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范文
时间:2023-04-09 05:1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与教学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论
一、何谓“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引入教学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一种教学模式的构成包括五种要素:教学理论,不同的教育思想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要素,对其他因素其制约作用;教学程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
经过学者的概括和总结,比较成熟的一些教学模式有:接受模式、探究模式、发现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模式、情境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加涅模式、奥苏贝尔模式等等。
1、在华南师范大学,采用先理论学习,再能力培养,然后校外实习这种三级跳远式教学模式。独立增设了以培养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的“课程与教学论实验”课程。美国芝加哥大学很早就创办了课程实验室,目前美国各州及其学区普遍设置课程与教学实验室。该课程是一门将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加以应用的实验课程,与课程与教学论这一理论型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原理与技能的关系。
该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的空白区域,在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但从目前就我国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普遍推广的可能性较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上海师范大学,采用“三位一体方案”的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中,重点关注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学习、教育实习以及科研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严密的教学方案、采用新型的学习方式、建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等措施;在教育实习环节,开展“以公开课为研究课题”的教学及研究活动,使学生在中小学真实情境里,围绕公开课的选题经历一些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实习质量;该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体现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综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师范类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集中体现,在许多高校不重视学生毕业论文却更重视毕业创作的情形下,该校反而取消了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毕业创作,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目的就是培养能适应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稿素质美术教师。
3、华东师范大学的项目研究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即校内理论学习和微格教学,之后开展校外教育实习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在教学模式中渗透了以研究项目为主导的行动研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随时准备思考和重组课程的有知识、有创造力的人”,从而提高教师培育的质量。该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在项目研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联合社会各级美术教育机构,开发和利用社会美术课程资源,以此达到提高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有效提高“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
三、关于“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设计的思考
1.对高职高专“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理念、目标的思考
打破以往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课程设计以满足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师专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课程,称为就业导向的专业能力课程,其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方法称为就业导向的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模式。教师专业能力课程中的专业能力概念包括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两部分,它们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态度素质等教师从业需要的全部能力。
2.对“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计原则的思考
树立“三维立体”的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原则1:工具性设计原则——以教师专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
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课程是在能力本位课程观指导下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力”的内涵具有时空属性,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劳动组织形式的演变。“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正是完成对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系统学习,培养运用特定教学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原则2:针对性设计原则——以任务驱动、项目研究、行动导向设计单元课程
每个单元课程可以由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课程活动组成,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一个单元课程也可以看成一个课程模块。单元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以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教学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模式和课程教学原则。
原则3:序列性设计原则——以教学实践应用为目的多元范型教学技能技术课程
高职高专教师教育中的一些课程原则上不是按学科系统化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因此对课程内容尤其是技术技能课程内容可进行各种分类,并采用多种教学范式来开展教学。
3.对“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开发方法的思考
采用多角度课程教学开发方法
(1)从小学美术学习领域的角度实施横向立体的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可切合小学美术学习领域,设计课程和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从横向上拓宽学生对小学美术知识的直观教学认识
(2)从教学技术技能角度实施纵向立体的教学模式
就每一节课或每一单元课程来说,纵向的时间发展,即是课堂结构的组合,而各个课堂结构环节的活动开展都需要 教师具备不同的教学技术,如复习技巧、导入技巧、提问技巧、讲解技巧、练习技巧、归纳技巧、结束技巧等等。因此,从课堂流程的纵向角度,采用微格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教学技术训练即可环环相扣地开展起来。
(3)从小学美术学习阶段的角度实施螺旋上升式立体教学模式
小学生美术学习是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在不同年龄学习不同内容、不同技能、获得不同能力和方法。即使是相同课题,教授不同年级,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方法、以及评价标准都绝不是相同的,此即为螺旋上升的立体模式
研究与设计“三维立体多角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各种教学技能和能力。就三年制专科层次教师培育的各类学校,毋庸置疑地应该向工具性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倾斜,以就业为导向的“三维立体多角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体现了快速、实用的特点,在短短的二年多时间内,培养出能上课、会上课的小学美术老师,避免了职前教育与从业实践的脱节,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形成强烈的专业认同、直观的小学美术课程概念,正真发挥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语文教师;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Its Teaching Theory”is the key course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emands for teachers, but also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in-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As for the discipline aims, we should not onl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teaching ,but also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students. As for the discipline contents, a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main courses, selective courses ,practical activities, research topics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for teaching method, it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Chinese, and coustrust a teaching mode with reflective practice as the core;as for teaching assessment, it should serve the in-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mary Chinese teachers.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构建与实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以如下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因素为思考基点。
(一)理论依据
1.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发展,洞察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与走向,以便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并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2.深入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所发生的变化,针对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构建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能够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任务并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师基本素质。
3.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的角度上,兼顾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将职前教育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整体考虑,在职前奠基阶段的本科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应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怎样的专业发展基础,以便打破原有的终结式培养模式与思路,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使师范生既能应对现实挑战,又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实依据
1.从课程取向上看,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法课,仍未能走出终结式培养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往往以理想状态下完美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素质)为终结性的培养标准,而很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四年的奠基阶段是不可能达成的。这一课程取向源自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认识上和理解上的不足,其后果是:在不断的技术性模仿与训练中、在严格的理论识记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中,师范生虽然暂时成为了合格的知识传递者甚或教学能手,但从长远来看,后劲往往不足。其原因是,这种急于求成的终结性培养模式导致了那些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过程中的失落,诸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研究能力等。
