办教育作为一种新生教育资源,要想在公办教育一统天下的中国获得很好的发展,无疑是件很难的事情。改革伊始,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市场上存在着不少坑蒙拐骗、投机倒把的现象,社会整体诚信度下降,从杀生到杀熟,从官员腐败到食品安全,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降低了社会整体信任度,使得人们对于一些个人经营的主体缺乏信心,害怕上当受骗,再加上民办教育行业自身缺乏一定的规范,因此,当时,民办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学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一个学校如果招生困难,那就离倒闭不远了。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并支持私人办学,民办教育获得了发展的机遇。有机遇但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自身的能力了。改变家长的传统思想很难,因此,不少教育家另辟蹊径,针对孩子的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成立了辅导班,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放心,同时也避免了与公办教育的直接冲突。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一个家庭只允许要一个孩子,这使得家长都把这唯一一个孩子当成宝来培养,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培养,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各式各样辅导班。民办教育正是这种机遇下,充分抓住了家长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渴望心理,通过成立各式各样的辅导班的形式,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三、 民办教育发展的局限性
(一)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民办教育的老师多是退休老师和兼职在职老师。一些公办教育机构为了确保招生数量,不少公办学校已经禁止在职教师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办辅导班或者担任兼职教育。一经发现,有的学校甚至以开除作为惩罚。因此,现在民办教育机构的一些老师多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兼职老师,教学质量相当较差。而对于那些退休教师来说,由于民办教育机构存在招生不稳定的现象,有时候学生数量多,而老师较少,只能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退休教师或经验不太丰富的兼职教师增加授课时间。这也是导致民办教育机构的老师反映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机构名声太差
民办教育毕竟是由私人开办的,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本质上还是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些民办教育机构甚至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再加上有些骗子假借民办教育机构的名义招生,收到钱之后就卷钱走人,这种现象的屡次发生,不仅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民办教育机构的形象。正是由于民办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行业发展的秩序。
(三)科研力量薄弱
民办教育机构涉足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行业,而在大学等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较慢。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民办教育机构的老师的时间多是用在为学生备课,很少能腾出时间来搞科研,科研能力与公办教育机构相差较大;另一方面,现在多数民办教育机构注重的是投资少,收益快,因此它们在教学设备、图书等学术基础教学设施方面的投资较少,而中小学教育行业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民办教育在这一领域发展较快。如果在涉足大学等高等教育的话,不仅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获得的收益也相对较慢。
四、 民办教育的规范与发展预测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的仅有的几个发达国家之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其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了依靠科技,也离不开教育的推动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充分借鉴日本和韩国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合理的区分教育类型,适当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
(一)从法律上确立与公办教育的平等地位
针对公办教育的建立的法律法规对民办教育来说可以提供很大的参考,这有利于促进民办教育机构的规范运行,同时也可以提升民办教育的办学质量。但是不应全盘接受,民办教育机构作为民营教育机构,理应有自身的经营自,法律法规不应规定的像公办教育机构那样苛刻,而应作为一种监督的力量来规范和保障其正常运行,以便让市场参与其中,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与民办教育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民办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也应该做好自身定位,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教育法》第25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虽然之后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取消了这一规定,但是仍然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民办教育的投资者之所以投资办学,无非就是为了获利,如果这都不允许的话,势必会大大降低个人对民办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这将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反之,如果没有法律法规来保证教育的公益性,那么民办教育的投资者很可能一味营利,从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这也是造成民办教育声誉低下的原因之一。
(二)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资力度
民办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来自于学生和家长,而政府和社会捐赠则相对较少。因此,政府在放宽政策限制的同时,还应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资力度。而民办教育机构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以便吸引更好的老师来任教,进而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当他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反过来就会以各种捐款的方式回馈母校。另一方面,民办教育机构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来回馈社会,从而逐渐改变人们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偏见,赢得一定的口碑。在此基础上,民办教育机构积极开展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合作,吸纳社会资金,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完善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督
任何机构与组织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都离不开有效地监督,民办教育机构当然也不例外。民办教育机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机构如果不节制的攫取利益势必会损害学生和老师们的利益,如何权衡二者之间的利益的平衡,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来发挥杠杆作用。
可能有人会认为建立一个监督机构会限制民办教育的发展,事实恰恰相反,有了监督机构的掣肘,民办教育机构的成员才能不至于肆无忌惮,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把社会效益和机构利益两手抓,在保证机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应注重更多更好的培养社会人才,以便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只有这样才能为机构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顺亭,张向军,马福开.和谐视野下民办教育立法 解析[J].河北学刊,2008,(2).
[2]肖爱兰.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再思考[J].黄冈师范 学院学报,2002,(5).
[3]梁媛.论新时期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调整[J].民办教 育,2002,(11).
