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文

时间:2023-03-18 04:3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篇1

一、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会计凭证的管理混乱。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薄弱,会计凭证传递完毕后,不能及时进行归集、装订和整理,对于其他会计资料,如合同、保证金收据等相关票据随意乱放。

2.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应该真实的反映部门财务工作的真实面目,而目前会计信息的质量不能不令人担忧,假凭证、假报表、假账册比较普遍,直接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3.会计岗位设置缺少科学规范。无证上岗在一些中小企业比较普遍,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存在着不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不按规定设置会计岗位等问题。造成不相容岗位人员没有分离,为财务人员的违纪行为提供了方便条件。

4.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不按规定设立岗位责任制,在财会机构中不设置稽查岗位:有的单位虽然制订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也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督促之下,机械造搬、造抄上级内控制度应付了事。未能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内部审计制度很难落实。

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混乱,可能导致的危害不言而喻。一是严重扭曲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掩盖许多管理不善和可能发生的违纪行为;二是给深化改革带来负效应。国家难以正确的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发展秩序造成混乱;三是给、行贿受贿提供栖身的土壤和温床,是反腐倡廉的一大障碍。

二、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成因

1.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会计的基础工作对行业、部门,尤其是企业性质的单位,直接影响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它的位置不是被领导看得很重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单位或部门领导,尤其是企业领导,往往是把全副精力都放在狠抓经济效益上。错误地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做得如何,最终都不能落到经济效益指标上,抓不抓不碍大事。因此,导致财务人员业务学习和更新知识难以到位,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了解与掌握:导致财会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不相吻合,进而影响财会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效提高。

2.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诚信度明显缺失。一是部分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明显低下,根本就没接受过所从事岗位的正规训练,没受过专业化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财务管理者没能及时的进行必要的财会知识培训。致使这些财务人员发生财务操作性、原理性错误的概率明显增多,他们可以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账户的对应关系,对会计确认及计算工作混乱。尤其是近几年会计制度增加的新内容较多,给会计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财会人员往往并非心甘情愿造假,而是由于利益驱动和权利限制,依附于单位领导而不得不违心造假,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形成了“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可悲局面。

3.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有的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其上级部门根本不过问,没有担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或者而偶尔有一些检查,也多是专项检查,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好坏,完全取决于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1.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责任制。健全原始记录,规范往来票据等,具体工作涉及利益的方方面面,关系复杂,需要整个单位或部门的全员参与。因此,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出面协调,切实把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科室和个人,责权挂钩,奖优罚劣。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要切实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要明确会计工作的职责权限,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内部制约制度和稽核制度。只有全面制定和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才能有必要的保障。

3.加大会计监督力度。首先要加大单位财会人员的内部监督力度,不徇私情,秉公执法,实事求是的严格按照财经制度办事,严格进行财会核算,才能实现财务工作的真实面目。要不为名利所动。不为金钱所动惑,不为领导意图所扰,坚决同财会领域违法乱纪行为划清界限。另外,要加强与财务监督部门的联系,理顺部门的财务管理监督关系。在严格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提高财会基础规范化程度。

篇2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现状;建议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不仅影响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也影响单位的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社会经济秩序。因此,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以保证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

1.会计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为了简化会计手续,总账只设“货币资金”会计科目,不设“现金”及“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还有一些单位总账不设“利润分配”科目,而是以“未分配利润”科目代替之。这样做是不符合科目设置要求的,也容易出现企业账实不符、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的现象。

2.填制凭证的随意性大

关于填制会计记账凭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1)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对方遗失发票需复印的未履行登记手续,复印件提供人员与收件人员未签名或盖章;编制发放劳务费等款项人员名单表,没有劳动起止时间、内容、领款人身份证号码等栏目,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

(2)填写会计记账凭证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

(3)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3.记账、结账不符合规定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登记账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登记入账;登记账簿要用蓝黑或黑色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书写;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必须按照规定更正。结账时,应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有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记余额,不记发生额,有的单位不按记账凭和科目汇总表分别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以至于账账不符。还有的单位记账和结账时用铅笔而不是按规定办理。有的单位结账不规范,会计年末根部就不结账,不能从账面上清楚地反映出全年的累计发生额,这些都是不规范的体现。

