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19 06:0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医学 教学 方法
一、引言
医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医学教学活动来教授学生医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医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更要使学生领会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驾驭医学知识的能力,能很好地把学生引进医学知识的大门。从整个医学教育史来看,教师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名师出高徒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一个好的教师,自然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教导学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现代医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式学习教学法
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 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PBL是西方主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致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展开都围绕着教师提出的医学问题,PBL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接下来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总结。从中可以看出,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知识的获取主要靠自己查阅资料,与同学相互合作,形成最佳的观点和判断。例如,教师提出肺炎的治疗方法,学生就需要查找关于肺炎的资料:肺炎的种类,肺炎致病的原因,发病的症状,如何诊断鉴别,对症治疗的方法等。学生将这些关键资料通过分工协作整理出来,经过分析和探讨,得出最终的结论,教师最后进行指导总结。这一过程下来,学生对肺炎就会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认识。这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as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简称CTTM),该教学方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和立体教学的方法。CTTM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等,通过立体呈现的方式,来讨论临床病例。CTTM实现了从二维教学向三维立体教学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将各个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
(三)直观教学法
系统直观教学法是教师按照一定规律选择和利用教学工具,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记忆效果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它是用直观的效果来使学生加深记忆,区别于简单地堆砌和罗列知识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学法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和丰富,避免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感到枯燥和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建立医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的联系,根据医学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设置教学情景,学生通过讨论、演讲、游戏、竞赛、参观等方式去学习有关医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重点是激发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新,学生通过掌握所学的医学知识加以运用,锻炼思维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以此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是教师将医学教学活动围绕着实验来展开,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熟练的医学操作技能。实验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医学专业而言,实验是临床实习之前的基本功课,学生不上好实验课,实习就会变得捉襟见肘。在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加要重要让学生独立地设计和进行医学实验。
(六)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进入职业状态,熟悉诊断治病的方法和过程,
(七)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教师在讲授医学概念和原理的时候,不将内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究和发现问题。它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能够培养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更新的科学,学会发现能促进医学的发展。善于发现是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
三、结语
医学的教学方法是不断发展的,医学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偏爱哪一种教学方法,教授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几种教学方法交叉运用。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也能活跃课堂氛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艳,王秀薇,孙梯业.改进临床课教学方法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92-194
[2]肖湘,贺加,赵先英,李明春.几种常见的医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l5(4):612-614
篇2
关键词:古诗;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精神所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扬流传至今,成为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和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被选入教材的,更是千古绝唱。作为教者,如何利用好这些素材,影响和启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情趣,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成为教者教学的重要任务。
发展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综合素养,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画、音乐等现代化辅助工具,创设情境,还原精典,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玩味其中。也可用背、读、说、画、唱、演等传统方法开展,笔者结合实际,以古诗为例,谈谈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背诵法
从背诵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记忆宝库中的资源。可以用“同学们,大家会背的古诗有几首?”、“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你们听说过吗?你知道的他们的古诗有哪些?”“杜甫的《绝句》谁会背?”等方法,在教者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和课题《绝句》关联起来,从而轻松掌握授课时机。背诵也可放在一节课的结尾,考察巩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朗读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加速记忆,提升感悟和理解能力,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古诗的节奏,韵律,特点。如《咏柳》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广泛运用朗读法,要求学生轻声读、慢读、默读、诵读,但要强调读出韵律感、美感和二月春风、柳条的意境来,语速上不能太快、太生硬。要启发学生读出春天的柔和、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感情来。重复读几次,便可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自圆其说法
