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美学范文
时间:2023-03-15 16:5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身体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66-01
随着美学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而令美学的社会作用更充分的得以发挥,而我们也似乎正在经历一个美学的“膨胀”。与此同时,美学研究也呈现向更为深入、更为宽广的前景拓进的趋势,比如目前还处于一种前学科状态却颇为引人关注的身体美学。
一、身体美意识的观念与身体美学
说到身体美意识的观念,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今中外都存在。在中国,人们认为“羊大为美”。羊只有大才被视为美,瘦小的羊不美,人们是根据眼睛所看到的羊的肥瘦做出什么是美的判断,可见古人对于身体官能感受是身份注重的。如果说中国古人注重的是身体感觉的话,那么古希腊、古罗马人注重的则是对身体自身的展现。从现有文字记载、绘画、雕塑等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古罗马人更喜欢直接的表现自己的身体,其对身体的重视和展现是令人赞叹的。而在今天,身体美意识的观念更是人皆有之。
然而,尽管关于身体没意识的观念自古有之,但是“身体美学”这个概念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的。舒斯特曼曾尝试性地对身体美学进行如下定义: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
二、身体美学的审美观念
把身体作为审美客体这种审美观念,无论是在西方哲学中还是西方美学界,一直占居着统治地位。把身体作为审美客体,也就是将身体视为审美对象。而身体美学建构的主要目的就是重构西方美学史中的身体问题,彻底地将身体当作审美的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身体,可以将自己作为审美对象,也可以将其他作为审美对象。
但是从舒斯特曼给身体美学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是强调对身体进行审美关怀,而并没有将身体彻底地当作审美的主体。但是这种审美关怀在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在消费主义、视觉文化强烈扭曲着人们的身体审美意识的背景下,是必不可少的。
三、身体美学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人的身体,在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中己经被后现代泛化,它不仅超出了笛卡尔的作为“思”的本体,更超出了海德格尔的“诗性”存在,它作为社会化、商业化、审美化的人类文化载体,迅速地进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与当前大众审美文化紧密联系。加之“一切皆为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泛滥,大众文化基本成了围绕身体而构建的一种文化了。身体美学也成了大众文化中围绕身体而构建的这部分文化的审美标准。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围绕身体而建构的大众文化就是展现裸的欲望。当身体作为欲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就出现了身体写作,再或者是下半身写作。影视作品中,欲望的表现更是直露,于是出现了情和电影。女性,则作为欲望的代言人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做出各种能够激发欲望的动作。当然,我们不能将所谓的欲望狭隘地理解成,这里所提及的欲望还包括身体各个感官的欲望,比如渴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希望听到优美的音乐。
当大众文化的主题是欲望的时候,其价值是身体性愉快。作为审美客体,当我们的外表被他人欣赏时,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得身体性愉快。身体美学更多的希望通过展现身体,而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称赞。
四、时尚文化中的身体美学
当时尚成为文化,时尚文化所演绎的便是迷人风采。于是,身体就成了时尚的中心,无论是服装,还是化妆,都离不开身体。时尚,让身体美展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也在完善身体上不够完美的部位。胖的人开始减肥,觉得不够美的人开始整容,更有甚者去当个“人造美女”,只要能美,一切就都让身体承担吧。
篇2
以身体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在生活和艺术领域十分普遍,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身体的审美活动有关。我们当今社会所流行的文化在主体上也都是身体消费。而在艺术领域,无论是涉及到雕塑、绘画、舞蹈,还是有关于文学、音乐,无一不是对身体的关注和研究。
一、身体美学的来龙去脉
“美学”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文aisthetikos,亦即αισθητικ??,它的意思是“感官的感知”,即美学离不开人的感观知觉,而作为感官知觉载体的身体是指活生生的、感觉灵敏的、动态的也存在于社会空间中的身体,还存在于它自身感知、行动和反思的努力空间中的人类身体。
站在21世纪的长廊探寻和回顾美学的发展历程是饶有兴味的:如果以“绝对理念的命运”,抑或是“自由个性的命运”作为美学史研究课题的话,过去的这个世纪充满了太多的探索、成就与挫败。柏拉图在构建他的“理想国”时,将绝对理念设定为终极存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和诗学思想紧密结合,将美置于事物发展的必然率和或然率之中。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深信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和制约,人本主义最终体现为理性的力量。19世纪的尼采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和理性压抑下人的“退化”深感忧虑。杜威发展了詹姆斯的根本身体取向,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身体自然主义。
二、身体美学的哲学价值
身体,作为感官、审美欣赏和自我塑造的场所,有着极强的自我变革能力。身体美学致力于对身体进行批判性的改善研究,构成对身体的关怀,以及对身体实践训练等研究。尽管现代西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藐视身体,但是从哲学认识、自我认识等角度看,身体美学依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哲学价值。
(一)身体美学通过对身体进行改善引导,以修正我们身体感觉功能的执行力。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感性经验基础之上,尽管感性经验经常遭到质疑。哲学总是通过推理论证的方法,试图探知真理的奥秘。与之相反,身体美学则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既然感觉是认识的基础,而感觉又是以身体为条件的,那么通过对人身体的改善和引导,来避免感觉功能的弊端,已达到修正感觉功能执行力的目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量的身体训练项目被人们不断发明和采用:健美、食谱、服饰、禅定和诸如亚历山大技法、费尔登克拉斯方法等等。
(二)身体美学通过对身体维度的认识,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自我认识一直是哲学的首要目的,“认识你自己”也是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身体美学不仅关注身体的外观形式,而且关注身体的状态和身体的意识。例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呼吸这项运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呼吸,就可以觉察到我们的各种情绪,或愤怒、或紧张。反之,如果我们对这些变化毫无察觉,则会被误导。而如果我们能够对身体的运行机能有着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及时避免不必要的损害,进而对整个自我进行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三)在西方哲学史上,诸多哲学家均承认一个观点,即身体是铭记社会权利的特殊场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身体美学在政治哲学领域的价值。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复杂的社会政治体系是如何要求和强迫人的身体行为的呢?例如:对有有素养的男性,我们总是要求他要彬彬有礼,在女士面前要尽显绅士风度;而对于有涵养的女性,我们则要求其要说话温婉如水、动作优雅端庄等要求。身体的标准,是对整个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反应。
三、身体的救赎与复归
纵观历史的长河,身体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探知世界的媒介,还为人类提供了追求幸福生活、人身权利的动力,而这些动力又反过来成为人类追求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尼采在他的《权力意志》中主张,身体作为作为所有价值的源泉,应该成为主人,而不是奴仆。爱默生也曾经说过,人类身体是发明创造的仓库,世上所有的工具和机器都只是身体四肢和感官的延伸。身体应该拥有其主体性地位,应该受到重视,而不是人们的疏远。
身体有着自我变革能力的、充满活力,是完全不同于媒体鼓吹者所认为的身体影像的东西:迟钝而呆板的身体——作为媒体的电子灵活性的充满惰性的对立面。当我们恢复身体的哲学认识、自我认识,就会发现身体美学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 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商务印书馆, 2002年.
[3] 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商务印书馆,2011年.
[4]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 徐岱.什么是好艺术[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
[7] 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8] 吴予敏.美学与现代性[M].人民出版社,2001.
