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范文

时间:2023-03-14 19:1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篇1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迁

一、供需框架

为了揭示制度变迁的规律,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主体的不同,把制度变迁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在这一领域成绩最为突出的是V?w?拉坦(VenronW?Ruttan)和林毅夫。v?w?拉坦应用他对技术变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制度变迁,将舒尔茨和诺斯等的理论推进了一步。

二、主体博弈

一般来讲,SNA供给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官方)。供给结构单一、成本巨大、投资期长,风险远高于收益。官方供给SNA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因而SNA在此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相比而言,SNA需求主体则不同,它由政府、企业、个人所组成。需求主体多元化,因而需求的利益目标(动力)不同(注:在此所言的需求利益目标,类似诺斯的术语“外部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需求目标基本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国际比较;对企业而言,其利益目标包括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以及企业家个人努力的社会实现;对个人而言,其对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需求是为了寻求完备信息,减少市场交易的环节和风险,即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其经济利益,实现其个人经济目标函数最大化。

SNA供给与SNA需求主体、目标既然存在上述差异,同时,SNA所具有的巨大信息含量和丰富的方法,使人们在考虑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时,必须首先对SNA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引导机制加以重视。

三、基于需求缺口的变迁方式

由于需求主体多元化、需求目标函数多层次化,相对于供给主体的单一结构及目标函数的单层次化,就存在一个需求缺口,这反映在对SNA信息的总量及结构需求分布上。可以说,SNA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这种需求缺口。

消除需求缺口,从理论上讲应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减少SNA供给,二是增加SNA需求。然而对于SNA来讲,显而易见的是,政府的供给如果是理性原则下的行为,一般是增加而不会减少。由于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因而最好由政府来承担,在此政府不妨进行“垄断生产”。客观地讲,消除SNA需求缺口最好由增加SNA需求着手。潜在需求主体、目标的显性化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在SNA中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并且,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古典经济学中萨伊定律(Say’sLaw)所描述的现象,即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特殊功能,扩大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及优势的宣传,以及安排相应配套的措施来进行SNA的强制性推扩,即强制性变迁。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变迁,最主要的特点是强制性变迁。

四、为什么是强制性变迁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维护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力工具,其作用就在于减少国家机器运行的交易费用。因此,以制度变迁为背景考察的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强制性的特。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的认识,制度安排中“搭便车”的问题也是决定国民经济核算强制性变迁的原因。

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认识: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公共产品

这一观点最早是由邱东教授提出的。因为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在属性上就具有了公共产品最根本的特点。

这一论述可以归结为两个理论:一是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制度安排的公共产品性质。作为第一个理论基础,来自信息经济学关于“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的研究,信息是商品的关键是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有萨缪尔森、海德和阿罗。信息是公共产品,自然以信息库出现的国民核算体系也就具备了这种特点;第二个理论基础,来自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产品,而这个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

两种理论基础,决定了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这一性质。所以,不管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还是单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民经济核算变迁就应该是强制性的。

(二)解决制度安排中“搭便车”问题

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的行为。“搭便车”是产权经济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们看来,公共产品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之一。“搭便车”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可以简单地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从而使创新者缺少激励。

五、较为一般的集体行动(注:此说法是为了区分统计与一般制度分析中的集体行动)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诱致性安排,可能会是政府更看重的。因为,政府需要了解权力以外的变迁因素。在强调制度变迁主要力量的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变迁是强制性的;而在强调核算变迁的目标等方面时,这种诱致性变迁就更重要了。

诱致性变迁的主体一般是一群人或一个团体,通过诱致性安排所达成的变迁,其制度结构的稳定性也更高。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整个社会的市场应用结合更接近。而根据杨仲山的论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部本身是市场化的。

在改革初始阶段,政府的强制力是最突出的,其他经济主体的作用在这时是较难发挥的。因而,有关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各种利益团体、利益个人可能会感到,这种变迁的起始与他们无关。他们作为个人的、集体的行动并不会影响改革的发生,但接下来情况就会有变化。在目前情况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是为政府管理经济服务。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他经济主体会增加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他们需要通过这种工具(或制度)提供的相关服务,来帮助自身增强竞争的实力。因此,各经济主体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方法的需要会增加。而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来说,其实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宏观核算微观化要求”。

对核算信息与方法的大量需求,是目前核算体系的“外部利润”之一。由此,除政府以外的其他各经济主体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起到相应的作用。而由各相关利益个人所组成的团体,就会形成有关核算改革方面的集体行动,以便使这项改革按照满足他们要求的方向去演进。他们会提出各种变革的具体措施,如变革现有的调查方式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市场数据;对服务行业新的分类与核算;非正规部门活动进入核算范围;增加信息产业方面的新内容,等等。总之,集体行动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发挥作用。

