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式范文

时间:2023-03-31 03:5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核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考核方式

篇1

关键词:能力本位;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27-001

目前,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多数职业学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脱离了职业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职业教学考核评估制度,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先进性,它能促进职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能力本位考核方法与传统考核方法的区别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分散为主、以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成绩考核采用等级制。成绩分为“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四等。学生成绩的确定是以课业为主要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1.能力本位模式考核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

2.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

3.以成果定等级,重视资料积累。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笔记或作业定平时成绩,以试卷定期末分数。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以课业形式为学生提供在活动中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成果主要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展示。

二、依据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改革职业学校考核评价方法的设想

职业学校考核评估方法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实。在具体的实施上,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明确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形式

职业学校学生的考核评价,一般基本素质评价可采用档案袋法,而对于学生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评价,一般应采用能力本位试卷,单项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等。

1.1档案袋法。档案袋法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档案袋包涵三种类型分袋:第一种,产品档案袋,旨在收集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第二种,过程档案袋,主要反映学生的努力过程;第三种,进步档案袋,通过比较学生不同时期的同类作品判断学生的进步。

1.2能力本位试卷。能力本位试卷是根据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特色提出来的。主要运用于一个教学科目结束时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

例如旅游专业试卷中的这样两道题:

A.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B.应用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很显然,A是知识本位的,B是能力本位的。对于职业教育当然用后面的考题更合适,因此职业学校应用能力本位试卷。

1.3单项能力测试。单项能力测试是针对那些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使用或者很难掌握但又十分重要的技能进行的单独测试。

1.4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是为了评价学生对于单项能力的整合情况,形成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而设计的。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旅游策划活动,制定旅游策划项目。做项目是职业学校教育中常用的一种训练和评价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办法,一般由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在小组中,他们组织起来,有分工、有合作、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工作。这样不但能够训练评价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能够训练评价他们的通用能力。

2.对于专业课和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应当以完成课业为主要考核评价形式,同时可以辅之以其他考核形式

2.1规定课业数量,可根据每门课程课时的多少确定课业数量。一般应以15~20学时设计一次课业为宜。

2.2.对课业的要求,课业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每一次课业都应包括:

①课业题目。

②课业背景。

③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④培养的能力。即通过本次课业要培养和考察学生哪些具体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⑤课业评价标准。

⑥课业完成时间。

2.3对课业成绩的评定,课业按等级给出成绩,一般分为优、良、及格、重做和不及格5等。

优:课业的各主要部分均表现出色。

良: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明显优于合格或课业某些方面出色,其他部分基本达标。

合格: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基本符合标准。

重做:课业基本没达到标准。(一般规定重做的课业成绩等级最高为合格)

不合格:课业经过重做仍未达到标准。

篇2

【关键词】以赛代考 考核方式 电子商务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理论和教学模式。但是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考试形式的不合理,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错误的误导,以至不能达到考试目标,学生也不能更有效的学习,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效果。

一、目前考试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众多高校已经意识到知识技能培训对于在校大学生的重要性,并纷纷采取措施对各校学生加强培训。高职高专教育培养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职能人才,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的考核就应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和时间技能考核并重。

1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课程的考核方式

电子商务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该门课程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技能。以往的考试形式仍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即:考试内容以理论答题为主,考试方式以笔试、闭卷方式为主,期末笔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很大比例。对于像电子商务这样一门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这一考试形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

2 现行的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能力

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期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缺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考核。考试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而时间考核体系不完备,未能综合地考核学生通用能力,导致学生惰性思维产生,考试临考时突击,这种考核方式严重偏离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 考核内容依附于教材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高职高专考试仍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严重与社会脱节。考试内容过于死板,以课题、教材为依据进行命题。考试形式过于单一,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考试匮乏,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不够,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不够,忽略了我们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

二、“以赛代考”的电子商务考核方式的探索、实践和效果评价

1 “以赛代考”的电子商务考核方式的探索、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2010~2011第一学期的电子商务考核采取“以赛代考”的形式,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广西区第七届电子商务大赛和2010全国网络创业大赛――电子商务类。“以赛代考”即通过学生参加相关内容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技能、技能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达到考核的目的。考核过程采取技能比赛的模式,场面隆重,严肃认真,过程公开透明,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公平、公正的考核成绩。以赛代考目的是通过竞赛,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考试的趣味性与现实意义。

2 “以赛代考”的电子商务考核方式的效果评价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内部活动。学生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的基础。当前,许多家长把考分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大大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引发了许多学生的厌学、厌考的情绪。“以赛代考”冲破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束缚,让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自编、自导、自练、自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探索、钻研的精神。同时也大大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乐做”、“乐思”的习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借助大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尤其是利用各种网络平台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可以有效地把身心活动、意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统一起来,很好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赛代考”让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全面依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探索、钻研的精神。

电子商务教学的实验环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乃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电子商务的实验环境,国内高校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开发或购买模拟教学软件建

立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另一种则是挖掘互联网中的免费资源进行电子商务实验教学。

“以赛代考”可以挖掘互联网中的免费资源进行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它通过公正的比赛形式来划定成绩,通过比赛,以适应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团结协作的氛围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通过比赛,学生在竞争中尝到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和拼搏的乐趣。“以赛代考”使学生变得顽强、坚毅、自尊、自信、自强、自制、机智、灵敏、果断、沉着、冷静、豪爽、开朗、热情,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目前赛事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同学们反映:这种形式的比赛很新奇、很能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很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努力,目前已经有不少同学取得了好成绩:广西区第七届电子商务大赛,08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已经全部通过个人初赛;2010全国网络创业大赛的学生组50多万参赛队中前50名将进入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我校通过预赛的学生以院校为单位自愿组队参赛的队伍有1支队伍(即“美之源正品铺”创业团队)入围了全国总决赛。