[9] 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 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M].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 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篇3
一、美学的哲学根基:抽象营构“无身之心”
1980年代以来,在学术界批评的策动下,李泽厚奠基于“实践本体论”之上的实践美学有了“主体性实践美学”或“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新变异。这种变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原有的认识论、反映论的偏颇,美学探讨得以进人本体论层面。但毋庸置疑,“主体性实践美学”或“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哲学根基仍建立在抽象的“人性”与“实践”概念之上,这里的“实践”概念“不仅是使用一制造工具的生产活动,而且也是产生人的伦理规范和意识,是有主体间性的并且,李泽厚声称从哲学史的角度看,这种哲学应追溯到康德。”康德式地解读“人性”观和“实践”观并以此建构美学体系,意味着后期的“实践美学”并未改变“意识美学”、“本体论美学”的旧貌。这种美学建构路径在“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论美学”中得到了更为精细的推演:前者致力于从马克思“实践”学说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相互融合中寻求实践美学的发展出路,后者则致力于凭借康德、席勒和黑格尔等思想资源来阐释实践概念的现代内涵。这些以带有“实践”标签的本体论作为哲学根基的美学理论均通过拓展“实践”概念的地盘,使其涵盖伦理实践、精神实践的内涵,并与文化符号的操作活动贯通起来。这样做的学术效益如何呢?用“旧实践”或“新实践”学说恐怕都很难贴近审美现象本身。有学者这样解释其缘由:“由于在他的体系里,物质生产实践被强调是历史的、物质的、群体的、理性的因而很自然地推导出历史、物质、群体、理性的决定作用。尽管李泽厚极力想改变这种单向的格局,也大谈心理、精神、个体、感性,但只要体系不变,就无济于事。因为这些思想融不进体系,而只能是外在的。”
这种身心分离、无身之“心”单极膨胀的隔阂,我们在李泽厚的“心理本体”、“情本体”中可以看得更为清楚。在笔者看来,李泽厚悬设“工具本体”向“情感本体”(“心理本体”)的转换同他放大实践概念的外延、压缩其内涵以贴近“美本身”在逻辑意义上是一致的。这样情感本体”就被提升到了审美本体论的高度从程朱到阳明到现代新儒家,讲的实际都是‘理本体’、‘性本体’。这种‘本体,倾于以权力控制为实质的知识一道德体系或结构之下。我以为,不是‘性’(‘理’),而是‘情不是‘性’(‘理’)本体,而是‘情本体’;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而是审美的形而上学,才是今日改弦更张的方向。”不过,这种“改弦更张”仍处于“工具理性”的魔欧t内。也就是说,工具本体对心理本体、情感本体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可见,“情本体”、“审美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无肉身的抽象玄奥的精神本体,这正是哲学美学所共有的理论宿命。
那么,对“实践美学”进行“脱胎换骨”予以超越的“后实践美学”是否使美学拥有了“肉身性”呢?总地说来,无论是潘知常的“生命美学”、杨春时的“超越论美学”,还是王一川的“体验论美学”,抑或张弘的“生存美学”,都以“生命”、“生存”或“体验”作为美学理论运演的逻辑起点,有着明显受西方当代美学超越主客体对立思维模式影响的痕迹。
作为当代西方审美主义者、存在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只是抓住了“此在”、“上手”、“思”或“语言”等几个概念,即虚幻地抓住了几束阿多诺所饥讽的“没有发光体的光”。这表明,在海德格尔那里在世界之中”的“此在”(主体)充其量只是“身影”而不是“肉身”,故他最终未能认识到“肉身”对于“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始基意义。这一点只是到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那里才有了根本的改观。所以说,“后实践美学”的“生命”、“生存”或“体验”等概念虽然指认了个体性、精神性和超越性的审美活动不同于物质实践活动的特性,已或多或少地突破了传统美学的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无境域、无肉身的哲学美学困境。“后实践美学”认为,凭借生存、审美的主体间性,可以避开审美现代性一味滑落于感官和肉体的悖谬从而能有效地走出审美现代性或现代审美主义的困境”。果真如此?在笔者看来,要想真正确立主体间性在审美领域中的稳固地位,主体间性必须改变自己的抽象思辨的“唯我论”的残余,即消解胡塞尔意义上的先验主体单极“移情”、“结对”的玄思,而最终将其置换为更具有源初性的“身体间性”(梅洛-庞蒂语)。此外,断言审美现代性“完全排斥了理性的合理存在”,也有将论争对手人为地推向188极端之嫌。忧虑“无心之身”会伤害审美精神是必要的,但试想,如果审美主义所理解的主体是“一个纯粹的感官性的肉体”,审美主义的名号还能存在吗?被剥落了历史理性的“雌的类人猿”(恩格斯语)还能审美吗?
总之’晚近围绕“实麟学”而展开的龄,无论是为实践美学辩护,还是宣告其“终结”,都从审美主体或审美主体间性中的意识领域、精神领域寻求抽象建构的立论依据,均未把意识、精神、情感或体验等理性因素(包括感性因素)真正还原给身心互渗的身体。与此相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巴黎手稿》)作为论争的思想资源之一,也未能得到透彻、到位的解读。
二、对《巴黎手稿》的误读:跳过文本而阐释“感性生存论”
1930年代初,长期被淹没的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出现像一道光芒划破了西方人本主义阵营的夜空,西方马颇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及存在主义现象学非常注重从《巴黎手稿》中汲取思想营养。更耐人寻味的是,国内外学界相隔半个世纪之久,两度出现了“手稿热'李泽厚后期的实践美学诸如“人的自然化”、“积淀说”和“自由说”等美学命题仍导源于《巴黎手稿》。此外,如果说刘纲纪的实践美学、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是坚持以《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创造了美”、“美的规律”的论断为依据而建构的,而朱光潜通过对其中的“直观自身”、“艺术生产论”的阐释突出了艺术和审美活动的个体性,那么,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则把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结合起来,以彰显《巴黎手稿》中潜在的美学思想。
“实践存在论美学”认为,包括“实践美学”在内的传统认识论美学具有“主客二分”和“现成论”两个显着缺失。由于马克思的实践与存在概念拥有同一个本体论上的同一性,可以同海德格尔的人存在于世的本体论有机结合起来,“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存在论为理论基础,吸收西方实践哲学与存在哲学的思想资源,在本体论层面上把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然后依照实践存在论的思考框架来解说各种审美现象”在“实践存在论美学”看来,只要面“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恪守审美现象的“生成论”,就可衍生出“审美活动论一审郷态论一审美经纵一艺术审美论一审美教育论”的逻辑链条。目前,“实践存在论美学”尚在学术论争中建构着,但是否能代表实践美学的未来走向,尚有待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状况来检验。张玉能、邓晓芒等学者的“新实践论美学”同样多处引证《巴黎手稿》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异化”和“美本质”等观念来建构自己的美学体系,这巳为学术界所共知,不必赘述。即使是“后实践美学”,也把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相关学说作为超越实践美学的思想资源,比如,它把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说成是生存,认为精神性的个体存在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来寻找马克思学说与西方当代人本主义思想的“焊接点'
由此可见实践美学”注重理论本身的建构,而忽视了对《巴黎手稿》文本内涵的深度阐释,其以实践解释美的产生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旦面对精神性的艺术美,实践美学必离开劳动另找来源……当以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劳动)解释美的本质而不能自圆其说时,实践美学论者就泛化实践,扩大实践的内涵,使之等同于人类一切活动,其结果是实践无所不在也无处不在,美的本质因而被淹没”“实践美学”及其新变种如此,“后实践美学”同样如此。正是由于沉迷于理论建构而跳过对《巴黎手稿》文本的细读,这些美学体系未能回归源初性的身体去言说审美现象,从而均多少带有瓶念演绎的哲学美学纸。