篇2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GDP统计调整的主要内容

BEA每五年调整一次国民账户核算体系,这是第十四次调整,也是1999年将计算机软件产业纳入统计以来的最大一次调整,主要包括:(1)将私人和政府的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产;(2)将私人用于娱乐、文化及其他艺术创作的支出作为固定资产;(3)扩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住宅的所有权转移成本,改进相关资产价值和使用寿命统计;(4)房屋交易时的多项税费和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赤字等也将并入计算,以权责发生制来测度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交易,将养老金计划视为金融企业部门的子部门;(5)对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中的工资和薪金统一按照权责发生制估计。

日本政府宣布将于2016年采用新的GDP核算标准。由于基础数据不足,新标准未考虑将娱乐作品计算在内,如果加上动漫作品等知识产权的价值,GDP将有扩大空间。相比其他国家,日本GDP的增加率将更大,因为在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向国外转移的同时,研究开发基地仍然留在国内,并一直保持了高水平的投资。据日本内阁府统计,如果将研发费用纳入GDP,日本的名义GDP有望推高3.1~3.4%,被推高的金额将达到约15万亿日元。

此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已经采用了加上研发费用后的新核算标准,GDP上调了约1.1~1.6%。欧盟将在2014年采用新的GDP核算标准。

全球国民经济核算演进新趋势及其影响

1.SNA的修订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新。2009年,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五个国际组织联合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SNA-2008(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 ),并鼓励各国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采用这一新的国际标准。SNA-2008(“新国标”)对SNA-1993作重大修订的44个核心议题,几乎贯穿了SNA的所有内容,但它更加关注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强调对国民经济账户的拓展应用,新增加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环境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

SNA-2008版本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

(1)对生产性资产分类进行了较大幅度修订,并扩展了资产边界。主要包括:生产性资产不再区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将原称为“无形资产”的资产改称为“知识产权产品”并进行了扩展,将该类资产划分为研究与开发(R&D)、矿藏勘探与评估、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产品;将军事武器系统确认为生产性资产等。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R&D的资本化,由于R&D由原来的中间消耗转变为固定资产下的知识产权产品,即转变为资本,这一变化将产生以下影响:

一是资产规模及结构发生变化。资产分类的细化和资产边界的延伸,使得固定资产规模加大,非生产性资产减少;知识密集型行业资产规模加大;科技创新活动活跃地区的资产比重上升。2013年,美国R&D投资重点领域有生命科学、信息通讯、能源和新材料领域。这些领域的资产比重将会有所加大。

二是增大GDP统计数值。SNA-1993中,研发作为非生产性资产中的以无形资产摊销的方式计入中间消耗,因而不构成增加值。而SNA-2008中,研发是作为资本处理,因此将全面影响GDP统计数值。经过新方法的调整,美国1929-201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向上修正0.1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GDP增长从2.4%上调到2.5%,2011年GDP增长维持1.8%不变,2012年GDP增长从2.2%上调到2.8%。

(2)引入资本服务的概念。新增了一章来阐述资本服务的功能和表现,从而在SNA中引进近年来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此外,SNA-2008引入了金融衍生工具类别,对金融主体进行了新的划分,扩展对金融资产的核算。

2.开发系列卫星账户解决国民经济核算全面性不足问题。与以往相比,SNA-2008明显的一大变化是对卫星账户的内容进行了扩展与补充,将SNA-1993之后开发的卫星账户纳入到了SNA-2008。如国家资产负债表核算、环境核算账户、旅游卫星账户、卫生卫星账户、未付酬的住户活动等。

SNA-2008新核算方式推出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和国民经济核算专家组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SNA-2008的实施,并强调联合国成员国要根据全球实施方案,制订实施SNA-2008的本国方案。当前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已相继启动新标准,欧盟和日本也提出了实施的时间表,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仍采用SNA-1993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方式明显滞后。

建立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2002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运行了10年多,已经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此外,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淡化传统GDP导向思维,加快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并以此为标尺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1.加快推进与SNA-2008接轨。其一,确定优先实施的领域。SNA-2008涉及生产性资产特别是知识产权产品的修订比较多,而且知识产权产品测度的难度较大,基础资料难以获得,国际上也没有通用的标准。因此在实施时,应结合中国基础资料的可获得性来确定重点研究改进的方面及优先实施的顺序。其二,逐步细化资产分类。目前,中国在核算支出法GDP 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仅分为住宅、非住宅建筑物、机器和设备、土地改良支出、矿藏勘探费、计算机软件、其他七个主要类别,由于基础资料的限制,没有对研究与开发、数据库、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非生产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核算,与SNA-2008建议的分类差距较大,因此须对资产进行进一步细分。

2.完善国家资产负债表账户核算。编制资产负债账户,完整地反映国民经济乃至各经济部门经济循环全过程。按照经济活动的观察时间,经济循环表现为一定时期的经济流量及在某一时点上的经济存量,只有将反映经济存量的资产负债账户与反映经济流量的账户相结合,才能完整反映国民经济乃至各经济部门的经济循环全过程。国家统计局曾于1997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出版《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迄今为止还处于试编阶段,尚未公布数据。应加快编制国家、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以反映国家国民财富存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及风险状况。

