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范文
时间:2023-04-09 00:1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市场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美学现象应运而生,审美趣味日趋多元化,审美与生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趋势。这一审美文化现象的渊源、流变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是美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在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前期,审美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审美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
譬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审美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如魏晋)的佛教和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带着审美意识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在手写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发展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为审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它以“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与“生活”拉开距离,审美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
与那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审美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审美艺术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审美艺术作品也就被看作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这样就把审美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桂冠。总之,这一时期把美学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美学与生活的距离。
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人们的审美活动逐渐发生变化。最初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艺术的张扬开始的。观众欣赏电影的时候,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的出现,预示着美学生活化的开始。尤其是“电子文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美学观念走向“新生代”。在这场美学观念的时代变革中,审美似乎没有了边界,甚至那些低俗的、过去不可能与艺术沾边的“现成物品”,也成了审美艺术品。当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省美术馆里收藏着一个普通的、谁家都有的盥洗池,作为一件艺术珍品供人欣赏时;当美国“捆绑粘结”艺术家H·哈蒙德把破布、丙烯酸树脂、石膏粉、木头、泡沫橡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捆绑胶粘在一起,创造所谓“女权主义者的艺术”时,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
但是,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做出解释,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作艺术品的人,实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物,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它就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德国着名艺术理论家克劳斯·霍内夫在讨论当代艺术时指出:“在西方世界,不仅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一般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艺术本身同时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结果是艺术家们不再感到与社会截然对立。”
在过去审美是一种经验,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审美。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玩“艺术”。在后现代社会,似乎成千上万的主体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艺术成为了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波普艺术、卡拉OK、各种群众艺术晚会……观众和演员常常合二而一。此时,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美学,美学就是生活,美学与生活再一次走向融合。
二美学观念转变的原因和基础
美学发展演变的原因极其复杂,然而也有规律可寻。美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的动因既有自身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
首先,经济的影响。恩格斯曾说: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包括审美需要)的关系。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前,自然不会意识到审美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后,审美活动的重要性无疑被提上日程。过去是为了“身上衣衫口中食”,现在却是要美化自己、美化生活,通过“生活的美学化”来更大程度地解放自己。此时,人人都开始从美学角度发现自己、开垦自己。其结果导致生活成为一门艺术,或者说被提高为艺术。
其次,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剧,对美学的平民化、民主化起了催化作用。在哲学方面,本质主义的解体,现象的多样性被重视,多元思维的建立等,也对美学观念的转型产生影响。尤其是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更为美学观念中的民主化、平民化及美学与生活的贴近和同一提供了理论前提。此外,艺术的自我消解,自然美、社会美的相应崛起,也使传统美学以“艺术”来抵御生活这一带有明显局限性的美学观念遭到质疑。
不难想象,既然“艺术”本身已经自我消解,那么,精英审美对于通俗审美的排斥也就成为了不可能,审美与生活的同一也就顺理成章了。从社会角度看,生活美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在古典美学时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分工,造成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分离,美被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强化。进入当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日益融合,生活美由隐而显,也是必然的。从劳动过程看,在古典美学时期,人们往往更重视精神产品,轻视物质产品,劳动过程也被区别为“动脑”和“动手”两部分;而在当代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逐渐合一,同样也导致了“动手”的魅力。
最后,技术的美被发现。从技术层面上看,电视转播、互联网等的出现,空间距离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几乎不复存在。伯恩海姆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审美艺术观和现实观。”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在古典美学时代,由于以文字为基本媒介,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需要通过文字的转换联系,需要借助于思维、理解、想象而完成创作或接受,审美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
而在电子文化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它们有时直接合二而一,混为一体。读者简直用不着思维、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直接感受就是,直接看、直接听就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存在,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在审美上,现实与影像也处于新的关系中,你去裁缝店做衣服,可以先在计算机屏幕上逼真地做出衣服的样子,顾客还可以参与设计,这种非现实的虚拟图像,可以丝毫不差地转换为现实。这样,古典艺术那种从外面去认识或把握现实的状况被取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现实自身的活动。于是,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那样神圣、神秘和永恒,那样具有唯一性。机械制作、大量复制、随身听……把创作和欣赏带入了新的境界。这样,就把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联系起来,美学与生活的距离就此泯灭。
三美学生活化的发展前景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作为一个突出的带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现象,无疑体现出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内涵。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下面从正负两方面价值取向谈一谈初步看法。
篇2
当才女Sofia Coppola手拿胶片剪辑刀却落在LV高级订制的皮包上时,LV最具简约优雅的手袋宣告诞生。设计师们跨界设计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每一次的碰撞却都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惊喜,使我们更加期待这样的碰撞。而现在伴着春日韵润花香和甜蜜的爱心,VENTI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由VENTI珠宝协同联合mangazine名牌杂志举办的一场慈善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在2011年3月至12月期间,VENTI珠宝将与mangazine名牌杂志邀请盛邀来自建筑、空间设计、服装、形象造型等不同领域的6位顶级设计师以“VENTI设计生活的美学艺术―“That's V-Life”为主题,在珠宝界内首次联袂打造跨界艺术的系列珠宝作品,此次前所未有的合作代表了精湛工艺和最前沿的流行风尚,是艺术与创意的碰击、是美与生活的融合,同时本系列的珠宝将参与“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的拍卖,此次活动即是璀璨之旅,更是众多慈善人士的爱心传递,拍卖所得用于扶持“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中公益项目的运作。
Crossover 缘起
时尚珠宝品牌VENTI,设计追求简约、优雅、和对浪漫生活的热爱。
都市人生活在资讯爆炸的年代,crossover是我们对生活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放眼时尚界,不乏crossover的佳例。然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跨界,则更令人玩味。比如,时尚珠宝也可反映内心,环保也是一种另类的奢侈。正如VENTI的精神,它不仅仅是提供一种产品,更重要地是关注女性自我的内心体验,并且致力于倡导一种生活方式:“绿色环保”,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支撑与依偎;“快慢有道”,掌控平衡的生活艺术;“取舍有节”,懂得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如今,VENTI将它定义为:V-life!即VENTI对生活的态度,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拥有自己!