实际上,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依凭“感性生存论”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双重超越,人的肉身性的感性存在终于浮出水面。虽然费尔巴哈抓住人的感性存在从而超越了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但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4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正是通过透彻阐释“感性活动”而达成了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在他看来,感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自然的人化的辩证统一,两者形成彼此不可分离的互动生成的境域,“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在这种彼此互动生成的境域中,自然界成为“A*机的身体”,人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进而,他指出有激情的存在物”(人)是离不开感性的对象作为生命表象的,“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人及其对象彼此确证,相互发现对方的现实的、感性的肉身存在。
可见,马克思通过几乎可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的人的“肉身存在”(感性活动)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真正超越,颠覆了抽象思辨的独立王国。遗憾的是,在晚近的美学论争中,各家自取所需,忙于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而忽略了对《巴黎手稿》的深层解读,致使马颇的“离活动”中所显现的世杂身影愈发模糊、淡出。
三、感性与理性的吊诡:回落传统美学身心分离的窠臼
在晚近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尽管前者的思想与其前期相比已有较大的变异,但后者仍将其局限性概括为“十大罪状在笔者看来,从内在的逻辑意义上说,这“十大罪状”都牵涉到审美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后实践美学”其实也并未解决审美实践中感性与理性的吊诡问题。
李泽厚在由“工具本体”走向“心理本体”、由“人的自然化”走向“自然的人化”的逻辑进程中,提出了“建立新感性”的问题:“我脏的‘新难’就是指这种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这也就是我所谓的‘内在的自然的人化’。”在他看来,“建立新感性”就是“人性的塑造'而后者包括“感官的人化”和“的人化”两个部分。正是这两部分的“积淀”致使审美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超感性的”无疑就是“社会性、理性”了。难怪他如此解释视觉和听觉成为主要的审美器官的缘由在这种感性中,充满了社会性东西,它们已经成为社会人的主要器官。”显然,这已是自古希腊以来审美理性主义的言路了。可见,李泽厚的“新感性”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相似,都强调了感性与理性的调和,不同的是,前者所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理性,而后者所强调的则是人的、想象、激情、灵性、直觉等感性维度。那么,在李泽厚的“新感性”中,理性向感性的“积淀”、“渗透”究竟“积淀”、“渗透”在哪里呢?此时的身体又在哪里呢?我们不得而知。
在一次专门性学术会议上,李泽厚对这种观念也有所表白。他强调文化心理结构”保证了感性的存在,并非如有人所批评的理性压倒感性,“文化积淀到心理后,每个人的心理结构便很不一样。这恰恰强调了每个人的自然存在的重要性。每个人身体、欲望、生理情况不一样……加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这些不同的生理基因互相交织渗透,积淀的结果便不一样,因此审美才可能有极大的开放性”。他反复强调,理性与感性是一种互相渗透的关系,而不是彼此压制的关系。他回应“后实践美学”说那种忽视理性因素的个性,包括现在有人讲的生存呀,等等,远远没有超出尼采……我认为仅仅大讲感性或个性,经常就会忽略理性与社会性的重要作用。”
公细兑,李泽厚并未忽视感性、个体及其生理性在审美中的重要意义,只是担忧由此会造成对同样不可或缺的理性、社会性等因素的遗忘。因此,他虽触及了审美与感性、身体或生理的关联问题,但语焉未详,并未加以深入透彻的论述,而是处于感性与理性选择的两难之中。要真正化解两者之间的吊诡,须借鉴身体现象学的思想资源。如梅洛_庞蒂针对身心辩证法深刻地指出心灵和身体的观念应该被相对化:存在着作为一堆相互作用的化学化合物的身体,存在着作为有生命之物和它的生物环境的辩证法的身体,存在着作为社会主体与他的群体的辩证法的身体,并且,甚至我们的全部习惯对于每一瞬间的自我来说都是一种触摸不着的身体。这些等级中的每一等级相对于它的前一等级是心灵,相对后一等级是身体。”也就是说,在“肉身化的主体”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以及自在与自为等之间的隔阂消失了,彼此间呈现为一种可逆性的动态循环,“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每时每刻在存在的运动中实现”。这是“肉身主体”所能开辟出来的理论境域,其对于“意识主体”或“精神主体”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有意思的是,这种感性与理性的吊诡在“后实践美学”中得到了重演。美学论争的助力加速了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步伐,并由此凸显了个体、生存、自由和主体间性乃至身体等核心范畴对于审美活动的意义,以试图建构本体论意义上的“超越美学”体系。由于这种“超越美学”体系是滞留在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中建构起来的,并未获得真正的“超越”,其所涉猎的核心范畴仍表征为抽象的玄思,其中肉体的身影仍模糊不清。即使他借助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等西方思想资源来“超越”传统意识美学,并推崇中国美学所具有的身心一体的特质,但身心系统中的“心”仍无意中被置于至高无上的“皇位”上应超越身体美学与意识美学的对立,既承认审美的精神性,也承认审美的身体性,并且肯定精神性的主导地位,建立身心一体的现代美学。”在这里,“审美的精神性”与“审美的身体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身心一体”与“精神性的主导地位”是否有矛盾之处?在笔者看来,浓重的理性主义精神的因袭负荷不可避免地使“超越”成为美学园地里的“稻草人”。此种境况在生命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论美学中都有不同的体现。
总之,晚近发生在中国当代美学建构历程中的美学论争,无论是其理论范式的设定,还是相关美学命题、美学思想资源的解读,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身体的忘却。一般而言,美学论争的双方或多方自身难以依靠各自的理论反思来弥补这种“灯下黑”的身体空场,或许,西方当代正处于理论前沿的身体美学话语对我们走出无休止的“舌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西方当代身体美学话语挑战传统经典美学的启示
有“美学之父”雅称的鲍姆嘉通经由阐发主体性、个体性等因素而确立了美学作为“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的学科独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理性主义雄霸思想界的局面,使美学思想得以向经验论靠拢,对其后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种初始建立的美学毕竟隶属于认识论美学,正如韦尔施所说言,面嘉通的美学“首先要处理的并非是艺术,而是认识论的一^分支”在西方当代美学中,伊格尔顿、舒斯特曼和韦尔施不约而同地对鲍姆嘉通原初的经典美学观念发起了直観战,这细导深思的学术现象。
在伊格尔顿看来,虽然鲍姆嘉通与传统的理性主义者相比突出了感性、个体的地位,但他仍未能摆脱理性与感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乖张的审美困境。症结在于,在人的审美的“精神飞地”之外存在着一个不可超越的、不可再还原的领域,即“感性生活”。换言之,是人的肉体。面嘉通的“美学”(审美认识论)所强化的要义只是事物与思想、感觉与观念之间的区别,而漠视美学、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本质区别,这正是认识论美学的局限性之所在。这种认识论美学对于“目击道存”、“身与竹化”的审美活动来说,无疑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伊格尔顿认为,审美活动总是以基本的生理活动、感性直觉为基础的,审美首先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冲动'这与鲍姆嘉通的标志美学学科诞生的经典定义是大异其趣的。