2.从课程内容上看,现有教学法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从而使课程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走进了枯燥、陈旧、繁琐的、理想层面的象牙之塔,远离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如此去武装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等同于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训练教师的思维与教学行为标准,其结果自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决策力的极其缺乏。尽管他们也许能够遵照相关的原则与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但他们所具有的是遵照执行的教学观,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而不大可能成为创造者,所进行的语文教学也往往会走上固定僵化之路,鲜有活力。
3.从课程实施上看,现有的教法课,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而在评价上又过于关注固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里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娴熟掌握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教育实践,但事实上,教育教学的理论却恰恰产生并发展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发展;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
基于如上思考,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上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从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与思考,力图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以期能更贴近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具体表述如下。
1.培植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会做经师,更为人师;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
3.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4.充分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并能够辩证分析针对如上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了解小学生学习如上内容时的心理过程并能据此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能够对如上五种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
5.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扎实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
6.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内容、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与评价;
7.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培养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日后在实践中发展的潜能;
8.了解本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激发师范生参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愿望。
在上述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学科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熏陶、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养成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尝试等,使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潜能。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为达成如上课程目标,我们所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学科主干课、学科选修课、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这四块内容作为整体的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阶段的二至四年级。见下表。
1.学科主干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旨在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主要内容为:(1)小学语文课程沿革与发展;(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4)识字与写字教学;(5)阅读教学;(6)作文教学;(7)口语交际教学;(8)语文综合性学习;(9)小学语文课程评价;(10)小学语文教师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微格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相关的教学实践技能。主要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案例的比较分析;(2)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教案;(3)分组进行微格授课,师生点评,并进行比较与反思。
通过如上两门主干课的学习,可以奠定学生初步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和真实情景下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学科选修课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和解释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学法指导等提供心理学依据。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方法”:为培养“研究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导引。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识别、理解、把握、处理好小学语文教材,并具有初步的编制语文教材的能力。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整合并加深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理论认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等:均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对不同内容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既关注教育教学的现实本身,又关注当下课程改革及前沿理论的发展,以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和准确把握。
通过如上课程的选修,学生至少能在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展,并具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能力。
3.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2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并写出书面报告;(2)至少听4节语文课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感受;(3)将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受、疑问与思考形成书面报告提交。见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对语文教育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并产生初步的思考,以为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
教学模拟实践:集中安排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学科主干课上,以微格训练的形式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经历一次以上较为成功的模拟实践。这种模拟实践也可根据教学情况在其他课程中进行。
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4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1)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整体把握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2)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3)至少听12节语文课,讲8节语文课,并能相互评课和独立进行课后反思;(4)能通过不同方式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或困惑,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深入思考和解释。教育实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为师范生从大学到小学、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从“准教师”到“教师”搭好桥梁、做好衔接,如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整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获得、教师角色的转化与确立、真实教育环境中自身内部冲突的发现与解决等。这一过程不仅是理论向实践的回归,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与跨越过程。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1]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走向。
转贴于 4.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小课题研究:主要分布在3—4年级。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将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供给学生。我们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并经历一次研究过程,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意识的激发。
毕业论文撰写:相当部分学生在理论的学习、实践后的反思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选择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题目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学科教师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全程指导。
学术讲座:贯穿于1—4年级。邀请一线教师或相关教学法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关注,强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拓展学术视野,培植学习与研究意识。
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将使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充足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
以上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块内容是彼此衔接、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它所追求的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就此,我们一方面要强基固本、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引领导航、提供持续发展之动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前已述及,以往的教法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和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微格训练、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并最终指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因此它不能仅存于大学课堂和书本之中,而应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应仅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语文教学世界中获得解放。
这就要求:第一,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足够量的教学案例,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第二,参与本学科课程教学的不仅要有大学教师,还应有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感受与实践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并对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就此,我院师生定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走访“基地校”,深入到课堂和教师备课小组,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情况,我们也常常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到我院进行说课、讲课,并进行课后交流。在这些交流中,建立起了一种互动互助的共同发展关系。这样做一方面使我院师生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培植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意,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本门课程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理论的象牙之塔中获得了现实的解放,教与学开始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正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摇篮。
(二)强化发展主体的参与性,构建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相应环境下的主体自我发展,职前教育阶段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为此,必须重新认识过去那种“理论必然决定实践”的理想假设,改变以“理论灌输”和“教学技能的机械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由“被规范、被加工者”发展成为自主性凸显的“主动发展者”。