3.完善R&D统计与核算。中国的R&D统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初步建立了依托于科技统计制度的符合国际标准的R&D统计制度。但现行R&D统计制度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如统计范围不全面,存在遗漏;专门针对R&D活动的统计指标较少,分类不够细致;缺乏详细行业分类的R&D统计等。此外,如果将R&D纳入固定资本形成,还需要研究解决作为资本的R&D 的界定问题、R&D 产出的评估问题、R&D 价格指数的编制问题、R&D 资产存量及折旧率的确定问题等。

因此,为了加快完善R&D核算,建议:(1)开展专项工作,分析测度R&D资本存量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2)进行R&D和知识产权资本普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R&D和知识产权统计核算体系;(3)研发和建立中国R&D卫星账户。

4.研究制定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联合国SNA-2008作重大修订的44个核心议题,几乎贯穿了SNA的所有内容,R&D核算只是其中之一。但从整体看,修订更加关注政府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强调对国民经济账户的拓展应用,新增加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环境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协调,研究制定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5.加大R&D税收激励政策,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一是国外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在很大程度上是放在R&D的投入上,而中国现行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的优惠重点却在生产投入和应用环节,对R&D活动的支持较为薄弱。因此,未来税收激励政策应加强对R&D投入的优惠力度。

二是允许企业建立研发基金制度。国外政府为分担企业研发风险,允许企业按标准提取一定的费用,用作科技开发基金,直接用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建议制定具体的税收激励措施,允许企业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发基金,在税前抵扣。

篇3

【关键词】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环境成本 生态国内产值(EDP)

国民经济既是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又是社会再生产一一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总过程,这个总过程是通过两种运动一一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来实现的。实物运动(包括劳务)形成社会总供给,价值运动形成社会总需求。实物和价值这两种运动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运动,始终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状态之中。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化

国民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简称,是以国民经济整体为对象的核算,包括生产核算、分配再分配核算、流通核算和消费使用核算,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全面和系统描述,是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反映的统计体系。

过去,世界上存在两大国民核算体系,一个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另一个是物质生产平衡表体系MPS,为前苏联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包括中国所采用,又称东方体系。现在经过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讨论,已经统一为一种核算体系,即SNA的体系。根据联合国制定的SNA,把国民核算内容分为五大经济核算,即:第一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即增加值的核算或最终产值的核算,即C+V+Mo。第二是投入产出核算,即对中间产品的核算。第三是资金流量核算,即通过流通环节形成实物运动,通过分配再分配形成价值运动,即资金运动。第四是资产负债核算,实际上是国民财产核算。第五是国际收支核算。

这五大核算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以我们既可以称生产、分配、流通、使用的核算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可以把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国际收支等的核算称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环境和资源核算的基本问题

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环境和资源的核算应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即绿色指标体系)的前提。在阐述环境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之前,先要弄清以下一些有关环境和资源核算的基本问题。

(一)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内涵

一般来说,“环境”是指某一中心事物的外部联系的总和。它与我们通常所指的“环境”是不同的,后者实际上是指“人类环境”,中心事物是人类。资源主要是自然资源,即自然环境,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自然资源作了如下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二)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环境与经济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环境影响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环境。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环境具有三大经济功能:给消费者直接带来效用的功能(A),资源提供者功能(R)和废物的接受者和吸纳者功能(W)。这三个功能在一定水平上可以相互作用,共同存在。自然资源的这三个经济功能总是相互交织的,并作为一个整体和经济(循环流动)系统交织在一起。

(三)环境经济核算要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含义及核心。“绿色GDP”是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指标。“绿色GDP”的计算公式可作如下表示:绿色GDP二传统GDP一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耗和环境退化损失一资源、环境恢复费用支出)一环境损害预防费用支出(预防支出)一由于非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雷明,1999)。

由于对“绿色GDP”所负职能的理解不同,国外“绿色GDP”核算模式有多种,将各种主要核算模式的内涵、外延,以进一步比较、分析各种核算模式优缺点及使用情况。比较量化描述可持续发展状况的价值总量、实物量与统计指数三种类型指标。价值总量指标虽具有高度综合性,但对总量指标的关注阻碍人们详细观测生态系统与经济功能之间的关系,且综合可能靠不住;实物量指标量虽然直观明了,有助于相应的具体政策的制定,但它不能提供综合信息,不便于宏观判断;统计指数能将实物量指标加以综合,甚至可将总量指标与实物指标相结合并加以综合,因此统计指数既具有综合性又不乏具体鲜明性。

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相比,可持续发展有以下优点。前者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经济福利;后者以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最大福利,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在生产活动的实际福利和成本消耗。前者以GDP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唯一指标;而后者把生态国内产值(E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指标。

三、实行绿色GDP的意义

绿色GDP核算将绿色GDP, EDP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符合可持续发展对GDP的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以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标准,既可以通过绿色会计的核算,有效的约束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扩张冲动;又可以通过绿色GDP指标的考核,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动力。

