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政策范文

时间:2023-04-11 12:3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政策

篇1

北京市农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出台政策,将从三个方面对自主创业的农民给予扶持。农民投资兴办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10万元以上,并且企业新增就业人数中有一半以上是本村劳动力,投资者将得到当年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3%的扶持资金。农民投资创办、纳入北京市商务局连锁网络、达到规定标准的镇村连锁超市、便利店,经验收合格,能够得到5000至10000元的扶持资金。此外,有关部门将重点培育20个旅游示范村,对环境改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等给予资金扶持。在市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中还将培育1000个“明星户”,通过政府统一采购,给予每户价值2000元的实物奖励。

深圳:申请小额信贷市民无需抵押

目前,建行深圳市分行与中安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中安信业龙卡”,借助该卡,市民无需抵押,一小时内便可申请到贷款,从而为缓解小企业主的融资难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据介绍,借助该创新金融产品,小企业主或市民申请到中安信业龙卡后,只要工作6个月以上、有稳定收入的人,在提交6个月以上的工资单、工作名片、3个月以上的电话费清单后,便能在银行申请贷款,完全不需抵押物,一个小时即可放贷。

天津:中小企业海外创业可网上申请专项资金

日前,天津市商委加紧了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政策变化、上网操作方法的政策宣讲和培训。目前,全市已有4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了网上资格注册。

自2006年起,拟申请享受该项资金支持的企业,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审核、资金拨付申请与批复等工作环节在内,一律使用全国统一启用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网络管理系统(网址WWW.smeimdf.org)”,实行网上申报项目计划、网上公示审核结果、网上申报资金拨付申请、网上公示批复情况(管理部门同时下发批复通知)。据介绍,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原则上重点支持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和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企业。

广州:“农转居”创业最多可获3万元贷款

广州市劳动部门日前透露,将每年培训4万“农转居”人员,促进他们的就业。对于自主创业的,还提供不超过3万元的贷款。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崔仁泉表示,从今年起,全市将每年培训4万名“农转居”人员,在十一五期间完成20万名“农转居”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后,100%予以推荐工作,使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70%以上。对自主创业而资金不足的“农转居”人员,有关部门可提供额度不超过3万元、贷款期限为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

南京:小额创业贷款最高贷5万

南京市劳动保障局等三个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了小额担保贷款的相关细则。调整后的小额担保贷款对象,从原来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大到了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进城创业的被征地农民。小额担保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延期1次。贷款的额度一般掌握在2万元左右,经营规模较大的可增加到5万元左右。对组织起来合伙创业的,按人均2万到5万元的贷款额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通过市劳动部门备案后认定的企业,最高贷款额度在50万100万。

篇2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民营 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

1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人才的政策创新

1.1 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创新

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分配机制,鼓励各类人才用自己的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或实现资本化、产权化,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化分配机制。①各类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逐步实行市场工资制,工资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岗位工资水平要努力达到国际同类岗位培训的市场水平。②在高新技术领域建立高层次人才分配特区,试行按要素分配制度,以二股、期股等股份化分配方式,推进管理、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给予优秀人才以应有的报偿,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分配问题。③建立企业家报酬制度,采取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分配方式,明确企业家的合法收入,激励企业家管理才能的充分发挥。④在高新技术企业先试行新的工资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岗位市场工资制、要素参与分配等形式,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推广。总的方向是由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与人才实际价值与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1.2 人才配置政策创新

人才配置政策宜由政府主导走向市场主导。①信息化——重点发展无形市场(网络市场)。使人才市场由初级市场走向高级市场。②多元化——鼓励和支持各方力量参与人才市场。加入WTO后,国外人才交流机构也将陆续进入我国,新世纪人才市场,将形成国家、民间、合资多元化的人才市场格局。③主体化——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配置的主体也应在企业。通过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尽快形成人才主体集中在企业的局面。④产业化——促使人才市场形成一种产业。人才市场的产业化包括人才交流的产业化,人才评价的产业化,人才信息的产业化等。⑤国际化——建立国际人才市场。依托国际人才交流网络,引进国外人才,使人才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动作。⑥法制化——依托管理人才市场。视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逐步制定、出台人才市场管理方法。

1.3 人才评价政策创新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评价政策的关键在于探索建立“具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特色的用人制度”。其核心内容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招天下有用之才,实行一种“不唯学历,就看业绩”的用人标准。形成以业绩取舍人才的用人才机制,打破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的格局。要确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特别是鼓励人才创业的评价导向,一看总量扩大:超前规划,保持人才总量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当超前;二看含量提高:优先配置,使大中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密度高于一般民营企业的平均水平;三看质量优化:注重培养,重视人才培训,改善人才结构,倡导人才创业精神;四看动量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五看流量控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正态流动;六看张量开拓:选拔优秀人才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开展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七看能量增加:与高校开展人才科技共建共享,产学研相结合。

1.4 人才使用政策创新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才资源。但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并不一定形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腾飞的生长极。总的来说,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使用效益并不高。我们必须实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效益提升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人才的能力,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一是人才配置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二是给予优秀人才与其业绩相符的激励,使人才的价值与贡献的比例适宜;三是建立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四是建立竞争优化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五是搞好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六是人才培养战略。

1.5 人才激励政策创新

由单一的“奖金、股份、期权”激励转向“事业激励、待遇激励、感情激励”。要在全社会倡导、增强人才资源的保护意识,创设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形成惜才、爱才、留才的社会氛围。要珍惜人才,关心、理解、信赖人才,对人才要有宽容心,容纳人才个性,允许人才犯错误。

1.6 人才引进政策创新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引进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由“本地化”走向全球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应实现人才尽其用引进的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

1.7 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创新

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建设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必须将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是专利保护放在战略的高度,制定系统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以此来保障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创业。既要保护民族知识产权,以此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要保护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以此来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还要保护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特别是职务成果的收益权,调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2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社会服务体系创新