1.语文教育观念──从灌输、传递走向建构与生成
毋庸置疑,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与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重要的,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问题是,如果这些知识、理论与观念不是“被传递”和“被灌输”的,我们该怎样促成学生的内发性需要,“使其内化成为师范生所认同的教育理念,为其专业行为提供一个理性支点”[2]?我们认识到,教育理论只有真正唤起教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真正引起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层思考,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那些直接的告知和给予往往是徒劳的。因此,本学科课程不应是一套原则规律、操作规范的照搬,我们所应关注的是师范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和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
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以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为学习基础,以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究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含模拟实践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主体语文教育观念的建构与生成。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纯理论、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行动中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广泛采取除自学和必要的教师讲解之外的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如现场观察、案例讨论、教育调查、合作研究、教学实践等,以便创建一种以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为中心、多种教育形式交叉互动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内隐的语文教学观念的确立,在不断地感悟、学习、实践、反思、修正过程中,促成他们头脑中有关理论知识的整合、认同与建构,实现个体教育知识与观念的统整与提升。
2.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强化与更新
语文教学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教育学的有关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3]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切实加强师范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步入职业生涯提供必备的专业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明确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如朗读、演讲、沟通、文字(含网络)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三笔字等;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和教学实施(导入、发问、强化、组织调控、作业编排与辅导)能力等;另外,还要求学生能具有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第二,制定基本技能训练的质量标准。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是在四年的职前教育阶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入学阶段我们就把相应训练内容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提供给学生,使其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自身情况择期参加学院组织的达标测试,四年内要完成所有基本技能的达标。第三,建立科学的技能培训机制。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引导下通过自主训练与切身实践而达成的。因此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给学生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并安排相对集中的微格训练。同时,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也体现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4]而在职前教育阶段,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加强,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小学语文教师。
3.实践、反思与研究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而以实践为中介。“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5]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6]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我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二要尽可能多地采取案例教学形式;三要增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调反思环节;四要组织各种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实状况的研究研讨活动。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是学习本学科课程的感性基础。因此在学习本学科课程之前,我们安排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小学,深入课堂,接触小学生和语文教师。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全方位的直观了解,另一方面也会促成他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初步思考,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自觉并培植起初步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与讨论,缩短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而且,伴随着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所隐含理论与基本原理的被揭示,学生头脑中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也进行着不断地重构与生成。不仅如此,它还能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增进解决小学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以微格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模拟教学实践,要求师范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相应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并接受师生的质询与评价。这是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过程,也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实践是学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全面展现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进一步整合与修正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指导过程,强调时效性,以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能基本建构起职前阶段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性知识。
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为大背景的各种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职前教育阶段始终,但集中安排在三、四年级。这种反思与研究是基于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以小组形式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则与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这个环节能较好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本学科课程的“实践—反思—研究”系统,这一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拓展、改造、提炼和唤醒着师范生原有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和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着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一,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7]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得以建构,诸如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景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第二,反思与研究能力的加强。我们认识到,教师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学会怎样去运用新的理论知识,而在于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这是由小学语文教育的复杂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而只有对教学实践本身的行动研究才是创造与发展的源泉,它也就成了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成为一名创造性教师的必要条件。
4.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封闭、独立走向自主、开放、合作
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8]这就要求本学科方向课程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内容由封闭变开放,学习形式由独自状态转变为更多的合作形式。这种自主、开放、合作的学习形式其益处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可以养成基于不同背景的思考与研究能力;可以培植学生的怀疑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教师职后进一步发展所应必备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使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教学评价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本学科的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在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在评价的方法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而评价主体又较为单一。这种关注了终结性而忽视了过程性、关注了现实性而忽视了发展性、关注了内容的固定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意与创造性的评价方法,很显然不利于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此,我们认为:第一,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对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把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二,评价形式与评价主体多样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书面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2]阮成武.小学教师养成方式变革与初等教育学课程使命[J].课程·教材·教法,2002,(2):65—68.
[3]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49—53.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
[5]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6]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49—52.
篇3
关键词:;课程论;指导作用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工人运动的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体系包括三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它在对各学科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重要。其中,理论哲学这一部分对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的指导作用也尤为重要。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哲学对课程与教学论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以下四大方面。
一、哲学的价值取向对课程目标确立的指导作用
课程目标的确立既要受到时代的影响,也受到人对于自身本质的思考。纵观历史,我国封建社会,无不要求考生研读的是四书五经,会的是做人的道理。在中我们开办新式学堂。对于课程的功利性大家已经深有体会,但是,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让我们不得不从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来反思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哲学作为人民的思想武器,始终立足人民观点,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人是要全面发展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对人民教育出现了本质异化。“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扈中平教授认为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首先是人的“完整发展”,其次是人的“和谐发展”,再次是人的“多方面的发展”,最后是人的“自由发展”。