其次,有利于客观反映社会财富的变化,正确评价经济活动的效果。绿色GDP把资源环境纳入会计科目和国民经济统计中,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长期生态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从GDP中扣除,用以表示社会真实财富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状况。

再次,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从以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为主转向集约型、效益型、结构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地转变并不是仅仅意味着技术进步,而是意味着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地关系。绿色GDP既是可持续发展地客观要求,也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动力。

在绿色GDP核算中,虽然存在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的价值无法直接通过市场买卖来衡量的技术上的困难,但绿色GDP核算有利于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的观念,它要求不仅要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还要反映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以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它成为一种潮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篇4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对现有的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和功能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等。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统计描述。

1.2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数据,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规划、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有关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再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对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的需求增强,国民经济核算部门能否提供准确和丰富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统一要求,国民经济核算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足其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两者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只是计算口径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索收入计算取得。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而后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来说,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差数额不大,除非某个国家在国外有大量的投资和大批劳动力,该国的同民生产总值可能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核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的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一进口一国内生产总值。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3.1各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评价

以上3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在统计学上。是允许出现一定范围内的统计误差的。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种计算方法中采用收入法的国家较多,其实3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对目前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等构成的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问、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其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库,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用于各国之间的比较。

3.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改进

篇5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增强国民经济核算在总体框架、基本原则、计算方法上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指标的国际可比性,20**年以来,我们对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做了重大修订,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新体系在结构上更加严谨,充分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涵盖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在方法上更加科学,既考虑到需要,义考虑到可能。新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由5张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组成。5张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2张附属表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的全面实施,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篇6

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门具有典型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只是会计学主要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而统计学应用得更广泛。就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而言,作为计量手段,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统计通过各自的核算职能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相同,使用相同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成果;会计、统计核算所使用的很多经济指标相同,如资产、负债等,其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也是一致的;会计、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搜集、整理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双方提供的信息具有互补性。两种核算存在的内在联系为两者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同时两种核算的协调统一也是强化企业整体核算的必然选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宏观核算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看,会计、统计核算也必须协调统一。从统计核算来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它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组成一整套平衡表、矩阵表和账户,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集合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通常采用货币形式的价值量指标来进行核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社会会计核算。从会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会计又称宏观会计、总量会计,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会计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微观的企业经济核算的需要,还是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来看,都必须搞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二、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中的主要差异与问题

会计、统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它们根据各自不同核算要求各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但这与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就需要找出两种核算在协调统一中存在的主要差异与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会计、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我国国民经济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统计在核算时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但两者的管理体制又不完全相同。财政预算的分级管理是按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是“分级包干”部分的会计核算资料,而不是本地区全部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而统计管理体制是为了适应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采取以块为主的属地原则,各地区能掌握本地区全部企业的核算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形成国民经济的总体核算。

2、会计、统计对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经营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如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统计核算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

3、会计、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差异。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账户,依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的原理,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汇总进行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济现象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把握总体特征,推断发展总体趋势。

4、会计、统计对收益分配的核算不一致。会计核算反映企业收益的指标主要是利润,对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核算反映比较详细,但分配额中包括了非本企业直接生产所得的营业外收入、转来利润及弥补亏损的收入。而统计核算则从宏观角度观察企业的社会收益分配,即通过核算企业增加值来研究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再进一步核算企业可支配的收入及其分配,来反映不同企业拥有生产资金的规模和水平。

5、会计、统计在核算分类上也存在着差异。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如新会计制度把国民经济按主管部门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对外经济合作、金融保险等行业。统计核算则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如国家新颁布的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十三大门类(行业)。

6、会计、统计核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也不相同。会计核算以所得利润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和企业最终目标;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企业增加值(或净产值)作为经济效益指标或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依据。

总之,现行会计、统计核算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较多,两者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分类标准,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随着现代化核算手段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两者核算不协调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势在必行。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国民经济核算由会计、统计核算综合组成。协调统一会计、统计核算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会计、统计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双方都作些改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资料的共享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企业财务收支资料,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按统计核算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宏观分析。这样既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使信息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2、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而决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会计统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企业只有对所发生的信息、形成的信息流进行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可以说,信息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上,它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又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集团的需要。

3、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在核算中,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在指标名称、涵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存货”同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相同,为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会计、统计在核算时均应采用“存货”的概念。对会计、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如反映本期生产成果(如产量、产值)以统计资料为主(不合格产品应统计在内),反映本期实现的经营成果(如销售收入)以会计资料为主,以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原则和指标口径上的不协调。

4、调整和增加会计核算中有关分类的内容,满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会计核算除按行业分类外,可与统计核算配套,增设按产业分类核算的内容。此外,根据统计核算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一些独立的项目,这不仅为统计核算提供了直接资料,也解决了会计、统计核算在分类方法上的不协调问题。