4.财务报表不真实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做到准确、数字真实、完整、说明清楚”。然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人以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不仅消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会计监督中存在不规范性

各个单位会计机构都应设置会计复核岗位,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依据,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等,但是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会计从业人员远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坐支现金现象严重;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如一些原始发票,实际支出的是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且在会议费中列支;一些实际是购买有价证券(卡)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或计算机耗材),被会计人员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租用房间、租用车辆、用餐标准、用餐数量、会议用品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时间、床位数、单价;报销的培训费更是五花八门等,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3)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

(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不规范

部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松弛,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资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导致内部管理制度缺失,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认真执行过。目前主要不规范问题有:因人力有限,常常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单位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种有价证券、发票、收据管理不严格,造成管理上的漏洞等。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一)严格做好凭证的审核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企业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2.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在该环节,要注重对原始凭证的进一步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目前广大企业已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其使用的软件应经过财政部门认定。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都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应序时编号、附件齐全、摘要简明、数字准确、签章齐全、装订成册。

3.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对于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企业应根据核算内容及具体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具体包括:总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明细账等和其他辅账簿;账簿设置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及时对账,并定(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18页)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二)各级管理部门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采取切实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财政部门或者业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检查组进行抽查或普遍检查或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具体措施有: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二是定期对各单位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并与岗位资格聘任、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会计工作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上要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1.加强内部考核的力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由内审部门结合财务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具体执行内部检查工作,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只有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对违法违规现象起到震撼作用

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属于违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分析其出现违规现象的原因,如是属于主观原因的,要报请企业决策层,坚决予以查处,责令有关部门及时纠正;如属于制度设计缺陷的,要会同有关职能,及时对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以保证内控制度的先进性和权威性。在内部审计中如有发现违法、违纪案件,要决不姑息手软,积极和司法部门取得联系,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在公司内部给予通报,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国际化、信息化的趋势明显,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会计行业的发展与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之间还有不少差距。在新的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将带动会计工作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会计管理工作也将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也迫在眉睫。因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同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细致扎实、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

[2]于玉林,李瑞生.2001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会计基础 规范化 对策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企业领导者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够

企业领导者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营业绩,实现利润的增长。而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的事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对会计基础工作不重视。在领导者的这种错误意识影响下,企业会计人人员也对会计基础工作不够用心,马马虎虎,以至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二)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

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设置账簿,账外设账,账目混乱;原始凭证填写不规范,擅自修改原始凭证,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不按规定开设账户、登记会计账簿、出具财务报表。会计核算随意性大,费用列支不准确,收入不及时入账,甚至不入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三)会计监督中存在不规范

从内部监督来说,许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审计人员素质比较低,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有些单位的领导者还会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迫于管理者的压力或者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从而使会计监督工作不能正常实施。

从外部监督来说,国家监督往往偏重于关系国家利益的大企业,不重视对中小企业的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会计事务所监督,但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与企业结成利益同盟,对审计工作敷衍了事。除此之外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执法力度不够,许多职能部门对违法行为以罚代管,很少追究刑事责任,以致外部监督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录用不规范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企业应按要求设置会计机构,会计上岗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是很多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或者不设置会计机构,仅聘用兼职会计定期做账,由自己没有上岗证的亲戚担任出纳。由于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够固定不能深入的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或者聘用的会计人员水平不高,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致使会计数据出现差错,会计信息失真。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企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做不好整个会计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所以首先要加强管理者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具有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会计工作人员也要认识到按规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出具报告的重要性,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是直接的会计工作参与者,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方法主要是把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工资待遇相挂钩,促使会计人员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及培训,及时了解会计政策的新变化。同时把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法规教育渗透到培训工作中,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法律意识。