回首数十年我国课程改革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我国的课程目标既提倡过社会中心课程目标,也受过知识中心课程目标的影响,但是现在新课程目标在对以前课程目标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课程要把现代化的知识传授给儿童,促进儿童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最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也就体现了哲学价值取向对课程目标选择的指导。
二、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对于课程求真的指导作用
哲学本体论解决的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于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学的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另外,哲学的认识论解答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在本体论上,哲学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在认识论上,马克思主张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随着“实践――认识――实践”循环往复而不断提高,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实践是判断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对于我们课程知识的设置、课程实施和最终效果的取得都影响深刻。
具体说来:的本体论、认识论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理论到理论的知识学习方式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治学态度。课程中科学知识传授是重点,同时也鼓励学生重视意识的力量、发挥自己的精神力量来学习最终改造社会。教师对于课程的实施要合乎规律,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要求我们在开展课程编制时,课程知识要向实践开放,课程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反复事件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检验新课程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换句话说,哲学的本体性和认识论是我们课程编制、实施过程中如何“求真”的指南。
三、哲学辩证法思想对整合课程及其评价的指导作用
如果将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运用到教育、课程领域,教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其次,联系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既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联系;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既有结构的联系又有功能的联系;既有数量的联系又有质量的联系。哲学这种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对课程编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根据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思想,无论是从学校课程的设置,还是从学科内容的编选,都应该注重内在的联系性。再次,哲学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充满着矛盾,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观点,使人们能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评价课程,做到既看到优点,又看到其局限性。
综合课程符合哲学辩证、联系的观点,但是它不可能一出来就是完美无瑕,这样那样的缺点会不时爆发出来,我们对其评价也要坚持辩证思维,化不利为有利,整合一个尽量科学的综合课程才是我们对综合课程应有的态度。
四、哲学发展观对时代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持续时间很长的经济危机,就在这个现实背景下,永恒主义课程产生了。它认为科学主义毁了人性,资本主义的复兴需要人性的复兴。所以,关注人文性教育就成为了永恒课程观的核心。
在哲学看来这不过是课程观厚此薄彼的一种体现,因为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哲学家把人们道德堕落归结为对科技丰义和物质主义的痴迷而造成精神及文化堕落的因果分析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就永恒主义课程来说,它注意到了科技对人的影响,但是忽略了人文性和科技主义的协调发展。根据关于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非但不能把“永恒的知识交给人类”,因为事物都在发展,静止也只是相对的,而是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考察事物、时代,注意课程现象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根据科技发展、教育改革深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我们原有的课程。
篇4
【关键词】模因 模因论 英语写作 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如何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那我们常用的如背诵、模板仿写、联想等方法是否真的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呢?很多教师并不认可这类教学方法,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应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以及应试实践中却会发现,背诵、仿写等方法确实对提高写作成绩是有效果的。那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对帮助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
二 理论背景
1.模因和模因论
模因论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以及文化本身具有的传承性这些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
模因论的最核心术语就是模因,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新达尔文主义的倡导者R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Dawkins在探讨了基因自我复制、相互竞争以及促进生物进化的基础上,在最后一章中提出模因这一概念,用以解释这一通过非遗传方式传播的特殊的文化传播方式。Dawkins认为除了基因以外,还有另一种复制因子,这种复制因子是文化模仿和传播的基本单位,它类似于基因gene有要求被复制的特性,所以将这个因子命名为模因。
2.模因的传播复制周期
Francis Heylighen教授认为,模因的复制传播周期需要经过以下4个阶段:
(1)同化。模因能够被宿主注意、理解并接受。注意指的是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足以引起宿主的关注;理解意味着宿主可以将该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新模因与宿主已经存在的认知体系相适应,就有可能被宿主所接受。
(2)记忆。只有在宿主记忆中长期停留的模因才可以是成功的模因。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越长时间,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3)表达。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才可以被广泛传播。这一转化的过程就是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突出的表达手段就是话语。
(4)传输。模因的传输需要通过有形的载体或媒介。模因的载体可以是图片、光盘、声音、网页等。在传输阶段中,模因从一个宿主被传输到另一个或者更多个潜在的宿主。
3.语言模因
语言模因是指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客观规律。在语言交际中,语言的选择与使用的过程就是各种模因或模因复合体相互竞争的过程。
国内语言模因理论研究主要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诠释社会语用中的诸多语言现象,涉及语用、修辞、认知等领域。
三 模因论与英语写作课程教学
1.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背诵、仿写、联想等。这些方法都会遵循一个规律,就是通过复制背诵的内容,结合学习者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把复制的内容进行加工,然后联想得出新的信息模式,在这样周而复始的重复和积累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就会得以提升。
从模因论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复制和模仿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复制和积累,学习者的大脑中都会形成一套写作的框架模板。写作模板一旦形成并被记忆,模板的框架一般都不会有太多改变,而这种稳定性正符合了成功模因发展的高保真性;再者这种稳定性也会使得写作模板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学习者的应用起到很大的作用,于是它们就被保存下来并进行传播,这种特性也符合成功模因发展的长久性。这也就是说,写作模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是一种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
事实上,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写作教程中也有很多供学习者参考的写作模板,这些模板在经过背诵、仿写、联想等过程之后,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2.模因论对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启示
(1)同化阶段。依据模因论,语言进化发展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同样,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学习者要想成功的模仿模因,使模因得到复制传播,首先需要确定被选择的模因。这就告诉我们,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合理规范引导对于学生的优先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分析那些信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效且有益的,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阐述,使学生便于理解和选择。这些被选择的信息就将成为学习者背诵和模仿的模因,而为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打下基础。
(2)记忆阶段。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背诵方法就恰好与模因的记忆阶段所吻合。学习者在经过了同化阶段的选择之后,对记忆阶段的模因进行背诵,为今后的写作存储大量的仿写材料。
根据模因论,语言材料在学习者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复制和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将他们在同化阶段所选择的信息加以分析整理,将内容要点、结构框架、重点词汇等总结出来,供学习者参考记忆。这些记忆材料被广泛记忆后,就成为一种成功的模因,被大量的复制和积累,帮助学习者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3)表达和传播阶段。何自然指出语言模因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所谓基因型就是相同信息的异型传播,而表现型就是不同信息的同型传播。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的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仿写或者联想的模式就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学习者在经过了同化阶段的选择和记忆阶段的背诵之后,就会在所选择和背诵的写作模板材料进行仿写或者联想再加工,这一过程就是写作模板材料模因的表达和传播过程。例如,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会直接对所选择记忆的框架进行模仿,只是改变了框架之中的内容填充,这个就符合表现型的模因传播方式。当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些句型经行变换或者灵活运用就是基因型模因的传播方式。
四 总结
通过从模因论的角度对写作教学方法的分析,可以得出,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提倡让学习者进行模仿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我们常用的背诵、模板仿写和联想等方法对于学习者长期的语言积累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效的。当然教师正确、科学、积极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F. Heylighen.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A]. Cybernetique, Namur: Association Internet, 1998
[2]R.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 OUP, 1976
[3]李执桃.模因与商务英语写作[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篇5
但是,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也不断产生和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音乐教育改革中必然面对的普遍性问题,需要我们探寻解决的途径和对策。为此,我们认为,只有积极地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坚持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建设,才能使课程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尽管课程的基本架构已经建立,并且在课程实施初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课程的建设离课程教学内容的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力气去建设。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会制约课程的发展。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课程体系有待科学论证和渐趋完善
