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范文
时间:2023-03-28 12:3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级会计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70-02
为加强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各职校会计专业都会采取相应措施强化会计的实践教学。本人根据多年的会计教学经验谈谈《初级会计实务》实践教学中的个人看法。
一、《初级会计实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几乎所有会计专业教师想方设法加大会计实践的教学力度,但收到效果甚微,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回炉”请教,这说明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一是刚毕业会计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例如不会编制会计报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出现教师不会教、学生学不了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在会计专业实训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二是一些中职学校虽然采取模拟仿真实习,但由于存在实验材料单一、材料真实性低、实践方式单调等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差。三是有些中职学校因设备简陋实习实验开出率低,有些中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有限,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四是有些中职学校为了弥补模拟仿真实习不足到企业单位实习,实习单位接纳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即使企业接纳学生也难于保证实习岗位是对口的,另外有些学校对外出实习学生管理不到位,诸如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对校外实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于达到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设备简陋和教师能力差
目前,新安排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会计青年教师只能停留在理论上传授知识,不能按照现代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专业所要求的技能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应付教学,马虎备课、改作,甚至连会计实践考核都没有开展;有的授课效果甚差,理论授课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理论来理论去,学生听不懂、学不进去,造成学生厌学情绪。有的中职学校因设备简陋,即使有开展手工实践教学,也会脱离电算化教学或者不会遵循先手工后电算化实验的序进的原则;有的会计教师在进行手工实验时所使用的原始凭证材料、记账凭证的编制到登记簿和生产会计报表所采用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有些对《初级会计实务》的手工实践和电算化实验教学没有采取平行教学,会计实践教学得过且过,蒙骗学生。因此,学生毕业后难于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术和适应现代企业会计要求。
二、《初级会计实务》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体现“知识为本、技能至上”的原则
作为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初级会计实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则更应该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要重视理论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初级会计实务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要重视多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与手段在《初级会计实务》的课堂内外的使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讲述发出存货的“先进先出法”计价方法时,虽然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大。因此,教师在讲授存货先进先出法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利用会计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多次训练,这样学生就能熟悉了先进先出法的基本理论,又能掌握了“先进先出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二)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教学要有针对性
《初级会计实务》的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为主,以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由于《初级会计实务》的课程各章节教学目的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应强调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如:情景教学形式可应用到“产品成本核算”等内容;展示教学形式可应用到“存货”、“销售商品收入”等内容;实训教学形式可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核算”、“应交税费”、“工资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均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来完成,应以能否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标准作出自己的选择。
三、提升《初级会计实务》的实践教学水平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交融的教学环境,对学生产生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素质。具体在初级会计实务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表现为: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会计理论和技能;改变了教学交流和学习的单向性,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会计教学环境与互动空间,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枯燥无味的会计理论表现得生动有趣,动画、音乐、图像等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制作的会计课件,通过简单地操作,生动、清晰地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使会计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有序。
(二)实现《初级会计实务》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最佳组合
1.情景教学是一种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强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比如,“产品成本核算”是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要求掌握的要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是成本计算过程中归集、分配费用的对象,也就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在教学中,我到中辉鞋厂的会计人员手中,把鞋厂的购入原材料原始凭证、工资单、管理费用原始凭证及销售货物发票等拍成图片,制作成课件,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经济内容予以直观、生动的展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学中列举的生产的原始凭证,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2.模拟教学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模拟会计实训室,分岗位模拟操作的一种方法,是实现毕业生更好地从事会计工作需要有效途径。实训教学适用于“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的核算”、“应交税费”、”工资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教学过程,如“货币资金”的核算,要求主要掌握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与传递,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又如:讲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时,我列举了厦门新星化工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3日销售A产品50件,每件售价2000元,价款共计100000元,增值税率17%,以上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收讫。根据经济业务填制银行进账单(如图1)、增值税专用发票(如图2),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计算出应交增值税,通过模拟教学手段进一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图1
图2
在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的,对这些实践教学形式进行选择和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组合,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达到高度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云洁.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5).
[2] 匡文婷,喻璇.案例视角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J].财政监督,2011,(2).