2.1 推行高等教育产业化

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有助于高等院校面向市场,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为导向,设置学科专业、进行科研课题选项。高等院校在实施产业化的过程中,必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经营管理知识结合起来。建议高等院校紧密结合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从造就新一代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群体的战略思维出发,实施高等教育产业化战略。

2.2 拓展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发展空间

一是提供创业平台。积极支持建设以企业为依托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区域性、开放性重点实验室,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推动成果供需交流的信息平台,促进产销见面,促进科技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快捷交流。二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取消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不合理限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投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降低门槛,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放宽注册资本限制。实行直接登记制度,允许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人员先登记注册成立企业法人,再申办项目。同时,允许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实行分期注入,分批到位,切实解决企业创办时资本短缺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快速“繁育”。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按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功能区块的布局,自觉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实行行业集聚,继续建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为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创业乐园。要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进一步营造高新技术发展的区域优势,努力增强浙江对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能力。建立高效优质的科技孵化器。高效优质的孵化器体系对于民营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特别是刚走出校门和海外归国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北京已有30多个科技孵化器,如清华科技园、北航新材料孵化器、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更多地创建一些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孵化体系。通过建立大学科技园、市场策划、技术评估、教育培训和信息咨询,降低科技人员的创业成本,促进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涌现。

2.3 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的区域创新体系

发挥区域综合科技优势,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第一,以建设科技园区为龙头,通过营建创新网络,优化创业环境,使之成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创业基地,涌现一大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群体,并形成辐射作用。第二,加强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创新工程的实施,造就一支企业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在组织技术创新中发现、选拔、培养一流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给专业技术人才创立一个宽松的环境。第三,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不断生产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带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创造才能,从选题开始到成果转化形成完整的技术集成,使技术商品化、成果产业化。知识向技术应用转化,科技开发向生产力转化保持在高水平。第四,建立健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体系,为了进一步推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的服务体系。

2.4 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的优质中介服务机构

发展人才市场和中介组织。办好各类人才市场,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许可证制度。鼓励创办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通过这些机构为企业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 刘国新,赵光辉等.创业风险管理[M].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 刘国新,赵光辉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

创业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篇3

薪酬管理要达到的目标

薪酬管理目标要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来确定,应该有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同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协调一致。进一步讲,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应该定位于:效率、公平、合法。追求效率目标,要求设计出薪酬制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劳动成本。保证公平目标,要求设计出的薪酬制度,既能体现员工的贡献(例如,给业绩突出或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又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例如,支付公平薪酬,而且薪酬分配的程序公平)。达到合法目标,要求在设计薪酬制度时,把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作为薪酬决策的目标之一,一旦这些法律法规发生变化,薪酬制度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以便继续保持一致。

创业期民营企业的优势与不足

创业期民营企业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抵抗力很弱,随时都会有生病的可能。这个时期,企业的不利因素很多:从企业规模上看,员工数量少,年营业额低,资产数量也不多。从企业管理状况上看,管理水平低,属于经验管理,不规范。从企业发展后劲上看,创业期民营企业的情况很不乐观,除了产品市场前景还算过得去以外,其他方面的情况都可以用“不足”来表达。至于企业的无形资产,除了创业时可能带有一、二项专利技术外,其他方面,如品牌、商誉等根本就无从说起,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此外,创业期民营企业由于初创,资金一般呈净流出状态,因此资金不足往往就是其最大问题。甚至可以说,如何解决该问题是决定创业期民营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

这样,创业期民营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就有了明显的优势与不足。从吸引力方面看,主要有:高风险,高收益;宽松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工作自;容易出业绩,提升快;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等。与此同时,不利因素也很突出,诸如:社会声誉低;人员流动快,没有安全感;工作难度大;硬件环境差,福利待遇差等。

适当的薪酬政策选择

企业处在创业期,其实就是一个新企业的诞生过程。在这个时期,企业急需大批的优秀人才,但又存在资金不足等对吸引人才不利的现实因素。这就形成了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指导原则

为了解决薪酬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创业期民营企业在着手设计薪酬制度之前必须确定适当的指导原则。

1.投资观念

领先企业日益认识到,在影响业绩的各项因素中,人的因素显然是最重要的。无论一个组织的规模或性质如何,无论其开展的活动、所处的经营环境如何,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员工所做的决策,以及他们根据这种决策所采取的行动。为此,要将员工作为与物质与组织资产一样能够创造价值的资产来看待。这就是投资观念。

体现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尽管资金匮乏问题时不时地困扰着创业期民营企业,仍然要求企业不要只是简单地把薪酬作为人力成本来核算,而是要在资金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采取更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总水平定位,以保持对企业所需优秀人才的足够吸引力。

2.系统观念

薪酬本身就有内在薪酬(指员工由于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思维形式,主要有技能多样性、工作特性、工作意义、自和反馈的程度等五个方面)与外在薪酬(包括货币性奖励和非货币性奖励两大部分,前者一般有基本工资、业绩工资、激励工资、技能工资等形式,后者一般指法定福利和补充福利)的区分,同时它又是作为整个激励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这就引出了薪酬设计的系统观念,要求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将各种薪酬方式、支付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并且与其他激励机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尽可能充分地发挥薪酬体系的整体效用,提高人力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率。

3.重点观念

价值创造的规律表明,在一个企业中20%的人创造了80%的价值。不难理解,需要明确这20%的员工,并在薪酬分配上给予重点保证和倾斜。这就是重点观念。

体现在薪酬制度设计过程中,创业期民营企业要尽可能地对少数核心优秀人才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可以考虑保证最核心的3%-5%的关键人才的薪酬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准。

(二)具体设计思路

在遵循适当的薪酬设计指导原则基础上,创业期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形成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薪酬设计思路。

1.提高货币性薪酬的市场竞争力

创业期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总体上还很弱,因而只能靠以较高的薪酬总水平来吸引优秀人才。但是,由于受到资金实力的制约,多数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结构上可以采用较低的基本工资水平和较高的绩效奖金方式,在确保法定福利的基础上较少甚至没有补充福利。对于急需的专业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可以另外再采取股权、股份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来吸引和保留。