篇3

    1.目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

    卫生部2005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的方针,并印发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将评审内容分为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院服务、医院绩效等五大部分,其中医院绩效分为社会效率、工作效率、经济运行三个类别,完善了对医院的评审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展了“三好一满意”活动,并且更加重视对医院绩效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2.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2.1医院绩效考核混同于医院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由绩效的计划、实施、考核以及反馈等各部分组成。其中,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个人的绩效来最终达到组织绩效的整体和全面的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绩效考核是关键的一步。所以绩效考核不能与绩效管理混同。如果认识不到或将两者等同,势将造成医院绩效目标的不明确以及绩效管理过程无法实施,从而使医疗机构的绩效无法提高。

    2.2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

    医院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使用何种指标,如何确定指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比较难解决。首先,医院绩效考核开始前,需要收集并整理好医院经济运行、各科室工作出现的各类数据资料。收集的资料要求:一是必须客观产生,二是可信度较高,三是数据资料为当年或当季的,有效程度高,时效性强。一个中等规模的医疗机构通常由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以及机关科室等部门组成。每个部门的任务不相同,考核指标不同,因此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不仅要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还要按照各科室的具体情况而定。当今的大部分医疗机构多强调组织形式,通常用一些带有主观色彩的方法,忽视了根据不同科室的情况,利用客观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比如有的医疗机构在评价医师的工作中时用到了“工作责任心强”这样的评语,如何定义“责任心强”要做到量化。医疗机构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本院具体的情况,分部室具体量化实施,科学地选择,客观地描述绩效指标,并且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2.3绩效指标所体现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表达出来

    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一般理解为,它在医院绩效考核当中所占重要性的权重是多少,也可理解为在绩效考核总分之中所占的比重为多少,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的系数如何确定,以及系数大小确定的是不是正确、合理,将对绩效考核的下一阶段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考核的后期,将要适时运用这些数据来进行综合衡量与考核。首先要认识到,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如何确定,它的确定应以或必须以本院长期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在制作绩效考核指标时,应体现出来,并且要产生引导作用。当今在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确定中,有这些方法:一是主观赋权法,像因子评估法和相关系数法等,这些方法因为不是客观赋权法,所以常常出现很多的问题,如因主观原因,造成赋权带来的主观性,侧重某一方面等等,所以在此时应最好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法来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值。

    2.4医院绩效考核反馈机制缺乏

    按照工作程序,在有关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后,产生的绩效考核结果要及时向被考核部门及被考核人进行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是医院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考核不是为了一个考核结果而考核,它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为了提升医院整体的形象,提高医院工作的规范性;二是为了本院的医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并提高,使本院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成绩有一个不小的提升,从而影响并改进整个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最终实现通过绩效考核达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前实现。只有通过绩效考核的反馈,被考核对象才能了解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调整方式和手段尽快去解决。

    3.医院绩效考核的方法

    医院绩效考核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作用得当就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开发出他们的自身潜能;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严重的挫伤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面给医院的后续发展和带来消极的影响。现针对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特殊性提出如下的建议。

    3.1提高全院职工对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识

    绩效考核首先要以尊重医务人员的价值创造为宗旨,它虽然是按照一定的本院内的行政结构所自然形成纵向的绩效考核体系,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这一双向交流的过程非常重要,它要包括考核部门与考核人员与被考核部门和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同时要让被考核人员认识到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交流,使考核者将绩效考核的工作要点、所要达到的目标让被考核部门和被考核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至深化对方对绩效考核共鸣与承诺。从而借助这种方式,在医院内部形成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使被考核人员了解到,绩效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效率和医院整体水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3.2加强考核人员的选择与考核信息的准确收集

    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对考核人员的选择是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对考核人员是绩效考核取得成效的关键发。首先绩效考核人员要品德修养优良,工作阅历、经验和实践能力丰富,其次理论知识要全面。在整个绩效考核中,绩效考核人员要能够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对待这项工作。选择好考核人员后,他们在考核工作前,先要进行一定的绩效考核方面的工作训练,熟悉并全面掌握规程,并且能做到严格执行考核标准。二是考核人员选择时,要注意基本涵盖医院各方面的职能,所以要有各主要部门的代表参加,医院的行政、后勤部门,以及患者等与医院有关部门或人员,

    都要参考他们的意见。要客观的对绩效进行立体化的评价。

    绩效考核相关信息的收集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它是绩效考核的一个组织部分,绩效考核人员要经常按照考核体系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收集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从而不断的提高绩效考核的标准。这样工作因是一个动态不间断的过程,所以,每一次重复的进行,都可以使医院绩效考核达到更高层次的标准。

    3.3加强绩效考核与医院激励机制的结合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医院整体效益。所以,如果医务人员达到了绩效考核制定的标准,就要给予各种的激励。激励的作用只有符合下列两个情况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一是被奖励者对这项工作很重视,激励他效果明显;二是与被奖励者工作付出与绩效考核的成绩基本一致。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差别很大。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多维次的,相互交叉的激励模式。激励模式包括:1.精神奖励:包括通过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计划的工作轮换等,如增加培训力度,给予尊重、认同等。2.物质奖励: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及其他福利。

    3.4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绩效考核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内容,它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框架的建立与完善,同时绩效考核也要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医院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来构筑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保证使医院的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其他内容相互结合,要促进与医院医务人员培训、岗位调换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立医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有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良性机制的建立。

篇4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卷面考试;动态考评

作者简介:王丽娟(1957-),女,河北蠡县人,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宇(1984-),男,河北望都人,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助教。(江苏 南京 210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86-02

一、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利与弊

课程考试和成绩评定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及成绩评定方式,无论对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具有导向作用,尤其对学生的努力方向和学习方法的养成起着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因此,建立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是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环节。

长久以来,在各种课程考核方式中,卷面考试是高校使用面最宽、使用频率最高的考核方式,“信号与系统”课程也一直采用这种传统方式。这种考试方式通常在课程结束或课程实施中间组织一两次闭卷考试,学生的课程成绩直接按期终考试成绩计算,或者按期终成绩与期中成绩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这种课程考核设计重在事后评价,是一种静态评定方法,与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有较好的匹配性,它存在如下利与弊:

第一,考试内容的覆盖面较宽,能够较为客观地评定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程度以及达到的水平,为后续教学活动确定起点,为选拔淘汰提供依据。[1]