VENTI也是现代都市时尚女性,在各个场合与各种时尚服饰搭配的首选之品,满足了职业女性追求个性、时尚和彰显自我的独特品位。让时尚女性倡导用自己的语言,经典而不可复制。此番玩起“珠宝设计大跨界”,是希望通过别样的视角带来不可复制的美丽。
That's V-life
V,这往往象征“victory”的胜利手势,在VENTI里得到了全新的解读。V,是一种优雅生活的态度:绿色环保、快慢有道、取舍有节的优越生活。V,不再象征人定胜天,而是人类与自然友好共处的和谐态度。
在此V的带领下,VENTI的会员俱乐部,举办过多种丰富的会员活动。如“花赏生活,品味艺术”的插画课堂;“沐浴香氛,净化心灵”的温泉香氛之旅;“乐活低碳,设计生活”低碳生活设计……
生活永远是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的,这不是一种矫情,而是认真享受生活的乐趣。
所以,请一起期待这次“设计生活的美学艺术”―VENTI珠宝跨界设计。让我们一起去,倡导自己的语言,找到表达的方式,去享受有价值、可回忆的美丽生活……
Q&A
采访人:夏令威(Ric Hsia)
职位:品牌总监
记者:请谈谈你对VENTI这个品牌的精神的理解?
Ric Hsia:VENTI秉承法式时尚、浪漫的风格,将人生哲学及品牌理念,通过优雅精炼的线条和充满时尚灵感、精致、品质化的创意作品呈现出来,为大家增添一份神秘的惊喜,进而启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VENTI提供的不仅仅一件珠宝首饰,更加关注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人生体验,致力于倡导一种“绿色环保、快慢有道、取舍有节”的生活方式。我们将这种生活方式定义为“V-Life”。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请非珠宝设计领域的设计师来参与这个活动?
Ric Hsia:一直以来,VENTI都不断追求新事物、新思维,在生活中创意,在创意中生活。V-Life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态度,有创意,生活才会更新鲜有趣,才能给生活添加新的色彩,带来时尚感觉!我们邀请非珠宝设计领域的设计师参与活动,无疑为此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冲破现代艺术与功能性设计的区隔,冲破材质使用的经验值,运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为珠宝作品注入新鲜活力与创意,同时也为人们带来更多更新的时尚珠宝首饰。
记者:此次跨界设计珠宝的活动目的在于?
Ric Hsia:通过与不同领域设计师的互动交流,让想象力无限放纵,对生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提升我们为独具品位的优雅女性提供充满创意时尚珠宝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作品将参加“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的拍卖,将慈善永恒的火焰与珠宝不灭的光辉演绎成经典的传世佳话,使每个人都得到心灵的温暖慰藉。
篇3
情况正在起变化。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凸显我们的国度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这无疑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宣言发展民族时尚文化的“中国首部时尚话剧”《时尚耀中国》在北京上演;首位登上巴黎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谢锋声言“时尚的最高品位是找到自己”。人们已经在要求西方以外的另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美学。
中国许多年轻的服装设计师不喜欢欧洲美学对中国时装的过多影响。上世纪70年代的设计师只要有可能就会完全投身到西方模式中。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设计师则开始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格,更多地进行探索。这有可能摆脱巴黎和米兰模式,因为部分日本时装设计师就拒绝这种模式――其成果是,2008年7月,巴黎高级时装联合会(Chambre Syndicale de la Haute Couture)主席迪迪埃•戈巴克(Didier Grumbach)明确赞誉:“从日本开始,东方设计师将从全新角度来看待西方时尚。”我们无需引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老话,但民族的总是最适宜的,且它同时会赢得世界的尊敬。
生活的审美是什么?它不仅是时尚。时尚是“doing”,是熟知当下的流行规则并把它在自己身上展示给别人看,而生活美学是“being”,是自我存在于审美的当下。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怎样的世界大牌引用了多少“中国元素”,最终的结果是你我仍然一眼判定那种浓重的“西方”味,那里没有我们根植的土壤的“存在”。
篇4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生活美学;丹托;黑格尔;科耶夫
中图分类号:B8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058-04
作者简介:江 渝(1980-),男,重庆人,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博士生。
张瑞利(1981-),女,湖北仙桃人,硕士,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文新院讲师。
当前,学界对艺术终结论讨论热烈,而生活美学理论也方兴未艾。下面的思考希望在三方面对这些问题有所贡献:首先,更为自觉而深刻地将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关联刻画出来,追问它们的理论旨趣究竟为何;其次,进一步扩大视野,对它们展开深层反思,即不局限于艺术学、美学领域,而是考量其得以产生的那些更为基本的哲学预设,检讨它们的哲学意义与理论价值;最后,回到美学世界,尝试批判性地对此问题做出回答。
一
自黑格尔在其美学讲演录中提出艺术终结论问题以来,[1]就此问题一向讨论不断。[2](P44-132)当下的讨论对象,主要是美国学者丹托所重新诠释展开的艺术终结理论。[3](55-91)
丹托虽然同意黑格尔艺术必将终结的结论,却给出了与之不尽相同的理由。黑格尔以世界历史的视角来观察艺术、宗教、哲学的演化,认为世界精神将单向度地进步至更高阶段,如此一来,那些低阶段的精神形式就不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黑格尔认为艺术发展到“浪漫型艺术就到了它的发展的终点,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一般都变成偶然的,而这两方面又是彼此割裂的。由于这种情况,艺术就否定了它自己,就显示出意识有必要找出比艺术更高的形式去掌握真实。”[1](P288)虽然艺术还可能继续存在,但这种存在却已经不具世界历史意义,因为绝对精神已经不再贯注于其中,不再在其中得到对象化地圆满呈现。这样,绝对精神从艺术转移到更高的精神阶段(如宗教、哲学)以后,艺术存在与否已经无足轻重。这是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理论说法。与其他很多哲学思想一样,丹托对黑格尔的继承是透过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来进行的,[4](P127-129)在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中,[5]历史不再具有方向性,世界历史已经终结,精神或人性不再需要进步,因为推动进步的根本动力(即对高贵价值的追求和对低贱价值的鄙视)已经不再存在。当人与人在价值上变平等之后,人与人的行动也具有了同样的价值,这在艺术而言同样如此。各类艺术、种种艺术品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贵贱之别,甚至艺术与其他人类事务、活动及生活之间也不再有根本区别。“艺术创作会继续下去。但生活在我想称之为艺术后历史时期中的艺术创作者,将创作出缺乏历史重要性或意义的作品”。[4](P102)如此一来,艺术当然就失去了过去的特殊性质,没有了特别存在的必要性。它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但当它与其他人类行为在性质上类似,其所创造的产品与其他事物可同等看待之时,艺术这一特指当然也就可以被取消了。“艺术品可以被想象,或者实际上被生产,它们可以完全和纯物品一样,纯物品是完全无关乎艺术的状况的,因为后者需要的是你不可用艺术品具有的某种特殊视觉属性来定义艺术品。”[6](P19)这是丹托提出的艺术终结的理由。