至于没有资金压力的少数创业期民营企业,例如取得较多风险投资、成长迅速的初创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可以采取较高的基本工资水平和中高程度的绩效奖金方式来吸引与保留所需的优秀人才。这样做,尽管风险较大,但企业可以获得迅速成长,回报率也高。

2.适当淡化内部公平性

当企业处在创业期时,主要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尚不稳定,职位职责还不明确,常常存在一人多职或职责交叉的现象,主导员工的往往是创业热情,而不是名誉和地位。因此,创业期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上,并适当淡化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3.突出强调内在薪酬方式

篇4

关键词:金融政策;全民创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完善金融政策,促进全民创业途径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5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全民创业是扩大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但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金融企业应自觉地把促进和扩大社会就业纳入到金融服务工作之中,通过创新服务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完善服务措施来引导和帮助社会公众积极地创业、就业,发挥金融支持全民创业的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民创业的各项举措

金融机构应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增强支持全民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探索适应全民创业的信贷服务方式,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发挥金融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信贷窗口指导、政策宣传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与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联系,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全民创业的金融支持。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拓展金融服务空间的积极性、创造性。对金融机构因开展创业型企业票据融资服务而出现的资金不足,可优先给予中央银行再贴现资金支持。

三、金融机构要创新机制,完善组织结构,适应全民创业金融需求

创业是最好的就业。设立小企业贷款营销部门、个人信贷业务部门等,建立小额信贷营销队伍,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创业型企业、创业型个人,增强创业资金的吐纳能力,实现政、银、企、民多方共赢。

一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有效益、诚实守信的创业型企业,按照“关注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的营销梯次,建立稳固的优质客户群,尽快给予信贷支持。同时,加强对民营优质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培养一批地方“小巨人”式企业。

二是增加个人贷款投放力度。在上级行政授权范围内,拓展个人贷款营销面,发展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业务,支持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工商户创业兴业。对有志创业者购买经营店铺、写字楼和经营周转提供资金支持。对国家机关干部离岗自主创业的,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可以积极向上级行申请办理公务员个人信用贷款等,为个人创业提供多种融资服务。

三是加强与劳动、财政部门配合,扩大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和总量,加强对弱势群体、下岗再就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推进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对取得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结业证书”、创业项目经创业指导专家咨询组论证通过的,积极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拓宽信贷支农服务领域,农业发展银行要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切入点,由支持粮食流通环节向生产、加工环节两头延伸,带动农民企业家创业。农村信用社要发挥贴近基层农村,机制活的特点,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支持农村能人、农民创业致富。

五是支持城市供水、供气、供电、通信等公用设施建设以及医疗等服务业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支持教育业发展,为全民创业提供人才支持。

四、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全民创业活动提供完善的、高效率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一是要大力筹措资金,增强支持全民创业的资金实力。

二是推进差别化服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在贷款审批上为优质重点客户建立“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审批、及时发放贷款。对暂不符合条件的,积极出点子、提建议,力促完善贷款条件。

三是要充分利用金融系统资金汇划的安全、及时性特点,为创业型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快速、准确、安全的资金结算服务,减少企业在途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对电子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做好宣传培训,帮助企业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五是推进业务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积极推出各类理财业务,帮助企业归集、调拨、灵活使用现金资产,减少闲置资产占用。同时,加大票据融资力度,解决企业临时性流动资金周转需要。

六是发挥金融机构接触面广、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综合优势,为创业者和创业型企业的产、供、销牵线搭桥,提供生产经营、资信状况等方面综合信息咨询服务以及现金管理、结算方式、融资组合、债务重组等方面的财务管理服务。

五、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不断营造并优化鼓励全民创业的融资环境

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鼓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开展创业贷款担保服务,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和拓宽多种渠道,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带动民间资本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机构及风险投资机构,为创业者提供筹款、融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星元,周一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商业经济,2011.7.

篇5

2013年7—8月本课题组以三峡库区重庆段9个区县的微型企业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40份,在剔除企业雇员超过20人及数据严重缺失的调查问卷之后,得到有效问卷230份。问卷的基本结构是:巴南区企业占113%、南岸区企业占10.0%、江北区企业占4.8%、长寿区企业占14.8%、涪陵区企业占4.3%、丰都县企业占5.2%、石柱县企业占31.3%、忠县企业占87%、万州区企业占9.6%;从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业企业占15.0%、制造业企业占15.0%、批发零售业企业占43.6%、住宿餐饮业企业占6.4%、居民服务业企业占11.8%、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业企业占2.7%、信息服务业企业占4.1%、建筑业企业占1.4%。

1.微型企业创业者的群体特征(1)微型企业创业者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调查发现,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者以返乡农民工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分别占33.2%和26.2%;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多数创业者家庭经济情况处于“贫困”或“中等”水平,分别占23.8%和68.2%;创业者父母职业以农民和企业单位职工为主,分别占67.1%和22.1%。这表明目前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者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2)微型企业创业者人力资本缺乏。调查显示,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者文化程度以初、高中(含中专、技校)为主,分别占41.0%和38.4%;713%的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时没有创业经历;581%的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时没有同一行业工作经历;72.6%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之前没有参加过与管理相关的培训;61.3%的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之前没有参加过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培训;74.2%的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之前没有参加过创业培训。由于创业者综合性职业技能缺乏,常常导致创业失败或微型企业不可持续发展。(3)微型企业创业者社会资本缺乏。对微型企业创业者社会资本的测量采用了创业者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2个指标①,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者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都不大,尤其是创业者与金融机构或人员、政府部门或官员的交往少且不密切。如创业者“有较多可以交往的金融机构或人员”“有较多可以交往的政府部门或官员”的均值分别为2.52、2.41,创业者“同与创业活动相关的金融机构或人员交往次数”“同政府部门或官员交往次数”的均值分别为2.33、2.21。