第二,是驱动学生投入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会产生学习动力不足、懈怠学习等问题,“考试”则会带给学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进而促使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考试”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会让少数学生产生过度焦虑和紧张。

第三,评卷易于流水作业,批量处理,省时省工,简单易操作,特别适合师生比例悬殊的大班理论教学。

第四,重在检验教学结果,发挥课程考核的管理功能;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考核以及发挥课程考核的教育功能。

第五,卷面考试形式通常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独立完成答题,故适合理论知识考核,不适合绝大多数的技能考核;能够考查文字表达能力,不能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竞争意识,不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以上四、五两点与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是“信号与系统”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也是设计新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重点改进与完善的内容。

二、课程综合考核方式的设计

新的“信号与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是在原有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兴利除弊,提出一种动态的、综合的考核方式。所谓“动态”是把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贯穿于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之中,改变事后检验的传统方式;重视发挥考核的教育功能,利用考核所得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教学目标是由多层次目标构成的目标系统,[2]所以,新的课程考核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闭卷笔试形式,理论考核采取多元化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取长补短,促进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是“综合”的含义。考评项目包括:卷面笔试(包括闭卷考试、开卷小测),成就性考核,日常主要教学活动以及实验技能考核。课程成绩采用综合评分方法,计算公式为:

总分S由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两大部分构成,共六项。式中前三项分别为:实验成绩、期终闭卷考试成绩、成就性考核成绩,按SkWk计算;后三项分别为:平时小测成绩、日常作业成绩和参与教学活动成绩,用式计算。比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组织了两次开卷小测,则两次小测的计入成绩为,其中Sk、Sji为项目的原始成绩,Wk、Wj是加权系数。在各项加权系数中,设定的卷面考试成绩的加权系数最大。课程考核方式的设计有以下几点考虑:

1.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发挥考核的教育功能

考虑到“信号与系统”是电气、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基础理论性强、授课专业面宽、授课人数较多等特点,课程考核仍以适合大班基础教学的卷面考试为主,以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为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卷面考试中,既有开卷又有闭卷。期终考试采取闭卷形式,侧重实现考核的管理功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组织的小测验选择开卷,重在指导教学活动,解决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与完善教学活动,以弥补期终考试在发挥教育功能上的不足。开卷小测为阶段性考试,通常放在学生感觉理解困难,或者是与应用结合紧密的章节之后。

2.独立与合作相结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课程综合考试项目中,成就性考核是需要合作完成的项目,该项考核是检验学生在任务或兴趣的驱动下,合作完成任务的情况。这项考试一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或技能一般需要自学掌握;二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三是把理论知识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四是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该项考核采取如下实施步骤:首先,划分小组。各组成员5~6人,按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的强弱互补组合,以便相互学习,共同获益。第二步,布置任务。明确基本要求、完成的起止日期、评价标准与记分方法。第三步,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完成从搜集资料、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学用软件到具体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第四步,展示成果。组织集中演示各组最后提交的成果,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欣赏彼此的工作成果。第五步,学生互评,给出排名;成绩按组记分。该项考核氛围宽松,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同时也具有趣味性。

3.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校园中存在这样一种非正常学习模式: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失学习目标和动力,平日疏于课程学习,翻阅书少,上课懒散,作业拖欠;期终临近则挑灯夜战,突击恶补;要求教师圈范围,划重点,讲题型,提供往年试卷,以应对期终考试。产生这种不良学习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课程评价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滋生因素。这种对付考试的学习套路虽然能有效地提高成绩和通过率,但会给后续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并且偏离人才培养和教学的根本目标。此外,“一锤定音”考核方式产生的另一个付面效应是成绩会缺乏可信度。比如,当某种偶然因素使学生期终考试成绩没能反映他(她)的真实水平时,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就比较低。解决方案之一是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补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课程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动态过程,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活动纳入课程考核项目中,改善原有课程考核的局限性。过程考核的项目有:日常作业成绩(包含读书报告、归纳总结),参与教学活动成绩(如学生讲评作业、课内外提问与交流)和开卷小测成绩。与静态考核相比,过程考核在空间上是开放的,时间跨度贯穿整个课程实施过程,考核内容侧重日常学习行为,重在素质培养。过程考核的主要目标:一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建立良好的学风。比如,针对不可避免的抄作业现象提出要求:如果抄写了习题解答或者他人的作业,要在作业中标出参考书或他人姓名;如果发现有虚假成份,作业减分。二是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多数工科学生在这些方面较为欠缺,尤其性格内敛的学生,不敢参与课堂讨论与提问。通过把参与课堂作业讲评、发言、提问、新技术交流等行为表现列入课程成绩,促使学生多开口,提高心理素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作业互评活动,使人人既做学生,又当先生;通过“评”的责任与任务,促进“学”的主动性;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唯教师”的学习习惯。

三、实施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为了完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的教学工作,在试行以上考核方式的学生中做了一次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其中72%的学生喜欢以上综合考核形式,有26%的学生则喜欢“一卷定成绩”的传统形式,另有2%的学生模棱两可。总体而言,卷面成绩高的学生,一般在合作项目中发挥的作用较小,制作能力弱,兴趣与合作欲望不高;而多媒体制作能力强的学生,则卷面考试成绩偏低;能力全面的学生少。综合成绩与卷面成绩相比两端分数(低分与高分)的人数要少。总结在两届学生中的实施情况,有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1.成就性考核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

该项考核是由任务驱动,需要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学习和创作完成的能力考试。要使考核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考核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任务难度和趣味性是两个致关重要的因素。任务难度控制在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摸得到程度最佳;任务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在这项考核中,选择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结合信号运算与变换的理论知识制作一件多媒体小作品;这一选题在学生中的反响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难度适中,并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空间,致使有些学生在提交作品后仍意犹未尽。其次,小组规模4~5人比较合适。小组成员不宜多,人数多容易怠工,相互推委;若小组成员太少,则会增加成绩评定的复杂性,失去培养合作行为与合作精神的作用。第三,在制定成绩评定原则时,要认真处理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之间的关系。在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贡献大小会不同,若把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捆绑在一起,即小组成员成绩都相同,当小组成员贡献的差别较大时,会挫伤努力工作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在小组成绩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个人成绩,体现成绩的区分度和公平性。