如果说伊格尔顿是从审美意识形态的“政治需要”角度,以“肉体话语”颠覆了经典美学的理性主义神话,那么,舒斯特曼则从实用主义角度力主创立“身体美学”,其矛头亦直指鲍姆嘉通的经典美学鲍姆加通从希腊语aesthesis(感性认识)得出它的名字,打算用他的酣学科学去构成感性认识的一般理论。这种感性认识被当作逻辑的补充,二者一起被构想为提供全面的知识理论,他称之为Gnoseology(知识论)。”
他鉴于西方当代文化中的“身体转向”,即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身体的强烈关注,反弹琵琶,并直言受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鼓励,从形而下的“肉体”出发去思考美学。他对日寸下成为学术热点问题的“身体美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对一^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因此,它也致力于构成身体关怀或对身体的改善的知识、谈论、实践以及身体上的训练。”U7KB54)伊格尔顿和舒斯特曼的“肉体话语”或“身体美学”在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中得到了呼应。韦尔_立足于后现代语境,关注全球的审美化现象,主张“重构美学”即建立“超越美学的美学”,多元化的审美“可以拥有一种‘享乐主义昀’意义,表达感觉的积累,以及一种‘理论方面的’意义,表达知觉的观察态度”。正是在这种“全方位时尚化”的新时代语境中,“身体的审美化”被名正言顺地加以确立。
上述三位当代学者对传统经典美学的批判思想理应成为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就本文的论题来说,在世界性“身体转向”的文化氛围中,伊格尔顿的“肉体话语”、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及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美学论争中的“身体空场”问题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其一,当今的美学论争、美学建构应摆脱西方传统美学的“知识论”建构的窠臼,回归“身体”这个“阿基米德点”,从人的动态的身心出发去考索各种审美现象。其二,西方当代人本主义思潮只是为探究审美活动指出了方向,启发我们要联系“生活世界”探索美学问题,但不能纠缠于诸如“生存”、“此在”、“感性”‘生命”、“自由”或“主体间性”等概念的智力编码中,而置肉体的审美感知于不顾。
篇4
[关键词]身体美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 身体美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新的研究视野
从身体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种全新的视野,身体美学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并且应用十分广泛的术语。为此,需要对“身体美学”的内涵、层次与以此切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缘由进行必要的阐释。
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是最早提出“身体美学”这一术语的人,究竟何谓“身体美学”?按照理查德・舒斯特曼的阐释,“身体美学”,即“身体意识”,它是以“身体”为研究对象,以身体的感觉意识、身体体验与身体审美为核心内容,以身体教育为最后宗旨的一门“学科”。更确切地说,它是依据鲍姆嘉通的“美学”,即“感性学”意义上的“身体”维度来界定的。但是,它所探讨的主耍是身体本身的内在感知与意识能力。”
对“身体”的关注,是本文最为核心的内容。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对“身体”的关注在现代性的空间迅成为“一道风景线”。理查德・舒斯特曼对“身体美学”的关注与研究,无疑是给后现代社会里“漠视身体”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因为“对于自我意识的文化修养形式,我们的文化通常是冷漠的。
而在文学叙事中,身体亦即刻录故事的地方,身体成为一个意义的集结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女性身体被符号化而蕴含了丰富的能指和所指,承担起言说哲思的重要使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p》中,女性身体意象无处不在,被成功编织进哲学话语和两性话语的宏大叙事中。
2 性别视野下的身体符号
“身体是权力纷争的核心场所”在男性权力处于统治地位的父权制社会文化中,女性身体必然臣服于父权制权力,不可避免地沦为父性权力规训与惩罚的对象与客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男性权力通过对女性身体的操控达到损毁女性主体地位与自我意识的目的。特蕾莎的母亲成为九个男人争夺的对象。其中一个男人通过侵犯她生育权利与自由的卑鄙手段永久性地占有了她。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特蕾莎的母亲采取了一种消极反抗的人生姿态――轻贱和鄙弃自己。她甚至在客人面前讲述自己的隐私,毫不羞涩。特蕾莎少女的天真使得她对女性的处境抱有幻想。然而,特蕾莎的身体也没有因其爱人的身份而获得不同的待遇与评价。特蕾莎下意识地对身体的不公正待遇进行了反抗――以身体的出轨来对抗托马斯身体的不忠与放荡。但特蕾莎已经内化了男性权力的身体伦理价值观,最终以高度监控自己身体的囚犯的自律意识结束了身体的反抗与背叛,她重新接纳了托马斯,包括他不忠的身体。如果说特蕾莎及其母亲彻底丧失了自己身体的宗,主体意识遭到父性权力的压制与践踏,那么萨宾娜则是有意识地嘲弄男性权力对女性身体的不恭。萨宾娜并非女性主义者,在她看来,对生来是女人这一事实进行反抗,与以之为荣耀一样是荒唐的,但她对女性及其身体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萨宾娜是唯一能够掌握自己身体的宗,保持独立完整主体人格的女性,她的身体不屈从与任何一个男人,她是自己身体真正的主人。
3 哲学视野下的身体符号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堪称现代哲理小说的典范,昆德拉借助不同性别角色的身体表现了自己独特的身体哲学。在柏拉图的二元论传统中,身体与灵魂是二元对立的,身体是被灵魂主宰的奴隶,在哲学领域处于卑贱的弱势地位,而灵魂则高高在上,与真理与道德常相随而显得不可企及。然而,从 17世纪开始,身体的地位有所提升:身体不再受哲学的谴责,但依然因其反智性被理性放逐。几个世纪后,尼采提出“我完完全全是身体,此外无有,灵魂不过是身体上某物的称呼”彻底颠覆了身体对灵魂漫长的哲学屈从地位。在这样的身体哲学背景下,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传达出这样的身体哲学:作为无思维之肉体的身体是独立于灵魂的自然客体,有着自己的灵魂,身体既可以与灵魂分道扬镳,亦可与之相互找寻。小说中,特蕾莎与萨宾娜的身体符号承担了不同的哲学能指功能,代表了两种不同身体态度与哲学,而托马斯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体哲学之间艰难徘徊,生命也在轻与重之间彷徨选择。特蕾莎坚持身体上灵与肉的不可分割性,要求身体必然服从灵魂的伦理法则,身体应承担灵魂的重负与辛劳。因此,她认为表征肉体的性与表征灵魂的爱应当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她无法理解托马斯身体的背叛与灵魂的专一。特蕾莎追求灵与肉彼此找寻的沉重爱情,她的坚持让托马斯感到了生命的沉重。而萨宾娜则恰恰相反,她坚守身体的自主性,认为身体的自然欲望与灵魂有着平等的权利,身体只为了身体的快乐而快乐,不必受灵魂的伦理牵绊与束缚。托马斯在她那里体验到生命的轻盈,而在特蕾莎那里却感到沉重的幸福。托马斯的矛盾与选择暗示了昆德拉的哲学选择:在享受了身体与灵魂分离的生命之轻之后,托马斯意识到身体与灵魂彼此找寻的痛苦,最终选择了特蕾莎身体的沉重而非萨宾娜身体的轻盈。
4 总结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身体的情感以及情感之身体的关联性是其身体美学所关注的重要题域。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情”对于身体是至关重要的,身体是情感的“场所”,同迹当代文化与哲学的阐释意义与研究视点也缺少对身体关怀之“情”,对于当代文化人,“特别是当哲学被确认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像它一度被确认的那样)、一种包含了自我知识与自我修养的自我关怀时,身体更加应当成为哲学的核心。”否则离开“身体关怀”的哲学,只是一种“形而上”的玄思。因此,《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身体解读对当代美学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参考文献:
[l]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M].韩少功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2]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唐晓渡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3] 董飘飘,丁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国内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13.