2.微型企业创业面临的困难(1)创业资金缺乏、竞争太激烈是微型企业创业遇到的主要困难。调查发现,64.8%和58.3%微型企业者反映创业资金缺乏和竞争太激烈是创业遇到的主要困难。此外,有26.1%、25.7%、25.7%和20.9%微型企业者反映缺乏创业技能、缺乏管理技能、信息获取不充分、缺乏营销技能也是其创业遇到的主要困难。(2)金融机构贷款比例低。调查显示,分别有64.9%和71.1%样本企业选择创业资金依靠“个人存款”和“亲戚朋友借款”;仅29.4%样本企业选择创业资金依靠“银行贷款”,2.2%样本企业选择创业资金依靠“民间借贷”。这表明个人存款和亲戚朋友借款是目前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金融机构贷款比例低,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尽管近年来三峡重庆库区信贷政策向微型企业倾斜,各家银行也制定了微型企业贷款细则及流程,但由于微型企业的现金流不稳定、固定资产比重过小,多无抵押担保,往往需要第三方担保才能融到资金,这就使得微型企业很难直接参与到融资过程中。第二,微型企业可融资额度太少,影响其融资的积极性。以重庆市为例,按照现行规定,微型企业可以获得注册资本金的50%以内的贷款额度,但最高不超过5万元,贴息时间一年,难以满足其创业资金需求,影响创业者融资的积极性。第三,少部分微型企业创业者反映,通过个人存款以及亲戚朋友借款能够满足其创业资金需求,因而不需要从金融机构贷款。

(3)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微型企业存在两难困境。调查发现,目前三峡库区部分有一定实力的个体工商户对转型升级为微型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三点:一是申办微型企业的手续较麻烦;二是申办微型企业的要求比个体工商户相对高,且税费较多;三是微型企业补贴较少,并要分几次到位,其作用十分有限。相反,部分实力非常弱小的个体工商户却非常渴望转型升级为微型企业,这部分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微型企业创业补助资金①,但由于自身实力非常弱小及社会关系等的限制,无法转型升级为微型企业。

二、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微型企业创业者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缺乏、金融机构贷款比例低且创业资金缺乏、竞争太激烈等原因,导致当前型企业创业者对创业扶持政策(包括财税金融支持、配套扶持、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培训等)需求较强烈。目前,政府专门针对微型企业创业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2010年6—7月,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和《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渝办发〔2010〕192号),这是国内最早专门针对微型企业创业的政策性文件,首次明确了微型企业的范畴,着重对“九类人群”创业进行大力扶持,并确立了扶持微型企业的“1+3”模式,即让投资者自己投资一些,政府财政进行一定的补贴,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并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制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首次将微型企业从中小企业中分离出来。之后,政府专门针对微型企业创业的政策供给有所增加,代表性文件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2〕34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3〕52号)。总体上看,目前的微型企业创业政策主要从创业审批、创业培训、融资渠道、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微型企业创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扶持,也是基本符合微型企业创业者的政策需求的。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能让微型企业创业者满意?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为了解目前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基于创业者角度并采用了9个指标(参见表5)进行测评。每个指标包括“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完全同意”5个等级,并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表明创业者对微型企业创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越好。统计结果显示:除了“税收减免政策”“创业审批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均值超过3之外(分别为3.16、3.15、3.04),其余各指标的均值都低于3。这表明目前三峡库区创业者对微型企业创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较低,尤其是对融资担保、市场开拓及供应等方面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更低。此外,与城区创业者相比,三峡库区乡镇(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对创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更低。由表6可知,三峡库区乡镇(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对各指标的评价得分均低于城区微型企业创业者,其中差距最大的指标是“政府积极为新创微型企业开拓市场、构建供应体系及合作联盟”,城区微型企业创业者评分为30221,而乡镇(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评分为23956。

三、促进微型企业创业的建议

1.完善促进微型企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财税扶持政策体系,对微型企业实行低税率政策,如税率减半,对无纳税能力的微型企业免税等。在三峡库区,微型企业创业财政补贴政策应尽量走上限,对于农村(乡镇以下)的微型企业还可以再上浮10%~20%的比例给予财政补贴。二是完善金融扶持政策体系,如制定激励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对微型企业贷款及贷款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地区银行部门履行社会责任,在融资贷款方面给予微型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三峡库区,可由政府出面组建专门面向微型企业融资的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由政府出资、企业参股的专门面向微型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等。三是完善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如设立“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特别补助基金”,主要用于微型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的经费补助。四是完善行政性规费减免政策。对微型企业办理证照、年检、年审、变更登记及营业执照换照、补领等手续实行费用减免政策。

2.加强微型企业创业政策实施的监管,尤其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监管应建立实施微型企业创业与发展责任制,将微型企业创业与发展工作纳入对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中;同时,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及时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尤其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补贴金发放、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一是对微型企业创业补贴金的发放宜从资料审核转为现场督察;二是对符合条件的业主,要简化补贴金的申领程序,尽快发放;三是对发放创业补贴金的微型企业主,要监督创业补贴资金的使用流向,确保创业补贴金的有效使用;四是要尽快建立涵盖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运行全过程的项目数据库,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控。

3.加强规划和引导,完善促进微型企业创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一,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优势对重点发展的产业进行规划,将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到乡镇一级,引导发展本地主导产品,并重点扶持与本地优势产业链相关的微型企业创业。第二,各地要组织和引导生产商、销售商为微型企业创业提供服务。第三,各地应建立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有条件的乡镇或街道还可设立微型企业创业基地或示范街,吸纳微型企业入驻孵化;建立专门面向微型企业的创业培训基地,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者的指导。第四,建立专门面向微型企业的营销服务平台,对微型企业产品销售给予帮助;构建政府主导的微型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对微型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给予技术指导;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微型企业创业者公布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提供法规政策、项目、信用、融资、技术、市场、行业经验等各类信息及咨询服务。

篇6

(一)高校毕业生毕业后5年内自主创办、领办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或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

(二)依法登记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具有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具有担保人提供的担保文件或财产证明。

(四)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五)在校期间遵纪守法、表现良好、诚实守信,无不良行为记录。

申请和审批程序

对符合申请基金条件的项目,申请人可按下列程序提出申请:

