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3:1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经济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经济学论文

篇1

1.1体育经济学认识分析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4.结语

篇2

经济比政治更占优势,企业对体育的需求比公共政策更占优势,私有体育利益比公共体育利益更占优势。很多情况下,体育就是资本主义结合这些优势而取得成功的彰示物。有关体育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从不同方面暗示了政治的结束,其原因是作为资源分配者的市场的中心性和公共生活的驯服以及商品化的惯常做法。即使是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并把体育当作有用的辅助工具使用的跨国企业,也承认大体上企业的运营理念还是以获利为中心的。跨国公司通常意识不到还存在其它可操作的一般体育框架存在。如果市场崩溃,即使是暂时的,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全球化只代表着加速走向体育界的资本化,而不接受这种类比就是不加辨别地承认推进全球化过程是变异的资本主义,是对公共生活的驯服和商品化的一贯做法。在某一价值层面上,依据新自由主义而留在公共部的服务项目不得不被迫以私有企业的身份自行运营,不同体育领域的作用仅仅是争夺消费者而已。

在另一层面上,新自由主义还提倡为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融合扫清障碍,前提是贫困国家的政府严格遵守自由主义政策。虽然新自由主义是一套理性的复杂知识体系,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它的政治观点是古朴而简单的,这是因为政治在市场制定的条款之外就没什么特殊意义了。接受这种逻辑就是要否认或弱化当代体育呈现出的实现社会改变和变革的诸多机会的重要性,而否认实现社会变革机会的观点仍然存在,这反映出对当代资本主义身处十字路口这一状况缺乏认识,全球政治的新标准和社会经济合作普遍存在。换言之,缓解贫困的政策已经制定并执行,政治理念在日益增加的全球空间中或得到发展或逐渐消失,这个全球空间一方面体现为生态政治,另一方面体现为社会经济。这两个方面都是在体育中或通过体育实现社会改变的机会。很多情况下,自由被简化为买卖的权利,并减少了和私有化的个人主义团结起来的机会。20国集团峰会也旨在成为新社会秩序建立的标志,一种更人性化的资本主义形式,以应对部分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贫困危机。美国曾经的不受约束的全球化共识现已过时,现在需要的是用更均衡的方式来调节市场,而不是放任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体育的潜力不能被视为存在于体育提倡的价值中或某种资本主义形式中。

2结语

篇3

[论文摘要]文章对目前苏州市个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背景下对体育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也针对性地给出了对策。

背景

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8月28日29日,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全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嘹亮进军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苏州是省政府确定的先行制定规划纲要的3个地级市之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要求,确保苏州教育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2008年4月7日,苏州及其所辖五市七区均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专家组评估,这标志着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对于“《纲要》”中提到的到2020年完成的指标,苏州目前大多已达到并超过,苏州城市的教育作为试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其发展和地方经济是分不开的,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相对于当前现代化教育发展速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苏州素质教育快速推进的同时,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现状

体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我市对青少年的体质测试表明,学生组的体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学生组各项监测指标来看,我市中小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仍然不佳,体质没有明显提高,在苏州市体育基本现代化主要指标及评估说明中,2008年,我市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9%,略高于05年全国的87,2%的成绩,但却低于江苏省91,5%的平均成绩。昆山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昆山市成年人达标率为95,9%,优秀率、良好率均高于苏州平均水平,而青少年体质在某些指标方面略逊于苏州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方面,幼儿和学生的力量、平衡素质好于苏州平均水平,但在柔韧素质方面略逊一筹。

二、问题

(一)体育观念的滞后。

近几年苏州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体育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体育设施不断充实,体育课时得到较大幅度增加,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但由于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严重倾向,体育课被忽视的现象还是很普遍。据调查显示,有51%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比其它课程更容易取消;27.9%的人认为可能容易取消,66.2%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没有其它学科重要。不人少,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苏州城乡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