篇5
一、审美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审美教育目的是培养学正确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1]。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增强学生体育审美能力,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所在。在这种教学思想下,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技能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体力、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实际上体育与审美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美包含了:体美、行为美、运动美、人格美。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体育美教育,培养学生体育审美能力,让学生对体育审美有一个正确认识,使其能够以审美的标准去欣赏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养成一个正确的体育审美观点。
二、审美教育思想融入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审美在体育中的融入,能够使体育动作更优美,优美的动作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引导学生产生对体育美的联想,改变学生对体育美的认知,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学有效性,更培养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体育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能健全学生人格。审美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能够增强体育教学的身心教育功能,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体育审美观,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乐观积极、勇敢的性格,使学生潜在体育能力得到发挥[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精神风貌,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体育观、价值观、人生观。
三、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思想融入的原则
体育是一种形体美、身体美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属于一种特殊艺术。体育教学不仅是在进行体育知识传播,更是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过程。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融入不同教学方法,把体育艺术、体育美展现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进行语言讲解,更应该通过优美、精彩的体育动作吸引学生,,多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内在美[3]。但审美教育思想融入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正确把握审美教育规律和特征,合理运用教育手段,才能得到想要的教育效果。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思想融入的原则:
(一)正确把握审美教育规律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在活动层次规律、活动组成规律和心理结构规律上十分相似。但同时体育与审美又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就像动与静,二者相互矛盾却又相互存在。体育代表的是身,而审美代表的是心,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既有联系也有较大差异[4]。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审美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相关性,正确处理体育与审美的关系,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培养学生体育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美规律,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二)正确把握体育美的特征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虽然属于一种特殊艺术,但体育美与艺术美却有着很大差别。王鑫强在《体育美学》一书中对体育美特征的概括:“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创造性”。体育美的特征并不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这是体育美和艺术美的最大区别。想要将审美教育思想融入体育教学中就必须把握体育美的特性,根据体育美特征进行教学。
(三)正确选择体育美教学素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层次和审美能力的大学生。新时代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发生了极大变化[5]。因此在体育美教学素材选择时,应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观点以及接受能力,合理选用教学素材,采用层次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教育,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思想渗透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体育与审美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人体艺术和行为艺术表现,展现的是身体的动态美。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体育美和体育魅力才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审美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体育美学价值,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和体育审美观,发挥体育教学职能。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思想的渗透策略:
(一)利用体育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兴趣是推动人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6]。实践证明,学生对于感兴趣的科目和不感兴趣的科目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着明显差距。学生对感兴趣的科目进行学习时,往往会付出大于不感兴趣科目数倍的努力,并且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产生的源泉,在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如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便不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即使参加了也难以持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美的旗帜召唤学生,借助审美教育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和动作要领。在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后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便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更能够使学生养成持久的体育习惯和爱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美。
(二)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展开体育美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更有着不同体育美学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应正确结合教学内容与体育美学特征展开教学,把体育美学特征展现给学生。例如球类运动的战术美、团队美、协作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结合运动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和评价体育运动中的美,提升学生体育审美能力。
(三)营造审美氛围审美氛围对体育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好的审美氛围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与提高有着很大帮助,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摒弃传统体育教学的老模式、老思路、老观念,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学手法,合理组织活动,让学生适应体育、习惯体育、喜爱体育。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音乐,通过相关的主体音乐来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渲染体育气氛,使学生情感与体育得到融合。另外,还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来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还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可以不受拘束的发挥自身潜在体育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体育乐趣,更锻炼了体育技巧和能力。
(四)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优秀的体育教师是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如教师自身并不具备正确审美观点,便无法把正确的体育美传达给学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想要使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强化专业技能,保障体育教学质量,为体育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五、结束语
篇6
内容摘要:音乐和体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紧密联系。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一个是听觉上的美好享受,一个是展现力量美的视觉盛宴,但它们都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演绎出来的精神产物,都是旨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早在原始社会,祖先们就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怡情健身作用的“乐舞”。在体育中穿插音乐元素,两者相互辉映,相辅相成,不仅充分发挥了音乐的美育功能,更增加了体育运动的表现力。在近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音乐已经得到了普遍运用,例如体育舞蹈、体操、花样滑冰等。很多体育项目通过合理地运用音乐伴奏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体育 音乐 联系 美学原理 审美趋向
目前,世界通用的“语言”不是英语,也不是中文,而是音乐和舞蹈,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共有的情感。如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增加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体育音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音乐,一种是辅助音乐。功能音乐主要是为体育活动服务的,例如运动会的开幕式、颁奖仪式等,这些音乐是为了增强现场的活动气氛。辅助音乐主要是辅助运动员表达情感,使运动员的体育动作富有情感,更具生命力且能够感染观众,是体育运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体育音乐的美学原理
首先,体育音乐能够使人放松身心,让人们在一种舒适优雅的环境中锻炼身体。这种方法不仅强身健体,而且怡情修身。听着悠扬淡雅的音乐,身体也不禁跟着运动起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享受。通过这种运动,人们的健康得到了保证,精神上也能获得满足,动作和情感上获得共鸣,刚柔结合,达到了身心合一的至高境界。对于运动员来说,音乐可以缓解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减轻压力,使运动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更加充分地表现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另外,聆听一些节奏舒缓、宛转悠扬的音乐,再加上一些放松整理活动,可以缓解人的疲劳。
其次,体育音乐能够使人增强对体育动作的记忆力,使我们在做体育动作时注意力更加集中。音乐能刺激我们的中枢神经,对大脑的记忆有启示和引导的积极作用。身体动作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更有助于提高我们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能力。比如做广播体操,广播里的体操音乐就是我们的口令,我们都是根据音乐里的节拍做好每一个动作的。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广播里的音乐,体操的美感就会减少很多。这也说明了音乐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在集体的体育项目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表演者只有跟着体育音乐的节拍,才会展现出体育项目的整体美感。
再次,体育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音乐的创造需要想象和创造力,体育动作的创造也同样离不开创造力,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互相补充,获取灵感,创造完美的舞蹈动作。好的音乐可以打动人的心灵,激发人内心的感动,这种感动再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交相辉映,能够带给观众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美妙的音乐能够激发运动员的创造灵感,使运动员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动作。体育动作本身缺少一些灵性和思想,而音乐恰好弥补了这些。我们可以从音乐领域找寻体育动作的创作灵感,所以不应忽略对体育音乐的理解。人的情感变化与人体运动的影响,对体育舞蹈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最后,体育音乐能够增强体育动作的表现力。例如音乐赋予健美操动感的生命力,使健美操处处体现出其节奏鲜明、富有活力的特点。在音乐的带领下,舞蹈动作更加连贯有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健美操的健康与美感。民族音乐在太极拳中的运用是音乐和体育有机结合的典型代表。太极拳以其轻柔舒缓的动作完美地表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淡雅悠扬的特点,深刻地诠释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精髓。练太极的人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细细体会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速度。另外,音乐在花样滑冰这项体育运动中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花样滑冰的观赏性,不仅要求运动员在提高动作难度上下功夫,还要重视音乐的选择。好的音乐能够调动参赛现场的活动气氛,使观众随着音乐不断感受表演者的力量和优雅,吸引观众的眼球,赢得喝彩。相反,如果没有音乐的配合,运动会现场就会显得异常沉闷,观众也很难静下心来欣赏舞蹈。体育与音乐的结合恰恰满足了观众动静结合、刚中有柔的审美特征。由此可见,音乐能增强人们对体育动作的领悟能力,使人们的运动意识和协调性大大加强。
二、体育音乐的审美趋向
审美体验是跟每个人的直觉、感受、经历、经验等密切相关的,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体育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审美趋向就是所有观众审美体验的综合体。笔者认为,好的体育音乐应该是给人们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灵体验,这也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它虽然受个人主观感情的影响,但群众的耳朵和眼睛是公平公正的,能被所有观众认可叫好的就是最动听的体育音乐。当今社会体育音乐的审美趋向主要是将艺术与精神融为一体,着重在于表现人类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体育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运动员在继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同时,朝着“更美”的目标前进。体育运动不再是赛场上纯粹力量的较量,更是气质、精神和美感的角逐。音乐作为体育的新鲜元素,不断地提升着体育的艺术品位,反过来,体育又为音乐提供了最生动的形象,这恰恰体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展示生命的风采。