(一)自主创办、领办科技创新企业需基金借款支持的,由借款人填写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借款申请表,持身份证、毕业证、营业执照、项目可行性报告及担保证明,向核发营业执照工商部门的同级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借款。

(二)自主创业需贷款贴息支持的,由贷款人填写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贷款贴息申请表,持贷款申请、身份证、毕业证、营业执照及担保证明,向核发营业执照工商部门的同级基金管理委员会办事机构申请贴息,经审核同意后向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经银行批准贷款后到各级基金管理委员会办事机构办理贴息手续。

(三)各级基金管理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对借款和贷款贴息的有关资料进行调查认证。对符合条件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审批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告知借(贷)款人。

(四)贷款贴息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水平确定。贴息时间按经办银行发放贷款的时间计算。贴息发生额度由经办银行每季度向同意贴息的基金委员会办事机构据实报送,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

支持额度与期限

(一)高校毕业生创办、领办科技创新企业且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可提供6万元以内的借款支持;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的,可提供3万元以内的借款支持。借款期限不超过3年,按银行同期最低利率结息。

(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2万元以内的贷款贴息。高校毕业生2人以上合作经营的,可适当扩大贷款贴息规模,但不得超过4万元,贴息年限为3年。

(三)每名高校毕业生只享受一项优惠政策。

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可免交相关费用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多数毕业时间不长,还没有多少经商经验和资金。为了帮助这些大学生,促进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高校毕业生(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外,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补换营业执照及营业执照副本)、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

高校毕业生进行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时,需要向登记机关出具普通高等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个人身份证,以及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签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者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登记机关核实无误后,依法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在报到证上登记注册时间、加盖登记机关印章后退回本人,在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注明“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凭注有“高校毕业生”字样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免交上述规定的有关费用。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私营处处长夏守忠介绍:根据我国新《公司法》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7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支持;建议;北京中关村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也明确指出,加快中小微企业成长、构建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体系是“十二五”时期北京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和经济潜力的群体,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今,科技型小微企业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国经济中越来越受瞩目,但其现实生存和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中关村产业园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总结分析其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对于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理论分析

目前有关创业环境的定义,国内外有多种观点,但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概念。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围绕企业创业和发展而变化,并足以影响或制约企业创业和发展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称,是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诸要素和获取创业帮助及支持的可能性的整体。具体来说,是指影响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融资、政策法规、技术、人才、市场条件、商务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等要素;也是指创业获取这些环境要素所需的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对企业的创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是了解企业创业活动的基础。

二、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实证研究

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上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群体,越来越受重视。据统计,中关村科技园区现有1.2万多家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2011年在中关村新增企业数量达到4200家,2012年达到4600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与此同时,园区内每年约有3000多家企业倒闭。截止至2012年年底,园区内在境内外上市的小微企业共有136家,累计IPO金额达1060亿元,同时,有超过250家企业在新三版挂牌(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网”)。

本次调查的企业中,有83.87%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一科技型人才为主,只有16.13%的企业不是以科技型人才为主。其中,开业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占29.03%,开业年限在5―10年内的占41.94%,有29.03%的企业开业年限在5年以内。

(一)创业环境

关于企业入驻产业园区的动机的调查结果如图1:分别有58.06%的企业为了“方便与同类型企业交流合作”和“优惠政策”入驻,38.71%的企业为了园区的“科技人才素质和雇用成本”,22.58%的企业为了“便于研究开发”。可见,入驻产业园区较在园区外创业具有更多优势。

但在“企业在科技园区内对企业发展是否更有利”的调查中,77.42%的企业选择“是”,其余22.58%的企业选择“否”。可见中关村产业园区为多数企业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企业对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如图2:如果将一般作为分界线,可以将总体评价概括的分为好评和差评,其中好评占70.97%,差评占29.03%,因此,企业创业环境整体较好但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二)创业政策扶持

关于创业政策扶持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如图3:6.45%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很容易”,22.58%的企业认为“比较容易”,16.13%的企业认为“一般”,19.35%的企业认为“较困难”,29.03%的企业认为“很困难”。可见,获取政府政策难度较高,应该适当降低获取难度,尽可能使更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政府的扶持。

对企业希望获得的优惠扶持政策的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将调查结果进行排序后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希望享有的优惠政策从高到低分别为税收减免,政策性资金资助,金融支持,公共技术平台扶持,租金补贴、知识产权服务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北京中关村园区内,较多的企业对GEM理论模型中的政府政策要素及政府项目要素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调查发现企业在获得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希望获得金融支持。

调查中,67.74%的企业表示获得过政府的政策支持,32.26%的企业表示未获得过。企业获得的扶持政策,调查具体如图5:76.19%的企业获得过“贴息支持”,分别有61.9%的企业获得“税收减免”和“公共服务支持”,58.14%的企业获得“技术改革或创新”,分别只有19.05%的企业获得“减免行政性费用”、“财政资金直接扶持”和“市场开拓政策”,获得“提供金融担保”的企业只有4.76%。由此可见,企业需要在行政性费用、市场开拓、直接财政性资金支持,特别是金融担保方面的扶持。

企业未能获取政策扶持的原因,调查结果如图6:70%的企业因为不在“政策扶持范围内”,60%的企业因为“政策吸引力弱”,50%的企业因为“不清楚如何申请”,分别有40%的企业因为“手续繁琐和周围企业申报成功率低”和“不了解如何申请”。可见,扶持政策的普及度有待提高,政府有必要加强政策吸引力和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增加企业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及时获得政策扶持。

对于还需要的政策扶持,调查结果如图7:67.74%的企业需要“规划引导”,54.84%的企业需要“减免税费”,38.71%的企业需要“培训支持”,32.26%的企业需要“融资支持”。可见,企业在规划指导方面有很大需求,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获得税收减免,但仍有过半企业需要减轻税收负担,另外,对培训、融资支持的政策需求也较大。

(三)创业融资

关于企业创业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如图8: 83.87%的企业表示其创业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58.06%的企业来源包括政府投资、其他企业投资的部分,48.39%的企业来源包括银行存款,有9.68%的企业创业资金还来源于其他。由此可见,除了自有资金融资外,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包括政府投资、社会募捐、银行投资和其他企业投资。