(三)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控制会计人员的行为,减少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健全内部组织体系,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把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使财务人员之间相互牵制;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的错误。

(四)加强外部监督

要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除了强化内部监督以外还需要健全外部检查和监督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财政部门首先应加强指导工作,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建账,对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工作严肃处理。其次财政部门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对没有认真履行会计职责的人员依法吊销其资格证书,不能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应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

(五)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规章制度体系,规范着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许多规章制度不再适应新的环境,但是又没能及时修订,于是给会计基础工作的错误提供了条件,因此必须完善会计制度建设,使其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起到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拥有健全的会计规章制度并不意味着会计基础工作有了保障,关键是要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石,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能使会计及经济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但是目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很多不规范,引起这种不规范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应该对这种不规范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坚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使会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伟,江秀娟.浅析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J].财经界,2012(12)

[2]江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5)

篇4

关键词:基础工作;问题;途径

0前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包括针对企业现状建立建立适合本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工作。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使会计基础工作实现规范化,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可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就目前各单位发展而言,会计基础工作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制约了会计基础工作实现规范化。

1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会计基础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现。第一,过于强调和依赖电算化的资料,有些单位财务负责人错误的认为现在电算化普及程度高,工作大部分都是计算机完成,对电算化的账页、报表、凭证等保存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对纸制的资料进行有效保存,还可以节约不少的办公费用。有的企业会计报表不打印装订,甚至连基本的账页也不打印装订。由于过于强调和依赖电算化的功能,忽略了纸制会计资料存档。第二,会计核算不规范,人为随意性较大。有的企业会计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材料采购未验收入库借记“成本费用”,贷记“预付账款”等等,随意使用会计科目,使会计信息不真实,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实质。第三,基础工作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有些企业会计账簿打印不统一,根据自身对规章、制度的理解,自行其是的打印会计账簿;有些单位账簿装订格式不统一,五花八门,且不能及时打印装订,使会计档案无法及时归档。这些基础工作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有些单位不分票据类型,一律加盖附加印章或注销,凭证装订的格式、厚度、大小等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第四,规章制度不规范。一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资产物资管理制度不规范,未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控制制度。有的企业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企业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有些企业会计、出纳都是直系亲属,掌管企业的经济命脉;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第五,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几年来,国家的会计规章、制度等变化较大;财务队伍不断扩大,新增人员较多,这些新分配的大学生,虽然他们理论知识水平很高,但缺乏电算化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核算流程、业务流程以及ERP变化后的财务变化等等,还需一段时间进行学习和深入了解,短期内让他们既要承担会计岗位工作又要懂得会计电算化技术、功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还有个别会计人员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工作贪图简单,降低工作标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第六,会计环境有待加强。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重视,将会计人员频繁换岗又未按规定办理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不考虑会计记录的连续性,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使得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降低。同级相关部门在工作上不能协调配合,造成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前整后乱。另外,行业中没有统一的规范化标准,造成各单位各行其是,不能有效的开展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只有会计工作实现规范化,才能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真是的会计数据。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是会计基础工作实现规范化。第一,利用多种方式提高会计的综合素质,首先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品质。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那么就会按单位负责人的意愿去做,就很难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是提高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障,进行经常性的内部和外部的学术交流,并使学习、交流、考核制度化,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保证会计人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他们的越来越高的要求。第二,建立科学的账务核算体系和管理体系。科学核算主体并规定设置账户、登记账薄、结账、对账、交接等,建立合理的内部业务流程。在合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建立管理信息提供人和内部控制责任人制度,把业务内容、有关信息内容、相关内部控制责任落实到人。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核算体系、信息提供体系、和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第三,形成有效的会计人员及会计体系考核办法。把业务内容、有关信息内容、相关内部控制责任落实到人,就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这三方面的考核。前两项主要考核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效率,后一项主要考核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只有有效的考核才是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保障,才能为会计基础规范储备好人力资源,建立起全面的会计人员考核档案,为晋升考评奖罚提供依据。建立起科学的核算体系、信息提供体系、和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中建立系统及系统关键点考评责任人制度。总体系统由财务主管设计,上级主管考评,各系统由财务主管考评,各系统内部运行由系统负责人考评,关键点由财务主管和系统负责相关人联合考评。主要就系统运行的业务合理性、信息准确及时性、业务和制度的可控性和贯彻性、系统执行相关部门的效率等进行考核,主要目的是保障核算体系、信息提供体系本身的科学有效,和有关法律规章的贯彻执行,解决因系统本身的问题而造成的会计基础规范的问题。最后在建立起会计人员考核档案和会计系统考评办法的基础上,合理结合奖罚晋升办法有效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系统的科学有效,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打好基础。第四,努力改善内部环境同时协调外部环境的改变。内部环境影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领导的重视和认识,其次是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会计系统建设的水平,最后是相关经济行为人和部门的经济意识、法律意识、规章制度的认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面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并成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难点。但从实践的情况看,在处理好会计队伍和会计系统建设的同时,要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责任、目地、方法、条件与主管及主要领导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在主管及主要领导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做好部门及相关经济行为人的解释和教育工作。并对遗留及新旧接替衔接的问题处理好。做好了上述工作,改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内部环境也就不是难事了。