篇8
论文摘要:建立于民族性基拙之上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及其文化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工具。从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和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等角度分析,关注教育的民族性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
不同民族有其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背景,这些是该民族在其生存环境中形成的不同于他民族的思想、情操、习惯、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一个民族建立自己教育制度的基础。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指出:“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只能屈从于衰败的规律,只能消亡在另一些保存着自己独特性的其他肉体之中。”乌申斯基关注教育的民族性,认为教育应在民族性的原则上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有生命力的工具,并从这个源泉中吸取适合自己发展的东西。他甚至指出:“一切民族共同的国民教育制度,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都是不存在的。”本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和培养教师多元文化知能,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民族性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改进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
(一)增加民族地区教师编制的合理性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大多地处偏远,班级设置不完整,有的学校仅设有一到四年级,有的学校仅设有一到三年级,有的学校则只有一年级一个班。教师配置也不太合理,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数配置不合理,二是教师知识结构配置不合理。针对该现实,相关教育政策应修改现行教师人事规定,增加、调整或提高现行偏远山区小型学校的教师编制。保证学校教师人数编制下限,诸如,一个班级根据课程设置,至少应保证主修课程(一门课一位教师)的教师数量。减少教师行政职务或额外工作负担,使教师能专心教学。以本地本族教师为主,敦促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延续传统文化”和“适应现代生活”的矛盾。
(二)改变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方式
从目前现实来看,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存在与所学课程、学校文化疏离,语言差异的矛盾。学生与学校课程间的文化疏离主要表现为:“常规的学校课程注重对主流文化价值观、情操、知识和技能的强调与传递,目的在于通过有选择的文化传播。
赋予社会稳定性和活力,赋予个体行动、思维的动力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深层控制”,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但这种课程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业已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明显存异。
民族地区学校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小区文化的疏离,使学校提供的文化刺激明显不及家庭,这对学生而言存在适应和转换上的困难。处于发展中的学生无法在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三者间找到平衡点,而表现出对学校文化的无所适从,川由此给民族地区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认知困难。即或如此,这些学生依然要接受“只关注分数与证书现实意义”的以考试为主导的评价。这对民族地区学生而言,可能存在教育是否公平、受教育权是否得以充分享用的问题。对此,如何建立既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又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权的评价体系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改变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方式,妥善运用各种测评工具,针对不同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采取多样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绩效实施评价并谨慎解释评价结果的方式值得推崇。不将评价结果单纯指向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单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否定学生或将其拒于校门之外。
二、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引起研究机构、行政机构重视本土知识价值,从而改革以西方学科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课程模式,发展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区别于以“西方的”或“外部的”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国家课程”,发展与本土知识有关的“特殊课程”或“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本民族知识的性质、用途,匡体会民族文化、本土知识在民族发展中持久的生命力与魅力。
(一)课程政策密切关照民族地区教育实践
如何遵循民族发展的文化性与民族性等典型特征,是现代教育应深人思考的问题。课程政策是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产物,通过文件、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方式呈现。其可以衍生出具体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程序等课程蓝图,其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具体包括:规定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制定合适的地方政策,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对信息系统交流选择的机会等。在以往,由于课程制定过程中的许多延误,使课程政策和课程实践的联系较为薄弱,减少了课程政策的时效性及其对课程实践的影响力度。另外,课程政策本身的迟钝性和工具性,政策制定信息来源的局限性,也导致其对课程实践指导作用的减弱,从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执而不行”的现象。所以在制定课程政策时,必须充分了解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倾听来自民族地区教育现场的声音,尤其是教师的声音和需求,并力求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为其提供既富针对性,又具可操作性,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教育课程应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本土知识
1.关注多元文化生态系统
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要考虑文化赖以滋生的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三部分组成。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反映这些内容:
第一,自然环境,即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具体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矿产、土地状况、植被状况、气候条件等;
第二,社会环境,即与群体生活相互关联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诸如,由某一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内部结构的各方面,该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该群体与其外部环境各方面的关系等。具体包括该民族的饮食、生产生活方式、节日庆典、生产劳作工具、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建设、社会关系、民族分布、家族关系、氏族关系、建筑、服饰等;
第三,精神环境,即某一群体所共有的精神形态各方面的总和,具体包括该民族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风俗习惯、宗教形态等。如该民族的历史名人、语言、寓言、神话、传说、英雄人物、天文、医学、历算、歌舞、谚语、格言、禁忌、民谣等。
教育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须将其同整个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考虑,才能正确地认识教育的系统功能。力求为教育与文化多样性的历史发展寻求一个平衡点,有意建构既传承和发展各民族所依托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输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民族教育系统构成的研究初衷。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与体现,其教育价值值得关注与挖掘。民族地区学校可有选择性的将其纳人到学校中来。
2.加强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作为有选择的文化,应充分反映不同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形态。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不同文化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即多元课程的设置应该考虑到文化生态系统不同要素的具体内容,将其作为课程资源予以充分开发与利用。
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应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广泛调查该社会普遍存在的课程资源,其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精神环境的具体内容。其次,应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技能展开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发展差异与基础。第三,选择、鉴别课程资源,在当地充分了解自己文化内涵的知识权威、有经验的农民以及本土社会知识人士的参与对课程资源予以精选、加工,保证其价值在社会中充分体现与发挥。第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验场地,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密切联系,使两者相互了解、相互关照。第五,以任用本地、本民族教师为主,注重其民族文化、本土课程意识的培养,也可将本民族中有经验的农民、民间艺人、手工业者、本土文化群体中的文化人请进课堂,给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围墙之外世界的机会。