(四)进入市场的压力

企业进入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外部挑战,调查结果如图9:分别有64.52%、45.16%的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和“劳动成本的上升”,分别有45.16%、41.94%的企业面临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市场竞争激烈”,有41.94%企业表示“社会缺乏创业精神”。可见,企业当前面临的创业环境并不十分乐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进入市场面临较大难度。成本上涨致使价格提高,在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大了企业利润降低的可能。虽然社会一直鼓励自主创业并推出了支持创业的措施,但当前社会仍然缺乏创业精神,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创业的进行。

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内部障碍,调查结果如图10:54.84%的企业表示企业“缺乏所需人才”,48.39%的企业 “缺乏研发和技术支撑”,43.39%的企业 “信息不灵通”,41.94%的企业“缺乏资金”,35.48%的企业“缺乏指导服务”。由此可见,缺乏所需人才、缺乏研发技术支撑和消息不灵通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内部障碍,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技术研发遭遇瓶颈,缺乏独特技术支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弱。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有利消息,阻碍了企业的创业。

(五)创业需要的服务

关于企业创业希望获得的服务,调查结果如图11:64.52%的企业希望获得“创业辅导”,41.49%的企业希望获得“市场营销”、“投资引进”,38.71%的企业希望获得“贷款担保”、“技术支持”,35.48%的企业希望获得“人员培训”、“产权交易”服务,分别有32.26%、25.82%的企业希望获得“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创业所能的服务也并不完善。

对创业融资服务的调查结果如图12:分别有61.29%的企业认为需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贷款贴息”来加强企业创业的金融服务,59.06%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政府财政支出”,有48.39%的企业认为需要“成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分别有29.03%和25.81%的企业认为应“增加国家中小银行及担保机构数量”和“为金融机构以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渠道”,还有9.58%的企业表示需要加强其他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现有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对现有的创业金融服务并不满意,可以通过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信用体系来加强创业的融资服务。

(六)技术指导与技术创新

关于企业希望获得的技术指导调查结果如图13:54.84%的企业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分别有51.61%和35.48%的企业政府应“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设立科技孵化器”支持企业创业,45.16%的企业需要“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可见,企业在创业技术指导方面仍然以后有很大的需求。

企业对于未来技术创新的计划调查结果如图14:80.65%的企业计划“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分别有61.29%、48.39%的企业计划“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或“委托科研单位或大学进行开发”,45.16%的企业计划“模仿其他企业的技术再创新”,分别有64.52%、 51.61%、32.26%的企业计划“购买国外或国内的技术专利”、“收购拥有目标技术的企业”、“和技术拥有单位建立合资企业”,也有企业选择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技术创新。可见,多数企业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利,但由于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缺乏,企业只好通过委托其他机构开发专利,或者通过购买来获得专利。

三、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政策体系不健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政府为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为其创业来许多好处,但是一些政策没能在企业中得到有效执行。问题表现在: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政府制定的政策和企业需求不配套,政府政策的适用度不高,导致很多企业不在其优惠范围内,无法享受到扶持。政策执行缺乏力度,落实不到位。政策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及时,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另外,有些政策的申请程序太过繁杂,可操作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

(二)融资困难,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强化融资是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重点。但是企业由于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为了方便企业的融资,需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

(三)技术创新困难,缺少研发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技术获取、技术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一方面,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企业都需要同外界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或者直接购买来进行技术更新。另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还缺乏政策、服务等技术支持,限制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发展。

(四)人才匮乏,缺少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急需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仍是企业创业成功的一大重点,因为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和成熟的科技人才更倾向于效益良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这让科技型小微企业很难招聘到符合自身创新 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人才。

(五)缺乏相关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相应服务,但是却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创业需要专业的创业辅导提供创业经验和技能,也需要金融方面的服务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关于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的服务和咨询服务,所以,完善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四、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政府政策体系

完善的政府政策体系能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对企业起着十分有力的推动作用。

首先,针对政策的制定,政府应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充分调查并吸取各方意见,综合考虑市场影响和政府需求等因素,制定出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优惠政策。政策制定之前,可以先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企业的政策需求进行调研,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制定政策。一方面,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可以成立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健全信用融资体系。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税收减免政策仍然有极大的需求,需要相关政策来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向企业提供相关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为企业创业提供方向指引和前景规划支持。

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企业不能及时获得政策信息,优惠政策无法对企业起到作用。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保证企业能获取到政策信息。同时,各政策执行部门应简化申请程序,提高企业申请政策扶持的成功率。

(二)搭建完善服务平台

完善的公共服务能为企业创业活动的进行带来许多便利,多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急需创业规划指导和相关培训等多项服务,应完善政策信息咨询平台,方便企业获取政策信息;开展人才培训课程,提高人才能力,加强企业人才素质;搭建科技型小微企业行业协会平台,对行业的相关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公布,促进行业沟通交流,增加企业对行业信息的了解,对企业自身也能有更好的定位。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地社会文化氛围能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提供动力,推动企业创业活动的开展。首先,在意识引导方面,应肯定创业行为,鼓励创业,支持开展创业活动,关于创业的相关报道和说法,应该要能给人们以积极的引导,传递正面信息。其次,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进行创新,支持大胆的冒险精神,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要“胜不骄败不馁”,“越挫越勇”。然后,在对待创业者的态度上,对待成功者,应给予肯定并加以鼓励;对待创业未能成功的,也应该宽容以待。最后,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创新能力相关课程,让在校学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创业模拟竞赛等,对参赛者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适当鼓励,增加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综合以上四点,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柏轩,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研究――以武汉为例[M],中国地质出版社,2009-12,52―132

[2]李高阳,孙鹏,朱永跃,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4,(16),73―78

[3]贺尊,肖强,余子鹏,小微企业的运行环境极其发展对策研究――以武汉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51―54

[4]郭晓丹,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24―31

[5]逯宇铎,张艳艳,毛建,于娇,科技型小微企业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66―69