不难理解,丹托的艺术终结论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泛化等理论思想联系紧密。[7]当日常生活整个被审美化时,个体也就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人生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每个人也都成为了实际上的艺术家了。这样,生活等于艺术,艺术也就等于生活,这两个思维走向成为了艺术终结论发展的实际上同质的两个出口:一些认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者主张要将生活艺术化,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实践生活中落实,[8]但这种将生活化为艺术的理论却轻视了“日常生活的两面性”,容易流于“一味为现代都市美轮美奂的消费主义论证合理性”。[9]因而有学者提出了将艺术生活化的方向,即生活美学的主张。这一理论的代表刘悦笛先生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当代艺术和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审美泛化’的质变。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它凸现为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日益模糊。当代艺术也以‘反美学’的姿态走向观念、走向行为、走向环境,也就是走向了‘审美日常生活化’。”[10](P406)对于刘先生的理论建构,有学者指出其一大弱点,是对于“生活”不加理论定义,不做理论追问,仅仅是以现象学直观的方式来面对它。[11]
我们认为,讨论生活美学,首先需要明确其中的“生活”究竟为何;同样,讨论艺术终结论,其实质也是要确立何谓“生活”――“生活”在此问题域具有着基础地位,即是说,只有明确了何为“生活”、为何“生活”,问题才可能被厘清。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在深层具有着的共同的哲学理论支持,这需要被首先明确下来。
二
对“生活”的整体或全面的美学研究当然是不可能的。“生活”的内容无所不包,生活美学不可能面对人类生活整体展开具有价值的研究。“‘生活’是一个太大的概念,它就是人生之全体。……‘生活美学’要有实效,务必对‘生活’这一哲学总概念做进一步的分析性界说。”[12]如果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是指“生活美”概念中的“生活”,即是指人类或个体所面对的所有行动领域及其事务而言的话,则它不是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所针对的理论对象。在艺术终结论中的“艺术”概念,所具有的更多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内涵,并没有局限于现实中的艺术领域;同样,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概念,也是在指一种面向生活、回到生活、指导生活的精神价值判断,它并不最终归属于物质领域。
就人类生存方式而论“生活”,这正是丹托艺术终结论的理论渊薮。在丹托的科耶夫-黑格尔视野中,历史的终结就等于艺术的终结。在这样一个后“现代”阶段,在这样一个末人(the last man)的世界里,艺术在“现代”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异质性、精神性力量与价值已经不复存在。过去,在审美现代性的视野中,艺术作为一种“通过批判方式来表达的”现代性思想立场,是一股批判的力量,总是在面对工具理性的异化世界展开不停的反抗。”[13](P299)艺术与生活总是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它高高在上,引导着生活向更为高尚的方向挺进。这股力量在美学思想中以审美自律论为代表,审美观照的无功利性成为了人格理想面对异化的世俗世界的精神武器,并进一步作为通向道德自觉的阶段(康德)、人格健全的手段(席勒)等发挥着各种无可取代的作用。
而丹托却大力批判了这种“没有什么会因艺术而产生”[4](P7)的审美自律论思想,认为在这一理论思维中,艺术“可能有的任何用处都会是一种误用或一种错乱”,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分离使其被降格到“无用”的地位,“艺术类似于本体论上虚空的场所。”[4](P11)丹托力图将审美、艺术拉回功利性的现实生活中来。这就反映为他批判审美自律论的精英主义倾向,主张审美、艺术彻底地大众化、日常化、民主化,即将其去魅化。丹托认为,“艺术史的宏大叙事……就是有一种模仿的时代,后面跟着一个意识形态的时代,接着是我们的后历史时代。在这一时代,只要合格,什么都行。……没有艺术品必须体现的特殊方式。我们应该说,这就是当前宏大叙事中的最后时刻,这就是故事的终结。”[6](P27-28)这一倾向的理论发挥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得到了充分直白的表达。[14]福山立足于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断言历史必然终结于充分民主化了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是末人充斥的世界,在这个多元化发展至极致的世界里面,没有谁比谁傻多少,也就没有谁比谁聪明多少、高贵多少,或者更有艺术气质、审美趣味之类的。这个一切被扯平了的世界将不再有所谓的艺术这样的与生活异质的事物存在的空间与可能性,“想必已不可能再创造出像反映某个时代最高精神境界的伟大艺术,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因为不会再有新的时代,也不会再有艺术家和诗人所需要的那种独特的人的精神存在”。[14](P352)
艺术终结论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这种哲学意义极度地发挥了出来,这样一来,生活美学也就内在地与其接洽在一起了。在一个历史终结的后历史时代,末人们仅仅只有生活,而不再有艺术,因为时间在此已经不再流动,或者说时间的变化已不再具有意义,现在=现代=终结=永恒,历史已不复存在,生活从此成为了唯一的存在形式。这种历史意义的终结,与对审美自律论的批判,其内在具有理论的同一性,因为这二者(即历史与审美自律论)的根源都是德国古典哲学。在康德那里,审美自律论被建立起来,而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却在于它应为道德世界的实现、世界历史在生活中的实现贡献力量。于是,在现代哲学的入口处,康德直接面对的就不仅是一个审美活动是否具有功利性的问题,而是以艺术为代表的理论与以生活为代表的历史实践的关系问题,它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被十分明确地意识到了。但席勒的理论却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解决方案,“游戏的人”无法最终落实为一个道德的人,艺术游戏无法与生活在现实中合一,永恒的艺术与生活中时间的流逝两相对峙。只有到了黑格尔,才将艺术调适在了绝对精神的现象过程(即世界历史)中,将永恒在历史的时间变化中实现了出来,从而将这对矛盾对立统一了起来。但这种调和却又必然面对艺术终结的结论,因为只要存在历史中的精神进步,就必然会出现具体异化物的终结。