5、建立增加值会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增加值也叫附加值或追加值,会计上习惯叫增加值,它是本企业经营活动在外购货物和劳务上获得的增益,即营业收入扣除经营活动中耗费的中间产品和劳务后的余额。增加值的核算扩大了现有会计、统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会计核算目的和统计职能不容回避的问题。总产值、销售额包括了外部购置价值,有重复因素,而且生产经营起点不同的企业难以对比;不含重复价值的利润虽然能反映企业的净收益,但其真正受益者仅限于业主或股东。而增加值能显示各方面(包括政府、职工、股东、债权人)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权益指标,它把企业的经营核算与分配核算、微观核算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联结起来,从而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真正联结在一起。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加强微观核算职能的同时扩大会计宏观核算职能,即在加强会计固有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通向国民经济核算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增加值核算,即“增值会计”。

摘要:本文首先从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及经济指标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会计、统计核算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其次,本文论述了会计、统计核算统一协调中的主要差异,主要从会计、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生产经营成果,核算方法的差异,收益分配,核算分类上的差异及经济效益衡量指标等方面论述了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势在必行。最后,本文论述了会计统计协调统一的构想,以期为我国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统计核算增加值存货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吕能贤:当代实用企管技术[M].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2]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3]杨宇立:审视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0.

篇7

    为了揭示制度变迁的规律,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主体的不同,把制度变迁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类。在这一领域成绩最为突出的是V?w?拉坦(VenronW?Ruttan)和林毅夫。v?w?拉坦应用他对技术变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制度变迁,将舒尔茨和诺斯等的理论推进了一步。

    二、主体博弈

    一般来讲,SNA供给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官方)。供给结构单一、成本巨大、投资期长,风险远高于收益。官方供给SNA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因而SNA在此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相比而言,SNA需求主体则不同,它由政府、企业、个人所组成。需求主体多元化,因而需求的利益目标(动力)不同(注:在此所言的需求利益目标,类似诺斯的术语“外部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需求目标基本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国际比较;对企业而言,其利益目标包括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以及企业家个人努力的社会实现;对个人而言,其对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需求是为了寻求完备信息,减少市场交易的环节和风险,即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其经济利益,实现其个人经济目标函数最大化。

    SNA供给与SNA需求主体、目标既然存在上述差异,同时,SNA所具有的巨大信息含量和丰富的方法,使人们在考虑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时,必须首先对SNA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引导机制加以重视。

    三、基于需求缺口的变迁方式

    由于需求主体多元化、需求目标函数多层次化,相对于供给主体的单一结构及目标函数的单层次化,就存在一个需求缺口,这反映在对SNA信息的总量及结构需求分布上。可以说,SNA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这种需求缺口。

    消除需求缺口,从理论上讲应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减少SNA供给,二是增加SNA需求。然而对于SNA来讲,显而易见的是,政府的供给如果是理性原则下的行为,一般是增加而不会减少。由于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因而最好由政府来承担,在此政府不妨进行“垄断生产”.客观地讲,消除SNA需求缺口最好由增加SNA需求着手。潜在需求主体、目标的显性化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在SNA中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并且,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古典经济学中萨伊定律(Say'sLaw)所描述的现象,即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特殊功能,扩大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及优势的宣传,以及安排相应配套的措施来进行SNA的强制性推扩,即强制性变迁。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变迁,最主要的特点是强制性变迁。

    四、为什么是强制性变迁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维护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力工具,其作用就在于减少国家机器运行的交易费用。因此,以制度变迁为背景考察的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强制性的特。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的认识,制度安排中“搭便车”的问题也是决定国民经济核算强制性变迁的原因。

    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认识: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公共产品

    这一观点最早是由邱东教授提出的。因为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在属性上就具有了公共产品最根本的特点。

    这一论述可以归结为两个理论:一是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制度安排的公共产品性质。作为第一个理论基础,来自信息经济学关于“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的研究,信息是商品的关键是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有萨缪尔森、海德和阿罗。信息是公共产品,自然以信息库出现的国民核算体系也就具备了这种特点;第二个理论基础,来自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产品,而这个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

    两种理论基础,决定了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这一性质。所以,不管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还是单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民经济核算变迁就应该是强制性的。

    (二)解决制度安排中“搭便车”问题

    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的行为。“搭便车”是产权经济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们看来,公共产品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之一。“搭便车”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可以简单地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从而使创新者缺少激励。

    五、较为一般的集体行动(注:此说法是为了区分统计与一般制度分析中的集体行动)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诱致性安排,可能会是政府更看重的。因为,政府需要了解权力以外的变迁因素。在强调制度变迁主要力量的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变迁是强制性的;而在强调核算变迁的目标等方面时,这种诱致性变迁就更重要了。

    诱致性变迁的主体一般是一群人或一个团体,通过诱致性安排所达成的变迁,其制度结构的稳定性也更高。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整个社会的市场应用结合更接近。而根据杨仲山的论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部本身是市场化的。

    在改革初始阶段,政府的强制力是最突出的,其他经济主体的作用在这时是较难发挥的。因而,有关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各种利益团体、利益个人可能会感到,这种变迁的起始与他们无关。他们作为个人的、集体的行动并不会影响改革的发生,但接下来情况就会有变化。在目前情况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是为政府管理经济服务。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他经济主体会增加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他们需要通过这种工具(或制度)提供的相关服务,来帮助自身增强竞争的实力。因此,各经济主体对国民经济核算信息、方法的需要会增加。而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来说,其实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宏观核算微观化要求”.