篇2
企业发生各种费用类支出,根据不同情况,有四个列支去向,即费用化、资本化、计入负债、计入所有者权益。现将其机理和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分析如表1。
[例1]费用类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长江公司在北京王府井租入铺面房,用于开设销售专柜,每月租金50万元,在月初支付。长江公司支付房租时,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借:销售费用
50
贷:银行存款
50
[例2]费用类支出计入资产成本。
长江公司购入商品10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17万元,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长江公司购入存货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银行存款
117
[例3]费用类支出计入负债。
长江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从工商银行借入10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6%,利息在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在借款时,工商银行要求长江公司提交已审计的财务报告,为此,长江公司支付了审计费20万元。长江公司对该借款会计处理如下:
(1)2011年1月1日借款和支付审计费时: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1000
借: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20
贷:银行存款
20
长期借款期初摊余成本为980万元,表明通过本次借款可以动用的资金为980万元。
(2)2011年12月31日,计算和支付利息
应付利息=长期借款本金×贷款利率×期限=1000×6%×1=60(万元)
利息费用=长期借款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由于实际利率未知,通过下列计算公式来计算实际利率:
长期借款将来应支付的本和息的现值=实际可以动用的资金,即60÷(1+r)+1060÷(1+r)2=980
当r=7%时
60÷(1+7%)+1060÷(1+7%)2=981.92
当r=8%时
60÷(1+8%)+1060÷(1+8%)2=55.56+908.77=964.33
列出表2,采用插值法可计算出实际利率
(r-7%)÷(8%-7%)=(980-981.92)÷(964.33-981.92)
r=(980-981.92)÷(964.33-981.92)×(8%-7%)+7%=7.11%
在计算出实际利率后,计算各年利息费用,见表3。
2011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如下:
借:财务费用
69.68
贷:应付利息
60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9.68
借:应付利息
60
贷:银行存款
60
③2012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和还本付息
借:财务费用
70.32
贷:应付利息
70.32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10.32
借:长期借款――本金
1000
应付利息
60
贷:银行存款
1060
[例4]费用类支出计入所有者权益。
长江公司通过增发200075股股票筹集资金每股发行价50元,发行价格总额10亿元,扣除应支付给证券商佣金、手续费等500万元后,长江公司实际收到股款9.95亿元。长江公司发行股票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99500
贷:股本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7500
二、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全民或集体所有,任何使用土地的单位,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有四种会计处理办法,即分别确认为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现将四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账务处理归纳如表4所示。
[例5]土地使用权会计处理。
长江公司支付5亿元取得一块土地,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如果该土地用于建造自用的办公楼,则该土地使用权计入无形资产;如果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已出租给甲公司,租赁期3年(属于经营租赁),则计入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开发商品房,则计入开发成本,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列示在存货项目中。
如果长江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无偿划拨一块土地可以永久使用,则计入固定资产,而且不计提折旧。
三、处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时,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的处理
企业在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时,经常发生与其相关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处置资产时,应该将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的原因是为了客观反映经营者业绩。
按照国际准则规定,经营者总业绩通过“综合收益总额”反映,具体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业绩,即净利润;二是未计入当期损益的业绩,即其他综合收益(包括其他资本公积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处置资产时,将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意味着将未计入当期损益的业绩转为已计入损益的业绩,使业绩的构成内容发生了变化。
[例6]说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处理。
长江公司于2010年12月8日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甲公司股票2000万元,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收盘价为2500万元;2011年2月15日,长江公司将该股票全部出售,扣除交易费用后收到价款2600万元。长江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1)2010年12月8日购入股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10
贷:银行存款
2010
(2)2010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500-2010)
49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90
(3)2011年2月15日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26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10
――公允价值变动
490
投资收益
100
同时,将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90
贷:投资收益
490
[例7]说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处理。
长江公司于2010年1月5日用银行存款1000万元投资于甲公司,取得甲公司20%有表决权资本,长江公司将其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010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2000万元。2011年2月15日,长江公司将持有的甲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了乙公司,取得价款2500万元。长江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2010年1月5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成本)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2010年12月31日确认权益(假设不考虑对甲公司净利润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4000×20%)
800
贷:投资收益
800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2000×20%)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
(3)20u年2月15日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2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成本)
1000
――甲公司(损益调整)
800
――甲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400
投资收益
300
同时,将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贷:投资收益
400
[例8]说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处理。
长江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将自用的一座库房出租,租赁期1年,租赁期开始日该库房的账面原价为3000万元,已提折旧150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长江公司将出租的库房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2010年12月31日,该库房公允价值为1850万元;2011年1月8日,长江公司将该库房出售,取得价款1850万元。长江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2010年1月1日出租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800
累计折旧
1500
贷:固定资产――库房
3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2)2011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850-1800)
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3)2011年1月8日出售库存
借:银行存款
18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5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85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800
――公允价值变动
50
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篇3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基础会计与实务 教学改革
0 引言
《基础会计与实务》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人根据近年来的教学体会,就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 能力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由此可见,高职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以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技能为能力培养目标,以正确生产会计信息为目的,也就是要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账务处理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需要生产会计信息,但需要具备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涵盖于两个方面:一是懂得本专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如何在会计核算(或会计资料)中体现;二是能通过财务报表知晓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进行。