篇5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化 人员配置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 绪言

所谓的会计基础工作具体指的就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一个统称,也同样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同样是各个单位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工作。企业的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对会计工作开展检查,这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在当下,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与企业内部环境相适应的工作规范,从而保障会计基础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 当下会计基础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配置存在不规范

相关的工作规范明确的规定,会计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才能够从事,但是当下的中小企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聘请专业的会计人员,所请的会计人员往往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不够,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都非常的单薄,自我的约束能力也非常的差劲,在遇到一系列的会计问题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习惯于直接听命于领导,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者往往工作做不了很久就频繁跳槽,而企业的会计人员更换非常频繁,在更换的过程中也没有完全按照相关的规定做好交接手续,会计工作无法保证连续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程度。

(二)会计核算过程非常不规范

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非常简单,作为管理者来说也不懂财务,往往更多的重视产品的营销,对于会计工作根本不够关注,还有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设置应有的账户,也没有做好登记结账的相关事宜,账目信息出现很大的差异,企业的账务在真实性和正确性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完备的建设起来

很多中小企业在会计管理过程中过于松弛,会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作辅助,一系列的制度,包括有核查制度、牵制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都存在很大的空位,管理涣散,没有科学性。很多企业的财务用章随意的使用,没有执行严格有效的申请审批制度;还有的企业甚至将企业法人的名章和财务专用章交代给同一个人去保管;在开展基础工作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发票和收据也没有严格的管控,给正常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这些问题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监督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企业根本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多会计工作无规可依,很容易陷入混乱。

三、 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必须要承认的是,我国在教育水平上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有非常远的距离,教学体制上也过于僵硬,这种大环境的不成熟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计教育,会计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想提高会计人员的根本素质,必须要先完善他们的法律意识,要是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切实的遵守法律法规,不能目无法纪的开展工作。除此之外,鉴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所以他们必须也要具备非常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些职业道德素养可以保障他们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能够坚定不移的保护企业的财产。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仅包含有会计专业知识,还要着重于提高他们的个人道德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从而保障他们能够很好的适应当下的这种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的会计环境。

(二)切实完善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往往是保障会计工作能够规范开展的一个基础。作为企业来讲,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并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建立和健全各项保障制度,并保证它的执行力。具体来讲,就是必须要明确会计从业人员的各项具体的职责以及权限,要建立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的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各项会计工作都能够在有效的监督之下完成,杜绝现象的产生。

(三)建立和健全企业外部的监督体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都是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并互相作用下的监督体系,它应该是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有执行力的监督作用下的体系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仅仅需要内部的监督,同样还需要外部的监督,包括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在当下我们要想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必须要通过政府机构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各种机构的监督体系,从而有效的促进各个会计机构的联动的监督,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能够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维护国家的财产,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莎.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基础工作[J] . 现代经济信息,2010,(8)

