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办法范文
时间:2023-03-27 01:1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局限性
1、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不再仅仅信赖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客观地要求事业单位向投资人提供更加真实和准确的会计信息,对会计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后,需要更加详尽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成倍增大。现行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其反映和披露会计信息存在范围小、方法简单、可比性差等缺点,而无法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也无法让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获得应有的会计信息。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因受收付实现制约束,无法全面、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情况。所提供的信息,强调某一年度事业单位收支产生的现金流量,往往会混淆收益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支付日作为费用核销唯一标准,而把市场条件下广泛运用的信贷、租赁、赊购、赊销等经济手段一并忽略,既不能把事业单位溶入不可逆转的市场中,又不能全面反映资产、负债情况,而往往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和数量信息失真,对资产的监督和控制也可能失真。
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收付实现制影响下,不能客观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在收付实现制下,是以款项实际收到或支出的时间为依据,其主要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资金来源、使用及报告日现金余额等信息,其实质是将事业支出总和与事业收入总量相配比,这种配比不能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两大重要任务就是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的绩效,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4、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会计核算上具有悠久历史,不可否认其历史意义和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形势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尤为重要,各领域都把与国际接轨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我国会计领域从改革开放初期就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会计领域对外接轨。目前,企业会计准则紧跟国际形势,溶入整个世界。权责发生制已经成为我国会计核算最重要的基础。事业单位会计虽然具有预算会计的特殊性,在过去实行收付实现制无可非议。可是,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事业单位将不可避免成为市场一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点和内容,以及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必须适应市场需要。权责发生制,必然取代收付实现制,成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因此,把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二)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处理存在的不合理性
1、对资产的会计处理。现行事业单位资产的会计处理只核算了账面价值,对发生的减值和不良资产不予反映,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单位资产的真实情况,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大量资产只在报账时在支出中列支,无法反映与该资产相关有用的信息;在资产处置上又按会计方式以外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处理。从而造成账面价值的长期列示与实物管理严重脱节的现实。
2、对负债的会计处理。现行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下对负债的会计处理只在用现金实际清偿负债时,才会确认支出,如果此项负债存续期跨年度,会造成清偿负债年度支出规模发生异常增大,同样负债发生当年发生支出异常减少,而不能提前揭示未来的承诺、担保和其他因素形成的隐性负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或风险控制有重大影响的或有事项也不予确认,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3、对收入和支出的会计处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事业单位取得的利息收入、捐赠收入作为其他收入列入事业单位当期收入处理,这不符合会计处理的相关性原则。事业单位接受捐赠具有一定偶发性,如将捐赠收入计入其他收入,必定会影响当期的经费自给率指标,导致经费自给率提高,影响事业单位的收支结余。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改进措施
(一)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措施。引入企业会计理念,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一般核算原则。长期以来,我国收付实现制下的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收支活动,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而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包括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信息、从事经营的成本或提品服务成本的相关信息、用于评价经济主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以及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经济性及效率性的有用信息。因此,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能更好地反映政府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大大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决策相关性。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措施
1、资产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建议。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财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应对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和计量。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根据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分门别类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计价和摊销,保证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受益期内得到补偿;充分计量长期资产,合理确认不良资产,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资产。这些措施有助于事业单位风险测评、防范并及时化解财务危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对负债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建议。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和反映事业单位的承诺和负债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失真的状况,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负债状况和财务状况。披露事业单位潜在的风险,反映当期发生的债务行为按企业会计准则分为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当期发生债务的具体状态以及对以后年度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行为出发,对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所担负的债务风险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可以防范和化解现实和未来的偿债风险。
篇2
一、项目资金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合理计提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合理计提当期费用,客观反映政府资金的收支情况。