2 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需要对专业的职业岗位作职业能力分析,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基础会计与实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他经营管理类专业根据本专业的需要也开设了这门课。但在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与其他经营管理类专业(以下称非会计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基本趋于一致,这显然不能满足“能力本位”的要求。笔者认为,虽然是同一门课,但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区别于会计专业,应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传统的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与实务教学没有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色,没有根据各专业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会计教师对经管、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与实务学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基本相同,无法体现出非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要求,缺乏特色和创新,针对性不强,内容的完整性也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不应该照搬会计专业的内容,教学侧重点不应该是掌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而是要让学生以会计规范为基础,以会计报表为目的理解会计原则和实质,增强学生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内容上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与实务有所不同,重点应是讲授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会计循环、会计报表等内容,还可以结合各专业的特色,专设相关章节,以满足其需要。应强调综合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 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此,很多学者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诸如案例教学、双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情景式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应针对非会计专业各专业的特点,结合师资等情况采用适合各专业的方法。建立和完善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和手段的优势,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加粉笔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1 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较复杂、理解较困难、课时较少,要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不能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思考、分析问题。笔者曾尝试过预习自学法。每次课后,把下一次课的知识要点提出来,让学生根据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并在下次课上课前根据预习的结果进行解答,让学生提出问题,笔者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根据自学的结果提出问题,再由笔者对于具体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了解。自主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3.2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基础会计与实务的兴趣是本课程学习的基础。以兴趣为基础的热爱才可能强烈、持久。教师是指导者,可为学生指出方向,但能走出多远,全在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努力程度。学生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充满好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第一堂课首先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谈谈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再结合学校实际,介绍以往毕业生(非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进修成为会计工作者)中成功者的事例,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除此以外,笔者还告诉学生这门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完本课程后应有哪些收获。并告诉学生教师会采用启发、案例、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教师会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对这门课有了初步了解后,感觉自己与其距离拉近了许多,并树立起学好本课程的决心和信心。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得要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3.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每种教学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应认清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把握其适应性和局限性,或有所侧重地使用或进行优化组合。运用得当,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减少疲劳,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笔者在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过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凡是具备案例教学条件的授课内容,就应积极地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使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容易理解,教学变得声情并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比如基础会计中错账更正的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将错账类型、适用的更正方法一一讲解,虽做练习,但是只做一下分录,没有涉及具体实务操作,只是从理论上掌握了错账更正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真实凭证、账簿记录反映在屏幕上,教师操作鼠标查出错误的地方,用图、文、声并茂的方法提示错误,并让学生亲自在计算机上对错帐进行更正,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轻松、积极、自然的状态中,清晰、灵活地掌握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思维,增强了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3.4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有的教师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不是其专业的主打课,从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敷衍了事。实际上,非会计专业的教学,是一个侧重于把握会计核算思路的、直接服务于对业务的会计处理结果作出推论和判断的、多方位的会计实训活动。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应从两方面出发:①加强师德教育,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和教风,树立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重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杜绝敷衍了事。在会计教学中,开展优秀课竞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走向讲坛,缺乏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机会,并由于教学任务繁忙,缺乏继续进修的机会。学校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加大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知名的财经院校学习和深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选拔教师到大企业、集团进行社会实践,提高教师实务操作水平。加强教师使用计算机、会计软件的能力,采取各种形式吸引优秀的会计人才充实会计队伍,最终达到教师熟悉并正确理解现行的法律、行政规章、相关政策,能够熟练运用现行的法律、行政规章、相关政策,对国家当前的改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达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综上所述,通过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与实务》课程教学的积极探讨,有利于本课程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使《基础会计与实务》知识融入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4 模拟实践
首先应端正思想,提高对非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在会计模拟实践中,应采用手工会计处理与计算机电算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内的手工模拟实训环境,建立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结合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编写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实践教学教材。
5 课程考核方法
现行的考试制度,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成绩,通过期末一次考试定乾坤,这一考核方法既不能完全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的考试应定位于:结合平时考察、期中测验、期末考试及模拟实践技能考核、解决与本专业相关问题能力等项目全面评估学生,改变只局限于笔试的传统评估模式。积极编写基础会计模拟标准化题库,并制作相应的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对学生专业素质进行整体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4
一、教学目标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进行登记会计账簿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不同经济业务下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2.创新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体会发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职业能力目标