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已知和理解,说出自己对某一首诗的感悟,如意思、意境、感情等。教者要仔细听学生的见解,提出质疑,激发学生大胆猜测、想象,结合字、词,说出特点、特色、难点、重点,教者做好纠正、纠错辅助工作,也可组内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可以让学生从空间、距离等角度说出对诗意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动口能力,说出身临其境的味道来。
四、画图法
如《早发白帝城》一诗的教学中,师生可以根据诗中描述的景物,结合学生对诗的印象合作绘制一幅图(可以是简笔画或者事先准备的国画)。通过画的过程对诗中景物的落差,时间的更替等因素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出示诗文,借图说话、借图说诗、借图说理, 让学生在熟读理解诗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汇报水到渠成。对于一些明理的诗词,教学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寓意、哲理、道理等。
五、歌唱法
古诗歌最早来源于曲词,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鱼水关联。因此,借助音乐歌唱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法。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教学中,可用歌唱法完成。
古曲《阳关三叠》就是来源于《送元二使安西》,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先生演唱的《阳关三叠》中更是将古诗原文作为歌曲的开头,意蕴深长辽远,韵律淳朴质美。教者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学情加以甄别运用。通过歌唱的表现手法可以让我们更加直接的感受诗歌之美,同时也能将古诗牢记于心。
六、表演法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习
一、低年级的教材特点和教学建议
特点:低年级教材多采用童话、故事、儿歌、看图讲故事、浅显的寓言等形式。另外小学生年龄小、对社会的认识不够,自制能力差,理论行动无法达成一致。
建议:从童话、故事、儿歌、看图讲故事、浅显的寓言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根据思品课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向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思品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低年级思品课一课一得的要求,在课堂上不仅要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也要提出一个行为要求,使学生明白道理要落实于行为表现,促进知行统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的有利条件,具体指导学生说说做做,进行有效的实践。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榜样法、比较法、表演法等。“榜样法”即树立榜样,表扬先进,通过口头表扬,送小红花,发小五角星等,强化道德认识,调动道德实践的积极性。“比较法”即借助幻灯、图片、录像等直观形象,让学生比较,说说图中的孩子谁对,谁不对?“表演法”即按图中的意思或故事情节由学生即兴表演,让他们判断谁是正确的行为,谁是不正确的行为。
二、中年级的教材特点和教学建议
特点:中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开始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认识事物不再完全依赖于感性,同时识字量开始增加。中年级的教材比较多的是通过讲故事说明道理或夹叙夹议地摆事实讲道理或采用通信、对话的形式来说明道理,有些课文只摆出材料,提出问题,结论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中年级教材难度逐渐加大,力求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如有的问题从侧面提出,有的问题从反面提出,启发学生联想一些问题,设身处地地体验某种心境和感受。
建议:看图学文,说理要准确。中年级教学图文型课文,一般应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图画中获得道德认识,并要借助图画激发道德情感,然后学文悟理导行。有时也可以先以文解图,再借图激情,学文明理,引导言行举止。有时可以边描述文字、边出示画面或边出示画面边描述文字。这样图文互释,可加深理解。中年级教学故事型的课文,首先要充分发挥故事情节的感染作用,教材中的故事大都写得生动、具体,情节感人,教学时教师要抓住那些感人的情节,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既明确是什么,又懂得为什么;第三,教师要注意归纳、概括故事的道德观点,教师感情要真挚,要诱导学生讨论、归纳,才能达到明辨是非,指导实践的目的。中年级教学事例型的课文,教师首先要以事论理,不能就事论事,要抓住事例的精神实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次,适当拓宽或延伸教材中的事理;第三,适当补充学生周围的一些典型事例,多列举那些正面的事例,可增强事理的感染性和说服力。
三、高年级的教材特点和教学建议
特点:高年级的课文既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又结合故事充分地阐述道理,情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并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有极大的作用。高年级的课文,有的只摆出事例,不讲观点,然后提出问题,叫学生讨论;有的既摆出事实,又加以议论,但不作结论,请学生参加讨论。这种课文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高年级教材的编写,既根据思品课教学大纲对高年级的基本要求,又照顾了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阶段初期,正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品德的重要时期,也正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必须特别予以重视。
建议:1.加强说理性,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明理是思品课的基本职能,也是思品课的学科主要特点之一。明理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说理清楚明白,这是使学生信服并乐于接受教育的最起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说理,把道德讲透。2.坚持启发式,满足求知欲。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教学原则指出:“坚持启发式,要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辨是非,自己教育自己。”我们认为,思品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机结合,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培养良好品德,这才是启发式教学的实质。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教学大纲规定,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什么是针对性呢?针对性是指教学要联系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讲求实效。为此,教师必须下功夫注意调查研究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研究学生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才能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的方法。
篇4