篇6

1.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坚实会计工作规范化基础。

1.1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法律法规。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不断的完善,尤其要对正确使用会计科目进行说明,准确的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及确认,将业务处理的进行规范,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将我国会计基础规范化尽快走向法治高度。

1.2对会计工作规范化要求进行明确。会计工作的政策性很强,必须要以端正的态度进行全面认识,会计人员要对业务手续进行严格的要求,需要具备的相应手续不可缺少,要坚持做到有法可依、避免违法办事的情况出现,会计人员要严格的执行《会计法》及《规范》,对伪造的凭着要坚决不接收,对于业务记录不准确或是不完整的原始凭着要退回。单位领导层要给与会计人员依法依律办事给予高度的支持,不能指使或是强令会计从业人员作出虚假账目的违法行为。

2.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责任制。

2.1对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规范计量工作的完善需要各个部门与全体在职人员的积极参与,涉及到各种经济利益相对复杂。故此,需要单位领导进行积极的协调,将会计管理责任制度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与部门及个人的责权相挂钩,明确奖惩机制。

2.2实行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单位需要对会计岗位的相关人员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并且要保证任职人员能够完全掌握,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之中,总会计师要对各部门财务负责人员进行定期的沟通,对工作进行协调的同时定期进行会计互审。

3.完善监督检查,避免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漏洞。

3.1加大上级财务部门对所属单位会计工作基础工作的检查频率。上级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工作方法进行改进,通过科学的方法,供管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或是专项检查,检查工作要提上日程工作的内容,形成一种检查的规范化,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责令所属部门进行定期整改,并对整改的结果进行再次检查,避免检查经常进行,但问题并未解决的情况出现。

3.2关注财经委员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对基层的财经委员会进行充分的利用,财经委员会要对自身的责任进行正确的认识,履行自身具备的责任,经常开展工作。

3.3明确奖惩制度,保证责任的落实。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要鼓励单位进行宣传及推广。对于检查中出现的漏洞或是问题要对其性质进行分析,不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办法的研究,对于不合理性要予以纠正,若存在违法乱纪的情况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屡查屡犯的单位必须要严加惩戒。

4.加强人员的培养,为会计工作规范化提供有利支持。

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员作为会计工作规范化的主体,规范化管理必须要依靠人来实现。会计人员政治素养及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

4.1对在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做好在职培训能够使从业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及熟练专业技能,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的方式要将其多样性,形式要灵活。除了让会计人员参加财经部门或是财经院校举办的进修班之外,还要鼓励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4.2对财务学术研究进行充分的利用。举办不同形式的会计学术交流会,促进会计人员的交流,实行互帮互助的形式,共同进步,对工作中的内容进行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对经验进行总结,进而提升会计理论及业务水平。

4.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及纪律教育。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纪观念建设,使从业人员能够具备基本的会计法律知识,能够对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进行鉴别,不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提升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结语

篇7

关键词:物资;加强;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卫生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医疗市场竟争的日趋激烈下,医院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会计信息是单位领导层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基础数据的取得,由此可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建立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逐步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是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作为医院的一名基础会计,对全院医用材料进行管理、核算,医用材料是医院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它是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对医用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低值易耗品;另一类为卫生材料,数量大、种类多、实用性强,经常处于销售、消耗及重置状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变现力。因此,加强医用材料物资管理,合理制定储备限额和消耗比例,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严格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医用材料物资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医用物资的效能,既是医院管理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对医用材料的采购一直以来坚持招标采购制度,坚持质优价廉、公开、公证、公平的原则,服务临床,方便患者,做到既满足需要,又节约开支。这一举措大大增加了材料采购的透明度,净化了经济环境,做到了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物资采购制度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随着医疗业务的扩大,医院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医院流动资金的供需矛盾和管理难度日趋突出。为了使有限的流动资金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加强医用材料管理和核算,对满足医疗需要,防止积压和浪费,都有重要意义。从2005年以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提出库存材料“零库存”的管理理念,各个涉及库房管理的部门尽管做了大量的努力,但都没能最终达到此目的。为了能更好地对医用材料进行管理和核算,现有关医用材料的管理核算提出见解:

第一,制定医用材料的储备定额医用材料储备定额的制定,一般应以上年度最高2个季度的医用材料消耗量的金额为计算基础,结合发展需要等因素,求出每日平均消耗金额,然后乘上确定的材料储备期,就是医用材料储备定额。其中材料储备期的计算基本公式如下:

材料储备定额=材料每日平均消耗金额*储备天数

第二,加强购入医用材料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一是相关科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二是保证医用材料质量。在购入医用材料的过程中,决不能只注重医用材料的价格,而不保证医用材料的质量。

第三,确定医用材料每次进货的经济进货批量,使总成本最低。经济进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的进货数量。

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的确定,是以如下假设为前提的:医院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医用材料的耗用或销售比较均衡;医用材料价格稳定,进货日期完全由医院自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能马上一次到位;仓储条件及所需要现金不受限制;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况;所需医用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医用材料而影响医疗工作。

进贷批量计算公式为:经济进货批量(Q)=2AB/C

式中: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年度单位储存成本。

第四,加快医用材料周转,提高医院效益。医用材料一旦入库,便要尽快销售出去,加快医用材料的周转,节约资金占用,降低储存成本,缩短医用材料的储存时间,其计算公式为:医用材料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

医用材料保利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储存费

第五,对医用材料进行清查盘点。各材料库房应定期对医用材料进行清查盘点,具体进行账实核对,检查医用材料是否有过期、变质,通过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对医用材料的盘盈盘亏数字,经过检查分析,编制“医用材料盈亏报告表”一式2份,报经领导批准后,1份作为调正医用材料储存明细账或库房管理账的依据,1份送财务部门据以进行盈亏的账务处理。

篇8

摘 要 会计基础工作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笔者在分析当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会计 基础工作 规范化

一、现阶段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职业道德教育尚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些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松懈,把心思更多的用于拉关系,走后门,于财务基础工作不顾。财务人员有悖严谨的工作作风,存在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现象,抛弃了严守工作纪律、努力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精神。

2.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影响了会计基础的规范化

每年会计人员以通过会计证的年审工作,都要自行报名参加或由单位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但实际情况是,上述企业虽名义上组织培训学习,但实为应付年检,培训学习常会流于形式。在此形势下,会计从业人员既没有良好的素质基础,又得不到后续的教育培训,致使会计从业人员无从理解和消化国家最新的会计规章制度,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3.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疏松,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规范作用

表现在以下方面:(1)原始凭证的签字流程形式各异。究竟是财务人员先对数据审核,对票据的合法、合理、合规性进行审核后,再交由领导签批,还是经办人和报销人先直接找单位领导签字后交由财务核算和做账?(2)记账凭证没有统一的规范。各个会计从业人员全凭自身经验自己判断,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陷入混乱。(3)缺乏统一原始凭证,企业的借款单、拨款单、缴款单、领款单、单据粘贴表、付款申请格式各异。(4)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基层企业还有没有必要登记手工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各企业总部与分公司执行上就参差不齐。(5)如何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正确归集成本各异。有些企业把招待费、大额宣传企业形象的广告费等列入办公费,把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装卸费、运输费等计入机械使用费等等。(6)会计记账没有严格的记账流程,随意性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趋严重。(7)反映财务情况不真实,不完整,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不能及时入账。

二、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现状的原因分析

1.领导重视不够

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业绩的的影响往往并是不直接的,不表现在盈亏数字上,因此,某些单位负责人唯结果论,不重视不能带来直接效益的会计基础工作,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贬低其作用,仅仅将会计基础工作当做是支付中心,导致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

2.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两方面,在业务素质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本来就有高有低,再加上对对新的业务知识和最新会计法规的学习的长期忽视,致使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至于会计道德方面,此外,部分会计人员尽管掌握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因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的缺乏,导致会计从业人员不认真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制度,随意降低工作标准,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