本课程体系的建构,虽然在前三轮的教学实践中已显雏形,但作为一门新设立的课程,由于没有现成的课程体系作为参照,必然给课程的建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课程教学需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建构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就显得更为迫切。
我们认为,科学的课程体系首先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一是“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科学的课程体系应体现在各教学单元的内容、教案、授课方式、授课模式、评价方式等重要环节的科学和完善;二是要追求“音乐教育学”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这方面,“音乐教育学理论”和“音乐教学法”相关课程的建设也对本课程的开设起着支持作用。没有这种支持,单一的课程建设从整体的角度看,也是不够完善的。
(二)教材建设有待加强,以形成使用稳定而内容充实的校本教材
在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虽然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供借鉴和参照,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基本保证。但是,作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其教材应当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更具有自身特色的、更能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相适应的教材。经过几轮的教学,通过对原有教学内容的消化、理解,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体验和了解,特别是与学生学习经验的结合,我们的体会更为生动而具体,这时,就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充实。
另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参与,也不断给我们以启示,不断给我们提供新的教学经验。因此,我们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汲取好的教学经验,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把加大教材建设、形成使用稳定而内容充实的校本教材,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加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建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加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建设。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
所谓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①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把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应该这样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应纳入各国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美国、德国、前苏联和日本等国的音乐教育理论以及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等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2.应体现我国音乐和艺术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成果。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标准的研制及其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和编创等。
3.应包含通识性的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理论知识。这方面主要内容有“课程与教学论”、“艺术课程与教学论”等。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
在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后,我们感受到: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这涉及到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问题。这方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积累经验:
1.在理论讲授时关注课堂效果
本课程的讲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内容,否则就不能体现“论”的性质;但如果过分强调操作性知识内容,又会与教学法的授课没有多大的区别。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课程教学仅限于对理论解释和对概念的界定,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显然也是行不通的。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会与教育学理论课程内容相冲突,削弱课程的性质,不能凸显“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特点。另一方面,过分侧重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难免偏离教学实际,课堂上学生容易犯,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
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可采取的具体方法有:
(1)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概念的讲述。具体的做法可以有不同的步骤:一是可以先讲有关的理论,同时结合一些教学案例,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论进行说明,使学生易于理解;二是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两个案例,然后分析、说明这些案例中蕴含的规律,并提出一些可以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发表对这些教学案例的看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去认识相关的理论。这样做,实际上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与课程共同成长”的教学目标。
(2)结合学生的音乐活动和经验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音乐课程目标设置的教学时,对于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讲述,不宜单纯从理论到理论进行讲授,而应结合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经验、感受和认识,对为何要在教学内容设置时,在教学案例的编创中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音乐经验扩大到各种音乐生活经验中去。可以使学生从音乐教育学的角度,对如何在教学内容的安排、选择和编创中,也包括在对音乐教学的教学评价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课外学习
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直以来都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但仅仅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不够的,在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课外学习的指导,关注学生课外自学能力的养成。这是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教学内容是有限的,在课堂上学生学不到足以保证其专业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而更多的是靠课外学习来获得。因此关注学生课外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就显得更为重要。
重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任何课程教学中都应关注的问题,本课程也不例外。学生的课外学习,仅仅依靠课外作业的压力来学习是不够的,只有当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的时候,这种内在的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在学生具备了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外自学能力之后,才有了形成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可能。
(三)加强课程评价制度的建设
“课程评价就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即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课程编制过程、课程计划和课程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②“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③对于一门新创设的课程来说,为了更好地促进课程建设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有效的措施可有多种:
1.凸显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在课程实施中,应当尽量凸显评价的激励作用,而尽量避免评价的制约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能够通过评价机制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这方面主要的做法,一是组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面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发言、提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鼓励学生之间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作相互的评价。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可以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讨论。事实表明,这种学习状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于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提出有创意的、建设性的意见,即使有不完全正确的方面,教师也应及时肯定或给予鼓励。当然,教师也不只是一味肯定学生的意见,而要作恰当的引导,结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
评价,就一定意义说,就是坐在你的身边对你进行帮助。这就意味着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对教师和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使评价在课程的实施中真正起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促进课程发展的作用。比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把握等方面,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无法避免的问题。当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对授课教师进行责难或指责,而要在提出以鼓励为主的建设性意见的同时,进行教研活动,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进行研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把评价发挥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
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宜简单地批评和责难,更不能嘲笑和打击,而应采取比较和谐的方法,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
三、加大校本教材建设的力度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新创设的课程,在教学中由于没有现成的、较为完善的教材可供使用,因此,加大校本教材建设的力度,在课程实施中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它有利于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
(一)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授课教师认真编写授课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对教案和教学笔记做更为详细的编写。同时进行课例、课件的编创和制作。要完成好这一步骤的各个环节,教师必须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阅读、整理、归纳和概括,这样实际上也就形成了校本教材的初稿。
1.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的层面上取决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把握和运用,而校本教材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新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均成为我们的教学参照物。同时,我们还收入了一定数量的艺术教学领域的优秀成果和校本教材《小学艺术课程与教学》充实其中,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由于这本教材中收录了我院几届学生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动案例,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信和亲切,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教师在使用这样的校本教材时,也会用亲身的经验和感受与学生交流,使校本教材在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2.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还表现在编写能力和质量的高低,这是衡量教学团队整体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通过校本教材的建设,可以达到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目的。有的老师说:“教材的编写虽然很辛苦,但是从中得到的更多是收获后的快乐。”在这种对学术研究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下,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就会有不断的提高。