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是从康德的哲学精神出发来展开的,将这个历史过程永恒化,即认为世界历史的变化并不存在某种末日审判式的终结,因为人是在不停地对未来进行创造。如此一来,人的前方就总会有新的目标可供追寻,就不会产生黑格尔的终结论,也就不会使人变为末人从而失去进步的动力。有学者指出,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在哲学上说可以被看做一种“叙事”论,即采用一套理论话语来建构一种面对生活(及艺术)的态度,“艺术终结论是由现实情境引发的体验、态度或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准确地说,它是伴随话语模式的转型而引发的一种叙事行为”。[15]而马克思的哲学与之不同,马克思恰恰是希望消解类似的这种叙事话语,认为这些话语实际上都将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展开而自然而然地消失,“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哲学在其外部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缺陷,正是在斗争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对的错误,而且只有当它陷入这些错误时,它才消除掉这些错误”。[16](P258)
三
如上所述,艺术终结论及生活美学讨论的背后,是各种不同的生活哲学在相互碰撞。只有从生活哲学的层面出发,才可能认清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理论意义。
在丹托、福山等人的理论观照下,生活已经不再具有新鲜的变化可能,随着历史的终结,每个人都不再去力图与他人竞争,在竞争中让自身的价值得到认同,因为比较的标准已经被多元化为无穷多个,“我们已经进入‘后历史’时期出现的极端多元主义”。[6](P6)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同,如此一来,人也就不再需要去追求其他的生活方式了,所有人在都变得独一无二的同时,也都变得无足轻重,但这种平等却正是末人们的追求。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每个人都在尽力生活,但这些生活却又总是只停留在一些肉体性的小满足上,生活不再具有精神性的目标,艺术在此也只能为肉体的满足服务。“人在历史终结时消失……人重新成为动物,那么人的艺术……也重新成为‘自然的’。……在历史终结之后,人仍将建造大型建筑,创作其艺术作品,就像鸟儿筑巢和蜘蛛织网,仍将模仿青蛙和知了,演奏乐曲……后历史动物因他们的艺术、和游戏的行为而感到满意。”[5](P518)
在丹托艺术终结论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艺术工业化的判断,是其将审美自律性打破后的必然结论。在其黑格尔理论资源中,认为历史变化、发展的规律已经被哲学所掌握,个体处在世界历史的规范中井井有条。在这样一个等级制的世界里面,个体只有通过与他者相互斗争,才可能在其中占据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认同。否则,自身就会被历史抛弃,如同艺术终结掉一样。但与之相反,康德哲学却坚持个体自我与世界本体作为物自体的不可知性,如此一来,这使得自我的发掘、追问、提高无论是向外部世界还是向内心精神世界都有着无穷无尽的空间和可能性。[17]这样,审美活动、艺术创造就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即通过非功利的审美观照、审美自律获得自我认同。个体不再需要一次又一次去找寻他者索取那永远也无法真正实现的认同,而是可以不停地探索物自体所代表的那个具有无穷奥秘的世界。在受科耶夫影响的存在主义思想中,人一定得面对某种终结才可能获得人生的意义,例如波伏娃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18]认为永恒的生命全无意义,人一定要面对有限的生命,面对死亡才可能生活下去,才可能创造价值。科耶夫指出,康德的理论认为“每一个人,即使是永恒的或不死的,也仍然(在时间之外)选择他在某个时期里经历的特定存在。”科耶夫反对这种思想,认为“显而易见,这样的一种时间存在没有真正的历史含义”,他坚持认为只有“人的死亡呈现为人的自由、个体性和历史性”。[5](P622)但我们认为,这种需要他者(如敌人、死亡等)来确认自身、获得认同的方式并不是必然的出路,它只不过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反应而已,就是在这种理论思维下,才产生了艺术终结论的命题。科耶夫明言,自己的这一“有限性”理论是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启发下做出的,科耶夫认为海德格尔深刻地指出了“此在”的有限性,“此在”必得因死而生:“海德格尔第一个致力于建立一种彻底的无神论哲学……其中的无神论或本体论的有限论不言明地得到了完全的肯定。”[5](P628)但皮罗在《海德格尔和关于有限性的思想》一文中通过详细地梳理西方哲学关于“有限”的理论脉络,批驳了科耶夫的这种看法。[19](P78-99)海德格尔并不是立足于此在的“有限性”来面对生活、艺术的,而是一贯坚持从“存在论”的深度来展开其哲学研究,这种情况在其后期对艺术、美、诗的思考中表现的尤其明显了。实际上,人的自我认同是完全有可能无穷无尽地、充满惊奇而又兴味盎然地进行下去的,这在审美、艺术活动中可以十分容易地发现。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真理之设置入作品’……隐含着存在和人之本质的关联”。[20](P307)通过“艺术品”、“诗”等,貌似有限的此在可以与无限的存在相互敞开,有限的无限可能性得到了展现,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程,并非此在的强行开掘,而是存在的自我显现。
在审美活动中,个体的审美趣味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与提升,这个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审美的过程,也同时是个体获得自我认同的过程,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与审美趣味的丰富提高,个体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自身。审美活动的过度化、平庸化在一个末人的世界里确实是个问题,却不会使一个具有真正的“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1](P79)的人感到困惑。说到底,破解艺术终结论的根本要害在于认清其面对生活的哲学姿态,也即其联系着的生活美学立场,“也许,‘生活美学’所挑起的艺术与生活之争,并非领域之争,而是审美境界之争。”[12]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
[3]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
[4] 丹托.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 科耶夫.黑格尔导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 丹托.艺术终结之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 宋伟,张晓飞.理论范式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美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8]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J].文艺研究,2004(1).
[9] 陆扬.何以批判日常生活[J].学术月刊,2008(9).
[10] 刘悦笛.生活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1] 王江松.生活美学”是这样可能的[J].贵州社会科学,2009(2).