目前苏州市的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学目标单一化,最具体的表现是:“达标第一”、“考试第一”,过分看重《国家体育健康标准》以及“体育中考”的评价作用,高中把《达标》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单一目标,初中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体育中考”,并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结果限制教学工作的广度,使学生在绝对单一的目标下学习,得不到足够的学习空间。在对高新区三所4星学校调查发现有24.7%的学生在活动课上针对的是体育课堂的内容,有四分之一的课外活动是给体育课补课的。有11.4%的学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锻炼。有30.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太理想。  (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设施短缺,锻炼内容形式单一。

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场地、器材的成人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教育部体、卫、艺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我们的中小学校一直沿用成人器材,使孩子们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身心愉悦。“成人化”是少年儿童篮球的最大误区。有的学校由于场地的客观限制,导致开展活动的时候只能选择跳绳,踢毽,呼拉圈等趣味性和运动量不太强的项目,如吴江松陵一中拥有2000左右的学生,但只有250米田径场地,尽管学校尽一切努力保证每个学生的活动,但对于活动内容的开展,学校也很无奈。

(四)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待提高。

目前苏州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100%,并且均参加过体育专业的学习或培训,但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普遍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满足不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很多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的,学科配备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由此凸显出来,一些科目的教师大大富余,比如传统科目,富余的老师便只能充当“万金油”,哪个坑缺就往哪个坑塞。同时有的学校由于体育科目的教师却无法满足,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已超标,对于紧缺科目教师引进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积极性下降。

三、对策

(一)正确指导,转变观念。

加强对学生体育情感、爱好和兴趣的培养,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广泛地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校圈体育文化活动等有效途径来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合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稳定的体育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体育活动中影成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成为体育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播者。

(二)体育课程教学多元化。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必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为基本框架,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体育课程中取消强制性内容,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练习内容,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体质健康、个性发展和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

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的建设,合理均衡的分配体育教育资源。完善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可以利用体育彩票的经费资源,为农村中学添购体育器材,传播体育知识,让广大的中学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教育。针对学生的必趣特点,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制作多功能绳袋、环绳、哑铃、彩球、晃板、毽球、等适合学生兴趣要求的器材。

(四)制定导向性政策,鼓励教师流动。

对于有的学校教师饱和,而有的学校缺教师上课的现象,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在学校问的调动,把体育教师从比较充足的学校流动到紧缺的学校。对于就近几所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间兼课,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体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课,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定期选派教师进修提高等。

参考文献

[1]任文亚.高师范公共体育课要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阴[1].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4(2).

[2]邓菊生.高师范学生应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网[J].齐齐哈零师范学院学报.1995(2).

篇4

【论文摘要】: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失业现象,各派学者深入探讨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各流派颇具特色的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这些理论与对策建议对分析、解决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劳动力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经济增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在对失业现象的解释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与高工资失业论等。可以说,这些理论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具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不适合用来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但其分析失业原因的方法和某些对策建议,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失业理论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比较突出的,必须置身于我国的客观环境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它集中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就业矛盾。目前,我国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归之于劳动力供给增加和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以下5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带来的就业压力;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复转军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需要安置;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就业压力还需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寻求缓解压力的办法。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从宏观政策着手,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二者的地位经历从并列到从属的转变,充分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曾经从属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即在保证既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失业,这种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暗含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的假定,这一假定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因此,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关键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今后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引起的就业岗位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需要调整刺激经济增长以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当然,这并没有否认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就业问题涉及面广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非常多,但要分清主次,既要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抓根本举措,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2005年中央政府把新增就业800万人和7%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目标,这标志着就业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的优先解决地位。

我国目前出现的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再加上前提假设的限制,西方失业模型和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因此,像中国这样的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基于本国影响就业的客观因素和现实情况,考虑如何全方位治理失业,绝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主要采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消除总量性失业或者再辅之以减少作为"自然失业"一部分的结构性失业的人力政策。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中国就业问题置于经济增长、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借鉴西方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提出治理失业的对策。