2.卷面考试形式历史悠久,是一直被广泛使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每当论及“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痼疾必然会问罪于卷面考试

客观上说,出现的问题与考核工具运用不当有很大关系,即与试卷命题有关。如果试卷命题只注重考书本知识、讲授知识和记忆性知识,那么学生就会读死书,通过考前突击恶补、强记硬背拿到高分;如果试卷以考查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则会促使学生往理解、综合分析、运用知识方面努力,在平时下工夫,因为能力不像知识可以突击获取。“考什么”是极其灵敏的指挥棒,在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上,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试题编制工作是卷面考试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对待,要在题目设计上下工夫。

关于考试次数的问题,在学生问卷中,有13%的学生接受一学期一门课程只考1次,有30%的学生接受2次,有57%的学生能够接受3次以上的考试。总体而言,经历过高考的学生对测试次数的容忍度较大。从教学中看到,平时小测次数多,学生期终考试成绩明显偏好;但频繁的测试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问卷发现,有半数以上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只做题,不阅读。不少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做题、考试,学习习惯是以“题”为中心,没有“题”便不知该怎样学,学什么。综合考虑各种利与弊,平时测试次数不易过多。

3.评价学生参与日常教学活动的表现和评价作品会带有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如果评价欠公正性,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考核目标,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成绩的可信度,在开课伊始公布评分标准,让人人知晓。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各种必要的登记,并及时反馈给学生。采取这样的公开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努力方向,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规范了学习行为,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促进了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在实践中体会到,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对考核的成败有极大的影响。制定评价标准既不能抽象化、概念化,也不能过细,这样可以减少操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在学生互评中,会出现随意性或给人情分的现象,为了约束不良行为的滋生,采取实名制评价法能够起到监督个人行为的作用。

四、结语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综合考核与评分方法是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独立考核与合作考核的融合。实施综合考核与评分方法需要耗费教师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记录、评定、分析、综合每个学生的信息,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所以,不易在规模大的教学班中实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路径

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意义非凡。一方面它起着督促学生加强学习,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高职思政课考核还承担着宣传主流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近几年,许多高校对深化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学实效性也得到了增强,但种种原因,改革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探索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改革路径势在必行。

一、高职思政课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思政课没有兴趣,到课率不高,上课抬头率不高,这与很多因素有关,考核方式不科学是其一。传统考核方式弊端之多,已引起很多专家、教师重视。

其一、轻视过程,学生没有参与热情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单一的考查知识性内容的期终评价为主,只重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和日常生活的具体表现。这种模式释放的信号就是:平常学不学、学得怎样无关大碍,只要期末考得好就行。因此很多学生平时学习无所谓,老师严格管理就不逃课,不考勤则溜之大吉。上课感兴趣就听一下,否则就做其他事情。考试前借人家笔记抄一下,突击看几下概念、要点,考试及格就行。就是想拿奖学金的也认为只要背个高分就万事大吉。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对思政课没热情,也不愿投入太多精力。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的考核方式,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其二、形式单调,学生应付了事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做卷子(开卷或闭卷)或写论文,形式单调。写论文,学生认为只要会上网“百度”就可以了,上不上课无所谓。对教学内容不关心、不了解、甚至很陌生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只要在提交论文前用电脑复制粘贴,拼凑成文章就完成任务,抄袭见怪不怪。真正有思想有水平、有独到见解的高质量论文寥寥无几。如果开卷,学生对上课也是抱应付态度,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当耳边风。只要考试时拿书本翻找答案就行。至于闭卷考试,学生会不同程度地重视课堂教学,逃课或不认真听课的会减少,但也不能真正解决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问题,不少学生认为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知识点就可以。这样一来,学生并没学到真知识,能力没得到锻炼,思想觉悟没得到提高,成长成才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其三、目标唯一,与学生实际表现相背离

传统考核方式只注重考核知识和理论,忽视道德品质、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价值判断能力等方面情况;只注重课堂表现,忽视课外表现;只注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团队协作方面的考核。实际上,理论考试成绩高并不一定就社会实践能力强;理论成绩低的,也不乏无偿献血、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者。因此,仅凭理论考核成绩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容易以偏概全,甚至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背离。这样的考核容易打击学生自尊心、上进心;容易滋生不良习气,败坏学风,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优秀人才。

二、高职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三高”学生的实际需要

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提出了“高技能、高素质、高适应性”的培养目标。为此,各专业建设和各课程改革都须紧紧围绕“三高”目标进行。思政课在培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综合素质、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肩负重大责任,思政课教师只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深化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才能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三高”人才做出贡献。传统的纯理论灌输教学,严重脱离社会与学生思想实际,学生是被动接受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发展。如果创新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方式,立足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那么学生个人不仅可获得持续发展,而且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二)是解决思政课“三入”问题的迫切要求

思政课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必将促进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实践证明,没有科学有效的考核制约、激励机制,仅凭期末一次理论考试定学生的“德”,即使教师讲课水平再高、授课方式再新颖、教学组织管理再严格,学生在思想、心理上也不会重视思政课,因为它对学生而言实际意义不大。要有效解决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问题,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必须从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入手,对学生学习过程、态度、课堂参与、作业、行为习惯、思想表现、团队协作、社会实践等进行全程性、立体式、多样化考核,并与评先评优、奖学金评定、入党、担任学生干部、就业推荐等密切挂钩,让学生明确学与不学效果不一样、学得好与不好结果不一样,以此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各种活动,主动把所学知识贯穿在生活学习中,做到知行统一。只有以考促教促学,教学效果才有保障。

三、高职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路径

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进而外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的考核要更加关注评价目标的多维性、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全面性、过程的全程性、组织实施的科学性,不仅仅局限于期末单一的理论考试。

(一)注重目标,突出多维性

思政课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要注重目标,突出多维性,它既包括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也包括对学生思想表现、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考核;既包括对学生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学习团队整体的考核;既有对参与理论教学的考核,也有对参与实践教学的考核;既有对课内表现的考核,也有对课外表现的考核。只有多角度、多方位的考核,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日常表现、理论水平、实践参与、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高职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参与实践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高职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注重内容,突出全面性