[12] 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艺术评论,2010(10).
[13]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4]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5] 周计武.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化的建构[J].思想战线,2009(4).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7] 江渝.论辩证法、实践与世界历史的理论关联[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8] 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19] 刘小枫,选编.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0]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Deep Reflection on “the End of Art” and “Aesthetic Life”
JIANG Yu1,ZHANG Rui-li2
(1.School of Philosoph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Hebei 30071,China;2.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in Yucai School,Southwestern University,Chongqing,Shanxi,401524,China)
篇5
大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是“用完就扔”的一次性消费的观念。旧时的修修补补反复使用的精神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前那种珍重每一个工具和每一个物品的生活态度也就没有了。
传统制瓷与手艺人
传统制瓷工艺单纯,一根泥条,就能盘筑起一件器物,一段梦想。其蕴含丰富,饱含生活体验、自然认知与质朴情感,充满旺盛活力,带给人以感悟真善美的力量。借用日本学者盐野松先生的话,那是因为,那时的手艺人,“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练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这也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人生哲学。”所言极是。手艺人,是人们对掌握一种独立技能的手工劳动者的尊称。初始的瓷器,由早期的手艺人所创造,却不被他们所拥有。这些手艺人大多是平民百姓,泥土赐予生命、给人生存的力量,因感恩而创作。攀越时空峰,跋涉岁月河,虽历数载,至今的它们,仍在以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引人关注。我想,这可能就是传统工艺的独有魅力吧。
宋瓷的意蕴
中国瓷器披一肩岁月风尘走来,略经整饬与梳理后,就很自然得与宋代成熟的哲学思想、道教文化以及市民高度认可的趣味相适应。钱书先生曾说,唐代诗人将激情、豪迈发挥到极致之后,便有了宋代追求自然平淡的审美韵味,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上的高峰,必定有着坚实而广泛的民众基础,宋瓷的繁荣及深远影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宋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清丽,釉色自然清润,宛如雨后初晴,凝重而柔和,纯真而深邃;器形的线条吸收了中国绘画的精髓,有对称的美感,表现手法简洁雅致。从此中国瓷器有了可与宝石媲美的细腻质地与华美光泽。
宋瓷的价值
历来就有“汝窑片瓦值千金”。“雨过天青”的汝窑因为特别珍稀而受到最高礼遇。
原因大致如下:(1)汝窑是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时不久北宋就灭亡了,所以现存量极少流传到今者不足百件。(2)汝窑是青瓷,青瓷是陶艺中最难的,这也是为何宋五大名窑中有汝窑、官窑、哥窑、钧窑,青瓷占据四席。(3)汝窑被历代君王,达官显贵推崇,名气很大。(4)即使到现在,最简单的器型的成瓷率最高的仍没到过40%!一窑煤气烧1300度十个小时,一窑全军覆没是常有的事。5.虽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能烧出非常好的陶瓷,但无法挑战中国的青瓷,为什么?简单来说:
高温烧制,温度需要在1300度以上;
烧制过程中窑中温度曲线、降温曲线非常复杂。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官窑香灰胎泥土的配料,即便是现如今先进的化学分析手段仍难以破解,证实了泥料的重要性。
真正的汝官窑发散的是“葆光”,葆光质感温润,形成葆光需要核心技术――玻化临界点,过一点点就成贼光,而差了釉水就不活,死气沉沉。
窑内化学反应复杂,其间差异万千、三言两语难以说清。
铜红釉发现并应用,釉上红绿彩也出现了,覆烧工艺得到推广,刻花与印花以及白地黑花等富有民间美术趣味的装饰技术被大面积采用。尤其到了南宋,高岭土的使用使青瓷的烧造成为现实。
支钉烧等汝窑特有工艺。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所以不要看就是一个小小的盘子,算起成本都是价格庞大更何况它的历史意义。
宋瓷的机会
1.宋瓷的市场
发展观察今年春拍内地和香港的瓷杂板块交出的成绩单,结论可谓差强人意,曾在几年前屡屡刷新高价纪录的明清官窑风光不再,而一直被边缘化的宋瓷,近两年屡次拍出过亿的价格。有部分市场交易资深从业者认为,从明清官窑到宋瓷的板块轮动,皆是联手炒作的结果。很多内地藏家却不以为然,指出“暗箱操作”没那麽容易,“古董瓷器不像字画那麽容易进行‘暗箱操作’,一个庄家只要资金雄厚,就可以通过买断某个画家作品的方式获得定价权。但无论是明清官窑还是宋瓷,一是年代久远,二是分逊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师’有能力操控整个板块。而且流传有绪、品相完美的瓷器每一件都具有特殊性。”从明清官窑到宋瓷的板块轮动,背后很大的动力是来自于藏家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明清官窑距离我们的年代更近,所以藏家在审美上接受更容易。但随收藏家们不断成长,宋瓷那种阳春白雪的简约之美会凸显吸引力。”
2.宋瓷的意蕴衍生
作为淡雅简约的宋瓷,温润而不耀眼,凝聚在瓷器上的细密冰片,隐约间闪烁著丝绸的光泽,即便今日,仍能感觉到她温润如玉的质感。宋瓷所蕴涵的传统东方审美意识,仍指引著今人心智。观赏宋瓷,其实就是在悟道。犹如纯棉相伴,温润淡雅的宋瓷,将一份温暖与贴切留予内心,蕴藏著生活的觉悟之道。
知名服饰品牌「例外深谙宋瓷渊源,以此敞开对当下时代变革的体悟:在传承中思考新的方向,以原创设计笃实践行。
篇6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康德 非功利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并不新鲜。据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记载:“当达尔文将一段红布送给一个翡及安的土人,看见那土人不把布段作为衣着而和他的同伴将布段撕成了细条缠绕在冻僵的肢体上面当作装饰品……他们情愿,却渴望美观。” [1]19世纪末,佩特、王尔德等唯美主义者力主在人体、服装、居室等日常生活诸方面实现审美化;20世纪初,周作人诗意的提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2]可见,作为一种人类经验,“审美”原本就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古今中外各色人等的“日常生活”之中。通俗意义上讲,用来指称20世纪后半期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即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如“美甲、美容、美发、美体,室内装潢、城市建筑、道路规划”等等,整个社会从整体上呈现出审美化的外观。当然,这只是物质意义上的审美化,即“表层审美化”,还有一种“深度审美化”,即非物质意义上的审美化。
二、“日常生活审美的实用性”与“审美非功利性”
众所周知,“审美非功利”或“审美无利害”发源于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后来康德将其作为审美原则确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化的主导观念,至今影响仍很深远。在康德的观点里,审美带来的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批判者。”[3]不难得出,“审美非功利”或“审美无利害”,就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的知觉方式对审美对象的表象的观赏。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体放弃对审美对象的利害关系,即不对其质料、用途及意义等方面感兴趣,而只是单纯的关注审美对象的纯形式方面。因而,当康德将这一点纳入“审美鉴赏”的首要契机时,他说:“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的愉悦或不愉悦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做判断的能力。”然而,我们知道,这一观点的诞生及其蔓延,显然是与当时的“高级――低谷”的社会趣味分化的历史境遇相关。的确,在康德所处的“文化神圣化”的时代,这种以“非功利”为首要契机的审美判断力体系是合法的。但是,康德所在的“雅俗分赏”的等级社会,使得艺术为少数人所垄断而不能得到撒播,所造成的后果便是:艺术不能与日常生活发生直接的联系。而在当代商业社会中,艺术不仅仅在宣传上照搬大众商业广告,而且众多艺术形象也通过文化工业的“机械复制”出现在大众用品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消费艺术及其复制品,任何形态的艺术都能被大众实用性地“拿来”。在消费和享受热望的驱使下,“那个古老的梦想,那个通过引入美学来改善生活和现实的梦想,似乎又让人记上心头”。[3]“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的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4]“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影响到了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5]“传统的艺术态度被引进现实,日常生活被塞满了艺术品格。”[6]