关键词: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设计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这三个因素的集合并相互作用,就形成教学过程。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看,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而教师从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上看,教师必须考虑教法,即研究如何使教材内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如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关键,因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讲课,又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会学生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措施。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设计绝不是无关紧要的。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处理好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的形式。学生在校期间,要用主要精力和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去接受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即通过接受间接经验去获得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教学也因此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感性材料的堆砌,而是要求感性材料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指所举的材料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所用的事例,引证的材料,做的实验、演示等等,都能够典型地说明所要讲的那个原理。一个好教师,一节好课,不在于课堂上引证了多少材料,而在于这些材料能否充分说明所要讲的规律性知识。课堂中说东道西,"旁征博引",罗列了许多材料,学生尽管听得很感兴趣,但所得规律性的知识并不多,这样的课,其实并不是好课。衡量好课的标准不在于具体事实和现象列举了多少,而在于是否将可能的最大量的科学原理教给学生。所以,一个好教师的备课,要在设计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掌握知识的途径)方面下功夫。也即,教师备课应在教法上下功夫。教法就是学法,就是设计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程序。因而,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教学去取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要注意有效地利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从而克服接受间接经验中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
二、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与"思"结合,朱熹讲究的"熟读、精思",要求"读"与"思"结合。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独立精神。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同发展思维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思维是两个既相关联而又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两个教学任务既统一在同一的教学活动中,又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维活动要以知识为基础,比如人的思考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而"概念"本身就是知识。丰富的想象也离不开平时知识的积累。因此,思维能力的发展对知识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单纯的思维训练是不可能进行的。当然,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思维能力的高低密切地影响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知识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要注重整体设计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集合。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自觉进行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才有可能整体优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新颖。新,就不能翻来复去,总是陈词旧例重复使用。久闻芝兰不觉香,要推陈出新,常讲常新。比如在讲"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时,就可以选择多媒体课件通过歌曲,图片,视频使学生听得明白而有趣,且印象深刻。
二是准确。语言作为思维的表达形式,准确是极其重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沿着教师的语言开拓思路。如果教师用语词不达意,含混不清,就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从。所以,讲课一定要做到概念正确,事例准确,数据精确。知识的问题是个科学的问题,任何模棱两可、含糊其辞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做到导言、结语、议论、讲述要言不烦,板书简明扼要,醒目易记。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确切地使用概念,凡是涉及到实质性内容的,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力求表达明确。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方法;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快速的发展,企业对现代技术工人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国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逐年递增,有些地区出现高级技工人员重金难求的现象,有些地区出现严重的技工荒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出现教师紧缺,于是大量的青年教师加入职业学校中来。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了时代要求,加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可是他们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为使他们尽快适应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下面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与青年教师共勉。
一、国内的教学方法
我们过去应用较多的方法是“五段教学法”, 所谓的“五段”是指预备,提示,比较或联想,总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它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中心,课堂教学中心”,目前这仍是我国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缺点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发挥。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是“五步教学方法”, 所谓的“五步”是提供情景,产生问题,资料+观察,展示方法,验证假设。其对应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探讨内涵,实践验证。这是发现教学法,活动课程法,学生是主体,老师起帮助作用,强调三个中心“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实践中心”, 强调学习者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学生的个人探索,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缺点是过于淡化间接经验了,否定已有的知识体系。这两种教学方法是我们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整个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国外的教学方法