三、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
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成就,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克服学生因文化疏离、语言差异而导致的认知困惑与学习问题,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显得尤为必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改善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
打破师范院校传统的重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方式,增设教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多元文化教育”或与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既可以安排在专业课程之内,也可以安排在通识课程之中,其目的在于增进师范生对民族文化、教育内涵民族性与文化性、人的发展差异与文化和教育交互关系等的概括性认,发展准教师们的多元文化知能,促进师范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认同、欣赏、接纳,并愿意主动将其付诸教学实践。
(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民族传统文化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改善课程设计模式,诸如让教师在语文、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教学中,融人与本民族文化或本土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民族传统文化”单元,将某一民族的舞蹈、音乐、建筑、传说、历史故事、诗歌、语言、宗教以及该民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等融合起来,运用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设,以此增进其对不同民族文化认知。
通过改善师范院校的课程规划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改进课程设计模式,增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文化认知,都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教师本人充分认识到“本土知识和本土认识论的价值,认识到他们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本土社会延续与变迁的价值”,才有助于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与认同,并激发其民族自信心。
篇9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62—01
20世纪下半叶,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得到广泛关注,教育经济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影响。教育为国民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经济发展的实质、途径、效果和目的上确立较为全面的经济发展观念。具体来讲,经济发展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济实力的增长,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二是经济效率的进步。其中包括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三是经济体制的完善。其中包括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保证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等。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强调的人的后天素质与能力,以及这种素质与能力在经济发展上的意义,有助于引导人们重视人的价值,引导人们去实现自我价值。
从1952年—2010年,我国GDP增长了585倍,人均GDP增长了249倍。为了体现改革开放的作用,我们把这段时间分为两个阶段:1952—1977年,GDP增长了3.74倍,人均GDP增长了1.87倍;1977年—2010年GDP增长了122.5倍,人均GDP增长了86.2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不断提高,197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02万,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已达3105万,提高了将近30倍。到2010年,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得到空前发展。
我们认为,教育无法直接面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物的方面,教育面对的是人,通过促进人的发展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虽然人口、资源、环境等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即使没有充足的自然资源,经济仍然可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初等教育培养了人们生活领域的文字和计算等技能以及学习方法,对人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中等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人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了人的专业技能;高等教育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以及科研能力。教育从低端到高端对社会进行人才输出,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了人力资本。
其次,教育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典型地表现为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或生产效率。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则意味着拥有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会更快地适应新工作,在相同条件下会更多、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一些复杂的职业通常需要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来完成,例如,航天科技、外科医生。实证也表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相应也越高,而收入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体现,即劳动力的价格,所以教育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再次,教育推动科技进步。高等教育有双重任务,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并为科学研究输送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科学研究是推动科技进步最主要的力量,任何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都是以大量的科学研究为背景的,而教育一方面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篇10
教师提纲挈领的语言讲解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的主要方式都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把教和学有效统一的纽带。教师的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成败。在舞蹈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而舞蹈的教学特点有决定的在讲解舞蹈是不能像一般的课堂教学中的讲授,他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讲解要做到提纲挈领,要用精炼、到位的语言达到最高的动作标准,你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编制朗朗上口的四字句或者六字句来训练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便于记忆,以此进行动作的反复练习,还能降舞蹈动作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传神的表达给学生。而另一方面舞蹈教学语言在以简练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准确的动作时还要用艺术性语言,以此体现出不同民族间,不同的艺术风格。如福建民间舞中的拍胸舞、安徽民间舞中的花鼓灯、维族民间舞中的盘子舞、鲜族民间舞中的长鼓舞。如果能从中概括出这些舞蹈动作中的关键动作,在让学生去加以练习,就会摆脱哪种枯燥、无趣,很难达到好的效果的训练效。不仅能让学生乐于去学、去练,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训练激情,使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又强化了风格。
舞蹈动作的规范标准舞蹈教学要求
教师要言传身教,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还要有动作示范。这就要求教师对民教舞蹈的关键动作进行准确的提炼,并将这些关键动作分解为学生能够接受的动作,然后在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就是目的明确,任务单一。其目的就是夯基础,找要领,其任务就是解决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例如各民族民间舞中的旋转技巧,就必须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精准的掌握,只有这些基础动作做规范了,做标准了,才能保证以后的舞蹈动作完成的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如维族民间舞中的夏克转、鲜族民间舞中的垫步转、蒙族民间舞的别步勒马转、新疆维吾尔族的经典动作等,都应进行准确的示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孤帆。准确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性的强化训练。
学以致用,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