(二)分类管理原则。根据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区别不同类型,对年终结余资金进行分类核算,正确反映资金归属。
(三)明细核算原则。对纳入《**市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范围的项目资金,采取细化核算科目,分项目设置明细账,实现项目收支一一对应。
二、项目资金的核算范围与要求
(一)项目资金是指纳入政府预算项目库管理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及其他类项目。
(二)项目资金应当与其他预算拨款资金区分开来,分项目设置明细账,分别核算。
(三)凡纳入《**市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仍按现行办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四)基本建设类项目仍按现行办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三、项目资金的会计处理
(一)总预算会计
在批准的部门预算范围内,市财政部门按部门用款计划拨付项目资金,年终无结余。
市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类—款
贷:银行存款
(二)行政单位会计
1.收到市财政部门拨入的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项目经费—××项目
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银行存款
2.收到从市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经费—××项目
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银行存款
3.年终,预算单位应按照项目进度、合同规定及已由预算安排确定的当年应完工项目,其应付未付的项目资金结转支出,会计分录为:
(1)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暂存款—××项目
(2)以后年度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项目
贷:银行存款
(3)该跨年度项目全部结束后,若暂存款资金有结余的,年终将差额部分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项目
贷:结余—专项结余
反之,则作相反分录。
4.已完工项目在年终结账时,应将该项目资金的“拨入经费”科目、“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和“经费支出”科目对冲,并将差额部分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拨入经费—项目经费—××项目
或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经费—××项目
贷: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1)若项目拨入经费大于经费支出:
借:拨入经费—项目经费—××项目
或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经费—××项目
贷:结余—专项结余
(2)若项目拨入经费小于经费支出,需动用历年结余时
借:结余—专项结余
贷: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5.项目支出属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在项目完工后,应同时作固定资产相关会计核算:
借:固定资产—××项目(分类详细登记)
贷:固定基金
6.预算单位已完工的项目结余资金,应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抵顶以后年度预算经费。
(三)事业单位会计
凡纳入政府预算项目库管理的项目资金,其收支核算在“拨入专款”和“专款支出”专用科目中核算。
1.收到市财政部门拨入的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资金—××项目
2.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专款支出—××资金—××项目
贷:银行存款
3.年终,预算单位应按照项目进度、合同规定及已由预算安排确定的当年应完工项目,其应付未付的项目资金结转支出,会计分录为:
(1)借:专款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其他应付款—××资金—××项目
(2)以后年度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资金—××项目
贷:银行存款
(3)该跨年度项目全部结束后,若其他应付款资金有结余的,年终将差额部分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项目
贷:专项结余
反之,则作相反分录。
4.年终结账:
(1)对未完工项目,“拨入专款”与“专款支出”不结账,在决算报表中将轧抵数暂记“专项结余”,即称为“表结”
(2)对于已完工项目,应先将该项目的“拨入专款”与“专款支出”对冲,会计分录为:
借:拨入专款—××资金—××项目
贷:专款支出—××资金—××项目
(3)完工后结余的项目资金应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年终结账时,应将该项目资金作“专项结余”处理,会计分录为:
年末:借:拨入专款—××资金—××项目
贷:专项结余
篇3
对于信托业这一特殊行业,在制定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时,我们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既考虑信托业务的特殊性,又兼顾会计核算的统一性,真正发挥《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对全国信托业务会计核算的规范指导作用。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具有以下特性:
(一)信托公司接受信托,并以自己的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运用和处理,是名义上的财产所有人;
(二)信托财产不是信托公司的资产,接受信托也不是信托公司的负债;信托财产与信托公司的固有财产必须分账核算;根据信托的特点,笔者认为制定《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应关注以下:
一、关于信托业务会计核算的主体
由于信托财产不是信托公司的财产,所以不能以信托公司为会计主体来核算信托业务。而应根据信托合同中约定的当事人将委托人作为会计核算主体,在这里我们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他益信托,当该信托的受益人与原委托人不一致时,会计核算应通过合同管理对受益人进行明细核算;
(二)集合信托,当信托公司将多个委托人的资金集合起来(即通过发行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并按照资金信托计划的约定统一使用资金时,应根据该项目对其收入、费用进行归集。
二、关于信托财产计提减值准备信托公司在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信托财产减值的问题,但由于信托不是信托公司的负债,信托财产也不是信托公司的财产,因此,笔者认为:信托公司在对信托业务核算时不应计提信托财产减值准备。而应由信托公司在半年及年度终了时向受益人报告信托财产净值,按照谨慎性原则,受益人应对信托资产减值部分差额计提信托资产减值准备。
三、关于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
根据信托原理,已经信托出去的财产,有一个破产隔离的作用,对信托公司而言,信托财产不是公司固有财产,当信托公司因各种原因进入破产程序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之规定,信托财产不得计入清算财产,这就保护了受益人的利益。对委托人而言,其破产时也不得追索已经信托出去的财产。很多发达国家均存在利用信托这一金融工具规避的现象,例如在英国,委托人将自己的房产信托出去,指定受益人是其子孙,目的就是为了逃避遗产税。所以,在美国的金融资产中有70%是通过信托这一金融工具形成的。但在,笔者认为破产隔离应区分人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自然人而言,由于其信托出去的财产是个体所有,信托财产可以他益,也完全可以利用破产隔离的功能。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笔者认为,由于其资产属于股东所有,其发生信托行为时,只能调整资产结构,不能减少资产,所以不能运用破产隔离的功能。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慎用他益信托。
四、关于信托会计报表
目前信托公司一般编制以下三类会计报表:
(一)信托公司固有财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二)信托业务“信托资产来源、运用表”“信托业务利润表”
(三)固有资产会计报表和信托资产会计报表汇总而成的报表。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信托公司,经营的是两大业务,其一是自有业务,其二是信托业务。两者在管理上是完全分离的,其资产也不得混淆。因此,分别编制信托公司固有财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信托业务“信托资产来源、运用表”“信托业务利润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编制汇总会计报表却毫无意义。其理由是: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规定,接受信托不是信托公司的负债。既然不是信托公司的负债,又怎么可以把接受信托汇总列入负债?同理,信托财产也不是信托公司的资产,又怎能汇总列入资产呢?
(二)汇总以后的总资产不能说明信托公司的经营能力。试想,一个注册资金3亿,受托资金50亿的公司,和一个注册资金20亿,受托资金40亿的公司,假如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前一个公司的总资产是53亿元,而后一个公司的总资产是60亿元,你说哪个公司实力更强?