3.造假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为了小团体利益,为达到偷逃税收、转移国家资产、粉饰业绩等目的,在会计数据上做手脚,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账实不符。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负责人、,财务收支失控,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还有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按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设置会计科目,不建账或账目混乱等等,这必然导致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4.组织监管力度不足

某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执行监管力度不足,致使会计工作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检查的作用。因此,在上述单位,根本就没有人过问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就算偶尔有次检查,也是应付公事,走走过场,根本不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基层单位 会计基础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与否就全赖本单位的会计人员的自身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了。

三、促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1.加强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就必须做好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就必须加强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1)在现有会计才人队伍基础上加以提高,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促进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实现,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2)注重提升财会人员自我修养,将法律的外在约束和道德的内在约束结合起来,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3)建立健全企业财会人员业绩档案管理制度。(4)建立健全企业会计人员培养制度,如培训、考核、晋升、淘汰等。

2.健全会计机构及规章体系

一是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依法建立健全会计机构。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会计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企业领导、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责任,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二是从强化会计基础上着手,制定本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及具体实施细则,有序开展工作以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理顺会计工作秩序。

3.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通过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等内控制度,保证财务决策及财务计划真正得以有效贯彻落实。其内容如下:(1)建立全面财务预算的管理制度。(2)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3)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及牵制制度。(4)建立财产清查保全制度,如存货、固定资产等收、发、存、清查、处置等。(5)建立财务授权审批制度。(6)建立内部财务分析制度。(7)建立单项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8)建立内部财务预警及报告制度。

4.提高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水平

会计电算化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水平主要从如下着手:(1)继续学习培训以增强电算化人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2)提升计算机的软硬配置,确保高效、准确的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3)加强会计数据档案管理,会计数据经记账审核后要及时备份和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第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

篇9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会计主体,会计基础工作已成为单位管理的重中之重。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但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更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管理模式,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加强自身管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各个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完善。例如,对原始凭证审核、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登记等工作加以规范,有助于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整体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科学及时核算事业单位收支情况,通过会计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可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从而为单位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原始凭证审核、加强报表编制、强化费用支出审批,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成为其重要手段。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防止经济舞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将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会计人员任命,加强会计岗位分工制约,落实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原则,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监督,防范经济舞弊行为,预防和控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有效维护财经纪律。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工不合理

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主要实施内容,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工并不符合《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也未严格遵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未配备会计基础工作相应的专门人员。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设置不合法,不相容职位未分离,由同一人兼任,部分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人员甚至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导致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且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埋下隐患。

(二)会计账簿和凭证管理有待完善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未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设置单位账簿,部分经济业务未入账。账簿不合理导致账簿目录表和启用表等设置和编写不规范,导致单位实际收支与账目不符。部分单位在记账凭证填写时未填写详细或者未全部填写,导致出纳、统计和审核人员难以准确划分职责,难以追求相关责任。部分单位账簿登记混乱,同一业务凭证登记多个业务事项,导致账簿记录不清。另外,部分单位为了追求单位自身利益,故意不记录会计信息和篡改会计信息和数据的情况还存在,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不真实,单位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无法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数据。

(三)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机制缺乏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监督机制缺乏的现象,部分单位没有健全的会计工作监督制度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会计基础工作出现违规情况时仍无法被发现,导致会计工作质量无有效监督。部分单位没有内部审计机构甚至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岗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效果不佳。部分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但是由于受本单位领导直接负责,内部监督工作缺乏独立性,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效果。

三、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合理设置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在设置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时应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进行,在进行岗位分工时应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加强岗位制约,确保会计基础工作执行者能够独立正确的从事相关工作内容。在岗位设置和分工时,应结合本单位业务具体情况,加强会计业务实际需求分析,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相关权责。应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人员配备,确保具有专业财务会计人员充实到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岗位,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强化其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自觉性。同时,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应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工作,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会计资料档案监督,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程。