同时,“这类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又“大都服务于经济目的。”[7] 它使美和艺术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消费文化,充溢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刺激和浓重的商业气息。“一旦同美学联姻,甚至无人问津的商品也能销售出去,对于早已销得动的商品,销量则是两倍或三倍地增加。”“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所获,商品本身倒在其次。”[8]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谓是消费文化重要的新宠,它刺激消费的力量是任何商品本身都难以相比的,因为,“审美时尚特别短寿”,“在产品固有的淘汰期结束之前,审美上已经使它‘出局’了”。[9]
很明显,如此商业化、享乐化的审美倾向与西方传统美学观是格格不入的。这种大众的实用性取向,将审美特性授予给了原本平庸的客观事物,或者将“纯粹的”审美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比如烹饪、服装或装饰。可见,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灵魂”无处不在,无不显示出当代审美的泛化力量。因而“日常生活实用的审美”造成的唯一后果,便是康德意义上的“审美无功利”在理论上的“难堪”。前者有意无意的在大众生活中将后者消解了。
在消解艺术和日常生活差异的基础上,英国费瑟斯通针对审美对象和审美方式进行了重新思考。首先,他认为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变成审美的对象。而“日常生活的审美总体必然艺术、审美感觉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藩篱”。[10]其次,在他看来,审美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必须和审美客体保持审美距离。(注:是康德以后占主导地位的审美观)“对那些被置于常规的审美对象之外的物体与体验进行观察”时,可以采用“距离消解”的审美方式,即与客体的直接融合,“通过表达的欲望来投入到直接的体验之中”。[11]我们可以“在审美沉浸与离身远观这两个审美极端之间来回摇摆,乐在其中,审美沉浸与距离美感两者都是享受和欣赏。”在这里,康德所强调的和美感的本质区别已然不复存在。
总而言之,作为当代文化的最新动向,“日常生活审美化”无疑对康德的传统美学思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康德及其以后的美学思想,以应对这一挑战,使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具备阐释价值,符合于美学研究的范畴,而不至于只是流于一个空洞的能指。并使美学“超越艺术问题,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以及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矛盾。”[12]也使美学“成为理解现实的一个更广泛也更普遍的媒介。”[13]
注释:
[1]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第4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周作人《雨天的书》[M].第6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41页
[4][5][6][7][8][9][12][13]韦尔施《重构美学》[M].第6页,第5页,第4-5页,第6页,第7页,第7页,第7页,第2页,第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篇7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学教学 影响
一
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关注及研究首起西方学界,波德里亚、罗蒂、詹姆逊等大师级学者均早有涉猎,正式命名者则是费瑟斯通。此后,这一学术课题渐成热点,持续至今。
我国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讨稍迟于西方,始作俑者便是学者陶东风和《文艺争鸣》期刊,随后童庆炳、金元浦、王德胜、鲁枢元等知名学者纷纷参与其中,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探究与讨论,学界蜂拥而上,趋之若鹜,沸沸扬扬,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总体而论,这些研究和探讨,拓展并深化了我国学界对审美文化及大众文化的研究,促进了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但也难免西方话语移植和转销之嫌。
二
作为无法躲避的审美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愈发强烈地冲击了并继续冲击着美学研究,与之相应,对高校美学教学也发起了挑战。传统的高校美学教学基本上还沿用着精英式的经典化美学知识体系和话语范式。美学的这种知识体系和话语范式主要以德国古典美学为基石,注重思辨和逻辑,理性有余而感性太过匮乏,实质上有悖作为“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创立美学学科的初衷,因为鲍姆嘉通当初创立美学学科时,恰是基于对人的情感的关切,所以特意命名为“感性学”。人类鲜活的生命活动,充满质感的生活气息也被上述这种美学高傲地撇开了,结果是美学孤独地悬浮于生活之上,难接地气。而晚近,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日益加强,美学已处身尴尬,不得不“屈尊”,俯身直面生活,这就意味着,美学不得不“审美日常生活化”。这就对高校美学教学提出了要求,将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的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学现象及问题吸纳进来并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已经大有必要,甚至刻不容缓了。
当然,“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为高校美学教学提供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机,使之丰富多彩。与美学扩容相应,高校美学教学也应更加丰富、充实。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日益突出,高校美学教学也势必将大量的基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文化现象吸纳进来,从而对原来的高校美学教学内容、方式等产生影响。
然而令人倍感遗憾的是,学界及美学教育工作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的高校美学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却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高校美学教材尽管一增再增,但基本上还是沿袭旧制,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尽管个别教材已增专章介绍“审美文化”(如王德胜主编的《美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又如陈望衡主编《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但还是未能真正打破窠臼反映“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未能将日常生活审美现象及时吸纳进来,未能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传统美学体系、原理、规律、命题、范畴等等的冲击反映出来。
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美学教研论文牵涉本课题,且意非专此,多涉他务,难以系统化和深度化,未能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美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制度进行研究,如周霞《“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美育策略》(《江西社会科学》2008.5)一文主旨在于“日常生活美育”,指出“从政府到个人,从企业到家庭,从传媒到受众,都参与其中,各司其职,并认真汲取传统美育资源,真正做到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审美追求”,可以看出,该文并未真正论及高校美学教学问题。