五、关于信托业务中委托人的账务处理
(一)资金信托业务
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受托人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根据我国制度规定,在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为此,笔者建议委托人增设“信托资产”科目。该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委托信托公司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财产。借方表示信托资产的增加,贷方表示信托资产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去的信托资产。该科目根据受托人进行明细核算。
其账务处理如下:
1.企业将资金交信托公司时:
借:信托资产
贷:银行存款
2.收回资金及信托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信托资产
信托收益
(二)财产信托
案例如下:某企业将其账面价值为1亿元的房产权用于信托,其信托的目的是通过出让二年期的房产租赁权募集资金,改变资产结构。信托公司接受此信托后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5000万元的信托计划。
其账务处理如下:
1.企业将房产进行信托登记后:
借:固定资产——信托资产1亿元
贷:固定资产1亿元
2.收到受托人交付5000万元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5000万元
贷:信托资产备抵5000万元
3.信托期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4.信托期满收回信托资产,退回信托本金时
借:固定资产1亿元
贷:固定资产——信托资产1亿元
篇4
一、地方储备粮轮换业务会计核算处理
例:2015年5月,某县粮食储备库按照县政府轮换计划及四部门联合行文,计划轮出地方储备粮小麦4 000 000公斤,该批地方储备粮执行2004年储备计划成本,每公斤储备粮的成本为1.60元,总成本为6 400 000元。平均每公斤地方储备粮售价为2.50元。6月,该企业轮入新粮小麦3 000 000公斤,单价2.42元。7月,轮入新粮小麦800 000公斤,单价2.50元。8月,轮入新粮小麦200 000公斤,单价2.52元(不考虑储备粮轮换及收购、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费、装卸费、损耗等)
按照储备粮轮换办法规定,会计处理如下:
5月份轮出储备粮时,回笼货款存入储备库在农发行开立的存款账户: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轮换收入
10 000 000
同时,按售价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10 00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10 000 000
6月份轮入新粮3 000 000公斤时,价款合计:3 000 000×2.42=7 260 000(元)。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月末调整销售成本,3 000 000×(2.5-2.42)=240 000(元)。
因购进成本低于销售价,故调减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24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40 000
注:此笔业务旨在调整成本,故记账时,不需要登记数量信息,尤其在会计电算化记账过程中,如登记数量信息会导致轮换的累计数量出现错误。
截至6月末,主营业务收入为10 0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0 000 000-240 000=9 760 000(元),该笔轮换业务带来主营业务利润240 000元。
7月份,购进新粮800 000公斤,价款合计800 000×2.5=2 000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因售价与收购价持平,故不需要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月轮入新粮200 000公斤,价款合计200 000×2.52=504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月末调整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2.52-2.5)=4 000(元)
因本次轮入成本大于销售价,故调增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4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4 000
截至8月末,本次储备粮轮换已按照储备粮轮换管理规定于四个月内轮换完毕。
本次轮换收入合计10 000 000元,轮换成本合计 10 000 000-240 000+4 000=9 764 000(元),本年度储备粮轮换产生利润236 000元,体现在“利润表――主营业务利润”项目中,储备粮成本保持不变,仍为2004年政府批文核定成本,即每公斤地方储备粮成本仍为1.6元。
本次轮换动用收购资金总金额: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9 764 000(元),同轮换成本核对相符。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检查人员对轮换成本核算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笔者沿用上面的例子,按照另外一种方式,即存货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结转成本,以验证储备粮轮换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依据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上例会计分录处理为:
5月轮出储备粮: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轮换收入10 000 000
同时,按历史成本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6 40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6 400 000
本月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 600 000元(其他销售业务、其他费用及损耗暂不考虑)。
6月购入3 0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7月购入8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8月购入2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储备粮成本由6 400 000元调整为9 764 000元 (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平均单价为2.441元/公斤。根据这种方式核算,可计算获得营业利润3 600 000元。
以上两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是:
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即按照储备粮轮换会计处理办法的规定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旨在保持储备粮成本不变,优点在于与政府增储批文中的单价、总价值保持一致,便于监管、核对,实际工作中,每个储备库大都存储多批次的储备粮,每批储备粮成本均与批文、贷款对应,在财务报告中储备粮库存总价值同短期借款中农发行储备粮借款总数核对相符,一目了然。储备粮的轮换空仓期为四个月,这样,就将储备粮轮换可能出现价格差异的时间限定在了四个月之内,考虑到成本和利润的稳定性,符合储备粮管理的政策性特点。而储备粮存储的意义正在于它的政策性和社会效益。缺点:随着时间推移,储备粮的成本价与市场价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导致潜盈或潜亏的出现。
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即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会计处理方式,优点在于可以使成本价比较接近市场价,按实际成本计价,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缺点:储备粮成本随轮换业务的发生而变化,随收购价格的波动存在不确定性,造成储备粮成本与政府批文中批复的价格无法匹配。按照历史成本计价方式会导致储备粮贷款同储备粮库存价值无法核对,导致储备粮的库贷挂钩监管理念无法贯彻,无法体现政策性业务的特殊要求。另外,从历史成本原则建立的基础看,它以劳动生产率始终不变为前提,也就是以否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这与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因此,从它建立的那时起,就存在着缺陷。
综上所述,储备粮轮换作为政策性业务,应首先考虑政策性需求,保持成本稳定、利润稳定,保证库存值与贷款金额及政府增储文件金额一致。
二、建议
(一)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及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地方储备粮的动用预警机制。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要求,适时提出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建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地方储备粮:(1)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的;(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的其他情形。动用地方储备粮,由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动用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抄送同级农业发展银行。动用方案应当包括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保障等内容。地方储备粮的所有权属同级人民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动用地方储备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优先动用县级储备粮;(2)县级储备粮不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动用市级储备粮;(3)市级储备粮不足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申请动用省级储备粮。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地方储备粮动用方案下达动用命令。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下达动用下级人民政府储存的地方储备粮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地方储备粮动用命令。
(二)严格地方储备粮财务处理
对于符合动用条件的地方储备粮,根据规定,由储备企业将储备粮售出,做销售处理。接上例。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销售收入10 000 000
同时,按成本价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销售成本
6 400 000