二、我国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

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很多,如人口增长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变动、科学技术进步、自然条件等等,但对于中国而言,影响劳动力就业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如经济体制转型、就业观念传统文化影响等,其中根源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大矛盾的出现: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这三大矛盾的结合,决定了我国的劳动就业面临着特殊困境。

1. 体制转型使潜在的失业显性化。我国目前的下岗失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释放。由于计划经济时期追求名义上的充分就业,政府对企业实行就业配额机制,确保职工工作稳定,并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待业人员,这样的就业安排决定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富余人员。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劳动力需求,原来靠政府维持工资的企业富余人员必然要被剥离出去,从而形成大量失业人员。其次,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激活社会各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但是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被淘汰,从而出现大批劳动力的失业。再者,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使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向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转变。城乡之间就业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农村劳动力不再局限于离土不离乡,开始流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这就加剧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状态。经济体制的转轨使计划经济体制下潜藏和累积的就业压力渐次释放出来,隐性失业不断显性化。据统计,由于体制改革而导致的失业面(主要包括城市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造成的全社会失业比重约占11%。既然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就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保证改革稳定向前,以使国企改革的目标不致落空,又要顾及作为民生之本、安国之基的就业问题,因而,解决体制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实际就转化为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制度选择。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吸收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日趋下降,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和生活费收入,加强体制外经济实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切实保证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就业的各类职工都能进入社保覆盖范围,企业和个人按规定的标准缴纳社会保障金,这应该是体制改革进程中维护社会稳定,摆脱失业压力困境的主要制度选择。

2. 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一方面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需求逐步达到饱和,对新增劳动力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传统产业的大量劳动力面临资本与技术的替代,虽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但传统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无法及时适应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短缺并存的现象。这种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的矛盾引起的,与西方新古典综合派以解释滞胀现象而提出的/结构性失业0理论有所不同,用于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人力政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除了对失业者及在业者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发展职业介绍所,提供劳动市场的信息之外,还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演变发展规律,解决决劳动力供需矛盾,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三大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业为0.57,这些数字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表现为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趋向于大幅度降低,中国目前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拉动。第三产业既包括诸如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这样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在内的资本密集程度高的新兴部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高的社区服务业,是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还必须通过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培训从事新兴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就业弹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产业结构的选择和技术的选择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在产业结构上,要按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第一、第二产业要向纵深发展;在企业结构上,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吸收就业的主体;在地区结构上,要开发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实现劳动力全方位流动。

其次,中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地区间就业压力不等。东部地区、大城市和部分中心城市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就业压力大。必须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消除妨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的体制障碍。同时要转变劳动者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外出寻找就业机会;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水利、交通、电信等基础产业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力平衡不同区域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才能使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达到扩大消费和投资的预期效果;通过加快小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拓宽劳动力在本地区就业的门路,建立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现阶段关键的问题是要为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放宽限制,简化手续,减轻负担,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就业的社会服务体系,疏通劳动力需求的信息渠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问题。

3.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难题。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通过人为地设置制度障碍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乡两个部分,这样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之后,城市就业受到的压力不仅来自城市人口自身,而且还来自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003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1个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滞后以及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加剧我国就业的矛盾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问题,既要像托达罗分析的那样,同时考虑农业、工业两大部门的发展,又要针对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国情,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1)要高度重视农村就业质量。当前,我国正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政府提供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并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此壮大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容量。(2)必须逐步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这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以及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的构建,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3)要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是创造就业岗位的基本途径,而只有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才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就业岗位。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城乡差别福利保障制度等,消除身份歧视,允许城乡公民平等竞争各种工作岗位,促进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增加劳动力的就业选择机会。

参考文献

[1] 罗恩立,孙定东. 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2).