现在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三个流派:(1)CBE是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本位)的教育体系,流行于欧洲和澳洲。它的基本特点是:以达到某一种职业的从业能力为教学目标。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CBE模式强调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上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在CBE教学模式下,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大多数学生能达到较高的成绩。(2)MES模式是一种就业技能模块式培训方法,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培训方法,它的突出特点是:培训目标明确,除了一个总体目标外,每个模块和学习单元都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模块式培训方案便于灵活组合,同一培训方案可以由多种培训模块组成,根据培训的需要可以灵活使用学习单元,均可达到培训目的。(3)“合作培养”既是一种办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完成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合作”有利于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参加生产和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此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最佳职教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他们的方法固然有积极的一面,我们可以吸收采用,但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结合经典教学方法,参考国外先进教学方法,深入企业调查,结合各个学校具体情况,许多单位创建出好的教学方法,有“四步教学法” 、“引导提示法”、“行为导向法”等。具体介绍如下:
(一)四步教学法
四步教学法以对某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它由四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组成。第一步,讲解。首先,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以便根据他们的情况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然后,教师通过演示某器械的功能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引入教学的主题——如器械的安装或制作。在这一步骤,教师尤其应该注意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第二步,示范。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验或教学用具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第三步,模仿。在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已做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第四步,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重复,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这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
在四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提示型的教学样式教授教学内容,不过随着教学环节的延展,教师也采用评价、教学对话等共同解决型的教学样式。教学的组织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变化的形式,如让学生环绕在自己周围,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示范动作和过程,可以借助于静态或动态的直观教学技术,如模型、绘图、现场参观、演示试验等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学生学的活动更多的是受纳性的,学生主要通过倾听、观察、模仿、练习等形式展开学习。
(二)引导提示法
它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关键能力”的概念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可以理解为“职业性和跨学科的能力,并且补充了职业性的资格”,并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交往和合作能力、承受能力、学习能力。
引导提示法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教学环节,故又称“六步法”:第一步,收集信息。学生通过广泛地收集信息,抓住由教师或书本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的本质,从而为下一步作充分的准备,便于能够独立地进行每一个工作步骤。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简短概括,或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准备对核心问题的回答。在这一教学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个人准备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各自的依据,明确核心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第二步,计划。在这一环节里,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制定工作的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通常以书面的形式拟定工作计划。第三步,决策。这一环节通常采用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就所拟定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最终做出比较合理的决策。第四步,实施。这是实质性的阶段,学生完成工件制作或其他委托任务。这个阶段也包括工作与检验的相互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和修订方案。第五步,检验。在实施阶段终了时,将产品同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质量与规格相符合的程度。这时,学生可以参考检验表格独立检验或由教师检验。第六步,评价。包括对前五个步骤的评价,对产品本身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通常以教师和学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引导提示法实际上是一种由教师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教学法,多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意义、行为系统、自我控制、协调合作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法提倡这样的教学观念: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教导;学习的成效在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由内化而至外显的行为;每个单项学习的积累与各个部分的结合,可以成为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以某种量的形式存在的,因此都可以测量。为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四个要素:(1)由谁来执行这项行为,即“学习的主体”是谁;(2)达到目标的“实际行为”是什么;(3)行为完成的“相关条件”有哪些;(4)评定行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与四步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不同的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没有某一完整、统一的教学过程的展开或教学环节的组成体系。目前,遵循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1)项目教学。这是行为导向教学中一种代表性的理想形式。它的基本模式包括:1)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2)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3)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4)实施;5)项目结束等。(2)模拟。通常在一种人造的环境里,如模拟办公室、模拟工厂里,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它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重复教学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3)表演。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模拟,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和模拟的情境做出判定和选择。(4)案例研究。学习者利用个人的亲身经验和知识的获得,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进行学习,达到为实践行为做准备的目的。通常教师所提供的案例并不难以解决,而是强调一种普遍的代表性。(5)角色扮演。即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比较分析来学习,借此培养其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
篇6
“灌输式”非改不可