贷:储备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6 400 000
则该批储备粮产生了360万元的收益,该收益归属地方政府。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销售收入
3 600 000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储备粮差价款 3 600 000
上缴差价款:
借:其他应交款――应交储备粮差价款 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3 600 000
储备粮动用之后,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常驻人口数量及构成情况,计算、分析、确定当地的储备粮规模,待条件适合时,通过政府行文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由储备库根据政府批文,向当地农发行申请地方储备粮收购资金,完成收购,落实储备粮增储计划。本例沿用上例中储备粮的收购价格,将储备粮新增入库的账务处理列示如下:
注:核定入库结算价格根据政府批文定为2.50元/每公斤。新增4 000 000公斤地方储备粮需申请农发行储备粮贷款10 000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短期借款――地方储备粮借款 10 00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按照结算价结转成本:
借:储备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10 000 000
贷: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9 764 000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建造合同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颁布
为了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于2003年9月25日颁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并于2004年1日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施工企业执行。同时规定,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时,不再执行1992年印发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新颁布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以下简称《建造合同》)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因此两个准则在一些科目的核算上有很大相似之处,但前者又在一些科目的设置上做了改进,使得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详细。在此对《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相同核算内容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两个准则都设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科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在《建造合同》的基础上增设了“周转材料”、“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推销”、“临时设施清理”、“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和“机械作业”科目。
二、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比较
对主营业务收入,《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的核算标准相同,即必须首先合理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在计量和确认建造合同的收入和费用时,首先应根据本准则规定的判断建造合同结果能否可靠估计的标准,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应区别以下情况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在会计处理上,核算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时,把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期末,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对主营业务成本,《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核算方法相同: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同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毛利”或“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在新的《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由于“工程施工”下新设了两个科目,因此之前的《建造合同》中对毛利的核算科目由“工程施工-毛利”改为《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的“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两个准则对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主要差别在于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建造合同》的核算是设置“预计损失准备”科目来核算建造合同计提的损失准备,把在建合同计提的损失准备,记入“预计损失准备”的贷方,在建合同完工后,将“预计损失准备”的余额调整“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而在《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应按相关工程施工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可见,预计损失准备在《建造合同》中进入成本,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则将其列为管理费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这两个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这两个科目应无余额。
三、不同核算科目的比较
除去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这两个主要科目中,《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的规定基本相同,只是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稍有变化。
“工程施工”科目核算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确认的合同毛利记入本科目的借方,确认的合同亏损记入本科目的贷方。合同完成后,本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对冲后结平。
合同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不易直接归属于合同成本核算对象而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从事工程建造的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贴等支出。材料费用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成本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机械使用费主要包括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支付的租赁费和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费用,主要包括有关的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材料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
间接费用在发生时一般不易直接归属于受益对象,这些单位如果同时组织实施几项合同,则其发生的费用应由这几项合同的成本共同负担,因此,间接费用应在期末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在会计实务中,间接费用一般应设置必要的会计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人工费用比例法、直接费用比例法等。
由于需要对一些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凭证以正确分配这些费用。比如工人工资、奖金等的费用分配表,以及原材料等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的表格。这些资料主要是由企业自己编制,另外还需有相关的发票、收据以及银行收付凭证等;机器费用的分配,就需要有机器工时的使用记录,以及由于安装拆卸等行为产生的费用清单、发票及银行凭证等;租赁机器进行施工的,还需要有机器租赁的合同,以及租赁金交易过程中的发票、银行转账单等凭证。
在会计核算上,《施工企业核算办法》在“工程施工”下增加了“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个明细科目,施工企业履行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在“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下进行核算,确认的合同毛利记在“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之下。而在之前的《建造合同》中由于没有这两个明细科目,所有发生的成本和确认的毛利都记在“工程施工”科目下。
两个准则中“工程结算”的核算内容和会计处理都相同。该科目核算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当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根据结算单所列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后,将“工程结算”余额与相关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对冲,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期末“工程结算”无余额。本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按工程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在以上几个科目的核算中,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工程结算”科目的核算,其重要的前提是完工百分比的确定。之所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是因为建造合同的施工期一般都比较长,通常都跨越一个会计年度,为了核算和反映当期已完工部分的合同收入、费用和利润,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而才采用了完工百分比法。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前提条件是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建造合同划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建造合同,判断其结果的条件不同。要得到完工百分比,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确认方式,获得合同的预算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的数据资料,或者实际完成的施工量及施工总量。