篇5

关键词:环境设计;建筑模式语言;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7804

环境设计作为设计学二级学科下的专业方向,其专业存在的合理性仍在于与其它相关学科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学界对这些独特性的认识多集中于专业分野中的“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人文与工程”等内涵的比较。一些学者认为环境设计的最终归宿在于“艺术与科学”的大融合,各相关学科最终将走向殊途同归之路,但融合后的专业特性是否能够凸显于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值得我们再思考。此外,专业分野中对设计对象分类的讨论会削弱环境设计的专业性,形成所谓宏观(城乡规划)、中观(园林或建筑)与微观(室内或陈设)多尺度设计对象的区分,使得环境设计专业既包含但也处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跨界后的内涵整合、重组有待加强。那么,面对环境设计定义的宽广性和复杂性[1],究竟有哪些理论(知识)能够在整体上作为专业理论基础,将多尺度的设计对象通过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整合呢?这些专业基础理论是否会对当代环境设计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呢?这正是笔者引出“模式语言”思想,启发当代环境设计教育的初衷。

一、模式语言思想简评

模式语言思想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的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提出,该理论的哲学基础源于对20世纪60

年代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反思,更是对科技至上、精英主义设计、物质环境决定论的反驳。在其出版的一系列学术论著中,不但闪烁着人本主义、原始质朴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渗透出作者早年研习数学所具有的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一种模式语言》作为亚历山大众多著作的核心成果,与其它著作相互关联、互为印证,共同构成了20世纪颇具颠覆性的模式语言理论,对后世影响甚大,其理论主张可概括为:

(一)结构主义的思想基础亚氏认为,真实的环境世界本身是复杂和多样化的,但复杂混沌背后的空间组织方式又是有章可循的,局部环境之所以能够恰如其分地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中,与其所在的整体环境的组织关系密切。虽然环境由众多层级和不同尺度的要素构成,但当我们提炼出要素“原子”和“分子”的组织经验时,曾经发生在不同尺度中的美好环境才有可能再度出现。历经多年,在基于大量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后,亚力山大在《一种模式语言》一书中提出了从城镇、社区、邻里、建筑直至细部构造的253条模式,这些模式一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代表着有活力的、自下而上的、适度合理的环境单元,并用通俗易通的图解和文字加以表达[2]。同时,每一模式也可看作构成环境语言系统中的语汇,语汇之间可以依据设计条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每一模式在尺度上都有助于完善它前面的“较大的”模式,同时也为后面“较小的”模式所补充,从而有助于设计者利用这些模式及其组织关系,在模式语言的语构网络中重构美好环境,实现建筑的“永恒之道”。不过,相比亚历山大早期的《形式综合论》和《环境结构的原子》等偏重数理分析的论著而言,模式语言理论除了延续结构主义思想外,也重视从现象学的真实体验中把握环境的意义,以达到“结构—人文”合一的理想研究范式。

(二)重视临场体验、回归质朴本真作为模式语言思想的基础,《建筑的永恒之道》不但在源头上奠定了《一种模式语言》及其后来学术论著的思想基础,更重要地是指出了人们认知和践行“精神家园”的思考方式,那就是重拾曾经淡忘的现场感受、地方建造过程以及根植于场地和内心的历史情怀。在亚历山大看来,工业文明之前的城市环境似乎具有更多的“精神特质”,人们自发地、循序渐进地、相互协作地建造着他们的家园,为物质环境注入归属感和亲和力。而现代主义则倡导设计分工、图纸替代现场、技术精英主宰设计,导致设计者与使用者、环境与用户、物质环境与精神家园割裂。亚氏也在其所著《住宅制造》一书中揭示了现代主义生产体系下产生这些隔阂的必然性,并认为,只有对现行生产方式进行根本变革,才能重归自古以来便存在的设计“永恒之道”。之后,亚历山大强调设计应始终立足于现场感悟,分析及日常建造经验的积累,摈弃学院派的抽象说教和功能主义的金科玉律。虽说这些理念在当下看似乌托邦,但其间蕴含的人性关怀,对环境存在本真意义的追求都是难能可贵的。