(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会计账簿和凭证管理

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业务实际,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防止经济错弊。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明确会计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强化内部稽核制度,不断规范化会计基础工作,通过制订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以执行,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方面,应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工作,严格审核单位外部原始凭证,规范制作单位内部原始凭证,做到要素齐全、金额准确,确保原始凭证真实可靠。应加强记账凭证的管理,除进一步审核原始凭证外,记账凭证应按照经济事项分类,确定准确的会计分录,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准确填制,并做到附件齐全、数字准确,定期装订成册。会计账簿管理方面,应根据单位具体会计业务设置各项账簿,并定期和不定期对各项资产、资金、往来款项进行清查核对,确保核对。应定期打印并装订,及时移交归档,按照会计档案相关规定进行保管。

(三)健全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机制,维护财经纪律

篇10

论文关键词:规范 问题 建议

论文摘要:几年来,中国会计的改革和发展,致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失范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国际、国内经济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的新发展,催生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因此,笔者围绕以上问题提出几点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建议。

财政部为构建充满活力的会计体系,提高中国会计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会计的改革和发展,并把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XBRL、会计鉴证、人才评价和会计指数等八个方面作为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中国会计工作的管理理念创新了,中国会计的整体环境变化了,尤其是在中国倡导内部控制和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今天,相比而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经落后了,财政部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财政部会计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促进会计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的新特点,组织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的调研修订工作,指导和规范信息化条件下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将重新赋予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会计工作主线驱动力和牵引的力量。笔者正因为以上信息,才重新寻找并认真研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此笔者就把体会并发现的问题写出来,同时提出几点修改建议,以和各位共同探讨。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简要介绍

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不断提高我国的会计工作水平,财政部于1996年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规范》分六章共一百零一条,分别围绕: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是一个全面规范我国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规章,对强化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必要性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失范的问题日渐突出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些年来,财政部在进行一系列的会计改革和制度创新,因而,有些人认为:管理制度创新了,其他工作就可以放松一点;环境变化一点,会计基础工作就可以迁就一点。因此,会计基础工作失范的问题随着会计工作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会计基础工作不重视;二是办理会计业务的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三是记账随意、账目混乱、数据失真、财产不实;四是会计资料散失;五是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六是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乱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献策,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个市场的运行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国内外经济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变化和发展,催生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

在国际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资本市场一体化,因此,全方位开展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向纵深方向发展很重要;在国内,财政部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并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接轨,对中国的的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改革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做大做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稳步实施会计人才战略……会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倡导内部控制和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今天,会计基础工作的步伐显然已经落后了,会计基础工作正面临着适应环境变化的考验,国家会计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把会计基础工作的创新与变革纳入新视野。

三、关于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几点建议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相应会计法规、规章制度的基本依据,因此,修订《规范》仍应在《会计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以现有《规范》为蓝本,顺应国际国内会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适应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变化,让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会计诚信的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会计国际一体化和国际会计趋同的要求嵌入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容中,重新充实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概念和内涵,让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更有效地服务于单位的管理实践,让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更好地发挥自我监控和制约的作用、自我促进的作用和协调作用。

(一)嵌入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会计一系列制度的改革,经济业务推陈出新,会计处理业务日趋复杂,不断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新问题和新挑战,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越重要,因此,建议在《规范》中嵌入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如:《规范》第五章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第八十九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可修订为:“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把其中的主要内容做相应的更改。

(二)嵌入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对会计人员来讲诚信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是立业之本,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打造诚信会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在《规范》中,嵌入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如:在《规范》第二章第一节第七条: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一)中,可修订为:“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并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第二节第二十一条可修订为“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诚实守信,遵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三)嵌入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内容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有助于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但《规范》部分条款中,只提到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规定,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嵌入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内容,充分使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日常会计事务的处理,同时对会计数据进行深加工,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会计信息,满足主管机关、财政、银行、税务、审计、投资者等单位和个人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做到和国际会计一体化、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接轨。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