新增的另外几个科目中,“周转材料”核算施工企业库存和在用的各种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建造合同》中对这类材料的核算是借记“工程施工”,贷记“周转材料摊销”(分摊的周转材料摊销额)、“银行存款”(支付的周转材料租赁费)等科目。新的核算办法设置“周转材料”科目,下设“在库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三个明细科目,并按周转材料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对周转材料的领用、摊销和退回以及周转材料的报废,分别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要求施工企业对在用周转材料、部门退回仓库的周转材料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薄上进行登记,从而规范了施工企业对材料的管理。
“临时设施”核算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购建的各种临时设施的实际成本。施工企业购置临时设施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通过建筑安装才能完成的临时设施,发生的各有关费用,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本科目。同时,又设置“临时设施清理”明细科目核算临时设施的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等情况。在《建造合同》中,临时材料是在“工程施工”的间接费用中进行会计处理。
“机械作业”也是一个新增科目,下设“承包工程”和“机械作业”两个明细科目,其核算办法也有些变化。《建造合同》的核算是借记“工程施工”或“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机械作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办法是把发生的机械作业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科目。月份终了,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分配和结转:借记“工程施工”或“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而在《建造合同》中没有这个科目,只设“工程施工”科目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械作业进行核算。由于没有“临时设施”科目,当然也没有“临时设施推销”、“临时设施清理”科目。
四、结束语
篇6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基金托管人资格、办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总行已设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负责办理此项业务,并在上海、深圳分行分别设立托管分部。为了规范基金会计核算,经与基金主管部门和有关基金管理公司协商,总行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对所托管的基金进行及时、准确、全面核算,基金资产必须与我行自有资产严格分开,不同的基金要分别设置账户,实行分账管理。
二、增设“258基金存款”科目,在业务状况报告表中排列在“256定期储蓄存款”科目之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归并到“同业存放款项”项目中。该科目应按存款人进行明细核算,属负债类科目,余额应反映在贷方。
三、各行在上报资产负债统计报表时,增设“258基金存款”科目,上报顺序排列在“256定期储蓄存款”之后,在资产负债表项目统计归属表中归入“同业存放”项目中。各行向同级人民银行报送统计新指标体系报表时,将新增设的“258基金存款”科目归入第344项“113143500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中。
四、基金存款暂按同业存款利率计算利息,按季结息,利息支出列入“522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同业往来支出”科目。各基金开户行应加强对基金存款流动性的调查分析,并保留与其流动性相适应的备付金,以确保基金存款的支付。
五、基金年度会计报表要报送本级行财务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将基金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报表作为本行会计报表的附表报送上级行会计部门。
篇7
关键词:遗传算法;机会约束;半绝对离差;投资组合模型;随机模拟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90-02
引言
证券投资组合[1],是指为了避免或分散大的风险,投资者将资金分散投资到若干种证券中,以降低风险。一般来说,把全部资金投在一种或极少种证券上,则不论证券的质量多好,风险也是很大的,为了避免或分散较大风险,投资者可按不同的投资比例对多种证券进行有机组合,即所谓证券投资组合,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991年KONO等[2~3]提出了绝对离差投资组合模型,用收益率的绝对离差表示风险,由于绝对离差不具备良好的解析性质,无法给出投资组合解的解析表达式。后来在绝对离差的基础上,该模型发展成了半绝对离差投资组合模型[4~5]。半绝对离差投资组合模型更符合投资者的心理,且能用非数值算法求解。在现实生活中,投资者选择证券投资组合,要求在实际收益率大于期望收益率的概率不小于某一置信水平的前提下,使风险达到最小,这就是机会约束下的投资组合模型[6~10];一般来说,求解机会约束的方法通常是将机会约束转化为相应的确定性等价类型来对其求解,但是现实中,能转化为确定的等价类型的机会约束是很少的;随机模拟是一种实现随机系统抽样实验技术。虽然随机模拟是一种很不精确的技术,但对那些无法用解析方法处理模型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遗传算法[11~12]是建立在自然选择和群体遗传学基础上的一种非数值计算优化方法,随机产生若干个染色体构成的初始种群,通过对种群的选择、交叉、变异等遗传操作,从一初始解的种群开始迭代,逐步淘汰较差的解,产生最优解。
大量实证结果表明:风险资产收益的联合分布往往呈现厚尾特征且服从自由度较低的分布,同时基于正态分布的各种资产定价定价理论在分布下通常也是正确的[2,13]。
一、模型的建立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风险资产收益率本身具有随机性,投资者选择证券投资组合时,要求在实际收益率大于期望收益率的概率不小于某一置信水平的前提下,使风险达到最小,这就是机会约束下的投资组合模型,其数学表述为:
二、随机样本模拟
在资产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模型(2)中的机会约束可能不一定有相应的解析表达式,很难计算出相应的确定等价类型,计算起来也很困难,故对这样的模型采用随机模拟技术来近似求解比较方便。模型(2)中的机会约束可采用随机模拟(Monte Carlo)方法[14~15]近似计算,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置N=0,固定机会约束中的x,用Metropolis 算法从t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中产生M个服从t分布的样本。
步骤2:判断M个样本的组合值是否大于R;如果大于R,则保留这M个样本;则N= N+1。
步骤3:重复以上步骤1和步骤2共N次( N
≥1-a。
步骤4:利用步骤1的方法随机产生大小为M的样本,重复步骤1共T―N次。
步骤5:从以上步骤1、2、3、4中得到M×T维样本矩阵。
三、遗传算法
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2)的基本思想是随机产生一个初始种群,然后反复进行选择、交叉、变异等遗传操作,并利用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对每一代的染色体进行评价,给定终止条件,从而得到最优解的最近解,具体算法过程如下:
步骤1:设置种群规模、最大遗传代数、交叉概率、变异概率。
步骤2:在可行域内,随机生成二进制编码的初始染色体种群,并对初始种群进行解码和归一化。
步骤3:计算适应度函数的值和每条染色体的选择概率。
步骤4:根据选择概率、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初始染色体种群进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
步骤5:重复以上步骤3和步骤4,直到满足迭代终止条作,得出最优染色体和目标值。
步骤6:画出迭代次数与目标函数的关系图。
四、模型求解与实例分析
对上述算法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求解。假设证券随机收益服从自由度为m=5的t分布时,选取深证A股15支股票,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共60个月的月收益数据,应用matlab软件对模型(2)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数据见下表: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时输入参数:交叉概率PC=0.86,变异概率Pm=0.058,迭代次数500,代沟为0.9,R=0.03,a=0.1.求得目标函数最优值等于0.0084,最优权重向量:
X=(0.0381,0.0874 ,0.2338,0.0985,0.0419,0.1982,0.0204,
0.0947,0.0678,0.0397,0.0095,0.0194,0.0028,0.0062,0.0417)
迭代次数与目标函数的关系
从迭代次数与目标函数值的关系(见左图)可以看出该算法经过280代后开始收敛,并且得到了该模型的近似最优解。
五、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机会约束下求解半绝对离差投资组合模型的一种方法,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在资产收益服从自由度为5的t 分布时,以机会约束作为样本产生的依据来随机产生风险资产的随机收益率;利用遗传算法来求解半绝对离差投资组合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随机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在matlab软件中成功地实现了模型的求解,避免了将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的等价类型的求解的复杂计算过程,同时也易得到全局最优解,进一步研究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和最优控制等许多领域。
参考文献:
[1] Markowitz H. 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 1952,7(1):77-91.
[2] H. Konno, H. Yamazaki. Mean-absolute deviation portfolio optimiz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okyo stock market[J].
Management Science, 1991, 37(5):519-531.