建立学生“诚实信用”的理念,弘扬分工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态度。
二、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目前高职高专在校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依赖对经济业务文字性的阐述,对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还不熟练;学生“听”的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不高;但喜欢动手操作,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学生初步形成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气氛,所以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结构式教学法四部曲(见图1):首先准备阶段,观看教师示范,形成感性认识体系;其次初步模仿阶段,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模仿;再者强化训练阶段,针对项目内容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己加强训练;最后老师评价阶段,对之前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使学生形成智力技能。
四、教学设计
本课程设计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按实际会计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举出:中国上市公司——银广夏把1998年之前的财务资料销毁;王子鞋城销毁原始凭证,收入不入账;美国安达信事务所的一名合伙人在得知美国证监会将对安然公司展开调查后,下令销毁有关安然的财务资料等。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要销毁凭证?实际工作中是用什么方式记录不同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
进入新课,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业务的性质和应用的会计科目加以归类整理而编制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
2.任务驱动,展开新课。
明确任务:记账凭证填制。
(1)教师任务: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情境,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2)学生任务:根据教师提供3种情境完成3个任务,模仿教师逐步填制记账凭证,自主归纳知识要领。
最后,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填制记账凭证的规律。
3.走进企业,情景模拟。
学生采用抽签法、扑克牌法等进行分组,进行模拟企业经济实务做账。第一组:现场报销差旅费;第二组:购置电脑设备;第三组:工资发放及分配;第四组:材料采购业务。
4.成果提交,教师点评。
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提交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5.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最后布置作业,如:每组由组长分工,根据课堂布置作业,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对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的凭证传递程序,画出某一种业务的凭证传递流程图。
五、教学效果及心得
会计专业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而《会计学基础与实务》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对口课程,学生在校期间的考试过关率可提高,符合职业教育“毕业证+职业证”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评价中,主要以学生感到《会计基础与实务》适用、有用为标准;以学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核算能力为标准;以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会计岗位上手时间、熟练性等为标准;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六、课程设置特色
模块课程的改革,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宽基础、活模块”的改革,又解决了模块课程中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弊病,通过来自实践的项目,将两者有机整合在一起。
为了行动(工作过程)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就是学习,是将学习的目标、过程和本质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 财务人员 队伍建设
施工企业是指主要承揽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设备安装、矿山建设和铁路、公路、桥梁等工程施工的生产经营性企业。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都必须与建设单位签订建造合同。建造合同的乙方(施工企业)必须按合同规定组织施工生产,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按期将已完工程交付建造合同的甲方(建设单位或业主)验收使用,并向甲方收取工程价款。
一、施工企业会计特点
施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总是期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一日标,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的所得与所贷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取得各种数据资料,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分析,寻找出改进的措施。这种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会计来进行的。除具备会计的基本特点外,施工企业会计还具有以下特点:
1、特别重视分级柱算的作用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它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使用,位置始终固定不变。施工企业只能在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组织施工生产。企业的生产工人、施工机械等都要随施工地点的改变而流动。由于施工地点不断交换而且较为分散,使得施工企业不得不重视分级管理和分级核算。公司、分公司和工程项目部,均要设置会计机构或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且应特别重视基层的会计工作。对于分散在外的工程项目部,配备精明强干的会计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日常开支及项目直接成本的核算。这样,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也能为企业的工程成本核算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
2、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柱算和成本考核
建筑产品是按照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建造的,几乎每一建筑产品都有独特的造型和结构。即使采用相同的标准设计,也会因为建造地点的地形、地质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条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建筑安装工程的单件性。使得同类工程的成本具有不可比性。为了反映各项工程的资金耗费,必须以每一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组织成本核算。而且,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不能按同类工程的实物计量单位(如建筑面积等)进行分析对比,只能将每一工程的实际成本与其预算成本相对比进行分析考核。
3、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成本结算
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从开工到竣工,施工周期长,垫支资金多。如果等到工程全部竣工再办理结算,不仅会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而且会计核算也只能是事后记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相对竣工工程而言为在建工程)的价款收入和实际成本。按确认的工程价款与P方办理结算,以及时收回资金。同时,将确认的工程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考核成本节超情况,以便出引起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4、协作关系复杂
有些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模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往往需要出几个施工企业共同完成。这类工程,一般采用总承包负责制的方式组织施工。这样,施工企业会计经常同建设单位之间发生备料款和工程进度款的预收、扣还业务,也可能同分包单位之间发生备料款和工程进度款的预付、收回业务,还可能同设计单位等发生经济往来。合计应正确处理与各协作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以使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5、工程结算价格按每一工程项目分别确定
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使得各个建筑产品不可能按统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计算出工程造价,并以此作为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二、施工企业会计组织
施工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以及管理体制相适应。大中型施工企业一般实行公司、分公司、工程项目部三级管理体制。会计上也要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人员组织会计核算。公司是独立核算单位(一级核算单位),一般设财务会计部。主要任务是依据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确定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处理公司管理部门的日常会计业务,指导和监督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汇总所属单位的会计信息,全面核算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分公司是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一般设财会科,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各工程项目部的成本核算,归集和分配分公司发生的施工管理费用,汇总计算工程成本。定期向公司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等。工程项目部一般配备成本核算员,负责本项目部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工程直接费成本的计算。
小型施工企业一般实行两级管现,公司直接领导工程项目部的工作。因此,一般在公司没里财会科,全面核算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各工程项目部配备成本核算员,负责日常施工生产费用的核算和工程直接成本的计算。