(二)校本教材的建设是保证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保证课程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校本教材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起作用。但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熟练运用,不可否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校本教材的建设,教师对教学内容会有深入、宽泛的了解和认识,在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反复思考中,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把握,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
2.校本教材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力。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手段。随着教师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可以成为一种反思性教学。这样的反思能力的形成,也必须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把握基础之上。
3.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的音乐教师,不是仅仅能教好书就可以胜任本职工作的,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更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必然。总之,加大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也是保证课程建设和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结语
从实践中我们得到这样的认识:即使是地方院校,只要能够从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加强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加强课程评价制度的建设和加大校本教材建设的力度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并且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各兄弟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和发展中好的经验,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把这样的课程开设得更好、建设得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3〕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曹理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美]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①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②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③[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5页。
篇6
关键词:信息论基础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84-01
由于“信息论基础”这门课程是应用近代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编码和通信的科学,是概率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理论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1]。该课程的概念抽象且数学公式较多,前后相互交错,知识体系繁杂,对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要求高,加之课时紧、授课时间短,对于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授课过程通常从基本定义出发,讲述原理,给出相应的数学描述或数学模型,对性能做出理论分析,伴随一些重要的定理、证明、推导等等[2]。这些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决定了该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内容广泛、课时短。
1 目前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该课程理论性强,数学公式推导多,比较抽象,侧重于对实际通信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而有关通信系统实现的内容,一般只给出系统实现的思路或框图,很少介绍具体实现,与实际的系统实现距离大,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3]。大部分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并不能对信息论基础讲授内容做到深刻的理解,基本上是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这使得学生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时产生较大困难,如在毕业设计和创新型实践中,学生经常不知如何下手,一片茫然。虽然有相关的辅导资料可以查阅,但本科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自学能力还较差,不能单靠学生努力来改变现状。
2 筛选和提炼教学内容
我们需要合理筛选和提炼信息论基础各章节教学内容。目前采用的教材——《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其各章节内容主要囊括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波形信源和波形信道、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有噪信道编码定理、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无失真的信源编码、信道的纠错编码、网络信息论、保密系统的基本信息理论等,部分内容与《现代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扩频通信》等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若完全照着教材讲授会浪费课时而学生又没学到新知识,但又不能完全撇掉这些重复内容不讲,因很多学生已经忘记前期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若不稍加复习会影响他们接收新的知识。而后期课程重复的内容,若不在课堂中有效串讲,学生会误以为这个内容不重要,并对整个通信系统的认识不完整。因此,合理有效地筛选和提炼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
我们经过前期探讨研究,计划从三方面来解决问题。
(1)先将信息论基础中重要又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提炼出来。
(2)然后依据软件语言的特点,通过图形、曲线、文字、动画等方式来将知识点展示出来。
(3)最后把各个相关联的知识点串起来,进行系统演示,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目前很多教材给出的例子并不尽人意,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帮助说明解释,对于成功讲解该课程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大量查阅相关的国内外经典教材,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选取经典的例子。这样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很有益处,能大大增进课程教学效果。
3 教学实际应用
在对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与现有的通信技术同步,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与实际应用较为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因此,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到所学习的信息论的有关知识是与周围身边事物密切相关的,所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将会大大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动力[4]。在教学实践改革中,我们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利用Matlab强大的可视化功能,把信息论基础中抽象的理论公式以直观的图形展示,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搭建实际无线通信系统,如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具体包括数字基带仿真、服务发现、局域网接入、电话网接入、语音传输、数据传输、图像传输、无线多点组网、通信性能评价和GSM/GPRS接入等技术,以帮助学生建立实际通信系统概念。
(3)将我们教研室的教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集成于软件中,并用于教学,让学生能及时了解通信的新技术。
(4)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这套软件平台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语言进行独立设计和开发,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查阅文献,确定设计目标,设计系统方案,计算仿真参数,直至搭建系统仿真平台,测试运行结果,改进系统设计等具体工作,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有力的锻炼。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筛选和提炼教学内容以及大力加强实际应用在教学中的渗透,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而且大大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等.《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20):18-20.
[2] 曹雪虹.信息论与编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内容是完全按照平面设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而设计的。平面设计专业的相关职业岗位,如海报、标志、广告、杂志、美编、画册、书籍、报纸、产品样本、网页、企业形象、招贴、挂历等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字体与版式设计的相关知识,因此,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以职业岗位需求设计仿真项目实训的针对性更强。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为例,教师在具体授课时把公司的一系列具体案例带到课堂中,模拟社会工作场景,真正让学生学习进入一定的工作状态,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学习的目标也更明确。除此之外,教师还设计一些仿真项目,如设计在线的一系列比赛项目、学生的创新课题等,当然这些完全依靠课堂时间是解决不了的,还需要课后在工作室由教师辅导练习。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高职学生的生源素质现状不甚理想,这在王康健先生的文章《试论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的教育美学》中“高职高专生源素质现状分析与思考”模块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基础差、能力弱、学习态度不积极、自控能力差等特点要求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其学习之外,还要有具体的考核标准,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学生实现主动与被动交互学习,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考核更应该有具体的量化考核方法。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的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考核方法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内容有基础设计分项、优秀经典案例学习分项、草图分项、项目实践过程表现分项、创新创意分项、习作分项、作品分项等,每个分项按一定的比例结算成绩。这种考核学生的方式相对科学,学生容易接受,也相对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对于作品的主观印象而对学生工作过程中的努力等客观存在因素的忽略,也减少对学生积极性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以工作室化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法
工作室化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法是近几年高校比较流行的方法,工作室作为教学的一个载体,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偏重于技术层面的学习。当然,每个学校的工作室都不同,呈现的教学形态也不一样,即使同一高校或同一系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工作室也不尽相同,唯一不可否认的是以工作室化制度培养人才的方法确实行之有效。工作室化教学是对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正常教学的有益补充,相对来说教学环境也更加开放,学生在较为放松的状态下学习需要的知识,也能更好地与市场结合。学生主要利用中午、晚自习、双休、节假日及其他一切没有课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实训学习。学生管理自己,自己掌控学习安排,工作室完全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进入一定的工作状态,主要形式表现如下:
1.以项目为载体锻炼学生能力