[3] Hiroshi Konno, Tomoyuki Koshizuka. Mean-absolute deviation model[J].IIE Transcations, 2005,(10):893-900.
[4] 徐绪松,杨小青,陈颜斌.半绝对离差证券组合投资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3):297-300.
[5] 温镇西,毕秋香.绝对离差风险测度模型与均值方差模型的比较研究[J].南方经济,2006,(11):102-109.
[6] 韩其恒, 唐万生,李光泉.机会约束下的投资组合问题[J].系统工程学报,2002,(1):87-92.
[7] Chandra A. Poojari,Boby Varghese.Genetic Algorithm based technique for solving Chance Constrained Problem[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185:1128-1154.
[8] Pu Li,Harvey Arellano-Carcia, Gunter Wozny.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process optimization under uncertainty[J].
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8,32:25-45.
[9] 张莉,唐万生,宋军.概率准则下组合投资的整数规划模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6-128.
[10] 王良,杨乃定,姜继娇.机会约束下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均值――VaR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选项择模型[J].系统工程,
2007,(1):102-107。
[11] 刘晓峰.段雷.遗传算法矩阵编码的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6):441-444.
[12] 雷英杰,张善文,等.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3] 王懿,陈志平.基于下半概率风险度量并兼顾收益分布厚尾性的新型金融指数跟踪模型[J].运筹学学报,2007,(3):75-85.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会计核算有助于完善现代化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效率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经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内部监管工作的开展,通过前后期会计信息的比较,可以有效监督相关人员的岗位履职情况,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等问题。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奠定基础。准确的的会计核算数据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财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更好地指导筹资、投资等管理活动。此外,会计核算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也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会计核算管理,能够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提供良好的会计内部环境,顺利地将各部门预算纳入到企业整体预算之中,有助于管理者充分考虑成本费用、产销情况、利润水平等各项财务指标,为其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较多
实际工作中,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较多,使得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因而难以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以及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主要表现为:一是会计核算受业务部门绩效考评等因素的影响,在核算科目的使用上不规范,难以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企业管理层对于受托责任履职情况、对外信息披露等因素的考虑,通过授意而非授权的方式,诱使会计人员在账务处理上做手脚,进而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2.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尚不健全
尽管企业会计准则等对会计核算管理提出了要求,并作出了规范性的指导,但不少企业仍未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会计核算制度,表现为企业会计核算政策不清晰、不细化,会计管理分析制度不健全,以及会计核算报告模式不固定等。另外,一些企业没有形成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使得会计核算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在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下,很容易导致会计人员,不利于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
3.会计核算管理理念落后,相关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会计核算管理方面相对落后,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这不利于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有的管理者认为会计核算管理就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会计信息的记录与管理,而忽视了对核算制度、核算流程、核算人员等的管理,以及不同会计期间核算政策等的比较,也未能将会计核算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当中。因此,不利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构建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建设较为落后,难以满足企业会计管理等内部管理活动的需要。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拓宽,会计核算涉及信息量明显增多,会计管理要求也不断提升,而现有的会计管理系统很难全面收集、加工、处理上述会计信息,这不利于会计核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更难言其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此外,有的中小企业仍然采用人工会计核算的方式,会计管理效率低下。
三、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1.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独立性
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确保会计核算的独立性。首先,应在企业管理制度中明确会计核算部门的独立性,并明确其他部门禁止干预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违规时受到的处罚。同时,要确保会计管理部门中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明确会计核算人员的职责,确保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其次,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改变单一的绩效考评方法,从而减少业务部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促使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后,改变管理层的业绩观,使其以积极的态度紧抓企业经营管理,努力改善经营状况,而减少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干预。
2.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应紧跟相关会计法规、最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不断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及自身经营发展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一是要在制度中明确会计核算政策,尽可能指明其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等,为做好会计核算管理奠定基础。二是要完善会计核算相关制度、办法。例如:通过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岗位分工及管理办法、新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等的制定和完善,指导会计核算人员更好地完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此外,要建立配套的内部监管机制,制定具体的监督措施,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全程监控,从而约束会计核算人员的行为。
3.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素质,更新会计管理观念
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是贯彻落实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通过新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的培训、会计政策变更的学习等,使其严格执行会计核算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要更新会计管理理念。不仅要提高管理者对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将核算制度、核算流程、核算人员等的管理纳入会计管理之中,始终将会计核算管理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并将会计核算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中。
4.加快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应加快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会计信息采集、加工、分析的能力,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除了常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和系统外,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引入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在满足会计核算管理的基础上,更多的为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服务。同时,企业应当将生产、销售等业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提高数据采集、加工分析的综合能力,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有效提高现代化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莲鸿.浅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财务与会计,2012(5).