在企业各级会计机构内部,要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使会计人员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会计工作岗位可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实际工作中,各工程项目部一般只配备一个会计核算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应当负责备项收支的市批工作,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完整。
篇6
一、取得探矿权资格(即申请取得或购买勘探许可证)的会计核算
(一)会计科目设置
企业应增设“勘探开发成本”、“无形资产—地质成果”、“无形资产—探矿权”科目,分别核算企业从事地质勘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通过地质勘探生产活动获得的地质成果的实际成本。
企业在“其他应付款”科目债权人下增设“应交探矿权使用费”、“应交探矿权价款”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应交纳的探矿权使用费和价款。
(二)账务处理
1.企业按规定办理申请探矿权时发生的前期工作费用(即发生申报、立项、研究、编制申报资料等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按规定申请取得探矿权证,须缴纳的探矿权使用费作为无形资产管理。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纳的探矿权或实际交纳使用费时,借记“无形资产—探矿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科目。
3.企业申请取得原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除应交纳探矿权使用费外,还应交纳探矿权价款,应交纳的探矿权价款作为无形资产管理。企业按规定应交纳的探矿权价款,借记“无形资产—探矿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科目。
4.为参加招标、拍卖和挂牌取得探矿权发生的前期费用时,应计入当期损益。
5.通过招标、拍卖和挂牌取得探矿权时,应交纳取得探矿权价款时,借记“无形资产—探矿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科目。
6.收到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拥有(自有)探矿权的财政预算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
二、从事探矿权勘探生产的核算
(一)拥有探矿权证(有效期内),但没有签订出售或转让协议的勘探项目生产按下列情况进行会计核算
1.企业实施取得探矿权项目的勘探生产过程中发生成本费用时,借记“勘探开发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
2.在探矿权证(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体,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即结束勘探工作时,将勘探开发成本,结转地质成果,借记“无形资产—地质成果”科目,贷记:“勘探开发成本”科目;结转地质成果后再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科目。
3.获取的探矿权项目发生勘探许可证自行废止时,应将所发生的勘探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勘探开发成本”科目;同时将“无形资产—探矿权”余额计提减值准备,作为资产减值损失。
4.向登记管理机关递交勘查项目完成报告或者勘查项目终止报告时,将该探矿权勘探生产期间所发生的成本结转当期损益。借记“无形资产—地质成果”科目,贷记“勘探开发成本”科目。
(二)拥有探矿权证,并依法签订了探矿权转让协议的勘探生产会计核算(合同价款显失公允的除外)
1.企业实施取得探矿权项目的勘探生产过程中发生成本费用时,借记“勘探开发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
2.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合同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合同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提供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当期勘探开发成本。借记“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科目。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探矿权转让收入时,应及时结转其成本,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勘探开发成本”科目。
三、转让(出售)探矿权的会计核算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实现探权矿转让事项时,分别下列情况进行会计核算:
(一)探矿权依法转让时,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贷记“经营收入”、“无形资产—地质成果”、 “无形资产—探矿权”、“实收资本”(按规定转增国家资本的部分)、“资本公积”(按规定转增国家资本的部分)科目。同时,结转勘查生产成本,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勘探开发成本”、“专项应付款”等科目。
(二)按规定交纳税金时,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营业税”科目。
(三)转让探矿权需要补交探矿权价款时,借记“地质成果”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科目。
(四)企业拥有探矿权证的勘查项目,又依法获取该项目的采矿权时,应将探矿权成本转为采矿成本,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地质成果”、“勘探开发成本”、 “无形资产—探矿权”等科目。
四、探矿权作为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依法以探矿权的公允价值入股投资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管理费用”(勘探开发成本大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勘探开发成本”、“无形资产—地质成果”、“无形资产—探矿权”、“银行存款”(勘探开发成本小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实收资本(按规定转增国家资本部分)”等科目。
五、利用探矿权吸收合作资金的会计核算
如果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利用本企业拥有的探矿权证,吸收其他单位(本单位以外的其他法人单位)依法投资与本企业合作从事探矿权活动时,依据合法投资或合作勘探协议按以下情况进行会计核算:
(一)股权性权益投资,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部分)科目。
(二)债务性权益投资,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
(三)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实收资本—国家资本” (指资本性投入)科目。
六、与持有探矿权单位进行投资合作的核算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并依法签订对持有矿业权证的单位进行投资或合作开发时,按照双方志愿签订的协议有关条款,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七、违规从事探矿权活动的会计核算
企业发生违犯《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事项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有关规定,因企业不规范从事矿业权运作,而受到相关部门处罚时,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八、出售以前年度国家投资形成地质资料的会计核算
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自身拥有以前年度国家投资(财政拨款—地质勘探拨款或基本建设拨款)勘探的地质资料(或地质成果),但上述资产都已在当期年度作为年度财政拨款予以核销(即账外资产)。企业依法出售(处置、转让)上述地质资料(地质成果)时,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国家资本”(应属于国家投资部分),并经有关部门审批)、“营业外收入”等科目,并按国家税收有关政策交纳税金。
九、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核算
企业为出售探矿权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比照建筑开发商为建造商品房的借款费用进行会计核算,即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确认为借款费用资本化。
十、编报会计报表的处理
篇7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166-1.5
土地使用权,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划拨、出让、出租、入股等。有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和继承。划拨土地使用权在补办出让手续、补缴或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之后,才可以转让、出租、抵押。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乡(镇)企业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使用权。
一、土地批租制的分析
根据地租理论,城镇土地地租主要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两部分(个别土地租金中的垄断地租不在此讨论范围内)。绝对地租一般指城镇中位置最差的土地所必须支付的最低标准地租;级差地租一般指城镇土地位置差别和土地固定资本含量差别造成土地租金差别,其中位置的优劣形成级差地租Ⅰ,土地投资多少形成级差地租Ⅱ。城镇中一块土地的地租通常是由绝对地租、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加总得到的。通常把城市与农村交界处的土地地租视作绝对地租,而一幅土地的绝对地租可以与政府征用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过程中发生的征地费用相对应,是在土地使用权出让之前就发生的;一幅土地的级差地租Ⅱ可以与政府对这块土地支出的前期开发费用(七通一平)相对应,也是在土地出让之前发生的。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不同,级差地租Ⅰ决定于土地的位置,其量值取决于土地的位置优劣所决定的供求状况(根据地租Ⅰ的特点,可称之为位差地租),不同时点的供求状况不同决定了级差地租Ⅰ在出让期内不同年份中的量值不同,需要通过评估来确定。所以,地租主要由出让之前的征地费、前期开发费和出让期间的位差地租三部分组成,其中位差地租在使用期间会随着外部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从而在整个地租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前所述,土地批租制是政府一次性出让若干年的土地使用权后,并一次收取出让期内各个年度年地租的贴现值总和(出让金)。通过对地租的构成分析可以看出,每年的土地租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虽然征地费和前期开发费是固定的,但位差地租在出让期内不同年份中的量值是不同的,需要通过评估来确定,只有在确定了土地出让期内不同年份的位差地租,才能最终确定土地出让金。在土地出让初始阶段,因为不可能掌握未来不同年份中影响土地位差地租的所有信息,也就无法在初始阶段通过确定未来年份的位差地租并贴现来算出当前的土地出让金,因此,土地出让金只具有理论意义,而不能直接确定为土地的出让价格。在实际操作中,香港政府主要通过在一级土地市场上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拍卖价格形成了地价(土地的出让价格)。比较地价和土地出让金可以发现,地价与土地出让金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用未来年份的“预期位差地租”替代了“真实位差地租”,土地使用权的买卖双方在土地出让初始期,通过对未来出让期内全部年份的土地位差地租进行预评估,再将经过评估的地租贴现换算成各自认可的当前土地价格,然后在一级市场上达成土地出让交易。因为用“预期位差地租”替代了“真实位差地租”,加之土地市场中投机因素的存在,地价与土地出让金必然会发生背离,背离的程度取决于对未来土地供求信息掌握的不完全程度以及土地市场的投机程度,背离的结果必然导致土地市场价格的扭曲,现实中的表象就是土地市场价格的波动要大于土地租金的波动。