(三)“彻底”的公众参与从制度上改良现行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便是引入公众参与,《俄勒冈实验》和《林滋小吃店》等成果试图从实践上论证公众参与对塑造有活力环境的重要性,影响了“社区建筑学”和“社区设计”理念的推广,形成了“使用优先”的设计方法和以建立设计导则为目标的“任务书设计”模式。而亚历山大提出的253种模式正是以其通俗易懂的图解语言,以设计导则的方式帮助民众参与设计和建造。因此,以用户和使用优先为准则的参与机制不只停留在调研、分析和设计阶段,更在于实地的建造阶段,公众参与的彻底性也并非排斥设计师的指导,而是强调公众参与建造的全程性。唯有此,才有可能协调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和用户的多方利益,才有可能保证模式语言思想付诸实施。

(四)具有应变性的模式模式语言不是一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僵化封闭的[3]。253种模式在亚历山大看来只是迈向“永恒之道”的开始,人们只是在开始时以设计导则的方式套用该 模式,然后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并内化为结构关联、临场经验和公众参与等思想,模式语言指导下的“永恒之道”才能真正实现。此外,使用模式的系统就像使用语言一样, 有些语言根生于民间,即使是一般的公众也可以运用自如,能否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不仅仅在于人们掌握现有语言的多少和熟练程度,更在于是否能因地制宜地根据既有模式进行完善和变通。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们讲出来可以千变万化, 这样每个人运用这些模式都不一样, 可以产生无数不同的形式, 就如同人类语言可以用来创造无穷无尽的句子一样。一旦人们从初学语法的限制中走出来,根植于现实建造经验的既有模式便赋予了新的意义,如此随反复,模式语言的适应性得到了延续。

二、模式语言的教学启示

(一)结构主义思想促进教学内容整合

面对环境设计的理性与感性、结构与人文、宏观与微观的专业特点,除了从上述某个侧面建构各个院校的环境设计教育特色外,整体的、基础性的、具有普适性的教学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然而,整体性的过程是要将上述分立的专业特性统一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以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另外,学生习得的知识经验最终还要用于实践,而企业(公司)的设计项目一般均具有整体性,各类知识被统一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下运作。这样,与学校按课程分解传授知识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造成了企业项目运作的整体性与学校课程知识分解性的博弈,对以项目制合作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影响较大。而在《一种模式语言》中,结构化的设计思想使作者十分看重规划、建筑(含室内)、园林乃至细部构造等不同空间层次的整合问题,并借由结构化的理论模型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从学科专业的发展现实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多年来的跨界与融合已催生出专业发展的包容性,如果将模式语言的设计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内容将有自然获得模式语言结构化“基因”的可能。概括起来,在学期项目制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分为课程之间的整合和课程内部知识模块的整合。以居住区环境设计为例,授课内容的编排可与模式语言的空间组织层级相对应(图1),课程从小区详细规划开始,经由园林设计、建筑及室内设计,再到细部构造设计,我们称这种一般框架为教学的“基本模型”,是描述和指导学期项目教学的基本结构。然而,基本模型结构并不意味着设计及教学过程时序的固化,相反,由于项目设计的整体性,不同空间层级的设计内容是相互渗透和彼此制约的,完全分段式的教学安排显然不能胜任。例如,设计流程末端的细部构造设计会影响甚至推翻原有的方案设计,园林设计未能与住宅内部需要优质景观的房间相对应,均会导致上下游设计过程中出现负反馈的情况,而且,现实项目的运作过程可能比教学时的情况更为复杂、多变。因此,除遵循常规教学管理的“自上而下”的“基本模型”外,仍需补充“自下而上”的“修正模型”予以完善,修正模型的意义在于其自由度和灵活性,将来自各个课程的不同知识模块(模式语言)进行跨时段组合,以灵活介入的方式适时“插入”基本模型之中,由学期项目教学总负责人组织调配,这对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二)从模式借用到自主创造