篇9
【关键词】 煤炭企业; 会计核算; 精细化
21世纪是“文化管理”和节能减排时代,也是“文化制胜”、效益优先的时代。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更应该把握时机,积极行动,重视企业文化,建立新型精细化管理模式。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属国家大型I类企业,山西省“AAA”企业。一直以来,集团公司及各煤炭生产矿井专注于转变管理观念,大胆探索精细化管理新思路,极大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是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一)精细化管理的本质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二)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的重要性
1.精细化管理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必然要求
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势必涉及精细化管理目标的设定及绩效考核,而这些目标的设定及考核的前提条件是会计部门能及时、正确提供相应的财务数据,因而精细化管理势必要求实现会计核算精细化。
2.精细化管理是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举措
现有的统一会计制度仅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一般会计处理原则,但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由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全适用的单位会计规范,明确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各项经济指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会计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
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多样化激励如充实职位、丰富工作等方法,使会计人员更好地支持与配合、更圆满高效地完成会计工作任务。
4.精细化管理是增强会计执行力的措施
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在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及操作流程上逐一细化,实现制度上减少漏洞、目标上设定标准、落实上有效监督。会计人员在遵照执行的过程中,渐渐演变为日常行为习惯,最终将强制性的制度升华到文化层面,使会计人员普遍认知、认可、接受以达到自觉、自发、自动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其行为,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企业执行力度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的内容
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合到整个会计工作中去,做到“精、准、细、严”,即会计核算精益求精、会计信息准确及时、会计控制细致入微、会计程序严谨有序,具体内容包括:
(一)会计行为精细化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使会计行为更加职业化和标准化。
(二)会计规范精细化
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生成速度,是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的制度保障。企业应建立包括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过程控制和会计核算工作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岗岗有标准、事事有规范、人人有考核”。
(三)会计核算精细化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从账户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账簿的登记、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各个环节都要有工作内容和需注意问题的详细规定,以便会计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记录并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控制精细化
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健全,各职能岗位之间的运作是否协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必须抓住会计工作运行过程的关键点,将各关键点连接成一个控制网络,从而形成对企业经营控制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个监控系统。包括:在各会计领域设立相互制约的工作岗位、规范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等业务流程、建立全过程的审核监督体系。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整理、记录、汇总与核对,不仅能迅速及时地提供管理所需信息,而且能使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会计分析精细化
会计分析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依据。会计精细化分析主要是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从多个层次去跟踪,以发掘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
(六)会计考核精细化
要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的执行效果,必须建立精细化的会计考核制度,避免执行不力和制度虚设现象。通过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引导、培育、推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让勤恳细心的会计人员得到更多的实惠,让粗心大意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破坏企业经营管理的会计人员得到应有的惩罚。
三、精细化管事,军事化管人,全面推进会计核算精细化
(一)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集团公司制订了会计人员行为守则,明确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工作礼仪、行为规范等方面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同时,集团公司紧密结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变化情况,多次聘请专家教授和企业业务骨干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进行了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准则专题、财务情况说明书编制等培训,有效提高了集团公司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特别是集团公司坚持每年组织财会人员开展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山西省煤炭管理局、山西省财政厅组织的财会电算化竞赛活动,并在各级别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极大地推动了企业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完善制度建设,保证核算工作有章可循
制度建设是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精细化管理、构建企业财务文化归根结底要用有型的管理制度规范核算、回避风险、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每项具体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制度建设方面,集团公司一是对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整合规范。近年来,公司重新修订了预算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成本费用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算管理办法等十几项制度;二是依据推行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制定一系列新的切合实际的规定和制度,包括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办法、财务机构和人员管理办法、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办法、会计委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办法、租赁会计核算办法等十几项制度,对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精细操作标准进一步细化,形成了一整套严密有效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标准。
(三)积极开展会计质量达标升级活动,实现量化考核
集团公司实行会计系统等级化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遵循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本着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制度健全、规范管理、素质强化、促进工作的工作思路,通过组织发动、对照检查、检查验收等措施,积极开展会计质量达标升级活动,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该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千分制考核,满分为1 000分,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达标”、“三级”、“二级”、“一级”。考核标准分为8大项102小项,具体到会计核算工作的每一步骤、每个具体核算对象。考核验收工作在当年7月份和次年的3月份进行,按工作实绩逐项考核评分,按实际得分评定标准化等级。通过量化考核,严格奖惩,对于先进单位的第一、二、三名,分别奖该单位月绩效工资的3%、2%、1%,并对已经达到标准化等级的单位颁发锦旗和证书。此外每半年集团公司还从包干工资中列支30万元,用于奖励会计质量达标升级组织管理人员;对于评级末位单位予以处罚,罚该单位月绩效工资的1%,对会计质量标准化工作差、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单位,加重处罚、限期整改和通报批评。未按规定进行整改的,要把财务部门负责人调离岗位,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通过这种严格量化的考核体系,形成长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了财会队伍管理和会计业务工作的更好完成。