二、土地年租制的分析
土地年租制与土地批租制相比较,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年收租,土地年租制不是在土地出让初期一次性收取出让期限内的全部土地租金,而是按年度分别收取土地租金;二是每年调租,土地年租制按年收取的租金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这一点上区别于名义年租制),而是每年调整土地的租值。
地租是土地使用权的报偿,在这一点上土地年租制与土地批租制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在征收方式上两种制度略有不同:在土地批租制度下,地租就是土地出让金(出让期限内各个年度地租的贴现值总和);在土地年租制度下,地租就是土地的年租金。需要说明的是,土地年租制与土地批租制在征收方式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实行土地年租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取消土地批租制。如前所述,地租中所含的征地费和前期土地开发费是在土地出让前就已经发生的,数额也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在土地出让初期征收,没有必要再分摊到不同年份的年租金中征收。需要按年度评估和征收的主要是地租中所含的位差地租。理论上说,不同年份的位差地租应该由市场决定,即由该年份内土地使用权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但因为土地的不动产性质,其使用权不可能每年都在土地市场上交易,所以位差地租在实际征收上是行不通的,实践中往往采用土地市场价值或租金价值的评估值作为征收位差地租的依据。
此外,实际年租金反映的是以年为单位时间的土地租赁关系,而不是以年为单位时间的土地使用权买卖关系,即实际年租金是土地年租,而不是土地年价,理论上只有位差地租可以当作土地年价。在香港,实际年租金虽然通过每年重新评估租金市值来实现与市场位差地租同步变化,但因为评估租金市值时有信息失真的问题。加之租率是由政府决定而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实际年租金与位差地租必然会存在“租金差值”,“租金差值”的大小由评估租金市值的准确程度及政府设置实际年租金租率的合理程度决定。在香港的实际年租制度下,实际年租金因不能完全反映该年内土地使用权的供求关系,导致“租金差值”的存在,不同年份的“租金差值”因为不能在土地年租金中体现,就必然要经过贴现进入土地出让金中,成为初始地价的组成部分。
三、土地使用权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案例:甲公司成立子公司丙公司从事商业地产开发及租赁业务,丙公司欲使用乙公司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建造商场及办公楼,用于租赁经营。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为未来丙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乙公司对丙公司不承担经营风险,定期收取固定收入。对于甲公司和乙公司对于该土地使用权的合作方式,笔者提出下述两种方案,进行会计及税务处理探讨。
解决方案:2001年1月1日,甲公司以现金出资形式成立全资子公司丙公司,丙公司于乙公司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合同规定,该土地使用权租赁期限为40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8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账面原值700万元,累计摊销28万元,该土地使用权已使用2年,剩余年限为48年,年利率为8%,不考虑乙和丙公司经营情况,计算相关税费。
综上所述该方案在财务的账务处理方面遵循以下会计准则:乙、丙公司按会计准则21号《租赁》中融资租赁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方案中乙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出租土地使用权时,需要按评估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每期对计税营业额应按直线法计算营业税及附加,总共需缴纳139.04万元。
丙公司在融资租赁期间不持有该土地使用权,无需缴纳契税。每年按资产公允价值摊销,同时摊销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做纳税调整(该融资租赁期间,土地成本=3200万元)。
篇8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成本核算 分步法
在会计成本中,成本管理是管理者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在控制成本与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质量、数量和时间。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的财务管理由过去的单纯记帐逐步增加成本核算,虽然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特殊性,成本核算尚不如工、商业成熟,但控制成本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财务上进行具体操作,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来说,企业最终产品就是成本核算对象。鉴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特点,可将经过二级或三级处理后的中水确定为成本核算对象,也就是说中水即为污水处理厂的最终产品。
二、确定成本项目
确定成本项目,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是关键。凡是能分清应由某种产品负担的直接成本,应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不易分清的则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并保持一贯性。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说,可设立材料项目、人工项目、燃料动力项目和修理项目。材料项目包括污水处理的全部材料费用,不包括修理用材料消耗;人工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全部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燃料动力项目包括污水处理的燃料、电力、热力等费用;修理项目包括污水处理的折旧、日常修理、大修等费用。
并据此设立成本明细帐,下设“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管理费用”等几个科目。
1、“生产成本”科目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水厂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而发生的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核算水厂为基本生产服务进行劳务供应而发生的直接成本,在这两个二级科目下,还应当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明细帐,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2、制造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制造费用的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3、待摊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4、预提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也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5、管理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
三、确定成本期及成本核算原则
在确定成本项目后,应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通常以月为单位,在各月之间进行划分,按月计算产品成本。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全部计入本月产品成本。这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既不能提前结帐,也不能延后结帐,要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四、确定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鉴于污水处理厂产品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分步法比较适合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核算。
处理后的二级水是经历进水、处理水、运送污泥、排海等一系列过程生成的,其生产的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步骤所构成。一般来说,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后,要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每经过一次处理的污水都将是下一次处理的对象,直到最后形成以回用为目的的三级处理水。也就是说污水在处理线上是川流不息地往下移动。
故笔者认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应采用分步法进行核算。以预处理为主的水成本即为一级处理成本,加上以生化处理为主的水成本为二级处理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以深度处理回用为目的的水成本即为三级处理成本。
五、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说,首先要设置核算车间。可将供排车间、水处理车间、泥处理车间、泥运输车间作为基本生产车间单独核算,下设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等项目;维修车间、化验部门、变配电车间、中心控制室作为辅助生产车间核算,下设人工费、材料费、动力费等项目,变配电车间、化验室、中心控制室发生的费用按电量比例对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分摊,维修费按工时对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分摊;办公室、财务部作为管理部门在管理费用中作为期间成本核算,下设人工费归入期间成本。
1、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用于构成产品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列入“直接材料”项目;用于生产的燃料列入“燃料和动力”项目;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生产的各种材料列入“制造费用”项目。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期间费用的材料费用则应记入“管理费用”项目。材料费用应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和分配,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这种分配表应该按照材料的用途和材料类别,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编制。
2、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人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用。分配工资和福利费用,也要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工资、福利费用的界限。凡属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项目;辅助车间人员工资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费用列入“管理费用”项目。