科学合理的考核要注重内容,突出全面性。如对学生课内表现的考核就应体现:课前准备含前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参与程度、课堂笔记、课堂讨论辩论、课堂发言、上课纪律、出勤、学习态度、课后作业完成、团队合作学习情况等内容;学生课外表现的考核应包含: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表现,含参加公益活动、无偿献血、志愿者、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诸方面、参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情况、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等内容;期末理论知识的考核包括对所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及运用这些基本原理、观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论文撰写等内容。

(三)注重方式,突出多样性

科学合理的考核要注重方式,突出多样性。不同的考核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扬长避短,尽量反映出高职生的真实状况。比如对学生思想表现、行为习惯养成、社会实践参与、上课表现的考核,就可以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先将各考核指标细化、量化,设计制作好合理、操作性强的表格,设定好个人、小组、老师评价在总评价中各自所占的不同比列,再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从而做到比较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对学生的期末理论考核,可以采用口试或者笔试,笔试中又可以采用开卷或者闭卷。如比较系统而正规地用多种题型考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或者撰写专题论文、调查报告;或者开卷综合论述某一基本理论问题等方式都可采用。为鼓励嘉奖平时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尝试设置期末理论免考制度。

(四)注重组织,突出科学性

要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全面全程考核,离不开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严格的组织和管理。如对学生课内表现的考核要达到真实客观、让学生信服,老师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师开学第一堂课就要明确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及具体操作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知道该如何去做。第一堂课就把学生按规则组建成学习团队,选拔出小组长和课代表,落实考核负责人;讲清团队合作任务、方式、团队考核标准,帮学生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给学生讲清课堂纪律要求、学习要求,讲清各项考核指标及具体操作,并且自始至终严格执行。小组长负责团队成员的考核,课代表负责各团队的考核,教师负责对小组长和课代表及全体同学的考核。考核表在每一次上课前下发给各负责人,上完课及时收回由任课教师统一管理。第一堂课后及时培训各团队小组长和课代表,让他们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学生代表、小组长和课代表工作会议,及时了解他们开展工作的情况并给予相关指导,积极促进教学、考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外,对实践教学的实施、对学生日常思想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评价、对期末理论知识的考核也都要有配套的制度和措施,确保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五)注重过程,突出全程性

科学合理的考核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突出全程性,即考核贯穿在学生全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期末。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前者占60%-70%的比例,后者占30%-40%的比例。在过程考核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加了接触和了解。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思想表现,知道学生存在的学习、思想问题,得到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以改进教育教学;学生也在第一时间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知道了努力的方向。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评价学生每一周的学习情况、成长情况,让平时的考核落到实处并有据可查,既令学生心服口服,又能有效发挥考核对学生的促进激励作用。考核只有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也才能真正地促使学生重视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仅仅重视期末考试这个最后关头。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改革考核制度 提高思政课大班教学效果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XJK011cDY019

篇6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软技能

一、引言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对于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说,主要集中在对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研究,也有关于某一领域涉或具有同类性质课程的考核方式探讨,涉及的学科及科目较多,大体上都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国外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教育方式方法都和我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国外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考核方式,确实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前提是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

目前,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考核方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而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大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比如市场营销、工作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等。本文将着重探讨管理类课程体系中这些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通过考核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二、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软能力,诸如创新能力、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因此,课程体系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外,大多数课程的应用性都较强。这些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转化和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而传统的高等教育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并不能很好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同行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如下:

表一

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

出勤状况 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 书面考试

学习态度 课堂发言

其中,二级指标的权重因教师的偏好不同而不同。

这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导向的传统考核方式,用于管理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尚存在很多弊端:第一,学生忽视学习过程,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培养学生的软能力,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二,学生课堂表现欠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打瞌睡、发手机短信、看无关书籍,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等;第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育,加上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真正吸收、消化的效果非常有限;第四,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采取突击的方式,死记硬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考试结束后,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

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加强课程的学习过程管理,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软能力。

三、管理类课程新考核方式的目的及原则

结合管理类课程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新考核方式首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弥补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并起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

因此,在新考核方式的设计中,评价指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即结合教学的全过程,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时间、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等方面也纳入到考核内容中;二是针对性原则,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应侧重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及学习的效果;三是可行性原则,即评价指标在操作上应具有可行性,尽量使用定量指标,避免或少使用定性指标,从而减少评价过程中主管因素的干扰。满足管理类实践性课程的一般性的基础上,还需结合具体课程自身的特点。

四、管理类课程新考核方式的探究

新的考核方式是在教学方法改革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时间、实践操作能力、学科理论知识等作为考核内容纳入教学全过程。强调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把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建议占55%,期末成绩建议占45%。具体评价指标及内容请参照表二。

表二

新考核方式的初步方案

项目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要点

平时成绩(55%)

学习态度 10 是否经常缺勤、旷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否在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

自主学习时间 10 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段内保质保量的自学老师布置的课外材料?是否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专业问题?

实践操作能力

20 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自评以及不同小组间的横向比较获得

课堂发言 10 是否积极发言?

自我总结 5 通过大型作业或实践活动,总结自己学到哪些理论知识?在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沟通能力等软技能方面的学习心得有哪些?