(四)细化会计核算,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在会计核算实践中,集团公司建立顺畅有序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严格遵循《山西焦煤会计核算办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经济业务的特点,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财务报告等进行了连续、全面、系统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财务信息,保障了会计信息质量。
(五)注重成本分析,强化成本控制
篇10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会计核算 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不仅要形成一系列的财务和成本指标,成为现代施工企业在市场决策时的依据,同时也要依靠这些会计核算指标进行分析,为改进现代施工企业管理成本,降低现代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关于对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状态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施工项目周期长、在会计核算时分期付款比较常见,同时,又由于施工企业又存在不同情况的工程外包,使施工企业与具体施工项目之间各种不同的交易活跃因素的影响,更增加了现代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显现的特殊性,这些复杂的情况,都要求在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时,要给预足够的重视。
1.1现代施工企业核算对象的特殊性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独特性。一方面表现在,现代施工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原则是以单个项目来进行的,这样才能够比较不同施工项目的成本状况。另一方面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表现在内部,因为施工成本核算,主要为原材料的成本、机械作业成本、人工成本、辅助成本等内容,这些具体的成本使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有别于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
1.2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独特性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一般是指具体采取的方法,例如,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方式是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这样的现实需求,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可以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降低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成本。
1.3 现代施工企业工程结算的阶段性
现代施工企业项目施工周期较长,一般的施工项目也需要半年以上,跨年度的项目也不在少数,因此,现代施工企业会计结算一般要采取分段的方式,这就要求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要及时将施工企业的欠款和收账款进行确认,要实事求是的根据施工项目的进度采取适当方法来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估测,为施工企业的决策提供必要的经济数据。
2.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状态
在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虽然《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已经在技术上规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事项,但由于现代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的所在地点的范围广,存在着一些异地施工情形,而各地区对施工项目的税收政策又不完全相同,使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增加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2.1 现代施工企业事前事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现代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是事后核算,也就是要求核算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后再进行会计确认,但如果会计核算工作对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没有实事求是地凭据。就很难得到实事求是地事后核算。目前,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还没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此外,对于现代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虽然在具体的施工项目中都有制定标书,在会计核算是可以通过标书来进行基本的财务工作核算,但由于这种核算在启动过程并没有引入现代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从财务的角度对启动初期的企业经费进行核算,必然使事前核算出现不足之处。在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中,如果现代企业财务人员不参与到企业运行项目经费的支出管理,还只是围绕记账人的角色,就难以发挥财务监督者的角色。
2.2 现代施工企业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指导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但部分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如将一些间接费用直接纳入成本核算,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就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差错。由于施工项目周期较长,还存在着成本费用的会计年度确认问题,很容易导致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2.3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现代施工企业会计信息,部分经济活动未能及时地反映在会计报表中,由于现代施工地点较为分散,在经济活动发生时,相关责任人不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由于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还有现代企业其他部门与项目之间的业务往来等内容,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从实际情况来,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对核算方法的选择问题,难免出现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不高。
3. 加强和改进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针对我国现代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形,加强和改进会计核算,一方面要从会计人员这一核算的主体入手,另一方面要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核算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3.1 现代施工企业培训与引进的对策
在现代施工企业培训与引进的对策,要以未来会计核算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会计人员培训方案。根据现有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现代施工企业的特殊性,选择培训机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的总体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核算人才,要在对会计核算有效分类的基础上,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3.2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核算制度的对策
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核算制度,积极组织学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按照这些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核算办法,对照企业现行的核算制度,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特别是,由于某些原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施工企业要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处理,并保持处理的一致性。
3.3 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对策
为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核算要加强与业务部门、辅助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孤立地进行会计核算,可以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如对项目进度的测算,除按照既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避免出现“账实分离”。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核算结果能够保证具有真实和准确性,能够在企业整体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
结语
新时期关于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是发展现代施工企业的必由之路,现代施工企业要发展必须认真从会计核算做起,使现代施工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海燕.加强和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3)下旬刊: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