3、外购动力费的分配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外购动力主要为电力,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转和照明。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都设有变配电这一辅助生产车间,故外购电费应先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加上变配电车间本身发生的工资等费用,按车间部门耗电量进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它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及其它费用。可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开 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费用发生时,根据支出凭证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但材料、工资、折旧以及待摊和预提费用等,要在月末时,根据汇总编制的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月末时全部转入“生产成本”科目,计入产品成本。
六、成本核算流程
第一步,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按电量、工时等比例分摊至各个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辅助
生产
车间
待分配
费用
总额(元)
劳务作业
计量标准
劳务
作业供应量
单位
成本
(元)
受益部门
提升泵站
水处理车间
泥处理车间
泥运输车间
排海泵站
管理部门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变配电车间
度
维修车间
工时
化验部门
度
中心控制室
篇9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98-02
一、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实践,可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为日后从事技术革新创造条件。
本文提出在理论教学环节采用模块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以提高非机类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模块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教学部分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目前绝大多数教材采用的是先介绍机械原理(即常用机构)、后介绍机械设计(即通用零件)的编制方案,因此教师一般也按照先介绍平面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然后介绍通用零件如齿轮、带、轴等通用零件的教学安排来讲授该课程。但机构本身是由零件组成的,且机构与零件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不可分割的,人为地把机构与零件分开来讲授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
本文提出了一种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模块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即把本门课程需要讲授的相关内容分成,每一模块由相关任务组成,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各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在具体讲授每个任务时,首先通过具体案例引出相关的设计任务;然后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分解,指出为了完成该任务必须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引出相关的学习内容;最后在讲授完相关的教学内容后,指导并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最终,通过学习每一模块及每一模块中的相关任务,把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相关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
下面以其中三个模块为例,详细论述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常用机构的设计”模块的实施过程
第一个模块为“常用机构的设计”,该模块把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归为一个整体,具体包括“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和“凸轮机构”三个章节的相关内容。该模块由两个任务组成: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和凸轮机构的设计。
在讲授第一个任务时,首先通过“焊接夹具”和“公交车门启闭机构”相关图片和视频的介绍,说明这些机构都是采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工作的,并引出@次任务是设计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使用的平面四杆机构;接着对如何完成该任务进行分析和分解,即为了完成该任务,必须首先解决如下问题:①平面连杆机构有哪些类型?②各种不同类型的平面连杆机构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应用?③它们有什么特点?④又怎样进行设计?指出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并完成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任务,必须学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和“平面连杆机构”相关章节的内容;最后,在讲授完相关的教学内容后,指导并要求学生完成焊接夹具的设计,要求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计算过程。
第二个任务是按照预定要求设计凸轮机构。通过内燃机配气机构和自动车床上的走刀机构等与凸轮机构有关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指出凸轮机构是机械中的一种常用机构,因其能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而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引出本次任务;接着指出凸轮机构有不同的类型,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首先明确我们要设计的是哪种类型的凸轮机构?其有什么样的运动规律?怎样设计凸轮机构?为了回答以上问题,必须学习“凸轮机构”相关章节的内容;最后学习完相关知识后,指导学生完成内燃机配气机构中凸轮机构的设计。
(二)“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模块的实施过程
把齿轮机构、轮系、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归为“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模块,该模块包括三个任务:认识齿轮传动、设计齿轮传动和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第一个任务是认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使用的齿轮传动。首先通过机械式手表、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卷扬机等图片阐明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接下来分析常用的齿轮传动有很多类型,但具体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应用?什么是标准齿轮?两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配对使用应满足哪些条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如何计算?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学习“齿轮机构”相关章节的内容;最后学习完相关知识后,通过计算一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完成本次任务。
第二个任务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齿轮传动。首先通过圆锥齿轮换向器、斜齿轮变速器、手动蜗杆卷扬机的图片介绍指出在工程实际中,不仅应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以及轮系的应用也很广泛;那么,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应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如何设计?提出必须学习“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相关知识才能回答以上问题;最后,学习完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设计一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从而完成本次任务。
第三个任务是熟悉轮系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使用,并完成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首先,通过图片分析轿车变速器的轮系、行星齿轮减速器,说明在机械传动中仅由一对齿轮组成的齿轮机构往往满足不了工作需要,采常用齿轮系来满足使用要求;那么,轮系有哪些类型?能完成哪些功能?怎样计算传动比?指出在学习了“轮系”相关章节的知识后,不仅能回答以上问题,还能完成计算轮系传动比计算的任务;最后学习完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完成一行星减速装置的传动比计算。
(三)“常用连接的选用”模块的实施过程
“常用连接的选用”模块由两个任务组成:螺纹联接的选用和键联接的选用,具体内容为“连接”章节的相关知识。
第一个任务是完成螺纹联接的选用工作。首先,通过一减速器说明减速器的下上箱体、轴承盖与箱体、视孔盖与箱体的连接采用的都是螺纹联接,且螺纹联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指出本次任务是掌握如何合理选用螺纹联接;接着分析螺纹接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螺纹是怎样形成的?它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常用的螺纹联接有哪些常用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预紧和防松?指出在学习了“连接”相关章节的知识后,不仅能回答以上问题,还能完成减速器中螺栓和螺钉的选用;最后学习完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完成减速器中螺栓和螺钉的选用工作,为后叙课程设计中减速器的设计打下基础。
第二个任务是完成键联接的选用工作。首先分析齿轮与轴通过键联接,指出机器中通常要把旋转件与轴连接到一起,使其以同一转速转动,这就要用到轴毂连接件---键;接下来提出要根据机器中载荷要求来完成选用键联接的任务,必须具备以下知识:①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②键联接的选用方法;③剪切变形及强度计算;④键联接的强度验算。而要掌握这些知识,必须学习“连接”相关章节的知识。
三、结语
为提高《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在理论教学环节提出了模块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并以三个模块为例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笔者已连续两年在本校的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开设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采用了模块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后,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及教学效果都有了明显提高,从而证明该教学方法更有助于促进机构与零件的相互融合,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该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可祯,程光蕴,李仲生.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6.