设计创新更多是立足于既有成果的继承、重组和模仿,并在长期的借鉴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考方式和知识技能。模式语言为初学者提供了便于模仿的环境单元,这与大多数初学者经由模仿再到创造的学习过程相似。因此,依照模式语言思想,教学的第一阶段可强调借鉴和模仿,学生只需借用既有模式语言或对其稍加改动,便有可能设计出具有活力的环境场所;第二阶段应突出学生思辨和重组各类模式语言的能力,以模式语言的评析和反思为主导,逐步替代第一阶段的模仿,为创造性地改良既有模式奠定基础;第三阶段是形成设计思想的认识论阶段,除了帮助学生运用模式语言理论组织环境系统外,形成模式语言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应比掌握既有的模式语言本身更为重要,这种观察和思考方式就是重视临场体验,从真实的自然条件、社会文脉和行为事件中检验和创新原有模式语言。因此,经过由模仿上升到设计方法论的过程,不仅是模式语言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相吻合,理论研习与教学实践的联姻可藉此形成。

(三)重拾临场体验的设计研究方法

设计研究方法除了基于实证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外,个人主观经验的积累和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模式语言理论看来,基于个体经验和理解的现象学方法在强调身体作为环境感知中介的同时,也强调了身体作为设计和建造中介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环境设计教育所日渐缺失的内容。设计中介(工具)在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简化或弱化我们观察、设计及建造的本能,完全借助图纸或其它新媒介,设计和建造成了纯粹的“人—图”关系或“人—机”对话,潜藏于土地、空气、山林、雨露和世俗生活的场所情态正被时髦的“设计理论”和工具所替代,最终可能导致作品远离现实生活,仅存留其作为躯壳的外表形式。因此,从模式语言思想感悟设计教学的真谛在于重拾临场体验的设计方法,在适当借用现代设计中介(工具)的同时,在身体与场地、身体与材料、身体与现实建构的过程中回归环境设计的“永恒之道”。

三、结语

《一种模式语言》曾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堪萨斯州立大学等知名设计院校的教材,以其环境综合设计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深刻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设计人,充分证实了好的设计理论同时也是优秀的教学思想源泉和工具 [4]。但客观地讲,亚氏所挑选的253种模式是基于其本人的价值认定和主观假设,并不一定都具有客观中立的“科学属性”,这也为实践教学导入美学所倡导的公众参与提供了讨论平台。此外,亚氏卓越成就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学术层面,如何使模式语言理论及其教学实践迎合市场需求,至今仍是包括亚历山大本人在内的众多学者深感困惑的问题,也许,这一超越理论自身“缺陷”的议题,仍需借助全社会设计伦理意识的觉醒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健全来加以解决。参考文献:

篇6

摘要: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十八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社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也需要有创新和调整。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促进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相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同时还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58-02

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并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素质教育成为了主流[1]。在素质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又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型社会的一个需要。因为大学生是人才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培育状况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状况,影响着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说,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必要的。此外,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必须的。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

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身是一种教育,因此它同样具备普通教育的课堂性,会有第一课堂这个主要的阵地。从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要拓展第二课堂,并且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二)促进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相结合

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使培养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人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注重知识的储备,同样也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状况。因此,高校应该系统、客观地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应该具备的一些主要素质进行一个分析,然后根据市场的情况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状况进行调整[2]。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需要通过教师去实施,因此师资队伍的状况尤为重要,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素质养成起到影响。在高校,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很少,很多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队伍,而是由辅导员、团干担任这部分的工作。非专业化的一个队伍从知识层面上就不能更好地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还需要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用以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教育地更好进行。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应该遵循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导向性

科学性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评价的体系不够科学,那么评价的结果就会失真,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导向性则是要求这个评价的体系应该有明确的引导方向,能够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目的进行引导,从而使得评价的结果能够对文化素质教育起到引领作用,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是评价体系的一个存在价值性原则。如果评价的体系不具备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就会失去评价的意义,所得到的结果也不能更好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有的评价体系过于追求形式化,使得实效性不明显,操作起来也不切实际,最终的苦果只能由大学生来承担[3]。