三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教学内容的冲击
“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美学泛化成为“泛美学”,于是,审美从过去那种高傲的地位上走了下来,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寻常事件。这种趋势无疑对美学教学内容造成冲击,冲击着传统美学教材的编写范式以及教学内容中的原理、规律、命题、范畴等,如传统美学理论的本质主义思维范式、“审美无功利”、审美的精英化、应用美学的缺失或淡化等问题,这就要求美学教学应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上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及时吸纳新的审美现象,突出时代感和现实感;但是要做到有机融合,就必须关注美学界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美学理论的探讨和阐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高校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
当代的审美文化正在日益朝着视觉文化发展,图像(影像和视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当今时代的文化标志,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征,与之密切相关,审美对象视觉化的结果便是审美方式的直观化。这种趋势和情况就要求美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突显视觉化和直观化特征。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高校美学考核方式方法的影响
“日常生活审美化”势必要求“审美日常生活化”(尽管向度有别,但二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作为审美现象,往往难以拆析)。要求传统美学理论与现实审美需要相结合,彰显当代美学的现实感和实践性,这就意味着美学教学应改变传统上从理论到理论那种“空对空”的考核制度,立足于美学育人的根本宗旨,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当下的审美现象的能力,切实提高其人文素养。
篇8
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意识到音乐课必须遵循艺术的某些特有的美学组合原则才能真正发挥音乐美育应有的功能作用,才能引发学生持久的关注与兴趣,并逐渐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拓展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艺术审美学习提高人的总体素质,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终身学习,终身热爱与享受”的美育目标。
一、现实与缺陷
艺术美育重要作用是来自阶段性教学积累中堆积塑造人物优秀品格的现象结果。在传统观念的考试思想与指导方法下,艺术教育所培养的思维想象、音乐素质等能力被束缚收拢,用压制所促成的音乐艺术教学,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压制。也正是由于教学中仍存在某种方法缺陷,以至无法在激活学生艺术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美育强大的教学鉴赏功能优势。
二、反思与领悟
1.关注力与“审美疲劳”。我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当这堂教学课开始接触第一首歌曲时,大多学生都能很有兴趣的关注所展现开的优美音乐。但随着这一类型的歌曲介绍逐渐增多,品味变化不够丰富时,学生脸上渐显烦躁情绪。到下课时已产生不适心态。即使课堂教学组织中多次出现教师与学生的演唱、表演,都无法再激起学生对这节欣赏课内容的兴趣、关注。
2.情感态度在对峙、比较中产生。在课堂上学生受审美关注时限的障碍,一遍遍重复一个作品不止无法再次激起学生欣赏兴趣,反而将原来已生成的兴趣、直觉与新鲜感抹杀掉。在教学环节出现“审美疲劳”现象后必须立即改换另一艺术品味或情感体验方式,由此形成对比产生新鲜感、新体验的艺术教学效果。这也是单一类型作品欣赏教学课所难于完成教学情感目标的内在原因。
3.艺术的教学与教学的艺术。反思音乐艺术课程的教学,教学的艺术性变化处理手法对每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在单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峙比较设局的艺术操作实施,进行教学设计:情感教学的对峙比较体验设局,音乐要素属正反向交叉体验和变化方式教学设局(其中包括:旋律、音色、音量、速度、和声、节奏),教学课堂氛围高低潮起落设局,学生肢体律动与思维脑动、视、听、说设局,教学进度节奏设局;思维中意境场景时空交替设局等。在不超过学生“审美疲劳”的时效内安排有益于学生审美心理健康的具有对峙效应的教学题材内容与活动形式来学习音乐艺术,从而真正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与热情。
三、感悟与创新
1.音乐中情感体验与各种类型组合对峙。在音乐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优美、崇高的、中和美满、悲情、愤怒、诙谐、荒诞怪异等情感因素作为交替的体验过程。当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的审美思维超过学生的关注能力时,需及时调整对应情感音乐内容来打破欣赏出现的审美疲劳。如外国民歌----爱情主题的意大利歌曲小品《桑塔露琪亚》与《梁祝》欣赏教学穿插形成对峙体验,即可相得益障,一方面调节了“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在欣赏爱情主题的音乐中比较、加强了对音乐传统和民族性的认识。从思维情感上又得到放松、缓和、满足等方面的效果体验。并从中领略到音乐审美过程,提高自己欣赏水平能力的必要性和兴趣途径,以及音乐艺术产生的极大育人效果。
2.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教学拓展设局。在关注节拍、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和声教学对比的同时,还应从音乐内涵的“力动”形式加以体验归纳。其内涵有流动、静止、奔腾、凝固、聚散、曲伸、急缓、轻重、高低、远近、大小、强弱、意境空间、色调、时间印象等音乐思维心态内涵模式。通过巨大的艺术反差的对比,使学生们逐渐感悟音乐艺术品味的真谛,从而自觉进入探究音乐艺术存在的奥妙特点与普通原理内涵。
3.课堂教学艺术性是音乐教师创造能力的展现。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要求:“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能够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这段内容告诉我们首先应学习研究音乐美学的一些传统理念及发展变化的新认识。其次应根据学生喜好,组织自己的教学思路。再就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上创建自己的教学平台。
4.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的对峙组合。音乐鉴赏为主的教学,在某种单一的情感态度思维状态下学生易出现“审美疲劳”时,需随即改变教学状况或内容题材与体裁形式的对应,使学生再次出现新鲜的思维闪光新点,以免抹杀了已激活起来的最初学习兴趣。如:节奏缓慢的视谱背唱相对于短促音、顿、跳音的穿插体验练习,节奏打击乐体验练习注入关注“动与静”声部的编排,还有音乐进行与休止之间的用法体验都是同等重要的体验过程。
篇9
在小学美术《现代建筑》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认识和理念,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现代建筑,能够领悟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美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现代建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善于仔细观察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案例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三个环节较为关键:第一,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赏析不同建筑的图片,并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进行对比,以水立方为例总结出现代建筑的特点。第二,让学生联系这些建筑的特点,联想自己旅游经历中哪些建筑也有类似的特点。第三,让学生动手实践,把自己认为心中美的建筑用工具进行制作。
案例一:
师:同学们,这张图片上的建筑你们认识吗?(PPT展示)
生:认识!是水立方。
师:那你们知道水立方这个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吗?