[2]严桂英.课程设计采用机构创新设计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7,(7):155-156.
篇10
【关键词】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纳税调整;财务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所有权等。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新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本文试就其存在的差异分析探讨,并进行纳税调整。
一、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无形资产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构成不尽相同。外购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投资人投入的无形资产成本,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等。初始确认时,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主要产生于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和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两种情况。
(一)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无形资产准则规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的,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为购买价款的现值。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在信用期内计入当期损益。
所得税法规定,外购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无形资产按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由此产生两项差异需要调整:
1. 由于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形成的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的差异;
2. 实际支付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异额计入当期损益部分形成的差异。
(二)内部开发产生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无形资产准则要求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核算。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所发生的支出满足条件的可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纳税调整:
1.税法规定的税前加计扣除金额只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体现,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调整,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2.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也即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为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实际支出的150%。无形资产的成本小于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如果该项无形资产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不应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后续计量时的摊销额产生的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
二、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一)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需要在估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摊销方法有直线法、产量法,受技术陈旧因素影响较大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一般应计入当期损益。新所得税实施细则规定,无形资产按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由于税法的摊销方法和年限与会计规定不同,使无形资产的摊销对损益和所得税的影响不同而产生差异,导致企业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例1:某企业2008年1月从外购买一项非专利技术,共支付各种费用45万元,该项无形资产预计可使用5年。由于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前期会使企业收入多,后期收入少,因此企业决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进行摊销。该企业所得税税率25%。
2008年摊销额=45×5÷15=15万元
借:管理费用150 000
贷:累计摊销150 000
以2008年为例,会计规定摊销额为15万元,税法规定摊销额为45÷10=4.5万元,会计上比税法上要多摊销10.5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6 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6 250
(二)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当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时,应计算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值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当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准转回。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由此看出,会计上所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税法上不允许税前扣除,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例2:某企业2008年1月从外购买一项无形资产,共支付各种费用50万元,该企业无法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008年年末,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对该无形资产不利的经济因素,使其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5万元。则企业的会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250 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50 000
税法规定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扣除,只有按直线法计算的摊销额准予扣除,且摊销期为10年。2008年会计确认的25万元减值损失税法不允许扣除,2008年税法确认的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为5万元,纳税调整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 000(200 0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000
三、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无形资产的处置,主要是指无形资产对外出租、出售、对外捐赠,或者是无法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应予转销并终止确认。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处理一般不会产生差异。只有利用无形资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可能会产生差异。准则规定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时,按账面价值入账,不确认转让损益。税法规定将这类业务分为两步:第一步卖出无形资产,应确认收益;第二步买入资产,与一般交易一样。因此,需进行纳税调整。
四、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研发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选择问题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加计扣除部分的顺序为:先抵扣技术开发费,再抵扣加计扣除部分,如技术开发费在当年没有足额抵扣,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延续抵扣。而加计扣除部分没有足额抵扣的,无论当年还是以后年度均不得抵扣。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摊销期不低于10年。
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内部研发费用资本化是对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并且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资本化。但由于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在具体实施中较难掌握,需要较多的主观判断,资本化金额大小的确定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加之对资本化的时间没有具体的规定,这样给企业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如果企业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抵扣,选择费用化研发支出可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扣,选择资本化研发支出,可在未来的不低于10年的时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注意区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与摊销是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形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如不加以区别,容易导致实务中对两者的关系认识不清。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准则的区别
无形资产的摊销在无形资产准则第四章后续计量中作了具体规定,它适用无形资产准则;而对无形资产如何计提减值准备,第二十条规定“无形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集中体现了资产减值的共同性和系统性。
2.确认范围的区别
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并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要进行摊销,而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则不应摊销。对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对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时,才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可见,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范围不包括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而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范围不仅包括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还包括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因此,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范围比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范围要广一些。
3.计提基数的区别
无形资产摊销是以无形资产账面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金额作为摊销基数,并在估计确定的使用寿命年限内计提摊销。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则是针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而言的,在期末时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来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3] 杨崇春,高金平.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及纳税调整[J].中国总会计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