当代青年学生自主意识浓厚,乐于且善于独立思考,易于随多变的周围乃至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所注重的不只是一般知识的接受,而是更渴求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些是“灌输式”教学所不能解决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一般只能适应学习的要点、重点,而对学习的难点、疑点,乃至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总显得苍白无力,由此决定了“灌输式”教学的严重局限,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这种局面影响早已产生且日趋变化,而我们的一些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泰然“以不变应万变”,所采取的方法是“围堵式”的,即只是一个“严”字,习惯于严加管教、上课点名,使得本应相辅相成的教学,成了师生间的对立,激化了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矛盾,学生已对该教学方式日益厌倦,已是非改不可了。
“启发式”有待提高
“启发式”教学方法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纳应用,有的还结合学科实际,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三段式”“五步法”等。
“启发式”对“灌输式”的替代是教学方法的一大突破,变开门见山、平铺直叙为循循善诱、跌宕起伏,诱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借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启发式”教学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作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对立,仍未能把学生作为独立的教学主体看待,它只是对“讲授式”这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作一些适应性的修补与完善,以求教师的“讲解”在经过一番苦心营造的“启发”之下,能被学生较好的“接受”,即变“讲授式”为“讲受式”,所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学生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得到应有激发,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与志趣。实践证明,该教学法只是部分地解决了教学内容中由“灌输式”所难以解决的学习难点、疑点,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仍力不从心。因此,“启发式”仍有待提高。
“参与式”值得思考
1.创设“参与”氛围
“参与式”教学目前既具有可能性,也具备了现实性。首先,教育目标的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第一可能。为了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必须在素质合格的基础上,强调人才的个性与特色,他们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多种应用技能,如英语交流能力、计算机使用技能、社会交往能力、专业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第二,教学主体的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如前所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当今社会中,身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注重自我的思想使他们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扎实的基础和宽阔的知识面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参与能力。第三,教学内容的变化也是“参与式”教学成为可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快速更替,使不少教本教材内容陈旧,为了较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使学生了解理论前沿,教学内容必须适时变化。第四,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内在本质要求学生应当参与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求教师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求教师要有广泛的实践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自然也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为了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必须“走下讲坛”深入学生,必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这样通过教师的自身努力,改善教学“小气候”,活化教学“软环境”,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开辟“参与”形式
(1)征集建议:教师一人的才智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广泛而反复征求学生对教学改革的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要教师耐心、诚心地联系学生,就一定会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征集合理化建议的方式有:问卷调查、个别交谈、自由讨论、布置作业等等,建议征集后进行可行性分析,再反复试验,不断修正,最后形成模式。
(2) 辅讲式:是在授课教师主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学生上讲台讲解部分教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①要根据教学进度作适当安排,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②辅讲的内容不能太深,而且应是学生感兴趣的;③要选择好辅讲学生;④辅讲应有一定的时限;⑤教师应密切加以指导。
(3) “小板块”:在板块式教学中,可以在各“大板块”之间,安插诸多“小板块”,以作调剂、补白、增进教学效果之用。这些“小板块”一般只需3~5分钟,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你感兴趣的话题,如专业理念、专业兴趣、就业观念、考研问题、专业技能培养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时事热点评述”等等,短小精悍、便于操作,学生参与踊跃,效果良好。
(4)问答式: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我们所采用的问答式教学方法,在力求提问主题的针对性、提问方式的启发性上,讲求提问主题的多源性,变简单的“师问生答”为“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师生交错回答”等诸多形式,活跃了课堂形式,增进了教学效果。
(5)讨论式:讨论是问答的延伸,其升华即为辩论。对于讨论式我们的做法是:①引学生“卧谈”进课堂,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之不太失真,又不落俗套;②选题时充分考虑论题的正反二重性,使学生能“有所辩”,而且辩题是他们普遍关心或感兴趣的,使学生“值得辩”;③尽可能由学生自己完成,包括组织辩论;④选择适当的辩论时机,做好充分准备,把握好辩论节奏,做好辩论总结。
篇7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96-01
引言:实训课是培训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现场实训设备的实际操作,将培训教材、实训设备和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实操技能传授给学员的活动。由于培训学员都来自生产一线,实训是培养和提高这些学员运用新的规程、规范、规则等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完成培训计划达到培训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员通过实训课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按照操作规程和规范的要求,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实训课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员日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水平以及工作上能否胜任本工种的工作。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上好实训课是培训师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电能计量工种的具体情况,探讨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要上好实训课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即所谓的备好课,备好课是教学全过程质量保证的必备条件,实训课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员、备实训操作方法、危险点、安全措施等,而且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一个课题讲后示范,还是边讲边示范,课前要准备充分。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和操作程序统一,操作动作规范,让学员很容易模仿和直观理解。对实训时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把学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了解该班学员的基础,根据学员的基础状况循序渐进的安排实训操作,另外,课前要把实训工具和设备准备齐全,这样上实训课时,保证人人都有工具、有工位,学员就会有事可做,不会在实训室虚度光阴或影响其他学员学习。否则会造成学员实训操作时,看的看,做的做。如果学员还不太熟悉就停止操作,让那些没有实训的学员进行操作,这样势必会造成学员实操技能不过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学员太多的话,可以分组进行,一定要课前考虑周到。另外对于实训操作的课题,培训师要课前做几遍,做到规范熟练,应用自如。