    对核算信息与方法的大量需求,是目前核算体系的“外部利润”之一。由此,除政府以外的其他各经济主体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起到相应的作用。而由各相关利益个人所组成的团体,就会形成有关核算改革方面的集体行动,以便使这项改革按照满足他们要求的方向去演进。他们会提出各种变革的具体措施,如变革现有的调查方式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市场数据;对服务行业新的分类与核算;非正规部门活动进入核算范围;增加信息产业方面的新内容,等等。总之,集体行动会在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中发挥作用。

篇8

论文摘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为自然资源存量价值与耗竭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及环境质量恢复与改善价值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应依据的经济理论、价值补偿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存量和耗竭价值核算可采用支付意愿和供求定价模型法;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和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市场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人力资本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核算指标和环境保护核算指标;系统讨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涵、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指标体系以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深入研究。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表现在:完善和发展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经济核算与分析体系;推动经济学的发展;改革与完善经济核算制度,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经济核算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资产的产权关系,建立自然资源高效使用、合理补偿和法制化管理制度;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国民经济核算部门的重视,绝大多数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经济信息没有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出来,如为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以及恢复生态环境而发生的成本与费用没有在生产成本中体现出来,因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或因治理环境对社会的贡献没有确切的计算和评价,忽视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就造成了人们对经济指标的片面追求,再加之人口的膨胀,社会需求的膨胀,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作为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良方,一旦建立起来,将会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

资源与环境价格的确定,是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然资源与环境定价,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且涉及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问题,被众多学者称之为“两难的选择”。国内外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达成共识。

1.1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曾高度抽象地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划分为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且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生产决定分配、消费和交换,而分配和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再生产四环节的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并把它看成是揭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作为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导思想。

对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来说,传统的经济学原理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随意地使用资源并且不用考虑它的价值损失。因此,以前国民经济核算基于这种理论大多数没有考虑环境与资源给国民生产总值带来的损失。

1.2价值补偿理论

价值补偿理论的提出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加速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相伴而生的。经济发展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同时又对资源存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感到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前列,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然而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资源的加速消耗,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源全部归国家所有,许多自然资源低价,甚至是无价开采使用,致使财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按照传统财政理论,财政分配只局限于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对于自然资源配置,资源耗费一直是被忽视的。资源的乱采滥伐,国有资源价值的流失,必然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仍是一个价值补偿问题,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价值补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1.3效用价值论

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观价值论,即效用价值论。资源价值效益可以通过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影子价格来表达。

1)支付意愿。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种商品、一次机会或一种享受而愿意支付的货币资金。它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以表达一切商品、效用或服务的价格,是资源效益核算的根本。目前,支付意愿已被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法规和标准规定为资源及环境效益核算的标准指标,并用来核算各种资源和环境的效益。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种商品、一次机会或一种享受而愿意支付的资金与实际支出资金之差。在西方经济学中,私有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其价格资料求得,而公共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求得:①利用“影子价格”,与私有商品类似,可以根据公共商品“影子价格”来求其消费者剩余。②利用支付意愿,询问人们对某商品的支付意愿和实际支出的费用,从而求出消费者剩余。

3)影子价格。由于资源效益属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但可以利用替代市场技术,先寻找替代市场,再以其“影子价格”来表达资源的效益。例如,计算森林产生氧气的价值,可先计算森林每年产生氧气的总量,并假设这些氧气可用于市场交换,再以氧气的市场价格作“影子价格”来计算森林产生氧气的价值。

1.4可持续发展理论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观点可表述为:①不重视可持续性:追求资源开发与纯经济增长;②重视可持续性:注重资源节约与管理;③强调可持续性:强调资源保护;④极端强调可持续性:极端强调资源保护。目前,中国实行的可持续发展属于重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主张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发展循环经济,以解决当前的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等危机。

2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

作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应该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相一致,包括数据来源的调查方法,整理汇总方法和分析研究方法。这里所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指分析研究方法并为此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表1)。

2.1自然资源核算基本方法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自然资源的核算,是在自然资源成本定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核算,既包括存量的核算,又包括流量的核算;既要有实物形态的核算,又要有价值形态的核算;既要对各类自然资源分别进行分类核算,又要进行综合核算。由于核算的内容与要求不同,其核算的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可采用供求定价模型法J。同时,要把自然资源核算同国民经济增长变化核算以及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投入、产出核算联系起来。自然资源的核算可分3个层次进行:第一,对每一种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包括自然资源的存量价值核算和耗竭损失价值核算,反映其增减变化;第二,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核算,反映自然资源总量的变化;第三,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减变化,资本形成的规模以及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净值(NNP)的实际状况。这3个层次的核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2.2环境保护基本核算方法