指导老师:

篇8

关键词:融资政策;创业企业;大学生;“长三角”地区

1“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现状

“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各有千秋。其中,江苏省综合竞争力较强,地区发展水平较高。浙江农产品以及水产品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安徽则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具有良好的高速发展经济带,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服务体系。上海在金融、经济、贸易等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文献检索当中不难发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比较丰富。从三省一市的情况上来看,这些政策主要包括金融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各种补贴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部分省市还有其它的地方性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更好的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

2“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比较

2.1金融信贷的比较金融信贷成了创业。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从创业担保贷款数额上来讲,力度更大,范围为30万-200万。上海的类型更全面,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更到位,担保金额最高为100万元。从专项贷款来看,上海有上海市大学生创业信用担保基金,江苏省有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科技贷款资金池,安徽省有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网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浙江省也有相应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2.2创业补贴的比较。创业补贴主要表现为资金补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业补贴主要集中在创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以及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创科技与服务企业,一次性给予5000-10000元补贴。上海落实保险补贴、场地费用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同时,上海大学生创业天使基金有助于大学生企业融资。浙江大学生可以保留学籍创业,有大学生创业基金。2.3创业税收优惠。创业税收优惠总体来讲,比较类似,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方面,都是每年固定的优惠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上海市、浙江省为8000元,江苏省为9600元。企业吸纳税收优惠方面,江苏省根据招用人数每人每年5200元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2.4重点扶持领域分析。从长三角地区整体情况上来看,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扶持,其重点领域在于高新技术和服务行业,这与长三角地区高度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其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总体的趋势。但是,从三省一市的重点支撑领域上来看,由于其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传统行业的特点略有不同。首先,上海经济发展较快,其更注重于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对于这些领域给予更大的优惠与支持,江苏则注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安徽省放宽了创业领域,非禁止行业的各类创业主体均可。而浙江省作为“鱼米之乡”则依托其农业发展优势,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发展。

3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的缺失

通过国内外对比以及社会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具有以下不足之处。3.1创业扶持的局限性。从当前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情况上来看,当前融资政策的创业扶持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省一市的相关的政策都具有相应的限制,比如,大学生毕业年限,企业行业范畴。同时,相应的专项的企业融资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定向性。部分的大学生企业融资政策还具有区域限制或是创业者户籍限制,这样政策的局限性就导致了落实过程当中很多政策无法落实。3.2申请程序的复杂性。尽管从上文的三省一市的大学生创业基金融资政策对比过程当中发现,很多优惠性政策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较大的帮助。但是,在申请程序上很多政策审核都比较严格,特别是一些专项的定向的优惠政策,申请的流程相对复杂。一些优惠性的补贴具有严格的审核是正常的,但是同时过于复杂的程序会导致这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地,因此应该简化手续。3.3担保机构的单一性。在融资信贷这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的创业贷款都具有担保要求,同时,对其担保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说明。从三省一市的情况上来看,大部分的融资担保机构要求严格。相对单一的担保机构的要求,使得很多大学生无法进行融资贷款。

4“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优化建议

4.1根据实际调整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从整体情况上来看,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相对于比较完善。但是从体系的状况来讲,根据需求这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灵活的运用。首先,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根据自身扶持的重点,有引导性的进行政策的创新。特别是结合本省市的具体情况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构建更加系统的大学生企业融资政策。其次,要积极加强现有政策的改进与完善。要根据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大学生的需求,对现有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4.2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落实政策。为了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政策更好的落地,可以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政策的落实,从政策的出台到大学生的申报、审批到资金到位,要有一个整个链条的管理与监督机构。可以设置为大学生创业投资中心,由统一的机构负责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整体公司,才能够进一步精简流程,促进资金有效的、针对性的,实时到位,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企业融资。4.3完善创业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融资渠道。为了促进大学生企业更好的进行融资,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机制,配套与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促进大学生融资环境的新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要针对大学生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的特点,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为大学生企业的融资构建更多的渠道与方式,促进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睿,李琪.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建设[J].企业经济,2020,39(09):95-101.

[2]周雷,陈捷,黄思涵.基于生命周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众筹融资模式研究———来自苏州六大众创空间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20,(10):135-140.

[3]纪效珲,曲绍卫,陈怡凌.高校大学生创业行业特点及差异分析———基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视角[J].教育与经济,2020,36(02):88-95.

[4]王万山.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理论与政策[J].企业经济,2019,(06):5-14+2.

[5]汤明,王万山,刘平.政策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11):56-61.

篇9

一、活动主题

创业政策宣传与政策落实同行,让创业者梦想成真

二、活动时间

6月1日至6月30日

三、服务对象

1、各类劳动者,重点是具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

2、各类创业人员,重点是实现创业一年以内的各类初次创业者;

3、具有创业热情和创业意愿的各类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

四、活动内容

1、主动开展需求普查。以街道(镇)为单位,全面掌握具有创业意愿的大中专毕业生、城乡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创业需求,及时掌握实现创业一年以内的初次创业人员创业政策落实情况,及时了解具有创业热情的各类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创业意愿,做到基础台账明,动态数据清,创业带动就业情况准,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信息的动态管理。

2、积极落实专场活动。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牵头单位,积极协调工商、税务、银行,以及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总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相关单位,选择一到两个人员比较集中的大型广场,组织开展大型的宣传活动,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登记,推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项目,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3、深入推进社区宣传。一方面,通过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将就业创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市、区两级扶持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最新就业创业信息等内容张贴到社区宣传栏内,提高创业政策和创业信息的普及率;另一方面,在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组织开展送“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服务”进基层活动,现场免费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积极引导城乡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信心,进一步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创业氛围。

4、大力组织校园宣传。主动联系辖区内的大中专院校,邀请近年来我区创业成功人士进入校园现身说法,对即将踏上社会实现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意识、创业政策短训班,同时推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以及符合应届毕业大学生实际的创业项目。通过创业成功人士有意识的引导,提高具有创业意愿大学生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适应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