二、讲授示范
因为实训是让学员学会独立操作,所以培训师一定先讲授规程、规范和规则的要求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然后讲授示范电能计量每一个课题的实际操作步骤,例如:在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接线检查实训时,使用相位伏安仪进行电压、电流和相位的测量,首先,告诉学员仪器面板上插孔的功能和作用、使用方法以及转换开关所指示位置的功能,使用转换开关的注意事项,电压表笔的正确插法,电流钳的插法以及极性标志;其次,应讲授测量哪些数据、如何测量及读数,如何记录,千万不能带电转换档位,并亲自示范,加深学员的印象,方便学员模仿和操作。如在讲授电流的测量时,要注意电流钳有极性标志的一侧朝着电流的流入方向,测量前将档位放置在电流钳插孔对应的档位,如何读数,如何记录。因为读数很重要,一旦学员测量档位错误、读数错误、记录错误,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严重影响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所以每次都要求学员按规定、按要求进行操作,学员自然就能正确掌握好相位伏安仪的使用方法,正确测试出电能计量装置每一相的电压、电流和相位,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经过更正后保证电能计量装置能够准确计量。
三、巡回指导
在实训课中,培训师示范后,大量的时间需要学员去练习操作,这时培训师就要进行巡回指导,主要体现对学员操作方法的指导,一是保证人员的安全,二是保证实训设备的安全,所以要引导学员开动脑筋,集中注意力,认真模仿,规范操作。特别是技术要点和操作难点、危险点,更应强化指导,让学员学会、学好并学以致用。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尽快达到应有的技能操作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学员由于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操作失误,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台体报警而无法进行实训,这时培训师不应指责、批评,应给予正确的讲解、帮助指导。有了培训师的帮助指导,会大大增强学员实训的勇气和信心。
四、实训总结
篇8
关键词:PLC 教学 实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的PLC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结合学校在PLC教学中现有的课程特点,谈一谈PLC的教学方法。
1、生活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PLC 的演示实验内容中,教师应不局限于教材的安排,还要进行一些创新设计。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例如,给学生三个指示灯,问学生想让这三个灯按照什么顺序点亮,然后给学生一点提示,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让学生主动设计实验方法,在试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的独到编程思路及指令的灵活应用等给予充分的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或修正不完善的程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2、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用生动丰富的画面和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交通信号灯控制程序时,学生对整个过程较易混淆,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一张张图片和动画描述十字路口的车行交通灯,还有交警在指挥,当东西绿灯亮时,交警指挥东西方向的车通行,同时南北红灯会发出声音:"南北车请暂停",20 秒时间快到时,东西绿灯开始说话:"20 秒到了, 请注意"东西绿灯开始闪3 秒,接着东西黄灯亮3 秒,这时交警示意东西车停,南北车行,东西红灯亮,并发出声音:"东西车请暂停",同时南北绿灯亮,20 秒时间快到时,南北绿灯开始说话:"20 秒到了,请注意"南北绿灯开始闪3 秒,接着南北黄灯亮3 秒……通过动听的音乐、形象的画面,学生对十字路口的车行交通灯的工作过程,东西南北红、绿、黄灯的交替过程不易模糊,印象较深,有助于程序的设计。
3、用探究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综合设计
在PLC 实验教学中,用探究的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十字路通灯实验为例。
十字路通灯的设计要求是:系统启动时,十字路口东西南北方向的红、绿、黄灯按一定顺序轮流发亮。首先,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南北红灯维持25s(时间可自主设定),东西绿灯维持20s,到了20s 时,东西绿灯闪亮3s。3s 后绿灯熄灭,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s。2s 后,东西黄灯熄、红灯亮,同时南北红灯熄,绿灯亮。东西红灯亮维持25s,南北绿灯亮维持20s。20s 后,南北绿灯闪亮3s 后灭,南北黄灯亮,并维持2s。到2s 时,南北黄灯熄、红灯亮,同时东西绿灯亮,开始下一周期的动作。
按照十字路通灯的设计要求,如何编写它的梯形图程序完成对系统的控制呢?根据理论课的知识可知,编写梯形图的方法有经验设计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经验设计法沿用了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设计梯形图,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讲,用经验设计法来显然是很难完成任务的。那么是否可以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呢?学生很容易发现,东西和南北两方向的红、绿、黄灯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而亮灭, 可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而顺序控制设计法有单系列、选择系列和并行系列三种基本结构,采用哪种结构呢? 让学生自己探讨解决。确定方法和结构之后,具体如何实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自行讨论归纳解决的方案。最后归纳总结出设计该系统控制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输入输出元件,列出输入输出元件的分配表或画出PLC 的外部接线图。
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绘制PLC 的顺序功能图。
第三步,根据顺序功能图,编写出梯形图程序。
第四步,下载程序,运行调试。
根据上述的方法,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可确定输入输出的元件分配。如表2。
输入输出元件选用哪个端口,并不是唯一的,如输入元件中,
启动按钮可选用X1。
由于理论课已经介绍过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方法,而把顺序功能图转换成梯形图,可用步进梯形指令STL 的编程方法,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法及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三种方法的掌握程度,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编写。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设计能力。
4、及时的作业反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运用和提升的过程。教师完成对作业的批改后,在课堂上还应该与学生共同探讨作业里所出现的问题。讲解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知识,及时对学生作业的错误进行反馈。例如,在学习梯形图规则的时候,学生能听懂老师所讲的编程规则,但是课后作业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错误,如串联触点多的电路没有放在上部,电路出现双线圈等情况。此时,通过点评学生的作业,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编程规则。