2.2.1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核算

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包括企业投入、政府投入、居民投入和各种环境保护治理设施捐助,这部分投资支出以实际发生额为准。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主要用于:①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如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工程、气化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等;②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③环境管理服务支出;④基本建设“三同时”环保投资;⑤居民环保支出等。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和投资按实际费用支出和投资的性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为治理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它将形成固定资产,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它的支出具有资本性质,因此,应按照固定资产折旧率计算的折旧额作为当期的经济损失。第二部分是当年为维护环保设施、环境费用的支出和为监测管理污染治理情况和科研费用的支出。这部分应当作为当年的经济损失。第三部分是当年治理污染时的费用支出,它是对污染物排放的直接治理费,应作为当期的经济损失。计算公式为:污染治理总费用=已治理费用+虚拟治理费用=实际污染治理投资额/已达标率或实际污染处理率。

2.2.2环境质量降级核算

环境质量降级主要是由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以及环境噪声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一方面生产中的原材料使用量越大,生产规模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越多,排放的污染物也越多,造成的环境质量降级也越快,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质量降级核算可采用恢复法进行,如大气环境质量由二级降到三级,水环境由Ⅲ类水体降到Ⅳ类水体等。治理大气环境质量由三级升二级,进行污水处理使水环境质量由Ⅳ类水体升到Ⅲ类水体的费用即为环境质量降级的损失。

2.2.3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环境污染损失可分为以下及部分:

(1)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损失: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损失包括对工业、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及其他行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使产品减产,二是环境污染使产品质量下降。可以用市场法对这部分损失进行核算。

(2)环境污染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各类机械、仪器、厂房及其他公共建筑物和设施等。环境污染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缩短使用寿命,以及增加维修保养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用市场法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进行核算。

(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的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考虑环境污染造成的医疗费增加、直接劳动力和间接劳动力损失等几部分,可采用人力资本法进行核算。

(4)水污染损失核算:根据环境规划最终目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应为100%,生活污水处理后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把此目标作为理想状况,对比现阶段与目标值的差值,算出应处理的污水量,并根据一定的处理费用,核算出水污染损失的价值。计算公式为:水污染损失价值=(生活污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量)×污水处理费。

(5)大气污染损失核算: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排污收费为对环境外部影响附加一个真实的价格提供了一种机制,从而确保环境影响被纳入到污染者的决策框架之中。理论上,理想的收费水平应该反映与污染物有关的边际损失成本。但实际上,目前各省都用征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污费来弥补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实际征收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污费都远远低于大气污染环境损失成本。

(6)固体废物堆放污染损失核算: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损失,主要为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费用堆存费用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或堆存直接造成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额外费用,估算方法采用“工程费用法”。计算公式为:堆存费用=堆存量×堆存系数。

篇9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经济核算;影响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最近几年,互联网迅速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由此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进代,而由于大量应用物联网技术,也导致人类社会来到了大数据时代。物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将物与物联系在一起的网络。详细的说,就是利用信息传感器和互联网实现互通互联,同时开展信息交换和通讯,从而可以达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等目的。在将来的发展中,利用大量推广物联网技术,其将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运行、社会管理、个人生活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此给人们生活与生产带来较大的便利。物联网的实质就是超级感知。它主要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视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嵌入设备系统等技术,可以将人和物全部归到一个可以相互感知的世界当中,在物和物、人和人、物和人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感的互联互动,从而形成一个感知社会。值得提出的是,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物联网在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社会发展中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才有利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得到更为顺利的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对国民经济核算影响

(一)突破生产范围限制

在联合国制订的SNA生产范围中,并不包括住户部门的很多自给生产的内容。在对这一范围进行确定过程中,考虑的是住户内部的生产与消费还没有进入市场当中,这些住户开展的生产劳动和其它领域的关联度不大,并不能明确这些生产活动产生的经济意义。再有,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假如吸收这一部分的内容,那么就不会再出现失业问题。随着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记录家庭活动当中的很多信息,在物联网的作用下,这些信息进入市场当中,那么就有利于准确评估这些活动产生的经济意义,有利于较大程度地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原来的生产单位范围限制不再存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出现了大量自给性家庭劳动行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基层物联网单位构建

在SNA核算思路当中,核算国民经济过程中主要应用二种基本核算单位的做法,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处于机构当中的单位指的是利用自己名义得到的相应资产负债,在经济活动中和其他经济实体发生一定关系的主体;处于基层的单位指的是拥有独立的场所,在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针对一种行业而言,可以用整个企业来表示,当前也可以表示为企业中的一部分。在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创建基层物联网单位,利用编码基层单位中的各种元素,可以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能够迅速识别到这一信息,有利于迅速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效率。在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以后,更加丰富的数据可以促进相应经济活动的进行,可以准确研究投入产出情况和资金流量情况,实质上就是改变了核算技术与核算主体。