5、切实强化对接服务。充分利用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服务窗口,在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和信息宣传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掌握具有创业意愿人员的创业意向、创业状态以及已实现创业人员对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创业服务的需求,对照现有政策及时提供对接服务,并将相关申报材料及时予以上报。

五、宣传重点

1、宣传中央、省、市关于创业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让我市创业扶持政策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我区新一轮创业。

2、深入开展创业政策的宣传服务。对创业者在工商、税务、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两项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提供宣传和服务。

3、宣传创业服务体系。让广大创业者以及具有创业意愿的其他人员充分了解政府就业机构、创业培训机构的各项职能,使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创业服务。

4、发挥舆论导向,宣传和表彰创业典型和优秀创业者,激发全区各类创业群体的创业激情。

六、活动安排

1、启动创业者普查

时间:6月1日—25日

地点:全区范围

内容:走访有创业意愿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城乡失业人员,全面摸查创业意向;走访已创业人员的经营场所,各创业孵化基地,了解创业政策落实情况;将摸查情况登记造册,纳入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2、开展专场宣传咨询

时间:6月中旬

地点:万达广场

内容:设立咨询服务台,发放“创业政策指南”等各类宣传资料,现场受理创业政策咨询、创业补贴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创业培训申请等业务,推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项目等。

3、推动创业服务进社区

时间:6月10日—25日

地点:失业人员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

内容:设立免费咨询服务台,发放“创业政策指南”等各类宣传资料,现场受理创业政策咨询、创业补贴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创业培训申请等业务,推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项目等。

4、开展校园宣传

时间:6月21日—28日

地点: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江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进入校园现身说法,对即将踏上社会实现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意识、创业政策短训班,同时推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以及符合应届毕业大学生实际的创业项目。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东南大学等签约院校中有来锡就业创业意向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均要高度重视本轮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和开展相关活动,并动员辖区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2、创新思路。除按照上述安排外,各街道(镇)可根据本单位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丰富宣传内容,做到活动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3、力求实效。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重点,紧紧围绕宣传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创业就业政策的宣传,注重实效。

篇10

2015年底,上大三的他联合朋友开了一家舞蹈培训机构,自己当舞蹈老师。来报名的学生不少,但一年过去了,还是没盈利,这让他很沮丧。

听说当地政府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钟立亮想申请。但向学校、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咨询了一圈,材料也交了不少,他的资金申请还是止步于答辩环节,他得到的回复是,“这个项目没什么科技含量”。

钟立亮有些不甘心:“舞蹈是文化创意产业,做得好是有前景的。政府鼓励我们创业,政策条件能不能放宽一点?”他觉得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大门已经打开,但自己离这扇大门总是有些距离。

允许高校学生休学创业、允许高校教师适当兼职、给予创业企业税费减免……近年来,随着各项创业政策的出台,挡在创业者路上的障碍被一个个清除,创业创新的动力在逐步释放。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创业者感觉政策扶持总是看得见摸不着,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政策加码有时适得其反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是多数创业者的普遍感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中国青年创业报告》指出,资金问题成为阻碍青年创业的第一“拦路虎”,64.2%的人认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创业的主要困难。

为了解决创业者的融资难题,早在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规定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

此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文件,帮助青年创业者贷款、融资,但对创业者来说,融资难的问题依旧存在。

刘洋(化名)是江西某社区电商平台的联合创始人,2014年大学毕业后投身互联网创业浪潮。由于社区电商需要投入较多成本用于线下宣传推广,刘洋想贷款10万元,但让他失望的是,找了几家银行都行不通。

“我记得省里市里都出台了贷款优惠文件,但是好几家银行都说没接到相关通知,贷不了款。”刘洋也曾私下请教在银行工作的同学,他们建议刘洋拿一些资产去银行抵押,或者找个公务员做贷款的担保人。

“要说值钱的资产,我们也就那一两个门店和几台电脑。刚刚创业,在政府部门也没有什么人脉资源,哪里有人愿意为我们担保?”刘洋说。

创业者为啥对政策扶持没有“触感”

一边是创业者感叹贷款难,另一边提供创业贷款的银行也很为难。

“虽然国家出台了创业贷款的政策,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创业者还款能力比较差,要申请创业贷款如果没有抵押,风险就会很高。”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解释说,一些鼓励、扶持创业的贷款政策实际上与银行本身的经营规范并不符合。

创业者对政策红利没有“触感”的同时,各地出台的创业政策也在纷纷加码。

2016年初,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月1日起,对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最终回收的转让收入与退出前累计投入该企业投资额之间的差额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财务补偿,补偿比例不超过实际投资损失的60%,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项目所发生的投资损失的比例则不超过30%。

提出Υ赐断钅克鹗А岸档住钡牟恢簧虾#广东、江苏等地此前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希望对创业投资机构的失败项目给予补偿。虽然这类政策大都设定了补偿的上限,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创业政策反映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创业尚缺乏思路与章法,热情有余,方式方法却值得商榷。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注意到,近年来各级各地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很多,但各项政策之间关系复杂,亟待梳理清楚。张玉利认为,政府在出台政策后不能只强调执行,而缺乏互动和调整。他还注意到,目前大多创业政策都在鼓励和支持创业,但缺乏创业退出、终止、破产的政策。“这方面应该优先考虑,有生就有死,如果我们不考虑好创业终止、破产的问题,那么很容易出现梗阻。”

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创业政策怎么能更接地气?一些创业者提出,关键在于政策与创业者之间沟通的渠道必须畅通,否则政策落地会大打折扣。

兰州交通大学学生、兰州嗅狗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伟贞说:“我这样没有多少经验的创业者,需要的是系统的创业指导,需要专门的创业机构来帮助解决各项问题。”

对于王伟贞的困惑,宏泰创新空间创始人、CEO王胜江深有体会。接触过很多创业者后,他发现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创业政策的详细内容,也不知道如何申请贷款或扶持资金。一方面不少扶持性贷款的申请流程太复杂,另一方面政策与创业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在王胜江看来,要解决这类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创业政策切实落地,还需要市场化的创业服务机构来构建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