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确保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也能真正地学到知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篇9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2 生物比较法教学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结构图比较,能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看到蜥蜴肺泡数目增多,深切地认识到蜥蜴肺的呼吸作用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适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3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4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不仅可以解释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或盲目记忆,而是要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如,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补充了世界及我国的人口状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内容。特别增加了人们认识较晚的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污染的认识更为全面。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尚未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错误作法,如讲述森林的作用后,引导学生认识烧树叶的危害,以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5 辅助工具教学
篇10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学方法 诗歌主旨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流淌着诗歌的洪流。从《诗经》到“楚辞”、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诗歌史上的朵朵奇葩,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诗歌有着极高的人文价值,它们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阅读诗歌能扩展人文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但是,由于这些古典诗歌距离现实社会比较远,以及古今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加上现在学生审美的多元化和欠成熟,他们很难客观的理解、鉴赏诗歌,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做好诗人、诗歌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将诗歌的精华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能客观的理解诗意,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就古典诗歌教学方法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第一、诵读
在古代,诗歌都可以和着节拍,依曲子而歌唱。诗人以诗言志,不是说或写,而是吟唱。由于历史原因,诗歌曲谱都已散佚,除少数宋词(如姜夔词)仍保留有谱外,其余绝大部分诗歌,今人都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吟唱的。但是汉语四声的抑扬顿挫,诗歌句子的平仄押韵,使得即使按今音今韵来读古典诗歌,依旧可以读出或铿锵、或婉转的韵律感,而只有读出这种韵律感,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触到诗人的灵魂。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大声的诵读诗歌,还可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与感觉,随性的吟唱诗歌。而现在,吟唱诗歌实已被多数人接受,很多大学里都会举行诗歌吟唱活动,不是朗诵,而是有曲调的吟唱。前日笔者曾在电视上见识,觉得比朗诵更接近诗人之旨。
第二、忌翻译
在以前,通行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连写给小孩读的启蒙读本如《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也是文言文。所以古人读文章或诗歌只需要注疏,不需翻译。但是今天则不同,大凡可在市场上看到的古文、古诗辅导书----特别是给中学生的书----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翻译上。而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切忌翻译,特别是忌直译,理由如下:
1.很多诗歌语言上都是浅易平淡的,无需翻译。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明白如话,没有生僻字和典故,读完便知其意,如果强行翻译,便显得多余做作了。
2.诗歌翻译,特别是直译会破坏诗歌的形象美。诗人在表情达意时,不选散文而选诗歌,就是因为诗歌形式在表情达意时的特殊性。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文,这不仅无益于理解,还破坏了诗歌语言的形象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对这四句诗,我们只要讲清楚“嘈嘈”、“切切”是拟声词,拟琵琶声即可,学生就可以自己通过诵读,在脑海中显现琵琶弦上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乐音。
第三、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
元好问虽然感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但是一个人的作品与他的生平经历还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那些有着作者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我国的诗歌一向都是“诗言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出来的。所以一方面,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中融入的诗人个人感情;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通过诗歌中的感情来更加清晰的把握诗人的人生,进而更深的认识历史和人生。我们在讲解诗歌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楚作者的生活背景、生平经历、性格特点等。
第四、客观正确地讲解字词意思
理解诗歌,必须以理解字词为基础,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字词,才能读出诗歌的旨意。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妨有一点文字学家的考据精神,不厌其烦、有凭有据而非妄自揣度地分析诗歌中的每个字的意思,最大限度地在字面上呈现诗歌原意。只有让学生在字面上理解了诗意,他们才会去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去生发、联想,从而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
第五、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诗人在表达情意时是诗意地、艺术地表达的,如果不清楚诗人的表达技巧,也不太容易理解诗歌的精华。教师在讲解诗歌时,这一点应该是重点,要在分析字词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般而言,表达技巧有三种手法: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直抒胸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间接抒情,描法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正衬;“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反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对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之白描等,修辞手法则有比兴、比拟、双关、反问、用典等。这其中,尤其要重视用典,不但要讲清楚典故中的历史原型,还应分析诗人用典的含义,这样才能全面的理解诗意。
第六、品味诗歌的思想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