(1)外来项目外来项目主要是指教师将承接的平面设计社会项目带到工作室,指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可以极大锻炼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方面的能力。正如王康健先生的文章《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到的“高职高专学生作品创作思想的观念转变”中的一个方面,即“变‘习作’向‘作品’转型”,使这种创作活动组织产生具有社会性质、艺术性质、价值性质等的智力成果,这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学生自己在社会上联系的项目,属于初级阶段带有创业性质的锻炼,实训这些项目可以更好地与社会、企业有机结合,进行实战,充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夯实字体与版式设计的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更培养了学生面向市场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2)校园内服务化项目校园内服务化项目主要是校园内学生会、学工、校园活动、竞赛等多方面的海报、标志设计,属于服务性质的项目,工作室承接此类项目对于锻炼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方面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2.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激情在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的课中、课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平面设计比赛,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政府主办的、协会主办的等。教师将其参赛启事一一收集并打印出来,张贴在工作室的墙上,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比赛参加。对于获奖的学生,学院和系部每年都会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很容易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晚自习、节假日里学生都会在工作室内辛苦劳作。对工作室制度的探索无形中营造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而且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也容易出成果,学生能力得到平稳提升。
3.大学生创新课题导师制辅导,构建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每年教师可以带领一批学生组成团队,共同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沟通、协作。项目分工明确,遇到困难大家互帮互助、解决问题。教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既加强了知识技能的学习,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学之间的友情。项目所培养的团体意识、合作交流的精神也是以后就业单位所需求的人才素质。教师“导”得有技巧,也很艺术;学生“学”得很自然,顺理成章,觉得字体与版式设计知识学起来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4.合理评价艺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字体与版式设计工作室必有其一定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方式。以工作室平台、实训项目为载体,配合正常的课程教学,其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杜绝一些影响学习的因素存在;要让学生学得其所,正确地评价对其是一种促进和鼓励。工作室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运用自身的行为,尤其是语言艺术,真诚、生动地从各个层面教导、影响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服、打动学生,感化学生,才能真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大土木;教学现状;专业责任感;工程思想
《土木工程概论》是“大土木”各专业方向的入门性质的课程,是构建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我校作为地方性教学研究型高校,其土木工程专业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出发,培养目标定位于: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施工企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服务于土木建筑事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入学后最早接触一门专业课程,肩负着把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使其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激发其学习兴趣的重要使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奠基与导向的作用。
1课程开设的意义
1.1课程开设背景
1998年教育部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新目录中土木工程专业覆盖了建筑工程、交通土建、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8个专业领域,成为一个宽口径的大专业。在“大土木”历史背景下,高校教师迫切需要向学生介绍“大土木”的教育思想和“强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教育理念。土木工程具有内容广、支系多、科目繁等特点,涵盖领域极为广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大土木的高度,对学科全局有充分认识与把握,毕业后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与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1]。为满足以上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土木工程概论》势在必行。
1.2课程定位与任务
《土木工程概论》的开设立足于“大土木”的理念,定位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高校通过不断动态扩充教学资源、持续开展教学研究,提倡教师“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和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和提供平台[2]。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大土木”的专业范畴:一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土木工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和发展情况,初步构建专业基础知识;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和有逻辑性的工科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课程教学现状
2.1内容多,学时少
作为一门引导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到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材料、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项目管理、防灾减灾、建筑施工等,涵盖十分广泛,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及效果。经调查,《土木工程概论》一般设置在大一上学期,受到军训等入学教育的影响,授课学时最少的只有16学时,最多的是28学时,多数介于两者之间。较之一般课程的36学时,如此少的学时,是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
2.2对教师要求高
教育部要求:要配备对土木工程有着深刻认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门概论课。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承担着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或指导研究生作科研与生产,该课程只能由年轻的讲师承担。青年教师通常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而对于其它方向则知之甚少。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讲述工程实例时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3],从而难以到达培养目标预期的效果。
2.3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第一,合理取舍授课内容。任课教师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在有限的课时讲清楚基本知识、重点及难点;针对各校专业方向,有侧重地详细讲授有关知识,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内容、性质和特点有系统的了解;授课内容尽可能反映该学科在近几年所取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绩。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该课程涉及工程领域较多,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背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开办的学校应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实践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骨干教师,并定期的派出参加工程实践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进工地,工程师进课堂”。第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利用资料室、图书馆或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弥补课时过少的缺陷。
3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1丰富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一如,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土木工程问题提到课堂的层面上来进行讨论。首先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解决,实在有争议的,再由老师进行提示解决。这种模式既能有效的防止思维上的定式,也能有效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二如,实景式教学:讲授建筑物基本构件如板、梁、柱等时,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基本构件的布置及形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并结合荷载传递的基本路径知识去理解和掌握荷载传递的基本原理、基本构件等有关知识。三感染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些重大工程和有重要影响的土木大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例如,世界上第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历史与意义,耳熟能详的“水立方”和“鸟巢”,茅以升老前辈如何修建钱塘江大桥‘梁思成的建筑思想等等。
3.2分析工程事故案例,培养学生专业责任感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对象涉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课堂中可以引入一些实时的工程事故案例,特别是对人为造成的事故案例,让学生时刻认识到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对刚入门的新生灌输专业责任感,使其入学开始就养成严谨的工程观非常重要[4]。例如杭州地铁工地塌陷(2008年);上海在建商住楼整体倒塌(2009年);辽宁抚顺市月牙岛西桥竣工前垮塌(2012年);遵义楼房倒塌半栋楼断裂如悬崖(2015年)等等一些案例。通过工程案例的讲授,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些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哪些是人为,哪些还是理论技术缺失造成的,并且发散思维提出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案,培养专业责任感。
3.3注入工程思想,培养大工程观
现今的“大土木”范畴并不是之前土木相关专业的简单归并,而是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与扩展。“大工程观”的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5],是以“整合、系统、应变、再循环”的视角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思想。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合科学地灌输工程思想,将历史人文内容、哲理贯穿于教学过程,逐步建立基本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环境意识和人文意识,并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工程思想教育一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总目标和本专业学习的关系,启迪学生把祖国的前程与个人的历史责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自己学习和成才的主动性;二是揭示本专业和工程事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发展对他们在知识、能力、观念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帮助学生在总体上认识学习的目的、方向、任务和规律,认识各门课程在本行业和工程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6]。
3.4了解专业构成,方便学生职业选择
近年来,各高校新开设的土木工程专业都属于“大土木”的培养模式。一般而言,学生在大二或大三年后自然会选择一个或两个的学习方向,这些学习方向的形成,除了部分家长或老师指导外,多数由学生的兴趣来决定的。而这种兴趣又是建立在学生对大土木各方向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所需知识和就业前景”等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在目标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拓展专业知识面,促进学生更好的择业与发展。
4结语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任务的特殊性,以及涵盖内容多、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因此,只有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进行认真分析,才能确立共同的教学目标;只有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和探讨,才能促进该课程的教学发展,才能体现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琰,等.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9).
[2]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3]方薇,等.《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广州化工,2014(7).
[4]颜荣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3(1).