当然,体育音乐也有高雅和低俗之分。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体育音乐变得高雅,脱离低级趣味呢?笔者就增强体育音乐的审美性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体育音乐审美是欣赏和创造音乐作品时美好的心灵体验。所以要想提高体育音乐的美感,要从听懂音乐开始做起,要透彻地理解音乐的精髓和要表达的情感,例如,从《梭罗河》里我们听到了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从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我们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芬芳,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我们要广泛地聆听世界音乐,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熟悉每一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听出各个节拍的音色特点,看懂每个运动员的表现手法。不同的音乐应该有不同的表现力。
其次,要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是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相符合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影响一个人对音乐和体育的感受力。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是我们审美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在欣赏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感情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在欣赏精彩的体育比赛的同时也能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熏陶。
结语
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是体育的灵魂,是其美的根本所在。音乐是运动员表达感情的主线,而体育则是感情的表达方式,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充分体现了体育的意境和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使体育动作更富有感染力。音乐让观众也进入到运动员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中,令人心驰神往。
研究表明,音乐几乎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有良好的促进效果。例如,在创造体育动作的过程中,音乐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播放美妙的音乐能够使运动员快速进入训练状态,还可以减轻疲劳;在体育表演的过程中,音乐能协调动作的节奏,增强表现力,激发运动员的潜力,提高运动成绩。
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再接再厉,加强体育与音乐的有机融合。要根据体育动作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音乐,还可以对音乐进行适当的剪辑和加工处理,使之与体育动作完美融合,从而达到使运动者身心合一、健康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邱泉.谈音乐与体育教学[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孙娟.功能性音乐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篇7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形体锻炼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ENG Xiaoyi[1], HE Fangyao[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Guangdong Province Technic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2]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Abstract Sports aesthetics and sports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been widely incorporated into existence, and various forms of development of sports among human lif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popular cultur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modern,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freedom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t is to be social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o carry out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sports aesthet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develop physic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xercises; aesthetic education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当前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观赏性,也随着网络视听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而呈现愈来愈鲜明的审美特色 。就本质而言,信息时代是人类灵魂解放的时代,也是审美情趣日益多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喜好,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认知范畴,价值指向清晰表明了“在体育方面,首先是要把人类作为生命的存在来认识,而且,还要理解这个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珍贵,也就是明确生命的尊严性,”①个体生命存在的尊严是以自由为基石的,美是自由的象征。正因为如此,体育美学和体育审美教育已广泛融入到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各类体育运动形式的发展当中,成为当今重要的大众文化构成。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现代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应信息化时代的社会需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体育审美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1 充分认识体育美学的内涵,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
体育美学的核心内涵是通过研究发现各类体育运动形式中的规律,用以来塑造、展现、提升运动形态中的人体美。通过体育运动塑造展现出的人体美是最为典范生动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包含着人的灵与肉的高度统一,标志着人对主客体世界束缚的挣脱和超越。因此,审美教育从其实质而言就是艺术教育。②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证,从古希腊、斯巴达时期所提倡的“身心和谐发展”及“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到中国先秦诸子时期,孔圣所提出完美之人的标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游于艺”的“艺”,就是指“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其中乐、射、御就包含体育美学思想及审美教育的原始概念。至近现代,欧洲教育学奠基人夸美纽斯(Johann-Amos Comennis 1592-1670)更是明确指出:人的身心应和谐发展,人的发展需要顺应自然。人是最完善、最优美的创造物,而人本身在肉体和心灵上是谐美的,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儿童从事游戏和运动,是一种受内发力量所驱使的自然本性,是自然的产物。③
实践论美学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论述④更是为现代体育美学奠定了科学基础。体育美表现人的自然本质,它是以人的身体素质、技术动作、战术、造型、阵地等多种手段以及人体的匀称和谐、对称的物质形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所呈现的美。体育美在表现人的社会本质时,是以从事体育运动的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风格、作风等为手段塑造的人的内在美。总之,体育美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在体育运动中所塑造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有机的和谐统一。
因此,体育美学在体育教学中则衍生成审美教育中的美感,即主体情感结构的功能,它是指人对美的主观感受、欣赏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审美。审美包括主体直观接受的生理,还有美感所反映的理性认识的内容和精神性的东西即精神愉悦。当审美活动进一步深入则出现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对美感阶段所获得的美的愉悦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作出全面准确的审美的判断和评价,以获得更丰富、更深刻、更舒畅的愉悦和享受。而在美感积淀到一定程度后,会自然形成一定审美观,而审美标准则是审美观的具体表现。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运用或遵循某种相对固定的尺度和标准,去衡量和评估审美对象。这个所谓尺度和标准,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标准。它既是鉴定美丑的标准,又是观察对象审美价值高低的标准。审美标准包括对事物内在美、外在美及其统一关系的评估标准,是审美意识在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中的具体表现。体育锻炼是以身体健康为目的,体育审美教育则是以心灵的健康为目的。身心健康两个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这二者的任何偏废或割裂,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和歪曲。
在教学实践中,要明确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的,首先应大力开展对学生体育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是体育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审美感知力带有先天因素,通过适当的审美教育可使它得到激发而活跃起来。因而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体育实践的乐趣,并使学生通过身体的协调活动逐渐感应到体育运动中的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谐等身心有机统一的动态美。其次是积极提高学生的体育审美鉴赏力。体育审美鉴赏力是对人体与运动形式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受力高一层次的审美能力,社会、理性因素相对突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对其辅以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另外还要开发学生的体育审美创造力。体育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体育美,创造体育美的能力。它直接涉及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健美体魄和美的运动形式。审美创造力的支柱是对体育运动形式的思维想象力及运动技能,其成长开拓因素是建立在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提高基础上的。
2 优化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一节优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应该富于节奏、韵律的美感。教师在熟练运用体育运动学、教育心理学等原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习修炼艺术家的创新心态,在教学方法上不墨守成规,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达到让学生喜爱体育课的效果。
(1)创设情景主题。体育课教学主题的组织实施过程,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就是游戏的过程,因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⑤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象。而任何游戏都是有情景主题的。教师紧扣教学主题以分组或整体;以竞技对抗或交流演示等形式,因地制宜创设情景主题,使学生在游戏中让其心理负荷得到宣泄,审美情感得到熏陶。
(2)注重形象示范。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示范性教育,它主要通过体育教师的生动形象现场演示和现代竞技体育明星运动案例的讲解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当体育教师做出一个示范动作后,娴熟的技术、优美的动作,再适当结合举例,讲解该领域的杰出运动员的成就风范(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效果更佳),会引起学生的赞赏摹仿,获得心理感情上的共鸣认知,以美感人,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3)提倡自由互动。体育审美教育本质上是通过自由给予自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因材施教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体育审美判断和审美创造力。真正做到课内课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教学主题及技能的交流沟通和有效互动,达到寓情于教、寓教于乐的效果。
3 把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点 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操
3.1 形体锻炼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早在上世纪初,就撰文提出了“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的鲜明观点。⑥时至今日这一观点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目前许多调查表明,随着电脑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机网络终端化的普及,各年龄段众多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中,身体上喜静不喜动,心理上浮躁萎靡,有些甚至出现近视眼、颈椎病、过度肥胖、脊柱侧弯等中老年化疾病,许多男生不挺拔,女生不匀称,给人以迟钝、怯懦的印象。这都是轻视形体锻炼造成的。只有通过系统科学的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器脏、神经系统等发育良好,才能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同时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明白“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都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和匀称,这在自然中已可见出”。⑦匀称的身体、平衡的神经系统作为人的物质性健康支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未来的幸福和成就。
3.2 技能运用是审美教育的展现
无论现代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的各类运动项目,都高度重视参与者的运动技能的训练和运用。正因为如此,现代体育运动的观赏性、美感才会与日俱增,赏心悦目。技能越是熟练,越是灵巧,越是高超,就越是能使运动员表现出美的动感,其内在的审美韵味也“最能表达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⑧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仅要求学生动作的合理与准确,更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动作在幅度、力度、节奏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协调感、韵律感和自由感,使得学生能在课上、课后以及将来的业余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优美的运动姿态和良好的运动技巧。以此为目标制定体育教学计划,要求体育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美,就不仅能使体育作为文化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得以体现,并且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在总体上达到美的境界。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对各种技术动作的结构、功能有所了解和领悟,即能做到粗略地评判怎样是错误,怎样是正确,怎样是丑,怎样是美。这样,学生既作为参加者,又作为观赏者,从而使表现体育美的能力和欣赏体育美的能力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获得同步提高。