(三)推动客观常住性标准建设

在核算经济总体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常住单位,在明确常住性单位过程中主要指的是与其对应的常住性标准。在一个机构单位当中,提到的常住性就是指它和相应的经济领土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而在确定其紧密程度时,常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况。所以为了能够明确判断这种关系,在开展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利用“一年原则”的主观做法,在利用这种做法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判断一定的内容,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准确记录经济主体的位置和其与外界的联系信息,可以掌握更为准确的经济主体与单位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利用客观观常住性标准,可以极大提高这一标准的准确程度,可以使国民经济核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四)影响分化价格与物量核算。

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通常在进行记录时都是利用经济流量货币化的做法。在这种形势下,所开展的记录工作可以表现价格与物量混合在一起的变化情况,但不能准确表现各自不同的变化。而利用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利用物量记录可以准确表现最根本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研究交易系统来掌握价格信息的变化。所以在大力应用物联网技术过程中,可以将物量与价格分开来计算,有利于降低物量核算和价格核算的难度。尤其是随着这些情况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掌握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物量增长数据,有利于开展政策分析和市场分析工作,使这二项工作的准确度大幅度提高,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得到了大力应用同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迅速进入社会各种领域当中,在开展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水平。随着物联网技术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国民经济核算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表现在流量与存量的核算记录方式当中。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利用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中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物联网技术在开展国民经济核算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核算的准确进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宋马林.国民经济核算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篇10

摘 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财务经济关系的科学管理。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坚持实践创新原则,构建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运行体系,实现财务核算的协调性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必要措施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一体化体系

财务预算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是采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科学系统、协调统一的核算,它是社会宏观经济信息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与核心。市场经济环境下,构建科学的会计、统计一体化核算体系,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间的联系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采用专业会计方法,针对国民经济组织的生产运行过程与结果进行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分析,定期编制并形成财务会计报告,为实现经济科学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信息依据的会计活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1.会计核算是统计核算的基础

统计核算中的很多指标数据均来自于会计核算资料,统计核算所运用的复式计账方式也遵循了会计核算的借贷原理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2.统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衍化

财务核算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形式,能够反映社会经济成本投入与利润分配、流通资金等构成形式的运行状况、统计核算的基础信息是根据会计核算资料的宏观观察、分析和推断,统计核算来源于会计核算。

3.会计、统计核算互为渗透和借鉴

相对于核算指标来说,时期指标是统计核算的最基本指标,是统计核算的起点,被会计核算所反映。在核算方法上,会计成本核算中的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均来自于统计平均数理论。二者互为渗透和利用。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性

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计量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核算目标及原则的差异

会计核算目标主要是向主管部门提供相关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帮助决策层进行科学决策;统计核算则是运用系列统计指标,针对国民经济的相关财务进行全面、集中、综合地反映,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2.核算机制与方法的差异

会计与统计核算的管理机制不尽相同,会计核算资料往往属于分级管理,统计核算管理体制是为适应经济管理的平衡需求,采取以块为主的属地原则,掌握全部核算资料,形成总体核算。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账户,依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方式对每项业务加以分类记录、汇总核算。统计核算则是运用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等来把握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推断发展总体趋势。

3.核算配比与分类的差异

配比在统计核算中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的,它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与成果。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包括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

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进行行业分类,统计核算则主要依照产业或产品类型进行分类。

4.核算计价和指标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往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采用实际成本计价,使核算具有客观性。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前以市场价格作为估价基础。会计核算以经济利润作为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和企业最终目标;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企业增加值作为经济效益指标或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依据。

三、构建会计与统计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

作为社会经济的计量手段,在经济管理中,会计、统计核算的信息具有互补性,二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为其协调统一提供了可能性,构建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体系,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首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一体化,是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核算强调相关信息的及时概括性,会计核算强调信息的真实精确性,要实现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必须准确、及时、完整地获得各个方面的综合信息,必须强化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

其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一体化,可以提高统计与会计信息的管理效能,实现经济信息标准规范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统计核算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造成核算信息的浪费和矛盾,淡化了经济核算的整体功能。为提高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必须加强会计、统计核算的统一。

四、实现会计与统计核算一体化的途径措施

国民经济核算由会计、统计核算综合组成。建构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体系,必须以国民经济核算为主导,以综合平衡和宏观调控为杠杆,提高信息资料的共享程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管理体制

当前形势下,要实现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必须根据实际需求,针对社会经济组织的运行状况和经济构成信息,制定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运用相关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靠和保障,推动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会计、统计核算信息一体化管理

现代经济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和决策。经济组织经营目标的规划决策是否科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统计核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决策者对与相关财务信息的会计统计核算资料的了解程度,加强会计、统计核算信息一体化管理,既能满足国民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3.规范会计、统计核算的指标原则和行为

会计、统计核算的指标和原则是国民经济核算科学性的重要保障。构建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体系,要在核算过程中保持核算指标,计算方法、核算原则的一致性,便于标准接轨。

4.培养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构建实行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