(三)基础性和全面性

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基础性的教育,是促进全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化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凸显基础性和全面性,保障基础性的东西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行,同时又确保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全面性,能够跟得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果评价的体系失去了基础性,那么学生的成长就是根基不稳的。

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路径

(一)树立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完善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是进入21实际以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听到的频率最高的词汇。素质教育和过去的应试教育是相反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观念的影响,高校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存在着不够重视的情况。不少的教师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只要能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这样的一种错误的观念使得高校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试想,素质教育都得不到重视,那么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行可想而知也不会乐观。

(二)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角度来说,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决定这个评价体系可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评价体系科学性缺乏,那么就不能对文化素质教育做出客观且有效的评价,从而也会影响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三)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公平、公证、公开性将决定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性。我们不可否认作为一个评级方式,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主观的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建立一些科学的工作流程和规范能够较好地促进评价方式的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如果评价方式缺乏了公平性,那么就会破坏了教育的平等性;如果评价方式缺乏了公正性,那么所得的结果就会失去参考价值和现实的意义,不利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四)建立评价的反馈机制

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评价目的不是在于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一个评价和衡量,分出高低,而是让学生通过评价的结果对个人的情况进行一个了解,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巩固和提高,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清自我,进行不断的提高,同时也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增瑞,商闯.浅析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1,(08).

[2]李\庆.浅析当前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赵燕.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4).

[4]刘韵凤,敖鹏翔.浅谈构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评价体系的意义和目的[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6).

收稿日期:2016-10-10

篇7

有关经济危机论文范文一:经济危机经济学论文

一、经济学危机的表现

我们知道,经济危机的出现给各个国家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是经济异常发达的一部分西方国家也不能抵挡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经济危机的来势异常猛烈,即使是一些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预测到经济危机的发生时间以及它所带来的损失。当经济危机首次出现时留给部分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且许多国家并没有找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经济危机渐渐的蔓延到了其他国家,并且严重地阻碍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危机的出现不仅仅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各国的失业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应对危机的经济学的措施

(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相关政府渐渐的开始轻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经济学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然后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实体经济发展策略。但是,在制定策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并且还应该预测我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后还应该借鉴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策略。另外,相关政府还应该颁布一些与实体经济发展有关的政策,并且要将这些政策应用到实际中。

(二)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应该适当的向城乡居民倾斜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贫富差距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明显,在我国一部分地区,人们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我国,大部分的国民经济收入都用在了工业的发展方面,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方面,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大部分城乡的经济收入也在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工业方面的经济收入相比,城乡的经济收入就显得特别微薄了。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我们必须要合理分配国民经济收入,将国民经济收入适当的向城乡居民倾斜,从而大大的减少我国的贫富差距,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综合国力,最终极大的降低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

(三)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就是制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才可以发展的如此迅猛,因此,我们必须要始终相信市场,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恢复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市场的监督力度,不断规范市场的秩序,从而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

三、小结

经济危机的出现给各个国家带来了较大的损失,极大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进程。但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也迫使各个国家审视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且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问题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众所周知的是,经济危机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对待经济危机,并且根据自己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得解决对策,那么我们不仅可以消除经济危机,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经济危机,并且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那么我们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危机而且会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有关经济危机论文范文二:经济危机背景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一、关于世界经济危机下对我国经济问题的几种看法