生:水立方是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也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之一。
师:那在同学们眼里,水立方建筑有什么特点吗?
生1:它的外形很好看。
生2:它的结构很新颖。
……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水立方作为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具备了现代建筑的特点。首先是新材料,水立方的使用了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膜是一N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其次是新技术,水立方使用了防雷设计、方阵设计,经济美观又可靠。还有新结构,水立方采用了建筑学、力学等知识,运用了膜结构。最后是新造型,水立方运用中国天圆地方的理念,将水立方的整体建设成一个立方体。(板书: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
案例分析: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展示水立方的图片,并与学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对水立方的建筑特点进行讨论,进而通过水立方总结出现代建筑的特点。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还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掌握了现代建筑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了现代人对美的追求。
案例二:
师:在上面一个环节,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具有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在旅游时,有没有遇到一些有名的建筑,让你觉得印象深刻?它们是否也具有现代建筑的这些特点?
生:老师前面讲到了水立方,我还去过鸟巢,鸟巢运用了新材料,这是一种强度非常好的钢材。正因为这个钢材强度好,鸟巢才可以搭建出这么漂亮的外观。
师:这名学生说得非常对。鸟巢运用了Q460钢,这种钢材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是现代建筑的一种新型材料。
生:我去过台北的101大楼,这个建筑以前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101大楼很漂亮,很壮观,运用了新技术,它的抗震和抗风性能非常好。
师:我们都知道,台湾处在地震带上。因此,在台湾建设这么高的大楼一定要有抗震的设计。在101大楼上运用了调制阻尼器,不仅有良好的抗震效果,还可以避免高空台风的吹拂。
生:我见过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晚上夜景真的非常美,整个建筑的圆柱体、球体非常多,结构非常漂亮,在电视塔上向下看,可以看到上海夜景,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也是现代建筑的有力代表,它选择了东方人喜欢的园体作为建筑的主要线条,是现代科技与东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
案例分析: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结合现代建筑的特点,思考其他建筑哪些具备这些特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将脑海中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搜罗和整理,并结合课堂新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练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新学的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案例三: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的特点,也讨论了你们见过的一些现代建筑。那么同学们,你们心中具有美感的现代建筑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我喜欢有一些科技元素在里面的。
生2:我喜欢颜色时尚的现代建筑。
生3:我们家附近有一个现代建筑,造型很新颖,很酷炫。
……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大家都准备了一些建筑部件,还有一些木棒、牙签等材料。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用这些材料做出你们心中认为最美的建筑。
案例分析: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美,还要让学生欣赏美,进而让学生创造美,这样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才能起到作用。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多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篇10
1.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并感受生活中的美 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也有美术家认为:“美是需要推荐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而人的知觉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生活中的美尤为重要。
(1)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及公共设施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以此而言,教师不但要对当地自然、文化资源有综合的了解、评价并积极发掘其内涵,更应引导学生共同开发学校周边资源,设计生动、活泼、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课堂教学。
就文化氛围而言,我校似乎不容乐观,繁华的街市、川流不息的人群等等都充满了隆重的商业氛围,但只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样能“得天独厚”,如我在对二年级《红灯停绿灯行》这一课教学时,带学生在学校附近的街道仔细观察十字路口车、人的通过情况,感受街道的繁华、人潮的涌动,这样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作活动提供了最感性的素材,生动的视觉形象感受加上孩子自己大胆的想象,使学生无论在构图、色彩还是内容上都有所突破。同时,我们还可利用安塞民间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美术课堂教学,利用主题公园、文化馆及商业场所组织学生参观,使美术教育有一个更宽泛的教育框架。
(2)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生活有很多的感受和幻想,我们可以活用教材,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课堂教学,例如:新教材二年级《什么最美》一课让学生收集一些自己在生活中认为“美”的艺术品,开展美术欣赏,“信息卡”的制作也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既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2. 与校园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设计、美化生活 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周围美的事物,能刺激他们从事绘画的表现欲望,更能激发学生设计、美化生活的热情,例如在设计教学《彩练制作》时,我先带学生去附近商场观察、欣赏各种彩练,激发学生创作欲,然后再学以致用与班队活动、学校庆“六o一”相联系,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布置教室,让教室充满生气,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学校主题活动“植树造林”和学生一起参加植树活动,并通过绘画将这一情景“记录”下来。另外,开展设计和布置自己房间、校门、橱窗等活动,在比赛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室内布置、建筑设计等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美学概念,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将美术课堂上的知识运用于生活,逐步学会怎样美化生活,将美和艺术带入生活。
“想象未来,创造生活,表现自我”,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并运用所学知识,走进生活,美化生活,这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儿童美术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 积极开展美术课外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美 在我校曾出现了学生染发,戴异样戒指等等和学生年龄、身份极不相符的着装等现象,这和校园风气、社会环境有关,但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更应清醒的认识到这和我们美术教学不无关系,的确,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近距离地接触到社会、电视、网络,广告媒体也越来越多地深入学生生活,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却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作为现代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改变美术教育只停留在课堂的这样一种观念,应该言传身教,将美术教育渗透到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中去,为此,我们和大队部一起开展了“什么是美”、“校园健康形象”等一系列活动,逐步纠正了学生畸形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