期末成绩(45%) 理论知识 45 大型案例或者实践活动所需材料的完成情况。

小组成员答辩,随机提问作业中涉及的专业知识。

其中,理论知识可以采取大型作业(例如大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考核,或者配合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中需要的相关文件、表格等来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避免小组作业中出现的“搭便车”行为,采取小组成员就大型作业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答辩,随机抽取,这个部分占到45%;学习态度占10%,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经常缺勤、旷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否在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自主学习时间占10%,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段内保质保量的自学老师布置的课外材料,是否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专业问题;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的是实践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素质,这个部分占到20%,主要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打分;课堂发言占10%;此外,还有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环节,通过大型作业或实践活动,总结自己学到哪些理论知识,在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沟通能力等软技能方面的学习心得有哪些,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这个部分占5%。

五、新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本人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种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软技能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它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以理论为主导、教师为主角的传统教学模式,转为“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大型作业或情景模拟等方式,亲身体验、亲手操作,就会反思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知道自己需要补充和学习哪些知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与同学的交往和沟通,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无形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等。对于这种新型考核方式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高,认为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每个环节的作业完成时,当看到自己的成果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但新型考核方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的难点,对教师本身的要求较高。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即大型作业或情景模拟的设计,还取决于学生的程度、教师自身的魅力及其对课堂的组织、控制程度。大型作业或模拟情景如果设计不当,整个教学过程就无法持续进行。任务的难度也要适度把握,太过简单,学生会敷衍了事,毫无成就感;太过复杂,学生会因压力过大而无法完成。而不管是采取大型作业还是情景模拟的方式,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的协调和组织学生,能操纵和掌握大局,积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余平,文林.转变学生考核方式,以考促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7(3):154.

[2]骆秋琴,黄瑛.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

[3]邱联容.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素质教育论坛,2009(116):26-29.

篇7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全过程考核

一、引言

课程的考核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它可以决定学生努力的程度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成绩与各种考评挂钩,也可能会影响到毕业和未来的就业。所以,他们关心每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并由此决定自己如何表现才能取得好成绩。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来培养。这必然要求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因为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性教学就是近年来比较受推崇的一种改革选择,它的推行需要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来配合[1]。而研究性学习能否很好地进行则主要取决于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

研究性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考核方式必然也有别于传统的考试性质的考核方式。既要能够达到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要能够实现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的总体原则

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效果的最高追求,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一定要体现出对能力的考评,也要体现出对学生努力学习的准确评价,既要做到公平,又要让所有的学生理解和接受。

(一)要进行全过程考核

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一定是在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课程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考核也应该体现出这一特点,即要进行课程全过程的考核。由于研究性教学设定的教学知识点有很多,并且每一个教学的知识点的学习又是依赖于案例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进行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课程考核的过程,与每个知识点对应的问题的讨论和分析都是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所以课程考核必然伴随课程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此外,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分析和学习,它又是一个过程,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疏忽,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结果。就此知识点对学生考核时,除了要参考学生能够提交的最终成果,还要了解学生分析和学习的过程,及时指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对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和正确的部分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不但能够给学生以鼓励,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后续的成长和进步。

(二)要兼顾个人与团队考核

研究性教学倡导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学习,无论是案例的分析还是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小组的讨论和学习都优于个人独自的学习,集体的讨论可以为问题的解决寻找到更多的思路,对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因此,小组考核是最常用的考核方式。但是否小组的成绩等同于个人的成绩,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是否相同,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斟酌。凡是涉及到小组讨论的作业,每个同学的分工可能是有差别的,而且每个成员的投入可能也不同,一些同学会有“搭便车”的做法,同一组同学成绩相同可能对某些成员不够公平,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在课程考核时,既要为整体团队进行考评,也要为每个成员进行考评,可以采取成员互评的方式为个人进行评价。当然除了小组的学习之外,也可安排一些个人学习的任务并进行单独考评,这样在课程考核时就能够兼顾到团队的成绩和个人的成绩了。

(三)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只是课程考核的一个目的,课程考核的另一个目的是要通过考核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和有效的学习,这个目的对于研究性教学来说格外重要,因为研究性教学能否顺利推行一个很大层面的决定因素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决定学生如何进行课程学习的一个有力的引导,要实现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引导的工作就必须做好。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的开始就要明确地向学生介绍课程的考核方式和给分的标准,特别像研究性教学中对案例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解决这类非标准化的问题,考评的标准一定要细化。尽管每一个问题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对于同类型的问题还是可以总结出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将这些考评的标准结合具体的问题明确化后,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也具有了努力的动力。

(四)要进行公开考评

与传统的考试考核相比,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无法给出一套试卷和标准答案,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角度和解决的方法,特别是当出现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时,准确地给出优劣判断并不容易。在这种考核别是涉及到学生得分的环节,非公开的考核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和提升的空间。所以,课程的考评应该与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讨论和分析的同时,明确地告知学生考评的结果应该是一种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此时,学生对自己和对其他同学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结合明确的考核标准,他们能够接受教师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成绩评价。而且,公开的考评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优点,这也利于学生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找到明确的方向。

三、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

明确了如上一些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原则之后,就可以讨论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方式了。有研究曾经总结出了几种主要的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2],每一种研究性教学的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课程的考核上也应该考虑和体现出这些特点。

(一)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

案例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对真实情境下的企业行为进行分析和讨论,重点在于通过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这一类研究性教学,考核的重点可以设定为对案例反映问题的概括和解读能力、对企业行为决策的逆向推导能力、对真实情境再现的灵活模仿能力、对案例经验的总结分析能力以及描述和分析案例的逻辑表达能力。比如,营销课上要分析正在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成功的原因,就需要对目前消费者对综艺节目的潜在需求、现有综艺节目的特色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并找出细分市场的空隙,准确描述节目的定位,同时还要考虑到节目的宣传策略等一系列营销知识点。结合这样一个节目来学习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实际上可分析和解释的角度有很多,所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可先由教师列出几个不同的角度,由学生依此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只要能够切合案例,从营销理论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和分析,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较好的课程评价。案例的考核应该采用比较宽松的方式,只要是能够抓住案例折射出的核心内容,就应该获得好的成绩,而如果学生能够针对案例阐述出独特的观点则更应该被鼓励。与其他研究性教学的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实施难度不大,公开的考评和个人或团队的考评都相对容易。

(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考核方式

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相当于完成一个研究项目,由学生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种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钻研精神,对学生投入的精力要求较多。作为依托于研究课题或研究项目的课程学习,无论是采用个人完成的方式还是采用团队完成的方式,都应该重视全过程的考核,特别是在不同的分析研究阶段,学生可能会提出比较深入、独特的见解和问题,此时需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并让学生通过公开汇报的形式将整个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过程展现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但可以让该同学通过项目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其他的同学感受到他人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式,启发个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灵感。在此过程中,应对独特观点进行特殊的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对这类研究的欲望和兴趣。如果是团队完成的方式,那么一定要分别考核团队的汇报和个人的汇报,团队考核可以侧重于研究的分工合理性以及问题研究的完整性和深入性,而个人考核则侧重于个人独特的思考过程以及来自于组员的评价。