3.3 灵魂塑造是审美情操的升华
“人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的不同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的生活必须要有某种依据,某种希望,某种道理,而决不是只是为了存活,为了活得舒适。只有人懂得什么叫荒诞”。⑨在社会面临转型的今天,这一点尤为突出。学校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外,更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即个性、意志等精神品质方面的培养。一个人“理智的清晰、情感的活跃、思想的自由以及举止的庄重,几乎总是与有修养的趣味相连,而它们的反面则常常与没有修养的趣味相伴”。⑩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与过硬的心理素养,决定了他能否在未来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理想,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而通过学校中体育教学所创造出的得天独厚的运动条件,一方面可以通过竞赛性体育活动磨练出学生顽强、坚韧、自信、勇敢、机智等优秀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以进步和友谊为目的的比赛更为重要,重在培养学生坦诚、宽宏、谅解、互爱等品质,并且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观念的意义所在。体育教学要通过有意识地操演、练习、竞赛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引导学生净化自身,提高自身,从而在审美教育和体育精神的陶冶中,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完成灵魂的塑造和人格的升华。正如美学家所指出的“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将审美教育系统、科学地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通过体育运动磨练意志,从而领悟到体育精神中所包含的美,更意味着通过体育审美教育实现自我更新。自我更新也就是时代的更新。
注释
① [日本]川村英男.体育原理.杏林书院体育科学社昭和,1951:69.
②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3-55.
③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2:15;29-34.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6:46-51;77-82.
⑤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24.
⑥ .体育之研究.1917年《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
⑦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 l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301.
⑧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204.
⑨ 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1.6:80.
⑩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78.
篇8
1.1大学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中国体育文化由文化方式、文化载体、文化精神和文化制度四个要素构成。从文化结构主义层次来理解,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文中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是以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为依托,以体育为纽带的体育及相关的文化活动。具体包括体育活动、体育场馆等物质文化;体育竞赛规则、体育法规等制度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价值观等精神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和民族特点。”
1.2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旨在培养与造就一代具有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别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新人。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美学的主要内容。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审美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以美学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审美理想、情趣和素养的教育实践。审美教育实践,包括美学理论教育、艺术鉴赏教育、审美教育、情感陶冶教育,等等。其中,以美学理论为指导的情感、体验、感悟的教育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的情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在美学史上,美学家特别关注情感教育。在他们看来,审美教育就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感情教育。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提倡美育,在于使人类能在音乐、照片、图画、文学里找回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在先生之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竭力主张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认为美感教育的功能,在于修身养性,等等。人们一旦进入了这个审美领域,情感就会得到净化,精神就会得到升华,情操就会得到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可以说是审美教育的本质所在。审美教育是审美与教育的辩证统一。在审美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们既可以获取美的享受,获取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又可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审美是美育的前提,教育是美育的归宿。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乃是通过完成审美教育任务而达到的。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2大学体育文化教育亟需重视审美教育
谈到体育与美育,学者们都主张体育与美育相结合,希望在教学中做到体育与德、智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国教育学家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传统教育思想,把体育与美育都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体育与美育的相互联系。体育审美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追求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体育绝对不是单纯的身体教育,它是多层面的教育,即与身体有关的生理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状态等。在体育教育的过程既要正确地引用审美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享受,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将其培养成有较高审美素质的人。审美教育是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世界,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社会和人群。我们对于这两个世界的认识是运用了不同的认知体系:世界—认识—记忆—思考—知识—考试—改造;生活—感受—体验—情感—艺术—欣赏—生存。以前我们的教育比较少地关注学生们内心的真实体验,而今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具有幸福感的生活。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的,体育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肯定,我们还非常渴望寻求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缺乏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我们认知的客观世界和社会人群,缺乏在情感中凝聚感悟,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是当代人新的追求和共识。人只要正常地活着,没有感觉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觉能力退化,人们变得粗俗、简单,甚至麻木,人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正在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和网络提供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无限可能,现代交通几乎消灭了空间的隔阂。所以,离别变得可以轻描淡写,我们就不再稀罕“思念”,但我们每天端坐在视频前,与外界在没有表情、没有肢体动作、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的关联中,我们的感受能力渐渐变得迟钝,感受空间渐渐变得狭窄,就算“物质极大地丰富了”,没有感受能力,作为“感觉”的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福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外部条件;人类未来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人人都能感受幸福,都有能力“感受”的基础之上,这是内因,内因才是关键。而唯一专职用来激发、保持、丰富人们感受能力的东西就是艺术、审美。审美依赖的是心灵的敏锐、情感的丰富和充沛的想象力,而僵化的知识往往可以掩盖和扼杀敏感性和想象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是具有丰富知识却不知人间烟火和人情冷暖的人才,只能培养出具有专门技能但却没有创新精神的“劳动工具”。所以,当前通过艺术欣赏和审美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情感体验场所、经历,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索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体育文化中审美活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需要学生个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的体育文化的审美教学课程的开设,能为大学生们提供参与、体验、感悟生活,追寻幸福生活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2.2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知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智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是,二者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心理结构各自都不是封闭的。美育与智育间存在着必然的双向互补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双向互补关系,才使美育能够感知、学习,体会真、善、美。
(1)审美教育对象本身的认知价值。审美教育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审美对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认识价值。可见,美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它的外在形式所包含的内涵,在一定范围内跟知识具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价值。至于美丽的大自然,则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具有这种双重价值,因为它既是艺术和审美的对象又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对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增进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而对于自然艺术认识和审美把握,也有助于更加直接而明确地把握客观真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2)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探求科学真理和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方面,它表现为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逻辑活动,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作用。而非逻辑思维就是灵感、顿悟、直觉和想象等。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科学家往往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而没有所获,而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却灵光闪现,获得了突破,这已为许多科学事例所证实。事实上,科学活动中的直觉,跟审美直觉有某种相通之处,即都是在感性直观中通过想象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认为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创造思维能力中的最主要成分是想象力。这里,如果说灵感、顿悟、直觉(包括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创造有重要意义的话,那么想象力意义则在于它是创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是贯穿于整个创造过程最活跃的角色。这是因为,想象力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主要标志。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创造力,爱因斯坦之所以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不仅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3审美教育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
对生活的兴趣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前提。一个对某项事物毫无兴趣和感情的人,就不可能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兴趣、爱好是人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原动力。审美教育就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源泉之一。世界是美丽的,有许多生动、富有灵性的东西,对于那些未知领域的神奇魅力,人们总是愿意花费精力去探求的。
2.4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篇9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审美教育 现状 实施途径
1.审美教育的意义