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次贷危机迅速变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全球范围内众多的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纷纷倒闭,全球经济进入严冬。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央出台了4万亿救市的计划,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消费、刺激内需。各地方也积极配合政府的号召,各种刺激内需的方法纷纷出台。然而中国经济问题是否只是单一的内需不足问题,这种内需不足是否只通过简单的刺激就可以解决?关于如何看待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发生的问题,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由世界或美国的经济危机引起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是最多的。第二种看法是,在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前,中国经济就已经存在问题了。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持这种看法。在他看来,由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旧发展方式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即使没有这场经济危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问题。第三种看法是,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与世界经济危机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造成目前出口困难的原因与其说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如说是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学界的孙立平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种看法,即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即经济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外部需求减少,出口困难;内因则是我国处于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过程,而这个转型却迟迟转不过去,由此造成在外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如此多的产能,整个中国经济进入严冬时期[1]17。我个人基本同意孙立平教授关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论述,但认为,这种内因更是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结构性硬伤造成的畸形的国内需求市场。从这样一个角度看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出:尽管我们目前的问题是由美国的经济危机引起的,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更类似于传统经济危机中的问题。故中国目前发展遭遇的困境,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社会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造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以致农村市场需求发育不足的问题。

二、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构筑走出经济危机的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的主要目标就是建构一个现代国家所必需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实现这一国家目标,大量从农村汲取资源,通过农业税、剪刀差等形式将大量的农业积累转为工业积累,并采取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即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在城市和农村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和体制,实施城乡不同、工农有别的国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形成了迄今为止还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产品上。例如,多年以前城市就已经普及的医疗保障,农民居民却只是最近两年才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照顾,并且还没有普及。另外,农村居民收入中的一项重大支出就是教育,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农村居民自己承担大部分的教育费用。这种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由此严重限制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这种由于畸形的社会结构导致的内需不足,需要通过社会改造、社会改革、社会进步才能有所改变,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我们国家的今天就是要通过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完善社会结构、构筑走出经济危机的坚实基础。

第一,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加大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是与农业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类生产性消费,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另外,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私人产品的边际投资产出,农民可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增加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而刺激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据测算,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业总产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出弹性系数为0.643,即每增加1元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农业总产值将增加0.64元。并且,这个贡献具有长期边际收入效应[2]59。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就拿对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水利设施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几乎没有进展。据水利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相继建设各类水库827座。而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间,我国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7085座。827对比87085,30年来我国农田水利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3]256。且这些水利设施多数年久失修,几乎不能使用,每年数千万亩的耕地受旱就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现在农村居民大多数都要自己打井、自己购买水泵、水管、电缆等设备,这一套下来要花掉两千元左右,使种地的成本大大提高,不少地区出现抛荒现象。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加大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短期就可见到的效益就是可以解决大量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避免失业危机,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消费能力。金融危机发生之初,农业部调查给出的失业民工人数为2000万。如此大数量的人群重新返回那因为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而使他们被迫离开的乡村,如果再没有工作,就更恶化了他们的生活。如果利用这支庞大坚实的劳动力队伍大力进行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可以为农村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另外,他们通过建设工作获得收入,也可以保持一定的消费能力。有了工作,人们就可以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平稳恢复。

第二,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加大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包括义务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等社会事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行政法律等。与生产性公共产品相比,农村居民享受到的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更是少之又少。可怜的九年义务教育到了农村地区也大打折扣,不仅教育条件差,而且农民自己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教育费用。其它的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更是没有。其次,在其它国家都是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却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到,8亿农民只能自己攒钱自己保障。几十年来农村居民一直怀着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的忐忑心理,生活在小病靠挨,大病等死的处境里,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别有病,否则一人有病、全家致贫。另外,大多数农民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养老体系,老年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土地上的劳作和子女的供养。农村居民惧怕变老,惧怕生病。上学、医疗、养老成了农村居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他们不敢花钱,也没有钱可花。这不仅使农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更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在出口严重受阻,内需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的情况下,建立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关键。通常我们都会以为,社会保障要花钱,必须等到经济繁荣、政府财政收入比较多的时候才有能力进行社会保障,这也是我们在社会保障领域经常听到的声音。然而,在30年代大萧条中,美国的经济状况也很糟糕,政府财政收入状况也不好,然而却坚定的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结果社会矛盾不但没有激化,反倒为走出大萧条和美国之后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会这样?其直接原因是穷人借此度过了经济危机,人们建立起了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人们可以花钱了,这就解决了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传统经济危机的重要问题。这同样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危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