(三)问题式学习的考核方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研究性教学最方便采用的教学方式,由于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很容易和一个实际的问题相联接,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且,有了实际的应用背景,对课程预定教授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对于这一类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相对容易,考核的主要指标就是实际设定的问题能否解决。比如,在应用统计学课程上,如果让学生完成一项大学生对手机消费行为的调查活动并提交调查报告的作业,教师只做一些引导工作,由学生分组完成调查和分析工作。这一任务实际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统计调查、描述统计的各种指标的运用这些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甚至也包括推断统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能够进行调查并应用上述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完成了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问题式学习的考核可以采取结果主导式的考核模式,提交的报告详实、完备,再加上讨论和汇报时的流畅与合乎逻辑,那么考核成绩就应该是比较优秀的。而对于调查报告存在问题的,则要从源头上追踪问题出现的环节,在课堂讨论环节向学生讲清楚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可适当给学生补救的机会,鼓励学生努力改进。

四、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而研究性教学的考核同样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否则课程的考核就难以进行,或者说课程的考核根本达不到检验课程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考核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是引导的部分更是总结的部分,所以与课程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格外重要。

(一)教师务必要充分地备课

研究性教学方法本身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或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来熟悉和选择,而且还要做好应对学生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想法的准备。关于课程的考核,对教师的要求就更多了。即使教师在课前就收到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选择的研究问题或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仍然无法避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以及在作业中没有体现出的问题,为此,教师务必要做好充分的考核准备。

研究性教学采用的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教学方式,任何问题、任何案例,只要适合预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特别是现实环境的多变会催生出很多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才是更值得被关注和被研究的。课程的教学难度大,考核的难度更大,特别是考核的标准无法精确地确定和复制,所以,针对每一次的作业和每一次的学习,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考核的标准,并让学生信服。在课程学习和考评时,学生有时会有一些特别的想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否则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班级规模必须调整

研究性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授课班级的规模要适中,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讨论和交流,班级规模过小则难以调动竞争学习的气氛,也不利于启发学生开启更大的思维空间。对于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来说,班级规模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开的全过程的考评必须要基于各位同学或各组同学汇报和交流的结果,而如果班级规模过大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预设给学生补救的机会

对于大学课程来说,考核应该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而对考核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能力培养中的一种手段。那么如果学生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得不够理想,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给学生一次补救的机会。只要是能够结合相关知识点,能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对案例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就应该给学生以较好的评价。所以,在相关知识点考核前后,教师还要准备一套给学生补救机会的方案。如果是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是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由于整个问题比较复杂,基本没有再做一次类似问题的机会,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小的问题作为备选问题,而对于问题式的学习,由于实际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寻找,教师完全可以事先拟好备选题目供需要的同学选择。

为课程考核准备备选题目,这似乎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只要教师注重平时的积累,特别是在备课时对学生讨论和考评前提交的作业适当关注,总会找到适合给学生作为补救机会的作业题目。在对学生二次考评时,考评可以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完成,当然,要适当控制二次考评的成绩,要介于一次考评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之间,这也是一种公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

篇8

关键词: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 创新

随着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考核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教学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已经成为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首先认真分析当前考核方式的种种弊端,研究出一套新的考核方式,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目前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

高校传统的“一纸定乾坤”的模式[4],存在着种种弊端,考试内容覆盖面窄,考试题型固定,考试形式单一,重知识、轻能力,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考试内容覆盖面窄,局限于书本知识。

在目前的高校课程考核中,一般比较侧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而忽视检查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别提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了。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现如今的教材也已经无法完全适应专业培养的要求。教师上课以教材为中心授课,考试以教材为中心命题,现如今的学生变成了上课不认真听,一味抄笔记。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上课上完后直接问老师拷贝课件,上课连笔记都不用抄了,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很严重,考前把老师的课件打印出来,背一背,考完就扔掉。另外,考试前,让学长学姐回忆前一年的题目,因为考试的时候都是一些差不多的题目,年复一年考核。现在的教学和考核已经发展成为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发挥。

2.考试题型固定,作弊现象严重。

目前大多课程考试试题大多分为单选、多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客观题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主观题往往就只有参考答案或者说答题要点,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现如今的考试中,客观题占很大的比重,主观题比重太小,这样在保证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客观题比重偏大,客观上造成了学生考试期间交头接耳、相互抄袭、带小抄、手机作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不好好复习的学生,只要考场上努力,照样考试通过,这给监考老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为学生手册中规定考试一旦作弊,就取消学士学位授予权,对于仁慈的监考老师来说,总不太忍心断送学生的前途,老师可怜学生,但是学生不体谅老师,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作弊率越来越高。

3.考试形式单一,高分低能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大多课程的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期末考试前,学校外面的文印店生意总是格外地火爆,考前复印笔记、考试重点和范围、历年试卷的现象很严重。闭卷考试导致学生把重点放在了死记硬背概念、理论知识上,学生考试的时候永远都在回忆考前背熟的那些标准答案,尽量保证一字不差地照搬,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形式考试评定出来的成绩,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研究生的招生本应该是吸引对本专业具有研究能力的本科生报考,但是由于这种考试形式,造成了很多所谓的优等生考上了研究生,而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对研究能力进行培养,才开始关注专业的前沿问题,这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合。

这些弊端说明了,已经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理念,与现行的考核方式与教学目的、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背离,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高等学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目的在于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考试内容覆盖面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考试内容改革的目标在于拓宽考试范围,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在讲授完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介绍和本课程相关的前沿问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考试命题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有创新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从书本上找不到直接的答案的,只有学生在平时认真上课的基础上,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才可以给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机会,从而更容易体现他们的创新能力。