[5]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中职生的必修课,它与其它课程一起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小学数学教师的重任。由于很多中职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来讲授这门课程, 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也不能让学生获得需要的知识。在担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期间,笔者意识到实践操作能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数学。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师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不仅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更要加强实践环节,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真正地用于指导实践,在丰富学生数学教育理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指导学生开展案例学习
案例学习是指教师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在课堂上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方法。案例学习是把《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了生动的教学例子,它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案例可以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一些失败的案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优秀文本教案和课件,让学生了解在教学中如何组织教学,如何使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播放教学实录和视频案例,让学生观摩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进行讨论和评价视频文件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板书设计的优缺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例如学生在观看了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平均数》教学实录视频后,学生们展开讨论,发现吴老师的课上得十分生动形象而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能组织和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了在“玩”中学习数学等优点。通过这样的讨论、交流、分析、总结的环节,使学生对于优秀的课堂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更好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教学原理,建立了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评价标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 教会学生学写教案或者说课稿
在案例学习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来尝试对某一个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文字的教案或说课稿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先从教材中寻找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网络中的电子教案或说课稿给她们看,让她们自己总结这些教案或说课稿的基本格式。在熟悉基本结构后,让四个同学组成的一个小组,自由选择小学数学的内容,写出一个完整的教学教案和说课稿。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教案和说课稿进行细心批改,进行适当的点评。例如班级中有一组的同学在选取了小学三年级的《年月日》内容后,她们的最初集体教案在对月份的划分和闰年、平年的区分主要知识点存在思路不清,条理不强的问题。教师提出了对教案的看法后,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沟通、交流,分析并进行修改教案,对于改好后的教案,师生之间再一次讨论、分析、修改,这样反复进行,直到大家都感到满意为止。
3 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试讲或说课实践
观摩优秀教学案例能给学生良好的教学示范,写教案或说课稿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前的准备工作,模拟试讲或说课就是让学生进行职前实践,是学生找工作面试时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试讲或者说课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根据每小组所选取的主题和写好的教案,做好课件,由小组长安排她们在课外进行试讲或者说课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在课堂上,由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讲一部分内容,合起来能讲完一节完整的小学数学课,这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在学生试讲或者说课时,班级中的其它同学充当小学生的角色,认真聆听。当同学的讲解结束后,其它同学一起评价发言的同学试讲或说课中的优缺点,然后再由发言小组的同学自评和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评价过程,能让其它同学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能帮助发言的同学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4 带领学生参与教学实习
在学习中,学校会安排中职师范生去小学进行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深入到小学的课堂是真正获得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两名或者三名实习生由一名在职的小学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对她们的实习生活进行安排。实习生先听课,亲眼目睹指导老师上课的风采和教学过程,与班级的小学生进行交流,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实习生精心准备好教学内容,在指导老师指点和帮助下进行上课。中职师范生能身临其境,体验到做老师的滋味,得到一定的锻炼机会。在实习结束后,要求中职生与指导老师建立长期的联系,经常向指导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
5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教学等作用。教学评价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采用某几次的笔试成绩来计算的。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笔试只能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却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笔者曾采用过如下的评价标准: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在教学除了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强化学生对教学实践过程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真实地反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情, 充分利用条件, 开展多样的教学实践方式,使小学教育专业的中职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中,在加强学生对课程相关理论的理解的同时,提高她们的专业技能, 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做好职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杜启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31(5):152-153.
[2]黄玲侠.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 2011.1(2):70.
篇10
(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
摘要:文章主要梳理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与操作要点,并将之与“案例教学”结合引入“地理教学论”教学,构建了以地理教学设计为主线的任务体系,使职前教师参与“任务驱动”的教学,体验学习一设计一实践一反思—提高的过程,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地理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 2015 )012-0035-02
“地理教学设计”是现代地理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与素养,也是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它贯穿“地理教学论”内容的始终,也是“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与归宿。构建以教学设计为主线的任务体系,并引入“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职前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使之体验学习一设计一实践一反思—提高的过程和与人合作创新的快乐,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教学资源和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
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过程,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情境的创设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并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以发展其能力。
(二)确定任务
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将精心设计的、隐含着新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中,使学生明确“学什么”。任务设计应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而使任务成为一个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任务系统,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三)完成任务
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自学辅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通过分析、讨论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学习任务,从而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理想的平台,同时实现新知识的建构,主动、探究、合作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学”。
(四)成果展示
这是对学生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整体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学的怎样和学到了什么”。既包括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新知识的评价,又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地理教学论”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案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准教师的“设计欲望”
1 优选案例。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必须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任务”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必须是来自于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的真实案例。
2 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事先应有所准备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甚至辩论,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之后,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有哪些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情节认真分析,才可能通过案例分析达到探索新知、启迪智慧、训练能力的目的。
3 情境驱动。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着管理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而不仅仅是像传统的教师那样“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案例分析的结果不是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了解教学设计的思路、原则和方法;目的之二是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我要设计,我要设计得更好”的欲望,使之积极地投入到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之中,以达到了“情境驱动”的目的。
(二)以“教学设计”为核心,构建任务体系
李家清在《新理念地理教学论中》认为:“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它是以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内核,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的,以解决地理问题为宗旨,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论的核心,以“教学设计”为主线构建任务体系乃是课程实施的重点。
1.了解教学设计的程序和要求,是构建任务体系的前提。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地理教学的目标、地理教学内容的要点及知识要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地理教师应该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实施。其次,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地理教师唯有认真钻研教材,才能真正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研究教材要做到“懂、透、化”。“懂”就是要弄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结构和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透”是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化”是变教材内容体系为教学过程体系,将教师的思想情感与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再次,了解教学对象使教学设计科学可行。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一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二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三要了解学生对本教学内容的需求及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不管是情境的创设还是方法的选择都是如此。
2.对“设计任务”进行分解,使之有针对性地达成课程目标。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教学设计过程可将教学任务分解(如下表所示),同时给出其所对应的课程目标,即教师职业技能体系和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
(三)以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的形式,实施教学任务
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首先展示“城市化”一节的教学目标实例,让学生去分析其是否合理,优点缺点在哪里,并能说出为什么。案例分析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完成此项任务的具体要求。然后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及相应的教学条件,让准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关注每组的设计过程,对学生设计过程中的问题给予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搭建平台
这是一个展示职前教师学习成果的时刻。让小组的代表到台上来汇报其设计的全过程,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同组成员给予补充。汇报之后给出自我评价。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同时对其设计给予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具体的、公正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要具体,关注细节。哪些地方设计得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励其去做得更好;哪些地方设计得不够完美,教师要提出修改的建议,使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千万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