美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的教育环境是陶冶学生情操的熔炉,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对运动美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校中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增强审美能力,形成自我效能感,即乐学、好学。这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既可以学习到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可以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积累的知识转化成学习的内驱力,使“我要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并使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上的最大发展。总之,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改变人们对体育单纯的认识――发达的肢体,而非人的体力、智力、心理乃至科技的综合再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体育中的审美教育十分必要,它如同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因此,我们认为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中有必要开设美学,这一体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学科,能培养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体育审美教育作为体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系统理论体系,现如今正随着现代体育与人体审美文化的结合而不断拓展与深化。《决定》对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明确的阐述,这实际上,从法规的意义上明确了审美教育在教育整体中应有的地位。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体质“三基”教育,而忽视对学生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构建体育审美教育不单单是纯理论上的说教,它生存并发展于社会生活的沃土之中,是一种有崇高目标和价值的自觉的社会实践,有其丰富的内容,广阔的领域。然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审美感觉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体育教师进行逐步培养。它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表象,感知觉的感受体验,以身体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矫健的形体美、运动的艺术美和高尚的心灵美。这些都需要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心底的美感,提升美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
2.在体育教学中审美美育的内容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是教育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艺术教育不等同于美育,艺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美育功能、定位,将美的感受、作用、表现融入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形体美:肉体美、身体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健康美、肤色美、毛发美、强壮美、协调美。二是运动美:形态美、跃动美、韵律美、和谐美、敏捷美、强健美、柔韧美、张弛美、节奏美、力量美、技术美。三是行为美:协作美、结构美、道德美。协作美指团结友爱、配合默契、共同努力、全体协作的美。结构美指团结、统一、和谐、整齐、对称等所表现的美。道德美指责任、正义、诚实、纪律、礼仪、谦逊等所表现的美。此外,还有忍耐、热情、纯朴、情趣、机智等所表现的美,这些体育美的方面在体育教学中都随时可见,只是看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是否认识到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3.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3.1体育教师的仪表、体态。
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师生之间既进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传授与学习,又进行情趣、意志、兴趣、能力等心理活动的交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体。教师本身是学生审美的对象,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在课上,教师也要全方位地展示自己乐观、开朗、自信、拼搏的性格特点和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及强烈的敬业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为此,体育老师要时刻注意美的仪表、体态,它代表着教师的形象,是审美教育的榜样。这样,学生才会既真正具备适应外界环境,又在动作形态、姿势上具有体育美的风度,向着健康美的方向发展,展示当代大学生活泼、大方、矫健的健康形象。实践证明,以富有深刻内涵的语言、仪表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3.2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由于自身特点,要求体育教师语言简练、准确、生动。课上语音的高低,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营造出美的氛围,一个亲切关怀的眼神,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心态。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有辉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情实感地讲解动作技术,用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或表扬。这样长此以往,给学生内心美感教育更为深远。情感是维持生命的动力,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一点应时刻牢记在每位教师心中。
美育不是教师的单向灌输活动,教师与学生各自有着对美的不同感受。因此,教育过程应当成为教师与学生互相激发、互相交流的互动过程。研究体育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为体育运动的审美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满足人们的美学需求,实现人们美的享受,提高体育的文化内涵,增强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吕东升.让美流淌在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06,(4).
[2]陶西平.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J].基础教育参考,2006,(4).
篇10
首先是形体美:形体美是指人在先天遗传或后天所得基础上表现出的人体形态,它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总和,包括人的体型、表情及动作,如强壮美、身高美、身材美等;其次是运动美:运动美是指人在运动过程中所展现的美感,如形体美、速度美、力量美等;最后是行为美:行为美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所作所为而表现出来的美,如心灵美、道德美等.
2审美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的欣赏、创造能力得到提高.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审美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体育的课堂上享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审美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审美教育是对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很好的补充,它能够是学生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到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审美教育是体育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文化和现代体育相融合,并得到不断地延伸和深化.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过分的注重锻炼学生的体质,将竞技运动项目是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思维空间的开阔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必须付诸于行动.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具有丰富教学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逐步的引导学生培的这种审美感觉,而不是让其自然生成.这种审美感觉是需要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并勤加练习,在不断的摸索中领悟其中的奥秘,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达到形体美和心灵美的高度,提升审美教育在学生心中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3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也得到了较大的改革,但受到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依然无法将审美教育的正常的教学中,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单调乏味,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3.1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缺少了审美教育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竞技运动项目成为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也是集中在竞技运动项目上,竞技运动项目逐步的取代了其它的教学方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单一性,并呼吁将审美教育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健身知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为学生拥有强壮、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学习到运动技能,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学习健身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态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2教师教学过于公式化影响了审美教育
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教学模式逐步的趋向公式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忽略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个体差异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样,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按部就班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在审美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课堂的主体性,在学生适应审美教学的前提下,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高校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4.1将审美教育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因其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释放学习带来的压力,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依据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特点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知道不同的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美学特点是不同的,就比如说,田径类项目具有速度美、协作美、力量美等,舞蹈类项目具有舞姿美、协调美、音乐美等.教师将审美教育与教材相结合,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相关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和学习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与体验中,能够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体育项目中的美学.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能够在现如今的科技浪潮立足做好准备.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审美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是不可忽略的,教师将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相融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总之,高校的审美教育必须与教材相结合,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体育美.
4.2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接受审美教育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审美教育的学习中,逐步适应体育项目中各种形式的体育美,通过长时间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感受,从而能够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体育项目中的美学,最终可以运用自己对体育美的理解去创新体育美.同时,教学手段的好坏也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学校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去优化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将体育技巧、艺术及科学知识融入到教学方法中去,并结合自身的审美经验,对体育项目中所包含的美进行认真的品味和反复的论证,使教学方法变得新颖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实施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了解体育美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保障,它关系到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端庄的仪表和标准的语言、动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样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5.1丰富美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需要系统的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但对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责任心,使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负责.现如今我国在教育改革中,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丰富自身的美学知识,增加审美经验,将体育项目中所包含的美经反复的品味后写人教案中,使课堂充满美的感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去体验美、发现美.
5.2系统的掌握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巧
全面的体育项目理论知识与技巧是现阶段我国考察一个教师的执教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在审美教育中必须拥有扎实的体育项目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体育项目技巧.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知识和技巧水平,以适应当代体育教学的标准,从而使教师在审美教育中能够灵活的运用体育中的美来启发学生,以自身对体育项目的执着追求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5.3标准的语言讲解与规范的动作示范相结合进行教学在审美教育中,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标准的语言讲解使学生易于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而结合着动作示范可以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巧的渴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讲解应当精炼标准,并将幽默感添加到语言教学中,使教学富有吸引力.而教师的示范动作要优美、得体大方,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对象.(本文来自于《赤峰学院学报》杂志。《赤峰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