2.考试题型丰富,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考试题型改革的目标在于丰富考试题型,调整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命题过程中,降低试卷中客观题的比例,提高主观题的比例,命题的主旨为开放性强、拓展性强、创新性强,这样的题型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评分标准,让学生能够运用平时学习的基本理论指导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1],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可以降低学生考前机械记忆的压力,缓减学生的厌学情绪,从一定程度上控制考场上作弊的行为,也可以改变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局面。

3.考试形式多样化,增加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考试形式的目标在于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降低学生对考试的惧怕心理,改善考试成绩和实际水平不相符合的现象,增加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考试形式除了闭卷考试以外,还有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小论文、演讲等各种形式。

篇9

【关键词】英语 考核方式 改革

一、高职英语教学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考试应该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学习是否掌握学习重点为目标。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高职教育的目的和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在教材选用,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努力,但是在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及内容上却缺乏必要的重视。

二、高职英语考核方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而社会又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盲目的要求过高。怎样才能以高职英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满足社会及企业对学生日益增长的英语水平要求,是高职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考核方式也应相应的偏向于实用,应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英语考核评价体系,从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三、意义

(1)有力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上述全过程考试考核模式,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突破口,突出考试内容的多元化、考试方式的多样化、考试试题“自助”化及试题答案的非标准化,留给了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这些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综合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核。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对考试考核的研究,使得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深入人心,促使参与研究和改革的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并将其自觉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2)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通过全过程考试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加强了平时成绩考核力度,为公共课程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公共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由于强化了过程考核,学生平时听课认真,作业完成率提高,公共课程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3)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由于高职公共课程全过程考试考核模式是以学生的基础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自主学习素质、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核为重点,加强了平时考核力度,因此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方法,从而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学生学习态度考核,让学生参与考核;体育健康达标引入体育课成绩;文科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考核等。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4)有力促进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考试内容的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的改革必须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依托。在考试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考试内容既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又有综合分析;既有书本知识,又有课外知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既有平时考核,又有期中期末综合考核。这些新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必须根据专业要求.吸收职业教育的新成果,整合优秀教学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内与课外、书本与实践的结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公共课程的服务性以及学习的指导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其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需要,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力度,加快精品课程建设步伐,将教学内容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既要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又应为新一轮教学内容改革奠定基础。

(5)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全过程考试考核模式必然要求对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全过程考试考核模式的需要。出台相关政策,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如改革成绩记入方式、改考试成绩一次记人为多次记入、加大平时成绩考核权重等。另一方面需要对与考试考核改革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更新管理理念、树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改革学生成绩考评体系、将学生一次性合格率纳入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体系等。

篇10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71

1引言

维修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实训课程,是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施比较好的实训之一,在我校实训课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维修电工的实训,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电的基本常识、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以及故障分析、电动机的拆装、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内容。这门课程通常是以项目为核心,每个项目又是以多个子项目的形式展开的。这些子项目主要包括识别选用电气元器件、阅读分析电气原理图、元件的定位与线路的安装、通电排除故障等小任务。实训结束后,学生通常要参加劳动部门对其的技能考核,拿到电工证书,对学生的正常就业就有了保障。

考核是任何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做必要的评价。理论环节的考核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常通过试卷的形式,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其中客观题的考核最为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学生瞎蒙乱猜的弊端。由于国家在人才培养的方针上长期执行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政策,实践考核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的后果是,实践考核的积累的经验比较少,实践考核的评价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几乎所有的实训环节专业的考核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观性比较强、打分随意、打分结果受教师情绪影响比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需要得到一定的改进。笔者曾经碰到过一次学生由于不服实训考核的成绩与老师冲突的一起案例。

2传统的实训考核方法

笔者在工科院校中从事自动化专业教学多年,经历过多次维修电工的实训考核,也积累了一些维修电工实训考核经验。传统的考核步骤如下:

(1)提前准备好实训工具、耗材和元器件,并测试其完好,清点其数目,做好其记录。

(2)准备维修电工实训的考核题目。维修电工的实训考核题目一般从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以及故障分析、电动机的拆装、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这三个方面来出。其中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这个方面由于考核的知识点比较多、考核项目容易细化、考核的时间比较恰当等优势常常被列为考核题目的优选。

(3)选好维修电工实训的考核题目之后,打印数十份考核题目,并叠成小纸条便于学生抽签。

(4)根据考核学生的多少,实训设备的多寡来安排实训考核,一般实训考核的时间为一个小时,一批10人。

(5)学生根据自己实训考核时间参加考核。

(6)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确定学生成绩,并通知不及格的同学参加补考。

3传统的实训考核方法的弊端

不可否认,传统的维修电工实训考核方法有其合理性,它起码是前人工作的总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考核的弊端也慢慢呈现出来了,具体的弊端如下:

(1)打印抽签题目的纸条工作量比较大。由于学生的数目比较多,通常是一两百人,要准备的纸条很多,并且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2)学生拿着维修电工实训教材参加考核,给人感觉是在做实训,没有考核的紧张气氛。

(3)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不规范,受老师的主管情绪影响比较大。部分学生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情绪比较激动,部分学生有顶撞老师的倾向。

4改进后的实训考核方法

4.1采用抽签软件来代替字条抽签

本人通过大量的实践,在互联网上找一款免费的抽签软件来代替手工抽签。这个软件叫抽签助手2.8。通过这个软件,学生可以大大提高抽签的效率,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的气息。这款软件可以最多输入五十个抽签题目,另外还可以设置抽签的循环速度。

4.2实时打印试卷和评分标准

针对学生对考试规范性的质疑,我们采用现场打印试卷和评分标准的方法。学生抽签完题目之后,立即打印试卷。由于实践考试有其特殊性,学生不可能带笔在试卷上涂画,打印好的试卷还可以循环使用。这种考核方式既保证了考核的规范性又具有一定的环保性。

4.3细化评分标准

针对学生对考核结果的质疑,本人把维修电工的考核细化成五个小项目,它们分别是电器元件选择、元件的安装、布线、通电试验、安全文明生产等。每个小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子评分项。考核的时候现场给学生打分,尽量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减少学生对实训考核的质疑。

5结论

本人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维修电工考核方式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深知,人们对实训考核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探寻是没有止境的。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方面的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